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监督局工作安排(精选8篇)
1.市卫生监督局工作安排 篇一
2011年,全所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以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步伐,规范卫生执法行为,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单位内部管理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本所综合业务大楼的新建工作,力争主体工程竣工。支持县(市、区)卫生监督所办公大楼的立项争取工作。
2、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建设。对卫生监督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统计分析,辅助行政决策,提供公众服务。
3、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根据卫生部《XX—2011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有关培训工作,抓好市、县(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的常规培训工作,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4、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着装风纪、劳动纪律、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建设,实现单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突出卫生执法工作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
(1)全面开展执业医师执业资格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和对外开放的企事业单位所设医疗机构的聘用人员,严肃查处伪造医师资格证书骗取医疗执业注册的违法行为。加强对肝病、泌尿感染性疾病、癫痫、痔瘘等专科和医学美容专科的监管,严肃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的违法行为。
(2)继续整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出租科室”、“外包科室”的违规活动,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医疗机构及承包者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3)深入开展农村医疗服务市场整顿治理,重点加强对农村个体诊所执业范围和个体医生执业资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行医、游医药贩、非法坐堂行医的违法行为。
(4)继续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活动整治,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加强产前诊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止妊娠技术和助产技术等执业资格的监督检查。
(5)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浆)活动。依法查处以暴力和威胁等方式强迫他人出卖血液和原料血浆的“血头”、“血霸”,严肃查处血站和单采浆站跨区采血液(浆)和超量频采的违法行为。
(6)深入开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医疗机构自采自供血液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医疗机构应急用血行为。
(7)积极开展二级以上医院巡查工作试点。积极配合卫生部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督促、指导和推动二级以上医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管理法规和方针政策,帮助医院发现问题,整改提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8)加大对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的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惩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切实规范医疗广告市场。
2、以餐饮服务单位和公共场所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
(1)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依法履行卫生监督职责,做好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2)开展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监管工作,组织协调食品安全质量抽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发布。
(3)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加强学生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监管,逐步开展学校教室卫生监督管理工作。(4)建立并推行城镇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城镇供水单位及管网末梢水以及自备水源卫生质量监督监测。
(5)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做好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管,重点监督监测集体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和顾客用品用具消毒措施落实情况。
3、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
(1)继续抓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职责、公民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全社会依法防治传染病的观念。
(2)全面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疫情网络报告情况,严肃查处隐瞒、缓报疫情,造成传染病扩散传播的典型案件。
(3)开展医疗废水废物处理的监督检查,督促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消毒处置及运送工作。
(4)继续加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监督检查。重点开展腔镜诊疗设备和牙科器械消毒措施和手术室使用中的消毒液监督监测,做好消毒剂和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贮存、使用管理。
(5)切实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贯彻执行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开展对高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条件、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监督检查。
4、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抓好医用辐射防护安全监管
(1)加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力度。会同发改、经济、国资、环保等部门认真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其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
(2)继续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论断机构资质审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管理,规范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3)切实加强医用辐射机构和放射诊疗技术许可审查,重点开展对大型放射诊疗设施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放射治疗、介入诊疗技术及其防护措施的日常监管工作。
(4)认真处理好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事件。对农民工举报投诉的职业病危害案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帮助和指导农民工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的违法事件,维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三、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树立良好卫生监督形象
1、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确保卫生行政处罚公正、公平。开展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价审查和卫生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及时纠正和查处卫生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
2、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健全卫生监督稽查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建立稽查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专项稽查,注重规范和严格行政许可,树立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管的理念。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结合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全面宣传卫生监督工作,努力为卫生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
2.市卫生监督局工作安排 篇二
国家既然已对动物防疫制定了法律法规, 那么我想我们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就得紧紧围绕这部法律开展工作, 一切以法律为准则。
1 树立正确的理念
1.1 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理念
我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 何种活动, 人始终是整个事件中的主角。那么管好人, 用好人也就是整个活动的重中之重。人管好了、用好了, 工作也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以人为先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 不仅仅是人才方面的。这个“人”指的是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是单位、经营者、个人的统称。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素质教育、业务工作范围内的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工作岗位人力资源配置等等。
1.2 服务为主、强制为辅的理念
我们应秉弃那种一说行政执法就是强制行为的观念, 逐步转变到以服务为主的理念上来。创建和谐社会要靠提升服务质量来保证, 要靠服务来实施, 服务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 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根本, 不能丢掉这根主线, 不能舍本逐末。强制行为只是一种工作手段但不是唯一。服务能拉近我们与百姓的关系, 能更好地做好监督管理。
1.3 和谐发展、和睦相处的理念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是一对矛盾体, 也不是不可调和的产物。而是互相依存、相互依赖的共同体。讲究和谐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更不是作老好人。而是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更好地做好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
1.4 要树立长期性、复杂性的观念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对的是广大老百姓,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不断随时代发展、复杂多变的工作, 是一项事业。因此要与时俱进, 要时时抓、日日管、年年防, 常抓不懈, 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2 要把握两条主线
法律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规范约束, 也是对行政管理人的规范约束, 要始终把住内、外两条线。
2.1 对内行政管理
2.1.1 增强行政执法者个人素质
要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工作人员。知法, 一是要加强学习, 以学习与本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 外延至政治、时事、经济乃至生活上的东西,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的学习, 与工作相关的法律要熟记勤用;二是本系统以外的法律要多方了解, 比如《食品卫生法》、《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农业技术推广法》、《草原法》、《土地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等, 所有与我们有关的、能挂上边的都可以看, 因为很多法律都有相关联性, 在本法适用而在另一部法里不一定适用, 甚至禁止。比如有很多的法律条款中就有这样的规定:其它法律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不知道其它法律的规定, 一味地按照本法执行, 往往就会造成越权或越位执法, 就会造成败诉。懂法, 不仅要懂本系统法律, 而且还要知道法的基本知识, 比如什么是下位法, 什么是上位法, 下位法要服从上位法, 普通法服从特别法等等常识性的东西。守法, 就是遵纪守法, 依法行政。不作为就是失职, 乱作为就是赎职, 作为效率低就是职务浪费, 不称职。守法也包括守信用, 守信用是我们作人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言必信, 行必果”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衡量一个人做事守信用的一个尺度。
2.1.2 严明纪律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特别是行政执法单位, 行政执法的自由度、伸缩空间非常大。如果没有一个缜密的、相互配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光靠一部法律约束是不可能做到的, 法律也不可能规定的那么详细, 法律约束的是普遍性的, 共同的东西。而每个单位都有不同的客观条件, 也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单位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工作也有套路、有章法可循。制定规章制度要以《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为基准, 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来制定。修改要及时、准确, 执行时要有力。
2.1.3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有激励才有工作积极性, 才能激发出创造性, 有激情。工作积极、有成绩就要褒奖, 工作拖拉就要受批评, 不能一视同仁。
2.2 对外行政管理相
2.2.1 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
对于行政管理相对人也要使他们知法、守法。如何做到知法、守法, 就是对他们要不断地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 让百姓心中总保持着法律这根弦不放松, 有一种动物防疫的法律意识。为什么《林业法》、《土地法》在老百姓的心中意识那么高, 就是不断宣传的结果。
2.2.2 因势利导变监管为自律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 执法虽然是行政命令, 如果我们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服务周到, 知寒问暖, 用一颗真心来服务他们, 他们也一定会用相同的方式来回报我们的, 使他们主动的自我约束, 达到一种自律效果, 这样就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执法环境, 我们不用行政强制手段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地, 何乐而不为。
2.2.3 行政强制
对于不服管理的, 就得采取行政强制手段, 绝不能手软, 以起到杀一警百的效果, 这是下策的下策。
3.对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56-01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负责乡镇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和卫生监督工作的机构。检疫员(官方兽医)为县以下延伸机构工作人员。鄂州市各乡镇设有动物检疫员(官方兽医)1~2名,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动物防疫监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等工作。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肉食品质量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给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断提高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手段才能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1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执法人员少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八条、第四十一条规定,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实施辖区内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和卫生监督工作,但在乡镇一级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现场检疫的人员均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在岗技术人员,没有专人负责,人员少,任务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1.2 动物免疫标识问题
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即二维码号标)、免疫档案。目前在耳标扫描和数据上传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识读中使用人员(即产地检疫人员)不固定;二是识读中欠费续费手续繁琐;三是因出栏上市动物少而耳标订购数非常大,完不成任务;四是佩戴好的免疫耳标损坏严重等。
1.3 产地检疫问题
动物产地检疫是防控动物疫病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检疫申报与“有报必检”难到位。由于没有专职的产地检疫人员,且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报检现象多发,存在检疫盲点死角。
1.4 屠宰检疫问题
城区生猪都已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市场监督受理巡查有效,杜绝了动物私屠滥宰、逃避检疫等违法行为,上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但乡镇农贸市场的现场检疫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检疫硬件条件差,检疫执法手段落后,病害肉检出率低,难保上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检疫人员流动性大,有的乡镇农贸市场现场检疫工作时断时续,漏检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动物检疫的法制强制力;三是乡镇动物屠宰、加工、销售人员都是本地农民,大多在家中私自屠宰,检疫人员实施屠宰检疫在时间和人力上都存在问题,一般以上市时现场检疫补检为主,造成了检疫时间不固定,肉品来源不明确,给检疫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四是从业人员报着减少开支、省时便利的目的,出栏或出售动物、动物产品时不报检,甚至故意逃避检疫,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流向交易市场、集贸市场、餐馆、工地食堂等地,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五是乡镇检疫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存在不按程序检疫、检疫证明填写不规范等问题。
2 规范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思考
2.1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加强《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公民和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及自觉履行防疫检疫义务的自觉性,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加公民的舆论监督,自觉抵制私屠滥宰、逃避检疫、经营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2 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者要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执法能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严格按照《执法六条禁令》和相关职业操守规章制度认真履职。
2.3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基层工作条件差、硬件设施设备缺乏、队伍不稳定的主要矛盾。加大对检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完善检疫设施设备,提高乡镇级一线动物检疫人员的待遇。
2.4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4.市卫生监督局工作安排 篇四
情况总结
市被国家定为第批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之一,为此,对农村集体聚餐卫生监督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通过大半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今后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打下了基础。现将有关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农村卫生监督现状:
(一)基本情况:市共辖个镇乡,常住总人口万,其中农村人口近万。
(二)过往农村聚餐卫生状况:每到农闲或农村各类节日,农户即举办各类宴席,宴请人数少则 几十人,多则几百人,酒席多在自家举办,厨房为临时搭建,厨具及餐具多是向邻居借用,厨师为临时聘请。由于客多餐具少,且清洗设施简陋,餐具的清洗往往仅有两道工序,即一洗二冲,有的甚至来不及清洗就直接盛菜上桌。食品原料没有定点购买,生活饮用水没有卫生保障等。
二、开展农村集体聚餐制度,落实50人以上聚餐备案: 年月起,我市结合实际,对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探讨工作: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5月份,由市卫生局起草,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名义向各镇乡发出了《市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对镇乡政府、村委、卫生院及卫生监督所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确定了报告方式即是:聚餐举办农户提前3天将备案表一式三份(内容包括聚餐时间、地点、宴请人数、采购食物、采购地点、厨师姓名、健康状况等)→乡村医生将备案表报送→镇政府、卫生院(两份),由卫生院将备案表(自存1份)→卫生监督所。同时,卫生系统成立了以局局长为组长,卫生监督所及各镇乡卫生院领导为成员的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深入宣传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我们印制了一批宣传资料发放到各村委,向广大农户宣传集体聚餐备案的目的、意义,促使广大农户支持配合该项工作。
(二)开展培训,提高素质。
为了提高各级责任人的食品卫生知识,卫生监督所对全市个卫生院防保医生、乡村医生、各村委选定的厨师分期分批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且对农村厨师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发放《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从而提高各级责任人的卫生素质。
三、成效:
年至月全市个镇乡各农户共举办50人以上聚餐429次,聚餐人数达到3760人,通过农村集体聚餐备案,使家庭式聚餐的食品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效地防范了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也使各级政府及村民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提高了认识。
四、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5.市卫生监督局工作安排 篇五
关于解决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随着兽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制逐步完善,解决了机构编制,理顺了工作关系,落实了工资待遇,改善了工作环境,使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转化,当前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对此结合工作实际,就现阶段我所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相关对策。
一、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主体不明晰。动物卫生监督是行政执法,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作为具体实施此项行政行为的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主体资格至今尚未能被当地政府确认,单位性质虽然由原来的差额事业单位恢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制度,但体制上没有参照公务员管理,法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受到影响职能划分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不完善。《动物防疫法》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唯一法律依据,而相对应的相关细则、行业规定、国家标准等未及时出台,缺乏可操作性,有时在执法中出现找不到法律依据等现象。加之全国性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尚未出台,整个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缺乏执法解释和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客观上造成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经费投入不足,监督工作难以落实。目前
我市财政没有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使监督执法工作经费难以落实,导致办公场所不足、办公设备及工作条件简陋。一线监督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监督检疫票证出证设备不足、调查取证手段单
一、落后等。从而执法难度增大,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高,严重障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缺乏良好的执法环境。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执法难,处理难的问题。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履遭不法分子的阻挠,甚至殴打。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屠户、屠商和牲畜贩运户,这些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
(二)是通过对生猪等动物实施定点屠宰在联合执法检查中,工商、税务、卫生监督人员都身着标志服装,唯独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身着便装,被群众和经营者误认为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没有执法权,不属于执法者。因此,一遇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单独执法时,便会遭到违法当事人员故意叼难,阻碍执法,甚至受到威胁。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是规范和理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建议**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在体制上参照公务员管理,给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赋予独立的执法资格,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以保证监督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努力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编制和人事管理制度,严格监督员任职资格管理,把好人员进入关。强化执法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升监管人员文化、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工作纪律、责任追究、违法处理、证照管理、案件办理等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不断规范检疫、收费和出证行为,提高检疫标识真假鉴别力,加大内部违法违纪行为整治力度。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严格考核,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作风正派、技术精湛、执法文明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专业法律的运作能力,以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基层能得到有效开展。尽快解决办案难的问题,不断强化监督执法,充分发挥“以监促检”的作用。
三、是改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环境。针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改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环境刻不容缓。为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正常开展,防止疫病传播,保护人畜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履行职责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以确保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一是加大对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监管对像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二是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配备统一着装,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三是希望公安部门加大对动物卫生监督的执法的支持力度,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对犯罪分子从重、从严、从快打击。同时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实行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
6.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展自查报告 篇六
为认真落实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以及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工作,促进卫生监督政策的有效落实,根据《遵义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展等自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等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总人口30多万人,流动人口15余万人,辖1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卫生监督所现有人员13人,内设二科一室,平均年龄48岁,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情况
**市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成立以来,承担着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病防治宣、医疗服务等监督执法管理以及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放射卫生的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所现有人员编制15人,实有人员13人,办公用房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建立的房屋,在经历2008年“5.12”纹川大地震中房屋出现裂纹,经有关部门鉴定属危房,2011年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执法及办公设施设备均为2005年中西部地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配备卫生监督执法车辆1台,电脑5台,执法取证及现场检测等相关设备均已不能正常使用。
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情况
**自组建卫生监督所以来,由于卫生监督人员少,我市对乡级公共卫生监管委托乡镇卫生院进行协管,人员由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由2~3名人员兼职,主要负责公共卫生行政许可现场审查和日常监管,工作和人员考核由监督所负责。自2011年起,**按照《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监督发„2011‟8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详细的卫生监督协管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卫生监督协管规章制度、培训计划和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等,落实工作经费和办公用房,在乡级成立卫生监督协管站,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确工作任务,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规范和有序的进行中。
四、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情况
监督所按照《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和《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规定(2011年修订版)》要求,于2011年推进全市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对所有被监管对象的信息录入系统中,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录入员1人,专兼职系统管理员1人,目前,该项工作能正常开展运行。
五、存在问题
1、人员严重不足。由于**旅游业发达,加之与**毗连,其流动人口每年在15万以上,随着“遵赤高速公路”的修通,来**旅游的人员成倍增长,这给本来人员就严重不足的**卫生监督带来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及大的安全
2隐患。
2、交通车辆、办公设备、执法取证设备等不足和老化、损坏,已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监督所现有车辆、办公设备、执法取证设备等均为2005年配备的,除车辆经多次维修还基本能使用外,办办设备老化严重,已不能满足现有办公需求,其执法取证和现场快检设备等已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给公共卫生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带来很大困难,即到达现场慢、难取证、处罚难。
**市卫生监督所
7.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实践与初探 篇七
在前一种模式中各地的做法有下列几种:有的单纯对执法行为的规范与效率的监督与控制;有的将执法责任制的组织实施纳入稽查工作中;有的将行风的管理纳入稽查工作中;有的将卫生监督机构内部的综合管理纳入其中;有的将卫生监督机构的对外宣传或培训工作纳入其中;有的将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调工作纳入其中。在后一种模式中各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稽查科室具体承担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有的承担卫生突发事件的牵头查处工作;有的承担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直接查处及组织实施工作;有的稽查科室直接监督管理某一个区域或行业;有的稽查科室干脆直接负责本卫生监督机构所承担的所有的行政处罚工作, 即承担相当于卫生局的执法大队的职能;有的甚至将监督体制改革中暂时无法划分的部分职能交由稽查科室负责[3]。
1 我国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现状
卫生监督, 从其法律意义上讲, 实际上是我国各级卫生行政机关为了管理国家的卫生事务, 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依照国家法津法规的规定而正确地行使自己卫生管理方面的职权。卫生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不仅是行政主体的一项权力, 也是行政法对行政主体设定的一种义务或职责。卫生监督执法的历史状况是, 由各级卫生防疫站承担, 按专业分工, 监督员各管一个行业或若干个单位, 从该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到监督检查直至对该单位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予以处理等全部由该监督员负责。这样分工的好处是便于监督员熟悉被监督单位的情况, 易于收费与监测。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与依法行政、政事分开、综合管理的原则相悖, 二是缺乏权力制约机制等[2]。
在我国, 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关行政法律制度逐步完善, 要求卫生行政执法应当体现市场经济法制的基本原则并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入世对卫生监督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 对行政法的理论研究有两大阵营, 即管理论和控权论。前者的核心论点是, 行政法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工具;而后者则认为行政法的使命在于控制政府权力, 我国现阶段行政法理论研究认为, 行政法有保障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 (即管理论) 和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及对行政职权的限制 (即控权论) 的作用。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 由于各种原因, 行政法可能也应当侧重于发挥某一方面的作用。但从长远的发展需要来看, 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不能只注意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另一方面的作用 (即平衡论) 。
卫生监督所的性质是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卫生监督执法任务的机构, 其任务大致可分为三大块:对相对人卫生许可证及健康证明的受理、审查及发放;对相对人遵守卫生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取证;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相对人按照权限予以行政处罚或提出处理意见。
由于卫生监督是对相对人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的检查及处理, 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加强对行政执法机构的监督和制约, 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健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制度。现有的执法监督一般是事后监督。在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中, 设立稽查监督制度, 是行政法制监督的具体体现。可以弥补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外部监督的不足, 促进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 从而保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法律的约束下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己在调查权与决定权合一的情况下, 负责调查的行政执法人员可能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作出不适当的决定。为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和适当, 《行政处罚法》将调查权与决定权进行了分离。规定由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取证, 并提出初步的行政处罚意见, 再由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者集体讨论后作出正式行政处罚决定, 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稳妥和慎重。但是通常情况下, 由于事务的繁忙, 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本单位执法人员所办理的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包括事实的认定以及法津的适用等方面的办案质量进行审查, 这就需要有一个班子负责案件的具体审查并提出处理建议, 可保证执法的统一[4]。
2 改革执法模式创新执法质量保障
以办案质量的审查管理为切入口, 实现对监督员的有效管理, 再以监督员良好素质的形成带动办案质量的提高[1]。主要是建立3个机制。
(1) 办案质量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科学、具体的办案质量指标, 按法律要求将各环节的办案质量要求逐项分解, 包括程序操作、实体处理、办案效果、文书制作等方面的质量标准。为每一位监督员建立考核评价档案, 作为对监督员考核奖惩依据。
(2) 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缩短评查周期, 把评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评查方式可以多样化。
(3) 执法质量责任追究机制。将执法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处室和监督员, 让每一位监督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 担负起应负的责任, 避免责任不明、归责不力。对评查出的执法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落实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
3 建立监督机制
行政处罚的正确与否, 既关系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能否顺利实现, 又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密切相关。卫生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 并实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内, 从执法的程序、案件的合议、结案的时限, 到执法文书的规范化书写等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 严明执法纪律。对外, 通过各种形式强化社会监督,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依照市卫生局的要求, 结合工作实际, 建立《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执法的工作制度。同时, 加强考核, 落实责任。把实行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考核各执法科室工作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针对我所卫生执法人员可能发生的有过错执法行为的不同种类, 建立了相应的追究制度。对于违法行使职权,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要依照制度严肃处理, 从而提高了全体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责任心。
同时对监督员监督检查过的相对人的履行卫生法律法规的状况进行稽查, 并将稽查结果通报。投诉举报的受理工作是卫生监督所对社会的一个窗口, 是执法部门为企业和市民服务的桥梁。稽查处在受理投诉举报的过程中, 能认真接待、详细记录、及时汇报和处理。对重大违法线索以及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决不放过, 及时处理;对轻微的卫生不符合要求, 未造成后果的, 合法、合情、合理地给予协调处理;对一些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 做到认真对待,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市民提出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卫生知识的咨询予以认真解答。
摘要: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 卫生监督所是代表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综合执法的执行机构这一看法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但就卫生监督机构中的稽查工作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符合现代行政执法理念的工作模式, 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结合有关现代行政执法理念, 对卫生监督机构中的稽查工作作一探讨。
关键词:卫生监督,稽查工作,改革
参考文献
[1]刘书文.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5, 24 (7) :11~14.
[2]刘印国, 闫杰, 齐林.影响卫生监督工作水平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6, 20 (5) :124~130.
[3]冯爱兰, 孙芝军, 王振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1 (1) :68~72.
8.市卫生监督局工作安排 篇八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新型要求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信誉分析形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企业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加强自身管理建设,规范卫生监督行为,使执法强度、执法水平、执法效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卫生部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经验,为适应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及公众对食品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建立的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全新的卫生模式。根据《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的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餐饮单位、部分食品加工经营行业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效推进我市食品卫生工作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1工作开展
1.1认真学习,强化培训,营造氛围:为了使大家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一个明确地认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认识到学习宣传是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推行量化分级管理的初衷是通过完善企业卫生设施,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加大了对卫生监督员、被监督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学习培训的力度。
一是组织有关监督员认真学习有关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文件精神和卫生部下发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结合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实际状况,对评分表中的每一项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学习讨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卫生管理模式,卫生监督员对评分标准不熟悉、不掌握,在认识上不一致。评分表分为卫生许可和日常监督两种,卫生许可量化评分由负责办理许可证的科室完成,日常监督评分表由具体监督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完成,理论培训结束后,在市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评分演练,按评分标准,进行了现场模拟评分。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卫生监督员准确地把握住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内涵和标准,有力地提高了他们的监督能力和执法水平。
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培训,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举办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专题培训班,在培训中讲实例、谈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企业负责人对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有了明确地认识,优先争取到了企业负责人的支持和配合。
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本岗位应知应会的卫生知识和量化分级管理的内容,对量化分级管理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目的及意义进行了宣传,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学
习、培训和宣传,使广大的卫生监督员、被监督单位的负责人明确了各自承担的任务和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1.2自查自纠,强化监督,规范管理:由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低,食品加工多以小型作坊为主,餐饮业主要以小型、个体摊点居多,因此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面大面广,任务繁重的客观现状。2008年对全市的417家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单位进行了卫生许可量化评分。
为了落实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我们克服了存在的种种困难,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员的主观能动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从抓基础的摸底登记等人手,狠抓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首先由有卫生监督人员对所辖的单位逐个摸底调查,对那些具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和积极性高的单位进行登记率先垂范,并要求他们对照考核评分进行自查,找出自身存在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在软件方面给予指导和纠正,被监督单位按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投入资金改善硬件设施,两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有效地把量化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例如有一家餐饮单位,对量化分级管理评级工作的认识比较到位,申报A级单位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自身存在的问题较多,与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差距较大,卫生监督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深入到该餐饮单位,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一是帮助该单位理清思路,使生产经营过程有一个符合规范的工艺流程;二是说服该单位负责人投入资金改善硬件设施;三是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进行初步评定,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四是要求该单位的管理人员掌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内容,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经过反复监督检查,该企业变成一个由省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审组审验通过的食品卫生信誉度达到A级的企业。
1.3狠抓卫生安全,促进卫生管理水平:由于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依靠监督员在日常监督中严格依法监督,认真履行卫生监督职责,抓住重点单位,促进食品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形式,鼓励企业自律,提高企业的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不仅使企业得到一个信誉度的级别,更重要的是,由过去对食品中产品的监督转变为现在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监督,从而使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守法意识和诚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卫生监督的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严格遵循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标准是统一的,审查程序是公开的,结果必须向社会公示。
2存在的问题
从我市的推行情况来看,量化分级管理的推行确实是提高了经营业户开展食品卫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经营业户达到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打下了扎实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易忽视的问题。
2.1预防性卫生监督难以落实,造成卫生条件先天不足。由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预防性建筑项目设计、审查、验收工作还没有效的开展,大多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用房在设计、工艺流程布局不合理生产加工场所面积过小、卫生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给以后日常监督带来了很大困难。
2.2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不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不重视。部分企业负责人错误地认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是卫生监督部门的事,与企业无关,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持观望态度,消极对待。
2.3卫生监督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必须有
一支综合素质高、数量足的卫生监督队伍来承担完成。目前卫生监督队伍中存在着不同知识结构和层次的人员,有的监督员是非专业院校毕业的,有的监督员是初级以下的职称,有的监督员是转业军人,有的监督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胜任卫生监督员工作。监督员数量远远不够,导致监督频次和覆盖面不到位,有时会出现监督空白的现象。
2.4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宣传不到位,政府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消费者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落实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卫生监督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对策建议
3.1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是一项社会工程。要使各项食品卫生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必须扩大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各个阶层对卫生法规的认识,强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量化分级管理技术指导,积极参加各阶段的培训;必须研究讨论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在认真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3.2积极开展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面,动员全社会参与,为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实现食品卫生监督由定性管理向定性定量的动态管理转变,将注重最终产品抽检转变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督。
3.3继续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大多数企业对量化分级管理有一较全面、较系统地了解,必须加大宣传培训把申报工作变成自主的行为。
3.4统筹兼顾,分段实施。认真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要求,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3.5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仅靠卫生监督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方能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因此,要及时与各有关部门互通信息,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配合。
4结论
【市卫生监督局工作安排】推荐阅读:
市卫生监督所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总结09-23
市卫生监督所帮扶总结09-26
乡镇卫生监督协管站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计划12-07
动物卫生监督所兽药饲料监督工作总结07-22
“全市卫生执法监督计划”卫生工作计划09-01
卫生院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总结11-23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汇报08-18
卫生监督工作情况汇报07-24
消毒产品卫生监督工作规范09-04
2023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