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影评

2024-12-13

金陵十三钗影评(共13篇)

1.金陵十三钗影评 篇一

<<金陵十三钗>>影评

——黑暗时代的真善美

首次听到张艺谋导演拍摄这部片子,自己就很是期待。从拍摄初期起就一直关注这部电影的动态消息,直到后来的横空出世。

老实说,这个是我第一次写影评,之前看电影看到很多好的电影,自己也只是心有感想,但并没有顺势将那种内心情感给记录下来。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确有种震撼感。

故事以二战时期日军侵华南京并进行大屠杀为背景。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以那种至死的精神去捍卫保护清纯女学生,如此悲壮,如此让人敬佩。想想豆蔻死的惨景,让人心痛,让人揪心,更激起对日军的憎恨。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任何语言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内心的那种愤怒瞬间涌上心头。豆蔻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即将死去的“弟弟”谈一首曲子而已。她最终还是没能亲手弹奏一曲。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

作为秦淮妓女之首的玉墨,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但即便肉体被摧残,但以她所代表的秦淮女们却仍旧保持着内心的那份真善美。在危难时刻,为保住女学生的纯洁,她们挺身而出,用生命捍卫尊严。

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在电影里面,让我们看到了黑暗时代下,人性中的光辉。

2.金陵十三钗影评 篇二

《金陵十三钗》中的主人公是一群女学生, 以书娟为中心, 她们受过西方文明的洗礼, 会说流利的英文, 唱赞美诗。她们不同于以往抗日叙事中的中国受害者的形象, 日军“三光政策”下的农村受害者们是未觉醒的落后势力, 而书娟她们是中国现代性进程的萌发标志, 很脆弱, 容易夭折。她们是战争年代纯洁无辜的受害者, 看着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被战火无情地吞噬, 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怜惜之情, 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

纵观世界各国的二战电影, 以女学生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模式在反法西斯阵营的电影中并不多见, 倒是战败国、战争加害国日本对此津津乐道, 《姬百合之塔》是日本战后最典型的反战电影之一, 至今已被多次重拍。

《金陵十三钗》中的教会女学生与《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年龄相仿, 形象也相似。这些女学生作为一个整体, 除了最核心的主人公几乎分辨不出个体, 她们的蓝布衫和“姬百合”的水手服具有同样的符号功能, 是战争中受害者的标签。无辜女学生的身份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呢?

同处在战火中, 和这群女学生相比, 那些青楼女子较容易生存, 更能坦然面对, 同时学生的人格上升, 是圣洁与肮脏的对比。她们兼具东西方特色:烫发、胸罩、丝袜、旗袍、琵琶, 和淳朴的女学生蓝布衫相比, 妖媚无比。初来到教堂, 便霸占了地下室, 喝红酒。她们和书娟这些人格格不入, 学生看不起这等下作人, 打从心眼里厌恶她们尤其是玉墨。然而一次日军洗礼教堂时书娟引走了日本士兵救了玉墨她们, 把自己逼到了风口浪尖上。在如此危急时刻书娟放下心中的忿恨保护瞧不起的妓女, 她们不仅圣洁而且大人无己、高尚。

《金》的大背景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开场就硝烟弥漫, 充满杀戮和血腥, 战争一开始, 地狱之门就打开了。战争对人性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正常的理性存在被置于瞬间毁灭的境地, 人的理性也就被生存本能在瞬间撕裂。战争让人的兽性失去道德的约束, 人被异化为野兽, 士兵们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以让人发指的行径把特定情景中的人性之恶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士兵之间的搏杀源于各自的使命和责任, 对平民百姓的虐杀则是战争催发出的人性压抑下的兽性。

战争的硝烟并不是《金陵十三钗》的主题, 战火仅仅是作为展示人性的背景。但是这一朦胧的背景却又是如此的清晰, 它给作品人物的性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战争的残酷与女学生们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 女学生们如何能抵御枪弹、流弹的袭击, 战乱中如何保护自己弱小的生命。

二.反日情绪的廉价狂欢

不管是读完严歌苓的小说, 还是看完张艺谋拍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心灵在压抑中咒骂着无耻的侵略日军, 对他们的残忍行为深表痛恨, 七十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反日情绪在叩响中国国人的灵魂, 《金》成功地唤醒了国人内心的仇日情绪, 它是操着狭隘的爱国主义带给国人廉价的狂欢。

《金陵》用女性的身体作为媒介, 抵达历史的通道, 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换取国人的爱国主义。梅洛·庞蒂说“世界的问题, 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其实历史也不例外, 尤其是一个民族苦难和屈辱的历史, 最先诉诸的就是人的肉身。细读《金陵十三钗》不难发现, 文本中堆满了“身体”, 其中既包括书娟朦朦胧胧中觉醒的身体, 也包括窑姐们肮脏的“香香肉”;既有红菱“肉滚滚的肚皮”, 也有玉墨胸脯显出的“两团圆乎乎的轮廓”;不仅有“黛玉般”小儿女的痛经, 还有妓女豆蔻“下体被撕烂, 肋骨被捅断”的创痛……可以说, 在这篇小说中身体无所不在, 其存在既是物质性的, 也是隐喻性的。

小说叙述毕竟不同于历史书写, 虚构和想象为其赢得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它们可以在叙述和历史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形象。严歌苓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让这个民族直面“令人不快的历史”, 使其“由强迫性失忆变为强迫性记忆, 记住那些不忍回顾的历史”。这就要求在故事中民族的苦难不仅要“有血有肉”, 而且让人“刻骨铭心”。

《纽约时报》评论《金陵》:张先生采用了一维的、充满爱国之心的方法揭露日军对南京的入侵和占领并非毫无理由和不合时宜。近来一些中国电影显示出更加感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对侵华日本的妖魔化。

显然, 《金陵》所引起或者说利用的是群众的反日情绪, 也加深了这样一种没有普世价值的情绪。《姬百合之塔》并没有强烈指责敌人—美国, 灾难的主要责任在于陷入非理性狂热的本国军队, 这符合日本战后的主流观点—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现代化成果因为军方的孤注一掷而血本无归。

这样的战争片, 终极目的应该是反战争、反罪恶, 而不是煽动反日情绪。在整个故事中, 看不到对战争的反思和控诉, 有的只是对日本士兵强暴行为的极度渲染, 有的只是对反日情绪的极度煽动。王小波说过:“鼓励大家去仇恨一些人、残害一些人, 比如宣扬狭隘的民族情绪, 这可以迎合人们野蛮的劣根性。煽动仇恨、杀戮, 乃至灭绝外民族, 都不要花费什么。煽动家门只能用这种方法给大众提供现实的快乐。”很不幸的是, 一部《金陵》, 恰恰给这一句话作了脚注。这样的狂欢虽然造价6亿, 但它仍然无比廉价。

《金陵》把西方作为拯救者, 把自己和日本放在对立的立场。男主人公约翰是来自西方的拯救者, 也是成熟的现代文明的化身, 与女学生和妓女代表的前现代国家尚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相对照, 他修理卡车, 现代文明符号的行为也佐证着这种身份。约翰属于大屠杀叙事中的“中立者”谱系, 如《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拉贝日记》中的拉贝、《再见, 孩子们》中的神父, 乃至《卢旺达旅馆》中的旅馆经理, 他们要么属于交战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国家, 要么从事商业、医生、宗教等相对不受政治影响的职业, 这类人物的身份便于周旋在屠杀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 他们表面上是“中立的”, 暗地里为弱者提供某种庇护。

然而, 约翰作为西方拯救者的代表, 他挽救了谁?书娟们要直接依靠西方文明的代言人约翰, 与当时贫弱的中国无力抵抗日本, 必须仰仗美国援助的状况相符。《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与辛德勒类似, 他经历了从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对异族女性的本能欲望起到了推动作用, 纯洁无辜者的惨死则唤起了人物心中的人道主义情感, 《金陵》片中摔死在约翰面前的女学生与《辛》片中的红衣小女孩有类似的功能。这种“普通英雄”是很讨巧的叙事套路, 自私、放荡等缺点反而让主人公的拯救之举更有人性光彩。

当约翰暴露出他心灵最柔软的一面, 告知玉墨他为了给死去的女儿化妆才从事殡葬人员的职业, 他此时已经从好色的、唯利是图之人, 蜕变成了英勇的、人道主义的拯救者, 玉墨委身于他的行为有两情相悦的成分在内, 不再是赤裸裸的肉体交易。通过这套叙事策略, 《金》片通过白人男性 (成熟的现代文明) 拯救中国女性 (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 这一图式, 影射了战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同时又竭力淡化中国仰承美国鼻息的弱势地位。

用女性的身体来书写历史, 这样的“视觉盛宴”带给群众廉价狂欢, 激起反日情绪。在全球化的背景, 讲求人道的国度, 是不合理的, 荒谬的。

摘要:小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国内获得广大的好评, 它为何如此受宠, 源于它的叙事模式。它将纯洁的女学生作为受害的主体, 是并不多见的叙事手法。与此纯洁相比的那群秦淮河女子, 爱国是走向圣洁的唯一出路。

3.金陵十三钗 篇三

编剧: 刘恒 / 严歌苓

主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倪妮等

上映日期: 2011-12-16(中国大陆)

豆瓣评分:8.3分

剧情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所天主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教堂里躲着一个“爱财”的美国人、一群教会学校的女学生、十多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面对着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大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保护学生的伤兵被杀,女学生们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贱低”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刃,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影评

《金陵十三钗》:“商女救国”的微言大义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脉络并不复杂:一群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和一群女学生躲在教堂,日军要抓学生去“庆功”,秦淮河的女人们挺身而出,代替了学生。这个简单的故事,原著作者严歌苓用了20多页的短篇小说就写完了,如今变成一部145分钟的电影,它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既然是描写战争,日军和国军的南京攻防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片的前一个小时,佟大为饰演的国军和日军打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巷战,虽然我知道这样一个国军对几十个日本兵的打法带有一定的艺术渲染,但依然会被佟大为那份充满血性的抗争所悸动。这也是电影带给观众的一种魅力。

随后在教堂的戏份里,偷鸡摸狗的贝尔、女学生和风尘女子们的对峙,大难临头的悲悯,日军的残暴、冷酷,乃至最后必然的结局……很让我意外,张艺谋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每一段,都处理得那么理想。有缺陷的男主角,纯粹只是为了钱才去教堂,带着点痞子气的他(命悬一线躲在面粉堆里都不忘走的时候带一袋),在杀戮里清醒,从假扮神父到真的肩负起神父的职责保卫学生,贝尔饰演的男主角约翰,很是让我喜欢。虽然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和刻画模式类似于《辛德勒的名单》,但是,这其实已经是一种称赞了——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华语电影,也能在一个角色的塑造上,和大师级的《辛德勒的名单》相媲美?

在第二段,风尘女子和学生的交锋里,从一开始的互相看不起,到最后大难临头下的齐心协力,情绪的延伸是非常自然的。叽叽喳喳见惯大世面的金陵十四钗,就算是躲到地窖里也能养猫打麻将;而唱诗班的女学生,则在瑟瑟发抖饱受恐惧的煎熬。两个特殊的群体产生了足够的戏剧冲突,再用厕所使用权的争执迅猛地切换到日军的闯入,接着带出殊死抗争的中国军人和冷酷的日本军官。从剧作角度,中间这段戏是非常出色的。在此赞扬编剧刘恒和严歌苓。

豆蔻寻琴一段戏是全片又一个高潮段落。豆蔻为了给伤兵弹琴而冒死出去——神父追出去找豆蔻——豆蔻在日军的眼皮下躲过拿到琴弦——被日军发现——躲避日军——必然的结局——神父找到豆蔻。这一段戏一气呵成,拍得十分出色,最让我称赞的是从豆蔻被日军发现开始的长镜头,镜头先是从豆蔻的视角躲避日军,再到被日军发现跑进楼里,变成日军视角,再从楼上跳入河中,镜头从楼里跟随日军进入河里,这段长镜头非常完美地体现了命悬一线的紧张剧情,给我无比的代入感。好久好久,好久没有在张艺谋的电影里看见除了那些假大空的烧钱镜头外,踏踏实实用技术来服务故事的细节了。而这一段,做得真的是非常出色。

最后的结局是注定的。玉墨带着秦淮河女人们,代替了女学生,登上了没有归途的卡车。其中一个妓女最后的怯场和痛苦,贝尔无能为力的欺骗,还有对玉墨们最终下场的留白,都处理得很好。最后时刻人性的挣扎,使得玉墨们没有那么高大全,人会怕死,所以这一段,非常鲜活,更显得她们的伟大;最终悲惨结局的留白,避免了剥削式的消费,避免了拿日军的兽行来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玉墨们在影像上,留给了观众一个完美的形象,色彩缤纷的旗袍,婀娜多姿的背影,金陵十三钗们的风情万种,随着电影的散场,定格在观众心里。

贝尔是本片绝对的男主角,戏份从头到尾,他的演技就不用我多提了。一部讲述“商女救国”的电影,张艺谋很好地抓住了“微言大义”四个字,玉墨在电影里说,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的,这群风尘女子的做法,足够让很多自称正义的人士所汗颜。生命是平等的,玉墨们的做法,和《大兵拯救瑞恩》里八个救一个一样,瑞恩最后在一家人的搀扶下,在因拯救他而死去的士兵们的墓碑前说,正因为你们,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好好地活下去。在这种极端的生死挣扎下,生命的可贵,更显出了人性的光芒。

2011年,时至南京大屠杀过去74周年。74年内,这样毫无人性的种族屠杀,在地球上每个角落时有发生。幸好,这样的事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但愿这样灭绝人性的事情,有朝一日,永永远远地在地球上绝迹。

(节选自“公元1874”的博客)

经典台词

去天堂什么的,你们能带路吗?

她们只用了一会儿功夫,就把秦淮河带进来了,连脂粉味都带进来了。

无非又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你这个过客不会感兴趣的。

有时我们反而不想知道真相。

她们很坚强、勇敢、细腻、出色。

上帝叫我们人人平等,你说选女孩还是女人?

4.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影评700字 篇四

或许很多人说老谋子现在越来越差劲了,已经江郎才尽,沦落到要靠挖民族伤疤这种不耻的事来吸引眼球,但是我却觉得比时下的很多茫然不知所云的喜剧片要好太多。很多东西能忘记,也无法忘记。我们说着不要扭曲所有的日本人,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如天朝给我们灌输的那样是奸淫掳虐无恶不作的,但我们能这么云淡风轻的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本身并没有直接受到伤害,或许我是自私的狭隘的,我想如果我是侵略战争直接的受害者,那样沉重那样悲惨的事实,你让我怎能轻易忘记,轻言原谅。

关于贝尔这个角色,其实我觉得不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去看,他代表的不是美国人,西方人,他仅仅代表的.是有良知的人,他也会懦弱胆小市侩好色,前一刻还缩在柜子里,后一刻突然挺身而出而且义无返顾的坚持到底保护和自己死去女儿一样年纪的教会女学生。“神父”的转变在我看来还是有点突兀,他也是个普通人,和我们一样,在生死抉择面前,会犹豫彷徨都是人之常情。但就是这样的人,良知觉醒的时候也是无比强大的,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可能成为这样的或许称得上是的“英雄”的人。

我最喜欢的,是教堂里的那扇带有宗教特有的花纹,由多种颜色的玻璃拼凑成的窗。阳光洒下来,映在地上,顿时也变的五彩缤纷了。只是这扇窗已然变得破损不堪了,经常会有无情的子弹破窗而入,然后溅起一片殷虹。它的存在,本就有些不切时宜,因为在那样一个年代,天空早已没有了色彩,只留有一抹灰。

5.《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五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和新生的故事,在一个教堂里,身份悬殊的他们聚在了一起,秦淮河女人世俗而妖娆,女学生干净稚嫩。同样是十三岁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境遇,十三岁时的她们都是美丽的,十三岁时却让她们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活着就意味着耻辱,那么还是死比较痛快吧。她们为了自己十三岁时的遗憾,拯救了她们的十三岁。

情节中充满着对比与冲突。像学生们朴素的蓝色棉袍和端庄的举止与十三钗鲜艳华丽的服饰和摇曳多姿的步态以及随性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灰色的教堂与彩色玻璃色彩上的对比,外面的枪炮声与教堂的安静的对比。打破这种对比的是日军的进入,平静没有了,带来了血腥,也带来了人性的碰撞。到最后,十三钗和米勒,包括书娟的父亲孟先生都完成了自已的救赎。也许把场景放在教堂,也有宗教意义上的含义。在这个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在战争的阴影的笼罩下,人性的善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十三钗代替女学生赴虎穴,米勒放弃自私心去营救学生们,豆蔻为了让濒死的男孩听到她的琵琶付出了生命,陈乔治男扮女妆代替女学生。

一直是烟气蒙蒙的场景,颓败而艳丽的色彩,十四个女学生、十四个秦淮河女人、一个铁血战士、一个看守教堂的小男孩、一个洋人、一个父亲、满城的日本兵······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看到了中国人的伟大与侵略者的可恨。

但这部电影在刻画死亡和新生时,所用到的数字很多都近乎高度精确的对应,比如:进入教堂的女学生是十四人,但有两人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就遭遇了死亡。而进入教堂的秦淮河妓女也是十四人,也有两人由于出外而遭遇日本兵不幸死亡。最后都是十二人。其中十二个女学生的存在已经为日本军队知晓,但十二个妓女的存在却并不为他们所知。日本军官来观看女学生教堂里的演唱的时候,由于妓女中的一员要救护一只小猫而出现在教堂正面,被认为是女学生,于是日本兵要求出席他们的庆功会的女学生共是十三人。这才有了教堂的伙计乔治的挺身而出,男扮女装地和妓女们一同走向了死亡的绝境。而贝尔扮演的米勒也是和十二个女生构成了十三个人,获得了生的机会。女性有十二人最后走向死亡和新生,构成十三钗的还有乔治和米勒。在这里都是一个男人和十二个女性走向死亡,也走向新生。死者和生者的数字正好对应。这里的数字其实并非偶然,十二和十三其实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存在。这里的十二其实是指向了基督周围的十二使徒,而这死亡和新生中的另一个人则是基督十二使徒之外的另一个使徒保罗。在基督教的文化之中,保罗的关键的地位在于他给予了基督教关键的传播的机会。他并不在十二使徒之内,却又是最为关键的使徒。这里的乔治和米勒的一死一生正是隐喻了保罗的存在。正是由于有了保罗,基督教的生命才得以展开。而由乔治的赴死,才换来了米勒带领女学生的脱险换来新生。数字在这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里的数字既指向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却又有了来自基督教的十二使徒的概念,却又通过“十三”的数字和基督教中保罗的存在建立了一种隐喻的关联。

从这种艺术效果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历史之外的数字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电影之外的艺术,此时的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去欣赏的艺术品,它的精髓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发扬,这也是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之一,即:艺术。

6.《金陵十三钗》读后感 篇六

与这些老成和世故的风尘女子相比,女学生们的稚嫩和孩子气证明了她们的确是十六个地地道道的女学生,不容怀疑。甚至她们的身上还有着,大城市中小地女的骄傲气息。她们,交出女人们的两颗麻将,是最初的表明她们下定决心要划定界限。后来她们她们的太晚了,在豆蔻死后,她们才想起曾经与她争执的一碗汤,可是这已经来不及了,这一切已经随着豆蔻和那四根握着的琴弦一同消失在南京城的上空了,书娟厌恶喝了泡阿顾的水,厌恶那些女人在李全有、戴涛和王蒲生面前搔首弄姿,厌恶徐小愚的善变和莫名的骄傲,甚至在小愚几乎要带她和父亲离开南京城的最后的眼光里,书娟仍用冷冷眼睛对视不肯透出丝毫的,表现出小女孩之间最顽强的倔强,不顾生命的倔强,她甚至厌恶自己的父母对妹妹的偏爱把自己独自一人留在南京城里,每天呼吸着这里毫无生气的味道。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她记录了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发生的所有事,记录了南京的灾难。

如果说女人们的柔情使一直弥漫着脂粉的香气,那么军人们的铁血和坚强就是这里最后的围墙,着所有的娇惯和小脾气。李全有和王蒲生是两个不死的战俘,被埋尸队的搭救了下来,和秦淮河的女人们一起躲在狭小的地窖里。他们也曾经着,地窖里歌舞升平的那天晚上,书娟的目光里看见了豆蔻和浦生私定终生,的是厄运并没有因为这样而逃离,因为有人秘密将他们的情况泄露给日本军官,浦生和李全有不死的生命又一次不出意外的经历了死亡,浦生和豆蔻就这样一前一后的离开了人。戴涛,曾经让书娟过,那是在他和赵玉墨跳舞之前。可是现在的戴涛早就成了赵玉墨的囊中之物,于是书娟不再期望反而开始唾弃。一天月光很清冷的晚上他和赵玉墨登上了房梁顶,坚定的说为了玉墨的邀请一定会活下去,也许是同阿顾和红菱说的赖活着很相似,可是玉墨并不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她失望了,也许她并没有失望,她一直一直的活了下去。

7.金陵十三钗影评 篇七

一、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是一部影片最基本的骨骼和框架, 主要有因果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等五种形式。张艺谋的电影多采用因果式的线性结构, “以事件的因果关联来作为叙事动力, 叙事线索以单一的线性时间展开” (1) , 《金陵十三钗》在宏观结构上沿用了这种顺时式的叙事模式。

影片以时间的流变展开叙事, 从“十三钗”进入教堂到为拯救学生离开教堂, 情节严格地按线性时间顺序展开。但这种线性不同于以往的单线叙事, 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单线闭合式结构, 而是采取主线与副线相交织的多层叙事结构, 在线性的时间线索上镶入不同的空间横截面。影片以教堂作为叙事的主要空间场所, 以教堂里“十三钗”与女学生们的生活状态和变故作为叙事的主线, 同时辅以几个补充式的段落, 如战斗场面、日军残害妇女等场景, 主副线交织镶嵌在一起, 使得影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满的状态, 在烘托背景、推动叙事的同时, 也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在主线的处理上, 影片以“冲突与融合”这一内在线索建构情节, 通过表现“十三钗”与女学生从对立走向和解这一戏剧性过程, 营造出影片的叙事高潮, 也强化了影片的情节性;在副线的设置上, 影片巧妙地选择了两个最能突出主线的情节点, 一个是教堂外的战争场景, 一个是两个歌女拿琴的途中被日军欺辱和迫害的场景, 前者很好地烘托了背景氛围, 同时也为影片最后“十三钗”与女学生的命运归宿埋下了伏笔, 后者则一方面拔高了歌女的形象, 另一方面也为主线中矛盾的融合起到了催化促进的作用。

这种多线索的顺时式叙事既拓展了内涵的表现空间, 又是一种具有张力的结构模式。通过将主要情节与过渡段落的必要衔接与穿插, 使得影片的叙事性与戏剧性完美结合的同时, 也避免了情节单一或枝蔓过多而导致的缓慢与松散。

二、叙事视角

张艺谋的电影在叙事视角上有过多种尝试, 但总体而言以全知视角为主, 如《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而到了《金陵十三钗》, 这种全知型的视角选择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

影片多以女学生书娟的视角为切入点, 采用一种第一人称外视角的方式进行叙事。书娟是一个边缘化的角色, 她常躲在角落里去观察他人的行动, 从这个角度出发的镜头往往形成一种“窥视”的效果, 如影片开头书娟躲在彩色玻璃后观察“十三钗”进入教堂, 以及她偷看男主角贝尔和玉墨调情的场景等, 都具有很强的窥视意味, 再加上其个人的心理独白, 在增加情节内容含量的同时, 也使影片具有一种主观经验性的色彩。导演借助处于边缘地位的孩童视角, 一方面可以渲染一种冲突的氛围, 突出矛盾的张力, 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孩子的眼光透出一种成人的观照, 使得影片更有一种发人深思的意味。当然, 在副线中书娟缺席的情节里, 导演则巧妙地进行了视角转换, 将第一人称外视角转换为一种全知型的视角, 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去审视残酷的战争场面以及歌女的悲剧性命运, 这样的视角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人称视角的限知所带来的局限。

与此同时, 影片在视角选取上也体现了张艺谋电影的一个共性——从女性视角切入, 把女性作为影片的聚焦点, 如《红高粱》中的“我奶奶”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颂莲。在《金陵十三钗》中, 女性视角以书娟的“窥视”视角为主导, 间或裹挟着玉墨的视角, 这两种第一人称外聚集视角的组接, 使影片具有浓厚的女性叙事的特征。而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之间的自由转换, 在增强影片戏剧性的同时, 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物塑造

“人物是电影叙事本文的理论和基础” (2)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 女性始终是影片视觉结构的中心, 其电影中的女性都具有相通的内在精神气质——野性、执着和傲慢, 但与此同时, 具体的人物在个体形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金陵十三钗》中, 主要的人物形象 (如书娟和玉墨) 都具有一种野性和叛逆的气质, 她们都是战争及他人错误行为的受害者, 或在肉体上或在精神上忍受着外界的摧残和压迫, 她们是张艺谋电影中女性群像的表征。然而, 她们的身份又有着实质性的不同, 一是学生群体, 一是歌女群体, 前者是崇高与道德的表征, 后者却代表着卑微与欲望。身份的对立决定着她们必然不能兼容于同一个空间, 因而在影片的开头, 两派人物的冲突对立被渲染到了一个高度, 她们的矛盾甚至遮蔽了生存与战争之间的矛盾。但随着日军的入侵及一些学生的死去, 世界的丑恶唤醒了两派人天性中美好的一面, 她们由对抗开始走向和解, 个体间的矛盾也逐渐被消解, 并最终将矛头指向共同的敌人。在这一过程中, 她们冲破了身份的嫌隙开始走向觉醒。

影片中, 女性形象塑造的另一特点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彰显。在这里, 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和从属, 也不再作为欲望观看的对象而存在, 她们有自我的主体意识和判断能力, 且具有了一种为彼此牺牲的崇高精神。虽然影片开始, 歌女群体存在一种欲望的指向, 但到最后这种欲望的指向逐渐被消解和搁置, 这一点从贝尔对玉墨的表白中便可洞悉。影片中的男性形象为女性光芒所遮蔽, 包括男主人在内, 男性的整体形象略显扁平。

显而易见, 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更倾向于对女性着墨, 这种“重女轻男”的人物设置体现了张艺谋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流变趋势, 突出女性这一重要商业卖点, 既是其电影适应商业化浪潮的一种表征, 同时也反映了张艺谋电影观念和艺术理念的一种发展倾向。

注释

1尹兴:《影视叙事学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156页。

8.《金陵十三钗》的北美之路 篇八

耗尽心力的张艺谋、张伟平、刘恒等人,最后得到的成效却并不让人满意:40%的媒体好评率、27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昭告着这部电影巨轮在世界影坛上的沉没。

口碑之路

一路高开低走

尽管由于制作周期上的一些问题,《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赶上戛纳电影节或者是威尼斯电影节这样的电影盛会来进行自己的全球展映,甚至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金陵十三钗》带出来的,也只是20分钟的精华剪辑片段,即使是去年9月为了申奥所进行的小规模展映,也没有太多观众有机会拿到电影的入场券,直到12月份的电影首映,观众们才得以见到影片的“庐山真面目”。

影片严密的保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影片质量制造了相当大的悬念。而不少北美影评人也在上映初期给了《金陵十三钗》相当不错的评价,尽管《Slant》杂志与《纽约时报》在上映之初就给了影片相当大的恶评,但是整体的好评和不错的观众反馈还是让人对《金陵十三钗》的北美口碑充满了一些信心。

但是,随着影片的公映扩大,影片在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上却遭到了不少北美影评人的诟病,《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就认为《金陵十三钗》对于人性的刻画虽然动人,但缺乏深入之处;而《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则表示,尽管《金陵十三钗》在某些环节上,可以说得上是一部杰作,但是作为一个曾经拍出过《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史经典的导演新作,《金陵十三钗》在故事结构上所出现的问题是相对业余的,而人物转变的突然和快速更是让人觉得有些突兀……不少北美影评人在观摩完影片之后,对影片的评价更多的是“视觉上很美”。

的确,作为一个以镜头表达闻名于世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语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金陵十三钗》中,其一向细腻的人物刻画却成为了北美影评人们最为之诟病的抨击点,很多影评人在感叹影片精致的镜头画面之余,表示了对影片人物刻画的惋惜,不少人认为如果张艺谋能够在角色性格的转变、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多下一些工夫,影片的表现效果就会好很多。毕竟,在好莱坞电影人眼中,一部外语片的评断标准,不是其主旨高低,而是镜头故事以及人物的完整性,在后两个方面,《金陵十三钗》显然没有达标。

口碑之痛

精美的镜头掩盖不了

苍白的人物塑造

张艺谋的电影美学一向备受人推崇,即使是在中国没有获得很好口碑的《英雄》,在老外眼里,也是一幅瑰丽的史诗画卷。他一向铺张华丽的镜头表现力,不仅帮助他获得了其名震海内外的国际声誉,也让他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而这一次的《金陵十三钗》,他也依然延续了自己在镜头上的表现力,只是,这一次有些用力过猛。

不少影评人对影片的镜头赞赏有加之余,还是对张艺谋提出了这样的质疑:《金陵十三钗》确实是张艺谋的电影吗?不少欧洲的影评人就表示,《金陵十三钗》在镜头表现力上依然展现出了张艺谋的独到功力,只是这一次,张艺谋似乎有些用力过猛,影片在变得太像一部好莱坞史诗电影之余,却又缺乏了张艺谋原本的独特表现,这也让影片缺少了其应有的魅力。不过总体上,各国的影评人们依然对《金陵十三钗》的镜头表示了欣赏。

但影片的人物塑造,却成为了《金陵十三钗》最为海外影评人所抨击的点。罗杰·艾伯特在自己的影评中写道:“不管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所饰演的约翰·米勒由前期的痞子无赖到后来的英勇神父的转变,还是以玉墨为代表的女性角色前后期的转变,都显得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而不少影评人甚至还怀疑,约翰·米勒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一些举动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原本针对于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位演员,张艺谋对严歌苓的原著小说做出了很大的修改和调整,但这样的调整,在海外影评人眼中,却成为了弱化影片剧情推动力的关键。不少人认为影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却缺乏最深层次的鞭辟入里,让原本可以成为经典的人物刻画流于了表面。

票房之苦

奥斯卡竹篮打水一场空

海外票房沦为镜花水月

对于海外影片来讲,北美电影市场一直是一块相当难以入侵的地盘。而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可以说得上是夺取北美电影票房的最快捷径,此外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就依靠着奥斯卡奖的强力助推,取得了北美地区1.28亿美元、全球2亿美元的高额票房,而《美丽人生》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也在北美地区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9.《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九

自从看完《金陵十三钗》已然一周,留连之余却迟迟没有动笔写点什么。其实早前业界媒体对该片的呼声一度飙高,自然让人满怀期许。笔者实在小家子气,甚至连坐在影院的当下都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双眼紧盯银幕目不斜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放映时间非但没有让人困乏,反而始终让人神经紧绷。不得不说,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还是那部风风火火的《让子弹飞》,时隔一年之久,更让人慨叹这佳片匮乏的大陆电影市场,免不了一番唏嘘。

从影片宣传之初《金陵十三钗》就不断与好莱坞主动靠拢,一方面让十三钗能够大摇大摆的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却让太多潜在暗示影响了观者的心绪。张艺谋数次失意饮恨奥斯卡,不管他本人在意与否,这种遗憾却已然把自己赶鸭子上架,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联手严歌苓的这部十三钗也必然要将申奥之事顺水推舟。其实明眼人心里都懂,奥斯卡的光环再耀眼,也不过仅仅一个公关游戏,得奖要考量的因素太多,绝不是靠水准就能搞定的事,更何况是涉及到国际话题的最佳外语片呢。

回归到电影本身来讲,片子固然不差。从张艺谋自身找标杆比对的话,确实远超“十面满城山楂树”之流,也算对得起票价,但若真想以经典论之却还是底气不足,言之尚早。对这看似在所难免的失望思考了良久,觉得很大程度上缘于过多的期待。归根结底,毕竟这早就不是《黄土地》那般“单纯”的年代,市场的介入让电影技术的渴求有了买单的对象,可与之俱来的还有让人无所适从的机械感,纵使有恢弘的场面逼真的特效,却始终有种心生斥避的虚幻挥之不。

刘恒的操刀改编的确让严歌苓的故事更加张弛有度。删掉了原作中神父的角色,进而丰富了约翰的人物形象,而十三钗作为故事灵魂般的内核,玉墨、红菱、豆蔻、香兰、美花等十三个风情万种的妓女同样性格迥异,形象鲜明,能将相对庞杂的群戏控制得简而有序,实属不易。然而不同于一般影片的传统模式,影片后半段抛弃了大开大合的叙事走向,“女学生欲跳楼自尽,十三钗舍命代赴会”的重头戏之后,故事却在叙述者书娟的回想中戛然收尾,压抑的情绪无处宣泄,难免容易让人误解为高潮缺失,虎头蛇尾。但客观上讲,其开放性的结尾的确克制了相应的血腥与荒淫,也让故事的升华迎刃而解。

尽管如此,剧本中种种人物行为动机的处理还是显得刻板规整,为了使约翰的转变不突兀所以安排其亡女的情节,为了让玉墨的选择更具说服力于是交代她幼时被继父强奸的悲剧。诸多冲突的化解大多依靠台词陈述,生硬且不够讨巧。再如豆蔻如何逃出教堂,香兰缘何为一双耳环送命,这样关键情节的详略控制还是存在疏漏,以至于影片的戏剧性过于强烈,真实感大大降低。

当然,现在赘述所谓的缺点都更像鸡蛋里挑骨头,在我看来,《金陵十三钗》依旧瑕不掩瑜。特别是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在色彩的运用上相比前作更加恰如其分。灰暗的南京城对比爆破中的绚丽彩布、扫射下的破碎琉璃,每一道色彩的运用都蕴含着深刻的隐喻。沉重的战争之殇并不能埋葬国民军的壮烈无畏以及女学生的纯真善良,片中的`每一个画面无不挥洒着国人面对残酷屠杀坚毅抗争的血性。更值得肯定的是,电影并没有流俗于刻意的煽情,配乐的浅淡以及镜头的克制让与悲恸随之而来的愤怒都点到为止,《金陵十三钗》无意利用民族软肋煽动政治仇恨,我感受到最多的,都是一个民族的自醒与自勉。

从最初的好评如潮,到最近的负面新闻层出,舆论的陆续登陆让《金陵十三钗》的口碑喜忧参半,更准确的说,是两极分化。毫无疑问,这样敏感而特别的题材会引起太多爱国之士的义愤不耻,事实上,让我们自己来评断南京大屠杀本就是件不理智也不厚道的事。历史难以再现,质疑也无法控制,但无法容忍的是太多观者都带着可耻的有色眼镜评价这部电影。还原真实就难以避免流血暴力,戏剧表达也必然着力情节特性,主观客观都无力讨好,让金陵十三钗难逃某些孤芳自赏的偏执辱骂。

我相信张艺谋并无娱乐大众之意,特别是执掌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沉重而严肃的题材,选择用这样虚构的故事以“局”概全,以“恶”向善,是他的创作,更是他的胆魄。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敢成为英雄。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牺牲的勇气,《金陵十三钗》正是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激发人性的故事。正因生命无分贵贱,才让十三钗的故事能撼动人们日益麻木的心,而人性本就复杂,太多存在永无好坏之分,“恶俗”二字就更像欲加之罪。所以,那些叫嚷着影片宣扬情色丑化国耻的人,我更想告诉你们,只有简单善良的人才能看见一个美好光明的世界。

10.金陵十三钗影评 篇十

小组成员:姜黎黎 何椿 刘露璐 王桢楠 赖欣 薛慧

徐葩 欧阳亦周 汤敏佳 王炫容 吴思夏 黄旭

摘要:本文从南京形象的视角入手,对影片《金陵十三钗》进行分析。文章从民国南京的展现、南京形象的建构、城市空间的缺失到南京形象的消解四个方面对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南京与南京大屠杀进行梳理与解读。通过分析发现,《金陵十三钗》虽然在许多方面在努力塑造南京形象并努力还原南京大屠杀中隐藏的“性暴力”一面,但导演并未通过微观叙事令观众在宏观层面上构建出1937年的南京,故事本身也难以启发观众有更深层次地思考。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南京大屠杀南京形象

近几年,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逐渐增多,同时,随着国内电影市场商业化运作的发展,这一类题材的电影也引起大众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些关注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有的试图还原那段惨痛的历史,有的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南京大屠杀,也有的在挖掘电影中类似《辛德勒名单》的感人故事。无论褒贬,这段沉寂的历史终于引起了电影这一艺术的重视,不同的导演努力从不同视角来为观众讲述他们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张艺谋在看了严歌苓的小说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2011年末,筹备了3年之久耗资6亿人民币的影片《金陵十三钗》上映了。这部影片由张艺谋导演,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进行改编,讲述了一个美国白人在秦淮河妓女的帮助下,帮助12名女学生逃离被日军占领下的南京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聚焦于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一个美国白人、一群妓女和一群女学生的命运,并且从一个13岁的小女孩儿——书娟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但是,遗憾的是,张艺谋并没有通过影片为我们更多的1937年的南京,也因此,除了故事本身,观众难以从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与思考。

一、民国南京的展现:南京话、十三钗与守军

不可否认,《金陵十三钗》这部剧在语言、演员选择、角色设置以及镜头中还是努力地为观众描绘与还原1937年的南京,无论是从人文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导演和剧组从各个方面努力展现当时的南京。

(一)人文因素

1、南京话

南京方言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常见,《金陵十三钗》剧组为了力求演员的南京话标准,特意邀请了南京白局艺术家徐春华进行语言指导。由于现在的南京话和当时那个年代的南京话在发音、语法上都有了一定程度变迁,很多年轻一点的南京观众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听懂。同时,剧组放弃了大牌演员,尽量从南京本地选演员。出演玉墨的倪妮便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影片中南京话的使用,提高了电影的真实性,是观众在观影的时候比较能够代入情境。

2、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钗是当时南京城中的名妓,虽然她们是虚构的人物,但金陵名妓本身却是大有来头,历史上著名的“秦淮八艳”就是金陵名妓中的代表人物。“秦淮八艳”是指在明末清初出现于金陵城秦淮河畔的一批才艺名妓,通常意义上是指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等八人。在“秦淮八艳”之后,南京城既保留了秦淮河畔的风月场所,后来的金陵风尘女子们也继承了前辈的许多特点,在“十三钗”的身上,便处处可见“秦淮八艳”的遗风。比如《金陵十三钗》的书中就曾描写玉墨唱歌,豆蔻弹琴等场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才色双绝的名妓形象;而在故事结尾处,“十三钗”代替教会女孩慷慨赴难,其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形象也很符合金陵风尘女子在民族大义面前的一贯作风,因此肃然悲壮,感天动地。

3、南京城最后的守军

据史料记载,1937年南京城破之后,中国守军所面临的情况是将不知兵在何方,兵不知何人指挥。于是,已经被完全打撒的中国军队只能在混乱中寻找自己的突围之路。也正是因为如此,《金陵十三钗》中的书娟玉墨们,才有机会和这些带着鲜血和烟火味道的军人们产生人生的交集。在电影中,这群军人的出现让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影片出现了些许刚性与血性,也让人们在枪声中感觉到,这座南京,是一座抵抗的城市。它仅仅是被日本人所占领,而不是在炮声中就此屈服。《金陵十三钗》通过李教官的小分队营救女学生、抗击日军再到最后李教官凭一人之力营救女学生展现了最后的守军为保卫这座城市所做的努力。4、1937年的南京

《金陵十三钗》通过书娟的旁白交代了1937年南京城的情况,并在学生们逃回教堂的路上展现了当时日本军攻入南京城的过程。影片还通过学生的逃跑路线,展现了少量的南京城的街道。而豆蔻香兰偷偷外出以及约翰寻找两人的情节,则展现了十里秦淮的景致之一:翠禧楼。

钓鱼巷也是片中颇为重要的南京元素,它代表着南京独特的青楼文化。作为“十三钗”的发源地,这一带的青楼文化,一直发酵到民国时,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才中止。清乾嘉以前,妓女散处各地,光绪中叶以后,改为群居制,一院数十人,群居于钓鱼巷。1927年民国定都南京后,娼妓业一度非常繁荣。影片通过书娟与同学的对话展现了钓鱼巷的特点。

此外,影片中的十二钗以苏州话用苏州评弹的演唱方式演绎了歌曲《秦淮景》,展现了南京的瞻园、白鹭洲,描绘了秦淮的繁华、金陵的古韵,在观众心中构筑起了六朝金粉的南京形象。

二、南京形象的建构:“性暴力”与“南京大屠杀”

《金陵十三钗》故事的时间概念是一条隐线,不明示,却有迹可寻,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可以辨明故事其实就是发生在南京城破至松井石根入城的那几天之内。但它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或以女性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命运写实为基础的作品,它不求宏大的叙事规模和史实全局式的关照,它只想透过“30万分之13”的个体命运来微观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而选择讲述这“30万分之13的故事”就意味着它直面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概念中,中国人最痛心疾首、最羞于言传、最沉重压抑的一个主题,即数万妇女惨遭日军蹂躏。这一主题,长时间在中日两国都讳莫如深,原因之于中国,主要是因为无以复加的羞耻感和“性心理”本就趋于保守。

《金陵十三钗》与《屠城血证》、《南京1937》、《南京!南京!》等试图从“全方位”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片均不同,以往在讲述该段血泪史的影视作品中,主线始终是“屠杀”,讲述者着力表现的是30万遇难同胞这个“量”的庞大概念,而在“南京大屠杀”这一特定的综合暴行概念中占据最核心位置的“性暴行”因为种种复杂原因往往被一笔带过。《金陵十三钗》将镜头主体对准一群风尘女的命运,拓展了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表现空间及深广度。将焦点对准日军在南京城内针对女性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对“南京大屠杀”必要的一种解读,这绝非“猎奇”或“拿女同胞的身体赚人眼球”,更非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只要稍微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一番了解,就会发现,“性暴力”是最绕不开,也最不应该绕开的一层真相。

聚焦这一主题,在表现手法上是一个难点:要写实,但不能过于血腥和裸露,要表现日军禽兽的一面,但在性侵犯细节的表现中又必须保持镜头语言的克制和凝练。《金陵十三钗》中有两场表现日军性暴力的戏,一场在教堂内,一场在秦淮河边的阁楼上。两场戏,导演均用凌厉、寒冷、极具心理压迫感的镜头语言凸现出日军呈集体性的疯狂失控,特别是秦淮河边日军追逐豆蔻、香兰的跟拍镜头。通过镜头的视角与情感,影片向我们展示了日军的残暴。

三、城市空间的缺失:局限于教堂故事

《金陵十三钗》超过三分之二的剧情发生在教堂。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片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缺失。除了前文叙述的少量细节中的南京城市形象,我们难以在镜头中解读出更多的南京。

城市空间不仅仅是一条条街道、一幢幢楼房、一颗颗树木,它更是一个凝聚了历史记忆的生命空间。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不仅根据城市本身的存在与特质 属于不同城市相对独立的特点,也在创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艺术取向中经过解构与重新解释。《金陵十三钗》虽然选址在南京,但是看过影片之后,除了南京话和钓鱼巷,我们似乎很难再找到对南京这个城11时光网:《童话·实话·神话——郭子健电影中的切片化城市》,http://group.mtime.com/movteach/discussion/2040682/;

市、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电影不仅仅是叙事,更多地是通过叙事还原或反映某一特定时空下的某个事件,也正因为这一功能才令电影艺术得到人们的热爱。《金陵十三衩》简单地来说就是讲述了妓女牺牲自己而救下一群女学生的故事,从叙事角度来讲,影片的叙事角度、结构以及连贯性是独特且完整的,但是,电影并没有通过这个故事来还原更加宏观广阔地历史图景。因此,我们或许会问:为什么要选择南京呢?

许鞍华通过《天水围的日与夜》向观众展现了香港天水围的生活状况,托纳多雷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带着观众领略了意大利小镇的风土人情,张猛的《钢的琴》则唤起了许多人工厂生活的共同记忆,但《金陵十三钗》似乎只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教堂的故事。众所周知,南京对于张艺谋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人文环境,来自于陕北的他难以对南京有一个完整且深入的认知,这也就令他难以在《金陵十三钗》中表达一个导演对一座城市的理解与解构。由此看来,影片中城市空间的缺失也就不难解释了。

当然,《金陵十三钗》毕竟不是像《巴黎,我爱你》或《午夜巴塞罗那》这样的城市电影,并非一定要全面地展现1937年的南京。但是,观影之后,我们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中南京的城市空间元素真的太少了。1937年的南京具有一定空间上的独特性,同时,也有时间上的普遍性,那是我们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回顾也好、追问也罢、抑或反思,既然影片将故事设定了这一特定时空内,我们就不仅想看一个故事,更想看到的是发生在那段历史时空的故事。因此,我们需要影片通过城市空间场景的展现来让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找到认同感,让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感受这段历史。否则,电影中的这个教堂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

四、南京形象的消解:“秦淮河女人”的身体叙事与政治隐喻

历史上的南京可谓中国情色地理的中心。金陵的六朝金粉、秦淮风月和秦淮八艳的传说构成了《金陵十三钗》的香艳背景。在《金陵十三钗》里,情色地理和战争地理,秦淮河的历史风尘和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现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发生了戏剧性的叠合。

然而,这种叠合却未很好地呈现南京的形象,相反,直接造成了南京形象的消解。与小说《金陵十三钗》相比,电影并未把重点放在女学生书娟的回忆视角上,更多的是第三人视角,影片大部分的叙事被封闭在教堂中,有大量的镜头用以呈现这些“秦淮河女人”的身体符码,并且带有对十三钗的浓重的窥视。比如,十三钗第一次亮相时,被刻意夸张的欢快佻达是不祥的信号,因为这种不合时宜的生命力正适合被一部通俗电影毁灭以提供悲剧感。显然,镜头中她们的美属于被当代想象的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大红的唇色,精细修剪的眉形,画得挑起的眼角,蓬松又规整的卷发,斑斓的丝绸旗袍„„

在一片惨淡的大屠杀背景下,这些“秦淮河女人”的色彩与活力显得格格不入,为电影赋予了浓重的性暗示成分。而通观整个影片,大量的镜头都在极力渲染这种情色叙事,比如,从醉倒的约翰的视角,给玉墨的臀部特写;比如十三钗英勇赴死前脱旗袍裹胸的场景也拍的不无香艳,完全是男性欲望视角下的叙事,等等。

除此之外,南京话、《秦淮景》、旗袍这些能够代表民国的南京形象的各色元素都被不动声色地植入十三钗中。张艺谋在每个镜头中对南京形象的用力过度,却导致宏观叙事中,整个南京形象的缺位。

抛开镜头表达不谈,情节上,其他妓女的选择(不是玉墨的选择)有着天真的一面,严歌苓或许正是利用了她们对职业、身份的卑贱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的引用,是令人当时感动,而事后叫人感到不快的一笔。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然是一个个被简单赋予了行动的卑贱群体。除了玉墨有完整的自觉过程选择做“英雄”,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此时,她们身上所有的南京形象都化为爱国主义的政治隐喻。

五、小结

电影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一种原初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最富有意味的话题之一。他们通过“记录”与“影响”建构起一种复杂而多元的相互影响。但是,电影不同于纪录片,电影更能够呈现导演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与观点。通过对《金陵十三钗》南京形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导演以及《金陵十三钗》的团队在微观以及细节上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民国时期南京话、秦淮河畔妓女的装束及生活,也展现了1937年日军攻入南京城时中国军队的抵抗。但是,影片没有通过这些微观视角的还原为观众在宏观层面以及历史深度上建构起1937年的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也因此,观众在看完影片后,哭过、感动过,但却难以形成真正震撼心灵的感受留在内心。

参考文献:

1、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12期,p45-50;

2、列孚:《张艺谋把南京弄丢了》,《南都周刊》,2011年49期刊;

3、刘敬、余权:《人文上海:彭小莲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内涵》,《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

年3月,p64-69;

11.《金陵十三钗》:艰难夺冠的背后 篇十一

口碑两极分化

被视为“第五代”领路人的张艺谋,自2002年《英雄》开始,以“国产大片”模式,迅速赢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但与高达2.5亿元票房一起而至的,还有观众对其执导影片“画面绚烂,内容空洞”的质疑和不满。之后,被称为复制相同模式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均重复着与《英雄》同样的命运。2009年年底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更是让很多观众对张艺谋“失望之极”。

但观众此次对《金陵十三钗》的态度呈明显的“两极分化”。在某专业网站上,《英雄》所获评分为6.1分,《十面埋伏》为5.1分,《满城尽带黄金》为5.0分,《金陵十三钗》则获8.1分的成绩,成为张艺谋近两年执导的口碑最好的电影。有文化批评人士指出,导演张艺谋在该片中表现出一定的水准:“《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自《活着》以来最好的电影,只有《霸王别姬》能够与之相媲美。”

与此同时,影片的负面评价也不在少数,一位南京学者认为该片“没有正面反映南京保卫战,反而编造一个妓女的故事,削减了这一严肃、庄重历史事件的严肃性。”国内某知名文化学者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消费苦难为情色爱国主义》,直斥《金陵十三钗》用“爱国”勾兑“情色”。部分业内人士和观众指出,此片选材过于沉重,与贺岁档的观影氛围背道而驰。

国外媒体同样指出,“张艺谋制造的一个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克·黑尔认为,《金陵十三钗》“似乎唯一向人们证实的是每一个生命的无意义的牺牲换来了廉价的眼泪,它的代价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被轻率地淡化了。”《纽约邮报》更以嘲谑的口吻评价《金陵十三钗》为“一部荒谬绝伦的肥皂剧”。

当然,并不是所有西方媒体都热衷于贬低该片。知名影评人洛维斯·维特尔在观赏这部电影时感动得落泪,并撰文称《金陵十三钗》:“在庞大的叙事中具备近似于教科书般不容忽视的严肃性。”还有媒体则对这部电影的摄影、服装、音效以及张艺谋“无法令人忽视的创造性”难抑赞美之情:“将作为同类别电影中的一次巨大胜利而被铭记。”

饥饿营销:饿了媒体,也饿了影院

张伟平曾向媒体表示:“我了解老百姓,了解电影市场,了解观众。不管张艺谋的萝卜种成什么样,我都有本事把它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但回顾《金陵十三钗》的整个营销推广,张伟平这次“卖萝卜”的手段却鲜有新意。

“饥饿营销”与“话题制造”,是张伟平惯用的两大手段。影片开机前,片方迫不及待召开盛大发布会,公布男主角的人选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并着重渲染该片的高投资、国际团队和精神内涵。随后便开始了全封闭拍摄,不许任何媒体探班,并很少发布相关资料。

与此同时,张伟平也不失时机地策划宣传攻势,如影片开机、贝尔获奥斯卡奖、赴戛纳电影节售卖《金陵十三钗》、在国内超前放映、对阵八大院线提高分账比例等。每一次都利用热点新闻炒作,以达到宣传影片的目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张伟平这次对于《金陵十三钗》的营销不再那么“游刃有余”:“张伟平一直想玩‘饥饿营销’,但在对手《龙门飞甲爱》的强大攻势之下没敢‘饥饿’到底,提前曝光了女主角的‘拍床上戏体验’,又匆忙搞了一场类似‘旗袍秀’般的首映式,觉得效果不好又和北京电视台合作了一个图书发布会。从影院难得一见的阵地宣传物料可以看出,片方的宣传工作没有做足。”

比如此次对峙“八大院线”,提高最低票价和分账比例,虽在客观上炒作了《金陵十三钗》,但也影响了出品方与影片在普通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影片也遭到院线和影院的“不欢迎”。

“投资6亿元”惹争议

《金陵十三钗》号称投资6亿元,是“目前投资额最高的国产电影”。但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对投资产生了疑问。对此,新画面的官方回应道,“钱主要花在战争戏、好莱坞特效高手威廉姆斯团队上。特效团队早在今年(2011年)3月15日就来到南京,反复做各种试验。他们用的反应弹全是美国进口的,光一桶爆破用的油就8000元。”

但对片方所称的“大部分投资应该花在了特效方面”,有业内人士以威廉姆斯团队参与的同类型剧集《太平洋》和《兄弟连》相比较:“两片单集的战争场面和精细程度远远大于也多于《金陵十三钗》很多倍,但单集投资(包括演职员片酬、CG特效等所有费用)约1500万美元左右。”此外,也有人指出,《金陵十三钗》的大部分特效镜头,均由曾经担纲过《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辛亥革命》等电影特效制作的特效公司特艺中国完成的。这家公司从《三枪拍案惊奇》便开始与张艺谋合作。鉴于国内特效公司的普遍价格,其特效团队总监向记者表示,“特效方面的投资大概都用到了英国威廉姆斯团队身上,我们并没有拿到非常高的酬劳。”

此外,《金陵十三钗》很多外景镜头,比如秦淮河全貌呈现,都是由特艺中国后期制作而成而非实景搭建的,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其他实景搭建则由影片拍摄地溧水石湫影视基地所在的石湫镇政府买单。“剩下的也就一些人工费用,只有贝尔贵一些,一群新演员根本花不了多少钱。”有业内人士表示。

12.金陵十三钗影评 篇十二

一、语域理论简述

“语域”也就是指语言运用场合背景与环境的一种说法。韩礼德指出:“语域属于语言在不同环境与背景下而能够得到区分的变体。”语言从使用环境角度分析包括多个方面:新闻环境、公众演说、广告语言以及课堂语言环境等等。面对不同的环境,语言使用应当遵从不同的语体。韩礼德曾经对语域语境因素进行了变量定义与划分,其中包括: 语场、语旨以及语式。

语场:是语言交际行为当中发生的事情,主要是指交谈过程中的主题部分或者是场地情景内容。总结起来看,也就是指发生了什么。为此,想要能够正确的理解语言当中的主题以及场景属于翻译工作当中的重点。语旨:语言在运用过程中的主要意图以及交际过程中,交流双方之间的关系。语言运用意图本身应当具有说服性,例如商业广告等。交际之间形成关系则包括地位与角色等等。因此,可以总结为谁参与交际,并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语式:语言交际渠道以及媒介,这个过程中包括书面以及口头,也主要指修辞方式。

上述中三项因素构成了语域语境因素,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将三者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究。

二、字幕翻译理论分析

近些年以来,国外电影电视行业发展风生水起,美国电影以及欧洲电影以其华丽时尚的故事情节,开始越来越多的吸引中国观众。通过欣赏外国影片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了解世界各国的生活民俗,更加能够在此基础上丰富人们的视野。不同国家之间在文化上上的交流与传播,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字幕翻译工作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是传递文化信息,跨越语言障碍的重要前提,能够让人们更加便捷的体验异国文化的魅力。因此,电影字幕翻译可以说是电影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译语应当充分遵循忠实、地道与自然流畅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整部电影达到浑然天成的状态。这就要求英汉语言语域之间能够对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而且适当的传达原文当中的思想情感,令观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语域理论视角下的《金陵十三钗》电影字幕翻译研究

1.《金陵十三钗》电影简介。《金陵十三钗》电影改编自海外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时,日本侵占南京之后,关于一位美国人约翰与教会当中女学生以及十四名秦淮河风尘女,另外还包括一个军人与伤兵的故事。他们在危难的时刻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2.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语域分析

(1)语场分析。语场决定了交际本身的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话语范围,通过对话语范围的圈定则能够对词汇以及句子结构的选择与应用产生重要影响。字幕翻译工作当中形成的语场也即是电影角色也就是电影人物对话的话题内容。 为此,应当要求电影字幕翻译语场对等,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对话语言进行分析:

(2)语旨分析。语旨对等主要是指在说话的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与语言使用主要意图。为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对对话人的意图进行分析。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翻译传达的意图,影片当中,教父进入房间,看到照片,约翰问他,得到的回答是:“my father”,翻译为“我养父”。这是因为在影片的当中提到了其为养父收养,而日军在对约翰保障不会作乱时,约翰说了“but I have no confidence in that assunrnce.”。 也就是暗指士兵未必会遵守命令,这种具有暗指意图的翻译,能够向观众更好的传达信息。

(3)语式分析。语式则主要是指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语气以及态度。为此,要想能够确保语式对等则需要充分分析对话这所要表达的信息渠道与态度。例如,剧中女学生因为同伴受到侵害而抱怨另一个学生:“我看就怪你!”她说话时形成的语气以及语调着重强调的是你才是哪个造成这种后果的人,因此翻译为“It si your fault.”并采用斜体的is传达语气。

综上所述,在进行字幕翻译的过程中最需要通过合适的台词展现影片的语境内容,确保源语主要特征,从而达到能够提升译文的水平。语域理论的目的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字幕翻译,能够为字幕翻译提供较为开阔的视野,促进其研究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摘要:西方翻译理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这个过程中,语言学理论在现代电影翻译领域的当中开始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许多翻译工作都需要通过这项理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通过运用语言学理论内容,能够实际解决翻译当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西方翻译发展理论的大趋势。语言学理论当中语域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属于最核心的内容。

13.观《金陵十三钗》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曲《淮河景》映衬在南京腔下显得荡气回肠,十二“名妓”在一幕幕回忆中手拿琵琶弹奏着内心的辛酸苦楚!视线模糊中,我仿佛又重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一段屈辱而血腥的国耻:

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没有谁会忘记,在半个中国沦陷下如同一朵法西斯植下而到极点的血之花。废墙残垣在硝烟弥漫中让残忍成为人的唯一生存法则,一幕幕回放着惨败的花朵,如同曾经的向日葵随着他人无情的进入而败落,找不到太阳的方向。又有谁知道找回原来的回忆会让人心里这般痛苦,那逝去的曾经的真诚与无私永远永远不再了。

十几名女学生为躲避日军在小男孩的带领下躲入了教堂,里面的安宁和外界喧嚣残暴成为鲜明的对比。此时,十四名娼妓从娼门中逃出来为躲避战乱也来到教堂,然而其放荡与泼辣,让人不禁有些恼怒打扰了这神圣之地。再加上教堂内一个刚从美国前来接职的神父,阴错阳差让这二十几个人竟成为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的与命运抗争的团体。教堂外有为保护百姓而拼命的战士,还有为保女儿安全甘愿做卖国贼,却也为女儿背叛日本敌军,最后为见女儿一面被打死的父亲……

我不想诉说其中的情感纠葛,也不想说生与死的恐惧,只想对最后的最后那十二名娼妓和小男生说一声:你们之前虽然地位身份是低贱的,但同是中国人、为民族与同胞而挺作文https:///身而出,这种行为与天底下任何高尚的人一样是让人尊敬的。望着她们藏着玻璃碎片前去赴宴会的眼神,那是带走了所有的辛酸和伤痛后的解脱,我不禁泪流满面。我想她们是无悔的,伟大的,这份甘愿是多少无赖与不舍,不愿与害怕,可是她们去了……

依稀记得曾经的繁华,灯红酒绿的享受,可如今却是遍地横尸,又有谁记得他们;他们无坟可归的悲惨,又有谁关心!如今的南京一切都不再了,那一段段惨痛的痕迹也已在世人的冷漠中变成如同怜悯下的记念石碑,仿佛还是低喃过去的隐伤,可历史终究过去了,是的,过去了!

日本鬼子的侵略带来的不仅仅是破坏,更多的是人世间冷漠的瘟疫,传染者每一个人,但有爱的不可能被传染成冷漠的傀儡。曾经不堪的过去,对于那些娼妓也是无可奈何,却也造就她们笑对他人的态度,对于宁愿牺牲自己未来换取他人幸福与安全,却也无悔。这需要怎样的勇气与坚强才能担起这压死人的石头,恐怕只有她们自己知道这其中的辛酸与无奈。

自古传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只因未到心坎处。来时的妖娆风光,走时的真情泪下,这其中的故事,只因人皆有情为题让这拉开了序幕。才登进这教堂时,远远望去竟发现如此美丽,让这悠扬的笑声成为这孤寂有神圣教堂的一道风景线吧!

观《金陵十三钗》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前天,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朋友一齐去看了时下最流行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讲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片战乱,到处都是尸体,民众扶老携幼仓皇出逃。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先进,损失惨重。

看到那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残忍了,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简直惨无人道。镜头转向教堂内,管理这个教堂的是一个外国人,他细心地照顾着中国伤兵,这一幕与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是多么鲜明的比较啊。同时藏在教堂里的还有十三个女学生和一群风尘女子。

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杀时,躲在一个草堆中的人发出了一些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原以为他们会把那几个人找出来,谁知,他们竟然用刺刀狠狠扎进去,我清晰地看到,拔出来的刺刀上已经染上了殷红的鲜血,我的心颤抖了一下。虽然我早在历史书上了解到日本鬼子无恶不作,但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还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恶了。而另一场戏,是日本军队到教堂搜查,女学生和风尘女子都在四处逃窜,当十四个风尘女子躲进地窖后,地窖里发生了一场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紧紧顶住,只有一个叫墨玉的,一向说着:“让学生进来。”而当女学生逃到地窖口时,日本人也已追到门口,其中一位学生毅然决然地带着同学们离开了地窖,朝楼上逃去,这一刻,我看到了两种不一样的态度,一种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安危的态度,一种是无私的态度,处处为别人思考,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实这两种态度也就是此刻社会上存在的两种人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此刻,人心都是一样的,有善良就会有自私啊。

最后一段,是学生在唱歌时,日本人听了之后,要求她们去给日本军队唱歌。这天深夜,几个女学生商量决定一齐跳楼自杀,决不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们那种宁死不屈的勇气,更是她们的中国情结让我感动。就在她们准备一齐跳下去的那一刻,十三人出现了,说愿意替她们去。看到那里,我深深感动。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决定啊,为了他人,牺牲自己,不也正是体现了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的精神吗?最后,她们一齐带着“暗器”去了日本军队,而学生们安全离开了。

结局没有放出来,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看了之后,依然回味无穷。最后那一段,也是全片的亮点,是对中国团结精神最好的诠释。

观《金陵十三钗》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截止目前,国内耗资最大(六个亿)、高薪(三千万美金)聘请好莱坞一流男演员为主角(《蝙蝠侠》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贝尔)、制作团队最优良(集数国优良影视技术团队)、宣传力度最广泛、张艺谋自称最有故事深度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公映一周即回收三亿票房,并有进军欧美电影节市场之野心。

如此巨大投资与宣传的吸引,本人却在公映不足一个月时,就免费在网上看到了高清晰完整影片。

说实话,对于《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技术场景、战争效果、背景音乐、演员表演等电影手法与技巧,本人顶礼膜拜。可对于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本人却不能与张大导演苟同。

《金陵十三钗》紧紧围绕“南京大屠杀”中,为拯救十几名教会女学生而展开的故事。国军残余士兵,为拯救被日军追逐的女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让女学生们逃进了战场上唯一残存的外籍教堂;美国殡葬人士约翰。米勒(贝尔饰演),为阻止追逐进教堂对女生施行暴行的日军士兵,假扮神父,正气凛然,惨遭毒打;最后的国军英雄李教官(佟大为饰演),为分散教堂里日军的兽行,一人对付几十个日军,直到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一群逃难躲进教堂的秦淮青楼妓女,目睹女学生们为保护她们而引开日军注意力而惨遭欺凌,在看到女学生们为了不再遭受欺侮而准备群众跳楼自杀的时候,在头牌妓女玉墨(倪妮饰演)的提议下,顶替女学生们前去“赴日军庆功宴”;理解神父遗愿保护女生们的陈乔治(黄天元饰演),在最后差一名额(因有两名妓女之前死于日军之手)的紧要关头,男扮女妆顶替女生前赴死亡之邀;女生书娟(张歆怡饰演)的父亲(曹可凡饰演)为了能让女儿离开血腥的南京,不惜倾家荡产并遭受亲生女儿的歧视,假作汉奸在日军中周旋,最后时刻没有暴露妓女顶替女生的真相,恍惚中也惨遭日军枪杀;最后,假神父约翰最后成功把十三名女学生用自己修理好的卡车送出了南京。

整个电影的场景真实性再现,让观众是在精神极度压抑中看完的。从而,也让观众对那场人为灾难怀有极其沉痛的深思。更让观众对战争中人性的认识得到一种别样的感知。

但是,剧情场景的真实掩盖不了故事情节的虚假。首先,南京大屠杀时外国人的“安全区”都没有安全可言,何况一个小小的教堂。个性是日军士兵已经对教堂侵犯,并遭受了“一个人的重创(李教官的打击)”之后,更不可能有日军军官假惺惺的致歉。其次,清纯女学生与堕落妓女之间的矛盾开始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之后却能和平共处,相互救赎,令人难于信服。再次,人的天性“大难临头各自飞”,却被《金陵十三钗》演绎成了“大难来临,舍命救他人”的壮举,这能让人坚信吗?!虽然这样的主题是就应提倡,也务必提倡的,可体此刻对社会、对人生都“看破”的妓女们身上就更难以让人信服!

《金陵十三钗》最大的败笔是没有交待清楚妓女们顶替女学生们“赴日军庆功宴”的最后场景。她们的结局最终如何成了一个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也是画外音里书娟的“迷”,更让观众产生这真是个“壮举吗?”的疑问。已经花费六个亿,难道就舍不得多点场景让观众感受到妓女们“真实的悲壮”?!从而让观众更多坚信她们的“伟大”?!

好的电影务必具备三大条件:一是故事真实感人,二是场景艺术逼真,三是主题正派具有广泛社会教育好处。而《金陵十三钗》欠缺的正是第一条,故而,本人觉得《金陵十三钗》算不上好的电影,也不具备进军奥斯卡的条件。但是,《金陵十三钗》比起张艺谋前几年的纯娱乐“商业大片”来已有很大进步,个性是他又一次推出的这新一批第一次上银幕的年轻演员就给观众留下了十分震憾的深刻印象。期望张导再接再厉,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

观《金陵十三钗》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热播的金陵十三钗博得了影迷们的不少热情,在观看之后,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整理一些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以供参考: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我以为当贝尔饰演的“神父”开车将女学生们送走后,会描述一段这些秦淮河女生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剧情,很遗憾,电影在贝尔驱车护送女学生们离开后便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电影和国产的其他影片不一样在于贝尔,正因他的出现使这部影片多了些国际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连渡边笃郎饰演的日本军官也都是用英语交谈。能够这么说吧,我之因此去看这部影片也是由于贝尔,他诠释的蝙蝠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国拍戏,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现,真的没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莱坞一线巨星,他能够瞬间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能够瞬间变成庄重的神父,义正言辞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生的。十三个“女生”(电影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主角的招牌动作。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我都怀疑她平时就是这个样貌。

虽说是青楼女子,这些女生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许就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回到满目疮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漂亮的玉耳环回到妓院无疑说明这个女生贪财爱慕虚荣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忙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令人生敬。这些女生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

在这一座破旧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当女学生们把贝尔作为唯一的依靠时,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手无寸铁他做得已经够多了。贝尔驱车送女学生们离开时的热泪盈眶令人回味,那时的脑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战争残酷的无奈,还是自己身临其境的凄凉?这部电影总体气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为领导的军队和鬼子负隅反抗的时候确实是情绪的最低点,但是没有泪眼朦胧。反正看了这部戏更加痛恨日本人了,这些狗日的上辈子必须没见过女生。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是导演心血的结晶,比三枪拍案好几千倍甚至几万倍,能够当做导演最有代表的作品,冲奥的机率那就看专业人士的评定了。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必须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当年不必须就是票房冠军吧,但是时隔多年你在电视或是网上再看到它的时候,还是愿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厌;而有的电影你花钱看过一遍,等有机会免费看的时候却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够经得住时刻的推敲。

俗语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牢骚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对得起偶的60元大钞。

观《金陵十三钗》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悲惨最深重的耻辱,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以至于张艺谋2011年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我2019年才观看。很早之前就听朋友们说起过这个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好评,但是只要我想起是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时就心生胆怯,不敢观看。今天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去观看的,毕竟事情已经发生无法逃避,不如主动面对。《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把我带进了那段嵌入我们灵魂,深入我们骨髓的惨痛历史中:南京大屠杀,整整六个星期,南京就沦为了地狱,30万同胞惨死在敌人的刀枪下,无数的妇女惨遭蹂躏,到处是死尸,到处是鲜血,山河失色,日月无光。在这场毫无人性的杀戮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里面有像花骨朵般还未绽放的十三四岁的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有秦淮河边倚栏卖笑出卖肉体的妓女,有一个教堂的小打杂,有一个开始还只是想赚点钱捞点油水的美国殡葬师。当死亡向他们逼近时,当一群花朵般纯洁娇艳的少女即将遭受到日本鬼子禽兽般的蹂躏时,相信每一个身处其间的有一点点做人的良知的人都会挺身而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每个人都完成着自己的心灵救赎,那个二流子殡葬师成为拯救女孩们最关键的人物,那些秦淮河边卖笑的妓女们和那位教堂小打杂顶替了女孩们慷慨赴死。

影片对这些生活在人群最底层的妓女们的刻画非常成功,妓女们刚进入教堂时霸占了地窖,妓女们袒胸露乳,浓妆艳抹,话语粗俗,一片活色生香的场面与之后妓女们打算顶替女孩们去赴死亡之约,她们洗去铅华,剪掉头发形成鲜明的对比,“商女犹知亡国恨”,当屏幕上出现了妓女们脱掉艳丽的旗袍,剪去妖艳的头发,换上学生们的服装时,我相信所有的观众也随着她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她们看起来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高尚,就像小说中写到的:人生来是有贵贱之分的,女人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灾难都不能使这些女人庄重起来,她们也只能是比粪土还贱的命了。这群可敬可佩的妓女们,用她们的生命洗涤了身上的污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展现出人性的光辉,那一刻她们像天使般纯洁,像圣母般高尚。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的塑造,我觉得非常成功,那就是佟大为饰演的军人李教官的形象,他是整个沉重压抑的背景下最亮丽的色彩,他是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一线曙光,他是中国人不屈不挠,誓死卫国的精神的代表,中国正是因为有着无数这样的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才使中国从那个噩梦中惊醒,奋起反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最终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土地。

上一篇:小学作文难忘的经历下一篇:人事考试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