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共16篇)
1.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一
学习记录
时间:
地点:现场监理办公室
参加人员:
内容:《关于立即开展暑期雨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内容的学习。
暑期是施工作业旺季,也是质量安全事故易发期和高发期,特别是高温、高湿、雷电、暴雨等不利天气因素,给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确保我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安全,为迎接市、区建设交通委领导开展的暑期雨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作以下准备:
1.项目监理部在暑期雨季施工前,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做好高温雨季施工准备,布置安排和督促施工单位结合进度计划和现场部位实际,拟定暑期雨季项目施工内容、范围和部位。
2.重点审查在施工期怕雨、怕潮的原材料、设备、半成品、施工部位和用电电气类电机、闸箱、盒体、线路等的防潮、防雨、防浸泡等方法及措施,同时对场地的平整、道路情况及排水去向等均应提前做好,确保下雨时不存水、不积水,雨后不影响施工;
3.暑期雨季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监理部按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现场参建相关方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监理通知单(或联系单),限期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并进行复查;
4.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以巡视的方式经常注意暑期雨季施工不能满足防雨效果的,及时要求施工方予以加强和完善,督促无作为时,下发监理通知单要求其整改;
5.对暑期雨季过程中的原材料、成品保护结果,经常巡视检查,发现不能保证质量要求的原材料,禁止使用并令其退场。对需作处理的结果成品,组织制定具体方案,按问题性质程度经相关方核定许可后,实施处理方案,至检查其结果合格;
6.建议施工单位调整每日作业时间,尽量避开每日最高温时间进行施工。同时加强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监管。
天津市华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部
2.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二
《通知》要求,各地兽医部门要切实加大灾区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果断处置突发疫情。要加强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炭疽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江苏等湖区五省要重点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防止疫情反弹;东北三省特别是嫩江流域地区要重点防范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发生,要指导养殖场(户)加强环境消毒,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通知》强调,要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及相关检疫规程开展检疫工作。加大畜禽养殖、流通、屠宰等环节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收售、加工病害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巡查,严格按照“四不准一处理”等规定做好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督促指导屠宰企业落实屠宰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和保障水平。受灾地区兽医部门要加大对重点兽医实验室的监管,全面开展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排查,及时消除灾后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严防病原微生物泄露、扩散。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及时报告,迅速反应,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3.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三
摘 要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和发源地。茶叶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茶叶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保证其质量安全非常重要。我国茶叶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检测在不断地发展,且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下发展要求,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注重质量安全,保障我国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叶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1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优势,因此,人们对其的发展十分关注。中国茶叶的产业规模十分巨大,且存在着喝茶的习俗和传统,因此茶叶的销量一直都很好。茶叶在加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质量安全,不仅要从源头上提高茶叶的品质,还要帮助农民提高茶叶种植的经济收益。茶叶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商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对茶叶质量的提升不仅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我国茶产业规模的扩大,增加茶叶出口量;同时,质量监管部门可以制定更加完善和健全的机制,保证我国的茶叶在加工的过程中质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茶叶在加工的过程中,先前采用的工艺和方法十分陈旧,加工技艺也存在一些偏差,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无法适应现阶段茶叶加工的需要。虽然我国一直在为此做出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茶叶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下浅谈一些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茶叶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突出问题,茶叶加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1]。
2.1 茶叶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问题
我国所建立的茶叶加工的企业都是一些规模和场地较小的企业,还未发展成大型企业。在质量安全监管的过程中,不容易管理,企业分布松散,且没有形成规模的体系和链条,在监管的过程中,就无法全部的顾及,有些小企业在利益的趋势下,难免就会不注重质量问题,质量安全监管不力是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主要的问题。
2.2 茶叶加工过程的二次突出问题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突出问题,主要是指茶叶在二次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双重污染,各个企业的加工过程中的技艺不同,针对茶叶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就会加重,金属、灰尘及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原料,有的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茶叶表面的残留,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容易引发问题,同时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破坏。
2.3 茶叶加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潜在的安全问题,不是指茶叶的技艺和本身的残留,而是指茶叶所需要的外在包装,包装上面的印刷,都会导致茶叶的污染,而我们的加工企业即时在加工的过程中注重质量安全,也难免会忽视这些潜在的因素,这些原料所造成的二次污染有时候也会影响茶叶的成色和味道[2]。
3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上述问题必须得到各企业的重视,世界上其他生产茶叶的国家也提出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技艺,我们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自我创新,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下就是一些面对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完善茶叶加工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茶叶加工厂的内部管理水平,健全茶叶加工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
3.1 完善茶叶加工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茶叶质量安全涵盖从种植到加工的各个方面。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绿色有机;在加工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检测平台,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抽查,不合格的产品要返回,并能够追溯到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阶段。此外,制定一定的质量安全标准,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标准可遵守,同时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帮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认证,提升茶叶质量,保证茶叶安全。整合企业的相关体系和制度,整合企业的分布,能够全部辐射监管,应对监管不力的问题[3]。
3.2 提升茶叶加工厂的内部管理水平
茶叶加工厂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企业要提升自己的内部管理水平。对原有的设施和管理进行改造和变化,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认识,更新他们的技艺和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在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过程中,形成产业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也会带动我们的企业的经济发展,提升自我的竞争能力,在同行业中能够脱颖而出。在加工的过程中注重质量安全,同时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在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原料,都要经过仔细的侦查和选择,保证茶叶质量,提升加工厂的内部管理水平,不仅是完善制度,也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在二者的保障下,茶叶的质量才能更好。
3.3 健全茶叶加工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我国在健全茶叶加工质量的安全标准体系的同时,要注重监督体系建设。不仅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监督技术和经验,还要对我国本身的茶叶的监督展开新的研究,制定适合我国的质量安全的标准。同时,与其他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求证,完成我国的茶叶加工质量标准,监督是茶叶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提升茶叶质量,严格生产监督,实行更加建全的质量检测体系,能够减少我国出口企业的麻烦。总之,健全茶叶加工质量的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是提升茶叶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4 结语
茶叶生产和加工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各个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推行绿色生产和加工,减少化学原料的使用,以免影响茶叶的质量;在加工的过程中减少二次污染,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茶叶。此外,只有严格把关和监督才能保证茶叶的质量,才能促进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丹,梅菊芬.中国茶叶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工程,2014(5).
[2]叶其安,梁尧.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9).
[3]张文锦,王峰,翁伯琦.中国茶叶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及保障体系构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部属(管)医院:
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预警制度,指导医疗机构妥善处置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在贯彻实施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指导医疗机构妥善处置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谎报、缓报。
第二章 报告要求
第五条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网络在线直报。
卫生部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设立相应权限的数据库。第六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2.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第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网络直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报告时限如下: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2.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第九条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逢凝必报的原则,医疗机构通过以下途径获知可能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
(一)日常管理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
(二)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直接向法院起诉的。
(三)患者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其他法定鉴定的。
(四)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申请人民调解或其他第三方调解的
(五)患者投诉医疗损害或其他提示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情况。
第十条 医疗机构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疑似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后,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核对,核对时限要求如下: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对。
2.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核对。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进行核对。
重大、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分别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数据库。
第十一条 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报告并核对后,应当及时进行网络在线直报。
医疗机构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完成初次报告、核对后,应当根据事件处置和发展情况,及时补充、修正相关内容。
第十二条 信息系统通过语音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提示。收到提示后,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登录系统查看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季度第一周将上一季度本辖区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上报至卫生部数据库。
第三章 事件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同时做好事件调查处理工作,认真查找事件的性质、原因,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 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工作进行指导,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开展事件的调查处理,并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理结果。
第十六条 对于涉及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置预案,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及时、完整、准确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及时掌握并妥善处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第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及时向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反馈,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指导工作。
第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和医院评优的指标体系。
第二十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审评制度,针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查找本单位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切实加以改进,并按照规定报告改进情况。
第二十一条 对于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准确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调查处理及时,整改有力,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有显著提高的医疗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予表扬和奖励。
对瞒报、漏报、谎报、缓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或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未及时、认真核对医疗机构上报信息的,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不包括药品不良反应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有关药品不良反应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的核对,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及时性、完整性的核对,不涉及事件性质、原因、责任等。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5.关于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 篇五
为深刻吸取哈尔滨“8.25”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响应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各项目部开展安全防火自检自查。检查包括各项目部仓库、食堂、职工宿舍、职工活动场所、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重点防火部位等。
检查重点:消防管理制度、消防管理机构、人员及职责履行情况、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消防工作记录等。
检查时间:2018年8月至9月 检查要求:
1、项目部开展自检自查。施工现场将结合秋季安全大检查进行专项检查。
2、各项目部于2018年9月25日前将自检自查报告及检查过程、隐患整改图片上报江西分公司
6.关于做好学生交通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六
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交通安全的紧急通知
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
雨雪天气即将来临,路面湿滑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工作,根据县教育相关文件要求和镇委镇政府相关会议要求,确保寒假前无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排查,消除隐患。
各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学生(幼儿)交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做好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做好学生乘车情况的摸底统计工作。对乘坐非法车辆的学生要及时制止,同时对其家长进行宣传教育。
二、强化督查,严密防范。
坚持“边排查、边整治”的原则。近期在镇委镇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交警、交通、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将对全镇接送学生车辆进行一次清理活动,确保我镇春节前无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7.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七
一要努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 是检验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标志。各地区、各部门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花更大气力, 做更大努力,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二要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其目的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要靠工作和机制, 不能靠短期的“突击行动”。各地区、各部门要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实施节能减排预警调控要科学、合理、有序, 不能简单拉闸限电, 更不能停限居民生活用电、采暖和公共设施用电。
三要明确工作重点, 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坚定不移地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确保9月底前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严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开展“两高”项目核查, 对违规在建的项目, 要责令停止建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 要责令停止生产。开展重点用能单位高耗能、高排放设备 (工艺) 排查, 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 有关部门要依法责令停止使用。坚决取缔对“两高”行业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各种优惠措施。
四要发挥舆论引导监督作用。组织新闻媒体加强节能减排宣传, 引导新闻媒体重点报道节能减排好经验、好做法, 曝光反面典型, 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局面, 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避免引发社会问题。
8.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八
青教发[2007]62号
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
关于做好期末及暑假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总校、中小学、幼儿园:
暑假即将来临,为认真做好期末和假期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有
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维护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安全稳定,确保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健康的假期,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和县政府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全面、深入、细致的组织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各中
小学校要在放暑假前一周内和秋季开学前一周内,分别组织开展一次对学校校舍、教学设备、防盗设备、体育设施、用电设备、防汛防雷电设备、学生宿舍、食堂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对学生随身携带的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进行彻底清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在检查过程中要做到“严”字当头,从“细”处入手,严防走过场。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对一时整改有困难的,要明确监管责任,严防 1
死守,及时上报地政府报告,请示政府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并上报教育局或上级有关部门备案,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
二、加强学校的汛期、暑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各校要加大汛期、暑期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等媒体或采取专题讲座、课堂渗透等形式向师生宣传和普及有关防溺水、防雷电、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基本常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抗灾、减灾、自救的能力。特别是当前,天气逐渐炎热,到大河、水库、池塘游泳的学生逐渐增多,鉴于溺水是造成中小学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学校一定要把预防溺水教育放在夏季安全工作的突出位臵抓紧抓好。学校要在放假前,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溺水教育。严禁组织学生开展野炊、郊游等大型活动;严禁学生下河、塘洗澡。同时要加强法制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不参与封建迷信,不进歌舞厅、酒吧、网吧,远离毒品,不看淫秽书刊和音像制品。除集中教育外,各学校要在放假前召开一次家长会或进行一次全面家访,印发《告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学校放假至开学的时间,假期学生应遵守的事项和有关要求等,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并敦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共同做好学生的假期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杜绝与遏制学生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汛期、暑期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各学校必须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务必做
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对于忽视预防、疏于管理、甚至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依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
四、严格执行重大事故和学生非正常死亡报告制度。各校对发生的重大事故,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的同时,必须及时逐级上报有关情况;学生非正常死亡情况也要及时上报,不得拖延,更不得隐瞒不报。
五、认真做好暑期的值班工作。要严格落实暑期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和要求;安全保卫人员要坚持24小时巡逻制度,严防盗窃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财产安全。
秋季开学后,教育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责任不清,疏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
二00七年七月五日
主题词:学校安全工作紧急通知
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办公室2007年7月5日印
9.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九
各教育管理中心、中小学校、幼儿园:
暑假期间各校留守人员少,学生放假后由家长进行监管,天气炎热,为溺水事故易发期间。针对暑期学校安全工作特点,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充分重视,认真对待学校安全工作
各单位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观念,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暑期的安全防范和巡查,加强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防微杜渐,保证所有学校及广大师生暑期安全。
二、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本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的需要,将法制、纪律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好假前安全教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火、防盗、防溺水和预防雷电、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常识教育,尤其是要教育中、小学生不要随意下河游泳、玩火、玩电和登高弄险。要严格落实津教发〔2011〕256号文件要求,切实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特别是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中要明确告知家长加强暑假期间学生管理,及时与家长紧密沟通,告知暑假期间学生安全的防范注意事项,敦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共同做好学生假期的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各校必须将回执由家长签字后统一收回存档。各单位要安排教师不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假期情况。
三、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努力消除安全隐患
各级各类学校在放假前,在前一阶段安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尤其要对校园治安安全、校舍安全、电路线路、防火防盗安全、安全设施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重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认真进行整改,确保安全。在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处于危险地域、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风口、洪水沟口、围墙等易导致自然灾害区域、正在建设和维修校舍学校的安全排查,做到不留死角,确保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对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
各单位对假期间在建工程要强化安全管理,必须有学校现场代表和领导值班,做好每日登记,同时校
方要与施工方沟通协调,做好施工人员防暑降温及安全防事故工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对雷电、泥石流、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的监控,完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严格值班制度,落实岗位责任
各单位必须安排好值班人员,校园保安和护校队要加强对校园的巡查工作,巡查登记必须齐全;各单位主要领导假期间,手机必须要24小时开机,确保联络畅通。各单位必须安排相关人员每日登陆教委网站及相关的各QQ群,确保及时了解工作情况和工作动态。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要及时上报,不得瞒报、迟报或漏报。
六、坚决落实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区教委将在暑假期间对各校人员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对于值班人员制度不落实的单位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重大案件、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10.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十
关键词:茶叶种植,质量安全,病虫害,应对措施
1 种植环节中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
在茶叶的种植过程中, 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以下多种病虫害:从虫害的角度来看,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茶叶就会遭遇茶尺蠖、茶小绿叶蝉、叶蝉类害虫、茶蚜、黑刺粉虱、象甲类害虫以及蜡类害虫等虫害, 严重影响到茶叶的品质;从病害的角度来看, 茶叶在种植环节可能会产生的病害有茶赤星病、茶饼病以及茶碳疽病等, 一旦遇到以上任意一种病害, 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给当地茶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 茶叶种植环节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
2.1 生物防治措施
所谓的生物防治, 就是利用病虫的天敌来有效防治病虫害。在茶叶种植过程中,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一方面不会威胁到人畜的安全, 另一方面还有效保护了茶园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 生物防治措施的时效性较长, 并成为当前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首选。其中,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茶园中有选择的投放一些寄生性、食肉性天敌动物, 比如天敌蜘蛛、赤眼蜂、捕食螨以及瓢虫等;做好害虫天敌的保护工作。在茶园里投放了害虫天敌后, 还要采取必要手段来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并为它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举例来说, 针对害虫的天敌蜘蛛, 可以通过放草把的方式来保护蜘蛛;在茶园内喷洒活体微生物农药。
2.2 物理防治措施
运用于茶叶种植环节的物理防治措施, 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趋向性诱杀法。茶园管理人员可以在了解各类害虫的习性之后, 有针对性的利用光、味、波、色等方式来诱杀害虫, 在这一过程中, 尽量避免对害虫天敌造成伤害, 只有这样, 才能在害虫天敌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 进一步的保证整个茶园的灭虫效果;生物信息素诱杀法。利用生物信息素可以对害虫的行为进行干扰, 并配合诱捕器来进行灭杀;人工捕杀法。在茶园中, 有些害虫的群体性较强, 或者目标相对明确, 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它们的这种习性来进行人工捕杀。例如, 对于那些有假死性的害虫, 可以在茶树树冠下铺一层塑料膜, 轻轻晃动茶树, 收集并杀死掉落到塑料膜上的害虫。
2.3 化学防治措施
病害防治:一旦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出现茶赤星病、茶饼病、炭疽病, 茶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喷洒0.5%波美度合剂进行清园, 并将染病的茶枝去除并集中烧毁, 加强做好茶园的水肥管理, 定期增加适量的有机肥, 增强树势, 提高茶树的抗逆性, 减少茶树病虫危害;虫害防治:对有虫害危害的茶园采取挑治、早治方针, 尽量使用生物制剂, 如:苦参碱、BT等, 将虫害控制在萌发初始阶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 针对茶叶种植环节产生的病虫害, 不能盲目的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应该严格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 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防治, 只有这样, 才能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 为当地茶农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和保障消费群体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向长海, 郑军, 周立永, 等.三峡库区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控实践与效果[J].湖北植保, 2008 (2) :32-33.
[2]杨家祥, 李书红, 胡光灿, 等.五峰县茶叶病虫绿色防控的作法与成效[J].湖北植保, 2013 (3) :42-43.
11.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十一
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15年8月19日,集团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会议通报了集团公司近期发生的几起
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生产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做了深刻检查;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安委会8月15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玉普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剖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强“三标”、促“三基”、保安全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刻吸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和集团公司近期几起事故教训,切实做好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立即传达会议精神
各单位要立即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召开HSE委员会会议,分析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制定传达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精神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将会议精神逐级传达到基层、班组和岗位。让员工真正了解严峻形势,了解强化措施,了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将思想认识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要求上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铭记“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二、迅速开展拉网式检查
各单位在做好迎接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2015年HSE和装备检查的基础上,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立即组织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党政正职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带队检查,做到逐队检查、逐岗检查,做到全覆盖,确保不漏掉一个区域、不漏掉一台设备。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明确整改期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验收人,确保违章得到杜绝、隐患得到整改、风险得到控制、安全得到保障。
三、突出抓好重点工作
—1—
(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一是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强化责任考核,真正做到制度落地、责任生根。
二是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和承包要害部门检查,严格执行“两特”时期领导干部带班、基层干部盯现场和重点井干部驻井制度。钻井队平台经理和党支部书记,要紧盯生产现场,因特殊情况确需离开时,必须向二级单位党政正职请假并书面明确代理职务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
三是切实抓好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动员岗位员工开展查岗位隐患、查操作行为、查生产责任区防范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安全检查。真正做到岗位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以“三标”促“三基”,实现现场无隐患、岗位无违章、班组无违纪、基层无事故。
(二)强化生产现场监督。
一是强力推进异体监督,充分发挥HSE监督的作用,切实做到腿勤、眼勤、嘴勤,经常观察、紧盯现场、严查违章,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大胆管理,坚决制止,让HSE监督真正成为现场的监督者、制度的执行者、安全的守护者。
二是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监管,严格执行16项钻井作业许可和7项井下作业许可,认真落实245项作业安全分析。明确许可项点,确定牵头和配合部门及责任人,实行作业许可交底申请、技术审查、作业准备、现场确认、过程监督、验收签字等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直接作业环节和关键工序施工安全。
三是严格承包商安全监管,加强承包商队伍和人员资质审查,从源头控制风险,严把资格准入关。以安全合同约束承包商履行职责,保证安全施工,严把合同签订关。督促承包商做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严把过程控制关。开展承包商业绩评价,按照“一停二罚三清退”原则,发现严重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或造成事故的,坚决清除出市场,严把绩效评审关。严查漠视属地管理责任,严查承包商监管不严,严查无安全合同、无安全资质、无安全条件确认、无监护等施工现象,严控分包,坚决杜绝违法转包、层层分包、以包代管和强令承包商赶工期、抢速度等行为。
四是认真落实雨季安全措施,各单位要结合外部施工区域环境和地质特点,细化落实雨季“八防”措施。针对西南地区暴雨和山洪特点,生产和生活设施必须按规定摆放在安全区域,及时收集当地气象信息,合理安排施工任务,有效避开暴雨施工。针对西北和陕北地区季节性洪水和山体塌方特点,设施安装必须及时勘探周边环境和施工地基,制定边坡支护方案,定期加固生产和生活设施,落实防坍塌措施。针对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强对流天气特点,加强特大暴雨和冰雹等自然灾害防范工作。
各单位要结合季节特点、恶劣天气和特殊路况,开展出车前的安全教育和路检路查,严禁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等行为发生。加强长途车辆管理,严把长途用车申请、审批、教育、检查等关口。落
—2— 实用车责任,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带车、谁负责。
五是结合现场实际,开展钻井队生产组织核查,对长期等停钻井队,重点核查无证上岗和新上岗员工的安全技能,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
(三)加强井控安全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集团公司井控管理17项制度,完善三级井控管理网络,坚持“发现溢流,立即关井;疑似溢流、关井观察;关井后立即汇报”原则,各单位要强化井控应急演练,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参加的井控演习,确保井控安全。
二是落实井控设计、评估井控风险和口井井控措施,实行钻井专家或副总师审核制度,严格钻井工程设计审批程序。强化西北、西南和涪陵等高风险作业区域井控管理,严防井喷失控事故。
三是严格落实“三高”井井控管理标准,对重点井安排专家驻井监督,强化内防喷工具管理,完善井控配套设施,认真落实坐岗观察制度,合理配备使用防护设施,提高井控防范能力。
四是切实做好井控管汇的检验检测工作,完善高压管汇检验检测资料,做到真实有效可追溯,确保井控管汇安全。
五是各单位要强化井控现场应急管理,组织基层单位制定施工作业现场处置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和装备,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加强应急值班,确保突发事件报告及时、反应迅速、处置有力。
(四)强化危险物品管理。
一是各单位要细化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落实危险物品管理措施,坚持由有危险物品运营资质的单位运输,做到分类贮存,贮存场所严禁烟火,通风良好、四周不靠建筑物的地方,使用隔离、封闭、防爆照明设备。
二是加强油罐区防火工作,油罐应不渗不漏,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避雷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和消防器具,装卸油品必须按规程操作。
三是各单位要加强民爆物品管理,认真落实民爆物品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和门禁措施,严把入库、发放、装配、领取、使用、交回和销毁等关口,做到账物卡“三对口”,涉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四是涉放射源单位要加强放射物品管理,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规章制度,规范放射源异地使用备案手续。采取视频监控、自动分装和GPS定位“三项措施”,加强储存场所、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三项防护”,落实储存、运输和使用“三个确认”。开展辐射预案演练,严把放射源登记、备案、贮存、运输、转移和使用等关口,确保环境辐射安全。
五是各单位要加强油基钻屑管理,配备专人负责,落实监管责任。严格承包商管理和过程管控,严禁与无资质单位签订油基钻屑处理合同,建立完善基础台账,规范处置工作,使油基岩屑收集、转运、储存和处置各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强化现场和转运过程监督,确保日产日清、安全转运。
(五)加强公共安全管理。
—3— 一是不断加强境外项目HSE和公共安全管理,坚持“不培训不派出、培训不合格不派出”原则,建立健全境外倒休人员返岗前安全培训制度,加强外方雇员安全培训,全面提高操作技能。密切关注部分国家公共安全形势变化,及时收集编发、跟踪了解境外公共安全信息,编制《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及时发布预警。境外施工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公共安全培训和模拟演练,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境外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切实落实国际重大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高度关注南苏丹霍乱疫情,安排所有员工接种疫苗,对拟赴南苏丹人员严把预防关,落实出境员工接种防范措施。
三是针对新疆地区严峻的安保形势,全面强化维稳安保工作,组织在疆单位学习《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等知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门禁制度,强化施工队伍现场、营房区域、民爆物品和放射源监管,开展防恐应急演练,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联动机制,有效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政正职要组织研究,分管业务领导要组织制订防范措施,落实责任人员,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信息沟通及时。各单位要加强信息的上传下达,及时将上级要求传达到班组和岗位,对突发事件要果断处置,按要求如实上报信息,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实现特殊时期安全生产。
(三)实行严格考核。对安全生产不履职不尽责、忽视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不力、防范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考核和问责,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责任者从严追责。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
2015年8月21日
抄送:油田领导孔凡群,公司副总师以上领导。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综合管理处 2015年8月21日印发
12.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十二
侯教【2010】6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中学、中心小学,实小、实幼、特校,各民办学校,县教师进修校:
2010年3月11日上午11点41分,福州市琅岐经济区金砂小学宣传栏混凝土雨盖突然倾覆,造成正在出黑板报的7名学生中5名死亡2名受伤。事故发生后,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处置。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近年来,我县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先后通过市局安全工作季度视频会议及我县安全工作例会,期初教育工作布置会和期末工作总结会等进行了多次部署,开展多次安全工作检查与督查。今年第一季度就三次开会部署。这次琅岐金砂小学发生的学生重大伤亡事故,仍暴露出了一些学校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方面还存在漏洞和死角,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切实吸取教训,严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安全工作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要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各校领导要深刻吸取“3.11”事故教训,深刻反思,查找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检查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处理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对因责任不落实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出现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要明确安全检查整改内容。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要覆盖学校所有部位,不仅对学校教室、师生宿舍、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主体建筑物,还要对学校围墙(尤其是单体墙和长墙)、厕所、锅炉房、仓库、栏杆、楼道灯光、闲置用房等构筑物,煤气燃气设施、供电设施、防雷设施,以及学生活动密集的学校周边安全隐患等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检查,不留任何死角。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登记造册、记录在案,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限时整改,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危墙要立即拆除,坚决杜绝因学校建筑及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引发安全事故。
三、要落实检查措施。县教育局从3月12日起,即组成6个检查组分赴各校开展安全工作督查与检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侯教【2010】62号文件通知要求,进行覆盖全校的拉网式检查,并迅速、严格、认真地开展安全工作自查、整改。对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监管要特别重视、采取措施,要督促民办学校尽快进行“校安工程”鉴定与加固工作,确保民办学校安全工作与公办学校按同一标准、同一要求落实。
四、要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切实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和“防灾减灾日”等载体,集中时间对师生进行预防溺水、交通事故、雷电、食物中毒、火灾、拥挤踩踏、建筑施工等安全知识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当地消防官兵上辅导课,并开展防火逃生、地震逃生等演练。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力求广泛性、提高实效性,要覆盖到每一个年段、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进一步明确有关安全规定要求,防止因教育不到位而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五、要加强安全工作信息反馈与处置。各校要切实加强安全工作检查信息反馈。县教育局已下发的《闽侯县2010年春季学校安全工作专项检查自查表》由各学校在严格自查的基础上认真填写、做好汇总,并由学校校长签名盖章后于3月17日内报送我局相关挂钩科室一份、未保办一份,各校留底一份。各校对查找出的问题要迅速整改、处置,如依靠学校力量整改处置有困难的,要迅速与有关部门沟通,尽快整改处置到位。
闽侯县教育局
13.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十三
1茶叶供应链与质量安全监管
供应链是由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消费者共同参与整合而成的一个具有特效性的网链结构, 包括了商品生产、商品加工、商品销售等各个环节, 可以实现对商品制作过程、商品流通以及商品销售的控制管理。供应链的管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通过各个环节、各个企业的相互配合实现供应网络的共赢。一个优质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可以实现整个供应网络的合理协调, 能使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完美衔接, 保证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行。完整的供应链主要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企业、零售企业以及消费者。首先, 商品供应链是一个由多个节点企业构成的完整系统, 他们在供应链上相互配合, 进而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性, 保证供应链活动的有序进行, 所以协调性是供应链不可或缺的特点。其次供应链具有动态性, 每个节点企业都是通过选择进来的, 具有动态性, 这就要求各节点企业不断调整和提升标准,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另外, 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可能属于不同行业或者不同国家, 这就决定了供应链的复杂性。
茶叶供应链涉及到从茶园到茶杯的整个过程, 其中包括了多个环节, 茶叶种植者、茶叶加工者、茶叶分销者、茶叶零售者以及消费者, 具体来讲茶叶的供应网络包括种植、加工、包装、运输以及销售, 一个完整的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茶叶产品的增值。为了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06年, 我国针对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提出了7项质量安全制度, 并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以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其中关于茶叶的条款要求全程监控茶叶种植到茶叶生产的全过程, 茶叶包装和标识要统一规范, 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督机制, 规定要对茶叶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测, 如有违反质量安全法者要追究刑事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下茶叶的质量安全监管问题, 同时也对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茶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进而要求茶叶的产量也要随着提高, 茶叶的需求量决定了茶叶的产量, 而茶叶的产量也会影响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 而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变化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 人们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而大量使用植物添加剂、化肥以及农药, 使种植地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进而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在茶叶的运输方面, 由于物流成本的制约, 运输设备落后、运输时间长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茶叶的质量。为了预防茶叶变质, 很多不法商家通过添加违规添加剂, 进而引起化学性污染。以上存在的茶叶质量安全均是由于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下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缺失所致, 变质的茶叶一旦流入市场成为销售商品将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2.1监管体系不完善
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茶叶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衔接不强, 缺乏协调性, 这是因为我国茶叶供应链管理模式应用和发展时间短, 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导致茶叶种植、茶叶生产、茶叶加工以及茶叶销售等环节相互脱离, 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 因此出现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管理混乱的局面。二是目前所建立的差异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范围覆盖小, 我国很多地区还没有涉及到, 不能实现茶叶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 这就很难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整个过程的完整性。虽然我国已经推出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但茶叶企业参与度不高, 个别行业组织不能很好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部分商家为了谋取利益而忽略了茶叶质量安全监管, 给茶叶造成极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2.2认证体系不完善
首先, 我国茶叶质量安全认证技术和人才不足。茶叶的质量安全认证是质量监管的核心部分, 目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存在认证技术落后, 认证人才缺失的问题。其次, 茶叶质量安全体系不完整。目前我国相关培训机构、咨询机构都比较匮乏, 认证体系不完善, 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缺乏科学性、标准性。再次, 缺乏认证意识。很多茶叶企业均将目光集中在利益上, 安全认证意识薄弱, 普遍认为茶叶质量安全认证不会影响到现实效应, 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认证积极性。另外, 缺乏认知管理。目前我国对获取认证的企业没有进行持续性跟踪管理, 导致部分企业在绿色安全标志的掩护下生产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2.3运输过程中质量检测体系不成熟
首先, 茶叶运输过程中质量检测意识不够, 检测力量相对薄弱, 检测体系不成熟。其次, 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茶叶检测体系不健全, 采用较多的是运动式、传统式和突击式等检测方式, 检测方式不合理, 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成效差。
2.4资金投入不足
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在农业科研上的资金投入较低, 目前在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上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极不利于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发展。同时, 不论是基础设施、设备还是人才技术都表现出明显滞后性, 不利于实现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
3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优化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 是保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实施的有力武器。所以相关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制定完善的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并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督促茶叶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约束自身行为, 严格遵守茶叶质量安全法规, 保证茶叶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监管的顺利实施。
3.2完善监管机制
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测法律的执行离不开有效的监管机制, 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两种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就当前的情况来讲, 我国茶叶质量监管单位数量较多, 而各个监管单位的管理权限不同, 容易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也不利于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更无法保证监管效果。所以应该在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 统一质量安全监管方法, 规范质量安全监管标准, 强化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专业化、职业化, 以进一步保证茶叶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对茶叶的质量安全监管。
3.3加强财政支持
虽然我国的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成效, 但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而茶叶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投入, 资金支持是茶叶质量监管的基本条件, 所以为了促进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的快速发展, 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对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给予高度重视, 并加强财政支持, 通过对茶企业的资金扶持加强茶叶供应链各个节点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提高茶农和各节点企业在茶叶质量安全方面的竞争力, 从供应链各个环节上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
3.4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茶叶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供应网络, 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监管自然也存在一定复杂性和难度, 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实施就要求供应链各个节点成员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保证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3.5健全监管体制
茶叶供应链上茶叶的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在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 茶叶企业在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中占据主体地位, 而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去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完全, 茶叶企业应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体制, 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做好产品生产和产品流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保存和传递工作。另外茶叶协会应全面掌握茶叶产品的质量信息, 并协助监管部门制定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并将其落实到茶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
结论
茶叶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饮品, 茶叶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也影响着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茶叶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优化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这对控制茶叶质量, 促进我国茶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如今人们对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茶叶质量安全的保障需要从茶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加强质量监管, 通过加强和完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优化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本文对茶叶供应链以及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简单介绍, 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1]张居德.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措施[J].福建茶叶, 2013, 35 (5) :46-47.
[2]陈志雄, 周昱.企业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2, 03 (1) :69-74.
[3]郑旭媛.中国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优化探讨[J].茶叶, 2014, 40 (1) :30-35.
[4]霍红, 段铁箭.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5, (3) :125-127.
[5]胡玉贞, 韦明, 何乃昌等.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海南茶叶企业中的运用[J].当代经济, 2011, (21) :56-57.
14.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十四
川教体安字[2010]1号
关于加强防范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开发区)中心校、区属学校(单位):
冬季是安全事故的易发高发期。为切实加强防范,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防范切实预防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的紧急通知》(川安办函字„2010‟1号)精神,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迅速开展安全检查,全力消除事故隐患。寒假临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认真全面地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进一步排查安全隐患,特别是对师生经常出入的场所与地点更要精心检查。对中小学幼儿园的供暖设施,特别是寄宿制中小学幼儿园使用燃煤取暖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防止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发生。采用燃煤取暖的中小学幼儿园,在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安装的燃煤取暖设施必须安装有排烟管道,并保证排烟管道畅通、不漏气,同时房间应装有风斗,以防止一氧化碳积聚造成中毒。学校的锅炉房、伙房应远离教室、宿舍等人群集中的场所,如果靠近上述场所,要认真检查房屋设施,防止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墙壁、管道进入上述场所,危及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要经常开窗通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学校应每天对各班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学校安全管理的内容。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同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安全常识。在放假离校前,要对学生普遍进行一次以交通安全、旅游安全、防火灾及防煤气中毒为重点的专题教育,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师生广泛宣传煤气中毒预防知识和安全燃煤常识,提醒广大师生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管理好火源,防止一氧化碳积聚造成中毒或引发火灾事故。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防范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要针对煤气中毒的防治,立即组织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培训,使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了解一氧化碳气体可能存在的场所、气味特点及危险特性,掌握基本的预防和处置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强安全监管,做好预警监控。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预防控制工作,严防煤气中毒等事故发生。严禁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用木柴、煤炉、电炉、电褥子等设施取暖或烘烤衣物。严格执行夜间值班、巡查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彻底整改。对采用自制土暖气取暖的,要安排专职安全检查员负责取暖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良好并保持通风顺畅。
四、严肃事故查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落实冬季取暖安全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安全检查过程中不负责任走过场,检查不到位,隐患处置不力,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二○一○年二月二日
15.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十五
关于强化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全市煤矿企业:
为了切实加强煤矿雨季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防止出现水害事故,根据经市煤炭局研究,现将防汛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做如下通知: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雨季和汛期期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我市煤矿企业要提高认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关口前移,加强防范,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认真落实责任制,明确职责,加强对煤矿监督和检查力度。要认真落实防汛工作,确保领导、组织、队伍、预案、物料等落实到位。凡未落实水害防治措施的煤矿,要责令其停止一切井下作业。
二、立即组织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活动。我局将对有水害隐患影响的矿井逐矿检查,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发生过水害、位于河槽等低洼地段煤矿的检查力度,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防范措施。我局将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私挖滥采和超层越界行为,防止因此而引发煤矿透水或洪水倒灌事故。对在此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明确责任领导,逐一落实处理,限期完成。一时难以解决的,抓紧落实渡汛措施,确保安全渡汛。检查重点为:矿井变电站、风机房、绞车房、火药库等要害场所及防雷设施;井下中央水仓、主排水泵、排水管道和水沟的清淤情况;低洼地带、塌陷地区的居民住宅的防汛泄洪能力情况;防水密闭、防洪工程进展情况;地面河道、涵洞、防洪沟、排水道疏通及翻水站的设备检修、安装情况;关闭小煤矿地表塌陷区的充填,防溃水灌入煤矿井下隐患情况;井口低于历史最低水位防洪围堰、水沟、挡水墙等设施情况;煤矿及相邻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基础资料情况等。
三、加强水害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各煤矿企业要制定抗洪救灾抢险预案,做到责任到人,职责到位,指挥到位。一旦发生险情要全力组织抢险,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强化预警救援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各煤矿企业要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联系,及时准确掌握汛情预测预报,确保信息畅通,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处理与报告。一旦区域内出现降中到大雨或连续降雨天气,值班领导要立即电话通知煤矿撤离井下人员,并组织人员对煤矿进行检查。凡属下列险情之一的,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先撤离人员,再分析原因:一是大雨期间,地处沿河、低洼地带的;二是有明显沟渠、河床、坑洼、井筒、塌陷区等漏水,造成地面异常补给井下的;三是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大,有异常情况的;四是井口、住宿、变电所及风机房等附近出现滑坡的;五是有其它危及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险情的。各煤矿企业要完善防汛预案,组建专业或兼职的防汛队伍,组织防汛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做到专库专放,专人管理,对号入座,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各煤矿企业要加强汛期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进一步落实调度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下下畅通,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要保证井上下通讯畅通,特别是要采取可靠措施,确保井下作业地点有人及时接听电话,传达调度指令。
为加强防汛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胡发振局长任组长,金广杰、贾本祥两位副局长任副组长,安全监管科等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值班室设在局监控室(值班电话:4239677)。各煤矿企业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要设立值班室和值班电话,严格落实防汛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小组、值班安排要于6月20日前上报市煤炭局总工办。
以上通知,务请各煤矿企业严格要求做好、做实,切实防范雨季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任务的全面落实。
16.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 篇十六
福建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茶叶产区, 产茶历史悠久, 也是产茶类最多的省份, 生产茶类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以及再加工的花茶等。其中的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均起源于福建[1,2,3]。2014年4月福州茉莉花种植和茶文化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2014年, 福建省茶园面积达355.0万亩, 居全国第五位, 生产毛茶35.5万吨, 毛茶产值200亿元, 茶产业年产值500多亿元, 毛茶产量、毛茶产值、茶产业年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5]。茶产业已成为福建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 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要求日趋提高。福建省茶叶种类多、安全水平涉及面广,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研究者及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之一[6]。因此, 完善茶叶质量安全管理, 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福建茶叶质量安全现状
1.1 茶叶质量安全呈稳中有升的改善态势
福建省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区、推广生态茶园建设等, 提高了茶叶质量品质水平, 也提高了产品影响力[7,8]。21世纪以来, 福建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发展迅猛,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 2014年福建省无公害茶园面积约80.0万亩, 较2013年增加14.3%;有机茶园面积约45.0万亩, 较2013年增加18.4%, 分别占福建省茶园总面积的20.62%和12.68%以上, 全省茶叶总产量达到35.5万吨, 较2013年增产2.3%[5]。从近年情况可见, 福建省生态茶园建设面积逐步扩大, 其茶产业卫生质量安全状况呈逐年改善的态势。
1.2 茶叶“三品一标”认证增加
近年来, 由福建省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茶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至2015年3月底已认证的无公害茶叶企业53个、面积13.9万亩, 无公害茶叶产品82个、产量1.4万吨;绿色食品企业103个、面积8.8万亩, 产品142个、产量9700吨。福安、永春、大田、漳平、华安等5个市 (县) 被评为全省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9]。各设区市、主产县政府, 对获得“三品一标”的企业均给予了不同的资金奖励, 我省也将“三品一标”认证情况作为福建名牌农产品、龙头企业评定的必要条件, 这些鼓励措施大大激发了企业开展认证工作的热情。
1.3 示范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在各茶业主管部门、茶企、茶农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茶叶主产区的茶园标准示范区建设逐步扩大, 并取得良好成效。2011年, 安溪县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认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 (茶叶) 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出口日本的茶叶全部通过“肯定列表制度”检测, 并得到日本三井株式会社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认可。2014年11月, 央视焦点访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专题报道了安溪县在茶叶质量安全源头管控上的做法和经验, 受到广泛的好评。2015年10月, 安溪县获得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称号, 全国获此殊荣的仅9个县 (市) 。近五年国内市场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10,11]。2015年8月宁德市茶叶示范区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区, 共有茶叶类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40多家, 拥有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10件,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件, 著名商标53件。在示范区带动和引领下, 全市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20多万亩, 新品种改造20多万亩, 基地备案数量54个, 7.19万亩, 集约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茶叶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8]。
2 福建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近年来, 通过各有关部门、广大茶农、茶企共同努力, 茶叶农残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农残问题仍然存在, 并且受到广大消费者、媒体等的关注。其中茶叶农残超标一直是困扰广大茶农及茶叶消费者的问题, 同时也是阻碍我国茶叶出口的贸易技术壁垒[12,13,14]。国内对农药残留也越来越重视, 2014年农业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其中与茶叶相关的农药由25项增加至28项, 2013年农业部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经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 决定对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毒死蜱和三唑磷等7种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15]。2015年12月7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其中3批次茶叶均因氰戊菊酯超标不合格;2015年10月20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19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中1批次为茶叶三氯杀螨醇检出, 不合格;2015年12月30日,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表明, 3批次茶叶三氯杀螨醇不合格, 并申明茶叶中检出三氯杀螨醇一般是由于在种植环节违规使用该农药导致。虽然农业部早已公告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在茶树上禁用, 但这两种农药残留仍是目前各相关单位检测的重点[16]。
2.2 食品添加剂检出问题
最近, 在茶叶及其制品的抽查中检测出茶叶中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等食品添加剂, 在业界及消费群体中引起较大的关注。茶叶是以鲜叶为原料, 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物直接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17], 国家指标中明确提出香精、色素等添加剂是明令禁止的[18];2015年5月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 中没有允许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等在茶叶中应用, 可见食品添加剂在茶叶中使用是不合法的。
2.3 有害微生物残留问题
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超标一般由食品生产过程整体卫生状况来决定, 茶叶在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超标。特别是一些厂房条件差、设备不全的小茶厂, 常造成霉菌和大肠杆菌污染。我国茶叶卫生标准中未将有害微生物作必检项目, 美国要求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俄罗斯要求对中国茶叶检测黄曲霉毒素和霉菌。另外, 茶叶出口中常因大肠杆菌和黄曲霉毒素被检出而引发多起贸易纠纷[12]。
2.4 稀土超标问题
2000年以前, 稀土曾因作为肥料改善茶叶品质及产量而风靡一时。自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2-2005) 中规定了相关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 其中茶叶的稀土限量为2.0 mg/kg, 其超标事件频繁。2015年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10批次茶叶均因稀土不合格而下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6年1-4月对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的质量安全监控中发现3批次茶叶中稀土超标。茶叶中的稀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让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受到很大的制约, 稀土含量的超标更是严重影响我国茶产品的出口, 特别是给我省乌龙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流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虽然2015年12月28日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污染物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取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稀土限量, 但目前稀土仍是重点监控对象。
3 福建茶叶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茶农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大多数农药按照推荐的剂量、方法和时间施药, 在农产品中不会有残留性问题。由于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 茶农对农药残留的概念及其危害性的认识模糊。茶农在选购农药时, 片面追求农药的防治效果而忽视了毒性;或者凭借自身经验的积累进行选购;或者大部分茶农对用药间隔期的时间界限并不是很清楚, 对于用药的具体时间、用药量把握不充分, 见虫打药, 增加了用药量;由于对农药残留概念的认识模糊, 导致其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忽略对农药操作的合理和安全性要求, 进而导致不安全生产行为。
3.2 茶园生态环境遭破坏
近年来, 由于受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的驱使, 盲目乱开山或者事先没规划, 不按照修筑等高梯层茶园的做法, 先欢树烧山, 严重破坏植被;部分茶农过分地追逐茶叶的产量, 肆意开山种茶, 大量砍伐树木, 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等不利于茶园生态发展的情况发生;有些茶农的生态茶园建设科技意识不强、在茶园管理上, 没有采取保护措施, 而是严重剥夺地力, 引起水土冲刷, 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茶园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3.3 标准化体系不完善
为控制茶叶质量安全, 福建省除继续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外, 积极参与制定和修订各类茶叶标准。但相对于茶叶市场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 福建茶叶的标准化体系建立仍受到阻碍[19,20,21]。标准制 (修) 订周期长, 更新速度慢。标准技术水平低, 与茶叶进口国标准水平相差甚远。
3.4 监管和检测体系不健全
在质量监管上, 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监测的投入十分有限,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传统式、突击式和运动式抽查较多, 监管监测工作不能全程化、日常化, 导致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依然普遍;在质量检测上, 企业的自我检测应当是主要方式, 行业中介检测和政府检测是企业检测的补充。我国主要是政府机构的强制性检验检测, 而食品业者自身的检验监测意识不够, 一部分企业甚至以制假售假作为获取利润的方式。政府部门缺乏打击措施, 监管机构与强制性检查不力。另外, 不同机构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标准, 使检测结果差异大, 导致检测报告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4 构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策
4.1 加强生产源头管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食品放心工程", 不懈地连续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通告、传单等多种形式深入茶区、企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大面积覆盖, 增强广大茶农和茶叶企业对茶叶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指导茶农生产质量安全合格的茶叶产品[22]。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茶叶产业化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用统一生产管理标准、统一的加工销售标准和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 规范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行为, 把分散的茶农联合起来进行组织化、规模化大生产, 做到既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又使茶叶标准成为茶农的行为准则和约束, 降低茶园管理成本, 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为主体的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同时推广“五统一”统防统治模式, 按照“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机械、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统一安全间隔期“的标准, 为茶园提供统一服务[23,24]。
4.2 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积极发展生态茶园, 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扶持发展生态茶园, 在茶园周边种植防护林、梯壁与茶园中种茶、种绿肥、不断增加物种多样性等等, 以改善茶园环境, 充分发挥茶园自身生态调控能力, 从茶园源头杜绝污染物进园, 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
4.3 完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
主动跟踪并积极参与茶叶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 切实维护福建茶业的正当权益, 尤其是关联福建茶业的乌龙茶、白茶、花茶等特种茶的相关质量标准, 力求福建茶业在这些茶叶标准制定方面取得话语权[25];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制, 为茶叶生产和出口提供法律依据。在分析国际标准的基础上, 参照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 不断调整、完善和更新, 使茶企及茶农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茶叶, 积极进行国际认证, 提高质量档次[26,27]。
4.4 加强并完善农药监管信息化平台
建立农药经营单位、使用单位和使用品种的实时监控信息化平台, 对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实行动态管理。目标是将项目县规模以上农药企业, 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所在地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的农药经销企业全部纳入平台监管范围, 力争将农药市场销售量的80%以上纳入平台监管;开展农药用户信息采集并制作农户卡, 实行农药实名购买制度, 将当地茶叶等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纳入农药实名购买制管理[28]。同时加强平台监管中心运行管理, 开展农药经销企业人员系统使用技术培训, 严格入市农药备案审核, 强化网上执法巡查和现场稽查, 严查制售假劣违禁农药行为, 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4.5 严厉查处茶叶添加违禁物质的行为
各地要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的巡查, 依照法定职责, 对违法违规使用违禁物质 (如色素等) 的行为进行查处, 涉嫌触犯刑法的要及时移送公安部门查办。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违规行为,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不仅要取消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取消产品或企业的认证资格, 还要根据情节大小追究责任。
4.6 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
【关于茶叶质量卫生安全的紧急通知】推荐阅读:
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08-21
吉林省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安全储粮工作的紧急通知(吉粮仓字[2003]76号)06-23
关于立即开展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教育局)09-20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当前“旱涝急转”形势下校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01-18
关于做好防范火灾工作的紧急通知12-22
彬县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全县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紧急通知09-14
关于做好降温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07-05
关于减免中间业务服务收费的紧急通知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