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共14篇)(共14篇)
1.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合理运用史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史料在课文中的形式包括插图、黑体字、数据、表格等五种。在教学中史料的应用关键性在于如何让史料配合自己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史料,做到论从史出。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和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教学中,适当使用史料可以达到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更好的实现辅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思维 运用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主义学科有其极特殊的一面:通过过去的事情、获得经验和教训,即人们常说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也正是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在。然而要让今天的学生去了解过去事情很容易,但要做到进一步理解并总结经验,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于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于是,从史料在课本中的穿插、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史料的探讨,到如何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史料能力等话题也随之而呈现热门之势。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引用的形式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试可言”。可见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出发。史料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本开始于90年代初,其形式多种多样,大而分之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黑体字加框形式或在小字部分引叙的文字史料,穿插在课文中。例如在冀教版2005年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边疆危机和收复新疆》一课中,课文引用了左宗棠的《奏稿》中一句话“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用来说明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这种史料的引用几乎每一课都有,举不胜举。其目的主要是用来配合正文的描述,加强对正文所阐述的观点的理解,或是用来进一步渲染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2、大量的插图,例如人物画像、地图、漫画、历史遗址等。图片史料过去中学教材一直使用,现行教材中的不同之处是改变了以往用漫画的办法,直接采用历史照片。这种史料的引用方式在课本中也很普遍,使历史课本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观赏性,并更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在冀教版2005年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一课中,插入《武昌起义门》、《孙中山》等图片。
3、以“表”的形式出现的史料。这种材料在课本中比较常见,例如在人教版2003年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第16课《血肉筑长城》一课,在课文的最后出示了《百团大战战绩》表。在冀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迅速崛起的苏联》一课,课本出示了《1913年-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这种史料一般都是一些数字资料,力图利用统计数字来说明历史事实,既非常具有说服力,又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一些文物史料的照片。例如:在《蒋家王朝的覆灭》这一课中,引用了“毛泽东手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戊戌变法》一课中,引用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资料。这方面史料的引用在课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一经引用就可以更直观地增加教材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5、在课后“练习”部分,结合当课内容,引叙一段或数段文字史料,并出思考题。例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九课课后引用 “1935年12月16日埃塞俄比亚皇帝声明 ”中的一段,并相应的提出了几个问题。这种方式来引用史料,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实战性,更能够适应考试的需求。
二、史料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无论史料引用的形式如何,对于教师而言,关键性在于如何让史料配合自己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不能为大量史料所拖累,让史料“反客为主”。这其间的关键在于教师驾驭史料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史料浅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用史料“抛砖引玉”、”画龙点睛”。“抛砖引玉”在小品界称为抖包袱。即是在某一课的开始引用一段史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例如,在讲到《美国内战》一课是,可以引用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说的一句话“一个小女人,引发了一场大战争”,并提出一连串问题:这个女人是谁?林肯为什么这么说?战争是否真的就是由这位小女人引发的呢?在学生惊讶之余,讲述《汤姆叔叔的小屋》,逐渐将学生们带入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在本课讲解完毕之后,引用美国人对林肯的一句评价 “具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品格的人”来突出本课的重点,及对林肯的评价。这就是在一堂课的最后来引用史料,突出本课的核心,来个“画龙点睛”。
2、敢于舍弃。
初中历史课本中,每一课中都有史料的引用,但不是每一课的每一个史料的引用都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中,一幅地图、五幅插图、一个表格,史料引用量比较大。如果每一个史料都作解释的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完不成教学任务;一是正文略讲,史料“反客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敢于舍弃,突出重点。
3、适当补充,锦上添花。
在有的章节中,所引用的材料比较少,或者所引用的材料缺乏说服力。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身的实力,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例如《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一课,再介绍爱迪生时可引用一段课外史料:“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们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而他发明的碱性蓄电池在研制成功前也经历了不少于五万次的失败。”即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爱迪生的成就的记忆,又可以将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
例如在《新中国成立》一课中,笔者引入一段课外材料:“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于1950年10月国庆节。并相应的提出两个问题:
(1)请分析“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是什么意思?
(2)“一唱雄鸡天下白”寓指什么意思?对中国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通过这两道题来突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生们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够准确而全面的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比枯燥的课文描述更有人掌握。
三、如何引领学生应用史料
梁启超说过:“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驾驭自如。所以,要想教学提高对史料的应用能力,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充电。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最终的落脚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对史料的应用和分析。
教师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应用史料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次: 1认知史料。这是史料教学中最基本的层次。这一层次不需要学生过多分析,史料本身就很清楚,只需要通过多接触,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例如:冀教版2005年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难忘九一八变》一课中这段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这段材料学生很容易读懂,并了解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所以这类史料在应用时,教师尽管放手,任学生们去理解。
2.理解分析史料。这是史料教学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引导学生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样以“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为例。在学生们很容易了解了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态度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去分析:蒋介石为什么会东北军让“力避冲突”?蒋介石的态度又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学生们结合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加以分析地出结论。
3.综合分析史料。这是史料教学较高的层次,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这也是相对于前一个层次的一个提高。例如在做综合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三段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不抵抗命令: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与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抗日通电 材料三: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蒋介石庐山谈话
通过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及原因;不同态度所产生的结果;中共对日态度及影响等问题。
史料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去大量阅读史料和大量做材料解析题。通过层层训练,最后是学生能够做到,逐条分析史料,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史料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根据史料在授课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成以下四大类。
1、加强思想教育作用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笔者补充了这样一段史料: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后来,光绪帝为此事挥笔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讲完这段史料后,课堂上一片沉寂。黄海大战的悲壮气氛和邓世昌英勇献身的形象已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此外,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具有较强思想教育意义的史料。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情操的极好素材,远盛于空洞、苍白的说教。
2、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也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学习《清末民初新景观》一课,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和课外收集的图片,例如中山装、清朝人的发辫和民国时期发型、中国古代妇女的小脚等,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理解近代社会生活在服饰、文化、娱乐、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3、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如:在讲禁烟运动时,引用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充分说明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进一步说明了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能提高学生中考解析材料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教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总之,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从而达到“以史启智”的目的,使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马世力等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国历史》上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世界历史》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叶小兵:《论中学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教学》1998年第5期。[5]陈新民 《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6]余伟民 《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一、构词法简介及分类
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词汇, 在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 人们只能使用少量而简单的词汇来表示日常简单的事物和概念, 在语言上称为原生词 (primitives) 或根词, 如:sun, man, head, fish, foot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语言的扩充与融合使语言变得复杂, 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创造新词的方法, 称之为构词法 (word-formation) 。我们都知道, 英语中有许多构成单词的方法, 其中主要有:派生法、合成法和转化法等。
二、构词法在单词记忆中的实际应用
(一) 派生法 (derivation)
这种法也叫词缀法, 它是指在词根的前面加前缀或在词根的后面加后缀, 从而构成一个与原单词意义相近或者截然相反的新单词。这种构词法人们叫做派生法。
1. 构成名词的后缀常用的有: (e) r/-or (从事某事的人) , -ese (某地人) , -ess (雌性) , -ful (一……) , -ian (精通……的人) , -ist (专业人员) 等。例如:Japan日本→Japanese日本人, write写→writer作家, mouth口→mouthful一口, music音乐→musician音乐家, act表演→actress女演员, economy经济→economist经济学家。
2. 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il-, dis-, in-, im-, mis-, ir-, un-, non-等, 在单词的前面加上这类前缀常构成与该词意义相反的新词。例如:correct正确的→incorrect不正确的, appear出现→disappear消失, stop停下→non-stop不停, lead带领→mislead领错
(二) 合成法 (compound)
这种法是指由两个或三个词组成一个新词的构词法。通常用连字符 (-) 连接或直接写在一起, 可以构成复合形容词、复合名词等。这种构词法的使用非常普遍, 在现行的英语中的大量词汇都是由这种合成法构成的。
1. 复合名词的构成。Newspaper, Blackboard, Green-house, Reading-room, Father-in-law.
2. 复合形容词的构成。Bitter-sweet, Second-hand.
3.World-famous, Six-inch-tall, Middle-aged.
(三) 转化法 (conversion)
这种构词法是指不是通过给一个已有的词语加前缀或后缀就能改变这个词语的词义或词性的构词方法。通常有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转化、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转化、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转化等。
1. 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转化。
(1)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better our living conditions.我们要尽力改善我们的生活状况。
(2) Mom asked me to empty the dustbin.妈妈让我把垃圾箱清空。
(3) He has made a perfect speech.他的演讲很完美。
(4) It is not fit to read in the sunshine.不宜在阳光下读书。
2. 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转化。
(1) He is a man of strong build.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汉子。
(2) Let's go out for a walk.我们到外面去散散步吧。
(3) Please hand me the book.请把那本书递给我。
(4) Did you book a seat on the plane?你订好飞机座位了吗?
3. 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转化。
(1) The old in our village are living a happy life.我们村的老年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2) You should be dressed in black at the funeral.你在葬礼中该穿黑色衣服。
(3)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key points in the book.我们应该理解书中的重点。
(4) The celebrities live a noble life.上流社会过着高贵的生活。
三、结论
学生的英语学习必须基于对单词的掌握基础之上, 效率低下的英语单词记忆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上的学习英语构词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学生解决这一难题, 这就需要学生从中掌握其中的基本技巧, 这样, 在记忆单词时就相对简单许多。它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记忆的词汇量, 并且举一反三, 还能记忆尽可能多的相关单词, 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春媚.浅谈英语构词法[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2]牛桂玲.词缀构词法与单词的科学记忆[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3) .
[3]梁斌, 徐红英.英语构词法林林总总[J].宜宾学院学报, 2002, (1) .
[4]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4.
3.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牛津初中英语;词汇;构词法
第一章 引言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这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第二章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Fun with English
《牛津初中英语》词汇的特点:
《牛津初中英语》中的Vocabulary主要呈现与本单元话题有关的心词汇,并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词语。《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标准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第二级为小学毕业的要求,第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即初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第九级为高中毕业时的优秀水平。明确指出初中毕业生要学会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单词。
第三章 构词法
1.构词法的定义
语言学家把这种专门研究词形变化现象和规则的学问称为词形学(Morphology),通常简称为构词法(Word Formation)。
2.构词法在语法中的地位
英语不同于我们的母语汉语,想要学好这门语言必须有一定的词汇量。学生的词汇量不仅影响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对于他们在平常的听,说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语言中词汇的丰富主要是靠通过构词法创造新词来实现的。掌握了一种构词法,也就基本上掌握了一类词。而我们的英语教材正在逐步突出英语构词法的重要性。
3.构词法的分类
根据构词法,英语构词法可分为转化、合成、派生。
(1)转换法
英语构词法中把一种词性用作另一种词性而词形不变的方法叫做转化法,有的名词可以作动词,有的形容词可以作副词或动词。
(2)合成法
所谓派生词,即由两个或更多的词构成一个新单词
(3)派生法
而应用最广泛、最灵活的英语构词法应该算是派生。一个词加上某些特定的前缀或后缀就可以改变词性或词义。
第四章 构词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教材中的部分相关版块
以《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 8B 为例。
(1)Unit 2 Vocabulary
Suffixes ‘-ful’ and ‘-less’ 把名词转化成形容词,添加后缀‘-ful’ 和 ‘-less’。分别解释为有或者没有。例如:harm-harmful-harmless.
(2)Unit 5 Vocabulary
Suffixes ‘-ment’, ‘-ness’ and ‘-ion’ 在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后缀‘-ness’ 和 ‘-ion’变成名词。例如:agree-agreement, ill-illness, invent-invention.
(3)Unit 6 Vocabulary
Creating new words,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成词。例如:class+room=classroom fund+raising=fund-raising.
2.生词与构词法
以《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 8B单词为例。
(1)派生法
表示方位的名词加上后缀ern变为形容词,例如:south+ern=southern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形容词加上ly变为副词,例如:recent+ly=recently;动词加上er变为表示人的名词。例如:design+er=designer,programm+er=programmer;动词加上ing变为名词,例如:set+ing=setting。
(2)合成法
两个单词合成一個新的单词。例如:post+man=postman,pan+cake=pancake
(3)转换法
相同的单词可有不同的词性和意思。例如:tie名词意思为领带,可以做动词解释为“捆、绑”;over做介词解释为“在……其间”,还可解释为“在……上面”:open做动词解释为“打开”,做形容词解释为“未围上的,开阔的”;foot做名词既可解释为“脚”,又可解释为“英尺”;phone做名词解释为“电话”,做动词解释为“给……打电话”。
第五章 结论
为了更好地教授英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系统地掌握好英语构词法。本文简单介绍了《牛津初中英语》这套教材的特点,构词法的定义,构成,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牛津初中英语.译林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惠丰初级中学)
4.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邓琼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已被广泛使用。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深入到各科教学之中。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要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努力创造英语环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或录音机,或电视,或多媒体、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在教学中适当适时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向学生介绍课本外,身边的内容,很轻易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如在教The greatest wonder of the natural world这一篇课文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些图片。如:张家界的一些自然景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视思明,听思聪”。多媒体教学集视听于一体,使教师的讲解如虎添翼,学生学的如鱼得水,使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发挥的恰到好处,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实现了愉快教学和成功教学的和谐统一。
PowerPoint、FrontPage和MX Flash是制作英语课件的三种常用多媒体软件。它们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易学,交互性强,能够使文本、图形、声音和视频甚至动画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变换相关联,可以直接与Internet进行超链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创设最佳情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技能,减轻课外作业负担。心理学研究表明:让人识别一种东西所用的方法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语言描述需2.8秒,线条图画需1.5秒,黑白照片需1.2秒,彩色照片需0.9秒,而直接观看物体的原状则只需o.4秒。这几组数据清楚地表明,人的感官越接近实物的原状,接收信号所花的时间就越少,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就越快,也就是说表象信号易于接受。(英语教学论文 )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优化组合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应用这种心理学的感官原理的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一种实践。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使难理解的东西变为容易,而且还可以把空间放大或缩小,把时间的间隔缩短或延长。例如:仁爱教材初三上Unit 6 Topic 1 I would rather watch sports shows than those ones这一话题只有几幅电视画面。在讲这一话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或FrontPage制作一个英语课件,让学生根据不同种类的电视节目,电影(Historical Films,Science Fiction Films,Comedy Films,TV Plays,News Reports,)用英语去描述1)What kind of film is this? 2) Why do you enjoy this kind of film? 3)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Or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is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制作课件时可以直接和Interne进行超链接或事先从网上下载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电影并加上声音,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很高,肯听肯说肯练,达到了听,说,练的效果并且课堂气氛很热烈。其次,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能将英语课文中各种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教材的文字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多媒体技术教学所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可以更好地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论学生的学习程度和习惯如何,都一视同仁,都采用同一种方式、进度和要求进行教学,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照顾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其连贯性,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要求则难以保证,初中学生自入学以来,小学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影响很难去除和改变,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而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独特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声、光、像各种媒介综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极大地集中,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发地去发现学习中的机会,主动探求新的知识运用,自觉利用尽可能的一切资源来自主学习。使他们的学习过程由于有了更多的自主的选择而得到优化,学习效率也随之得以提高。另外,学生们在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还能主动地运用这些多媒体课件内容、录音录像材料、光碟中的视听感观,为自己创设一个英语“境界”,以自我分析力和模仿力来达到一个接近于真实的境界,从而实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最佳途径。
由于计算机资源的可复制性,可以将许多信息容纳在音频或者视频中,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温习,好似课堂上的重新教授。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家庭网络进入在线的教学或者测试中,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更好地巩固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延伸性的学习,自行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一个相当好的途径。而这样的教学也给教师监测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了一些便利,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在线测验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盲点和缺漏,借由学生的反馈相应地制定教学计划,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一方面可以营造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如播放轻快的音乐或者有趣的动画在转移学生思考困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择取一些励志的英文网络资源,如名人克服各种障碍的成长史等,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相信不仅仅是只有他个人面临困难,这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过程;鼓励学生克服暂时的困难,相信只要适度的努力,眼前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应该注意的.是,尽管多媒体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并营造了许多教学环境,但教师的作用是不能被其取代的。计算机无论多先进,技术发展多迅捷,充其量都只是一种工具,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才是教学过程中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借助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理论和实践作为教学的基础,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教学的核心和根本所在,运用微课教学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运用
传统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从而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强化,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被不断地运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喜欢和好评。本文简单介绍了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把初中数学课堂内容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于传统教学理念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创新和尝试。微课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的区别是微课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死板、枯燥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兴趣,把老师的“一言堂”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彻底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让学生可课外观看数学老师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内容,不但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在课外学习数学的时间,减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盲目性,从而在本质上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自主?W习的习惯
通过微课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微课的核心就是通过让学生自主地观看和学习微视频来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或通过微课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探讨,或通过微课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在线提交给老师,老师批改后就可以很快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说微课的运用从本质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微课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探讨
1.微课在预习环节的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往往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预习活动。为了提高预习环节的效率,数学老师必须提前制作好微课的内容。微课的内容不但要能概括课堂教授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精华,更要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堂教授的重点、难点、疑点,以降低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和低下的学习效率,从而为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微课在导入环节的运用
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前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的方式影响了学生对接下来授课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课堂导入方式一般都是开门见山式的,如此长期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就会使学生视而不见,从而导致导入环节的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导致导入环节的作用和价值可以被忽略不计。针对这样的情形,数学老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引进微课,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不但找到了兴趣点,而且在无形中学到了数学知识。除了让学生观看视频,还可以根据观看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强化学生的观看效果。
3.微课在知识教授环节的运用
数学老师在课堂的知识教授环节,必须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更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持续下去。这就要求数学老师要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重难点和微课的有效结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时,可把抽象的函数通过微课的内容变动直观和形象起来。可设计这样的微课内容:首先把y=x3、y=3x3、y=3x3+
1、y=3x3+x+1等函数的图象呈现给学生,然后把这些函数的图象都集中到同一个坐标里。而后,让学生对各个函数间的变化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和函数的性质。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就会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4.微课在试题讲解环节的运用
试题的讲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老师讲解试题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一些老师在讲解试题时非常枯燥,学生长时间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造成老师做了很多无用功。面对这样的局面,老师就可以先利用微课把有代表性的试题、综合性的试题的解题过程形象化和直观化地展示给学生,通过动画、图形、色彩等技术手段来描述解题过程,以提高学生对试题讲解的兴趣。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之,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老师应主动把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数学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是对微课、翻转课堂的学习要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微课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6.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摘 要]通过阅读,人们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对于生活和学习尤为重要,可见阅读在任何方面任何场合都扮演这重要的功能,离开了阅读,或许人们就无法生存的很好。会阅读就得先识字,中国有汉语,西方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那么如何用英语阅读,并且读懂,读通就需要我们接受基础的英语语言运用的学习,对于孩子而言,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教会孩子学会英语阅读的途径,方式有很多种,慢慢学会了英语阅读之后,我们会水涨船高似的进行深一步的探究关于阅读的种种方面。孩子们的思维较大人而言比较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没有固定被圈住的模式,那么拓展思维,运用思维在于英语阅读理解中何尝不是一种好方法,于是就有了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这个主题想进一步提升英语阅读,帮助阅读从而提升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这与实际生活便能相辅相成。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理解;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
一、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各年级应达到得阅读技能做了详细得要求和说明,各级目标对学生的要求逐级递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达到乐于阅读的程度,帮助他们基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概括内容大意、在上下文中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基本阅读方法,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去大量阅读从而初步形成阅读兴趣和语感。升学考试中英语阅读理解测试题占了30分,4篇涉及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难度不一,共15大题,每题2分得比重。另外任务型阅读也是阅读中的一个方面,5个小题占了10 分,平均每题2分,这样折算下来100分的题中阅读理解方面的题占了40分,将近二分之一的分值。
二、思维导图的由来和定义
思维导图最初的学名叫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树状图、树枝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心智图是由英国的托尼?博赞(托尼?布詹)于1970年代提出的一种辅助思考工具。托尼?博赞,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他曾因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约3.0亿人使用。心智图通过在平面上的一个主题出发画出相关联的对象,像一个心脏及其周边的血管图,故称为“心智图”。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
下面以外研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下册“Module 5 Look after yourself Unit 2 Get off the sofa”的一个阅读教学设计片段为例对思维导图在阅读课中的运用进行介绍。
本课内容围绕how to keep healthy展开话题。主要语法线索为利用不同的时态给出5条为健康生活的规则。本课以Five rules for a healthy life为标题向学生展示了5条规则,在学生学完这最基础的五条规则后,根据自己的学习量以及实际生活的经验还能拓展出几条规则,从而能生成自己的语言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且文本是学生所熟悉的词汇和句型。在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通过设计了任务并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掌握本文,最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运用到写作中。
任务一:Fast-reading 让学生略读文章,找出这篇文章的主题句和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及文章的结构。同时告诉学生,主题句通常是段落的第一个句子,通过主题句可以快速地把握文章的大意。该任务是训练学生的略读技能,教师要告诉学生略读是眼睛看着阅读材料上的某个预选部分,以获得对所读材料的整体性理解(东尼?博赞,2009a)。学生通过略读很快找到了三个段落的主题句:Get off the sofa.Eat healthy food.Rest while you can.Do not worry.Be happy.Say no to smoking并找出各主题句中的关键词或重要部分,即walk at least 10000 steps.fruit and vegetables.8 hours’ sleep a night.happiness,talk to your friends and teachers.dangerous and harmful 以及文章的标题Five rules for a healthy life.文章里很清楚地就把每一段的主题呈现出来,就算是基础差的学生也知道是几条,是什么。该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每个段落的主要话题,即内容图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涉及的话题是想要健康生活的规则,因此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即总分。
板书关键词,学生认识到文章的结构,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看图1:
任务二:Careful-reading 在大致了解文章大意之后让学生再细读文章,完成思维导图。首先引导学生看图2:
图2以标题Five rules for a healthy life主题,分五个方面展开:(1)远离沙发(2)吃健康的食物(3)尽可能休息(4)保持好心情(5)拒绝吸烟 每个方面都是符合生活实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同时具有了教育意义。
任务三:Post-reading
在理解并吃透文章的基础上,写一篇自己创造的文章,主题是同一个主要,那么在写作这一块也可以自己先制作一个思?S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写出这样一篇好文章,这样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利用思维导图构架语篇内容层次,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拓展运用复述课文,可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联想与创意,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还可以吸引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结语
7.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兴趣教学, 指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 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 掌握技能,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将兴趣教学合理的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生对英语逐渐产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 帮助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一种兴趣, 同时为语言的学习活动提供动力。下面, 我们来探讨一下, 如何将兴趣教学灵活的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去。
2.1 把握时机, 适时营造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爱说爱闹, 他们思想比较活跃, 敢想敢做, 追求新奇事物的愿望较为迫切。因此,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因势利导, 但是不能为了搞好课堂的纪律而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在上课期间, 教师的语调应该尽量丰富, 运用风趣幽默的授课语言, 同时注意使用一些带有悬念的提问, 并且配以丰富的手势以及表情组织快乐轻松的课堂教学, 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适宜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 能够使得学生以愉快的心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在课堂上积极思考, 敢于主动的用英语发言, 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新的教材有许多的内容和场景都涉及到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因此, 教师可是适时的将课堂转变成学生的活动场地, 让他们享受到学习带来的自由快乐的感觉, 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逐渐提高学习的内驱力。
2.2 有效的利用身边实物,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入门级别的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 通常可以利用身边常用的一些时候, 学习这些物品的名称, 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他们的颜色、外形、用途等等,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应学知识以及语言技能。这是因为学生身边的实物, 比较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这样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例如, 在向学生教授文具的名称时, 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盒, 老师先拿出一支铅笔。Say“a pencil”in English, 然后再拿出一支铅笔——two pencils。让学生模仿老师, 拿着铅笔, 然后跟着老师一起多重复几遍,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了“铅笔”这个单词。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逐一教会学生钢笔——pen, 橡皮——eraser等。然后教会学生下面句型:
1) What’s in your school bag?—There is a/an in it.There are...in it.
2) Is there a/an...in your pencil-box?Yes, it is/No, it isn’t.
3) What color is your pen?It’s red/black....
让学生同位之间组成一个小组, 在小组内部进行对话练习, 然后让他们主动到讲台上来表演,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并且能够给他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灵活的状态, 消除他们认为英语难学难记的心理阴影, 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就能熟记所学的内容,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3 创设日常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情景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例如, 在教学去超市购物的对话的时候, 我在课前准备了香蕉、苹果、矿泉水、面包以及橙汁等物品, 在上课的时候将他们陈列出来, 把讲台暂时变成小超市, 老师首先扮演售货员, 选一名学生来扮演顾客:
T:What can I do for you?
S:Yes.I’d like to buy some bottles of water.
T:Ok!How many do you want?
S:Two bottles.How much are they?
T:Three yuan.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
S:NO, thanks.Here is the money.
T:OK.Here is the water.
S:Thank you.
表演一遍之后, 教师可以用之前学过的其他的词汇来套用这个句型, 同时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的同时学生也巩固了所学的句型, 在愉悦的气氛中, 学生不知不觉的就掌握了新学的句型。这样做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2.4 充分挖掘教材, 认真备好课,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增添趣味性
教师在处理学习材料以及学习内容的时候, 一般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逐步的深入教学内容,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认真考虑适时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下, 逐步提升他们的兴趣。其次,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能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兴趣状态。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师的授课提供的便利的条件。例如在讲解课文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下载一些合适的英语听说材料, 同时制作精美的课件, 借助于声音、视频、画面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这一课时的内容时, 笔者课前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篮球明星的照片, 以及NBA的篮球视频, 在上课时, 这一做法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课堂上都踊跃的进行小组多话等。在课堂以及课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 下课之后, 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 让他们到网上搜集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的信息, 用自己所学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型对这一明星进行简单的介绍, 等到下一次课时让学生到讲台上给我们讲解他们喜欢的明星。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 又给了他们一些压力, 让他们在课下也要记得巩固所学内容, 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不断激发其英语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 更是一种情感态度的养成过程。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及学生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的关系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音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生成的重要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基础。学生如果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学习情感, 就能够将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的学习。首先, 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亲自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以及英语知识的有用性, 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并且意识到要想拥有美好的未来以及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就必须学好英语。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就能让学生在主观层面提高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其次, 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投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个细节, 对学生进行认真科学的引导以及热情的帮助, 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使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关心自己的, 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进而能够有效降低之前对英语的排斥心理, 帮助学生由厌学逐步转好为主动好学。最后,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批评以及表扬的技巧和时机问题, 切实维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 作为教师, 我们就必须在课外身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于他们的有点, 我们可以给予真诚的赞美之词。在课堂上, 学生回答正确所提问题, 教师可以在语言上对他们进行肯定, 例如可以对他们说“great/well done/you did a good job/”等等, 在众人面前鼓励学生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出现错误时, 不要当众批评学生, 可以鼓励他放轻松, 不要太紧张。得到了老师的鼓励, 学生就很有可能有较好的表现。教师要记住, 学生的兴趣不是批评出来的, 而是鼓励出来的。获得越多的鼓励和肯定, 学生就越有可能表现的更好, 那么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2.6 经常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
为了有效的增强初中在校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进行交际的机会和场所, 教师可以适时的组织一些难度适中的英语课外获得, 让学生在交际以及参加获得的过程中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 帮助学生有效的认识自我, 增强成就感, 这样学习英语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进而能够较为长时间的保持好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编辑英语黑板报, 或者组织英语学习角,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内容上可以选取课外的一些英文美文, 英语学习技巧, 以及对困扰学生的难题进行解答。还可以成立英语学习小组, 组织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的材料、教学生演唱英语歌曲, 在课间给学生播放英文电影, 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可以适时的组织一些英语竞赛, 例如英文朗诵比赛、英语单词接龙比赛以及英文单词抢答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帮助, 取长补短, 在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 进而让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7 新旧知识相互联系, 启发学生的兴趣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的记忆如此繁杂的单词是一个难点, 如果让学生机械的朗读、背诵、抄写、背诵只会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倦。因此, 笔者在向学生教授生词的时候, 通常以旧单词诱导新单词的方法, 只要将要学的单词与所学单词联系起来, 我就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对这些单词进行比较, 有的是在所学单词之前加前缀, 有的是加后缀, 例如在学习“hopeless”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学过的单词“hope”——希望, 那我们所要学习的单词会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个生词, “hopeless”就是“绝望的, 没有希望的”,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告诉学生, 一般在形容词的后面加上“less”这一后缀, 就是原单词的反义词。这样的话学生不仅仅是记住了这两个单词, 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所说的内容, 就可以轻松的记住许多的单词。复杂的记忆过程, 在笔者讲解下简单了不少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重树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学好英语, 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语言的感兴趣程度, 英语也不例外。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教师的帮助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下, 学生的英语成绩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的增加学科的趣味性, 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起。兴趣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该文主要阐述了兴趣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以及主要的成效。
关键词:兴趣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浅谈英语兴趣教学法[J].校园英语, 2012 (10) :43-47.
8.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一、 巧用音乐欣赏,渲染教学情境
美妙的音乐常常使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美的享受,其特殊的旋律、音韵、欢快的节奏常将人带入特有的意境中。而英文歌曲更是充满了异域风情,让人耳目一新。在教学中选取贴近教材特点的音乐,在适当时机呈现给学生,或集体哼唱,或视频展示,或师生同唱,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更可以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一般过去时这一语法现象时,笔者给学生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这首歌,伴随着舒缓深情的旋律,学生陶醉在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中,引发了他们许多的感触。音乐播放结束后,让学生用英语谈谈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说: “It’s great! This song makes me recall the past beautiful time. They are still important to everyone.”有的学生说: “It makes me cherish the present time.”还有的学生说: “It makes me recall my childhood. When I was a child, ...”有的学生说: “That’s really the good old days.”学生们畅所欲言,既领会了过去时态,同时也懂得了一些生活哲理:怀念过去无可厚非,珍惜现在则更是非常必要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得以强化,师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 利用实物演示,给学生呈现情境
用实物展现来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枯燥单调的英语知识与鲜活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认识客观事物,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共鸣。特别是在一些单词教学中,教师可先用实物来呈现其意思,像食物、文具、书刊、小玩具等。再如一些形容词也可以借助实物来表达意思。可利用坏茶杯、破文具来介绍broken; 用茶杯来表达a cup of ...; 用一张纸来展示a piece of ..., 等等。通过这些实物展示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明了地学习英语,使英语学习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
三、 运用媒体展示,给学生拓展情境
语境是语言类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英语教学,很多学生缺少英语学习的语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制约了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也是造成英语课堂气氛沉闷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真正让英语课堂多姿多彩,达到丰富和改善英语学习的环境,打破那种英语课堂死气沉沉的状况,教师必须创新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声、光、形、色的优势,能够创设丰富多彩的语境,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自然真实地开展学习,这样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更由于多媒体技术在进行信息传递时的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更适应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自然的也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购物、生日、看病等特殊情境,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情境,通过画面中性格鲜明的人物,自然流畅的表达,栩栩如生的场景,再配以适当的音乐,必然会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也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历情境
初中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表演。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将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课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进入角色,真情投入,亲历课文描述的情境,不仅可以起到深化主题,加深理解的目的,更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7B Unit 4 The Ghost in the Park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进行对话表演。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神态以及有板有眼的对话,将文中人物那种诚惶诚恐的心理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达到乐中演、乐中学的真正目的。
9.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九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并逐渐从城市学校辐射到乡村学校。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地理教学 课程整合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决定了它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及区域性的特点,研究范围宽广,研究内容复杂、抽象,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初中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而现代教育中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形成过程等,通过情景再现或创设情境,动画演示等方法都能予以很好地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它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形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显得单调乏味,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组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投影、录音、电视、VCD等媒体,“声形并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带入形象的世界。
学习《西双版纳》,播放一段西双版纳的旅游宣传片,学生全被其中丰富奇异的热带自然景观以及多样的民族风情所吸引,然后将世界同纬度的北美洲南部、非洲北部、西亚等地区干旱的自然景观用图片的形式一一展现出来,西双版纳与这些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感叹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同时,更是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介绍《长江的治理》一课的课前两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断,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原本枯燥的地理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的学习氛围,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地理学的认知范围很大,许多都是学生无法亲见和亲身体验的,也有许多重点、难点,比较复杂抽象,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方说《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而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学生对于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以及在自转公转的过程中会 产生什么现象等问题不容易理解,这时如果教师利用Flash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来演示这一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的情况,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
又例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传统教学中教师口头讲解半天,即使加上板画,很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Flash动画可以轻松突破这个学习难点。首先画面是拥有陡坡和缓坡的一座山脉,显示山脉上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海拔的各点闪烁并连接成线,出现不同海拔的等高线。然后山脉消失,各条等高线投影至水平面形成等高线地形图。短短几秒钟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表现得清清楚楚。最后山脉实体图出现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上方,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得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赫巴特曾说过:“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可取。”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了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江苏电化教育馆编著、苏州大学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196-280页
[2]《谈初中地理的兴趣教学》中华少年 教学版 张冬 2011年1月
10.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
微视频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新兴传媒方式,它适合于在各种移动媒体终端,在移动的状态下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进行播放。之所以是微视频,主要特征在于短,可以使30秒,也可以是10分钟以内。大多数的微视频取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易于理解和获得观看者的共鸣,微视频创作门槛低,互动性较强。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了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有利的工具,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使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微视频独有的特征使得其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一)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便捷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环节的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微视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微”。一个“微”表现了它的短小,表现了它的精。正是由于“微”其传播信息比较方便快捷。微视频的时间一般都在30秒到30分钟不等。对于传播者来说,短小的视频可以快速的传播,也利于及时的发布。这样使得人们可以很看的观看和接收到信息。微视频的这一特点,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可以充分的加以利用。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强调学生感悟知识道理,有所得有所悟。短小的视频材料,虽然短,但是主题明确,教育意义强,和社会现实联系密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视频,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兴趣,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微视频信息容量明确,趣味性强,有利于课堂主题教育的开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展开的,虽然现在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使用PPT之类的课件播放,但是多数老师局限于图片、文字等等材料。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在教育中有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微视频在播放中有声音、图像、文字,信息量大,多数微视频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材料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加关注教学内容,使得教师可以更好的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在观看后也可以积极的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
(三)微视频取材丰富故事性强,在教学中可以做为很好的补充 微视频之所以在网络得以流传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短小精干,同时提供明确的信息内容,同时它取材丰富,故事性强。在微视频中,主要提供目的明确的相应信息,不像传统的文字和图片那样有着丰富的信息含量。这一特点使得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对所教学的知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微视频的播放声音、图像、动态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就连最近在新闻联播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很好的微视频。特别是在展示一些成果的时候,我们将一些成果的数据用相关软件制作成视频来进行播放,学生可以很好的发现其中的要点和关键。初中学生正处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变的关键时期,明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像的结合有利于他们理性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二、教学中使用微视频的几点注意事项
11.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史料,有不少内容是生动有趣的,教学中恰当引用,可以增强课堂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张骞出使西域内容时,我引用了以下史料: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殊无报胡之心。”———《史记·大宛列传》
教学中引用这段史料既能使学生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也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深化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通过深入发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可以深化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例如,关于五四运动,大部分学生仅仅把它理解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很难理解它还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五四運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学生对以上史料进行解读,有助于其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3.拓展历史视角,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教学中遇到某一历史事实需要客观评价时,恰当地引入一些相关史料,让学生对多种史料结论进行分析、思考与评判,无疑会拓展学生的历史视角,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可引用以下史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阅读完上述史料后,学生对如何评价大运河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教师提问与史料的启发下,学生认识到:大运河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连接了南北交通,使南北联系更加紧密。但开凿大运河耗费了巨大人力和物力,使其成为隋朝走向灭亡的一个原因。
二、历史教学中引用史料的几点注意事项
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史料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史料只是教师辅助课堂教学采用的一种方式,它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而存在。
1.注重真实性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不是虚构产生的,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鉴定真伪,力求真实。在教学中,引用史料一定要标明出处,对来历不明的,特别是野史资料,要杜绝使用。
2.注重灵活性
史料形式多种多样,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图片史料和音像史料各有其特点与优势,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形式各异的史料,才能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
3.注重简易性
史料的选择,要和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理解水平相结合,那些读起来深奥,理解起来困难的,尽量不用。如古代史的史料,经常有难认难懂的字、词,世界史的史料,由于翻译和不同的语言习惯,有些语句很难理解,引用这些史料时要格外注意。
12.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一、利用实景进行情境创设
与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相比,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更注重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更加排斥传统意义中的死记硬背、强硬灌注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结合学校实际、班级学情, 利用实景给学生进行情境创设,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譬如, 讲授有关“My school”“My home”一类的教材文本时, 我课下积极组织学生模仿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创设, 并在课堂上尽量通过桌椅板凳、挂图壁画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的家、学校的生活环境,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这样做虽然教师在备课时颇费了一番工夫, 但真正地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然流畅中, 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 提升实践能力, 让英语素养在悄然间提升。
二、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情境创设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视角与眼光。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 也就是说教师无论在备课还是授课的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 情境创设自然也不例外。有些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的过程中, 往往只从自身的喜好与生活经验出发, 直接指手划脚告诉学生如何分组、如何创设情境、注意哪些细节, 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问题角度与具体想法,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学生创设情境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譬如, 我在讲授“现在进行时态”这一语法的过程中, 给学生讲解完毕以后, 让学生自结团队, 根据自身对这个时态的理解,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情境创设。在展示课上, 学生的表现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有的模仿了一个动作, 有的创造了一个故事, 有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讲解, 同时也暴露了他们在理解方面的狭隘与片面。这种情况下, 我的教学目的已然达到, 并且还充分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开展了一条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三、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情境创设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为人所诟病的无非就是在讲台上教师的“一言堂”, 完全桎梏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与创造能力。在新课改实施以后, 笔者又发现步入了另外一个误区, 就是过分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过分忽视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讲台上好似可有可无, 完全把握不住课堂的走向, 课堂流于无序, 在情境创设这方面亦是如此, 很多课堂上的情境创设似乎仅仅是为了创设而创设, 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的主题走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等。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尤其在情境创设这一块, 必须重视教师对于情境创设的把握与宏观调控, 在交流的难易程度上要充分激发学生“蹦一蹦才能摘到桃子”的能力与潜力;在情境氛围的创设上一定要吻合时代的主旋律, 不能流于浅显与浮华;在学生分组的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之别;还有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课堂情境的具体走向, 不能任其自然发展而游离课堂之外, 这样就起不到相应的教育教学目的和作用。
四、通过游戏活动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正好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虽说有了小学阶段的基础, 但远未达到一种成熟的境界, 初中阶段学生还处于一个情感直观性较高的学习阶段, 我们要根据这样的认知现实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 我们要十分注重通过游戏活动来构建有效课堂的情境创设, 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与能力。无论是低年级段的单词学习、语法理解, 还是高年级段的时态掌握与从句学习, 我们都要重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知识特点来创设情境, 设置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在活动氛围中自然学习知识, 提升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法教学情境
运用投影、图片等教学手段, 能为学生创造悦目的英语交际情景, 它形象生动、图文并茂, 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口说的学习活动,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例如, 在学习人称代词时, 我是这样设计语境:T: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four famous people) Who are they?SS:They are Yao Ming, Liu Xiang, Twins and S.H.E..T:Listen to me and guess:who is he/she?Can you?SS:Yes.T:He is very tall.He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SS:Yao Ming.T:Yes, you are right.Who can describe the others?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学生如何积极、如何兴奋、如何投入的情形我们可想而知, 学生学并快乐着。
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紧联实际生活, 让英语情景生活化
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才会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更容易掌握英语要点, 同时也会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譬如假定去买面包的情景, 要有一定的生活实物来增强情境氛围, 要有人扮演售货员, 有人扮演老板, 有人做消费者, 其他学生作为评委共同参与其中, 让大家融入英语的学习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 还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英语表达出来。
总之,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情境创设在其中又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科学把握, 努力探究, 把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落在实处, 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都知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但在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与唤起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当中, 最为高效的莫过于情境创设了。情境创设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种种方法与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悟情感, 学习知识。
13.浅谈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三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广泛使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无 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综 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突破时空的限制,克服文字符号过于抽象、单调的缺点,向学生传递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 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本 论文从多媒体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浅谈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 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法以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如何把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调教师、学生、教育 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多媒体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以前传统课堂中,教师是唯一的语言 及文化信息的传播者和示范者,而现代教学媒体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 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爱因斯坦说过“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激发学生 的兴趣,它可以提供许多语言素材,为英语教学提供生动、形象、逼真的表现效果,为交际 英语提供了素材和情景,大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减少教学难度
现代教学媒体使教学不再枯燥,学生可以直接听到或看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进行语 言交际和社会交往的,如:购物、旅游、参加聚会等。从真实、动感的画面上,学生可以看 到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语言、服饰等,加深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三)能使教学内容呈现更直接、形象、生动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词汇、句型的学习紧扣具体的语境,学生不但能看着屏幕认识新 单词、新句型,还能利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了解单词的发音、词义、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功能,既清楚又生动。例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我从网上找来了很多动物的图片,有声音,有动作,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激发了他们学习认识这些小动物的兴趣,也很 快记住了duck, goose, sheep, monkey, chicken, pig 等,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 趣和学习英语的效率。
(四)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中,把大量的知识、信息快速有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对当今的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一篇几百字的精读,不仅要讲解到大量的生词,还要分析文章框架结构及 中心内容,还有一系列细节和有用的短语、句型和语法点,而且讲解完以后还有反馈练习,可 以说内容非常多,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一地处理完这些环节无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教初三的课文 lesson31 peace at 时,我采用“任务型阅读”的教学模式,提前做好课件,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几个
任务:有听录音回答问题;有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还有课后练习等等。利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我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还为今后的复习留下永久的材料,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 理解,减少了教学难度。这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不过,由于诸多因素的 影响,多媒体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下面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 中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过分追求声像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件主要是以声音和图像构成的,但有时生动的画面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好 奇心被画面所吸引,学生的新鲜感容易取代他们对学习重点的把握。在设计课件时过分运用 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甚至网络技术,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和音响等效果,其结果会喧 宾夺主,淡化了主题,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反而有时会引起反效果。
(二)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多变的变量,教师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充分体现教案的灵活性,充分利 用媒体提供的感性材料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材处理上,要考虑启发诱导、提示方法、深化思想、形成语言、情景密切结合的交际认知模式;还要考虑各种应变的措施,对学生突 发奇想的问题要有解决办法。而使用多媒体需要提前设计好课件,对于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 不可能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如果这样,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多媒 体课件。这是典型的以多媒体为中心、反客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做就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 学的辅助性原则,也违背了现代英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教师态度被动消极,不能充分应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于 信息技术的态度还比较被动,很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调查数据显示,﹪的学生都很肯定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示非常喜欢,很感兴趣;英语教 师也充分认可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有效辅助作用,充分肯定信息技术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力维持、创设情境、达成教学目标等方面以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作 用。然而即使对资源有需求,有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渴望,但他们有想法,却 缺乏实际行动,有的教师觉得课件制作起来很麻烦,懒得花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制作,觉得看 着教案写板书比较容易,因此很少使用电子白板,有的教师根本就不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教 学,而是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法(一)多媒体在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进行对话教学,可将枯燥的对话转化为视、听、说的教学形式,向学生真实 而立体地展示所学语言知识的背景和使用环境,为学生创建一个摆脱母语羁绊,充分调动眼、耳、口对语言信息综合反映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 参与的愿望。学习对话是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句型,根据不同场景进行自由对话。利用软 件进行动画处理后,将课本中的静态画面变为动态画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 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课件在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课文教学是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例如,冀教版初二下册Helen 这课时,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为了更好 地利用课堂教学,并使学生了解这个人,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1.Lead in 首先,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几组海伦?凯勒的照片,让学生们猜猜是谁,以激发学生对 这堂课的学习兴趣。他们猜出来的时候,然后我问学生“What do you know about Helen ?”知道海伦.凯勒的学生马上举手回答,她是美国的教育家,女作家、、、、、、然后,点击出Pre-reading Questions,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如果你是海伦?凯勒的 话,你将怎样面对你的生活?这会马上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学生们就会开 动脑筋,主动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先回答,然后单击出来滚动的答案,由于图像和文字同时 出现,媒体信号强烈,学生的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对所呈现的信息感知迅速而牢固,因 而发言会更加踊跃,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Listening 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听说活动的目的是要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并通过对语言知识 的运用,把理解与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环节,笔者是这样利用课件的。
Listening and following 将课文的音频编入课件,以段为单位,让学生跟着一句一句地 读,每段结束的时候,点击使其停顿。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全段内容。老师可以采用让 学生个别、小组、全体竞赛等方式来检查听读效果。3.Careful reading 细读课文是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 Helen 的身世,著作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有通过海伦.凯勒学生们能学到什么。首先在 屏幕上展示几个细节问题,并简单介绍她的事迹,使学生对照着图片有兴趣的进一步学习有 关她的事迹。这样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分析、综合、比较课文材料,从而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在整个过程中都要借助多媒体,这样节省了很多的 时间,同学们也记得更牢固。.Exercises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屏幕上打出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知识点。另外,在课 堂上学生还可通过学习歌曲,看英语短片来学习。让英语学习不再乏味。(三)课件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书面表达练习是课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从另一侧面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来进行 书面交流的能力。由于课件教学具有交互性强、学时短、效率高等特点,因此运用课件进行 写作训练能达到高质、高量、高速三者的统一。总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现代科技 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会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提高学 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教师的好助手,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多媒体课 件教学是一种新兴事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过分强调课件的作用,而忽 略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性,使课件这样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错误地转变成了教学的主 体。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更好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断增强和开发它的使用功能。这 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和钻研,并正确地看待和利用它。
(四)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应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历史 文化发展的轨迹。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 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综合, 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然而, 在教学实际中, 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 把抽象事物具体化,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媒体课件具有重现力, 它可以不受时间、地 点的限制, 把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故事和异地风情的记录内容重现。同时, 多媒体课件也具 有极强的表现力, 它可以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 借助 视频展现其缓慢的变化过程与现象。以“Food; Festival ”为例,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外国 的饮食文化和节日。但是, 学生都未曾去过这些国家, 对其文化背景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 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感性的知识, 对这些国家能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和了解, 我搜集了大量有 关这些国家饮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并利用这些资料制作成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充满异域 风情的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在欣赏视频和精美图片的过程中了解了外国的一些饮食文化。
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克服传统的教育教 学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进现代教 育技术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建设现代化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 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二)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教师必须不断“充电”才能顺应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要做终身学习者。英语教师要使自己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 行不断地学习。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学的 基本素质,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影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强化 网络意识和网络文化适应意识;应富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卓越的教学监控能力,有效地解 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信息生存环 境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主力军。
(三)教师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英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有利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 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 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合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生能力”作为一种崭 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育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今后我们 将继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方向,深入进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研究 与实践,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行之 有效的方法,使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有效整合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各个地方。参考文献
14.初中英语构词法 篇十四
英语中主要有三种构词法: 1.合成法 合成法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英语中不少新词都是借助原有的词合成的。1)名词+名词→名词basket+ball→basketballhouse +work → housework2)形容词+名词→名词black+board(木板)→ blackboard黑板 loud(大声的)+speaker(说话者)→ loudspeaker扬声器 3)介词+名词→名词(或形容词)under(在下面)+ground(地面)→ underground地下的 4)名词+过去分词→形容词man(人)+made(做)→ man-made人造的 5)名词(形容词)+名词+ed→形容词kind(善良的)+hearted(心)→kind-hearted好心的 6)副词+名词→介词 in(里面)+side(边)→inside在内 down(在下)+stairs(楼梯)→downstairs在楼下 2.派生法派生法是通过在词根上加后缀或前缀构成新词。它不仅扩充了英语词汇,而且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1.前缀 除少数前缀外,前缀一般改变单词的意义,不改变词性;后缀一般改变词类,而不引起词义的变化。(1)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dis-,il-,im-,in-,ir-,mis-,non-,un-等,例如:appear出现→disappear消失correct正确的→incorrect不正确的lead带领→mislead领错stop停下→non-stop不停(2)表示其他意义的前缀常用的有a-(多构成表语形容词),anti-(反对;抵抗),auto-(自
动),co-(共同),en-(使),inter-(互相),re-(再;又),sub-(下面的;次;小),tele-(强调距离)等。例如: alone单独的 antigas防毒气的 autochart自动图表cooperate合作 enjoy使高兴internet互联网 reuse再用subway地铁 telephone电话 2.后缀 英语单词不仅可以通过加前缀构成新词,也可加后缀构成新词。后缀通常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构成意义相近的其他词性;少数后缀还会改变词义,变为与原来词义相反的新词。(1)构成名词的后缀常用的有-ence,-(e)r/-or(从事某事的人),-ese(某地人),-ess(雌性),-ful(一……),-ian(精通……的人),-ist(专业人员),-ment(性质;状态),-ness(性质;状态),-tion(动作;过程)等。例如: differ不同于→difference区别write写→writer作家Japan日本→Japanese日本人act表演→actress女演员mouth口→mouthful一口music音乐→musician音乐家(2)构成动词的后缀常用的有-(e)n(多用于形容词之后),-fy(使……化),-ize(使……成为)。例如: wide→widen加宽beauty→beautify美化pure→purify提纯real→realize意识到organ→organize组织
(3)构成形容词的后缀常用的有-al,-able(有能力的),-(a)n(某国人的),-en(多用于表示材料的名词后),-ern(方向的),-ese(某国人的),-ful,-(ic)al,-ish,-ive,-less(表示
否定),-like(像……的),-ly,-ous,-some,-y(表
示天气)等。例如:nature自然→natural自然的reason道理→reasonable有道理的America美国→American美国的China中国→Chinese中国人的gold金子→golden金的east东→eastern东方的child孩子→childish孩子气的snow雪→snowy雪的(4)构成副词的常用后缀有-ly(主要用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方式或程度),-ward(s)(主要用于表示方位的词之后表示方向)。例如:angry生气的→angrily生气地to到→towards朝……,向……east东方→eastward向东
(5)构成数词的后缀有-teen(十几),-ty(几十),-th(构成序数词)。例如:
six六→sixteen十六→sixteenth第十六four四→forty四十→fortieth第四十
3.转化法 在英语发展过程中,由于词尾的基本消失,衍生出一种新的构词法——转化法,而无须借助词缀,就实现词类的转化。1)名词→动词rain n.雨 →rain v.下雨 shop n.商店 →shop v.购物 water n.水 →water v.浇水 land n.陆地 →land v.着陆 name n.名字 →name v.命名
[注意] 不少动词转化为名词或名词转化为动词,词义没有什么大变化,易于推测出词义。如:answer(回答),change(变化), fight(打架), love(爱), rest(休息), smile(微笑), shout(喊), study(学习), talk(谈话), visit(访问), wish(希望), work(工作)等。2)形容词→动词
last adj.最后的 last v.持续 tidy adj.整洁的 tidy v.使整洁 own adj.自己的 own v.拥有 3)形容词→名词
back adj.后面的 back n.背部,后面 light adj.明亮的 light n.灯 4)动词→名词
stop v.停止 stop n.车站 lift v.举起 lift n.电梯 [注意] ①词形不变,读音的差别(字母s读[z]为动词,读[s]为名词或形容词)use v.使用 use n.用途
excuse v.原谅 excuse n.借口 ②词形改变的转化: live v.生活 life n.生活 fill v.装满 full adj.满的 save v.救 safe adj.安全的enter v.进入 entrance n.入口处
different adj.不同的 difference n.不同之处 注意:形容词---名词 important--importance different—difference
4.缩略词是在音节较多的词首、或词尾、或词
首词尾去掉一个或几个音节,构成比原单词简单的新词。
1.词首音节省略:phone(telephone), bus(omnibus), aeroplane(plane)2.词尾音节省略:gym(gymnasium),ad(advertisement),exam(examination),lab(laboratory)kilo(kilogram),mike(microphone)
3.词首词尾音节省略:fridge(refrigerator), flu(influenza)较长的人名,职业或职位也有缩略的情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