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共8篇)
1.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一
【摘
科学观察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戴东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430070)
我国都市工业园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要】以“产业集群”作为都市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的切入点,从产业集群模式的背景及意义出发,通过研究都市工业园产业集群模式的框架内容及运行机制,深入剖析我国都市园的发展模式,同时针 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实证分析。
0 引言
【关键词】都市工业园 产业集群 上海张江
络形式的有机整体。[1]
产业集群模式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运用非常广泛,为世界各 国区域经济发展、行业部门规划、企业之间协作提供了一种全 新的思维方式。在我国也有许多都市工业园采用该模式进行园 区建设及产业发展,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连云港市工业园、滨海沿海工业园等。不同于传统都市工业园以政府为主导建设 而成,这些园区采取的是以政府引导、企业自身聚集的方式发 展而来的,企业的自主创新性、园区根植性更强,也更利于产业 集聚资源优势形成规模发展。以下集中探讨在我国都市工业园 中逐步形成并有效运行的产业集群模式的内涵。
“产业集群”概念是 1990 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 中首次提出的,是指特定区域中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企业、专业化和服务化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相关机 构共同组成的群体,同时还可延伸至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 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等社会团体与机构。而产 业集群发展模式则是通过产业成群集中发展的方式,将某一具 有优势的主导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并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以达到
降低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形成网
图 1 产业集群导向的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框架结构图
收稿日期:2010-11-05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科学观察
产业集群模式内涵
1.1
产业集群模式框架
产业集群模式是在政府引导、企业自发的推动下,达到整 合产业生产网络和优势资源的目的。园区企业通过内外 因 驱 使,形成一种资源集聚、分工与协作、区域集聚和资源共享的长 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以推进产业规模发展。同时依托于产业 链上下游的链接及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多产业集聚,继而通过多 产业集聚的内部协同效应和自强化机制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 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强化的多产业集聚促进多条产业 链的共同发展和产业联盟的增加,形成区域规模化发展,提升 园区品牌效应,框架图如图 1 所示。该产业集群导向模式适合 有一定企业、产业集聚基础,并且彼此间具有高度分工协作关 系的区域产业发展。1.2 产业集群方式 1.2.1
资金集群
园内主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园外投资进
驻、园内企业合作、金融机构调配等方式实现资金的高度调动 和集中,并通过合理的二次分配促进园区资金得以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的集群式发展。1.2.2
技术集聚
园区技术集聚主要通过技术渗透形成。在园区资源集聚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向传统产业和相关产业的 渗透,实现技术和创新技术在园区的共享,使园区逐步从要素 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1.2.3
人才集群
园区内人才的聚集主要是以地区丰富的高
学历人才数量为依托,园区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吸引更多科 技人才进入企业,并经由企业间有效的交流合作促进园中人才 的紧密协作。再通过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进驻实现产学研的有效 整合,达到园区内外人才资源的高度集聚。1.2.4
物流集群
园区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方面的集聚并不是园区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实现园区产品的价值 和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园区的经济、社会价值。因此园区在原材 料供应、货物运输、销售站点等物流中间环节实现专业化分工 和规模化调运,实现园区物流集聚。1.3 产业集群路径 1.3.1
依托市场需求
该路径强调园区企业进驻并逐渐集聚的市场主导性。根据地区内消费者市场的新要求,园区设定相 应的政策扶持产业以鼓励相关企业进驻,而企业也由当地市场 及政策的吸引主动进入园区开展生产营运。逐渐增多的企业在 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受自身限制无法填补整个市场空缺,因而企业之间逐步形成相互协作的统一整体,促进企业间资源 的有效整合,实现产业集聚。1.3.2
依托产业链发展
在企业进驻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
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获得高效的资源利用率和飞速的发展。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上下游产业的关系日益紧密,于是 相关产业受到吸引陆续进驻,促使产业资源优势向产业链的上 下游延伸,从而形成规模化产业链条,巩固产业竞争力,实现产 业集群发展。1.3.3
依托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都市工业园大多设立在具有产业优势的区域,因此园区在产业发展上既具有基础性,也呈现一定侧重性。基于传统优势产业的良好积淀,企业自主 进驻园区的积极性和技术研发的创新性也高于其他毫无产业 基础的园区,因此以园区产业现有状况进行深入发展也是形成 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之一。1.3.4
依托适应性技术企业集聚[2]
该路径主要针对技术优势
明显或无传统产业基础的园区。技术企业具有投入成本低,但 收益高、产品附加值高、环保节能等特点,一旦形成规模将对整 个地区乃至全国有深远的影响力,且不易被轻易超越。但由于 该路径技术要求相当高,采取该路径的园区一般数量较少但影 响深远。1.4
产业集群模式运行机制
在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园区新成立企业或 原有企业通过产业链分解,促使一些创业者创建新的公司并依 据产业链上的分工进行协作,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园区企 业的集聚。在协作和竞争的作用下,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的产业 链,形成上下游生产、产品采购、转包、研发、咨询、中间服务等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最终形成产业集聚。[3]
随着集聚效应的不断扩大,工业园的产业集聚吸引专业化 供应商和专业人才,聚集专业化信息,形成资源集聚效应,继而 推动专业化的市场和产业关联度,促进在产业链条上下的衔 接,强化园区支柱产业实力。[4]产业集群的竞争自强机制会引 起在区域的集聚,形成产业联盟。依托园区产业联盟形成以产 业价值链分工合作为主的产业关联、以企业间竞争合作为主的 企业关联以及生产要素、优势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依靠产业链 上下游的支持,配套相关产业在区域内集聚,形成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关联性,从而较好地在企业间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 作,实现整个区域的聚集效应。
通过产业链横向、纵向的延伸和企业间分工协作的产业联 盟,能够减少园区企业的盲目竞争,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 品竞争力,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推动园区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模式实证分析—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 区为例
2.1 上海张江资源集群方式 2.1.1
技术创新深入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一直将技术创新作
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园区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 园区内各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作进行技术吸收与创新,形成上 海张江独有的科学技术实力,并逐步铸就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 力。
①集成电路技术:自展讯通信有限公司自出研发中国第一 个 GSM/GPRS(2 G/2.5 G)起,上海张江便逐步成为集成电路 技术的积极创新者和行业领航者。2009 年园区给予集成电路 产业的科技研发经费达 30.5 亿元,较上年增长了 12.2%,而 集成电路专利申请达到 2 075 件,占专利申请数的 90% 以上,充分体现了园区对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和产业 强大的研发实力。
②生物医药技术:张江作为“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
基地”,随着近年来的迅速发展,现已为我国生物医药研发数量 最多、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最多的生物医药基地。2009 年张江生
物医药产业共申请专利 466 项,其中发明专利达 413 项,占 88.6%。同时,园内制成医药新产品 229 个,获新药证书 50 多 个;在研药物 261 种,其中创新类药物品种 127 个,占比达到 48.7%。
③软件技术:上海张江专为软件企业建有浦东软件园,供 各类软件企业入驻。现在的上海张江浦东软件园已成为我国著 名的软件基地,园内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研发力和行业影响力 的企业,并参与了国际国内软件标准 SOA 的制定,为我国的 软件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09 年,软件产业科研活动经费 支出达到 19.25 亿元,较去年增长了 39.0%。2.1.2
人才引入广泛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的发展离不开高科
技人才的大规模引入。通过上海市政府大量的优惠政策和园区 良好的发展前景的鼓励和吸引,张江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截 止到 2009 年底,张江从业人员已超过 14 万人,同比增加 13.4%,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 72%,同时园内已有国 家级专家 204 位,其中两院院士人数达到 26 人。此外,累计园 区内留学生人数达 6 000 余人,并创办创新型企业 600 余家,占全区总企业数约 1/3。人才的广泛引入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 有效的保证,通过人才资源的集聚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向规模 化、专业化迈进。2.1.3
产学研联系紧密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一直致力于创新
技术的研发。除了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中心进行设计与革新,园区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机构、高校,以产学研结合 的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的加速增长。2009 年,张江已经拥有 127 家研发机构,并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6 家,占我国 54 所高 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总数的 7.89%。此外,园内已有 30 多 家知名企业与 12 所高校共同培养 300 名研究生,且数量还在 增加。可见,上海张江在产学研合作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企业 研发中心、研究机构、高校的三力整合能有效促使园区内产业 集聚效应的深化和提升,为产业及园区规模化发展提供良好的 技术创新的基础。2.1.4
投融资形式多样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多类政策也吸引
民间资本投资、激活园内企业融资。如适时施行减税免税政策 及行政服务“零收费”政策以吸引企业进驻并引入资金;设立风 险基金,采用投资贴息、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等方式吸引企业或 组织机构投资融资;建立担保融资基金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的现状,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担保等。2009 年上海张江高科 技园共吸引外资项目 90 个,合同金额达 9.4 亿 8 美元;引进内资企业 538 家,内资注册资本达到 18.43 亿元人民币,创历史 最高。同时,2009 年也已经为 30 家企业完成了总额达 2.353 亿元的融资担保。可见,上海在促进张江园区投融资问题上政 策类型多样,成效显著,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链支 持。2.2
上海张江产业集聚路径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导的国 家级高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产业的发展主要根据自身现状和 市场需求,逐步经历了初期主要发展传统产业、中期重点开发 高新产业、后期积极拓展主导产业链 3 个阶段: 2.2.1
传统优势产业强化期(2000 年以前)生物医药与软
科学观察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3件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上海的重点支柱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 景,两大产业以其持续的增长力和突出的经济效益受到上海张 江高科技园的重点培养和扶持。2.2.2
高 新 产 业 市 场 机 遇期(2000—2004 年)2000—2004
年是上海张江的重要战略发展期。园区敏锐察觉到世界范围内 正不断兴起并壮大的一系列新兴产业,结合自身传统技术优势 和企业发展意向,提出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软件业统称为 上海张江的三大主导产业,积极鼓励国内外优秀企业进驻,同 时大力建设孵化基地,吸引大批中小企业入驻,有效促进三大 产业资源的高度集聚。此外,园区还积极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如 文化科技创意、信息安全、光电子及金融信息服务业等,大大推 动园区经济繁荣。2.2.3
主 导 产 业 链 条 扩 展 期(2005 年至今)自 2005 年以
来,园内在市场需求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主导产业 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和拓展,有效推动了光电子、医疗器械、新 能源与环保、数字出版等多个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规 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产业链之间也形成了交汇,从而大大提 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园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
张江一直紧跟时代脉搏和市场需要,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的 集群效应,达到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发展,促进产业竞 争力的提升和园区品牌效应的推广。2.3
上海张江规模运行机制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依托于优越的地区经济社会条件、优惠 的政府政策扶持、企业的经济效益驱动,大批企业入驻园内,在 园内形成企业集群,并通过规模效应逐步形成集成电路、软件 与生物医药大三产业,在园内实现集群发展。
强大的企业集聚优势和完善的园区服务体系促使园内充 足的产业资源得以迅速集中并形成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推动 三大主导产业与其相关行业的关联性提高,拉动产业上下游企 业的迅速发展和互补,从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而各产业链的 延伸领域不断扩大利于形成各产业链横向、纵向的交叉关联,并结合产业联盟加深产业链的相关性,实现园区整体经济竞争 实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与区域集群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上海高科 技园区实现园区整体的规模发展。在规模化园区内,园内各企 业得到更为有效的配套设施和机构的辅助,获取更充足的资源 配备并在更完善的技术研发平台上进行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技 术的自主创新速率;园内主导产业通过产业联盟进行有效的沟 通与合作,实现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园 区自身在企业不断发展和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之下将赢得更高 的品牌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园区综合实力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上海张江已获得“张江药谷”的称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品牌效应。总结与建议
当前,我国都市工业园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量,其发展模式与机制的探讨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选 取我国都市工业园当前广泛应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深 入研究,从产业集群模式的主要框架内容及运行机制进行系统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科学观察
信松胜(天津市静海县中旺镇水利站 天津 301615)
节水灌溉技术在静海县的引进与推广
【摘 要】介绍了静海县节水技术的发展,该县节水技术先后经历了缸瓦管输水、低压塑料管、大明 槽输水、喷灌、滴灌、微灌、大型移动式灌溉、双水源大口径管灌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做 出巨大贡献,同时为农业领域的节水工作做出表率。
【关键词】节水 灌溉 静海县
水源大口径管灌。
水资源紧缺这一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 注。对于我国来说,如何面对人口、耕地、水资源等条件较之世 界更加严峻的态势,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众所周知,由于农田灌溉用水占用水量总量的 80%,提高 水的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一项不 可替代的重大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传统的观念上的 原因,加之面广量大,又涉及到水资源调配、输水、灌水环境、作 物品种、耕作栽培等一系列工程的、生物的、技术的制约,虽然 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很大的提升 空间。
我县节水技术应用情况为:静海县地处华北,行政区划面 积 1 414.9 km2,人口 54 万,耕地面积 6.93 万公顷,人均耕地 0.13 公顷。静海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雨量集中,年平均降雨量 495 mm,6~9 月份降雨量 464 mm,占降水量的 80%,多年平均蒸发量 1 850 mm,为降水量的 3 倍。我县多年平均水资 源总量 1.7 亿 m3,人均 340 m3,公顷均 10.7 m3,夏季雨量集中,也使境内水大量流失,这样的情况注定我县必须走节水之路。
我县节水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约 20 年时间,技 术几经翻新,目前节水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有成功也 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节水技术先后经历了缸瓦管输水、低 压塑料管、大明槽输水、喷灌、滴灌、微灌、大型移动式灌溉、双缸瓦管
鉴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条件,我县采用的是缸瓦管,当时节水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我县农业 灌溉的主要输水手段是土渠输水,而土渠的输水利用率相当 低,经局部测试,由于土渠的渗漏和局部漏水、蒸发,利用率仅 为 40%~50%。缸瓦管的出现避免了土渠严重漏水的通病,使 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 70%,并且缩短了灌溉 周期,相应节省了电和人工费用。但缸瓦管的不足也是显而易 见的,建设需要投入很大的劳动量,要求开沟平整、笔直;接口 多易漏水,需要高强度的水泥粘合;易破损,维修不太方便,承 受压力小。低压管道输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低压塑料管道大量生产,在我县运 西地区及津浦铁路两侧被广泛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简称“管 灌”,是利用低压塑料管代替土渠的一种输水方式。管灌的特点 是投资少、重量轻、搬运方便、不怕撞击、施工简单明了、易于掌 握、埋于地下节省土地等,在地下长达几十年不损坏,维修也方 便。比土渠省水 40%,水的利用率达到 90%以上。省水、省电、省时、省工、省地,增产效果显著,深受群众欢迎。到目前为止,我县推广管灌达 2 407 km,控制面积 3 万公顷。
收稿日期:2010-11-09
探究,并以上海张江高技术园区为例进行分析。目前上海张江
高科技园区的产业集群模式发展的较为合理、富有成效,其成 功的产业集群模式对各都市工业园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 今后的发展中,上海张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链的交互程 度、园区文化的培养能力、企业自主研发地位等问题的重视,实 现园区更具科学化、规模化的发展。■
[J].中国科技论坛,2003(6):13-18.
[2]朱静芬,史占中.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探析
[3]洪文生.产业集群成因研究管窥[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3-25.
[4]雷朋.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9:81-93.
[5]庄谦汉,纪龙.产业集群助推张江新发展[J].中国创业投资
参考文献
[1]宁钟.企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及其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11):687-696.
与高科技,2005(7):28-30.
[6]陈海婴.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竞争力研究
[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06.
2.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二
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在转入地专为转入产业所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广东为引导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以产业转移工业园为空间组织形式,统筹转移产业的总体布局,引导转移产业集聚发展,加强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合作,控制环境污染,加快形成转入地的新增长点,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在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工业园中,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成效尤为显著。2010年,全省3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产值1 850亿元、税收约1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88%。广东的实践证明,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实现产业有序转移的一种有效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产业园区,因此值得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经验,尤其是产业发展和建设模式等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借鉴价值的产业转移空间组织模式。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研究尤其是学术性的研究较少。徐忠爱探讨了产业转移工业园促进产业梯度转移的作用[1]。一些学者就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林平凡、刘城分析了转出地政府与转入地政府不同的利益取向,认为二者在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过程中构成了博弈关系,提出了实现双赢的对策建议[2];华金科认为,金融危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工业园所在地存在的不足、珠三角合作方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是制约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3个重要因素[3];李珽以龙川宝通工业园为例,分析了转入地如何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发展策略以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4];赵玲玲、张仁杰针对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立转移方与承接方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5];温伟文、夏洪胜则关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环境影响,探讨产业转移工业园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持工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6]。另有部分学者研究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类型,如:赵嘉新将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划分为混合型、专业型和单一型三种类型 [7];杨立勋、李朝晖、王增进、谢志岿以深圳异地工业园为对象,按照投资方式将产业转移工业园划分为转出地政府投资型、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共同投资型、转出地企业投资型、转出地企业与转入地合作投资型、转入地投资型,并分析了深圳异地工业园的投资机制、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及协调机制[8]。
总体上,关于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研究除了数量少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把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一种新的工业园区类型、作为产业转移的空间组织形式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案例,拟对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概念和功能、产业发展、建设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期对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同时对其它区域规划和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提供经验参考。
1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概念及功能
1.1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概念
目前,鲜见关于产业转移工业园概念的学术探讨。在实践层面,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从管理的角度对产业转移工业园做出了界定,指“在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中,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由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按合作协议,共同进行开发建设的产业转移工业园”[9]。
2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产业发展模式
2.1 产业转移工业园承接和发展产业的选择性
产业转移工业园吸取了过去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教训,普遍增强了对承接转移产业、企业的选择。概括起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承接和发展产业的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这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广东,主要是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包装印刷、皮革、五金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2010年,广东3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达51.7万人,同比增长37.8%。
第二,充分利用转入地丰富原材料的产业。这类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如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利用清新丰富的制瓷原料,大力发展陶瓷产业;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以怀集县丰富的林产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家具产业。
第三,在转入地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如揭阳是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之一,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就以五金不锈钢制品为主导产业;云浮市新兴县享有“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美誉,在此基础上,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主要承接和发展不锈钢日用制品业;惠州惠东县是“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因此,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就大力承接和发展制鞋业。
第四,有效利用转入地地理优势的产业。广东临海的几个主要产业转移工业园在承接和发展产业选择上都体现了利用临海地理优势的特点。如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海洋产业,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积极承接临港能源工业,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主要发展临港钢铁、石化产业。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之外,产业转移工业园在选择承接转移产业时都遵循的一个关键原则就是严格的环保标准,拒绝污染产业进入园区发展。如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要求落户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落户项目必须符合环保政策,其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曾先后拒绝了200多个、投资总额300多亿元的有污染的项目入园,落户项目必须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保护环境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2.2 产业转移工业园主导产业的培育
与过去的工业园区不同,产业转移工业园从设立之初,在规划、审批和建设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视培育园区的主导产业,这不仅明确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园区的发展竞争力。
在培育主导产业方面,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采取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方式:首先,做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省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时,有无产业发展规划、有无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是审核的重点之一,从源头上做好主导产业培育的引导工作。其次,在园区的招商引资环节,各产业转移工业园紧紧围绕所规划的主导产业进行招商,重点引进核心企业及相关的配套企业,加快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如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积极承接和引进珠三角及全国各地的松香制品、涂料、合成树脂等精细化工企业,集中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发展起了精细化工主导产业。第三,利用本地的产业优势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如湛江廉江是“中国电饭锅之乡”,电饭锅的产销量约占全国的30%,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把家用电器作为主导产业,打造粤西最大的家电加工生产基地。第四,注重提升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如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积极推动入园产业、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围绕通讯设备生产与北京邮电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合建立技术开发研究院和手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促成了通讯设备主导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已被省政府确定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广东省手机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3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模式
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园区,经过探索,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本文主要从建设主体和建设方式两个方面对广东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模式进行归纳和提炼。概括起来,产业转移工业园有以下几种建设模式:
(1)转入地与转出地政府共同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是转入地政府与转出地政府联合编制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规划,共同投资进行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其中,转入地政府负责园区的区位选择、土地征收,转出地政府引导本地产业、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在园区管理机构中有转出地派出的干部,共同负责园区发展决策和开发管理。采用这种模式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比较多,如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等。
(2)转入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
这类产业转移工业园主要是由转入地政府投资建设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都由转入地政府负责,虽然有对口的转出地,但是,转出地政府或者企业基本上不投资或者投资很少,对园区的建设参与度低。正是因为缺乏转出地的必要参与,这类园区在发展中往往存在建设资金不足、招商引资较难等问题,如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属于这种类型。
(3)转出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转出地政府是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管理的主体,转入地政府只负责提供公共服务,在管理上提供必要的协助。与第二种模式相比较,这类产业转移工业园在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方面具有优势,转出地政府往往能够动员、组织本地需要转移的产业和企业“集体”进入园区发展;同时,转出地政府财力雄厚,对园区能够投入较充足的建设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比较容易。由于是转出地政府主导,这类园区能利用转出地的城市品牌、经营管理经验等,提高发展起点,如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采用了这种模式。
(4)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合作+企业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是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规划、基础设施投资、招商引资等由转入地与转出地政府共同负责,同时,成立公司或者与公司签订BT合同或BOT合同,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采用了这种模式,园区成立了揭阳珠海金湾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建设的融资和开发;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了解决园区建设融资问题,园区管委会与中国泛华建设集团深圳分公司签订了BT合同,融资30亿元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建设模式除了兼具第一种模式的优点外,由于有企业参与,不仅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还提高了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效率,有利于分散风险。
(5)转入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
该模式具有转入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的特点,其区别在于,为了缓解园区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园区采取成立开发公司、或引入外地企业、或与公司签订BT合同等方式,负责园区的某些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如: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成立了新成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在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对园区进行统一开发;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引入广东九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对园区合作开发,利益共享;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采用BT模式建设园区的主要道路。
(6)转出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具有转出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的特点,同时,通过成立开发公司或者与公司签订BT合同,负责园区的某些基础设施建设,以减少政府在园区开发方面的投入负担,如: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园的开发建设,除了佛山市政府首期投入1.5亿元外,同时成立了园区嘉盈融资平台公司,解决融资和建设问题;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除了深圳市政府的直接投入外,成立了金山投资开发公司、潮发担保公司,负责园区的投融资工作,并与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采用BT模式合作建设径南分园。
(7)其它建设模式。
除了上述6种常见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建设模式。一种是转出地企业主导建设模式,即由转出地政府牵头,组织有意向的企业成立股份公司或者引入民间资本,负责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如:中山市组织中山火炬区属下的六大集团公司组建了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运营实体;东莞大朗镇组织东莞兴锋毛纺织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信宜市注册成立信东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毛纺织产业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种是“委托包干”模式,如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采用了这种模式,园区开发由中山市政府按每平方米土地75元的价格委托河源市政府包干开发,不足部分由河源市负责。
4 结论
本文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案例,对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概念和功能、产业发展模式、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获得以下结论:
产业转移工业园是一种新的产业园区,是指在转入地适宜区位上专门为承接转移产业、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而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它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促进以转移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功能;二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三是空间组织功能。
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了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较强的产业选择性,主要根据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充分利用转入地丰富原材料,在转入地有一定发展基础,有效利用转入地的地理优势等标准选择适宜的产业、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同时,坚持严格的环保标准,拒绝污染产业进入园区发展。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培育园区的主导产业,采取做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所规划的主导产业进行招商,重点引进核心企业及相关的配套企业,加快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利用本地的产业优势培育园区主导产业;注重提升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式,大力培育主导产业。
从建设主体和建设方式两个方面考察,产业转移工业园有7种建设模式,分别是转入地与转出地政府共同建设模式、转入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转出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合作+企业建设模式、转入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转出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以及其它建设模式。
当然,笔者也注意到,广东从2005年起积极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取得了有很好的、有借鉴价值的经验,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时间还不长,还存在着不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其所作的总结和理论概括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
摘要: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在转入地适宜区位上专门为承接转移产业、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而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具有促进以转移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组织功能。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同时注重培育主导产业。根据建设主体和建设方式,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了转入地与转出地政府共同建设模式、转入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转出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合作+企业建设模式、转入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转出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以及其它建设模式等7种建设模式。
关键词: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转移,产业园区,广东
参考文献
[1]徐忠爱.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作用探讨[J].经济前沿,2008(1):85-88
[2]林平凡,刘城.产业转移: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博弈分析: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09(l):33-37
[3]华金科.产业转移工业园制约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62-64
[4]李珽.广东省产业转入地工业园发展策略探析[J].小城镇建设,2010(3):64-67
[5]赵玲玲,张仁杰.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工业园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40):15-17
[6]温伟文,夏洪胜.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20-22
[7]赵嘉新.异地拓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实践与运作机制[J].规划师,2007(10):79-82
[8]杨立勋,李朝晖,王增进,等.深圳市异地工业园合作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08(6):21-24
3.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三
关键词:工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实践路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路径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路径二: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路径三: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四: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路径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一)制度支撑
1.计划和布局制度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针对地质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可得实际,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
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
3.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4.信息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产品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
(二)管理支撑
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应有的动力。
(三)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四)文化支撑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生产优质产品,不欺骗顾客,也存在着与消费者争利的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四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就出版了一部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引起极大争议。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正是该书所关注的,文中强调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及伦理价值。他强调,设计师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在设计中加以体现,来引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
他认为创造商业价值,或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并非设计的最大作用。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实施循环经济,例如延长生产链、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减少或放弃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回收本公司产品进行循环处理。截至1994 年,该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了大约 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 70% 左右。该公司是单个企业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的典范。
目前国际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该园区实现了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所采用的方法便是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变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
日本在近年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家用电器循环法》、《容器包装法》等,并指出要从源头---产品设计开始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如人的生命一样,是从孕育到衰退的过程,如手机、家电、汽车等,当它们的生命走到终点成为废弃物的时候,各部分怎样直接变为再生资源。日本有关专家认为,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发生转变的潜在原因就包括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此外,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将随之改变。
除此之外,在全球范围内,以“绿色”为品牌战略的各行各业都在施行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如坐落于美国迈阿密的 ECOIST(艾可伊斯特) 生态时尚饰品公司,公司所有的产品都是由可再生的有机环保材料制成的,最抢眼的是各种色彩艳丽的手提包: 制作它们的原料是各种糖果包装袋以及其他食品包装袋,经过特殊加工立即摇身变成了时尚的手提包,其产品特点是: 环保、实用、耐用并且时尚。
伦敦的波祖(Po - Zu) 品牌和它的生态家居鞋在市场上同时诞生,这种鞋的鞋底成分由 60% 椰丝纤维和 40%的天然乳胶构成。鞋的主体材料是经过植物提取物处理过的生态黄麻、纯羊毛和真皮,它们绝对不含哪怕一丁点的有害化学成分和重金属。为了能够循环利用资源,波祖要求它的顾客在购买新鞋之前把旧鞋邮寄回来,旧鞋将被加工成地毯从而实现它新的价值。
为了实现这种设计观念,鼓励大众有意识地、趋于理性地消费,使用户越来越多地尊重和考虑自身消费对于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设计师需要研究如何在材料再生循环过程中去除杂质或经过处理使杂质无害化,以及材料在再生循环过程中的性能演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还需要通过控制工艺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材料的性能预测等等。不错,设计师必须成为一个对材料非常熟悉甚至精通的专家,并对整个生产流程十分清晰,在规划产品时将整个生产流程都纳入其中,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在产品和材料的设计中引入环境负荷的指标。一种评价体系也必须被建立,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开始,对构成产品形态的可定量描述的因素(如材料消耗、产品的成本等) 进行定量评价,而对诸如产品形态的心理表征、形态的亲和力等因素则进行定性描述。
日本平面设计师长冈贤明于 2000 年在东京郊区创办第一家 D&D 二手店,在不生产的原则下,于店里贩卖二手设计商品。他说,“我觉得根本不应该再继续设计了! ”两年后,他着手“60VISION”计划,将日本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商品重新发行推广。
他认为可以使用很久的就是好的设计。他特别指出,商品能够被修理、能持续被使用是很重要的价值。长冈贤明的这种方式是一种对消费文化、生产过剩、商品价值的一种反思与实践。
从整体上重新规划工业体系,设计工业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过程中,工业设计作为人---产品---环境---社会的中介,不断协调诸多的矛盾因素,从人类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的角度出发,逐步将可持续性产品开发的概念引向深入。与传统“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的产品设计流程不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工业设计遵循的是一个循环模式: “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这是一种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和共生,形成资源共享和产品互换组合产业,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能作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是设计的目的,不断创新是其显著的特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工业设计对“新”的评价标准是适当、适度、适合,即“适可而止”.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从生产、流通、使用、再生等环节,即“人为事物”的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人们对工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已提高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集合式社会系统”整合设计。其指导思想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创造人类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以高科技手段来调节市场机制的异化,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将利益带给大多数人类,创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5.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五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复杂活动,选择科学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人们将其分为两种基本模式:自主创新模式和模仿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获得新技术、新方法或新产品的方法。模仿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模仿学习先进创新主体的方法,购买、引进或破译先进创新主体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改进的做法。模仿创新以实现自主创新为最终目标。
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37.7%和35.5%。是世界第二造船大国。但是。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开发设计的主流船型的性能参数与日、韩等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仍未摆脱依赖国外设计的局面,重点海洋工程总承包和设计建造能力差距更大,主要船用设备依赖引进国外专利技术制造,许多船用产品国内生产尚属空白。因此。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一直奉行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以实现自主创新为目的,通过模仿创新为自主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基础。《船舶工业中长期规划(2006~2015)》也明确指出。在对外合作方面,造船企业要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模块化舾装、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境外先进船用设备制造技术,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收购、参股具有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专业设计公司等:在自主创新方面,加大对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船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自主开发和优化设计新型船舶和船用设备。
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船型的设计、开发、建造能力十分薄弱,而且只能生产简单的散货船、干货船等常规船舶。为打破这种局面,推动船舶工业产业升级,提高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船舶工业先后从国外引进50多项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10多种先进的船舶设计技术。特别是在2000年底,我国船舶工业开始引进LING船专用设备技术。并与法国GTT薄膜专利公司签订了许可证协议,与法国大西洋船厂签订了薄膜型LNG船技术引进的非排他性协议,与克瓦纳集团芬兰马萨船厂就MOSS型LING船的技术引进以及球罐半成品的采购等方面签订了非排他性协议,使我国具备了建造LNG船的能力,打破了国外造船厂在LNG船建造方面长达几十年的垄断地位。通过技术模仿创新,迅速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建造能力,推动了船舶产品结构的升级和船型的更新换代,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大国。
对于一些关键的造船技术和船用产品技术,船舶建造技术发达的国家一直采取封锁的政策。我国船舶工业很难直接从外部引进这些技术。只能依靠自主研发。另外,利用模仿创新获得的技术大都是国外先进造船国家已有的成熟的技术,如果不实施自主创新,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将一直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实施自主创新是我国船舶工业获取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利用模仿创新,我国船舶工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才队伍,为我国船舶工业向自主创新的过渡创造了条件。在实施模仿创新的同时。我国船舶工业对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技术、具有综合提升力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技术进行重点突破,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例如,船用曲轴一直是我国船舶工业的软肋,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上重集团等造船单位于2002年合资组建了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多的自主研发,于2004年底我国首条国产船用曲轴问世。从而一举改变了国内造船工业“船等机、机等曲轴”的尴尬局面。
二、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船舶工业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重视模仿创新,忽视自主创新。长期以来,我国船舶工业通过技术许可、技术合作、资本引进等各种手段引进了大量国外技术和产品,甚至通过“反向工程”等方式仿制国外技术产品。技术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一项新技术的引进并不代表工作的结束,事实上。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是。我国船舶工业未能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没能很好地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深入的消化,实施二次开发,导致许多技术在多年后仍处于引进水平。
由于长期忽视自主技术创新,我国建造的船舶主要集中在散货船、油船、杂货船等常规船型,而且在这些常规船型的开发设计水平上,与先进造船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首次建造的新船型。尤其是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仍然主要依靠国外设计,大型豪华游船、高速复合型船、大型自卸船等新船型的设计甚至还是空白。例如,同样依靠引进技术建造LNG船的韩国,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已建造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LNG船。而我国目前只能制造出14.7立方米的LNG船,远远落后于韩国等造船技术先进国家掌握的20立方米以上的LNG船建造技术。技术创新资源分散度较大,不利于形成技术创新的合力。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和资金资源。技术创新是一项对技术创新资源要求相对集中的活动。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是影响技术创新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更是如此。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存在分散化、小型化和短周期化的特点。难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合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成效较低。具体表现为:
(1)技术创新的人才资源分散在船舶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这些人才资源不仅在地理分布上比较离散,更为主要的是技术创新的合作力度较弱,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2)知识资源严重缺乏共享交流。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知识做支撑,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知识和技能,而船舶制造企业拥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对技术需求的内容和方向的切身体会。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体系,这些知识资源未能实现有效的共享交流,许多知识隐藏在各个创新主体内部。并随着创新主体的流失而流失。知识资源没能形成有效的转化机制,直接导致技术创新的成效不足。
(3)资金投入分散,效率低下。大量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分散在众多的技术创新主体之中,出现了许多低水平的技术创新活动,而重大的技术研发难以进行的局面。
(4)技术创新成果不能及时共享,技术创新活动在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低水平地重复进行。由于缺乏技术创新成果的信息共享平台。同种技术的创新活动在多个创新主体内部进行的现象时有发生。技术准备不充分,技术创新效果不佳。无论是模仿创新还是自主创新,要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都必须以充分的技术准备为基础。在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之前,都要对要引进或研发的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为提高技术引进或研发的效率、效果打好基础。我国船舶工业引进或自主研发了许多新技术。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准备。部分技术引进或研发的周期较长,技术精密度不高,甚至还存在漏洞。技术引进时,存在盲目性。我国船舶工业在技术引进时存在针对性不强、盲目引进的情况。技术引进缺乏系统性,从而导致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
(1)引入技术生命周期已快完结的技术。部分引进的技术在其技术生命周期已快完结,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而且对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
(2)技术的结构和标准考虑不充分。在引进技术时,对引进技术与已有技术的结构和标准考虑不足,增加了技术的复杂度。甚至需要付出额外的投入来整合不同的技术。
(3)技术引进的目的性不强。技术引进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引进战略,不能盲目地引进技术。不是所有先进的技术都要引进,而是要引进最需要的核心技术。对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对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情况来看,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保护体系,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仍有待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等原因,专利产权受到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一现实背景。不仅会影响技术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的总体投入,更会影响自主创新的信心,并最终影响船舶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保障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2015年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必须有强大的技术作支撑。一方面。采用模仿创新的方式快速引进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最急需的关键技术,促进我国船舶工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提高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将是我国船舶工业未来技术创新的重点,也是我国实现造船强国目标的关键。我国船舶工业必须克服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效果。坚持以引进技术入门,以自主研发为本。自主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船舶工业与国外船舶制造先进国家存在差距的关键所在。我国船舶工业许多技术始终停留在“引进——模仿——再引进”的低级发展过程中,船型的设计开发能力、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技术等距离国外先进造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国船舶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由于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我国船舶工业必须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并以自主创新为根本的技术创新道路。必须改变我国船舶工业一直以来重视技术引进,忽视自主研发的局面。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有效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唯一途径。经过多年的模仿创新,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基础、知识经验和人才资源。有效地整合这些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船舶工业摆脱低水平技术创新,实现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船舶建造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建立一定的共享平台,加强三方的人才资源交流、知识共享和创新成果共享,并提高三者的科研合作力度,实现创新能力的互补。形成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合力。加强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效果,离不开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持。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研发能力的建设、人才资源的培养、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组织机构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根据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重点应加强研发能力的建设与高层次专业人才资源的培养,为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技术创新建设良好基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技术引进要为推动自主创新服务。我国船舶工业要根据当前的技术状况,分析未来技术需求的方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制定技术引进中长期规划,避免盲目引进,切实满足自身需求,达到真正提升技术水平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专利法律、法规的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为了给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专利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执行机制。其中包括: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三是加强专利合同管理,建立专利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积极引导专利人对专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
四、结论
6.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六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要以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立足点。这种教学模式以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结合为主要构架,以公共基础等三个教育平台为基础,以选修和设计实践模块平台为拓展,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素质教学培养创新
1把握专业趋势,明确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工业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我们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确定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严格意义上的工业设计人才,即主要从事工业产品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一个好的工业设计师应该具备产品策略、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外观造型设计、工程结构设计、产品包装、品牌平面设计制作等一整套、全方位的产品研发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我们对工业设计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人才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
在教学中,对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工业设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到同步积累和提高教师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主导作用,教师本身也要有较高的素质新的教学理念和适当的方法,并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独立工作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本专业立足于设计、工程与艺术有机结合,以人为核心,以创造具有高度人—机—环境和谐关系的现代产品为宗旨,因此本专业学生主要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高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广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②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造型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设计管理等基础知识。
③具有一定的开发设计新产品的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的鉴赏及创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④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善于处理工业产品的整体造型和技术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人——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⑤具有较强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不断吸收新的科技成果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目标和方向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工业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
2确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建构完整知识能力质素结构
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很多,而良好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则是诸多重要因素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合格人才培养的保证。课程体系不单单是一份培养计划、一份课程列表,它是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全面规划。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应该确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建构完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我们按照培养目标合理制订教学计划,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形成以人文素质教育、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及专业方向、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等5个课程群,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列课程内容优化,衔接合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专业课程群在内容体系上能反映最新学科知识,并设计反映本专业新发展的选修课。围绕我院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实际和我们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工业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我们初步确立了基于专业素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模式。
经过广泛的调研和组织专家讨论,我们以公共基础等三个教育平台为基础,以选修和设计实践模块为拓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三个教育平台分别为: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选修模块课程群分为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而设计实践模块是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设计实践能力的课程群模块。
3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工业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培养的人才要求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素质,又要有很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相当重视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我们前面提到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工业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这也正是我们教学模式中设计实践部分所突出强调的中心目标。以设计采风实习为例,我们今年带06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去浙江义乌进行了实习。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参观实际的设计流程、产品制造销售的过程等等,从而加深学生自身对书本知识上的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走出去,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联系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我们带领学生去义乌市场上调研各类产品,并调查设计流程和设计销售的过程,并与义乌工商学院设计专业师生进行交流。通过对产品市场的参观、调查、座谈,掌握第一手的产品资料,初步了解了某一类产品从设计、制造加工、销售的整个过程,了解产品的市场定位、价格定位、消费者层次定位;了解该产品的促销手段。我们要求学生记录实习的过程和感受,提交设计采风报告,开展讨论会。学生们通过这类课程,可以体察自己设计能力方面的欠缺,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设计实践能力,以更好适应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4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应用型本科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现代工业设计教学的必然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就本科教育而言,主要是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工业设计专业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对设计的专业兴趣,在课堂和课外都能与学生作到很好的交流和互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具体实施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可以开设创造学基础创意设计等创新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客观上引导和培养学生真正成为设计创新能力的主体。
4.2创建可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在工业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其聪明才智和才华的多样化多层次创新环境氛围,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措施,创造出宽松的环境,熏陶和激励学生,使其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我们在实践中把设计教学与学生设计专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通过参加多种设计竞赛磨砺设计创新能力。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应注意搜集设计竞赛信息,结合教学中的课程设计环节和实践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参赛,通过参加各种竞赛,学生进一步锻炼了创新设计思维,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
5结论
总之,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创造型力型应用型的设计人才按照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摒弃重艺轻技的教学模式,对工业计专业定位和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改革。我们要以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结合为主要构架,以公共基础等三个教育平台为基础,以选修和设计实践模块平台为拓展,确立比较完善的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产品设计方法学》.卢世主等.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工业设计思想基础》.李乐山.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七
一、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1.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于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园区示范项目。2002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确认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和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02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通过了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论证。2003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通过了《山东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论证。另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我国也开展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试点。
2.国外发展现状。
丹麦于20世纪50年代在卡伦堡地区, 以发电厂、炼油厂为核心, 包括生物制药厂、硫酸厂、水泥厂、地区农业、养鱼场, 以及居民区域供热等方面, 工厂和部门之间实现了物质与能量的部分循环。20世纪70年代以后改造成工业共生体系,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 并且其网络得到不断的改进, 现今仍成功运作, 为以后生态工业园区的出现提供了范例。
美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生物能源的开发、废物处理、清洁工业、固体和液体废物的再循环等多行业的多个层次, 并不局限于资源循环和清洁生产等理念, 各具特色。
加拿大于1993年在伯恩赛德启动了生态系统与工业园项目。1995年加拿大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已经在安大略省多伦多的波特兰工业区展开, 该工业区汇集了可以进行废物和能量交换的多种制造和服务行业。伯恩赛德工业园已经成为加拿大工业园中致力于改善环境绩效的典范。
法国致力于PALME建设。PALME是一个生态园区的生态标识, 主要强调对园区的环境管理, 目前法国至少有两个工业园区具有PALME特征。
1996年荷兰鹿特丹港生态工业园开始进行规划和建设, 到2002年荷兰已有60个左右的生态工业园区项目。现今鹿特丹港生态工业园区项目由85家大中型企业组成。
除此之外, 亚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南非和纳米比亚等地也建立了许多生态工业园区项目。亚洲各国情况如下, 日本的山梨和藤则是较为著名的生态工业园区项目。泰国正致力于把全国29个工业园全部改造成生态工业园。印度尼西亚正在建立物质交换网络。印度纳罗达工业区正在兴建类似我国贵糖集团模式的以制糖业为主题的生态工业园。菲律宾的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开发署的资助, 被称为PRIME项目。
二、南昌市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南昌市初具规模的的工业园区有以应用软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空调、汽车、造纸、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针织服装、饲料和包装印刷为特色的昌东工业区;以汽配和印刷为特色的昌南工业园;以汽车制造、医药、机电为特色的小蓝工业园;以食品、医药保健、新型建材、米业加工为特色的长堎外商投资工业区;以建筑建材、模具磨料、电子化工为特色的凤凰山工业开发区;以纺织服装、有机食品为特色的民营科技园和以机械、建材和鞋业为特色的向塘开发区;以钢架结构、中成草药、食品加工为特色的进贤工业集聚区和湾里罗亭IT产业园。2009年5月, 江西省的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获得国家的批准, 这也标志着鄱阳湖区的生态工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但是南昌市工业园的发展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各企业的联系不强, 产业链没有形成。各企业间的相互分工和合作不强, 企业间的联系不强, 相对独立, 不能很好地发挥地域邻近优势。
2.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不足。与园区相关的现代生活设置还不完善, 比如互联网设施、大型超市等配套生活设施。
3.产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较低。园内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 高技术项目缺乏。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
4.部分园区缺乏合理规划, 品牌吸引力不强。部分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缺乏科学认证, 在布局和建设上存在盲目性, 主导产业选择起点低, 仓促上马。有的园区内产业层次不高, 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项目较少, 严重制约了园区品牌的建设。
三、关于大力发展南昌市生态工业园的模式和建议
南昌市的生态工业园虽然发展刚刚起步, 但是要以鄱阳湖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南昌市建立生态工业园的模式可以有:
1.改造型的生态工业园, 即对现已存在的工业园区或大
型工业企业, 按照生态工业学的原理, 进行技术更新改造, 或引进新的产业、项目、工艺流程等。
2.全新型的生态工业园, 即在事先园区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 从无到有地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设。
3.虚拟共生型的生态工业园, 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 在计算机上建立成员间的物、能交换联系, 然后再在现实中通过供需合同将园区内外企业联在一起, 形成地域上比较分散, 经济上比较紧密的工业共生关系。
借鉴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可以使南昌市在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园中少走弯路。
1.大力促进园区信息平台地搭建。
比如生产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和人才信息等。这既有利于政府掌握园区的发展动态, 也便于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园区物质、能量在园区内、周围区域及区域间的流动和交换, 提高园区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 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律。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中的权责关系。而当前江西甚至全国的环保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企业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淡漠。今后, 必须尽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3.改善环境基础设施。
南昌市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改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推进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打牢环境保护的基础。
4.加快相关科技的研发。
南昌市的生态工业园区还处于低级的资源综合利用阶段, 废物再次利用研发的投入还很不够。相关部门应率先组织专家, 针对南昌市典型行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现状开展摸底调查和再生技术研究, 大力研发有关技术。
四、结束语
发展生态工业园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的,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南昌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城市, 应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其他地方, 以及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中部中发展做出表率和示范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南昌市的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将得到较好较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杰.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的实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启示.改革与战略, 2011.
[2]陈旋, 郭跃.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园区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理论导报, 2012.
8.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篇八
关键词:环境约束;工业化;发展路径;技术效率;环境技术效率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Path Choice of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unde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DA Fengyuan1,WU Ju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2. Bureau of Economic
& Trade Development, Chengdu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bstract:From the two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this paper divides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pattern in China into four types, and empirically researche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s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data of China’s 31 provincial industrial se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stern region relatively realized th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while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is still in resourcewasting proces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hs. Hebei, Inner Mongolia, Zhejiang, Sichuan and Chongqing realized stepbystep development; Guangxi realized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backwards in Shanxi, and Heilongjiang, Hubei and Tianjin swayed between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ing paths,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而非生产率的提升(吴敬琏,2005;林毅夫等,2007)[1] [2],并且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2005年我国SO2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有1/3的河流和1/4近岸海域遭到严重污染。可见,传统工业化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与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现实国情相违背,坚持走人与资源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统一模式,需要结合地区工业发展的自身实际和能力,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寻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发展模式的突破口和侧重点,选择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转型道路。本文即是关于环境约束下我国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的有益探索。
一、理论分析框架
(一)技术效率与环境技术效率
1.环境技术
经济活动往往会伴随污染物的产生,环境技术即反映了这样一种同时包括“好”产出和“坏”产出的特殊投入产出技术结构。它可以表示为以下产出集合的形式(Fare et al.,2007)[3]:①[注:①当不考虑“坏”产出b时,(1)式即表达了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是环境技术定义中的一种特例。
P(x)={(y,b):x能生产出(y,b)},x∈RN+
(1)
P(x)为投入x∈RN+所能生产的“好”产出y∈RM+和“坏”产出b∈RI+的所有可能性集合。
并且,一个良好定义的环境技术需要满足以下假设:(1)“坏”产出是联合弱可处置的(weakly disposable):如果(y,b)∈P(x)且0≤θ≤1,那么(θy,θb)∈P(x)。该假设表明减少非合意产品是有代价的,即在既定投入下,“好”产出的减少仅在“坏”产出同时减少时才有可能,这保证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凸性。(2)“好”产出和“坏”产出是“零和的”(null-joint):如果(y,b)∈P(x)且b=0,那么y=0。此条件表明仅在“好”产出为零的前提下,“坏”产出才可能为零,即如果存在正的“好”产出,必然会伴随产生“坏”产出。该假设保证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经过原点。(3)投入要素x和“好”产出y是强可处置的(strong/free disposable):如果x1≥x2,那么P(x1)P(x2);如果(y1,b)∈P(x)且y1≥y2,那么(y2,b)∈P(x)。如图1所示,P(x)即为既定投入x下两种产出(y,b)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1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距离函数2.Shepard距离函数与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技术实际上给出了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即一定投入下的最大“好”产出、最小“坏”产出的集合。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距离函数来计算出每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Shepard产出距离函数表示既定投入下所有产出(包括“好”产出和“坏”产出)同比例扩张的最大倍数(Shephard,1970),但它无法用来表示“坏”产出减少的情形。方向性距离函數(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DDF)通过改进Shepard产出距离函数,从而可以用来衡量“坏”产出的减少。Shepard距离函数和DDF的具体形式分别为:
D0(x,y,b)=infθ:((y,b)/θ)∈P(x)
(2)
D0(x,y,b;g)=supβ:(y,b)+βg∈P(x)
(3)
根据Chung et al.(1997)[4],Sherpard距离函数和方向性距离函数存在以下关系:
D0(x,y,b;g)=1/D0(x,y,b)-1
(4)
g=(gy,-gb)为产出扩张的方向向量,方向向量g的选取反映了人们对“好”产出和“坏”产出进行取舍的不同效用偏好。贫穷地区生存需要远高于环境保护,因此可能忽略污染排放;而在发达地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更加重视,污染排放得到控制严格,故gy比gb大得多。本文主要对比考察了两种情形:传统情形g=(y,0),即在构造生产技术时不考虑“坏”产出;环境约束情形g=(y,-b),即“好”产出和“坏”产出在其原有存量基础上成比例增减。
DDF表示在既定投入向量x下,沿着方向向量g,产出向量(y,b)所能扩张的最大倍数β。DDF的值越小表明生产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的效率就越高,等于0时表明生产决策单元已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生产是完全有效率的。
图1反映了在既定投入x下两种产出(y,b)的生产过程。传统情形中,Shephard距离函数将产出向量A径向扩展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C点,生产决策单元A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为θ=OC/OA= XC /XA = YC/YA,此情形只考虑了“好”产出的增加。环境约束情形,方向性距离函数将生产决策单元A沿着方向向量g扩展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B点,此时“好”产出是增加的,同时“坏”产出是减少的,生产决策单元A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为β= 1-XB/XA = YB/YA-1。如果存在两种以上的产出,我们就无法给出以上简单形式的表达式。此时(2)和(3)式可分别转换成以下线性规划问题(Fare et al., 1994)[5]:Dt0(xt,yt,bt)=minθ
s.t. ∑Kk=1λtkytkm≥ytk'm/θ;∑Kk=1λtkbtki≥btk'i/θ;∑Kk=1λtkxtkn≤xtk'n;λtk≥0;
(5)
m=1,…,M;i=1,…,I;n=1,…,N;k=1,…,K
Dt0(xt,yt,bt;yt,-bt)=maxβ
s.t.∑Kk=1λtkytkm≥(1+β)ytk'm;∑Kk=1λtkbtki=(1+β)btk'i;∑Kk=1λtkxtkn≤xtk'n;λtk≥0;
(6)
m=1,…,M;i=1,…,I;n=1,…,N;k=1,…,K
3.技术效率与环境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TE)衡量了实际产出量ytk'm与传统技术结构下前沿产出量ytk'm/θ的比率(Fare,1957)。与传统技术效率的定义类似,环境技术效率(Environmental Technical Efficiency,ETE)为“好”产品的实际产出量ytk'm与环境技术结构下的前沿产出量(1+β)ytk'm的比率。TE和ETE的表达式分别为:
TE(xt,yt,bt)=1/Dt0(xt,yt,bt)
(7)
ETE(xt,yt,bt;yt,-bt)=1/(1+Dt0(xt,yt,bt;yt,-bt))
(8)
TE和ETE的值处于0和1之间,若值为1表明生产者处于前沿生产面上,是完全有效率,若值为0表明生产完全无效率。
(二)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的工业发展模式分析框架
由上可知,TE反映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既定经济资源投入下产出各种工业产品价值的效率,而ETE则反映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既定投入所生产的“好”的工业产品和“坏”的工业副产品(工业污染)的效率[6] [7]。TE侧重经济效率,ETE侧重生态效率,因而本文将工业部门的技术效率分解为TE和ETE两个维度,并根据其相对取值的大小,将我国地区现有工业化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图2):
图2 技术效率二维结构与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1.发展模式A——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
A模式属于一种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的发展模式,A模式下的地区资源消耗低但是污染排放高。这类地区更多的是致力于提高工业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以较少的资源投入保持较高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然而这类以GDP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地区忽视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较高,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2.发展模式B——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
B模式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处于B模式的地区的工业TE和ETE均较高,是一种低消耗、低污染型的工业发展模式。相对于其他发展模式,处于B模式的地区通过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既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又注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充分有效使用;既重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又重视经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同时兼顾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代表着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方向。
3.发展模式C——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
C模式是一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相比于其他地区,C模式地区的工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投入消耗量大,工业“三废”排放量大,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发展方式,与其他三种模式的地区相比,它属于工业化发展最差的地区。
4.发展模式D——资源浪费、环境友好型
D模式是一种高消耗、低污染型的发展模式。D模式地区的产业比较“绿色化”(即其产业结构中低污染产业如旅游业比重较大,而像火电、造纸、冶金、化工等重污染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并且比较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然而,D模式的地区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率相对偏低,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变量选取与结果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本文通过产出导向型DEA方法及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测算TE和ETE[8],以1999-2008年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部门为生产决策单元,并假定我国区域经济活动可以概念化为两种投入(资本、劳动力)、一种“好”产出(工业增加值)和两种“坏”产出(COD、SO2)的生产技术[9]。现将这三类变量做一简要说明:
1.投入:选取“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和“年均就业人数”作为资本和劳动投入指标,数据均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其中年均就业人数的单位为万人,固定资产年均余额的单位为亿元,并以1999年的不变价格进行折算,具体折算系数为各年度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2.“好”产出:以各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来代表“好”产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单位为亿元,并且以各地区相应年度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成1999年不变价。
3.“坏”产出:以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SO2)来代表“坏”产出。原因在于工业废水中的COD和工业废气中的SO2是我国环境管制中的典型污染物和主要控制對象,而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指标同质性较差,进行省区间的比较则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数据均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和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单位均为万吨。
(二)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产出导向型DEA模型,本文利用DEAP2.1和Matlab7.0软件分别测算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及31个省市区在1999-2003、2004-2008两个五年时段以及2008年的TE和ETE均值(样本期间各年技术效率的算术平均值)①[注:①为了更好地比较各地区在近年来工业发展模式的纵向演变过程,本文还将考察期划分为1999-2003年和2004-2008年两大阶段。,结合图一技术效率二维结构中的地区工业发展模式划分的原则,实证结果如表1和图3所示。表1
1.工业发展模式区域特征
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总体效率特征来看(表1),考察期内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无论是TE还是考虑环境约束下的ETE均领先于中、西部,在总体上表现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这表明,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东部地区都走在全国的前头,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和制度等方面原因,其工业经济发展质量要严重滞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的几年中曾表现为资源浪费型和环境友好型發展模式,而后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环境污染却出现了恶化。
2.工业发展模式地区特征
2008年,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海南、西藏等9个地区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模式,其TE和ETE值都相对较高(TE>0.821,ETE>0.842),表明这些地区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较高水平,工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湖北、青海、新疆等7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污染型模式,其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GDP导向特征,而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相对不足;天津、吉林、福建、河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9个地区则属于资源浪费型和环境友好型模式,其工业发展过程中污染排放相对较少,然而其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较低,今后在继续注重环境生态的同时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提升经济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安徽、江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6个地区属于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其工业发展具有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特征。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这6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低。
3.地区工业发展模式演变
从表1中各地区在两个时段工业发展模式纵向演变过程看,陕西省(A→C)的工业发展模式出现了相对退化,从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倒退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说明其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并且传统经济效率也出现了相对倒退。而河北(C→A)、内蒙古(A→B)、浙江(D→B)、广西(C→B)、四川(C→D)和重庆(C→D)的工业发展模式出现了相对进步。其中,河北、四川和重庆三地摆脱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工业发展模式,而内蒙古、浙江和广西则进入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尤其是广西在最近几年中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直接跨越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此外,黑龙江(D→A)和湖北(D→A)由资源消耗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反映出其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和GDP导向下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相对不足。而天津(A→D)由于环境规制的加强在环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同时却牺牲了传统经济效率。
三、我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
根据以上效率角度的分析可见,中国地区间工业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控制污染排放,最终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路径可以选择(图4):
1.A→B。对于发展模式为A的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湖北、青海、新疆等地区,由于其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故在工业化过程中应注重优化和调整工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加绿色化,加大工业污染排放的控制力度和治理水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污染无害化处理设备,提高废物再生利用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水平,进入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D→B。2008年处于D模式的地区有天津、吉林、福建、河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和贵州。这些地区应当在继续保持绿色化工业发展模式的同时,积极提升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工业发展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发展模式进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径。
3.C→A→B,C→D→B,C→B。2008年处于C模式的地区有安徽、江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这些地区无论是资源利用效率还是BTB在全国都处于较低水平,具有明显的粗放式增长特征,即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它们的发展转型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即C→A→B,C→D→B的渐进式发展路径以及C→B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其中,跨越式的发展路径相对于前两种路径虽最为直接但难度较大,其对资源合理配置使用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定位,努力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寻求新型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4.对于处于B模式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在继续做好工业发展领头羊的同时,应积极向国际上生态文明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学习,加大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水平,促使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新型工业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TE和ETE二维分析的视角,利用1999—2008年的省级投入产出数据,基于产出导向型DEA方法和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分析框架,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探讨,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内蒙古、海南和西藏等9个地区相对实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湖北、青海和新疆等7个地区处于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型工业发展模式,天津、吉林、福建、河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和贵州等9个地区处于资源浪费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而安徽、江西、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6个地区则处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型工业发展模式。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在总体上已处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和制度等方面原因,其工业经济发展质量要严重滞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总体上走的仍然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的工业发展老路。
考察期内我国地区间工业发展呈现出差异化演变特征。河北、内蒙古、浙江、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区的工业发展出现了进步,尤其是广西实现了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跨越式发展,而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倒退。黑龙江、湖北两省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而天津市在提高环保质量的同时却牺牲了经济效率。总之,各地区应根据现有工业发展阶段和水平,选择合适自身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渐进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131.
[2]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5-11.
[3]Fare,R.,Grosskopf,S.,Pasurka,C.A.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J].Energy,2007(32):1055-1066.
[4]Chung Y.H.,Fare R.,Grosskopf S.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229-240.
[5] Fare,R.,Grosskopf,S.,Lovell,C.A.K.Production Fronti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6]朱南,刘一.中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 (5):3-16.
[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2):93-105.
[8]Kumar,S.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Growth:A Global Analysis using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6): 280-293.
【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推荐阅读:
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论文08-15
工业企业研究调研报告10-19
重庆市工业企业节能的管理模式探讨09-09
工业产业发展规划07-13
我国机械工业发展10-23
工业园区项目研究方法探讨06-13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08-06
襄阳工业发展历程总结06-30
工业地产公司发展策划实例07-13
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