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4-10-12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精选19篇)

1.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一

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洞察力

英语教学活动中词汇的讲解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每一种词汇经过长期的使用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西方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 代表着正义、权威以及前途, 我们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而在英语词汇中dragon包含两种含义, 第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龙, 第二种则是比喻凶悍的人, 特指悍妇。例如汉字中“狗”往往含有贬义, “狐朋狗友”“狗仗人势”就有体现, 但是在西方的文化观念中, 狗是人们生活中忠诚的伙伴, 是人们生活的伴侣以及重要的朋友, “luckly dog”则是幸运儿的意思。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词汇的讲解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渗透, 通过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内涵, 同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使学生能够结合民族文化采用恰当的词汇进行交流。

二、欣赏经典的国外文学作品,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 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生命过程, 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其民族特点, 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通过不断地完善以及提炼所形成的, 它弥漫着迷人的文化气息、蕴含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体现。因此, 通过欣赏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特点以及风俗习惯等。例如西方文化中《圣经》作为西方宗教信仰的重要体现, 其中的思想以及蕴含的哲理都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再例如莎士比亚的著作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特征;库柏的五部曲则使我们对美国西部早期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时代背景的烙印, 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欣赏经典的国外文学作品, 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同时对于西方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三、文化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开阔学生视野

单一的文化教学或者单一的阅读教学虽然都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是当两者结合起来时, 将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教师在文化教学活动中,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文化内涵丰富的原文期刊等, 通过共同学习, 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英语水平显著地提高, 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理解的训练, 同时在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中避免“文化震惊”, 更好的体现出我们的文化素养。

四、举办中西文化讲座, 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

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中西文化讲座, 通过参与讲座使学生深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都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形态, 也就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基督教的对比;中国文化将人作为集体的一员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自主;中国语句通过语境以及语义进行合成而西方主要通过动态规则进行语言的整合。英语语言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髓, 通过参与中西方文化的讲座活动, 学生对于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宗教信仰、语言形态、艺术体现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丰富课堂活动

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 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 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影视资料,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 共同总结出跨文化交流时应注意的事项。

2.英语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二

关键词:英语文学 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成为人们交流中的一门重要语言。在英语的应用和学习中,跨文化意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英语文学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分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是指在对本土文化了解和继承的基础上,有策略、有意识地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本国文化之间的关联。实现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需要对多种英语文学作品背景进行把握和理解,根据文化背景区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更好地感受到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英语文学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进行英语文学学习时,不仅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不被侵蚀,同时也要对与之相关的其他文化内容进行把握。

一、英语文学教学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关系问题分析

(一) 跨文化意识培养是英语文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文学的发展都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英语文学教学中也承载着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地域人情等。通过英语文学的认识和学习能够加强对某一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的了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在对英语文学欣赏的同时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

(二)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提升英语文学的教学效果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对外国文化进行了解,而且需要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能够主动将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对比,总结两国文化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对文化的敏感度。在提升跨文化意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英语文学鉴赏和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了解英语文学涵盖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辩证认识,进而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借鉴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比学习分析,提升教师英语文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文学的学习水平。

(二) 英语文学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文化在文学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同时文学本身也涵盖了文化。比如一部任务型的文学作品,在对主人公成长过程进行讲述的时候,会对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和立场等进行交代,同时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等。同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会对某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情况等进行反映。因此,英美文学在文化内容层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另外,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对于不理解的词汇可以通过查找阅读来获得认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间接地获得处理两种不同文化冲突的方法,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整合性认识。

二、英语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 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高校英语教学发展更多的是注重英语的语法结构知识,忽视了对英语文学作品背后相关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的讲解。乏味、枯燥的死记硬背英文语法知识和词汇结构虽然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但是没有深刻感悟英语文化内涵就会导致学生缺乏英语文学学习的跨文化意识,进而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英语语言的魅力。

(二) 能够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层面

在英语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文化背景和文学知识,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知识面的拓展,比如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引入和教材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价值体系,加强对英语文学内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学综合素养。

(三) 能够提升学生英语文学的综合能力水平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英语文学的综合能力,因为跨文化意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能力培养方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对文化符号和文化意识的复制,而是人们在英语文学学习的 过程中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新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对英语文学学习的陌生感,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学学习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水平。

三、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分析

(一) 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

受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发展不同的影响,中西方在文化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性问题的分析和探究,在深入认识本土文化的同时实现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充分整合。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设定有计划、明确性的英语文学教学策略,并在组织学生理解和思考教学策略后形成一种完善的英美文学文化体系。第二,在英语文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本着以中国公正、客观、科学的态度来讲解英语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文学内涵,尊重不同文化下的文学发展和文学价值观念差异。第三,在英美文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文学作品及其所处文化价值理念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把握英美文学作品主题思想,加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二) 加强对英语文学深层次文化的研究分析

英语文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更深层次文化内容的研究,在对表层文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对文化挖掘的能力。英语文化的表层内容是很容易学习到的,比如和英语文学有关的天文地理、文学知识、哲学知识等,这些知识的获得一般都可以在正常的学习中获得,但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这些表层文化的了解,还需要通过学习加强对深层次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比如和英语文学有关的文化传承、人文景观、行为习惯等。随着对英语文学的深入研究,要不断加强对英语文学深层次文化的研究。一个国家在长期发展中,经过积累,很容易形成一种 特殊的行为模式,为此,在进行英语文学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些行为和文化的了解、学习,用心感受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情感内涵,通过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挖掘实现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比如 ,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家庭、朋友和风土人情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国外的风俗,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三) 训练学生文化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方面,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为了加强这些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需要搭建一个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实现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人们应用不同民族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从而加强对英美文学的深入了解。文化的移情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意识,为此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和学习。

(四) 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英语文学作品遍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其中有一些还是名著级别的作品,能够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材料支持。这些作品的大部分内容是各个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能够展现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积极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的英语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

(五)利用多媒体软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伴随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一些现金的科学技术。英语文学教师也要学会应用科技的发展来为自己的教学开展带来一些便利的。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软件插入一些图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感受教材的重点内容,对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和人文风情有着最直观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和英美文学讲授内容有关的资料,比如文学作品作者的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等,通过背景资料的搜集和介绍,加强学生对和文学作品有关的社会背景的了解。

(六) 利用课外活动发展和培养学生英语文学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更好地向学生讲授英美文学知识,进行英美文学内涵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上的时间将一些在学生理解范围内的英美文学优秀作品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选读。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外国电影,像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英文音乐,并让学生写下在观后感或者听后感。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西方情景剧汇演、电影节、读书会、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英美文学知识,加快和英语文学内容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七)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师在英语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具有主导的地位,充当着引导的重要作用。为此,在英美文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也需要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来培养学生英美文学学习的跨文化意识。提升教师的素质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提升教师的的专业素质;第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其中,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培养英语文学教师的文学素养,加强教师对英美文学作品内涵和主要思想的全面了解。教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全面了解的同时,能够根据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对学生进行具有间接性的解答,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了解,提升英语文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职业职业素养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要做到与时俱进,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和基本素质的培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文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深远,是时代发展对英语文学教学发展的要求。通过在英语文学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能够提升英语文学教学的课堂效果,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学跨文化意识。

3.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三

1.1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

文化深深植根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存在差异。

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的意思在表面上所指一致,而涵义却不同。

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

1.2商务英语中的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

例如我国的商务人员见到外商时常会递上一支烟。

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表示礼貌和友好,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不少人反对吸烟,向客人敬烟反而是不礼貌的表现。

再如,不同国家民族的送礼规矩也不大一样。

在英国,客户请对方吃饭,带礼物去是不必要的。

如果对方要带酒,事先要问一下主人喜欢什么酒,这才恰当得体。

在日本却恰恰相反,当对方被邀请到家里吃饭,不带礼物去就太失礼,并会被认为行为鲁莽,如果事先问一下需要送什么礼,会被认为行为粗鲁。

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在商务英语中比比皆是。

2.商务活动中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

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

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成败。

4.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四

翻译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各级大纲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就目前而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普遍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学生的翻译能力无法提高,翻译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然而,竞争激烈的社会却又急需既有充足的英汉语言知识,又掌握了英、汉语国家生活习俗民族心理以及价值观念、宗教文化等文化特征的应用交际型的翻译人才。因此,笔者就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翻译教学的意义

(一)深化原文理解

一般情况下,翻译活动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理解原文、表达译文、校验译文。其中理解原文是翻译工作的基础,更是翻译的核心所在,一旦对原文的理解有误,必然会造成翻译效果的不理想。因此,翻译活动中的原文理解,不但需要对词汇、语篇结构、句法等表层进行理解,更需要对文中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理解。若翻译人员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显然会导致翻译效果大打折扣。例如中西方对于亲属的称呼。中国人极为注重宗族观念,对于亲属之间的称呼区分极为细致,人们只需要从称呼中便可以判断出双方的亲属关系,同样根据亲属关系也可以确定称呼。但除此之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这些称呼,对陌生的老爷爷会称呼其“大爷”,另外还有“大姐”、“哥哥”、“弟弟”、“叔叔”等也较为常见。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若翻译人员无法理解称呼中的语境,单纯的将其翻译为“uncle”、“sister”显然会使读者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称呼陌生人会与称呼亲属一样”?由此可见翻译人员对原文理解的重要性,同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了。

(二)优化译文表达

翻译并不是源语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到目的语词语和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也不是在目的语言中寻找与源语对等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然后串接成句的过程[3]。若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仅盯着原文的语文层面,最终翻译出来的东西也只能是徒具其形,原文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却不得而知。因而在翻译的表达阶段,首先应注意不同文化中语言形式的差异,按照译入语习惯进行调整。例如:It had been a fine,golden autumn,a lovely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and some ofthem their lives,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译一方法: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对于那些在和平时期的秋天树叶再度转黄之前将要失去青春、有的要失去生命的.人们是一个动人的送别。译二方法:那是一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为那些青年们送别的是一抹动人的秋色。待战后和平,落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昔日的青年青春已不在,甚至还有的失去了生命。译一的翻译忽略了汉语与英语结构上的差异,将英语的定语从句死译为汉语的定语,原文的名词结构也未作转换,导致译文不中不洋,原文中伤感、优美的意境也没有得到表达。而译二的翻译则意识到了双方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对译文的结构按照汉语的习惯进行了调整,不但将原文的意义进行了充分表达,其蕴含的意境也得到了体现。由此可见,在翻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原文的理解,更能优化学生的翻译表达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革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单元教学为主题,强调学生语调、语音、语法的准确性,侧重词汇的搭配与使用。显然,这是由于教师还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将重点放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文化因素。就目前而言,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课后则是做不完的作业与练习。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较扎实的基础,能够进行常规的英语写作,但却无法成为优秀的翻译人才。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必须革新当前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在学习“Christmas”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西方人在过圣诞节时的一些习惯,还可以将一些与圣诞节有关的词汇如Christ-mas card(圣诞卡),reindeer(驯鹿),ChristmasEve(圣诞节前夕),Santa Claus(圣诞老人),roastturkey(烤火鸡),sleigh bells(雪橇铃)等一一例举。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也掌握了一些西方圣诞节时的习惯,今后在翻译过程中必定会有所助益。

(二)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意识

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巨大深远,使其在接触他国文化时,往往会先入为主,用本国文化的意义系统阐释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对于“Her beauty is beyonddescription.”往往会有学生将其译为“貌若天仙”,乍看之下仿佛完美地诠释了该句的意义,但事实上却与原文所表达的意义相悖。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双方对于“美”的审美也不尽相同。例如《诗经》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些描写的是我们常说的“美女”,若将其直接翻译成英语,想必读者难以想象该女子究竟美成什么样。同样,“貌若天仙”也容易使中国人联想起西施、貂蝉等女子,但英语中的“fairy”也可以用来形容男性。

(三)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文化移情是指“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架模式,摆脱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陈二春,2008)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语言、文化及情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有效沟通的技巧、艺术和能力。

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避免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错误。例如中国人对于他人的赞美通常会以一种谦虚的语气说“哪里,哪里”,表现得较为含蓄,而西方则不同,他们会欣然接受他人的赞美并表示感谢,并且若只是根据字面意思将其翻译为“Where,Where”,则会使对方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该句表达的含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双方的文化差异进行调整。又如《水浒传》中写道:“武行者心中要吃,哪里听他分说,一片声喝道: “放屁!放屁!”。该句描写的是武松在乡下小店中想要肉吃,店家却说没有,而其他顾客正吃着鸡与肉,武松因此极为气愤。若在翻译过程中直接按照字面意思则会翻译成“Pass your wind ! Pass your wind !”在西方人看来变成了武松要店家放屁,与原文表达的含义天差地别。真正准确的翻译应是真正了解西方的语言表达与原文含义后,将武松说的话翻译成“nonsense”,即撒谎。

三、结束语

5.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五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背后更承载着英语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脱离了文化去学习语言,学生最终学习到的只是空壳而已。因此,理想的英语教育一方面能够教授给学生相应的语言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够让学生对该语言背后的文化有所认知。小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中西文化;小学;英语教学;文化

一、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概述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流的基本工具,它产生于民族发展的历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迹。各个民族由于其在自然环境、发展历程等因素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文化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语言,当然也会存在着形态与用法上的差异。

1、客观环境导致的差异

客观环境,尤其是自然生存环境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民族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底蕴,这必然也会体现到语言层面上。就以称呼方法为例,中西方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称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别人打招呼的一种符号,在英语国家中的一般社交场合下,Mr.、Mrs.、Miss等称呼后面通常加人名,如Mr john,而我们国家恰恰相反,在姓氏后面加先生、女士反而是表示尊重的主要形式。原因就是西方人将直呼其姓视作不礼貌的。

2、文化渊源导致的差异

东西方民族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反映到语言中便是有着较大差异性的思维方式与语言结构。换句话说,同一种客观事物,由于它在民族间造成的心理感受不同,因而,在语言表现上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识感知,但这种意识感知存在不同调和性的时候,便会导致截然相反的语言效果。举例而言,“Thank you”是小学英语课文中的高频词组,事实上在英语国家,这也是人们的口头语之一,不论得到谁的帮助或哪种形式的帮助,人们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即使是至亲的父母兄妹也不例外。但在中国,家庭成员间几乎不说“谢谢”,因为在国人看来,“谢谢”会使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显得冷漠生疏。至于“Excuse me”之类的英语习惯性用语,在中文中更是难以找到恰当的对应形式,仅能根据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翻译。

3、社会习俗导致的差异

社会习俗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征,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等特征,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体现自身文化内涵的传统礼仪与约定俗成的习惯,这也会体现到语言层面。比如就隐私而言,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强调隐私,特别是有关个人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是他们最忌讳询问的事,谈论这些话本题都被视为有失礼貌。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互相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文化自然成为语言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要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英语教学的基本共识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处理文化因素应体现在:

(1)、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但是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必须结合言语要素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

(2)、对于跨文化交际中易出现的交际困难和障碍,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化教学。

(3)、教学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牢记文化是在发展的,风俗习惯也是会改变的

(4)、在教学方法上,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应当从属于语言要素的教学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5)、具体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比如以课文内容的方式介绍;观看英语国家的相关视频;或是通过注释说明等方式。

三、西方文化意识在课堂中的引入方式

语言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即语言学习不能仅仅围绕语言、词汇、语法、句法等知识、技能打转,它还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的学习以及文化背景的学习。语言服务于日常交流,并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在学生早期接触这门语言的时期,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渗透西方文化,唤醒学生西方文化意识。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六年级的文化意识分级做了具体的要求,它主要包括七点内容,诸如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了解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节假日。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了一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工作,尝试着将西方文化引入到我们的小学课堂。

(一)立足语言教学,构建跨文化环境

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布置,给小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西方文化氛围,比如:在班级的板报上设计一个英语角,写一些反映西方文化的小知识或英文小幽默;在教室四周的墙上贴一些富有英美文化气息的图画或照片;在课间播放一些适合学生的英美流行歌曲,让学生欣赏和学唱等等。这种跨文化环境的建构,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到了西方文化的内涵,并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建构相应的跨文化环境。例如,在学习节日时,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型教学,使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给那些在回答对问题的学生以一定的奖励。一节课下来,学生既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又对西方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西方的节日与我国的许多传统的节日相比,有着独特的内含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外国主要节日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他们对英语有一个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做好言语交际,训练跨文化思维

英语思维是制约中国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又一重要障碍。英语思维是英语文化的在语言思维层面的体现,缺乏跨文化思维,学生学习的英语始终是中式英语,难以和英语国家的人展开自如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广泛的言语交际如情景对话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训练学生英语思维方式。“Free talk”是小学英语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常会把它设计在新授课之前。在这一环节,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一些西方风俗习惯的教育培养。通过用“Excuse me, May I „ ”,这些句型的操练交流,教授一些西方常用的礼貌用语,逐渐渗透简单的西方礼仪。小学生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尚不成熟,不可能在英语学习完全运用英语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跨文思维。比如文章背诵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背诵的以外国文化为背景的小文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复诵读,然后教师以文章内容为依据设置一些小题目,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的背诵效果。当然,对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采取更为复杂的训练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小文章改变为对话或情景表演的小剧本,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交流、表演中去体验、认知英美国家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俗。

(三)丰富语篇教学,完善跨文化内涵

阅读不仅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与重要任务,也是他们获取外部信息,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的重要渠道。在现在通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大部分的语篇阅读都是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作为阅读主题的,诸如西方的重要节日、生活习惯、旅游方式等,为学生了解未知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传授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要将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进而使其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性所在。为了更好地推进语篇阅读与文化内涵的融合,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可以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作为语篇阅读的导入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活动生动的影像材料,让学生对语篇中的文化背景有一个直观的认知,这中教学方式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语篇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师生互动的工作,通过共同阅读,相互提问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认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跨文化意识。总而言之,在语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并力图让学生在交流环节中符合英美民族的风俗习惯。

6.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六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一直以来,教师都很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而文化意识却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能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去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认识的直觉的敏感性,实现准确并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1.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材的讲授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中。现行的中学英语教科书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极好材料。多数版本的教科书都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只要结合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显示文化差异的部分,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就可以同时兼顾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8B Unit5 Good manners –reading (When in Rome)的时候,除了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和中国的教育差异,婚礼差异,饮食文化差异,节日文化差异……

在课堂活动设计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情景”的方法,让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在学习8B Unit5Enlish sayings的时候,如果运用直译的话,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意思都完全不一样,因而我们可以创设一定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文化失误”,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外活动,多渠道地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因而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灵活多变的特点正好为我们所用。除了开设专题讲座,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歌曲欣赏、英文小品大赛、阅读英文小说和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或者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汲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开设多媒体视听的课程,定期给学生播放教学录像,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让学生对英语的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文化的差异,享受学习语言的乐趣。此外,还应重视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因为学生在阅读理解时,能吸纳一些相关的语言背景文化识扩大英语知识面,掌握词语运用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西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文化,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之处。

3.借助测试手段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测试是各科学习和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重视考试内容和结果的心理,专门设计一些涵盖文化知识而中国学生又容易出现文化语用失误的题目,以考试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引导其有意识地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升文化素养。

比如,语法教学一直被广大师生认为是最枯燥的部分, 但是如果我们能把跨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法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方便、更顺利地掌握语法知识,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富有成效,充满文化趣味。例如这样一个句子: “My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silver。”教师可以用把be动词正确形式“is”空出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对这句话的正确判断。表面上看起来主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谓语应该是复数形式,而答案却是单数,学生一定会迷惑不解,这就为我们创造了进行文化差异介绍的好机会。西方人在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双手齐用,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被看作是一个整体,这就好理解为什么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了。这种把文化教育渗透进语言教育的方法要比单纯讲解语言知识和单纯要求学生记忆语言形式要有趣也有效得多。

7.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英语学习是个很辛苦的过程,当然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学习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还应该努力培养优良的文化素质,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并且要用的合理。所以,学习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

一、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入的文化内容要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解自己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给予理解和尊重,从而促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2.阶段性原则。文化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文化内容的本质。

3.交际性原则。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交际教学法,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这样文化通过语言的交流得到传递和沟通,语言通过文化的渗透得到合理交流发展。

4.渗透性原则。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教学灌输,而应该在语言的交流、情感的表达中体现出来。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契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自觉实施跨文化的教学,努力培养大学生自信的民族精神、多样的文化风情、包容的国际视野。

1.培养文化自觉的大学英语教学观。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文化问题上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观念,他认为每一国家、地区和民族都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种文化要了解自己的美,同时要学习别人的美,提倡文化之间的学习借鉴。大学英语教学倡导文化自觉的文化观,一是要提倡文化的平等。既要反对盲目陶醉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华夏文化以外任何文化的唯我独尊文化意识,又要反对竭力模仿西方文化、歧视华夏文明、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各种崇洋文化。二要提倡文化的理解认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善于转换视角,克服各种文化错位和文化诧异现象,自觉跳出个人自我认识和文化价值观的束缚,以对方认可的价值观来评价和看待对方的言谈举止,尊重、容忍、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三要提倡文化的开放包容。文化本身具有放性和包容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理性面对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冲击,立足丰富中华文化,吸收、融合异质的外来文化,充实、丰富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

2.打造具备跨文化教育素质的外语师资队伍。实施跨文化教育首先需要一支具有跨文化教育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要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了跨文化教育的能力,才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有侧重地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引入和跨文化理解,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其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不断唤醒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阅读西方学术杂志和经典书籍,经常观看一些西方电影,全面系统地把握西方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中西文化的背景差异,客观分析中西方价值观的优劣之处,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思考中国,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感悟西方,在比较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在中西方文化理解、沟通和借鉴的基础上,成为学贯中西、通识中西的教育者。

3.实施适应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要在外语学习中将中西知识的学习与思想认知相融合,使大学生能够以把握中西文化为目标,融会贯通中心人文思想。要制定跨文化的教学大纲,结合外语教学,完善实施文化教育的课程,规定文化教育的课时,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使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补充学生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有机地让学生把传统文化与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寻找中外文化的异同,加深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跨文化意识,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善于借鉴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不断开阔文化视野。实施跨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以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目标,对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改革。要从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中心、应试教学、语言教学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为主;要从以词汇语言、阅读理解教学为主转变为全面提高语言文化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从传统的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方式向互动式、综合式、个性化的现代学习模式转变;要从传统的以评价词汇语法、语言表达等为主转变为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跨文化的运用能力为主,把单一测评逐步转向综合测评和全过程评价上来。

总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个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培养方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目的语,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泣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钟华.非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文化能力调查[J].外语界,2013(4).

8.英美文学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篇八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爱不释手,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技能,增加对于作品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实际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对于实现学习者的学业目标和提高语言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再次,英美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宽容性和跨文化意识。

英美文学作品无疑反映了英美文化的价值体系及精神内涵,它不同于中国文化。

在学习者研习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和背景都散发着无尽的光芒,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文化宽容性及跨文化意识,因为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吸收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对于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的剖析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及跨文化意识,这与英美文学及文化教育的.初衷是一致的。

同时,开阔学习者的胸襟,增加想像力与增强理解能力也是文学艺术要实现的目的之一。

2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与手段

2.1 更新教学内容

若使学生在英美文学课上有所收获,而不是单一地被动接受,参与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出一些创新。

教学内容应呈现出系统性、实用性、全面性、灵活性、启发性和可读性等多种特色。

当前,英美文学课的教材在体系、内容及观点上比较陈旧,缺乏新颖性,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

教材的内容应当吸引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思潮,对于一些具有争议的作家和作品给予重新界定,对于国内外研究的异同要作以交待,使学生们了解英美文学教育及研究的动向的发展趋势。

此外,在英美文学选读作品的选取上,教师应当选取各种题材的内容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兴趣。

内容可以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传记等具有代表性,可以体现作家写作风格和时代特点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英美文学课程选读的作品,多以大部头作品居多,这使之前对于英美文学接触较少的学生来说必然感觉难度不小,兴趣不大。

而学生比较喜欢看流行杂志、报纸。

教师也可考虑将英美主流媒体有关文学作品的评论及介绍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接触到“鲜活”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

在介绍某一时期或作家时,先从时代背景人手,再结合作者的个人生平来分析作品及其艺术特征。

这种教学方法程序化严重,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够,往往带来的效果也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满本记”,知识得不到灵活地应用,就更别提对于文学作品精髓的领悟及审美意义的追求了。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文学课的手段可以丰富多样。

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录像机、教学光盘等都可以增加文学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生动、教学效率高等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观看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录像片段,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物、场景用图片和影像的方式呈现,生动、有趣、直观、高效。

9.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九

浅谈英语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大纲提出学习英语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实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教学过程实施:改变教师的观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和图书馆学习语言文化,充分利用英语兴趣课堂汲取中西文化.

作 者:郑素白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刊 名:海峡科学英文刊名:CHANNEL SCIENCE年,卷(期):2007”"(9)分类号:H3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能力 意义 教学引导

10.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十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22-02

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英语教学中,先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然后由对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借此好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文化。这要我们做的有很多。

一、精研教材,加强备课,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

传统的备教材、备重点、难点的备课方式很明显开展不了跨文化意识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计划、设想,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新课程中的备课要突出人的因素,要渗透着跨文化意识的教育教学内容。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是不是只教完这些语言结构就够了呢?显然不是。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对西方的饮食文化作一番介绍,从而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餐饮文化和就餐礼仪。这对拓展学生的视野,建立跨文化意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再如人教版Unit 3 Traffic Accidents,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围绕着交通规则开展的。如果教师仅仅把这些规则当作语言知识,语言结构来处理,那么学生又如何能够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交通方式与交通规则呢?教师如果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将西方国家的人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渗透给学生,那在将来的某一天,谁又能保证在中国的街道上,在三更半夜不会出到一辆汽车在凛冽的寒风中独自等待红灯呢?

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学中的英语课本,在编排上做足了功夫。在保证知识性的基础上,巧妙的与趣味性链接在一起。在内容上更接近生活化,更贴近学生实际的状况。在革新的教材面前,我们应该创新与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把传统的每节课单词、发音、语法等项目切合实际的分配在课堂的各时间点上,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中西方国家的交际文化,进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是现代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我认为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应用语言交际教学法。交际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知识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以及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我们应该把语言就看成是交际,而英语是我们学习的外语语种,所以我们要先了解外国的交际文化,才能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而老师的责任就是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避免了同学们在英语交际中的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尴尬。我们可以按部就班的来进行,首先要保证基础知识掌握,然后再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风土人情等生活方式。例如:湘教版Unit 1 Greetings介绍了打招呼的表达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假设出一个场景,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交际中懂得这些打招呼方式的使用场合和使用范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逛街的时候碰巧遇上自己的同学,如果您这时候用:“Nice to see you.”就会显得不够恰当,因为这句话在打招呼时一般是用在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合。通过语言的实际运用,学生从中领悟到实际中所应体现的跨文化意识,通过长时间大量的语言实践,学生在掌握了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潜意识地具有了实际中的跨文化意识。

三、培养学生阅读外文原著和英文报刊杂志的兴趣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与外界交际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国际互联网日益被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阅读到外文著作与报刊杂志。许多学生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外文著作和报刊杂志,学生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到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例如:在“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est?”这一单元中,笔者除了教学该单元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到网上或报刊杂志中去寻找与动物有关的谚语、俚语或成语。如“cat”在西方是人们的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在汉语中,尽管狗在一些地方也是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然而在英语中狗的形象则一般都不差,常可以指“个人”。因此,通过阅读英语原著及报刊杂志,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阅读量,又对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有了了解,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创建和谐的英语课堂,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和谐的氛围,有得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激励与竞争,通过语言与表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英语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实也是西方文化的核心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创设一个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圣诞与元旦期间就开展了一个以“迎圣诞,庆元旦”为主题的游园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了解了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圣诞节。同时,与中国的元旦和春节进行了对比,使得学生对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节日文化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为了深化活动的主题,还组织了圣诞文艺晚会,编排了英语短剧《白雪公主》,开展了作文竞赛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New Year and Christmas Day?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的热情,使他们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全校英语学习的氛围也随之高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体。然而,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因此在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中,教师必须肩负起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润兰.小议发展性评价与个性化发展[J].中小学管理,2006,(S2).

[2]季同根.对英语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08,(12).

11.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众所周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长期的文化底蕴。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同时, 它还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它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 它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中。所以学习一种语言, 不仅要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 还要了解该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 从而拓宽初中学生的文化视野, 加深学生的文化功底。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者同步发展, 并采取对比的方法, 结合初中语言教学的内容, 适时地介绍汉英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国民性格、礼仪习俗、家庭模式等方面的差异,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际上, 英语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的保证。不懂得英语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好英语这门语言。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 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 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old一词, 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 如“老爷爷、老先生、老张”等都透着尊敬和亲热。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 和别人谈话时, 年龄越大资格越老, 也就越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在我们看来, 长者不仅是智慧的象征也是威望的象征。相反, 西方国家的人不喜欢倚老卖老而自称old, 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西方国家的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了。所以年龄是他们极为重要的隐私, 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 她们更喜欢别人恭维自己年轻。

当教学present这一单词时,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 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 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 而是表示感谢, 会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 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另外, 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都有养狗的习惯, 但他们对狗的传统看法却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 常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多对狗有好感, 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ou are a lucky dog。必然生气, 但在英语中lucky dog是“幸运儿”;“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 me, love my dog.“风水轮流转”的英语表达是Every dog has his day.在美国, 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 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在用法上不尽相同, 中文里的“青一块紫一块”在英文中是用black and blu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 而非red tea;而You are blue.的意思是You are sad.在教学生日期和地址时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中国人和西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中国人注重整体思维, 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体思维。比如中国人说中国福建莆田。而在英语里说Putian Fujian China通过这种对比, 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 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因为学生在阅读理解时, 能吸纳一些相关的语言背景文化知识, 扩大英语知识面, 掌握词语运用的内涵和外延, 了解西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些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之处。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读者的语言因素很重要, 只有借助文化知识的帮助, 才能读懂字里行间。因为词的意思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 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文化、历史、价值、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和生活方式, 也就不能理解篇章的真正含义。如有这样的一篇阅读理解:一位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 因为不懂课堂上的某个问题而问了位女生, 解答完后他进行道谢, 只听那女生说了一声:“It’s a piece of cake.”他还误以为人家价值观真的不太一样, 就问个问题都要块蛋糕作为谢礼, 后经她解释才明白其真正的含义。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课余阅读一些英美简易读物, 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注意留心和积累有关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四、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聊天和谈话时, 关注的焦点也各不相同, 中国人在见面时喜欢询问对方的家庭、年龄、工作、配偶收入等方面的问题, 而英语国家则十分注重隐私的保护, 通常聊天的内容则不涉及到彼此的隐私, 所以天气服装球赛等就成为了英语背景国家人们喜欢的话题。吃饭了吗?去哪里啊? (中) /What is the weather?How beautiful your skirt is! (英) 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在交际中是有很大差异的, 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 涉及隐私的问题在和外国人交流中是忌讳被询问的, 这和我们的理解是相当不同的。

口语交际方面, 西方人简单直接, 而中国人含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强烈的时间观念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性格, 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开门见山”。如:在英美国家, 赞美别人和接受别人的赞美都是非常平常而且非常正常的事情。英美人听到别人赞美时, 通常用“Thank you”来回答。比如, 别人说你的衣服漂亮, 你就应该说“Thank you”, 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哪里哪里”, 或“一般一般”, 通过“自贬”而达到谦虚的目的。再比如, 当我们在别人家里做客, 主人问客人是否需要饮料时, 按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一般会出于礼貌而客气的回绝一下, 说:“别客气, 不用了。”但中国的主人一般还是会给客人送来, 客人也会接受。而西方人如果听到“No, thanks”, 主人就不会给客人提供饮料了。另外, 中西方人们打电话时的问答语也不同。在英语中, 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 或电话号码等;在汉语中, 接电话的人习惯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要干什么, 要找谁, 绝不会自己先报名字。

英美人通常为那些在中国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区区小事而道谢, 从早到晚, 只要与人接触必定谢不离口。课堂上学生回答完问题, 作为教师的我们, 要说:“Thank you.”有人说你身上的衣服很好看, 你要说:“Thank you.”别人给你挂电话, 谈话结束时, 你要说:“Thank you.”在餐馆里, 服务员给你端上一杯咖啡你要说:“Thank you.”或你付了账, 收款员也会对你说:“Thank you.”总之, 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 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 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

总之, 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不仅开阔眼界, 拓宽视野, 更有助于初中英语学习者深层理解英语语言外壳下的语义内涵。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时代的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扩大知识面, 当好主导, 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2.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十二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接触的频繁,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迫切的需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我国大学英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文化内容的导入的教学现状以及现行的语言认知与文化认知同步进行的英语教学理论的要求使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 者:余立霞 YU Li-xia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部,哈尔滨,150080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27(9) 分类号:H319 关键词:文化意识   培养   大学英语   教学  

13.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建议论文 篇十三

二、培养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

1.提高对培养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视程度。通常情况下培养一定的文化意识,首先应该注重的便是对本国文化意识的培养,而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我们学习英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与外国人进行流畅的交流,而和外国人进行交流也是为了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让中华文明能够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由于我们代表的是中国,故不管英语教育课堂做怎样的安排与调整,都必须将培养中华文化意识放在第一位。2.组织学生多与外国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实现多元化的视听教育。听、说、读、写作为英语教育中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能够保证学生可以将英语大胆的说出来,故口语的练习对于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通过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可以对他国的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如文化背景等,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尽量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格外注意语句与单词所要表达的实际意义,在文化意识层面进行灵活的学习。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可以将英语本身在语言发方面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找到自身在学习上的弱点,实现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从中实现两国文化的有效融合。另外,还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口音纯正、发音标准、极具国家价值观念的影视作品,从之对外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背景以及历史文化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3.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身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高校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职业素质和操守,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不断的学习,扎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对一定专业技能的掌握,从而探索出适应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新时代教育理论,灵活的处理教材,并根据课堂的实际发展状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越发明显,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全世界所通用的语言,是每一位高校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之一。培养一定的文化意识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对外国文化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英语、理解语法和短句在特定背景下的深刻含义,减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误差,并且有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4.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教学意识的培养 篇十四

一、加强文化教学的意义

英语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大学生和英语教师们, 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的国家里, 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缺乏了解, 总会碰到越来越严重的文化障碍, 以致冲淡兴趣, 产生畏难情绪, 因而如何保持并增强学习兴趣, 就成了组织教学者不可避免的课题。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信息的输入, 从而形成教学内容语符信息量大, 而文化信息量小的矛盾, 也是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在改进教法的同时, 也能考虑在教学内容上多增加些文化内涵, 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来说肯定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外语教师能在这时因势利导地在语言文化背景上拓展学生视野, 则于学生继续学习有相当的助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英语使自己更加充实了。因此, 要实现这些目标与我们加大文化信息的输入不无关系。

二、语言教学必须融入语言的文化背景

语言教学必须融入语言的文化背景而不能脱离文化单纯教授语言技巧文化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基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了解文化就要了解对象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生活经验等知识。否则交际中就会产生解甚至闹出笑话。沃尔夫森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 本族人对于他们语音和语法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 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现代汉语教学观点认为交际错误有语法和语用两种错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时, 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被称为语用失误。”语法错误只会让人觉得语言学习者的水平不够, 而语用的错误常会被人误会为对方风俗习惯的不尊重从而产生严重的麻烦。所以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学习者才能深层去理解和掌握语言, 从而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 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 应该重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 帮助学生提高深层次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京识, 提高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国产品流通的需要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一个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 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往的外语教学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 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 结果培养的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大, 语法知识正确也未必能完成交际的任务。例如:一个中国人陪一美国人游长城, 这名美国人说:Excuse me, I'd like to go somewhere.这里somewhere指厕所, 他没直说。这位中国人一听, 用非常流利的英语讲到:Yes, you can go anywhere. (你可去任何一个地方)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他们在语言层面的交际完成了, 但让美国人大吃一惊的是, “我想上厕所”, 回答是“你可到任何一个地方去”。这位中国人显然没有理解这里美国人用了英语中的委婉表达法, 他也没有去深究句子词语层面下隐含的意思。而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 仅仅具备语言知识是不够的, 要想得体地交际, 还要懂得附着在语言表面下的文化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 也就是让学生适时、得体地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从而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

四、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文化渗透力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拓展视野,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材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要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 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词汇、语法、句子等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上, 却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指导、学习。笔者认为,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不同文化互相渗透越来越多的形势下, 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 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

1、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对西方的地理概貌、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要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才能灵活地向学生阐述中西文化差异, 也就是说, 教师不仅要做一个语言知识的传授者, 还应成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利用英美原版影视、录音、图片等手段创立英语学习的真实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们学习跨文化知识的主动l生和积极性,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到标准、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基本语言知识。

3、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多阅读中外文学名著, 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言语行为, 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 从而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4、在要求学生关注外来文化的同时, 应提醒同学们同样重视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不仅在于对世界文化的了解, 还应包括向世界介绍本土文化的能力。

5、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 例如举办英语话剧表演、请外籍人士来座谈或做英语文化知识讲座等, 让学生在具有“信息差”的真实语言环境中切实感悟到:“讲语言其实也是讲文化”, 帮助同学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从英语教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用英语文化模式思维的习惯, 掌握两种文化差异, 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总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吕美卿, 潘茜.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J].浙江师大学报, 1997 (3) :71-73.

15.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十五

【关键字】初中;英语;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2012年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转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要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跨文化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把跨文化意识培养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而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一直以来也是教育工作者们的研究重点。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跨文化意识的作用

跨文化意识即“不同民族、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交流、交往。”简言之,“跨文化”是指通过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1.跨文化交际的特点。跨文化交际是现当代无法避免的社会活动,可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有时会成为人们交往过程中的障碍。第一,跨文化交际的双方文化共享性差,且差异程度不同。东方国家之间和东西方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程度一定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交往双方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第二,自己的文化惯性易造成双方交流的误解、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若一方缺乏对方文化背景,很容易无意识的用自己的文化来衡量对方的行为,从而造成误解甚至冲突。

2.跨文化意识的作用。目前跨文化意识的提倡主要是在外语学习领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抛开文化学语言很难学到一门语言的精髓,也很难提高自己与目标语国人的实际交际能力;反之在认识文化基础上去学习语言,很多时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英语学习领域,跨文化意识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遣词造句更加准确地道,还能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无碍交流,这也是当代社会英语人才所必备的技能。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必要性

初中英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对英语的新鲜感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初中英语语法等系统知识的大量性也会造成学生的一些畏难情绪。

然而,在现如今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教授与学习还是占到至高的比重,新课标中强调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足,教材忽视等原因没达到其应有的重视。跨文化意识的薄弱也在英语学习的各个板块体现出来。例如在英语作文写作方面,初中学生存在严重的“Chinglish”的表达。这就是典型的跨文化意识薄弱,用中式思维来表达英语而闹出的笑话。还有的情况是学校和教师有积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想法与意愿,但采取的措施不太科学合理,导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说教师自身对所教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传达给学生的一些跨文化观念有误等等。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第一,有利于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纯粹的语言知识教学很容易打击初学者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英语国家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学习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从而帮助语言知识的学习。第二,初中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学生学习如何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理解运用目标语言,而不是机械的语言堆砌。第三,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世界观,尊重不同的文化。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首先,学校及教师应该积极创建英语学习氛围。英语作为我国的一门必修外语,但同时我国又缺乏语言学习环境,除了英语课堂之外也无其他接触英语及其文化的途径。于是,学校与教师在课堂上创建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第一步。学校应重视英语角,英语报刊栏,英语校园广播等设置和开展,切实创造全校英语学习氛围;老师在课堂上也要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并通过介绍国外文化及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新闻等,让学生接触到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观念与知识。

其次,引进外籍教师参与教学。引进外籍教师参与教学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外籍教师先天的外语教学优势决定了他们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来自英美等国的native speakers,他们不仅在语言教授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标准系统的语言知识,而且他们本身也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可以在学生初中阶段通过英语教学进行切实提高,希望教师以及学校引起高度重视,培养拥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英语学习者。

【参考文献】

[1]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J].《新闻大学》,2004

[2]祝莹.高中英语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

[3]李学书,王亚歌.体验: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与对策 篇十六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探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很有现实意义.

作 者:成昭伟 朱晓梅 Cheng Zhaowei Zhu Xiaomei 作者单位:成昭伟,Cheng Zhaowei(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1)

朱晓梅,Zhu Xiaomei(辽宁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2)

17.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十七

言语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思想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时开展,信息技术的不时进步,如今国度与国度之间在文化交流上,变得更近了,“地球村”的说法也日益盛行了。英语作为世界上运用国度最多的言语,也是我国除了汉语以外的第二大言语品种,英语的学习也变得必然且必需了。在停止言语的学习时,理解言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关于言语的学习和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注重英语词汇,语法构造的学习外,还要注重英语交际情境的创设及英语文化认识的培育,使学生逐步养成跨文化交际的认识。本文就从中西思想方式的差别对言语的影响谈起,剖析探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识的相关举措。

一、中西方思想方式的差别对言语的影响

不断以来中国都考究委婉,这种逻辑思想方式使得中国人在言语表达方面不习气从一开端就准确确实定某个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气经过说话或者上下文语境来肯定其所指含义,比方说:“你吃饭了吗?”能够根据说话的时间来断定这个“饭”指的是早饭、中午饭还是晚饭。而英语的表达方式却是非常明白的,早饭就会直接问:Have you had breakfast?中饭会改用lunch,晚饭会改用supper,分的清分明楚。此外汉语言语常常是先因结果,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普通到详细的逻辑关系,而英语擅长运用较多的衔接词,且习气从小到大排序,比方汉语中对地点的描绘会依照国-省-市-区-路-街道排列,而英语恰恰相反。另外英语比拟注重形态,比方名词复数加s或者es,过去式加ed,未来时加will等,而汉语句子构成没有明白的方式规范,比拟注重的是句子的.功用。基于以上差别,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员应有认识的培育学生的英语思想才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才能得到全面进步,才干更好的养成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识的相关举措

1、理解不同情境中英语词汇运用方式

在运用英语单词及句式时,常因说话人的年龄、性别、社会位置等不同而有相应变化,比方,在与人打招呼时,“How are you?”普通是与相识的人一天中第一次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用于比拟正式的场所;Nice to meet you.普通是用于初次见面,是一种比拟正式的问候用语;How do you do?普通用于初次相见经人引见后说的问候语,特别是对方年长时,表示礼貌。Hello.普通用在熟人朋友年轻人之间的招呼用语,比拟轻松随意亲切自然。

2、注重对英美习气用语的引见及运用

经常与英美国外友人交流的会发现,他们经常运用习语和俚语,比方milk way,从字面上看,我们就会以为是“牛奶路”,而实践意义的确“银河”,big fish,字面意义会以为是“大鱼”,而实践意义的确“大人物”;rain cats and dogs字面意义会了解为下猫下狗,而实践意义的确下倾盆大雨等等诸如此类的习气用语还有很多,在停止记忆的时分不能单独记忆,而要根据这个词汇或短语呈现的上下文或者语境中去了解记忆,这样才干记忆深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员能够每堂课开端前都给学生引见两三个习语,能够先让学生本人讨论和猜想习语的意义,然后再通知学生真正的含义,这样有认识的培育学生主动理解并运用这些习语的习气,使之不得人心。

3、创设情境交际形式

英语言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可以更好的运用英语,停止交际,因而注重交际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小学英语教员能够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会生活用语等根本用语。还能够在课堂创设与生活亲密相关的情境主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全程交流都运用英语,不但能在很大水平上调动学生的兴味,还能使他们加深对英语言语学问及运用方式的了解和记忆。

4、注重阅读办法的培育,进步学生跨文化认识

小学英语教员能够有目的的选择一些课外英语读物,让学生更多的理解英美国度的生活风俗、家庭关系、社会背景等,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西方文化,从而可以更好的承受英语言语的学习和运用。比方,小学英语教员能够催促小学生阅读某篇英语文章,然后让他们写出本人的了解及心得领会,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心得领会予以指导,恰当的鼓舞和褒扬学生,协助他们树立自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以沟通讨论的方式将文章要表达的正确意义通知给学生,这样可以营造轻松高兴的学习气氛,有利于进步学生学习的效率,并逐步培育其跨文化交际认识。

三、结语

18.浅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十八

1. 英语教学现状。

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没有足够地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也没有对英语文化知识很好的掌握。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 如果能创设一种语言环境, 或者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领悟, 在语言的学习中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与影响。在这种学以致用的氛围下, 就能够很好地学习到语言知识, 提高学习的效率, 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 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 让学生主动的去了解英语的文化知识。

2. 跨文化意识的影响因素。

第一, 风俗习惯的差异。对于英语来说, 其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传统的风俗, 不同的传统风俗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说, 社会礼仪、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社会风俗等等。再具体一点说, 其在称呼、致歉、道谢、颜色喜好、禁忌等各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 在颜色这方面, 中国人就偏爱红色, 在喜庆日子里、逢年过节等都会用红色来进行装饰, 寓意幸福、吉祥。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 红色却代表一种灾难、血腥、危险等。曾经的一个英国翻译家将《红楼梦》里面本应该是“Happy Red Court”的怡红院翻译成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再比如说, 中国人的习惯是喜欢含蓄, 而西方人一般是简单、大方、直接。比如, 当遇到熟人在街上, 中国人习惯于问“要去哪里?吃饭了吗?”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样问很不妥当, 认为这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第二, 思维模式的差异。社会文化最现实的反应就是语言, 语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的思维习惯与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西方国家来说, 他们更加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分析的思维模式。而对于东方的文化来说, 其背景重视直觉的整体性。西方人比较习惯于抽象的思维, 习惯于用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去表达具体的事物, 而中国人就比较习惯于用一种生动的、形象的思维去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1. 阅读英语材料, 提高跨文化意识。

英语中的阅读材料其内容与题材是丰富多样的, 不仅仅包含了表达方法的语言知识, 而且也包含了英语文化知识中的各个方面。所以,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在阅读中了解各方面的英语文化知识。中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异的, 学生如果对于西方的文化知识不了解, 即使在一篇文章中没有英语生单词, 也没有偏偏的一些语法, 也不一定对于英语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内涵彻底了解。因此, 在平常的学习中, 要注意对于英语文化的积累, 这样才能对于英语的语言特点予以掌握, 才能真正的了解、认识语言文化, 进一步减少对于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此外, 在英语文化知识中, 有很多文章中就渗透着人性的光芒, 他们像是心灵鸡汤在不断地滋润着我们, 比如, 爱迪生的一生从来没有放弃过钻研, 并且为这种坚定的信念付出了一生的精力, 他这种坚定的、永不放弃的精神时刻在启发鼓励着学生。所以说, 在英语文化知识中, 不仅能够使得我们了解并掌握到语言内涵, 而且还能使得我们受到一些伟人的感染与熏陶, 这样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人格上的一种魅力, 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

2. 在英语对话中增强文化意识。

目前, 牛津英语教材中, 很重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以及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 在教材中编制了很多关于英语对话的句子, 有问候、邀请、祝贺、赞扬、拒绝、拜访、道歉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这种语言对话场景中提升交际能力, 了解文化知识。在这种对话教学中, 英语教师要做到既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 又要传授中西文化的差异。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在与西方人进行交谈时, 应该选择哪些话题, 怎样做到语言得体, 这样才会将一些尴尬避免。例如说, 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 不能直接的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薪水, “Do you believe in the Christian religion?”“Hav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等等。此外, 当受到对方的邀请时, 不能说“No, Don’be too trouble”, 当受到对方对自己的赞美时, 不能说“N0, I am very full”等等, 这样的回答都会使得对方尴尬, 以至于不能继续交流。此外, 在进行对话时, 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手势语、或者是体态语等等的运用。

此外, 通过英语词汇加强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师就应该在学习英语词汇时, 将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以及英语词汇的习惯性用法向学生灌输、传授, 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学生对于英语文化意识的掌握, 也对于英语词汇的了解更加透彻。

摘要:对于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来说, 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就决定了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注意一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本文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付云龙.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J].华章.2011 (17) .

[2]史秀利.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增强[J].科技信息.2011 (15) .

19.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十九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 跨文化意识 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英语这样语言性的学科,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探究语言文化背景的意识。但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很薄弱,还需要及时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教学方式,对于英语学科来讲,只有清楚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概念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英语跨文化意识的概念

通常把人所习得的信念、道德、知识、艺术、习俗、法律还有习惯、能力这个复杂多样的整体称为文化,把人大脑中的神经系统反映外界物质的过程称为意识,意识包括思维、感觉以及所有的心理过程。英语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包括使用英语国家人民的经历和教师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经历,英语跨文化意识是一种了解和学习目的语言,了解和发现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自觉调整自己对语言产出(如读、写、评)及语言使用的理解(如读、听)并积极的将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融合的意识。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了解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中西方国家不论是在生活方式还是在文化修养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说,中国人在举办某个活动或者宴会邀请别人时,时间是由邀请方决定的,被邀请的客人认为收到邀请函是荣幸的,通常都会按时去赴宴。但是在美国,人们认为举办某种活动或者宴会邀请别人,就是打扰了别人,一般都是双方先进行商量再确定时间。还有中国人收到礼物时通常不会当着送礼方的面打开,因为中国人觉得这是不礼貌的,而美国人却认为只有当面打开了收到的礼物,才能表达自己的感谢,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别人,有礼貌的行为。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要想学好英文,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就得去了解使用英语的那些国家所具有的文化背景。

2.了解异国的文化背景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根据即将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感受西方的文化,寻找中西方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英语教材中一般都会有关于圣诞节的课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圣诞节的来历以及圣诞节中人们要做的事,也可以让学生比较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有效措施

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就是教师根据课本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游戏、剧本表演、演讲。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深层感悟话语的涵义。中学生和英美人士面对面交流相处的机会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在课堂上才能运用及练习英语。比如说初一的英语教材中有一篇“肢体语言”的文章,如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表演,那么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肯定更深入,也更能感受各国的文化差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查询渠道,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去全面了解肢体语言,这样既补充了课堂知识,又让学生对文化差异有了新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英文的交流练习是很有意义的。

2.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新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密切,教材中所选的题材涉及各个领域,有很浓厚的时代气息,信息量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生活,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英语。教师在教Healthy Eating这部分内容时,不要只停留在教材当中,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以及食物的产地、价格,让学生知道怎样的饮食方式是对健康有害的,还可以为学生介绍食物的制作方法,为学生布置制作食物的作业,比如pizza,sandwich。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准备食料,在课堂上教学生三明治的做法,在做之前让学生了解食材,让学生认识健康的食材,当学生制作出三明治后,肯定会感到开心、满足,在制作的过程中也能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而且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3.增加教学方式。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才能完成。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较典型的英文电影(如:泰坦尼克号),让学生看英文报纸。教师导入的文化是有限的,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文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听BBC、美国之音等这类慢速的英文节目,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悟英语。另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去寻找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又增加了教学的方式。

4.举办活动,营造有浓厚英语学习氛围的校园环境。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轻松的接受和传递信息,在校园中学到更多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知识。教师应该举办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西方文化活动,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可以建立英语一角,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具有丰富文化知识的节目,组织学生观看英文节目,如《澳门之旅》、《神探夏洛克》,也可以开设专题讲座就某一种文化进行讲述,还可以举办英语节、英语晚会、英语竞赛。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补充及延伸课堂内容。

总而言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是教学的重点,语言文化具有地域性进而独特性,并非一成不变。在英语学习中,离开文化背景学习英语,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提升教师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也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地理综合题的复习策略下一篇: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