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共5篇)
1.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 篇一
每日名言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一个有价的人生
每日自励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每日短文 目标要趁早
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感,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一棵树的目标也许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作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份之一。
目标要趁早
中国多穷人。贫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贫穷,会给人留下久久渗血的伤口。即使那伤口在时间的绷带下似乎愈合,风调雨顺时恍然不觉,一旦风雨交加,就会引爆疼痛。
《矿工的儿子》是一本讲了很多贫穷故事的书,比如蔡合城幼年时代,六岁时就眼见着自家的茅屋被泥石流摧毁,七岁就学会贩卖干树枝以换取学费。家中五代都是矿工,妈妈到矿坑口推运煤渣车,肩上永远是磨破的血痂。蔡合城十岁时就要每晚上去推台车,从午夜十二点到凌晨四五点穿过幽深的隧道,在震惊台湾的大矿难中险些丧命……看到这些章节的时候,你会唏嘘不止,但在内心的最深处,还有一份保留。这就是——你蔡合城虽然苦,但肯定不是世上最苦的人,一定还有比你更苦的人存在。
贫苦可以成为很多人奋斗的动力,这样的传奇我们也听过很多。看到书的中间部分,果然不出我们所料,艰难困苦孕育了奋发不息的精神,蔡合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先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了第一位考上省立基隆中学的矿工之子,然后以一千九百六十五包泡面充饥刻苦读书换得了商专的文凭,喝豆浆又成就了自己的美好姻缘,成为王永庆的球童,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之后又到美国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读到这里,你会感叹,会为蔡合城高兴,会羡慕他的努力和成就。如果这本书的价值仅仅到这里,我们依然还可找到很多同类的书籍以励志和鞭策自我。
接着,我们看到了蔡合城更大的成功,他以四十多岁的“高龄”转行到竞争非常激烈的保险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绩。入行第一年就成了台湾的销售冠军,第二年业绩精进,第三年又是台湾冠军……不过,最震撼我的还不是这些耸动的记录,而是取得了如此显赫成就之后的蔡合城说的如下这句话。
“对于我们这种穷人家出身的小孩,物质方面的需求真是很容易被满足,反倒是心理上那种总是惶惶不安、吃一顿不知下一顿在哪里的感觉,那种从小到大挥之不去的经济焦虑,才是曾经穷困过的人一辈子要面对的课题。”
中国在迅速的变革之中,我们有太多由穷变富的成功人士,却鲜有蔡合城这般的思考和升华。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富了却并不快乐的人,富了却没有目标的人。穷人读这本书,可以看到怎样致富。富人读这本书,可以看到怎样安宁。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还是不太穷也不太富的人,都可以看到蔡合城内心运行的丰富轨迹,被他的慈悲和博爱所感动。
我以为这正是本书最大的贡献所在。蔡合城成功地解答了以上那个课题,并把他的心得和我们大家分享,他是如此的清醒和谦逊,把贫苦化为了神奇。
化贫苦为神奇
朋友来聊天,说毕淑敏你知道今夏的流行色吗?我说不知道。她大惊失色道,不知道流行色,算什么城市中人?算什么小资算什么中产?你会脱离社会,脱离时尚,你会被人讥为老土,你会孤独。
我说,我不信流行色成了试金石,能辨出你说的那么多壁垒界限。我也不知道小资是什么等级加入中产的队伍需要多少银钱。我不怕被人讥为老土,我爷爷是乡下人。至于你说的孤独,我却有些不明白。孤独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衣服手包鞋子的颜色有什么关联?
朋友长叹一口气说,看来你真是孤陋寡闻。流行色如同变色龙,年年季季都在换。如果你今夏还披挂着去年的流行色,不是说明你迟钝如化石,就是证明你钱包瘪的前心贴了后心,根本买不起新款。现代人彼此隔绝,拿什么证明你依然活在潮流中?当然只有紧紧跟随流行色了。只有时刻披挂着流行色,才能让我觉得自己呼吸着大都市的空气,让我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我无言以对。后来,遇到了一位有关行业的靓女,请教她流行色的制定法则。我猜想有个五颜六色家什,众多专家对着这轮盘冥思苦想,如同发布台风警报似的,会商之后推断出服装颜色流注的走向。
靓女笑得喘不过气来,说毕老师你可真幼稚。专家说今夏流行什么颜色,厂家就缝制什么颜色的衣服,商家就售卖什么颜色的衣服。穿这个颜色衣服的人多了,流行就制造出来了。流行色不管披着怎样时髦的外衣,都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您想想啊,要是没有显著的颜色和此夏和彼夏区分开来,新衣服卖给谁啊?
我不知靓女说的是否准确,但从此对流行色多了戒备。不管是沙漠黄还是海藻绿,也不管是珍珠白还是太空灰,不管那发布流行色的机构说得怎样顺应民心符合天意,我都莞尔一笑,丧失了对它的神秘和敬意。
每日文摘 拍卖自己的生涯
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望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
她说:讲座叫做“拍卖你的生涯”。外籍老师发给每人一张纸,其上打印着数十行字。
1.豪宅
2.巨富
3.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
4.美貌贤惠的妻子或英俊博学的丈夫
5.一门精湛的技艺
6.一个小岛
7.一座宏大的图书馆
8.和你的情人浪迹天涯
9.一个勤劳忠诚的仆人
10.三五个知心朋友
11.一份价值五十万美元并每年可获得25%纯利收入的股票
12.名垂青史
13.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
14.和家人共度周末
15.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
老师拿起一把小锤子,说我手里是一把旧锤子,但今天它有某种权威——暂时充当拍卖锤。我要拍卖的东西,就是在座诸位的生涯。
老师说,我现在象征性地发给每人一千块钱,代表你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我会把这张纸上所列的诸项境况,裁成片,一一举起,这就等于开始了拍卖。你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积蓄,购买我的这些可能性。一百块钱起叫,欢迎竞价。当我连喊三次,无人再出高价的时候,锤子就会落下,这项生涯就属于你了。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性,并非是真正的事实,它的意思就是——你用九百九十九元竞得了豪宅,但并不等于你真的拥有了一片仙境般的别墅,只是说你将穷尽一生的精力,来为自己争取。相信只要你竭尽全力,把目标当成整个生涯的支撑点,达到的可能性甚大。
教室里的气氛,骚动之后有些沉凝,这游戏的分量举轻若重,它把我们人生的繁杂目的,约分并形象化了——拼此一生,你到底要什么?
老师举起了第一项拍卖品——拥有一个小岛,起价一百元。
全场寂静。一个小岛,它在哪里?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面积若何?人口多少?有无石油和珊瑚礁?风光怎样?
疑声鹊起,大家迫切希望提供更详尽的资料,关于那个小岛,关于风土人情,老师一脸肃然,坚定地举着那个纸片,拒绝做更进一步的解说。
于是,我们明白了。小岛,就是小小的平平凡凡的一个无名岛,你愿不愿以一生做赌,去赢得这块海洋中的绿地?终于,一个平日最爱探险、充满生命活力的女生,大声地喊出了第一个竞价——我出二百!
一个男生几乎是下意识地报出:五百!他的心理在那一瞬很简单,买下荒凉岛屿这样的事情,就该是男子汉干的勾当。
但那名个子不高却意志顽强的女生志在必得了,她涨红着脸,一下子喊出了……一千!
这是天价了,每个人只有一千块钱的储备,也就是说,她已下定以毕生的精力,赢得这个小岛的决心。别的人,只有望洋兴叹!
那个男生有些悻悻地说,竞价应该一点点攀升,比如她要出六百,我喊七百……这样也可给别人一个机会。
老师淡然一笑说,我们只是象征性的拍卖,所以可能不合规矩。大家要记住,生涯也如战场,假如你已坚定地确认了自己的目标,就紧紧锁定它。机遇仿佛闪电的翎毛。
大家明白了竞争的激烈,肃静中有了潜藏的紧迫和若隐若显的敌意。
拍卖的第二项是美貌贤惠的妻子或英俊博学的丈夫。
我原以为此项会导致激烈的竞拍,没想到一时门可罗雀。也许因为它太传统和古杖、被其他更刺激的生涯吸引,大伙不愿在刚开场不久,就把自己的一生拴入伴侣的怀抱。好在和美的家庭,终对人有不衰的吸引力,在竞争不激烈的情形下,被一位性情温和的男子以七百元买去。
拍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时,引起空前激烈的争抢。聪明人已发现,所列的诸项,某些外延交叉涵盖,可互相替代。有同学小声嘀咕,有了信用卡,巨富不巨富的,也不吃紧了,想干什么,还不如探囊索物?于是信用卡成了最具弹性和热度的饽饽。一时群情激昂,最后被一奋勇女将自重围中掳走。
2.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 篇二
没有云雾,就没有月光的明媚;没有阴霾,就没有阳光的璀璨;没有梦想,就没有生活的多彩。遇见青春拥抱梦想,我们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毛主席在“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时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敌人几百万武装就要被打破了,强大的敌手倒下了,反而使真正的共产党人“务必谦虚谨慎”,这是因为共产党人的青春梦想只是扬起了风帆,离着天下大同的目标还很远。
后唐庄宗李存勖24岁继承王位。当时,外有强敌,内有隐忧。其父晋王李克用将终时,拉着他的手,告诉他自己未实现的青春梦,然后给他三支箭,让他灭梁、燕,除契丹。朝廷内面对三大劲敌,加上李存勖的叔父李克宁掌握兵马大权,李存勖的父兄庶弟也各自拥兵自重,朝夕相聚,密谋作乱。24岁的李存勖先平内乱,后又擒获燕王刘氏父子,再灭后梁。曾经三次击败契丹,“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青春有梦成就了李存勖辉煌的前半生,给了他照人的光彩!
没了青春梦想的李存勖结局又是如何?溺爱伶人,声色犬马,身死国灭,可悲,可叹!
把李存勖的一生用数字表述一下:
继位:9 23岁 (虚岁24)
灭燕:(系燕父子以组)9 27岁
亡梁:(函梁君臣以首)923年 38岁
身死国灭:926年 41岁
面对李存勖的后三年,我们不禁要问,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李存勖哪里去了?
没有梦想的日子,值得警醒,更令人害怕。
给英雄提供机会的是梦想,给英雄评功名的是梦想,窒息英雄的也是梦想。有梦想就有英雄生长发育的土地,没有梦想,英雄就无用武之地。
民族英雄岳飞的忠是“精忠梦”树立的,他的勇是“报国梦”给予的。敌人、内奸夺去了他的生命,为青春梦想的奋斗给了他万世英名。可以说,民族英雄岳飞的纪念碑是以青春梦想为基础的。
历史告诉我们,有梦想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没有梦想,连一捆烂稻草都不如。历史上好多英雄在强敌如林,困难重重时如同天空中星宿一样光耀千秋。当青春梦想泯灭后,无论哪方面,英雄会变得黯淡无光。
朱元璋手下文有刘基,武有徐达、常遇春、汤和……刘基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谋臣相比,其智慧、其人格,都不会有丝毫的逊色。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都是历史星空中光芒璀璨的将星。可是,青春梦想一旦消逝,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逃不脱历史的宿命。
失去了青春梦想,就失去了动力。强人,超强人乃至超级大国,无一不是不断地点燃青春梦想,又不断地寻找,努力与青春梦想相遇、相守、相行。那些强人,那些王朝之所以强大,之所以生命力旺盛,功劳有一半应该记在青春梦想身上。
还是以清朝为例。清朝十二位帝王,最令人瞻目的是康熙大帝。玄烨执政时,沙俄帝国不断入侵蚕食大清领土;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拥兵作乱;郑克爽盘踞台湾,对抗大陆;葛尔丹以青海、新疆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为跳板,发动武装叛乱;客尔客蒙古上层人物叛国叛教;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对抗清庭,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态度。真是四面楚歌,腹背受敌,危机重重。康熙大帝执着于大清帝国的青春梦想,平三番、收失地、亲征葛尔丹、收台湾……青春有梦使得康熙成为封建君主中的佼佼者,青春有梦给康熙大帝增加了无限的光辉,使他成为统治中国年代最长,而又是最成功者。
青春有梦并不是纯粹哲学意义上的。我们的乒乓球,就是从梦想中杀出,逐渐称霸武林的;青春有梦,我们的跳水技术才臻妙境,达到东方求败的境界。
杜甫在诗里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如果人生必须寻找一个归宿,寻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心安之处,那么,青春是这一段旅途最好的伴侣,梦想就是指向精神家园的明灯。
3.尽孝要趁早情感美文 篇三
这句话就那样重重地击中了我。让我突然就心疼起来。从来不曾想过亲人会离开自己。可是朋友母亲的离世,却让自己觉得这一切那么远又如此近。再也没有妈了!再也看不见妈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妈的声音,妈再也不回来了。不敢想像失去妈妈会是怎样的痛彻心扉!为朋友揪心,让自己警醒:尽孝要趁早!别等到来不及!
其实内心里一直觉得自己是孝顺的。记的多年前自己身患重疾,经久不愈,超负荷的医药费让生活变得异常拮据,全部家当收拾起来只剩下不到两千块钱。而母亲因为多年腿疾,走路都不方便。给母亲早就问询好的药,因为经济状况迟迟买不回来。想着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好转,想着母亲蹒跚的脚步,心酸不已。伤心过后,带着这仅有的钱,踏上了去北京的路。心里想着,就算自己不吃药了,也得让母亲试一试。那次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虽然母亲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疗效,但是我始终没有后悔。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孝顺吧。
但是,看到朋友失去母亲的痛,才知道这些是多么微不足道。试想如果母亲不在了,自己该会有多少遗憾,又会有多少该做而又未做的事情!尽孝,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时时事事,不是等父母都老了,而是从现在就开始。
母亲的腿疾一直是我的心病,不记得给母亲买了多少药,可是并不见明显效果。问询来问询去,唯一有效的,就是手术治疗,可是费用十分昂贵。母亲舍不得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花在自己身上,也舍不得花我们几个儿女的,总是在说你们也不宽裕,总是想着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是看着母亲忍着疼痛的样子,让人揪心。还有母亲那么爱美,以至于她腿疼的难以忍受,出门的时候依然尽量坚持着正常的走路,这也一样让我难过。前年的时候,在我们姐弟几个极力坚持下,母亲终于同意到北京做膝关节置换手术。找医院,找医生,跑前跑后,终于可以为母亲做些什么。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我知道母亲是开心的。因为她时常会说,我这个腿啊,都顶上一辆汽车了。如果不是孩子们非要让去,这辈子都不会去做这个手术。虽然有时是埋怨的语气,但是却又流露出些许骄傲。
看过一期节目,一位老师说,儿女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回报是比较容易的,最难做到的是:不给父母脸色看。就是所谓的色难。如果你流露出对父母的不耐烦,孝心就不到位。
可是,这很难。也许是因为在父母面前任性惯了,也许是父母的宽容。有时为了母亲没有及时接听自己的电话,而埋怨;有时因为一些事情和父亲意见不一致,而争辩。却没有想到,母亲上了年纪有时候听不见铃声,而父亲也有自己的主张,不应该要求什么事都依照我的意愿来。
有这样一句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说小孩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做子女的,怎么就不能用父母当年的耐心和细致来照顾他们?
还好,父母不会责怪我。还好,许多事还来得及。
4.出名要趁早的高二作文 篇四
人其实也是如此,无论是闪亮璀璨之明星,还是娇艳无比的花朵,都需要背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底色,所以花朵应该献给真正做底色的人。
从古至今,有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由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有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树根,深深扎在泥土里,石砾间,在黑暗中默默地生长,支撑着大树。它无刻不在收集着水分、营养,向上运输,维持着大树的生命。它活着,一生一世都享受不到地面上的空气,不能沐浴灿烂的阳光。但他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我的小学建校者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我们教学楼上用烫金大字写着这样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实更多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辛勤劳作的、像牛一样的普通人民,像工人、农民、教师、清洁工等,他们一生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求名利。他们平凡而伟大,吃的是草,流出来的是血和牛奶,他们更值得歌颂、赞美。
但是在当今社会愿做底色的人太少太少了,世人被极端物质主义裹挟,愿做底色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忠告!人们常常感叹今天的精神生活之庸俗,精神状态之功利,精神境界之低下,以至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是非不清。一场场闹剧看着可笑,实则可悲,人人都想着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但却误会了张只是强调拥有才气要趁早发挥,而不是哗众取宠地夺人眼球。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泰戈尔的这句话说的多好,在追求做花朵的路上,不妨停下脚步,思考思考,做底色更是一件难事更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
5.看莲要趁早经典散文 篇五
看莲要趁早,千万e过了八月才去,只剩下莲蓬头和枯叶。也千万e到了傍晚才去,莲会睡着在夜雾里。今年一直不得闲,却也未错过看莲的时间,今日,恰逢其时,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一路上听得到那花开的声音。非专程去看莲,也未想到会遇到莲,临时去参加一个会,中午休会,意外地听说我们被安排在一个荷塘旁就餐。
常常,想见的人会意外偶遇在某个地方,这样的邂逅便带来如莲的喜悦。今天随意地走近了莲,莲花在湖面上轻轻地裂开,久违了的莲,总能令人心动,这内心的喜悦,又似意外地走近了一位想念已久的某个人。
荷塘边总是一种令人晕眩的燥热,蝉鸣此起彼伏,柳枝一动不动,一股燥热往上冒,心底的烦恼再次无限地蔓延开来。这个季节里,我不自觉地染上了复杂而郁闷的情绪,陷入不想回忆的回忆。那么多的日子里,是什么使我满怀忧伤,又满怀希望呢?那些烦恼,如莲,是切肤的,是温暖的,又是不可言说的,那苦痛是属于自己的,是与出身连在一起的。
心烦时喝茶,心静许多,那么,心烦时看莲呢?也许与喝茶同感。最安静的度过余生的地方该是温暖的,什么回忆也打扰不了的。
湖面骄阳当头,莲,勇敢地展示着自己的美,这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静心观荷,无需任何语言。
忽然飘来两句秽语,折杀了荷塘溢出的美,徒增使人心烦的噪音。在湖面上生出一片莲花之前,是一池污水,而花败时污水还是污水,所以,有的人就只看得见污水,就只看见了污水,看不到大美,便只有把看见的.污水反复地传说,而污水,是骂不干净的。
常常,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同行者,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这是人的一种无奈。生活中常常忽然间就撞见了你不想见的人,为了和谐,你必须忍耐着。
而那“大美”美的时间又是那么短暂,所以,人们才记得,才惦记。在这样谁也逃脱不了的污水中,孤独着,等待着莲花一次次开放。每个夏天的花朵,便是寂寞的。在这样谁也逃脱不了的污水中,没有孤独感者,应该是可耻的,不能品味寂寞者,也是可怜的。
北方的莲,少雨,少几分南方的温润,烈日下,阳光一动不动地照在湖面的荷叶上。属于我瞳孔的那紧绷的嘶裸,耀眼的一点,一点,形成一片,那绿泛着白光,令人晕眩,蝉鸣给空气带不来一丝波动,有几分印象派的味道。恍惚间,有种迷路的感觉。
我感觉不到风,风都来自远方,我因此而失望。
一旁的凉棚给荷塘添了不少味道。远方一位友人打来电话,我走到凉棚里去接听,一边听一边看着那池塘里的莲,眯起眼睛想这位纯净的友人,如坚韧静处一隅的莲,他的坦然却也令我联想到委琐处世的“活命哲学”来,整日被“非如此不可”驱使。
我尝试着不说话,看那些叶子。就这样默默感受着莲,无法躲避地触碰到了灵魂。心,高出那池浑水,高出天,那天然的魂灵无法将自己的心融入世俗的浑浊之中。每个孤独的灵魂都是高尚的。走近一朵静静盛开的荷,记下它在这一刻里的姿态,它似乎在说:我就是在这样的污水里生长着,我就是这样安心苟且地咀嚼着属于我的这份孤独,直到你的到来。
友人为未能参加我的诗歌朗诵会而遗憾着,问,朗诵会上可有人朗诵你的那首《宛在圈中央》呢?他说,那首诗真是好,也许那种感受也是其他人都共有的,为什么不可以说出来呢?正视内心的浮躁和日常的无奈,并将之写出,这很需要魄力。我至今还记得诗里的一些句子:
半身枯死的树上
没有鲜血的生命
一道曙光射至圈中央
萋萋蒹荚
一片鲜花绿草
蒙着眼睛的驴
束缚中踩出模糊的脚印
惯性地踏出看不见的轨迹
无法表达的痛楚
小鹿的回眸……
这首诗我个人觉得它并不适合朗诵。有时,自己感觉满意的,读者并非看好,而自己认为一般的诗,朋友却如此叫好。好就好在那曾经一度的无奈么?好就好在无奈至绝望时还满怀着希望么?好就好在莲总能在黑暗中趋向光,趋向那自以为超凡脱俗的新世界里清除尘垢后的再生么?不过,感觉想象力真是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视野,能够给人增加真知灼见,滋养美好心灵,催生健康思想的。
其实,我没有失望,没有迷路,也未错过一场大地的盛宴。
莲,莲,莲,莲们找到激情,自我释放,只要心愿意。“身在淤泥仍玉洁,骄阳当面也不惊;余霞擦晚映红处,自在荷塘随风清。”莲莲莲莲莲莲,满目千姿百态的莲:含苞待放的莲,小家碧玉的莲,寂静而亮丽的莲,风韵犹存的莲,炎热中魅力四放的莲,在茂密的绿叶下避暑的莲,开得过火的莲,已开败了的莲,还有那出头的和没出头的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