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管理的重要性

2024-06-09

销售管理的重要性(精选11篇)

1.销售管理的重要性 篇一

浅论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

2012年2月25日

摘要:本文主要从项目各活动之间的关系、方式及容易出现的问题中阐述了如何进行项目进度管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现一个普通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进度管理方法。

关键词:进度管理 系统集成

1.序言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与投资控制。对于施工质量,我国历来是十分重视的,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设立了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推出了工程的旁站监理以及质量责任终身制,重点抓施工质量;对于投资控制,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业主由于业主责任制对于投资的重视也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家也设立了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但对于三驾马车的第三方,施工进度的管理似乎有些忽视了。其实,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是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本文拟从现场施工管理的角度,阐述施工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好施工进度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起到与各位工程界的专家和前辈交流的目的。

2.进度管理过程

简单说,进度控制就是比较实际状态和计划之间的差异,并作出必要的调整使项目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其实也说明计划和实际状态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也就是 “计划跟不上变化”,有的人因此得出结论“计划没用”。那么,面对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计划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

其实,没有“计划”便无从谈“变化”,也就是说计划只是一个基准,它是对未来的“预测”,或者说计划好象一个准星,它指定的方向可以命中目标,但

在子弹飞行过程中会受各种因素影响,不能保证一定命中目标。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准星命中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为你无法记录偏差和修正弹道。工作中计划的作用是协调工作、分析变化,如果不根据计划执行并进行必要的控制,计划没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控制过程中计划才能发挥作用。

进度控制可以分成四个步骤: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简称PDCA。关于Plan(计划)的我们在以前的章节中已经讨论了很多,这里不做赘述。但不要指望计划打印出来往墙上一挂大家就会照着执行,在开始执行前还有重要一环:任务的委派。

委派在进度的控制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时候计划失控并非因为某个人不努力,而仅仅是因为没有弄清要求。正确的委派活动要控制好三个关键点:时间点、交付物、责任人。

时间点是指任务明确的开始/结束时间,最后同时交代清楚工作上下游关系;交付物是指任务的结果,一般是工作产品。交付物应明确指明具体要求;责任人是指“出了问题你该找的那个人”。如果需要几个人协作完成任务,一定要明确指明谁负责,不能为了搞平衡而让他们共担责任,这可能造成谁都不担责任。

任务委派最好有文字记录,如果任务比较简单,可以用责任矩阵描述,而复杂的任务可以给每个人任务书。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委派时最好要当面沟通和确认,并得到责任人的承诺。为了确保责任人真的理解了任务,可以在说明任务后让责任人复述一遍,有意思的是一般你都会发现不符或遗漏。如果组织结构不只一层,委派任务时还要向下“看一级”,即看看你的下级是否正确地将任务委派给了它的下级,实践证明“看一级”对提高项目的控制力度非常有效。任务委派完成后当然就是执行(Do)了。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及时沟通情况和交流进展,调度和协调资源,处理变更和应付意外。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就难了,这里不多讨论。检查(Check)可以在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点进行,也可以在特地的时点进行。检查的目的是比较实际情况与计划差异,以确定当前的状态。比较正式的检查方式有例会、周报、汇报;非正式的方式包括口头询问、非工作时间的交流。另外,交付物的质量和提交情况、变更记录也是重要的检查手段。

在正式检查方法中,例会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式。例会可以在周末召开,也可以在周一召开。个人建议周一好些,一是经过周末可能事情又发生了变化,应该在一起重新更新一下;二是不必让大家周末就开始承受下周任务的压力。召开例会应注意以下几点:例会以检查和确认为主。检查任务完成了吗?没完成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不要责备、埋怨或谈项目计划无关的事。在确认了当前状态后,再讨论该如何调整工作或计划,并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方案上。

对于需要确认的问题,可以安排一系列只由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题讨论,而不必要让所有的人在一起讨论一些局部的话题。例会的结果要形成会议纪要或填写周报。这些文件应该保存,并可能作为下次会议的前提和依据。

为了检查方便,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任务的颗粒度要适中,即应该尽量让任务的工期小于检查周期,这样例会上可以比较确切地判断任务的完成情况。例如,如果例会是每周一次,则任务工期最好小于1周,这样可以明确地判定一个任务是“完成”还是“没完成”,而不会发生“哦,大概完成了85%„„”这种情况。

检查后如果发现“变化”就要行动(Action),如果项目出现延期的情况,常用的调整措施包括以下几类:增加投入:增加人力资源,加班,或指派更有经验的人,一般这都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减少产出:减少工作范围或降低要求,当然这需要征得客户的同意;新的方法: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但这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在调整的过程中有几个基本原则一定要注意:要“及时调整”,即优先调整近期开始的任务,不要让风险后移;优先调整工期长的任务,因为压缩同样的百分比,工期长的任务节省的时间多;要全面评估对时间、质量、成本和风险等方面的影响,避免“拆东墙、补西墙”;进行调整后可能产生新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及时通知相关各方,至此项目又会进入新的一轮PDCA过程。其实,项目的进度控制正是不断重复着两个动作:

向后看——确定当前的状态,因为“If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a map wont help”。

向前看——调整和更新计划,因为“Plan is nothing,Planning is everything”。

3.进度控制方法 组织措施

建立进度目标控制体系,明确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建立进度报告制度及进度信息沟通网络;

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制度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分析制度;

建立进度协调会制度,包括协调会举行的时间、地点,协调会的参加人员等; 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技术措施

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承包商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 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

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并结合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经济措施

监理部各监理人员、勤检查、勤检测及时验收合格工程量,及时签认资料和表格,做到工程进度和相应资料同步;监理部向建设单位提供资金计划,以便建设单位筹措进度款,及时对经检测质量合格的工程量和进度款进行签认;加强索赔管理,公正地处理索赔;建议业主对应急赶工给予优厚的赶工费用,对于工期提前或延误分别给予奖励和处罚。

合同措施

加强合同管理,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保证合同中进度目标的实现。

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对各方面提出的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查后再补入合同文件中。

加强风险管理,在合同中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及其对进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4.进度控制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不知所踪。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汁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

2.没有把握好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在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承包商们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要么重质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赶进度,总之是没有把这三者综合考虑。

3.对于计划还算重视,但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这有多种原因,可能是进度计划水平低,不能如实反映施工状况以至失去指导作用;也可能认识上有误区,因为进度计划中的施工顺序与实际工作的施工顺序有一定的差别,在具体的施工组织以及作业数据的反馈上嫌麻烦,不愿意受约束。

5.解决进度拖延的途径

1.建高效团队,实施科学管理。有必要在项目开始时就选择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主要成员。在进度管理上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使责任分配到人。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对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进度要工期。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2.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计划。进度计划的制定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计划定得好不好自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多承包商在开工前并不重视计划,为了满足合同工期,草率的编制了一份施工进度计划。在满足了业主的要求以后,计划就搁在一旁了,更谈不上用计划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导致后面的工作杂乱无序,无法有效开展。因此在工程开工前,承包商一定要编制一份详细的、经过论证可行的进度计划。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机

械设备需求计划、采购和租赁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等。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计划,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评价。这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建设方根据各方计划,合理拟定现场工程项目总计划,再反馈各方实施,并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及时调整。

6.总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创造良好实施环境: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项目部,加强项目部的冲突管理、沟通管理、信息管理等综合管理,确保信息在团队内的畅通传递与反馈,确保项目部全员自觉、主动关注进度目标。通过招标择优确定合作队伍、供应商,并作加强合同管理,实现强强联合。持之以恒地执行各项计划,集中优势按时完成关键工作。参考文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

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进度管理

2.销售管理的重要性 篇二

1 物资管理、仓库管理的概述

物资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两种, 分别是采购管理与物资仓库的管理, 这两者是物资管理全过程的工作。而仓库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入库的物资进行分类、保管以及出库等活动进行管理与记录, 保障物资管理的整个过程可以科学有效的进行, 直到将物资送达相关的生产使用单位为止。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中具备科学的仓库管理工作流程, 其具有严密性、科学性以及细致性的特点, 其主要包含物资验收、库存检查、物资保管以及物资出库四个方面, 以下对其进行分别阐述:

首先物资验收, 其是实现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也是影响仓库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物资验收环节是保障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 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到认真负责, 避免为后续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与损失。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物资验收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建设与安全, 所以这一环节对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要求较高, 在工作中应该明确验收工作人员的权责。同时, 对入库的物资还应该做好记录, 对品种、数量、质量、规格等方面准确验收, 如果在验收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应该禁止物资入库, 在对设备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性能、化学、物理方面的检验, 并提供相关部门的测定合格单方可入库, 在物资验收之后需要对物资进行分类处理, 对验收的记录做好整理, 做好账、物相对应, 当然, 验收合格的物资可以直接出库, 投入到企业生产的使用中[1]。

物资保管, 顾名思义, 就是对物资进行保管, 是指物资验收合格之后到出库之间的时间, 这段时间的仓库管理需要对物资进行保养与管理, 这也是从仓库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对物资存放的过程中, 应该将相同的物资进行分类, 按照规格的不同来整齐排放, 对于不同类别的物资需要分区进行存放。对于个别特殊材质的物资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例如有的物资需要避免日光的照射, 有的需要避免受到雨水的侵蚀, 有的需要避免污染等等。同时, 还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对仓库进行守卫, 这也是避免出现盗窃、火灾等状况的主要方式, 在交班之前还需要对物资进行确认。

库存检查, 对库存物资的检查是为了保障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物资的动态变化, 对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解决, 库存检查工作并不是定期进行的, 由于物资的出库与入库较快, 所以库存检查具有经常性的特点。在对物资的质量进行检查时, 需要了解物资是否存在受潮、侵蚀、虫鼠啃食等问题, 以此来保障物资的质量与安全;在对物资的数量进行检查过程中需要将其与相关的账、卡进行结合, 明确物资数量是否存在问题;最后就是对安全进行检查, 明确仓库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 设备的有效性、库房的安全性等等。对仓库中所积压的货物应该定期进行检查, 及时对用货单位发出通知, 对于仓库中出现变质或者失效的物资应该向有关部门提出报废说明, 明确出现报废的原因, 并做好权责明确, 对于仓库中出现规格问题的物资应该及时与用货单位进行联系, 做好相关的调剂工作, 查明原因, 并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 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备案, 并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物资出库, 这也是物资库存的最后阶段, 简单的说就是将库存的物资从仓库转移到使用单位, 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注重对手续的记录与物资配件的齐全, 尽量保障先入库的物资首先出库。在物资出库的环节中很容易造成物资损坏等问题, 这就要求物资出库的过程中保障质量完好,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时在物资出库的过程中, 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应该做好记录, 对出库的物资进行核对。仓库管理在物资管理中占据主要地位, 其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 只有对仓库管理进行严抓, 才能保障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

2 仓库管理在物资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现阶段的物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由于物资的管理理念相对较为传统, 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 很多单位对仓库管理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其比较重视物资的供应管理, 对物资管理存在单一的加强供应计划现象,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保障物资的质量, 但并不适用与现代社会的发展, 如果不重视管理难以达到创新, 无法保障已有物资的质量,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物资管理的设备有限, 合理的仓库管理可以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 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但很多企业对这一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 导致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没有及时、有效的运用到仓库管理环节中, 只是依靠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来对物资进行控制, 物资管理中的设备较差, 但由于重视程度不足, 没有做到日常维护与保养的工作, 对于较为落后的设备也无法及时更新与优化。此外, 物资管理中的仓库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这也是影响物资发展的因素, 在企业发展中由于对物资管理缺乏重视, 所以物资管理人员往往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这也就难以吸收专业人才来进行工作, 现有的工作人员往往是依靠其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工作, 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这也就导致物资管理的方式存在局限性, 不利于物资管理的完善与发展[2]。

仓库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物资管理的传统方式, 从根本上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益与质量, 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创新与突破。在仓库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技术的运用, 有效的落实资源与信息的共享, 充分发挥仓库管理在物资管理中的必要性, 提高了物资管理的精准度与及时性。应该树立科学的仓库管理理念, 仓库管理在物资管理中应用具有规范性与专业化的特点, 在实际操作的环节中具备完善的科学管理系统, 其主要是按照物资管理的规律与特点制定合理的物资管理模式, 并对现代物资管理的思想进行有效运用,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来实现各项操作与管理, 不仅加强了信息的及时性, 也提高了可信度,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资管理的质量进行保障。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仓库管理的审计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 对货物的有效监管直接影响到货物的使用效率, 想要保障监管工作的质量, 就需要物资管理部门对企业监督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接受, 仓库管理部门应该做到以身作则, 对仓库管理中的四个环节严格把关, 做好相关的记录, 方便企业监管审计与账目的核对。

仓库管理还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吸收与培养,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才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所以应该在仓库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对人才的培训, 对物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 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 并逐渐强化其对法律知识与行业内部知识的培训, 通过系统化与科学化的培训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 强化其工作素养, 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以此来提高仓库管理的作用。同时, 我国仓库管理方式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向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也逐渐融入仓库管理中, 降低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输出, 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 保障物资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 结语

近几年, 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物流管理产业也在不断的进步, 现代化的物资管理方式在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仓库管理在物资管理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不仅是在经济效益方式, 也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仓库管理只有不断的优化与创新, 才能在物资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樊振波.分析仓库管理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外资, 2013, (06) .

3.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资金管理 财务 经营

一、通过参与与控制,逐步确立资金管理的重要

企业的资金管理是财务人员重点研究的内容。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面临着两大变化: 一是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引进企业化管理机制; 二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交换中获取利润,壮大经济实力。要立足企业经济效益,抓住两个机制的转变,树立市场观念和企业管理观念,把资金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基本建设和对外投资等多种经营中,把重点放在调整内部机制,适应市场环境上,搞好资金整顿,采取措施,管好用活现有资金。资金和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关系到整个企业经营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适应新的压力,只有在资金管理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

1. 强化财务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力度

企业财务预算是由销售、生产、现金流量等各个单项预算组成的财务指标体系。它是以企业目标利润为财务预算目标,以销售前景为预算编制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和企业生产营销诸因素,按照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原则,编制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经营决策和目标规划的财务指标说明和责任约束指标。财务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編制并执行财务预算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和有效控制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预算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工具,凡是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企业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均为财务预算范围。在确立目标利润后,测算和分析销售、生产成本、采购、储备、技术开发、管理费等具体指标,对各项费用制定定额控制指标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指标层层分配,分解到各部门,实行自上而下、由下到上相结合的办法,测算调整各项预算指标,把财务预算与生产、营销及人员责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方位财务管理局面的形成。

2. 积极清欠防欠,促进资金回收,加强销售管理

清理债权、债务、资产、资金; 摸清家底,把不合理的占用压下来; 将闲置资金利用起来;将资金来源不清、效益低下的项目及时清理; 减少应收账款,做到新账不欠,老账下降; 将一切死钱都变成活钱等,这些办法都可以增加企业资金流量,盘活资金。因此,要大力加强货币回笼工作,将其作为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资金回收工作按照正常工作程序进行,核定应收账款的限额和收回的时间,并与奖惩办法挂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占有了资金谁就占有了主动,因而,促销工作要在保证销售量的基础上,以资金回笼为中心。营销部门要对从销售到回收资金的全过程负责,制定营销部门经济责任制时,把销售回款率与销售数量目标完成百分比结合起来,作为经济责任制内容,并与奖罚挂钩,以提高营销部门的积极性。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营销部门回笼资金,减少应收账款和拖欠资金,强化资金回收,消除产品发出后资金迟迟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对销售资金回笼的强化措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可靠保证。

3. 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资金有偿占用,加强负债经营管理

财务部门为了调动部门财务理财的积极性,根据各部门生产经营需要核定资金定额,并引入市场机制,利用银行杠杆作用,实行资金有偿占用。在限额内的占用按银行当期基准利率收取占用费,限额外的按银行利率上浮一定比例计收占用费。占用费全部抵减本部门利润或列入财务费用。这样做对用活资金将起到很大作用。加强预算管理、销售管理和负债经营管理,是深化资金管理的具体内容,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管理还要有控制资金和掌握资金的手段,这样才能完全确立其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的中心的地位。

二、强化资金管理,建立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体系

1. 建立资金内部控制,严格把关

通过资金控制,可确保资金正常周转和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因而,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已势在必行。而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资金控制制度,必须既要注重对资金进行事前的规划控制,资金使用的事中控制,还要进行事后的信息反馈控制。为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资金中心的组织功能,建立新型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调度。将资金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全局上掌握资金运作的主动权。实行集中管理,加强对资金运作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在预算管理运行中,财务部门按预算执行,对重点项目工程、技术改造等,按照合同协议和进度付款。对外投资要有严格规范的可行性报告和领导审批手续。财务部门设立一套完整的现金流量表和对比分析表,及时掌握全部资金的流量流向,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需要安排资金,保证重点项目的资金使用,同时严格资金结算制度。

2. 宏观调控,盘活余量,开展融资筹资活动

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为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应做好调节内部资金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集中、监控及高效的功能。为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构建现代企业需要的资金管理体制

1. 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抓好资金源头管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要发展集团化、规模化的经营,还要涉足其他产业。有效地发挥投资者资产的最大效能,确保其安全完整,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在投资前进行科学测算,选择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建立科学的投资论证程序,充分论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充分研究市场,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在资金投向和投量上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努力做好资金的源头管理。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变化权衡利弊,进而确定是多借还是少借,避免急功近利、盲目举债。

2. 建立优化资金结构的约束机制,抓好资金的结构管理

合理的资金占用结构是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合理安排好资金结构是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的一个重要前提。企业对自有资金与筹集资金、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生产资金与投资资金等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安排,对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获得最大的综合资金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建立有序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

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部门要对企业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动,有偿使用,活而不乱。建立和完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加强资金结算中心的统管功能,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充分利用企业信誉好、信息灵的优势,构建现代企业需要的资金管理体制,发挥资金营运效益,以保证资本增值的最大化。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创建企业集团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企业应该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即有较大的资产实力和相对充裕的资金,能够为所属企业的实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所以,资金是企业的基础,有了钱才可能为企业提供宽松的经济环境,才能实现设备的现代化,才能提高职工的福利,才能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4.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篇四

学习集团公司《管理和行为规范》的心得体会

《管理和行为规范》的出台,标志着公司开始摆脱人治管理办法,逐步向高层次管理领域纵深推进,并迈出了可喜一步。这一实质性的变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道路和制度的基础,也是企业谋求全面发展和管理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管理提升,制度先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国家、家庭没有法律和家规的约束,将变成是国不像国,家不像家,秩序混乱无序。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道理简明扼要,很有说服力。企业创建伊始,规模较小,人员不多,也许用人治的办法还能管理得过来。如果企业发展了,规模上去了,团队壮大了,管理层次增加了,靠人治管理肯定是行不通了,最后解决方法和落脚点是靠制度来管理企业。因此,制度是一切管理的基石和保障,要实现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团队是聪明人管理办法,既省力又省事,对事不对人,一视同仁。即使处理违规违纪的事或人,没有觉得难办得罪人了,大家认为公平合理。制度不能一成不变,有它的局限性和时效性,当初制定的制度大家觉得还行,经过若干年运行后,有些制度已经落后不适时宜,制度约束力大大减弱,甚至不利于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有些制度缺位,找不到政策依据,执行起来不知所措。为此,建立健全制度,补充和完善各项制度,进行废、改、立工作,实行制度升级,势在必行。

集团公司在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上水平的关键时刻,建章立制,及时将《管理和行为规范》出台,我认为是解放思想、打破常规、解脱羁绊、夯实基础、与时俱进、变革图强、幸福员工重大的制度突破,也是一次自我挑战、制度创新的尝试,有着划时代意义。

二、制度公正性透明是不可或缺

商鞅变法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企业规章制度本身用来规范全体成员行为,要发挥应用的作用,实现制度预期目的,产生较为理想的执行效果,而可执行的前提,员工认为制度既有公正性又有超前性,对企业发展对个人成长有益而无害,能够理解和执行。因此,制度的公正性是何等重要,制度公正透明有促于员工对制度理解,对组织信赖和服从。制度公正透明另外一个好处是有促于团队彼此间合作,有序地竞争,在公正的环境下,个人成长和发展机会才可能得到充分保障。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超出制度的红线。其次,制度的合理性也很重要。良好制度不仅不会阻碍管理的实施,而且还是保障与促进管理进步的工具。反之,劣质的制度只能使企业越来越糟糕,员工怨声载道,矛盾冲突不断,不利于合作共事,甚至妨碍个人成长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制度的贯彻落实是工作的关键。学习贯彻《管理和行为规范》是当前工作的重点。通过培训、自学、知识竞赛、在内部网站进行公开等学习形式,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了解、熟悉《管理和行为规范》,明确告知员工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如何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算落实到位,制度的效力才能真正显现。一个有文化的企业,才是未来最有生命力的企业。

三、制度的成功在于管理 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小平的话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首先,企业一切经济活动必须按照制度要求和程序执行,畅通政令,将权力关进笼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我们员工会说,制度停在嘴边、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位,形同虚设。这样制度根本没有用。其次,管理者和决策层要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不能有“刑不上大夫”做法,不能有搞特权思想,学会在制度框架力行使权力。领导干部不仅带头做好,还要检查督促。将自己纳入制度检查范围之内,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惟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员工的拥护和信任。第三,对那些对抗、应付、打擦边球、阴奉阳违说一套做一套的事或人要坚决打击,决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菜,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第四,遵守规则,搞好流程复制。既然好的制度,我们必须学会贯彻,学会执行,学会运用。实践是检验制度的唯一标准。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一如生命体DNA母本的复制,避免因操作者智力和经验以及个人素质的差异,制度受到影响。因此,要落实好“法人管项目”的管理办法,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预控:一是检查法人管项目工作是否在项目上真正落实;二是要检查每个部门对照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分工是否履责到位;三是要检查是否在按照流程做事。总之,不能放任自流,自以为是。

5.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篇五

远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注意到河流的重要性,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在黄河流域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处原始村落的遗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逐水而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

河道是行洪的通道,河道的防洪安全、行洪畅通,对抗御洪水灾害具有重要作用。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水资源是关系人类生存的一种最基本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离不开河道这一重要载体。河道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河流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桥梁之一,是水生物、陆生物相互依赖的纽带,在提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发展经济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要素,景观的依托。河道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其功能的多样性。⑴行洪排涝功能⑵蓄水灌溉功能⑶供水发电功能⑷渔业养殖功能⑸旅游景观功能⑹休闲娱乐功能⑺航运功能⑻纳污功能⑼生态功能⑽地质功能⑾文化功能。

河流的行洪排涝、航运灌溉、供水发电、旅游景观、生态维系、人文滋养等各种功能与人类息息相关。人们依水而居、避洪而生、取水饮用、引水灌溉、建库防洪、筑坝发电、探河川之神韵,临清流而赋诗,河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河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6.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篇六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兴起,经济资源跨国流动的势头更加强劲,我国从近十年才强调企业战略管理,大学开这门课不过十多年,这可能与我们的经济政策有关,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面对严峻挑战、激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为谋求长时间的生存和持久的发展而做出的整体上的规划。它是企业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战略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关,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以及达到发展目标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都必须事先规划,才能灵敏应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高效的集中一切力量去实现利益的做大化;管理恰恰是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正所谓邓小平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果说战略考验的是企业领导的高瞻远瞩,那么管理更多的需要领导的魄力和员工的执行力,不仅领导要具备过硬的实力和高雅的个人魅力,同时还要带动整个企业的自身设施及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以鲜明的企业理念作为企业的开山大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方面,企业在战略管理的推进中存在问题,对战略管理的认识存在不足,认为其无关紧要;另一方面,企业在长期的发展管理中难免出现问题和面对风险。比如:企业管理层本身的风险意识淡薄,忽视对企业未来的评估;企业的风险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企业的赏罚制度不完善等。这些严重导致导致风险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大,缺乏对现有制度的更新,使员工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是企业无法良性运转。

就企业风险而言,实现企业的风险战略管理利于企业的资源与环境相适应,通过系统的控制保障企业的愿景更加易于实施,是企业决策减少风险,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提高经营效率,减少成本,获得利益最大化,减少损耗,创造安全稳定的企业环境,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工作生产中。

企业战略主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宗旨(远景、使命、经营哲学)紧密相关。首先,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行业环境,能动地适应环境,不断提供机会,掌握、预见、利用、引导企业的发展,牢牢把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其次,通过国际化经营的分析,寻找国际市场存在新的潜在的机会,利用和合理分配公司的资源,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和降低成本,同时促进建立统一的竞争优势,加深或拓宽公司的战略强势和能力,以一种只在国内经营的公司所办不到的方式协调公司的分散的活,在此基础上,公司以各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争取全球竞争地位,取得竞争优势。然后,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市场成虚的有效细分,锁定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明确在该细分市场中应树立的企业产品形象,以便使顾客发现和理解企业产品与竞争者产品的差异,从而获得企业竞争的优先权;实实施成本领先与差别化相结合的战略,创造一种企业文化,使个部门之间能够自愿地沟通协作,并且创造出成本和差别化两方面优势。接着,通过战略控制保证实际进程与战略目标和方案动态相适应的管理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长远目标和目标相联系,激励企业不断地取得新进展,规避风险,更加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必须通过有效地战略实施,更加是企业的发展步入快速前进的坦途!

7.情感管理在餐饮管理中的重要性 篇七

所谓情感管理, 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 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 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要创造一个高绩效、高忠诚度的企业, 经理人不但要具备科学的经营理念、理性的思维方式, 更要注重运用“情感管理”。

二、情感管理在餐饮管理中的重要性

现在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客户流动频率极其高, 这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来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 更要求有一批熟悉该业务的基层员工来维持这高效率的运转。而一线的服务员, 大多都不被重视, 因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这样的服务员到处都可以找到, 所以忽略了对他们的情感投入, 造成大量员工的轻易流失。

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 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有效的领导者就是最大限度地影响追随者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作为领导者, 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 而不着眼于员工的感情生活, 那是不够的, 一方面, 管理者可以创造一种沟通无限的工作氛围, 形成一种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要尊重和认同员工。尊重和认同是员工情感管理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即使你认为自己的员工素质并没有期望的高, 甚至很低, 但人的才干的体现是需要时间和环境的。企业管理者在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时, 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情感融入其中, 可以大大缩小企业与员工的心理距离。

在服务行业里, 员工的成长、对企业的忠诚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的首要职责。但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误区, 导致人才流失。员工的流失对酒店的影响是很大的, 尽管酒店可以通过招收新员工来输入“新鲜血液”, 增强酒店活力, 提高对客服务质量。但事实上, 员工跳槽导致的消极影响比较明显, 员工心理不稳, 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破坏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于员工高速流动, 尤其是熟练员工的流失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还会增加其他员工的工作量, 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培训新员工, 等他们成熟后却跳槽, 企业成了培训学校。

因此, 在现代餐饮管理中重视情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实行情感管理

1. 树立领导威信

很多人离开原来的单位的原因是对其领导者的不信任, 不理解。这就是他们在树立员工心目中的威信方法不当的原因。而要树立“威信”, 首先, 要信守对雇员的承诺。近年来, 国内许多企业开始实施“信用工程”, 但侧重的是企业对外信用, 而忽略了对员工的信用。在企业中, 最高管理层通常被视为榜样或偶像, 下属从他们的上司那里获得对于适当行为的认识。因此, 最高领导者要率先垂范, 信守对管理层乃至一般员工的承诺。承诺应该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始终, 企业各级领导者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中履行对员工所做出的承诺, 从而赢得员工的信任与忠诚。

其次, 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企业领导者要利用各种机会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从沟通方向来看, 要以双向沟通为主。要认识到倾听比演说更重要, 企业领导既要努力为一般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 又要抽出更多的时间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要对员工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时向员工反馈, 赢得员工的认同。从沟通方式来看, 要以行为沟通为主。企业领导者说的和做的应该一致, 身教重于言教, 只说不做, 员工就会缺乏信任感, 言语沟通就不会有效果。很多酒店都有日例会和周例会, 可大部分酒店的日例会和周例会上基本就是领导们在布置工作, 提点工作重点。员工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服务人员, 他们最能体会今日本周的工作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 可是他们却没有被授予发言权, 他们无法实现其工作预期价值, 又有什么激情继续正常其工作?在工作中, 作为管理者要经常给予员工最真诚的认同和肯定, 要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重视, 当他们做出成绩的时候, 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上级是重视自己的, 人力资源部也是看好自己的, 就连公司的管理层也是认同自己的, 被广泛认同的员工一定会有更高的工作激情。

2. 培养团队精神

现代酒店管理结构里面临的问题是小区域划分太细, 以至于已经伤害到了整体的团体意识。一个几千人的汽车装配工厂, 只要其中一组人不工作, 其产品就无法出厂—谁也不会购买没有轮子的汽车。每个成员都是团体必要的一部分, 有凝聚力的团队才能具备战斗力。团队精神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团体意识呢, 我认为有两个办法。

(1) 作为领导当你评功论过的时候, 要把团队的表现而不是个人的表现放在第一位

电影中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列特训队员中只有两名队员犯了错误, 但领导者往往要命令全体队员一同受罚。起初, 其他队员会怨恨那些犯错的队员, 但日子久了, 他们就会逐渐明白所有人都是荣辱与共的, 所以他们就会主动帮助那些常犯错的队员一同进步, 进行团队管理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做的同时, 不要忘记提醒员工们, 任何人评价他们的前提是视他们为一个整体。

(2) 善于让团队来纠正个人工作的不足

一般情况下, 这常会被认为是领导分内的事, 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 这更应该是整个团队分内的事。而且, 高效的团体在纠正、提高成员工作表现方面的能力要比大多数领导都强得多。当然这样做开始会很困难, 但当员工们适应了之后, 你会发现, 他们更愿意让同一个工作区域里的人谈论他的缺点。

3. 发掘员工个人潜能

人无完人, 任何人都有优缺点。与其徒劳地矫正员工的缺点, 不如重视发掘与善用他们的优点。比如, 有擅长把任何枯燥的主题都表达得生动有趣的“沟通者”;有能预感冲突并擅长化解纠纷的“和谐者”;有永远习惯与人比较的“竞争者”;有容易赢得他人信任的“领导者”;也有能了解他人, 具备“换位”思维的员工。懂得欣赏和运用员工的天赋, 是提高员工绩效的关键。一个高级人才不只具备一项天赋, 比如:客户代表至少要有“沟通”和“换位”思维的天赋。了解某个职位应具备哪些天赋的最好的方法是细心观察高绩效者:首先, 找出促使其具有高度热情的原因, 密切观察他如何建立关系, 然后留意他们对别人的影响 (高绩效者通常能激发他人更佳表现) , 最后请教他们如何处理信息, 如何形成对工作的相关意见。

随着企业结构的日趋扁平化, 企业的高绩效主要源于员工的自发进取。因此管理层最重要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员工发挥天赋潜能, 架起员工与工作团队、员工与顾客、员工与企业间的情感桥梁。经理人应该作“情感工程师”, 成为发动促使员工投入情感的动力, 并密切观察其成效。

情感管理的目的是让员工们真正站在企业的位置上发挥对客人的情感营销。把他们所受到的尊重、关怀转移到顾客身上, 用诚恳的态度和充满人情味的服务感动顾客, 使顾客从心里产生情感认同, 也就是对企业的可靠度, 可信度, 亲切度的认可。这样由内而外的去增强自己的企业, 最终把企业做大做强。

综上所述, 管理人员要深切领悟“情感”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一种极其微妙的心理体验, 情感因素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在餐饮企业管理中重视情感管理, 做好情感管理对于降低员工流失率, 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 2004~9

[2]弗兰克:零度管理, 2004~4

8.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篇八

摘 要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现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空前凸显。本文首先总结了现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结合目前企业存在现金管理不到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等现象进行剖析,然后就如何提高现金管理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现金管理 重要性 现状不足 对策

一、认识现金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现金是企业的血液

现金是企业的大动脉,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只有充沛的现金才能疏通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部门、每个流程。只有现金的运转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与活力。否则,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将变得一纸空文。同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又衍生了更多的现金流,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提高了现金新城代谢的速度,畅通了现金流转的渠道。

2.现金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支柱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生产设备、器材、劳动力等,而所有必需品都依赖于现金的支付功能。企业的运营是动态的、持续的、长久的,因此对现金的需要也是源源不断的。只有充足的现金流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业务活动。规范现金管理方法,编制现金预算方案,平衡一定时间段内现金产入与产出的比例,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饿中流砥柱。

3.现金是企业经营运行的动力

企业是一个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资金收支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货币资金形态——其它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形态的周期性形态变化构成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也就是资金周转。只有这一循环过程畅通无阻,现金链条始终保持连续不断,企业才能获得长久运行下去的动力。否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企业价值最大化理念也不过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分析现金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现金与企业的经营活动

现金是企业财务中变现能力最强大、最稳定的资产,一方面可以用来购买企业生产活动所必须要的机械设备,一方面可以偿还本息,缴纳税款。当然,这并不是指企业掌握更多份额的现金就是一件好事。反之过多的现金库存,影响了现金的正常流动,降低了现金的盈利能力。因此,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现金管理的方向在于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保持最佳状态的现金持有量。

2.现金与企业的投资活动

现金流量代表着企业投资活动中资源流入与转出的比例。现金从企业流出代表企业投资活动的开始,现金重新返回企业代表企业投资效益的收回。进行投资活动时,现金流出企业;当投资活动获得效益时,现金重新流回企业。投资活动最终会导致现金流入量的增加。当现金流转速度过快、流转数量过大时,现金的存量就会相应的减少。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当控制好现金的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控制好现金的流转数量、流转方向和流转速度。

3.现金与企业的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是企业投资、用资的关键环节,科学预测现金需求量和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在企业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现金作为保障。但是当财务出现赤字或者手头紧缺,无法第一时间解决资金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时,企业不得不进行筹资活动,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筹资流入资金和筹资流出资金两大项。其中,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包括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包括偿付利息、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如何做好现金管理工作

在当前的现金管理中还存在诸如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队伍水平有待提升、管理方法不科学等系列弊端,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抓好现金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1.健全现金管理法规制度

应当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善现金管理法规的制度建设,要尽快制定现金管理条例、办法,并辅以防范金融风险和经济犯罪为目的出台票据结算制度、发展现金专户管理、杜绝公款私存的现象,促使核算,调度和稽核等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现金使用机制。

2.打造一支优秀的现金管理队伍

要完善货币人员部门编制,加强财会人员培训,优化人员配置,落实岗位责任制。企业必须要重视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教育,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多多选拔年轻的财务人才参与财务工作。良好的岗位素质不仅仅需要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要遵循服务人民、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公正客观的基本原则,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一切按程序办事。

3.坚持区别管理、有所侧重的原则

现金管理要根据经济单位的不同经济性质优化现金使用结构,实施差别化管理,当前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有国有经济,还有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等不同成分的存在,如:国有经济中的现金来源于国家和银行,因此管理上应当格外严格;而如果对外资经济和个体经济监管过严的话,将会破坏我国的投资环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结束语

现金不仅指狭义上的库存现款,还包括视同现金的各种银行存款及短于三个月期限的现金等价物,它的特征是流动性强,具有灵活性,可以自由参与市场交易。现金是一个企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物质保障。现金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加强现金管理工作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江春环.掌控不好现金流就当不好老板.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9.销售形象礼仪的重要性 篇九

销售形象礼仪的重要性

1、注重服务礼仪,可以提升店铺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

礼仪在行为美学方面指导着人们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并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的心灵。它能帮助个人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个人的素养,使人们的谈吐变得越来越文明,举止仪态越来越优雅,装饰打扮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原则,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和精神风貌。礼仪会使人变得情趣高尚、气质优雅、风度潇洒、受人欢迎。

比尔盖茨曾说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他认为员工素质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公司的整体水平和可信程度。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了素质。因此加强服务礼仪培养,有助于提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和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2、注重服务的礼仪,可以提升工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公司还是一个店铺,都像是一个运转的机器。它的正常运转,以人与人之间、部门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调及有序性为前提。礼仪好像是一种润滑剂,使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减少一点摩擦。

而在销售的过程中,人们一般对尊重自己的人有一种本能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尊重可以使对方在心理需要上感到满足、愉悦,从而产生好感和信任。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从而增进友谊和信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当你向客户表示尊敬和敬意时,对方也会还之以礼,即礼尚往来。礼仪是服务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润滑剂,注重服务的礼仪有助于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因此,好的礼仪服务有助于满足客人的心理需求,使销售人员与客人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服务,交流与沟通,有助于销售的成功。

3、注重服务的礼仪,能塑造服务型企业良好的服务形象。

当今社会,形象就是企业和店铺对外的门面和窗口,良好的形象可以给店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员工的所作所为就是店铺的活体广告,是店铺形象、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只有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才有利于店铺提升形象。让顾客满意,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店铺树立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服务的过程不仅是卖出商品的货币交换过程,也是人的情感交流的过程。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理解的微笑,犹如春风吹暖顾客的心,缩短了 与顾客的距离。在一定意义上,规范化的礼仪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的精神需求。服务的礼仪展示了店铺的管理风格、道德水准,作为销售人员我们要认识到个人形象就代表着公司和店铺的形象,只有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才有利于店铺提升形象。

4、注重服务的礼仪,能提高店铺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本身差异化越来越小的今天,特色服务已越来越成为许多店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怎样 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是现代许多公司和店铺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服务性行业,员工们不仅需要熟练地职业技能,更需要懂得服务的礼仪规范:热情周到的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灵活、规范的事件处理能力。

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提供的高质量的服务,才有助于店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市场竞争是一种形象竞争。对于服务性行业,高素质的员工提供的高质量的服务有助于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因此,每一位员工的礼仪修养无疑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品本身差异化越来越小的今天,服务的特色已越来越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服务的礼仪可以树立优质服务的店铺形象。虽然服务是无形的,但是可以体现在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一笑一言之中。因此,服务礼仪是企业无形的广告,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以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产品竞争的附加值。

5、注重服务的礼仪,能有效的提高销售。

有很多人在销售时不注重礼仪,其实标准的礼仪对销售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它显示出你店铺的正规,显示出员工的专业,给客户带来了对店铺的信任感和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销售的过程中标准细致的服务礼仪,让客户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被受到重视和关注,体会到员工对他的无微不至,加速他购买的决心;顾客在购买后,员工进行标准礼貌的后期维护会使客户感到意外和惊喜。最终,当客户感受到良好的购物体验不但使之更加忠实,他也会有意无意的帮你推销,给店铺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增客户。

具体的销售人员个人的礼仪和形象标准,请看以下内容:

一、仪表和装束

公司有统一制服时必须穿工服上班。

女 性

服装:女性服装以职业化为准,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不得穿拖鞋。

装饰:女员工要化淡妆,不得浓妆艳抹,不得留长指甲、涂色油。忌用过多香水或使用刺激性气味强的香水,头发不染夸张颜色。佩戴首饰不要多多益善,首饰选配得当,不戴炫耀饰品。

男 性

服装:男性必须穿西装打领带,夏天穿浅色衬衣配深色西裤,皮鞋保持光亮。

头发:头发要常修剪,发脚长度以保持不盖耳部和不触衣领为度,不得留胡须。

二、名片递、接方式

名片的递接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下面我们就来讲诉一下有关名片的递接:

1.首先,我们来讲诉一下接名片,当客户主动给你递名片时您要面带微笑双手去接过客户给你的名片并说谢谢!将接过的名片在短时间内注视一下名片上的公司名称和客户姓名及职务时间不宜过长。

男士看完后将放在上衣口袋,女士如果衣服没有口袋的将名片放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或资料夹里千万不能掉在地上,切记不要拿着客户的名片在手里捏来捏去。

2.在递名片的过程中,先检查随身是否配带名片夹。不要想到了再去办公室或去销售前台去拿,你要主动的给客户递名片不要等到客户主动向你要就不好了并面带微笑的说您好!

双手拿着名片二角正面朝上字体要正面对着客户这样一来可以让客户在第一时间内认识你。千万不能将字体弄反。先生或小姐(女士)我姓张请多指教,不知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等礼貌用语。

三、语言的使用

(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人交往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思想、情感,明确交往的主题,达到自己的意愿。通过语言的交谈,使双方思想趋于接近、感情融洽、排除误会和干扰,实现各自的意愿。在与客户进行交谈时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语调要和缓,表达要热情,语气要充满信心。

与客户谈话的目的是为了感染客户、打动客户。销售人员通过语言表达向客户传递一系列有关自身、产品、公司的信息,让客户感觉到销售人员对自己、对产品、对公司的信心。对于生意人来说,有一句俗话:不怕货卖不出去,就怕话说不到家,可见表达能力之重要。所以,销售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须注意以下几点:

1.声音洪亮:销售代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声音大小,切不可声音太小,让人听不清楚;

2.避免口头禅:每个地方都有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口头禅,语言表达时应尽力避免这种口头禅;

3.避免语速过快过慢:表达时要掌握好语速,语速过快,别人听不清楚;语速过慢,就会给别人充分的准备时间;

4.避免发音出错:例如,在南方有许多销售代表对“十”和“四”两个读音区分不清楚,这会酿成大错。

四、微笑的魔力

销售员首要具备的条件是一副亲善的笑容及一份对工作客户的热诚。诚挚热情是打破客户之间障碍的唯一良方,礼貌亲切的笑容散发出的化学作用,会使销售员如有如天赋神力。使客户做出认购决定。即使客户不能成功认购,相信也会留下信任及难忘的印象,为下次认购铺垫了管线。

笑容能给工作带来方便,家庭带来幸福,给生意带来兴隆。你对别人皱的眉头越深,别人回报你的眉头也就越深,但如果你给对方一个微笑的话,你将得到10倍的利润。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制造奇迹。微笑绝不会使人失望。获得特别的“微笑知识”的话,有几条简单的规则:

1)当你不想笑的时候就笑,把烦恼留给自己,让别人相信你是快乐的;

2)和别人分享你乐观的思想,微笑是会蔓延的。当你笑的时候,人们会认为你感觉很好,就会快乐;

3)用你整个脸微笑,一个成功的微笑是包括整个脸让人看起来很高兴,微笑布满整个脸,可以点燃别人的自信心,可以引起别的信赖;

4)把眉头舒展开来,微笑时眉头是舒展的,如紧着眉头笑是苦笑,要从心里笑,看上去一脸开朗的、快乐的微笑;

10.护理管理安全的重要性 篇十

【摘要】 通过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增强她们的法制观念、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更深、更广的角度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护理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医院应最大限度地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这是现代优质护理所首先应做到的。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杜绝隐患是摆在管理者和每一个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管理因素

1.1.1 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护理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1.2 上级监控缺乏力度 管理者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专题会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有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1.1.3 对护士教育培训不足 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不够及培训管理监督不力等。这不仅是发

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当前护理科学和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这些方面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

1.1.4 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的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护理人员素质不符合职业要求

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个人素质是指护理人员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当这些素质不符或偏离了护理职业的要求,就可能造成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病人身心带来不安全的结果或不安全感。

1.2.2未严格执行职责、制度、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编制缺乏,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不关心;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对危重、意识丧失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对药物剂量不清楚、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和失误。

1.2.3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能不熟练 随着护理新观念、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涌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等均可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对低年资护士而言,由于她们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技术操作不熟练,平时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跟不上,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有的护士不加强业务学习及操作培训,理论知识匮乏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且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从而未及时给病人用药和处理,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方法,致使护理工作滞后,影响医疗效果。

1.2.4 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书写不规范 护士在学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临床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对患者的隐私权、患者的知情权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往往会导致与患者产生冲突。由于护士忙于应付各种常规治疗,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地将护理活动记录,下班时回顾性地记录,致记录内容出现粘贴、涂改现象,甚至关键的内容漏写;记录内容过于简单,千篇一律,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

1.2.5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欠缺,忽视病人心理变化

在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患者态度生硬,对病人反常的情绪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做必要的心理疏导,有的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良后果,这些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1.2.6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值班。一些护理行为有时仅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全都做到让患者签字或知情。或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由于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好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1.2.7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交流

由于人员的统配不足,对病人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而不注重与病人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患者不理解,护理质量不能保证,患者不满意。1.3 患者的因素

1.3.1 患者或家属期望值过高 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医院期望值过高,心理承受力差,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如出现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反复,就会不信任医生,怀疑诊断错误,更不听护理人员的安排,甚至拒绝治疗,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3.2 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容易产生不良心境,可能导致过激行为,引发护患冲突。1.3.3 患者的自身素质 由于部分病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对护士工作不理解,易出言不逊或有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

2保证护理安全的措施

2.1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 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应以身作则,成为学习、执行、落实制度的模范。凡事有预见性,努力作到“三预”、“四抓”,即:预查、预想、预防和抓容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不能一味的回避,甚至推卸责任,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解决,防微杜渐,让大家在别人的教训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2.2加强各种规章制度、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安全护理与法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对全体护理人员定

期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加强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见习护士的安全管理,学习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广大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使全体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在实施护理行为的过程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和纠纷。2.3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多途径的监控体系 医院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临床护理组长为主体,全体护士共同参与的护理安全检查体系。定期监控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护理部、病房护士长随机对科室护士进行护理制度、职责及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提问,加大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同时利用晨会时间不定时在科室督促护理规章制度和重病人护理的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各种信息;通过夜查房加强夜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定期分析不安全因素,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消除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4开展护士礼仪、服务态度培训 在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为语言不当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因此应组织全员参加礼仪培训,制定了各种岗位的规范语言,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管床护士每天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弥补护士沟通不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5加强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鼓励护士参加专科、本科等再教育,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并主持专业讲座和业务查房等;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观念;对护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让每位护士均能准确、熟练、规范的完成护理操作,从根本上防止了因操作不熟练或失误,而发生的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2.6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要求护理人员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培养护士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遵循护理文书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来记录文字内容,仔细观察病情,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禁止涂改、粘贴、错写、漏写;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保证病人安全的意识,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2.7加强沟通,依法行使病人的权利 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应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同情病人,因人施护。在交流过程中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结合病人的情况,向病人解释;遇到护患双方有意见分歧时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贴关心、理解病人,提高病人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从而杜绝护理纠纷。

2.8推广人性化服务,创造和谐护患关系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声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张整洁的床铺,一段礼貌简洁的入院介绍,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充满责任心,对待病人如朋友般真心,做各种解释工作耐心,使护理人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创造和谐护患关系。实施人性化服务是安全护理的有利保障。小结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前提。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2] 林菊英.现代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7.[3]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51.[4] 苏兰若、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8 [5]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45.

[6] 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

11.销售管理的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工程造价;建筑企业

1. 全面造价管理的含义

(1)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占用。工程造价数额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甚至上亿元,它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它的价格构成是多个行业市场价格的综合反映,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全面造价管理的概念,最初是由曾任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会(AACEH)会长的理查德·威斯特尼于1991年在西雅图年会上提出来的。全面造价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它的体系是一种管理各种企业、工作、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系统。它是通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以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的原理,以获验证的方法和最新技术来做判断而得以实现的。全面造价管理就是在造价未发生前就管理好造价;是供企业对全部投入的各种资源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践与程序;是指在企业战略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采用全面的方法对投入的全面资源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造价管理;是一系列造价管理与实践方法的集成。

2. 造价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我国造价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沿袭计划中的概预算定额法,工程造价的控制阶段,按工程形成的阶段分为前期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维修营运阶段;相对应的造价控制亦分为前期的估算造价、设计阶段的概算造价、施工阶段的合同造价、维修营运费用造价。目前我国造价管理和控制仅仅在施工阶段。前期的估算、设计阶段的概算由于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工程计价方法,因此估算被谈化,限额设计被突破;维修营运费用不在造价控制范围之内。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经常出现“三超”现象、“钓鱼”工程。所以工程造价控制阶段应扩大,采取全面控制的方法。特别是目前我国还没有适应国际市场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法,仍在使用计划经济下的概预算方法。因此,计价方法亟待改革。

(2)国际造价管理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国家,不仅将项目建设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作为造价管理范围,而且还将项目竣工后的使用维护阶段也纳入造价管理范围,实现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为目标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出发侧重于从项目审评、设计、实施、使用、维护各阶段项目全部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更有一些国家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的思想。全面造价管理是指在企业战略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采用全面性的方法对投入的全部资源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造价管理。“战略资产”是指对企业具有长期和未来价值的、达到一定规模数量的各种物质与知识财产。它既可以是建筑物、软件程序,也可以是阶段性产品。“造价”包括在对企业战略资产投资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如时间、资金、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因此,全面造价管理是更好、更先进的造价管理方法。

3. 我国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我国造价管理范围小 。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主要控制在施工阶段。项目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被淡化,常常以计划指标代替了工程估价。还有一些单位为了争取项目的上马,故意将价格估算得很低,搞“钓鱼”工程,一旦项目实施,资金不够,只能通过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来应付工程建设,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甚至使工程中途下马,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项目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是控制和管理好造价的重要内容。据专家资料可知,在规划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经济措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可见,决策及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最重要的阶段,是节约最大的可能阶段,也是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因此,应对造价管理的阶段实行改革。另一方面,造价管理和控制大多还没有涉及使用营运期费用,而使用营运期的造价同样受到前期决策的影响。工程项目在初期投资完毕后,进入使用维护阶段,紧接着就会发生一系列的使用营运费用,而这笔费用有时会因前期决策或设计的不同选择或失误等原因造成费用剧增,甚至超过初期投资。所以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还应包括使用营运阶段。因此,我国应扩大造价管理的范围,与国际接轨,实行全面造价管理。

3.2概预算定额和取费问题。

(1)现行定额的消耗量和价格合一,难以适应人工、材料、机械等的变化。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长期不变,用这种方法既方便,也可行。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变动频繁,这种办法已不能适应,造成定额价格跟不上调价的需要,致使工程造价脱离实际。

(2)现行定额综合程度大,企业的技术装备、施工手段、管理水平等被竞争机制的活跃因素固定化,不利于施工企业各自发挥优势。

(3)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内容繁多混杂,既有施工现场发生的费用,又有企业经营性费用,综合费率过大。

(4)计价方法不适应国际市场,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

4. 全面造价管理对我国建筑企业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4.1全面造价管理作为一个工程实践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造价工程师”就是估算造价的人(称为预算员),造价工作通常被认为是低等级的技术工作,因此导致了造价工程管理这门学科裹足不前,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纠正传统偏见。

4.2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造价估算和不全面造价控制的思想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所包含的各种新的分析和管理技术。面对动态、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全面造价管理——这种全新的造价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套适应当今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造价管理新思想,它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性,扩宽了工程造价的范畴和领域。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型PDCA(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循环。实现了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造价和资产实现全过程的全面控制。全面造价管理最终将成为21世纪工程造价管理的主导方向。

4.3我国加入WTO后,需履行承诺对外开放建筑市场。伴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国外大型工程承包公司逐步进入国内建筑市场,与我国建筑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并且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实施,最低价中标评标机制在我国逐步得到应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建筑企业在竞争中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把握市场的能力。而在企业管理中,价格管理将是重中之重。承包商与国外工程承包公司竞争时,是否具有价格优势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应该以价格管理作为关键环节,逐步把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应用在工程项目实践中,依靠全面造价管理进行费用控制,降低生产中的资源消耗,不断提高劳动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4当前,实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造价工程师的培训,不断提高造价师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全面造价管理,要求造价师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国际上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人需要熟悉国际惯例、掌握FIDIC条款、具有丰富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经验、熟悉投标策略和工程经济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实行全面造价管理,转变造价师的职能,必须改变造价师能力单一的缺陷,加强对他们专业知识的培训。

(2)在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就应参与项目造价管理 实行全面造价管理,最终目的就是降低工程项目投资。而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环节就是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因此,造价管理应以投资阶段和设计阶段作为控制重点。造价控制应从项目决策、建设方案和设计方案的优选开始,渗透到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中,这样才能达到降低工程项目投资的经济目标。

(3)在承发包市场推行招标投标制,并在评标中实行最低价评标机制 实行招标投标加强了承包商之间的竞争,而最低价评标机制,加强了承包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根据FIDIC条款,在招标评标中,一般将合同授予报价最低的承包商。随着国外资本的不断涌入,国外金融机构、政府贷款项目在招标中均要求采用最低价评标。实行最低价评标机制,决定承包商赢得合同的唯一因素就是投标报价,报价越低,中标几率越高;而承包商在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的决定因素就是在管理中不断加强造价管理和造价控制。承包商只有实行全面造价管理,合理确定施工方案、合理确定资源消耗、正确预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4)借鉴先进国家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采用工程量清单、企业定额投标报价,改变工程造价的确定主体,变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定价为承包商自由确定工程项目价格。实行全面造价管理,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这就要求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要素的价格;根据工程变更及时调整清单数量。而承包商和业主(或者业主委托的监理机构)是工程项目共同的管理主体,对工程项目造价实行动态管理,承包商只有根据企业定额确定工程项目价格,才能使价格与价值相吻合,才能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价格。实行全面造价管理必须从工程项目计价方法入手,改变传统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造价计价依据,采用国际惯例计价方法,以企业定额替代传统的、法令性的地方定额,利用工程量清单和综合单价报价,最终实现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建筑产品价格。

5. 结论

全面造价管理是集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为一体的造价管理,是面向新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筑企业欲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加强造价管理与控制。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在国外工程项目实施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建筑企业应在企业管理中及时采用全面造价管理方法,通过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实现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光红,徐伟.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应用探讨[J].建设监理,2003(4).

[2]何辉,王兰.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应用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4(7).

[3]潘琦.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1).

[4]冯亚娟,管新.我国实施全面造价管理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3(4).

上一篇:同济大学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2010-2011年度学期总结下一篇:自贡二十六中学校体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