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区管理办法(共2篇)
1.河南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区管理办法 篇一
在专利运用促进产业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的胡校长,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素有“学府圣地”美誉之称的东南大学,召开“专利运用促进产业发展论坛”。首先,我代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对各位演讲嘉宾的与会交流研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近几年,江苏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2012 年,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 47.27 万件和 26.99 万件,占全国总量的 24.72%和 23.21%;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 11 万件和 1.6万件,占全国总量的 20.57%和 11.29%,已成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大省,但还不是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强省。所以前年,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到 2020 年,要建成知识产权强省。怎么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什么才是知识产权强省?前年省政府专门要求进行研究,我们写了一篇报告,提出了六大目标、十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幅度提升专利质量和价值,大力推进专利运用和转化,是今后要大力推进的两项重点工作。这两项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发展专利运用事业促进产业发展,靠发展一批专利运营公司和机构来推进专利质量提升和转化。为此,今天,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与东南大学联合主办论坛,以协作共赢、创造未来为主题,研讨专利运用促进产业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
本次论坛,除了江苏省内的多名专家学者登台演讲外,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国
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处长刘菊芳女士、高智发明中国公司投资董事苏清新博士、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ceo 纵刚先生、上海市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投资总监陈妍女士来我省传经送宝,他们在专利运营和风险投资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是我国专利运用领域的精英和开拓者,今天我们十分期待听到他们的精彩演讲。
今天的论坛在东南大学召开,东南大学近几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在高校中一直保持在前列,在专利技术许可、转让、产业化等方面也有着诸多成功的实践。高校是产生高质量专利的主要来源之一,我省高校众多,推动高校开展专利运营,围绕优势学科,策划培育高质量专利,通过转让、许可、合作等形式推动专利在企业实施,是推进我省专利运用的重点领域,今天的论坛,对推动这方面工作,我们相信能有所收获和启迪。
推进专利运用运营,在我们国家,我们省还刚刚开始,要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专利运用市场,要探索专利运用方法和商业模式,实现良性发展,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专利运用人才,特别是经理人才,要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为专利运用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等等。我们衷心期待听到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建设性意见,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论坛,踊跃提问,互动交流,使论坛更具生气活力。
最后,我祝衷心祝愿此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2.河南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区管理办法 篇二
1 河南省优势支柱产业发展规模与创新能力分析
我省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主要有食品、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
1.1 我省食品工业在全国的竞争力逐步增强, 食品制造业竞争优势明显
我省食品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63.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44.9亿元, 增加7倍多, 占全国的比重2003、2005、2006、2007年分别为5.53%、6.17%、6.32%、6.62%, 逐年递增。这一方面说明我省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食品工业在全国的竞争力逐步增强。通过我省食品工业的下一级子行业的增加值比较发现:食品工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均低于我省食品工业占全国的比重值, 而食品工业中的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则高于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两个百分点。这说明食品制造业是我省食品工业中的优势领域。我省食品工业申请发明专利791件, 居全国第9位, 占比5.36%。主要分布领域与我国、国外公司的分布领域有较大区别, 具有较多优势领域, 如制烟、面食加工等领域。我国食品工业申请专利前10名中, 美国名列第2, 日本名列第7, 这说明国外发达国家积极布局。我省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向产业链上端发展受到制约, 国外发达国家在这两产业已申请许多专利, 这将制约这两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建议我省运用专利地图对这两产业进行重点分析研究, 寻找技术空白点, 以实现产业突破。
1.2 纺织服装工业增长缓慢
我省纺织服装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70.0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52.25亿元, 增加5倍多。占全国的比例2003、2005、2006、2007年分别为2.57%、2.73%、2.96%、3.12%, 逐年递增, 与食品工业相比, 其增幅缓慢。通过我省纺织服装工业的下一级行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比较发现:纺织服装工业中的纺织业占全国的比重略超纺织服装工业占全国的比重。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最低, 较纺织服装工业占全国的比重低2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我省纺织服装工业的二级子行业的竞争力在全国比较优势不明显。我省纺织服装工业申请发明专利654件, 居全国第20位, 占比1.56%。制作人造长丝、线、纤维、鬃或带子的机械方法或设备, 机织织物;织造方法;织机领域是我省独特的优势领域。在纺织服装工业领域, 国外发达国家积极布局, 在我国申请专利前10名, 美国、日本分别名列第2、第3名, 德国名列第6。从我省纺织业产业规模及专利数据分析结果来看, 我省纺织业在我国既不具有产业规模优势, 也不具有技术竞争优势, 如何突围需认真考虑。
1.3 有色金属工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64.6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44.86亿元, 增加近10倍。占全国的比例2003、2005、2006、2007年分别为9.85%、12.07%、10.66%、10.28%。这说明有色金属工业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举足轻重。通过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的下一级子行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比较发现: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全国的比重高出有色金属工业占全国的比重达6个百分点, 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全国的比重低于有色金属工业占全国的比重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有色金属工业主要从事一些低端的矿山开采, 而高端的深加工冶炼则较少。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申请发明专利1431件, 居全国第14位, 占比3.56%。在有色金属工业领域, 国外发达国家积极布局, 在我国申请专利前10名, 美国、日本名列第1、第4名, 占比达总量的25%。我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创新能力居中。应用高新技术大力提升改造我省有色金属工业, 使其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发展规模, 使其成为我省重要的优势支柱产业。
1.4 化工业发展与全国同步
我省化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17.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13.66亿元, 增加5倍多。并且占全国的比例2003、2005、2006、2007年分别为4.06%、4.50%、4.71%、4.17%, 变化不大。通过我省化工业的下一级子行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比较发现:石油加工、炼焦业及核燃料加工业占全国的比重,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 橡胶制品业占全国的比重与化工业占全国的比重相差不大, 大致在1个百分点左右。我省化工业申请发明专利274件, 居全国第13位, 占比3.77%。在化工业领域, 国外发达国家积极布局, 在我国申请专利前10名, 美国名列第3, 日本名列第7。我省化工业规模居中等水平, 创新能力居中上等,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较具发展潜力。
1.5 装备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在我国有比较优势
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48.6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260.7亿元, 增加近8.5倍, 占全国的比重2003、2005、2006、2007年分别为2.57%、3.00%、3.02%、2.99%。通过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下一级子行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比较发现: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要比装备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1到3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比装备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低1个百分点,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 发展势头很好。我省装备制造业申请发明专利413件, 居全国第16位, 占比2.58%。在装备制造业领域, 国外发达国家积极布局, 在我国申请专利前10名, 美国名列第2, 日本名列第4。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在我国居中等水平, 创新能力也居中等;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规模较大, 创新能力较强。
1.6 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中客车发展势头良好
我省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增加值2006年为77.51亿元, 到2009年增加到173.94亿元, 增加2倍多。我省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申请发明专利193件, 居全国第22位, 占比1.56%。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领域, 国外发达国家积极布局, 在我国申请专利前10名, 日本、美国、德国分别名列第1、第4、第5名, 占比高达35%, 我省汽车及摩托车制造业发展规模居中下等, 创新能力居中下等, 但大型客车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1,2]。
2 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评估
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1 我省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省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60.3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74.53亿元, 增长9.5倍, 而同期我国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只增长5.3倍, 大大高于全国同期增长幅度。其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0年3.39%增长到2009年的6.08%。2009年总产值在中部六省中占32%, 名列中部六省第1位。专利申请由2002年的9件增长到2009年的392件, 增长43倍多, 同期我国增长8倍多, 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0.90%增加到4.56%。
2.2 我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工业平稳发展, 潜力较大
我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9.8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5.4亿元, 增长5.6倍, 而同期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只增长3.5倍, 高于全国同期增长幅度。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0年2.54%增加到4.09%。我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专利申请由2002年的7件增长到2009年的255件, 增长36倍多, 同期我国增长9倍多, 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3.98%增加到15.85%。
2.3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
我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58.0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4.94亿元, 增长2.3倍, 而同期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长4.8倍, 低于全国同期增长幅度。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0年0.97%下降到0.46%。我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由2002年的11件增长到2009年的184件, 增长16.7倍多, 同期我国增长13.7倍多。占全国的比重由2002年的0.37%微增到0.45%。
2.4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快, 但起点低
我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0.3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9.47亿元, 增长60倍, 而同期我国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长9.7倍, 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0年0.02%增长到2009年的0.12%, 我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虽然发展很快, 但是起点太低, 技术创新能力也很弱。
2.5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 竞争力强
我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9.6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69.45亿元, 增长17.5倍, 而同期我国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只增长7.5倍, 大大高于全国同期增长幅度。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0年1.65%增加到3.86%。我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利申请由2003年的15件增长到2009年的457件, 增长30.5倍, 同期我国增长20.8倍多。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2.73%增加到3.99%。我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持续稳步增长, 创新能力强[3]。
3 河南省新兴产业优势领域分析
我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3.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快速, 血液制品、核苷 (酸) 系列产品居领先地位
生物医药快速发展, 产业链相对完整, 产业特色和优势在众多领域已经凸显。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是国内首家通过血液制品企业GMP认证的单位, 血液制品生产技术能力和规模均居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新乡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已超过50亿元, 血液制品总体规模位列全国前茅, 疫苗领域后来居上, 诊断试剂领域创新能力较强, 化学药物品种多样化。血液制品、核苷 (酸) 系列产品等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河南师范大学生命与化学系对核苷的研发能力居世界领先地位。生物医药产业拥有专利40件, 居全国第20位, 占全国总量的1%, 分布领域与我国相同。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 国外发达国家还没完成大面积全面布局, 只有美国在我国申请专利名列第10名。
3.2 新材料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超硬材料、耐火材料为我省地方特色
数十年来, 我省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钛合金材料、新功能型材料、新能源材料、超硬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郑州、洛阳、焦作在新材料领域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已形成了包括超硬材料、精密合金材料、高性能陶瓷及功能耐火材料、包装材料、铝材料加工及精细化工新材料在内的优势产业领域和具备一定实力的产业群体。我省新材料产业拥有专利327件, 居全国第16位, 占全国的比重1.97%。主要分布领域与我国基本相同。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国外发达国家还没完成大面积全面布局, 在我国申请专利前10名中还没有国外公司身影。
3.3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居所有工业门类之首
201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3%, 居所有工业门类之首。拥有富士康科技、许继集团、中硅高科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 特色产业链加速形成, 太阳能光伏、新型电池领域在国内具有一定领先优势, LED照明、应用电子、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等领域也形成了局部的竞争优势, 新型显示、高端消费电子等领域发展初见端倪。许昌电力电子等4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及洛阳硅电子等3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郑州、洛阳等7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占全省90%以上[4]。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拥有专利92件, 居全国第18位, 占全国的比重为1.00%。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拥有专利最多的日本公司, 为1450件。
3.4 新能源产业中风能、太阳能较具竞争力
我省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风电行业领域抱团突破, 河南有望形成百亿规模风电产业群。生物质能产业领域发展纤维乙醇为主。光伏产业基础雄厚、技术有亮点。以最具代表性的多晶硅生产为例, 河南既有中硅高科这样年产能5000吨、居全国第三的企业, 也有不少产能达到或超过1000吨左右的企业[5]。我省新能源产业拥有专利395件, 主要分布在风能及太阳能领域, 居全国第8位, 占全国比重的3.0%。
3.5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较具发展潜力
装备制造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超过10%, 在输变电装备、农业机械、矿山装备、基础件等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磨机和球磨机、支护高度最大的矿用液压支架、第一套特高压开关和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等一批重大标志性产品和技术装备。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拥有专利60件, 居全国第6位, 占全国的比重为5.4%。
3.6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
河南省的节能环保产品门类较为齐全, 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部分领域装备和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如洛阳中信重工的余热余压利用技术与设备、金龙铜管的“精密铜管四辊旋轧和四联拉新装备”、宇通重工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列装备、河南开源环保的水处理设备、平顶山中材环保的高效除尘设备已初具规模, 并走向全国市场, 形成了品牌效应。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许昌、新乡、平顶山、鹤壁6市, 总产值占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的60%以上;郑州市环保服务业优势明显, 其产值占河南省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的42%[6]。我省节能环保产业拥有专利970件, 居全国第8位, 占全国的比重为3.7%。
3.7 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居国内先进水平
我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一是以电池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全省有动力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生产企业200多家, 电池及材料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已构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二是整车集成技术开发处于优势地位。郑州宇通先后开发出10余款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城市客车, 产品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示范运营。郑州日产三大系列6个车型纯电动汽车, 已经具备了中央集成整车控制等技术优势。三是电动汽车研发体系初步形成, 初步建立了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7]。我省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专利29件, 居全国第9位, 占比2.4%。
综上所述, 我省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 我省应优先发展, 加快产业化步伐, 使其尽快成为我省新的优势支柱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在我国具中等水平, 部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但是这些产业将来具有广大的市场需求, 我省应重点培育。
4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布局
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 结合河南的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长远发展需要, 坚持因地制宜, 突出河南特色。更要结合我省实际, 特别是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在产业基础、科技水平、人才储备、资源状况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找准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确定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子。结合上述河南省产业分析及专利分析情况, 立足我省省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具体构想如下:
4.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 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激发培育新的产业
没有夕阳产业, 只有夕阳技术, 就大多数的新兴产业来说, 它离不开传统产业, 实际上是传统产业的一个升级、一个提高、一个技术进步。新材料离不开钢铁、有色、石化,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离不开现有的机械工业, 生物医药现代科技的发展要依托于现有医药工业的基础, 下一代互联网也脱离不开现在的信息产业。一定要认识到, 发展新兴产业决不是脱离传统产业去另搞一套, 而是必须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这样新兴产业才有基础, 也才能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我省传统支柱产业中的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在我国既具有产业优势又具有技术优势, 我省应大力改造提升, 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4.2 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较大的产业
我省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医药制造、食品工业等领域, 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产业规模、核心企业、关键技术在国内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些产业虽然从国际来看并不都是新兴产业, 但对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我省的支柱产业, 也是战略性产业, 而且这些产业通过科技创新, 可以实现与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 因此应重点培育做大做强。
4.3 重点培育在我省今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产业
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均是目前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新兴产业, 我省在这些领域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 尽管这些产业发展还没形成规模优势, 但在我省今后发展中举足轻重, 完全可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培育。
4.4 加快发展在未来有广大需求及市场的产业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 必将成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生存需要和多元文化需求的战略性产业。我省在这些领域目前还不完全具有发展优势, 如电子信息产业我省现在既不具有产业规模, 也缺乏人才和技术, 但这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必将会引起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 形成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因此我省完全可以加大力度重点培育。
4.5 推动拥有自主知识、市场前景广阔的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化步伐, 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我省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这些产业我省拥有的知识产权在我国居前列, 在某些领域拥有核心技术, 因此这些产业我省应加快产业化步伐, 使其尽快成为我省新的优势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10
[2]河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10
[3]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10
[4]李永健.2011-2012年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分析与展望.[EB/OL]. (2012-03-12) [2012-10-12].http://www.iit999.com/2011/1124/2368.html
[5]尹润锋, 耿云超.河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 32 (2) :96-98
[6]任杰, 张中霞, 贾涛, 等.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 2012, 18 (4) :58-61
【河南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区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专利资料管理制度07-23
河南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10-29
河南农村发展报告08-22
河南重点发展驻马店08-21
南宁市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07-02
河南省工业发展现状12-11
《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起施行06-21
专利代理人考试错题专利法09-09
河南省饲料工业发展现场会致辞08-16
河南省城市公交近期发展规划纲要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