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文章

2024-07-21

描写春天的文章(精选15篇)

1.描写春天的文章 篇一

尽管暖春离我还远,但我仍象年轻人一样,卸去了冬装,轻巧了自我。土地不似以前那样的坚硬,传达给脚底的是松软、舒适。小路边的野草伸出缩了一个冬天的叶片,舒张着筋骨,扬起俏皮的头,窥看着四野,寻觅着同伴,吸吮着越来越暖的风。远远望去,淡淡的颜色跃上堤岸上一排排柳树的枝头,绿中泛黄,黄中泛绿。那是成千成万的枝梢浸染出的颜色,是集体的力量。

来到树下,抬眼望去,又没有了一丝一缕的绿意,旧干虬枝,枝桠无意于春风?不,你仔细瞧去,发现在春风中飘扬着、舞动着的千条万缕的柳枝,没有了僵硬、晦暗,而是清软、明亮。

我在田野中漫步行走着,找寻着春天的踪迹。

远望堤岸,两团艳丽的色块磁石般地吸去我的目光。我快步地向那里走去。两位五、六岁的小童正用小锨——玩具锨掘开临近堤岸上的一株小树的根部。挖出泥土,围成小堰。想来两个小家伙要给小树浇水吧。我的脚步惊动了他们,他们抬起头,额头上浸着汗滴。小女孩歪着头打量着我,小男孩则一动不动,似是在审视我。记得曾看到过这样的话:城市里的孩子能看到汽车和水泥的森林,却看不到日出的磅礴和日落的辉煌,看不到地平线的壮美,……“叔叔,跟我们玩好吗?”小女孩撮起小嘴,红润的脸庞在温煦的春光中映向了我,手中的小锨随着手臂一晃一晃的,似春风浮动的柳弦。我一怔,思绪定格在眼前的画面上。北堤的土湿润松软,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暖融融的。我点点头,脸上浮现的自然是微笑。我确信,两个小孩的脸上映出的是我脸上的微笑。我招呼着他们,接过了小女孩手里的小锨。小女孩蹒跚着脚步,带着上衣的玫瑰紫、下衣的樱桃红走向了岸边。小男孩也扔下小锨,带着下衣的碧空蓝、上衣的云雪白奔向了水边。我提着小锨,看着他们。两位小孩在水边蹲下去,弯下腰。“小心!”我的思绪刚冒出头,却见他们用小手鞠起一捧水,哈着腰,低着头,快步地向我,不,向小树跑来。水顺着他们的指缝洒落着,在春日的阳光中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洒落在大地上,鲜亮了它们的一生。明白了,我快步的奔向河边,将手伸进河里,鞠起一捧水,弯着腰,快步地向小树走去。

孩子们,还有我,给田野,给堤岸带来了欢乐,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欢乐。玩得累了,我和两个小朋友一起坐在地上。我的身体隔着西装接收着大地传来的温热,一种从未有过的舒适在我的全身漾溢开来。两张小脸更象秋天的苹果,透着鲜灵灵的生命之色。小童天真无邪,小树生命昂扬。我们成人呢?带给孩子们和大自然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玩,好吗?”我模仿着小女孩的声音,发出友谊的邀请。两位小孩灿烂地笑着,点点头,向我走拢来,拉起我的手。

我们的后面是旺盛的绿树、繁茂的野花、吟唱的河水、啼叫的春鸟!我们拉着手,走在春天的原野里。

我们就是春天!

2.描写春天的文章 篇二

关键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暗示主题

环境描写在小说和散文中, 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奢华文章主题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 是文学作品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重视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心理, 更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下面就分类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社会环境描写对作品的主题有暗示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活动空间, 对文章情节的发展和文章的主题思想往往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教师在分析社会环境的时候, 不能简单按教辅和教参的笼统答案讲解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要结合文章具体的社会环境描写, 从它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出发, 来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比如, 鲁迅的《孔乙己》中的社会环境描写, 很多教参只将第一段作为环境描写, 将其作用定位: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所, 通过一长一短、一内一外、一坐一站三组对比, 表现了当时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做铺垫。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 更不同意“铺垫”这个说法。第二、三自然段, 从内容上看似乎是交代“我”的身份和经历的, 实际上是作者委婉介绍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 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为我样子太傻, 掌柜的不让我去侍候长衫主顾, 只能去招待短衣帮, 表明当时社会不仅贫富分化严重, 而且等级森严, 掌柜在不知不觉中, 就将店铺的伙计进行了等级划分, 而且是针对不同顾客的需要, 可见等级制度侵蚀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小伙计所说“短衣帮”所谓的纠缠不请, 指“短衣帮”对酒店伙计的严格监督, 目的只有一个:不让伙计向酒壶掺水, 这表明这些“短衣帮”曾无数次喝了掺了水的酒。然而“我”还是被“撤职”了, 因为我掺不进去。我们可以想象, 顶上去的小伙计一定是个灵活的、能掺进去水的精明人。因此我们断定:那些“短衣帮”还在喝着掺水的酒。在这样恶劣的社会风气中, 像“短衣帮”这些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尚且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那读书没有进学、又不能自食其力的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因此, 本课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不是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做铺垫, 而是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是一种必然。

二、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文章主题的作用

1.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自然环境描写是小说和散文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重要方式, 很多文学作品都通过景物描写或渲染气氛, 或烘托人物心情, 或者通过渲染气氛来烘托人物心情。教师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内容, 来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 渲染气氛。在《有月亮的晚上》中, “月光下的晚上, 窗子大开, 夜风悄然潜入教室, 能感触到额际的发丝被风拂动着。窗外的大叶杨不时发出沙啦啦的响声。”就渲染了一种安静、恬淡的氛围。 (2) 烘托人物心情。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处环境描写:“轮船离开了防波堤, 在风平浪静, 像绿色大理石桌面一样平坦的海上驶向远处。”此时, 菲利普嫁了女儿, 心中还有发了财的于勒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梦想, 看到的大海“像绿色大理石桌面”, 衬托了菲利普一家去旅游时的欢乐心情。而遇到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后, 回家途中的景物:“在我们面前, 天边远远地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衬托菲利普夫妇见到落魄的于勒后失望、沮丧的心情。 (3) 既渲染气氛, 又烘托心情。在鲁迅的《故乡》中, 开头一段的环境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通过对故乡冬季荒凉、萧索的自然环境的描写, 烘托“我”此时悲凉的心情。结合后文可以看出“我”既为故乡变得破败而悲凉, 也为从此远离故乡而伤感。

2.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文学作品里, 很多好似闲笔的环境描写, 其实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荷花淀》里, 荷花嫂和同村妇女去探望丈夫没见到, 在回来的路上遭遇日军的船。她们在摆脱敌人追赶的时候, 有一段环境描写:“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迎着阳光舒展开, 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的环境描写, 就起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用:她们为摆脱敌人的追赶, 将船摇向荷花丛里, 从而将敌人引进了游击队的包围圈, 从而使这次伏击仗打得更漂亮。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 防止学生用固定答案向题上套的弊端, 让学生真正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3. 通过自然环境描写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作者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 在选择环境描写的时候, 会选择从不同的角度落笔, 以便使整篇文章保持一致的格调。比如, 《百合花》和《荷花淀》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 但是它们的环境描写都清新而充满乡土气息, 丝毫没有战争年代的残酷和战斗场面的血腥和惨烈, 这两篇作品不是反映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百合花》是借百合花来象征“新媳妇”的美德和军民鱼水情;《荷花淀》是歌颂在战争中快速成长的敌后根据地的妇女。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分析文章的主旨。

3.用片段描写的魅力去成就好文章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2.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心理、性格。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能体现文中人物的某种心理或性格。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前,我想请几位同学一起互动来玩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这些同学隔开一定的距离,一字排开,我念出几个词,你们根据听到的词,做出相对的动作,看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师选择4名学生,生根据师念出的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刚才这4位同学的反应都很快,但苏红同学的动作是最到位的。这些词语虽然简单,但都有区别。如果我们在写作文时,能够细致刻画人物的举动,生动具体地展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这样的描写算是成功了。怎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好,写具体呢?围绕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人物动作描写。

二、整体感知

1.动作描写的概念

师:那什么是动作描写呢?现在请大家齐读概念。

生齐读概念。

2.补充动作描写范圍

师:动作描写的范围很广。

出示幻灯片:动作描写范围: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文娱体育中、军事活动中……

三、出示写作范例,归纳写作方法

师:不管描写那种场景中的动作,目的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下面,让我们结合一段成功的描写范例,从中归纳出有效的写作方法:

师出示幻灯片后,要求生齐读:

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定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弓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一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着另一个目标去了。

师:这段描写,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该怎样表达呢?众生:6岁的小表妹抓蝴蝶。

师:对的。那么对于6岁的孩子怎样抓,怎样体现她活泼可爱的特点,作者是做了极其细致又精彩的刻画,而这些描写,往往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平时作文训练时所欠缺的。现在老师的问题是:在这段范例中,你能从中归纳出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现在大家以6人小组讨论的形式,把讨论得出的要点,记录在本组的小卡上,要求至少要写出两点以上。讨论时间为3分钟。

生按照学习约定,分别组成6人小组进行讨论,并挑选出记录员,全班约分成10个讨论小组,老师适当地巡视学生讨论情况。

师提醒3分钟讨论时间结束,提示小组成员用约定手势来表示自己归纳得出的要点,学生大多数归纳出3个要点。

师:你们从中都得到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下面我们请出小组代表来依次发言。

生1:我们组发现,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他的观察很仔细,抓住了6岁小表妹天真可爱的特点来生动刻画。

生2:作者在描写中选用了很多的动词,比如奔、盯着、弓着、踮起、走、捧、撅起、追,这些动词都很好地表现出了小孩的好奇活泼可爱的特点。

……

师:小组代表的发言都十分有见解,讲得很好,看得出来大家的讨论是十分有效的。在我们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时,首先要注意细致的观察,选取典型,准确用词,描写时还要注意动作的先后顺序,分解并细化动作。下面,我们归纳出写作方法,要求大家做好记录。

师板书 : 1.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2.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3.选取典型,巧用修饰。

4.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四、课堂小试身手

师:接下来,让我们结合归纳所得的写作方法,先请大家小试身手,要求个人独自完成。时间2分钟。

请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语。

天啊!要迟到了。我 开被子,从床上 下来, 地 过校服, 上鞋子,几步 进洗手间, 地 出牙刷, 牙膏, 在嘴里胡乱地 了几下,然后, 下毛巾, 地 在脸上 了几下,飞快地_ _出屋子。

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师提问。

生1:我填的答案是:踢开、跳下、扯过、穿上、冲进、快速地拿出、刷了、扯下、快速地、擦了、跑出。

师:嗯,果然动作够快的,被子都被当球踢了。(生笑)

生2:我填的有些不同,我的是“掀开被子”,“从床上滚下来”。(生笑)师插问:滚下来?不怕受伤?生2:我平时要迟到的时候,就是这么样的。我家的床不高。(生笑)

师:哦,想想这个词倒也符合你平时的作风的,做事情确实是风风火火地,“滚”得很有个性啊。(生笑)现在,大家也看看老师填的答案,都来读一读。

五、当堂练习,大展身手

师:全班分成4个大组,按照组号,对应本组训练的主题,如第一组训练第一个主题,以此类推,运用课堂得出的写作方法,用50——100字来刻画描写,训练写作时间为5分钟。

师出示主题演练(主题略)。

生在规定时间内写作,师巡视,视完成情况调整时间。

六、点评作品

师提示生交互作品修改,选出本组优秀习作,当众展示,师生互评,课后用小卡在班级悬挂展示。

七、师出示佳作欣赏,并且赠言(赠言略)

八、布置课后作业

4.春天借景抒情的文章 篇四

晨舞挤开了门,将清香湿我一身。是天边的彩云?是柳梢初绽的嫩晴?晚了,我成了追春的人。

匆匆的早晨,匆匆的车流,匆匆的行人。都市一夜的风尘,郁闷,此刻被晨雾洗的干干净净。

雾飘缈地行。越来越浓,迷了路,润了花,酥了心,舔绿了万户千村。

春雾是一个谜,朝阳揭开了迷底。

扑向绿色的怀抱,拥抱火红的艳阳春。

5.春天的文章欣赏:清晨剪影 篇五

我摇摇晃晃地走到卫生间,刷牙、洗脸,我捧起一点水“哗”的一声全泼到脸上,洗去了昏昏沉沉的状态,开始了新的一天。

已经洗漱完毕,妈妈还没有做好饭,我走进书房,拉出最常坐的那把椅子,坐下来,从书柜中找出一本自己常读的书,细细的品味,深深的沉醉在其中。

读过了书,妈妈把饭已做好,开始吃妈妈为我准备的丰盛的早餐。刚吃了一 口,一看表,还有五分钟。于是我急不可耐地把煎饼和火腿肠卷到了一起,往嘴里塞起。一边又端起粥往嘴里送,一不小心咬住了舌头,又继续吃下去,这次干脆不喝粥了,直接喝水。我把饼塞进嘴里,一边嚼一边往外跑。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到地上之时,我便已匆忙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路上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安静平和,唯独行色匆匆的我那么不符合这个画面,仿佛我不属于这里似的。

就这样,我度过了忙碌的清晨,开始了自己的校园生活。

6.有关春天文章、诗 篇六

2、《春天在哪里》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花朵们听见了

都站在枝头上

来欢迎春天

等了很久很久

还是看不见

都急得踮起脚尖

互相问着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3、小散文《迎春花》

冰还没有化,雪还没有消。你呀,满腹的激情,就再也忍不住了。你蹬开雪白的棉袄,舒展起柔嫩的枝条,举起金黄色的小喇叭,向人们报告信息:春来了!春来了!

一般的花,都喜欢先长叶子,后开花,正赶上万紫千红的花季,竞相开放。惟独你呀,要学梅花的精神,甘愿先开花,后长叶子。

人们赞美你,送给你最好的名字:迎春花。

4、故事《迎春花》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花神召集百花,商议谁在什么季节开放。

当冰心还没融化,北风还在呼呼地吹着,一切都紧缩在寒冷的梦中时,谁踏着刺骨的冰雪到人间去,向人们预告春天呢?

玫瑰、牡丹、芍药、莲花„„都默不作声。

沉默中,一个小姑娘毅然站出来,轻声说道:“让我去吧。”她的目光中含着深切的期待。

花神吃惊地打量着这个娇弱而勇敢的小姑娘,她是那么天真和自信。她穿着鹅黄色的裙子,像个怕生的孩子一样,不胜娇羞。

花神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去吧,只有你,才属于春天!”她送给小姑娘一个美丽的名字——迎春。

迎春花只是稍微打扮了一下,在发辫上插了一朵金黄色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花,便告别众姐妹,来到了人间。

于是,一切都变得温暖起来、湿润起来了,坚硬的泥土慢慢松软,冰封的小河悄悄解冻,飞舞的雪花化为细雨,沉睡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大地万物都苏醒过来,迎接这春天的使者!

5、小散文《柳树醒了》

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树哟,软了。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梢啊,绿了。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柳絮呀,飞了。

柳树跟小朋友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高了„„

6、《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7、散文故事《谁先绿的》

几天前还是黄褐色的草坪,一场春雨过后,竟是绿油油的一片了。

我蹲下身子,和小草儿说话。

小草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和我打招呼——

一棵叶子狭长的小草说:

“你知道吗?是我先绿的,当春天的阳光刚一照在我的身上的时候,我就变成绿色的了。”

一棵长着椭圆形叶子的小草说:

“你知道吗?是我先绿的,当春雨飘洒到我的身上的时候,我就变成绿色的了。”

一棵有着尖尖叶子的小草说:

“你知道吗?是我先绿的,当春风吹拂我的时候,我就变成绿色的了。”

„„

我望着这块绿色的草坪,我对着成千上万小草说:

“当春风、春雨、春天的阳光一起到来的时候,我的心也是绿的了,我们是——一起绿的„„”

8、小故事《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小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9、《春雨》

晶亮晶亮的春雨,脚步轻轻地、悄悄地来到大地。

我说:“春雨呀春雨,我欢迎你;春雨呀春雨,你不像夏雨哥哥那样,撒开长腿,到处乱跑,踩到小花和小草。”

春雨好像没有听见我说的话。春雨什么也没说,只是脚步轻轻地、悄悄地从我面前走。

啊,在春雨走过的地方—— 种子醒了,推开泥的门窗; 花儿笑了,撒播阵阵芳香; 小溪乐了,叮咚叮咚歌唱„„

10、小散文《雨点》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26首古诗

①《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③《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⑤《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⑥《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⑦《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⑧《绝句》 唐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⑨《渔歌子》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⑩《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1、《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2、《忆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3、《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4、《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寻找春天》若虹大班时作词朗诵 无文字内容

2、《春天在哪里》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花朵们听见了 都站在枝头上 来欢迎春天 等了很久很久 还是看不见 都急得踮起脚尖 互相问着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3、小散文《迎春花》 冰还没有化,雪还没有消。你呀,满腹的激情,就再也忍不住了。你蹬开雪白的棉袄,舒展起柔嫩的枝条,举起金黄色的小喇叭,向人们报告信息:春来了!春来了!一般的花,都喜欢先长叶子,后开花,正赶上万紫千红的花季,竞相开放。惟独你呀,要学梅花的精神,甘愿先开花,后长叶子。人们赞美你,送给你最好的名字:迎春花。

4、故事《迎春花》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花神召集百花,商议谁在什么季节开放。当冰心还没融化,北风还在呼呼地吹着,一切都紧缩在寒冷的梦中时,谁踏着刺骨的冰雪到人间去,向人们预告春天呢? 玫瑰、牡丹、芍药、莲花„„都默不作声。沉默中,一个小姑娘毅然站出来,轻声说道:“让我去吧。”她的目光中含着深切的期待。花神吃惊地打量着这个娇弱而勇敢的小姑娘,她是那么天真和自信。她穿着鹅黄色的裙子,像个怕生的孩子一样,不胜娇羞。花神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去吧,只有你,才属于春天!”她送给小姑娘一个美丽的名字——迎春。迎春花只是稍微打扮了一下,在发辫上插了一朵金黄色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花,便告别众姐妹,来到了人间。于是,一切都变得温暖起来、湿润起来了,坚硬的泥土慢慢松软,冰封的小河悄悄解冻,飞舞的雪花化为细雨,沉睡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大地万物都苏醒过来,迎接这春天的使者!

15、《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7、《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8、《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晚春》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1、《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2、《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3、《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4、《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5、《春雪》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6、《春日偶成》 宋 程灏

7.描写春天的文章 篇七

【原题回顾】

题目:发现 (满分60 分)

要求: (1) 写一篇记叙文; (2) 字数不少于600 字。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题目理解无障碍, 但是题目很大, 这就对学生的审题和选材有更高的要求。写作辅导时, 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细小事件, 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关注生活, 寻找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身上的不平凡之处, 通过对细小事件的细致描写, 发现人性的真善美, 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原文再现】

发现 (46 分, 属三类卷)

我的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生活在那一片田野上。 在他饱经风霜的黝黑的脸庞上, 我却 (无转折意思, 用“却”不妥) 发现了他对我的不平凡的爱。 (开篇点题, 交代了爷爷的身份, 但爷爷的个性体现不够, “在……脸庞上……发现……爱”似不妥)

逢年过节, 我们都要回去看望他。 每一次他都站在树口等待着我们。 (如何等待? 可具体描写) 在老家的灶堂里忙来忙去的身影, 他也 (“也”字多余) 很少会坐下来和我们谈谈话, 也不会像奶奶一样对我们嘘寒问暖, 他有时候仅会站在一旁, 静静的看着我们。 但是 (不妥, 可删去) 当用心去感受时, 你会发现他对你深沉的爱。 (语言不够生动, 也欠通顺, 怎样“深沉的爱”? 对爷爷的爱叙写不具体)

我记得每次吃面时, 爷爷都会在我们的面条里打入两个鸡蛋, 但他的碗里却只有面条和青菜, 但 (多余, 删去) 在每一次问他时, 他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说:“你们多吃点, 我不喜欢吃。 ” (留意生活细节, 但材料新意不足)

每当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 爷爷总会独自在一旁抽烟, 静静的。 (此处可具体描写) 但是 (多余, 删去) 抽完之后就像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样, 直走向仓库里, 扛出来一些大米、红豆, 还有满满两筐自己鸡产下的土鸡蛋。 虽然家里养鸡, 但也不至于会留下这么多的蛋, 我心想着。 (表意要简洁明了) 渐渐的, 爷爷又将一些自家做的晒豇豆、腌的萝卜干, 一股脑的全都塞进了车的后备箱里, 连车的后面都压下去了好多。 (表意不明) 爸爸在一旁阻拦道:“你们自己吃吧。 ” (语言过于生硬, 缺乏感情) 但是 (多余, 删去) 爷爷说:“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也吃不完, 自家的东西, 比外面买的要好。 ”说完他又准备去地里拔点东西给我们带走。

当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开车离开时, 我看见爷爷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上车, 只说了一句:“慢点开车, 当心。 ”但是 (多余, 删去) 我看到爷爷眼中的泪光与难以掩饰的失落与惆怅当我们开车走时, 我通过后视镜, 看见了爷爷站在家门口的路口上, (可简洁些) 朝着我们离开的方向, 这时, 我发现爷爷轻轻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这时, 我的心不禁一震, (表达不够自然) 我突然发现爷爷也有这样柔情的一面, 我也不禁泪水湿润了眼眶。 (车已开动, 从后视镜能看得那么真切吗? )

回想起与爷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突然 (不妥, 改为“渐渐”更好些) 发现, 在他那冷峻、严肃的外表下是一颗真诚的心。 (再次点题, “冷峻、严肃的外表”、“真诚的心”在文中体现不够)

【原文诊断】多处地方多用或错用关联词, 语言过于平实, 又缺少生动描写, 人物个性不突出, 人物形象不丰满, 情感的抒发不够自然, 显得苍白无力, 不利于主旨的表达。

【升格训练步骤】

一、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都非常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选择已学课文中比较明显的描写片段, 通过对比, 让学生说说哪一组更好, 好在哪里。例: (1) 我看见他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 艰难地穿过铁道, 去为我买桔子。 (2)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选自苏教版八上《背影》一文)

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句2 由于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父亲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也更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题。

二、投影事先修改的片段, 让学生再次通过比较, 学习如何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

改句:每次逢年过节回家, 总是老远就看到那个伫立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并不高大, 也不挺拔, 但却很执着。 当我欢天喜地想要撒娇讨喜时, 他总是笑笑, 摸摸我的头, 不住地说着:“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然后一手接过行李, 一手拉着我的手, 走向回家的路。 那手, 好大, 好粗, 好温暖。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 明白要从全文考虑, 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由于描写细致, 爷爷这个外冷内热的农民形象马上凸显了出来。

三、让学生对全文进行修改, 重点在于人物的刻画, 注意细节描写, 也可就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增删

【升格作文及亮点解析】

发现 (56 分, 属一类卷)

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终年与土地打交道, 有着黝黑的皮肤, 饱经风霜的脸庞和温暖而又粗糙的大手。 爷爷不苟言笑, 严肃有余, 但在那冷峻的外表下, 我却发现了他那颗炽热的心。 (开篇点题。 对爷爷的外貌描写中加入了肤色和“手这个细节, 更能体现他的身份)

每次逢年过节回家, 总是老远就看到那个伫立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并不高大, 也不挺拔, 但却很执着。 (“翘首以盼”, 写出爷爷盼望我们回家时的急切心情) 当我欢天喜地想要撒娇讨喜时, 他总是笑笑, 摸摸我的头, 不住地说着:“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然后一手接过行李, 一手拉着我的手, 走向回家的路。 那手, 好大, 好粗, 好温暖。 (补充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突出爷爷的不苟言笑。 再次写“手”, 写出温暖)

爷爷是沉默的, 却也是闲不住的。 当奶奶向我们问寒问暖时, 他只是站在一旁, 静静地看着, 默默地听着, 微微地笑着;当我们坐下来谈家常时, 他总是穿梭在灶堂间, 忙碌着为我们准备吃的喝的, 他会像变戏法一样不时端出不同的瓜果点心给我们吃;当我们吃饱喝足后娱乐休闲时, 他却乐此不彼地收拾着残局, 打扫着战场。 (概括描写。 写奶奶是对爷爷起侧面衬托作用)

与爷爷相处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 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奶奶拉着我们的手, 絮絮叨叨的千叮咛万嘱咐, (再次写奶奶, 再一次衬托) 爷爷却越发地沉默, 他总是独坐一旁, 凝视着远方, 默默地抽着烟, 深深地吐着烟圈, 然后像是伟人做出重大决定一样, 毅然跨出大门。 (细节描写, 通过爷爷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突出爷爷内心的不舍) 不多一会, 便大包小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包里都是家乡的土特产:各类时令果蔬各种美味干果, 还有大米和自家老母鸡下的蛋。 “都是自家种养的, 吃着放心。 可惜太远, 没法给你们送去。 ”爷爷一边念叨着, 一边忙不停地搬运着, 任我们怎么劝也劝不住, 直至塞满整个后备箱, 然后站定, 拍拍手, 心里很轻松的样子。

待我们坐进车, 依依不舍地关上车门的那一刻, 爷爷挥了挥手, “走吧, 记得常回来! ”不等车子发动, 便默默地回转身, 慢慢地往回走去。 此时的爷爷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原来就不挺拔的脊背变得越发的弯曲, 他神情木然, 步履蹒跚。 寒风凌乱了他的头发, 泪水浸润了我的双眼。 (此处改为写爷爷的背影, 更自然更真实, 也更感人)

我发现, 我长大了, 而爷爷却老了。

【升格小结】

8.好文章离不开描写 篇八

一.人物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记叙文中最重要的描写手法之一,语言描写要求准确、生动、形象,要符合生活实际,力求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全文写父亲的语言只有四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些语言就是生活化语言,看似平白,却饱含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之情。而平白如话的语言也符合“父亲”这一形象特征,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同时,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人物性格丰富多彩,有的人爽直、有的人含蓄,有的人诚实、有的人狡猾……性格差异使每个人说话的习惯不同,因此,还要善于捕捉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课内课外,我们读过的名著名篇中,有些人物的语言就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鲁智深的语言的描写,把鲁智深爽直、粗鲁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物的动作描写。

写人物,离不开描写人物的动作。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巴尔扎克《守财奴》有这样一段描写: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敲出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文段中,“掏”、“放”、“盯”、“摆”、“推”几个连续动作的描写,把葛朗台对金钱的极度占有欲望和嗜钱如命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再看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望父买橘”情节,作者用了连续动作描写父亲买橘的过程,“攀”、“缩”、“微倾”写出父亲的老态,买橘的艰难,同时也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

一些典型人物的经典动作会让我们记忆深刻,孔乙己的一“排”一“摸”;胡屠户的一“伸”、一“缩”、一“揣”;严监生临死前两个指头的一“伸”……这些极富表现力的动作描写会给我们写作启示,写人物时围绕人物的动作细描细画,力求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三.人物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描写手段,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一些作品对人物心理刻画采用直接描写方式。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若瑟夫的一处心理描写极为细腻,若瑟夫给于勒叔叔付牡蛎钱,看到穷苦潦倒的叔叔时,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传神的描写,内涵极为丰富,体现了孩童的纯真、善良,与大人的势利、刻薄形成了对比。而金钱社会的亲情冷漠却让人顿生悲凉!有的作品对人物心理描写,则是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或景物描写间接地表现人物心理。孙犁的《荷花淀》中,老头子用篙狠狠敲打敌人后,向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优美的景物映衬出老头子极为痛快的心情;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文段中对阿长的动作、神态描写无不暗示她的心理:迅哥儿,快说“恭喜”啊。因此,写人物要善于描写人物心理,这样,你所写的人物才有血有肉,更加丰满。

四.人物的肖像描写。

写人物离不开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心理、外貌特征,成功的肖像描写会使你笔下的人物更加鲜活。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少年闰土了也进行了贴切的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子。”鲁迅紧紧抓住“紫色圆脸”、“小毡帽”、“银项圈”三个特征,把一个生活在海边,饱受风吹日晒的农村孩子形象活脱出来,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的美丽漂亮,狡猾泼辣跃然纸上。一些名篇名著中的人物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肖像描写必不可少;除此,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还应进行细致的神态描写。神态是人物内在情感的外露,是人的性格与精神面貌的体现,惟妙惟肖的神态描写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个性,让人能透视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一篇好文章是离不开描写的。作为中学生,只有刻苦学习,学会观察,用心写作,才能写出佳作。

9.春天优美文章摘抄赏析 篇九

在故乡关中平原上,每当春天来临,暖风拂过,便唤醒了槐树枝头的春天。春分后的第一场雨洒落枝头,那些槐树就象喝了美酒一般,醉意朦胧中肆意绽放开来,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挂满枝头,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把大地装扮成一个白色的世界,春风吹来,一阵阵的清香浸人肺腑,呵一口气都好似带满着柔情蜜意,大家通俗的称它为洋槐花。

槐花盛开的时节,是春天最美的时节,记得小时候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都要和小伙伴三五成群的约在一起,一头扎进渭河边的槐树林里,肆意的欢呼狂妄,有会爬树的,自然就成了被大家拥戴和羡慕的王者,不会爬树的有人会用竹竿绑上铁钩子,把那些洁白如玉的花朵折下来,撸一把,放进嘴里,满口的清香甜蜜,装进篮子,回家后和面粉绊在一起,蒸熟,再加些调料和辣椒油,那种美味、、、啧、啧!就连神仙恐怕都流口水。把春天吃进了嘴里,人和春天也融为一体。这个时候,那些一片片的槐树林里,也就成了养蜂人的乐园,他们千里迢迢,追赶着春天的脚步,来到这里,搭起帐篷,垒起锅灶,炊烟袅袅中那被放出的成群的蜜蜂,嗡翁声回荡在树林在盛开的花蕊中飞舞,贪婪的吮吸着,酿出上等的槐花蜜,如槐花一样的晶莹透亮。

槐树在故乡是一种最普通最长见的树种村庄里山涧中道路旁沟渠边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尤其在蜿蜒流淌的渭河两岸它们更是成片片疯狂的生长。它没有白杨那样的光滑挺拔没有柳树的阿娜多姿更没有梧桐和银杏那样名贵和娇嫩树干看起来粗糙甚至丑陋但它却有极旺盛的生命力见到土壤就扎根稍有水分就生在故乡关中平原上,每当春天来临,暖风拂过,便唤醒了槐树枝头的春天。春分后的第一场雨洒落枝头,那些槐树就象喝了美酒一般,醉意朦胧中肆意绽放开来,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挂满枝头,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把大地装扮成一个白色的世界,春风吹来,一阵阵的清香浸人肺腑,呵一口气都好似带满着柔情蜜意,大家通俗的称它为洋槐花。

槐花盛开的时节,是春天最美的时节,记得小时候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都要和小伙伴三五成群的约在一起,一头扎进渭河边的槐树林里,肆意的欢呼狂妄,有会爬树的,自然就成了被大家拥戴和羡慕的王者,不会爬树的有人会用竹竿绑上铁钩子,把那些洁白如玉的花朵折下来,撸一把,放进嘴里,满口的清香甜蜜,装进篮子,回家后和面粉绊在一起,蒸熟,再加些调料和辣椒油,那种美味、、、啧、啧!就连神仙恐怕都流口水。把春天吃进了嘴里,人和春天也融为一体。这个时候,那些一片片的槐树林里,也就成了养蜂人的乐园,他们千里迢迢,追赶着春天的脚步,来到这里,搭起帐篷,垒起锅灶,炊烟袅袅中那被放出的成群的蜜蜂,嗡翁声回荡在树林在盛开的花蕊中飞舞,贪婪的吮吸着,酿出上等的槐花蜜,如槐花一样的晶莹透亮。

槐树在故乡是一种最普通最长见的树种村庄里山涧中道路旁沟渠边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尤其在蜿蜒流淌的渭河两岸它们更是成片片疯狂的生长。它没有白杨那样的光滑挺拔没有柳树的阿娜多姿更没有梧桐和银杏那样名长给点阳光就灿烂在关中平原上老百姓都称它为救命树。每当问及每个人祖先是那里的每个人都会说自己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的虽然远在黄帝时代也无确凿证据可考但是可以看出槐树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听老一辈人讲在曾经的饥荒年代这些槐树救了无数人的命据说有一年很多河南人逃荒来到这里那年春天成片的槐数没有见到叶子更没能等到槐花的绽放可无数的生命却得以延续生长。

10.描写雪景的文章 篇十

在灯的朦胧炫耀和大雪纷飞的雪地上,如同在这童话般的世界中一样,感觉真的非常美,空气异常地清新,近处的松树,披上了白色的银装,一片雪花俏皮地飞到了自己的脸上,凉凉的,像是证明它的存在,更好像是证明它的来到,它是大自然中美丽的精灵,它是冬天美丽的天使舞者。

思绪飞扬,心头泛起,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心不同,喜欢下雪的雪景,寒意伴着飞雪,阵阵来袭,寂寥悄无声息,渐渐弥漫,有了雪的点缀,夜更加厚重,有了夜的衬托,雪更加洁白。

静静地,捋捋心的方向,刷刷夜的愁绪,红尘若梦梦红尘,流年难追追流年,喜欢静坐窗畔,于夜深人静,于闲暇时分,于冬日暖阳,于窗前赏雪。

雪越下越大,从一点点的,变成一团团的,似乎从天上撒下来的棉花团。雪花不停地飞舞着,像棉花,似柳絮,如杨花,漫天飞舞。

渐渐地,渐渐地,学停了,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银色的世界好像只用白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画的主要颜料为银白色,它谱写着一处处生动的景色,银色的世界美丽而祥和。

在公交车站一边等着公交,一边欣赏着难得的雪景,由于下雪的原因,公交车迟迟没有等来,倒是在公交车候车的人陆陆续续地多了起来,你一言我一句的谈起这场雪下的真是时候,这两个多月来,因为气候干躁的原因,去医院看病的人是络绎不绝,人们盼呀!盼呀!总算下了一场雪,让干躁的天气有了些许湿气,几个要上学的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一边等着公交,一边在雪地里玩了起来,突然听着啊呀的一下叫声,人们转过头一看,原来是骑电动车的阿姨摔倒了,几个小朋友围过去,帮着把电动车扶了起来,在阿姨的谢声中,听着脚踩着雪发出吱吱的美妙的音乐,和着节奏的节拍,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上了公交车。

鹅毛般的雪还在下着,路上的车辆明显少了许多,或许是因为下雪路滑,为了安全的缘故,人们都选择了坐公交车,人们欣喜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任何的不悦之色,虽然行驶的慢,虽然天灰朦朦的,但是人们依然笑颜连连,到处一片温暖之意。

雪是大自然白色的精灵,我喜欢记录雪中的故事,更喜欢在雪中漫步,雪中情,雪中景,都让我非常着迷,听着踏雪发出的声响,听着孩子们快乐玩耍的笑声,近处的松树,远处的高楼,每一处每一景都让我非常喜欢。

喜欢这舞动的精灵,喜欢这白色的银装,虽然它在陆地止停留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故事以及带给我们的美景及快乐,是我们难以忘记的。

11.描写春天的文章 篇十一

我们先看一段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许多同学都熟悉,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经典语句,写出了贾宝玉眼中“神仙似的妹妹”。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如果能恰当运用外貌描写,也会使文章“回眸一笑百媚生”呢!那么,如何运用外貌描写呢?

写作指导

一、抓住特征,传神绘形。

人的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如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描写蔡芸芝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作者抓住了老师的一个特点,写出了她的温柔和美丽,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记忆犹新。

二、运用修辞,生动刻画。

进行外貌描写,如果能适当地用一些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描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修辞大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巧妙精确的比喻会让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膀,飞舞出绚丽的色彩。如大家都喜欢的经典名篇《童年》,作者进行的一段外貌描写:“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童年》的同学都会对这段外貌描写印象深刻,因为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两个舅舅的自私残暴和外祖父的气愤。

三、前后对比,揭示中心。

对比手法是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外貌描写的前后对比更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很多同学写“母爱”常用这种方法,先写母亲的光鲜靓丽,然后发现母亲的皱纹、白发,前后对比,让感情自然流淌。我们来看鲁迅的《故乡》中对闰土的两段外貌描写:“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同一个人,两段外貌描写一对比,不用作者直言,我们就明白了文章的中心:揭示了旧社会农民日益困苦,农村日益衰败的社会现实。

最后,外貌描写虽然用处大,但不能随意、盲目地运用,要尽量根据表现文章写作意旨的需要,增删取舍,做到画龙点睛。

12.描写夏天的文章 篇十二

你走了,那一天晚上,是一个难熬的夜晚,我满子里想的都是你,是你在我难过的`时候,安慰我,在我失败的时候鼓励我,而现在,你却一个招呼也不打,就走了。你是无法体会我的心情,我在睡梦里,想的依然是你,我走到班级名册的旁边,久久的抚摸着你的名字,我无法承受没有你的痛楚,你还记得吗?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两个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连一块饼干,我们也会分着吃的,如今你走了,我不能适应没有你的班级生活,但我又不得不去适应没有你的班级生活。我很想你,真的很想你。

终于,我在广场上遇到了你,我们彼此都很惊讶,我佯装生气的问你,为什么要走,你说,是你要搬家了,我们一起玩到晚上九点,直到大人来催,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13.描写雪景的文章 篇十三

天,有好久没有下雪了。可是今天却异常的下了一场雪。

早晨,推门而出,一种清新的空气和着冷气扑面而来,一丝丝冷气从我口中呼出。定睛一看,原来是下了雪。天啊,树上挂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天空仿佛都融化在那柔和的白色当中。走在上学的路上,看着那柔和的雪,心中仿佛也被洗涤了一样,那么的纯真。看着那些同伴们嬉笑玩耍,心里也不自觉地跟着他们一起笑。突然,前面一个同学拽着那因挂雪而下垂的树枝,一放手,哗啦啦,雪全都落了下来,落在了那个同学的身上,也落在了我的心里……

雪,就是那么的纯真无暇,希望人人的心,都是那么的纯真无暇。

14.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十四

水,清澈、通透、晶莹,它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我们人类,都离不开它。我喜爱水,喜爱它富于形式的存在方式,喜爱它给予我绵绵的遐思和感悟。

喜爱露珠,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每一天清晨,当每个人都还在梦乡之时,它却已悄然降临于每一朵即将绽开的花骨朵上,每一根绿油的碧草之上,那是上天对万物的恩泽,虽然它存在的时光太过短暂,美丽总是片刻,每当太阳出现,它就不得不散尽在光华的尘世间。

露珠的消散,让我感悟到了时光的珍贵,让我了解到什么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学会了把握这天,憧憬明日。

喜爱小溪,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走在山间之中,你会听到那淙淙的流水声,那是它从高处流下时顽皮地跺着自我的脚的明快节奏。它那轻快的脚步声,不正预示着自我对未来的信心吗?

小溪的流动和那跳动着的韵律节拍,告诉了我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喜爱春雨,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梅雨时节,正是万物生长的黄金时段。这时,蒙蒙的细雨,便就像一串串珠链一般构成珠帘。它从天空落下,降落到凡尘,虽污染了自我,却滋润了生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教会了我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也赐予了我人生的好处,那是在点点滴滴的给予之中。“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喜爱大海,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置身于海边,你会看到海那深邃的颜色和它那宽广的胸怀。百川东流入海,大海才是百川的归属,百川的气魄,你会感受到自我的渺小,你会把自我心里的疮伤抚平。

大海,赠予了我博大的胸襟,恩泽了我包容的心。我不再会去斤斤计较,而是学会了“宁静以致远”的道理。

……

15.关于春天哲理文章 篇十五

一如素描,一笔一笔一遍一遍,最初的笔触逐渐被交融掩埋,唯铅笔的光泽在画纸上渐渐明晰,勾勒出立体和深度。那些过往的细节就如那最初的笔触,重要却终究只能证明生活的琐碎,只有那一份份独特的心情能拼凑出生命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作为气象专业的学生,学校北面的大气山一直被我们引以为豪。第一次去山上做实验,我们是一路笑着喊着“放气球喽”赶上山头的。之前我们总是戏称自己就是个放气球的,语气中不乏自我嘲讽的意味。可真正放飞的那一刹,看着气球飞入一片深邃,伸展双臂,微笑。好像自己的灵魂也跟着飞上了高处,接受洗礼,追逐自由。

其实那堂课的重点才不在放气球。我们抱着一台仪器,用超高放大倍数的望远镜追着那只飞翔的气球,追了良久。然后记录数据,那些好多小数点的数据,什么仰角,什么方位角,如今早已傻傻分不清楚。但那张忙里偷闲拍下的小组成员合影,我记得;照片上露出十颗牙齿的笑脸,我记得;那份称之为青春的雀跃与欣喜,我记得。

我还记得,那个把气球系在衣带上往山下疯跑的傻姑娘,那个背着不听话的背包从山下追过来的傻姑娘,那满山满路载着阳光的和风,风里混杂的花草的甜腻和清香。我记得远山朦胧的剪影,山下的校园在薄雾间浮动,我记得道旁的小草细碎的露珠,和天上偶尔划过的飞鸟。

我总记得它们,亦或者我其实记不清它们。但它们精心拼凑的心情,我一定记得,那份名叫春天的心情。

上一篇:北师大文学院考研文字部分真题汇总下一篇:红瓦黑瓦读书心得体会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