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优秀教学设计

2024-07-28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1.《师说》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1.因仅要求学生在放假期间进行预习,而教师没有对预习实效进行检测,加之没有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教师对学生的状况按照理想化状态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2.导入新课时纠缠“××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的见解”或“说说××的道理”这一限定的理解方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讲出如《捕蛇者说》是“作者借捕蛇者存在的这一现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的主旨。

3.因课件的线性结构安排,所以在上课时只能按部就班执行,无法实现自由跳转。如时代背景介绍应该出现于学生无法理解“不拘于时”的“时”到底指什么的时候?今后课件宜做成选择性结构的。

4.授课时预设的内容太多,生成的内容几乎没有。这既制约了学生的学,也限制了教师的教。所以上课气氛略显沉闷。

5.对教学目标“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重点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 这一条从课堂实际来看仅关注了后半部分,这一条目标应改为“重点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囿于课堂时间教学开展得并不好。本应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教师越俎代庖。致使仿写环节无法进行。

6.注重学生思维引导这一原则和功利的文言文课文“三多一少”虽存在矛盾,但个人认为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相对重要,毕竟字词积累是学生的事。

2.《师说》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韩愈,《师说》,教学思想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富强与民族兴盛之本, 是经济起飞与振兴、社会进步与安定的必要条件。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育人观、正确的学习观, 是教育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韩愈的《师说》中倡导的教学目的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与师生观等对当今教育仍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一教学目的观

教育行为的意义离不开对其目的的追问。教育目的主要指培养目标, 即人才的规格。人才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教育的过程。韩愈所认为的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他个人的人才观。《师说》指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认为, 教师的任务有三:一是传道, 即向学生传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二是授业, 即讲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三是解惑, 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者的位置摆得很清楚, 首先是传道, 其次是授业, 最后是解惑。在韩愈看来, 教师向学生讲授儒家的典籍也好, 解答疑难也好, 都是为了传道, 即为培养人才这个教育目的服务的。

二教学方法观

韩愈肯定了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 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解放。“解惑”, 与其说是对教师“教”的要求, 不如说更多的是对学生“学”的要求, 即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 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敢于且勤于置疑, 不要对教师所授“听而不疑, 信而不问”, 把自己变成知识的接收器。韩愈曾劝导弟子说:“子诵其文, 则思其义。”“师其意不师其词。”他告诫弟子们, 读书重要的是“师其意”, “思其义”而不应该人云亦云。强调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思其义”, 才会有所惑, 进而向教师提问“师其意”, 求得“道业”的长进。韩愈认为, 只有这种从“思义”到“有惑”, 再到教师“解惑”, 最后通过“解惑”的学习过程,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紧接着, 《师说》又指出:“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意思是不懂得断句, 倒要找教师求教, 而有了疑难却不找教师求教, 这种学习方法真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可见, 韩愈反对那种被动的、盲目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主张在学习中要“有所思”。作为一代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韩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既吸收了前人的观点, 又有自己的创新。

1. 治学贵在勤学深思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段话的含义是, 要想取得学业的精进, 必须刻苦勤奋;反之, 游手好闲, 无所事事, 就会使学业荒废;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 而败毁在因循苟且。他所说的“勤”, 表现为口勤、手勤、脑勤, 三者要结合起来。韩愈曾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焚膏油以继暑, 恒兀兀以穷年”, “读书勤乃有, 不勤腹空虚”。他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切学问都来自个人的勤奋学习。韩愈在文学上的较深造诣使之终成博学鸿儒, 就是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真实写照。

2. 学习重在博学求精

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 “贪多务德, 细大不捐”, “俱收并蓄, 待用无遗”。另一方面, 他又要求在博学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余少之时, 将求多能, 蚤夜以孜孜, 遂得穷究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韩愈强调“提其要”, “钩其玄”, 抓住重点, 掌握关键, 引导学生探求其精髓之处, 以达到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境界。他认为, 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 没有博, 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 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韩愈反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 言虽多而不要其中”的学习方法, 要求学习知识要有系统性, 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 对书中的精华仔细玩味, 反复体会, 才能提高读书质量, 获得良好效果。

3. 学习要有独创性

韩愈提出“师其意而不师其辞”, 就是说要学习古人, 以古人为师, 但不能尽信书本, 只拘泥于章句文辞, 而是要学习古文中的思想以及为文的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 以求得新意。要“手披目视, 口吟其言, 心惟其义”, 在深处思考的基础上, 还要有独创性。“能者非他, 能自树立, 不因循者是也”, 要“阖其中而肆其外”, 要有创见, 不流于俗套, 能独辟蹊径, 与众不同, “抒意立言, 自成一家新语”。

三教师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的重任, 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敬业的职业道德。韩愈《师说》中指出,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首位任务。这样做, 既是对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的继承, 也是针对当时儒道衰落、佛老兴盛而必须奋起振兴儒道的客观现实提出的要求。“授业”, 就是要向学生讲解传授儒家“五经”和“六艺”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这是推行儒家政治理想、贯彻入世原则, 献身社会和国家所必需的。“解惑”, 韩愈主张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意识和能力。因此, 韩愈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学生学习, 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各种疑难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 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韩愈认为, 要想恢复儒道的传统就必须重视师道。那么, 为师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称职的呢?《师说》指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可见, 韩愈是把“道”作为为师的标准, 谁有“道”, 谁就可为师。因此, 不论年龄大小, 也不论社会地位的贵贱, 凡有“道”就可为师, 有“道”与无“道”是衡量能否合乎师的重要条件。在此, 不难看出其择师的价值取向远远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围, 反对以社会地位和资历作为择师的标准, 而是以对学生负责为归依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是合格的呢?韩愈进一步指出:“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他认为, 那些只教学生读书、断句, 而不传授道理, 难以帮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这样的教师是不具备“传道”的资格的。由此看来, 韩愈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精通儒道, 在教学过程中解答学生学业上的疑难, 并有授予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韩愈的教师观对当前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 他重视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其次, 他注重教学中的学生反馈, 通过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和教师“教”;再次, 他重视教师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并否认“句读之师”为师;最后, 他肯定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教师能“传道”, 是传递社会文明的使者。

四师生观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谁先懂得道、谁有学问, 谁就是教师, 即“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到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也就是说, 由于对“道”的造诣不同, 对“业”的专攻不同, 学生在某一方面不如教师, 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从长远来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在某方面一定能超过老师。因此, 做学生的不能自卑, 学生要向教师学习, 但不能迷信盲从教师, 要立志发奋, 敢于超过老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做教师的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非通晓一切知识, 自己也有知识的局限性, 因此不应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 更不可有“学阀”思想, 以权威自居, 压制学生, 害怕其超过自己, 要以知识、人格和精神的魅力赢得学生, 要不断学习, 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师生们要效法孔子“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精神, 从而形成人们交互为师、相学较长的新风气。既然“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作为学生向先闻“道”的教师学“道”, 向“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学习他们的专长, 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这就是说,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即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为师。韩愈认为教师不可能全知全能什么都会, 只不过是闻道在先, 有某一方面的专长而已, 否定了教师决定一切的做法, 这一思想难能可贵,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第一, 师生关系必须立足于现实, 而不能超脱于现实之外。“只有走进现实的教学, 教学论所担负的指导实践与完善自身体系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同时, 只有把教学看做是教师和学生的特殊交往生活, 以教学生活视角看待教学问题, 尊重学生的发展, 尊重教师的反思, 教学论才能超越现实,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并且, 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教学, 将为未来教学论走向开放性、融合性提供契机。”教育本身属于社会的子系统, 受到社会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而教学在与社会生活交接的地方却机械地存在着的, 没有能够整合学校及社会的生活, 使教育的合力真正能对学生起作用。这就要求教学要回归生活。

第二,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突破二元对立的桎梏。如果教育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 教学中所存在的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对立、冲突等问题, 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把教师当做教的主体, 同时又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体, 或者说仅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体, 人为地将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 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中两种并行的存在, 所发生的关系都是外在力量强迫出现的结果, 导致一切美好的理论只是理论而已。突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二元对立必然要求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品质。对话, 是教师和学生在精神层面实现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师生关系不应是单向的和单纯信息性的, 而应是双向的、交互作用的对话。实现对话要求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不再是知识的教师教授无知的学生, 而应该更多地体现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影响。而且, 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建构师生之间的“我—你”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是一种对话、交流、沟通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发生与维持不仅是因为知识的授受, 还应该有情感的交流和对未知领域的共同渴望及探索。

第三,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绝对不能预设也不是预成的, 师生关系是在扎根现实生活的教学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不断发展着的主体性的人, 本真意义的教学的发生依赖于人的不断发展着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存在着的, 而是各种各样的要素 (包括内在和外在的) 在相互作用、追求教学之所“是”的过程中“成为”的。生成性的教学消解了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主客体实现了统一, 学生在非对象化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感受、体验, 让自己思想的变化自行显现并能够为自己感知。

参考文献

[1]阮彩霞.浅析韩愈《师说》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选论 (第三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孙培青.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胡守仁.韩愈叙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5]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 (第一卷)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师说》课堂指引 篇三

1.课文阐释

《师说》是唐代大文学家、教育家韩愈所著的一篇专论教师的千古不朽的佳作名篇。文中着重阐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提出了教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择师的标准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为基本条件。还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在师生关系中,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观点。注入了民主和辩证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和斗争精神。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懂得从师之道,还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2.作者简介

韩愈(简历见教材注释),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其并列的其他七位名家分别是:唐代的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主张“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但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人们评为“以文为诗”。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3.文体说明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或主张。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重点突破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要求考生掌握《考试说明》中的18个虚词的用法。

特殊的文言句式在本课中也有所涉及,下面分项分类总结如下: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含义是:

2.或师焉,或不焉。

()通(),含义是:

(二)难字注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六艺经传 () 4.句读()之不知

5.无长()无少6.或师焉,或不()焉

7.官盛则近(yú)

8.孔子师郯子、(cháng)____弘、师襄、老(dān)

(三)古汉语中,有一种古今异义现象,请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古今意义有何不同。

9.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_____,今义

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古义_____,今义

11.无贵无贱

无:古义____,今义

12.今之众人

众人:古义_____,今义

13.小学而大遗

小学:古义______,今义

(四)一词多义是古汉语的常见现象,掌握下面重要实词“师”的含义。

师:在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1)作名词,有三种情况:①作“老师”讲;②作“专门技艺”讲;③作“姓”讲。

(2)作动词,有三种情况:①作“学习,效法”讲;②作“从师”讲;③作“以……为师”讲。

解释下面句中“师”字的含义和用法。

14.古之学者必有师()

15.吾师道也()

16.不耻相师()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8.孔子师郯子……师襄()

19.或师焉,或不焉()

(五)文言中,名词和形容词在句子里活用作动词,除使动用法外,还有一种常见用法。如“吾从而师之”的“师”,就有“以……为师”的意思。这叫做意动用法。

说说下边句子加点词有何特殊用法,作何解释。

2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耻:用法_____,释义

2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用法_____,释义

2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羞:用法_____,释义

23.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用法_____,释义

2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用法_____,释义

25.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用法_____,释义

(六)总结本文中文言虚词的用法

26.“而”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①人称代词,你,你的;②连词,表并列,表转折,表修饰,表相承等关系;③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却”的意思。

请根据句子解释下面句中“而”的意义与用法。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惑而不从师()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吾恂恂而起()

(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6)而翁归,自与汝复算()

27.“于”在文言文中有以下用法:①介词,引出动作、处所、时间和对象;②介词,作比较,“比”;③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请解释下面句中的“于”的意义与用法。

(1)不拘于时()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师不必贤于弟子()

28.“之”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助词、也可作动词。

在本课作代词时,有两种情况:①指代人或事物;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作动词时一般解释为“到,往”。

下面句子中的“之”作何解释,请辨析。

(1)择师而教之()

(2)郯子之徒()

(3)古之学者必有师()

(4)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9.“其”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和语气词。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②复指,作主语;③作兼语 ;④作定语。

作语气词有两种情况:①表猜测; ②表感叹。

下面句子中的“其”作何解释,请辨析。

(1)其可怪也欤!()

(2)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余嘉其能行古道。()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七)说说下面句子是何种特殊句式。

3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1.不拘于时。()

3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八)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34.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

【参考答案】

(一)

1.“受”通“授”,教授 。2.“不”通“否”,不。

(二)

3.zhuàn4.dòu5.zhǎng6.fǒu7.谀8.苌、聃

(三)

9.古:泛指求学的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10.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1.古:无论、不分;今:没有 。

12.古:一般人;今:许多人。

13.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四)

14.名词,作“老师”讲。

15.动词,作“学习,效法”讲。

16.动词,作“学习,效法”讲。

17.名词,作“专门技艺”讲。

18.“师郯子”的“师”,动词,作“以……为师”讲;“师襄”的“师”,名词,是人的姓。

19.动词,作“从师”讲。

(五)

20.耻,意动用法,是“以……为耻”的意思。

21.师,意动用法,是“以……为师”的意思。

22.羞,意动用法,是“以……为羞”的意思。

23.小,意动用法,是“以……为小”的意思。

24.奇,意动用法,是“以……为奇”的意思。

25.粪土,意动用法,是“以……为粪土”的意思。

(六)

26.“而”

(1)连词,表相承关系。 (2)连词,表转折。

(3)连词,表并列。 (4)连词,表修饰。

(5)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却”的意思。

(6)人称代词,你,你的。

27.“于”

(1)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介词,引出动作、处所、时间和对象。

(3)介词,作比较,“比”。

28.“之”

(1)代词,指代人或事物。

(2)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3)助词,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4)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助词,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

(6)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29.“其”

(1)语气词,表感叹,多么。(2)语气词,表猜测,大概

(3)代词,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4)代词,作兼语,他。 (5)代词,作定语,他的。

(6)代词,复指,作主语。

(七)

30.判断句。 31.被动句。

32.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

(八)

33.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4.《师说》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范读。【教具准备】CAI课件MP3朗读文件纸质学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熟读课文《师说》。(早读或课外)

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早读或课外)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三、知识积累(20分钟)

1、注音

愚()郯()巫()句读()或不焉()经传()从师()读书()不能()传道()从容()聃()蟠()苌弘()近谀()贻()冉()潘()长幼()须臾()怡()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传道受业解惑 ②句读之不知 ③或不焉,或师焉

3、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意。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今: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今: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今: ④小学而大遗古:今: ⑤句读之不知古:今: ⑥今之众人古:今: ⑦无贵无贱古:今: ⑧吾从而师之,古:今:

4、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师、道、传”的用法和意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师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 道 道相似也

师道之不传也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而耻学于师 ③小学而大遗 ④位卑则足羞 ⑤吾从而师之 ⑥吾师道也

6、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之、其”的用法和意义 爱其子而教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师道之不传可知矣 句读之不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蚓无爪牙之利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余嘉其能行古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辨析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⑤而耻学于师。

⑥不拘于时,学于余。⑦师不必贤于弟子。⑧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⑨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⑩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⑾则群居而笑之。

⑿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四、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6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分发《师说》纸质学案。

二、作者作品简介(内容参见幻灯片1-10)(3分钟)

三、指名朗读、齐声朗读、MP3范读课文《师说》。(早读或课外)

四、精讲并点拨【知识积累】1-7(答案见幻灯片11-16)(10分钟)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由朗诵课文《师说》段落。

二、研读语文必修3《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92-99和语文必修3《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41-42,并自主完成“问题探究”1-5题。(18分钟)1.整体把握:请概括段落大意。答:

2.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 答:

3.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答:

4.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答:

5.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答:

三、小组讨论(3分钟)

四、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5分钟)

五、自我创新展示(质疑问难)①题目(要求就课文提问): ②答案(字数在50-100个之间): 教案(教学过程)

一、指名背诵课文《师说》中的名句名段。(3分钟)

二、指导研读语文必修3《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92-99和语文必修3《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41-42,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问题探究”1-5题。(18分钟)

三、点拨精讲“问题探究”1-5题(10分钟)(答案见幻灯片17-21)练案(自主练习)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B.《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D.韩愈的创作实践了其倡导的理论,代表性的作品有《马说》《原道》《原毁》等。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蟠(fán)

句读(dú)

针砭时弊(bì)B.谀(yú)

苌弘(chánɡ)

六艺经传(zhuàn)C.郯(tǎn)

谄(xiàn)媚

不拘时(jū)D.聃(dān)

严谨(jǐn)

以资切磋(chā)3.下列“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C.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方法)D.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4.下列句子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今王鼓乐于此 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将军身披坚执锐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下列句中加粗字与“而耻学于师”中“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成以其小,劣之

7.下列译句有误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蠢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蠢人之所以成为蠢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他和他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样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没有地位高低年龄大小之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8.默写。(4分)

(1)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

(2)古之圣人„„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人行,_______________。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

5.《师说》教学设计 篇五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6.《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六

《师说》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其缜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规范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文章的观点从现在看来,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何发挥这篇文章的资源优势,引发学生积极展开求异思维,培养他们“动口说”“动手写”等能力,是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究的一个议题。

【学情分析】

224班是个文科班,虽然文化课的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但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加上我平时也常把“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辨”“促其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只要诱导得法,学生会表现出空前的探究热情,分组讨论时,教室内会涌动着一种积极探索、主动进取的热烈气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参与者。而因“参与”感受到的喜悦又会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探求愿望。

【教学理念】

关于语文教学,叶老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学生只领会教材的质与文还不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其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能自领会之境。”(《书简》)杨贤江先生也认为学习上应提倡“自动主义”:“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而张熊飞教授实践和倡导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也以“诱导学生思维”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我组织本课教学时力求做到以引导学生感知、认识韩愈“论师”的主要观点为诱发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研究的欲望,围绕“师”这一永久话题设置了一系列疑问,并以此为作文契机,进而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我首先组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对照注解,把握重点字词语“惑、下、句读、遗、相若、盛、不齿、专攻、拘、嘉、贻、乃、则、于、所以”等和词类活用的几个例子(如“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则耻师焉),并疏通文意,进而熟悉并背诵全文。

二、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勇夺三军之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其著名的《师说》中阐明了哪些重要的观点?大家是否可以背得出来?

(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跃跃欲试,已进入“愤”“悱”之境。)

教师:好,请同学用文中原话回答。

1、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2、求学的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3、择师的标准和态度是什么?

4、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同学积极思考(2分钟),然后举手发言,背诵出下列文句:

板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文章第二段以及下列材料,开动脑子,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答韦中立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同学们左右低声研讨,然后发言。)

李鹏飞:《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的.,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我国古代关于“师”的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焦阳:作者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少年人、贱人身上也可能有道,对于有道的人,不论其长幼、贵贱,都应该视之以为师。他还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为榜样,教训那些“君子”们。这就是说下等人也有值得上等人学习之处。这就不仅打破了天命观、天才论的框框,甚至也突破了剥削阶级的等级偏见,这在门第观念特别强的封建时代显然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提倡教育者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那就更是有进步意义的了。

……

四、引导学生对前代名人的观点质疑

教师:用我们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一下韩愈关于从师学习的观点及论述,看看还存在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围绕“教师的职责”“择师的标准”“师生的关系”等问题按小组讨论,而后作典型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同学热烈讨论,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教室内涌动着积极探索的热潮。)

教师:

同学们讨论得如此热烈,那我们干脆来个口头话题作文,话题是:

“我心中的好老师”、“最漂亮的师生关系”

(同学听后更加兴高采烈,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

贺劲达:教学活动不应该是老师单向的“讲授”或“传递”,学生也不能只成为被动接受的一方。我想一名好的老师,应当是一名高级琴手,能拔响学生大脑里的每根弦;应当是一个出色的导游,总能把学生引向风光旖旎之境;应当是一位幽默大师,总能把学生逗得乐颠乐颠的;更应当是一只钟表,总能在铃声一响时恰到好处地结束讲课,让学生尽情地享受那自由自在的课间十分钟。”

张妍:“教学应该成为一门艺术,教师要学会不刻意的赞美学生,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李鹏飞:“老师要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变成一个顾问,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师生应在课堂上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

贺晓东:“‘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然而,怎样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呢?问号是催人攀登科学高峰的铜鞭,启发是引导学生勤学深思的钥匙。”

刘洁:韩门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艺经传都通习之”,又拜名家(韩愈)为师,可一生平平,“泯然众人”。这个事实足以说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之观点的局限性。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补充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老师与学生思维上的同频共振。老师的作用应该由‘传道、授业、解惑’改为启动思维,诱发激情,引导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自觉探索,主动进取。”

“老师应像一片树叶,有一条主干脉,那便是他的总体教学思想,而叶面上的层层脉络就是他针对每一类学生而设计的不同教学方案,充分挖掘各类学生的内在潜能,弥补他们思维方式上的不足,并能够端正学生的心态,使他们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用他的魔棒把学生的思维击活,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老师应是我们的朋友,在你犯错误时,去细心的教导你;老师应象我们的亲人,在生活上帮助你;老师更应是一位伯乐,善于发掘每一个人的优点,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

“不要吝啬您那一句鼓励的话,回为那很有可能会把一个堕落的天使挽救回天堂;不要将您的讽刺撒向大江南北,因为那也很有可能会使一个正在努力的人失去信心。老师,您是神圣的,但我们更希望您是可亲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师’只指人,而我认为师可以是一句话,一本书,一件事。”

“‘没有知识的道德是愚昧的,没有道德的知识是危险的’。所以我认为‘师者,所以令学生德才兼备者也。’”

“老师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老师应‘授之以渔’,教给我们生存之道”……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的设疑,分组讨论的方式激活了全班同学的思维,思维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五、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批判了名家的观点,并已从各个方面描述了理想中的教师的形象,说明了教师的职责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看来,我也得重塑自我了。下课之后,把刚才的发言整理成短文。

【目标分析】

本课原定目标是: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思”,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课堂上同学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动脑”带动了“动手”“动口”,而“动手”“动口”又促进了动脑。提出了一些很有值的见解和看法。应该说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课后反思】

1、只要诱导得法,设疑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他们会表现出超出我们预料的探究热情。课堂上从始至都涌动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情绪。

2、学生在思考、探求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贮存积累。同学在发言时娴熟地引用了中外名言。贺劲达同学能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师”的作用。

3、思索、探究的过程,本身就可能成为学生养成某种能力的过程。刘洁同学在论证韩愈关于“从师学习”观点的不合理性时,居然以韩门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艺经传都通习之”,又拜名家为师,可一生平平,“泯然众人”的事实说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之观点的局限性,表现出了严密的逻辑思维,不经意间,熟练地运用了引伸论证的方法。

7.师说语录 篇七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

语文教育最需要诗人和艺术家的想象和激情。特别是在这样的想象和激情奔涌的过程中, 在和孩子的共同学习、研讨、交流和情感碰撞、对接的过程中, 教师会不由自主、不知不觉地和他们一起, 个性不断张扬, 思维充分发展, 素养逐渐提高。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严华银

真正成功的语文老师, 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内在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

——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钱梦龙

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是语文教学风格的一大要素, 它决定了一位教师与众不同的个人风貌和独特的教学创造力。

——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程红兵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 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是相关内容和语文的和谐。一切恰到好处, 一切浑然天成, 一切顺其自然;应该有的都有, 不该有的都没有, 是为至境。

——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黄厚江

抓住了语言, 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在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前进。

——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协会学术会员洪镇涛

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存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课应该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8.韩愈《师说》的四个字 篇八

《师说》全篇由“师”字统领:轻“师”必“愚”,重“师”则“圣”,兴“师”在“学”。

第一段的立论是阐释从师道理,尤须紧扣“师”字进行教学。这段文字解决两个问题:人为何要从师?以什么人为师作者的观点很清楚:其一,学必从师;其二,唯道是师。理解第一个问题是重点,作者从三个角度来阐发:首先从古代传统看,学者有师;其次从为师职能看,道要人传,业要人授,惑要人解;再次从认知实际看,人非天才。人皆有惑;这三点足以证明人必从师。三层意思的阐发是紧密勾连的,一、二层以一“师”字勾连,二、三层以一“惑”字勾连。文章为何从“古”字发笔?因为观今宜鉴古,从“古”说起说服力强;韩愈尚“复古”,从“古”说起势在必然。关于师之职能,论者多谓“传道”、“授业”更重要,这诚然是不错的,但高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最基本的教学实践——“解惑”,“惑”之不解,遑论其“业”?“惑”终不解,遑论其“道”?“道”得以“传”,“业”得以“授”,必自“解惑”始。因而下文很自然地谈到人皆有惑,惑须从师的问题。这就说明,作者所谈论的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从“师”不仅仅是童子的事情,为“师”者也不限学塾课徒者流。既然人皆有惑,惑须从师,那么谁可为师?作者指出“闻遭先”者足可为师,师者,有“道”而不论贵贱,“先”“闻”而无关少长。择师、从师的原则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段围绕一个“师”字做足文章,为下文发论叙事埋下伏笔。

第二段“嗟乎”一转,反承上文以抨击轻师世风,从反面证实“人必从师”。文章结构这样安排,既是作者“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使然,也是论说文“有的放矢”的文体特点使然。分析这段反面论证,须抓住一个“愚”字。开头一个因果性论断就暗古了“愚”之一字:“师道不传”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惑也难”,亦即积惑难解,而积惑难解就是“愚”。上面从事理上总说,下面通过对比分说。“古”与“今”、“大”与“小”、“下”与“上”诸多对比,着眼点、侧重点在于今之众人、今之家长、士大夫之族。所有的对比,最后都归结到一个“愚”字,说尽今人何以“愚”。今之众人耻从师,今之家长不善师,上流社会嘲相师,致使全社会是处皆愚,愚不自知,愚不可及。以上三层“愚”之论是逐层深入的:耻从师害己——使己愚;不善师害子——己与子俱愚;嘲相师害人——己与人俱愚。“愚”的范围愈来愈大,“愚”的程度愈来愈深,“愚”的社会层次愈来愈高。同样是轻视师道,而士大夫之流轻视师道的危害性最大,他们影响整个社会!就是在他们的恶劣影响下,今人或耻从师,或不善师,或不敢师,也正因为如此,“师道”久被封杀不传!换言之,师道不传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士大夫之流嘲相师。

第三段引经据典,遥呼文首以树立从师典范,从正面证实“唯道是师”,与第二段构成鲜明对比,因此教学时应扣住与“愚”相对立的“圣”字,让学生思考:圣人何以为圣?圣人何以无常师?第一个问题是不难于理解的,圣人之所以为圣,肯定与上述三种态度和做法不同,圣人不耻从师,善于择师,学无常师,一句话,转益多师才能成为圣人(有孔子之行为证)。第二个问题文章从两方面阐述:其一,是处皆有师(有孔子之言为证);其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明摆着的实情)。是处皆有师,是说人人身上都有值得“师”的地方,隐含要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观点。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能者为师,即后“闻”者必以先“闻”者为“师”,未“专”者必以“专”攻者为师,隐含不拘一格、不耻下问(“师”问“生”,“长”问“少”,“贵”问“贱”)的意思。圣人深刻认识到是处皆有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能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无常师”,也正因为如此,“圣人”最终达到“益圣”的境界。这一殷处处关锁前文,“圣人无常师”既照应篇首发句,又与“三人行”句照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问道有先后”上呼首段“传道”、“其闻道也”;“术业有专攻”上呼首段“授业”。就是一段之内也是内义脉注:孔子以郯子之徒为师(事实)——“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原因),由事实得出结论,由结论追溯原因,有论有据,无懈可击。

中间两段均是论证,最后一段则为结论,总收正反论证,寄望从师后学。这一段交代写作缘起的文字,历来很步人着意挖掘,其实与上文逻辑联系非常紧密,这不仅在于“不拘于时”反呼了第二段的反面论证,“能行古道”顺乎了第三段的正面论证,而且在于它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复兴师道?这一段实质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指归。讲清这个问题要抓住一个“学”字,“好古文”,是说李蟠学习目标对头,正与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相吻合;“通习之”,是说李蟠学习方法正确,前述童子们“习其句读”与之不可同日而语;“学于余”,是说李蟠老师选得恰当,找到了真正能“传其道、解其惑”的人。这样“学”,人方可远“愚”;这样“学”,人可望近“圣”:这样“学”的人多了,“师道”方可复兴流传。

上一篇:第子规读后感300字下一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