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

2024-09-03

几种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共5篇)

1.几种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 篇一

关于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钢琴是一门技艺性、实践性、独立性要求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每一位学者都有认真的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钢琴的学习可以促进右脑和智力的发展,所以很多家长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对于孩子来说钢琴启蒙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直接影响到以后钢琴水平的走向。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家长在孩子学琴启蒙阶段的作用影响。

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应该严厉?

三、初学者的基本功训练是否很重要?

四、如何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老师的力量固然很重要,但也缺少不了家长的耐心辅导和支持。同时还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启蒙教学更加成功。

关键字:儿童;家长;引导;兴趣;因材施教

前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幼儿在钢琴的学习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周广仁教授曾说过,一位好的老师既是心理学家,又是教育家,科学家。要善于因材施教才能成功地培养学生,而每一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和思想状态都不太一样,所以即使是教初级钢琴入门也要认真对待,切不可由于自己的失误而伤害了幼苗。幼儿时期3—6岁是钢琴学习的最佳黄金时期。这时期的儿童是一片未经开垦的沃土,要正确引导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求钢琴老师掌握正确而熟练的钢琴演奏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并重视儿童心理、生理特点,使儿童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产生持久的兴趣,从而自发地产生学习欲望,并从中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家长在钢琴启蒙教学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一、家长在孩子学琴启蒙阶段的作用影响

(一)家长在孩子学琴中的重要作用

儿童学习钢琴的历程,离不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家长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长和孩子在学琴前要有思想准备,既然学就要坚持,做到持之以恒。其次,家长应当有充足的时间来辅导孩子学琴、练琴,并督促他。从教学角度看,对大多孩子来说,家长的陪同上课是有益的。因为太小的孩子很难保证能够准确全面理解老师的各种要求,据心理学家研究,5-10岁的少儿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的时间限度平均为15分钟左右,而且小孩子在课堂上能够接受、领会和理解的能力相当的有限。家长的陪同学琴,更能保证准确、全面地理解并领会课堂上老师教授的要领,掌握弹奏的关键,并能够带着孩子在平时的练习中共同融汇。当孩子还不能准确理解老师弹奏要求,保证自己严格地按老师的要求练习时,家长的提醒、纠正是有益的。而且,课堂上的时间必尽有限,关键是课堂领悟之后回去多加正确的练习,所以说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但昭义曾说过,从某种角度上讲初始学琴的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儿童真正的老师是家长。可见家长在孩子学琴中的重要地位。但昭义也曾强调,家长也应认识到辅导孩子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学会自己练习而不是依赖,所以很多情况下家长也会给孩子学琴带来几种不利因素。

(二)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易产生的几点不利影响

1、家长代替太多

之前我接触到很多学琴的孩子,学龄有一到两年的时间了。认谱还是比较迟钝。特别是遇到新曲子时,随便指一个音给他,想了大半

天说不出来。只好扭过头去想得到父母的提示,家长就连忙替他说出来。这种情况明显是孩子太依赖于父母了。平时在家练琴的时候,一遇到问题家长并没有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而是一味的将标准答案直接给了孩子,这样不仅导致孩子在学习中不自己动脑筋想问题,自主能力差,还导致孩子依赖心理太强,不够独立。

2、急于求成,施压过分

很多学琴的孩子,在开始学琴时,家长就为他们定位太高,期望也太高,造成重大的学习压力。要来时在他孩子小学毕业之前一定得过八级、十级,钢琴才刚刚入门的他们就开始要求接触考级曲目,并要求每个星期上两节钢琴课,而忽略了学习钢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无形之中给孩子太多压力。典型的拔苗助长型。在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时给他太多的知识点,只会让他寸步难行,繁重的学习压力,也抹杀了孩子天生好玩的天性,只会让他们在学琴上起反感或厌恶的心理。

3、与其相反完全不过问的态度

很多家长抱着丰富孩子业余生活,陶冶情操的态度去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并不是真正的想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能。三天打渔,四天晒网。经常以不给孩子太多压力,想让孩子放松心情等理由,而没有时间练琴或上课。这样既给孩子在学琴方面一种松散的态度,可有可无。孩子自然不会重视钢琴的学习,导致长时间下来钢琴水平没有多提高。

(三)家长应怎样更好的辅导孩子学琴

上文的三种情况在孩子学琴上都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要正确引导家长避免犯以上几种错误。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建立自主、自立、认真的学习态度,无论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努力做好。在识谱上,家长应持启发引导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去找出音,认出音,掌握音乐知识。例如某一首曲子有错,可以告诉他有错音,但不要直接告诉他错音在哪,让学生自己去找,可以再进一步的提示哪一个小节直到他自己找到为止。

其次,不要急于求成。钢琴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其中包括:乐理、和声等音乐基础知识,还必须两双手灵活协调的配合。家长不要总以为然,看似简单。学习钢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为钢琴家。学钢琴必须是形循渐进、日积月累的,它是需要一个由质到量的积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家长还是得耐心的去培养。

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应该严厉

儿童心理学说过,儿童的心智还不是很稳定,他们常常容易在外力的影响下改变活动方向,太过于严厉的批评往往会影响、转移他们的兴趣。有的家长反应老师很严厉,甚至孩子有点怕老师,严厉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一)严厉的老师

我们要理解老师对于学生严厉要求的目的。首先,严谨规范的基本功训练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严厉把关,以便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严厉要求的

话,许多技巧性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其次,现在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在钢琴学习中,孩子容易在家长的溺爱之下养成惰性,而家长对此往往容易妥协。在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的“严厉”,有助于扼制学生的惰性,从而加强教学效果。

当然,我们也不主张老师发脾气,更不是说脾气越大越好。曾经,我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琴的小孩,每次上钢琴课之前,都会跑到妈妈跟前说她不想去上钢琴课。其实她在家已经练得挺熟的了,可是总觉得自己弹的不够好!去到老师那上课,一坐上琴凳,就畏畏缩缩,半天都不敢弹,终于鼓起勇气弹了却弹的结结巴巴,断断续续。这时,老师严厉的训她,并用鞭子打她的手。挨鞭子是这个老师的规定,每次如果没有弹好都得挨鞭子,所以弄得学生现在上课都有一种恐惧感,明明可以做到老师的要求却被恐惧心理吓到,甚至对学钢琴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老师的严厉有点过头了,没有把握好分寸。但也不是说老师一点脾气都不能有。偶尔出现令老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的手段是可以理解的,像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只知道训斥学生,应该找出事情的根源,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出错的地方认真给予帮助和解决。学生和家长也不必计较老师的态度,而应当以此为动力,认真完成作业,解决弹奏中的问题,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启蒙教育。

(二)不太严厉的老师

据了解不少学生的钢琴学习并非失于老师的严厉,倒常失于不够

严厉。特别是在家被父母宠惯了的孩子,永远只会顺着自己的性子做事情,谁的话都不听。而且在遇到比较没有威性、不太严厉的老师,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老师布置的任务都不极力完成。在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的“严厉”,要求该学生必需完成什么任务,下次课进行检查,没有完成就做出相应惩罚,有助于扼制学生的惰性,从而加强教学效果。

“严厉”应当是教学要求的高标准,而不是单单态度厉害。尤为重要的是严格的训练要求一定要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掌握好严厉的尺度,不要让孩子有逆反心理,要能很好的吸收并领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应因材施教、多鼓励

我们应意识到,在学琴的孩子们中,她们都各有特点,有的淘气,有的文静,有的注意力集中,有的心不在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于淘气,心不在焉的孩子,我们要稍加严厉,并耐心地指出他的错误,让他认真改正,决不放过。对于文静的孩子,则要稍和蔼,少批评,多鼓励。

其实,不管对什么类型的孩子都应多表扬、多鼓励,只要孩子稍稍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就应进行表扬、鼓励,当孩子们感受到这种进步产生的成功的喜悦,由衷兴奋,就会大长他们的自信心,为孩子们带来不断增强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愿望,从而取得期望的教学效果。

三、初学者的基本功训练是否很重要?

(一)初学者基本功的重要性

初学者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任由你在上面添花加彩,但画得好不好直接取决于你的功底。如果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被画得凌凌乱乱,歪七扭八,想要再重新修改一定的花很大功夫,而且未必能像一张白纸上添花加彩那么容易。同样的道理,现在好多学习钢琴的小孩启蒙时没有正确要求好坐姿、手型,到出现毛病的再来改正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本来儿童的自觉性就比较差,一不注意还是老毛病。所以作为一位称职的教师一定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而扭曲了小幼苗的发展。

(二)基本功训练

1、正确的坐姿

正确合理的坐姿是正确手型的前提,我们应首先要求坐姿正确。首先从开始学琴起,就要让学生明确,坐的前后和高低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节。坐得太近了使手缺少了活动余地,影响了手臂的舒展;坐得太远了,影响对键盘的控制,不利于力量的集中;身体要处在较积极的、利于运动的状态,腰要挺直,不要弯腰驼背,不要耸肩缩脖,保持上身的自然放松。

2、正确的手型

关于什么样的是正确的手型,霍夫曼的建议是:“手和手指处于自由的和舒适的状态。即当手松弛地落在琴键上时,手和手指的自然状态。”列文在讲到良好的触键方式时强调一、二关节不动,就第三关节抬起落下触键。而且整个手掌处于放松状态!从何霍夫曼和列文 的建议和观点归纳起来可以认为:最自然的手型就是最正确的手型。然而当什么事都做不了时,手型是最自然的时刻,但前提必须让手掌微微拱起,用儿童的语言我们可以把手指比作美丽的石拱桥,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各为一道拱梁,要自然弯曲。大拇指是一条船,能够从桥下开来开去,如果掌关节塌下去,船就开不过去。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既让孩子学会手型应该是什么样的,又使抽象的专业用语通俗化。

四、如何培养孩子对学琴的兴趣

(一)兴趣对于孩子学琴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只有对钢琴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持之以恒地热爱学琴,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显的更为重要。

(二)对孩子学琴兴趣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应依据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对儿童进行兴趣的培养。首先,我们可采取“听为先导,感受入门”的途径,推动儿童弹琴兴趣的萌发。例如:让初学儿童欣赏教师弹奏的儿歌、律动曲、游戏曲,把“听”作为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抓好抓活。一开始就用悦耳的乐曲,刺激儿童的听觉,开启儿童的乐感。每次上课前,弹奏一段幼儿熟悉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曲子让他们欣赏,从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当孩子们内心被刺激得痒痒的,并意识到这种悦耳的音乐是从眼前这架神奇的钢琴中传出来的,从而产生了强烈触摸琴键,模仿教师弹奏的冲动时,才让儿童开始进人学琴阶段。这样从玩开始,幼儿就不会把学琴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于接受的游戏。当他们在游戏中发现自己也能弹出好听的乐曲后,兴趣就会大大增强。另外,家长也可经常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听儿歌、钢琴曲,或多让他们看一些有关钢琴方面的钢琴会节目,看一些程度更深孩子们的表演,巩固增强孩子继续学琴的兴趣。

结语

钢琴启蒙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要真正上好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时时刻刻都存在新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发现。钢琴的学习,经历着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欣赏美的几个审美心理过程,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儿童钢琴启蒙教育者的我们应不断的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作为家长应给孩子提供学习的帮助,让我们为孩子更好的学习钢琴做出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游的更放松,游的更遥远!

注释:[1]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P19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毛毳.钢琴音乐教育十二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5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6]李重光.怎样教孩子学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7]约瑟夫·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8]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2.几种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 篇二

一、有关钢琴启蒙教材

1、钢琴启蒙教材的含义

从“启蒙”这二字就可以看出, 钢琴启蒙教材的教学对象一般为学龄前儿童, 因此, 目前各种钢琴启蒙教材, 大多是从音乐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及生理的特点出发, 以教授钢琴初级演奏知识、技能和基本乐理为目的, 追求寓教于乐, 提高儿童兴趣而编写的书籍。

2、钢琴启蒙教材的功能及作用

钢琴启蒙教材作为入门阶段所使用的教材, 其功能作用大致可以分为:

第一, 具有引导儿童学习基础演奏知识、掌握弹奏技能和基本乐理的功能。启蒙教材不仅仅包含演奏技能的讲解与训练, 同时教材的选曲也有带有鲜明的各国音乐风格特点, 是儿童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最初媒介。

第二, 具有课外练习和辅导功能。钢琴教学不仅仅只是课堂的技能教学, 也需要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预习和复习, 因此钢琴启蒙教材必须要符合现阶段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第三, 具有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钢琴启蒙教育作为儿童全面的音乐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 儿童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钢琴启蒙教材素质教育的功能提出了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包括注重创造力、全面音乐素养及审美德育等。

二、启蒙教材的内容与介绍

1、《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是至今使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钢琴启蒙教材。这套教材是传入我国较早的一部儿童钢琴启蒙, 该教材共分8册, 每册代表一个级别。编者将音乐理论知识贯穿于整部教材中, 以中央C入门法来进行五线谱的入门教学, 教材每课配以插图、书写练习和练习曲, 使教材生动活泼并且在五线谱入门过程中就开始基本的触键练习。乐曲曲目有标题, 有的还附有插图和歌词, 技术难点、乐理、教师伴奏及欣赏指导都用了文字说明。作为一套美国音乐教育成熟时期的上层教材, 具有“社会性、趣味性、现代性”的美国式钢琴教育特征。

2、《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

这套由詹姆斯·巴斯蒂安编写, 由美国著名Neil A.kjos音乐出版公司出版, 多年来在美国被广泛使用。整套教材分五辑共24册, 它的思路在于将钢琴学习过程的每一阶段拓宽学习视野, 提高学习兴趣, 强化直观体验, 培养全面素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扎实”是该教程的编写特点。由于整套教材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而编写的, 因此配有大量生动活泼的彩色插图, 以节奏入门, 强调音符的时值。采用了大量的传统儿歌作为曲目的旋律, 并融入了很多西方传统节日、宗教故事等文化知识作为曲目题材。整套教材强调培养儿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同时接受全面的音乐素质教育。

三、两套儿童启蒙教材特征比较

1、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的每一册都有着自身的完整性, 每个单元都有配套的乐理、书写、和复习曲目。第一册最为基础, 通过音乐辅助图示, 要求学生熟读白键 (自然音) 的音名, 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学习弹奏, 重视感受音乐和音乐基础知识的引入。课程的划分是通过对学生一次课能够理解多少的了解, 由老师来决定课程进度, 显得十分“自由”。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习之外, 本教材也十分重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互动学习。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能力有限, 在教材的一、二册的很多曲目中都配有供老师和家长参考的伴奏谱。通过双方的互动, 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节奏和和声的感性认识。

《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这套教材从入门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在引入五线谱之前先让学生在黑键上弹奏。这样, 一方面黑键的五指位置更符合手生理上的自然弧度, 有利于儿童建立自然放松的手形;另一方面, 让儿童尽早接触黑键有利于克服对黑键的恐惧心理, 也为日后接触不同的调性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 本教材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多调性教学法。在学习了调式调性后, 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键盘, 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移调的训练, 并提出了首调概念, 这为将来即兴伴奏与即兴演奏方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设置上的比较

从根本理念上,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和《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基本相同, 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和音乐感觉, 但前者将相关各种内容融合在一起, 从而有很多内容就顾及不到, 比如乐理、和声等, 仅仅是点到为止。而后者将每项内容分册, 这样, 各方面内容都能够展开讲述。但由于前者在同一页面, 较容易找到关内容;而后者却散落在分册中, 这就需要教师对这套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把握, 从而做到横向和纵向都能兼顾到。总之, 配套教材要充分利用, 纵横交错, 面面俱到。

3、选曲的音乐性与趣味性比较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的选曲基本是以主调音乐为主, 节奏鲜明, 多种多样。从取材风格上来看, 尽管大多数乐曲是采用改编曲的形式, 但它从巴洛克风格到现代风格的作品无所不包。此外, 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活泼可爱的插图, 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大多数乐曲来自美国民谣、作者编写的儿童乐曲、节选和改编的古典音乐作品的主题片段, 以及具有美国风格的爵士、流行音乐等。因为此教程分册, 从这个角度来看,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拓展空间,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全方位地提高他们的艺术感受力。

作为两者的共同点, 这两套教材大部分乐曲中都配上了歌词, 可以让儿童边弹边唱。这既刺激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学习鼓励, 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对音准、节奏以及注意力的多方位训练。

四、结语及建议

一部看似简单的儿童钢琴启蒙教材, 实际上却蕴含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经验。不仅如此, 由于钢琴教学的全方位性, 强调音乐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并进, 从儿童音乐整体素质培养的高度的先进教学思路来设计和编写教材, 已经成为当今钢琴教育的时代要求。因此, 教师在选择启蒙教材时应当在众多教材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技术缺陷、风格掌握程度等情况, 进行慎重选择。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钢琴启蒙教学的发展, 新教材的编写与引进也越来越多, 面对正经历着钢琴启蒙学习关键时期的孩子, 如何选择教材并合理分析与使用, 成为了钢琴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是在针对这些问题, 对目前钢琴启蒙教学中常见的《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这两套教材加以分析, 对各教材的特点作以阐述, 在钢琴启蒙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启蒙,钢琴教材,比较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3.论儿童钢琴启蒙的分类教学 篇三

【关键词】 儿童;钢琴启蒙;分类教学;思维型;操作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内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其教学质量与学习的学生数量不成正比。学琴者弃学率较高,持续学琴的儿童数量有限;纯粹训练技术的学生数量较多,获得自主学习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学生数量较少。

据调查,儿童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其一,儿童只动手不动脑,仅靠肌肉记忆背谱弹琴,属于“靠眼一族”。识谱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技术难题。其二,儿童缺乏良好的练琴习惯的培养,练琴效率低,曲目问题解决不了,儿童学习进步缓慢。其三,儿童缺少对谱面音乐知识的深入了解,很难表现出音乐理想状态,导致儿童长期学琴而演奏水平不高。其四,儿童对音乐缺少感知判断和辨别能力,教学仅限于盲目地解决演奏技术。其五,儿童缺乏学琴的自我意识,不理解学琴的目的是为了学会一种艺术表达,并为了自身表达而突破演奏的技术问题。[1]14总之,客观上都可以归结为儿童情感表达与钢琴弹奏之间存在障。[1]14有的儿童缺少对音乐表达的热情和愿望,只想把音符弹出来、节奏弹准确、指法弹对,对于其他与音乐有关的内容无多大兴趣;有的儿童缺少对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语言表达关系的相应理解,以为达到一定演奏技术之后才来处理音乐,割裂了技术与音乐唇齿相依的关系;有的儿童缺少音乐表达的具体弹奏技术;有的儿童内心有音乐表达的愿望却苦于无法通过具体的技术实现内心的想法,等等。由此,能否拉近儿童与音乐的關系是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尺。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通常是开启学生感知认识音乐的入门教学。钢琴演奏是儿童建立音乐认知框架的最直接的方式。学生与音乐的关系是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需要认识音乐,还要深入认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手脑合一的练琴模式和训练方法。教师只有提高关注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实现师生快乐合作、共同完成对音乐作品再创造的教育目的。

一、儿童差异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在钢琴启蒙教学实践中,笔者观察分析认为,手脑不一是儿童钢琴学习的突出问题。具体到每个孩子,其表现又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孩子,虽然上课表现是识谱快,手指技术问题较少,但是练琴时不歌唱,对弹过的作品没有印象,没有和声和乐句进行感;有的孩子,虽然识谱快,头脑中有音响,但是不注意倾听旋律和声部进行,对自己弹出来的钢琴音色缺少自我要求,手指急于下键,急于完成任务,对乐曲本身缺乏理解和思考。这两者都属于肌肉记忆大于音乐记忆的一类孩子。有的孩子,虽然有很强的音乐信息接受能力,对音乐有喜好之分,主观辨别能力很强,但是看谱子慢。这属于音乐感受与记忆大于肌肉动作的一类孩子。有的孩子,看谱速度快而不仔细,下键不过脑子或凭印象弹琴,弹错音以后直接跳过,错误印象导致错误的肌肉记忆,弹奏速度忽快忽慢,缺乏节拍感。这属于音乐感受记忆和肌肉动作均欠畅达的一类孩子。以上几类孩子都存在手与脑不协调的问题,但表现状态各异。

儿童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也得到了儿童心理理论的支持。瑞斯曼(Rieseman,1966年)提出感觉通道概念,即学习者对视觉、听觉和动觉的偏重程度不同:“有些人善于通过读(看)来学习;有些人善于通过听来学习;还有些人则善于通过做来学习。”[2]129学习者学习方式各有侧重。奈申斯(Nations,1967年)则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包括感觉、反应、思维三个方面:“1.感觉定向,是指学习者主要依赖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学习。2.反应方式,是指学习者是单独工作最好,还是在一个组里工作最好;是一个主动的参加者,还是一个观察者;是喜欢依赖教师,还是倾向于自主行动;对一个理论、作业、建议、指导是支持的,还是质疑的。3.思维模式,是指儿童先有一个总体轮廓,然后再去收集有关信息去证明这个概念;儿童喜欢深思熟虑地、有条有理地收集信息,或喜欢做出巨大的直觉式跳跃。”[2]131儿童学习方式差异可从多个维度加以考察。考德(Kold,1984年)提出了学习中的认知方式综合模式,他认为可从 “具体体验相对于抽象概括、反省性观察相对于主动实验”两组维度来考察学习方式的差异。“从两组维度构成的坐标系中,确定出四种学习方式:具体体验、概括抽象、主动实验和反省性观察。”并将学习方式的考察运用于教学:“把测验和教学结合起来,最终促使儿童不仅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找到适应于自己的学习策略。整个测验活动包括四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是与一种学习方式相对应。”[2]131上述学习方式理论都印证了儿童学习方式差异的存在及其对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以上儿童钢琴学习的具体表现以及儿童学习理论都说明儿童学习方式具有差异性,同时也说明儿童钢琴启蒙教学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上,并针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儿童采取分类教学。

二、儿童钢琴学习方式分类

儿童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依据奈申斯关于感觉、反应、思维三个方面学习方式的理论,笔者根据儿童思维反应与动作反应的偏重不同,将学生大致分为 “操作型”和“思维型”两个类型。

“操作型”学生,指手指的肌肉动作与反应强于大脑对音乐思维意识反应的学生。此类学生可以很顺利地完成教师所有对其手指动作指令,却对手指下键前后产生的音响缺乏提前的音响想象,对手指下键后音响旋律的感受和记忆较差。由于模仿弹奏的动作意识大于在音响效果想象意识指导下的肌肉动作,此类学生对音乐表达的欲望较弱,对音响弹奏的要求较低;音乐记忆力较差,对音响完整记忆的能力较弱;对节奏及音高识谱的准确性较低。

“思维型”学生,指大脑对音乐的思维反应快于手指的肌肉动作的学生。此类学生可以很迅速捕捉到教师对音乐要求的信息,并领会音乐意图,却无法将音乐意图落实到手指弹奏动作中,并将作品付诸于音响的最终呈现。此类学生旋律感强,音乐音响感受力强,音响记忆力强,听觉感受能力强。由于思维意识超前于手指弹奏动作,此类学生弹奏经常错音,虽然自己对错音有认识却碍于手指反应慢而来不及纠正,作品完整性差。此类学生情绪敏感、心理素质差、容易被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教学的情绪也容易对其演奏产生影响。

nlc202309081251

教师如果要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因材施教,就需要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类型。根据儿童上课及回课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对儿童钢琴学习方式加以分析甄别:对音响反应的灵敏度的高低、对旋律流动感的意识的强弱、对音乐记忆的能力的高低,以及儿童自己对弹奏正误的判断能力大小、儿童音乐自我表达愿望的强弱等。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意识,通过他们在接触不同类型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及教学中的沟通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判断学生的学习类型;另一方面需要一定时间验证自己的分析判断,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三、儿童钢琴启蒙分类教学的方法

分类教学是在认识了解学生学习方式不同的基础之上,发挥学生个人优长,弥补其短板,加强手脑协调,以达到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感受的统一,促成学生音乐素养综合成长的教学。“操作型”和“思维型”学生的学习各有特点,各有教学侧重点。“操作型”学生需要将谱面的知识点变成肌肉记忆,激发起内心音乐表达的欲望。“思维型”学生需要将内心的情感愿望落实在手指的具体演奏中,避免肢体活动滞后于内心音响的状况。分类教学的目的在于有针对地解决不同学生的弹奏问题,根据两种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模式,弥补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短板,激发学生的不同能力,培养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练琴习惯。通过分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从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和表达音乐的意识,在切实帮助学生听到音响差异并且学到音乐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理论理解,增强学生听觉感受训练及赋予音响意义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分类教学方法主要有思维、动作、巩固强化三个方面。

其一,思维外化训练,是将弹奏思维活动外化为具体动作、音响、图像等符号,使思维具体化的训练。它包括知识分解法、声部组合法、夸张处理法、图像法等。

1.知识分解法,即,在放慢的前提下,在包括慢讲慢弹慢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音乐作品、弹奏技术动作、弹奏过程进行分解,达到学生理解后的放慢练习训练的目的。具体而言,是将钢琴作品涉及的知识或概念转换为具体弹奏动作,加以深入详尽地讲解的教学方法。其知识点的内涵包括识谱知识,如音符长短节奏、音高旋律等;演奏技巧,如断奏、跳音、连线等;乐曲结构,如动机、乐句、曲式等;织体样式;和声进行;多声部交替等。总之,将音乐知识转换为演奏动作,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得以在具体曲目中通过演奏动作加以运用,并将演奏动作上升到大脑记忆、信息储存和有意识的操控,从而巩固大脑意识,进而培养音乐感。如车尔尼《599练习曲》No.12需要对低音声部和声进行的认知及训练。教学中所选用的钢琴作品、儿童演奏动作教学、教学过程先后、難点分解方式和分解重点等,应依据学生学习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操作型”学生在学习中有不用脑、不用耳的特点,那些简单重复的机械教学与练习,会加剧这种学生的大脑空白状态。因此需要将弹奏动作进行逐一分解,结合知识、概念的讲解,引导学生在下键之前即时做出与弹奏动作相关的知识,加强学生在手指操作之前的大脑的意识。总之,面对“操作型”学生,分解重点在于将音乐技巧形象化、情感化、抽象化;面对“思维型”学生,分解重点在于将音乐感觉理性化、具体化,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音乐思维视觉化。学生不同,每一个教学方法讲解运用不同、侧重点不同。

2.声部组合法,即把所有作品都视为多个声部组合的结果、进行分声部练习的方法。不仅要聆听各个声部的横向走向以熟悉各个声部的逻辑性,而且要聆听各个声部纵向结合的和声音响效果。此方法可以强化对音乐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对和声音响的听觉感受,可用于所有音乐作品的训练。巴赫钢琴小品逻辑性强、识谱简单、声部丰富,对于训练学生耳朵的听觉很有效果。如《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可以通过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进行分声部练习。对于“思维型”学生,知识点的讲解应让学生理性化地了解脑海中音响的逻辑,用对和声色彩的辨别引导学生听到自己的弹奏。对于“操作型”学生,知识点的讲解应帮助学生形成音响感受能力,将音乐内在逻辑感性化。两类学生都要求背奏每一首弹过的作品,清晰地了解声部的旋律走向和逻辑关系。

3.夸张处理法,即将谱面所有表情记号、力度记号进行生活化讲解和极夸张的戏剧化处理的教学方法。在演奏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夸张演奏,并且在夸张表达的过程中了解旋律走向的规律和强弱对比的音乐效果。即便是空拍,也要作为一种音乐表达需要来加以练习。通过这种方法刺激学生自己的听觉,在比较中选择贴切、合适的表达方式。就“操作型”学生而言,他们对音响变化的感受力不敏锐,教师需要描述生活中相类似的力度或表情的事物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感受,使学生先可以认识及关注到每一个记号。总之,教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强弱力度对比的弹奏技术指导上。

4.图像法,即教师将谱面知识转换为图像、刺激学生对乐谱的视觉、增强学生视觉感受力的训练法。这个方法将谱面知识转换为图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对谱面与键盘关系的了解。如将旋律线条走向编成故事情节;又如,将音高位置转换为空间图形,指导学生根据乐谱上音的度数变化观察键盘上两个音的音程关系,使学生了解谱面与键盘相对应的关系,使他们在提高手位感的同时增加识谱量。

其二,动作意识训练,是将弹奏动作辅以语言、歌唱、乐谱等手段,使动作受控于大脑意识指挥的训练。它包括触键预备法、动作歌唱法、把位乐谱法等。

1.触键预备法,即,指触键之前手指带呼吸地准备弹奏动作的训练法。在下键之前想象触键后的音色并进行模仿性的歌唱,指导与相应的音色匹配的触键动作。每个音有准备的触键,说出“预备强”“预备弱”“预备呼吸”“预备唱”等口令,使得大脑发出相应音色要求的指令后手指作出相应动作。这种方法多用于每一个乐句的呼吸和每一个需要特别有要求的音符上,以满足音乐表达的需要。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指法的混乱、手位的不固定等问题,矫正学生已经出现的错音。总之,触键预备法对于提高演奏音色及乐句的表达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以及对音乐的创作的意识。

nlc202309081251

2.动作说唱法,即,将演奏动作用语言或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醒大脑以控制演奏动作的训练法。这种方法可以将谱面记号变成语言表达,经过说或唱的方式控制手指运动。可将谱面记号作为准备的材料,让手的动作等眼睛看到谱子和嘴巴说出或唱出后再动。可以在演奏之前将乐谱记号唱出来,如:“左手准备5指,右手准备3指。”或者在演奏过程中边弹边唱,将手指具体动作作为旋律的歌词来演唱。如:“跳、跳、跳、连跳”。这种方法可运用于所有的演奏动作训练,让学生体会手指肌肉运动与音响效果的联系,在体会音乐的同时练习视唱,提高识谱速度。

3.乐谱把位法,即,将键盘手指位置与钢琴乐谱图像一一对应,加强手指肌肉对乐谱音符的反应的训练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增强键盘手位感,降低识谱难度。可挑选识谱简单的乐谱加以练习,逐渐积累曲目数量以及熟悉键盘弹奏的把位。

其三,加固强化训练,是对上述思维外化与动作意识化两个方面进行即时评价反馈、复习巩固的综合反馈训练。它包括即时评价法、举一反三法等。

1.即时评价法,即,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演奏自我评价的训练法。在上课过程中,对于演奏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认真听到自己所弹奏出的音响并评价,询问是否对自己的弹奏满意;如果不满意,如何演奏才能更好。可以训练学生对下键动作的音响预判和对触键后音响对错的感知,从乐句到整个作品都进行自我评价,养成自我要求和自我改进的练琴好习惯。当没有老师的时候,可以用录音的方式进行自我检测,对录音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应该给予“思维型”学生更多的情感支持,陪伴学生解决最难的技术问题,通过强化学生已有的内心听觉,鼓励学生自我接受手指技术薄弱的现实。开始识谱时可使用教师学生合作法或先歌唱后弹奏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一同面对谱面问题,可以使学生内心更能够意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2.举一反三法,即在知识点顺应和迁移时,需在讲解当时进行举一反三的实际例子练习的方法。對于“思维型”儿童,通过采用增加新谱子的曲目量以强化视奏的训练法,将识奏新谱作为每次课堂训练的一部分,坚持每节课花十分钟认新谱。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陪伴学生识谱,在识谱的同时强调视唱的作用,通过不断了解节奏、节拍与调式调性的理论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谱的速度和效果。选择内容可以是比平时弹奏作品简单的短小乐句或者是识谱相对简单的完整曲子。在课下也要留出每天视奏的时间,并记录弹奏遍数和日期,增强学生对谱子的熟知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型”学生习惯性背谱的练琴习惯,使他们在曲目量增大到背不下来时被迫看谱,养成看谱习惯;可以培养“操作型”学生将弹完的作品立刻背奏,积累曲目量和对声音概念的感知。无论音乐知识、概念,还是弹奏动作,都应进行有针对性地由简到难的训练。

上述教学方法都是使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实现思维、动作的协调,促使每个儿童把音乐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把弹琴变成一种自我表达能力的体现。

四、儿童钢琴启蒙分类教学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

分类教学要以教师对学生了解为教学基础。师生之间良好和信任的关系是了解学生的前提也是实施分类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当下的钢琴启蒙教学中师生普遍认为,学琴是为了解决钢琴演奏技术问题。正是这一片面看法忽视了儿童与老师、儿童与家长等的关系。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显示,26%的儿童经常与教师沟通、45%的儿童偶尔与教师沟通、39%的儿童不与教师沟通。[1]14

为此,教师应确立钢琴启蒙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与交往活动的教学意识,即,钢琴教学是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了解信任的关系建立过程,是人和人之间彼此交往的活动。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拉近师生的关系,把钢琴教学变成师生双方身心积极参与的享受过程,促进彼此信任、长期合作。一方面要将每个学生作为新的研究案例,努力发现音乐对于师生双方的意义,既不是教师个人的意志或主观强加,也不是现成的、固定的、照搬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共同协商、创造、发现中生成音乐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追求教学过程的快乐和满足,既要避免违背儿童天性的、单调的技术教学,又要避免教师单方面急功近利的急躁或情绪化,努力在精神上达成师生共同实现和双赢。总之,拉近师生与音乐的关系,让音乐成为师生心灵交往的共同方式,真正将音乐创造和音乐自我表达作为钢琴启蒙教学的主要目的。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建立师生平等关系,避免教师强势的单方面灌输。这其中包括师生平等交流。教师要随时倾听学生的愿望,要了解学生。师生要保持共同学习研究的态度,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探讨钢琴学习问题、问题出现的缘由、问题解决的办法,在共同交流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新角度、积累教学方法。师生平等关系还包括师生共同进步。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学习,在共同创作音乐作品过程中共同进步,以达到钢琴技术与音乐表达相匹配的共同目的,从而共同享受音乐艺术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其二,保持师生畅达的呼应关系,即老子的“开而弗达”教学思想。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性的专业引导,通过其自我表达激发学生的个人音乐表达;可以鼓励学生追求自己脑海里更完美的音乐音响;检测学生的主观选择,使他们明确意愿,并不断改进学习目标。

其三,教师与学生的陪伴关系。教师应努力维持师生以上课这种活动为中介的持续交往,保持师生情绪的共同快乐,注意避免任何一种方式的冲突和指责。陪伴还包括教师应陪伴学生度过学琴困难的练习过程,陪伴学生进步,陪伴学生体验感受。

综上所述,教师应建立享受学习过程的教学理念,并为实施分类教学做好情感准备。

结 语

钢琴启蒙教学应该将钢琴课堂变成儿童感受艺术、理解艺术、表达艺术的摇篮,使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个音,认真感受每一个音,认真尊重自己的情感表达愿望,树立自我认识和自我尊重的生活态度。由于儿童在学琴的活动中专注于自我的内心成长历程,最终使他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达到享受艺术生活的目的,从而提升他们生命成长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松峰.影响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6-13岁学习者为调查对象[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儿童钢琴初级教材 篇四

文章摘要:本文通过对钢琴初级几套钢琴初级教材优缺点的简要分析,对入门学琴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级 教材 分析

80年代末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钢琴热逐渐产生。钢琴热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新的潮流—“学琴潮”。学琴潮的这一现象从很大的程度上表明,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认识到学习钢琴对于孩子音乐素养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钢琴教学是融艺术性,技术性,科学性为一体的课程。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弹什么和怎么弹。21世纪以来,各种钢琴教材如雨后春笋涌现,面对琳琅满目的初级教材,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选择适合孩子的特点的教材进行教学。本文对几种初级教材进行分析比较,对孩子应该弹什么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美国钢琴家汤普森编写的《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以下简称《小汤》)是我国较早开始使用的初级教材。199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引进出版至今,已成为钢琴初学者的首选。《小汤》分为1-8册,此教材非常适合初学的儿童进行练习。本教材将音乐的名作进行简易的改编,使得孩子能够对这些短小生动旋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喜爱。同时在每首作品中配有各种趣味的插图,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引发弹奏的欲望。每课中都配有教师的伴奏,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使得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小汤》第一册从五线谱的中央C开始学习,循序渐进,每一课都会在学习新的音符的基础上巩固以前学习过的音。《小汤》第1、2册没有加入连线,运用断奏的弹奏方法,要求在弹奏每个音的过程中要做到手腕,手臂,肩膀的放松,在触键的时候要注意手型和手指的站立。这些的基本要求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琴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每套教材都会有其不足之处。《小汤》的课程中从中央C开始,扩展学习C附近的音。由于教材中doe运用大指,re 用二指mi用三指以此类推的学习,会使得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定势思维,大指弹doe,二指弹re,往往更深刻的记忆指法而忘记了音高的位置。另外,《小汤》在前两册都没有加入连奏的联系,使得孩子对于音乐流畅性的认识相对较少。面对存在的这两个缺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他同步的教材作为辅助学习的材料。

二、《拜厄钢琴基本教程》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以下简称《拜厄》)作于19世纪50年代的德国,它产生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本教材的侧重点是技术练习,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运用旋律加伴奏的音乐形式,通过简单的音符训练训练孩子的手指的灵活性。教材按照五指的顺序,从C音开始至G音,逐渐从G音转向D音的顺序向上发展。在左右手学习新音符的过程中加入了双手合奏的练习,使得孩子在入门时期就能逐渐学会双手之间的配合,使得孩子的听觉上有一定的和声概念。在音符的时值安排上,从全音符开始到二分音符,逐渐发展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学习的内容由易到难,孩子能够学会从谱表上认识到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并学会弹奏。

由于《拜厄》是一部技术性较强的教材,它的旋律相对单调,不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该教材从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一直是在高音谱号上进行弹奏的,直至第50首才开始学习低音谱号。长时间高音谱号的学习,孩子已经习惯了各种音高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容易混淆高低音谱表中各音的位置。《拜厄》从一开始就坚持用连奏(Legato)去练习,缺少断奏的练习,容易使得孩子的手陷入僵硬的状况,手腕手臂不会放松,手型得不到很好的固定。

三、《巴斯蒂安钢琴教程》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一下简称《巴斯蒂安》)的作者詹姆斯·巴斯帝安(James Bastien,1934—2006)是一位出色钢琴家,在美国得克萨斯的南卫理公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巴斯蒂安》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进行设计编排,倡导孩子能够快乐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运用了各种色彩明丽,形象生动的插图,让孩子像翻看漫画书一样的快乐学习钢琴。这套教材注重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孩子的音乐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全书共分为5集,每集都由《基础》《乐理》《技巧》《演奏》《视奏》五册组成。《基础》是《巴斯蒂安》的核心部分,选择了各国古典,现代的名曲,激起了孩子的学习乐趣。《乐理》是对《基础》的补充,把各种简单易懂的乐理知识融入到小乐曲中,使得孩子们能够更好的记忆这些知识。《演奏》包含了各阶段应该掌握的技巧,将音乐与技巧性相结合,提高孩子的音乐表达能力。《巴斯蒂安》从熟悉键盘开始学习,把节奏训练的要点之一,使得孩子能够减少单独学习音符的单调感觉,对提高孩子的韵律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巴斯蒂安》从学习音名开始,这对于像我国这样母语不是英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教材中涉及到的乐理知识虽然很全面,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与补充教学。参考文献

[1]刘毅《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规范之路》钢琴艺术00年第1期

5.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 篇五

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 其中, 尤以儿童学习钢琴人数最多。然而, 相对正规合格的钢琴教师却并不是那么多, 在很大程度上钢琴教师机制并不是很完善, 师资队伍方面也是参差不齐。还有就是家长们在选择钢琴教师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了钢琴教师的重要性, 其实一个合格优秀的钢琴教师对于初学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起着导向的作用。所以琴童的家长们一定要在选择教师方面认真斟酌, 同时也要懂得一些关于钢琴启蒙教学与辅导的常识, 只有这样才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天地。

一、如何选择教材, 激发学琴兴趣

在儿童钢琴启蒙阶段的教学中, 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在选择儿童钢琴启蒙教材时既要考虑到入门阶段内容的适宜性, 还要注意是否能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让他们更加热爱钢琴。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既可以安排逐条学习乐曲, 也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在曲目方面有所选择。

目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常用教材有:约翰·汤姆森的《简易钢琴教程》、费迪南德·拜厄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等等。实践证明, 有标题和插图以及儿歌改编的教材会更受儿童欢迎, 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儿童的学琴兴趣。

二、如何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

首先在上课之前, 教师应该讲解清楚正确触键的方法。尤其要对触键各个部位动作的发力点讲解清楚, 在适当的情况下最好进行示范。在学习触键方法时, 教师要给孩子们突出强调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手型的重要性,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也要让他们协调好肩、臂、手腕、手掌、手指的动作, 手腕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运用指尖发力, 而不是指肚, 手掌要放好, 不要随意乱动。这些都是触键方法的要领所在, 作为钢琴教师在对儿童讲解触键知识时一定要予以重视, 讲解清楚, 督促孩子们认真练习, 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知道只有掌握科学正确的触键方法, 弹出的声音才会是饱满, 明亮的。

三、如何对待弹奏出现的错误

在上课中, 孩子的弹奏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错误。当孩子一出现错误的时候, 教师如果马上就打断演奏, 指出问题, 会让孩子们对演奏失去信心。优秀的钢琴教师应当擅长聆听, 在孩子们完整演奏之后指出问题才是最恰当的。笔者认为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 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和引导型方法。在发现错误时, 教师不应该马上指出, 应当启发学生认真看谱, 仔细聆听, 自己去找出问题, 然后改正错误。同时, 孩子们在演奏过程中不要一味的注重效率而忽视质量, 在练琴的时候要多进行慢速练习, 慢速练习不仅会增强手指的力度、独立性和灵活性, 还能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仔细看谱, 尽可能的避免演奏出现的错误。

四、如何解决懈怠

懈怠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毛病, 也是儿童学琴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懈怠的关键就是要磨砺儿童的意志品质。初学钢琴的琴童大多年龄幼小, 意志力薄弱, 如何在心理上对琴童进行疏导和沟通, 就成为钢琴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 这个教育时段的教师除了能够教给琴童正确的弹奏方法外, 更要引导琴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 不仅要培养孩子们顽强的意志, 克服困难的勇气, 还要提高孩子们的自制力、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加热爱音乐, 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使孩子们在今后的钢琴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 教师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成败不仅需要孩子的天赋与勤奋, 教师的水平和态度, 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只有这三方面相结合, 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儿童学琴懈怠的问题。只有这样做, 孩子们才能够真正的学好钢琴, 在学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笔者发现在钢琴教学中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对于初学者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方面我们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还要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 扎实的技巧, 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 同时还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解决懈怠问题。只有这样做, 孩子们才能在钢琴演奏技术上有所提高, 更加喜欢上钢琴这个乐器。

摘要:近年来, 钢琴教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们都知道钢琴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必修课, 而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不仅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整个钢琴教学的基础。所以说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对钢琴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钢琴启蒙教学发展现状来看, 如何更好地进行儿童钢琴启蒙教学, 就成为了我们钢琴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如何选择教材激发学琴兴趣、如何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如何对待弹奏出现的错误、如何解决懈怠等方面简要的论述了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 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尹松.新编儿童钢琴初步教程启蒙篇[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

[3]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学生收条范文下一篇:生物技术本科毕业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