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2024-07-31

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精选13篇)

1.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一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离开了词汇,也就构不成语言。

词汇又是衡量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认为:词汇量过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的理念,对中学教师来说,词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们英语教学大多使用牛津版本的教材,本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词汇量大。

学生普遍感到记忆困难,尽管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单词,可是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导致词汇量不足,给听说和阅读等能力训练带来很多困难,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能采用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觉得记忆单词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今年暑期参加义务教育新课程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通过专家的理论指导和观看录像中的教学实例,我对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想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中点滴体会:

一、强调学习词汇的重要性

词汇教学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小学阶段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学了四年英语,由于单词相对简单,大部分学生是靠各个字母拼读的老方法去记忆单词,效果很差。

为此,我常在接手七年级新生的第一节课时,着重强调学生词汇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词汇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学好词汇的重要。

一位叫Smith的教授通知学生下午到校上课,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句话:Professol Smith will meet his class in the afternoon. 不知谁把class 中的c擦了,句意变成史密斯下午要会他的情人(lass)。

教授下午见后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lass中l擦了,句意又变成史密斯教授下午要见他的蠢驴(ass)。

学生从这个故事中能感悟到学好单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英语单词中字母的大小写对单词的意思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China(中国)C若小写就是china(瓷器);Turkey (土耳其)t小写turkey(火鸡),学生从这两个单词中能感受到单词开头字母大小写意义上的巨大差异,从而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词汇的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的策略。

二、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1 在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因此在词汇教学时要做到不能为教单词而教,而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让学生揣摩学习,并联系生活实际,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

交际法理论奠基人费思对词汇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通过一个词和它与别的词之间的关系确定它的意思。”如“I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此句中“well”是副词“好”的意思。

在“There is an old well in the farm”这个句中“well”是名词“水井”的意思,而在“Hes feeling well now”此句中“well”作形容词意为形容身体健康“好”的意思。

这充分说明词汇的学习不能离开句子或语言环境。

2 在词汇教学中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常用单一的方法教学词汇,学生会感到乏味,这样会使学生过早地对英语失去信心和兴趣。

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可以让学一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一些容易混淆的词汇。

如在教学diary(日记)这个单词时,学生常常错写成dairy(奶牛场)。

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单词,我就编了如下顺口溜:fairy(仙女)参观过dairy(奶牛场)后写了一篇diary(日记)。

这样一来,学生非常容易记住这三个单词,学习兴趣倍增,在以后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生也经常利用这种方法去记忆单词,效果很好。

三、教给学生巧记词汇的方法

在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首先,让学生牢记的`是记忆单词必须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即又说、又听、又读、又写。

并且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记住单词,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巧记的方法,就能记住单词,达到事半功倍。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4种最容易被学生所掌握的方法。

1 联想记忆法

(1) 类比联想。

对一个词回忆起一连串与之有着横纵向联系的其它词,如由“basketball”联想到球类其它词football. baseball. volleyball. table tennis. 由“year”联想到时间类其它词:month. week. day. hour. minute. second等等。

(2) 对比联想。

是指通过听觉、视觉或嗅觉对相反材料的联想。

如boy―girl. big―small. hot―cold. student―teacher ...对比联想不仅反映事物之间的共性,还能反映事物之间的个性。

如由black 联想到white。

同时联想到两者共性是colour,其个性一个是dark,另一个是bright。

(3) 无章可循的随意联想。

这是一种发挥想像力,由所学材料通过某种不大合理但又有趣的手段引起对另一语言材料的回忆。

这两种材料之间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正是这种不合逻辑性的、荒诞离奇的东西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学到carrot(胡萝卜),想到parrot(鹦鹉)爱吃carrot(胡萝卜);学到mouse(老鼠)的复数mice联想到mice(老鼠)爱rice(大米)。

在学习以f或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为ves 时我教学生这样联想,thief(小偷)的wife(妻子)用knife(刀)和leaf(叶)把shelf(架子)上wolf(狼)的life(生命)劈成两half(半)。

通过这样记忆学生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而且加深了对这些单词的印象。

2 图表记忆法。

图表记忆是通过视觉刺激记忆,生动形象,容易产生深刻的记忆印象。

如记忆bring. take 和fetch(图1),up 和down(图2)。

3 构词法记忆。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构词法进行扩展教学。

如care这个单词可用构词法引出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

常见的构词法有三种,即合成foot―ball football,派生impoliteimpolite,workerworker。

转化rain雨(名词) rain下雨(动词)等。

4 读音记忆法。

有不少人这样说:“只要能读出单词,我就有十八九能写出来”这话很有道理,因为大多数单词均符合读音规则。

在记忆一些较长的单词时,此法尤为重要。

如记忆congratulation,可通过congratulation去记忆,imaginative通过imaginative去记,只要学生能读出就能写出。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英语词汇的教学,只要遵循教学规律,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英语词汇的教学质量会有所提高的。

 

2.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二

一、“一部曲”:习题精选少量化, 令学生爱不释手。

教师出示给学生的习题应该是精而少的习题, 教师选题应具备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中的“盲点”, 针对考试说明, 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考改革的动向;所谓典型性是指体现一类知识, 一种方法的习题中具有代表性的题目, 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所谓灵活性是指题目的发散性, 便于从情景、设问、立意等方面做多种变化, 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做到选题的精细化。

物理选题要贴近生活, 联系社会实际。使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 同时体会物理的应用价值, 感受物理就在身边。另外关注社会热点, 日常生活现象, 结合物理知识, 开阔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嫦娥奔月的天体问题;手电筒、洗衣机、电风扇、电饭煲等电学问题;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曝晒可能会爆胎等热学问题等。做到选题的生活化。

作业选题形式多样化,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美味佳肴常食也生厌, 时令鲜花赏心又悦目”。我们的作业有常规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说理题;还有发散性的小作文题。例如我们在讲完《动量与能量》专题后, 留了一个小论文, 写出解答高考计算与说理题的得分关键点的短篇论文 (100字左右) ;根据已给学生的作答进行评说、论证、反驳, 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 展示了学生的口才与素质, 让我们体验到了激情与智慧的碰撞;联系实际的应用题等, 根据学生不同的时期的情况设置不同形式的作业, 使新课程理念得到更好的体现, 也使学生在习题练习中, 体会到了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到选题的多样化。

二、“二部曲”:课上习题讲解的精细化, 令学生豁然开朗。

1. 精选习题的展示, 等待问答。

教师出示题目之后要沉得住气, 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审题思考。教师还应观察学生的体语 (面部表情、眼神……) 及演算过程, 了解学生的思维进展, 结合题目的难易程度, 控制好等待学生思考的时间。

2. 问答或板演。

提问时教师要善于把题目拆分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按思维的进程面向全体学生依次提出, 分别由不同的学生作答, 由审题寻找突破口, 到对象选取过程分析, 规律选用, 方程列出, 结果讨论等, 这时要求学生“动”, 教师“放”, 鼓励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既讲正确思路又讲误区所在, 既讲常规方法又讲技巧捷径;也可请同学们板演, 为节省时间, 可对一道题由不同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板演, 或几个同学同时板演不同的题目, 而后集中讲评。板演更能详尽地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发现学生存在的误区, 也利于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将习题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成为表演的课堂、讨论的课堂、动笔的课堂。

3. 归纳讲评, 总结提高。

教师通过学生回答、讨论或板演, 准确地发现学生在知识理解、方法运用等方面的成功和不足, 给予必要的肯定, 及时矫正。引导学生交流解题体会, 总结寻找突破口的方法, 总结解题的规律技巧, 总结易混易错处, 归纳同类习题的共性与异类习题的联系区别,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促成迁移, 真正达到解一题, 会一类, 通一片的目的, 但要注意总结要精练、简捷。

4. 题目延伸, 多解多变。

多解题指在原正解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运用不同的规律、不同的方法 (解析法、图像法、等效替代法等) 解答同一习题, 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也有利于学生将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好中选优, 提炼解题技巧。多变是指改变原题中的设问形式, 依物理过程的延续连索设问, 把思维往纵深发散;或改变题目的情景诸如水平变竖直, 单体变连接体, 光滑变粗糙;克服思维定势。

除此之外, 讲题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教师启发点拨、学生的主动参与, 讲练的结合, 动与静的合理搭配, 群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交替等, 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的习题教学少而精, 针对性要强, 不仅起到巩固的作用, 而且有时间让学生去发散、去体会、去思考、去归纳总结, 真正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

三、“三部曲”:作业处理的人文化, 让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得到发展。

适时适度地写好学生作业评语, 不仅能沟通师生的感情, 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困生, 一句“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的评语, 就树立起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勇气, 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作业潦草的学生, 一句“如果你写得工整, 你的成绩会更优秀的!”的评语, 间接指出了学生的毛病与缺点, 使学生以后作业更认真、字迹更工整了, 紧接着再补上一句“你真的很优秀!”, 让学生感到自信十足;对于迷茫中的学生, 一句“有时间找老师谈谈好吗?”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对于优秀的学生, 一句“继续努力!”就鼓舞了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看似单一的作业, 蕴涵着学生个性特征。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 都能点燃他们心灵的灯塔, 都能诠释他们人生中的困惑, 鼓励他们勤奋学习, 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当然我们还有作业的精批、作业的面批、学生之间的互批等多种作业处理方式, 作业处理的改革让学生体验到了幸福与快乐、苦恼与辛劳。这样, 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需求, 一种学习的需要, 教师根本不发愁学生不交作业的问题。

3.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学生接触学习时就一直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多重要,在高三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作为基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学生主动探究,并且在学生有学习兴趣时,教师要适当加入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探究,不断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正確掌握学习方法

1.分类法。既然高三与其他时期的学习大不相同,那么对于即将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更要学会如何在高三这个时期中将政治知识进行分类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重点知识进行分类,并且按照难度进行分级。

2.理解法。高三政治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复习,因此,采用理解法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政治知识,在重新阅读教材时能够对知识有新的理解和想法,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对身边的事物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加深对政治知识的

理解。

三、抓住教学重点、难点

1.抓重点。在高三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并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但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或是合作学习时间,另外,要淡化知识,注重情景讲解的过程以及根据政治这门学科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习。

2.抓难点。在高三政治教学过程中,虽然政治基础知识已经逐渐减少,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已经逐渐被放大转变成了知识难点,因此,学生需要抓紧时间对这些知识难点进行分拆、强化理解,在这个时间段里教师需要适当为学生补充一些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性工具,这样才能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难点。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的高三政治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一直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需要抓住教学难点、重点,并且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增加一些学习材料,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学习政治知识。

4.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四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也做了多次改革,然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口语习作教学的基础,最新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于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识字写字教学部分作了变动,实行“识写分开”,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字,其中2500会写。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多认少写”。所以,老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变化。当今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特别是具备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认识到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时代在识字写字教学上要有所创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标;识字写字教学;方案

目录

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2

(一)调整识字量

(二)重视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四)教学方法创新

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

(一)、书写姿势不规范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意识

(三)、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没有实际效果

三、识字写字的教学建议、方案

(一)、培养识字兴趣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三)、培养正确书写姿势

(四)、教学形式多样

(五)、及时巩固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小学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识字写字教学也随着进行了改革,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多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针对很多方面做了较大调整变化,认真研究学习新课标对于改进教学、推进课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识字写字教学”的部分主要有一下变化:

(一)、调整识字量

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2500个左右会写”这个整体要求不变,但各个学段“会写”的字数有变化。也就是说,第一、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数减少,第一学段减少200个,第二学段减少400个,第三学段则增加400个。

调整之后各学段的“会写”字任务更能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利于更好的完成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识字教学任务偏重,特别是“会写”的任务偏重。因为,在字的音形义里面,字形教学为主要矛盾/新课标调整后,减少了第一,二学段的“会写”任务,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很多时间做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第三学段,学生已经基本熟练地掌握了偏旁部首/汉语拼音/间架结构/查字典等等,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一些“会写的教学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不重,还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视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汉字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第二学段(3~4年级),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第三学段(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新课标在三个学段都提出了让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喜欢学习汉字的愿望。上课的时候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用适合的方式来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可以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发展了组词造句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当我们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那么乏味的事情了。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在新课标里,强调了“写字姿势要正确”。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教学建议部分,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端正、正确、整洁。书写姿势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方法创新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应该不同。语文教学在不断改革,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新课标更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明白在新课改中要做什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创新教学。用同一方法去教学是不能把识字写字教学搞好的,所以在课堂上要有创新意识。这里的创新就是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要有创新的胆识。课堂上有“不确定性”,这是创新的土壤,课程的可变性的东西太多了,课堂教学毕竟不是公式,它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也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教学切入点。教师教学时的再创造是学生想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给学生做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象、探究,教师只是点拨一下,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再去创造。“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步,教师不要当教学的支配地位,教师可以从教学上解放出来,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新课改教师要有“下岗”意识,让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中越来越不重要了,这样就很好,以学生为学习的主导。

三、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

很多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现在好多小学生高度近视,那么小鼻梁上就架着一副沉重的眼睛。然而,翻开学生的作业,我们可以发现,错别字很多,语句不通顺也是常事。字词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大家也都很重视,但为什么效果不好呢?对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的教学情况我做了如下总结:

(一)、书写姿势不规范

现在很多小学生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有的坐得不正,有的趴在桌子上,脸几乎贴到书本上了。距离“三个一”的要求相差甚远,总之,与最初使用铅笔时形成的习惯、定势等有关。其实大部分学生书写姿势不好是因为他们平时根本不顾自己的书写姿势,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不良习惯。没有一个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势是不可能练好字的。学生在书写时,有的趴在桌上,有的斜着身子,有的翘二郎腿,有的死拽着笔等等。这既影响他们的写字质量,又非常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视力下降,而且写出的字一笔一画呆板。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导致字迹太潦草,卷面不整洁,不爱惜、不会妥善保管工具等等。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各个年级都有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而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喜欢先教拼音,再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词,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的练习。还有的让学生拼音、分析字形/组词造句。这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现象很常见,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就是辅导材料,这样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上学听课——回家做作业”被动思考,被动学习,不仅老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几乎都被扼杀了。

究其原因,是教师常年受应试教育影响比较深,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总之,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照本宣科、闭门教学、不照顾学生的实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再加上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好,就算老师罚读罚写,学生还是会厌学,甚至逃学,又何谈提高教学效率呢?

(三)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没有实际效果

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依然有追求形式的,为了体现课改,课上得花里胡哨。有些学生熟悉的内容还在组织学生积极的讨论,有的在课堂上做游戏,而做的游戏与课程内容联系并不紧密;还有的课做的非常好,但有很明显的“做课”痕迹,而识字写字教学却一晃而过。学生甚至张冠李戴,将这个字音读成那个字音。不按笔顺规则,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字形对了就行了,不会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以及基本功训练,所以,学生书写的作业字迹潦草。这些教师对于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意识薄弱,并没有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如今社会,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而创新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如果只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热烈,那么创新能力也成为空谈了,也就是说,从只重知识传授走到了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极端。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把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分裂开来,重视基础很重要。

四、识字写字的教学建议

五、(一)、培养识字兴趣

俗话说“学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学生有了兴趣就等于开了个好头。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能够快速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星”时,在投影仪上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与此同时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姥姥,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g),我就和谁交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星”的读音。同时,展示和星星交朋友和星星眨眼睛的动画,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想跃跃欲试。再比如,在认识“青”与“三点水”、“日字旁”、“目字旁”、“言字旁”、“虫字旁”、“竖心旁”等偏旁组成新字时,运用多媒体演示“青”与这些偏旁的组合,同时解说:“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热情地和他们握手,还和小朋友们合影呢!你们看,大屏幕显示“青”与偏旁组合成的新字,然后让学生猜这些新朋友的名字。这样,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功能营造了有趣、温馨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写字方法非常重要,因为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字音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偏旁猜读音,如“情、据、苍、抱、固、消”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读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偏旁读字音,如“讨”,偏旁是“寸”,可它读“tăo”,不读“cǜn”,再如“例”,偏旁是“列”,可它读“lì”,不读“liè”。而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料”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今天上集,买米一斗”;在教学“思”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在教学“灭”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一定会进行拓展举一反三。

在字义教学中,很多字和他们的意思相关联,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与语言有关,再如“捎”和“梢”,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它的意思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它的意思当然与树木有关。

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勤思考,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就能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

(三)、培养正确书写姿势

第一,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指肚捏住笔杆的下端前侧面,中指的侧面在笔杆的内侧面抵住,三指握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笔杆倾斜靠在虎口处。握笔时笔尖距离捏笔的手指约一寸左右。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儿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第二,指导学生用正确的书写工具。低年级学生应该用铅笔,而中高年级可以用钢笔书写。第三,尽量避免学生过早用笔。让家长意识到过早用笔的危害,和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第四,训练强化,形成习惯。上好写字课,做好检察、监督,老师还可以每天检查学生的书写姿势,选出班级书写姿势最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各科老师一起努力监督,强化训练。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每一个老师的努力,又需要整体的力量,这样才能制造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来促进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形式多样 1.谜语识字

小学生喜欢猜谜语,教师要是把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谜语识字,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尖”时,可编成:上面小,下面大。教学“岁”:山边夕阳在下沉;教学“七”,十字翘起了小尾巴;教学“明”,日月同辉等等。这样运用谜语识字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2.故事识字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更爱讲故事,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鼓励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的时候练习用。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比较熟悉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作比较。还有在学生看故事书时,学生可以学习新词和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学习生字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在无意中学习了生字,还学会了怎么样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这些生字,还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3.配“画”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帮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

比如,在学习“打、跑、跳、拍、扫、刷、端”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生活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汉字,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识的留意生活中的生字,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吸收各种信息,拓展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5.游戏识字

学生喜欢玩游戏,游戏更是很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比如,通过玩字卡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一张,不会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找出难认字卡放在一边,然后相互之间考字卡,自己不会的向别人请教,然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收字卡,可选一位学生把字卡随意发给多个同学,然后该生读生字,手拿所读字的字卡的同学要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然后大家齐读生字。总之,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游戏,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6.添笔画

一个字加一笔或者减一笔会出现不同的字。比如,“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好几个字(电、田、白、目)。7.掌握汉字规律

利用汉字规律指的是字的提示性暗示,会意字的想象解说,形声字的表义性来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在教学“休”字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在教学象形字“水”、“田”、“火”的时候把字和图联系到一起,这样帮助学生识字/记字/解字。再给学生演示这些字从象形文字演变到今天的字的过程,有些字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形声字占汉字的90%以上,是汉字的主要群体。汉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为学生识字识字创造了极大帮助。此外,还可以带学生制作偏旁及表义表。渐渐地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偏旁的表义后,对形声字的学习也轻松了。

(五)、及时巩固

在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教师可以考虑拓展学生视野,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资源,不仅让学生学得快乐,还要学以致用。例如,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电影、商标、电视、电脑、广告、招牌、宣传标语中主动识字。汉语是母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可以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汉子:同学、亲人的名字、家中物品的的包装等,汉字无处不在。平时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如:上学路上,留意路上的路标、广告牌等等;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相互认识同学的名字;家里很多物品的包装上有很多字等等。当他们能够读出这些字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非常兴奋,相信他们一定乐此不疲。到了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识字基础,这个时候应该指导他们多看课外书,收集一些小故事,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写解说词,也可以给报刊投稿,纠正不规范用字等等。识字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不但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在他们不断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5.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五

紧张忙碌的高一学年结束了。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

我所任教的三个班都是平行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然而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而且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X1班是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上课纪律很难保证的班,因此在上课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维持纪律,纪律保证了才能让那些想听课的学生有所收获。X2、x3班是三个班中上课的感觉最好的两个,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只是课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学凭借小聪明课后从不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总之,三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

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师生们一起在题海中苦战,不知何时是个尽头。中学课堂一节课40分钟,大部分教师常常是口干舌燥地讲40分钟,课堂气氛沉闷,一些学生几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教师所进行的一个又一个典型例题的讲解,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我不如老师”的感觉,没有别的,他们很小有成功的激动,极小产生学好物理的冲动和内驱力,慢慢地觉得“学物理,真累”,以至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受:讲过的题目,一考,还是不会;学生也有这样的反映:做不完的题——不做,肯定考不好,做了,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即使考原题,还是会做错。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不能积极自主学习是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由于教师教法陈旧,“学堂”变成“讲堂”,学生学习的潜能被教师的过多之讲扼杀了,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学习的效率也每况俞下。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教师如何兢兢业业,教学效果都有不会特别理想。

高中生已经接近成年人,具备一定的 “听课”的条件,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有只听教师讲授就可以的,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因此,特别需要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向“探究式”教学方式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向“知能并举,侧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转变,即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获得知识的能力转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参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结合。试图解决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学习,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局面,调动学生内在的激情、兴趣和智力潜能。我们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围绕构建自主互动学习的课堂,总结出了五步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结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效益明显提高。

五步教学模式是:情景导入、学案导学、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达标检测。

情景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如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一节时我引入了在20世纪最后几分钟里,中国、日本和韩国的62名青年学生在北京颐和园成功推倒340万张骨牌,创造了一项新的多米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案例。引起了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让学生进入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学案导学:教师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对本模块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步构建起知识更新体系。学案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贴近学情,难易适中,要对教学内容做认真分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生的知能状况,熟练把握其深广度,提高学案的针对性。克服形式主义,提高学案的可操作性,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点拨提升:对自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并找出本组的共同性问题。

当堂巩固:要留给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的时间,可由组长负责检查落实,进行交叉巩固,确保学生能够达标。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师生共同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达标检测:进行检测并根据本课重点难点留作业。

在五步教学模式中,为了达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必须:

首先要求教师是最佳导演:一是要对学习目标做出充分预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完善、丰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力求简洁、易记,切实起到明确学习目的、指导学习方向的作用。二是要依据学习目标,确定明确的学习任务,编制学习提纲。在提纲编制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每个学习模块的任务,通过具体题目体现学习任务,通过问题引导,引发学生学习。三是要依据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安排和选择合理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选择应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依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和学习任务的挑战性选择合适的学习活动。四是要充分预设,促进生成。对学生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前作出预设。预设包括活动的预设、学生学习困难的预设、展示交流的预设、拓展延伸的预设、质疑问难的预设。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须要有意识促进生成,同时要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中预约生成。

其次是“将一切落实到学生的学”,就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将合作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还给学生,将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从原来的低效走向向高效,即快节奏和高效率。而高效课堂,就必须是和谐的。和谐,就是要创造一个安全、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各种各样的见解而不受到任何指责和打击,反而会因为观点独特受到师生的青睐;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争辩甚至与教师一展高下,真正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课堂是: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行动、自由的言说,生成了一个学生潜能最大开发的学习场。同时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块中下层,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独立学习,高效投入,思维活跃,且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做好学习笔记。自主学习贵在独立、静思、质疑。自主学习结束,要积极投入到小组讨论之中,做到讨论热烈、质疑问难、紧扣疑难、准备展示。在展示交流模块中,学生依据自主学习模块确立本小组的展示交流重点。要求表达流畅、注重方法。抓住问题切入点、质疑点、易错点、混淆点、拓展点予以展示。展示交流过程中,做到细心倾听、引发思考、善于借鉴、学会评价。展示交流贵在语言简洁、明快,深入思考,认真倾听,尊重不同意见。在反刍总结模块中,学生依据展示交流情况,及时总结所学,做到整理归纳、记录典型;对疑难问题及时求教;反思自我、激励发展。反刍总结贵在归纳、静思、反观。

五步教学法模式使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层面。这样的课堂变单向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情感的投入,有了内在动力的支持,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但仅为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遗憾和对问题的争执,享受成功的喜悦而节节课都采取太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都注意自主、探究、合作,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如果长期上这样的课,笔者有一些顾虑,也就是说,教师们将承受几方面的压力:一是教师的工作量太大,不可能长期开展这样的课程。二是来自教学任务的压力。无疑,这样的教学方式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从新课程的几个模块中可看出:从量的角度与之前比较有所增加。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太少。三是来自教学进度的压力。本来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任务量已经够大的了,我们还要将整个高中三年的任务压缩,比如理科班高三一年的时间全部用于复习。但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压力,最大的压力是当前的高考压力,即课改轰轰烈烈,高考又是否考得到。虽然,当前学生学习负担之重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鞭挞之声此起彼伏。可是,教师和家长由于肩负着孩子“应试”的“重任”,却往往对这些声音置若罔闻。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由于绪多因素的影响,当前评价的标准仍然是重分轻能,一味追求短期效应。即高考成绩上去了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学校、教师也就可以交差了。因此,高中教学仍然是以应付高考选拔性考试为首要任务。如果高考命题切实以能力考查为重点,考的是学生能不能想到,是否想得通;这样的考题与学生平时训练了多少题型,多大的题量无关。否则,高中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改革设想,包括教学方式的革新,难有实现的空间。

6.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六

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实现这一基本任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常言“教无定法”,这是指在教学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有:讲授法,任务驱动,小组探究,启发式,分层递进教学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但有些老师一味的钻研课本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很显然这是不合适的。信息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要想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就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部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信息搜索》时,增加课程的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事性,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上海世博”为主题,教师播放上海世博主题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整个课堂以上海世博为主线,将教学目标穿插在一个个学生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授《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安装》时,以《硬件纸牌》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任务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恰当的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将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关于“动画发展史”的知识制作成演示文稿。这个任务中既包含了信息的采集,如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关于“动画发展史”的知识,也包含了信息的处理,如将所获得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内容插入新建立的演示文稿中。学生按照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组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实现情感领域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教学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每个学生的发展有着各自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得到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方式时,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他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正因如此,尊重个性,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次教学正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的具体方式和策略之一,它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编程教学中,由于差生理解能力差,因此我要求这部分学生只要掌握基本语句,写出一种设计方案即可;而中等生则在掌握基本方法基础上有所提高,进行一题多法的解题训练;对优生则要进一步拓宽知识的深度、提高知识的难度,达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并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同时也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四、发现教学,启发思维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依次完成任务,而是启发学生通过探索掌握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尤其要加强发现学习。那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们应怎样让学生发现学习呢?例如,在Excel的教学过程中,数据的统计为教学难点之一,我们可以以一份成绩为例,提出问题:如何得到第一个人的同学的总分,学生会采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迅速得出结论,推出求总的第一种方法,即使用传统方式,将求和的项依次累加得到结论之后,再提出问题:若这份成绩表中数据项较多,如有100项,要将这100项进行累加,采用刚才的方法是否太繁琐?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找到工具栏中熟悉的内容“∑”求和,完成操作,此时得到求和的第二种方法。当学生掌握了第二种方法之后,及时指出,在Excel中提供了许多现成的函数供我们使用,这些函数就放在“f(x)”中,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得到第三种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并非让学生“接受学习”,而是启发学生不断地探究、发现,从各种特殊事物中归纳出方法与结论,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及时的点拨,让学生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善于学习且乐于学习。

总之,对于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的探究,要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说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形式,因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的。所谓教无定法,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教学模式,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4]祝智庭,李文昊。《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新课标下地理专用教室研究 篇七

1. 教育教学

地理教育教学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部分,地理专用教室有地理观测、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演示和地理制作等实践功能。如在学习“中国地形”这一课时,可以结合地理教室中的白板中国地形和投影,利用其设备直接投影出中国地形图。给学生直观、形象地出示中国地形图,在图中找出中国地形的三大分布带,同时对号入座,找出这些山脉的地理位置和外部特征,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增强了学习的效率。

2.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初中地理课堂中的一些地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课堂中的时间有限,不能进行详细的探究,如果使用好地理专用教室,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地理教室中的模型和仪器,开展小组间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地理教室中的星空和星座的仪器,可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一课中,教师展示星空和星座仪,让学生感受地理自然现象的奇妙,会使学生在减少了对于本章的学习难度的同时又了解了地球以外的状况,提高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对策

(1)科普教育。进入地理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两张大幅的地形模型(中国和世界),头顶是蓝天白云天穹的图案,两侧窗帘是高清的地理图像,有中国气候、政区、交通等图,仿佛进入了大自然的环境,营造了地理学习的氛围,充满着探究与好奇。最神奇的是中间的一个大型星图演示仪,可以动态演示春夏秋冬不同时间北半球的星空88个星座图,配备语音讲解,可以观察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培养了学生辨认星座和观察、记录星座视运动的能力。

(2)教学帮助。地理专用教室是传统教学与现代化设施相结合的综合教室,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帮助,使地理教学更加方便、直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在地理教学课程中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各种教学设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非洲”这节课时,可以利用地理教室的多媒体播放有关非洲大草原野生动物的视频,通过声音和图像感受非洲野生动物的丰富和多样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图片,感知非洲的特色。

(3)知识拓展。利用地理专用教室可以进行地理知识的拓展性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如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启发下,利用相关材料和工具制作教学用具,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开发学生的潜能,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在地理教室可以和学生共同制作教学用具,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如在学习“认识地球”这一课后,可以师生共同制作地球仪,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经线、纬线和地轴的区别,开发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延伸了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建议

虽然地理专用教室对于初中地理课程的帮助很大,但是在地理教室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于先进的地理专用教室内的设备,有些功能不太会用,缺少专门的地理专用教室使用的培训和指导;地理专用教室使用的相关交流会比较少;地理专用教室内的设备维护次数较少,遇到问题才会维修,没有时间上的保证等。一是仪器的使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重视地理专用教室相关仪器的使用培训,教会教师们怎样熟练和有效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因为有些仪器的操作是比较难的,需要有相关的指导,教师们才会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二是举办相关的培训。举办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培训会,举办相关培训和讲座,增强地理专用教室使用的效率。利用相关培训会,教师可以学习平时教学中不会操作的一些方法和技能,对于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寻求帮助和解答,这样可以提高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效率。三是加强地理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提供地理教师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共同解决地理专用教室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地理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共同解决地理专用教室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一些新的、好用的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方法。

四、结束语

为了促进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实地理教学实践与应用环节,学校建成了地理专用教室。地理专用教室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在地理教学环境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初中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室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总之,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对初中地理课堂的灵活性、趣味性、高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能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摘要:地理专用教室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在地理教学环境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文章对地理专用教室的功能、使用对策和使用建议进行研究,能对初中地理课堂的灵活性、趣味性、高效性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专用教室,初中地理,功能,对策

参考文献

[1]张雅琪.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07).

8.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历史复习  单元知识体系   通史知识体系   纵横知识归纳比较  专项练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121-02

从2004年起全国各省份陆续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广西于2012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这就使我区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向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百色市靖西中学地处中越边陲,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对初中历史教育重视不够,高中历史教学很难站在一个高的起点。2015年是广西新课程改革第一届高考,如何让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有效进行高三历史复习,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四步法”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以下是高三历史复习“四步法”的教学实践,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步:夯实基础,构建单元知识体系,辅以时间轴及强化单元练习

杨宁一教授说:“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有一些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能学生接受了历史教育之后,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等,都没有掌握。”历史高考本质上就两大系统,一是知识的储备系统,二是学科思维的训练和养成。任何能力的考查都以基础知识作为载体,而第二系统是以第一系统为前提的。离开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将成为无源之水。高中历史复习涉及的知识量多,记忆量大,复习时间有限,加上广大的农村中学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去自主掌握教材、夯实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进入高三复习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夯实基础。高三历史复习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复习每个专题知识之后,自主进行专题单元知识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并根据史实内容辅之时间轴,通过对知识网络构建及时间点的对应,再通过强化专题知识,学生能较好掌握知识点,基础知识能得到有效夯实。如人民版必修1第一专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学生通过知识网络构建中出国古代政治制度重点要把握的知识点有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秦的中央集权制、古代的选官制、监察制、中央官制;元朝的行省制;明清专制主义的强化等内容。学生构建好单元知识之后,发现知识点和朝代会张冠李戴,很难对号入座。这时指导学生画时间轴,列好朝代顺序,把各项知识点往朝代一套,知识点、朝代顺序一目了然。知识网络与时间轴的巧妙结合,必然有了清晰的知识脉络,学生对号入座掌握了相应知识。在此基础上,精选专题能力专项练习后,这一专题相应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得到夯实。

第二步:构建通史知识体系,并结合重点知识进行小专题拓展训练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教材、选修教材,采用的是“中、外史合编”的形式,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全球史观很有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看待事物的整体性的能力。但这种编写方式的弊端却是割裂了历史的时间性,使历史阶段展线索无法清晰呈现。而通过通史知识网络构建,有利于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整体和全面的了解,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历史学习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高三历史复习的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会构建通史知识网络,即把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构建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把握某一历史时期的整体感。如复习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时,引导学生把必修1、必修2、必修3的中国近代史内容进行整合,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知识网络构建,如表1所示。

表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政治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主要事件: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主要事件: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思想文化 “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潮指导了洋务运动的进行;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形成控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社会生活 西方科技在生活中逐步推广

总体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上表完成的是通史知识网络构建。通过通史知识网络构建,学生对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史实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对阶段知识的整体把握。结合这一阶段知识,可进行“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小专题拓展复习,以深化对洋务运动、近代化的理解。

第三步:纵横知识归纳比较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而同一时期的历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高三历史复习中,适当运用纵横比较法了解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生的事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的类似事件,可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一个新的立场理解历史知识。

高三历史复习的第三步,对一些重点、热点、难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通过对相关知识的纵横比较,进一步提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如复习热点“城市化进程与人口问题时”,笔者精选了中国古代几次人口迁徙高潮、中国近代“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发展与控制、现代的“务工潮”“留学潮”、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演变等材料,以及增加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三次科技革命等材料,对材料巧设各式问题。通过对史料的探究和问题的探讨,学生在纵横对比中掌握了中外城市化进程的概况,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史实,由此还可得出一些结论性的认识和总结性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应用、分析、比较、评价的能力,有效提高历史总复习的质量。

第四步:进行题型专项练习,有的放矢,提升能力

高考考查的第二项是学科思维的训练和养成,即知识的运用。完成上述三步之后,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则进行第四步的能力提升训练。能力提升在于能应对各类万变的题型。而专家常说,历史高考题型虽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变的规律,做题也便可达到运筹帷幄,以不变应万变了。高考题型的多样化,即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笔者从茫茫题海的新课标考查题型进行分类,精选试题组成以下几类题型:(1)选择题类型:历史概念阐释型选择题、文字材料主旨型选择题、图片信息型选择题、数据计量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逆向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评价型选择题、史观型选择题等10个类型题;(2)非选择题类型:历史主题型非选择题、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纵横对比型非选择题、探究论证型非选择题等。掌握各类题型及解题技巧,是高三历史复习的一个归宿点。

题型进行分类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及时做好引导、点拨非常重要,及时引导、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在训练中总结,在训练中进行反思,以达到学生能有效归纳解题方法。如做纵横对比型非选择题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相同”、“差异”、“变化”、“演变”等提示语,弄清命题者意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找到相关信息,组织答案,学生在此引导后会忽有所悟,进而明确解题方向;做观点评述型非选择题时,指导学生懂读题,此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等提示语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答题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步骤回答。做过各类题型,学生今后碰到类似题型便轻车熟路了。通过分类题型的训练后,总结出类似公式的方法,学生在今后碰到类似题型,做起来便得心应手了,这就是第四步所要达到的效果。

以上仅是笔者在新课标下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农村高三历史复习的“四步法”。农村高中历史教学起点低,学生基础差,高三历史复习任重而道远,农村高中教育面临种种困难,也不可能因“四步法”复习就可以立竿见影。但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探索,我们会不断取得进步,跟上新课标的步伐,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农村高中历史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简介】罗绍凤(1976- ),女,靖西市靖西中学高中历史一级教师。

9.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九

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课题来源: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课题批准号: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撰写日期: 年 月 日 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历史教研组自2008年7月份至今承担了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课题“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的实验工作。本课题组本着“从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教学”的原则,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及学校领导老师的通力配合下,经过两年的实践和实验,已较为圆满完成研究工作,现进行结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随着2004年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在“课标”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民族和全人类的命运。”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比较,要通过历史学习达成课标提出的要求,仍以“尊重历史、追求真实”为立足点,肯定和重视对课程知识教学的地位和价值。

2、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科体系和编写体例的载体是课程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科体系和编写体例是依据“课标”进行构建的。在学科体系上遵循以“人类文明进程为中轴线、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原则,高中历史课程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和六个可供选择的模块。在编写体例上遵循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时代性的原则,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既注重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突出以必修课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拓展的格局,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力求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时序性、整体性、多样性,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和课标的要求,突出了课程知识的载体性质,而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及个性发展始终离不开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但现行教材中却出现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规律、历史结论阐述的重复或模糊不清,甚至模棱两可、立场相左,使老师和学生难以适从,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最初动机。

3、“三维目标”和“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需界定学科课程知识。

在当今的中学教学中出现“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主流版本的有“岳麓版”和“人教版”,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界定学科课程知识;如何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教学来实现课标的三维目标,并体现课标基础性、多样性、时代性、人文性的精神,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既传统又富挑战性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怎样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依托,立足课标、纵揽全局、回归课堂,使师生能“有选择地讲与学、有目的地合作与探究、有收获地追寻历史的本原与魅力”,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持久驱动力。

4、健全课程知识和培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归宿。

我们并不完全否定“一言堂”、“满堂灌”,因为这样的做法仅仅是教学手法的问题,我们 反对的是整齐划

一、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反对过分追求统一性、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反对过分强调分数的唯一性、忽视技能的可塑性,反对知识的至上性、忽视人性的多样性。我们更反对离开历史事实而无节制开展无谓的探究活动,既浪费教育资源,又使受教育者难以得到有效的收获。我们追求的是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突出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发掘课程知识中可以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和资源,重新构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力求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归宿。

二、课题理论依据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指导,依据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市情、校情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力求探索出重视课程知识教学的可行途径,并为体现历史学科在新课程中的发展价值服务。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教学实践、调查研究,总结新课程标准推行过程中,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教学中出现的主要现象、问题。

2、提出和创设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意见和可行的建议。

3、制定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相关基本理论。

5、全面实施对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6、体现历史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科价值,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对历史学科中必修课的不同模块、单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制订详细、可行的教学目标体系。

2、根据不同模块、单元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力求安排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课程知识教学体系。

3、根据对课程知识教学的目标要求,探索对课程知识的教学方式,并在此课程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主,包括实验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

四、课题研究进程

(一)准备阶段(2008.4—2008.7)

1、认真分析,确定课题。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教研组组会进行探讨研究,初步拟定《新课标下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的课题,作为本课题组的主攻目标,并呈报汕头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根据实际,分解课题。根据课题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和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对课题进行分解:什么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知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知识教学、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评价问题等等,形成本课题的主框架。

3、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认真组织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等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并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先后学习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走进新课程》等刊物和专著,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质,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作准备。

4、组织调查,修定课题。

通过本校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并结合相关学科在教学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采用集体讨论和自主选报的方式,确定个人研究方向及主要承担任务,力求充实和完善课题的研究。

(二)实施阶段(2008.9—2010.6)

1、组织调查研究。(2008.9—2008.10)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制作既切合实际又能反映当今中学历史教学要求的调查问卷,对本校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技术手段对掌握的情况和数据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学校,听取学校及老师们的意见。

2、在教学实践中研究问题。(2008.10—2009.12)

通过我校有普通班、艺术班的特点施行教学,从中观察、总结当前中学历史对课程知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论证课题开展的必要性及方向。

3、制订修正性意见、评价方案。(2010.1—2010.3)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依据研究目标和分解的课题,从对课程知识教学重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课堂教学新结构等方面制订具体的实施修正性意见和评价方案,力求以具体的目标和评价方案规范、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课程知识的教学进行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4、在教学实践中检验研究问题。(2010.3—2010.6)

根据制订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行之有效的实践,并通过开展组性、校性、区性、市性公开课检验,探索课程知识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观察、座谈交流、反馈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情况,力求从实际出发检验实施意见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5、对反馈情况进行反思研究。(2010.6)

根据实践情况和目标,力求从本课题的总目标出发检验实施的效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教学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0.7—2010.9)

1、整理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3、专家鉴定结题。

4、课题理性反思。

结合研究成果,进行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验证,探讨如何改进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课题研究、实施加以完善,为新一轮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力求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使命。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界定

高中历史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具有丰富历史信息、历史内涵的事件、人物。具体是指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经济变迁、思想文化成果等承载历史信息的事实。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历程、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20世纪主流思想的演变等。

通过界定,为不同年级、班级的教学提供了控制深度、广度的标高,逐步形成“高一打基础、拓宽知识面、培植学科情感,高二加深度、分析探究、提升学科素养,高三要全面、知识技能并举、增强综合素质”的系统教学观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层级提高、螺旋上升的机制,也为教师的教学创设了有效的循环上升空间。

2、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形成比较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应明确调查的目标及调查对象的心理、年龄、学习特征,为制作问卷、指导填写、撰写报告提供大致的范围,而不会导致调查失效。其次,应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跟踪,在保持调查样本、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适当依据年级特点增加或变更符合实际的内容,以便于适时、准确、有效对学生学习状态、教师教学要求作出客观又有利于持续发展的评价、指导。最后,运用统计测量、定量定性分析、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对获取数据进行纵横比较,客观、科学撰写调查报告,以利于研究实验。

3、教学论文、学法讲座

理论来自于实践,有效的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指导。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共完成12篇较有质量的论文,其中涉及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知识、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课程知识教学的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尤其是“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几点看法、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落实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课堂模式评价、新课标下课程知识教学的思考、新课标下高考历史科复习方法初探、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等论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同时,我们根据问卷调查、座谈、观察、纸笔测试等途径了解、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需求,适时开展学法讲座,重点解决好高一的“读与记”、高二的“记与用”、高三的“用与答”,力求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诱导学生学生解决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诱导下自主学习、在同学的合作下自我激励、在实践中得到素质的抬升”。

(二)实践成果

1、举办各类公开课、撰写教学设计

两年来,我们举办的各级公开课有8个,撰写的教学设计有8份,在区、市都获得较高的评价,其中获得省级奖励有1人次、省级交流2人次;市级奖励和交流有5人次。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及评价方案 我们已探索出一些有益于教学的课堂新模式:(1)教师诱导式

在汲取新课改依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教材“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跳跃性、探究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效能,致力于建立“知识量分布合理、思维层级科学、师生关系融洽”的新课堂,具体是遵循教师“信息输出—问题导引—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分析评估”、学生“信息输入、储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辨析—知识储存、应用”的程序,即每节课基本上遵循了“复习巩固—新问题提出、探究—整理巩固”的过程,这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

(2)师生互动式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具体是:教师布置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学生解决问题、合作完成—教师点评、思路整理—师生合作总结。如辛亥革命的成败、洋务运动的评价、儒家思想的历史价值等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探究价值的问题便是采用这种模式完成探究的。

(3)生生互动式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仍然应明确“授之以渔”更重要于“授之以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就一些专门性问题开展活动课,如“古希腊神话人物与人文精神的萌发、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的变更、古代民本与近代民主思想”等。具体是:教师提出、分解问题—学生合作选题、定题—搜集、整理资料—模拟采访、辩论、讨论—学生代表、教师点评。

综合上面三种模式,都离不开师生的配合,我们反对哪种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更反对哪种放纵自由的极端行为,我们遵循的是寻找师生合作的最优化途径,充分利用、发掘可开发的教育资源,以理性、务实、创新的眼光去看待新课标,去品酌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契机与收获的欢欣。

评价方案根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制作,较之传统突出对知识传授的评价,主要有三个特色: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尤其是突出最难体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2)突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感受、收获的评价,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对教师评价的做法,做到以学论教、评教,更能反映新课程的要求。

(3)对教师的评价更具综合性、挑战性,既立足对知识功底的评价,又突出对教师运用有效教学手段、主导地位体现的评价,既综合权衡教师的素养,又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某一片段的评价。

3、自编教学提纲、试题、CAI课件

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教学实践,我们已形成一套适合不同版本、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自编提纲,一套按照考试说明顺序编制的同步测试题,一套可供参考的CAI课件等学科公共资源。

(1)自编教学提纲

①依据“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将岳麓版、人教版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采用“模块与时序并行、中外分开、中外混编”和““通史与时序并行、中外分开、中外混编”两种编写方法,克服了不同版本的差异,有机融合不同版本中课程知识,为教学提供了可以控制的知识范围、难度标尺、大致的能力层次,指导性较强。

②依据学生实际和个体差异,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编制内容、层次、形式不同的提纲,有简纲、表格、网络、细化四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筛选,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为其能力、认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行的基本途径,实用性突出。

③依据课程标准和最新考试说明编制符合课标、考纲顺序的提纲,有简单、重点、细化、中西结合四种形式,既适应于平时的教学,也适应于考前指导、复习,对于进入高三的学生意义重大,可以压缩知识、整理知识、突出考点,应用性高。

(2)自编试题

依据模块和考试说明顺序编制,包括全套同步测试卷、综合检测卷2份,两年来命制的区、市模拟题2份,具有较高参考、应用价值。

(3)CAI课件按照模块顺序进行整理,共有课件237个,对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六、课题价值反思

1、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两年来,本课题组全体老师进行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学生的认同,在各级的教学评比中屡有收获。

(1)举办各级公开课共8个,其中区、市级以上2个;撰写教学设计共8份,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有4份;有12篇教学论文区、市两级交流获奖。

(2)谢维江老师先后被评为区、市优秀教师和校、区、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蔡璇娟老师被评为校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林伟江老师获得澄海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市二等奖,被评为校十佳青年教师。陈斯亮老师被评为校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历史教研组被评为校先进教研组、汕头市示范教研组,并就教研组的建设参加在深圳市举行的广东省优秀科 组建设研讨交流会。

(3)教研科研氛围进一步浓厚,教研组活动形成制度化、具体化,每4周举行一次活动,安排主讲人,集体讨论协商;备课组进行经常性活动,集体备课、探讨问题。全组教师凝聚力、教研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4)教师在观念转变、角色转换、知识更新、教学手法创新、教学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在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获得较大的收获,历史科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为继续实践和推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5)为系统进行学科教学、学生培养积累了资料和经验,同时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研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做法,收到一定的效果。

2、尚待研究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课题研究的理论准备不足,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统计理论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中学课题组研究课题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课题组虽然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但仍力不从心、抓襟见肘。

(2)教师的知识储备略显不足,新课标的推行重视了学生的存在和价值的体现,对教师的学识、生活视野、思维视角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如何进一步开发有利于落实课程知识的课程资源是本课题组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3)如何通过对课程知识教学的研究推动本学科其他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如继续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评价技术和模式、教师培养方式和机制、相临学科的有机结合等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4.《浅谈高中新课标的特点及基本实施策略 》, 左世友。5.《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王苏,教学研究,2002.6。

10.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 篇十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快速地识字呢?教者必须要研究教学方法,从多角度思考,合理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 方法 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至少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左右,且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然而,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使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有必要积极研究识字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集中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比赛法激趣。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2、组织游戏活动,提高识字兴趣。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游戏中实现字词的意义建构,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兴趣。如在教学《画》一课时,要识的字多为反义词,我把六对反义词做成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表演,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能牢牢认识动物的名字。

3、简笔画激趣。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教“鸟”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鸟”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鸟的样子。老师指出“鸟”上一撇表示鸟的嘴巴,一点是鸟的眼睛,并用彩笔突出这一点,再说:“如果‘鸟’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一定会牢牢记住这个字,不会写漏这一点了。

4、编口诀激趣。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明:太阳、月亮交朋友。泪:眼睛里流出的水。林:两棵树木并排站。双:两个“又字”是一双。肯:月亮不肯止步。种:禾苗中在水中央。

5、猜字谜激趣。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什么圆圆像盘子(日)?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什么清清哗哗流(水)?两人土上蹲(坐),一人门里蹲(闪),四面不通风(田)。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也非常好。尤其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

二、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先利用实物、多媒体、图画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这样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多媒体的声、光、形、色的优势特征,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

1、实物教学。《菜园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课前,老师在教室里事先摆放着带来的 “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菜园里”。让学生四处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进而认读词语——茄子、辣椒、黄瓜等。并设计如下情节:(1)教师拿出一种蔬菜,让学生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2)给蔬菜贴标签。(3)给蔬菜做广告。

2、多媒体教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静互换的独特功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三、在阅读、运用中巩固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把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他们可以利用传播语言的各种媒体,通过展示、评比,看电视、商场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如,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商店里的物品标签,商场里的广告牌或者商场名。

四、教给学生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识字教学要对其充分利用。教学中,教师授人以“渔”,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例如《人口目》一课全是象形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规律。这些字和图相像,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又如拼音识字法,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学讲普通话的工具,学生一旦掌握了汉语拼音,就能轻松自如的学习生字。另外还有部件识字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也”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女”旁,组成“她”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组成“池”字;有的学生加上“马”旁,组成“驰”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弓”旁,组成“弛”字„„通过组字,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写一遍。”写字也是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看图上小朋友坐得又正又直。写字时怎么办?头微微向下低,眼睛离本子一个笔盒长,手离笔尖两、三个手指宽,胸离课桌一拳远。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姿势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良好的书写姿势。

其次,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写字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基本笔画、基本笔顺和间架结构三方面。汉字是由十几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要想组合得好,必须学好基本笔画、基本笔顺和间架结构。第一步就是掌握好基本笔画。汉字难写,初学儿童很难掌握分寸,所以写出的字横不平,竖不直,撇两头一般粗,捺没有脚。这主要是基本笔画没有练好。在初步识字的基础上,集合一些基础字学习横、竖、撇、捺、点的写法。如:结合认识“一、二、三”学习“横”的写法;认识“上、土、中”等,学习“竖”的写法:认识“人、大”等学习“撇、捺”的写法等等。基本的简单的笔画,儿童易学易认,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还可以为进一步学写新字打下基础。这样循序渐进,可以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第二步是掌握基本笔顺。我们在写字教学告诉学生的笔顺规则口诀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但笔顺规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看具体的情况,如“因、田”等是先里后外,而“间、问”等正好相反。第三步是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是指字的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的比例。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对于写好字十分重要。要使写出的字疏密得当、端正匀称,就要掌握一些间架结构的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横要短,竖要长,左边不要升得太高,右边不要降得太低;上下结构的字要横长竖短;独体字在和其他偏旁组成合体字的时候某些笔画要做相应变化等等。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去组织教学,总结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识字,在玩中识字,寓教于乐,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⑴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⑵ 张忠艳《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贵州教育出版社

11.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三化学;实验;新课标

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的是,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主要是对固有的知识、教学完的知识,再一次进行学习,重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从客观角度来分析,高中化学的难度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复习高三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内容、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可以应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解答问题,减少遗忘和错漏的现象。

一、复习构想

就高中化学而言,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阔的,与初中化学完全是两个概念。当下很多院校在开展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过程中,单纯地表现为灌输式复习。表面上以复习的状态开展,实际上则是以教师的思路引领学生,未充分满足学生自身的要求,以至于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很多方面的教学任务都无法有效完成。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高三化学实验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基础复习与任务复习相结合

从时间上分析,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能够提供的时间非常少,但需要完成的复习任务是比较大的。此时,要想在最终的工作中得到理想的成绩,并不容易。为此,应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及学习特点,将基础复习、任务复习良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学困生,要求其充分掌握基础内容;针对中等生,要求其在基础内容上,完成少量任务;针对学优生,则以任务复习为主。

2.提高型复习

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化学实验的复习工作,既要在效率上得到较大的提升,又必须在质量上有所巩固。因此,建议实施提高型复习的方法。该方法会将化学实验知识进行良好的整合,保证实验内容可以更好地进行重组,同时还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特长和能力,实施创新思维训练,充分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以此在复习过程中实现加深记忆的目的。

二、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与其他科目相比,高三化学实验的组成部分比较多,并且在很多方面对于学生的耐力、记忆力、毅力等都具有挑战性。很多学生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再加上自身的能力不足,因此无法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最终的成绩也不突出。此时,可以尝试在高三化学实验的复习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1.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虽然要面对非常繁杂的知识,但是各项知识点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复习过程中,抓住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利用网状的方法,推导出不同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例如,任何一个化学方程式中,都存在多种物质,不同的物质可以推导出不同的反应,这种环环相扣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联想能力,不断地填补空缺。

2.高三化学实验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必须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而复习过程则是为了深度地掌握和利用,所以实验室的内容不可缺少。教师应该在3~5节理论课程之后,配合1~2节的实验课程,以此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也可以通过理论推导实验,或者是利用实验来推导理论,最终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三、提升实验的实践效果

从客观角度来分析,部分教师虽然积极地让学生进行化学实践操作,但是得到的效果距离预期差异较大。原因在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机械操作,未按照“有效原则”来开展。今后,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各种实验仪器的作用,能够详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原理、作用等;总结化学反应的结论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或者是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运用;要让学生对实验有所认识,确保其记忆巩固,运用熟练。教师需要加强学生术语表达的规范性,切中要害,如果学生表达混乱会影响实验题的解答。常见的有把“活塞”当作“开关”,把“排空气集气法”当作“上排法”等。

12.新课标下的数学趣味教学研究 篇十二

一、创设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数学与现实生活割裂开, 没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发现其作用,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也就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对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寄心, 这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例如, 在教学“小数”时, 为了分清“纯小数”“带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买东西的游戏, 给学生要购买的东西设定不同的价格标准, 这样购买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数字, 再让学生把找的零钱进行分类, 让学生区分不同的小数。这样学生在模拟日常生活时学会了小数的分类, 自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比如教学生认识钟表时, 也可以把创设情境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之中, 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导入时, 教师可以出一个谜语让学生去猜。“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没有大公鸡, 我们全靠它,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睡, 什么时候起。”同学们猜一猜, 这是什么?这样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 为课堂营造积极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一个大钟拿出来让学生认识和体会, 最后教会学生认识时间。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建立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 让学生感知数学

以前的数学教学都是以讲理论为主, 遇到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教师都会严厉批评。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完全不同,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数学。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提前让学生观察, 发现生活中的圆形。通过让学生认识圆形, 让他们感受到圆形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上课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圆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车轮如果不做成圆形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这样, 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圆的含义。再比如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 让学生自己量出桌面、教室、课本等面积,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新知, 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的重要作用。

三、适当表扬, 培养学生信心

数学是丰富多彩的, 但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枯燥的,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是有一定困难的, 特别是一些理解能力比较慢的学生, 需要老师的鼓励才行。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如果有学生跟不上, 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 要消除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 积极采取鼓励性的语言, 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找到自信,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 让学生遇到困难时敢于向老师求助。只有这样, 才能让教学充满活力, 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张扬出来, 才能把创造性发挥出来。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把他们的自信心建立起来, 可以通过奖励小礼品或小红旗的形式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也可以单独和这部分学生谈话, 悄悄地告诉他是有潜力的, 老师很看好他, 让学生摆脱学习的烦恼。

四、民主教学, 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 虽然教师和学生的分工不同, 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师在保证班级教学纪律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学习意见, 对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认识, 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换言之, 教师要构建民主、自由、关爱、信任的课堂,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实践证明, 当学生的思维活跃时, 他们的思路比较敏锐, 想象力比较丰富, 课堂纪律也比较好;当学生的情绪低沉时, 他们的智力就会受阻, 开小差的现象会比较明显。因此, 教师要开展民主教学, 用激情感染学生,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和快乐是一种具大的情绪力量, 能使学生的学习愿望更加强烈。

五、结束语

总之, 趣味教学是数学必要的教学手段, 也是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教与学相协调的基本保障。趣味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之美, 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摘要:趣味教学是提高数学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从创设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动手实践, 让学生感知数学;适当表扬, 培养学生信心;民主教学, 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等四个方面探讨趣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1]乌彩英.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04) .

[2]杨连开创设趣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初中数学课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14 (21) .

13.新课标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反思 篇十三

莱州市朱桥中学王新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农村中学的我也责无旁贷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但我所在的农村中学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配备不齐,学生的基本素养比较差,这给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课改这几年,我根据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我们农村中学地理新课改进行了一点反思。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角色转变、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学基本问题上发生根本性改变和再定位。今天,我只对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浅显的再反思。

多少年来,教师一直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个理念在农村更是根深蒂固。但新课改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合作探究者,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发掘者,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变管理者为组织引导者。我们教师以前在教学活动中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师道尊严,学生惟命是从,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全是“填鸭式”教学。现在,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引导者,而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例如,在讲巴西这一节有关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组织引导学生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让学生们在辩论中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变传授者为合作探究者。新课改将改变传统局面,变“师者”为“合作探究者”。在教学中建立平等、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每一次热情的参与都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和失败,都要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

上一篇:《窃读记》说课材料下一篇:房屋买卖合同民事纠纷答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