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快乐课文

2024-09-11

生活中的快乐课文(精选18篇)

1.生活中的快乐课文 篇一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3、能领悟到“快乐他人也快乐了自己”的快乐真谛。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快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了,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看到同学们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上课铃声一响马上回教室做好课前准备等待着老师的到来)感到非常地快乐。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开学了,又能够见到熟悉的同学,朋友,老师以及可爱的校园,你们快乐吗?(板书:快乐)

二、【活动一】发现快乐----在游戏中感知快乐就在身边。(8分钟)

下面,我们再一起快乐地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与击鼓传花差不多。当音乐响起时,球要按指定顺序不停传动;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着球的那个同学就得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个节目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拿出来表演。如果你喜欢唱歌,就为大家唱一首你最拿手的歌;如果你的大脑中存储着许多笑话,就挑一个最经典的跟大家一起分享;如果你对古诗感兴趣,就为大家朗诵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如果你喜欢动物,就给大家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说传球顺序,放游戏音乐)

(学生开始游戏。)

老师:刚才的这个游戏,让大家在紧张之余有感到其中的快乐吗?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2页的插图: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玩耍、获得满意的东西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快乐能让我们健康、自信„„快乐的好处很多!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快乐!

三、【活动二】:寻找快乐。

1.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请同学们看第3页 “我发现的快乐”。这个小朋友他有哪些快乐呢?(5分钟)

这个小朋友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体验生活,一天下来,发现他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

2.下面请同学们也来说说你生活中快乐的事,先和同桌或上下桌

说说你的生活中快乐的事情,然后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6分钟)

(生说快乐事。)例如:

(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

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

(2)上次,我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我很高兴。

(3)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高兴的说我长大了。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对于这充

满快乐的生活,我们是否应该珍惜?

(板书:珍惜)

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生活,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快乐其实很简单!我们都享受过!它就在你的身

边,我的身边,大家的身边!

四、创造快乐,延续幸福生活。(15分钟)

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

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

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

1.大家请看课本第4页,你们觉得图中的人物快乐吗?这样的快

乐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为什么?(生答)

师小结:不错,我们通过自己“汗水换来的快乐”是持久、令人兴奋的快乐。(板书:汗水换来的快乐)

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想大家谈谈付出努力后得到的快乐感

受。

除了“汗水换来的快乐”是持久、令人兴奋的快乐,我们生活、学习中还有哪些快乐也是持久、令人兴奋的?(生答)

师小结:是的,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帮助他人获得的快乐也是持

久、令人兴奋的。

(板书: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三】:创造快乐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教材第6面,并思考:我们要怎么做,才

能让自己和更多的人感到快乐?

大家说得很好,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就应该这么做。这样做既

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感到快乐。

小结:在这个世界上,快乐有千万种,而创造快乐的方式也数不

胜数。不论我们用哪种方式创造了哪种快乐,只要我们用心了,努力

了,我们的生活就拥有持久的快乐,而且是最令人兴奋的快乐!因为

“快乐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大家的心中”!

五、提升快乐,走向未来生活。(4分钟)

【活动四】:“快乐心语”。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教材的最后,模仿“什么是快乐”第1句的样子,写上一句自己的快乐感受。

(生写“快乐心语”)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总结:亲爱的同学们,短短的40分钟就要快乐地溜走了。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论是你,还是我,都要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去寻找、去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快乐生活。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快乐而更加的精

彩!

板书设计:

珍惜生活中的快乐

汗水换来的快乐

给予的快乐

2.生活中的快乐课文 篇二

《生活中的快乐》是 (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特别是学会用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 成为生活的创造者。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 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 做一个快乐的人。同时懂得用自己的付出获取的快乐更有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 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 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 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更有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 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充满快乐, 激发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知道快乐有很多种, 用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更有价值, “奉献永远比索取快乐”。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初期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但没有满足今天孩子的需要, 甚至有些孩子感到“欲求不满”, 感觉自己生活得不快乐。原因主要是:有的孩子缺少对快乐的感受力, 对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因生活的环境缺少快乐而导致性格内向;还有的是因为近期家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对此,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内心缺少快乐的学生。应因势利导, 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 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四、教学方法

1.主要采取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自主学习形式。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备好:一周来的心情变化表和一份调查问卷。

六、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 在没有学习新课之前, 我先向大家提问几个问题: (多媒体辅助依次出示下列三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

师:世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生命)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在灾难来临之前, 人们放弃所有, 心中只有一个字“逃”, 目的就是保住最珍贵的东西 (生命) 。

师:我们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健康的身体)

师:是呀,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有了健康的身体, 我们可以去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 什么样的心情最有助于我们身体健康呢? (快乐)

师:快乐的心情有助于我们身体健康, 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下面我们将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快乐。

板书: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

(二) 引导学生寻找感受快乐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

师:同学们, 上个星期, 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现在请拿出你一周的心情 (变化) 故事表。一起来交流你们最近一周来的心情吧!

1.学生出示自己的心情晴雨表。

2.以 (4人) 小组为单位, 分别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

3.提名学生在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 根据你一周来的心情记录, 你生活得快乐吗?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快乐片刻。

活动二:快乐驿站: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快乐的心情。看谁能把身边的同学感染快乐。

(教师巡回查看, 关注沉默的孩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说说在愉悦的、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觉?

师 (小结) :快乐的情绪不仅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做事。当我们遇到快乐的时候, 可不要自己“偷”着乐呀!要学会表达, 在自己快乐的同时, 去感染他人快乐, 让快乐大家分享。

(板书:) 学会表达

▲要———————快乐

感染他人

师:同学们, 其实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快乐, 下面我们将一起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吧!

活动三:找寻快乐

1.引导学生看课文2~3页的插图。你们有没有类似的快乐?有的请讲给同学们听听。

(让学生尽情地交流自己类似的快乐, 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互动)

2.引导学生书面列出生活中的快乐。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 请回忆自己平日里的快乐, 同时再观察一下其他人都有哪些快乐?把它一一写出来。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把你寻找到的快乐讲给你的同学听。

(先小组相互交流, 再全班交流) 。

师:同学们, 其实我们的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 快乐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只要你以积极愉快的心态面对生活, 就能不断发现和感受到这些快乐。因此, 我们要善于发现快乐, 学会感受快乐。

(板书:) 善于发现

▲要———————快乐

学会感受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 谈谈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引导学生:家庭其乐融融, 学习更有动力, 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三) 引导学生感悟快乐

师:同学们, 生活中的快乐有很多种, 有单纯的快乐, 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 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 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下面我们观看两段视频:

活动四:汗水换来的快乐

1.师生观看视频:

视频1: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瞬间

视频2:神舟五号发射瞬间经典回顾

师:这些运动员、科学工作者的快乐是怎样得来的? (酌情给以提示)

生:……他们都是经过努力, 付出汗水、心血获得的快乐。

2.引导学生看课文4~5页插图:插图中这些人的快乐分别是怎么得来的?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

(先小组讨论交流, 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酌情指点。)

3.引导学生谈自己类似的经历和体会。 (先小组交流, 再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 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快乐。那么, 哪些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加兴奋, 更回味无穷呢?

生:通过自己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 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持久、更令人回味无穷。

(板书:) ▲汗水换来的快乐

活动五:给予的快乐

1.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调查报告:你采访的人是谁?他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 是什么事情?他的感觉怎样呢?

(先4人小组相互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看课文6~7页。老爷爷、医师、护士、年轻叔叔为什么很快乐?

生: (举手回答, 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 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

师: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 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一份快乐……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一份快乐变成两份、甚至若干份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4.借助多媒体分步出示完整的故事

(出示:) 这一年的圣诞节, 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 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 看到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 触摸它, 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 就在这时, 小男孩抬起头, 问道:“先生, 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 ”保罗说, “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 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分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师:小男孩的希望是什么?

生:……

(接着出示:) 小男孩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听后深受感动, 于是邀请小男孩坐自己的车去兜风, 小男孩欣喜上了车。过了一会儿, 小男孩转身问保罗:“先生, 能不能麻烦您把车开到我家前面?”保罗微微一笑, 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漂亮的车子回家, 在小朋友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到了男孩家门前, 小男孩跳下车, 跑进屋里, 背着的他弟弟跑来, 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很漂亮的车子,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有一天, 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 这样你就可以到外面看很多美丽的东西。”

原来男孩的弟弟患小儿麻痹症。保罗的眼睛湿润了, 立刻走下车, 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 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

师:保罗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

(接着出示) 保罗明白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师:同学们, 现在, 我们对以下情况做个比较: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 我们很快乐;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赠物时也很快乐;有时我们可能也会因得到什么好处甚至沾到便宜而在背地里快乐。那种情况更使人快乐?

生: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 我们会更快乐。

(板书:) ▲“给”永远比“拿”快乐

师 (小结) :我们时刻都要记住, 奉献永远比索取有意义, 更使人快乐!

那些因得到什么好处或者沾到什么便宜而得到的所谓的快乐, 会随着你的觉悟逐渐提高而消失, 甚至回忆起来会感到羞愧。

(四) 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 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现在,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快乐的理解。

活动六:谈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什么是快乐。 (出示提示)

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 我们感到快乐。

当我们……我们感到快乐。

……

1.先以小组为单位, 相互交流。

2.提名学生回答, 检查学习效果。

3.教师小结:同学们,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 快乐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寻找、去感受生活中的快乐;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让快乐伴随我们度过每一天!

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充分把握思品课程特点。围绕生活中的快乐主题, 对教材分析到位, 目标定位准确, 学情分析充分, 教学方法多样, 教学过程更是充满自主、合作、探究。不难发现, 周老师对思想品德新课程作为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的理解是到位的;从新课导入到新课讲授、从活动设计到主题深化, 也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育人, 在育人中学习, 在学习中进步”的课程观。

二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突出“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充满快乐, 激发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教学重点, 周老师特别铺设了“多变的情绪”“快乐驿站”“找寻快乐”三个活动环节, 这种富有生活化且递进性呈现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懂得了不仅要从多变的情绪中找到属于自己快乐, 而且要学会表达, 将自己的快乐去感染他人, 让大家分享快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

三是着眼学生整体参与和师生互动。一方面, 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互动教学情境。如两个视频:《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瞬间》《神舟五号发射瞬间经典回顾》, 这种从学生正在拓展的社会生活中发掘课程资源辅之教学, 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 自然“有话要说”。另一方面, 创设的问题富有启发性和思维深度。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说说在愉悦的、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觉?”“生活中有很多快乐。那么, 哪些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加兴奋, 更回味无穷呢?”“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 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这一系列富有思维性问题的背后, 显而易见周老师对启发性教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师生双边互动教学的匠心独运。这种既要重视学生主体但不能放任自流, 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但不能忽略学生个体的教学,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品德与社会》教学, 有十分积极的探索意义。

3.收藏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篇三

“收藏是我最大的爱好”

“我的退休生活其实就是在搞收藏!”面对来访,周老用他洪亮的嗓音笑着说道:“收藏是我最大的爱好。退休这么多年,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其实就是在忙着关于收藏的一些事儿。”

在周老的家中,随处可见一些精致的瓷器,如陶瓷花瓶、水壶等,周老对自己收藏的每件宝贝都如数家珍。在周老的卧房里,有两块奇石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摆放在桌子上的一块大奇石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水晶,该石名曰:“水晶海狮”,整个奇石扭曲的形状,活像一只懒洋洋地趴在地上探出脑袋的海狮。还有一块通体铜绿的奇石被放置在周老的床头柜旁,这块奇石也是周老众多收藏品中的最爱。“为弄到这块孔雀石我可花了不少心思!看,这块大孔雀石里面还有一块小孔雀石,很珍贵啊!”周老注视着自己的收藏品,微笑着说道。

“其实我最爱的是集邮,收藏奇石和古钱币只是小打小闹。”1986年,周老就开始集邮,当时对集邮和邮票的爱好达到了一种“痴”的程度。“集邮20多年了,收集了多少套邮票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反正别人有的邮票我有,别人没有的邮票我也有。现在我把邮票都赠送给儿女们了,他们对这份礼物十分珍惜。”

“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思想不能退休,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是我们每一位市民应该做到的。”周老告诉记者,除了收藏奇石、邮票和古钱币外,他还非常喜欢收藏报纸。自1992年退休后,他便开始把报纸刊发的重大新闻都收集起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他便开始将报纸、杂志等所有重大新闻事件都一一收集剪辑。如今,周老不仅剪辑了有关神舟五号所有的新闻,还剪辑了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新闻,周老能一一道出航天英雄的名字。而台湾新民党郁慕明率团访问大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访问团大陆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访问团访问大陆的所有新闻和汶川大地震的重要报道,他都一一剪辑成册。

“收藏也让我感受到了退休生活的无限乐趣!”周老笑着说道。

铁杆“菲迷”

在“第29届奥运会黄石奥运健儿凯旋暨庆功表彰大会”上,一位满头银发、年龄最大的“菲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位老先生就是周老。作为第一个得到程菲签名的“菲迷”,周老兴奋不已。

“这已经是程菲第三次给我签名了!”翻看自己亲手整理的厚厚的关于程菲的资料集和几张奥运纪念明信片,周老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些宝贝,周老都用透明的塑料文件袋装好。他第一次拿到程菲的签名是在2006年,当时周老得知程菲正在仙桃市参加体操比赛,便将自己制作好的“程菲专辑”委托程菲妈妈带给程菲,让她签名。“当时程菲还不出名,害羞地把名字签在了扉页右下方的角落里。”周老笑着说道:“现在程菲的签名可大气多了!”

有两本厚厚的册子装裱得十分精致,这两本册子都是用程菲的“程菲跳”动作作为封面,上册叫“‘程菲跳’惊天下”,下册叫“‘程菲跳’再创辉煌”。

爱好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周老平日生活的必修课。2002年9月18日,66岁的他与杨德柱、刘合新老人一道,自费骑自行车从黄石出发,途经湖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八省市自治区,成功实现“盼祖国统一万里行”,历时85天,行程14858公里。

对于8年前的万里之行,周老感慨地说:“虽然当时非常辛苦,但是能用运动的方式盼望祖国统一,能够出门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有当地人民的热情感染,因此,万里之行是一趟甜蜜之旅!”

周老能够完成万里之行,得益于他平日的锻炼。现在,周老每天都坚持早起散步,天气好时,还约朋友一起骑车到郊外踏青。在周老家中,总能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气息,因为周老在家中种植了十几盆茉莉花,还饲养了一只会说“立正、稍息、恭喜发财”的鹦鹉。

4.生活中的快乐作文 篇四

快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秋天到了,花生到了收获的季节,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为老师收花生。这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花生地里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老师帮我们分工,男生力气大,就负责去拔花生藤,女生力气小细心,负责摘花生,当我去拔花生时,我想,那肯定是很难拔吧,于是我使劲一拔,哪知道,我摔了个四脚朝天,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弄得我脸都红了,看来我以后要多多帮帮妈妈干活了。女生们把花生藤上的花生一个不漏的摘了下来,看看满满的一篮子花生,大家都兴奋不已,我们提来了一桶水,把花生倒人水中,男女生一起合作洗花生,这样一个个花生宝宝被我们洗的干干净净,该去煮花生咯,我们把花生倒进锅里,不一会儿,花生熟了,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馋的我们直流口水,我们立刻把它放进碗里吃了起来,哇,真是太好吃了,比妈妈做的还要好吃。

今天,我们不仅吃到了好吃的花生,还亲自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我对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收获出来的成果感到无比快乐。

5.寻找生活中的快乐教案 篇五

——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设计

江安县铁清中心小学校 胡 琳

一、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由于父母期望过高,学习任务繁重,同学交往矛盾等因素烦恼随处发生,加之五年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又平添了许新的烦恼。因此,培养学生感受、发现快乐的意识,保持快乐、积极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寻找个人和集体中的快乐,以及变不快乐为快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用心感受,用心发现,快乐就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感受身边的快乐,体会到快乐其实就是一种态度。2.学会主动寻找快乐,主动创造快乐。

3.学会在烦恼时换个角度想问题,变不快乐为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活动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中体会到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难点:指导学生在烦恼时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换个角度想问题,变不快乐为快乐。

五、教学方法

遵循以“活动为主线、积极体验、广泛分享”的原则,根据本课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法游戏感悟法、小组竞赛法、故事体验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快乐球、呼啦圈、笑脸和哭脸卡片、纸制盘子等。

七、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

1、组织开展游戏:水果蔬菜动物园

2、讲清游戏规则:动物园 水果园 蔬菜园 三个园,比如第一个同学说动物园,接下来的同学要说一种动物的名称,不可以重复,每个同学依次进行

3、采访: 在游戏中,你的心情怎样?

4、小结:老师从你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中感受到了你们快乐的心情,你想每天都拥有这样快乐的心情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吧!开始我们的寻找快乐之旅!

5、板书课题。

二、主题活动

(一)传递快乐球

1、师过渡:你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吗,就让我们来做“传递快乐球,说出我快乐”的游戏。

2、游戏规则:全班同学一个接一个传递快乐球。游戏开始时,球从第一个同学手上传出,其他同学边拍手边欢呼“传递快乐球,说出我快乐”。等到老师喊“停”时,球在谁手上,谁就站起来,给大家说一说让你最快乐的事情。

3、师组织学生开展游戏。

4、采访周围同学听后的感受。

5、教师小结活动开展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快乐的体验,快乐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6、板书出示一张笑脸卡片,表示个人感受到的快乐。

(二)呼啦圈接力赛

过渡语: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那是不是快乐只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才能找到呢?还有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让我们继续寻找快乐之旅吧。

1、游戏:呼啦圈接力赛

2、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1)、10人一组排成一排站在教室中间的空地上。(2)、每组发呼啦圈一个,组长把呼啦圈斜套在身上。

(3)、组长开始依次传递呼啦圈,不准用手,每个人都要传到,哪个组先完成就获胜。

3、抽2名学生进行示范。

4、老师组织分组,确定组长及裁判。

5、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用最快的时间完成游戏以及小组比赛的口号。

6、组织开展游戏,做好监督工作。

7、教师采访获胜组学生和失败组学生的感受。

8、教师小结活动开展情况。

(快乐不仅我们个人能感受到,我们的集体中也充满着快乐。(板书出示3张笑脸卡片,表示集体的快乐。)当然因为是比赛就会有输有赢,正如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我们也会遇到失败、悲伤等烦恼。(板书出示一张哭脸表示不快乐)那遇到烦恼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个故事,找找答案吧。)

三、升华活动

(一).聆听故事 思考感悟

1、课件播放音乐及图片,老师讲故事《卖伞与晒盐》。

2、师提问:老奶奶整天愁眉苦脸,孩子们,你们能帮老奶奶想想办法,找到快乐吗?

3、师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师小结:

遇到烦恼时,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变不快乐为快乐。(将板书的哭脸卡片翻面变成笑脸。)

(二).交流秘方,创造快乐

1、过渡: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烦恼,你遇到烦恼是怎么解决的?把你保持快乐的秘方告诉大家吧。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点拨,指导学生在排解情绪时要尽量做到不伤害他人。

3、师过渡:看来,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快乐秘方。生活就是这样,酸甜苦辣样样有,只要你愿意,我们天天都能吃到美味的快乐大餐,想知道怎么做这份美食吗?

4、课件出示“快乐食谱”。

5、师:有了这些配料,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制作出属于你们小组特色的快乐大餐,那就请你们赶快动手吧!

6、师发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纸盘。

7、师巡视指导。

8、师小结:快乐大餐各具特色,快乐大餐充满快乐。

(三)总结活动,齐唱歌曲

1、师总结本次心理辅导活动情况:同学们,今天我们乘坐快乐大巴,一路前行,找到了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集体中的快乐,还有变不快乐为快乐的秘方,真是收获多多啊!其实,快乐就像星星一样,散布在每个人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心发现,快乐就无处不在。(板书:快乐无处不在)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孩子天天快乐,健康成长,绽放出花朵般灿烂的笑脸。(板书完成一朵花的形状)

2、师:最后,让我们带着甜甜的歌声,带着可爱的微笑,一起唱响《歌声与微笑》,开始我们新的寻找快乐之旅。

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快乐无处不在

6.初中生活中的快乐作文 篇六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每天从早到晚,八节课的时间,几乎十个小时都在学习,但偶尔会被老师骂,就因为学习任务完成的不够好。可当你心存怨气时,先试问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但没做好。如果答案是有能力便在想一想,为什么没做好,这样的活,怨气就会消下去一大半,那另一大半呢?请反复告诉自己,老师还会批评你说明你并不是被老师抛弃的那一个,你该庆幸。这样之后,不快乐就全消失了,你还是一个快乐的自己。

站在职场上,或许此时你所面对的社会更加严厉,不会有很多人去包容你的任性,你是一个独自的个体,处处都充满竞争,所以你要小心,从而也可能会不快心。因为同事的排挤或是领导的太过信任,这时啊,你要清楚如果不是你的成绩太过优秀,没人会排挤你更没人会信任你。你就是你,不怕被别人独立,用力活出自己,而不是一个别人喜欢的你,这样你会自信,自然也会快乐。

而面对社交,他的烦恼其实更好解决,如果你有一俩相投好友,与他或他们发生了不快,在争吵时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错误,如果不是,一定放慢语速,耐心讲给他听,如果是自己错了,更没必吵架,道歉吧,既然是朋友便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一来便会快乐,且你们的友谊也会更加的长久。

7.生活中的快乐课文 篇七

一、提取生活经验, 激发强烈的认知冲突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叙述的内容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距离, 这种差距常常使学生难以产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因此, 教师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前经验, 再以英雄们生活的时代特征与之相比较, 产生认知冲突, 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往往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灯光》一文时, 我首先请同学们扩充题目: () 的灯光, 并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这个词组说说话。时值新春刚过, 城市街头张灯结彩的情景学生记忆犹新。于是, “晶莹的灯光”“璀璨的灯光”“灿烂耀眼的灯光”“五彩缤纷的灯光”纷纷从学生口中迸出。我话锋一转:可是当我们感叹城市被这灯光装点得越来越美时, 你们知道吗, 有一些人永远都不可能见到这样美丽的景致, 他们中有的甚至连一盏普通的电灯, 都不曾见过。让我们翻开书去感受一个永远停留在22岁的年轻战士对灯光的向往。在这样的强烈的认知对比中,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 并把关注点集中到“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的“主题文句”上。

又如教学《一夜的工作》, 我先请学生谈谈和总理级别一样的职务是什么, 像总统、首相、总理这样的人应该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们的工作环境会是怎样?再让学生默读课文, 到课文中寻找周总理生活和工作中让人出乎意料的地方。学生阅读兴趣浓厚, 注意力集中, 由此展开的教学更使学生增加了对总理的敬仰和热爱。

二、品味文本语言, 挖掘真实的内心体验

学生阅读革命英雄题材文章, 往往仅仅把它们当做故事来读, 不能感同身受, 因而缺乏真正的内心体验, 这就使得这类文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大打折扣。和学习其他文章一样, 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 品味咀嚼语言的丰富内涵, 挖掘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 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撼。

1. 前后联系, 引导感悟

对英雄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描写, 联系上下文,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 学生总把目光聚集在李大钊不畏生死的描写中, 文中两次描写到英雄对妻儿的关注, 却被搁置一旁视而不见:“父亲瞅了瞅我们, 没对我们说一句话。”“父亲说完了这段话, 又望了望我们。”一个“瞅”, 一个“望”, 仔细咀嚼大有深意。“从父亲这深深的一望中, 女儿和妻子分别读明白了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 使学生把李大钊对家人的牵挂、对孩子的期望、对妻子的嘱托都挖掘了出来, 使李大钊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真实。

2. 紧扣语言, 激发想象

《灯光》一文两处写到“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 一处写他“默默地沉思着”, 一处写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教学时紧扣“沉思”和“憧憬”两个语言生发点, 引导学生想象正值青春年华的郝副营长会想些什么。学生有的说:“郝副营长憧憬着自己牵着爱人的手在华灯初上的街头漫步。”有的说:“他憧憬和父母、妻儿一起在灯光闪亮的餐桌上吃饭, 谈笑风生。”有的说:“他憧憬学校、工厂、城市、乡村, 到处灯火辉煌, 憧憬着繁华热闹的生活。”……所有的想象都带上了学生自我的生活体验, 渲染了“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 再读“郝副营长”点燃书本, 用自己的生命为胜利照亮道路的语句, 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内心的感受可谓震撼!

3. 反复品读, 情境体验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对能反映英雄革命精神的“主题文本”, 创设不同的情境反复品读, 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冲击和震撼, 增强对文字的感受力。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审阅”文件的描写:“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问我一两句。”教师这样创设情境引读:

夜幕刚刚降临, 我们的周总理就坐在了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他拿起今天所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 只见他—— (生接读)

夜已经很深很深了, 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但是我们的周总理却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 继续审阅着文件, 只见他—— (生接读)

东方欲晓, 晨曦微露, 天就要亮了, 我们的周总理终于拿出了他今天所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只见他依然—— (生接读)

在这样的反复品读中, “一句一句地审阅”这一细节一定成为总理劳苦一生最深刻的写照, 深深刻在学生的心里。这样的教学, 这样的体验, 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影响是深远而牢固的。

4. 适时补充, 强化理解

革命题材的文章大都是真实的, 但作为语言学习的样本进入教材, 编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作一些简单化处理。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父亲被提审时的描写:“……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乍一读, 学生不会有感触。再读, 对“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头发”会有理解:李大钊已经受过苦刑!如果教师适时补充李大钊在狱中所受的折磨:十指被钉上竹签, 指甲都被生生剥离, 那么学生内心所受的震撼一定是无可比拟的。此时再回读句子, 学生对“平静而慈祥”这一描写所透露出的革命志士无惧无畏、甘洒热血的精神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三、拓展史实资料, 促进英雄精神的传承

革命斗争的残酷性, 是现在的孩子无法真正体会的;革命英雄的舍己为公, 也是孩子们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的。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缩小其中的距离, 要把课文上到学生心里, 因此对一些历史知识的拓展还是很有必要的。唯有了解了历史, 学生才能理解英雄的行为, 才能感同身受, 从内心产生向善的力量, 促进价值观的重组和建立。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政论文, 在小学阶段这是唯一的一篇议论文, 学生学习时颇感枯燥。文章写作背景是什么?毛主席为什么要亲自为一位普通的战士作追悼词?教师就非常有必要补充相关的史料。当学生了解了张思德同志的生平和牺牲经过后, 再来读“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就比鸿毛还轻”这样的句子, 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又如教学《董存瑞》《邱少云》等文章, 如果在课前布置学生先去看相关影片, 对两位英雄的性格、品德有了直接感性的认知, 学习课文时就不会只停留于“舍己为公”这样一个教条主义的认识上了。

8.例谈语文课文问题设置的生活化 篇八

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共三册,供12~18岁的学生用,细细读一遍,颇有些感触。这套教材以美国的历史进程为经线,以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为纬线来选取课文,每个作家、每篇作品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紧密关联,教材的编排很有特色。可笔者认为最精彩的莫过于每篇课文后面的问题设置,并不局限于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而是侧重于引导学生置身于时代事件、作者身处的环境,充分发挥想象力,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极具现实性,多元开放,充满趣味。

比如,在第二部分“国家的诞生”中,有一篇《一个美国农民的信》,作者是法国贵族克雷弗科尔。他是第一位把美国比喻为一个融合一切的熔炉,他用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欧洲移民在美国的经历。在这篇文章后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18世纪的欧洲人,这篇文章能促使你移居美国吗?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要求读者把握文章主旨,揣摩作者意图,而是要由自己的价值观对文中一些理想化的描绘加以判断,作出评定,而这个价值观来自学生现实的生活与情感。同样,在第四部分“分裂、和解和扩展”中,有一篇《给儿子的信》,作者是美国内战中南部联邦军队的指挥官罗伯特·E·李,他在文中探究了自己分裂的忠诚。文后有一个“日志写作”,内容是这样的:“内战以后,罗伯特·E·李申请完全赦免他带领联邦军队对抗联邦军队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国会议员,你会投票同意赦免他吗?为什么?写一篇简短的日志来讨论你的回答”。而这个回答与理由,离不开学生平时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是非观念,离不开个人的情感与理智的较量。又如,在第五部分“不满、觉醒与反抗”中,有一篇名为《种玉米》的小说,作者是舍伍德·安德森。小说叙述了哈琛森夫妇拥有一个小农场和一个在绘画上极具天赋的儿子威尔,他们在小农场整日辛勤劳作,对已经离开家乡、去芝加哥发展的儿子满怀骄傲与希望。可是,威尔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哈琛森夫妇在晚上得知这一噩耗后,没有哭泣,没有流泪,两人乘着月色到田里种玉米。小说后面有一个问题是:“假如你是哈琛森先生或夫人,你会怎样面对威尔死去的噩耗?”这个问题一下子将学生以往的情感经历投入到小说中,而与哈琛森夫妇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年龄所作出的反应、行动自然也是不同的。

由此想到平时的语文教学,在课文后面的问题设置上,我们是否也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的真实想法,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一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去考虑。

一、设置问题时应立足于学生的感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而文后问题的设置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通过思考答题,来表达自己的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将“我”和课文融合在一起。

这类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那个时代,或是假设自己就是文中某个人物,那么对文中的一些看法与做法,“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比如在学习了《王子猷雪夜访戴》时,有同学对王子猷的“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觉得不可理解。的确,王子猷在一个雪夜醒来,突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便连夜乘舟前往。这已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了。小船行了一个晚上,天亮时到达朋友的门前,他却又掉头回去,这就更令人莫名惊诧了。但王子猷有自己的说法:“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为了解答学生这一疑惑,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王子猷,在这样一个雪夜,你会不会有如此的举动呢?”由于每个人性格习惯、处世态度不同,肯定会出现不同版本的王子猷,而这一思考交流的过程,学生既说出了自己对王子猷看似不合情理的举动的个人看法,也对王子猷这一人物以“兴起兴尽”为行事依据,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性格特点加深了认识理解。

二、设置问题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语文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生活经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正是在他已有的社会生活经历上展开的。所以,在问题设置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体验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思考,来想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余光中在《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设想假如有九条命,分别可以用来应付现实生活,用来陪伴父母,用来做丈夫和爸爸,用来做朋友,用来读书,用来教书,用来写作,用来旅游,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字里行间充满人生智慧,给人启发。在这篇课文后的“学习建议”中,有这样一条:“请尝试回答‘假如我有八条命,你会删去人生哪一项任务?依次类推,‘七条命、‘六条命……直至‘一条命。你认为人的一生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一定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去作出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评判。而且这样的问题,因为和个人经验联系在一起,学生有话要说,也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此时,我们真的能感受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真实含义,感受到语文学习和生活感悟、生活经验是那么贴切。

三、设置问题时应注意结合当前时代背景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时文较少,大多数课文写作的年代、反映的社会人物离我们现今已有了一定的年头。如果单单停留在课文反映的时代,对文中揭示的一些道理、刻画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太理解,也可能会觉得不可信,学习时就有些置身事外的感觉。但如果我们将课文放在当前背景下来阅读、体验、分析,会有另一番效果。

比如学习《孔乙己》时,如何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所在呢?文中的孔乙己生活在晚清时代,这是一个没落与沉沦的时代,中国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开始,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着西方的压迫与冲击;这也是一个百姓承受着多重压迫的黑暗且悲惨的时代。而孔乙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穷困潦倒,但在体力劳动者面前仍自命不凡、孤芳自赏;以“君子固穷”为挡箭牌,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吃懒做,不会营生,以至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被人毒打,遭人嘲笑,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学生很容易看到孔乙己性格悲剧的一面。诚然,孔乙己的悲剧与他上述这些性格特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根源所在。文中,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人们就会以他取乐,为什么?如果说在孔乙己被打折腿之前,人们取笑、挖苦孔乙己,那是由于孔乙己身上有许多迂腐的酸气,那么在遭受丁举人的毒打之后,面对“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如此惨状的孔乙己时,人们仍然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全然不顾孔乙己精神和肉体双重的伤痛,仍旧继续以取笑他为乐。人情的冷漠简直令人窒息!这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封建意识侵害、摧毁了人们的良知,使人们麻木不仁。对于弱者、不幸者毫无怜悯之情,而对于权势者却怀有敬畏之心。文中人们谈及丁举人对孔乙己暴行“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时,语气、心情都非常淡然,好似觉得就该如此。为什么?丁举人,他所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的当权者、当道者,代表的是特权群体。所以,虽然丁举人的残暴是致孔乙己死亡的直接原因,丁举人是杀人凶手,但丁举人既不受法律的限制,又不用承担任何后果。这完全是一种特权的体现,这种特权实质上就是阶级的压迫。

对于这种变态、畸形的社会意识与现状,即对于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学生会认识不足,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孔乙己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他的命运会如何?将久远年代的人与事带到了现实社会,人还是那个人,但社会变了,时代不同了,看人的命运会有怎样的不同,从而来认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四、设置问题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扩展与延伸。比如在学习了赵丽宏的《周庄水韵》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一项作业: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做一个周庄旅游宣传;同时为去周庄旅游的游客准备一篇导游解说,并向旅客提供一条最经济的旅游线路。这样,文中的事、文中的景、文中的人不再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寂寞地等着人们去看,去读,去欣赏,而是让文中的一切走进现实生活,成为学生手上、心里的一个抓手、一条线索,进而去发现、探究现实,练就实际生活所需的多种才能。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相对于教材而言,不只是个观摩者、学习者,也是一个参与者、评判者、再创造者。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地注重文本本身,更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感悟与体会。不再从课文到课文,而是从课文到现实生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现代实际生活的场景中去认识、体验、应用;将语文学习的内容辐射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语文学习,是紧贴现代生活且富于创意的,能够启发学生的多样性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在面对高度现代化的实际生活时所需的各种应用、应变能力。快乐而有效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社会、个人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我们所希望拥有的。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郑桂华,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9.五年级作文:生活中的快乐 篇九

星期日的早晨,我和爸爸看电视,妈妈准备早餐,这一切就好像一首交响曲,让家中每个人就感到愉悦。忽然,一个小小的音符打破了宁静——我忙跑过去,只见妈妈打碎了一个碗,正在叹息。我注意到妈妈的手指在流血,忙拉过妈妈的手指放到嘴里,呀!咸咸的!爸爸妈妈见我一本正经的.样子禁不住笑了。——这是家庭中的快乐。

早自习前,教室里已到了一大半人,门开了,男生小澳穿着新校服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同学们发现,他的脸上有一片黄酱,而且头发乱乱的,还有一撮直直的翘在头顶,同学们都笑了。——这是集体的快乐。

然而,个人的快乐是自私的,真正的快乐是给予与奉献。

小宇家没有表,离校很远的她常常迟到,总是被罚站墙角后偷偷的流眼泪。我们几个同学很同情她,便合在一起买了一个漂亮的钟表送给她,从此,她再也没有迟到过。我们的心里就泛起快乐。——这是帮助别人的快乐。

10.我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 篇十

平时,我们的学习就忙得不得了,更何况现在正处于小学升初中的重要时刻,家长们更是丝毫不肯放松;一天的课程结束后,还要留校上辅导课;到家后,匆匆扒几口饭,又马不停蹄地奔向补习班;晚上回到家,才开始与作业做斗争……听着长辈们讲述着他们儿时的趣事,我的心里羡慕极了,真想同长辈一起,游泳、捉虾、拔菜……都说新世纪的儿童幸福,可有谁想到过: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向往自由和玩耍而不是“陀螺式”的单一生活!“一年一年时间飞快,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唱着《小小少年》,我心中不由地掠过一丝烦恼。 每人都希望自己的命运,多些快乐,少些烦恼。可是,“快乐”与“烦恼”就如同双胞胎,是密不可分的一对。 著名雕刻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现在,我要说:“生活中到处是快乐,对于我们的心情,缺少的不是快乐,而是看待生活的态度。虽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和烦恼会接踵而至,但美好的世界,快乐的生活由你把握!要学会在烦恼中寻找快乐

11.快乐日记 快乐生活 篇十一

今天早上,妈妈让我叠被子,我痛快地答应了。我先把被子展开铺平,一边折三分之一,另一边再折三分之一,两头向中间各折四分之一,再对折一次,一个被子就叠好了。接着,我又叠了爸爸和妈妈的被子。

我觉得我会干的事又增加了一件,这一岁没白长。

2012年3月15日 星期日 晴

下午妈妈带我去玉黛湖玩。一进儿童乐园,就看见各种各样的游玩设备,我选了一个最喜欢的赛车游戏,投进两枚游戏币,“3……2……1”比赛开始,我手握方向盘,脚一踩油门,车就向前跑去,在弯道时我经常左碰右撞,一会儿车就停下来了。第二次比赛,我熟练了一些,成绩进步了不少。休息了一会儿,我又玩了一个别的游戏,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玩游戏可以使人快乐,但要注意休息,有节制,不能影响学习、影响健康。

2012年3月17日 星期二

这几天,我很想吃汤圆,放学后我就和妈妈去逛商店,商店里的汤圆各种各样数不胜数,我们买了两袋八宝汤圆。

回家后,妈妈开始给我煮汤圆吃。先把水烧开,再把汤圆倒进水里,三分钟后就熟了。汤圆盛到碗里,一个个像珍珠,白白的,软软的,粘粘的。我轻轻地咬了一口,馅就漏出来了,有芝麻、果仁等,吃到嘴里香香的,太好吃了,我一下子就吃了6个,肚子吃得饱饱饱的。

2012年3月21日星期六 阴

今天早上,吃完早饭我就和妈妈去逛商店。尽管现在不是产水果的季节,商店里的水果照样很多,有鲜红的苹果、黄澄澄的库尔勒梨,这梨是从新疆运来的,又叫人参果,有拳头那么大,吃起来甜甜的,水分很多,还有雪莲果,它的老家是南美洲,外皮是棕色的,很像地瓜,此外还有海南运来的西瓜、香蕉和菠萝。

我们买了一些柿子、香蕉和苹果就回家了。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小学二(2)班

点评:

日记就是生活,当生活丰富多彩了,日记中的精彩镜头也多了起来。

品读着小学生的一篇篇日记,小作者带我们走进了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干家务、体验游戏乐趣、吃汤圆等等,小作者用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记录下了快乐、充实的童年生活,

12.链接生活快乐习作 篇十二

一、链接家乡, 开拓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抓住身边的语文资源, 努力通过多种途径, 运用多种方法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历史悠久, 享有“禽蛋之乡”、“茧丝绸之乡”的美称。运用我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我班举行了“走近鸡宝宝”等活动。活动中, 同学们有的回家向长辈了解鸡宝宝的生长过程, 去参观养鸡专业户的鸡舍;有的亲自喂鸡宝宝吃食;还有的同学很好奇鸡是怎么生蛋的, 经过仔细观察写出了具体生动的日记。有的把鸡宝宝当作他童话中的主人公, 有的从鸡的营养价值等出发, 介绍鸡对人类的贡献……

鉴于此次活动的成果, 我还相继组织学生进行了“亲近蚕宝宝”、参观“七战七捷纪念馆”、“刘景绍纪念馆”等活动。学生的作文在这样的活动之后语言不再枯竭, 有了参与了解的过程, 他们的写作语言如泉水源源不断。教师引领学生关心家乡的事物, 既积累了孩子的写作素材, 又让他们更加热爱家乡, 何乐而不为呢?

二、链接自然, 增强体验

陶行知认为, 要解放孩子的四肢和思维, 让他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不能用束缚式的教育换来孩子的无病呻吟或者不切实际缺少个性化的语言。

在寻找春天的习作前, 我带孩子们郊外散步, 陪孩子观察路边的野草和盛开的桃花……气温刚刚回暖时, 我会和孩子一起脱掉鞋袜, 让我们的脚掌和大地亲密接触, 和大地母亲交谈, 呼唤她的名字……秋天, 当第一片树叶开始变黄, 一定有学生边跑边喊:“老师, 老师, 秋天来了!”冬天, 当窗外飞舞起片片雪花, 孩子们惊喜兴奋的时候, 我会陪孩子来到操场上, 用自己的方式迎接雪这美丽的精灵的降落。

活动过后, 他们畅谈自己的见闻和快乐, 并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 在孩子的笔下我读到了雪的美丽与圣洁, 桃花还是快乐的精灵, 读到了孩子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世界万物, 蕴藏着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引领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生活, 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通过老师或家长的帮助让孩子脑海中的写作素材更加充实, 从而乐于表达。

三、链接社会, 强化感悟

事物每天都在变化, 只要做个有心人, 写作素材并不遥远。一次集体生活中的礼让, 一场游戏, 一段对话……都会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教师和家长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到周围的社会中去获取习作的源泉, 在体验中升华感情。可以结合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 寻找适合他们的活动。如果能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 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增强孩子的体制, 还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长辈的辛苦, 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比如说, 在农村大忙时, 让学生回家做家长的好助手, 跟随家长到地里去参加劳动;还可以组织他们到街道或敬老院等开展“学雷锋”等活动, 想方设法让学生拥有不同体验。

孩子们能在这些活动中品尝到体验劳动的快乐, 丰富了生活经验, 培养了他们的集体精神, 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动之后的习作, 因为有了自己的亲身参与, 笔下的文字不再是胡编、硬凑。习作链接社会, 既能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 又能让习作不再是“无米之炊”。

四、链接活动, 积累素材

“兴趣是孩子学习任何事物的动力”, 我认为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各种活动, 让孩子们在兴趣的引领下进行作文训练。开展丰富的活动, 能激昂他们的情绪, 引发他们内心的共鸣, 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我校虽然地处乡镇, 但是学校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经常因地制宜地开展很多活动。比如, 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读书节、艺术节……每每这些活动, 老师们都会好好利用活动机会,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玩得尽兴, 乐此不疲。活动之后, 让孩子们回忆参加的活动, 再进行习作练习。比如, 在校读书节的跳蚤书市活动, 我把它和三年级的口语交际学会推销中的练习结合起来。我们布置了本班的特色书店, 各自想好推销语, 向别人推销自己的物品。同学们各自都想出新颖的“推销”语想方设法吸引“顾客”, 活动现场非常热闹。连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 为了使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钱, 也滔滔不绝地叫卖着。活动过后, 学生们笔下的语言真实、文字细腻, 还注意了细节描写呢!

有了这样的启发, 我还把魔术、体育游戏等活动带进课堂, 让作文课堂变成了孩子乐于置身其中的生活环境。学生做一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参与其中, 并乐此不疲。每次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情景, 读到学生活动后写出的生动鲜活的文章, 我很庆幸, 我给了孩子们喜欢和期待的课堂。今后的作文课, 我还将继续把更丰富的活动带给孩子, 让其有效地开启学生起步作文的门扉。

13.课文鱼市场的快乐探究感悟 篇十三

1、为什么在这里买鱼是一种享受?

这里的鱼贩们向周围的顾客传递快乐,让顾客们在鱼市场感受到快乐。所以在这里买鱼是一种享受.

感 悟

2、于是,他们不再抱怨,而是把卖鱼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再后来,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一串笑声接着一串笑声.

14.课文《快乐的小公鸡》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一.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快乐的小公鸡》。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在集体当中与小朋友们团结友爱是很快乐的,那还要怎样做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呢?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想念你们就会知道了。

2.认读生字。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练读生字。(根据预习情况练读,同位互读)

(2)小组互检练读生字。(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都有所提高。)

(3)出示卡片,集体认读。(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师检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3.练读课文。

(1)初读课文(学生还段读)学生各自试读。(学生根据各自情况练读,不会的字问问别的同学)同位互读。(听一听读音是否正确)各小组同学,进行练读。(奖励读的好的小组“最棒”)

(2)练读整篇课文。学生各自试读。齐读,互相帮助练读。(要求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连句成篇)分小组齐读课文。

4.作业设计:

(1)认读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3)练读《快乐的夏天》。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继续练读课文。

2.进行相关练习。

二、学生学习过程: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 注意课文中应该重读的地方。

(2)学生分组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练读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进行组内交流,组员间进行互评。)(4)集体分角色练读。

2.进行相关练习。

(1)同学们,读完了这篇课文,你们又了解到了些什么呢?(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小公鸡知道了怎样才能快乐,有一个小朋友也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小朋友怎样得到快乐的吧!

(3)各自根据拼音练读《快乐的夏天》。

思考:文中的“我”为什么快乐呢?

(4)集体交流。(各自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说说)

(5)看来,大家都知道怎样才会快乐,那现在你觉得怎样才快乐呢?(学生各自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联系自己的实际说,鼓励并引导学生思维说说还有怎样可以得到快乐。)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和家长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得到快乐。

3.观察生字的写法。

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练写本课生字。

二、学生学习过程:

1.练写“能”、“最”、“帮”。

(1)学生各自观察生字。(同位间交流这3个字在四线格内的位置)

(2)集体交流。(教师进行小结并范写)

(3)教师引导写笔顺,学生书空练写。

(4)学生各自练写这3个字。(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进行练习)

2.练写“情”、“助”、“别”、“得”。

(1)学生各自观察,书空练写。

(2)提出困难,教师指导解决。(以学生对字形的书写困难为主)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练写“哥”字。

(1)学生观察生字,说说: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呢?(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

(3)学生各自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三、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生字。

15.我童年的快乐生活 篇十五

记得那年冬天,我刚刚睡醒,发现外面下着雪,就赶快把睡在我旁边的姐姐叫醒,告诉她外面下雪了。然后又穿上衣服,把寄宿在我家的哥哥叫醒,告诉他吃完饭我们去玩雪。大概是因为我们很想玩雪的原因吧,所以我们很快就吃完饭了。吃完饭收拾完我们就跑到院子里玩雪,玩什么呢?对!比赛。

第一回合堆雪人,看谁堆得最大最漂亮。姐姐赢了。她用一根很长的红绳子,做了一个蝴蝶结戴在了雪人的头上,这样显着小雪人更像人了,所以她赢了。

第二回合投“球”。也许你会问,如果投雪球那不就都碎了吗?怎么数?我们第二回合的规则是这样的:一个一个地投,一个人投,其他两个人在旁边数,一人五个“球”,谁投得最多就算胜。投球是哥哥的专长,他先来了一个前投,又来了一个左投、右投……五个,只有一个没投进。当然,这次冠军一定是他啦!

第三回合“画画”。我来介绍一下规则:只能用自己的脚印踩出一幅画,其他的都不许用。可有我大显身手的机会了。我用脚印踩了一朵花,最后的花蕊用我的脚后跟一踩就成了。哥哥也想踩一朵花,就是有点儿不好意思。想踩与众不同的,要不就是太难,要不就是想不出来踩什么。姐姐也踩了一朵花,就是不如我的好看。这次的冠军就顺理成章的是我啦。

怎么样,我的童年生活不错吧?像这样的童年生活我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话下次再和你说吧!

(指导教师:张立娜)

大嘴巴微留言:

16.生活中的快乐课文 篇十六

“快男”与“超女”比起来,媒体关注的程度显然有点冷;音乐界与社会大众比起来同样态度有点冷。也许这才是音乐生活的常态吧!

妙笔一:原创得人心

关注陈楚生、苏醒、魏晨、张杰的同时,让我们记住还有一群“快男”:王铮亮、阿穆隆、姚政、吉杰、王栎鑫、陆虎、郭彪、张远、俞灏明,在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到更多风格的音乐和希望。评委王东表示:“虽然作为评委,我们必须理智地做出选择,但客观上讲今年的13强特色鲜明,唱功也都不俗,‘快乐男声’是个很好的选拔歌手的平台。对于乐坛来说,不是‘快乐男声’太多了,而是此类活动太少了!如果音乐人都能够用这种精神对待音乐,流行音乐的市场会更好!”

许多观众也表示,比赛激烈精彩程度显然超过了“超级女声”,“快男”们不但秉承了“超女”的个性和自我风格,唱功和嗓音更是远超“超女”,而且比赛已经不存在水平低下的选手夺得较好名次的情况了。

某国企行政人员苗菲是“快乐男声”的铁杆粉丝,她坦言,自己喜欢看这档节目,主要是因为想听听选手的演唱水平。苗菲毕业于音乐学院,歌唱得也不错,选手的演唱功底她能够准确分辨。“今年涌现的许多原创型选手,不论是陈楚生还是阿穆隆,都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快男”,苗菲认为声音是最重要的,原创歌手的加盟让比赛更有看点。

新浪论坛上有篇名为《陈楚生夺冠是中国原创的胜利》的评论:“陈楚生一直都坚持着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原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中国的原创音乐添上了浓浓的一笔。选择原创就意味着有个非常痛苦的创作过程,更重要的是吃苦和努力,陈楚生把自己最真实的声音留在了舞台上,带着自己的原创音乐,插上成功的翅膀高飞了起来,在这最幸福的时刻,胜利属于实实在在做音乐的人。”

妙笔二:观众渐成熟

每周五晚就是易宁的“快乐时光”。作为一名“醒目”(“快男”选手苏醒的粉丝),易宁并不排斥其他选手,她同样被陈楚生的歌声所打动。“作为一档选秀节目,歌手的唱功固然重要,但是综合素质也不可小看”。

地处北京建国门的中粮广场等写字楼聚集地,近期每到午饭时,白领们聚餐的话题大都围绕“快男”展开,选手、评委,各抒己见,好不热闹。“2007快乐男声”不仅掀起了一番荧屏热度,网络上也是热火朝天,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快男”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在全国同时段节目中的排行达到了第一。虽然从“快男”冠军300多万投票的最终结果远不如去年“超女”冠军的500多万,选秀市场已见颓势。但根据收视统计,“快男”观众按照学历分类,大学以上观众平均收视率1.17%、份额3.76%,最高峰值分别是1.6%和5.61%,同时段排名

第三,这说明节目不仅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获得高端收视群体的热捧。“快男”比赛也检验出“粉丝”越来越冷静,理性指数明显升高。

败笔一:实力歌手依旧无奈

观众自发评论当中,认为“2007快乐男声”中,实力派选手过早离开的不在少数。当王铮亮、王栎鑫、张杰、魏晨登场的时候,喊声不比冠亚军少!合唱《我最闪亮》表现最突出的也不是陈楚生和苏醒。“如果不是为了疯狂的粉丝,如果不是为了某种需要,冠军应该是唱《千万次的问》的张杰、陈楚生、吉杰和王铮亮。”评委伍洲彤也喊出了他心中的“快男”四强,对此他表示:“我一直认为评委不是裁判,除了公正还应该说真心话,还应该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哪怕这样会暴露自身的缺点,惹来许多麻烦。比赛过程中我几次情不自禁地发言。”当王铮亮止步11强,评委包小柏无奈地边摇头边说了一句话:“实力输给人气。”

败笔二:评判标准不统一

杨二车娜姆和郑钧在海选现场当众为发放“红领巾”而翻脸的事件,无疑暴露出“快乐男声”甚至是当年“超级女声”最大的弊病——没能以“声”为基础真正区别于其他选秀节目。郑钧当评委之初就表示:“我决定担任这个比赛的评委,就是抱着一个私心,希望能把真有音乐才华的选手挑出来,让他们有机会成为乐坛的新生力量。这两年的选秀,大家都在骂,又都在袖手旁观。我来这就是要选出真正的‘男声’。”

杨二车娜姆则不认同:“形象好的好包装这是一条潜在规则。即使你唱歌或者表演不怎么样,但是却可以依靠着你后天的训练、培训来弥补。”评委巫启贤在济南赛区50进10的时候也曾表示“有魅力的话呢,其它音准、歌声唱功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显然评委的审美标准不统一,有些已经偏离了音乐的内涵、外延。难怪很多电视观众会因此而质疑选秀本身,担忧其过度的娱乐性是否会带坏青少年。大多数传统音乐人对“快男”则不太关注,只是把它视做一场与音乐有关的“秀”而已。

余音:

歌手谢雨欣在“快男”落幕后,由衷表示:“选秀歌手能把别人的红歌唱好是相对容易的;但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红歌是很不容易的;从“超女”和“加油,好男儿”等比赛结果看,真正在市场上立住了的没有几个,而把自己的歌唱红了的就更少之又少了。比赛结束了,人气艺人因为签约公司在选歌、定位、经营上的失败,最终归于沉寂的例子比比皆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比赛后真正苏醒!”

17.生活中的快乐课文 篇十七

《生活中的快乐》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背景: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初期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不但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甚至感动“欲求不满”,总是不断地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与兴奋。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投入,忽视了对真实生活、普通生活中快乐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偏差必然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因而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价值有个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调节。本节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并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可见,这课时是本单元学习的起点和支撑点,学生只有真正地感悟到快乐的真谛,他们才有可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才有可能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才会让挫折与失败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与进步的阶梯。这样,才有可能让本单元的主题——“成长的快乐与烦[键入文字] .com

恼”得以凸显和突破。因此本课题无论是在第一个单元还是在全册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及当代学生及本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并懂得珍惜生活。

3、能领悟到“快乐他人也快乐了自己”的快乐真谛。

教学重点:懂得快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快乐是最珍贵、最持久的。

教具准备:快乐树、快乐调查表、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1)本课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自主学习形式。(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学法引导:(1)“情感体验法”;(2)小组合作法。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流程图:

[键入文字] .com

课前互动—体验快乐 导入新课—寻找快乐 凸显重点—创造快乐 突破难点—感悟快乐 走向生活

2、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这个课前互动,主要是让孩子们说一句话“今天,我(心情怎样?),因为。”如: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站在这儿,跟同学们渡过愉快的四十分钟!以这样的两三句样句,让孩子们对自己今天的心情做个“定位”,为这节课的成效检验打下基础。

[page]【活动一】:体验快乐,感受快乐生活。

活动要求: “快乐”地欣赏《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听听这首歌的旋律,再想想以往那些妙趣横生的画面,你感受到“谁”是快乐的呢?它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活动说明:快乐是因人而异的,各地各人的快乐感受都不一样,为此通过这部举国上下都喜闻乐见的卡通片,来唤醒孩子们内心的快乐情愫。)

(互动说明: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对一些“快乐价值”进行导向,让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对小羊们和大灰狼们的快乐有一个更概念性的认识。)

[键入文字] .com

小结:它们太快乐了!因为快乐,所以它们健康;因为快乐,所以它们自信、聪明;因为快乐„„快乐的好处太多了!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快乐!(板书:生活中的。提醒学生“活字怎么写?”)(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孩子们很形象地感受到:生活就要“活得”这样“快乐”!)

【活动二】:寻找快乐,珍惜现有生活。

活动要求:在小组内交流课前完成的“快乐调查表”。

(活动说明:本堂课的“快乐大寻找”,主要是通过“快乐调查表”来完成,分“自己”“家人”“其他人”三类人调查完成,从最熟悉的自己到身边的家人再到熟悉或不熟悉的他人进行,使得孩子对不同类别人的快乐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认识。这里主要是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完成“快乐是什么”的初步认识。)

(互动说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个人快乐时,教师要引导孩子领悟到各种各样的快乐,如:“君子之乐”“成功之乐”“集体之乐”„„)

小结:通过刚才的“快乐大寻找”活动,我们发现,快乐在哪儿呢?

过渡:对,快乐在生活中!其实,快乐其实很简单!我们都享受过!它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它就在你的身边,我的身边,大家的身边!它就像一朵朵快乐的“浪花”跳跃在我们生活的浪潮中!(板画:五线谱和跳跃的音符)

[键入文字] .com

(活动说明:至此,孩子们对“快乐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就完成了。但针对“学生总是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投入”的教学背景,授者决定采用对比式的“情感体验法”——即出现一组组战争或自然灾害的苦难画面,再辅以忧伤的旋律,再给予简要的文字说明,创设一个对比式的情景,让学生静心思考,引起一丝丝的震撼„„)

而后,让孩子们带着“珍惜生活”的这份感慨,进入下一个环节——“快乐大拼搏”的学习。

【活动三】:创造快乐,延续幸福生活。

活动要求:小组讨论“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让家人、让他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活动说明:这个活动,还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还是结合前面“快乐调查表”中的三类人——自己、家人和他人来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互动说明:因为有前面“快乐大寻找”的基础,所以学生很快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都懂得说“要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让自己、家人和老师更快乐”或“要多帮助人,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等。那么为了让教材中的难点得以实实在在的突破,教师在学生自由发表完意[键入文字] .com

见后,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资料补充,来说明“汗水换来的快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是最持久、最令人兴奋的快乐。

(活动说明:在这样的引导下,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得到了突破——学生懂得了“汗水换来的快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是最持久、最令人兴奋的快乐。但本人认为,本活动的落脚点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应该给“创造出来的快乐一个更为宽容的概念”,那就是不管你创造了怎样的快乐,只要你努力了,那么这份快乐就能像水滴一样,激起一圈圈快乐的涟漪„„为此,我又采用“情境体验法”——公益广告,让学生去体会这一份份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点燃人类的“向善本性”的快乐„„)

小结: “快乐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大家的心中”!(粘贴板画)。

【活动四】:感悟快乐,展望未来生活。

活动要求:制作“快乐树”。

1、请同学们在各自的“心语卡”上记录下各自的快乐感受;

2、这种感受可以是一张笑脸,一双迷人的眼睛,也可以是一幅幅快乐的绘画小作品,也可以是一句关于快乐感受的小句子,如“快乐就像妈妈的怀抱,让人温暖”等(可以是名言,也可以是自己想的)。

(活动说明:制作“快乐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常想起今天的这份“快乐”,记住这份“快乐的涟漪”)

[键入文字] .com

(互动说明:教师在学生静心感悟并完成“快乐卡”后,可以请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分享,再在全班范围内以诵读或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流,并且将自己的作品及时地悬挂在“快乐树”上。)

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短短的40分钟就要快乐地溜走了。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论是你,还是我,咱们都要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去寻找、去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如歌”般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希望这棵珍贵的“快乐树”能快乐地伴随同学们度过每一天!

18.生活中的快乐优秀作文 篇十八

在我的生活中,我原认为生活是乏味的,是难熬,是辛酸的。总感觉不到生活中有什么有趣和新鲜的事。但是我直到现在才找到的生活原来是美丽、妙不可言的。

那是十月长假的时候,我也想到老爸那儿攒点生活费来。于是第二天我带好必备用品出发了。爸爸是一座房子的包工头,所以我去那里和和水泥,搬搬砖块等什么活儿。每天爸爸只需付我10元。我以为和水泥很简单不过了,认为搬砖块也是力气的事,10元钱马一会到手,但爸爸的`大手拍到我的肩上,把我的白日梦打断了。 到了工地了,爸爸叫我要注意安全,我说Yes,father!马上工作,爸爸说和水泥要加多少水泥多少水,我照爸爸的话配制了水泥和水的份量,最令我头疼的麻烦来了,就是和水泥了,我先用水和了道。爸爸说:不合格,太稠了,加一点水。我自我满足了,嘴里哆哝着:不是还好的吗。所以我一气之下,泼了两大瓢水,这下可热闹,水泥变得大稀了,真是出师不利,真倒霉。工头爸爸又叫我去搬砖块。

我想了想,还是搬砖块好。于是我两手把砖块摞了一打,大约有七八块吧!我两手抄着最底下一块,把砖块尽量向身子这边倒,搬到了二楼。爸爸也是一个劳动大模,一个工匠称赞我说:真不愧是包工头的儿子,真本事。我有点沾沾自喜了。第二次我把八块增加到了十块,我刚抱上第二个台阶,因脚没有抬高,一脚绊,害我连滚带爬摔了下来,砖块也破得差不多了。身上还擦破了好几道口子。工头爸爸赶来先是一顿白眼,后是一顿斥责。

我看着爸爸,把肚子里的窝火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对爸爸吼道:怎么了我,大不了不干了。把手中的半块砖朝地上使劲一扔。便走到了一个工匠伯伯身边,他对我说了许多,使我番然悔悟,可我不知怎么跟爸爸讲。爸爸也觉得刚才的态度不好,就跟我好好谈了一谈。我笑了一笑,又有了一身十足的干劲。又继续搬砖块了,直到夕阳下了,我们才收工回家。

坐在摩托车上,爸爸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儿子啊!做一个要踏踏实实,不要听到一点好话,小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像爸爸我并不是很有钱的人,还是给别人做事,还要看别的眼色。要学会控制情绪。我好像意识到这一点了,点了一点头。

干了五天,爸爸也给我结算了工钱是50元。拿着这自己辛苦劳动换来的钱,我的心里无比兴奋,还锻炼了一个强健的体魄,还从这件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学到了初中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生活还告诉我一个要有坚韧的意志和一个人生哲理――那就是人走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上一篇:一年级作文动作描写下一篇:三年级小发明创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