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责任心得体会(共15篇)
1.教师的责任心得体会 篇一
人有千千万万种意念,其中一种叫坚持。有的坚持是为了名利,有的坚持是为了成功,而我们教师的坚持,则是为了肩头的责任! 记得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一切困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色地完成。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我们选择了责任。用不懈的坚持把我们的责任分解在平凡、琐碎的日常教学中,倾心播种,静待花开。
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救学生的壮举,感动了整个华夏民族。如今张丽莉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是一部用爱与责任诠释师德与师魂的故事书。其实,教师队伍中还有着千千万万个像张丽莉一样的老师,虽默默无闻,却同样有着至善至美的师德。我们学校也不乏这样优秀的老师,有的老师的父母、孩子生病住院,自己却依然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不拉下学生一节课;有的老师拖着病体坚持早来晚归,一踏上三尺讲台,依然会激情澎湃。许多时候我们也都是用坚持在诠释我们心头的责任。在他们坚持的背后,又有多少的辛酸和透支?
大家都知道我校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取得了在全市名列前茅的好成绩,可这背后又有着多少关于坚持的故事。我们的组长王老师在考前的这一个多月里,白天上课做实验,晚上加班设计安排实验,从没在十二点之前睡过,经常忙到凌晨两点,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去睡觉。一个月下来光各种实验的数据、课表、操作要领,分工安排,分组名单已不下二十个。两年里光在实验室就磨烂了三双鞋子。实验训练最后几天,他们顾不上高堂幼子,更顾不上身体的疲惫与病痛,从早上七点多工作到晚上八点多,甚至中午都草草吃顿饭,马上返回实验室,而每位老师每天七节、八节、甚至九节、十节课的工作量更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在实验室里他们斗志昂扬,一出实验室就成了动都不想动的绵羊。每年大考前上完最后一节实验课,大家都会有气无力的说,明年再也不这样干了,可来年仍一如既往、义务反顾,这样的坚持来源于什么?无非还是心头的责任!当实验操作又在全市名列前茅的消息传来时,理化生的老师们抑制不住喜极而泣,只有他们知道这种喜悦的背后是何等艰辛的的坚持!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那盛开的桃李,就是他们最大的自豪。因为有爱,才会执着,因为责任,才肯坚持。因为坚持,才会无悔!
我是一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师,可是我骄傲,在我平凡的教师生涯里曾有过感动自己的坚持。那年我怀着孕担着毕业班的班主任还有三个班的物理课。每周正课、班会、辅导、自习共26节。作为班主任,我每天早上六点四十五分准时到班,晚上8点多才能离校。每天当天还未亮,别的孕妇睡梦正酣时,我却已经侯在了教室;当夜幕降临,别的孕妇被搀扶着散步时,我却还在教室腆着大肚子辛苦的上晚自习、来回的辅导学生。记得那时我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你们觉得学习太苦太累,坚持不下去时,那就看看我和我即将出生的孩子,我陪着你们一起坚持,和你们一起共进退!有时当我累得至极时,也曾想过卸担子,可每每想到即将毕业的学生,就又坚持了下来。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就是这种坚持,换来了我阳光灿烂的日子。生下孩子不久的一天,我的家里挤满了来看望我的已经毕业的学生,那一刻我眼中肆意流淌着幸福的泪水!正是我把这种坚持传递给了学生,使得那一届我所教毕业班的物理成绩出奇的优秀,欣慰莫过如斯!记得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冯艾曾经说过:“有一种生活,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不曾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因为这种经历,我更知道这种坚持的纯粹与快乐!
我知道,学校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老师,跟他们比,我很渺小,微不足道,我的坚持只够让我自己自豪,她们的坚持才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是教育事业的骄傲!张老师,她为学生几乎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我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的优秀,感动并震撼着我们每一位老师。李老师,我的爱人,他的每一份付出我都感同身受,为了一节优质课,与其说为了获奖,不如说为了一份又一份的责任,代表学校、代表安阳市、代表河南省,正是这种肩头的责任,让他对每一节课都象对待艺术珍品一样精雕细琢,不惜为此倾注大量心血和无数个不眠之夜。还有王晓慧、刘秀华这样的功勋老师虽已过不惑之年,却还在班主任的队伍里一直坚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她们不累吗?我想,他们的生命不再是单纯的活着,他们的坚持,就是源于一种爱心,源于一种责任。正是因为这种责任和爱铸就的坚持,对我心灵的震撼,似一块巨石堵在我的心里,不吐不快。当然我们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老师,正是他们撑起了学校辉煌的过去、红火的今天和蒸蒸日上的明天!
作为一个教师,人是平凡的,但他的事业是伟大的。一当我们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们和孩子们在办公室敞开思想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们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诚挚问候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付出了无数的爱与坚持所带来的特有的快乐。我们并不艳羡万贯钱财,拥有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一灯如豆,四壁清辉。在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这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责任和坚持写好“师德”。 作家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我愿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开启每个学生的心门。任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们都会永远坚持心中的希望之灯,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2.教师的责任心得体会 篇二
作为钢琴教师应有“同病异治”的本领。教与学要配合好, 这是一个整体。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钢琴技巧, 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去分析作品。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 掌握住乐曲的性质、总的轮廓、形象及风格。但是, 一部作品如果没有精彩的细部, 也就没有卓越的整体;有了细节还要使结构完美和谐, 这样就能避免支离破碎。
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谱的习惯。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探索到作者的内心奥秘, 并去领会乐谱上全部记载的涵义。所以, 认真读谱是理解作品的重要前提。还要培养学生多动脑子, 遇到问题时肯下功夫去查阅书籍资料。通过自己寻推敲去解决困难, 就能使学生收益更大, 学得更深、更活。通常很多学生只凭借个人的感觉弹琴, 所以作者的意图往往难以把握。因此, 教师应当着重从乐曲的艺术表现, 理解的完整性及深度上去引导学生。假如一个新作品, 在第一次学生回课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问题, 那么教师就可以不用干涉太多。一个蹩脚的教师会把所有的学生都教成一个模样;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促使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的特点。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要留有余地, 要让学生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 集各家之长, 在一定的规格下尽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当然, 教师必须注意到规格的差距不能太大, 诙谐曲不能弹成夜曲, 使得乐曲面貌全非。同时也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 因为, 模仿出来的音乐有局限性, 不能够打动听众, 最终还是不像。这样的学生永远离不开教师, 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人才。教学是教学生如何去学, 不是演木偶戏, 提一提, 动一动。学生如果有表现的欲望, 只要不出咯, 教师就没有必要去阻止他。
有的学生初学时音乐感觉还好, 但由于教师缺乏经验, 条条框框规定得太多太死, 限制了学生的发挥, 结果学生只能够按照老师的框架机械地弹奏。这是教学上的失败。反之, 有的学生音乐感较差, 或不懂得如何去表现音乐, 教师通过示范, 做出两种表现的对比, 或者让学生模仿他自己所熟悉的器乐效果、人的歌唱或反复多听、多唱。这样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 启发他们去领会作曲家的意图, 久而久之, 学生的音乐感觉就会慢慢好起来。这就是教学上的成功。
在技术问题上, 技巧的训练不要脱离音乐, 一定要避免单纯地追求技巧。有人认为技术好音乐也会好, 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在纯技术的训练中, 要注意不要被技术框住, 否则容易发生技术危机。因为, 假如但从技术上要求, 就好像使唤机器一样, 弹出来的音乐非常死板、不动听, 没有生命力。虽然, 一个学生音阶练习弹得很好, 但他不一定能够弹好莫扎特、肖邦作品中那富有诗意和旋律化的音阶进行。如果能根据音乐的需求去表达一定的音乐内容, 同时再去追求技术的提高, 这样, 技术就能直接为内容服务, 也容易找到窍门和方法, 以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的和谐一致。因为, 对音乐理解的深度是无止境的, 所以, 对艺术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
一个好的教师还需要博览群书, 有广泛的知识和较高的修养。给人一杯水, 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能准确地掌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要循循善诱, 根据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对待学生练琴中的问题, 要像一个好的医生那样, 对症下药。
由于学生入学时条件不一样,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雕塑家的本领, 要因物造型, 挖掘潜力。一件艺术珍品的诞生是通过艺术家的精雕细刻创造出来的。例如:有的树根或其他材料, 如果整齐均匀, 就容易雕塑;但如果它们扭曲、变形则须根据特殊的形态处理成特殊的作品, 使它成为形象逼真的艺术品。学生只要不是“朽木”就可以雕, 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但学生永远不会变成同老师一模样。因为, 他们的经历、经验、修养等毕竟不同。因此, 所有的东西都要雕成你的规格是不大可能的,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的学生反应快, 音乐感很好, 技术上也不成问题, 教学就顺利。假如有的学生因在某一技术上难以通过而影响了弹奏的效果, 教师就要帮助他严格地通过慢练去突破难点。当学生肩、臂、腕紧张时, 教师应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到放松, 什么是放松的感觉。不要用一堂课去解决所有的困难, 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手型和弹法, 每一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遇到不会放松的情况, 可用稍容易一些的教材来帮助学生解除顾虑, 这样就容易达到放松的目的。但是绝对的放松是不能弹琴的, 只有肩、臂、腕是需要放松的, 而手指及掌关节的工作则需要十分紧张。它们利用每一句话的“呼吸”获得休息的机会。
学生的程度要逐渐加深, 要在原有的水平上适当地提高, 不要总在原地兜圈子。要选择不同风格的教材, 是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各种作品。教材的难易可搭配使用, 技术上难的, 音乐上可稍容易一些;或音乐上难的, 技术上可稍容易些。总之, 教师要因材施教, 要像雕塑家一样去精心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位理解钢琴音乐的艺术人才。
摘要:任何职业都应有其自身的职责与责任要求, 钢琴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从钢琴教学的细节入手, 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钢琴教师在从事钢琴教学过程中时的职责。文中谈到教师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乐谱习惯、避免教学刻板、善于培养学生好的乐感, 并注意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和专业修养, 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位理解钢琴音乐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钢琴教师,责任
参考文献
[1]乌民辉.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有关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23) .
[2]梁钊.高师钢琴教师的能力要求探析[J].大舞台, 2010, (12) .
[3]朱晓红.浅论钢琴陪练教师的作用[J].大众文艺, 2010, (24) .
[4]杜恩云.高师钢琴教师能力结构的探索[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6) .
[5]朱裔文.论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J].教育与职业, 2010, (35) .
[6]王玲.高校钢琴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黄河之声, 2010, (21) .
[7]李岚.小学音乐教师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 2010, (12) .
[8]张旻.音乐学 (教师教育) 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J].大舞台, 2010, (11) .
[9]刘芸, 张淑珍, 郝蓉蓉.我国综合性大学钢琴表演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师素养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10, (6) .
3.教师的责任有多重 篇三
学生的心理负担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安排的任务,比如课内听课、课下作业、课外活动等;二是这些任务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压力,即在心理上产生的兴奋、紧张、疲劳等心理现象。老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和学的方式不同,同样的学习任务,产生的压力是不同的。学生有了学习任务,就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些任务。任务太少,学生就会无所事事,浪费了他们的时间。任务过多,学生不可能全部完成,有一部分任务就成了无效的任务,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和挫折感。所以,最好给学生安排适度的任务。学习任务不仅包括听课、读书和做题,科学实验、社会活动、体育活动等等都能成为学习任务。任务的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必要的,而且,多种任务相互促进会起到提高效率和减轻压力的作用。但是这种效果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的。
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从何而来?首先是社会原因,其核心是传统的劳动用人制度;其次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其核心是高考制度和学校、教师评价制度;最后是教师和家长方面的原因。人们一谈到减负,就会说取消高考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高考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当然需要不断改革,尤其是使命题更加科学。笔者认为,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的产生,或者换句话说,减轻学生负担,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的能力与学生心理压力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好的老师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制定合适的任务;老师精彩的讲解使学生忘掉了压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应对过多任务的方法等等。教师之间的竞争使不少老师倾向于布置过量的任务,迫使学生用更多时间学习他教的学科。教得好并不一定带来好成绩,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只有既会教课又善于争时间的老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这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妨碍了他们的正常活动,致使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导致学生吃力,老师辛苦。
作为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搞活课堂,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诸要素组成,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要确立新型的师生观,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这种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核心就是贯彻教育民主。课堂民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源,联系实际,活化教材,在创设操作活动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动手动脑,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在教师有意识地组织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完整地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而变"容器式"的被动接受现成结论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苦学变为乐学。
发扬教学民主也是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的手段。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会无拘无束,思维活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这方面,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榜样。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红楼梦》时,他提问学生:“你们爱不爱林黛玉?”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问道:“周先生,你爱不爱林黛玉?”鲁迅并不认为这会有失师道尊严,他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我不爱,我嫌她整天哭哭啼啼。”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若无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学生是不可能进行逆向思维的。课堂的教学民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例如,对学生的异常表现,或送去一个眼神,或结合教学内容给予提醒,宽容学生暂时的不足,切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减少学生被教师评价的焦虑。要正确看待学生及其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培养学生畅言敢议的习惯。敢于质疑,不耻下问,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学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改变学习中只会回答而不会提问的习惯,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其讨论、争辩,培养其探求精神和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学生放下心理顾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进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了使他们学到知识和发展能力,适当的、合理的课业负担是必要的,但是“应试教育”不惜以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强制学生完成过重的学业。像“早5分钟上课、迟5分钟下课、课内损失课外补、作业一大堆……”这些“拼时间拼体力”的做法,只能导致教学中“学生过重负担——厌学情绪——低效率——更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教师要用“时间少,负担轻,效率高”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承认差异,关照差异,因材施教
在以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情况各异,总有一些学生会遇到任务过多的问题,还会有一些学生因“吃不饱”而荒废智力的现象。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着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教育应当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实现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观念。关照差异,做好细致的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于那些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的学生,应该提高要求,可以布置一定数量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同时也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益求精,健康成长。而对于“慢智思维型人才”(其智力活动的速度比较慢、反应迟钝,但又非真正的“智力落后”),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应认真研究慢智思维型人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他们早日成材。如加强个别谈心,进行个别辅导,布置有层次的作业等等。
对于学习困难、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做好帮助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实例,某班一女生,成绩居中下游,每次提问时,女生也举手,但老师从不叫她,后来她干脆不举手了。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突然叫她回答,谁知她一口拒绝:“我什么都不会,在你的课上,我也没有发言权。”这是由于教师的“偏心”刺伤了她的自尊心而造成的。只要改变对这些学生的态度,从教学内容上、方法上、时间上为他们提供有利条件,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达到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对待慢生应加倍关爱,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促进慢生向中等生、优等生的转化。绝不允许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放弃一个学生只是放弃班级的几十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一百的放弃。这些个体汇成一个集体会是什么样,没人敢想。这就要求教师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
有益的课外活动,能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也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通常,学生心理压抑,往往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在活动中忘却过去,找回无忧无虑的自我。有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课余活动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辩论赛、文娱活动、运动会、主题班会、郊游,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培养意志,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倾诉衷肠和倾听心声,以真挚的友情去帮助朋友排除烦恼,化解郁闷,树立信心和克服困难。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方式。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聘请专家举办专门的心理知识讲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别人进行情感交流,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同时建议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聘请一些心理专家顾问,常年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鼓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去服务中心“治疗”。另外,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可以做兼职的心理教师,随时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
我国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的困惑和烦恼,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有心理负担的学生要积极疏导,帮助他们分析心理负担的成因,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心理负担以及不顺心的琐事,树立战胜不健康心理的自信心,走出郁闷的误区。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师的服务对象,其学习知识的来源也不单靠教师的教,而是多渠道的。他们了解到的知识有可能超出我们想象的程度,也可以说在某个方面,孩子可能成为教师的老师。教师唯有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4.责任教师心得体会 篇四
当我请幼儿看完《借尾巴》课件后设置了一个悬念:我问孩子“可是森林里却有一只小兔却正为自己的尾巴发愁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幼儿思考片刻,出示第一幅图片)原来老虎大王要举行百兽大会,小兔在为自己又短小有难看的尾巴犯愁呢,它难过的心都快碎了,大家快帮它想想办法吧!”
有的孩子说:要不在纸上画一条,剪下来贴上去吧。还有的说:用棉花做一条,然后用双面胶贴上去好了。也有的说:去买一条漂亮点的尾巴装上去就好了……
接着孩子们的提议我紧接着问:如果你也有一条尾巴,你希望长一条什么样的尾巴?希望你的尾巴能帮你做什么事?孩子们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我希望长一条猴子的尾巴,因为它可以让我荡秋千”;“我希望长一条牛的尾巴,因为夏天的时候,蚊子总是把我的脚咬得很痒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尾巴可以帮我赶蚊子”……(还有很多孩子想说自己的想法)
师:还有很多小朋友要说自己长的尾巴,那么今天回去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明天带来和另外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
案例分析:
积极的情感是激发丰富想象和创造力的内在因素。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以亲切,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始终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幼关系为基础,教师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激发幼儿积极发言的自信。如教师在引导中能说“这个办法真不错”“你真聪明”等。在课堂上,教师抓住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置悬念,带领幼儿走进课堂情境之中,使幼儿主动、自觉、愉快地进行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以保持昂扬的学习劲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就会得到尽情地释放。依托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语言
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教态亲切,并且能和幼儿很好的互动起来。新《纲要》指出:“幼儿之间积极的互动和交往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 教师在给予指导时,采用迁移性、分层次的提问方式。如教师在引导幼儿想办法时她说:小白兔可伤心了,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愿意帮小兔想办法吗?大家快一起来动动脑筋吧!在幼儿回答时教师一步步耐心等待,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对他的信任。也更加鼓励了幼儿发言的欲望,让幼儿对活动更加投入,注意力更加集中。
5.谈教师责任风暴心得体会 篇五
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为人师表是无声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成为人之楷模。教师应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用赤诚的爱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生,身上都带着这样或那样的恶习,有时教师的教育可能换来学生的辱骂。即使这样,作为一名老师,只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情,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疏导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坚信,教师良好的师德必将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榜样。
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如何担当起此重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问,二是品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应努力成为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专家,因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力求更高,更完整,更系统,更扎实。针对此要求,我深深感到自己还做得很不够。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师如果不进行及时充电,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在业余时间,我应认真学习,吸收新鲜的血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除了具有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
识,还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最根本最直接的反应,也是百年大计的最直接的体现。一名教师连自己任教的课程都教不好,他将失去教育的威信,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十分注意提高教学能力,努力钻研教学方法,搞好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的有利条件,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接受做人道理的熏陶。
以上三点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也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目标,奋斗的目标。江总书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我想面对我们的初职生,首先,教育创新在“要我练”上下功夫,让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今后立足社会相结合,使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去,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其次,教育创新在推进学生的各项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教育是培养人材的地方,人材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人材就是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合格上下功夫,在培养各项素质,尤其是做人素质上下功夫。
教师,责任更是重于泰山,今日不转变一个行为偏差生,明日他必将危害社会。作为一名班主任,漠视不良行为学生,那么校园从此就不得安宁。为了“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呼,为了阳光下最可爱的职业,让我们共同担任起这一责任吧!
6.教师的责任心得体会 篇六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把自己的生命、乐趣、幸福建立在学生身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其次,学生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着自已的想法和爱好、兴趣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教师就应该服务于学生。但在对待学生上,我还做得不够,特别是对个别学困生,平时看到他们上课不听讲、不遵守纪律,就火冒三丈,有时还会说一些过火的话。
7.当代教育中的教师责任 篇七
学科知识与学习者关系是什么?
现在的课程已不再是学科知识的综合, 而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生活, 是学科、学生、学习、社会的有机整合。基于这样的理解, 今天的基础教育已经具有鲜明的时代要求, 已不是一种简单地通过学校学习掌握某种谋生技能的培训, 也不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而进行的强化学习, 而是一种崭新的主体性培育。
当前, 学校的学科教学存在问题, 如考试评价导向让学科教学陷入纯知识点的追求, 学科内容被碎片化、断点化, 有些教学内容既不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完整性, 也不反映知识体系的要素关联性。学习者仅仅关心知识点的局部结论和考试要求, 忽略了许多属于学科知识意义的内容。
不同知识对人类发展的结果和意义是不同的, 就学科教学而言, 教师不仅要向学习者解释知识是什么, 而且要让学习者了解学科对成长的意义, 如知识体系如何解释人类自然和社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如何揭示和挑战人的认知极限, 人类在知识领域中如何为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甚至牺牲的品质, 等等。这些需要学生用自身的实践过程去逐步体验和感悟。只有理解这些, 才能让学习者知道学习内容的意义所在, 才能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引领他们去思考未来对于社会应有的责任方向。
什么是今天的学生学习?
过去, 学习者往往关注考试结果, 主动学习动力不足、思维能力不够、学习方法缺失, 由于认知的局限性而影响更多的良好行为品质与情感态度的形成。所有的学科虽内容领域不同, 但都应该涉及符合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课程目标, 从而实现人格完整、人性完善的教育目标。凡是一切围绕知识点的训练和强化, 不关注学习者的过程感受, 不关心学习主体的情感、态度乃至价值观的收获与取向, 都是对今天真正学科教学的异化。
今天, 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过程, 伴随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的变化, 其实是一种知识人格化的形成与显现过程。包括:学习者需要逐步学会对他人的态度;能够建立起个人的学习兴趣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这种关联小到与家庭, 大到与社会、国家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理性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判断和选择;能对学习和生活抱有主动探索的精神, 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由此, 对于学生的指导者而言, 需要更进一步界定学科教学的真正教育内涵, 能给学习者以清晰的解释和引领, 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文本知识的理解转向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今天的教学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 有什么样的教学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态和学校文化。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权力始终由教师全面掌控, 学习者习惯被动接受, 主体性交互比较少, 这会影响学习者在学科中的整体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所以,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 应该建立公正公平、恪守规律、温和宽容、团结合作、善于探究、勇于克难、秉持信念的学习文化, 并将这样的文化所需品质通过教学过程传递给学习者, 让良好的教学关系成为未来人际关系和交往文化的基础。
学科教学的重要价值还要让学习者知道个人在学科中的主体责任和意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建立知识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重新获得知识的社会意义, 获得判断的方法以及社会性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路径, 这是德性培育最重要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习者正视在学科学习中的实际状态, 面对不论何种起点的学习者, 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态氛围和人际环境。
学科虽然以分科形式存在, 但学习的最终意义是对知识的融通和应用。学科教学在良好的教学关系和个性化关注的基础上, 应该收获的是影响学习者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认同, 并且通过实践去表现。所以, 学校的学科教学则要提供针对这些本性特征的实践场景和学习要求, 让学习者逐步知道、学习并强化某些实践能力, 包括基础分析力、判断力、理解力和意志品质。这不仅是所有学科都必须承担的责任, 也是所有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8.用爱心诠释教师的责任 篇八
自2005年~2011年上半年,我连续参与我校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这期间,很多的情景都深深得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们学校的住宿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山区丘陵乡镇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出门求学远离父母家人,孤独、想家是学生们最多的情绪表现,每个新学期开始我都把稳定学生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尽多消除他们的想家念头,和他们谈心、交朋友、带领学生搞活动,刚刚到一起彼此熟悉程度都不深,我就带领他们主动交往,教给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教会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平常的事情,对于初来乍到的孩子来说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安全感、依赖感,也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增进了学生与学校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绝大多数认为这个老师很贴心、很负责任。同时,我也愿意和孩子们说笑打趣、唱歌玩耍,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热情和帮助,确实体会到老师的爱是自己稳定在学校学习的必要条件
住宿学生无疑将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展示在校园里,生病了是孩子们最常见也是最易引起伤感的时候,这时的学生敏感、脆弱,认识到这些,我都会更多的关心、体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记得高雅这个学生在我校就读的时间不到三年,却是生病次数最多的学生。有一次晚上输液到凌晨3点,我就一直守到天亮;张慧慧的手腕伤了,从诊所里拿了药,吃了几天也不见好转,我就把白酒点燃,带着火苗给他洗,连续洗了五天,他的手好了,我的手却烧伤了,虽然他表现出极大的感激可我却觉得这是很开心的事。尽到了老师应尽的责任,用我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欢,疼在身上却乐在心里。
前几年我们学校宿舍条件很差,房顶破损大块的泥土落在学生的床铺上,孩子们怨声载道,我和几位负责住宿生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用学校废弃的书桌桌面,一块一块铺到房顶的椽子上,给学生修补宿舍,看到的是一间间不掉泥土的宿舍,收获的却是一个个感恩而拥戴的心灵;还有刚刚搬进改造后的新宿舍那年冬天,宿舍里潮气太重,房顶结的水珠,滴落到学生的床铺上,孩子们根本没有办法睡觉,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找来大卷的报纸带着学生们一把一把的擦水珠,女生胆小不敢登高去擦,我就一间一间的去给他们擦房顶的水珠,连续几天终于擦干了水珠,却擦湿了几十双学生的眼睛……现在想起来,心里始终有一股莫名的滋味,这也许就是我理解的老师的责任吧。
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不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则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之中。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我时时处处注意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同学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课堂上,我始终贯彻赏识教育理念,坚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来不打击挖苦学生,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课堂地位,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我想这在教学过程中也就自然地达到了传道的目的。
人们常说“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一名学了生物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已有的学科知识,充分展示自己。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现在的学生都是先喜欢老师,才对老师教的课有兴趣。刚刚讲了一节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课,那节课的大纲要求就一课时,可是,我却讲了3课时,从书本理论到生活实际,从一般常识到个别案例,我给学生补充了很多和他们自身有关的健康保健知识。那3节课,可以说上的很精彩,很有深度,更有意义。我朴素的认为,这就是我对学生的爱,这就是一个老师的责任所在。
人的情商是无与伦比的,感情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现实中,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感情丰富的时期,所以,走入学生心灵,和学生交上朋友,是我们现在做老师的必不可少的工作。现在的孩子,信息量大,懂得多,孩子气少了,成人化趋势加强了,对老师也不像以前的时代,言听计从。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是现在孩子的时代特点,所以,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把自己看作学生的一员,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和他们在一起,老师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掌握,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就一目了然了,对班务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9.教师的责任心得体会 篇九
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爱学生,这是每个教师应有的信念。教师这种爱不同于父母的爱,这种爱是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承担着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如何让学生仰慕你、爱戴你,一方面我们需要有爱的情感,另一方面更要有爱的能力、艺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充满深深的爱的情感。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塑造出充满爱的情感的教师,才能滋养出胸怀大志、知书达理、情感丰富、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这是《规范》的灵魂所在。
人人都说,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他们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教师,默默举着烛火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启蒙幼小心灵的希望之光;教师,默默无语,用心血和汗水铺成一条路;教师,默默无言,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如蜡烛„„时代更替,而精神永恒。让我们回顾一下,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吧,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培育、教诲孩子耗尽了心血。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了适应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六条,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爱”与“责任”。在学习之后,我感觉到要将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更要落实到我们实际工作中,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规范》的中的第一条,强调教师要“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这是要求全体教师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并不断思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重要意义。“爱岗敬业”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俗语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这一份职业,才能谈及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第三条“关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修养。作为教师,要学会宽容。人非圣贤,谁会没有犯过错。宽容是一种爱,一种信任,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它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房,温暖孩子们的心田,给他们安慰和支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自然而然就会去关爱学生,当然关爱学生不仅是爱那些活泼聪明、讨人喜欢的孩子,更要关心、呵护那些需要特别教育的孩子。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在与学生交流、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浓浓的真诚关爱自信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教书育人”是人们常常提及教师的时候自然说到的话语,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呢、是否确实没有辜负这样四个字中包含的赞誉呢?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教育活动更多倾向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学习了多少知识,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当然,“为人师表”的我们应该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于幼儿而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效果是相当的惊人。幼儿喜好模仿、乐于模仿,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自己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无私奉献这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无私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第六条 “终身学习”的提出,则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以及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对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职业道德规范上所提出基本要求的进一步拓展。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是现代人所必须的,当今时代,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快速迈进,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要求,教师一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要在工作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不断充实和更新。这也是保证你不被时代所淘汰的唯一方法。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现在的社会假如你不学习进取的话,那你迟早要被社会所淘汰。学习有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读书便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充电的方法,要学会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从而提供给教师成长以巨大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争做创新型教育、教学人才;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主动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学会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加强研究,使自己真正地得到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10.教师的责任如何体现 篇十
敬仲中学 仇娟
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课堂和学生负责,要时常做到心中有学校有学生,随时爱护学校的荣誉,维护学生的自尊,指导学生的学习。
但作为一名教师,有些场景一定在我们的周围出现过:
1、随意调课。
2、学生十几个人睡觉,上课教师视而不见。
3、学生因迟到、缺交作业被罚站在教室外。
4、上课期间教师随意走出教室,置学生于不顾。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像以上这种现象,如何做到让学生健康成长,如何做到爱护关心学生、维护学生自尊,如何做到对学生负责呢?
我们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我们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就尤为重要,使其和谐、健康的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教师这个岗位,虽然工资待遇不高,但目前又是多少人想谋求的职业,当前大量的毕业生推向社会,却苦于找不下工作,其内心是何其的纠结。这就像“围城”:城里的人像出去,这山望着那山高;同时城外的人想进来,因为他要生存。
教师这个岗位要永远存在下去,总需要人来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什么样的人适合干教育?首要的是德,品德蕴含着其品质、素质、态度。没有一个好的态度即使再有能力又能怎样?一名教师有了好的品德就会指导着自己严谨治学。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促使自己以学生为核心,关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其平时的教学态度必然是端正的,这样的教师起码是称职的。照这样去推理我们又怎忍心去耽误孩子们的哪怕是一分钟时间。教师们如果能做到这样,对孩子们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
有人讲,教师这个岗位、这个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大道理我们可以先抛弃一边,从生存的角度来讲,从当前这个社会来讲,拥有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何其不容易。
我们当教师的,自私一点讲想一想是为了自身及下一代的生存。故而我们就应该凭良心、凭一份责任心去备课上课去进行课堂管理。试想:假如我们的孩子任由教师随意地耽误了其功课,教师有事随意安排上自习,置其于不顾,我们做为家长的又会怎样看待?
11.教师责任扩大化的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教师责任;扩大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41-02
“责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界定为:分内应做的事;没有做好自己工作,承担不利后果。概括起来就是对“应当”与“承担”的描述和规定。所以基于对“责任”一词的理解来解释“教师责任”概念,就是对教师这一工作应做之事和承担后果范围的描述与规定。有学者对其界定:“教师责任是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事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一、教师责任研究现状
在教育领域中,学者对教师责任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解读与研究,但是大多表现为对其内容的规定上。我国学者很少对教师责任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搜集的相关文章中,大都是对教师责任范围的描述与规定。例如教师责任内容,主要分为“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的职业责任和教师的道德责任”[1];除此,其他学者还提出“教师的学术责任、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在教师责任范围的描述上,“教师应该对全体学生、对学生未来、对学生所授的知识以及对教师自己的灵魂负责”[2]。
综上,对于教师责任的研究体现在对其内容及范围描述和界定,而这种描述和界定更体现为哲学上的一种应然取向,即教师应该为取得“好教育”做出哪些努力,以及对“不良教育”应该承担哪些后果,是对教师责任应当是怎样的一种理想规约。而至于教师责任实际是怎样的,以及对教师责任的合理性的论证和反思鲜有研究,而现实中教师对责任担负的能力和限度也往往被忽视。这是这种对教师责任应然取向的研究,迎合学校对教育夸大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责任扩大化研究现象。
二、教师责任扩大化的表现
(一)应做之事的扩大化
在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教学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首先,这口号无疑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规定,即教师要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都应该将其培养成才,对于每个学生个体,对其全面发展负有责任。我们试问一下,教师的教学是否能为了一切学生,或是说教师对学生的一切能否承担责任;是否真的要随这种夸大宣传而描述或规定教师责任,如是这样,教师责任已被扩大化。
其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暂且不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标准是什么,但从考虑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素这一角度出发,教师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但是教师却要为除自身之一影响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负责。
(二)教师责任问责范围的扩大化
大多数家长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教师,家长对孩子的一切美好期望都将纳入教师的责任范围之内。“如果学生不能成为家长和社会所期望的理想状态,不能成为家长和社会所期望的个体,则是教师出了问题或是教师能力不够。”这将是教师对自己工作应负的责任。即所谓名师出高徒,可是高徒未必出自名师,但是不良学生却是教师的过错或教师的不尽责。总之,“对于教育中出现的不良后果,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教师是责任人,只要涉及教育的,涉及学生的,都算在教师的问责范围之内”[3]。
(三)师德“无限”崇高
在教师责任中,教师的道德责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暂且不谈上述对教师道德责任规定的抽象化,从其整体的描述上将教师道德责任范围直接扩展到人类道德方面的整体规范上。教师成为全社会道德实践的楷模与标榜。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人类道德史上,教师职业道德往往处于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代表这社会成员道德涵养的最高层次。”[4]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本身和社会上的人没有区别,只有将教师与其职业结合来看的话,其道德责任更多的指向为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所谓成长和发展在其道德责任上应尽责任。但是,教师的道德责任也是有界限的,教师的道德责任不能扩大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在教师的教育工作范围谈教师的师德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得考虑到教师作为社会普通人的角色,不能拿“圣人”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师德水准。
三、教师责任扩大化的反思
教师责任的扩大化,归根结底都是教育作用扩大化的一种表现。认为教育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公众将学校视为孩子成长成才唯一的“培炼”场所,同时学校过多地给予公众夸大其词的回应,将教学的一切美好期望都当作学校应有的功能之一,这样更加提高了公众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但最终,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是承担学校响亮“口号”的责任人,而对于教师责任的合理性无人提及,对于教师责任扩大化的现象更是少有人发觉。
(一)厘清教师责任的问责范围
关于教师责任问责方法中,可以发现有将问责制看作单纯的追究责任的工具,将问责范围随同教师责任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如以名定责方法,将教师这一职业角色应有的权利和义务都算在问责范围内,对不能达成的对教育的美好期望也算在教师责任的问责范围之内,如“不主动进行学习的”、“不定期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文章的”等。正是这种责任硬性的制约使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变成不得不做的事情,甚至变成免受承担责任不得不多加小心的工作。
教师责任的问责机制制定中,必须应考虑教师能力和切身的实际情况。有学者已经明确提出相关的原则,并对教师责任的限度提出明确的界限:“客观环境已经为教师履行这一责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师主观上具有履行这一责任的教育行为能力;教师应当承担与教师教育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责任。只要在上述条件和范围内,教师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有关教师责任限度的提法对教师责任边界问题会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同时对教师改变教师扩大化错误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给予教师一定的成长空间
教师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通成员,我们不能将其看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教师在教育中,如同学生一样,也是需要不断成长的,我们不能单方面地讲求对学生的“关怀”,也要适当的关注教师这一教育过程主体的发展与需求。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也需要成长的空间,不能总以标准化的教师模式去要求每一位教师,对于教师出现的一些过失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解与宽慰。
教师既然自由自愿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承担责任。但是,这不代表我们能将所有教育责任都施加在教师身上。而教师本身对责任意识应有科学的认识,在对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必要的责任感,同时也应自己责任范围的清晰界定,而且这种界定不能仅靠教师个人去辨识和分界,更需要相关教育研究者对其划分和规定,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环境。
四、结束语
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认为,“理解就是存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理解不仅构建了人的生存意义,而且通过意义的生成也不断建构和扩展着人的精神世界。”[5]当“理解”被引用在教育领域中,可以生成不同的观点与理论,当借用它来理解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时,体现的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与包容,更多强调的是对教师作为一个鲜活生命的存在性。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存在,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将其看作是获得教育结果的工具,我们应看到教师作为人的存在,以及内在情感、信念和需要。而不能拿“万能”的责任去强制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把教师责任看作是一个无边界、无限度的规约去束缚教师。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是为学生服务的,但是倘若这种欣然为他的活动被扩大化的责任所束缚,那么教师的教学会变成一种“自保”前提下的有限教学。
参考文献:
[1]田秀云.教师责任的依据及问责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06,(3):66—67.
[2]王林燕.有关教师责任问题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2,(2):47.
[3]沈璿,宋月辉.教师责任的伦理性与伦理规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36.
[4]李敏,谭传宝.师德崇高性与底线师德[J].课程·教材·教法,2008,(6):74.
12.幼儿户外游戏的安全与教师的责任 篇十二
户外有一个开阔的场地,广阔的空间,开放的游戏场所同时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面对教育工作的这一重要环节,幼儿园教师需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的阳光,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走近大自然,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从而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并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
那么,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呢?也就是教师怎样保证他们的身体不受伤害呢?
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首先,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了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的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教师在组织幼儿玩大型玩具时,必须先讲清楚它的正确玩法。告诉幼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危险不可以做。如:玩滑梯时不能倒上,如果倒上滑梯,上面有小朋友滑下来,把你撞下来容易摔伤,发生危险。不要在大型玩具上跑动,这样容易相互碰撞受伤。还有在玩旋转飞机时,必须老师在场,由老师组织幼儿玩;还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基本的安全规则,比如当你让飞机旋转时,要注意前后有没有其他小朋友在场;在飞机上一定要坐好,不要东张西望,以免从飞机上掉下来;在飞机旋转时不要上或下飞机,待飞机停止旋转时再上下飞机。在玩摇车时,必须坐好再摇动,摇车摇动时不要上摇车或下摇车,不能太使劲摇摇车。在多班、多年级混合活动时还需要提醒大班小朋友注意照顾小班的小朋友,小班的小朋友尽量避免参与可能跟大班小朋友碰撞的游戏。这方面我们是有实际教训的。有一次,几个大班小朋友在用力摇摇车,一名中班小朋友觉得好玩,也跑过去摇,结果因为力气太小,跟不上节奏,被大班小朋友带倒,致使头部受伤缝针。这样,孩子在玩耍时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受伤事件。所以,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一定要细心观察游戏场所,并与幼儿讲清楚游戏规则,还要把可能引起安全隐患而游戏中又不必使用的设备暂时移开,做到防患于未然。对游戏中必须使用或无法移动的设备,则需要预先向小朋友说明其危险性,讲解清楚游戏中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让小朋友产生避险意识。教师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尽量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既达到锻炼身体、开发智力的教育目的,又让孩子安安全全度过每一天。
二、户外体育游戏
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时,应避免幼儿摔伤,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认真做好。检查鞋带是否系好,衣服是否穿好,还要做好放松手腕脚腕等活动。活动时应动静交替,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在组织体育游戏钻、爬、跑、跳时,要注意胆小儿童的情绪,还要特别关注体弱儿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近年来,由于教学任务重和教师害怕幼儿户外游戏时发生危险,不少幼儿园很少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更有因担心发生危险而不敢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因噎废食既不符合幼儿园教育的宗旨,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日本某教育家说: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可见孩子的避险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地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幼儿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避险,了解怎么做是危险的,怎么做是安全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加强冬季锻炼。”这充分说明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的良好手段。即贯彻和执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三、幼儿户外自由活动
幼儿户外自由活动时,活动范围应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不要让孩子满院子乱跑。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代活动的范围和活动的规则,以及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因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心上,不要有丝毫的麻痹。因为,危险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疏忽的那一刹那。活动前做好必要的提示,活动过程中随时注意可能的险情,及时引导幼儿避险,既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又可以在实际活动中增强幼儿的避险意识。
四、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应做之事
孩子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纠正孩子们不正确的和有可能引起危险的做法和玩法。比如及时纠正倒爬滑梯的行为,引导幼儿远离可能发生拥挤的场所。做到眼快、手快、腿快、嘴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
尽管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相比存在更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但幼儿在这些活动中的收获是室内活动不可比拟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一般都是通过游戏实现的,很多孩子通过游戏学会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要规则。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需要在事前精心安排,活动中细心照顾,活动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让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自觉地体会到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逐渐形成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顺利实现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活动内容一般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此,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的安全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保证孩子在户外游戏活动时不受伤害,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开发智力的目的。
13.论教师的责任感 篇十三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83-01
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p对家庭和集体?p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p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责任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的教师责任感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对学生需要所表达的反应。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作为一名教师,的确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人们把教师的责任感描绘成人间最美的情感,并给与他热情的讴歌,但是穿过责任感的神圣光环,会发现那些习惯性赞美中,人们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
1、把投入和付出当做责任感
放眼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可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等等,这是人们赞美教师责任感常用词语,教师们也常委自己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而倍感欣慰。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把时间和汗水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就是尽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责任感包括付出、吃苦等等重要内容,但不见得所有的付出都是责任感。教师们在忙忙碌碌中,责任感也不知不觉的演变成了“雾里看花。”时间汗水是否换取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成长?当一次来衡量教师的工作热情是,不难发现,一个教师尽管每天早来晚走,却很可能源于教育效率的地下,不辞劳苦的实质是缺乏对学生以及自己教育效果的自信,他整天忙来忙去,却不见得出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忙忙碌碌之中,他们有全“身”投入的疲惫,失去的是全“心”付出的信念和热情。
2、把作风和态度当做了责任感。
谈起教师责任感的话题,人们常常说某某老师的态度严谨,肯吃苦,或勤勤恳恳等等,显然,人们已经把作风和态度与责任感划了等号。多年来,责任感在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程式化的“规定动作”。但人们长仓忘记了现实中教师的心理负担很重,不少人因为受到过多的压力而不得不变现出勤勉,不得不看到,一个人的勤勉很可能与责任感无关。事实上,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在责任感的旗帜下,以一种微妙的不负责任的方式开始的。不少教师虔诚的为了学生自我牺牲,却不顾学生的长远利益,很少考虑这么做学生的感受如何,只是一厢情愿的替学生去思考,或“逼”学生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考虑这样对待学生是否公平。
学生成长过程不仅需要态度,更需要教与学的智慧和自信心。教育专家所以对学生的成长帮助大,也不是主要体现在态度比别人端正,而是源于较强的教育能力。而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说不定在态度上看起来比别人负责,比别人努力,但总是力不从心,终究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作用。我认为,现实中教师队伍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教师在态度上有什么欠缺,而是在态度上纠缠过多。如果总是强调教师的作风和态度,就会使态度成为教育观念更新的教育智慧增长的障碍物。
教师的作风和态度从来不是学生教育问题的关键,教师的智慧才是重要的。环顾四周很难发现“态度不好”的教师,我们也丝毫不能反对教师对工作应有的态度,关键在于这个“态度”必须是学生需要的、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只有这样的态度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甚至有害的。如果教师的作风和态度影响甚至抹煞了学生的独立性,那更是对教育目的的根本背离。
教育太需要责任感了,留心一下却发现,我们用来“呼唤”或“赞美”的时间,远比用来“研究”或“思考”责任感的时间要多。人们的误解或曲解是这样的严重而且明显,哪怕只是睁开眼睛就能看的很请粗,为什么那么多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认为瑕不掩瑜?人们是口是心非吗?不全是。更多的人毋宁说的真诚的,这种真诚态度是最可怕的。
3、把自我牺牲当做责任感
常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教师带兵坚持上课,打着吊瓶还在备课、批改作业、或亲属病重而不去照顾,甚至因常年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等等。教师为了学生可谓勤勤恳恳,乍听之下不禁深为感动,过后细加思量,感动便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情。
14.教师的爱与责任 篇十四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身为一名新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博爱和责任,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榜样,让他们觉得前方有阳光,我们要追着阳光,冲破一切黑暗。
一、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思维和性格。因此,身为一名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绝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加于学生之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分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
二、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每一个老师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的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转化“学困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困生”是绝对可以转化的。
每到发现这些学困生,最主要的应该是鼓励和关注,同时耐心的进行辅导和帮助,同时还要夸奖,关注着她每一个进步,这样才能进步的更快。同时还要多和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遇到的挫折,当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的为他着想时,相信他们更能感受到爱,努力的选择进步。
每每教师节,收到学生亲手制作的卡片时,让我觉得很幸福也很欣慰。因为能感动他们的就是你给予他们的爱,这就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回报。每每那些学困生在自己的教育之下,有了一点进步,我也会感到欣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对学生除了给予爱以外,还应有一份责任感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源于爱的话,那么更确切地说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责任。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实责任也是一种爱,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身为一名班主任,有时候就会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一个孩子,我希望他们更好,希望他们由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或歧视、漠视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里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一个老师必备的,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
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这个伟大的称号!
15.教师的责任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棋理之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耐心细致教幼儿
教师的责任意识不是凭空的说教,在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中就要体现出来:具有责任心,在工作中细致入微,把握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粗枝大叶是幼教工作的大敌。虽然我面对的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但是教案设计要精心、课前准备要细心、上课时要认真,要把他们当成平等交流的伙伴看待。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们明白道理,启发他们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让他们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如刚开学的几天,教室里都是很陈旧的环境布置,于是我们教师就利用放学时间一起留下来布置教室、清洁环境。第二天孩子入园时,看到新布置的教室,都露出惊讶喜悦的神情,又发现了新奇的事情,并立即开始探索。每当此时,家长们都会向我们投来了信任的目光。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都是很差的,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小便也不会。如我班的烨烨小朋友刚入班时,小手那么小,胳膊那么细,好像用力一拉会把她拉坏似的,去厕所小便时,她望着便池不敢迈步,这时我会及时地递上一只手,让她扶着迈了过去……她小便完,我又递上一只手,她又拉着我的手下来,就在这牵牵拉拉中,烨烨能自己入厕了。她的妈妈说:“烨烨上幼儿园进步真大!谢谢您,老师。”还有涵涵小朋友,入班时你我他分不清,有一次,他要小便,他说:“老师,涵涵要尿尿。”我说:“涵涵,你这样说,‘我要小便。’”他说“师,你要小便。”弄得我肚子都笑疼了。
还有孩子们吃饭时有一些在家形成的习惯,有的挑食、有的磨蹭、有的不喂不吃。面对这些,必须耐心,需要改正的习惯耐心教她们改正,需要帮助的就耐心帮助。孩子们午睡时要注意多巡视,踢被、蒙头都要及时盖好,免得着凉生病;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一滴中,我们成为孩子们的依靠,取得了家长的信赖。
二、棋理之二:观棋不语真君子———树立形象感幼儿
首先,快乐地工作,微笑每一天。在工作中的我一直都是以快乐的心情工作,微笑地面对孩子。这样就会让孩子也能感受积极向上的情绪。即使有时也碰上烦心事,我也会很快调整好心情,投入到和孩子的学习和游戏中来。
其次,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爱。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说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更为关键。为了教育孩子能够友好善良,我就给他们传递爱的信息,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在生活中会用语言和爱抚的动作去安慰受到委屈的孩子,并在事件中适度地鼓励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用感恩的心去对待发生的一切事情。我们都知道幼儿的模拟能力较强,所以可能教师的某一没有责任心的举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例如教师随意拿幼儿带来的食物食用,就会在幼儿心中产生这么一种错觉,那就是:别人的东西可以拿来随便用的,我们教师都这样,我也可以的。而这种错觉一旦在幼儿心中扎根,就会养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影响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去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心。这样,能让爱的情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扎根,并逐渐化为他们的自我行为。
第三,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一件事就是说话算数、办事公平,让孩子能够在教师正面榜样的影响下成为正直、守信、有毅力的人。所以,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比较吝啬对他们的承诺,在有了承诺时我一定兑现,真的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兑现时,一定会给个说法,解释清楚。
三、棋理之三:布局关键抢要点———竞争意识传幼儿
“活到老,学到老”,每一位好教师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提高中成长起来的。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就不再学习了,要知道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不学习必然落后的道理。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就更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用自己的知识更好地教育孩子,用自己孜孜以求的精神来影响孩子。
在教师的自我发展中也缺不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意识。公平竞争往往是教师之间友好关系的导火线,我们必须要摆正好公平竞争的心态。竞争是追求进步,那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拿出敢为天下先,争当第一流人才的气魄,敢于竞争、乐于进取,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实现真正团结协作。否则,你不竞争,别人在竞争,在前进,你就落在了别人的后面。例如我园每两周就会进行“流动红苹果”的评比,通过这样的活动会让教师、孩子养成良好的一日活动、班级常规、班级卫生,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鼓励他们争取夺得红苹果,这就是一种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相互合作的,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的一种竞争。
围棋是最好的“心灵鸡汤”,它生动地教给了我许许多多人生的大小道理,让我从中得到很多的启迪。因此,我们应把围棋的道理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成才。
摘要:围棋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认同。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实践,教师通过一些棋理棋事,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地参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对幼儿的仁爱之心。
【教师的责任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的责任是07-18
教师的责任、使命、奉献精神11-14
增强青年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论文09-09
教师责任与爱的演讲稿11-25
师德演讲稿:一个幼儿教师的责任心11-11
教师监考安全责任书06-09
科任教师工作责任书07-05
教师教学目标责任书10-06
电教教师安全责任书11-02
红旗中学教师安全责任书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