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14篇)
1.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一
数学集体备课方案
连平县油溪镇中心小学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消除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终希望每位教师都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纪律:所有教师均需参加备课组活动。不得迟到、早退。集体备课期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五、集体备课的程序
1.集体备课由科组长管理。一般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主备人备课(按照分配的任务),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主备人),实行先周集体备课。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年级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5.信息反馈。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这将成为评价教案等次的重要依据。
六、活动评价: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七、集体备课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黄晓平
何宇捷
曾巧红
组员:何瑞平何泉波 黄远雄
黄丽媛 黄风霞 黄木娘 麦繁金 麦惠娴
麦淦彬 麦志仁 张建明
吴艳云 吴强
何艳媚 何丽娟
胡奇源 曾精武 黄俊平吴伟望 吕素祈 余文婷 蒋海彬 蒋国强
黄衍辉 黄金年 黄汉泉
黄夫珊 麦导欢
肖冬
张惠琴
何瑞桃
何红梅 何启坤 何贵华 黄敏 黄鑫桓 黄素瑜 黄丽霞 吴美菊 谢红梅
肖子君
麦冬梅 麦秋芳 何秋浓 麦耿宇 曾泉英 江永昌 凌岸如
麦镜秋 何惠霞
2.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二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目的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 而数学这门学科更强调团结协作精神.
其实,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 发挥集体的智慧, 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 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拓展教学思路.但是, 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 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 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 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 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 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 突破和分解难点, 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体现课改精神.在集体备课中, 每位教师要群策群力, 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 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总之, 集体备课终始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 否则, 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 一包草”, 中看不中用, 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此,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让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 匠心独运, 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 创造性地去设计, 去发挥, 去拓展, 去创造, 而不能集体备课“一包到底”.要“统分结合”, “宜统则统, 宜分则分”, 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模式和格局.
二、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1. 了解备课内容, 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
许多教师经常把集体备课当成找教案, 《人民教育》也登载过一篇题为《教案是否要来一次革命》的文章.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实际备课时, 不难发现, 信息时代的发展, 网络上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教学成果, 有的甚至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教案精选, 用老师们的话说:“放着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去采用多可惜, 何苦要再去动脑, 吃力不讨好呢?”看看, 教师并不是不愿意自己备课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啊!显然, 教师把集体备课的内容窄化为推荐或照搬名家的现成教案.当然, 专家们的作品值得学习, 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也可借鉴, 这是新课标一再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 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案.这种思想的存在说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
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 其表现如下:
(1) 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
(2) 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
(3)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 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4)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 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5) 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考试的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 不再起支配作用, 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 补充教材的内容.
2. 改革备课形式, 强化集体备课的观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 我校数学备课组大胆提出了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集体备课制.同年级教师们必须先学习《课标》, 深钻教材, 根据本班实际确立导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再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最后根据需要设计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导学活动, 这样才能写出一份确实可行的教案.
几年下来, 教师们逐渐认同了这种集体备课, 并且从实践中认识到, 要写好一篇可行的教案, 确实要“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 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 而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 集体备课是实现此愿望的有效途径.
3. 确立备课制度, 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之后, 为了更规范化地管理, 我校数学组制定出了以下制度.
(1) 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 固定每周一次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2) 固定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 开学初, 各年级组长就组织一次全科性的集体备课, 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 再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 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时, 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 大家有备而来, 发言踊跃, 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 都自觉地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 集思广益, 个人素质得到充分展现与提高.
(3) 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 负责把备课内容整理好后在本周星期五前分发给教师, 以便老师们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
(4) 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 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 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 甚至再创造, 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5) 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 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 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
4. 评价备课过程, 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集体备课只是形式, 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评价时, 我们重在评过程, 看看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能否查阅资料, 补充教学内容, 能否在集体研讨时, 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3.数学集体备课话题之一 篇三
教学实践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已初步具备。但是,目前中学生和教师中普遍存在忽视数学阅读的问题,没有养成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而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先看引言、小标题来了解课时内容的大意和结构,获取一些知识信息。但他们又普遍存在重内容、轻方法,重情节、轻思想的特点。阅读的目的以获取知识为主,以评价、欣赏为目的的阅读较少。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在阅读中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合,不断地观察、猜想、分析、综合。如果按照语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就会忽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造成“高声诵读,有口无心”,一遍念完不知所云的局面。
那么,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数学阅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通过实践,我下面谈谈自己的方法。
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常规训练,抓住课前预习指导读、课上研究深入读、课后复习全面读这三个环节,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
1.课前预习指导读,是引导学生读书入门、指导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加强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学生课上开展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悬念去阅读。
2.课上研究深入读,是帮助学生读书入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使他们养成看书的习惯和具有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检查学生课前阅读的情况,根据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适时地设置易混、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待他们暴露出各种问题后,在让他们阅读相关教材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使他们对教材中的数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课后复习全面读,是促使学生读书入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心理学中的注意力理论和实践证明,一次阅读往往不能提取到教材中的全部信息,因此要重视复读。所谓复读就是在一章节或一单元的内容学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性阅读,目的是使学生既温故又知新。具体阅读任务是:通过阅读,把本章节或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加以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形成纲要或图表,更好的理清关系,加强记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把本章节或本单元中出现的解题方法或解题思想明确化,书写在阅读笔记或章节总结里,以加深对思想方法的认识。对本单元或本章节中相关或相似的数学对象进行异同比较,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将具有因果关系、隶属关系的数学对象归类成知识网络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思维技能,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在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的同时,我还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阅读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阅读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老师布置的阅读思考题,边读边思考每个字、词、符号和图表的内在意义,边读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找规律、抓本质,而不能只去死记硬背公式、定义、法则或只是机械模仿计算的方法、分析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弄懂、学会知识,掌握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2.手脑并用的习惯。划: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己;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以便质疑。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平面图形等示意图,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帮助自己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因此,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比较找规律、在算中尝试探索、在算中验证推理的结论等。操作:阅读中,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边读边运用割补、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这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积累了感性材料。
3.勤问的习惯。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有些学生不会提问题,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幼稚的,但这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待,这样,学生才敢思、敢问,才会逐渐产生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4.自省的习惯。阅读后,要养成总结、自省的习惯。问自己阅读了哪些知识?哪些是自己独立理解的?哪些是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弄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如何处理?找出成绩和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4.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篇四
数学低年级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
一、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本次数学集体备课,教师积极参加,无迟到早退的教师。参加活动的教师确实是带着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讨论热烈,效果很好。
二、集体备课程序安排紧凑实效。
首先主讲人备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时精案的设计思想。第二步让参与教师逐一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和抛出自己困惑的问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将进一步研究。最后,主持人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次集体备课的活动建议。
三、集体备课研讨扎实有效。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教材、教参、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因此,主讲的效果较好。参与研讨的教师对这一点比较肯定。
今后集体备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端正集体备课的态度,要潜进去。
1、切实加强教师的个人自备。不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做到的有自己的观点,就要先研究。
5.小学数学期初集体备课发言稿 篇五
明城二小陈长树
集体备课内容:射线、直线和角
《射线、直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里的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的数学内容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在统寿规划第二学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的。
它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和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来安排学习的。教师在设计方面,要比较注重和考虑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为出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在课堂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指导观察、作图。想象及动手操作,在组织交流讨论来建立射线、直线和角的抽象概念,来建构知识并内化学习内容来完成学习目标。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1、本内容在小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角的相关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和应用角的知识的能力学习。《射线、直线和角》这个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中《角》的第一个教学内容。这是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初步认识角和体会角有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其核心是掌握角的组成要素及其基本
特征,是学习本单元第二个教学内容《角的度量》的前奏,也是学习《角的分类》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掌握好。
2、本内容知识结构及内在联系
在本教学内容里,要让学生掌握三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直线、射线和角。在学习“角”这个概念之前,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射线和直线。因为射线是认识角的基础,直线是认识平行线、垂线的基础,而射线与直线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射线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有些困难,如果不能理解把线段无限延长,就难以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象。因此,教材在教学射线和直线时,教材安排一幅美丽的城市夜景灯光图:引入了“射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体会“无限长”特征。接着以线段的一端和两端无限延长从而得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让学生分别画一画,分清如何画线段、射线和直线。并做练习四第1题)。为了加深印象,分清特征,教材提出思考问题:直线、射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对比,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种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为了更好地比对,此处教学时可制表格让学生进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体验和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理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想一想”着重让学生体会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在角的概念学习中,教材引导学生画射线组成一个角,体会角是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进一步认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了
解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并认识角的符号、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后面安排的“想想做做”,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图形特征,以及巩固对角的认识。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以上理解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拟定了本课以下教学设想。
一、探索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6—17页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清楚认识射线、直线的图形特征及相互联系,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
3、通过学习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生活趣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并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认识射线的基础上理解角的概念。
2、难点:射线无限延长性的空间观念。
五、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教法设计
1、铺设生活情境,增添数学课堂趣味(多媒体图片)。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是新课标的一项要求。本节课的设计里,在导入射线这一新概念时以及课堂最后的课外延伸环两个节上,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置精美的生活场景和现实事物,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产生丰富的体验的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喜欢上数学。
2、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标总体目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要让学生能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上的学习竞赛,是一种缕试不爽、百用百灵的组织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过程中,我将以比一比的方式组织进行,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
3、展示学习成果,增强学生成功体验。
成功感,别人的认同感,是每个人共有社会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我将制造机会给学生予以展示其发现和创造,使其产生成功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保持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喜爱,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学法设计
1、操作实践,亲身体验。
2、观察对比,归纳特征。(直线、线段、射线的同异;角的组成)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4、展示交流,感受成功。
六、教学设计方面要求。
1、设计合理科学、思路清晰、目标的确定比较全面、具体、明确。抓住重点、难点。课堂组织结构紧扣,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数学活动中亲身感受体会新知识的形成。
2、注重操作实践,探索新知。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识,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观。
在设计本教学内容里,要让学生理解掌握三个抽象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首先以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其次为学生设计认知线索,再局发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结合联系生活情境,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认识射线、直线时,注重联系生活现象并通过动手画一画,来帮助学生认识射线、直线和相关内容。建立有关的抽象观念,通过展开想象体会怎样体验无限延长的空间观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进行比较、交流。正确区分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异同点。通过动手画一画体会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量一量明确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教学认识角时,教师首先通过图示五角星图,让学生说一说、摸一摸,再让学生在生活身边找角,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角,对角的形成有了初步的表象,更有效地克服学生对抽象图形的认识障碍,并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最后让学生通过用纸片折角,有尺子画角、动手制作、展示,使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读法。
磐石市小学数学期初集体备课发言稿
6.小学数学教研员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篇六
为进一步深入实施新课程,探讨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的创新举措,增强集体备课的效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9月25日,按省教培院的部署在我县石碌镇中心校举行小学数学教研员集体备课现场研讨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概况
参加这次备课活动有来自全县中心校的小学数学教研员、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县直属小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数学教研组长等37人。此外,参加活动还有省院派来的专家组成员海口市龙华小学钟经廷校长、儋州市教研室陈有利主任和县教研室主任符永伟、副主任曾德平,他们对集体备课活动分别做了指导。活动由县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陈涛主持,主备教师为乌烈中心校教研员钟仁强、十月田中心校教研员郭平原。备课的内容为五年级第五单元《三角形的面积》。其目的是为了探讨“有效的集体备课形式”和“《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堂教学的预设、生成及对策”。
二、活动过程
1、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是我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培训跟踪指导工作”开展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为了增强集体备课实效性,在此活动之前,县教研室主任符永伟、数学科教研员陈涛在召开全县各中心校教研员在如何进行集体备课预备会议时强调: 第一、集体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主备教师一定要对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说明。第二、集体备课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主备教师对备课的内容,展开分析和说明(说内容、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方法、说练习)。第三、集体备课要认真进行研讨,主要研讨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练习等。最后在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中,重建教案为一线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备课服务。
为了使此次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陈涛老师积极主动的与主备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集体备课的流程、分析教材内容,并把任务分解给各位参与者。多次与各乡镇中心学校教研员联系,征求他们对集体备课的意见,督促他们完成备课任务。此外,他还督促主备老师要积极与本中心校一线的老师们就教材、教法、学情等交换意见。
2、积极参与,讨论热烈
9月25日上午,细雨连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可是却阻止不了参与活动教研员、老师的热情,他们还是早早就从乡下赶来,活动按时、有序的进行。(1)省指导专家组组长钟经廷校长做集体备课活动讲话。
(2)主备教师钟仁强、郭平原分别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做了详细的说明;还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公式时底与底边上的高的对应关系”进行教学预设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各教研员对主备老师所提出的预案进行补充、质疑。接着参加会议的老师和教研员进行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碰撞思想,交流智慧,讨论热烈而精彩。(4)省指导专家组组长钟经廷校长做指导发言。他指出:我们此次备课准备足,有明确目标,备课流程清晰,参与者思维活跃,点子多,所提教学预案贴近实际教学,对策可行性强,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5)县教研室副主任曾德平做了活动总结。他强调:各中心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及教研员应以这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为契机,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讨论吸收,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我县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3、感触颇多、收益非浅
活动结束后,教研员及老师们对此次备课感触颇多。石碌镇中心校的一位老师说,这次备课,让她领略到集体的智慧,原先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今天得到很多点子,对这种备课形式她非常认可,认为学校应多组织这样的备课活动。矿一小杨老师说,通过此次集体备课,让她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心中有数,让她更有信心上好这部分内容。主备教师郭平原说,本以为,自己的备课已非常完整,经过老师们的这一议,才知自己的备课还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让他对教材、教法、学情等有了新的认识。海尾中心校的陈汉强教研员说,听了同行们的发言,让他感触较深的是备课应多考虑学生的学情。三小的梁小燕副校长说,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回去后要认真落实,马上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三、不足之处
收获的同时,我们还有许多遗憾。在本次活动中,由于经验的不足,我们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参与面小,受益面窄。参与备课的一线教师只有石碌中心校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因此备课中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许多做法得不到推广;
2、没涉及到学法的指导,对学生的学法还不够关注;
3、互动交流时间不够充分,课堂的预设、生成,教案重建等方面把握还不是很好。
7.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七
小学科学教师日常集体备课采用教材解读、课堂观摩、课例研究或主题报告等。我们发现:这些形式虽然信息量大, 但基本是“口耳相传”的单向信息传递。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 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科学过程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科专业精神等难以用“口耳相传”的渠道进入他们的内心, 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小学科学教师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如何让每一位科学教师最有效地参与集体备课?我们借鉴美国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经验, 提出了“做中学”集体备课模式。
二、“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目标
“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模式, 是基于学与教两个维度进行重构的体验式学习, 以关注教师的现实世界为前提, 以教师动手亲历的体验活动为学习内容, 以疑难问题的研讨解答为认识提升, 以教师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取得平衡为核心目标。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 就是希望通过“做中学”, 使教师科学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协同发展。
◆以教师的现实世界为思考前提, 让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 (特别是兼职教师) 都能提前备好每一个单元的每一课, 做到先备课后上课。
◆以动手操作的体验式学习为基本方式, 让教师下水操练科学技能, 在做中学中体悟科学教学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 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
◆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 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移情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经验分享, 让专业精神在团队活动中习得。
三、“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设计
以单元整体备课为活动指向, 以“教材单元”为单位进行培训内容的主题设计, 创设基于学生科学课堂的真实情景, 辅以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形成每一单元约120分钟的参与培训时间。活动一般可分为组织、体验、研讨等三个基本阶段。
(一) 单元集体备课的活动设计:整体规划探究与研讨内容
以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为例, 谈谈具体的过程设计:
这样的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设计, 实际上是该单元教学的过程设计的活动浓缩。
(二) 具体体验活动设计:精选“疑、难、简、土”四类内容
一“疑”:教材中的重点疑难问题。例如《形状与结构》单元, 教材共有8课15项学生活动。我们认为其中的6项活动特别重要, 于是就相应地设计了6项教师动手的基本活动, 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方式是精选其中2~3项如活动一、活动三和活动五进行体验, 其他活动以主讲教师演示讲解为主;另一种方式就是把参训者分成三大组, 每一组在30分钟内亲历两项活动, 然后在“研讨交流”环节中由教师汇报交流, 在分享中实现对整个单元活动的理解。
二“难”:教师“不会”的内容。很多科学教师并不是科学教育专业出身, 教材中的很多实验或活动教师自己也不会做。例如用一次性筷子“搭一个正方体框架”, 教材没有具体介绍做法, 我们就要在体验活动中让老师学会这些“不会”的技能。
三“简”:教材中语意不详的内容。教材中有一些观念对学生的概念发展很有帮助, 但是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学生活动。比如, 圆顶形这样的结构, 教材上只呈现一句话“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我们补充设计了“探究组合拱形的力量”的体验活动,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 将一个拱条插入圆圈,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2) 加上一个拱形, 与第一个拱形交叉而置,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并与一个拱形承受的力做比较。 (3) 如果将三个拱形叠在一起, 先预测, 再实测承受的垫圈数;再叠放一个, 它将变成什么形状呢?测量, 并做记录。随着拱条的不断增加, 教师体验到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过程, 达到了目的。
四“土”:与本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由于教材要面向全国, 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本土科学教育内容, 不可能全部进入教材。所以, 在“做中学”学习中, 要拓展这样的关注本土科学与生活的内容。例如泰顺廊桥是温州著名的桥,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搭一座不用铆钉的廊桥”就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拓展的一个体验活动。这种活动的设计有助于教师打开教学思路, 积极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
1. 环境创设:把重点放在材料的准备上
“做中学”模式要求现场有教学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主讲教师就得“背着行囊去上课”。如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 我们列出的材料清单, 并备有与参与人手一致的实物份数。
我们准备的材料清单是:
主讲教师备好单元的全套材料, 提供样本或者介绍来源时, 都会融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 把握好材料准备的难易尺度, 这种类似于“现身说法”的方式最能赢得教师信赖, 让教师明确每一个活动怎样的材料最适合教学实际, 又最大限度减少教师备课时间。
2. 过程指导:注重在细节中渗透丰富的科学本质教育
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活动的提示和步骤进行, 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描述, 及时做好真实的科学记录。并要求主讲教师相机追问: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是在你的教学过程中, 你的学生会怎么说?当我们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出思考时, 很多教师就会联想自己的课堂, 审视自己的过去, 并在相互启发中体悟科学教育的本质。
3. 研讨交流:设计基于学与教的问题提升
在体验活动后, 我们均要设计一组基于学与教两个层面的问题交流与研讨。在互动讨论中, 鼓励教师提出不同见解。以《抵抗弯曲》为例, 研讨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 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为什么不先出示桥梁、房屋的图片, 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2) 为什么从体验直尺的平放和立放来感受直尺承受力的不同开始教学?
(3) 公平实验在本节课中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4)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测和解释?
这几个问题则是对教材乃至课程思考的理性提升。
4. 活动组织:创设和谐的团队氛围
我们在活动前的人员组织, 角色分配, 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组织中常用的手段, 在这里也有一定的适用价值。比如一次培训中, 主讲教师让教师做一个“找对子”的游戏, 抽到同样号码的对象被自然编为一组。大家相互认识, 组建小组,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团队学习活动就会彰显同伴互助的魅力, 专业精神在彼此交流中浸润。
参考文献
[1].吴卫东.体验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师发展研究, 2008, (15~16) .
[2].陈素平.参与式培训:小学科学教师集体备课新模式[J].科学课, 2009, (11) .
8.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篇八
关键词:农村学校;集体备课;困难与对策;实施过程
一、活动背景
农村地区学校分散,单轨制学校居多,师资薄弱,资源缺乏,教师都是单兵作战,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管辖着14所单轨制小学和4个教学点,辐射半径达20公里的农村学校来说,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实属不易,甚至可以说是巨大的考验:学校数量多,分布面积广,教师出行难,安全无保障。困难再多,要提高课堂效率,集体备课必须开展。面对现状,我们只能因地制宜,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探索适合我们农村小学的集体备课新模式。
二、活动主题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性研究与提高。
三、研讨时间
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
四、研讨方式
合作研讨。
五、参加人员
全体教研员、各学科组长、各学科教师。
六、实施过程
第一步:制订计划
在师资薄弱、资源短缺、学校布局分散的情况下,我们“笨鸟先飞”,早动手早安排,每学期开学前两周,就根据教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并通过邮箱、QQ群、微信群等先进手段及时传达给每一位教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集体备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研讨效果最大化。
第二步:个人初备
教师根据备课计划确定的主备内容,在认真研究课标、研究教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策略“五研”基础上,形成初稿和说课提纲,并列出关键点、自己的困惑和疑问,然后发至本学科的专用邮箱,以便本组教师提前查阅研究。
第三步: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是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陈述的顺序是: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显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要根据主备人的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主备人陈述完毕,开始“评议”,评议时要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阐明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对有异议的地方、需要请教和希望得到帮助的地方展开讨论。“评议”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可以有礼貌地插话。这一环节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特别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对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整个评议过程要做好记录,为个案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最终实现“四定”,即:定教学目标、定重难点、定教学方法、定教学流程。
第四步:形成个案
主备人在“五研四定”的基础上,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精心设计出个案,个案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要有操作实效。个案要求做到“三统一”,即:形式统一、项目统一(统一有教学课题、课时、备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学流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验收人等)、进度统一。个案形成后,发至专用邮箱,等待备课组长验收。
第五步:验收审核
主备人将个案发到邮箱后,备课组长进行验收审核,合格后下发。
第六步:个案加工
教师拿到主备人的个案后,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进行再加工,形成自己的设计。
第七步:课后反思
教师授课后,要及时反思,发现亮点,找出不足,以便今后扬长避短,得到提高。
七、收获与反思
1.三年的实践,收获颇丰
一是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认识进一步加深,教学方法与思路得到拓展,教学设计得到提升,优化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二是课程资源得到分享与积累。每个教师在集体探讨前,都要有针对性地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通过广泛交流,互通有无,就能将分享到的教学资源有选择性地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整个集体备课过程中,个人初备环节教师要研究课标、研究教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策略;集体研讨环节要个人陈述、交流评议,之后还有修改完善,所有这些,正是教师历练素质、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专业发展的过程。四是发扬了团队的协作精神。既然是集体备课,就谁也离不开谁,大家必须共同参与、合作、分享、汲取,必须更加团结,凝聚起团队协作精神。五是浓厚了学校的教研氛围。集体备课所解决的都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能减轻工作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大家都感兴趣,这种热情又激发了对课堂教学、学困生的转换等进行研究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就营造了学校的教研氛围。
2.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
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个人钻研不够;集体备课形式单一;研讨时有一言堂现象,部分教师保持沉默,氛围不够浓厚,流于形式;教师的备课有网上抄袭现象,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备课、上课两张皮,后续研究与改进不够。
八、改进与设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想方设法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让每一次活动教师都有收获,尝到甜头,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浓厚研究氛围。其次,集体备课形式也可分课型备课,这样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集中精力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流程,并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语文学科可分成讲读课、自读课、训练课、作文训练课等,数学学科可分成新手课、练习课、活动课、复习课等。第三,为了避免交流环节教师将自己的设计从头至尾念一遍,主持人必须做好引领工作,要求大家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可,发言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第四,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自我反思,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及时改进和提高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集体备课模式还有诸多亟须改进的地方,研讨之路还很长很长,在今后的研讨过程中,将会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及时改进,尽快找到更加适合我们农村学校特色的集体备课新模式,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凌革,卢坚.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有效策略初探[J].教育界,2011(22).
9.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九
开学以来,每周五下午数学组教师集体在学校备一年级数学教材,通过这种集体备课活动使得我受益匪浅,在一次又一次的集体备课中让我懂得了更多,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方向,以前的我对新课程理念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通过集体备课使得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全面的理解,下面我具体的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学习体会。
1.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也就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所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好课本中的教学情景,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这样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当看到老教师谈及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不同的特点时的那种面面俱到,无微不至时,我真的感觉到差距的遥远,老教师的精神也使深深的敬佩,为我们年轻教师做了好榜样,让我们能向上努力再努力,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听着大家的发言和讨论,我知道我应该对整册教材要反复的钻研,要对教材理解得足够深刻,从中也感悟到作为老师要教好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3.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合作学习。
首先低年级的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合作意识差,他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块玩,使得教师很难调控组织教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低年级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优等生抢着说,差生从不发表意见,成了旁听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低年级的孩子若没有明确的分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比较混乱;若有分工,也不会听从组长的布置,在小组争抢着分担每个角色。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差,小组的集体观念淡薄。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更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学习差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的合作学习置之不理。4.我的几点对策:
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工要合理,每个组员都要有事情做。一开始,我尝试着给他们分工,这样他们比较满意服从。小组长要引领每个组员轮流发表意见。
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大胆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一点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好的。
在小组间引入竞争意识,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得好,及时搞好对小组的评价。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还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还需要老师们的实践和探究。
10.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十
众所周知,新课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教材、百家争鸣的新观点、精彩纷呈的名师课堂,我们的老师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似乎荆棘丛丛.于是乎独辟蹊径者勇立潮头:有的借助一些精心研究的课尽展风采,有的潜心研究名师成长历程择其适者而效仿,有的将自己的教育博客办得风声水起……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成长途径.教师的成长除了这些途径外,更应该在课堂.学习新理念、贯彻新理念、研透新教材、演绎新教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集体备课,便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采用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个体研读——提升解析教材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体分解,主备先行.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任务、个体研读.具体操作方式是:一开始,以备课组为单位(全校共14个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集体研究并制定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根据老师的特点,将备课内容整体分解为若干板块,确定好主备教师、辅备教师、教案完成时间、集中讨论时间以及典型课例,并将此计划交学校委派的蹲组校务会成员审阅.接着,每位主备教师按计划自行备课.这一环节,主备教师必须做到
“六备”:一备教材,包括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组处理,明确教什么等;二备课标,包括根据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及分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三备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实情;四备教法,即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怎么教;五备教学过程,包括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对师生活动进行预设;六备练习,特别注重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拓展性等.在个体研读形成教案后,蹲组校务会成员和组内辅备教师均会提前阅读教案,蹲组校务会成员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对教案给出相应的等级评价.制度明确了主备教师的职责,等级评价让备课教师不敢马虎了事.组内辅备教师也会在熟悉主备教案的同时,思考资源的补充、设计的优化、蕴酿集体讨论的问题.通过个体研读,教师带着任务思考问题,因为任务的分解,老师们便可集中思考某一个问题.对各种已有的素材进行反复比较,择其优者而选之,对人们没有涉及过的处理方式进行大胆尝试,择其适者而取之.这样,思考的深度得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中解读教材的能力自然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读中水涨船高.二、集慧思考——培养专业研究的心态
集体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典型引路,互动交流.这一环节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主要目的是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学校教务室在期初课务安排时,便给每个备课组定好一个时间段作为各组集体备 2
课的时间,有的学科是半天,有的学科是两节课.在这一段时间内,各备课组的老师都没有课,大家就集中在一起,在蹲点校务会成员、备课组长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面对面的集中交流.具体流程是:首先,由中心发言人对主备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重点谈所备单元的整体设计、课时安排的意图;其次,辅备老师结合提前阅读个案时的思考谈自己的主要修改意见,必要时进行讨论,直至基本达成共识;第三,主备教师选择其中一节有代表性的课进行深入研讨,要围绕“六备”进行阐述,简明扼要说清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说清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清针对学情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安排,讲明练习设计的意图,教材整合的思路;最后,全体老师进行集中交流,包括:逐条推敲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学各环节设计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反复斟酌问题处理、情境创设、练习设计,直至形成一节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在集慧式思考形成某一典型课的个案后,主备老师又会博采众长,对全单元教案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然后将二备教案交给每一位执教老师.当然,在教案上还会留有一定的增、删、改、补的空间.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执教老师根据动态的学情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合理的修改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功在课前,思在课前.校务会蹲组成员除了与组员平等地参与讨论、适时地进行点拔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参与者的表现,绝不让每一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这种交流不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培养教师务实求真 3 的专业研究心态,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为落实有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三、课例展现――磨砺演绎课堂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三个环节是:聚集课堂,深入研讨.这一环节把重点放在了有一定研究方向的课例研究上,是第二个环节的一项落实与延伸.在前一环节里,经过集体讨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比较完善”是还只是理论上的或经验型的,必然要经过真实的演绎方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因此,主备老师将按照初步达成一致的教案在组内进行第一轮试上.在这一轮里,听课的老师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课堂观察,重点针对课堂现象对教学效果进行剖析,针对教师研究的主攻方向进行对比分析,执教的老师则重点关注自已的主攻问题的解决情况(此典型课是在期初拟定计划时已经确定好的,研究教师已经确定了一学期的研究方向、主攻问题和解决措施).因为老师们期初确定了主攻问题,抱着一种研究的心态探索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往往并不一味选择一些所谓“好上的”课进行研究,一些“难啃的骨头”,如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都成为了老师们研究的领域.一轮试上后,组内的老师则马上聚在一起交流课中的得失,提炼出主要问题进行集中攻克,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执教老师则综合组内老师的点评和自己的感悟,对教学设计进行再度调整.接着,按调整后的设计在校内进行公开展示.学校教科室、教务室均参与这一轮 4 的听课,按照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维度对研究课进行客观评价,此评价结果纳入学期末教师研究水平评价及教研组综合评价.经过集体备课后的课例研究,舍去了传统赛课中的功利色彩,一切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解决教学中长期困扰老师们的问题,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难题,同时又提炼一些新的研究问题.这样一种形式既为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提供素材,更将教师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落到了重中之重——课堂教学.同时,这种有序的、有组织的、有主攻方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变成了校内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中研、研中教,这是非常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四、多元反思――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
如果是把集体备课定成形成教案,那显然是对集体备课的片面理解.如果把集体备课看成一节普通的课例研究,课上完就了事,那也绝对不是我们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在我校进行三年实践而愈做愈精彩,得益于它开放、互动、共享、平等、共进的活力,也得益于它异中求中、同中求异的交流方式.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集体备课时间里我们都是在讨论形成教案.一般而言,在一学期规定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集体备课后的反思交流,我们把之称为集体备课的第四环节:多元反思,共享提高.具体做法是:一个主备单元的课上完后,老师们在共性教案上进行了个性化的修改,有的甚至会做较大幅度的修改.因此,这时备课组便会集 5
11.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十一
一、创新组织形式
主要做法是改变传统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转而根据研讨内容需要选择人员组成备课组。如围绕“幼儿线描画的教学常规”这一课题,组织美术领域的教师组成备课团队;围绕“幼儿入园不哭闹的技巧和策略”课题,组织小班教师组成备课团队。我们还专门组织全园教师参加环境创设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创新环境,使全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具童趣和特点,达到地面、桌面、墙面三维一体的多元和谐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效果。
二、探索备课模式
(一)“异中求同”模式
“异中求同,集体备课”,是先选取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全体(或一个教研组)教师每人都根据选定的内容备一节课,然后再集体研讨,将众多设计集结为一节课,并选取一个教师来执教,展示设计成果,共同观摩后再次备课、试教,经过多次“磨课”,最后形成一个可行的定案。下面是我园数学教研组开展的“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集体备课活动实例。
1.个人备课,认真钻研、思考,自助积累
在这个环节中,每位教师凭着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对幼儿特点的把握自主进行备课,设计了不同的活动目标、教学教程,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成目标。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教师生成了不同的活动主题及初步目标。
“小小探险队”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让幼儿学习看坐标找物体。
(2)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丽的马路”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为马路种花、种树的活动中,初步学会用二维的方式找坐标。
(2)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及操作能力。
…………
从以上活动确立的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行为主体不一致。在同一活动中,有的目标以教师为行为主体,有的目标以幼儿为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不一致,使得目标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其次,目标不够具体明确。在教学活动“美丽的马路”中,目标1缺乏导向作用,目标2“培养分析、综合能力”,不明白教师准备在哪一个环节培养这两种能力,活动中也并不需要幼儿分析什么问题。
再次,目标的语言陈述不精确,缺少可观察和可测量性。从这些目标中,我们无法了解教师具体想让幼儿在学习中达到什么认知程度,所以活动结束后也无法知道是否真正完成了目标。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必须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落实目标。
2.集体备课,互相探讨,互助交流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和意见,针对性地找出了自己在备课时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对不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与修改,剔除不符合教学理念和幼儿学情的环节,从而形成了我们第一次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找宝藏》。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暂定为:
(1)尝试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寻找物体,初步认识坐标。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游戏的乐趣。
(3)增强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小组合作、竞争意识。
教学方法:
(1)为幼儿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激活幼儿思维。
(2)找到幼儿兴趣点,运用尝试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对比法、游戏法等,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借助问题教学法、探究发现法等主动建构知识。
3.反复磨课,进入实战阶段
在集体备课后,教研组推荐一名教师进行试教,大家观摩集体备课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完善设计。
第一次试讲后,教师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为幼儿准备的数字宝图解读起来过于复杂,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学游戏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合理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又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再一次回顾教材与教学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幼儿操作学具,提高教师指导语言的准确性等。
(二)“同中求异”模式
“同中求异”的集体备课方式,就是在同一主题背景下,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不同的生活实际,采取不同的设计构想,进行发散式备课。各自备好后,大家再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1.个人分析主题,多角度挖掘教学资源
我园在开展五月份主题“马路上”活动时,就运用了发散式备课形式。教师们通过对主题的认真分析,都能够多角度地挖掘资源、分析教材、设计活动。(请参看图表1)
2.集体研讨,互助教研
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老师们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
教师一:小班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马路上各种灯色彩丰富、变化多端,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马路上的灯”这个活动主题,美术活动“漂亮的霓虹灯”、科学活动“灯”、手工活动“制作路灯”等。
教师二:马路上的灯使夜晚的马路变得更加美丽,但许多孩子对夜晚的马路了解却不多。我班准备从“夜晚的马路”入手,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马路的四通八达,进而扩展到马路的种类、功能,让孩子全面认识马路。
…………
不同的设计思路为参与的其他教师打开了思路,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小班“交通警察”活动,引入了家长资源,让当交警的家长到班上,请全体幼儿自由提问,了解交警的职业特点。就这个活动方式,有老师提出疑问:小班孩子能进行自主提问吗?这个方法适合小班孩子吗?问题提出后,其他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在热烈的讨论中,教研组长又适时抛出一个问题:这个主题如果放到中班、大班,你们会怎么开展呢?通过讨论老师们发现,同样的活动可以通过活动目标、活动形式的调整,延伸到不同年龄班。
3.取长补短,个人备课
在集体备课之后,老师们重新进行了又一次的个人备课,每个人都本着“保留经典、舍弃重复、创新生成”的备课目标,对自己选定的主题进行修订、补充,形成更加完善的主题活动。(请参看图表2)
“同中求异”模式在教师团队中掀起一种“头脑风暴”,它是不同教师思想碰撞产生火花的温床,是实现教学方式灵活性、有效性、丰富性的良好途径。
三、拓展集体备课功能
除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功能之外,我园还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拓展出集体备课更多的功能。
1.园本课程开发功能
集体备课不仅提高了我园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执教能力,也提高了大家组织教材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式的能力,学会“借脑”、“借势”、“借力”,经过理解、整合,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能。
2.教师研修功能
我园将园本研修中的“个人自主反思、同伴交流互助、专业示范引领”三要素贯穿于集体备课的全过程,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逐渐养成了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的职业生活习惯。在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3.团队建设功能
我园力求做到在教研活动中为教师创造“说”的机会、尊重教师“说”的权利、培植教师“说”的勇气、锻炼教师“说”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使我园教师的群体力量进一步加强,在集体方向性、团结性、自我组织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方面有较为显著的进步。
12.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十二
探究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性开展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丘北中学乐智园 苗芳生
[摘要]在课改浪潮全面推进过程中,全国各地各校的课改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在这课改大军中,我校的“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犹如一枝独秀屹立于滇东南,发挥着其示范的作用,引领着区域基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在“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中,怎样在教师“驾驭”、学生“自主”的前提下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怎样在课堂中更好的落实“学教滚动,小步快进”,将学、教、练、展、评五个教学环节恰如其分的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编写出符合“一明、五符、三体现”的高质量导学案;怎样更好的落实课堂实施,使时间与精力分布均衡,教学实施过程中体现高效、低耗、最优化,如期落实设计意图,达到预期目的;怎样更好的把握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微观行为;怎样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等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经过实践我们得出,要更好的解决以上诸多问题,集体备课是关键。为此,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反思、调整、优化,总结出集体备课“三步曲”,即主备人备思路、集体备课备核心、个人细备备特色。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重点阐述“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下的集体备课“三步曲”.
[关键词] 集体备课 备思路 备核心 备特色 高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都知道要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课备得好,课堂教学就事半功倍;反之,课备不好则会导致课堂教学事倍功半。所以,为了更好的体现出备课的质量与效益,我们摒弃了以往的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发扬了团队作战,探索实践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扫清阻碍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绊脚石的集体备课“三步曲”.
一、集体备课第一步:主备人备思路――导学案的初步制定
导学案――作为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三大抓手之一,对我们的课堂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导学案的编写,我们的目标是:“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导学案,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方法的掌握、学科能力的形成、学科思想的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一困难,我们采用了分工合作的办法,把教学内容平均分,做到“课课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不重复、无遗漏。
例如,针对本学期我们所教学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所有内容,开学初备课组长将其平均分成三份,组内三位老师每人负责一份。分工明确以后,开始研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材编写建议等,弄清楚知识的内在结构,理清知识的脉络,在脉络的关节点处设置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递进关系、符合能力发展的逻辑递进关系、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符合学习规律”、“目标具体明确”、“体现学科特点和学段特点、体现目标差异化要求、体现课型差异化要求”的高质量导学案。
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减轻我的工作负担,还能让我快速的完成任务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谓是一举两得。
集体备课第二步:集体备课备核心――全面系统的完善导学案、教学设计
都说“教学活动是教师们在单位时间内的竞赛!”.“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效,即课堂教学过程的“高效、低耗、最优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竞赛中脱颖而出,集体备课不失为一种良策。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导学案和课件初稿进行修改、调整、查缺补漏。备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备课堂组织与驾驭;备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引导与启发;备预设性问题、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备如何将教学内容结合“四化”进行教学;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过程性的赏识教育;备教学语言(导入语、过度衔接语、赏识激励性语言)……
例如,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这一内容的集体备课过程,我们是这样做的:
主备人以自己的导学案设计为主体思路,介绍自己的教学目标、自学要求、展示内容设计、巩固诊断等方面的设计意图。以便备课组研究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
集体商讨: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导学指导是否具有指令性、探究性;课堂展示习题设置是否具有示范性、针对性;三讲三不讲环节是否恰到好处;课堂巩固诊断习题设置是否具备差异性、评价性;以及整张导学案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再一次根据“一明五符三体现”对导学案进行细化。
备课堂实施中的时间与精力分配。
备如何将每一个小周期“学、教、练、展、评”恰到好处的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备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切入、过渡、衔接方式;整个课堂如何巧妙的体现“师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过程巧起来”三起来原则。
备课堂组织形式:深入浅出,直观通俗。
备如何捕捉和处理生成性问题;
备如何赏识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学生的参与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
备如何将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化、身边化、趣味化、直观化”进行教学,使数学课堂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11、备导入语、过度衔接语、赏识激励性语言,修改课件,使导学案与课件同步,再次理清思路。
通过长期坚持集体备课我们实现了方法与资源的共享,使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与实践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实现阶段性“质”的飞跃,有效的缩短了成长周期。
三、集体备课第三步:个人细备备特色――发扬教师个性风格与班级特色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性格的差异,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针对我们的集体备课,我们一直倡导求同存异,力求发扬教师的个性风格与班级的特色。
在集体备课第二步之后,我们还要结合自身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再细化、再调整。例如,针对男教师或女教师,在教学语言风格上会有一些差异;针对学生学科基础掌握情况的差异,上课过程中的节奏也会出现差异;针对班额的不同,在课堂展示环节也会出现部分展示或者全部批量展示的差异等等。
13.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十三
课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赵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赵培陈增英魏玉珍郭如贤徐攀芳
14.浅谈小学数学备课艺术 篇十四
关键词:备课教案 数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67-01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些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备数学教案是数学教师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的知识底子和教材编排的思路。因此,抄教案,绝对不是备课。备课编教案是为了上好数学课,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才去写教案,才去备课,更不是为开“现场会”去备课。因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才是我们备课编教案的指导思想。
那备什么?应考虑些什么问题?注意哪些环节才能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
备数学课就是要把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识体系对接起来。具体来讲,数学课首先要备出深度,所谓深度,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话来说就是有内涵、有冲突、有味道、有活力、有实效、有后劲,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是“奖牌给哪组”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备课时就不能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思考“要判断奖牌给哪组,我们应该以哪个数据为标准?”让学生机械地记住“总数量除以平均数”和“移多补少”的方法,而可以在学生弄清问题后提出:“这是两个组投篮的统计图,想一想,奖牌应该发给哪个组,你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直面挑战,形成自己的想法,再引导学生交叉互评,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质疑,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从思索中学,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品质。二要备出梯度,就是要求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将难点分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而不是一步到位。三要备出新意,就是要备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讲具体点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备课要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对教材要统一分析,搞清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知识之间的关联和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心中有数;统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统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只有对教材理解透了,把教材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意图清楚,我们才能自如地运用,才能把书教薄,教学时才会做到纲目分明、重点突出。
在把握教材的整体性的基础上,还要“吃透”教材。它和哪些教材内容属于从属关系,又和哪些知识处于并列或者交错之中,它是旧知识的延续,还是新知识的开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熟悉本年级的教材,还要了解它的前一册和后一册的教材,進而掌握全套教材的体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由全套到一册,一个单元,最后确定一节课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把所教内容,涉及到多大范围,理论深度限制在准确的程度,而不至于随意扩大和加深或者缩小、变浅。
备课要走一步,看两步,想到第三部。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教学,如果只要记住法则,并能运用,用不了多少分钟就能完成;我在教学时就把重点放在“为什么分母可以不变,只要分子相加减,”突出了“分数单位相同”这一关键,十分自然地为下一步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教学埋下伏笔。我们现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与以后学习的小数除法法则,分数的性质,比的性质联系十分密切,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舍得花时间,加强练习,决不一带而过。再如“归一”法是正比例应用题的基础,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教学“3小时生产60个机器零件,照这样计算,5小时生产多少个机器零件”时,就会紧紧抓住“工作效率一定”这一解题思路,为以后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其次,备教材要钻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的重点有大有小,一册有一册的重点,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的重点,突出重点,不平均使用力量,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保证教学的高效率。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有时一致,有时也不一致,必须仔细分析。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重点要放在一位数除两位数,因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只是它的延伸。小学生对“0”占位是不容易掌握的,所以难点是商中间和末尾带0的除法。进入多位数除法的学习时,除法的一般运算法则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转移,那么,掌握试商的方法就成了这部分教的重点,又是它的难点。
再次,备教材要求我们钻研教材中的练习题。钻研练习题,首先要求我们数学老师把课本中习题都做一遍,以此分清哪些题是与新课相联系的基本题,哪些是加深理解的变式题,哪些又是综合题。另外,我们还必须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题目,以提高练习效果。如在学习“连乘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雨伞,每箱12把,每把卖15元,一共可卖多少元?如果你是商店老板,你可以怎么卖?让学生在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展开联想,施展才华。这样一道简单的练习题不仅能很好地巩固新知,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备教材还要留心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我们在备课时要分析教材中哪些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哪些内容又可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哪些内容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结合时、分、秒的认识的教学,我就培养学习爱惜时间的习惯。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在实处。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备学生: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它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法,并围绕学法科学地设计教法,教中授法,以法导学。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启发性、灵活性……
备学生要求我们在上课前就必须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须的条件,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要解决的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哪些问题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除此外,备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和习惯,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对他们施以影响。
除了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方法。数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另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例如在考虑学生接受新知识之前,应有些什么知识准备,要创设什么情境,促使其知识的迁移,怎样联系实际引入新课,如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怎样运用教具,怎样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这样,把所考虑的每一个教学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过程组织起来,记录下来,就成了教案。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08-22
小学低段数学集体备课10-24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12-04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范文10-19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12-03
小学数学低年级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10-2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集体备课交流材料12-20
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统计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12-10
三上数学集体备课07-25
高二数学集体备课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