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精选18篇)
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一
台账四-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目录
1、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包括:放射工作人员清单(含持证情况);《放射工作人员证》☆申请资料;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等特殊资格要求证书(专
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物理师资格证等)。记录表: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
2、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历年职业健康检查(含岗前、在岗、离岗)☆报告书;职业健康损害可疑人员的复查结果。
3、个人剂量管理 ☆包括:历次个人剂量监测报告书、异常结果处理资料。☆记录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大剂量调查记录表
4、法规与防护知识培训管理
包括:防护知识培训资料,培训合格证明等。☆
5、放射性职业病病人管理
包括: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定期复查报告,诊疗记录,职业病待
遇情况等。记录表:职业病报告记录
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职业史、既往患病史、自觉症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及考核记录等。
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
军队放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特殊职业人群, 其职业健康管理是放射防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对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相关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南京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 (设在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防护所) 负责全区医用放射工作单位和人员的防护监督管理, 现将我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作一分析总结。
1 现状分析
1.1 概况
我区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集中, 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大。“十五”以来, 我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 各医疗单位对放射诊断和治疗设备的投入加大, DSA、CT、ECT、PET/CT、高能直线加速器、伽玛刀等高端放射诊疗设备迅速普及。放射诊疗活动除普通拍片、CT检查外, 还包括普通放疗、三维适形立体放射治疗、介入治疗 (诊断) 、后装治疗、内照射治疗、敷贴治疗等多种途径。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 除传统的放射科、放疗科、核医学科外, 心内科、骨科、内分泌科、消化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的医疗人员也相继开展放射介入诊疗活动, 放射工作人员的概念和范畴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目前全区开展放射诊疗的单位近100家, 放射工作人员超过1000人。
1.2 放射防护法规与知识培训
我区的放射防护法规与知识培训主要采取轮训骨干, 再由骨干组织各单位自行培训和考核的方式进行。为使各单位的培训有单可循, 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先后编写了《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与法规标准学习教材》、《医院放射卫生防护文件汇编》等资料, 下发各放射工作单位供培训使用。考核由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统一出题, 统一阅卷。军区卫生部定期举办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培训班, 参加人员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放射诊疗科室主任及业务骨干、放射防护专 (兼) 职管理人员等。培训班采取专家授课的形式, 比较系统地学习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安全防护与健康监护、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等知识和技能。
由于我区放射工作单位分布广而分散, 集中组织全区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有很大难度。受经费限制, 参加培训班的人数有限, 而且举办周期较长, 能参加军区培训的人数很少加上部队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 许多骨干经培训后很快就离开部队, 起不到应有的骨干作用。部分单位自行组织培训和考核的时候往往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使放射防护培训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放射防护监督工作中发现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对电离辐射存在麻痹思想或恐惧心理, 说明对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利与害没有正确的认识, 也是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1.3 个人剂量监测
我区自1990年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至今, 人数从最初的225人 (最少年份为120人) 增加到目前的838人, 总体监测率达80%以上[1,2]。剂量监测工作由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承担, 监测周期为二三个月, 监测结果及时发给各放射工作单位保存。目前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建有军区放射防护资料数据库, 可以查询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对放射介入人员、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分装注射人员、伽玛刀放射操作人员进行重点监与管理, 对特殊部位如手部额外佩戴剂量计, 以便及时发现放射事故隐患。如2008年5月,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某医院1名PET/CT注射护士的全身受照年化有效剂量达15mSv, 比上一监测周期明显增大, 我们通过现场调查发现, 由于PET/CT检查人数增加, 该护士的工作量增加, 而且由于放射性药品总用量增加, 原有的放射性药品贮藏分装柜防护当量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下达了增加注射护士人数, 更换药品分装柜的整改意见, 整改后注射护士的受照剂量也大大降低。
虽然我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总体监测率比较高, 但是驻军医院以下基层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目前监测的人员中, 98%以上都是驻军医院以上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基层部队放射工作人员高度分散, 每个单位仅有一二名放射工作人员, 流动性也比较大, 加上多数基层部队驻地偏远, 邮寄不便, 导致监测率很低。部分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对个人剂量监测的意义认识不足, 认为多年的监测结果都在剂量限值以内, 存在麻痹思想, 个人剂量夹不能按期送检或者不按规定佩戴。
1.4 职业健康检查
我区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主要由各医疗单位自行组织, 按照《军队放射工作人员体检手册》规定项目进行, 放射工作单位负责保管《放射工作人员体检手册》。由于军队有定期体检制度, 在岗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落实较好, 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能做到每年体检一次。
目前军队医疗单位聘用许多地方放射工作人员, 这些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健康体检率也相对较低。上岗前和离岗前健康检查工作比较薄弱。《军队放射防护监督实施办法》规定[3]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申请《军队放射工作人员证》时必须有岗前健康体检和放射防护知识考核合格证明, 但是许多人员往往是先上岗, 为应付监督检查才体检办证, 此时已经职业接触射线一段时间, 失去了上岗前健康体检的意义。另外, 由于军队医疗单位尚未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资质认证工作, 因此, 多数单位进行的是普通项目的健康检查, 没有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体检手册》规定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试验等与放射损伤相关的项目, 多数医院也不具备开展这些项目的条件。目前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具备开展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试验检测的条件, 但是由于中心人手少, 加上军区范围广, 很难对全区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
1.5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我区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方面比较薄弱, 多数放射工作单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有关的个人剂量监测、定期健康体检和培训等制度, 即使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单位, 其内容也不完整。我们在监督工作中发现, 许多放射工作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无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 有些单位是在相关放射科室管理, 有些在预防保健科管理, 有些在医务部门管理。大多数单位也没有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调动等原因, 经常出现档案资料丢失、损毁等现象。
2 对策
2.1 尽快制订军队职业健康管理法规
目前军队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依据是总参谋部及总后勤部于1999年10月联合发布的《军队卫生监督规定》和总后勤部卫生部于2000年9月颁布的《军人放射防护监督实施办法》。2001年以来, 国家陆续发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这些法律法规都是适应日益扩大的放射实践, 以及解决由引带来的新问题而制订的, 对规范我国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军队原有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法规已经与现行国家法规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管的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参照国家最新法规及时制订制订修订相关法规很有必要。目前军队需要尽快制定《军队职业病防治实施办法》, 修订《军队卫生监督规定》和《国队放射防护监督实施办法》, 与现行的国家法规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管要求相适应, 加强军队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 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其他权益。
2.2 推行军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论证
当前涉及军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从事个人剂量监测的各级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负责放射病诊断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的医院。当前国家对从事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技术服务机构均实行资质审定制度, 军队尚未开展这项工作, 而是通过法规直接赋予相关单位这些职责, 影响了军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出具报告的权威性。为适应当前形势下的军队放射防护监督工作, 军队必须推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论证工作, 由总部卫生行政机构组织对各大单位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对相关机构进行达标建设和验收, 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和机构颁发有关资质证明。全军放射防护监测中心应组织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控制比对和技术培训, 规范监测程序和方法, 提高工作水平, 保证监测质量。
2.3 建立有效的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培训与健康体检制度
鉴于当前尚不具备集中组织全体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条件, 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应加大培训力度, 每年举办一二期军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培训班, 对各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骨干进行培训, 其它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由放射工作单位自行组织。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应加强对培训的监督检查, 改变以往各单位自行组织考核的方式, 结合年度放射防护监督检查, 由中心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法规与知识考核, 以考促训, 推动军区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更好地落实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可根据地理区划和部队体系, 在军区范围内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医院进行达标建设, 对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经验收合格的医院颁发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资质证明, 放射工作人员就近前往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无资质证明的医院不得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2.4 规范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职业健康档案涉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以及后续的职业病诊断鉴定、补偿等权益, 妥善建立保管职业健康档案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区相对落后的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各放射工作单位应尽量收集原有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资料, 尽快建立所有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并终生保存, 档案应详细记录历次防护知识培训和考核结果、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评价、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放射工作单位对职业健康档案负有妥善保管的责任, 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尽可能配置适宜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和必要的设施。职业健康档案管理情况应作为军区放射防护监督中心进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2.5 加强放射卫生监督执法
近年来, 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在技术服务和指导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在监督管理方面更偏重于教育和引导, 缺乏依法管理的力度。军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要严格行使法规赋予的监督管理权, 对涉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采取坚决的措施予以纠正。要积极宣传贯彻放射防护法规制度, 提高各级领导、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和放射工作人员思想认识, 强化激励和处罚措施, 切实将放射防护法规落到实处, 推动军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良, 岑芳桂, 侯菲菲, 等.1990—1999年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 (1) :70-71.
[2]赵国良, 侯菲菲, 丁金华.2003—2005年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 (4) :427-428.
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电离辐射;放射卫生防护;放射监测;职业防护【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101-01
定期进行监测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是很重要的。
1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是监测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以及防护方法的科学,内容包括个人、群体及后代的防护对策。其目的在于根据利益.代价分析,允许他们进行必要的照射活动,尽可能降低射线对人类的危害,以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工作人员经常工作和停留的地点安装辐射监测仪,必要时安装预定剂量率阈值的自动报警装置。治疗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换气。
1.1医用诊断X线防护的测定: 监测前仪器的准备,转换量程开关至"电池",电表指针指示必须在红色标度区内,然后再转换至"10"位置,调好零点,预热5分钟(FJ-347AX、γ剂量仪)。把功能转换开关转至合适的量程,若不知剂量率的大小,可以从大剂量率量程开始,逐次转换(FJ-347AX、γ剂量仪)。打开电源开关ON/OFF键的ON键,仪器进入自检过程,显示程序版本号,自检通过进入正常操作模式。仪器开机后预热4分钟(451P/BX、γ巡测仪) [1]。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的测定用FJ-347AX、γ剂量仪或45lP/BX、γ巡测仪按立体透视、立卧位摄片,周围环境在各测试平面上进行监测。管电压65kV(峰值),管电流3mA。根据不同的摄片位置,选择相应的管电压、管电流。射线监测仪定期鉴定,长期不用须拆去电池,以免腐蚀仪器
1.2监测记录:在开始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时,应对放射工作人员过去接受的剂量情况进行小结,并将此小结附在该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之中,这种小结应该包括工作单位、起止日期、工作性质、受辐照的情况、个人累计受照的剂量(粗略估算)等。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可疑时,应该对受照射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附在相应的个人剂量监测记录中,调查项目如下:监测的时期及监测期间的异常情况(例如: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等);工作人员操作的异常情况;辐射场的监测结果;调查的结论;调查人员签名。在应用工作场所模拟测量结果估算个人剂量时,应记录以下内容:受照射的时期;此时期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一次操作)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值;影响剂量的各种因素的修正资料;模拟实验条件估算结果;调查者签名[2]。未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的工作人员剂量档案中,应有工作场所定期监测结果的记录。用吸入气载放射性物质的量和照射时间来估算内污染时,记录应有以下内容,并将这些记录附在个人剂量档案中。估算体内污染量的方法;气载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受照时间及呼吸量;确定影响测量和估算结果的各因素的修正值:估算结果:监测估算人员签名。
2职业防护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定期体检,尤其注意血象变化,凡患有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性腺疾病、骨髓疾病、显著内分泌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癌或癌前疾病等的人员,均不宜从事放射性工作。此外,还应有休假等保健措施。
2.1严格操作制度: 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电离辐射设备的操作和防护训练,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电离辐射设备和防护设施的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后才能使用。操作时,必须确保剂量准确,既要使诊断区或治疗区获得合理的剂量及其分布,又要最大限度缩小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和范围。
2.2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 这是治本的方法。应用辐射源的工作应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源的活度(强度)、能量和毒性,以减少受照剂量[3]。例如,应用开放源时,选用毒性低的放射性核素;X射线透视时采用影像增强器可以减少X射线输出量。当然,这种方法受到应用目的的限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做到。
2.3个人防护: 使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应注意个人防护,要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工作鞋和工:作服等;要遵守个人防护规则,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侵入人体的活动。例如,作业场所要禁止饮水、进食、吸烟,杜绝用口吸取放射性液体等。
2.4妥善治理放射性"三废" 工作场所的保洁主要采取通风与过滤的方法。工作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半衰期短、用量小的放射性核素用消极放置和稀释的方法,待放射性降至允许标准时按一般"三废"处理。半衰期长、用量大的放射性核素用特殊方法浓缩后送到指定的废物库统一存放处理。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衣物、皮肤可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
3讨论
放射线工作者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正确进行检查的操作,认真执行保健条例,定期监测放射者所接受的放射线剂量。戴铅橡皮围裙、手套,并利用距离防护原则加强放射线工作人员自身放射的防护。
参考文献
[1]李挺风. 护士职业的危害及其防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86-1087.
[2]张景源;我国医用辐射防护研究概况[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05.
4.放射科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篇四
1、放射科安装X线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设计出机房面积,控制室
防护及墙壁、门窗防护方案,经防疫站审批后,方能施工安装,安装后须经放射卫生防护部门测试合格颁发许可证后方能投入使
用。
2、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防护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放射专业工作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暴露于原发射线束之
中,在不影响诊疗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照射时间,设备允许
时尽可能采取遥控和远距离操作。
4、操作人员曝光时,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5、曝光时,注意病人防护,尽量缩小视野特别应注意病人生殖腺等
敏感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病人曝光量。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时一定要关好机房铅门,防止射线对
其他人员的损伤。
7、床边拍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铅衣,尽可能远离射线源并注意周围其他病人的防护。
8、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曝光时应离开机房,必须留在机房者,需
穿铅衣,并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9、要经常检查防护物的防护效能,各种放射源只准在国家规定允许
剂量的条件下使用,避免工作人员接受超量照射。
10、工作人员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化验检查血象,低于正常者需暂停
接触射线的工作,改换其他工作,待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机器操作,如复查仍不正常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治疗,休息。
11、体检资料由个人妥善保存,不正常项目及休息治疗情况,由科室
统一登记保管。
12、长期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给予
相应的保健待遇。
13、有生育计划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适当的假期
或科内岗位的调整安排。
14、本科设防护监督员一名,不定期检查上述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向
5.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五
1、为了维护职工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2、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职业卫生记录卡。
(2)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
(3)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登记卡。
(5)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
(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
(7)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
(8)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9)职业卫生管理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10)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11)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2)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3)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
(14)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4、人事教育部负责为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
5、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
6、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7、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
8、随时、定期地根据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档案资料。
9、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10、职工离开企业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企管部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
11、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资料时,企管部应如实地提供。
12、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篇六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总结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保护煤矿职工职业健康为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防治煤矿尘肺为重点,全面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健康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整合重组以来,公司把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员工职业的健康作为重点工作,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个体防护设施的配备、以及防尘措施等方面认真进行落实,职业病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矿井人员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下面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摸清底数,分类自查自整。
公司实质性接管以来,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高度重视,把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内容,积极开展摸清底数,自查自整工作。
(二)认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的宣传工作
坚持每年开展一次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活动,通过发宣传单、宣传手册以及大屏宣传栏等方法对全体员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三)加强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
公司把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的培训作为一项关键内容进
行,尤其是重点培训新入企业的员工,确保员工对职业安全
健康知识的真正掌握。
(四)坚持一年一度的体检工作
全体员工每年在县康复医院进行一次体检,建立职工健
康档案,并将体检结果送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备案。
(五)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实施
完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逐步建
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职工防护用品到位。通过为职工按时、足额派发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大大降低了职工职业病发病的几率。
提高矿井综合防尘实施。在井下安装了静压除尘系统装
置,在所有巷道、作业点的变坡点、皮带机等关键部位加装
喷雾洒水设施,实行喷雾洒水,有效地降低了井下粉尘含量。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近两年来,公司未发生新增的职业
病患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不够深入,抓得不紧;
二是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是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
四是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我们将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加以解决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职业安全健康的落实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切实加强我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机构建设,换转职能、建立完善的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奠定基础。
(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粉尘高毒物品危害治理行动。要认真执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突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以防治煤尘危害治理为重点,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
(三)营造氛围,强化意识,大力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针对目前一些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匮乏的情况,重点开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着力构建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切实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对职业卫生技术现状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实施备案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安监系统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建立职业健康技术队伍,完善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仪器和设备。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把我公司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矿井安全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7.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七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健康管理
随着放射技术在临床治疗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及健康管理应引起重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总的原则是,保证其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体质能力足以胜任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工作,不至于引发导致危害工作和公众安全与健康的误操作。因此,要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管理和个人剂量监测评价,增强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管理水平、辐射防护知识和认知程度。本研究调查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及健康管理现状并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放射工作人员84人为继续教育学院医学影像专业专升本的学生,其中三甲医疗机构49人,二甲医疗机构15人,一甲医疗机构及以下20人;男60人,女24人;年龄20~32岁。回收有效答卷84份,问卷调查时间为2013年6月。
1.2问卷设计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情况调查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09〕730号) 中的资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医学辐射防护学》[2]为主要依据并参考文献,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辐射防护安全管理、防护措施和健康管理4个方面的内容。
1.3统计学分析依据问卷设计的选项不同设计,一般资料为选择题,其他题目的回答为有或没有,判断其执行辐射安全管理政策法规情况。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被调查均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 具备医学影像技术和辐射防护知识。本次调查84人, 其中有效对象(放射性科室工作)共69人,科室分布: 放射科59人(70.24%)、CT室6人(7.14%)、放疗科4人(4.76%);15人(17.86%)为非放射性科室。被调查者所在 医疗机构 的级别分 布如下 : 三甲43人 (62.32%),二甲15人 (21.74%),一甲及以下11人 (15.94%),合计69人。
2.2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用品情况开展放射性工作的医疗机构,都能够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并且积极完善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但在落实核辐射应急预案方面,尚有待加强。见表1。
各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场所均有完善的辐射场所防护标志,但在购买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患者防护用品、辐射剂量计的方面参差不齐,二甲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为93.33%,最理想;患者防护用品方面三甲医疗机构最理想,为95.35%;三甲医疗机构的辐射剂量计97.67%,也是最好的。见表2。
2.3辐射安全监督认知情况及致病情况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致病认知率为100%,非查部位防护屏蔽方面,三甲医疗机构为79.07%,不理想;94.2%的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怀孕期哺乳期岗位调整,较为理想; 辐射安全监督岗位设置、质保和专兼职安全防护人员方面,普遍不受重视。从致病情况看,没有皮炎症状,但均存在脱发症状。见表3。
2.4辐射防护培训和健康管理情况3个级别的医疗机构,放射保健津贴发放合计为66.67%,放射保健休假为75.36%,这两方面最不理想。岗前教育、放射工作人员证、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档案和辐射防护培训方面,各医疗机构普遍较理想。见表4。
3讨论
由于国内特殊的医疗现状,医疗机构只关注自身利益,忽视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健康管理。从调查的结果(表3)看,放射工作人员虽然未见皮炎症状,但有脱发的现象,与其他文献报道的一致[3,4],这与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受低剂量辐射有关系。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医疗机构在贯彻执行放射卫生防护政策法规方面,总体情况比较理想的,特别是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4.79%,达到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5]“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 以上”,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是评价职业人员卫生防护和健康的依据[6]。结合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3.1加强辐射防护教育和培训放射工作人员是放射应用和辐射防护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放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辐射防护知识多少和核安全文化素养的高低与辐射防护效果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强化辐射防护教育和培训,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学校教育,医学辐射防护被列入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的必修课已20多年[7],内容有辐射防护基础、辐射生物效应、辐射致病、医疗照射和诊疗中的辐射防护以及安全文化素养教育和健康管理等;二是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定期参加由省市环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职能部门举办的岗前教育、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和健康管理等,涵盖了辐射防护新知识、新规定等内容。从调查的结果(表4) 看,放射工作人员的岗前教育率合计94.2%,其中一甲及以下医疗机构仅81.82%;辐射防护培训率合计88.65%,其中一甲以下医疗机构仅为75.00%,低于《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5]“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的要求。原因是:1医疗机构对于辐射防护的教育方面缺乏重视;2出于医疗成本管理;3一甲及以下医疗机构多为社区卫生中心或门诊, 非正式职工多,放射性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在这两方面执行不到位,马挺[8]认为镇级医院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影响培训效果,所以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 王志斌等[9]认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可以使广大放射人员从思想上认识放射防护和剂量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行动上提高剂量监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2依法防护,强化监督,落实辐射防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是指导我国医疗照射及防护工作的准则,规定了放射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治疗中必需遵守的防护基本原则。
加强对医疗机构及个人的放射卫生管理规定执行的监督管理,使辐射防护落到实处。一是督促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放射卫生管理规定,对放射工作场所要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三同时”的原则 (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加强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等证件的查验;二是辐射防护设备的检查,是否符合辐射防护的基本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是否严格执行放射诊疗规范。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用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许可证、辐射场所防护标志、 安全防护管理制度3个方面,100%齐备;三甲和二甲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配备较为齐全,二甲医疗机构在应急预案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制定核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习。
辐射安全执行监督情况,表3结果显示,非查部位防护屏蔽,二、三甲医疗机构不如一甲医疗机构执行到位,在放射工作人员妊娠、哺乳期岗位调整方面,各医疗机构普遍理想,符合相关规定。对辐射安全监督岗位设置和质保及专兼职安全防护人员方面重视不够。分析原因:现在二、三甲医疗机构由于就诊量大,放射科室工作量大,放射工作人员往往会忽略对患者的告之义务和屏蔽防护措施;而辐射安全监督岗位设置,质保和专兼职安全防护人员不完善则是医疗机构的管理上未重视所致。这不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 2015年)》[5]中的要求。
关于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从表4结果看, 75.36%放射工作人员可以享受放射保健休假,而事实上,现在的放射科室工作量大,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保健休假得不到保证,往往是以补代工,取消休假,这是违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放射保健津贴发放率只有66.67%,说明放射工作人员的权益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方面,各级医疗机构均为较为重视。
3.3加强辐射安全制度建设,明确辐射安全责任在临床放射诊疗的实践中,加强辐射安全制度建设,明确辐射安全责任尤为重要,包括医疗机构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科室的安全管理规则和个人的操作技术规范等。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临床医生的专业诊疗水平是放射防护正当化、最优化、剂量当量限值的“三化”原则[2]的关键,决定着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放射工作人员则是具体的执行者,其辐射防护知识和放射诊疗规范实践能力,起着辐射防护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对孕妇、幼儿等敏感人群的防护,尤为重要。放射工作人员肩负辐射防护责任,既减少患者受照射辐射剂量,也减少自身受照射辐射剂量。
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及健康管理成效,既与放射卫生防护法规的落实有关,又与核安全文化素养有关,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辐射防护设备的贮备奠定了客观物质基础,但需要严格执行和思想上重视, 才有真正意义。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是辐射防护的关键,唐波等[10,11]认为, 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 才能实现高标准的安全,才能减少放射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辐射伤害。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12]给出了安全文化素养的定义:存在于单位和人员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 它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使防护与安全问题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医疗机构和个人均要具备核安全文化素养,提高辐射防护的管理水平,重视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维护放射工作人员的权益。
8.半导体企业职业健康工作浅析 篇八
【关键词】半导体企业;职业健康;浅析
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这项科技是带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最原始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我们当前高科技的技术中心,因此如何正确的带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对于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半导体行业,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的要求也比较高,当前国内在企业的职业健康方面的覆盖力尚且不大,相关的一些管理系统的功能也不具有多样性。因此,能否切实有效的将半导体企业的职业健康标准落到实处,将它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职业安全的等级,避免职业伤害的可能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国目前的半导体企业职业健康情况和问题
由于当前阶段,我国的半导体企业都受到了国家一些非常有利的支持和协助,因此带来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并且渐渐地形成了流水线的非常顺畅的生产过程。在我们的国家,目前已经拥有非常大的半导体的市场了,同时加上国家的政策也非常的支持半导体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拥有非常大的压力和很多的阻碍,因此要保持半导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保证半导体企业内部有序且稳定的发展和进步,相关的职业健康工作也势在必行。
(一)国家法律法规
自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前前后后出台了非常多的职业健康标准。在一些危害性比较大的作业场所作业的话需要非常严格的保证作业人员的工作卫生环境、职业健康权益一类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相关具体执行标准也需要跟上发达国家。但是由于我国的发展历程比较复杂,历史背景也比较复杂,因此在目前的阶段,我国针对半导体职业健康的一些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都不健全,对岗位上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考虑也需要完善。
(二)企业内部体系
当前由于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大中型半导体企业基本上都能拥有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制度,这也能够比较好的提高企业自身的职业安全体系。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很多半导体企业能认知到职业健康的重要性,但认识不够准确,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导致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不够深入,浮于表面。导致很多的审核机构对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也相对的弱于环境和工业安全这两部分。
另一方面,半导体行业工艺比较复杂,工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品,且化学品种类繁多,涉及的职业危害岗位也相对多,这就带来了管理上的一定难度。
设备管理和防护复杂,成本投入大;人员数量庞大,涉及岗位培训,体检覆盖面大;涉及区域大,作业环境检测等项目数量多。
(三)政府监管不全面,亟待落实
国家的一些相关的监督部门按照国家下达的相关文件,在部分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半导体企业中设立了一些管理职业健康的部门,各省市的监督部门也试着建立了一些职业健康的咨询处,但是即便如此,由于不能全面消化相关文件精神,或者在精神传达过程中发生了走样,导致上级部门的决策无法及时执行,甚至导致偏差执行,影响了职业健康工作管理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到半导体企业的稳定发展。
目前随着我们国家职业健康技术越来越市场化,导致针对职业健康的审核和考察非常的不严格,甚至出现很多的假数据。这也是我们目前在职业健康领域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想要运行比较系统的半导体企业职业健康规范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但是,目前的形式来看,半导体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走向规范化是必然的结果。
二、我国目前的半导体企业职业健康问题该如何解决
近些年,在我们的国家的半导体行业有了非常高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相比其他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职业健康这方面也一样有很大的落差,我们在先进的经验上需要参考发达国家的模式,目前我们的国家还比较缺少覆盖面比较大的职业健康管理的系统。
(一)将“建议”性质的国家规范改成强制性
当前我们国家已经有相关的标准要求将职业健康提上议程,在各行各业当中的职业规范当中都有涉及到职业健康相关的标准,但是在管理和具体的实施当中应该出台一些比较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以此来提高职业健康管理的监督。
(二)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
一直以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标准性都是要以危险源的辨别和判定为基础的,因此,半导体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每个部门乃至每个员工都要都要了解岗位的操作规范,怎么操作是正确的,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避免失误,减少安全隐患,同时要作好绩效管理,随时改进和更新。这也是国际上的比较先进的管理办法和我们国家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相结合的产物,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半导体企业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如果一个半导体产业无法改善自己在管理方面的先进性,那么就很可能会造成思想和工作方式落后,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一旦出现事故,在危害員工的安全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生产问题。
(三)保证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安全
想要建立完善一套非常完整的职业健康的管理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但是非常繁复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半导体行业需要接触到非常多的有害物质,因此,对这一类比较危险的作业防护一定要落到实处,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工作效率,对于这样的危险品来说,首先,我们需要设置隔离区域,从本质安全上做好设计控制。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进出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完善保护措施,比如穿戴合适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同时,对于一些不具有急性危害但是具有长期影响的因素来说,企业也需要定期为参与到项目当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和培训,体检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不会受到这些因素带来的长期的潜在的伤害,培训则是针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加强防范、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的意识,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结语
半导体企业需要努力做到生产的标准化,吸收国内外的不同的领域的一些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管和管理体系的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是对我们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职业健康标准的非常有必要的管理方法,也是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企业是否可以达成与国际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的一致性,同时能否满足我国相关规定、满足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这也是半导体企业是否能够完成可持续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非常科学有效的标准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当中,需要按照正常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和分级,针对这之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比较高危性的工作,应该单独进行一些比较着重的指导。企业需要比较积极的开展一些符合社会主义和企业自身的前景发展的探究,认识半导体企业的工作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职业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好的。
参考文献
[1]王彦斌.制度安排与实践运作——对企业职业健康服务社会责任的社会学思考[J].江海学刊,2014(2).
[2]付瑞霞,吴超.职业健康统计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8).
9.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九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连云港项目部
安全办公室 2004年12月14日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转眼间,紧张与忙碌的2004年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了。在这一年的安全工作中,我们严格以安全管理“六结合”为指导,以贯彻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基础,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为手段,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动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及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全面贯彻落实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圆满完成了200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注: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提出的2004安全目标: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辐射及放射源事故、无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爆炸事故),现将2004的安全管理工作予以扼要总结。
一、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
1.200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力争零事故;杜绝工伤死亡和重大设备、质量和消防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的设备、质量及消防事故,视同工伤事故死亡一人);控制重伤;工伤事故严重率低于150
2.200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无死亡、重大设备、质量和消防事故,工伤事故严重率为62.0
按照建设公司、业主和监理公司的要求,认真做好了 “企业伤亡事故”月报、季报和报表的上报工作。
二、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是企业职工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总和,是职工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和安全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有效消除被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抵触或轻视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情绪而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从而使员工从被动的服从管理制度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的遵章守纪行为。
安全办从2001年底项目部筹备阶段就以刊发“安全简讯”的形式创建自有连云港项目特色的安全文化。“安全简讯”以安全文学、安全文艺的形式在职工中宣传安全知识、优秀施工队/厂、班组的先进安全事迹,以便共同总结、学习和提高,起到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共刊发“安全简讯”149期,其中2004年刊发41期。
为了使广大职工加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和价值观,安全办在田湾核电站“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心得与建议” 征文活动和安全文化专题讲座。项目部“安全文化建设心得与建议”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稿件30多份,经过认真评审,安全办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了适当的物质奖励。六月中旬,安全办分批对助理级以上中层干部(27人)和各队/厂班长及分队长(167人)进行了安全文化专题讲座,安全办公室就项目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目的、途径和意义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回顾。深入开展的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职工树立了安全第一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安全性是生活质量的观点、风险最小化观点以及保险防范意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等安全观念文化,促使每一位职工形成自己的安全价值观。
三、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个人的意识和能力
安全培训教育作为员工接受和更新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提高安全培训效果是安全办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绩效的努力方向之一。在2004年安全培训中继续沿用“光碟”实物场景教学、幻灯片对施工现场主要危险点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和施工活动进行幻灯演示教学和田湾核电站兄弟单位典型的血淋淋的事故教育外,进一步增加了职业健康卫生知识教育和各种事故应急准备及响应知识教育。到目前为止,一级安全培训5069人/次,二级安全培训4198人/次,三级安全培训3442人/次。为及时掌握安全培训效果,我办继续对安全培训效果实行不定期一、二级安全培训效果跟踪调查与评估,每次调查人数为40~50人左右,对调查结果实行评估,掌握职工懂得安全知识的状态,使下一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为提高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我办组织了4项专项培训,分别是:1)2004年4月,1#核岛A-7阶段大修施工,针对业主对施工人员的特殊要求,安全办组织了安全培训(一、二级)、消防培训、辐射防护和核事故应急培训,共培训871人/次。2)2004年10月14日,针对外部审核单位在现场审查时提出的问题,安全办组织工程部架子队架子工和各队/厂安全员对脚手架搭设、验收标准进行了一次专项培训,共培训69人。3)2004年1月,安全办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即将颁布实施之际,组织各施工队/厂对两个条例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共有902名职工参加了学习。4)2004年11月,安全办组织核清洁队即将进入1#核岛辐射区域的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进行了一次专项培训,共培训人员29人。
四、完成2004安全、保卫责任考评
2004年1月,项目部总经理与各队/厂经理签订了2004安全、保卫责任书。为落实各队/厂安全、保卫责任,安全办、保卫部对各队/厂按照安全、保卫责任书考评表进行月度考评并监督各队/厂严格按安全、保卫责任书的规定落实实施。在月度安全、保卫责任考评的基础上,按照项目部行文《关于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流动红旗竞赛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季度安全、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保卫考评得分为考评基础,先后评出了通风队(一季度)、管道队(二季度)、管道队(三季度)为安全文明施工先进单位,并获得了流动红旗和奖金。下图为各队/厂月度安全、保卫得分图。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机械队管道队电气队通风队动力队预制厂车队调试队
图:1~11月各队/厂月度安全、保卫得分
五、做好A-7阶段的安全管理
2004年4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针对1#核岛冷试、热试后出现的问题,决定开展A-7阶段大修活动,相关工作由业主指挥,二三公司连云港项目部参与配合。在施工前,安全办对进入1#核岛从事A-7阶段施工的人员进行了相关安全、辐射防护、消防和核事故应急知识培训。针对A-7阶段复杂的施工环境,很多设备已带电、带压,我办要求各施工队/厂严格按业主相关程序要求,作业前必须先申请办理工作票,做好风险分析,待施工条件和施工设施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每月针对施工动态,将A-7阶段的施工区域纳入“四点”安全控制区域,实行重点控制和检查,有效的保障了特殊区域施工作业的顺利完工。
六、组织安全检查,落实绩效监视和测量
安全监督检查是督促各部门、队/厂切实履行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安全办落实了安全人员日查制度、一月一次联合检查制度和配合贝克斯监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理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的每月两次(每月第二、四周的周二)的联合安全检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节前专项安全检查。在安全检查中,我办对安全设施不完善,及时下发了 “纠正措施报告”和“观察意见通知”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将整改信息及时反馈我办,以便我办及时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共发出“纠正措施报告”和“观察意见通知”22份,都做到了信息反馈和整改落实。对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个别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和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严格查处并落实教育,2004共处罚违章作业人员41人。根据“一体化”管理要求,安全办落实了生产性噪声每月测量一次、安全标志牌每月检查一次、安全防护用品每月检查一次、密闭空间氧含量测量、机械设备每季检查一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每季度检查一次的检查和测量制度。截至目前为止,共组织月度联合职业健康安全大检查11次,共发现和整改问题91项,各类专项安全检查53次,共发现和整改问题385项。
七、进行综合安全管理,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 1.提高生产设施及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
生产设施及生产环境安全状况的好坏是直接关系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为堵住事故源头,消除不安全状态,我办在土建将施工厂房移交到我项目部后,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对土建遗留下来的预留孔洞和临边进行了封堵防护。对于在施工中需要打开封堵好的预留孔洞时,落实“预留孔打开使用申请表”制度,有效地遏制了施工班组随意打开预留孔洞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和不及时封堵好的不良现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未封堵好的预留孔洞及临边及时通知清扫队进行防护,确保万无一失。对于主要施工设施脚手架的管理落实了安全检查制度。在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由使用单位安全员验收合格,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并挂上“脚手架验收标志牌”后方可使用。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脚手架的问题,及时通知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在对门式脚手架的管理中,严格落实了“门式脚手架搭设、使用与验收管理规定”。通过安全办长抓不懈的检查和管理,施工现场脚手架和门式脚手架不合格现象已大大减少,从而促进了安全生产。
2.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现场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最直观的表现,文明施工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自项目部将文明施工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以来,安全办始终尽心竭力的抓好这项工作,要求全体职工要充分准备、精心施工,严格按照程序作业,杜绝野蛮施工行为;要求各施工队/厂加大对施工现场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现场物料堆放整齐、安全以及已安装物项的保护工作。安全办为使职工有一个良好卫生的工作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对于各队/厂清理出的生产垃圾,安全办通知总务部按时清运出生产现场;2)为保障施工现场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地面清洁和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出核岛厂房,清扫队在每一层核岛厂房设专人负责清扫地面和清运施工垃圾3)为使施工现场的电焊烟雾和土建单位施工造成的粉尘及时排放出去,清扫队派专人负责风机的管理,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4)按照业主、监理公司和项目部的要求,清扫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对已安装好的物项进行了清洁。
3.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加强劳保用品的管理,合理地发放、使用劳保用品,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是国家劳动保护法规的基本要求。根据项目部《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我办实行了劳动保护用品季度统计上报,由物资部统一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采购发放。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由于土建单位施工造成的施工现场粉尘较大,我办及时给各施工队特批了一些口罩,并提醒职工在粉尘较大的作业环境戴好口罩,确保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对于职工焊帽损坏严重的情况,及时签字确认并要求物资部给职工更换新的焊帽,确保了职工的职业健康。
八、做好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为了加强对重要施工项目及施工活动的管理,做好施工前的风险分析及预防对策,我办严格落实了《风险分析作业票实施细则》和《“四点”安全控制区域管理办法》,要求各队/厂凡是被安全办确定的本月“四点” 安全区域(重要施工点、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必须严格按《风险分析作业票实施细则》的规定,做好施工的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并要求施工队/厂安全员检查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例如:管道队的21UJA厂房高空脚手架搭设、机械队的1#核岛A-7阶段大修施工、通风队的21UCB+36米高层风管安装及保温、电气队的夹层贯穿件安装和2#核岛穹顶照明灯具安装等超高空作业施工都做到了风险分析及措施落实检查。对于每月确定的“四点”安全控制区域,安全办每月安排一次专项安全检查,检查各主要施工点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到目前为止,安全办共确定“四点”安全控制区域203个,各队/厂共填报风险分析作业票635份。
九、组织田湾核电站“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 按照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关于开展田湾核电站2004“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的通知》精神,中核二三公司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由连云港项目部发出《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了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月”活动的目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要求及具体活动安排,使连云港项目部“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本次“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主线,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为重点,突出“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全国第三个安全生产活动月主题,进一步强化了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了连云港项目部的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在“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宣传、安全文化知识讲座以及各类安全检查活动。本次活动共组织各类安全检查26次,共发现问题164项。“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在项目部的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计划中的各项工作。提高了连云港项目部综合安全管理水平。
十、全面贯彻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迎接内外部审查
2003年底,建设公司顺利通过了外部审查单位的审核,获得了国家质量体系资格证书,环境体系资格证书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资格证书,建立起了一体化管理平台。安全办公室作为连云港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控部门,承担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工作。为此,2004年安全办严格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素要求,运行和控制连云港项目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力求持续不断提高体系的运行绩效。2004年8月和9月,建设公司和外部审核公司组织的“一体化”内、外部审核中,对连云港项目部的职业健康运行管理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个别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出了4个问题,其中内审3个,外审1个。审核后,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进行了纠正,促进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十
质量、职业
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工作计划
编制:质安科
审核:王建民
批准:周鸿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分公司
安装工程分公司2011年质量、职业
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工作计划
围绕公司2011年“系统管理年”和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年”工作年和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认真抓好 QHSE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分公司QHSE管理水平。
一、工作目标
1、质量目标:
1)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
2)分部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
3)合同履约率100%;
4)顾客满意度90%以上;
5)顾客投诉处理率100%;
2、HSE目标: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
1)重大伤亡事故。即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为零;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为零;重大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2)职业病控制群体发病率和化工界区作业群体中毒率为零;
3)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4)废水、粉尘、噪音、废弃物排放达标;
5)重伤事故率≤1人/150万工时;
6)事故发生频率≤1起/50万工时
7)相关方投诉处理率100%。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管理,不断完善QHSE管理体系。
1)将分公司的QHSE目标分解,下达到各项目部,各项目部根据分公司的目标制定控制措施,全年的QHSE工作围绕目标进行。
2)做好公司三体系文件、QHSE手册、项目管理手册下发,让广大员工了解三体系运行的基本概念、要求及理念,创建体系运行的良好环境,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加强“三项制度”(QHSE管理制度、QHSE责任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设,与各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建立安全生产问责制,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各项目部要结合施工现场施工特点,抓好现场作业人员对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的学习和安全交底工作,进一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提升QHSE管理水平。
4)将施工作业前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贯穿于直接作业环节的过程中。在施工作业中严格按照QHSE体系要求,实施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分析的分级管理的方法,做好事前风险分析,事中预防,控制重大风险,确保良好的QHSE业绩。
5)统一施工现场企业形象视觉形象标识,按公司文件规定要求所有项目的标识标牌、工作服、安全帽和胸卡等都要按公司标准统一规范。
6)分公司及所属各项目部领导要定期召开QHSE会议,及时了解QHSE管理状况,检查落实QHSE管理措施;加强在建项目信息报送工作,规范各类QHSE报表管理;
2、加强全员QHSE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QHSE意识。
1)重点抓好三类人员(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2)全面提高质检员、安全员队伍的素质,积极参加公司组织开展的质检、安全培训。
3)严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分公司加强特殊工种的培训换取证、复审工作,以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
4)针对施工现场外聘员工较多、素质较低、预防能力差的特点,各项目部要重点加强管理、培训,提高其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及环保意识。
3、加强体系执行的日常指导、检查和监督考核,提升QHSE执行力。
1)认真落实各项QHSE规章制度。把QHSE工作的重点放在体系的运行上,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好危险作业的审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突出直接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管理。
2)加强对外来民工、临时工安全管理,严格外来民工、临时工及施工队伍的审查和安全教育,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必须对其进行QHSE教育和QHSE技术交底,并做好外来施工人员HSE教育台帐。
3)加强施工作业前的JHA分析,各项目部要发动班组作业人员开展作业前的危害分析,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于深基坑作业、高大模板作业、超高脚手架工程、大型设备吊装作业等危险性较大项目的作业前,必须经过JHA分析,经分公司/项目部经理审核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作业,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强化对项目部QHSE的分级监督。分公司要加强对QHSE体系内审,结合年中、年终HSE管理目标考核、质量安全专项审核做实内审工作;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各项监督检查记录;现场QHSE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加强现场质量安全巡检,及时查处质量和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三违”现象,及时做好各项过程记录。
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危害识别 风险评价 体系策划
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255-01
Abstract:The supervision enterprises in establish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process middling do not satisfy the conformity,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and from actual operation,investigate its root cause is mainly to the standard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China and no practical.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upervision enterprise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procedure is introduced,and establish procedure,principle,method,hope to establish supervisory enterpris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u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risk assessment;system planning
1 监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图1)
初始状态评审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点,主要进行监理作业活动的划分;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确定不可容许风险并指定控制计划;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规和其他相关方要求。
2 监理作业的危害识别
(1)监理作业活动的划分。作业活动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危害识别,在划分时应防止遗漏。监理作业活动按照地域特点,可分为内业和外业活动,具体可划分为如下三类:A类活动:行政管理作业活动。B类活动:项目施工、设计、监理文件审查作业活动。例如,施工监理文件审查作业活动可划分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查、监理规划审查等。C类活动:现场监理作业活动。可按照所监项目的专业特点对所监项目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作业活动划分。
(2)監理作业活动的危害识别。监理作业活动所造成的危害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工程本身和相关方,包括施工方和建设方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对监理企业自身及监理人员、访问人员造成的危害。
3 监理作业的风险评价
(1)监理作业活动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的原则是合理,最终目的是确定不可容许风险,结果是划分出不可容许风险、可容许风险、可忽略风险。风险的评价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对于A、B类作业活动较适合风险矩阵法进行评价,C类活动较适合MES法进行评价。(2)确定不可容许风险。不可容许风险的确定原则,从企业的内外部关系上有两个原则。外部确定原则是: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内部确定原则是:企业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当以此确定企业自身的不可容许风险时,应不低于外部确定原则。不可容许风险的确定方法,可采用“三方把关”的方法。即:第一,法规把关。第二,事故把关。第三,评价结果把关。凡是违反了上述任何一方,均为不可容许风险。
4 体系策划
(1)制定不可容许风险控制计划。按照是否需要提供安全设施等硬件保障,将不可容许风险的控制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属于必需采用硬件方可控制的,对需要提供硬件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才能控制的风险,可采用“目标-管理方案”方式,制定控制该种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管理方案。第二种属于采用软件就可以控制的,对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容许风险,不需要提供硬件设施,但需要制定新的程序或作业文件来控制的风险,可采用“运行控制”方式。(2)制定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方针,为监理企业规定关于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前进方向的理念和行动准则。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应与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的方针保持一致不能冲突。目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零”事故的追求,另一类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即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可把二者结合起来。管理方案,是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任务书”,形式可采取表格或文字的形式,具体内容包括:有关职能部门和现场监理机构的职责;完成任务的方法;所需要的资源等。(3)确定体系文件结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一般分为3个层次,即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其中作业文件是程序文件中某个方面内容的细致陈述,与程序文件没有本质的区别。
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编写原则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在内容上做到体现体系标准的要求,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其他要求。第二点,在文字陈述上既要具体、细致又要简明,既充分又要做到最小化。
(1)管理手册的编写。管理手册的核心内容是描述规范中17个要素的基本要求。对这17个要素的描述一般包括:目的、职责、控制要求、相关文件、相关记录。(2)程序文件的编写。程序文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目的、适用范围、定义、职责、工作程序及要求、相关文件、相关记录。(3)作业文件的编写。在编写作业文件时,要针对相应的程序文件,做到要注意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作业文件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规定。
6 结语
监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真正建立与运行能够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 OHSAS18001.挪威船级社[S].
[2] 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
[3] ILO/OSH 2001.国际劳工组织[S].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S].
[5] 宋大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理解与实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参加健康检查的从事医用X射线、工业探伤、同位素应用的全部放射工作人员为分析对象;另选取同期参加健康检查的矽尘工作人员为对照组。
1.2检查项目
根据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1]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眼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生化、心电图、B超、胸片、染色体等检查。WBC<4.0×109/L、Hb<110 g/L、PLT<90×109/L为异常。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符合要求的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1 079人,其中男性833人,占77.2%;女性246人,占22.8%。年龄范围为19~73岁,平均年龄为35.8岁;放射工龄0.6~50 a,平均工龄12.1 a。对照组504人,其中男362人,占71.8%;女142人,占28.2%。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32.6岁;接触工龄1~37 a,平均工龄10.4 a。
2.2 外周血象
放射工作人员WBC异常人数为36人,异常率3.3%;Hb异常28人,异常率2.6%;血小板异常4人,异常率0.4%。与对照组(矽尘)检查结果的比较见表1,2组WBC、H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
2.3 眼晶体
放射工作人员晶体混浊率为12.7%,对照组混浊率为6.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9,P<0.05)。见表2。
注:晶体混浊率比较,χ2=13.779,P<0.05。
2.4 甲状腺功能
将放射工作人员的T3、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2.5 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检查结果
10~20岁工龄段放射工作人员的WBC、Hb异常率最高,分别为4.3%和4.8%,但各工龄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及甲状腺功能(T3、T4)各工龄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放射工龄增加,眼晶体混浊率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9,P<0.05)。见表5。
注: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
注:晶体混浊率比较,χ2=143.19,P<0.05。
3 讨论
长期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造血系统有一定的损害,国内一些研究报道,职业受照人群的外周血细胞效应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WBC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及PLT和Hb的下降[3],本文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WBC数、Hb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辐射对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造血系统有一定影响,应引起重视。但本文显示,不同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外周血象异常率与暴露的工龄关系不大,与陈正其[4]认为的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生物效应是损伤与修复同时存在的动态变化过程观点一致。
在自然条件下,染色体自身发生畸变的概率是极低的,人体细胞染色体对辐射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当射线作用于间期细胞的染色体时,可以导致染色单体断裂或染色体断片,在细胞分裂末期形成子细胞时,这些单体断裂或断片可滞留于胞质中形成微核,微核率的高低可以间接反映机体的吸收剂量[5],所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远期效应的重要观察指标。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出,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阳性检出率均比较低,且不同的工龄组间染色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结果低于2010年贵州省和2011年广州省报道的结果(微核异常率分别为21.26%和5.17%)[6,7],说明射线对南通市放射作业人员机体细胞遗传物质未造成影响。其原因是工作人员低剂量辐射可诱导修复过程与(或)刺激增殖修复,机体内产生“适应性反应”。同时,随着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过去的陈旧设备更新换代,旧的机房重新改造或新建,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与过去相比降低明显[8]。
眼晶体由于不含脂肪而含65%的水分和35%的蛋白质,能吸收大量的电离辐射能量,属于射线中度敏感组织,一定剂量的X、γ射线和中子照射眼晶体后可引起混浊,可诱发白内障。结果发现眼晶体混浊发生部位主要是眼晶体的后极后囊下,晶体混浊形态以点状、粉尘状、条状混浊为主,少数出现空泡状混浊。射线组晶体混浊率达12.7%,虽低于文献[9]报道的32.17%,但说明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仍出现了一定的损害,仍应加强对眼晶体的防护。结果还显示,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眼晶体混浊率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9,P<0.05),说明晶体累积的剂量越大,机体生物效应就越明显,此结论与刘宗林在威海市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混浊及白内障发病因素分析中提到的观点一致[10]。以前,放射工作人员不注意个人防护,防护条件亦差,致使接受了较多的辐射,造成对眼的损伤,这是眼晶体损伤与工龄有关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研究中发现,在各种组织器官中,甲状腺是对电离辐射敏感性较高的器官之一,容易引起功能降低和畸变。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放射组的T3、T4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功能低于健康人群,原因是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这种抑制作用代偿性刺激TSH分泌增多,使机体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综上,通过2013年对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受到一定的损伤,近年来随着放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的改善,防护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由于放射新技术的应用,介入手术越来越普及,介入手术过程长,受照剂量大,再加上介入医生对射线危害认识不足,往往图方便,不使用移动防护装置,不戴铅眼镜等,致使部分医务工作者仍存在一定的电离辐射效应。所以医院管理人员及卫生监督部门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管理,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作者声明
1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十三
洋 山
第 二 季 度 环 境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管 理 工 作 小 结
港 区 二 期 道 堆 A 标 工 程
2006年第二季度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小结
2006年第二季度洋山二期道堆A标工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指挥部、监理、洋山总部的各级领导帮助、指导下,结合二期道堆工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施工实际情况。以公司,项目部年内安全目标为指导,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实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使道堆工程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一)针对进港闸口脚手架近期内将逐步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存在架子工和瓦、木工上下交叉作业,无安全警戒线和专人看护。个别临边防护缺乏,堆放材料不规范等隐患,项目部已发出整改通知单,必须限期整改,确保进港闸口高空作业不发生安全事故。
(二)开展对临时用电、机械设备的专项检查,共计检查各类电箱40只,存在隐患5只,电缆线无绝缘子架空5处,电缆线局部地方落水2处,电焊机进出线无防护罩3只,操作切缝机未带绝缘手套2人,上述存在隐患要求在2天内整改完毕。
(三)针对近期高温天气,现场施工人员开水不能及时保证供应,项目部要求各分包单位必须落实专人负责现场开水供应,确保不发生中暑事故的发生。
(四)重点抓好对大型机械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登记,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实行专机专人指挥,防止发生碰撞电杆和伤人。
(五)结合本月底市重大办文明工地对项目部检查,积极做好内业资料填写和完善。施工现场和生产加工区各类材料必须堆放规范有序。临设生活区环境卫生、食堂严禁供应变质、变味的饭菜,应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保证市重大“文明工地”检查通过。
(六)进一步完善06年防台防汛预案措施。做到可操作具体化,结合道堆工程防台防汛实际情况,使预案措施在台风之前能真正落实。
(七)在“6.5”世界环境宣传月,张贴横幅3条,宣传画10张,并按照公司关于环保规定,督促各分包单位做好危险废弃物等集中处理。
(八)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分包单位负责人学习、讨论集团公司1-5月
份事故简况及分析,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并查找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九)针对颗柱山三碴车辆上东海大桥污染路面,三渣颗粒散落桥面,严重影响大桥环境卫生。在指挥部、监理帮助、指导下,进行专项整治,落实专人对装运三碴车辆出场前的清扫,并与三航三碴场商定,每周轮流到大桥进行清扫,确保大桥三碴车辆行驶路面整洁。
(十)进一步对运输车辆司机安全行车的教育、检查,自觉遵守洋山港区道路交通安全有关规定,严禁超载。尤其是在危险道口,如大桥下口处,遂道口、纬三路,必须注意来往车辆,防止发生碰撞事故。同时教育分包单位上下班人员在途径遂道口应走人行道,防止集卡等车辆碰撞伤人。
上海港务工程公司 洋山港区二期道堆A标项目部
14.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篇十四
1、从事放射源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参加放射源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
2、相关部门对放射源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应该组织一次对放射源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确保放射源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辐射设备前熟悉设备性能,正确合理地使用辐射设备。
4、培训任务主要由经验丰富的放射从业人员担任,使更多的人了解放射源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原理。
5、根据当地及市级、省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到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防护培训班进行培训。
15.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十五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13年常熟市106家在岗的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878人为接触组,另选取本市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等物质的上岗前人员217人作为对照组。接触组和对照组年龄(χ2=0.87,P=0.352)和性别(χ2=0.51,P=0.476)匹配。
1.2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项目进行,包括内科、外科、皮肤科、眼科、五官科、血常规、血液生化以及B超、心电图、肺功能等[2],并选择检查对象的晶状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外周血象4个项目进行分析比较。
1.3 4项指标的检测方法晶状体浑浊程度判定采用裂隙灯直接观察法;外周白细胞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采用常规的静脉微量全血培养法;微核测定采用甲基纤维素法[3]。
1.4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均在计算机上建立数据库,由各科医生当场填写检查结果至数据库软件进行记录保存。本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基本情况描述采用Student's 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Peason χ2检验。
2结果
2.1基本情况接触组878人,其中男性699人,占79.6%;女性179人,占20.4%,年龄范围23~55岁,平均(31.33±8.98)岁;放射工龄最长28年零4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0年。对照组217人,其中男性168人,女性49人;年龄范围20~48岁,平均(28.17±5.62) 岁。两组基本情况数据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2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4项指标的比较结果
2.2.1晶状体浑浊率比较从表1可见接触组晶体浑浊率为5.81%(51/878),对照组晶体浑浊率为1.38% (3/21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 P<0.01)。见表1。
注:接触组—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
2.2.2染色体畸变率比较接触组染色体畸变率为0.32‰(28.5/87 800),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为0.05‰ (1/21 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01, P<0.05)。见表2。
注:接触组—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
2.2.3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较接触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83‰(72.5/87 800),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18‰(4/21 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P<0.01)。见表3。
注:接触组—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
2.2.4白细胞计数下降率比较接触组白细胞下降(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率0.79%(7/878),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0.46%(1/2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见表4。
注:接触组—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
2.3不同性别与4项指标的关系虽然男女发病率/ 下降率不同,但不同性别放射工作人员的晶状体浑浊率(男45/699,女6/179;χ2=2.48,P>0.05)、染色体畸变率(男20.5/69 900,女8/17 900;χ2=2.20,P>0.05)、淋巴细胞微核率(男61.5/69 900,女11/17 900;χ2=1.22, P>0.05)、白细胞计数下降率(男4/699,女3/179; χ2=1.02,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5。
2.4不同放射工龄与4项指标的关系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4项指标的发病率/ 下降率均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不同放射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晶状体浑浊率(χ2=13.34,P<0.01)、染色体畸变率(χ2=9.48,P<0.01)、 淋巴细胞微核率(χ2=11.2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计数下降率(χ2=1.87,P>0.05),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见表6。
3讨论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放射工作,放射种类也日益增加,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造成的潜在危害也越来越大。放射线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累积效应,最早损害造血系统,具体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升高等现象。眼睛晶状体对电离辐射同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改变是观察辐射效应的主要指征之一[4],而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也是反映电离辐射损伤的良好生物学指标之一[1]。
通过本次878名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和217名岗前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对比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接触组发生晶状体浑浊、染色体畸变以及淋巴细胞微核的概率高于对照组;2在接触组中,不同性别的晶状体浑浊、染色体畸变以及淋巴细胞微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接触组中,晶状体浑浊、染色体畸变以及淋巴细胞微核率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上述结论与文献报道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或相近[1,4,5,6,7,8,9]。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给放射工作人员的不同系统(包括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皮肤、眼睛等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且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损伤效应愈发明显[10]。虽然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辐射防护意识逐步增强,但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危害仍不容忽视[11]。医疗机构/ 企业和放射工作人员均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健康监护和放射防护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放射暴露,减少放射损伤,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通过对接触放射线作业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探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常熟市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878名和上岗前人员217名作为对象,所有人员均参与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项目进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的晶状体浑浊率(χ2=7.27,P<0.01)、染色体畸变率(χ2=5.01,P<0.05)和淋巴细胞微核率(χ2=10.25,P<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白细胞计数下降率(χ2=0.27,P>0.05)并未发现差异。上述4项指标在不同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中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不同放射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中晶状体浑浊率(χ2=13.34,P<0.01)、染色体畸变率(χ2=9.48,P<0.01)和淋巴细胞微核率(χ2=11.23,P<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白细胞计数下降率(χ2=1.87,P>0.05)并未发现差异。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够影响人体的晶状体和染色体畸变及淋巴细胞微核产生,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1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十六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应用
一、煤矿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与作用
(一)可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水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程序化、文件化管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方面可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三个承诺,一个适合”,即“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对体系持续改进的承诺,对预防为主的承诺,适合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可提高企业的自我约束力、自我完善的机制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保证煤矿企业持续有效地遵守各项最新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取得OHSMS认证,一方面可以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给外界树立良好的健康形象,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致使企业的产品更易于进入市场。OHSMS的全部体系文件,是一套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推行OHSMS,开展职业安全健康评价,有利于国际通行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加强安全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提高煤炭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可以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施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需要对本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同时所有员工都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可以真正发挥员工主人翁精神,同时企业增强了“ 以人为本、持续改进”的理念,OHSMS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强调劳动力资源的保护,重视人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由于推行OHSMS的首先受益者是煤矿职工,所以,它能够较好地激发广大煤矿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现行安全管理的区别。煤炭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其劳动对象和工作场所处于地下,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和移动中。矿井下存在五大灾害,生产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命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采用组织、检查等手段从严进行管理,通过考核和兑现奖罚对各级人员进行激励。这种类似于行政管理的手段,虽然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多发的苗头,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煤矿重复隐患多、事故频发的严峻安全生产形势。
煤矿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很大程度上与OHSMS的原理和要求是一致的,方法是相近的,但尚未达到OHSMS标准体系全面性、系统性的总体要求,与国际上通行的OHSMS标准模式还存在较大差距。煤矿企业严峻的安全生产现实,迫切要求从根本上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危险源,彻底治理煤矿的安全生产环境,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表1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与现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关系
(二)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特点。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更具有系统性。在这一体系中,从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到目标及管理方案;实施和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审核和管理评审,勾画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闭路管理循环网络,而贯穿其中的三级监控(绩效测量与监测、审核、管理评审)及三级管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管理),更使其具备了良好的运行条件。
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更为规范化。这一体系标准中每一个运行环节,都非常突出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而在具体运行中,对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不符合项的审核、纠正和预防等,都有非常具体详细的要求,为安全管理的“法治化”提供了一个“范本”。
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更加突出了持续改进的特性。PDCA循环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体系标准中,P是指策划;D是指实施;C是指检查;A是改进。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它可以覆盖煤矿生产中的所有作业人员和行为、所有作业场所和各种设备、设施。
三、实例应用分析
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矿位于新疆哈密境内,1958年建矿,2006年产煤125万吨,核定生产能力145万吨/年。井田内有两个可采煤层,其中4号煤层是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3.5米;6号煤层平均厚度2米,为局部可采煤层。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安装大倾角皮带机,副斜井采用绞车串车提升。采用综合机掘化掘进,锚网加锚索联合支护。采用走向长壁综放一次采全高开采4号煤层。
潞新一矿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2013年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按照初始状态评审的要求,收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确定适用于潞新一矿的法律
18部、法规82部、其它25部。建立了31个控制程序,通过对全矿生产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活动,共辨识出各级危险源共233个,三级危险源70个,二级危险源41个,一级危险源23个,对各级危险源均制定了控制措施。2014年潞新一矿开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对搞好全矿的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运行以来共发生轻伤事故3起,重伤人身伤亡及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为0,与前一年的同期相比,人身伤亡事故减少12起,,二级非伤亡事故减少10起,,比计划多出原煤7.8万吨,按照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经济学原理分析可得,企业实际增加效益收入为540(万元)。
结论:潞新一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体系的有效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即使发生事故,也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控制和处理,使事故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通过全面地辨识危险源,准确评价风险等级,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能有效遏制煤矿事故,保护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良好地承担了煤矿企业的社会责任。
建立煤矿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却是一个能够提高煤矿企业各项指标的管理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将逐渐被更多的煤矿企业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田瑞云.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实践及思考[J]. 煤炭工程,2012(10): 132-134.
17.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测量制度 篇十七
一、凡在我院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放射诊疗操作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参加个人剂量监测。
二、进入放射诊疗区域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监测牌,对进入放射治疗场所的工作人员还要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放疗区)。
三、要按规定将个人剂量监测牌佩戴在左胸前铅防护衣内侧,并妥善保管计量牌,严禁随意打开或敲打,若造成丢失,需赔偿经济损失200元。
四、外放设个人剂量检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一年四次,两次监测之间不能有时间间隔。
五、建立并终生保存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六、对个人剂量测量结果要进行及时告知测量人员,并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七、对个人计量检测值较高或者超过剂量限值的要进行超剂量调查,找出超剂量原因,做好调查记录写出调查报告存档,冰箱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八、对不明原因连续6个月出现超剂量的人员,要暂时离开放射工作场所1个月进行观察,并作出是否调离放射岗位处理。
九、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种。
18.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八
2012年以来,郑宏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落实各级文件有关规定,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把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员工职业的健康作为重点工作,认真进行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我矿员工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责任
建立了以矿长全面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矿长是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行政副职对行政第一负责人负责,对所管辖业务及分管部门的职业危害防治具体领导责任;通风科、安监科、人力资源科等各职能部门和各区队对职业危害防治负责。通过细化分工,使职责落实到人,明确了工作范围、内容,落实了责任,为加强我矿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班前会、宣传栏、培训学习、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就职业病防治、预防、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教育,通过宣
使用防护用品检查情况纳入本单位考核。检查主要包括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落实情况和劳动者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通过检查,各区队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及时督促员工正确配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加强职业病防治投入,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增加各个工作面的全断面净化喷雾数量,并在各运输转载处安装手动降尘喷雾等降尘装置。利用建设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机,敷设供水洒尘、供气管路、更新设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减轻职业危害的发生,使员工生活在健康、清新的环境中。
5.按照要求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职业病的防护、检查、复检、治疗等全部过程的各类资料,为公司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数据。对于不适合原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合理调岗、安排内退休养并进行公示。
四、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员工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二是对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有待加强。
三是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08-22
放射卫生自主管理工作情况报告10-12
放射工作总结06-26
放射科工作安排07-25
放射科医生工作计划10-14
放射科员工工作职责范文06-27
放射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09-21
放射科医生年度的个人工作总结08-13
湘潭市中心医院放射防护工作总结09-01
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防护检查工作自查表专题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