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精选20篇)
1.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一
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开始教学这一单元内容时学生的错误很多,特别是用竖式计算时的错误。错误类型如下:
【错误类型一】:商后乘得的数的末尾什么时候该有01、该有0的没有02、不该有0的却有0
【错误类型二】:商的位置错误(弄不清先用多少试商,导致商写在第一位上)
【错误类型三】:商后乘得的得数对的位置不对
【错误类型四】:会把商和试商的整十数相乘
以上只是几个典型错误类型,学生的作业中还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错误就不一一列举了。
针对收集到的这些错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探索出了几种适合我班学生学习的几种简单方法。
【方法一】:坚持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除数上面标出看作的整十数,以便于试商。
【方法二】:总结了,拿到算式首先“看”,然后先估计商的位数,以及商几比较合适。
【方法三】:快速演算法检验计算结果。
算完后,看看余数是多少,把它和除数比较一下。如果比除数大,则说明还能再拿出一个除数,那相应的商的数字就应该增加1个。
经过上面的长期反复训练,我班学生基本能把商的位置商对,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以上是我第一次教学四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后的一些感受。
2.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二
一、比较文本题目, 让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内容
1.《诚实与信任》。题目《诚实与信任》中, “诚实与信任”是相互依存, 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文章以“诚实与信任”为题, 在于告诉我们:唯有诚实, 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课文所叙写的故事正是揭示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为重要的宝贵东西, 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 课文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 文中的哪句话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呢?
生: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 这比金钱更重要。
师: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小红车主人。
师:小红车主人对谁说的这句话?
生:作者“我”。
师:“我”和小红车主人素不相识, 从未见面, 怎么会有联系的呢?
生: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次小小的行车事故。
……
师:“我”不小心碰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并不因为小红车还超过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就一走了之, 而是主动留条, 希望车主与自己联系, 这说明了在我心里, 什么比金钱更为重要?
生:在“我”心里, “诚实”比“金钱”更为重要。
师:小红车主人, 自己换了反光镜, 拒绝“我”的赔偿, 还要通过电话向“我”致谢, 谢什么?
生:谢谢“我”的诚实。
师:那透露给我们的是车主也把什么看得高于金钱呢?
生:车主也把“诚实”看得比“金钱”更为重要。
师:“诚实”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的“诚实”赢得了车主对“我”的“信任”。
生:有了诚实, 就有了信任。“我”和车主本来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却彼此沟通起来, 结尾竟有相见恨晚, 惺惺相惜之感, 进一步证明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
2.《珍珠鸟》。作者以“珍珠鸟”为题, 无异于告诉我们, 本文是以珍珠鸟作为描写对象的, 除了描写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外, 更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 留给读者寻绎难尽的反思。
二、比较文本内容, 让学生初步习得写作方法
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样本、一个参考, 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丰富语文素养,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从文本中习得一定的写作方法, 从而可以写出文从字顺、中心明确的作文来。
那么, 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呢?笔者认为, 如果让学生对单一文本进行解读, 让学生从中习得写作方法不能够达到最优化;而如果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写作方法进行比较, 比较它们写作的角度, 用词的精准, 描写的思路等, 那么学生就可以从中汲取更多、更优的写作方法。
1.《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一文中, 写作中最大的特点是选材典型, 由小见大。
作者凭着敏锐的感觉, 捕捉了生活中的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 讲述了两位车主以诚信为本, 妥善处理反光镜被弄碎的事。文章以朴实的手法加以描写, 人物间的对话刻画得十分细致, 赋予普通事件以深刻的思想意义, 诚实与信任得到闪光的升华, 收到了即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2.《珍珠鸟》。《珍珠鸟》一文中, 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托物传情, 直抒胸臆。
珍珠鸟的雏儿在作者笔下活像一个活泼淘气、天真无邪的孩童, 它的外形不仅惹人喜爱, 还“飞”、“落”、“站”、“撞”, 它“挨近”、“蹦到”、“喝”、“瞧”, 它“啄笔尖”、“啄手指”, 甚至“趴”在“我”的肩上“睡着”, 还“咂嘴”, 似乎正在做甜美的梦……作者通过写珍珠鸟的自由自在, 传达着作者对珍珠鸟的无限“喜爱”。人们给鸟儿一个舒适、温暖、安全的生存环境, 鸟儿也会给人们的精神增添情趣, 而这美好的境界只有从彼此的信赖中才能得到!
3.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三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中产主动交友的愿望;
2、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明白交朋友的好处并学会主动与人交朋友;
3、在交际环境中通过教师评价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重点难点:学会主动与人交朋友。
活动准备:《找朋友》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向往交友
导入语:孩子们,今天教室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老师,你们看,我们的校长啊,主任啊,还有其它年级的老师,来了这么多!我们先来猜一猜,他们来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或抽学生回答:主要答案集中在“听课”上)老师们究竟来干什么呢?这是一个秘密,暂时不告诉你们!一会我们在课堂上揭晓答案,看你猜对没有。不管怎样,这么多老师看着我们,我们就应该好好表现自己,争取让老师们都记住你的名字,那请同学们先按规矩坐好,每个同学都坐好了老师就会给同学们一个神秘礼物。
1、播放动画视频——《找朋友》(此环节教师要故作神秘状,创设揭晓神秘礼物的答案的情境)
师过渡:孩子们,好玩吧!如果好好表现,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等着我们。
2、谁来告诉我,刚才的这个音乐视频的名字——找朋友。
3、视频中讲了谁找朋友呢?(猫咪、兔子、松鼠)最后都找到了吗?
师相机小结:是呀,他们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你们看看,他们在一起玩得多开心呀!有了自己的朋友就是幸福:你们可以一起上学放学,不再孤单害怕;你们可以一起读书写字,不再枯燥乏味;你们可以一起游戏玩耍,不再寂寞无聊。我们小孩子来到一个新的班级,来到一所新的学校,来到任何一个新的集体,我们就应该像动画中的小猫、兔子和松鼠一样,要主动地去和别交往、主动地去找自己的伙伴。
二、学习交友
师过渡:除了主动以外,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视频,向视频中的猫咪、兔子、松鼠学习学习,看看他们是怎样找朋友的。
1、播放动画视频——《找朋友》
2、学生讨论:动画中的猫咪、兔子、松鼠是怎样找朋友的,哪句歌词可以告诉你这个问题?(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过渡:对了,同学们,看来要找到自己的朋友得懂礼貌,主动握手也是一种礼貌行为。
3、教学生握手问好打招呼(师生演练、生生演练),评价表扬交流时眼睛看着对方的同学。
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视频里发现,动画里的猫咪、兔子、松鼠只有动作没有语言,同学们想想,他们在握手的同时肯定还会干什么?——说话。对了,只握手不说话交流肯定找不到朋友。那请你们想想,他们握手时除了问好打招呼,还会说什么呢?
4、学生思考并讨论:动画里的猫咪、兔子、松鼠们在握手时还会说什么?
5、师引导总结:
①自我介绍:师生演练、生生演练“握手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评价时强调有哪些同学已经学会了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
②向对方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师生演练、生生演练“握手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介绍爱好特长”;评价提醒哪些同学交流时眼睛没有看着对方的眼睛(先表扬让孩子跟着学,现在就是挑刺提醒映入他们的脑海)。
③发出交友邀请:师生演练、生生演练“握手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介绍爱好特长+发出交友邀请”;评价时强调“交流时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并且接收到邀请后要主动积极回应”。
6、向学生提出连贯整个学习交友过程的更高要求,强调说话交流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语气要真诚。然后再师生演练、生生演练。
三、友好結盟
同学们,现在知道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吧!那好,知道了我们就一定要用上,今天现场这么多人,有你的同学,有你们的校长主任,还有老师,都可以成为你的好朋友。现在可以揭晓开课时的秘密了,今天现场这么多的老师,他们来就是想和你们做朋友的,下面请同学们大胆地向别人介绍你自己,发出真诚的邀请——我们做朋友吧!(板书课题)
1、老师带头,学生上台或在位置上向全体介绍自己,发出交友邀请。
2、愿意和台上的同学交朋友的老师或学生主动出列与其结盟成为朋友。
四、小结收获
1、师小结:怎样交朋友,勉励孩子们多交朋友,祝贺孩子们今天收获自己的朋友。
4.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四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主题为《meet my family》,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介绍家庭成员及其职业。关于家庭成员,三年级就有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比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等等。另外,在本册书的第三单元《my frends》中,也学习了关于人物外貌的描述,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家庭成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各种课型的深入研究,各种课型都基本有了一定的固定模式,而这次的“课堂实践-反思-提升”课题的开展,让我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课改带来的课堂的新变化。更由此有了一些更为深入的思考。
一、关于对话课:
对话课的基本模式为3P 教学模式,即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求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在讲授本单元第一课时对话课时,我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了情境教学与游戏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家中的全家福照片来开展课程,本身即为学生的真是生活情境,而不是教师刻意创造,紧贴实际,让学生在心底里感觉到他真的能有学习到的语言来表述生活。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用所学的重点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My family has six people.等表述自己的家庭情况。对于本节课中有一个让学生拿着自家的照片介绍任务,有些教师可能认为对于刚开始接触本单元难度过高,但我认为,这正符合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论断:跳一跳,够得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消极方面是削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积极的说,这更能够刺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用心程度。并且,在获得成功后,他所感受到的成功的喜悦也更加深刻,从而培养学生不是因为英语课有意思才喜欢上英语课,而是因为学习英语本身能够为他们带来成功感而喜欢英语本身。学生的学习往往有入门和高级之分,如何过渡,正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地方。
二、关于词汇课
词汇课,顾名思义,以讲授词汇为重点。四年级阶段的词汇多以名词为主,即所学词汇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这些词汇构成了学生学习英文这种语言的基础,因而地位斐然。已经经历过五个单元的词汇学习,学生们早已习惯了单词的各种呈现方式:图片、实物等等,因而,在本单元的词汇学习时,我只以一种最简单的图片呈现。虽说单一,但是由于学生们对于自己已有知识的输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因而,课堂并不显单调。并且整个过程中每个词汇的呈现都以学生自己即能表达的句子形式进行,十分流畅顺利。单词呈现完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操练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类型的词汇,有着不同的操练方法。比如在学习家人名称词汇时,最好的操练方法就是让学生向同学介绍家庭成员,在学习职业名称时,介绍显然是下策之选,各种职业之间的活动方式不同,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利用TPR技术,将各种行业的职业表演出来让学生猜显然更能刺激学生的记忆。此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训练动觉过程中身心协调、多感官同道参与,提高了肢体—运动智能,而且在玩中看、听、说,进一步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寓学于乐。在本节词汇课上,我多加了一个环节是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过程性评价,即课本的识别练习。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轻松地氛围下学习好英语,但是如何才能够确认他们已经掌握了呢?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关于读写课
读写课相对于对话课与词汇课的研究,要相对薄弱一些。关于读写课的模式,大家都在摸索过程中。但有一点我们能够确定: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的母语汉语中,阅读会有各种策略技巧,策略的应用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英语亦然。小学阶段,英语阅读的材料都非常的简单:三年级以图片为主,四年级简单的句子为主,图片为辅。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材料,都逃不开重点句子与关键信息,即main centenses 和key words。因而在课上教师的任务即为在引导学生找到这些主要句子与关键信息 的同时,获得找的技巧,发展找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能力的发展关键还得看学生自己。因而,我认为在读写课上,教师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材料的每一部分都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学生,学生仅仅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明白了材料,并非获得了阅读的能力。学生在拥有充足时间的前提下,认真阅读材料,整合单元学习的内容,从而理解材料本身,才是真正掌握了阅读的技巧,获得了阅读的能力!
四年级的写,指的是仿写句子。虽说不难,但确确实实是高年级以后学习写作文的基础。尤其是英文的书写原则,尤为重要。在小学三年级,并不要求学生的书写,只会字母占格即可。四年级要修学生能够正确的在四线三格中抄写词汇与句子。受汉语拼音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将英文的书写方式与汉语拼音混淆,从而造成书写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上板书的规范书写,当英语的规范书写 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那么,也就达到了英语写作课的目的。
四、关于集体备课
5.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五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二年级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角的知识概念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介入一种新的数学学习工具“量角器”,所以要求学生会用量角器量出给定的一个角的度数的大小,要要求学生用量角器学会画出指定度数的角来。本单元在以上内容基础上还渗透了两个新的知识点:平角(180°)和周角(360°),借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具密切联系生活当中的实物及图画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
本单元要求学生应用自己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学会拼出特殊的角度数来,比如:90°、135°、120°、180°等。
学情分析:
班级里的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角的分类,都能积极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折叠、演示较好的完成本单元所学内容。还有少数学困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学习工具也能基本完成这单元的学习任务,具体表现在这些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所画出的角的边不直,度量角的方法不准确,造成量出角的度数有较大误差,画角的时候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和一条边不能完全重合,画出角的大小有误差。还有个别学生对量角器上的两排数字理解混淆,一排数字是的角度是有0刻度起到180°,一排数字是由180°起到0刻度线。需要教师指导强调射线在端点的哪一边,或者说角的开口在角的顶点的哪一边而定。
组织教法:
本单元内容是借助学具“量角器”和三角板等直观的学习工具,将数学中的角度引入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物上的角的特点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动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较强。
指导与实践给本单元学生学习内容带来了方便。教师在课堂上编出一些学生容易记忆的口诀或顺口溜,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比如“量角画角都一样,中心顶点要重合,边线射线是一条,角的开口方向不一定,角的度数是唯一,平角原本一条线,不过顶点在中心,周角一圈很特殊,角的两边一条又重合”。通过这些使学生易于理解的`口诀引导学生对五类角的种类加强记忆,从而掌握。
不足及改进:
这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动手操作的较多,个别学生浮躁,在度量角度数和画角时,由于粗心,使较容易的画图常常出现错误,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这些学习较粗心的学生,逐步转化学习方法。
6.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六
高校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质疑,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解疑,通过展示总结、整合。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进行适时的启发、引导、点拨即可。彻底让学生当主人,打造生本课堂。
存在问题
1.对学环节,小组建成时间不长,学生对于自己的分工以及课堂模式还不是很熟练,对学环节似乎流于形式。主要原因分析:
(一)分组不够科学,有部分对子之间学习基础差距过大,导致两名同学无法互相学习合作。
(二)要求有错误的地方用红笔相互修改,而学生对于合作还很好奇,积极性过高,有激情,但没有效果。
(三)要求检查后评定等级,学生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并没有形成,所以等级评定成为摆设。
2.Group work部分,大部分组长完成较好,但还存在个别组长组织能力欠缺,小组合作组织不够有序、有效,合作效果差。
7.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整个单元以主题统整语文材料, 将悟读、演读、诵读相穿插, 融品味、想象、表达于一体, 把读与写、学与玩、说与做有机融合, 活化各项训练, 增强感悟效果, 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美好情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目标
综合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利用课后“用钢笔描红”及练习的“写好钢笔字”和“学写毛笔字”进行书写指导与训练, 练好写字基本功;学会利用插图, 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词典等方法体会“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负荆请罪、巍然屹立、天经地义”等词语的意思, 不断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相关段落, 不断提高默读速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阅读剧本, 排演小话剧;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段、勤于搜集资料等方法, 感悟廉颇知错就改, 蔺相如顾全大局,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品质,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懂得爱人就是爱己;尝试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 懂得报答, 学会感恩;习作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 练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展现人物心灵, 表现人物品质;弄清采访的基本注意点以及具体要求, 在实践中学习采访。
要点提示
本单元可安排13课时, 课时安排及要点提示如下:
1.《负荆请罪》3课时。要点提示:学会阅读剧本, 在品味人物对话中感受人物品质是教学重难点。
2.《船长》3课时。要点提示:感悟船长品质, 透过外表体会内心是教学重难点。
3.《爱之链》2课时。要点提示:紧扣“链”字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学习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方法是教学重难点。
4.“习作2”2课时。要点提示: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重难点。课堂中引导学生抓细节、有条理地叙述。
5.“练习2”3课时。要点提示:“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备课时, 要注意本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通盘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
1.《负荆请罪》备课时要以“负荆请罪”为红线, 串联第一幕内容整体设计, 做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首先, 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探知内容: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其次, 引导学生回忆 (以前学过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要求, 激发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入情入境地读好人物对话。边读边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情, 引领学生体悟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 并带着感受品读文本, 在文与意的交融中体会蔺相如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第三, 帮助学生排演小话剧, 进一步体悟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品质,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促进语言的内化。最后, 以课堂为起点, 激发学生课后走进《史记》故事, 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2.《船长》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比较《负荆请罪》与《爱之链》, 本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想象。首先, 图文结合, 精读场面, 走进人物, 帮助学生理清船长组织自救这条明线。其次, 通过对“可怕、一窝蜂、像疯了似的、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20分钟、动作再快点、轮船沉没了”语句的品析, 披文入情, 理清客轮被撞后情况越来越危急、心情越来越紧张这条暗线, 并通过朗读把万分危急之情表达出来。这样, 明与暗交织, 文与意交融, 水到渠成地凸显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最后, 让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启发学生结合课文的重点语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 体会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也可站在船长或乘客的角度, 进行写话训练,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展开心灵对话,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船长崇高的境界、伟大的人格。
3.《爱之链》是“人间真情”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感受爱、品味爱、升华爱是本课教学的主线, 因此, 应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心理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首先,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此基础上, 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合作研读、讨论、品析。其次, 紧扣“链”字, 让学生感受老妇人暗暗资助孕妇时涌动的暖流, 感知爱的传递, 感受爱的扩散, 感悟爱的哲理: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人人都应该给予别人帮助。最后, 结合课后习题4,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 唤醒学生立体的深层的爱, 进一步体会“爱之链”的含义。
4.“习作2”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表达。首先, 营造爱的氛围。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让爱的芬芳浸染每个学生的心灵。其次, 生成爱的共鸣。图文结合, 朗读《雪人》, 感受作者对小雪人深深的眷恋之情。补充阅读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进一步感受身边的父母之爱。第三, 唤醒爱的记忆。围绕“爸爸 (妈妈) 所做的一件什么事也使我特别受感动”这个话题, 想一想, 并把最感动的事讲给最信赖的伙伴听。回想昨晚直接或间接向父母表达感谢时父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选择一个细节进行片断素描, 现场交流、评议。最后, 完整地抒写爱的心声。
5.“练习2”的教学与上述教学内容不可分开, 是有机的整合。安排了以下内容:
●语文与生活
选择答案时, 要将词语放入句子进行朗读,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细微的差别, 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议老师先扮演主持人“王小丫”, 鼓励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 充分亮出自己的思辨过程。最后, 引导学生学习“开心辞典”等节目形式, 组织游戏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诵读与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感悟人生的价值,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注意激发学生联系相关阅读、生活经验等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时概括引领。
●口语交际
8.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八
3 4 5 6 7 8 9
二、比一比、填一填。(8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三、认认我的小手。(12分)
左手号码是( ) 右手号码是( )
四、选择正确的图形,在( )里画“√”。(8分)
1.宝宝用右手刷牙。 2.爸爸的手表戴在左手腕。
( ) ( ) ( ) ( )
3.叔叔是左手写字。 4.外婆用右手拿筷子。
( ) ( ) ( ) ( )
五、看图填一填。(6分)
(1)小鸟在小狗的( )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 )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 )面。
六、我会走楼梯。(6分)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 )边走。
七、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16分)
汽车:○○ 花: 玉米: 人:
树: 小鸭: 辣椒: 房屋:
八、辨清物品架上的东西。(8分)
的( )面是 。 的( )面是 。
在 的( )面。 在( )的右面。
九、我当小司机(用“→”画出行车方向)。(6分)
向左转 向右转 向前走
十、辨认方向我再画。(12分)
在○的右边画 ,下边画,上边画□,左面画。
9.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九
这个单元已学完,回头看这一单元,主要是认识方程以及解方程,内容抽象,难以理解,为了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我充分利用天平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借助天平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1,学习解方程。在学习解方程时,注重了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实际背景下解方程,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单独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都掌握的还不错,不过,把有些知识混合在一起时,学生容易混淆。比如,方程3x+25=70与3x+5x=24的解法学生混淆了,不知该怎么解了,在教学时,我又把这两种方程做了一个比较,让学生找出它们的不同,每一种该怎么解,专门设计了这种类型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10.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
本节课主要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 ? PartA 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句型“What can you do?I can ...” 询问他人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并能够听、说、读、写sing English songs , dance , play the pipa , do kung fu , draw cartoons 。教学重点难点是掌握五个单词或词组以及熟练运用句型“What can you do?I can ...” 。这是一节词汇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全身动作反应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方式,与教师一起享受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但是,这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
本节课由一首自编chant开始,复习已学动词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I can... 的运用。接着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画画等方式导入新知。而后设计一个TPR游戏和一个找单词游戏达到巩固单词的目标。再者要求学生做一个调查活动,调查其他人会做什么,并拓展She/He can ...达到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课后总结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并回到课文自主读单词和句子。最后一部分是布置作业和课堂评价。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丰富,有学生喜爱的音频、视频、歌曲、游戏等,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不足之处:1、导入部分:
1)在导入sing English songs这个词组时,我唱几句英文歌,让学生猜:What can I do ? 然后直接导入词组。但这是一个稍长的词组,学生很难去掌握。应该将sing和English song分开来学习。同时也应该拓展sing Chinese songs 。
2)draw cartoons 同样也需要分开学习,应先简单画出一幅画,让学生理解动词draw,而后用简笔画描出一歌卡通人物。
3)I can ...这个句子应该在学习每一个单词或词组的同时引出来,如在学习sing English songs时,教师应该及时说:I can sing English songs . 学生很快就能理解I can ...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能力。
2、操练和巩固部分时间分配不均,前部分花了太多时间,以致后部分仓促结束,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头重脚轻。
3、各环节连接不够紧扣。
4、整个教学活动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说、去做。
5、设计Do a survey 这个环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去调查其他同学会做什么,从而达到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是只选几个代表去调查。
6、作业的设计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
7、活动性指令不够清晰。
8、板书方面不够规范,存在个别书写错误。字体略小。
9、情感目标没有及时渗透给学生。
改进措施:
1、读透教材。要对每一课的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掌握透彻。
2、合理分配各环节需要的.时间。
3、板书必须做到规范、清晰、突出重点。
4、教学新知的过程从简单过渡到难。方式多样、贴进学生的生活、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
5、设计各环节要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6、教学活动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以做。
7、新知呈现部分应该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导入。
11.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一
x靚g f? y#5 zi zh? y臁? c"Do ch#3ng
ji"^ m鑙 x鷑 zh#3o l鷑 chu醤 m韓 z?
r髇g y臁? nu#3n huo s"恘g sh? zu? ti"Dn
二、填空。(44分)
1.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客( ) 坏( ) 昨( ) 粉( )
容( ) 环( ) 咋( ) 份( )
3.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耐心地 )等待 饿 得( 发慌 )
( )奔跑 开心得( )
( )成长 冷 得( )
( )劳动 长 得( )
一( 块 )菜地 一( 口 )水井
一( )菜油 一( )白菜
一( )菜籽
4.选字填空。(9分)
幸 辛 在 再 己 已 以 渴 喝
我( )苦地走到离家很远的街上,( )运地( )那家小店里( )次找到这件玩具,买下来( )后就回家了。到家( )经很晚了,我口( )得很,就自( )倒了一杯饮料,一口气( )了个精光。
5.照样子填写。(6分)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来 去 立刻
极了 来 去 立刻
6.填写诗句。(8分)
①写老朋友分别时难舍难分的诗句是: , 。
② 写诗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再回到自己故乡的诗句是: , 。
三、写出句子中带点字的反义词。(4分)
1.天这么晚了,你还要上哪儿? ( )
2.火车在铁路上高速行驶。 ( )
3.这时,一辆新型火车开了过来。 ( )
4.燕子南归天气转寒。 ( )
四、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写序号)。(6分)
①d"恥 ②d"? ③h醝 ④hu醤 ⑤h鄌 ⑥h#3o
都市( ) 还有( ) 好事( )
都是( ) 还书( ) 好奇( )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5分)
1.你们快过去吧( )
2.你不是开玩笑吧( )
3.我就买这支铅笔吧( )
4.开始上课了吧( )
5.举例来说吧( )我们班就从来没有人缺过课。
六、给下列句子重新排队(在括号里写序号)。(6分)
( )我生气地走了。
( )有一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 )我要看他的答案,他怎么也不给我看。
( )小刚来到我家,给我讲明了道理。
( )我们又和好了。
( )我和小刚一起做数学作业。
七、读短文,答问题。(13分)
(一)
一个秋天的下午,忽然间,雨点落下来了。毛泽东看见毛四阿婆正在收稻谷,就连忙栓好牛,跑过去帮忙。有了他的帮助,阿婆家的稻谷没有淋着大雨,可毛泽东家的稻谷却被雨淋湿了。
1.收稻谷的事发生在(时间) ,主要讲(谁) 。(2分)
2.用“——”画出毛泽东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句子。(2分)
3.这件事说明毛泽东是个 的孩子。(3分)
(二)燕子过海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
我看见一群过海的燕子。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就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
1.燕子往哪儿飞?为什么要过海?(4分)
2.燕子看到船后,为什么一起落在甲板上?(2分)
八、写一篇日记。(10分)
12.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二
一、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一) 口算中的错误
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 笔算中的错误
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 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 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 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 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 就是凭感觉做。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 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 错误比较普遍。
(三) 简便计算中的错误
整数加减法中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 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学生熟记于心, 但运用起来却不得心应手。在把括号摘掉的时候括号里的加号总是忘了变成减号, 因此导致错误。
这道题目学生极易和上一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混淆, 尤其是当看到后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整数时, 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再加上题目中的要求是怎样简便怎样算, 因此, 学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在移动数的时候要带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 针对这个错误, 笔者对学生说:“每个数前面的符号就像是数的孩子, 在移动这个数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将它的孩子一起带走, 并保持该运算不变。”
这种类型的题目 (包括乘除法中类似的题目) 学生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 可能这也和每个人的视觉效应有关吧, 对称在这儿起了不小的坏作用。
二、对策思考
传统的计算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从基本训练—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的枯燥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 对于计算教学来说,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如果还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 在课堂教学中, 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 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 寻找解题方法, 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 显得更为重要。
(一)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研究表明, 计算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 学习兴趣高, 计算速度快, 巩固性也强。因此, 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如可以采取“帮助小兔找回家”“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形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的竞赛类的题目, 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中, 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 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可以设计“啄木鸟医生”“小马虎的作业”等纠错练习, 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和校正错误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避免因为单调的计算而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当然, 将一组基本练习融合在一定情境中, 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 注重计算的算理理解
在重点探究算法时, 要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 尊重他们的想法, 哪怕是不合理的, 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 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 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 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 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 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 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 计算这样的题目, 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 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 教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 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 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 学生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 (1) 审题清。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看清数字, 而出现计算错误。有时会把数看错, 如把123看成128, 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 前后颠倒等, 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 (2) 书写明。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 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 如6和0、1和7、3和8;有时因为竖式书写不规范, 数位不对齐而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 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 (3) 计算细。计算时一定要一心一意, 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弄清运算顺序, 看清运算符号。 (4) 检查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 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四) 注重习题的层次性
计算是一种技能, 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与熟练, 并且掌握一定的规律,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的速度。设计计算练习时要做到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从模仿性到再造性, 再到创造性发展, 做到环环紧扣, 逐步提高。既要考虑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 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又要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 避免重复、机械、大量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 坚持计算每天一练
设计准备题, 做到每天一练。在每节数学课前候课的5分钟里, 笔者每天出2道计算题, 或10道口算题在黑板上, 让学生养成习惯, 铃声一响, 就拿出准备好的专门的计算练习本做题。第二遍铃声响起时, 教师讲评, 对容易出错的题在黑板上板演, 同时同桌交换批改, 有错误课后订正。
13.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三
本节课是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My friends》 第一课时part A Let’s learn&Let’s find out内容。本课时的重点是听、说、认读词汇long hair、short hair、strong thin、quiet、friends和用SheHe has long short hair.SheHe has long short hair.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
1.在新授前,我安排了Let’s do 的热身来复习旧知,并用两个猜谜语进行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得导入自然流畅。
2.在新授单词时,我用课件和肢体语言描述的形式呈现了单词,加之板书,引导学生正确的读和写词汇。在操练单词这个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只是对个别学困生进行了单独操练,以点带面纠正了学生的读音。由于本节课这几个单词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出现过,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对单词的认、读掌握的很好。
3.在用游戏“找朋友”巩固单词时,学生虽然最终都找到了“朋友”,但是在“找”的过程中还是不过果断,效果不是很理想。
综观这节课,我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但是由于自己对英语教学的经验不足,本节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单词的呈现上方法单一,个别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等,有待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改进。
14.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十四
螃蟹穿着一件青绿色的铠甲,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它的脑袋旁边,挥舞着一对大蟹钳,这可是它的“防身武器”也是“秘密武器”。它的大蟹钳是非常锋利的,夹住了手指,可是会被夹断的。它身旁还有四对足,前三对足又尖又细,后一对足扁扁的,是用来划水的船桨。两颗小黑米粒似的眼睛,有时还往左右两边转动。如果用手轻轻一碰眼睛就会缩到壳里去。眼睛下面一张一合的就是嘴巴。它的嘴巴是多瓣的,有时会吐着小泡泡,多么有趣可爱的小螃蟹啊!
妈妈把小螃蟹放进一个大盆里。妈妈走了之后,我就一直在逗螃蟹玩。我把水洒在螃蟹身上,小螃蟹马上爬到大螃蟹背上。大螃蟹弄一弄小螃蟹好像说:“小螃蟹快下来呀!我快坚持不住了!”小螃蟹好像听懂了,赶紧爬了下来。我又拿来一根筷子,逗了逗小螃蟹,小螃蟹爬到大螃蟹身后。大螃蟹举起大钳子把筷子夹断,仿佛在说:“谁让你弄它,活该!”我又拿来一根筷子,小螃蟹夹住了。我心惊胆战用力一甩手,小螃蟹是四脚朝天。它马上翻了一个身,躲到垃圾桶旁。
妈妈把螃蟹切成两段,螃蟹挣扎了几下就一动不动了。大约煮了十几分钟,青绿色的铠甲渐渐变成红色,香喷喷的螃蟹煮熟了。
15.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五
1.通过阅读交流, 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感受卓娅和舒拉姐弟两位英雄的形象, 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2.理解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运用课内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的兴趣。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 选取了四篇课文, 其中两篇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 另两篇课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形势,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本组教材把孩子们带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四篇课文中都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本课课型为单元拓展课, 是对本单元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 深化课内阅读内容, 运用课内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自觉进行阅读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选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师生共读。本书主要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两个青年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多来源于书籍、影视作品, 要深切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必须深入文本, 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表达, 把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也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的有效途径。
【学情分析】
战争对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 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类作品的阅读也较少。影视作品中, 战争题材的作品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消解这一严肃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知道战争的危害和和平的可贵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感悟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表达, 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受到教育, 这也是对学生很好的语文能力训练。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复习方法
1.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学习时, 我们在文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举一两处给大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3.小结: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多读读, 多想想, 体会它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拓展课, 围绕单元学习主题, 让学生读整本书。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环节既回顾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又对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整本书的阅读实践。)
二、走近作品, 把握内容
1.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标记处, 耸立着一座纪念碑, 它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的“苏联英雄”卓娅而建造的。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 你有哪些资料愿意与大家交流?
学生介绍后, 老师总结补充:这部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记述了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二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姐弟俩的母亲。
2.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相机指导, 可借助书的目录提取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阅读整本书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 在阅读时搜集相关资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如了解作者、故事的背景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 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本环节意在梳理相关信息, 把握书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整体印象, 为后面的精读和探究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走进作品, 感受形象
1.我们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卓娅和舒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2.小组交流:姐弟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他/她的性格特点, 然后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或片段加以说明。
3.小组上台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与评价)
4.学生边汇报边小结板书:从你们精彩的交流中, 我们仿佛看到姐弟俩的英雄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整体感受人物形象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 做到言之有物。学生既对本书有深入细致的阅读, 又在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四、品词析句, 感悟表达
1.同学们, 在阅读时总有一些句子让我们停下来仔细地回味。打开书, 看看你们读书时勾画的内容和做的批注, 再读一读。
2.学生展示读书笔记, 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预设示例:
(1) 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吗?
(2) 这段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卓娅和母亲在大街上看到一张画着一位战士的招贴画, 下面写着“你用什么帮助了前方?”)
(3)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4) 这些句子让我们驻足回味, 作者是怎样写出卓娅的决心的?学生进行补充。
(此为一个片段的教学, 教师根据情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品味, 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慢慢地鲜明起来,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多好的姐弟俩啊, 但是因为战争, 他们却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教师补充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相关资料。
5.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 可恶的战争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摧毁了无数个美好的家园, 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为了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此环节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这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师要深入阅读本书, 做到心中有数,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五、总结延伸, 拓展阅读
1.读完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你有哪些收获?你又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2.通过阅读, 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 都要找找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关于这一主题, 大家还有哪些书向同学们推荐呢?
(设计意图:单元拓展课所能选取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 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师要整合课内外阅读, 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备课反思】
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克服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 从整体上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整体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 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多种课型, 本教学设计定位为拓展课, 根据单元主题, 选择课外读物, 巩固、延伸单元主题的学习。
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教材后, 师生共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搜集相关资料, 做读书笔记, 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整体性。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学习的模式, 以单元主题为统领, 建立单元内篇与篇之间的联系, 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 对单元主题进行多元建构。在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时, 笔者结合单元“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 为学生推荐《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在拓展课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 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 并不断反思”。[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除了主题这一纽带外, 还要兼顾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把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 在整体观照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连贯性。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要科学划分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课型。每种课型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但彼此并非是完全割裂的, 而是要尊重知识学习和儿童认知规律, 具有连贯性, 呈螺旋上升趋势。在教学设计中, 上课伊始先回顾课文, 复习课内阅读方法, 为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实践作了铺垫,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的重点部分, 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达成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所有课型的教学中, 单元教学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 围绕这条线展开教学, 保持教学内在的连贯性, 才不会让教学信马由缰, 偏离方向。
3.语文性。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可见语感训练的文体沟通乃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色与本质。”[2]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准确的感受力,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在设计中, 笔者试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 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实践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 根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要为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文经验, 形成语文能力。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运用讲述、倾听、朗读、批注等多种形式, 搭建学生语文实践的舞台。学生语文经验的获得, 不仅体现在预设中, 还体现在课堂各要素交互作用下的创生和完善。所以设计还要有一定弹性, 选取的片段只是一种预设, 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范燕瑞.基于单元主题的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路径与教法研究——以沪教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5 (6) .
[2]张大文.我为什么提出“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Z1) .
16.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六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填字成词。(6分)
群雄( )争 青翠( )滴 ( )( )尽瘁 死而( )( )
料事如( ) 滂( )大雨 众志( )( ) ( )( )茹苦
三、用“茅”组词,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2分+3分)
茅( )( )( )( )
1.刘备( ),可见他思贤若渴。
2.诸葛亮( ),才华横溢。
3.经过老师的点拨,我( ),很快就解决了这道难题。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_______,好像一条_______________。冈前几片松林_______,潺潺的溪流_____,茂密的竹林 __________ 。
2.悼公听了很受感动,(对祁黄羊)说:“__________,______ ,你做事如此_______,真是難得呀!”
3.学习了三、四单元,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刘备,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的公仪休,_____的叶欣,_____的_______。其中我最喜欢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4.《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一个出自这部名著的故事:《_________》。
五、排列错乱的句子。(6分)
( )一天,我找来一根小鞭子,赶着小鸭到村边的小溪去游泳。
( )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吟出两句古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暑假,我到农村奶奶家度假。
( )可是,一到溪边,它们都活跃起来。“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游起来。
( )奶奶家养了一群小鸭。
( )路上小鸭晃着胖胖的身体,好像要摔倒似的。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番茄太阳”(节选)
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1.“附”的解释有:(1)附带;(2)靠近;(3)依从。为下列词语中的“附”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附近( ) 附在我的耳边( ) 附和( )
2.“‘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这句话中,“番茄太阳”是指_______ 。(2分)
3.你从明明对“我”说的话中,能体会到什么?(2分)
4.“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是因为( )(2分)
(1)明明要走了,“我”舍不得。
(2)明明的话让“我”感动不已。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sāo)时 有个同学笑着劝道 别生气 大部分老爹都这样 其实他很爱你 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 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 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dǔ)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地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安慰( ) 依然( ) 经意( ) 笃定( )
2.给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3分)
3.(1)第五小节中的“这一切”指的是什么?(3分)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4.假如让你来打个比方,你觉得父爱像什么?认真思考后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父爱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30分)
“拐弯处的回头”这一动作震撼了作者的心灵,影响了他的人生。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吗?请以“难忘的______”为题,将你记忆深处最难忘的一段亲情故事写下来,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17.四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300字 篇十七
我飞快得跑下楼对爸爸说:‘‘爸爸,我变成超人爸爸说:“那你能把这辆汽车举起来吗?”我一个箭步跑到门口举起汽车。爸爸惊讶得张大嘴巴,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儿子真的变成超人了。”
我有了超能力需要去拯救人类,于是飞到空中,看看有没有人需要帮助。我忽然看见一座大桥上好像出了交通事故,我飞到桥上一探究竟。原来一辆装满重物的大卡车压在一辆小轿车上,而小汽车的司机卡在里面,无法动弹。看到他那痛苦的表情,肯定是受伤了,周围的人看见非常着急,大家议论纷纷:“警察还没到,这可怎么办?”就在这危急时刻,我赶紧把大卡车举起来移开,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我使出全力把小汽车的车门打开,小心地救出司机,然后以风一般的速度把司机送到医院。桥上的人们看见了,都为我竖起大拇指,并不断地鼓起掌来。后来,我才知道经过抢救,司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18.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八
第二单元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道不断寻求政局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
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既要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些观察日记怎样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且在实践活动与习作中得到体现?我边教学边琢磨。
首先,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充分注意单元与课文的“导语”,让学生明了单元的重点与课文学习的要求。而且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是围绕这些要求而进行。如:《古诗两首》中除了读懂诗词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之外,两首诗的寓意必须理解,并能结合实际说说。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边读《题西林壁》,边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让他们体会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发生变化,所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再联系学过的课文《画杨桃》,帮助他们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就各不相同。
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古诗中,既让学生欣赏诗句的意境优美,还要引导他们感受词语的对偶,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爬山虎的脚》中描写爬山虎的叶子那一段落,让学生抓住“一顺儿”“铺”等词语让学生领会叶子的整齐、均匀。描写爬山虎怎么爬的那一段,抓住动词,反复朗读,并且用手演示其爬行生长的动作,加深体会。
第三,让学生在领会之后,再三品读,学会写品读文章。并从中学会怎么观察,连续观察,并写出有分量的文章。我在学生学完《蟋蟀的住宅》之后,布置他们自我选材写文章。
1、当一回游客,写写自己看到的蟋蟀的家的样子。
2、当一次导游,介绍蟋蟀的住宅。
3、评论蟋蟀的房子,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在课堂上欣赏了课件,仔细读了文本,回去后又一次重新品味文章,写出了不少好的文章。从这,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仔细观察,怎样细致描绘所见所闻了。
第四、写作之前,预先布置学生观察任务。我们语文老师在教研活动时,就统一了意见,根据本组课文学习目标,让学生先观察,做好记录。在写作时就有素材可写,有内容填充。观察具有连续性,内容具体多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本组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编排,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个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本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这一组的教学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教学时不仅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教学时综合考虑整组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话的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既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在进行本组课文第一课《巨人的花园》的教学开始,我就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童话教育,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童话。为语文园地三的写童话进行教学铺垫。《巨人的花园》中,作者通过巨人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巨人心里的变化。通过对巨人细节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巨人的心里变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习从一个人某个细节去表现这个人的心理变化。将作文的教学融入到平常的阅读教学当中。本组课文中的《去年的树》,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文章。这样的写作方式是学生很少接触的,这里面也涉及到很多标点符号的使用。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一直很注重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对话这种方式去将自己编的故事写出来。
但是在教学当中,我以为学生已经学会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冒号和双引号的使用。在之后的学生作文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仍然迷迷糊糊,不知道应该怎么在作文格子里面书写标点符号。教完这个单元的课文,我发现如果想要编写出好的童话,学生的阅读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而现在,学生普遍都不喜欢读书,因而阅读量也不够,在编写童话的时候,常常出现故事瞎编,没有内容,很空洞。对此,我真的很措手无策,可是为了让学生还是能够写出童话来,也只能够借助于作文书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已按计划顺利完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然而,作者为了更好得表达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或反语的表达手法。
一、对比鲜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白鹅》的作者丰子恺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猫》的作者老舍也同样善用对比手法来突出猫的特点。如,描写猫“高兴时”的特点与“不高时”的特点对比,就使猫的特点鲜明生动起来。猫高兴时,“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它若是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同样,老舍在他的《母鸡》一文中,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描写母鸡“讨厌”是由于这只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描写“不敢讨厌”是由于母鸡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有着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因此,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总之,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二、反语巧妙,明贬实褒,幽默风趣 丰子恺在《白鹅》一文中,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明贬实褒,表面上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喜欢这只白鹅
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一文中,也是如此,如,“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作者的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鹅满心的喜爱。
总之,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倒反”、“反话”。反语有表面和里面两层意思,表面上的意思是语句本身所具有的,而里面一层意思则是说话者的真正意思,这个意思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所赋予的。反语的作用是明贬实褒,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19.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十九
一.梳理课文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内容所留下的印象, 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 我问同学们:咱们监利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 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
二.寻找监利特色, 了解地方文化
说到好吃的, 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 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 水饺米酒汤圆……我打断了他们:请关注监利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是啊, 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也有啊!哪些是监利所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在外地待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阅历丰富些, 大家一致认为有一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 就连监利周边如荆州、岳阳、武汉也极少见到, 而在监利却是天天见面、人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 绝对算监利特产, 那就是团子。
接着了解地方文化:监利的团子有什么文化?大家面面相觑, 团子还有文化?我提醒他们:团子是什么做的?体现了监利的什么特色?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并不只有监利, 以鱼或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却有无数种, 何以团子成了监利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从团子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 从监利的地理气候、监利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 这样, 自然就形成了关于监利团子的“地方文化”。当然, 每一样监利特色食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三.描述关注对象, 提升语文能力
随便说不行, 还得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下来我提出了几个问题, 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1描述团子, 做到色香味形俱全, 要让人垂涎欲滴;2说明团子的做法, 要让人一听就会;3讲述你吃团子的经历, 要让人羡慕不已;4设计团子的吆喝语或广告词, 要让人听了就 想买。面 对“要让 人……”的要求, 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思考。交流展示阶段, 果然是人人有话说, 特别是吆喝语, 不仅有文采, 更是有特色, 再加上当场吆喝, 想不笑都难。
四.重温大师作品, 抒写个性文章
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 的。半命题作文, 要求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监利的团子”吧!监利的“特色”还在哪里?于是, 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 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 监利有庙会 (农历二月二敬土地菩萨) ;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 我们的监利有粽子;过去的北京有吆喝声, 现在的监利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 我们的家乡请喝喜酒……粽子非监利独有, 但鸭蛋也非高邮专利, 汪曾祺的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 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那鸭蛋也就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也不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 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 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 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 写出家乡的特色, 就可以做到“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了。
学生思路豁然开朗, 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团子”“外婆的鲊胡椒”“监利的吆喝”“家乡的二月二”……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下笔, 仍是带领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 从内容到结构, 从主题到情感, 从语言到手法, 力求有效借鉴。同时, 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 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 力求让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 抒发自己的情感, 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 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 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 又有现成的范文, 知道如何去写, 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了要求。后来, 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20.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篇二十
本单元以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为主线,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知识梳理】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能力提升】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的特点。
(1)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革命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了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历史进入到“电气时代”。电力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4.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5.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6.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7.正确认识萨拉热窝事件。
(1)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导致了四年多的世界大战。
(2)塞尔维亚青年热爱自己的祖国,反抗外来侵略是正义之举,但他采用暗杀这种恐怖主义的方式,不值得提倡。
(3)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协商或一些国际机构和平解决。
(4)我们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国与国之间平等交往,和平共处。
8.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9.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等帝国,即使是战胜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了。
(2)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动了民用科技的发展。
【图文历史】
1.爱迪生——电灯泡。
(1)爱迪生:美国科学家,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被誉为“发明大王”。
(2)电灯泡: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3)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
(1)卡尔·本茨:德国工程师,他的主要发明是内燃机和汽车,被誉为“汽车之父”。
(2)内燃机:①19世纪80年代,由卡尔,本茨设计。②用石油作燃料的动力装备。
(3)汽车:①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以内燃机为动力。②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莱特兄弟——飞机。
(1)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2)今天飞机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4.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1)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图1):①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左边是德国,右边是英国,它们分别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2):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②性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③后果:它们疯狂扩军备战,致使大战一触即发。
【直面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江苏盐城)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2.(2011·湖北荆州)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3.(2011·江苏徐州)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勇于创新”的是()
A.蒸汽机车的发明B.蒸汽轮船的制造
c.飞机的成功试飞D.无线电报的问世
4.(201 1·四川攀枝花)以下科技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2011·山东临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1年1月lo Et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诞生于()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6.(2011·天津)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爱迪生D.卡尔·本茨
7.(2011.广西桂林)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国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帷幕。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这么感兴趣,其核心利益就在于石油。你知道石油开始成为重要的能源是在()
A.文艺复兴期间B.新航路开辟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一战”期间
8.(20ll·福建泉州)1870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见右图),其决定因素是()
A.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9.(2011·山东滨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的“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是指()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D.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10.(2011·湖南岳阳)2011年5月初,制造了9·11事件的世界头号恐怖大亨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样带有恐怖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D.古巴导弹危机
11.(2011·山东聊城)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A.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
D.凡尔赛体系确立
12.(2011·四川南充)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重新分割世界而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A.日本B.塞尔维亚C.俄国D.德国
13.(2011·广东汕头)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14,(2011,浙江杭州)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南京大屠杀D.三大战役
二、非选择题
15.(2011·四川成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请简要概括这场“变革”给世界带来的彭响。
材料二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2)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一例)。
16.(2011·山东东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C 5.D 6.D 7.C 8.D 9.A 10.A11.A 12.D 13.D 14.A
二、15.(1)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变革”是指工业革命。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强大的工业国。(2)相关新成果:内燃机、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3)答案示例:轮船的发明使得远洋运输更加广泛、便捷。
16.(1)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电力;内燃机。(3)环境污染。(4)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言之有理即可)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单元概述】_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果。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成为时代的要求。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如法国大革命等;启蒙思想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近代,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牛
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资本主义的先进性和残酷性决定了这一时期世界文化的迅速发展,托尔斯泰、梵高和贝多芬等举世闻名的大师用他们的智慧、心血和佳作共同构建着人类文化的圣殿。
【课程标准】
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4.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5.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能力提升】
1.认识思想解放斗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做了思想动员。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3.近代科学革命成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这是近代科学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
(2)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使人们去积极思考与探索,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3)科学家的个人因素,没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辛勤忘我的实践探索,科技的进步是难以实现的。
4.区分近代文学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
(1)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反映了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的入侵。
(2)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讴歌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革命精神。
(3)梵高的《向日葵》,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
(4)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5)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6)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反映的背景是巴黎公社失败。
注意:《战争与和平》和《英雄交响曲》都反映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直面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广东清远)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7至18世纪,有一批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大力倡导科学理性。他们燃起的思想火花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
2.(2011,广东)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姓名”一栏的填写()
A.但丁B.达·芬奇c.伏尔泰D.达尔文
3.(2011·广东佛山)历史学家怀特在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纪念美国建国日的文章中说,“到杰斐逊起草宣言时,人们已在战场上为那些新学到的自由而战”。美国人新学到的“自由”来自()
A.杰斐逊B.马克思C.华盛顿D.伏尔泰
4.(2011·山东济宁)小明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D.思想解放运动
5.(2011·广东佛山)他的著述“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此著述的作者是()
A.达·芬奇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6.(2011·江苏扬州)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权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日心说
7.(2011·山东潍坊)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对原子能利用的持续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成为热议的话题。历史上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邓稼先
8.(2011·湖南怀化)下列各项成就,属于下页图人物的是()
A.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思想
B.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了相对论
D.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9.(2011·江苏苏州)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②达尔文——进化论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2011·河南)下列哪部作品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俄国社会广阔的生话画面()
A.《战争与和平》B.《老人与海》
c.《百年孤独》D.《人间喜剧》
11.(2011·山东泰安)荷兰原是郁金香的故乡,梵高却不喜欢此花,反而认同法国的一种花,为此他为这种花专门画了一个画册,并且成了他著名的作品。这部作品是()
A.《蒙娜丽莎》B.《向日葵》
c.《墨葡萄图》D.《最后的晚餐》
二、非选择题
12.(2011·山东滨州)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实践的先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都与思想解放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此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14—17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材料二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其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场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
材料三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依据材料三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列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4)概括上述三大运动的共同性质。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D 5.C 6.B 7.C 8.13 9.C 10.A11.B
【四年级上册单元反思】推荐阅读:
六年级上册四单元07-28
四年级上册一单元习作07-22
四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08-25
一年级上册四单元教案09-16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09-24
四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习作08-08
pep四年级上册三单元08-29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1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