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2024-06-25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精选14篇)

1.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一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数学实验论文

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教学条件有所提高,导致人们对数学学习的本质认识发生变化,一直隐身于象牙塔之中的数学,开始脱掉神秘的外衣,走到了学生的生活之中,成了生活的数学、实验的数学、应用的数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需要,数学实验已更多地走进课堂并且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学生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活动。同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数学实验变得更易实现,探究性学习也显得异彩纷呈。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其情感体验是不相同的,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产生疑问,进而想去解决这些疑问,这无疑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数学实验,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实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数学教学形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它不同于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它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数学学习方式。在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形式。有效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的稳步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应进行大胆尝试,通过实验实践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让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

例如:在讲“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个定理时,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每张纸片上都有一个圆,假设不知道圆心,问学生:“谁能利用三角板找到这个圆的圆心?”通过动手实验,有的学生说:“只要找到两直径的交点就好了。”我紧接着问:“那么直径怎么找呢?”进一步实验,学生会发现:三角板直角的顶点在圆周上,两条直角边与圆的`交点连起来就是直径。最后老师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的思维会马上回到本节课讲的内容上,进而对这个定理印象深刻。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问题一提出学生积极性就被广泛地调动起来,都拿着三角板跃跃欲试,很自然就会把学生引入到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去,沉浸在对问题探讨交流的过程之中。

根据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让他们去动手操作,通过设计的实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分析等活动,把数学知识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数学概念、定理、例题教学和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学习中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愉悦和满足,给他们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喜欢数学,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

那么,教师怎样开展数学课堂实验并调控好整个实验环节呢?根据自己和同事的实践积累,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数学实验的目的要明确

1.清楚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反复琢磨教材,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实验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动手做这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才能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放矢。实验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及时反馈,摆脱随意性和盲目性。

2.扼要

数学实验受时间限制,受讲授环节的深化,不可能解决许多问题,因而必须突出重点。至于它复杂的变形深挖或与其他知识的混合运用,则可留到讲授时具体解决。

3.适度

实验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心理和年龄特征,达到学生能接受、能操作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4.时宜

数学随堂实验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讲授的内容搭配的小实验来决定,可以是在新课一开始起到设疑引入、激起学生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在讲授新知时,设计小实验、小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或通过互相交流、探究得到新知,使之印象深刻;也可以将实验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起到巩固复习新知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时间上,可以是几分钟时间,也可以是半节课时间,根据具体教学需求灵活控制调节,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每个学生提前准备好三角形纸片,课堂上让学生分别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出三个内角度数之和,通过同组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虽然每个人的三角形形状有所不同,有的是锐角三角形,有的是钝角三角形,有的是直角三角形,但是测量的三个内角之和都是180°;然后让学生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剪下来,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它们能组成一个平角,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的快乐,获得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总结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辅助线作法(本课难点)做铺垫。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起到了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较好地挖掘了自己内在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

二、数学实验的环境要好(4人一组为宜),纪律要严明

1.方便

按座位前后位置,转身即可实验操作,易集中,便于交流和互通有无,也便于控制节奏,节省时间。

2.相容

同学之间彼此易于接受,不受其他因素干扰,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便于实验操作顺利进行。

3.均匀

面向大多数,照顾到好、中、学困各类学生,每组有“小组长”,各类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同时各小组之间的学生情况也尽可能要均衡。

4.规范

实验操作时,一般是小组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归纳。但有时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使用同位二人切磋,或全班性集体讨论。必要时教师可在一旁适时地鼓励、引导,使学生树立信心,不懂就问,学会思考,主动探求知识。

比如在“去括号与添括号”中,我先在黑板上给出了一个题目:7-(3+5)+(4-6)-1,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计算,一组同学先计算括号内的,然后再算结果,另一组同学尝试去掉括号后再计算,当我公布正确答案后,显然第二组同学的正确率比第一组低,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时很多同学都意识到问题出在去括号的时候,那么这个括号应该怎么去呢?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我就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讨论怎么去括号,要注意什么。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1人阐述本组的观点,最后在我的引导下一起归纳出了去括号法则。这堂课在我和学生的合作下完成得很顺利,基本上以學生讨论归纳为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营造了和谐主动的课堂气氛,为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数学实验要有灵活的方式方法

1.引导法

实验进行时学生可能会出现离题现象,操作或讨论的话题越扯越远,这时教师应及时将其引导到正题上。例如:在让学生分小组观察温度计讨论数轴的三要素时,有的小组将话题扯到了温度计的构造上,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把话题引导到讨论题上。

2.点拨法

在数学实验步入正轨后,由于学生思考的问题比较肤浅,对于似是而非的概念问题,学生易固执己见,争论不休,教师就应该适时进行有效点拨、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脑、口、手并用,及时修正自己的思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

3.拓展法

对于有启发性的实验,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习小组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反问,这样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此时扮演总指挥角色的教师就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对的、错的、不同见解统统储存起来,为画龙点睛、深入启发做准备。

又如,在讲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让学生准备了一张白纸和一把剪刀,要求学生用剪刀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来,学生略思索后纷纷动手,随意叫一个学生上讲台演示(可叫平时成绩中下的学生),把白纸对折,一剪刀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即得一个等腰三角形。又让其他同学剪出一个钝角或等腰直角三角形,并思考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有什么性质,怎样证明。在剪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要把新知识转化为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很快可以找到添加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平分线等三种证明方法。因为找到了与课本上不同的证法,学生十分兴奋,积极性就被广泛地调动起来了,增强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和信心,他们也一定会认为几何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其实很有意思,也自然会越来越喜欢几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当地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探究体会实验操作的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亲历探索知识的乐趣,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产生疑问、得出结论,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的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学生的课堂实验操作,从中获取足量的反馈信息,并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错误给予及时评价和纠正。学生和教师双方在实验环节里始终保持交流的畅通,达到教学双方协调、同步,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继玲,章飞.初中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04.

[2]陈爱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06.

[3]金建平.数学素质教育中优化教学过程的若干策略[J].中学数学,(5).

2.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二

一、联系生活, 创设生活情境

关注数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 就没有现实的感觉, 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必须改变“课堂等于教室”以及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落后教学观念, 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时“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将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加贴近, 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背景相符, 强调对“生活的回归”, 从生活中来, 再到生活中去.使数学知识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与生活隔离的东西, 而是使学生能自己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数学知识、蕴含数学知识.总之, 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将课堂引向生活, 要更多地走向课外、户外, 因为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

例如, 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 笔者以学校附近交通路口各种动态车辆为素材, 采用多媒体展示出学生每天上学经过的交通路口过往各种车辆的情况,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5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 (包括通过车辆数量、通过车辆颜色等) ,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现实背景.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满生活味, 使学生身临其境,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 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故事, 创设故事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时反映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故事的情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提高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例如,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设置问题:鸡兔49只, 100条腿满地走, 问:鸡兔各有几只?学生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 以“趣”引“思”, 使他们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又如, 在教学“平方根”时, 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的存在”, 而被教徒无情地投入大海的故事,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也强化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 积极踊跃地进入课堂新授环节.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典故的例子很多.比如在“数与代数”部分, 可以介绍历史上各种记数法, 使学生体会十进制记数法的优越性;通过对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大数目表示法的介绍与比较, 使学生体会现代大数表示法的优越性;介绍历史上各种计算工具, 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计算工具对数学以及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巧设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自疑问和好奇开始, 思维始于疑问, 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由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 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 产生问题, 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心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孕育而生.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 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 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 使学生产生好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课引入时, 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情景, 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例如, 在学习“频率与概率”这节课时, 笔者在本节课的开头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 将自己的生日写在纸上, 把纸折叠好, 相互之间不要交流, 然后笔者煞有介事地说道:“我不看同学们的纸片, 就知道我们班至少有两名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 你们信吗?” (50个人中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高达97%) 此言一出, 同学们都面露惊奇之色.“怎么可能呢?不会这么巧吧!”底下有同学开始窃窃私语, 见此状笔者 (论文中不能用你、我、他这样的称呼) 又说道:“如果同学们不信, 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此时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 兴趣盎然, 于是请每一组出一名同学将本组同学的生日写在黑板上, 很快, 同学们就发现有几名同学的生日果然相同.这一结论势必与学生的认识产生了较大反差,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当然本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超出了学生的学力水平, 因此很自然地引入了用试验频率估计理论概率这一节新课.

四、结语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去分析, 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 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情景创设给数学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教师和学生都应努力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的转变.教学情景的创设方法很多, 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 不断丰富自身知识, 更需要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检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74-01

初中数学是发掘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理化学科的基础,常言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可见数学学科的作用。然而数学又是单调乏味的,要真正学好数学,并非易事,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地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我校数学课堂中的课堂检测谈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课堂检测问题的提出

在我校的教学中,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要课程,为了上好每一堂数学课,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在积极地想办法,尝试了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很困惑,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听得很认真,也都能听懂,但在他们交上来的作业或是在单元检测中,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归根结底还是表现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模糊不清、知识点混淆等细节方面的不足,这也是我们教师很困惑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数学组教师进行了研讨,经过大家的一致讨论,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我们将课堂检测移入课堂,作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并将其作为我组的教研课题,并全面地展开、实施起来。

二、对“课堂检测”的初步理解和应用

“课堂检测”不同于学生的单元检测,不是做卷子,只是教师在针对当堂课的授课内容设计一些基础的习题,在下课前5分钟对学生进行检测,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理解和反馈,有些题目是不变的,以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学习;有些题目适当变化,以检验学生运用知识是否灵活。它题量小、时间短,一般一至三题,时间安排在一堂课的最后5分钟内进行,最后留1-2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评讲。这样的设置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只是一次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练习。

三、在课堂中实施“课堂检测”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检测的实施中,要认真对待,把握好课堂检测设置的原则和要求。1、课堂检测内容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检测内容的设计一定针对当堂授课内容,符合当堂的学习要求。2、在课堂检测中所设置的题量要适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堂内容灵活掌握题量,题量过大,会给学生增加压力,造成负担;题量过小,就达不到我们检测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来设置当堂检测的内容比例,一般以新授课为例,一般当堂检测题可一至三题,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3、课堂检测内容的难度要适度。在设置的过程中,教师依然要像对待正式考试一样设置题的难易比例,应该以基础题为主,但也要有相应的能力题,这样可以照顾所有的学生,让好学生“吃饱”,差学生“吃好”,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都学有所得,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4、课堂检测的批改和反馈要及时。课堂当堂检测最好要在课内进行当堂批改,让学生在当堂就能知道自己在每个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的进行课后的弥补和加强,对于提升作业质量有很好的作用。

四、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

课堂检测它不光有“短期效益”,即复习了旧知识,为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更有“长期效益”,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扎实基础,提高能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1、课堂检测能准确地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堂检测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且对于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在课堂上或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及时纠正,及时巩固。2、课堂检测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中进行及时的课堂测试,学生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学生只能自己思考,考虑如何解决,既便没有做出来,问题早已记在心上,下课后,也会主动请叫老师或其他同学。3、课堂检测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都非常紧张。而课堂检测学生每天都要进行,每次检测就想考试一样,而且题量小,时间短,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学生做起题来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紧张,成绩也会很不错,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考试。4、课堂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度。学生有这样的一种习惯,每一次考完时,都会聚在一起对答案,进行讨论对错,交流解题方法,答案一样的学生他就非常高兴,不一样他就非常想证明到底谁的正确。课堂检测我们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学生在一起讨论交流的现象会经常发生,这样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对提高学生的做题准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5、低起点,分散压力,小步走,提高动力。学困生一般自觉性较差,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总是得过且过、偷懒。在课堂检测中这些学生会受到教师特别的关注,这种情况下,用小步走的方式逐渐给其较高的目标和压力,使其变压力为动力,他们就会认真听讲,努力学好本节课的知识。长期坚持下去,他们的成绩会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会随着增长,慢慢地会有所转化,提高成绩。

4.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笔者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年,结合新课标,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合理创设情境,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思维潜力,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是宝贵的资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155-0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笔者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年,结合新课标,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将具体做法做如下阐述。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既是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习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展开讨论,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隐藏的巨大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参与的快乐与创造的成就感。

二、巧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巧设情境,制造悬念,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如果是低年级,可以从讲故事入手吸引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例如,在讲《比较分数大小》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熊爸爸买了一个大西瓜,小熊妈妈说1/2给小熊,1/4给小熊姐姐,1/8给小熊哥哥,谁分到的最大就把那块送给爷爷,你们说谁给爷爷是对的呢?小熊哥哥首先叫起来说,我的是1/8,肯定是我的最大,我的给爷爷;小熊姐姐说,我的是1/4我的大,我的给爷爷,只有小熊耷拉着脑袋说,我的是1/2,肯定是最小的一块了。那么,同学们猜一猜算一算,哪一块西瓜最大?谁的西瓜应该给熊爷爷吃呢?问题一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说是小熊姐姐,有的说是小熊哥哥。我让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来,对折后撕开,撕开后的那张再对折后撕开,撕开后的那张再次对折后撕开,让同学们比较一下1/

2、1/

4、1/8到底哪一个最大,然后让同学们找一下规律。同学们一边动手一边思考一边就找到了答案,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面对学生古怪甚至是荒诞的想法,教师要给予正面引导,绝不能一棍子打死。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拓宽解题思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习题,是提高教学效率、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集思广益,鼓励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多种解决办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具有思考性、趣味性的练习,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使知识的学习更坚固。教师可以用各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去强化训练。比如在课堂上模拟超市,让学生在模拟买东西时练习心算,练习乘法,共同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这种情境的设立,要和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并且适度,这样才科学有价值。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合理创设情境,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思维潜力,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是宝贵的资源。有创新才有进步,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使素质教育真正在小学课堂里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5.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五

董村小学 胡莹莹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摘要】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这就是说课堂提问,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课堂提问,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也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体现出启发性和挑战性,能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那种“听明白了吗?”、“是不是?”、“同意吗?”等简单并机械的问题,表面上看师生互动、活跃流畅、热热闹闹,实际上思维含量低,多数学生并未深入思考,只是随声附和,难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和认知的参与。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到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提问作用的发挥远远不够。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当前数学课的提问平均次数多达30余次,如此高的提问频率导致了所提问题的小、碎、浅、细,带来课堂提问是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不少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行动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提问不能太多,要适可而至。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同分母分数加法例题是这样提问的:

仓库有化肥一堆,第一天用去它的,第二天用去它的,两天一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师:(1)谁来读题?(2)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3)单位“1”是谁?(4)线段图怎么画?(5)用什么方法计算?(6)怎么列式?(7)等于多少?(8)为什么用加法做?(9)分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10)你会背吗?(11)怎么计算?(12)你能说出这样算的道理吗?(13)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14)你同不同意这种解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么算的?(15)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上述课例,教者看似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小台阶,但如此程式化的提问却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注意了提问的提示性和序列化,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提问虽多,但探究性少。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二)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只接受期望的答案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 3

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例如:

师:什么叫素数?

生:素数是指它的约数只有1和„„ 师:它的本身,对、对了。

有时是另一种情况:学生开始了一个教师知道错了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并代为说出正确的回答:

师:那么什么叫合数呢? 生:能被2整除的„„

师:不,不!合数是指它的约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毫无疑问,这两种后果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特备是刚开始教书生涯而教授新内容时,自然会努力想使自己更安全更有信心一些,于是往往会把答案限制于教师所熟悉的范围之内,教师的第一反应会是:对于超出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教师会拒之门外。

例如:在教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出示一辆小汽车并让其沿直线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师:这辆汽车是在做旋转运动还是平移运动? 生1:汽车的轮胎是在旋转。师:汽车在旋转吗? 生2:汽车平着开是平移。

教师应该先肯定生1的回答再引导:“车轮是在做旋转运动,那整辆车实在做什么运动呢?”让学生思考得出汽车是在做平移运动。本来在生1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引导,问题就解决了,可是这位教师不能或者不想再已有的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却一定要等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没能挖掘学生的开发思维。

(三)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引导学生心智、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斯苗儿老师曾说过:我们提倡大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是从发展学生的思考出发的,我们又要善于设计恰当的问题空间(要有一定的指向),是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0分钟的限制出发的。因此,教学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交流的空间,教师提问更应该体现出启发性和挑战性,能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 4

和探索。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3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景以后,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老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这3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3个活动。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间,充分探究,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促进每个环节的教育功能最大化,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做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学生来回答,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回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回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什么是有效提问

那么,什么是有效提问呢?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优化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系统透彻掌握教材

首先,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其次,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而且,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对教材体系作全面了解,问题才能有层次和坡度。

教师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景设计,应分层次。如概念的理解、例题的要求、练习的完成都具体分层次。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比如,在不同年级中都出现了《统计》这一内容,对此,教师必须有所了解。在不同的年级学习统计时,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让学生获得有层次的体验。

(二)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如:十拿九稳、平分秋色、微乎其微等。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但是这些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所以说课前必须了解学生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确定提问的成语内容,学生才能顺利解释成语内容,同时紧密联系课上所学的内容。

(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例如: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

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习惯的教师似乎不再多见。但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五)提问要有层次

有效的提问应在富有层次的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

例如:在教学“中位数”一课时,通过层层设问,逐步揭示主题,巧妙地设问似石投于水,引起了学生心海中涟漪阵阵,环环相扣。一开始,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位朋友想找工作,根据招聘广告提供的部分信息,学生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甲公司,因为甲公司的平均工资明显比乙公司高,可当看到具体各部门的月工资表时,同学们又反悔选择了乙公司,这时老师适时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并不合适,从而相机引出了“中位数”的概念。

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趣度,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层级”,帮助学生沿级而上,处理好“浅表”与“深表”的关系。

(六)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路,这样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严密,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也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这样的问题存在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以及低层次知识与高层次知识的联系处。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我们能否也利用转化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呢?”

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

生1:可以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2:可以转化才三角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3: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

教师合理的引导能让学生发觉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提高系统学习的能力。

(七)提问应把握恰当时机

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

比如,在教学某课内容时,学生都已找到答案,达成共识,教师是否可以继续追问:是不是只能有这种情况呢?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这样的问题尤如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一块石子,效果是很明显的。

要注意把握提问的频率与契机。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共性的问题,又要兼顾学生中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还必须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计划周密。

6.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六

摘要 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作点初步的探索。关键词:知识建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学生发展、有效性

近年来,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引下,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注意做到注重自主探究,注重体验感悟,注重合作研讨,注重求异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但是,经常一节课下来感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课后就经常思考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虽然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已经逐步趋于完善,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学生身上也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教教材”。

(一)、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第一册教学《9加几》时,教材中只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法,究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里都是自己不断地琢磨,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我认为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算法,更要让学生掌握至少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程度。

(二)、转化例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

教材中有些例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学习内容与自己无关,因此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所以,在设计教学与施教时要从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考虑,注意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素材,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思辩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和、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使学生会有理、有据、有序地思考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但这并不意味教学采取纯理性的办法。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一)、激发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就是求知欲,来源于知识本身。间接动机来源于与学习相关的外部,教学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动机。如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很有用,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等。

(二)激发兴趣

原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的趣,领悟数学的理,从而爱上数学,迷上数学,离不开数学,能灵活运用数学。

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就是陌生的、模糊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空着的书箱和放进书包之后的书箱,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物体不同占的空间大小就不同的道理。通过实践,就把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的数学事实,而且创设的情境具有现实性,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

四、努力构建和谐乐学的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他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境和精神氛围。例如: :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9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9=2(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2-9=3(个)„„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提高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在教学理念上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小学数学的教育的新天地,把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做精、做实”,使数学教学上一个新台阶、走向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7.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七

首先, 应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法, 而且要根据哈萨克学生学习语言的难点, 根据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 同时还应注意将现代意识教育与知识的传授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授课时, 不仅要讲知识, 讲方法、规律、文化, 化枯燥为有趣,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想象和思维, 还要注重对哈萨克学生现代意识培养。基于以上目的, 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两点:

1. 激发动机, 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潜移默化地来对哈萨克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哈萨克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 在讲词语时, 不是就词而教词, 要从文化背景中找差异, 是从学习词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词与文化的关系, 从而增强文化意识。讲“走后门”这个惯用语, 如果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 也就不理解它的内涵。“走后门”的“后门”是汉族宅院非正式的门。客人正当来访时都走正门, 如果走后门, 则是为避人耳目。由此, “走后门”引申为“采取不正当的办法, 疏通关系, 达到自己的目的”。哈萨克族人由于是游牧生活, 所以不容易理解汉族“后门”的深刻含义。

2.启发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学法的同时来培养学生现代意识。在教学中, 我们时常会发现, 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学而无法”或“学不得法”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 这一点很重要,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就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懂得应该怎样学习。如, 在学《母亲的三个拥抱》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并能复述课文大意, 首先教师和学生共同讲述并分析了母亲的第一个拥抱, 然后让学生分组讲述并分析母亲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拥抱, 并启发学生:母亲的三次拥抱说明了什么?三次拥抱有什么不同?通过启发指导, 使学生不仅明白了这些问题, 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教给了他们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法, 从而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现代意识。

其次, 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过去“教师讲, 学生听”和“教师提问, 学生答”的做法, 不能适应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的要求了。因此, 我们必须运用创新的思想, 研究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1.变讲为导, 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讲, 尽管你口若悬河, 讲得那么动听, 但你是不会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的,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无用之人。如果教师注重了“导”, 把“导”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始终, 便无形地把学生推到了主体的地位, 有了“导”, 学生便有了动力,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勤奋周密地思考,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是具备现代意识、素质较高的人才。

2. 变被动为主动。

如果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上, 学生就像一盘磨一样, 推一下, 动一下, 没有主动性, 这样长期进行下去, 势必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因此, 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具体做法主要有如下四点: (1) 让学生动眼, 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事物, 观察某种现象, 观察某种行为, 并把方法给学生, 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然后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说出来或写出来。 (2) 让学生动脑,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不管是课堂教学, 还是课外语言实践, 教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 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在讨论之前, 教师可教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讨论中可作适当的提示性点拨。 (3) 让学生动口, 培养学生大胆地进行口语表达的习惯。作为教师来说, 首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进行口语表达。其次告诉学生口语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4) 让学生动手, 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怎么动手?如指导学生制订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 首先由教师把方法告诉给学生, 然后再把要求告诉学生, 随后由学生执笔制订。这样做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也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习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自主、合作意识要给予鼓励,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更强,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现代意识的目的。

另外, 利用课堂训练的主线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在训练过程中, 为了提高训练的重量, 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序列, 教师应科学设计练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也可以利用教材, 内容丰富, 语境多样, 情景突出,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所以利用它, 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语境中, 担任不同的角色, 进行实际表演, 并允许他们有创造有发挥。通过训练这条主线, 使学生动手、动脑、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现代意识。

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 而民族文化素质的根则是语言素质。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哈萨克学生现代意识的教育理念始终贯彻到语言教学的各个层面, 通过推进语言素质教育, 激活哈萨克族学生语言教学的教育内涵。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哈萨克学生现代意识,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总之, 教师在实施语言教学的过程中, 既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 又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现代意识, 这才是一名合格的语言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华锦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3]王振本.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

8.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八

【关键词】英语;中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持续、深入探究的主阵地。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巧设境,多参与

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探究教学氛围,教师可利用图片、简笔画、投影片及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这种直观的刺激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地接受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巧设疑,多讨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问题的方法,而这种差异却是一种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生形成独特学习风格、学习优势的基础,而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搞“一刀切”、“一锅煮”,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不知从何“入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尊重这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通过疑问培养学生独特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巧设计,多探究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更好地应用却还在探索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计要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独立思考与集思广益有效结合。例如,在讲授“There be”句型时,我把准备好的一个教具盒子开了个小洞,里面装上大大小小的教具,然后提出问题:“What’s do you think in the box?”这样学生们通过观察和猜测很踊跃地回答:“I think there are some rules in it.” 或者“I think there’s a red ball in the box .”再如,讲完一篇文章后,可以给学生一些key words,让学生编一个小短文或对话,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使其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的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9.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 篇九

摘 要:“变式训练”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途径,因而教师利用“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变式训练;类型方法;应用举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做题往往停留于机械模仿,不会独立思考,当问题的形式或题目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变式训练类型方法应用举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呢?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合理利用变式训练能有效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中国所谓变式训练就是保持原命题的本质不变,不断变换原命题的条件、或结论、或图形等产生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探究问题,采用变式方式进行技能与思维的训练叫变式训练。“变式训练”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途径,因而教师利用“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变式不是盲目的变,应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式。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归纳、总结,我认为变式训练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一题多变,举一反三

教学中重视对例题和习题的“改装”或引申,通过对这类习题的挖掘,最大可能的覆盖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由上面证明知道,当A,B在MN的同侧时,有DE=AD+BE,当A,B在MN的异侧时,有DE=AD-BE,DE=BE-AD此题表面上是证明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实质上是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不变的结论,就可以猜想到三条线段DE,AD,BE的大小关系了。

以上只是结合教学实例简单地介绍了“变式训练”的应用,其实在我们教学中处处存在变式,利用“变式训练”提升教学实效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解题思路,提高了数学解题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多题一解,求同存异

许多数学练习看似不同,但它们的内在本质或者说是解题的思路,方法都是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这类题目的收集,比较,引导学生寻求通法通解,并让学生自己感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3,0)、B(1,0)、C(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A、C,并且经过点B(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2: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B(1,0)、C(0,-3)。且对称轴是直线x=-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0),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1,它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1,m)、B(n,4)两点,又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题的教学,先让学生议练,教师在知识的转折点上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点拨,在思路上为学生扫除障碍。三、一题多解,殊途同归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同一道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例1: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时,有如下一些途径:

(一)作短线段的二倍线段,证明二倍线段等于长线段;

(二)取长线段的一半,证明一半的线段等于短线段;

(三)如果长线段是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取斜边上的中线,证明斜边的中线等于短线段;

(四)有四个以上的中点条件时,考虑能否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等等,当然对这些途径,都应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寻找。

这一题的设计体现了过程教学,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既可巩固强化解题思想方法,又让学生通过一解多题,抓住本质,触一通类,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变式训练,可以把一个看似孤立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并形成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列,帮助学生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去寻找解类似问题的思路、方法,有意识地展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真正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变式练习,学生不再需要大量、重复地做同一样类型的题目,真正达到了教育界所倡导的“轻负高质”,同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和谐,奇异与美妙,收到极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程松青,黄萍.中学数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0.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十

摘 要:数学科目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堂的回顾、总结与反思,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课堂小结,采用科学先进的课堂小结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突显教学成效。本文通过对课堂小结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几点课堂小结常用方法,希望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课堂小结 常用方法

在每堂课程或者每一个重点概念、公式、性质等内容讲授完结,教师应该对上述内容进行提炼与归纳,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课堂小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是关键环节,也是重点环节。课堂小结是教师对一节课中主要内容、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的概括总结,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具条理性与系统性,能够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希望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对课堂小结加以重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一、课堂小结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每堂课程或者每个章节讲授完成后,教师会以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等方式来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将数学知识结构系统化、条理化的串联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对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科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其次,课堂小结由于是对之前所讲内容的回顾,因此在回顾过程中,可以使教师重新反思之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从而对这些疏漏进行补充,以达到知识的完整性[2]。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有时教师的思维没有灵活运作,没有及时回应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或者回应的效果差强人意,这时可以利用课堂小结的时机重新对学生生成性问题进行回应,有助于弥补其中的不足。同时,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时,学生也会对自己进行反思,发现自身学习方向、方法的错误,找到自己不能完全掌握的问题,从而在课堂小结时,再让教师仔细进行讲解,以达到知识的深入内化。

最后,数学科目是初级的科学科目,因此逻辑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较强,并且数学知识还具有理性化、概念化、抽象化等特点,导致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难以形成数学知识结构框架。而通过教师的课堂小结,往往能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将以往学习内容与现在学习内容进行联系,避免学生将个别知识点遗忘,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方法

1.归纳式总结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式总结方法是课堂小结的常用方法,一般是在教学内容结束后,利用课堂剩余时间,教师将本节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学习思路以及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与总结,从而通过语言阐述与板书绘制图形等方式表现出来,以便突出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掌握知识内容。归纳总结法的优势在于既能够将各知识点进行完整归纳,又能够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教师将平行四边形的构成条件一一罗列,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平行四边形的构成条件形成系统认识,然后学生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构成条件来识别哪些图形属于平行四边形,从而使学生对平行四边的知识概念加深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对比能力[4]。

2.悬念总结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为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做好基础。在课堂小结中适当引入悬念总结法,用问题去刺激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精神,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实数》一节时,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20/7是无限循环小数还是有限小数?”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器计算后说:“20/7的结果是2.857142857,所以是有限小数。”教师微微一笑又说:“那你将计算器上的小数位数设置为5位再看看。”该生通过设置后得出结果是2.85714,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计算机默认的小数位数为9位,所以显示的是有限小数[5]。最后学生经过用笔计算得出结论,原来20/7是无限循环小数。然而教师又问:“同学们再算一算的小数形式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1.414213562;有的学生说是1.414;也有说1.41421的;还有学生因为已经有了之前计算器位数设置的经验,所以选择用笔来计算。然而,最终教师进行揭秘,上述学生们的结论都是错的,因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无法写出它的具体小数形式。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代入之前所学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知识进行推理,最终得出结论是无理数。利用这种带着问题去总结的方式,有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3.活动总结法

中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如果一味以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总结,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活动总结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方式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几何图形初步》一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临时教具,如教材书本、钢笔水瓶、保温杯、篮球、多边笔筒等;再让学生们根据这些教材绘制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形、多边形等。通过这种活动总结方式,使学生们在绘制过程中,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小结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课堂小结的设计,采用恰当的课堂小结方法,从而使课堂小结能够生动有趣,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此外,教师还应遵守课堂小结原则,要保证其科学性、目的明确性,并组织好语言,使总结内容干练、不拖沓,从而突显课堂小结的启发意义与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1.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89-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通过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的数学课堂。

一、在教学中创设故事化情境

小学生很爱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新教材上设计了很多故事化的情境图,教师要善于利用。每次上新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漂亮的挂图,从讲故事开头,陈设一种情境,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如:在“快乐的动物”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童话故事情境,在大森林中,一条蜿蜒的小河边,一群小动物正忙着开庆祝会,它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连河里的小鸭也被吸引住了,热情的松鼠,提出了两篮松果,招待客人.随着画面的出示,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化情境

在数学课堂上,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也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游戏时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从而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学习情境中,发现并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教学“8的乘法”时,可以让学生玩拍球游戏.教师先示范玩法,如8的口诀游戏:师说我拍1,生说我拍8,一八得八,可以边说边拍,也可以不说只拍手;可以是老师和全班玩,也可以是同桌两个玩,或者指一名学生和其他小朋友玩,形式多样,学生的兴趣也很高.游戏的设计比过去的读,背,要、生动有趣的多.

三、注重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模拟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前,我思考: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换钱、购物活动,就象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那么,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呢?于是这节课上我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我创设这样一个模拟情境:“小兔欢欢要买一块1元钱的本子,可他手里都是角币,有1角的、2角的、还有5角的,他该怎样付钱呢?谁能帮帮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使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四、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的、适宜沟通的气氛,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人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障,所以平时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课上,也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討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学生更能将郁积于胸的感情抒发出来。

总之,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受所讲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恰当情境,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习上的“正迁移”。

参考文献:

[1] 聂艳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1-92

[2] 朱志明.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冷思考[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6),18-19

[3 沈超.对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课程教材研究,2005(2),49

[4]、胡高正.浅谈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6)上,36-37

12.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十二

一、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

在学生学习因数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学习了如果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样的数是质数,而当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就是合数。在此向学生介绍孪生素数,即相连出现的一对素数,如3和5,5和7,11和13等;再如完美数,几个因数之和为它的两倍或不计它自己时恰好等于它的数,如6的因数有1、2、3、6,其和为12,是6的2倍,如果不计6本身,则其因数之和恰是它自己。像这样的数,到现在为止只发现了二十多个。虽然这些知识不在考试范围中,但是这些有趣的知识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足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

计算的体系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数的产生到各种运算符号的产生,在计算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有关数学文化的知识,让学生不仅认识数和学会计算方法,而且还让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道理。例如人类早期对数的认识从事物、代替物、图像逐渐发展为数学符号。远古的“石子记数”、“手指记数”,还有我国古代的“结绳记数”、“刻痕记数”等记数方法。又如古巴比伦人的文字中用“”表示1,用“З”表示10,而在中国古代,人们用“|”表示1,“‖”表示2,“⊥”表示6,等等。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向学生介绍了“+”、“-”的由来;学习“多位数乘1位数”时,向学生介绍了“×”的由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介绍了“分数的表示法”的演变历程;等等。适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

数学是美,图形更美。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么鲜明,它抽象、严谨,是一种理智的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努力发掘数学特有的理智美,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数学的美。如我听过的《圆的认识》一课,在快要结束课时,老师作了如下安排: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结、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奥运会的五环标志,等等。)又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后,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要去草原买地,卖主卖地的方法很特别,只需交1000元,从日出时分由草原的任意一点出发,在草原上走到日落,如果在日落之前能回到出发点,那么这一天所走的路线所围住的土地,就算他买到的土地。但是如果日落之前没有回到出发点,那么一寸土地也得不到,白白丢掉1000元。这个人认为这样的方法真是太好了,他爽快地交了1000元,第二天的早上迈着大步出发了,他先向东走了10千米,然后向北走了8千米,又向西走了16千米,这时他发现天色不早,所以又改变方向向出发点跑去,又跑了10千米赶回了出发点,但是当这个人停下来时却双腿一软,扑倒在地,一命呜呼了。再来看这个人用生命换来的土地有多少呢?他一共走了44千米,围成的图形正好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是104平方千米,虽然围了很大的一块土地,但是终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学们,我们也学习了图形,如果围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需要走多少呢?如果围成同样大小地圆形大约要走多少呢?通过学生的积极计算,得出围成正方形,大约只需走40千米,少走4千米,而围成圆形,大约走36千米多一点,少走8千米。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当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是最小的。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意犹未尽,产生了继续探索的欲望。

四、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

在数学活动课《数学游戏中的取胜策略》中,首先由《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使学生认识到:有效的策略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结果。然后设置悬念:“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田忌赛马》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找到一种只赢不输的游戏策略呢?”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轮流拿卡片、轮流报数等游戏,在游戏中有的同学胜多输少,有的同学却屡战屡败。输了的人在积极地思考能够取胜的对策,出于一种强烈的取胜动机,学生努力探究策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悟规律,获得积极的体验,学会思考。这节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我们感悟了数学更为深沉的文化力量,数学原来可以超越知识本身,找寻到更为丰富,也更为动人的内涵。

当然,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自身加强文化修养,把渗透数学文化当成一种教学习惯,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绪,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更能把数学当作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摘要: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它能使数学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和情趣,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充满兴趣和乐趣,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忽略了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呆板僵硬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数学概念、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等几个部分,因此,本人在这几方面的教学活动中尝试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以期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3.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十三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提问、方式、技巧

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原旧有的教育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的教学过程。像以前经常采用的“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方法越来越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使用,更多地在课堂上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启发式、目标教学、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出现在课堂上。其中最经常、使用最方便的就是问答模式,即通过课堂提问来加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和促进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前者是提问,后者是所谓激“问”.而激“问”又常常需要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数学教师的提问艺术显得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更为重要.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徒劳的提问”.表现在:(1)目的不明确;(2)零碎不系统;(3)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4)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5)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停顿;(6)用语不妥,意思不明,甚至随口而发不计后果.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充斥的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地答“是──”、“不对──”.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

一、我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可望实现有效的提问. 1 激趣性提问

这是为了创造生动愉悦的情境,令学生由于心生疑窦而造成悬念,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形成理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的提问.这类提问在实践中涌现甚多,举不胜举.如:

(1)△ABC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不幸被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只留下底边BC和腰AB的一段(用纸板遮挡).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画出原来的三角形?并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为什么射击时用手托住枪杆(枪杆、手臂与胸部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而银行的铁栅门多用多条窄钢板交叉成许多平行四边形就能拉开与关闭?——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

如此种种,听似闲言,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2 迁移性提问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其间有密切联系.教师可在提问或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内容中去.

比如在讲“分式的约分”这一内容时,可直接出示题目由学生约分,目的是让学生将小学关于分数约分的概念和方法迁移到分式.在学生根据独立练习所悟,对比分数约分,尝试性地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后,再回答教师的迁移性提问:

(1)什么叫分式约分?(2)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3)对约分的最终结果有什么要求?(4)对分子、分母不含公因式的分式可以怎样取名? 铺垫性提问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了降低思维难度,并给学生解决问题指出方向,可以铺垫性地提问道出转化的途径或指向.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可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当提出梯形中位线定理后再问:“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能得到什么启迪?”这样一来,怎样引辅助浅的难点就很容易被突破.在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后即可问:“梯形的中位线又有什么性质呢?”问题就象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学生急于探究奥秘的好奇和好胜心理的涟漪.问题也同时隐含着与三角形中位线的类比,引起联想或猜测——(1)与底边有关;(2)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这类问题如放开让学生探索,课堂将呈现勃勃生机. 发散性提问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多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以沟通不同部分教学内容的联系,对于提高探索能力、培养思维能力颇有好处.这类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和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一题多解、题目引伸推广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题分别改编成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无解问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二次三项式的恒等问题,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从而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 激疑性提问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教师若能在其似通非通,似懂非懂时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平行线的定义学生不难理解,学生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可反过来问学生:“为什么要限定在同一平面内呢?”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空间扩展,搜寻或想像出反例,从而加强空间观念和对平行线的理解.

又如,在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不妨提出问题:

若两个三角形各有5个元素(边、角)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起初,几乎所有学生会认为5个元素中必然含有边的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教师可提出“对应相等”与“分别相等”有无区别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于是,学生开始“无疑处生疑”,动脑筋思索,直至构造出反例:

△ABC中,a=27,b=36,c=48 △A′B′C′中,a′=36,b′=48,c′=64

由于对应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且A=A′,B=B′,C=C′,然而,a≠a′,b≠b′,c≠c′.显然,两三角形不全等,但各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

从而,学生对于“对应”会有更深的了解.

二、提问的技巧

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答,善于启发引导,掌握启导的技巧。

1、定向点拨、启发思维

“定向”,确定的方向、目标;“点拨”,指点、启发、开导。定向点拨就是教师作为“指路人”、“引导人”,让学生的思路、回答朝教师要求的目标发展。教师的要求、确定的方向,就是提问前已设计好的该问题的答案,或者叫正确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应事先预测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怎样给予引导评价。对学生出现东拉西、节外生枝、离题较远的回答,应定向引导、及时点拨,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引出“圆”的定义时,有教师作了如下启导: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

师:是三角形、四边形行吗?——生:不行,无法滚动。师:这种形状(画椭圆)行吗?——生:不行,会忽高忽低。师:怎样的图形才不会忽高忽低呢?——生:轮上的点到轴心等距。到此,自然引出了“圆”的定义。

2、转换点拨、举一反三

“转换”即改变、改换,换一个话题,从另一个角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较难的问题迟迟不能回答。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全盘托出,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或举与其类似的问题作比 较,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在引导学生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图1 图2 图3 教师:如上三个图,图1的三个外角和为S3,图2的四个外角和为S4,图3的五个外角和为S5,请问S3,S4,S5三个量中,哪一个量最大?

学生:S5最大(脱口而出),不一定(有人反对)。教师:究竟哪一个最大? 学生:很难肯定。

教师:如果你站在图4的A点,视线沿着AP方向(图4),每一次转一个角(∠1),使你的视线方向为AB,第二次转一个角(∠4),使你的视线AE与BC平行„„

学生:我转了两次,正好是两个外角1和2。

教师:你再转第三次,使得你的视线回到原来的AP。

图4 学生:我转了一圈,正好是三个外角的和。教师:那么,S3有多大呢? 学生:360°

教师: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S4的大小。(引导学生转一圈)学生:也是360° 教师:S5呢?

学生:360°(学生抢着回答)教师:那么六边形、七边形呢?

学生:都是360°,n边形的n个外角和都是360°。

经教师的巧妙启导,学生自己发现“n边形的n个外角和都是360°”。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想象时间和空间,正是把数学教学做为思维过程的结果。

3、由此及彼、联系迁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表明学生对所提问还不明白,要求教师善用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通过架桥铺路,诱使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思路,用于解决此问题,使学生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例如,在学习了根式方程的概念后,提问学生:

是分式方程还是根式方程?

学生中出现了争论,说明由于学生对方程的分类依据不清楚,概念比较混淆。

“这个不是方程!”惊讶的回答。

于是我问这位学生:为什么这个不是方程? “这个方程(等式)是错的。” 于是我故意说:无解的方程不是方程。“不对!”

“刚才我说错了。„„刚才我说的是一句话吗?”我及时纠正,并启问学生。“当然是一句话!?”学生对此问颇感凝惑。

“我说错的话也是话,那么错误的等式是不是等式?无解的方程是不是方程?” “当然是。”学生异口同声。对第一问,我又问学生: 是

分数还是无理数,一比较,学生明白了。

又如有位教师讲了“最简分数”的概念后,问学生:“3/2是最简分数吗?”学生有了争论,有的说:“3/2是假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也有的说:“3/2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应该是最简分数。”于是,这位教师便拿出一支红粉笔和一支白粉笔,一张红纸和一张白纸。先把红色的东西放在一起,白色的东西放在一起;后又把粉笔放在一起,纸放在一起,问学生:“同是一支粉笔,一张纸,为什么前后两次的放法不同呢?”这位教师巧妙地用了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迁移到了当前的知识上。

4、分解问题、化整为零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综合性问题,或因含义深奥,或因包容量大,往往一下子摸不着头脑,“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需要教师把大问题,以大引小,从小到大,让学生回答诸多小问题,再综合探索大问题。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为了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条弧上的圆周角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设计以下提问进行铺垫:

① 在同一弧上的圆周角有多少个?可以分几种情况?请画出图形。根据学生的答案与图形归纳为三种:(如下三图)

B 图5 图6 图7 ② 观察特殊情况(如图6),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容易得出: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③ 这个结论在一般情况下能成立吗?

学生一般认为能成立,但说不出成立的理由。教师进一步启导: ④ 能不能把一般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

在教师的层层启导下,学生终于探索出了“在同一条弧上的圆周角是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5、直观提示、表情示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遇到障碍,想说说不出,有时说出来的又不是自己想回答的。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运用直观手段提示,也可用眼神、手势、动作、比喻等进行必要的提示,这样可以充分展开学生的想象。

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后,有学生提问:“老师,在小学里老师教我们说0是最小的数,是否小学老师讲错了?”此问题提得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由于我知道该学生有个妹妹,于是我反问:

“在你家中谁最小?”——“我妹妹。” “在你妹妹还没出生前呢?”——“应该是我。” “在小学时你们学过负数吗?”——“噢,我明白了。”

不仅是他,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老师,是不是还有一些我们还没学过的数呢?”又一问题提了出来,“你们认为呢?”,学生沉默,我继续启发: “你们最先学了什么数?”——“1、2、3„„”“整数” “为了表示你完成了一半,出现了什么数?”——“分数” “为了区别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行走,我们引入了什么”——“负数” “现在我们把学过的数统称为什么?”——“有理数”

“老师,是否还有无理数呢?”在老师的启导下,学生不仅找到了答案,更了解了数的发展情况。

又如“数学归纳法”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刚接触数学归纳法时学生总感到难以理解。采用“多米诺骨牌”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直观背景与抽象原理:为了保证已排列好的一列骨牌全部倒下,只需两个条件:①第一张骨牌要倒下;②当某一张骨牌倒下时,后面紧跟着的一张骨牌也倒下。这种直观类比的方法,使“数学归纳法”形象易懂了。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对课堂提问给予充分的肯定,众所周知,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是从教师的高质量提问开始的。有效的提问方式与技巧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能。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信息,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求知识,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的方法.考文文献: 1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2 贾振堂,刘梦其.课堂提问的目的及最佳方法.数学教师.

14.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 篇十四

关键词:政治课堂学生道德教育

公民的道德素质不仅决定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于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对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加强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则是我们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德育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政治课在德育诸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培养良好品德起着导向作用。”政治课作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政治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长期以来为了顺应高考的需求,在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历来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视为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忽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其实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只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因此,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真正受到德育教育,自身必须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而不是把理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作为教学内容的附属品,教师只有转变重分数、轻品德的错误观念,在教学中真正重视学生道德的培养,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否则所谓的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二、精心备课、充分挖掘德育素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如果想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深透德育教育,在备课过程中要体现德育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备课中把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德育素材备好,如果课堂中教师信手拈来,教学就会缺乏条理性和说服力。那应该如何准备好德育素材呢?我认为一是要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而不是仅局限于教材中知识点的讲解,要深刻领会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这一目标,深入拓展所涉及的情感知识,并且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相联系。二是要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道德修养等,这是教师教学的客观依据。因此,教师要与学生真诚沟通,了解其心声及思想动态。

比如在学习文化生活《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时,发现学生对于民族情感理解不深,爱国主义对他们而言居然觉得不实际,于是课堂上我先从正反方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去搜集有关体现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事例,拿到政治课堂上进行辩论,最后以小论文的方式谈谈如何认识和弘扬民族精神。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良好。

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理中育情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教育学生辩证分析和看待对待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要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尽量贴近学生角度去教育,而不是强制性甚至强迫地进行。例如在学习《走进文化生活》一课时,针对我校学生上网成风这一不良现象,我认为需要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于是我设置了如何文明上网这个探究问题,因为网络的诱惑是学生所不能抗拒的,所以我在该问题上很“民主”,甚至可以说是“鼓励”,一下子在感情上拉近了和学生间的距离,在良好的情感沟通下我引导学生去探讨如何文明上网、科学上网、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抵制不良文化信息的侵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效果很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学生的共鸣,只有在师生的共鸣中才能真正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

四、手段多样、方法灵活、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情境、方式及手段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只是进行一味的理论说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工具以及挂图、实物等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例如我在讲授《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时,用多媒体播放了“广东女童小悦悦被碾压事件”,新闻的播放震惊所有的学生,由此学生展开了对这个问题道德层面的认识、理解与思考,使学生立刻认识到目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社会、国家的重要性,没有过多的说教,但却深刻地“刺激”了学生的道德的神经,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政治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以实地参观、服务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从而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及自我情感有机联系,增强关心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五、知行合一、以身立教、以德育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如果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的教育,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首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灵魂”。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自己却没做到,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妙语连篇,学生都会认为老师的道德教育是虚假的,教师也就失去了学生的信任与依赖。所以教师必须首先提升和完善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完善人格,做到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以德育德,用自身的道德魅力去感召学生,这不仅树立了教师的威信,也激发学生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

政治课堂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政治课教师作为主阵地上的主力军,必须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德育这一政治课的重要功能,真正把学生培养为有德之才。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要发挥德育教育功能》王义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第5期

[2]《道德课堂:抵及道德教师的道德教育》徐金才何云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2

[3]《现代教育理论》扈中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上一篇:怎样鉴定真假玉下一篇:关于幼师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