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

2024-09-19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共9篇)

1.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 篇一

摘要: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数字信息传播的环境中,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优良特性,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不断实现设计语言及形式的创新,做到视觉信息的有效与人性化传递,真正展现出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形式特点。

本文试图从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语言特征、传播特征及审美特征入手进行具体设计形式的探究,以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动态形式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基本设计元素——文字在动态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形式,从而为其它动态设计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设计语言

一、视觉传达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理念与艺术之辩

计算机的简易操作性把人们带入“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设计作品的层次差别很大,数字多媒体介入设计,合成时代到来,程式化的设计比比皆是,而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借助技术的优越性走的更远,保持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在发展和质疑中不断推进。

如同20世纪末,计算机刚被应用于设计,许多设计师还在传统手工制作和数字化工作方式之间徘徊时,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已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伙伴,数字化的艺术形式频频出现,大大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

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颠覆传统的设计方式,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的深入。

视觉传达设计现如今呈现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局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实施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使设计作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而使设计师有了更多思考创意的时间。

但是数字媒体技术为我们带来优越性的同时,也使我们陷入技术依赖的怪圈,造成创意语言的缺失,技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却难有回味的感觉。

随着设计工具及过程的网络化,设计师对电脑的过度依赖,使得设计思维、创新意识、设计能力逐渐被弱化。

有些人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会软件就可以做设计了,其实不然,设计思维以及设计感觉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培养,软件技术仅是实现设计师思维理念的工具而已,当然,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创造出更加精美的设计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设计注重的是想法、创意、内涵,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被技术支配,成为工具的奴役。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数字化进程中,现代的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现今的数字媒体技术把设计理念更好的表达出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设计作品个性特征的缺失

贡布里希认为当来自外界的刺激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合时,信息量就小,反之不符合时,信息量就大,人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新颖性成正比关系,信息传递中越新颖的目标越容易吸引注意力。

我们正处于视觉信息泛滥的时代,个性化、差异化、新颖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是信息有效传递的前提,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便捷,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目前的设计作品同质化与程式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立创新的精神。

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没有了时空的限制,资源的共享使设计师在灵感的启迪上有了更多的共享,从而也使设计的地域差异越来越来小,许多设计师从网络中直接下载素材使用或模仿他人的创作,丧失了主动创新的欲求,使得设计作品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非常严重。

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之所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创意或者表现手法上的新颖性。

数字时代,技术的支持极大的解放了设计师地工作量,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设计的创新上,创造出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从而适应新时代人们不断求新求异的需求,体现出时代的创新理念和诉求。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挥之不去的数字化趋势。

数字媒介的发展和兴起,是现代数字科技,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共同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媒介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现代数字图像,影像,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

其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使信息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实现。

社会文化形态的进步,也促使数字媒介得以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数字媒介有了存在的依托和成长的可能,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

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设计等新型高科技综合手段,使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打破了以往平面的、静态的宣传效果,以个性化的和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快速而多变地传递着各类信息。

这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必然的大趋势,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迫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

数字化成为当代设计挥之不去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包含众多设计领域,而本文是从整体上来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虽然对动态文字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该方面理论分析有限,未能进行比较深入透彻的挖掘,因此这也是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科技部高新司.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

2.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 篇二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

一般来说,视觉传达设计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平面设计已经逐渐被视觉传达设计所代替,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和继承发展创新的一种存在关系。平面设计与印刷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早期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产品的包装、招贴以及书籍的相关封面都是依靠印刷才能够将平面设计的内容呈现出来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印刷已经逐渐被信息技术所代替,更是出现了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不仅能够展现出例题的图形、图象效果,而且能够将图形、图象呈现立体化,在这种技术的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就涌现出来[1]。

二、透过变化中的新媒体语言看视觉传达

当前,在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基础上,视觉传达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要求,而且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积极创新,媒体网络变化性大,自身存在很良好的流动性与创造性,这些在传统的设计行业里不曾体现。新媒体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时代,利用简单的表情符号和口语信息都能够将中心思想表达出来,这种视觉传达设计逐渐取代简单的文字表述方式。

三、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新媒体时代已经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主流位置,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媒体介质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信息量的传播速度在不断的增大,导致传统的信息传达力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时代人们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信息传达力的效率已经远远不够。

(一)二维空间向三维四维方向发展。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包括海报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以及相关书籍的封面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等,类似这样的设计一般被称为平面设计,而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相关设计内容,比如文字、图片、色彩以及图形的编排等等,通过这些内容能够有效的传递信息。但是当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兴起,视觉传达设计需要创新以及利用更加吸引人的设计形式来博取大众的眼球,在调动起大众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充分有效的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以及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为空间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人的追求,所以一些视觉传达设计师逐渐将二维空间向三维四维空间上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比传统的平面设计作品、内容更加的吸引人,而且能够有效的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

(二)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转变。静态设计会带给人们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增加,对静态设计出现审美疲劳,而动态视觉信息的出现,则让大众有了新的活力和对这种动态视觉信息的新鲜感。现如今,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让静态设计走向动态设计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阻碍影响,逐渐成为现如今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发展形势和趋势,动态视觉信息的兴起和应用,不仅比静态信息更加的吸引人,而且能够传递的信息也比较丰富,在利用动态视觉设计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提升视觉空间的利用率[2]。当前,数字媒体广告、网页设计等领域已经利用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为自身获得一些客观的利益价值,而且还存在很多提升的空间,使得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也加大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三)物质性设计向非物质性设计延伸。当前,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设计主要是依靠计算机作为设计工具来工作,这种虚拟、数字化的设计方式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新发展的领域,而这种非物质性的设计方式,能够有效的让设计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丰富和饱满,在某种状态下完成了物质性达不到的设计效果。

(四)单项传递信息向信息交互设计发展。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以“填鸭式”为核心,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要转变这种填鸭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要将交互式信息传递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传递方式,将传统信息中关注的形式逐渐转移到设计自身的内容和内涵上面,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信息传递,而且能够让人们在接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愉快的体验和感受。

结束语

视觉传达设计可以说本质其实是将一定的信息能够充分有效的传递给相关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互沟通、搭建桥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更新,视觉传达设计也要紧跟时代的进步,根据新媒体时代积极开创自身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在有效完成信息传递的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视觉传达设计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燕.网络会展与视觉传达设计[J].美与时代(上).2011(09).

3.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 篇三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与各类媒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设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目前我国国内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依然以平面设计为主,其设计主要借助印刷设计手段,通过文字、图形等表现设计内容。然而,近年来随着科学艺术的发展进步,扫描仪、网络媒体技术、彩色打印机等设备的应用,创新发展了视觉传达设计软件,媒介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发展。在视觉传达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凸显自己的专业特色,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成效。

一、优化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堂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學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为此,在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课堂体系设置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课程的实用性出发,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尤其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别设计在学期教学的前后,以确保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进而不断优化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二、设置视觉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为此,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设计视觉设计竞赛,可以给学生创造锻炼自己设计能力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校内校外的设计赛事中。比如,对参加视觉设计竞赛的学生可以不设置专业限制,让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以激发各专业学生的竞赛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视觉设计竞赛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课堂内容更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教学模式也是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视觉设计竞赛中,评委、设计师对学生的设计评判要比教师的评价更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其中包含了艺术素养的要求、市场需求等诸多层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视觉设计形式。为此,在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觉设计竞赛,一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和市场竞争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国际赛事的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适应新媒体语境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将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交给学生独立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项目。项目教学内容包含信息的收集、具体实施工作、方案设计等等。在国内设计学院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都在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存在,而借助项目化教学模式,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成效较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更积极主动的教学理念参与到教学设计中,适应新媒体语境下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新要求。

四、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都比较有自己的个性,而且不乏设计天赋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中,应该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来引导他们。比如,教师可以为热爱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设置工作室,以培养设计精英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设计优势。工作室本身是一个更为开放的教学平台,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有所改变,教师在其中主要负责策划和引导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在一个类似设计公司的环境下,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视觉设计专业技能。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设计任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无法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视觉设计中以工作室为自己的荣誉,不断创新自己的视觉设计内容,同时,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不断发展。

五、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给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视觉设计水平,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特色教育教学模式,以不断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梦豪,黄斌.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科技传播,2015(12):99-101.

[2]王金凤.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0):43-44.

[3]唐夕.浅析民族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审美价值[J].艺术科技,2015,28(12).

4.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 篇四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视觉思维的培养

院系美术学院

专业视觉传达

姓名

学号

学习年限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申请学位学士学位

2012年 4 月 12日

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视觉思维的培养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摘 要:视觉思维及其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作为设计者,我们的角色也是从一个工作者或者说一个设计者转变为一个导演,我们必须具有综合各种知识、思维和感性的能力,具有感性的表现能力和超越一切领域的思维创造性活力。针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对于视觉思维的培养应该是更加丰富、多元的。我们将视觉思维进行更条理的划分,充分了解它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并结合多种方法训练、培养我们设计师的视觉思维。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思维;抽象思维;形式表象要素;设计语言

In the desig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ers visual

thinking training

Author’s Name:Tutor:

ABSTRACT:Visual thinking and concept is an issue that needs thorough research.We as designers, our role is from a worker or a designer transforms into a director, we must have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hinking and perceptual ability, has the perceptual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beyond all areas of thinking creative vitality.In view of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for designers, visual thinking training should be more rich, diverse.We will conduct more structured division of visual thinking,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its role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our designer visual thinking.KEYWORDS: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visual thinking;abstract thinking;form of representational elements;design language

目录

引言„„„„„„„„„„„„„„„„„„„„„„„„„„ 1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兴起及发展趋势„„„„„„„„„„„

1(一)传达设计的兴起 „„„„„„„„„„„„„„„„„„ 1

(二)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 2

二、视觉思维的提出及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

2(一)视觉思维的提出 „„„„„„„„„„„„„„„„„„ 2

(二)视觉思维的概念„„„„„„„„„„„„„„„„„„„ 3

(三)视觉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 3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视觉思维的培养„„„„„„„„

4(一)由“复制”形式本质转为抽象思维训练„„„„„„„„

5(二)对形式表象要素的视觉训练„„„„„„„„„„„„„ 6

(三)利用视觉思维丰富设计语言训练„„„„„„„„„„„ 8

5.视觉传达设计讲稿整理 篇五

第一章

视觉传达设计 1.1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的设计,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新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相互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其内容包括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设计(即公共生活的标志及公共环境的色彩设计)等。

1.2视觉传达设计的传达功能

视觉传达的过程就是传播的形成过程,主要要素是内容、形式和受众。沟通信息与受众之间的必要渠道是承载信息的媒介,即传达的视觉形式。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特征

(1)传达性,传达是视觉传达的主要机能,是信息流动的导向和咨讯互动的桥梁,也是传达的目标所在。

(2)指示性,具有明确的导读机能如:信号灯、导向箭头、地图图表等。

(3)说服性,具有说明、劝导受众机能,如海报、报纸商业传单等各类广告信息。(4)可视性,指信息符号本身的可识别、可感知性。(冲击力、刺激度)

(5)艺术性,基于视觉设计传达功能上的各种艺术化表现形式和艺术感受,如象征、夸张、幽默等,是对信息符号 的一种艺术性处理和艺术感受。

视觉艺术与视觉设计

艺术源于巫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设计来源于人类对生存本能。

第一部分 VI设计

第二章

CI系统

2.1 CI 或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被翻译为“企业识别系统”。

包括: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2.2 MI、BI、VI的相互关系

MI属于思想、文化的意识层面,它对企业的行为、视觉设计和形象传达具有一种统摄作用。BI经由理念思想体系扩展至各类动态的企业活动,如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对外的行销、公关等。VI是企业理念的外在表现,是静态的形象符号。MI、BI 和VI 三者之间的关系:MI、BI 和VI 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逐级制约, 构成一个有强烈层次化的有机整体。把CIS 比喻为一棵大树, 其中树根为MI, 树枝为BI, 树叶和花朵为VI。显然, 根深才能叶茂。

CIS是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结合, 它是企业综合的整体的战略理论, 也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法。企业战略的应用范围十分宽广, 如新产品开发战略, 市场战略、竞争战略、人才战略等, 但这些战略都属于单项战略, 主要为解决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问题的;而CI战略则是综合战略, 它几乎包容了全部企业战略, 并把它们统一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上去, CI 整体战略的应用, 可以消除各部门间的矛盾和分歧,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并能有效地支配和利用企业的资源,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CI 理论是许多相关学科理论的综合、统一和提高, 如企业战略学、行为科学、技术美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企业文化学等。CI 又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 因为它把管理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三者较好地统一起来。CIS 突出经营理念的重要性,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 又强调企业的独特个性, 把企业的内在美充分地表达出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企业在导入CIS 时,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

实例: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

由于,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凉茶”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罐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红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总结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是加多宝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为红罐王老吉品牌准确定位;广告对品牌定位传播到位,这主要有两点:广告表达准确;投放量足够,确保品牌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企业决策人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优秀的执行力,渠道控制力强;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在区域内确保市场推广力度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第三章

由理念向视觉转化——VI设计

VI(Visual Identity System)是CI系统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

VI设计师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无比丰富的应用形式,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VI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两大内容:

基础部分一般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辅助图形、标准印刷字体、禁用规则等等;应用部分则一般包括:标牌旗帜、办公用品、公关用品、环境设计、办公服装、专用车辆等等。

一个优秀的VI设计对一个企业的作用

A、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明确该企业的市场定位,属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

C、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

D、提高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士气。

VI设计的基本原则

VI的设计不是机械的符号操作,而是以MI为内涵的生动表述。所以,VI设计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

A,风格的统一性原则 B,强化视觉冲击的原则

C,强调人性化的原则

D,增强民族个性与尊重民族风俗的原则

E,可实施性原则:VI设计不是设计人员的异想天开而是要求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如果在实施性上过于麻烦,或因成本昂贵而影响实施,再优秀的VI也会由于难以落实而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F,符合审美规律的原则

第四章

VI的基础要素 4.1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的表现手段 4.1.1 标志的构思手法

表象手法:采用与标志对象直接关联而具典型特征的形象,直述标志的目的。这种手法直接、明确、一目了然,易于迅速理解和记忆。如表现出版业以书的形象、表现铁路运输业以火车头的形象、表现银行业以钱币的形象为标志图形等等。

象征手法:采用与标志内容有某种意义的联系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形容等方式象征标志对象的抽象内涵。

如用交叉的镰刀斧头象征工农联盟。象征性标志往往采用已为社会约定俗成认同的关联物象作为有效代表物。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雄狮、雄鹰象征英勇,用日、月象征永恒,用松鹤象征长寿,用白色象征纯洁,用绿色象征生命等等。这种手段蕴涵深邃,适应社会心理,为人们喜闻乐见。

寓意手法:采用与标志含义相近似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现标志的内容和特点。如用伞的形象暗示防潮湿,用玻璃杯的形象暗示易破碎,用箭头形象示意方向等。

实例:深圳市竣德威实业有限公司 推广一个全新的房地产品牌 项目背景

发展商:深圳市竣德威实业有限公司(第一次开发地产项目,开发商有招商及蛇口工程施工背景)

项目简介:南山区蛇口工业七路与公园路交汇处的西南方向;项目总建筑面积29952.47m2;一栋18层及一栋21层塔楼,包括一、二层商业、三层架空层、四至二十一层 住宅及底下二层停车场;住宅132户,停车位175个;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蛇口中心,北临蛇口文化体育中心,东北侧为蛇口最大的市民休闲中心公园-四海公园,东面花果山大厦,南接招北小区,西侧为佳发超市,育才一小、二小,育才中学;风华剧院;WALMART、花园城中心、联合医院等周遍公共设施 俱全,道路及公交线路成熟。

规划特点:项目由华森建筑设计公司规划设计,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住宅部分考虑景观和朝 向的均好性,积极利用优越的周边环境,做到户户阳光、户户美景。所有户型方 正实用,户内空间灵活。内部三层屋顶设架空花园,雅致的绿化,结合泛会所,形成安静且优雅的空间环境。文化氛围浓郁的“商业文化步行街”,方便市民购物、休闲及娱乐。

推广目标

协助发展商及代理公司顺利完成项目销售经由项目推广初步建立起发展商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

解决方案

四海宜家 蛇口中央·典藏版人文美宅

“美 宅”——功能利益,产品美、景观美、生活美。

“人 文”——情感利益,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分享蛇口的国 际人文。“典 藏”——规模属性,强调数量少、稀缺。

“蛇口中央”——区域属性,中央,代表着最好的地位、景观及 配套。在我们一再思考的“蛇口情结”背后,隐藏着什么?

我们以为是:蛇口情结=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基于:蛇口特殊的历史·人文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模拟手法:用特性相近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志对象特征或含义的手法。如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采用仙鹤展翅的形象比拟飞行和祥瑞,日本佐川急便车采用奔跑的人物形象比拟特快专递等。

视感手法:采用并无特殊含义的简洁而形态独特的抽象图形、文字或符号,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视觉冲击感或舒适感,引起人们注意并使其难以忘怀。这种手法不靠图形含义而主要靠图形、文字或符号的“视感”力量来表现标志。如日本五十铃公司以两个棱形为标志,李宁牌运动服将拼音字母 L 横向夸大为标志等。为使人辨明所标志的事物,这种标志往往配有少量小字,一旦人们认同这个标志,去掉小字也能辨别它。

4.1.2标志图形表现形式

抽象形式:以完全抽象的几何图形、文字或符号来表现的形式。这种图形往往具有深邃的抽象含义、象征意味或神秘感。如联想集团的标志用方中套圆的几何图形来象征博大深远的联想空间。也可没有更深刻的含义仅表特征的,如夸大英文名称(或拼音字句称)的字头等。这种形式往往具有更强烈的现代感和符号感,易于记忆。

标志的表现手法

秩序化手法、对比手法、矛盾空间手法、共用形手法、点线面手法 仅为常见手法,设计中还需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手法。

4.2标准字体 4.3标准色的设计 4.4 辅助要素的设计

1)企业造型设计,2)企业象征图案设计,3)企业专用字体设计

第五章

VI应用系统设计 •学习重点

1、了解VI应用系统设计内容

2、了解各部分设计的规范和标准,掌握VI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学会编定VI手册。5.1办公事务用品

1、信封(常用规格)

5号220MM×110MM;7号229MM×158MM;9号229MM×324MM

2、信纸

3、传真纸应用形式

材质:常规用80克胶版纸 字体使用规范:

地址:中文,黑体,8pt字号。英文,Helvetica体,12pt字号。

4、企业档案袋

常用规格: 315MM×243MM

5、企业笔、公文包

6、饮水杯、咖啡杯

5.2 企业员工制服的识别设计

男工工作制服、女工工作制服、管理人员制服、生产人员制服 领带、帽子、衣扣、腰带、鞋子、手套、徽章等 5.3 企业交通工具的识别设计

1、汽车类,2、船类,3、专业车(装载机等)。5.4 企业建筑、环境规划设计

1、建筑外观造型设计,如标志性建筑、纪念性建筑。

2、环境规划设计

3、照明设计 5.5 企业招牌、旗帜、标志识别设计 1号旗:2880MM×1920MM 2号旗:2400MM×1600MM 3号旗:1920MM×1280MM 4号旗:1440MM×960MM 5.6 各部门识别设计

1、内部作业流程指示

2、各营业处出入口、通路规划

3、活动式批示识别牌

5.7 商品包装、产品造型识别设计 5.9 企业广告的识别设计 5.10 企业VI手册的制作

1、序言

2、基础要素设计部分

3、应用系统设计部分

第二部分 广告设计

广告定义

通俗讲是广而告之的意思,是将某种事物公告天下,某项活动告示公众。

《现代广告专业知识》一书,将广告定义为:广告是以付费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有责任的信息传播活动。

广告的功能:

1、信息功能

2、经济功能

3、社会功能

4、宣传功能

5、心理功能

6、广告的美学功能

平面广告的构成要素

1、造型的构成要素:图形(具象、抽象、漫画、装饰性图形、综合性图形),商标(瞬间识别),文字(字体设计别具一格,易识易记),色彩(见书038)(1)色彩的感情(唤起人们的情感,影响选择)、(2)色彩的运用(主色调,平衡,强调,渐变)

2、内容的构成要素:标题、说明文、标语、公司名

广告设计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感情性原则

广告设计的程序:初期沟通、建议与报价、市场调研、设计定位、构思、提案、报价、后期制作、收尾款。

广告设计的创意与表现手法

1、创意的内涵:创造、创建、造成

简单理解是“创造意象之意”,或“创造性的想法”,是表现广告的新颖构思、改变消费者的认识、为广告增添轰动效应、提升宣传内容终端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力,创意是广告的思想内涵和灵魂、是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要素。

2、创意的来源: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洞察力、完美的表现力、娴熟的沟通力

3、创意设计的步骤:收集资料、品位资料(提炼)、孵化资料(组织)、创意诞生(心血来潮)、定型实施(反复修改)

创意设计方法:直接展示法、对比法、合理夸张法、比喻法、象征法、拟人法、富于幽默法、名人、名作利用法

广告设计中的编排设计

一、广告编排设计程序:明确广告策略,小构图、深入构思,确定小构图、放大后完善,绘制设计草图,经客户审核并制印刷版

二、广告编排设计方法:骨骼、面积、位置、视觉引导

三、广告编排构图的基本规律:对比、平衡、比例、统一、节奏与韵律、空白

四、广告版面的编排类型:直立式、水平式、倾斜式、对角线型、交叉型、圆周型、三角形、S字型、分散型

广告媒介是使商业信息籍以传达,并为消费者所知晓的一种工具。

媒介的组合是现代广告的三大策略之一,与定位分析策略、创意表现策略结合,成为广告活动的整体。广告媒介: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户外广告、焦点广告、直邮广告

报纸广告

特点:发行量大,覆盖面宽;时间性强,信息传递较快;灵活性高;普遍信誉度高;费用低。缺点:有效时间短;版面难以占突出位置;色彩常以黑白印刷为主;形态单一;虽覆盖面大但读者的不确定因素使市场目标不明确。杂志广告

特点:选择性强,阅读期较长,接触次数多,广告印刷精美,形象设计富于吸引力,突出醒目。缺点:时效慢,从发稿到印刷发行,周期长信息传播缓慢,阅读范围有限。电视广告

特点:声画合一、形象生动,诉求面广 缺点:瞬间即逝,费用昂贵。广播广告

特点:广告费低,受众广泛,可移动,传播速度快。户外广告

特点:分布广,时间长;形态多样,适应性强。不足:信息量有限。售点广告(POP)特点:直接性,艺术性,灵活性 直邮广告

特点:以特定的个人为诉求对象,信息反馈快。不仅是邮寄还可以借助其他媒介,如:电视、杂志、电话等。

缺点:按每个消费者的邮寄广告费计算,成本高,推销产品的功利性明显,使读者产生戒备心理。

第三部分 包装设计

包装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包装设计更带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它不仅关系到材料的选择、容器的结构、包装的方法,以及造型、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语言的传达,还涉及印刷工艺、成型工艺、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人体工程学、技术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本部分课件内容较少,书上的内容已经给大家扫描了,请认真细读。

第四部分 书籍装帧设计

“装帧”不仅是书籍外包装,更是书籍的内容和形式的珠联璧合。(经济范畴、读者层次、使用条件、开本大小、字体大小、封面插图、版面设计形式)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指构成书的整体——开本、封面、环衬、扉页、目录、版式、字体、插图、纸张、印刷、装订、以及书本本身以外的函套、书征订单、宣传招贴、POP手册等的全部工艺活动。是封面设计、字体设计、版面设计、插图设计、材料、印刷装订、销售宣传等内容的综合设计。

书籍的分类:文艺类书籍、科技类书籍、儿童类书籍

书籍的构成要素

1、书籍的基本构成: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见书142页)当护封与封面合二为一,称简精装。有些书有环扉页(或环衬),环扉之后,有一个护页,护页有时候不印东西或只染一个底色,护页之后是扉页,有些书还有书函(或叫书套)。

书籍设计中设计的范围

1.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

2.外观、封面、护封、书脊、勒口、封套、腰封、顶头布、书签、书签布、书顶、书口的一系列设计。

3.版式编排(包括:字体、字号、字间距、行距、分栏、标题、正文、注释、书眉和页码设计。

4.零页的设计(包括:扉页、环衬、版权页)。5.插图的绘制。

6.印刷工艺的选择和应用。

7.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书籍的开本:因书籍类别而定、因书籍内容而定、因书籍材料而定 现在常用的一些版式规格

a)诗集: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b)理论书籍:大32开比较常用。c)儿童读物:接近方形的开度。

d)小字典:42开以下的尺寸,106/173mm。e)科技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f)画册: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

护封的表现手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1)写实性手法。用书中的具体情节和形象来直接表现书籍的内容,所以也叫做直接的表现手法。例如一本描写战争的书籍,就画激烈的战争场面,一本关于农业生产的书籍,就画拖拉机或农田等。这种表现手法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用于文学书籍、儿童读物和知识性读物较多。

(2)象征性手法。用联想、比喻、象征、抽象等方法间接地体现书籍的内容精神,所以也叫做间接的表现手法。例如,笔或稿纸用于文艺理论书籍,脸谱或幕布用于戏剧书籍,乐器或音符用于音乐书籍等。这种表现手法如果用得好,比写实性手法更含蓄、更能使人回味,也就更有艺术感染力。

(3)装饰性手法。用与书籍内容精神相协调的线条、色块和装饰图案来表现。这种表现手法适用于不宜用具体形象表达书籍内容的护封,用于理论书籍、学术著作较多。书籍的插图 书籍的美术设计

a)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符合书籍的内容和要求,书脊上是否有文字。b)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组合在整体方案之中(例如文字、色彩)。c)封面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e)封面设计是否适应书籍装订的工艺要求(例如:封面与书脊连接处,平装书的折痕和精装书的凹槽等)。

d)图片(照片、插图、技术插图、装饰等)是否组合在基本方案之中,是否符合书籍的要求经过选择的。

f)技术:版面是否均衡(字距有没有太宽或太窄)。

g)版面:目录索引、表格和公式的版面质量是否与立体部分相称,字距是否与字的大小和字的风格相适应(在正文字体、标题字体和书名字体方面,标点符号和其他专门符号的字距是否合适);字距是否均匀的隔开?标题的断行是否符合文字的含义。字体的醒目是否与字体的风格想适应;词的转行是否明智?是否出现过多?只有左边整齐的版面,右边是否和谐?

h)拼版:拼版是否连贯和前后一致;标题、章节、段、图片等的间隔是否统一;是否避免了恶劣的标点在页面第一行第一个字位置的情况出现。

文字:正文字要刚柔并济、线条柔细、秀美典雅、避免视觉疲劳。

标题字选择力度较强的字体,与内容的性质、格调相协调,与书籍品味、形式相映成趣。

封面上的书名要当作设计元素来设计,在汉字的外形、笔画、甚至结构上变化。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字不仅仅表现外在的形式美,更要与书籍内容紧密联系,并体现书籍的总体风貌与特色。

图形:图形是封面视觉形象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封面的设计也是图形的艺术设计。让读者通过有限的图像,感受或联想到书籍的内涵,并由此来区分不同类别的书籍。

色彩:色彩是书籍装帧设计的第一要素。不同的色彩在人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因此,对色彩有不同的审美反映。这一切都是因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素质、生活阅历、民族习惯、传统习俗而定的。

整体策划:在书籍的审美活动中,人与书店关系是“动态”的,当属被拿在手上时,书籍的时间和空间便在手中流动与转换。(拿到书后按照顺序开始看封面上的图形与文字,书籍,封底上的书号、定价,再看封面,翻看书籍的每一页,护封、内封、环衬、扉页、正文等一系列在人的视线中跳跃。)

书籍装帧设计艺术不同于其他造型艺术的一大特点是供人一页一页第翻看,书籍正是在动态中展现出多层的美。

书籍的设计原则:书籍内容的表达、对读者群的适用性、艺术表现与内容的统一、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文字、图形、色彩的处理,点、线、面的构成,节奏、韵律与秩序,黑、白、灰的处理。

书籍整体设计程序:

1、与出版社、责任编辑或原著作者沟通掌握相关背景,为设计做准备。

2、确定设计观念与思路。

3、形成具体设计方案和表现手段,包括图形色彩、结构形态、材料制作技术及印刷等等。同时搜集与主题有关的字体、图形资料。

4、对护封等整体性设计。

5、选择制作材料(纸张或皮革)

6、选择印刷工艺,是采用平版还是凸版应根据设计需要与成本而定。

7、软件实现,出彩样。

8、校对!

9、签署意见正式开机印刷。

特别提醒:(根据老师提示,加上个人理解,总结几点考试内容)

1、考试根据学习的四大部分,分为四道大题,共6页(三张试卷)。

2、考试以案例分析为主,穿插考查理论知识。

3、广告考试题:(1)回答广告设计种类,(2)根据实例分析所属种类,(3)试题给定一类产品,要求选择合适广告形式进行宣传。

4、VI设计试题:分析天方案例,归纳总结提取元素图形,并为其设计一款图标。

5、考查有关标准字体的题,请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

6、扫描的课本中,画框标题的内容要着重看。

后两次作业要求:

1、书籍装帧作业:为自己做一份作品集,主要包括:封面、扉页、目录、封底。

2、VI作业:根据视觉传达设计分类(办公事务用品,企业员工制服的识别设计,企业交通工具的识别设计,企业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企业招牌、旗帜、标志识别设计,各部门识别设计,商品包装、产品造型识别设计,企业广告的识别设计,企业VI手册的制作)选择5类,每类制作3项。

3、考试前上交作业,近期抓紧时间做。

6.《视觉传达设计》考试作品要求 篇六

一、作品内容:

学生以《公平竞争》主题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制作,要求所设计内容必须健康且符合主题思想。

二、作品具体要求:

1.要求作品设计采用电脑形式表现,内容积极健康且符合主题。

2.以“公平竞争”四个字为主体进行字体设计,制作内容不少于2幅;以“公平竞争”为主题进行公益宣传海报的制作,制作内容不少于三幅且内容必须具有系列特征。

3.作品设计内容必须符合提倡公平竞争这一主题思想,采用任意图形图像内容进行创作;作品主标题为“公平竞争”,副标题及广告宣传语学生自行拟定,要求与主题内容相一致。

4.作品规格:所制作的作品幅面为297mm*210mm(版面横竖关系学生根据制作内容自行确定),分辨率不少于100DPI。

5.作品提交方式:

(1)提交最终考试作品幅面为彩色A4打印稿和电子作品(格式为*.jpeg)。

(2)提交作品的制作说明打印稿及电子稿。

7.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 篇七

在迈向移动应用新时代的今天, 数字化生活给我们带来更多便利、更好的娱乐方式的同时, 也促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转变, 使手机界面设计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风格鲜明的手机是让用户产生购买欲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个美观、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界面设计, 不仅会拉近人与产品的距离, 更会为商家创造卖点、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数码新媒体的发展和多元化视觉观念的普及, 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使手机界面设计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转向为立体化、动态化、综合化, 从视觉上来看, 就是由二维向三维、四维的多维方向转变。

二、手机界面视觉设计的多维化

(一) 看似没落的二维仍光彩熠熠

在二维平面化设计阶段, 人们对手机的看法是功能大于审美的。由于手机硬件技术的限制, 手机的界面只是由一两个简单的图形组成, 甚至最初仅仅有黑白两色。

在发展到数字化的今天, 虽然二维借由技术的发展在色彩上已经不受限制, 但其所能传达的视觉元素在三维的对比下显得愈加寡淡。受众用户一直都迷恋于追逐新的视觉效果, 于是二维在度过了其辉煌的时代后让出了半壁江山——但是并不会完全退出界面设计的舞台。

其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告诉我们——“删繁就简”是一种发展趋势。最好的设计就是减少设计, 让设计做减法, 把设计的元素、色彩简化到最少的程度, 以退为进。这样跟所有平台都可以搭配, 减少了一些不能兼容的麻烦, 省时省力, 又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二维无疑是在兼容方面最好的选择。

其二, 潮流总是相似的, 潮流总是在不停的循环。就如时尚圈的至理名言一样, 二维可能在一个阶段低迷, 也可能在另一个阶段大放光彩, 设计师们总是反复地用类似的元素创造新的元素。如近期热门的windows mobile 8手机界面设计中, 就铺满了简洁的二维方块图形, 简单明了并极富设计感, 在众多手机界面设计中独树一帜、脱引而出 (图1) 。

(二) 三维立体化掀起新的浪潮

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手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清屏幕手机应运而生, 其显示效果更加细腻, 在使用上也更加科学。得到硬件技术的支持后, 三维图形开始出现在手机界面上, 从一开始的辅助二维图形, 到现在的随处可见, 其新颖的形态将手机界面设计迅速引领至立体化时代。

三维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的认可, 必然有其不争的优势之处:

首先, 三维图形拥有更真实的画面。根据手机界面设计的不同需求, 三维图形可以出现在界面上任何需要它出现的地方。在全三维的界面设计中, 使用三维的逼真图形替代原本单调的手机屏保, 不仅在视觉上提升了效果, 也从各方面更加吸引用户的注意。三维细腻的画面、逼真的场景不仅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更能让用户觉得手机很智能、性能好、处理能力强大, 从而产生信任心和购买欲 (图2) 。

其次, 三维的超写实表现拓宽了设计空间。三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前期摸索阶段, 技术的成熟度、完善度、易用性、人性化、经济性等, 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伴随着手机屏幕显像颜色的愈加细腻, 手机界面在图形设计上无需再过多考虑硬件的限制, 界面设计师能突破二维游走在三维世界中, 从而有了更加广阔的创意空间, 大量制作精美的设计被大幅度地应用于手机界面设计中, 使手机的界面设计风格也更加琳琅满目 (图3) 。

再次, 三维空间给人以更多的趣味性。有时候趣味性可以带给人们新的生命力, 有趣的事物总是能够吸引人们发现并关注的。动态是手机界面中动画与运动的设计组合表现, 而三维空间则是一种三维动态的效果。手机界面设计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精心设计的动态效果更加能把这种艺术表现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不仅给人以惊艳的视觉享受和操作感觉, 也能让人们在读图的同时感受一种运动的趣味性在其中。手机本身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机械化的, 所以在视觉上, 更应该提高它的趣味性, 让用户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也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 四维动态化时代来临

四维在广义上是一个时空的概念, 在这里指的是手机界面设计中, 界面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动作及人机交互。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各类绚丽多彩的图形交互菜单出现在手机界面设计中, 手机的娱乐性也达到空前的高峰。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上网等等, 成为除了电话与短信之外人们使用最多的手机功能。多媒体软件的绚丽皮肤、手机输入法的个性定制、通讯社交应用的各类主题等, 推动了手机界面设计的发展, 开拓了更广大的设计空间。

四维动态化在丰富手机界面的同时, 也更强调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对手机界面的视觉及操作感受。如何在美观的基础上让人们更便于理解和使用?这个问题使得手机界面设计成为了一种需要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 一旦抓住了设计的关键点, 学科上的交叉将使手机界面的设计更加人性化。

三、多维设计是手机界面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 (Hans Vestberg) 曾说道:“手机就是当年的电灯泡, 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的, 就是几乎所有设备都会接入网络。”这句话无疑已经应验。如果说手机是电灯泡, 网络是电的话, 那么手机界面设计都如灯饰设计, 是除去性能外最受用户关注、并最能吸引用户的部分。

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生活理念的转变、审美的多元化, 以往我们所惯用的视觉元素已经无力支撑我们的视觉之柱, 无法继续传递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 为此, 手机界面设计师们应该找寻更为合理、更具表现力的新视觉元素——多维设计就是在新时代下孕育并将茁壮成长的。

(一) 多维设计在视觉上更加丰富美观

在手机界面设计中, 相对于单维的应用, 多维设计在视觉上更加惊艳。二维的简洁明了与三维的动态特效进行完美的组合, 由约而丰, 在简单而不简约上做足了文章。如时下比较流行的雾气玻璃水珠动态壁纸, 便是在二维的图形基础上加上三维动态特效, 做出在玻璃上形成水珠渗出并逐渐滑落的效果, 如果用手指滑动屏幕的话还可以控制水珠的滑落 (图4) 。

从细节上看, 二维因为其良好的兼容性, 在手机界面菜单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当其与三维特效相辅相成时, 就会达到细节上的加倍完善:手机界面菜单上的二维图标在滑动的时候有三维特效拖动的阴影、把菜单上下滑动时会有连接的动态效果显现、界面按钮在点选时有向下按压的效果、待机屏幕根据画面的不同显示不同的动态效果、移动或拖动某个菜单时手机反馈震动的效果、手指在划过屏幕时都会留下短暂的痕迹等等, 这些都是仅靠单维无法实现的效果, 在多维设计中却是最基础的效果应用。

从整体上看, 多维的设计在手机界面设计中有更多的方式和组合可以选择, 更能显示出屏幕的丰富性和空间性, 甚至让手机界面变得富有神秘感, 而人们一向是乐于进行简单有趣的探索的:当多维设计融合到手机屏幕中时, 手机界面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平面的存在了。时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机界面主题推出了三维立体化效果, 看似二维的手机界面, 通过人为的操控, 可以在不同的界面空间中转换, 这种转换不似电视剧画面切换那种瞬间的转换, 而是一个可视的转换过程。它就像一个藏在二维平面中的球体或多面体, 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一个空间的存在, 用手指拖控界面空间的视角, 通过四维动态这样的交互动作在三维空间中切换二维界面以达到使用目的。当然, 这也更加的有趣, 而这种方式在新颖的同时, 无疑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更大化的美化手机界面、设计手机界面、充分发挥界面设计师以及用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 也给用户一个潜移默化的信息——手机的性能非常好 (图5) 。

(二) 多维设计能更准确地传递信息

在手机界面信息传递上, 二维最为直接但是需要用户揣摩与读解, 三维最为直观灵活, 但是考虑到界面版式和手机性能等方面的兼顾, 三维在手机主题的菜单上应用率相对较低。于是为了追求更好地显示效果和易于使用, 我们必须综合二者的优点, 取长补短, 适当地搭配组合它们。

例如在载入应用界面时, 以往大都用二维图片上标注“正在加载”等类似字样的方式告诉用户请等待。而当二维结合了三维后,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主流模式是二维图片加上一个动态的进度条 (这个动态进度条的最初模式一般以一个简单的长方形为基准, 但是随着审美的多元化发展, 进度条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两种形状或模式了, 即逐渐美观并个性化了) , 会根据载入的数据, 智能地直观显示进度, 告诉用户还有多少需要加载, 不再需要用户自己来揣测时间 (图6) 。

(三) 多维设计更加灵活赋有游戏性, 让人身临其境

在全民娱乐的今天, 游戏性是人们日常休闲中所追求的一种娱乐方向。多维设计在弥补了单维设计画面上的不足后, 与用户的互动也更加亲切。超写实的画面能使用户感到新奇、惊异, 同时能体验到强烈的临场感, 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

最典型的莫过于手机赛车游戏。与以往的赛车游戏大相径庭, 如今的手机赛车游戏除了更加出色真实的画面外, 四维动态的应用也使人们犹如身临其境。如在操作上不仅是按几个键, 更加入了摇晃手机达到操控方向的效果;在赛车撞到路边建筑或其他车辆时, 手机会有震动的即时反映;在赛车加速、减速或飘逸时, 视觉上会出现晃动或手机即时作出响应等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应用到了其他游戏中, 在提高游戏性的同时, 也展现出了手机的高性能 (图7) 。

(四) 多维设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的媒介, 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二维、三维的组合应用毋庸置疑地给人视觉上更好的享受, 四维的加入也同样带给用户更好的手机体验。随着触屏手机的发展与普及, 用户的视觉、触觉都集中在了手机界面里, 操作范围也锁定在了这个小方块中, 要想兼顾用户的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 就必须考虑到其各个方面。多维设计这种融合了视觉传达与人机交互的设计方式, 无疑是手机界面设计理想的选择。

四、结语

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促使手机市场日益多样化、细分化、复杂化, 相应的手机界面视觉设计也在不断地适应市场从而产生新的特色设计。虽然现在的手机市场百花齐放, 但要想真正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 除了满足用户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外, 还必须照顾到用户视觉、触觉、心理上的感受。从这方面来看, 多维设计最能满足用户精神上的审美与人性化的互动, 是手机界面视觉设计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江伟.“感应智能”——手机的智能化界面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 2010-5-11

[2]高蕴暄.浅析多维拓展成为手机界面视觉设计的主流[J].艺术与设计, 2007 (11)

8.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史 篇八

数码技术(Digital Technology)对当代艺术和文化产生并持续产生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作用。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伟大电子技术革命的数码技术,随着大众媒体全球化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迅速成长发展。比起当年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刚出现时,电子数码技术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作用要大得多。无论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是主要作为大众传播和宣传媒体,是单向传播的,而当今的网络媒体则提供了双向交流的可能性和互动机会;这样就使得信息传播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数码技术时代,而且这个新时代还在不断地成长发展。数码媒体在当今社会和人类日常生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已经十分坚定地被树立起来了。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类型之间的界限;使得传统的美术馆也不得不刮目而视之。特别是近几年来,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型美术馆内已经举办了不少大型、优秀的数码艺术大展,比如纽约市的惠特尼当代艺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馆等等,这些大型的数码艺术大展不但显示出了这类新兴艺术的巨大潜力,也表现出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散播和影响作用。此外,美国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也开始借助网络和数码新技术来扩大宣传,比如把自己的馆藏作品做成CD和CD-ram,在社会上发行或在网络上传播等。以著名的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为例,在2007年一年之内,设计生产和出售了将近80万张CD和CD-ram,介绍该馆的优秀馆藏作品,这个数量大约是该馆10年来所出售的图书画册的两倍之多;由于CD和CD-ram具有轻巧、便携方便以及独特的互动性等优点,该馆建立了一个新部门即数码产品设计开发部,专门负责计划、设计和发行数码艺术产品等,2008年该部门计划设计生产纽约现代艺术精品选辑第一集,其中包括20多张CD和CD-ram产品。正如一些美国学者指出,由于采用了新兴的数码技术,从美国社会整体来看,人们对于艺术的关心和观注的程度比从前强得多,并且在持续发展着;美国的普通的老百姓现在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公众和私人场所,凭借电视、电脑和网络等,就能欣赏到艺术。学者们说,美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懂艺术的民族。在2008年,美国著名的美国大学艺术家联盟协会的年度报告声称,从进入21世纪开始,美国人已经学会并且适应了通过新型方式来认识和理解艺术,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的艺术欣赏水平的程度大大地提升,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懂艺术,最热爱艺术的国家。

一、 什么是数码艺术?

数码艺术(Digital Art)究竟是什么艺术呢?

从传统人类的艺术认知和理解过程即美学上所讲的“ 艺术经验”(Art Experience)来讲,人类对于艺术的认知和理解至少需要四个步骤或阶段:即人的感官、情绪、身体和精神四个方面的综合性协调。心理学家更进一步指出:人类的认识—理解的过程,不仅局限于艺术世界,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过程也是一样的,必须经过上述四个基本的阶段。

对于电子数码技术何和数码艺术地的认识,可以首先从人类的感官作用来入手。一个最简单的例证就是人类对于“动”(motion)视觉观注。比方说,如果我们进入一间设有两架电脑的房间里面,其中一架电脑显示的是静止的画面;另外一架先世显示的世是活动的影像;我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首先被活动影像所吸引。此外,声音(sound),充斥着空间,对于我们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由于视觉(vision)和听觉(hearing)是我们对于艺术感知的主要的两个生理感官通道,当然,人的其他感官通道也起作用,例如触觉(touch)。对于当代艺术的医书艺术经验来说,触觉也是特别重要的。传统美术馆和画廊内所悬挂的:“只许看,不许摸!”的牌子,对于我们欣赏互动性艺术(interactive art)就无效了,因为后者要求参与者/观众必须要去触动/触摸,才能参与,这样牌子就要改成为:“请看,欢迎触摸!”了。

在我们的艺术经验中,情绪的和知识的获得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是艺术作品能够唤起观众反响的基本特性。如果一件艺术品不能引起观者的好奇心和在情绪层次上引起观者的反应,就很难吸引住观众的观注。作为观众还会逐一注意到艺术品和我们心灵上伙或者精神上的联系——艺术品所提供给我们的一些非激愤性、非知识性、非情绪性等层次上的信息。简言之,艺术必须能够打动我们的灵魂。所有的上述成分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得艺术经验变成为一个深刻、完整的感知经验。

我们尚需记住把创作艺术作品同观赏艺术品及即艺术经验区分开来。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和观众的观赏经验是两个不同的经验,后者所关注的是成品即完成后的艺术作品;二而前者对于结果和完成作品并不多大在意。艺术家所关注的是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他们的创作可能是实验性,或者是具有革新性的。笔者认为,对于数码艺术家尤为如此。电子数码艺术家选择一台电脑进行视觉艺术创作;虽然他们中许多人依旧使用传统媒介去创作,但从形式来讲,电子数码艺术可以是传统的或者新型的,也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不同的样式的,有时很难说明他们究竟算是什么形式。而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给数码艺术家以多种多样的创作不同的数码艺术作品,一般而言,传统的数码艺术形式包括有印刷艺术、摄影、雕塑、装置、录像、电影、动画、音乐和表演艺术等。而新兴的形式则有虚拟现实主义艺术、软件艺术以及网络艺术等。如果将数码艺术和数码技术与当代艺术联系起来观察,会发现数码艺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 数码艺术与数码技术

媒体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地影响着媒体的演化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演化和发展,则直接地影响着艺术创作和生产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的方向。数码艺术同科学技术,特别是新兴科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而新兴的科学技术不但是数码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它的物质显现基础。艺术学中的技术决定论学者声称正是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家能够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把数码艺术的创造视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反映等,那么,数码艺术就可以视为当代艺术总体的一个分支。而且,由于“数码”这个词的含义不明确,也很难确定数码艺术的最终形式是什么,因此,我们只好暂时把数码艺术定位于艺术家使用电脑或新兴的电子设备、媒体和相关设施而创作出的当代艺术作品。

法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鲍地里亚(Jean-Baudrillard)就提出了艺术的生产经历了现实、超现实和仿真的三序列阶段的理论概念。鲍氏认为,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的艺术生产经历了三种“仿真”阶段:(一)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仿造”(counterfeit)是艺术生产的主导形式;(二)在工业化时代,“工业似象”是文化秩序的主导形式;(三)在当代符号繁衍扩展的时代,仿真(simulation)是文化秩序的主导形式。在当今社会中,第一序列的仿真物(simulacrum)是建立在价值的自然法则基础上,自然法则是一种理性的话语;第二序列的仿真物是建立在价值的市场法则基础上的;第三序列的仿真物是建立在价值的市场法则的基础上的。从艺术生产的形式而言,人类则经过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艺术生产是现实的反映;艺术生产是一种工业拟象;艺术生产表征着代码的形而上学。从媒体发展的历史来考察,整个发展历史可以分成为几个时代:

一,原始的口头媒介、媒体时代;

二,是古希腊荷马时期开始之后的2000年。文字出现,信息变成用视觉来理解的符号,人类由“耳朵听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看的社会”,在这个时期,每个符号与现实的关联都是确定的,文字符号纪录着人类对于自然法则的理性思考,文字的稳定性以及线性排列构建起理性的主体。既然自然法则是一种理性的话语,那么,人类的眼睛也就可以做到理性地、客观地再现自然现实。最能例证再现符号的就是艺术创作理论的“镜子说”,它导致了传统美学的“模仿论”的产生。20世纪以前的艺术创作与生产就处在这种“模仿”的再现性符号表意方式之中。人们毫不怀疑艺术创作、生产的产品是“仿造的赝品”,更不会意识到他们的模仿所依赖的真实或自然,并非是“原物”,而只是“一种清晰性依赖于种种约束关系的物质”。

很多专家学者把电子数码艺术视为摄影、电影、电视和录像的机械与电子技术上具有革新意义的演进,根据这种理念,摄影艺术可以被视为是绘画艺术的发展。电影从逻辑上讲被视为是摄影艺术进步的发展,它的媒体的物理学本性是可以被认识到、可识别的,摄影胶片以一定的速度从电影摄影机镜头后通过以便截取动作。录像可以被视为电影和广播的发展进化。虽然目前一般对于数码艺术的认识、分析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分析,电子数码艺术是当代高新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高新科技同大众传播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的通俗文化,它为我们了解自己所处的当代社会提供了丰硕的视觉资料即当代艺术家如何使用高新科技工具和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而产生这个新兴、复杂而通俗的文化——艺术形式数码艺术。

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艺术品的“原创性”即适用数码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原创性”问题。以传统艺术学观点来看,绘画是一种原创艺术;而印刷的工艺师则需要画家的认可,才可以以印刷形式大量地印制图片等,后来的摄影艺术也借用了印刷艺术的规则。由于数码艺术是依据数码技术的编码程序即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而且可以反复修改,再次编码,再次储存,并且不断地在终端上显示,这就很难确定它的“原创性”了。数码艺术家也有多种选择和创作习惯等,一些人会只创作一幅作品再陈列展出;而一些人会不断复制许多幅乃至上百幅;按照美国大多数艺术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的观点和理论;数码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电子媒体(影印机、录像机、传真机、电子印像机、电脑、网络等)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中介媒体。后现代状况实际上因为这些前所未有的电子复杂系统,而产生了对于传统的再现的“原创性”和“权威性”的质疑与挑战。真实已经转换为数据代码储存、剔除、结合、修正、复制、传递、图像可以解说为符号的系统,再现是许多拟像的集合或排列组合或抽象分离等。面对这样一个电子媒体时代,艺术创作正是一个符号的森林,再现的真实已经不再需要原本最先的现实,它可能是由媒体直接制作的由许多拟像集合或抽离而出的新体,一个没有原件的,但即是原件的影像或者物件。这是一个由大众传播媒体带来的影像泛滥的新时代,使用摄影照片,成了后现代地的美学部分,权充或者引用前所即存的影像、本文、形式和风格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表现方式。新的艺术即数码艺术,并非与旧的现代主义艺术相对立,而是制造新的关系,有别于旧有的文脉方面的阅读。

三、 数码图像/图形/影像的初识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大众媒体带来的图像/图形/影像泛滥的新时代。虽然人类制作图像/图形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但数码图像/图形的历史是相当短暂的,我们可以把她的根源推到绘画、摄影、电影和录像艺术的原宗,也可以说是诞生电脑技术之后,一般认为数码艺术是作为视觉文化产品,是由电脑程序员或工程师依据特殊软件以电子数码技术编码或书写而创作出来的。这样程序化后的最终成品的图像/图形/影像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可能是传统艺术媒体的摹本或赝品,但有时由于使用了电子印刷复制工艺,他们会是作为最终的电子文化产品地的形式出现,诸如CD、DVD和网络等形式传播流行。

如今的数码艺术家们完全能够凭借数码技术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图像/图形作品,他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以复杂的也同样显得昂贵的数码技术工具去把他们想象出的任何东西转化和创作出视觉的实体即数码图像/图形/影像等。他们现在已经具有控制全部创造过程的能力了,当然,这首先要归功于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绘图、绘画等电脑软件不但具有高级复杂的图像/图形创造功能,而且灵便,目前电脑硬件技术也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电脑硬件工具和设备等。比如电脑图形工作台,过去数码艺术家使用鼠标进行绘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现在电脑图形工作台不但配备有不同的,轻便性的绘图软件,而且使得数码艺术家们可以用铅笔、钢笔、油画笔刷等绘图;也可以用新的电子笔或新的东西来绘图。现在一些数码艺术家喜欢使用电脑图像工作台进行创作;有的人直接用电子笔和刷子把图形输入到电脑中以数码数据形式储存起来;其他的数码艺术家,例如芭巴拉 纳森,肯尼斯 哈菲和莱恩 鲍考克等人,是先用传统手法绘制草图,然后把草图再转换成数码图像作品。

与数码印刷机相关的是设备的储存和建档的功能和质量。最近的新型的激光印刷机和喷涂型印刷机已经广泛地使用了。这类新型印刷设备进一步保证了图像的色彩明快、图形清晰和优秀的视觉效果等。喷涂型印刷机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革新,这种印刷机被称为“giclee”,原本是法文,意思是“喷射水柱”,所以中文教叫“喷涂印刷”,此后美国的考恩 艾迪生(Cone Editions)发明了彩虹色彩印刷技术地的“艾黎斯印刷机”(Iris printer),技术不断改进,到现在“伊普生印刷机”(Epson Printers)可以印制出相当漂亮的图像作品。今天除了数码印刷机作为硬件,以及印刷软件,墨水乃至纸张相纸等都有新型的产品出现,使得数码图像的质量不断提高。

四、 数码艺术家和数码艺术工作室

最简单,也是最为通俗的。就是把“数码艺术家”定义为“使用新型的数码技术工具和工艺进行艺术创作的特殊人才”。这样的定义不但明确,而且得当,可也会引起争议,因为我们所谓的新型的“新”是相对而言的,它还在不断地持续演进,今天是“新的”,明天也许就不新了。而且,就目前数码艺术家而言,大家对于“新型的数码技术”的认识也是不够统一的,比如有相当一部分人士是传统的艺术家,他们被新型的数码技术所吸引,而且发现这个新型的数码技术有可能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艺术创作机会和新的可能性,会帮助他们打破传统艺术形式的局限性;也有一部分传统艺术家看到了数码艺术的主观性,这种新型艺术更强调艺术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还有一些特别是一些青年艺术家,看到了数码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偶发性”(occident happening),因为有时艺术家所创作的最后作品的模样并不是该艺术家原先设计或预计地的样式,这就给艺术创作增添了不少乐趣。也有特殊的例子:有时一位艺术家自己设计程序软件,自认为能够制作理想的图像;但实际上该软件竟然每次都制造出不同的图像,又是一种乐趣。笔者认识一位数码艺术家就沉浸在这种乐趣中,他最近创作一幅大型的数码绘画,实际上是他从几百幅数码印刷图形中选择出的一幅,经过放大重新绘制处理再陈列的,改作品对此多次仔在美国和国际比赛获奖。

我们一般把数码艺术家尽兴进行艺术船作的场地成为数码艺术工作室伙或者数码艺术画室(Digital art studio)。数码艺术家视唱时常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还有经济状况来设计并安排自己的画室,笔者最近参观了在好莱坞工作的数码艺术家的工作室,他是电影布景设计师即电影美工。他的数码画室就是自己家中的一间房间,约18-20平方米,里面有一台高级的苹果电脑,配备有新型软件,此外还有尼康摄影机、索尼摄像机、激光印刷机和高级录音机等全部设备,他每周在里面工作20小时;他说目前美国经济状况不佳,所有设备的视唱市场价格都在降价,2万美元左右就可以配备齐所需的设备。这是个人的家庭数码艺术画室。但美国加州的南加大的数码艺术画室就相当大、新、齐了。笔者最喜爱的是那台大型高清晰度激光印刷机,可以印制出大到3×4米的照片或图像。

还有的艺术家依据自己的创作类型和模式来设计自己的画室,比如二位维平面图像设计室或三维图形设计室等等,关键是一台高技能的电脑和新兴多功能软件等,随着电子技术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的数码设备和软件不断上市,现在是数码艺术的新发展时期。

9.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 篇九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艺术设计学、美术学、建筑学。

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不同的地域、肤色、年龄、性别、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沟通、文化的交流,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可以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可以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

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DD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它包括“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

视觉传达设计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几大阶段的演变,最终成为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的设计。

二、视觉传达包括哪些内容

从大的方向主要包括: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画设计、装饰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和产品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

视觉传达设计多是以印刷物为媒介的平面设计,又称装潢设计。就现阶段的设计状况分析,其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一般专业人士习惯称之为“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两者所包含的设计范畴在现阶段并无大的差异,“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在概念范畴上的区分与统一,并不存在着矛盾与对立。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各类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和特点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

1.标志设计:人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分为政治性、公益性、文化性、商业性。

2.包装设计: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对其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识性的认识。

3.字体设计:以特定的图形象征或代表某一国家、机构、团体、企业或产品的符号。简明、直观、易识别。

4.图像设计:指运用视觉设计手段,通过标志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现手法,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观念、管理特色、产品包装风格、营销准则与策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

5.书籍设计:为达到有效传达企业特定信息的目的,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使人易认易记。

6.广告设计: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以及利用复合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构思巧妙,表现独特。

7.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 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四、培养目标和就业领域情况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有一定艺术素养,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在各级各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出版教育和生产制作单位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绘画基础、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专业水粉技法、国画基础、标志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造型设计、容器造型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招贴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电脑平面动画设计、绘画技法表达能力训练、电脑设计应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参观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3.就业领域:新闻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广告、户外广告、企业CIS策划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刊物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手绘、网站形象设计、网页制作、Flash、动画设计、商业摄影、家装设计、效果图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制作、栏目包装、企业形象宣传片、产品专题片、会议礼仪拍摄、影视编辑、语音编辑、MTV制作、电视片头制作等领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

2.室内设计专业介绍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

4.关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介绍

5.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介绍

6.2017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7.2017环境设计专业介绍

8.2017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

上一篇:园林个人专业技术总结下一篇:大学新生开学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