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法课程简介

2024-08-12

环境与资源法课程简介(精选7篇)

1.环境与资源法课程简介 篇一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农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农业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理论和技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自然资源学、环境学、生态学、地质地貌学、环境仪器分析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建设、环境监测的专业知识;掌握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新型肥料研发与生产、农业环境监测新技术等专业技能,熟悉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其及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产业发展的状况。

3.具备的能力:学生具备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农业资源监测、规划及资源信息管理的能力;具备植物营养学科的系统知识、从事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及营销的能力;具备农业环境监测、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品质监测与评价的能力;具备基本的从事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4.优势或特色:本专业具有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特点,研究与应用的领域广泛。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生物学、地学的综合知识,知识面宽,发展空间大。学生具有水土资源保护、植物营养与养分高效利用的专业技能,在肥料生产与产品研发、农业环境监测新技术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毕业生可考取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的渠道宽,就业的行业面向广,择业能力强。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学、计算机应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环境学、生态学、地质地貌学、环境仪器分析等课程。

2.主要专业课程:自然资源学、土壤学、遥感技术应用、土壤资源评价、土壤污染防治、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研究法、农业化学分析、新型肥料生产原理与工艺、养分资源利用、肥料应用于营销、环境监测、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环境监测新技术等课程。

3.主要实践项目:普通测量学实习、生态学实习、水资源与农田水利学实习、土壤学实习、土壤资源评价实习、植物营养学实习、新型肥料生产原理与工艺实习、环境监测实习、农业资源综合实习、农业环境综合实习、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毕业实习等。

三、就业情况

1、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农业、环保、土地资源管理等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在肥料生产企业、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出口企业、生态规划与环境评价公司等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在工矿企业从事环

境监测、管理等方面工作。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考研率在55%以上。

2、就业前景: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耕地、环境保护是我国始终坚持的两项基本国策。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艰巨。我国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资源环境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需求量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色明显,毕业生考研深造的渠道宽,就业的行业广,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考取

撑条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为就业、创业提供支

2.环境与资源法课程简介 篇二

一、围绕教材开发生物课环境资源

新课程倡导“要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我认为“用教材教”其实就是要利用好围绕教材开发的课程环境资源, 它包括对教材的筛选补充、顺序的调整以及根据需要所选用的材料、所制的教具、课件等等, 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熟读教材,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利用自己的独创性开发相关的课程环境资源。

1. 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图片。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貌, 力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境, 在愉悦中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2. 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

教辅书已不仅仅是作为教材的辅助与延伸了,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 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实用性比较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辅书。

二、围绕学生开发生物课程环境资源

学生是课程环境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学生来开发。所以, 当一个孩子表现得与众不同时, 我们宁可先把这看成是孩子的特点, 而不要轻易地看成是缺点, 也许孩子看似荒唐的举动, 便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1. 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是课程环境资源。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为学生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课程环境资源。

发挥学生的特长,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是新课程赋予社会、学校和教师的责任, 教师尽可能充分发掘学生资源, 不能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生物学没有关系就限制其发展。

三、围绕教师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1.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环境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环境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是素材性课程环境资源的重要载体, 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2. 开发学校的课程环境资源。

(1)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 如利用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 并进一步转变观念, 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学生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 充分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如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 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 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3) 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环境资源, 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四、围绕本土开发生物课程环境资源

地方环境资源有着较为丰富的与生物课有关的课程资源: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海洋世界、科技馆等。农村学校在这方面更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的变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的防治、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等, 又为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五、广泛利用媒体环境资源

这里所说的媒体指大众传播媒体, 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由于生物科学发展迅猛, 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因此从各种媒体中可获得更广泛的生物课程资源。另外, 许多生物问题, 营养保健问题, 在媒体中经常报道。这些新闻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讲座素材, 时效性强,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 利用媒体了解“非典”“禽流感”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3.环境与资源法课程简介 篇三

摘要:近年来法学本科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但目前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存在着师资来源结构和教学主体单一的问题,难以真正落实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这就需要对该课程现有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面对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认真落实和贯彻该教学理念,摒弃原先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内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习得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法律职业技能;教学设计;通识教育观;社会资源;教学方法;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119-05

一、法学本科人才教学培养目标与法律职业技能培育

(一)关于法学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争论

我国法学学术界对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还是纯粹职业教育的讨论由来已久,有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法学教育是通识教育,他们认为法学教育即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等知识的传授,从而塑造优秀的法律人。第二种观点则主张法学教育是纯粹职业教育,他们认为法学教育即传授给学生作为法律职业者最基本的技能和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法律职业者特有的思维方式。[1]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通识教育观是与现代大学精神和功能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但法学教育仍然是一种专业教育,且具有较强的职业倾向性,这就使得理想的法学本科教育应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使之在掌握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原理和制度的同时,具备法律职业者的技能、素质和法律思维方式。因此,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必须成为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中法律职业技能培育的必要性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资源的日渐枯竭,国家、社会及民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越来越多。与此相呼应,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环境立法、执法及司法,还是公民层面的环境守法;无论在公民的环境维权领域,还是在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领域,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高素养的相关应用型法律人才却是匮乏的。因此,培育具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可以满足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能拓宽就业途径,有效缓解法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2]然而,传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创新其教学设计,使之适应培育法律职业技能的要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2007年教育部增列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随着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逐渐与法学融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正因其与环境科学联系密切,使其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的特征就是自然科学色彩浓厚。因此,从法学角度研究环境与资源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关系和具体应对法律对策,必须以传统法律理念为基础再结合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将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和方法融会贯通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之中,这也是决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地位的主要原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独有特点增加了该学科教学的难度。因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时,必须同时掌握环境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应用法学,与理论法学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学科特征表现为独特的现实性、制度性、应用性,正是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所以对于法学本科学生来说,仅仅掌握课本所描述的原理和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在掌握更广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法律思维进行思考,并能学以致用处理现实的环境法律问题。[3]河北经贸大学在2015年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设置为必修课程,较其他法学学科,其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与此目标相适应。

当然,法律职业技能的最终获得是全部法学课程教学合力的结果。每一门法学课程,特别是教育部确立的若干门法学教育核心课程的法学教师都应从各自的学科特点出发,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习得而努力,并使这种努力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如果不对传统教学模式设计进行有益的改革,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当然,没有对法律职业技能的正确理解,教学设计也必然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传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

(一)传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状况

传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与培育学生法学职业技能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在教学设计上,基本上仍局限于传统的灌输模式,忽视实践对法学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教学中虽然涵盖了许多相关案例,但案例通常或者缺少代表性和典型性,或者应用较为简单、机械,只能有助于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不利于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总之,在传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体现法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应用综合能力的要求,法律理论、法律伦理与法律实践相统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仍需努力;也没有全面把握该课程作为应用法学课程的教学特色,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进而突出应用法学的操作性;还没有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引导功能,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没有调适师生的课堂角色,教师没有做到自觉应变,还学生以主体地位。[4]因此,必须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增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培育合格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师资来源结构单一。在我国,传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师资大多来源于法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他们的理论功底相对扎实,但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课堂上通常也只能利用一些二手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案例材料,这就使其所授理论大多缺乏生动性,教师教得呆板,学生学得枯燥。可以说,传统的高校师资来源迅速弥补了法学师资的不足,但教师缺乏职业背景,缺乏法律实践经验,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中法律职业技能培育的一个最大障碍。

2. 教育主体单一。我国目前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师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没有吸纳过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其中。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重判断推理和演绎推理,缺乏对于解决环境与资源社会纠纷中的细节处理及事实分析的技能。因此,应当让社会资源参与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中来,丰富师资队伍的构成。

三、法律职业技能培育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实践

(一)坚决摒弃纯粹理论灌输式的教学设计

与国内其他法学学科的教学设计相同,灌输式教学法一直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中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设计至今未退出主流地位是有原因的,如其授课的信息容量很大、授课内容有体系、教学进度比较容易控制、能够和其他教学方法灵活兼容等,且这些优势不是其他教学方法可以轻易取代的。[5]这也导致像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中较少被广泛应用,同时这些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教师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合适案例的选择、问题的科学设计、思考和讨论的有效引导、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等。

法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认知和运用法律,而不是灌输纯粹的、既定的、凝固的“一堆”知识,西方国家法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作为我们有益的参照对象,其要义就是要避免形式主义,走务实之路。在此种教育理念下重新审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它既有根基深厚的基础理论部分,同时也有枝繁叶茂的应用理论部分,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应注意摒弃纯粹理论灌输式的教学设计。

(二)灵活运用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有一定责任或任务的角色中学习,学习的动力将会更大,学习也将变得更为主动,这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家的普遍认识。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在思想上实现教学思维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赋予学生以责任,从而促使学生变被动吸取知识为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适应此种变化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可以有多种,比如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

案例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就涉及某个具体知识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让该知识点在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形成一种容知识、实践、理性为一体的立体范畴。为实现该教学目的,教师在讲授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时,有必要援引一个经典环境案例,或者近期发生的影响重大的环境事件,并对案例进行问题设定,挖掘案例中反映的多层面问题,实现选取案例的利用价值。另外,为揭示知识深刻的理论背景,教师的讲授应穿透知识点的表面语义,将其放在具有学科整体性的参照系统中进行讨论,加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样,为揭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时,还应结合对相关社会事件和国内外形势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某些环境制度或者环境法律法规制定背后的精神和意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法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以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环境法律制度的现实作用及其优势和缺陷。同样,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和跟踪环境立法最新进展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辩论教学法主要是就学科内重大学术或实践问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按照辩论赛的规则,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辩论,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辩能力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设计将学生置身于极具挑战和对抗的思辨氛围之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对辩论的议题作充分准备和讨论、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无形中促进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而且,学生通过对如何以最思辩的方式阐明本方论点、充分揣摩并有力反驳对方观点等问题的认真思考和准备,使得这种面临竞争时的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更具深度、广度和全面性。当前,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务领域都还存在许多争议点,比如环境权、公益诉讼之公益内涵、环保法庭的设立是否具有必要性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个新兴法律部门,在它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存在众多需要验证或辨明的问题,这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辩论教学法提供了沃土。理不辨不明,在课堂辩论的过程中,相信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会逐渐养成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具有反向性和多维性的思维习惯。

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精心选择和设计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案件开庭审理过程进行实际演练,并在此过程中自觉转换身份进行诉讼的教学方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案例的能力,提高学生环境司法职业能力;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育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思辨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模拟司法行为,加深了对陈列于教科书上抽象的学术理念和法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经验式学习的能力和凭借经验进行反思的能力;在模拟司法实践的过程中,现代法律意识或者学术理念内化为学生职业人格的构成部分,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身创造实践机会,从而将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法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教师设计案例应该以真实典型案例为基础,但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加工,使所用案例既有实践性,又有学术理念和法学精神内涵;模拟法庭教学法虽然隶属于程序法范畴,但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必须突出本课程所涉及的实体规则,使该模拟实践过程既有程序法理念,又有实体法精神,这也是各实体部门法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模拟法庭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评论,这种先学生实践后教师予以评论的模式,是培育学生独立职业思考、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自信的有效途径,而且教师的评论和总结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先前行为的反思及总结,从而全面提升法律素养。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在培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念、传授环境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掌握并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实践或研究工作,做好方法论方面的准备,从而真正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目的,培养真正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专业应用型法律人才。[6]

(三)借助外力强化课程的实践性

对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而言,强烈的实践性特色决定了实践型教学法是其重要的辅助性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外创造条件为学生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增加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比如请与环保有关的法律人才进校园,在校内设立环境保护公益组织与鼓励学生进行环保调研等。

1. 邀请与环保有关的法律人才进校园。通过聘任法律事务部门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司法务人员等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这对于充实法学师资、加强法律职业化教育、培养技能熟练的法律事务人才而言,是一种易于操作、见效快、比较稳妥的方法。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来说,目前为数不多的案件来源更需要专业部门人员的讲授,从而让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相关案情和处理结果。

兼职教师的授课可依以下方式进行:第一,讲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实务性课程,每学期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合作关系的法律实务部门派员以固定学时来校为学生上课;第二,学校于每学期固定邀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员来校为教师和学生开办相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实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专题讲座;第三,当地设有环保法庭的,可以聘请环保法庭的法官担任学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同时让学校合作单位定期接受和安排学生旁听庭审,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假期见习和毕业实习期间担任见习和实习导师。这样可以解决目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师资来源单一和教育主体单一的困扰,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更好地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职业技能的习得。[7]

为实现兼职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邀请与环境有关的人才进校园应做好如下工作。严格选聘兼职教师的条件,规范聘任程序,制定科学的付酬标准,并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不断调整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与数量,使兼职教师真正参与并有助于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对于培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比如,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仅受理环境诉讼的律师事务所,他们的律师团队经验丰富,专业性强,河北经贸大学可以与之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2. 在校内设立环境保护公益组织。于2015年1月1日生效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虽然此条规定对于社会组织还是有一定条件要求的,但相对来说较容易实现,学校可以组织成立一个环境公益组织,跟学生社团类似,以此作为各类环境保护有关课程(包括但是不限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平台。虽然社团成立的前五年不能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但此期间社团需积极关注各种环境公益诉讼的审理及动态,可为以后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积累经验。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为今后进行环境公益诉讼打好基础。

3. 鼓励学生进行环保调研。根据教学计划,可以安排学生对目前最关注的环境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个过程来巩固学习和活动开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出不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等,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理解。具体而言,在调研中应明确调研课题的具体内容、具体责任人和详细完成时间等,做到学习、调研、讨论以及创新同步进行。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教授学生调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利于调研工作的顺利完成。调研工作结束后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指导学生撰写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必须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工作实际、对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最后汇编调研成果,由教师或者学院对调研成果进行汇编,并评选出1~2篇优秀调研文章。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紧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搞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教师责无旁贷。“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的这句话对于我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工作者最有启发,特别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应该重视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和传播我们心中崇高的环境道德。即使面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地位的约束、课时的限制、学分的分配不均、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尴尬等情况,我们更应当修身正己,以独立的学术人格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敬业求真、刻苦钻研、不断开拓创新,培养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在高尚的环境伦理和职业伦理指引下潜心于自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素养的沉淀,在课堂内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习得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学生课题组.全国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研究[EB/OL].http://www.Chinalawinfo.com,2014-12-20.

[2]魏静.试论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3]伦小文,张聪璐.环境法教学的实践初探[N].科技咨询导报,2007,(18).

[4]董秀珍,王益民.环境法教育在环境专业中的课程地位,[J].唐山学院学报,2006,(3).

[5]俞金香.高等法学院环境法教学实务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4).

[6]王婷.法学专业素质培养途径探讨——以“模拟法庭”为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7]张敏.法律职业化教育背景下的法学师资困境及出路[J].学术探索,2014,(11).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Abstract: Leg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legal vocational skills. Study o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Act is an application-type interdiscipline between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s, s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gal vocational skills should be greatly focus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However,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is course, such as unvaried sources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subject which hinder the real implementation that needs reform on teaching design.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he teaching idea, abandon the indoctrinating teaching and employ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 to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4.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论文要求 篇四

课程期末考试 论文(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概论 任课教师:冯海艳

学时:32

开课院系:地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 开课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1月

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论文选题应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或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或举措。

可供选择的题目:

1)“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或“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或“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3)“资源的开发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和对策” 或“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

或“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与生态保护问题探讨”

4)“资源化问题的分析探讨”

或“资源化问题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5)“资源的环境生态效应与资源化利用”

6)“新能源在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

2、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0~20分)。

3、列出与论文有关的参考文献 5~10篇,(0~20分)。格式参考: [1] 吕一河,陈利顶,傅伯杰.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2001,9(4):422-429.4、字数在2000~3000字之间(0~10分)。

5、报告用A4纸手写或打印(正文五号宋体),要求卷面整洁,格式规范,没有错别字(0~30分)。

6、严禁相互抄袭和直接下载他人作品(0~20分)。

7、最终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出勤率15%,平时成绩25%,读书报告60%。

8、提交截止时间为12月24日。

任课教师:冯海艳

教研室主任:杨忠芳

5.资源与环境论文 篇五

【内容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资源大国而著称,然而,同时与其著称的是中国也是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资源利用情况一直就是个亟待解决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中国的资源问题在诸多方面均有表现,如打气污染严重、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严重、旱灾、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其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污染问题是最不同忽视的问题!【关键词】 中国 水资源 环境 面临问题 解决问题 发展 结论 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1.1水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由于水资源短缺与过度开发及水污染问题加剧,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l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被联合国有关机构称为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1.2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目前我国不仅面临水量的危机,同时水质危机也很严重。我国7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海河、辽河污染最重 5幅。据资料统计显示,在全国2800多个湖泊中,凡接纳城镇污水的湖泊,大多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目前我国全年排污量超过435亿t,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人天然水体。全国城市90%的水域受到污染。在7亿人饮用的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在3亿人饮用的水中,含铁量超标,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5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只有23%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同时,中国600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45.7%,但还有近300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的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污染严重;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不佳,污水处理的监管机制亟待建立。1.3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资料显示,在中国,约有一半的水资源已被开发利用。海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100%,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30% ~40%的河流开发利用率上限。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海河流域地表水控制利用率达到94%,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100%,水资源总量消耗率达到96%。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着地下水开采过量问题。在华北、西北城市所使用的水资源中,地下水的比例分别高达72%和66%。1.4用水浪费现象普遍

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在宿舍内就能经常见到这种现象,好多人经常开着水龙头刷牙,或者盆子放在流着水的龙头下就跑去厕所。

这仅仅是局部现象,专家指出,我国现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专家坦言,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实际漏失率全国平均数应在30%以上。解决建议

2.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

水利部长汪恕诚日前再次强调,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由43位院士和300名专家提交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认为,解决我国水的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唯一的选择。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中国水资源的用处主要是农业与工业,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比例的70%左右,推广节水农业对于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意义最为重大。在工业领域,必须通过利用处理水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污水经一定的处理后,虽达不到饮用水标准,但其完全可以作为工业冷却水、冲洗水及一些城市生态用水使用。这样既降低了净化技术难度,同时也节省里净水所花费的费用。

中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十分严重。应对水量时间分布不均造成的干旱缺水的常规做法,主要是修水库,多蓄水;解决水量空间不均问题,主要靠调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水资源总量短缺,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办法去节水,而是建立以水经济为理论基础的经济体系,进而通过有效用水并有法可依有利可求来解决水资源的浪费与过度开发等现象。据资料显示,这种方法在宁夏、云南等地已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2.2建立节水的动机激励体制

社会与国家都是人的集合体,所以,一切问题的解决一定要以人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否则问题是很难得到良好的解决的!想要脚好的节水用水,必须从消费者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水价制度创新,引进市场机制,界定水权,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变外在动力为内在的节水动力,激励消费者开展有自身利益存在的节水活动,实现水资源最优分配。比如可以根据设定一个合理的用水值,小于这个值的给予一定的鼓励,而超出这个值的,则需多付出一部分费用才能用下个月的水!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对于那些主动节水的人给予奖励或鼓励,对于那些浪费水的人则给予批评或罚款!

2.3进行频繁新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讲座

众所周知,不是所有人的素质都很低,只不过他们的良知没有得到良好的呼唤,但如果能多举办一些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讲座,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了自己的良知,自觉的节水用水,并且会有节制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因为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位了缺水而每天争论不休!结论

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加强科学性,适应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实事求是,全面统筹,避免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对政府正常工作的负面影响,避免为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支付昂贵的成本。

同时,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应该及时厘清和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坚决舍弃“一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公众参与,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用户能将其省下来的水通过市场出售给奢侈用水者,用户将会自愿提高水资源分配效率、完善管理体制、采用各种节水新技术来实现节水目的。再次,要在节水的同时解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从而长远地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参考文献】

6.环境与资源法课程简介 篇六

关键词:实践教学,环境资源,分析测试,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等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 如何保护有限的资源、优美的环境是人类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应对这一难题的首要环节便是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当前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资源状况, 了解这些环境要素, 如当前的清洁程度或受污染程度。因此, 培养具备环境与资源分析测试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了新世纪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的开设恰好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 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环境类和农学类专业有益的选修课程。该课程特点有: (1) 内容广泛, 涉及面广。包括土壤肥力及污染物测定、水质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农产品安全与品质分析等。 (2) 课程内容和实验方法更新较快。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标准也不断制订, 而这些新的检测项目也将被纳入到该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 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分析测试的方法与设备不断改进, 这些更精确、更高效、更安全的测试方法也将被引入到该课程中。 (3) 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所在课程组成员在《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开设之前做了大量的论证和精心的准备工作, 而在近年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主要以验证实验原理和锻炼学生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重视实验结果, 整个实验过程缺少悬念,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环境或者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制约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实验课时相对紧张, 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从试剂配制、器材准备到实验测试、结果分析整套流程;有些实验技术手段与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课程的考核指标仍需逐步完善等。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笔者根据近年来授课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和分析测试科学的发展趋势, 提出改革《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对实验中测试项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讲解, 然后学生按照讲解内容进行操作, 通过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验证书本知识, 反映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这种教学过程固然严谨, 但也容易造成学生仅仅以完成实验任务为目的的弊端,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授课中加入测试项目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介绍。例如, 在讲授土壤中氮、磷、钾等指标的测定时, 向学生介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情况, 介绍学好本课程与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关系,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测定水体中污染物浓度时, 让学生自己在校园内的池塘、溪流中采集样品, 使分析测试过程与学生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设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流程, 让学生自主发现影响结果的因素

分析测试过程中环境因素与实验条件对分析结果存在影响, 需要加以校正。直接将书本上的校正系数告诉学生, 虽然也能完成分析测试任务, 但难以让学生对所测试的具体指标受哪些环境因素和实验条件的影响有深刻印象, 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容易忽略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环境、实验条件下, 让学生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对比测试结果,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全过程操作锻炼, 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测试工作能力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是一门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分析测试技能的课程。其中的每一项实验都包括试剂配制、器材准备、实验测试、结果分析等诸多环节, 但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很难保证学生在每项实验环节中都能亲历亲为。而当学生就业后, 往往需要独立地开展工作, 了解、掌握各项测试指标的完整流程成了一项基本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课程组教师除了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实验流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外, 在实践教学中, 对每一项分析测试实验所包含的步骤、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细致、充分的论证。尽可能地将实验试剂、器材准备工作也加入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 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每项测试实验的全部过程。对于那些确实无法将实验所有环节都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测试指标, 则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制订专业培养方案, 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与大纲内容, 使各门课程在内容上既能相互衔接, 又能相互补充、加强。

四、多种实验方法相结合, 全面提升学生测试技能

随着试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改进, 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无论是针对土壤、水质, 还是植物分析, 许多指标都存在多种测试方法, 传统经典的方法往往需要更多的人为操作步骤, 有利于锻炼学生在实验中的各项基本技能, 并且采用这些方法, 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容易满足, 适应面广。掌握好这些方法, 有助于学生今后在各级机构中顺利开展分析测试工作。而在应用大型仪器进行分析测试的方法中, 自动化程度被极大地提高, 能使操作人员从大量繁琐的实验步骤中解放出来, 同时也减少了实验中造成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提高了测试精度。学习掌握这类分析测试方法, 能使学生今后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分析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针对《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分析同一指标时, 应用多种测试方法的实验环节。例如在测试土壤中交换性钾、钠、钙、镁时, 既使用经典的滴定和火焰光度计测试方法, 也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 (ICP-OES) 进行测定。通过这一举措,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测试技能。

五、逐步改善考核体系, 提高分析测试水平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现阶段两部分的课时数相同, 均为64课时, 考核时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 课程组教师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逐步调高了实践操作部分在考核中所占比例。除保留平时每项测试实验分数计入实践操作成绩外, 适当增加实践操作测试环节。测试的时间和项目并不固定, 一般安排在后半学期, 针对学生进行分析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步骤来设置。通过对这些最基本的实验步骤进行测试检查, 利于学生养成标准、规范的操作习惯。另一方面, 课程组成员也在争取适当增加实践部分的课时, 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这些举措逐步实现后, 必定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实践操作环节更加重视, 分析测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为一门分析测试类课程,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的教学内容必定会随着测试方法科学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在此程中, 一些新的问题也必然会在教学环节中显现。因此, 面对新的问题, 继续推进有助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 是一项长期工作。唯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忠红, 郝振河, 郝欣.浅析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探索, 2010, (12) :153-154.

[2]徐秋芳, 孙向阳, 姜培坤, 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9) :56-59.

[3]张笑归, 刘树庆.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5) :153-155.

[4]徐国华, 周权锁, 杨超光.以科研和学科优势促进本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9) :28-30.

7.环境与资源法课程简介 篇七

[摘 要]普通地质学是高等院校地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也是非地学专业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框架为知识内容,以构建科学的地学思维方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的地球系统科学观为教学目标。针对“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问题,可以从分层次课程定位、比选优秀教材、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及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讨,以期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119-03

一、引言

普通地质学承载的是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它是地质学专业的入门工具。对于地质专业及其相邻学科专业的初学者,普通地质学课程承担了启蒙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的任务。[1]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起着重要作用。

当代人类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靠单一的追求社会快速发展已无法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复杂、严峻,单一的学科知识已无法满足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需要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甚至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协同解决。安徽大学立足安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等学科专业基础上着力打造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资源、生态与环境创新人才。目前,学科群下各相关专业已把普通地质学作为学科平台课程开设,学科群体系下如何进行该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又新颖的问题,笔者在此针对该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以期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二、课程建设思考

(一)分层次课程定位

普通地质学课程内容囊括了从地质学研究的显微尺度、微小尺度的矿物、岩石,到中、大尺度的造山带及全球板块,乃至行星地质,从外动力地质作用到内动力地质学活动再到天体运行以及生命起源,从地质学大类学科的诸多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到资源-环境-灾害与生物演化、人类发展等,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2]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该课程应该分成三个层次,具体见表1。

(二)比选优秀教材

教材在课程教育尤其是专业基础课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一本好的普通地质学教材不仅要在内容内容上涵盖地质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更要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概念、复杂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学生接受,同时还要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3]因此,教材的挑选必须慎重。

进入21世纪,我国地质教育迎来又一个高峰,出版了多部普通地质学教材,这些教材的显著特点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仍然以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为核心,但注意吸收欧美发达国家编写的同类教材的优点,同时增加“板块构造”、“地球系统科学”、“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等科学前沿。[4]

从教材的可读性、知识的连贯性及新颖性、教材的出版水平、教材的认可程度等方面来看,南京大学舒良树主编的《普通地质学》(2010年第三版)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该教材是我国第一本全彩色铜版纸印刷的教材,其中包含400多幅彩色图表,其中三分之二的彩图是新选图件,90多幅照片是主编亲自拍摄的典型地质现象。该教材体系合理,概念准确,详略得当,图文并茂,受到国内地质教育界的普遍欢迎。

此外,国外教材相对较为注重教材的积累和传承,且出版周期较短,保持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可以作为补充教材。如Lutgens和Tarbuck主编的《Essentials of Geology》(11th edition)、Plummer,Carlson和Hammersley主编的《Physical Geology》(15th editon)。[4]

(三)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普通地质学课堂教学包含三个部分知识。第一部分是地学背景知识板块,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古生物学和矿物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地球动力作用板块及其产物,包括内力、外力地质作用;第三部分是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知识板块。[5]

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重点应有一定的区分。对于地质学专业,第一部分知识中的地质年代和矿物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应重点并详细讲解。第二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讲解和讨论为主,注重让学生理解。对各种地质作用过程,授课时应重点围绕“成因、特点和产物”这条主线来解释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内在关联性。而第三部分内容,应作为科普化、通俗化知识,力求深入浅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对于资源、生态与环境专业的学生,第三部分内容应作为重点讲授内容讲授。授课过程中要围绕“资源的利用前景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地质灾害与人为地质作用”来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地球科学探索方法,而非一味灌输地球科学知识点;重知识框架的介绍而非单纯知识点的灌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2.注重引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而非一味接受传统知识,授课教师要涉猎广阔的知识,了解地球科学各个分支领域,随时关注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课堂上授课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所关注的诸如资源开发、地质灾害、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到沿海城市生存空间)、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作为地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目前信息量大、知识丰富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来解决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7]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将学生逐步导入分析问题—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因材施教。在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十分关键,既要将需要讲授的知识蕴含在问题中,又要循序渐进,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逐步解决问题,同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具体步骤可按提出问题、初步讨论问题、知识补充与问题分析、综合讨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应该做到引而不发,在关键时刻提点学生,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共同查找资料、进行讨论,推荐组内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每次小组成员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作为最终考核的一部分。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教师在制作地质类课件时,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并用的优势,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介质提高课件的可视化程度,实现课件的情景再现功能,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包含有静态的图像,也包含视频、动画和影视片断等素材,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如讲到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时,传统的教学一味强调概念的准确表述,教师呆板灌输,学生的理解全凭天马行空的想象,缺乏感性认识,效果必然很差。如果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效果逼真的模拟视频,学生不仅能将抽象晦涩的概念充分理解,而且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的要点。质量较好的视频素材其实并不难获取,如Discovery、BBC以及国家地理等栏目录制的科普纪录片,经典的有《地球的成长》、《地球形成的故事》(BBC)、《活着的石头——地质学概述》(PSB)等影片,这些影片制作精良,是理想的基础地质学类课程的教学素材。[8] [9]

慕课具有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教学模式灵活、能够获取相关学分和学位等多种以人为本的优势[6],也可以引进普通地质学教学,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五)优化课程考试方式

目前通行的考试以闭卷考试方式占主导地位,促使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且以客观题为主,答案唯一,学生无需主动思考,仅凭记忆就能获取高分,这样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转变命题方式,将强调记忆的试题转变为开放的自主命题,引导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实现教考合一。

一方面应增加平时考核的适用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其亲自动手查找文献,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来的“授予式”教学模式改变为学生主动的“发现式”或“探究式”学习,转换教学的主体,使学生由教予对象真正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对待,如将出勤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情况、课后思考练习及文献资料检索等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10]

另一方面要提高试卷考核的开放性,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没有建立起地学思维模式,多数学生很难通过一门基础课的学习就形成地质学知识的框架体系,甚至对地质术语的表述都很难精准。[11]在实际考核中,基本概念和术语考核可以让学生自主列出20~30个重要专业术语,并自主选择6~8个进行解释,这样就赋予学生在考试中较多的自主性。此外,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熟悉的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类型,要求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地质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同时,让学生针对一些简单的野外实际现象进行专业描述,并讨论其成因,所有题目不限制必须用文字作答,也可用图作答,而且鼓励用图作答,因为一图胜千字。如果学生能用图准确地作答,说明其对相关内容真正做到了理解并运用。对学生成绩评判的主要依据是其答题是否能熟练运用规范的地学术语及基本概念,同时也要着重考查学生的表述是否符合地质作用过程及地质逻辑。

[ 参 考 文 献 ]

[1] 舒良树,解国爱,王博,等.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4):143-147.

[2] 舒良树.普通地质学(第三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3] 杨治东.对高校优秀教材研发要素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0):19-20.

[4] 魏智如,李凯明,王春庆.我国普通地质学教材的出版历程与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5(2):36-39.

[5] 陈健,刘文中,陈萍,等.新就业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调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5-48.

[6] 袁爱华.普通地质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举措[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1-34.

[7] 朱锐,张尚峰.任务驱动法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63-164.

[8] 徐慧,章国安,严燕.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教学模式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7-80.

[9] 隋振民,王宇,冯军.多媒体“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改革措施[J].中国地质教育,2012(1):75-78.

[10] 姜春露,郑刘根,程桦,等.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1):146-147,149.

[11] 张尚峰.普通地质学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67-168.

上一篇:牛津小学英语4A优秀课评比教案Itlaet下一篇:班子运行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