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

2024-08-0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精选10篇)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 篇一

根据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基本要求:即应当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拟建地点、拟建规模、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分析(初步分析投资建设的可行性),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的特点,对其编制大纲稍作调整,不当之处请包涵。附件2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 项目建议书》编写参考大纲

1、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格式:×××省×××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项目

1.1.2项目实施单位 1.1.3项目法人代表 1.1.5建设地点

具体到乡镇一级 1.1.6主要建设内容、规模

包括人工造林(草)、封山(沙)育林(草)、低产低效林改造、1 工程固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某一种或几种生态示范类型作为建设内容)

1.1.7项目建设期

1年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1.1.9建设效益 1.2 编制依据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 结论

简要描述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建设投资的可行性。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及意义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建设地点或范围 3.2 项目区基本情况

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等。3.3项目建设条件 3.3.1基础设施条件 3.3.2苗木供应条件 3.3.3自然立地条件

3.3.4工程实施有利条件

4、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5、项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5.2 建设规模与布局

人工造林(草)、封山(沙)育林(草)、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固沙几种形式的建设任务及其分布布局,(附图)5.3 建设技术措施方案 5.3.1人工造林技术方案

(1)造林地现状(2)林种选择(3)树种选择(4)整地(5)苗木与植苗(6)配置模式(7)抚育管护(8)苗木供应保障 5.3.2封山育林技术方案

(1)封育区现状(2)封育类型(3)封育方式

3(4)封育年限(5)封育措施

5.3.3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方案

(1)低产低效林现状(2)改造方式(3)管护

(4)苗木需求量及保障供应 5.3.4 固沙工程技术方案

(1)固沙区现状(2)固沙技术措施 …… 5.4 实施进度安排

实施期限1年,安排到月份。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6.2资金筹措

7、效益及风险分析 7.1生态效益 7.2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直接经济效益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 7.3社会效益

7.4风险分析

8、保障措施 8.1领导保障 8.2技术保障 8.3组织保障 8.4机制保障 8.5宣传保障 8.6资金保障

9、结论

附表:

1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2项目建设任务安排表

3项目建设用苗量表

4苗木规格、价格表

5工程量表

6投资估算表

7资金筹措表 附图:

1项目区位置图

2项目区现状图

3项目布局图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 篇二

1 基本情况

大中农场濒临黄海, 坐落在国家生态示范市———大丰市境内, 占地面积8 200.00 hm2, 其中耕地面积5 066.67 hm2, 水面面积533.33 hm2, 林地面积2 000.00 hm2。项目区位于大中农场二排河以南、三排河以北区域, 东起中心路, 西止西干河。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80 hm2, 其中耕地面积400 hm2。项目区内以种植业为主, 实行麦稻两熟制。

2 资金使用情况

2.1 计划资金安排

项目计划投资875.00万元, 其中, 中央财政投资267.00万元, 省财政投资253.65万元, 县财政资金13.35万元, 农场自筹341.00万元, 农场自筹资金在年度农田水利设施投资预算中单独列支。

2.2 实际使用情况

项目实际总投资885.65万元, 其中, 中央财政投资267.00万元, 省财政投资253.65万元, 县财政资金13.35万元, 农场自筹351.65万元。具体包括:水利措施822.22万元, 农业措施6.78万元, 林业措施11.63万元, 其他措施45.02万元。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3 项目实施情况

结合农场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及农业生产实际需要, 经过实地踏勘论证, 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确定项目区400 hm2, 集中连片。项目建设任务包括灌溉防渗支农渠建设、田间土壤培肥与改良、“三新”技术示范利用以及田间林带绿化配套等。项目建成后, 进一步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为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场奠定坚实的基础[1,2]。

3.1 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项目管理, 农场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领导小组, 董事长任组长, 总经理及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 农业、水利、财务、农机、基建、企管、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及资金筹集等工作[3,4]。

3.2 规范运行程序

项目委托地方招标办实行公开招标, 选择具备施工资质、信誉好、实力雄厚的工程单位按规划设计进行施工。同时, 指定具备监理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建设过程实行全程监理, 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3.3 健全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实行“六统一”, 即统一领导机构、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图纸施工、统一工程进度、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验收时间。并落实工程质量监理机制, 明确工程质量监督员, 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实行工程项目预决算制度。

3.4 科学规划布局

根据农田实际需要, 以克服影响农业生产瓶颈因素, 提高稻麦产量水平为目标, 科学制定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防渗支渠衬砌1.57 km、防渗农渠衬砌57 km、新建农渠进水涵18座、新建防渗渠桥1座、新建进水洞斗门1 920座、改良土壤400 hm2、疏浚沟渠60 km, 土方量约3.6万m3。

4 项目绩效评价

4.1 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 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据初步测算, 年增加经济效益387万元, 投资回收期3年。一是实现速灌速排, 降低渍害, 提高措施到位率, 提高作物单产, 全年粮食总产净增1 250 t, 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50万元。二是节本降耗, 缓解水、电供需矛盾, 提高资源利用率。项目建成后, 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缓解电力紧缺矛盾, 节约水、电费4.5万元。减少土渠维修的人力和机械损耗支出7万元。三是提高粮食品质, 提高种子工作的到位率。项目区内年度可望净增麦稻种子1 500 t以上, 年增加效益30万元。

4.2 生态效益

一是建成高标准农田, 有助于提高项目区粮食生产管理水平, 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 对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推动作用。二是项目区水利设施功能完善, 渠道设计合理, 建成统一有序、灌排分开的沟渠体系, 做到高效灌溉, 节约水、电资源, 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三是以方便农业生产为目的, 实施后形成整齐划一的渠道格局, 配套栽植林带林网, 起到良好的景观效应。

4.3 社会效益

一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农业开发项目的建设, 极大地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中农场种子生产水平, 提高种子生产能力, 项目区年生产麦稻良种可增加到4 500 t以上, 进一步扩大农场良种辐射范围, 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结合江苏大中农场四分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基本情况, 介绍了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及实施情况, 并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

关键词:大中农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使用,实施,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汪利琴.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5) :348.

[2]韩绪楼.现代农场管理关键问题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 :144-145.

[3]王林贺.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11) :5-7.

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 篇三

第二条 项目旨在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引进亚行项目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水平。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亚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管理。

第四条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作为项目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会同亚行组织项目检查工作。

第五条 地方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管理工作,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专职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六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第七条 项目年度计划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实施计划和上级农发办下达的年度投资控制指标编制。

第八条 项目年度计划按程序逐级上报,经国家农发办同意后执行。

第九条 项目计划进行调整、变更和终止的,按亚行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亚行贷款由财政部统借统还,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配套资金筹措、资金拨付、会计核算、提款报账和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等工作。亚行贷款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按项目财政资金(含亚行贷款)的3.5%从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中统一安排项目管理费,由省(自治区)农发机构统筹使用,用于省(自治区)、市、县(市、区)项目管理支出,市、县(市、区)不得重复安排。已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申请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际字[2007]50号)有关规定在财政预算中列支项目管理费的,同级农发机构不得在项目财政资金中(含亚行贷款)重复安排项目管理费。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发机构应及时完成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并接受审计部门审计。

第十四条 各级农发机构负责项目招标采购工作,严格按照《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采购指南》组织项目采购活动,各级财政部门参与招标采购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根据项目年度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经国家农发办报亚行审查同意。

第十六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加强采购货物管理,定期检查、监督采购货物使用情况,严禁挪用、倒卖等弄虚作假行为。

第十七条 项目工程建设应当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

第十八条 各级农发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检查工作。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按照国家农发办规定实行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第二十条 工程竣工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移交手续,落实管护主体,健全管护制度,保证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第二十一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做好项目监测评价和统计工作,提供相应经费和工作条件,加强业务培训。

第二十二条 各级农发机构可选聘专业机构和人员,对项目实施进度、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等进行监测评价,编写专项监测评价报告。

第二十三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统计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编报统计报表。

第二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依据本办法,制定采购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提款报账管理等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6月6日起执行。

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研报告 篇四

一、主要问题

(一)资金申报阶段

其他项目资金大多需要对上争取,地方为了争取上级项目专项资金,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资金性质,对每个项目都要编撰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申报时间又不一致,这就在申报时可能存在不知道其他项目资金有多少,能够做些什么。这就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法与其他项目资金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致使项目实施中可能就存在项目调整或变更。

(二)规划设计阶段

由于整合的资金性质不同,在规划设计阶段可能存在使用的标准就不同。如:公路建设,交通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是交通部门的标准,其他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可能就是农机部门机耕道的标准。在概算方面,各项目主管部门使用的概算标准可能不一样。另外,有的项目需要农户投工投劳,属财政补助项目;有的项目又是财政全额预算。这就会造成在今后工程整合发包时,一样的工程不同的单价,不同的要求。

(三)组织实施阶段

1、整合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要求不一样。有的项目需要聘请监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的项目是要求村组、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由于监理单位与监督小组的专业、素质不同,在项目监督管理中无法一致。

2、整合项目建设方式可能不一样。有的项目由工程队施工,有的项目由农户自建或村委会委托建设,这就需要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增加更多的现场技术人员和指导人员。这样整合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困难加大。

3、整合项目实施对农户的要求不一样。如:国土整理项目不用农户自筹,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必须农户自筹,项目区农户存在攀比心理,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4、整合项目实施招投标规定不一样。有的项目要求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实施“民办公助”,有的项目要求严格按招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全包建设,这些都会给项目实施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四)验收报账阶段

1、整合项目验收确认有一定难度。有的在整合项目实施时,并没有明确哪种资金实施哪一部分,可能是把两种或多种资金合起来做一个工程,但项目验收又是各个项目验收各个项目。验收时就会无法确认各种资金完成的具体工程量。

2、整合项目报账难度大。由于是整合资金实施,可能存在一个工程的建设由两种或多种资金构成,如何实施报账,在哪种资金中报账多少,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比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需要进行竣工审计,但绝大部分其他项目资金不需要竣工审计,只是通过财政投资竣工结算评审就可以与施工单位进行结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竣工审计需要县级农发机构承担一定的审计费用,并作为工程成本间接费用列支报账;而对于整合项目在进行聘请中介机构或审计局进行工程竣工审计时,不可能只审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而不审计其他项目资金投入部分(实际上有的项目也无法分开),这样就会多产生审计费用。

二、对策建议

要真正改变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低下的状况,就必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的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形成规模出效益,实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

(一)高度重视,形成整合机制

1、提高到项目整合的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县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对财政资金整合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项目资金整合仍有畏难情绪等困难和问题,积极创新,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形成机制,以保长效。

2、建立健全整合机制。在整合机制上要做到:一是成立整合机构,落实责任和人员。县级政府应当成立财政资金整合办事机构,负责对全县项目整合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同时,要明确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按统一要求进行项目整合,确保整合项目实施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明确整合范围。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整合项目资金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土地整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其它项目资金相互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制。三是坚持整合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将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各类项目资金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的聚合效应,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投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科学规划是整合项目资金、实行规模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个统一的中长期规划,就很难对财政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就仍然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整合资金、规模开发就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县级政府应当对某个区域或哪些乡镇发展什么主导产业,建设哪些基础设施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统一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科学合理布局”的原则。一是注重项目区选择的科学性。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合项目集约建设的原则,根据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标准,选定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的项目区。二是注重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整性。整合项目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要按照“围绕产业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产业、做大产业促增收”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两大目标,做到既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有高效农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三是注重项目工程的互补性。针对国土、交通与农发办之间项目建设内容交叉、标准不一的实际,对同类工程采取规划时地点结合、建设时工程互补的办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标准一致、质量可靠。四是注重项目建设时间的连续性。为真正发挥规模开发效益,规划时始终坚持大手笔、高起点的原则,实行“滚动开发”、分步实施,而不是“遍地开发”,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区建设时间的连续性。

(三)有序管理,统一实施

1、整合项目要做到有序管理。对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的项目,要落实牵头部门,避免多头管理,最终造成无人管理的问题;要形成整合项目实施方案,对整合的各个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内容、资金投入、资金报账等进一步明确,对项目实施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做到整合项目只有一个牵头部门,根据实施的内容明确责任人和技术指导人员,确保项目实施有人管理、有序管理。

2、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实行“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质量标准。根据有关行业标准,结合总体规划,统一规范路、渠等基础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标准,使工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二是统一管理程序。要对每个项目制订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对整合项目实行“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杜绝一个项目多人领导、多人管理。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理制,对凡不执行上述规章制度的,或未按规划设计施工且工程质量不合要求的一律实行“四不”,即不收方、不验收、不报账、不划款。同时,采取现场查看、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矛盾协调。三是统一竣工验收。明确了复验内容,规定复验程序。县级复查验收时,要请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组成的县级验收工作小组,对项目工程严格统一验收,凡经复核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办理资金结算手续。四是统一建后管护。工程竣工验收后,统一移交所在乡镇、村管理和维护,要求项目所在乡镇成立工程管护领导小组、村成立管护委员会,制订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筹措管护资金,进行经常性管护,并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协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工程发挥长久效益。

(四)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报账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资金实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其他大部分项目资金实行乡镇财政报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运行操作,加强了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规范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对报账核算的范围、程序、手续等方面进行统一和规范;明确项目资金管理实行专人专账核算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严禁违规列支财政资金。同时,在形成的整合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明确各个项目报账金额的比例。如:一项目整合了两类资金进行实施,在整合实施方案中就要明确:整合项目要分类报账。要根据中标金额乘以各类资金预算时所占的比例,为各类资金报账时的金额。从而使报账时有依可循,避免项目资金之间相互挤占。

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 篇五

(一)畜禽良种繁育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扶持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以开发促保护,其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38个畜禽品种优先。

2.申报条件

(1)以完善畜禽良种扩繁体系为主,重点扶持已有基础的扩建或续建项目。

(2)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

(3)项目申报单位须为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在300万元(含)以上,并从事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经营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具有一定自筹资金能力的事业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申报条件参照执行。

(4)项目申报单位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5)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

(6)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7)-期间承担过农业基本建设畜禽良种工程项目的单位不在本次申报范围内。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引进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棚舍、孵化厅、兽医室、采精室、质检室、胚胎室、药浴池、库房、加工车间、青贮窖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场区道路、污水处理池、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生产、污水处理、质检(医疗)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种禽、种畜、胚胎引进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1)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省级(含)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文件。

(2)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3)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繁育基地、养殖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

(5)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二)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示范场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重点建设大宗品种、优势品种和地方特有品种为重点的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及健康养殖示范场项目。

2.申报条件

(1)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具有较强的苗种繁育能力,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健康养殖示范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在促进周边农民群众增收方面作用显著。

(2)项目申报单位须为有一定实力和带动能力的渔业企业,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在300万元(含)以上,市场信誉、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和广东省农垦总局农场申报条件参照执行。

(3)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4)项目申报单位在主营品种的生产和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申报苗种繁育项目的单位须拥有固定的苗种繁育基地。

(5)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已取得《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申报水产良种繁育项目的单位同时还应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6)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养殖池塘等生产设施用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10年。建设内容为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鱼池(网箱)、孵化设施、育苗温室、质检室、饲料加工车间、库房、蓄水池、排灌渠系、机井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场区道路、净化池、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生产、加工、质检、水处理等仪器设备购置以及苗种引进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度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如为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

6.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 篇六

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政府

滨州市滨城区位于鲁西北,属黄泛平原,退海之地。全区耕地面积70万亩。旱、涝、碱是影响本区耕地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实际,抢抓机遇,按照以规模开发为重点、以规划设计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完善机制为手段、以提高开发效益为目的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规模开发,强化土地改良,实行旱、涝、碱综合治理,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一、科学规划设计,突出规模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2003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大,投资大、标准高、要求严。为了防止开发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工程的规划设计就坚持科学编制开发规划。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按照省、市要求,由区农开办牵头,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畜牧、水产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强有力的勘测、规划、设计队伍,对全区中低产田现状及开发计划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了第六期及以后的开发规划整体思路。

二是准确定位开发重点。针对本区中低产田面积大且旱、涝、碱是耕地生产力主要限制因素的特点,突出旱、涝、碱综合治理。设计了深沟排碱降低地下水位,合理布局方田网格,科学安排田间工程设施等。

三是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实施。对项目区涉及的部门,区委、区政府要求必须按规划设计执行,坚决杜绝“领导工程、面子工程、人情工程”等不良现象,确保了规划设计的顺利实施。如在建筑物设计施工中,所有建筑物全部采用水泥砂浆砌石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物分布安排上,层层召开专题会议,充分争取村级意见和建议,本着必要、实用的原 则合理布局,达到整个项目区不出现竹节沟。整个方田建筑物设计科学实用,建筑标准高,并做到不修多余建筑物。项目区道路达到了“进的去,转得开,出得来”的要求。

四是突出规模开发,2003年以来,全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面积达到了7.3万亩,共开挖疏浚各级沟、渠、路1078条659公里,动土420万方;修建高标准建筑物924座,衬砌渠道19公里,建设生产路268公里。项目区适地适树全部建设高标准林网。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整体面貌大为改观。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都有较大提高,每年可新增产值2939万元,利润1632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41万公斤,棉花56万公斤,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二、立足本区实际,围绕旱、涝、碱综合治理,提升开发成效 滨城区属黄河冲积物淤积,海水逐渐退缩而成陆地,土壤不同程度受到过海水侵渍,80%以上的地片潜水埋深不足4米,近几年以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大多潜水埋深在1—3米,地下水矿化度高,平均2.6克/升,中低产田多受盐碱为害。因此,在农业综合开发设计上,我们采取了深沟降低地下水位,合理设计方田网格,配套田间灌排设施,引黄淋盐改土,以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方案。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方田统一标准设计,每个大方田250亩--300亩。大方田沟深2.5米以上,充分发挥方田建设淋盐排碱的作用。每个大方田内划分出3个条方田,每个条方田75亩,条方田沟深2米。由于规划符合实际,标准统一,确保了方田的美观,同时起到了极好的抗旱、防涝、淋盐改土的效果。

二是灌溉渠系设计标准,符合治碱改土要求。按照各地耕地分部情况,基本达到斗渠控制灌溉面积1400亩左右,农渠垂直于斗沟,间距100米,控制灌溉面积70亩左右。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本着旱、涝、碱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斗级沟深2.5米以上,农级 沟深2米以上,真正 起到了淋盐排碱的作用。项目区内达到20年一遇的防涝标准。目前看,开发的效果已十分明显。通过对2003至2004年项目区的监测,地下水位已普遍下降了0.4米以上,特别是以前潜水埋深1米左右的地片,潜水埋深下降更为明显。地下水矿化度普遍下降了0.6克/升,耕层土壤含盐量下降了30%左右,耕地生产力明显提高,实现了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的目标。

三是农田林网建设标准高。农田林网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在几年来的开发实施中,我们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新建沟路,按照规范化要求,设计宽2米深1米的绿化带沟,栽植2行树木,建成林网。林网建设由乡级绿化领导小组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盐碱较重的地片多栽植抗盐碱能力较强的白腊,其它地片选栽速生杨、柳树、乔桑等树种。栽植做到“大坑大水”,栽后及时大水浇灌,项目区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林网的建成,不仅笃显了农业综合开发的面貌,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本地的新农村建设。

四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首先,市开发办领导十分重视滨城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项目实施中实行全程调度,并多次现场指导,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标准完成。第二,区、乡两级领导认识到位,真正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各承担项目的乡镇,明确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列入本乡镇所有重点工作的第一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始终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在施工质量上不打折扣,确保建成放心工程。第三,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层层召开项目会议等形式,加大项目宣传工作力度,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为农业综合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是农业科技措施落实到位。综合利用机械深耕、机械整平等措施,整平土地,优化土壤理化性状。按照每100亩取一个土样的标准,三年共 取土样510个,进行土壤养分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分村制定配方施肥实施方案,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同时,举办区、乡、村层层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10万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综合开发中的作用。

三、加强工程管护,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长期效益

实现工程设施管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构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管护的长效机制是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几年来的工程管护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点。

一是明确工程产权,每个项目工程竣工后,都要及时进行资产移交,明确产权关系。这样即可以保证工程效益的发挥,又能更好地落实各项管护措施。对于林网管护,采取植活一片,承包一片的办法,全部承包到户,不留死角。

二是确定管护组织,落实管护经费。管护组织可以针对不同的项目工程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于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的项目工程,由乡镇和村队统一组织人员进行管护,成立专职管护队。对于农田林网树木到达砍伐期后,砍伐的树木由承包人负责及时补植,以保证林网完整。管护经费原则上由项目区乡镇和村筹集,经费来源主要是经营性和盈利性项目工程拍卖、租赁、承包所得,不足部分由乡镇和村从其它收入中列支。同时,建议上级在下达项目资金计划时,按照一定比例列支项目区管护经费,在项目竣工后的一定时期内,通过报账制落实管护经费。

三是建立项目管护监督制度。区农开办在做好新项目实施的同时,做好老项目区的管护监督工作。对于管护好的单位作为安排新项目的重要条件来考虑,对于项目管护差的单位,区委、区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努力提高项目工程管护水平。

7.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 篇七

一、开发成效

㈠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年来, 全乡共有个9村 (新建、骆驼城、永胜、前进、健康、新联、红新、果树、碱泉) 先后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共改造中低产田2153.33公顷, 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306.67公顷。衬砌大小防渗渠道172公里, 修建各类渠系建筑物4783座, 改造修复旧机电井39眼, 更新报废机井2眼, 修筑砂石硬质机耕路59公里, 架设农电线路3.5公里, 造林绿化86.67公顷, 使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项目区农田灌溉保证率平均由治理前的60%提升到90%以上, 抗旱能力显著提高, 耕地大面积受旱现象得到全面遏制, 把原来的中低产田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良田。

㈡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随着渠道的衬砌, 机井修复配套, 使农田灌溉节水率达到30%~40%, 平均年节约水费600元/公顷。仅此一项受益人口就达0.42万人, 受益面积达933.33公顷, 年灌溉水费成本由原来的1500元/公顷~1950元/公顷, 降到现在的1050元/公顷~1200元/公顷。

㈢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 面对农业综合开发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与时俱进, 迎接新挑战,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把创新机制作为开发的重要环节, 注重在“综合开发”上做文章, 四年来项目区分别健全和完善了农民用水户协会7个, 加工番茄种植协会3个, 共培训农民0.9万人次, 引进新品种20多个, 新技术7项。

㈣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促进了农民增收, 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高台县通过四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 项目区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促进了项目区农民增收, 粮经草比由开发前的25∶60∶15调整到19∶70∶11。收入在22500元/公顷到45000元/公顷的高效田666.67多公顷, 年新增农业总产值418.1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年增加240.2万元, 给项目区农民纯收入人均年贡献额达246元, 比非项目区高出185元, 部分村高出高台县人均纯收入500元~600元,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农村正在逐步形成。

二、节水灌溉是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

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是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这一区域的地下水产生巨大影响。然而, 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是人类长期执著的要求, 通过资源开发,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于流域区内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 水资源的开发, 如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需要构成危害?鉴于骆驼城灌区制定的机井管理办法, 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凿井市场的管理。实行凿井施工企业注册登记备案制度, 办理打井许可证, 不允许无打井许可资质的打井队进行打井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凿井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钻井设备、违章记录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 进一步整顿规范打井市场, 强化对施工队伍和施工机组的管理, 使施工企业合法经营, 逐步实行招投标制度。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时, 一定要把搞好节水灌溉放在首要地位, 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 原因有两条:一是水价的改革。现行水价太低, 不利于节约用水和控制地下水, 也不利于供水事业的发展。水费是农民最基本性的支出之一, 农民是农业水价承受的主体, 农业水价改革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承受能力。通过调整水价的作用, 实现农业节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水文地质情况。骆驼城乡由于开荒扩地, 又常年性无地表流, 大部分为潜水, 因此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据资料统计, 1991年~2002年地下水位共下降了7.54米~10.69米, 平均每年下降0.67米~1.19米, 使区内形成了降落漏斗。在技术经济允许的现状条件下, 为使区域地下水水位不再持续下降, 实现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采用均衡法计算, 灌区内每年允许开采的水总量为1800万立方米, 从黑河西总干渠年均引水量1009.2万立方米。实际用水量为3600万立方米。因此年超采量为800万立方米, 导致了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三、节水灌溉是骆驼城乡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 由于骆驼城乡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地质构造复杂, 山地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 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地下水的开采, 融开发与保护治理为一体, 纳入综合开发的具体范畴内。搞好节水灌溉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认真对待, 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 将各项开发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形成系统的最佳整体。否则, 就会顾此失彼, 起不到综合开发之目的。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发展, 又要以经济发展带动环境建设, 使两者达到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用持续发展的观点推进社会进步和文明, 是人类追求的长远目标, 发展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而生态环境效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 更是基础。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 急功近利, 而损害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只有搞好了节水灌溉, 控制地下水, 区域的经济增长才能持久;不注重节水灌溉不仅危及本区域人民利益, 而且会破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造成不可预期的危害。只有搞好了节水灌溉控制好地下水位的开采, 才能使骆驼城乡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植树造林是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和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 也是骆驼城乡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讲, 节水灌溉就是骆驼城灌区环境保护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搞好了节水灌溉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生态环境好转, 地质灾害减少, 土地生产力提高, 环境容量扩大, 整体效益显著。

四、节水灌溉和控制地下水超采是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8.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 篇八

【关键词】 农田 水利 建设

1.目前农业水利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水平不高 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没有进行调查或者调查时没有掌握科学、全面的设计资料,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只满足于现状,或只考虑到节约资金等情况,设计的农田水利工程尺寸偏小。在正常情况下,或当年的运行中,还能发挥正常作用,但是当集中供水或扩大了种植面积后,就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1.2施工单位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有些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开挖基础时碰到流沙,塌方会比较严重,为了省时省工没有把流沙全部挖出,就进行基础施工,正常运行时间不长,基础就发生不均匀沉陷,建筑物出现裂缝,高水位运行时,向外串水造成水利工程倒斜与损坏。有些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时,底板高程没有按照所在渠道的纵坡要求施工,底板偏高造成下游水工建筑的底板比上游还高,结果促使渠道淤积严重,增加了渠道清淤费用。

1.3施工效率低,质量差 个别施工队的项目经理、施工技术员素质偏低,在施工中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偷工减料。造成水利工程质量与设计要求相差很大。投入使用以后,没到保质期就变成“豆腐渣”工程。有些水利工程使用不到一年,就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无法使用,只有拆毁重建,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1.4管理维护工作不到位 管理单位领导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认识不到位,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建筑物运行一段时间后,管理维护工作跟不上,造成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5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措施不到位 团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都是由建设科或水管科负责设计和实施。近几年团场机关进行机构改革,人员编制少,每个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事务繁重,没有时间或很少去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经验少,难于承担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水利建设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制度,也没有科学的质量监控措施,再加上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只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

2.应对策略

2.1规划设计要起点高,上档次 工程设计人员要进行各方面的调查,充分掌握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全方位考虑,要有发展的眼光,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不但要搞好水利工程项目规划图,而且要求每项水利工程有施工设计图,做到水利工程无施工图的坚决不批,规划设计标准低的坚决不批,为保证工程质量打下基础。

2.2工程施工标准高,质量好 按照工程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所有农田水利工程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标准不降低。水利工程由专业水工队施工,项目经理、施工员及质检员必须持有专业上岗证。严把水泥、沙石料、钢筋等建筑材料质量关,不合格产品坚决不用,标准低的坚决返工重建。实行工程技术人員包项目、包工程、包质量,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做到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管。

2.3工程管护抓管理 在工程规划建设中要考虑工程管理维护问题,实行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承包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程管护制度,将管护责任落实到管护单位、管护人员,做到管护人员、管护措施到位。在工程验收中,不但验收新建农田水利工程,还要抽验已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情况。通过加大对工程的管理维护力度,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好率,保证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9.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施工合同 篇九

合同编号:SHZH-37-1103-72-6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发包人:XX镇人民政府 承包人: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制定

第一部分 合同协议书

发包方:XX镇人民政府 承包方: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为实施泗洪县XX镇旧村改造、退耕还田项目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经过公开招标,发包方已接受承包方对该项目的投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暂行办法》、《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项目的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泗洪县XX镇旧村改造退耕还田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2)工程地点: 泗洪县XX镇XX居、村

(3)工程内容:项目区域内的废旧垃圾清除、退耕还田、道路、水利建设等(4)承包范围:施工图纸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内容 第二条 工期。本工程总工期270天(日历天),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计算。第三条 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国家和省级现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项目验收规范以及本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

第四条 合同价款:人民币(大写)壹亿贰仟伍佰柒拾玖万壹仟捌佰元

(小写)125791800.00元

第五条

第二部分 通用合同条款

第六条 词语定义及合同文件

1、词语定义

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中的下列词语应具有本款所赋予的含义。

(1)通用合同条款: 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及建设工程施工的需履约保证金:人民币伍百万元。要订立,通用于建设工程施工的条款。

(2)专用合同条款: 是发包方与承包方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条款,是对通用条款的具体化、补充或修改。

(3)承包方项目经理:指承包方在专用条款中指定的派驻施工场地的全权负责人。

(4)设计单位:指发包方委托的具有相应工程设计资质等级负责本工程设计的单位。

(5)监理单位:指发包方委托的具有相应工程监理资质等级对工程合同履行实施管理的单位。

(6)总监理工程师(总监): 指由工程监理单位委派常驻施工现场实施管理的全权负责人。

(7)合同价款:指承包方按合同约定完成了包括缺陷责任期内的全部承包工作后,发包方应付给承包方的金额,包括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按合同约定进行的变更和调整。

(8)工期:指承包方在投标函中承诺的完成合同工程所需的期限。

(9)天:除特别指明外,指日历天。合同中按天计算时间的,开始当天不计入,从次日开始计算。期限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当天24:00。(10)图纸:指合同指定的工程图纸,以及由发包方提供或由承包方提出并经发包方批准,以满足施工实际需要的其他图纸(包括配套说明和有关资料)。

(11)书面形式:指合同文件、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12)违约责任:指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责任。(13)索赔: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己方的过错,应由对方承担责任而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或)工期顺延的要求。(14)不可抗力:指承包方和发包方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并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性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等和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其他情形。

(15)投标函:指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的由承包方填写并签署的投标文件。

(16)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指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的由承包方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并标明的工程量清单。

2、合同文件

组成合同的各项文件应互相解释,互为说明。合同文件内容如下:

(1)中标通知书;

(2)投标函;

(3)合同协议书;

(4)通用合同条款;

(5)专用合同条款;

(6)技术标准和要求;

(7)图纸;

(8)已标价工程量清单;

(9)其他合同文件。

合同履行中,发包方与承包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当合同文件内容含糊不清或不相一致时,在不影响工程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由发包方承包方协商解决。双方也可以提请总监作出解释。双方协商不成或不同意总监作出的解释,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条 合同文件使用的语言文字、适用法律

1、语言文字

除专用术语外,合同使用的语言文字为中文。必要时专用术语应附有中文注释。

2、法律

适用于合同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第三部分 专用合同条款 一、一般权力和义务

第八条 在施工现场组建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履行以下职责和义务:

1、对工程建设实施全面监督;

2、综合协调各方关系;

3、对参建各方实行全面管理。

4、在合同签订后十天内向承包方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和相关资料;

5、在合同签订后十天内组织承包方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向承包方进行设计交底;

6、在合同签订后工程开工前会同项目监理部确定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单元工程的划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方;

7、对工程重要情况负责记录、审核、签证,对项目监理部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对施工质量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对工程变更作出决定,审签工程量变化,核批工程量清单以外的单价,对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实行监管,对承包方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等管理人员坚守岗位进行检查监督;

第九条 工程监理

1、工程监理单位:

2、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组建工程项目监理部,对项目施工实行全面监理,协调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关系。

3、总监理工程师:许智伟,负责领导项目监理部的工作。第十条 发包方义务和权力

1、负责项目资金的组织和审核、拔付;

2、负责项目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监管;

3、负责项目工程设计变更的上报审批;

4、负责组织项目的竣工验收;

5、应履行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力和义务。第十一条 承包方

1、承包方项目负责人:杨洪光。

2、承包方必须按投标文件的承诺组建工程项目部,全员到岗到位履行职责,每月在岗时间不得少于22天;

3、工程项目部人员一般不得更换,特殊情况下个别人员需要更换的,承包方应报发包方审批,经发包方同意后方可更换;

4、工程项目部代表承包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力和义务,依法享有法定权利,维护合理权益,有权提出工程建设合理化建议。

第十二条 承包方义务

承包方应履行以下义务和责任,如造成工期延误和工程损失,应对甲方给予赔偿。

1、承包方不得将工程转包或擅自分包;

2、合同签订后7日内工程项目部人员必须到岗到位,同时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队伍到场,全面完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20日内提交开工报告,取得开工令后组织开工;

3、承包方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按照施工设计、施工规范精心组织施工,保证质量和工期;

4、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工程建设材料、工程构配件、工程设备、以及所有工程部位施工工艺自检和报验报审,每月应按时向发包方和项目监理部提交工程进度、质量报表及下月施工计划等;

5、确实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工程移交前要达到工完场清的要求;

6、负责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临时占压损失补偿,对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承担移交前发生损坏的修复;接受发包方对已完部分工程采取特殊保护措施的要求;

7、参加发包方组织的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地例会以及在施工中召开的各种会议;

8、提交各类人员上岗证件的原件,交发包方审查;

9、按税务部门的要求建立会计帐薄,依法交纳各种税费,接受监督检查;

10、接受发包方、项目工程管理机构和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11、承包方必须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支付施工人员及农民工工资;

12、承包方在现场踏勘时应充分熟悉情况并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负责。

13、承包方负责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工程修复,确保工程验收。

14、应履行合同约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二、施工组织规定

第十三条 施工组织

1、承包方应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各专项施工方案),报项目监理部审核经发包方(含项目工程管理机构)批准后组织开工;

2、承包方必须按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如有调整必须按程序报批;

3、承包方应根据施工情况的变化对不适应施工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时进行调整(如赶工计划),并按规定报批。

4、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承包方在施工中应投入与工程要求和投标文件相符的施工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及施工管理力量,若不符经指令仍不改正的,发包方保留要求更换施工项目经理直至更换承包方的权利。

三、工程质量

第十四条 承包方应认真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设计的工程质量要求施工,严格实行“三检制”,按规定做好质量检测检验,向项目监理部报送质检资料,提交并为发包方(含项目工程管理机构)和项目监理部检测检验提供便利。

承包方应认真做好单元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报审,及时取得质量认定。

施工中经检查、检验,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承包方应按发包方和项目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返工、整改,并承担其返工、整改的费用。

第十五条 工程竣工应达到《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条件。

工程竣工验收质量不合格,承包方应按验收鉴定意见要求进行返工、整改。经返工、整改后仍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不合格的工程部分不计量,并承担违约责任接受合同价款2%的违约金,违约金由发包方在工程款或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第十六条 质量等级的认定有争议时,由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仲裁。

四、材料检验

第十七条 承包方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均应附有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双方应签字验收。

1、工程用材料进场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费用由承包方承担;

2、有合格证明的材料,如发包方或监理方要求重新检验时,重新检验合格的,其重新检验的费用由提出方承担,重新检验不合格的,其费用由承包方承担。

3、为加强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承包方在采购前应报采购计划经发包方(含项目工程管理机构)和监理审批同意。采购计划中必须含有材料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及生产批号、价格、供应商联系方式及办公地点,以便监理和发包方考察核定。

五、工程价款与支付

第十八条 合同价格的调整按以下条款处理:

1、本项目工程单价在合同履行期内不作调整。在合同价款总额不作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发包方保留对各单项工程量增减调整的权力,合同总工期不调整。

2、工程量清单内项目工程量的增加和减少,综合单价不变,合同价款相应调整;

3、项目实施中因设计变更产生原清单中未列的子项目,综合单价的确定方式是同比例下浮(承包方总报价在预算总价下浮的比例)。

第十九条 工程款支付

1、工程款由发包方支付到承包方在工程投标时提供的银行开户许可证的帐号上,或者承包方书面指定的用于本项工程的专项帐户;

2、承包方按每月完成的工程进度价款的70%拔付,工程资料未按要求提交完整的,不进行工程款支付;

3、工程完工经省国土资源厅或者其委托的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初步验收合格并在省厅第二次拨款到账后进行第二次拨款,在承包方工程资料和财务审核手续完备的前提下,工程款拨付到工程总价款的70%;

4、在省国土资源厅正式验收合格并在资金到帐后90天内付到工程总价款的90%;余下的10%作为工程质量保修金,待工程质量保修期满经验收合格后结算清退。

六、设计变更与工程量核定

第二十条 双方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承包方必须按图施工。确需变更设计时,应按有关程序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第二十一条 工程量的核定以施工设计(包括设计变更)为依据,以实际工程建设为准。工程量的核定由监理分项分单元审查签证,发包方(含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审核认可。工程量的增加和减少必须由设计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和发包方(含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现场代表联合审核签证。

承包方进场后,承包方应迅速自主进行工程量现场核查,对超过合同工程量清单的部分在正式开工前应申报复核,在核查申报的实际工程计量时,对大于清单量的经监理审核、发包方批准后方可实施,否则不予计量,小于清单量的按实际发生计量。

七、竣工验收与结算

第二十二条 工程竣工后,承包方应在竣工验收10天之前,向发包方提交竣工初步验收报告,并同时提交以下竣工验收资料一式六份。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日志及月报、质量事故记录、工程量计量原始记录、单体工程竣工图纸、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等资料;

2、增、减设计变更的文件和工程洽商记录;

3、中间验收记录、工程施工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4、工程竣工图件。包括单体工程竣工图和项目区竣工图;

5、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影像资料;

6、其他必须的文字资料和图件等资料。

承包方不按以上要求提供有效齐全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发包方将不接受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第二十三条 发包方在收到承包方申请验收报告后10天内,应申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初步验收。第二十四条 承包方在通过工程初步竣工验收后,15天内将竣工决算书报项目监理部审核后送发包方审查。审查完毕后,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第二十五条 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合格后,承包方向发包方办理工程移交,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工程保修期,保修期为一年。

八、违约责任和赔偿

第二十六条 发包方违约

1、发包方未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导致承包方工期延误的,应支付承包方因工期延误造成的实际支出费用;

2、发包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应按逾期付款金额的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因财政拔付原因除外)。

第二十七条 承包方违约

1、承包方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不按合同约定驻工地,每月少于22天的每少一天违约金200元,其他人员每少一天违约金100元,违约金在承包方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2、承包方因自身原因未按本合同约定工期完成工程施工的,每延期一天违约金500元,违约金在承包方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3、承包方不按《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支付施工人员或农民工工资的,按投标承诺处于违约金,并相应扣拨工程进度款;

4、承包方在工程施工期间未按合同约定管理和组织施工,经工程监理单位书面通知整改而不纠正的,发包方有权从履约保证金中按每次500-1000元扣违约金;

5、承包方因主观原因工期严重滞后,赶工措施不力,整改无果。无力在合同约定工期内完成工程,影响整个项目工程进度和农田耕种,发包方有权中止合同关系,承包方应停止施工;发包方可以另行按有关规定选择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承包方应承担违约责任,由发包方没收全部履约保证金;

6、承包方不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其他情况,由承包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其违约给发包方造成的损失。

九、履约保证金的提交与退还

第二十八条 承包方在签订施工合同前提交本合同第五条约定的履约保证金金额。

第二十九条 工程完工经省国土资源厅竣工验收合格后,承包方向发包方办理工程移交,发包方自工程移交之日起15天内将履约保证金剩余部分全部退还给承包方(不计利息)。

十、争议和仲裁

第三十条 争议。双方因合同发生争议,应及时协商,协商不成时,采用以下方式解决:

1、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申请仲裁;

2、向项目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十一、其他

第三十一条 安全施工。承包方应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及与施工现场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若发生安全事故由承包方承担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非承包方责任造成的安全事故,由责任方承担责任和有关费用。

发生重大安全伤亡事故,承包方应按有关规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通知发包方,同时按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及时处理。发包方为抢救提供必要条件,发生的费用由事故责任方承担。

工程安全的要求:达到《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合格要求,无重大安全事故,因承包方原因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或达不到合格标准,承包方承担全部责任和全部经济损失,并向发包方支付合同价款2%的违约金,违约金由发包方在承包方的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第三十二条 工程竣工验收后,发包方将组织监理单位、项目所在的镇村及农民代表对承包方承建的工程质量、施工组织、劳务用工、安全措施及信用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确定为优秀、合格和基本合格的报市国土资源局审定备案作为施工企业的信誉资料,承包方应积极配合。

第三十三条 合同生效与终止

1、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自工程保修期满合同即终止。

2、此合同一式八份,双方各执四份。第三十四条 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发包方(章): 承包方(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地 址: 地 址: 开 户 银 行: 开 户 银 行: 帐 号: 帐 号:

10.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 篇十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最高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 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有 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规划设计 ㈠设计标准 ① 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② 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③ 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㈡水利措施 ① 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② 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㈢农业措施 ① 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②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③ 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④ 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⑤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㈣林业措施 ① 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② 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③ 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㈤科技措施 ① 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② 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③ 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㈥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①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② 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③ 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④ 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建设内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 12 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 25 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质渠 0.48 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 186 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 14 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 4 台套。㈡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 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 5.5 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④新建种子仓库 800平方米。㈢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 10万株。㈣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万元; 农业措施 160.1 万元; 林业措施 30 万元; 科技推广 3.25万元; 前期工作费 1.3万元。

2、资金筹措:,合计210万元)。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 198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 55元,计节本 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 659万元,亩平249 元,人均 319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 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 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 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⑤ 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⑥ 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05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人民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上一篇:公司与个人用车协议书下一篇:个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