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共11篇)(共11篇)
1.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一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课后反思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就围绕着这两务主线展开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趣盎然。
2.《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读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盈。
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欣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来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豆荚的方式传播种子……让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识字一《场景歌》课后反思
对策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识字二《树之歌》课后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拍手歌》一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吟边唱边玩,让他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又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收获颇丰。
识字四《田家四季歌》课后反思
本儿歌朗读要有节奏感,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了描写,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农事,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情绪感染中受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4.《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让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再沿着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先默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总是吗?‛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 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法,循着学生的问 题安排教学思路,逐个解答学生的问题。
5.《红马的故事》教学反思
学生读这篇文章应该不仅是从文中感受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这位教师看似随意的教学中蕴涵的一种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创作,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这种对自由的追求贯穿在文章始终——我手画我心。学生在这样的美术课上,毫无约束、自由驰骋,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作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在充分地享受这样独立创作、自由创造带来的巨大的快乐和幸福。
6.《一封信》教学反思:
这个是拓展练习写一封信后的反思,在批改孩子们写的一封信时,我发现孩子们有太多细腻的情感藏在心里。我没有限定孩子们习作的收信人,他们有的写给爸爸妈妈,有的写给爷爷奶奶,有的写给老师、同学、朋友、弟弟妹妹……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这封信,只有个别孩子在格式上出错。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的错别字少了很多。从这里,我有了一点思考:也许孩子们乐于表达的真情实感才能让他们更加用心。习作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让我感动。这也让我有所感悟:学习生活中,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可以利用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因为有的孩子说不出的话却可以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亲近孩子。
7.《妈妈睡了》课后反思
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入中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8.《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在教学 ‚黄河入海流‛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文中的图,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的资料,最后让他们用一些词来形容黄河。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词语,如有的学生会用‚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等简单的词来形容黄河,在学生脑海里黄河的壮观景象会越来越明晰,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在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9.《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使媒体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很难体会的到,这时,若单靠我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10.《日月潭》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在让孩子主动认知方面还没有真正放开。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教学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时的修炼,一如既往的去做,才会日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虚心求教,多听听别人怎么上课,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行为。
11.《葡萄沟》教学反思: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全篇课文:
(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去葡萄沟里看看,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通过老师的感情范读带学生入情入境,去葡萄沟里细细地看个够。
(3)再让学生在细看的基础上谈谈对葡萄沟印象最深刻的地方。(4)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进行感情朗读,在葡萄园里真切感受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并再创情境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体会到葡萄沟的物美情更美。
(5)最后,对葡萄干这一段比较枯燥的文字,我创设了一个学生较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在葡萄沟办一座葡萄干加工厂,请学生来介绍葡萄干的制作方法。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了解到葡萄干的制作方法。(6)在课文快结束时,再一次带学生入境:观看录象,通过感官刺激,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说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升华:‚因为这儿的水果多;因为这儿的葡萄美;因为这儿的葡萄干色鲜味美,更因为这儿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所以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而解决了本课学习的重点。整节课,学在不知不觉中在葡萄沟里走了一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自然流露出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12.《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他的教学育人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需要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愿选择作在外面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灿烂的田野,飞过清澈的小溪,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样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收获。可以这样说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我从无边无际,大话,笑,着手进入对文本的分析。进入文本后,我的教学重点是从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中,分析二者的特点,实现本文寓意的理解。
13.《寒号鸟》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
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日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俄文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部编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当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词句中,因此,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完《我要的是葫芦》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拓展,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让他们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课后,我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给了孩子们一个开头‚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这样不仅促进学生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
另外,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诸如寓言故事之类的文体,可能有点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授课中我虽然是以读为主,在读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但始终还是牵着学生走,没有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今后课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15.《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认真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动人的故事,既而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就统揽了全文,理解了大禹这一英雄形象。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然后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以此来感受到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体会大禹公而忘私、心中只装着百姓的崇高精神。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16.《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了课题,又深化了内涵。由于孩子对朱德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第二自然段中介绍区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一道‛、‚一块儿‛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练习,让大家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在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18.《敕勒歌》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首先,多层次朗读,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朗读全文,背诵全文,识记注释,读为主线,多形式。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老师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则理解、感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学生是用‚两只眼睛‛读书,这样,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所以,对于这样的文章要多朗读。
此外,目标简明,扎实有效。首先主题明确: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北方草原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风光,抒发了敕勒族人对养育他的的水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其次,描绘景物,动静结合。诗中写平川、大山、天空、都是总体的静态勾画,末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草原景物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辽阔大草原生机勃勃的景象。风在‚吹‛,草在‚低‛,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另外,我在上课时讲到侧面描写。此诗写草、风、牛羊,都是写人的侧面,其实人是多么的幸福与知足,快乐与恬静。毕竟,安居乐业是人们的普遍愿望。
19.《雾在哪里》课后反思: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因此,我在设计时全文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抓住雾‚淘 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填空,三次填空看起来内容相同,其实所填的内 容是不同的,每一个内容都紧扣教材。(淘气的雾把 了起来。于是,藏。)学生通过填空发现原来雾每把一样东西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会边填空,边想象,这样通过填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另外,在生字教学上,因为‚藏‛是重点,它贯穿全文,教学时我作 了重点指导。其他的生字我都采用了随文识字,通过学生的发现来说识记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最后在总结时让学生边看板书,边用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雾中、雾后会出现 两种不同的景象。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容量大,对关键的词语理解不深,对写字的指导不到位,有蜻蜓点水之意。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指导仍是关键,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重视。
20.《风》课后反思
《风》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篇幅不长,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风‛的调皮捣蛋,表现了小作者对‚风‚的喜爱。接着,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本课我在训练朗读的想法:
训练朗读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简单。要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样读,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更是要清楚每次读的目的,不要为读而读。一味的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感受,教师很少引导、点拨的做法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我们既反对‚老师牵着学生走‛,又反对‚老师跟着学生走‛,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中因势利导(包括启发、点拨甚至讲解),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教学目标。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读、自悟、自得,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21.《雪孩子》教学反思 :
按照要求进行了预习,我预设学生可能说不清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没想到,在读了两遍课文之后,有的学生就能讲清楚: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课文却读得很不流利,这说明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强于朗读能力,原因就是在读明白故事情节之后,就懒得再读了。
为了再次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学文时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兔妈妈在堆什么?(堆雪孩子)这么漂亮的雪孩子你喜欢吗?(喜欢)不仅你们喜欢,小白兔也很喜欢,快去看看雪孩子跟小白兔是怎么玩耍的吧!然后引导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在读中感悟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品质。课文结尾‚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从‚很美很美‛一词中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这朵白云很漂亮。‚对,这种美是外在的。‛学生从我的评价中马上反应过来:‚这里的很美很美是说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心灵美。‛这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在我的点拨下学生能说出心灵美这个词语,我想这与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是分不开的。
22.《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我引导学生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中不只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要记住老师应起指导作用。
23.《狐狸分奶酪》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较深的哲理,兄弟之间本该相互谦让,两个人都想占便宜,结果却让别人钻了空子,便宜了狡猾之人。对成员内部来讲,要团结,不计较,如果过于贪心,很可能到最后得不偿失。学生要明白这些有难度,一般停留在狡猾等层面,分析熊兄弟也是必要的。我推荐学生阅读‚狐狸‛群文阅读选文,包括教材后面的狐狸养鸡系列,因为群文能打开学生人文教育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24.《狐狸养鸡一》教学反思:
体会狐狸的矛盾心理是不容易的,世间万物都有善良的一面,就算是坏人,也有善良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要学习本课文特别是写狐狸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生动,例如小鸡们在狐狸的身上睡觉等细节写得很具体。要求学生角色扮演,如小鸡,狐狸,老鼠等,感受狐狸在特别的环境中如何逐步转向善的一面。
25.《狐狸养鸡二》教学反思:
如何辩证地看待狐狸是一个难点,有些动物并不是天生的凶残,通过后天的环境改变、和睦相处后也可能产生很好的感情的。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人人都有一份爱心,多一些关怀,相信世界一定会更和谐更美好的。
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必懂得高深的大道理,但是: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故事,初步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简单说说童话中的故事情节,这些是最重要的。
2.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二
《明天要远足》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篇课文,是一篇新选课文。这是台湾作家方素珍创作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童诗,诗歌生动地再现了小朋友远足前那晚激动、期盼的心情。
【教学构想】
一、整体感知,以“睡不着”统领全文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意识,两课时的教学设计都围绕“睡不着”展开。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诗歌中出现三次的“翻过来”“翻过去”的动作以及在“唉——”的轻叹声中,体会“睡不着”的心情;然后品读三个小节的后半段,探寻“睡不着”的原因。这样紧紧围绕“睡不着”这根主线,通过朗读、想象、品悟,慢慢地去感受诗中因第二天要远足而激动得睡不着的小朋友的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整体、连贯。
二、关注童趣,以儿童的角度品悟诗歌
1.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如教学“翻过来,唉——睡不着”“翻过去,唉——睡不着”“翻过来,翻过去,唉——”三组语句时,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回忆自己远足前激动、兴奋、期盼的心情,并把这种情感融入“唉一”这一轻叹声的朗读中去。
2.让学生进行表演读。在读通读顺这三组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脑中的生活画面,边演边读,引导他们投入到朗读中去,真切感受诗句的意思。
3.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如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这句话时,让学生想象海里会有哪些颜色,把自己的想象注入这一句的情感朗读中。
三、注重实践,突出识字写字朗读教学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如教学“睡”这个生字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星星月亮都困得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从而理解“睡”与眼睛有关,重点学习新偏旁“目字旁”。
2。采用多種形式提高朗读水平。除了用整体读、自己尝试读、指名读、学生带读、男女生轮流读、齐读、边想象画面边读外,还可以挖掘本课独特的朗读训练点,如轻声词较多等,加强针对性朗读指导。
3。采用辅助线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明”。通过横辅助线,帮助学生发现只有让“月”的撇和横折钩落脚点一样高,字才能写得平稳;通过竖辅助线,帮助学生发现“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让学生明白两个部件写在一起时,笔画要注意穿插。这样才能把字写美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睡不着、那么、地方、什么”等词语,注意读好轻声;认识新偏旁“目字旁”,学写合体字“明”,并能用其他会写的字与其进行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翻过来、翻过去、唉、睡不着”等词语,读出小朋友远足前兴奋、激动的心情。
3.重点学习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带有“吗”字的问句,通过仿说句式进行巩固迁移。
【教学过程】
一、照片引入,揭示课题
1.理解“远足”的意思。教师出示学生秋游时的照片,了解“远足”的意思: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春游、秋游。指名读“远足”这个词语,关注“足”的平舌音是否读正确。
2。揭题、读题。请学生朗读课题,并指导朗读:读题目时,可以在“明天”后面稍稍停顿一下,这样就会显得更有节奏。
二、整体感知,读准词语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尝试自由读诗歌,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数一数这首小诗有几个小节。
3.分小节指名读整首诗。教师准备好较难读的词卡,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马上拿出来正音。重点指导:先读准“地方”这个带有轻声的词语,再展开词卡,读好“那地方”,再展开词卡出示“那地方的海”,“方、的”连续两处轻声,读的时候要又轻又快,迅速滑过去。
三、品读诗歌,感受“睡不着”的心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话:远足前的那个晚上,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看课文插图,感受“睡不着”,教学“睡”字。
(1)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交流:从插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睡不着?
(2)教学“睡”字,认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教师手指插图中的星星月亮:是呀,夜深了,月亮星星也困了,它们都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原来“睡”和眼睛有关,怪不得这个字是“目字旁”。请学生给“睡”字组词。
3.品读诗歌,情感朗读。
我们不仅能从图上看出小姑娘睡不着,从诗中也能感受到她睡不着。
(1)让学生尝试朗读(课件出示三组语句,即第1—3节的前三行)。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好第一小节的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唉”,轻轻地叹气,从“唉”字听出期盼、激动、高兴的心情,再请男女生轮流齐读第二节第一句,最后全班齐读第三节前三行。
(3)加动作表演读这三组语句,体会“翻来翻去睡不着”的心情。
四、品读诗歌。探寻“睡不着”的原因
1.梳理文中小姑娘“睡不着”的原因。小姑娘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她在想些什么呢?请学生快速看看全文,找一找。
2.重点品读第一小节,感悟“睡不着”的原因。
(1)出示第一小节第二句,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2)指导情感朗读,读好问句:这个语气词“吗”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和问号在一起做朋友,表示疑问的语气。指名读,读出问的语气。
(3)想象海的颜色:大海里还会有哪些颜色?(如果学生答案很奇特,要追问这么说的原因)
(4)配乐看大海美景图:哇,大海真的会有那么多种颜色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情感朗读,读出大海的美。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想象刚才看到过的大海美景图。
(6)仿说句式,巩固问句。
①海不仅有很多种颜色,海还是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做做小诗人,仿造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出示:“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 )吗?”指名学生说。
②齐读第一小节:明天将要看到那么美的海,多么让人期盼啊,怪不得小姑娘怎么也睡不着。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吧。
五、观察笔画,指导书写
1.出示“明”字,指导学生观察:“明”字由哪两个字组成?比起单独写“日”“月”,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一些,窄一些)
2.课件出示横辅助线,指导学生发现只有让“月”的撇和横折钩落脚点一样高,这个字才能写得平稳。课件出示竖辅助线,指导学生发现“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两个部件写在一起时,笔画要注意穿插,才能把字写得更美观。口诀“左右结构,笔画穿插”。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写“明”,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回指导。
3.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部首査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阅读中勤査字典的习惯。
2.图文结合,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法理解名言的意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十二月花名歌》,培养独立阅读兴趣,了解农历各月份开花的花名及其特点。教学准备: 《新华字典》、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情境创设。
小朋友们,还记得小猪笨策吗?上个学期他学会了用音序査字査字典,打那以后笨笨就特别爱学习,字典成了他的无声小老师。走到哪儿,笨笨都会带上他的小老师,可是今天,笨笨又遇到了新难题!2.明确目标。(1)PPT出示。
笨笨说:我在任爷爷的书中读到一句话:“眼泪扑簌扑簌地流下来……”可是“簌”怎么读?不知道字的读音,我该怎么用字典找到这个字呢?(2)你知道笨笨遇到了什么困难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学会了语文园地二的査字典,你就能帮助笨笨解决困难了
二、学查字典 1.区分用法。(1)(出示儿歌)请小朋友们先读一读书上的儿歌,注意泡泡图中的提示。(2)同学们,读了提示,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用音序查字法,什么时候用部首査字法吗?谁愿意告诉小猪笨笨?
(3)总结:知道一个字的读音时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掌握步骤。
(1)如果要在字典中用部首査字法查“狐”的话,该怎样做呢?(2)自学部首査字法的步骤和方法。
请小朋友先读一读书上的査字典步骤,看明白了,再说给同桌听听。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3)交流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步骤。谁来说一说部首査字法有哪些步骤?
①确定所查字的部首和笔画数。
②从“部首目录”中找到相对应的部首。相机提醒:以“狐”为例,“部首目录”对应的“三画”中只能找出“犭”和它所在的页码,而不是“狐”字所在的页码。③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査的字的正文页码。④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交流:字典上有“狐”字的哪些信息?(读音、意思、组词)小结: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4)出示填空,指名再说一说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可以分为()步。① 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字的(),再数一数()的笔画,共()画。②
第二步:在()里的()画中找到部首()和它所在的页码。③ 第三步:在()里找()。再数数“狐”除去()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狐”和正文页码。
④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5)总结方法,出示部首査字法儿歌。
部首查字很简单,先把部首找,再来数笔画。
部首目录找页码,剩余笔画数清楚 检字表中査一查,让我快快找到它。和学生拍手念,记忆部首查字法。
3.小试牛刀。
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字的(),再数一数()的笔画,共()画。
第二步:在()里的()画中找到部首()和它所在的页码。第三步:在()里找()。再数数“簌”除去()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簌”和正文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簌”字了。(2)依据部首査字法的步骤,帮助小猪笨笨查到“簌”字。
三、训练提升 1.布置任务
同学们,掌握了部首査字法,下面的任务一定难不住你,动手试试吧!(出示书上的三项练习)
2.再练一练。学生独立在语文书上完成三项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3.交流展示。
(1)和小组同学交流书中的练习。
(2)投影出示课本习题,并由学生汇报完成练习的情况,师生共同评议,给全部正确的学生点赞。4.形成习惯。
(1)小朋友们,这节课你的收获大吗?你瞧,小猪策笨来感谢大家啦!笨笨说:“感谢小朋友们的热情帮助,这节课我学会了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这下我就可以开开心心地独立阅读了。希望小朋友们和我一样,遇见不认识的字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你党得学会了部首查字法有哪些好处呢?你打算以后怎样和字典交朋友呢?
第二课时
一、趣味导人揭课题
小朋友们,小猪笨笨为了感谢大家教会了他部首查字法,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一一好玩的句子和一首有趣的歌谣。
二、“日积月累”学名言 1.自主先学,读准字音。(1)出示带拼音的三个句子。(2)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3)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准。
(4)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读准“欲、施、规、矩”的读音。(5)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指名读,评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6)这几句话分别出自哪本书?谁能说说对《论语》和《孟子》的了解? 2.指导朗读,读通句子。
小朋友,句子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通顺,细细品味(1)指名读,将句子读准确,读通顺。(2)师生对读、赛读,读出趣味。3.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1)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吧
(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重点说一说是如何读懂句子的。(3)理解句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说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说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做成方形和圆形的东西,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规”指圆规,“矩”指曲尺。
(4)总结:这些简洁精练、生动形象的句子不光记录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的言行,还引领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4.创设情境,运用句子。
(1)同学们,遇见下面的情况,你会想到我们刚刚学习的哪句话?(2)出示相关情境,指名说说句子。①小明不想打扫教室,却叫小刚去打扫。②花花和兰兰约好周六下午两点去公园,虽然那天下雨,但是花花还是按时赶到。③蕾蕾做事随随便便,丢三落四,你会用今天的哪句话劝勉他? 5.发现特点,背通名言。
(1)再来读一读这三句话,有什么发现?(2)指名说发现。
(3)小结:这几个句子精练深刻,有教育意义,而且是很有名气的人说的话,这样的句子叫“名言警句”。
(4)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名言警句呢? 交流、补充 言必信,行必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师生对读、背通三句名言警句。
三、“我爱阅读”识花名 1.引出歌谣。(1)复习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田家四季歌》吗?谁来背一背? 一年中的每一个月份也能给我们带来精彩,下面我们一起读读小猪笨笨带给我们的歌谣《十三月花名歌》(2)板书:十二月花名歌。2.自读歌谣。
(1)提出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文中的注音。②哪里读不懂,就在旁边做一个小标记。
(2)小组内互相检査朗读、正音,交流儿歌中不明白的地方。3.理解歌谣。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强调“正”读第一声,“牡丹”“茉莉”和“石榴”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2)图文对照认识花名。
出示十二种花的图片,借助插图认识十二种花。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花吗?我们一起来说说它们的名字吧。(3)读懂歌谣。①“姿百态、正上妆、案头供、斗冰霜”分别是写谁的?能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吗? 九月菊花姿百态:九月,菊花盛开,姿态万千,各不相同,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十月芙蓉正上妆:芙蓉花大而色彩艳丽,像少女上妆时那样漂亮。冬月水仙案头供:水仙花清丽、馨香,大家都很喜爱它,常常被放在案头来欣赏,有些地方还盛行水仙迎春的风习。
腊月寒梅斗冰霜:联系语文园地一里面的古诗《梅花》帮助学生理解。②歌谣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4)这些美丽的花儿分别开在一年中的哪个月份?再来读一读儿歌,记一记。(5)按歌谣中描述的顺序给图中的花儿排顺序。(6)“正月、冬月、腊月”分别对应一年中的哪一个月份?歌谣里面的月份指的都是我们国家的农历月份。4.通读歌谣。
(1)你最喜欢哪一个月份的花呢?能不能把它的样子读出来?(2)一边想象花的样子,一边有感情地通读歌谣。(3)师生练习打拍子有感情地对读歌谣(4)同桌打拍子合作诵读。
(5)看着图中的花儿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歌谣。5.拓展训练
你还知道哪个月份的花?能仿照歌谣的形式说一说吗?
四、布置作业
4.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3.通过阅读“词句段运用”,学会巧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和巧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具体,学会巧用“……”、“——”等标点符号,为文章添色彩。
4.通过阅读“例句”,学会介绍事物时,运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5.理解并背诵《春日》,感受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朱熹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3.能理解背诵《春日》。
难点:1.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和修辞使语言生动具体,学会巧用标点符号,为文章添色彩。
2.学会运用“一是……二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主动预习,查阅诗人朱熹的相关资料,了解《春日》的写作背景。
2.教师准备《春光美》音频,微课《春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春光美》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课文,从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回答)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三,比一比,看看谁的收获会更多呢?
二、交流平台,学习方法。
1.回顾这一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学习《故宫博物院》,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交流:根据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回顾课文,如:带着“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2.谁来说说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3.学习《竹节人》,你学会了哪些阅读方法?
学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交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回顾课文,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相关联的段落应该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而关联性不强的段落,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如: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师总结:读书时,同学们应该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材料。
三、词句段运用,学习习作。
生活中总有美好的瞬间,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动。怎样留住这些瞬间,定格这份精彩呢?请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思考:
1.你喜欢哪个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情景,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自由交流:
(1)第一个片段,作者抓住
“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4个关键词语,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当时场面的热闹气氛。
(2)第二个片段,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4个关键词语,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观战人入迷的情景。
(3)第三个片段,作者通过“上前、后退、叽里咕噜、闪着异样的光、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痴痴地微笑、轻轻地吁了口气”等关键词,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比喻修辞,巧用“……”“——”,写出罗丹塑像时的认真态度和入迷的的情景。
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描写场面时,可以采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这样可以使内容生动具体,吸引读者。还可以巧用标点符号,来增添文章的色彩。
2.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类似的情景,运用所学方法,来写一写吧!推荐优秀的片段,投影仪展示,欣赏佳作。
3.习作中对某种事物进行说明时,为了语言条理清楚,你会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呢?请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总结:介绍说明事物时,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表达方式,说明理由,表达观点,可以使语言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四、小试牛刀,举一反三。
1.班级里举行“竞选班级体育委员”的活动,你会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自己,使自己当选呢?
学生自由交流:
我竞选班级体育委员的理由:一是我爱好体育运动,跑步是我的强项;二是我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我有责任感;三是我能带领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具有集体荣誉感……
2.假如你是一个足球爱好者,想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足球,你会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说明理由,表达观点,让妈妈同意你的请求呢?
学生自由交流:
亲爱的妈妈,踢足球有很多好处:一是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肺活量增强;二是能强化腿部的骨骼,使骨骼更坚固粗壮;三是能提高免疫力,使身体更健康……
五、日积月累,理解背诵。
1.播放微课《春日》在欣赏春光美的同时,理解背诵古诗。感受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朱熹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了解《春日》的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这首诗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占,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作者也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这其实是一首哲理诗。
3.小组竞赛,背诵古诗《春日》。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学习了更多的写作方法,还背诵了《春日》,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大胆运用本节课所学——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巧用表达方式,这些方法技巧。同时,也能引用古诗《春日》,来给我们的文章增添色彩。
2.布置作业:把本节课自己喜欢的片段,整理到阅读笔记本上,多读几遍,学会多积累、巧运用。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课前布置学生主动预习,查阅诗人朱熹的相关资料,了解《春日》的写作背景,有利于课堂中的理解与背诵。
2.运用《春光美》音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园地内容的理解。
3.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谈出喜欢的理由,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掌握园地内容的目的。
5.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五
教材说明:
《四季》是一首诗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明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全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艳丽,便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 ,感受四季“美的景色”,品味“美的语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抒发“美的情感”
3、读、说、写、画结合,呈现“美的感受”
4、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积累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培养美的情操
多媒体课件:
1、配乐动画课文朗读
2、儿歌《四季童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天、四、是”,看谁写得最漂亮。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四季》,去感受四季的美丽。四季指的是--
板书:
四季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二、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师生一起欣赏、讨论图画内容:图上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代表的是哪个季节?教师一边相机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进行课文朗读,重点品味字词“鞠着躬”、“挺”的妙用。
交流:
春天:草芽(尖尖的、绿绿的、嫩嫩的)、小鸟(红嘴吧、大眼睛、彩色羽毛、美丽、可爱)
【第一节:轻轻地、慢慢地朗读】
夏天: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大大的)、青蛙(大眼睛、宽嘴巴、绿衣裳、白肚皮、)
【第二节: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叫声。笑声中有趣地、可爱地朗读】
秋天:谷穗(弯弯的、沉甸甸的、金黄色)
【第三节:观察谷穗的样子,学生上台教师指导其模仿“谷穗弯弯”的样子,并引导:“鞠着躬”就是“弯弯”的样子。谷穗为什么弯弯的?引导谷穗成熟了,果实沉甸甸的,把谷穗压弯了。喜悦地、欢快地读】
冬天:雪人(白色的、挺着大肚子、顽皮、可爱)
【第四节:学生上台教师指导其做“挺”的动作。可爱地、顽皮地朗读】
2、同学们喜欢这美丽的四季吗?那我们就大声的朗读课文,把四季的美读书来吧?
○1学生起立边读边做动作
○2欣赏配乐动画课文朗读
○3齐读、个别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四季的美丽和对它的喜爱之情。)
4、每个季节,除了课文中提到的景物外,还有很多其它的景物,你知道吗?
交流:
春天:桃花、杨柳、风筝、麦苗……
夏天:知了、小河、蝌蚪、雷雨……
秋天:菊花、落叶、苹果、棉花……
冬天:雪花、北风、积雪、冰凌……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为什么?
○2创编小诗,仿照课文说一说你喜欢的景物。
格式: 杨柳依依,____________比如: 杨柳依依,
他对小河说:____________ 他对小河说:____________
“我是春天。”“我是春天。”
○3把自己喜欢的景物画下来,比如给自己创编的小诗配一幅美丽的画。
○4评一评,评出画得好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
三、小结:
1、四季是美丽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比如一只辛勤的小蜜蜂,一片美丽的落叶,一个助人为乐的小故事等等,然后把自己发现的美,用美的语言说出来或写出来,或用彩笔画出来,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原来,我们的生活是这么的美好啊!
2、播放歌曲《四季童谣》
四、作业
模仿课文给自己的画配上一首小诗。
板书:
四季
春天:草芽、小鸟、桃花、杨柳
夏天:荷叶、青蛙、知了、西瓜 美好
秋天:谷穗、落叶、苹果
冬天:雪人、雪花、北风
6.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六
在教学中注意强化思维的训练。口语交际的训练,实际上是思维的训练。即听的人思维要敏捷,说的人思维要流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能停留在你说说我说说的层面上,只有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进行思维训练,使同学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才干真正达到。
为了达到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开口表达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联系同学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第二册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在上这个环节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带一些照片,上课时让他们互相介绍,回忆自身的快乐时光。有的小朋友特别想知道老师小时候过“六一”时的情况,我也带了自己的一些小时候的照片,然后拿着照片示范性叙述,在表述时,语言注意尽量儿童化。让学生知道该怎么来给大家叙述。教学“说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自身打算怎么过”这一环节时,我采取了多种有趣的形式交流。如:“打电话”“说悄悄话”“比一比”,通过这些情境,激发同学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交际的质量。有的学生说得很不错,眉飞色舞的。当然,在学生说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说的不流畅的地方,适时纠正,让学生尽量用规范性的语言来表述。在学生说完后,我都会做一个积极的评价,给学生以信心。
我也知道,口语交际的训练不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指导,不断强化,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7.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七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八有五项练习,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这些内容着眼于学生识字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学会收集词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2.生字卡片,制作贺卡材料和工具。(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2.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教学重点: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2.学会写祝福的话语。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
识字加油站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2.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3.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4.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 5.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6.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7.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8.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9.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工”“厂”。1.师范写,并指名说说书写规则。2.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四、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字词句运用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2.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3.谁会读:皮(果皮)(树皮)。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读词,学会组两个词。1.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2.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3.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4.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三、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课件,欣赏贺卡。(1)导入:新年快到了,我们都会做贺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2.计划制作贺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3.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4.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问题直接交给学生,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时教师的提示和诱导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贺卡制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点拨,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刺激其思维的活跃性,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第二课时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目标】
1.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2.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学前重点】
1.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2.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
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教学反思】
8.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八
教材解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情境中合作,在情境中学习。一年级教材要求生字认写分开,认字教学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其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有所感悟,让学生走进文本,并进行拓展和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教学难点: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教学准备: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彩”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等5个字,认识“彡、穴、刂”3个偏旁和“乛”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教学准备: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2.认读生字,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用时:5分钟)
1.导入: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播放歌曲《小雨点》)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2.播放动画。过渡: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多可爱的雨点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喊它吧!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
本课生字: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认识多音字:
数 shù(数学)shǔ(数数)长 zhǎnɡ(长大)chánɡ(长短)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适时点拨。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5个会写字:问、有、半、从、你。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强调书写要点。
5.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飘落(piào piāo)数不清(shǔ shù)..云彩(yún yùn)半空(kōnɡ kînɡ)回答(huí huì)...
2、我会写。
教学反思: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本节课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整齐的朗读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有兴趣地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进一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准备: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下雨图,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旅行。
2.过渡: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启发学生思考: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你们数清了吗?
(2)过渡: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吗?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引导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2.指导学生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过渡: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组织学生自由读二至四自然段。
(2)出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并适时评价。(3)组织同桌分角色读。(4)组织男、女生分角色读。3.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出示雨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感受。(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4.想一想,填一填。
雨哗哗地下着,他们高兴地唱起了歌儿,有的雨点落在了()里,花儿见了笑呵呵,多开心呀!有的落在()里,鱼儿了的摇尾巴,他们高兴地游到水面上和小雨点儿玩耍。有的落进了()里,禾苗扭着身子,高兴地笑了。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给那里带去什么变化? 如果我是雨点儿,我想到去,给那里带去。
2.引导学生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你写的句子配上美妙的插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九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彳、亠、忄”3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认识自己,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引疑 1.点3~5名学生作自我介绍。
2.板书课题《大还是小》,启发学生看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通句子,要把语句读正确,注意停顿。
3.检查学习效果。
三、尝试自主识字,识字读文 1.同桌互相认读生字。2.指名读,开火车读。3.认识新部首“彳、亠、忄”。4.小组合作学习。5.积极发言。
6.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展示生字:自、己、衣。2.分析字形,范写,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布置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2.展示图片及课文内容。
二、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提出问题:文中的小朋友,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
2.组织交流,指导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式读书。3.出示课件,分男女生分别朗读小朋友觉得自己很大和很小的句子。4.分小组朗读。
三、自由畅谈,扩展思维 1.夸夸文中的小朋友。
2.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四、明理导行,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我们觉得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很小。这是一种正常的想法。因为在我们的力量范围内有些事能做到,有些事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到的事,我们要尽量去做,不给长辈增麻烦。
10.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十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远足的吸引力对任何小朋友来说都是巨大的。但这个吸引究竟是怎么个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着觉呢!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童趣,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会认生字。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流程:
一、释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3.齐读课题。
4.“远足”是什么意思? “远足”就是出远门旅行。
二、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3.自由识字、组词。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个点名交流自己记得快的字的方法。6.课件展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1)开火车认读,认识偏旁“目”。(2)小组竞赛读。(3)全班齐读。
7.找一找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拼音打上“√”。(1)天黑了,我睡不着(zháo zhe)。.(2)那(là nà)地方的海(hǎi měi),真的像老师(sī shī)说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
(3)到底什(shén sén)么时候才(cái chái)天亮呢? ..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4.拼字游戏,我能行。例:目 + 垂 = 睡(氵)+(每)=()()+()=(吗)()+()=()()+()=(什)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
1.课件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
大海
老师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由释题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识字教学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识字,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精神,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展示交流识字时,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发言与表现的机会,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会写4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师)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测认字。(课件展示)
那么
睡着
吗
大海
真的老师
什么
天亮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每组朗读一节小诗。
2.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3.生答:因为他一会儿想那个地方的海,一会儿想那个地方的云。4.诗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他为什么睡不着? 5.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练习说一说。6.多种方式读诗歌,直到能背诵。
三、练习说话,深入感悟 1.课件展示,学生练习说话。
我和()去了(),玩了(),心情()。2.小组读,全班读,背诵。
四、书写生字,练习巩固
1.出示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认字并组词。2.全班交流4个生字的笔顺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3.让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谈学习收获。
六、作业练习1.试着写一写。翻过来,哎—— 睡不着。
那地方的_______,真的像______说的,那么__________吗? 2.书写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篇十一
课文说明: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4 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
所配4 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优美,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是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媒介。教学目标:
1.认识“尖、说”等9 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3.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折文等 3 个偏旁;会写“
四、是”等字。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设计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有趣的游戏、美丽的图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内化、适度的延伸中,学生字、学语言、学诗歌,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
1.教师引言: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秋天的景色)2.教师配乐朗诵:听,这悠扬的笛声;看,那满山遍野充满了红色和金色,这里简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桦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挺拔。金灿灿的叶子随风摆动,那一片片枫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瞧,那鲜红的山楂多么可爱!叶子红了,果实也熟了。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爱。还有这不知名的果实也挂满了枝头。这不,就连那小小的蘑菇也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阵风吹来,一片片金色的叶子慢慢地飘落下来。
3.教师引学:看了画面上的景色你们想说点什么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板书: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教师引问:秋天,除了我们刚从画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还能看到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还有哪些季节?(板书:春、夏、冬)真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板书:四季)5.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教师充满诗情画意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进了硕果累累的秋天。本环节通过自然的导入,揭示了课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教师引学: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用圆形画出会写的字,用三角形画出会认的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2.教师引导:同桌交流,如果遇到困难要相互帮助。3.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4.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生字认读情况。
(1)做游戏识字。多媒体课件出示能够明显体现四季特征的事物的带字图片(柳树、荷叶、菊花、梅花、雪人、草芽、谷穗、桃花、橘子、麦苗、杨梅等),让认识的学生上来说说这些事物是属于哪个季节的。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3)学习多音字“地”。
(4)开小火车:每个同学和每个生字打个招呼,先开小火车读,适当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5)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四个,看谁记得准,读得好。
(6)扩词比赛: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每个生字进行扩词练习,重点用“尖、说、弯、春”扩词。(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7)练习说话。用“是”练习说一句话。(注重说话训练)5.自由读文。(在读中体现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引言:同学们把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最熟练、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
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二读:读通句子,语速稍快。三读:读得流畅,读出感情。6.学生赛读,师生评价。
(1)每组选一名代表,读后师生评价。(2)组与组齐读,评出优胜组。7.合作探究,朗读课文。
引言:同学们,你们想把课文读得更美、更好听吗?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一读,然后比谁读得最美。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美美地读一读。(2)(多媒体课件)启发、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3)生生、组组、师生挑战读。(4)熟读成诵。
(5)离开课本,看四季的画面,试着背一背。8.欣赏,背诵。(1)学生离开座位,边欣赏画面,边做动作,边背诵全文。(2)师生合作,共同背诵。
(3)思考:这么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谁带给我们的吗?(大自然)9.学生质疑,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预设:学生会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2)“谷穗”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弯弯的呢?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学文、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注重对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教师指导,学生练写
教师引言:同学们不但说得好,而且画得好、唱得好。有个新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就是“撇”,你看它像什么?
1.认识笔画撇,指导学生书空练习。2.指导学生书写“
四、是、天”。
(1)引导学生发现“
四、我、是、天”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四”,第四笔是竖弯,不要写成竖弯钩。“是”,第二笔是横折,第五笔横从横中线上起笔。“天”,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最后一笔是捺,从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汇处捺出。
(2)学生观察字形。
(3)提醒学生在书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4)学生练习书写,每个字练写两遍。(5)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写一两个字,也可以。这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是一举两得。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引言: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竖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她,还要学会保护她,让她变得越来越美。对了,大自然妈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课件展示四季图,学生观看。
3.教师引导:大自然妈妈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下课之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季节,明天带来和这些画比一比,好吗?
设计意图: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将自己对大自然美的感悟用图画表现出来,将语言美与艺术美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抽同学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都是非常美丽的,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分别喜欢的季节。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四位朋友的喜好,唤起了同学们对四季的喜爱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了。
二、根据学情,随机学文
1.春天视觉篇——万紫千红总是春
(1)教师导入:这么多小朋友喜欢春天,谁来说说理由?
(2)引学课文:有一个朋友也很喜欢春天,他还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课件出示: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3)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草”和“草芽”比较,“草芽”是什么样啊?(除了“尖尖”,还有“绿绿、嫩嫩”等)正因为春天才有尖尖的草芽,所以草芽说:“我是春天。”
(4)教师引读:尖尖的草芽在对小鸟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表情来读一读。(5)多读评价:请同学们也来做小草芽,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生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小草芽的自豪、高兴等语气,并进行评价。
(6)教师引导拓展:同学们,春天除了尖尖的草芽外,还有什么呢?你们看(出示课件:美丽春光图),春天多美丽啊!谁能也给春天写一句话呢?
(7)课件出示句式:桃花(),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梨花(),他对()说:“我是春天。”()(),他对()说:“我是春天。”
(8)总结升华:欣赏了美丽的春天,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教师出示课文中的一句及学生补充的三句,组成一首小诗。)2.夏天听觉篇——大珠小珠落玉盘
(1)激情导入:夏天多热闹啊!这是谁在唱歌啊?谁在说话啊?让我们赶快去听一听!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在读文的基础上,说说你知道了夏天的什么。(重点品味“圆圆”)美读词句并想象:青蛙跳上荷叶会说些什么?(荷叶圆圆,可以当我的……)(3)教师引导拓展练句:让学生也以课文为例说句子。()(),他对知了说:“我是夏天。”()(),他对()说:“我是夏天。” 3.秋天触觉篇——绝知此事要躬行
(1)激情导入:同学们看一看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哪些礼物。指名说:秋姑娘给我送来了()。
(2)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分小组,看看、摸摸、闻闻秋姑娘带来的礼物,自己练说:秋天到了,()。
(3)教师导学: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果子熟了,庄稼也熟了。课件出示诗句: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4)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重点:一是理解“弯弯”。可用实物演示,因为秋天谷穗成熟了,非常饱满,所以是弯弯的。二是理解“鞠着躬”。人会鞠躬,谷穗怎么也会鞠躬?让学生看看弯弯的谷穗的样子,明白两者很像,小作者把谷穗当成人来写,形象生动。)(5)美读感悟:如果你是谷穗,你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指名读、带动作读、齐读,等等。
4.冬天感受篇——熟读深思子自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冬天雪景图)请同学们读一读雪人的话。
(2)读文品味:你觉得雪人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顽皮。从“大肚子一挺”可以看出来)读出雪人的顽皮,比赛读。
(3)表演品读:让学生边读边表演,体会雪人的顽皮。
(4)练习说话:如果请你对冬天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冬天,()。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本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通过美读、评价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课件内容,进行言语图式拓展训练。学生从文本的言语中获取信息,并用个性化的言语进行表达,进而展开想象,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练习说话,为学习句式打好基础。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品味语言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并通过美读加深理解。
三、思维拓展,强化训练
1.你喜欢哪个季节呢?仿照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________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________对____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对________说:“我就是冬天。”
2.教师引言:同学们说得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诗中所描写的这些景物,还有许多奇妙的景物。谁愿意把自己课前收集的描写四季景物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练习说话。4.分组活动,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赞颂四季。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等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尽情发挥,在课程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找找描写四季方面的小诗,读读并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2.浏览有关四季的图片,朗读有关四季的儿歌。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内容。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性的指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板书设计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推荐阅读: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家庭作业记录集10-22
部编本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12-04
2019秋新人教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20108-28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07-06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09-20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06-28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