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起源目的论

2024-09-11

道德起源目的论(精选3篇)

1.道德起源目的论 篇一

教学案例4:道德的起源 【案例呈现】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B一顿,特别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案例点评】

本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人的道德与动物本能的根本区别。通过以上内容说明: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人的道德和动物本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社会性。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也就是说,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得接受某些道德的约束。古往今来,人们对道德起源问题进行的长期争论,为我们正确认识道德的起源提供了借鉴。

【教学建议】

第一,本案例适用于本章第一节第一目“道德的起源与本质”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的起源。

第二,在讲述本案例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就“人的道德与动物的本能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之后由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

2.道德起源目的论 篇二

一、道德文化的起源差异

道德从何而来?道德是人的道德,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类个体与他人不同, 且有着利益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协作能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之时, 道德便得以产生。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方式。远古时期, 我们祖先长期耕作在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 随着自然季节变化而春播秋收, 以家庭为单元, 守护着自己的田地, 固守在稳定的地域内进行农耕生活。在这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社会,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基本是在家庭、家族熟人圈子中完成的, 人们深感只要家族成员团结合作、勤劳节俭, 邻里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帮助就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扰, 维持生存。于是崇尚自然、长幼有序、家族团结、勤俭克制就成了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就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 以家庭熟人为基本社会关系基础的道德体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家庭扩展成了家族和国家, 但农耕的生产方式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于是以家庭为基础的道德传统就上升成了封建国家的道德文化, 长幼有序变成了等级观念, 对亲人的爱变成了“仁、义、礼、智、信”的社会责任, 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化作为“爱国主义”精神, 对家庭家族的责任变成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与邻里的和睦相处变成了“以和为贵”社会交往基础。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 而古希腊地处地中海区域, 紧邻大海, 岛屿多岩石多, 土壤贫瘠, 气候多变, 不适宜农业生产。在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下, 决定了希腊祖先必须向临近的大海要生存, 走出去求发展;而大海的汹涌无情不仅需要男人们勇敢精诚的合作, 获得的劳动成果还需要理性智慧予以均衡, 走出去也迫使人们进行商业活动, 以手工艺来弥补资源的缺陷。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上, 分工合作、交换分配就成了希腊最初文明发展所面临并要给予正确回答的核心问题。在这种海洋和商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 知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变成了西方人普遍信奉的道德价值观念, 而认识人类自身就成了哲学的核心问题, 使用知识来给予解答就成了人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于是, 对理性精神的尊重, 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对规则制度尊崇, 注重自我进取精神的培养, 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就成了西方道德文化的基础。

二、道德价值观的差异

1. 理想“道德”的人格目标, 成“圣人”和“智慧王”。

诞生于农耕生产方式之上的我国道德文化是从认识人之德行开始的, 对人性“善”与“恶”的讨论一直是古代中国哲学基本问题。传统儒家认为人性本“善”, 认为人天生即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而这四端正是仁、义、礼、智的“善”的源头。因此中国道德文化的核心就是对于人的“善”的本性之挖掘和培养, 道德人格的塑造目标就把人们教化成具有“仁爱”之心的为社会和国家所欢迎的圣贤君子, 其中“圣人”是道德人格的理想境界。

与中国不同, 西方社会则认为, 人的本性是“恶”的, 趋利避苦是其本能, 但人更重要的是具有理性和智慧, 正是这种理性和智慧的灵魂使人区别于动物界。在古希腊人看来, 人的生命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 肉体是构成生命的基础, 灵魂才是生命的本质, 物种之间区别并不取决于肉体的不同, 而是灵魂的差异。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就是根据灵魂的不同, 把世间万物分为植物、动物、人类三个等级, 认为人与动物和植物相比, 除了具有动物和植物灵魂的所有生命机能之外, 还具有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所以是最高级的, 而思维能力就是人的理性, 是理性将人与其它生物相分离,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理想的道德人格应是拥有知识和理性的“智慧王”。

2. 道德价值观的基础, “仁爱”与“正义”。

在中国道德文化中, 追求“仁”和“义”是其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其中“仁”位于仁、义、礼、智、信的首位。古 (代学者对“仁爱”极力推崇,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写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在《孟子·告子》中曰“生, 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义者也”。“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一直是儒学所主张道德准则并为社会所推崇。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仁义”一直成为我国社会作为衡量个人道德品行以及官员是否得民心的基本标准, 形成了中国社会特有的“以孝安家”的民间传统、“以德治国”的政治哲学和“以和为贵”的人际标准;也导致了对“仁义”道德作用的盲目夸大, 使得从古至今我国文化缺乏对秩序规则的重视尊重。

西方文化传统的原则则强调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并认为正义是核心和基础, 是智慧、勇敢、节制的最终目标。作为西方政治文化的鼻祖, 柏拉图认为是因为人们对正义执着追求的美德, 产生了智慧、勇敢、节制等相关道德德性, 他在《理想国》中就从城邦和个人两个层面来阐述正义, 指出城邦正义就是城邦中的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 而个人正义则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等德性的和谐共处;认为正义就是社会各阶层安于自己天赋决定的地位和职责, 保证社会在和谐秩序之中运行。

3. 道德价值观的原则, “奉献”与“平等”。

注重“奉献”还是强调“平等”, 是中西道德价值观的又一重要差别, 这与中西道德文化中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不同密切相关。在中国道德文化中, 利他主义的历史源远流长, 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典故就是宣扬这种不问缘由的利他主义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孔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早提出“义”的概念之人, 他在《论语·里仁》明确表示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其“义”所表达的就是奉献精神。在这种“利”“义”观影响下, “克己奉公”“先公后私”一直是我国道德文化表彰弘扬的优秀传统。流传于民间的二十四“孝”中的家庭美德, 均以标榜对家庭对长辈奉献乃至于牺牲为内容的, 文学典故所倡导弘扬的“忠孝节义”也是以“奉献”为核心价值。从古至今, “奉献”精神一直是被整个社会尤其是统治阶级推崇的道德价值原则, 乃至于将这种奉献精神融入成“礼”, 衍生成对封建等级特权法的认同。

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传统根深蒂固。自由平等、权利责任的思想贯穿着西方文化以来的各个方面。在基督教文化中, 上帝是唯一的高高在上的不可跨越的“神”, 其他人都是带着“原罪”的“羔羊”, 宣传除了上帝之外, 所有的人是完全平等的。在世俗社会, 文化传统是崇尚法律法规, 认为法规制度是人们平等的保障, 是正义、权利的化身, 是对自由的最大拯救。道德价值观重视个人在整体组织中的协调性, 主张通过责、权、利的统一来履行个人道德规范和体现人生价值。

4. 道德实践:返求诸已和外求规则。

如何实践道德理想, 将道德修养变为现实行为。我国道德文化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继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以实现人生理想, 号召“自天子以至庶人, 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主张“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要求人们通过反躬自问、反求自识、省思体悟的方式来实践道德修养。《论语·学而》中曾子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我国道德文化中对道德实践中注重个体道德自觉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加强内化的品德, 强调内在的超越, 注重自我修养, 是中国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

西方人的道德养成则更主张对道德信仰的遵守和道德规范的尊重。在苏格拉底看来, 通过知识认识人类自身, 通过理性智慧设计出良好的制度实现对“城邦”的和谐管理, 通过规则的导引从而避免人们如同牲畜一般论为感性欲望的奴隶。著名哲学家康德总结道说:“人类, 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 乃是一个有所需求的存在者, 并且在这个范围内, 他的理性对于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 那就是要考虑感性方面的利益, 并且为谋今生的幸福和来生 (如果可能的话) , 而为自己立下一个实践准则。”

三、结语

马克思曾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是前后相继的,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无根的。五千年来,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与其灿烂的中华道德文化息息相连;正是在浓浓的“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家国情怀中, 在忘我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里, 在厚厚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爱情怀下,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 产生农耕生产方式之上的我国道德文化, 也有其糟粕和不足, 对此我们也应有清醒的认识, 尤其是其中对等级特权的认可、对法规制度建设的忽视等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障碍。诞生于商业和海洋生产方式之上的西方道德文化, 其理性智慧的精神、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规则制度的尊重尊崇、对责权利的明确划分等也为世界经济和人类的文明做出杰出贡献, 但其中的个人主义, 将人们之间人交往视为纯粹的金钱关系等思想却抑制了人类美好道德文化的产生。

3.道德起源目的论 篇三

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目的及意义

一、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价值作为表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是主体与客体有用性及其意义的评价。价值既是一种存在、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目的,它决定人的生活和行为态度。当价值存在通过人的理性把握而转化为观念时,就会以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并入社会系统的运行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成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对一个人来说,价值观念不是孤立的,它是基于人的情感需要、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生成的。价值观念在实践中生成,通过行为得以表现。因此,不能把价值观念简单地、孤立地、片面地简化为道德价值、伦理、观念、信条,等等。价值观念、行为能力和道德情感是三位一体的,这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性选择。

道德价值是道德本质的真正体现。在道德领域,价值就是精神空间的取得及其被开拓、涵厚、化通的程度,也即是生命被整体提升的程度。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的实践精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道德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①。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而旨在使人成为人。道德的价值基础在于人的精神的自由本性。价值体系是由一系列价值观念构成的逻辑体系,它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规范、价值信念、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内容②。价值体系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个方面。没有前者就没有确定的价值标准和规范,就不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因为确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价值实践与观念创新的依据;而没有后者,社会思想将失去活力和前进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新价值体系形成的条件。可见,价值体系是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价值领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显示了时代的进步。

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观念转型和市场功利泛化,传统价值与市场伦理、民族道德与外来观念同时作用于学生的价值心理,使个体的人格处于多变的、相互冲突的多元价值之中,再加上他们特殊的知识背景、人生经历及人格特点,其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和强烈: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神圣性受到冲击,使部分学生背离社会主导道德,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注重追求工具主义价值的实用主义,道德价值理想追求荒芜;传统美德被弱化,主导价值的统摄作用被质疑,职业道德缺乏内涵。价值的空心化不仅使得人文精神在学生群体中贬值,而且使其观念吸纳和创新的主体精神与批判精神失去了价值归依,从而加剧了青年学生的价值混乱趋势,也增加了新的价值体系建立的难度,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青年学生“道德重建”“价值重构”势在必行。

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目的在于用确定性的价值来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克服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价值信念危机”和价值混乱,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目标与追求,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上,不仅对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确定价值追求奋斗的目标,确立评价自我、他人及社会的标准,确立努力的方向和选择的道路。

二、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建构是促进个体道德完善、深化学生职业道德和提升学生道德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第三教育网海量教育资源免费下载

人类的道德文明是在个体道德素质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道德创新和完善,进而形成和发展。社会道德文明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个体道德学习、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上。社会道德水平、道德文明程度的高低,从本质上取决于个体道德学习、行为、发展方式、能力等水平的高低。美德伦理学从道德源于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出发,认为道德的终极价值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实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者。其实,道德就其本质而言,既是社会关系的调节方式,也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方式和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道德价值取向既具有客观性、规范性,又具有主观性、自为性。就当代中国而言,确立道德价值取向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和谐的社会发展和个人自我实现间确立一种平衡机制,实现美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有机统一。使人们获得道德价值,是道德教化的根本任务。“德性”是道德价值的实现。德性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消极适应,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协调、创造和批判。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的涵义是在德育论和系统论指导下,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遵循人的知、情、意三方面的需要,按照价值体系要素群建构起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即以真、善、美为价值内容的体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体系。

对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进行建构,旨在引导学生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外来道德价值的合理成分,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构起职业院校学生主导道德价值,使学生在求真、向善、获美的道德践行中构建完整的人格。主导道德价值作为多元价值格局中对学生观念进行整合及引导的因素,相对于传统道德的习惯性和外来观念的自发性而言,是最具理性和自觉的力量。集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于一体的主导道德价值的建立是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内容的核心部分,因为主导道德价值是平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关系、校正价值观发展方向的关键力量;是发掘、弘扬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防止转型过程中青年学生道德倒退和僵化的前提所在;是吸纳、内化价值移入先进成果,避免转型过程中学生价值混乱和偏激的有效手段;是维持稳定、有序的思想环境,保持社会价值体系活力与创新的措施保障;也是主导价值在“多元”之中保持“主导元”和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在建构职业院校学生主导道德价值时,要对传统道德和外来道德成分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如应引导学生继承传统道德中的倡仁义、扬人道、讲诚信、尚礼义、重奉献的价值取向和“慎独”“自省”“感悟”“体道”的自我约束修炼方法;对昭示着现代价值走向的诸如主体精神、效率观念、平等思想、竞争意识等西方文明成果进行借鉴与吸纳,这些文明成果对青年学生人格的提升和灵魂的净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进一步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公民素养。

总之,对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进行建构对于引导职业院校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追求,形成主导价值取向,促进个体道德完善,深化学生职业道德,提升学生道德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建构起来的道德价值体系同时是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依据,为学生进行个体道德价值建构,将价值理念、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达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性自觉境地,即“道德自律”提供了价值标准,这对促进学生道德完善、塑造道德人格,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建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更加显著和深刻,各行各业对一

线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只有培养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振兴民族伟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取向也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主客体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使这些关系得到合理的整合,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集体和社会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每个人人生价值的唯一场所。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除了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促进社会道德不断地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外,还要从微观上、在具体的方法上注意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修养,做到知行合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促进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优化,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和完善,为学校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连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是新世纪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目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世纪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道德价值对象性的“凝结物”,由此而产生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作为人们行为的“应当”的问题,也就是道德价值问题,就个人而言,它们构成了人的行为的价值指向或价值方针,就整个社会而言,则是社会的价值导向问题,它们对于社会及其成员个人的道德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总则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上述这些为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环境方面的保障。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个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发展的前提。”“没有大多数个体的道德自觉,没有他们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就难以为社会有序运行提供道德上的保证,更不可能有社会道德的进步。”③职业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其培养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一个“生物人”只有经过职业教育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正如鲍曼所讲的,真正的现代人不是单一的经济人或道德人,而是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美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相统一的社会人。为此,职业院校应对人的素质中居核心地位的“道德”给予高度关注,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型劳动者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适应市场要求的需要。正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指出的:“如果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头脑而不培养其心灵,等于给社会培养了一个麻烦。”④技术知识的丰富并不能弥补精神的荒芜。人们高尚的道德行为、崇高的道德品质、完善的道德人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优良的道德传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是在“应当”指导下,通过人们的道德实践所创造的道德价值。道德可以促成幸福美满的生活、公正有序的社会。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或国家对个体的一种规约和要求,也不仅仅是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职业道德对个人的要求最终应当是关注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道德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及其自身的这一价值目的,要求职业院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应当是一个能够充分激励价值创造、价值追求,确立更高价值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实现人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为此,职业院校应通过建构学生道德价值体系,致力于对独

上一篇:转化后进生之阅读下一篇:近视防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