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标准化汇报

2024-10-10

旅游标准化汇报(精选8篇)

1.旅游标准化汇报 篇一

天上王城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汇报

——景区精品化服务标准化

一、天上王城景区概述

天上王城景区位于沂水城县城西北方向40公里处,地处临沂、淄博以及沂水、沂源、蒙阴两市三县交汇点,景区主体分布在纪王崮上。纪王崮海拔577.2米,顶部阔大,面积约4平方公里,南北长数公里,是沂蒙七十二崮中唯一有人居住过的崮,因此被誉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2012年初景区崮顶发现春秋古墓,巨型铜鼎、铜剑、车马坑等众多遗迹文物,春秋时期纪、齐、鲁、莒四国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巨大关注,其发掘对沂水及山东古代文化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山东省内甚至国内的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填补了多项省内、国内的空白,对于全面系统的研究春秋到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墓葬的规制和传统,对周代古墓考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保障创建全面实施。

天上王城景区旅游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县委、县府及旅游局也把天上王城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列为此次创建的重点工作目标,强力推进。同时,景区专门成立了标准化组织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各部门标准化人员名单及各自职责;制定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方针、目标、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标准编号规定及标准编写规定等文件;重点对规划建设、宣传推广、资金保障、督查落实四项工作也明确责任到部门。其次,认真对照标准化验收 1

评估表搜集整理创建记录材料126份,确定了旅游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化培训计划等标准化保障制度。

2.积极参加标准化培训,加大落实、推进力度。

安排专人参加标准化培训学习10次,外出考察学习旅游标准化工作2次。并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贯标培训,保留宣贯记录。对担任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学习的专业培训,使之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掌握标准体系编写的相关知识,满足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需要。目前景区旅游标准化工作严格按照省标院的推进要求进行,已完成了完成所有国家、行业旅游相关标准的收集,形成目录,共计75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旅游相关标准;同时又将《省标院进度表》阶段二形成的电子文档统一报送省标院,进行了一对一对口指导,根据指导建议整改完毕并下发文件试运行40天。

3.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

根据工作需要,对《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评估工作分工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细化分工。针对标准体系的建立,从基础抓起,从细节做起,严格遵照体系文件编写要求进行;各项标准的搜集、整理、编写等工作已基本结束,完成了天上王城景区标准体系表编制,共建立健全262标准,涵盖了整个景区的管理和服务,其中采用国家标准56项、行业标准14项,地方标准5项,编写景区标准187项。对景区、科室涉及的所有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进行有机整合,科学归纳、统一汇编工作标准流程,包含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以及工作标准体系,截止11月底共下发试运行企业标准141项。

4.精品建设,添置各种配套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为创建旅游标准化工作,景区先后投资 1500 多万元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工程,其中,投资600万元建成综合游客服务中心、办公室及景区高档会议室等综合楼1处,添置游客中心服务设施,专门创建了旅游标准化办公室,添置必要的办公用具,现代化隔断办公桌28组,打印机、复印机2套,微机4台; 投资300万元,新建生态游路步道 1800 米、生态停车场 24000 多平方米、新增生态环保厕所2处;投资 46 万元,安装 23 个摄像头,对景区小停车场、办公区及崮顶主要集散地实现了全覆盖;投资500 万元建设了天上王城餐饮服务中心,改善了景区游客的就餐条件和环境。在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图形符号标准要求补缺找差逐项完善和跟进。修改完善景区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休闲符号及景点引导标识牌共 302处,对景游客中心的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进行全部更换,统一采用新型材质,做到低碳环保,清晰醒目;

其次是服务更加人性化。对全体职工和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进行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职业教育,并规定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细节,配备了统一工装,佩证上岗,从自身的一言一行抓起。同时,建立投诉处理机制,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在景区设置有投诉电话、投诉信箱,定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征询游客意见,确保游客投诉处理率 100%,游客满意度96%以上。

5.及时召开旅游标准化动员大会,同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通过各种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推进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为使标准得到全面实施,我们出台了《天上王城景区旅游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和《天上王城标准化试点工作分配与具体要求》,制定了《监督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化管理制度;在这过程中召开专题会议11次,内部培训会议7次,在创建过程中加强督导检查,对工作表现突出进行奖励,思想不够重视,工作滞后的部门进行通报,专门有督察部每天对景区标准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多措并举,推进标准的宣贯工作。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在景区网站上开辟了旅游标准化项目专栏,积极编发简报,组织投稿,悬挂旅游标准化宣传标语、开展专题研讨会,充分利用景区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景区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宣传,在景区出入口悬挂了“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铜牌,不断将标准化工作意识引向深入。另外还在景区范围内通过OA办公软件实现旅游标准电子版共享等多种方式,在职工中形成了“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标准化工作创建氛围。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初步进展,但是与县标准办要求相比较,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标准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购物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主要任务按照《沂水县旅游企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和《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评估表(试行)》要求,结合景区实际,扎实做好以下各方面工作。

1.继续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在不断完善景区现有服务功能设施的基础上,以天上王城景区新增建水上项目及游客中心扩建为契机,加快基础服务设施的升级,重点加强游客中心的建设以及相配套生态停车场、摊铺商铺、旅游信息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组织实施旅游服务标准。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促进和推动景区各个服务岗位严格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规范服务行为。

3、开展旅游标准实施评价。加强旅游标准的督导检查,积极探索建立旅游标准化活动效果评价模式,开展标准化服务评比工作,将制定标准和效果结合起来,促进标准实施、服务质量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加强旅游标准化宣传培训工作,定期对各单位执行标准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实施通报机制。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做好旅游标准化的各项工作,在工作方式上有创新,体系建设上有深化,不断总结新经验,把天上王城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做好,为全县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2.旅游标准化汇报 篇二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融合发展、优化提升, 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目前, 我国已基本形成40亿人次的巨大国内旅游市场, 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然而, 我国每年人均出游才2.98次, 离国际相应收入水平的8次以上还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 数十年的粗放型发展后呈现出的旅游驱动力不足与当前广阔市场空间的巨大反差, 我国旅游发展瓶颈已开始凸显。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 恰恰是我国针对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短板, 对新时期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变革, 即要从过去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以区域整体建设为对象的全域旅游模式, 进行旅游发展的战略再定位、再发展。

作为未来旅游一种全新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的有效实施需要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支撑, 同时也必将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 旅游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 对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监管发挥了显著的技术支撑作用。但是, 长期以来旅游标准化工作基本集中在景区、旅行社和饭店, 旅游产业链条的标准化工作呈现出集中度高、差异性大的特点, 随着全域旅游的实施, 旅游业的界限将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 必将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上推动旅游标准化的发展, 扩大旅游标准化工作向全产业链条覆盖, 从整体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 海南省旅游工作现状

海南是我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岛, 旅游资源丰富,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 海南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着力打造海洋旅游、森林旅游、康体养生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特色旅游等六大旅游产品建设工程,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旅游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和多元化。“十二五”期间, 旅游总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平均年增幅达17.25%, 2014年更是突破500亿大关, 2015年达到572.49亿元, 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5.46%,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3.3%。

2016年, 海南省被确定为我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海南发展全域旅游, 就是要实现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 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从而最终实现实海南旅游的科学发展。

然而, 目前海南旅游产业收入竞名列全国19位, 海南旅游“不大不强”的现状尚未转变。其中, 服务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竞争力较弱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3 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成效

3.1 政策推动

2009年, 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海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标准化工作, 特别是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 海南省委、省政府更是以高起点、高规格谋划和推动全省标准化工作, 于2011年4月印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2013年4月, 海南省印发的《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 促进旅游企业转型升级, 提升旅游软实力”。

3.2 试点先行

“十二五”期间, 海南围绕旅游服务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18家单位先后开展了国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和21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 通过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和组织制定、实施服务标准, 规范了试点单位服务行为和服务流程, 提高了试点单位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试点单位整体服务质量水平。

海南省旅游委也根据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积极在全省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目前正全面推进三亚市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的旅游标准化的试点等工作。

3.3 标准制定

2000年以来, 全省陆续发布实施了多项涉及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游览服务等各类旅游业态要素的地方标准。到2015年底, 全省共发布实施旅游业地方标准46项, 标准数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述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指导旅游业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4 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旅游业服务标准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 海南省还未建立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旅游业服务标准体系, 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纲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尽管“十二五”期间质监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了一批旅游相关地方标准,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领域的需要, 但仍未摆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工作模式。从国际旅游岛和全域旅游建设发展的需要来看, 现有工作模式对于标准制定、实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适用性、规划性和前瞻性仍较为欠缺。考虑到海南旅游资源要素几乎是全国最为丰富的地区, 全省旅游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因此, 应立足于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建设要求, 从全域旅游的理念出发, 围绕海南特色旅游产品,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部要素, 系统、科学、全面地开展全省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4.2 现行地方标准出现“老化”、“地域局限”等问题

目前, 现行有效的46项旅游业地方标准中, 超过半数的标准“标龄”超过5年, “老化”现象开始显现。“十二五”期间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五年, 发展必定会带来业态的革新、需求的变化。现行的部分标准内容显然已陈旧, 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应尽快组织开展标准修订工作。

此外, 海南现行地方标准中存在部分以海口、三亚为地域范围的地方标准, 与地方标准的属性出现冲突。另外, 从全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 全域旅游是要从根本上突破行政界限的限制, 实现旅游空间的全域化, 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全域旅游”示范省, 更不适宜在旅游标准化工作方面存在差异化。因此, 建议针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标准, 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修订工作, 站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高度, 统一水平、统一要求, 制定符合于全省实际的地方标准。

4.3 旅游标准实施效果尚不显著

旅游标准实施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普遍存在, 除了少数等级评定标准和安全标准, 大部分旅游标准基本上全靠企业的自觉性贯彻落实, 缺乏必要的指导、监督和评价。一些地方标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贯与培训, 很多旅游企业不熟悉标准, 甚至不知道相关标准的存在, 标准的实施效果自然不尽人意。上述情况导致全省旅游相关企业执行标准情况不平衡,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省旅游标准化管理水平, 制约了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4.4 旅游标准化人才严重缺乏

人才问题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瓶颈, 无论是旅游企业、协会与中介组织、行政管理部门还是研究机构, 都欠缺既懂标准化工作又懂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严重影响了一些旅游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因此, 建立旅游标准化专家队伍, 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 也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5 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发展之对策

5.1 建立健全旅游标准化多元化工作机制

5.1.1 建立旅游标准化领导工作机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5]13号) 的要求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部门职责分工安排, 建立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将旅游标准工作作为会议重要议题, 主要协调解决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过程中跨部门跨领域的重大工作事项, 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重要标准的实施后监督检查、跟踪评估和分析总结。各市 (县) 政府和责任部门各负其责, 抽调精干人员成立相应工作机构, 将旅游标准化工作作为重点工作, 分解落实责任。

5.1.2 形成企业主导参与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

强化旅游企业在标准化中的主体意识, 引导旅游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标准化工作。一方面, 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鼓励旅游企业“量体裁衣”式进行企业标准制定, 依据企业规模大小设立旅游标准化管理部门或岗位, 力争定编定岗、专岗专人, 奠定海南旅游标准化的工作机制基础。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旅游企业参与各级标准的制定、宣传贯彻与实践, 确保旅游标准符合市场需求、具备科学性和操作性, 并将旅游企业的先进管理成果和成功实践经验, 纳为政府行政管理的决策依据, 以旅游标准化典范的形式加以推广或上升为地方标准, 成为海南旅游企业乃至全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

5.1.3 社会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各尽其力

调动社会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各自重要作用。同时鼓励有关技术服务机构, 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广泛开展旅游标准化技术服务, 帮助广大旅游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 全面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

5.2 建立海南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 以全域旅游的视角和理念, 通过对海南旅游业及其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 建立适应于全省旅游业实际、体现本地区特色、包容未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并将其作为引领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技术纲领。

5.3 及时开展地方标准体系完善工作

针对目前地方标准中存在的“老化”、“地域局限”问题,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开展地方标准修订或废止工作。凡是“标龄”超过5年的、以海口、三亚为地域范围的地方标准, 应按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入研究标准化对象在全省范围内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 应尽快开展标准修订或废止工作。

5.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资金保障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 制定海南省旅游标准化相关政策和实施计划, 扶持和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逐步深入。各市 (县) 政府、各相关部门对于旅游标准化工作应主动给予政策倾斜, 保证工作成效。

设立旅游标准制修订补助经费, 将旅游标准研究和制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鼓励相关单位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和修订。研究制定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办法, 设立旅游标准化奖励专项经费, 表彰和鼓励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单位和个人, 形成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参与旅游标准化的积极性。

5.5 加强旅游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旅游标准化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篇三

再造“云南经验”助推旅游二次创业

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 余 繁

早在春节前,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到我省检查旅游市场时就指出,云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市场相对成熟,具备旅游改革先行先试的条件,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不能回避问题,要正视它、解决它。

“正视问题、攻坚克难,不断深入推进旅游行风建设。”正是云南省旅游业面对问题时做出的掷地有声的回应。

毫不避讳地说,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一些制约我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不正之风日益显现,如:旅行社“零负团费”经营愈演愈烈、旅行社部门承包挂靠现象屡禁不止、部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缺失、强迫和变相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全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整个行业都意识到,现在已是云南旅游考虑要质量还是要数量的时候了,云南省旅游局始终坚持的观点是:要重质量轻数量。情愿牺牲一定时期的数量,也要确保云南旅游的质量,这样云南旅游才能走得远。

正因如此,我省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开展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大力促进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今年,我省在组织编制完成了5个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完成了《云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云南省旅游标准体系构建与总体设计》、《云南省旅游特色村建设与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精品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特色民居旅馆、客栈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标准已基本编制完成;强化了对已制定出台的旅游购物等5个地方标准的贯标力度,已完成首批27家旅游购物场所、38家旅行社和1010名导游的等级评定工作;石林、云南民族村、玉龙雪山和丽江市4个全国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工作一次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评估验收。丽江市完成了37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3个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宣贯、实施和评定工作,并在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检查验收中得分列全国前茅。在全国旅游规划资质评定中,云南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实现了零的突破,3家旅游规划单位获得甲级资质,提升了我省旅游规划资质等级。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导游的管理体制问题也浮出水面,探讨导游薪酬体系成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一项旅游行业热点。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在“零负团费”和承包挂靠的经营模式下,有的旅行社对带团导游不但不支付报酬,反而向导游收取“人头费”,要求垫付团款。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危及着导游执业环境的改善,阻碍了高素质导游队伍培育建设。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状,云南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年来,省旅游局始终把导游管理工作作为旅游行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始终把导游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除了强化对全省导游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导游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导游队伍的素质和服务技能外,省旅游局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率先在全国旅游行业中就导游队伍社会劳动保障权益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联合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制定下发了《云南省导游薪酬机制指导意见》,探索建立我省合理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导游员后顾之忧。这些与旅游服务密切相关的云南省地方标准的逐步出台,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旅游协会的自律作用,建立导游准入和退出机制,同时也逐步完善了云南省旅游标准体系构建的整体运行。这一系列锐意进取的“云南经验”,必将全面推进2012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旅行社从合同开始规范

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行社分会会长 赵家骍

旅游业是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的综合性行业,而旅行社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联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供应商的核心环节。要做好旅游服务,不仅要考虑多个旅游目的地各自的六要素安排,还要考虑各个旅游目的地的衔接等。只有这些要素彼此之间衔接顺畅,才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旅游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供给不足,或服务不好都会被认为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声誉,因此旅行社标准化至关重要。

我省旅游业协会旅行社分会为规范旅行社接待服务,提高接待服务质量,方便旅游者选择不同类别、档次的旅行社产品,引导旅行社正当竞争,以促进形成健康、有序的旅行社经营市场环境,制定了《旅行社接待服务规范》、《云南省接待旅行社服务质量告知书》,并统一规范了云南省旅游标准合同,包括《出境旅游组团合同》、《单项委托服务合同》、《国内旅游组团合同》、《旅行社委托合同》的标准,且规范了旅行社的接待服务质量要求、产品类型以及监督管理。

针对之前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往往挂有“×××目的地×天×晚双飞/双卧豪华/精彩之旅”。看上去有区别的名称可能仅仅只是文字游戏,更有甚者,A旅行社的普通之旅可能比B旅行社的豪华之旅还要好。这导致消费者选择难,维权更难。旅行社分会在制定接待服务规范中就规定了:旅行社的广告宣传应真实可靠,用语规范、准确,不应出现“纯玩”、“豪华”、“品质”等不确定、不规范宣传用语。针对游客投诉最多的“景点蜻蜓点水,购物点坐着不走”的现象,旅行社分会在制定接待服务规范中也规定了:旅行社向旅游者推荐产品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应包括旅游线路及行程安排;交通工具及标准;住宿地点及等级标准;餐饮安排标准及次数;娱乐安排;导游服务安排;自愿选择的自费项目及价格;购物安排、次数及每次购物时间;服务价格、价格包含及不包含的内容、服务价格的限制条件(如报价的有效时段、人数限制、成人价、儿童价等);旅游景区及其游览时间;旅游目的地介绍及注意事项;安全保障措施及旅游者意外伤害险等相关保险购买说明;紧急情况联络及应急救援电话、投诉电话,从而确保了消费者权益。

nlc202309031202

要全面推行标准化。就要让旅游企业、旅行社深刻意识到旅游标准化是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树立形象品牌的核心手段。标准化的内核应该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按照旅游标准化发展的规划,我省对旅行社服务总体要求,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服务要求,自驾车组团旅游服务要求,导游服务要求,领队服务和旅行社等级划分都将实施标准化。诚然,一个标准的建立,不是严厉地规范从业者,而是为了保证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感受属于旅游的快乐。

客栈 也需要“星级”

云南省旅游业协会饭店分会副秘书长、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副会长 张希贤

30年以来,云南饭店业一直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商务、会展以及个人旅游的不断兴起,传统的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星级饭店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投资者的需求,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饭店业将进一步细分,各种类型的、针对特定消费市场的经济型饭店凭借其依托的巨大市场需求还将保持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除此之外,度假型饭店和中高档商务型饭店等业态将越加成熟和形成其特殊模式,而主题型饭店、精品饭店、常住型饭店、超小型个性化饭店等都将得到发展,多元化、细分化的产业结构将初具规模。我省的乡村旅游、自助游等正逐步成熟,新型的旅游模式也催生出更多富有特色的农家乐、民居客栈等,从行业的角度,云南省饭店协会希望通过在全省旅游饭店与餐饮行业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使标准化工作覆盖到“食、住”这两项最重要,也是最能给游客留下好感的旅游要素中,提升旅游饭店与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助推云南省旅游饭店与餐饮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针对我省乡村游、自助游等新型旅游模式的蓬勃发展,饭店协会主持编制了《经济型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和《特色民居客栈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这两套标准化体系将促使农家乐、民居客栈既往特色、品牌、效益型方向发展,又为游客提供既符合国际惯例,且又能体现地域特色的优质服务,形成高质量、特色化的旅游环境。今后,消费者在选择这两类酒店的时候,也可以像选择星级酒店一样一目了然,比如,标准将民居客栈从高到低划分为:金茶花、银茶花、红山茶花三个级别,等级越高表示特色民居客栈的接待条件越好,档次越高。下一步,协会还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组织酒店、客栈经营人员进行学习,帮助相关企业强化标准意识,逐步建立行业标准诚信体系。

根据《云南省旅游业协会饭店分会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贯标工作实施方案》的日程,协会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全省20家经济型酒店、50家特色民居客栈、20家旅游团队餐服务企业的等级评定工作,届时将有更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严格实施标准化管理与服务的民居客栈走进游客的视野。

链接:大理喜洲喜林苑民居客栈

在云南省的众多民居客栈中,喜林苑网络销售平台培育得较为成熟,客人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网络或第三方订房系统进行预订并支付房费。从营业之初,喜林苑始就终坚持国际通行的绿色饭店概念,其“安全、健康、环保”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得到了广大行业的认知,具体行为包括:节约水、电等能源的管理方法与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以及消费者健康需求引致的“绿色菜单”、“客房空气质量提升”“健身服务”、开设专门的吸烟区等。在硬件设施上,客栈位于于大理喜洲洱海之畔,坐拥丰美的田园风光,并严格保持了“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典型白族民居建筑风格,客栈房间及配套设施可以媲美大多数星级酒店;从软件设施而言,喜林苑的服务管理具备完善的标准体系,服务人员可以提供多种语言的帮助,客人到喜林苑不只是简单的住店,还有很多种享受当地文化活动的选择,根据客人的需要,客栈可以向客人介绍书法、绘画作品,也可能会带客人到农田里去收割,客栈在一定程度上海承担着中美文化交流会所的责任,是游客到大理喜洲时非常值得体验的一家客栈。

云南自驾游:标准化 更安全

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自驾车与露营分会副会长 张 凡。

天地任遨游,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自驾游、露营等新的旅游方式在中国正方兴未艾。在旅游大省云南,近年来自驾游群体也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呈爆炸性态势增长。如何让游客玩得既安全又舒心,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新课题。2009年,随着云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启动,云南省自驾车旅游和汽车旅游营地标准也开始着手制定。

由于自驾游的形式很多,目前国内外针对自驾游标准尚未形成标准,目前出台的标准主要是汽车营地标准。汽车营地的星级评定标准可以称为汽车营地的技术支持。包括营地的所有人、营地的工作人员、经营者、甚至是营地内建筑物的建筑师、工程师、营地内各种设施的生产厂家以及对露营产业感兴趣的投资商等都需要了解有关汽车营地的技术支持,也就是汽车营地的星级评定标准。

国外汽车露营营地的标准划分相对起步较早,英国、美国、法国、丹麦等国都已形成严格的汽车营地评定标准。在英国,新标准将汽车营地划分为五星级(Exceptional)、四星级(Excellent)、三星级(Very Good)、二星级(Good)、一星级(Acceptable)。在云南省,目前协会对全省各州市旅游自驾车与露营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在云南省旅游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汽车旅游营地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将于近期出台,《自驾车旅游服务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也将在年内评审。

自驾游和露营制定相应的标准主要为旅游自驾车与露营经营单位的健康有序竞争和诚信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云南省《汽车旅游营地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与云南省《自驾车旅游服务等级评定与划分》两项标准出台后,将对于行业内各企业制定其营地建设规划、盈利方式、商业模式有较大的帮助,有不少企业在营地建设构想中,标准对行业安全发展经营有严格的规定,这也将使得游客在未来自驾游时安全系数更高。

目前我省各州市对于建设汽车营地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标准出台后,各地将可参照标准进行建设。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旅游自驾车与露营分会正在我省各州市建立工作站,这些密布全省的网点在做好自驾服务的同时,将配合各地在营地建设以及自驾游服务起到积极的作用。

nlc202309031202

链接:保山——腾冲自驾游线路

这条线路以穿越历史时空的南方丝绸之路、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为主线,正在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首条跨境自驾车旅游线路。从2008年开始,线路所在地保山市围绕自驾车旅游规划建设,先后编制完成并评审通过了我省第一个自驾游规划——《保山市自驾车旅游规划——滇缅印跨国自驾车发现之旅》,完成了首批自驾游交通标识牌及自驾游营地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自驾车旅游导示系统(一期)建设工作,如今已是备受国内外自驾车爱好者青睐的较为成熟线路。

用标准化打造精品景区

全国旅游标准试点单位展示

2010年6月,云南民族村、石林和玉龙雪山3个旅游景区被列入首批全国67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这3个景区在标准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得到较快地增长。

云南民族村

作为“云南名片”之一,民族村十分重视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提出了“以旅游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夯实申报国家5A级景区基础,全面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战略目标,在云南民族村全面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云南民族村通过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以完善公司旅游标准体系和运行为主要任务,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建立和完善公司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运行、监督、评估和保障制度,有效地促进旅游标准的推广和普及,促进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云南民族村“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是创建工作的核心。从2010年3月起,民族村就已经正式启动了“云南民族村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同时对民族村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员工约80人进行了标准化知识培训。编制了云南民族村标准化组织结构图、服务标准体系表,按照旅游六大要素,从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作为标准编写的切入点,以实用、可操作性强为原则,内容涵盖了公司16个部门的岗位标准、工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形成了以419个标准组成的公司标准化体系,初步完成了云南民族村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随着标准体系的逐步建立,民族村人正把服务标准推广实施作为重点。为了提供令游客满意的优质服务,景区不断整合自身的服务资源,彻底扭转了景区服务质量从“随心所欲”到“循规蹈矩”,并且在标准化实施过程制定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标准,例如制定了规范动态展示和静态展示的服务标准、规范企业员工的岗位标准、绩效考核标准等,明晰了景区如何提供给游客优质的服务,使每个岗位工作人员都有标准可依。在标准体系试运行时,组织各部门员工对服务标准进行认真学习,掌握执行服务标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对标准的服务创新意识和观念。

标准化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根据市场不断推诚出新、持续改进,标准化才会是一项具有生命力的发展举措。云南民族村现已通过一系列培训、考核、技能大赛等措施,把对标准化体系的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作为今后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石林风景名胜区

石林风景名胜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石林旅游品牌,实现石林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实施石林旅游标准化战略,提升石林旅游新品牌。

在景区标准化管理工作上,制定了石林风景名胜区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了景区标准化组织机构确立、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修订标准实施、保障措施等工作要求,结合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了标准化工作制度。景区制作了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宣传手册,在景区从业人员中开展旅游标准化知识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根据部门业务需要,进行景区服务礼仪、景区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培训,以提高全员素质,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专业的人才队伍。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景区与云南大学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合作,建立了景区院校合作机制,为景区旅游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全面的人才培训,制定了景区标准化培训计划,以促进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的成功创建。

引入“游前、游中、游后”理念,建立了石林风景名胜区旅游标准体系,并纳入了对遗产保护的要求,使标准体系更加符合景区实际,充分体现了景区的特色;该体系纳入的各类标准,基本能够满足景区运行管理和服务游客的需要。2011年6月10日,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标准体系正式发布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石林风景名胜区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标准要求,在创建中开展各项标准的宣传和贯彻工作,取得品牌荣誉后,严格按标准要求,开展标准实施贯彻工作,在标准实施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确保标准实施率达100%,提高景区旅游品质。

确立了标准化发展战略以来,景区每年均安排标准化专项资金,用于体系认证的保持和维护管理、员工培训、奖励工作。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景区增加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经费达1.3亿元,用于景区旅游标准化建设、服务设施完善、人员培训等工作。

此外,景区制定了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岗)创建方案,在景区窗口部门等游客集中区域设置景区试点创建监督栏和意见箱,接受游客监督;制作了旅游标准化游客问卷调查,进行游客标准化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了解游客对景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景区旅游标准化服务质量。

玉龙雪山旅游区

自确定为试点单位以来,玉龙雪山旅游区按照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的总体工作部署,成立旅游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确保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

通过第一阶段构建标准框架的努力,管委会以及景区13家企业编制了《旅游标准体系表》,逐步梳理和完善工作岗位、流程、环节,编写标准文本,内容涉及100多项国标、行标、地标和2000余项企业标准,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位一体的标准体系。

通过优化景区旅游资源、景区服务环节、管理体制、智能景区建设、景区导视系统、环境标准、项目整合,组合旅游区各项旅游要素,推进旅游区规范化管理,形成《玉龙雪山冰川公园建设规范》、《云杉坪森林公园建设规范》等优质的标准规范;景区环保交通、游客集散、票务服务、饮食服务、购物服务、安全保障等服务环节都进一步实现合理化布局、优质化服务、统一化管理,形成工作流程标准。建立以安全巡逻队、森林消防队、急救中心、民兵武装为主的安全体系;以环保车队、环卫队为主的环保体系;以质量监督中心、游客中心、信息中心、道路养护队为主的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景区开发建设“数字玉龙”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集景区综合事务管理、监控、救援、公众信息服务、远程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平台,为游客安全、旅游服务、旅游信息化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和市场宣传的标准化管理拓宽了途径。管委会还结合标准化工作对OA系统进行了流程完善,将内部工作流程以信息化形式予以标准化。对旅游区共计进行了300余项公共信息符号和道路交通标志系统的统一整改。通过贯彻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严格做到污水处理排放、烟尘排放、体废物处理率100%。景区地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噪声控制在Ⅰ类标准内,空气质量、活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此外,丽江玉龙雪山旅游股份公司积极参与规范中国索道行业的课题研究,参与起草《客运索道安全服务质量》及《客运索道安全服务质量评定》国家标准,目前该项国家标准已经颁布实施。旅游区还积极参与了《云南省自驾车营地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自驾车旅游服务等级评定与划分》两个地方标准制工作。

通过上述措施,旅游区标准化工作初见成效。其一,旅游区经营收益再创新高,标准化工作对景区旅游经济建设作用凸显。其二,服务质量明显得到提高,“零事故”、“零投诉”工作卓有成效。其三,培养了一批标准化工作人才,为景区长期坚持不懈推进标准化工作打下人才基础。其四,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工作能力有所增强,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完成了企业管理由制度管理向标准管理的转换转型。

4.标准化汇报材料 篇四

一、公司基本情况

************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区腹地************工业园区。是股份合作制民营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金属镁、硅铁、纯炭、焦油等。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为**********的发展孕育了无限商机。我公司审时度势,开拓创新,依托本地资源开发产业,按照市场需求选择项目,经几年的奋力拼搏、精心打造,公司现有全省最大规模之一的硅铁生产线(2×12500KVA硅铁炉)和全省产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线(1.25万吨/年)。固定资产达1亿元。2005年我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二、安全标准化实施情况

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安监局的指示精神,对照《危化品安全标准化规范及考核评价标准》,结合企业实际,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严格按照各个考核要素要求展开工作,使安全标准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

我公司2008年4月被县安监局确认为安全标准化示范企业,5月份送**********市安监局批准后,9月份由市县安监局等领导组织到外地考察,通过市、县两级安监部门和聘请专家来我公司指导。我们立即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长**********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生产部、安全部环保消防部、工程部、总经办、财务等

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由安全环保消防部牵头负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和县安监部门汇报有关情况,组织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展主要从以下四个阶段全面展开,有组织学习、自查整改、复查改进、总结验收,明确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目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在开展安全标准化过程中,我们不断对《安全标准化规范及考核评价标准》进行学习和宣传,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研究布署工作,要求提高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对照《规范及考核评价标准》,进行逐项检查与完善,将相关工作分解、细化,逐项落实人员、落实进度,做到各项要素有文字材料,有落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做好本部门的工作,确保通过安全标准化达标考核验收。

1、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我公司作出了明确的、公开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及承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

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安全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定期组织召开会议,总结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布置今后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安全工作力度。与此同时,公司各车间利用每周一举行的基层管理人员调度会的机会,根据企业当前的生产实际,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并讲评本周安全情况,提出隐患明确奖罚,安排布置下周安全生产具体工作。

2、风险评价管理情况

风险管理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其余九个要素与风险管理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我们选择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和准则,其中金属镁生产系统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全面识别危害因素,定期进行风险评价,记录重大风险,确定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努力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程度。经评审,我公司无重大危险源。

为了确保现阶段安全生产,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监控措施,并建立了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在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的周边张贴危险危害告知牌,加强巡检,确保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设施完好,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部门结合企业实际,在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了部分管理规定、修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20多项制度;从强化职工的安全技能入手,认真开展技术培训、实践操作及事故预案演练;认真查找隐

患并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现场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各岗位都有完善的安全规程并定期组织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4、开展宣传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都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今年我们又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上半年完成了对各级管理人员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重点的培训,每周确定安全工作重点和计划,我们对新入厂的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厂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到生产工作岗位。同时重点加强了对临时工、转岗和外来施工等人员的安全培训。定期对10余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及取证年审工作。

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是按照班组安全活动计划,通过班组安全活动的形式进行,每月不少于两次。主要是学习讨论有关规章制度、事故案例、安全知识和上级部门的安全要求,同时查找本部门、本班组和自身有没有“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通过学习与讨论,使广大员工进一步增长了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5、做好生产设施安全监控管理

公司为保证生产设施的可靠,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我们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对所有生产设施进行严格管理,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设施)实行了定点承包管理。公司对动火作业装置区,每日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今年以来,根据上级部

门的要求,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增加了重大危险监控设施,使之更全面有效。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所在基层部门,均制定了危险点监控措施,并坚持每日进行检查,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均制订了事故预案,严格按规定组织演练,今年准备在厂区重点部位安装安全监控系统,确保安全生产、稳定运行、适时监控(项目进行中)。

6、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公司一直把作业环节的安全问题作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下半年计划检修和技改项目的施工与安装,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我们加大现场管理力度,严格各种安全作业票证的审批手续,及时发现和纠正“三违”现象。尤其加强对动火作业的管理,必须做到“五不动火”(置换不彻底不动火;分析不合格不动火;管道不加盲板不动火;没有安全部门确认不动火;没有防火器材及监火人不动火。)

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管理,制定了《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对外来车辆严格办理登记手续,对厂内车辆进行验审整顿,安全环保消防部、保卫部、各生产部联合对厂内机动车进行多次专项检查,基本上杜绝了车辆违规现象,保证了生产装置安全和消防通道畅通。

为了对广大员工进行直观的警示和告知,今年在各装置、作业场所新增了各类警示标志和危化品告知牌500多块。另外,安全环保消防部利用检查表,定期到基层部门对消防设施、记录台账、作业证件、危险化学品等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对推动基层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加强危化品管理,严把生产、储存、经营关

我们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不断加强并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建立了危险化学品档案并向国家危化品登记中心注册登记了各类危险化学品,加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经营的管理力度,完善了必要的防护设施。同时,通过教育培训,让全体员工熟练掌握本单位储存或使用的危化品性质和事故状态下的处置方法,做好生产、使用场所各类生产装置、设备和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对防雷、防静电、现场危险气体报警、消防设施等装置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装备硬件可靠。对于储存场所,我们加强设备管理和巡回检查。对于装卸和运输环节,我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装车,认真审核运输人员和车辆的资质、证件和标识等,禁止车辆超限超载,所有危险化学品在采购时都按要求提供危险化学品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8、强化职业卫生管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我们确定了四种容易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和场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申报制度,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都按规定设置了警示标志和各种必备设施,并配备了“三证”齐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管理。针对个别场所和设备噪声高的问题,要求职工尽量佩带防噪耳罩,为保

证有害气体刺激及时采样分析并佩戴防毒口罩、面具,在腐蚀作业场所,必须佩戴防酸手套。

现场安装了标识牌,各装置的醒目地方设置了警示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牌,公司为有毒有害岗位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发现病症及时治疗并调换岗位。建立职业安全卫生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每年定期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等,有力的保证了广大员工作业场所的健康和安全。

9、完善事故应急体系,力求救援有备无患

为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的危害和社会负面影响,根据国家和安监部门的有关要求,公司重点组织成立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领导机构,在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进行预案的制定和完善。预案的编制以“定职责、定程序”为主线,细化了各部门应急处理的职责;规定了应急报告制度和应急指令下达的程序,明确了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应急处置的原则和方法等。通过对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检查,掌握了应急设备和消防设施等储备、分布情况。进行多次讨论并修订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加强事故预案的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外单位发生的事故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在领导的要求和亲自督办下,各分厂、组都把事故演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新的预案下发后,公司组织实施了煤气泄漏事故应急联合演练。

10、严格安全检查,加大考核力度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制定了日常、专业、季节、综合等各类安全检查表,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截止到目前组织了春、秋季安全检查,以及节日前安全检查等,为贯彻落实国家“隐患治理年”公司分别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察专项行动,对查处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实行“四定”(定负责人、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资金)管理,逐项进行落实整改,确保了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日常工作中,各部门一直把不间断的安全检查作为规范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对于装置的安全长周期运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各生产部、安全环保消防部、审计督察部,总经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在全厂范围内进行检查,对于现场存在的“脏、乱、差”以及习惯性违章违纪现象,在每周一安全生产会和每月安全例会上予以通报批评并要求落实整改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现场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对照安全标准化考核评价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得出自评分为83.15分,在自查中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完善,确保达到省安科中心及专家组验收的二级达标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以上是我们在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还有一些不足,其中对供应商统计不完善、风险管理还较浮浅、职业危害管理不够全面等,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我们真诚希望,通过专家组这次检查和考评,帮助我们

进一步找出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和标准,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的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把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使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5.标准化学校汇报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校创建于1958年,座落在明水县的西南域,是市级合格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7320平方米,有3011平方米的教学楼,楼内设有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多功能电教室。校园绿化面积平方米,活动用地平方米,校园生均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生均平方米,超过指标要求平方米,绿化面积生均平方米,超过指标平方米,活动用地生均平方米,超过指标平方米。学校拥有教育实践场所和体育教学场地。校园花坛平方米,操场平方米,设有符合标准的环形跑道,有标准的蓝球场和水泥排球场,学校整体布局科学合理。

现有18个教学班,每个教室面积平方米,符合指标要求,在校学生650人,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 人,学历均达标,其中专科学历 人,占 %,本科学历 人,占 %,中级职称 人,占 %,有市级模范教师1人,有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人。因此,我校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下面,将我校在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加大投资力度,年投资 万元,购置了 2009年又投入资金 万元,更换了窗户,对教学楼进行全面粉刷,对各学校进行全面的文化建设。校园内校风、校训、标语、挂图、宣传栏、名人名言、古诗长廊、孝亲长廊、礼仪长廊等建设齐全,“五育并举”效果明显。

年又投资 万元,购置了教师用机 台,打印复印机1台、速印机1台,录像机1台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我校现藏书 册,生均图书达 册,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配备齐全。

校园选址规范,设计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运动区环境良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内无任何安全隐患,周边环境良好。

我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始终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奠基”作为我校办学宗旨,“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铸校,创新兴校”为办学理念,“以严字要求人,以情字凝聚人,以实字引导人,以勤字感召人,以创字塑造人”为管理理念。以“负责”二字为校训,以“小、实、爱”为校风,以“敬业、博学、严谨、拼搏”为教风,以“勤学、会学、乐学、优学”为学风,推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足发展。学校先后多次受到了省、市、县的表彰奖励,连续多年被绥化市评为教育管理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电化教育先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被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赢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来发展

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班子配备齐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研究能力。

全校教师数量按编制配齐,学历达标,结构合理,岗位明确,教师业务素质较好,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我们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严格管理,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敬业奉献。为学生的人生领好路,为学生的发展服好务。具体做法是:

1、要强化领导队伍建设。一是以加强行风建设和 党风廉政建设为依托,促进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二是以提高管理能力为宗旨,细化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度,工资浮动制度,以此来促进班子成员在管理能力上的提高。三是以增强服务意识为目的,事事讲效率,事事讲奉献,一切为了学校着想,教育教学工作走在第一线,每学期领导班子每人出示范课一节,同时每周末领导班子成员都进行集中学习,从思想政治到业务能力,从先进经验到科学管理全方位立体化地将领导队伍武装起来,以利于更好地工作。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七不准》等教育法律法规条文,提高老师们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其次开展活动,加深认识。每学期我校都要结合实际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树师魂”,“我为党旗增光辉”等演讲教育活动,通过研讨会,报告会,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营造师德建设的氛围。从而加深了对师德的认识。

(2)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一是强化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主要是通过选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中青年教师重点学习,所有教师集中学习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二是典型引路,提高备课能力。主要是通过看录像课,听示范课赏析优秀教学设计等形式来强化教师的备课水平。三是开展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本学期,我校结合哈四十九中及哈市先锋小学和工农兵小学的先进管理经验,开展了“一评、二解、三出、四赛、五课”活动。一评,即本学期在全体教师中评选出四位名师,主要的评选办法是将每位教师从开学初所有的工作表现及参加各种活动和各种测试成绩累积排名,每月一公布,学期末总评,排在前四位的则是我校的名师。二解,一是教师每天要解本学科的一道典型题,要求解题后总结出该题的知识点、清晰的解题思路和解此题应该注意的事项。二是帮助同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三出,一是教师每天为学校题库出三类题:即基础题、能力题、创新题;二是每位教师,每周出一次单项测试题;三是每位教师,每月结全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一套综合题,印发给学生,以此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情况,以利于及时调整下步教学。四赛:即备课赛、常用字赛、基本功赛、综合素质赛。五课:领导随机抽签课、骨干教师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问题教师诊断课、一课多讲。除此之外,我们做到了每天一个工作重点,即每周一集体备课,每周二教师基本功训练,周三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周四点将台,周五集中查日记。教师定期写教学随笔。通过这些手段和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

(1)课程开设。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音、体、美等课。

(2)明确要求。学期初,学校明确提出各年级、各学科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进度;并采用集体备课,做到超周备课。要求教师备课必须做到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备作业。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注重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探索新模式,重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每学期领导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

(3)考察办法。为了使教学工作扎实开展,我校的做法是:五查,三看,二总结,一评比。五查是,每天一查的课堂教学,重点查是否按课表授课,是否上满40分钟,是否有违返课堂常规现象,二查每天的备课,重点查是否保证备课时间,三查每天的五分钟英语,重点查各班的训练的密度和质量,四查每周的学生日记,重点查学生书写的次数,质量及教师批改的质量,五查,随机查学生文明礼貌的养成。三看是:一看每周的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的积累是还及时,二看,学生作业书写的质量及教师批改的质量,三看,每月的教师教案是否跟上进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两总结是:每周五班子碰头会的总结,二是每周全体教师大会的总结。一评比就是把每月将各种检查进行量化评出等级,作为评优,晋级的依据。以上各种检查,主要采取,值周领导随机查,全体领导集中查,分管领导专项查的形式来完成。

6.标准化工作汇报 篇六

20XX年,在铁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正确领导下,调兵山市的标准化工作围绕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为中心,围绕贯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致力于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标准化水平,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全面提升标准化工作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20XX年,帮助企业制度标准5个、企业标准备案6个,同时对全市的企业标准的备案进行了清理。进行了调兵山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品、标准化工作状况的调查研究,多方面了解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围绕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我们对铁煤集团的煤矸石利用、洗煤水回收利用上进行了调查,并积极的`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服务。积极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员单位的商品条码按时完成续展工作,协助企业申办商品条码,为419个单位办理了组织机构代码,年检350个,年检组织机构代码180个,实现组织机构代码收入190652元同时进行了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清理工作,清理垃圾数据40个。同时,我们又搭建了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标准化服务网络,及时,准确的为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20余次。

7.江西省旅游标准化现状及实践研究 篇七

江西省旅游业标准化试点现状

我国旅游业标准化起步于1987年, 是服务行业最早开展标准化的领域之一。江西省旅游业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的号召, 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2010年江西婺源县被列为国家首批旅游标准示范县, 且已经于2011年12月成功通过“国家旅游标准化”考核评估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江西星子县被列为国家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县, 国家旅游局于2014年对旅游标准化试点成果予以验收。江西省已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景点景区详见表1。

表1中详细地展示了江西省自2009年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至今, 参与了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景区 (点) , 并且部分景区 (点) 已经通过了试点验收。景点通过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实现旅游服务质量目标化、旅游服务方法规范化、旅游服务过程程序化, 从而达到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目的。

江西省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以来, 旅游经济及游客满意度等都有明显提高: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前年游客量为101.2万人, 旅游总收入为2.92亿元, 试点后同比分别增长30.9%和33.9%, 游客满意度达到99%以上;井冈山红色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2013年旅游经济收入68.05亿元, 比试点前的2010年增长104%;旅游人次898.68万, 比试点前的2010年增长98%;游客满意度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在江西省重点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综合指数排名第一, 旅游投诉同比下降37.5%。以上数据说明标准化对提升旅游经济和社会和谐发挥的积极作用。

江西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开展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对于做大做强旅游业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通过多年的努力, 江西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 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标准制定过程不够科学

旅游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知不全面, 多数旅游企业标准制定的时候未着眼于企业实际需求。制定标准的流程也未完全尊重可实施的原则。制定旅游服务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缺乏广泛企业和一线员工参与所制定出来的标准易出现执行难的问题。

标准应是源于实践, 用于实践, 指导实践, 俗话说就是“写你所做、做你所写”。标准只有自下而上、全员参与, 才能科学、客观, 才能真正应用于实际操作。而且, 不适宜行业与市场发展的旅游服务标准不仅不能推动旅游业发展反而会束缚其发展。

2. 缺乏完善的旅游标准体系

各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 都是各自为政, 闭门造车, 缺乏行业产业链的纵向沟通。未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标准化改造。星级景区、星级饭店和较大规模的旅行社、交通、餐饮等旅游企业虽然均有一定数量的管理规章制度, 但是没有形成一个链条式的、完整的服务标准体系。

3.标准实施监督不够

标准实施后的监督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是保证各级标准贯彻执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标准制定本身。

但是, 旅游服务类的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 旅游企业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主动性仍不够, 而行业主管部门对旅游服务标准的宣贯亦缺乏。标准实施后的监督更是无相关主管部门监督, 完全依靠企业自觉、主动地实施标准。

4.旅游标准化人才缺失

市场竞争是优良服务之争, 而优良的服务和产品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旅游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多为被动状态, 原因有两条:一是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视之为形式工作;二是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内部都缺乏旅游标准化人才。其实, 归根结底还是旅游标准化人才的缺失。因为缺失人才, 才会认识不到旅游标准化的重要性。

第一, 标准的制定阶段。制定先进而实用的标准需要一线员工的参与, 自觉融入和总结最先进的工作和服务经验, 反映游客意见与需求。这需要企业员工具有旅游标准化知识才能完成。

第二, 标准实施阶段。各岗位员工实施本部门责任标准之前需要有企业标准化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 指导如何开始实施标准及实施每一个标准的关键点, 指导员工在实施标准的同时做好各项标准实施的记录, 以便出现问题后能找到是哪个环节的差错所导致。

第三, 标准实施后监督阶段。标准实施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需要旅游企业内部有旅游标准化专业人才, 这些人能够深入的结合本企业实际和标准化专业知识监督企业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及时纠正和反馈标准的实施意见, 调整标准的实施方向;外部监督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或标准化专业机构从标准化专业的角度指导标准实施的全面性, 督促企业实施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指导企业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企业标准,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把握标准实施方向和效果。

江西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对策分析

为了利用好标准化规范旅游活动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带来旅游经济效益, 助推江西省旅游强省的事业发展, 应在看清旅游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 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1.规范旅游企业标准化工作模式

旅游企业标准化工作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细胞, 只有每一个企业认识到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而且通过标准化工作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及创新发展, 才能实现江西省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战略意义。而旅游标准化工作要带来经济效益, 必须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为此, 旅游企业应按以下3步来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

第一步:服务标准化战略——识别需求的能力。服务标准的水平决定服务质量的高低, 制定好的旅游服务标准是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第一步, 服务标准水平的这根线不该由政府主导确定, 而应由顾客或市场来确定。开展旅游企业标准化工作, 首先需要给企业把脉, 细致深入地考察企业的每一个服务和工作环节, 广泛调查游客需求、分析游客满意度数据。然后, 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出旅游企业哪些工作或服务环节是需要用标准来提升和规范的。把游客作为关注的焦点, 围绕游客需求制定计划和标准, 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二步:综合标准化战略——需求制造出来的能力。通过第一步对企业标准需求的把脉后, 就是根据需求制定出能满足需求的一系列标准。标准的制定原则是确保企业能创造出更令顾客满意的服务。即所精心制定出的标准, 可以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步:标准化平台战略——质量好、成本低、变化快的能力。旅游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循环性工作, 因为市场是变化的,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反映最新的游客需求。为此, 需要旅游企业搭建标准化战略平台, 循环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 使企业具备应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形成企业长盛不衰的动态适应能力。

2.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一个个孤立的服务标准很难发挥作用, 标准只有形成体系才能产生效果。服务目标的实现需要靠许多方面或部门的协作, 而所有参与协作的部门或岗位的工作目标都应该按照服务标准的最终要求, 提出必须做什么, 做到什么程度的规定, 这就是围绕服务标准的配套标准。以服务标准为核心, 包含保证服务标准实施所必须的配套标准, 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详见图1。

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可依据但不能完全被GB/T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和LB/T 023-2013《旅游企业标准体系指南》的框架所束缚, 每一个企业的旅游标准体系都应有共性的方面, 如环境保护、投诉处理、顾客满意等。同时, 也应兼顾个性化标准的制定, 如景德镇古窑景区就应制定《瓷乐表演服务规范》《传统瓷器制作展示服务规范》, 井冈山旅游景区就应制定《红色旅游教育服务规范》等。

3. 建立立体监管模式, 提升标准实施质量

为了防止已制定的先进标准不被束之高阁, 应制定健全的标准实施监管制度。

一是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企业内部的监督自查是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的重要环节。应从制度上制定奖励措施, 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标准实施, 如《实施标准先进个人奖励办法》。将标准实施与员工绩效工资适当挂钩, 调动企业员工开展标准实施与实施监督的积极性。

二是上级归口部门的外部监督。依据监督分类, 各有关归口部门分工协作, 监督所管辖的旅游企业实施标准的情况, 对于标准化工作积极主动的旅游企业可以做出全行业的表扬通报, 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对于标准化工作懈怠的旅游企业, 可以通报限时整改, 若拒不整改的, 建议依靠媒体的力量, 让游客或市场倒逼旅游企业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 从而提高整个旅游行业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数量与质量。

4. 旅游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旅游标准化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最为关键和迫切的应该是两类人才:旅游企业标准化人才和标准化专业人才。

第一, 培养旅游企业标准化人才。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不是要将标准化人员从企业的一线服务岗位、管理岗位、市场营销岗位中剥离出来, 而是把标准化思想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 让员工能自觉地把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同自己所从事的服务工作和经营管理业务紧密结合起来, 在潜移默化中把企业的标准化基础打好。为此, 培养企业的旅游标准化人才不应局限于少数专职人员, 而要面向所有的一线服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 使这些服务人员不仅懂得旅游标准化是什么, 而且能够参与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

第二, 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分布于标准化研究院、各类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协会、标准化管理机构等, 他们的业务专长是标准化, 他们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的行业骨干力量, 他们能够指导旅游企业培养员工的标准化意识。

旅游标准化人才教育应通过两种方式:在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前者指在高校“旅游管理”的相关专业开设《旅游标准化基础知识》的课程, 培养青年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后者指针对在职员工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 因有实际的任职岗位, 可以做更为具体的培训, 如怎样实施服务标准, 引导一线员工思考如何改进服务标准等等。

摘要:本文肯定了江西省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带来成效的同时, 也剖析了江西省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不足之处, 提出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应更多关注游客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先进而实用的旅游服务标准。同时, 踏实完成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标准实施与监督, 重视旅游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江西省,旅游标准化,对策

参考文献

8.旅游标准化汇报 篇八

经过两年的考察和评估,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已名花有主。近日,国家旅游局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公布了确定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名单。这些取得资格的单位并非“终身制”,两年后将面临复核。

名单上,四川省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省,青岛市等10个城市为示范城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等57家企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示范单位并非终身制。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李任芷说,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的名称有效期为两年,在此期间,各单位要继续依试点评估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国家旅游局将委托省旅游部门对其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委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核,四川省的复核将由国家旅游局直接组织。

将公祭伏羲大典打造成甘肃文化旅游名片

近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于6月22日在天水举办2012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4月10日上午,副省长咸辉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公祭伏羲大典相关工作。

咸辉在听取天水市政府就公祭伏羲大典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后指出,近年来,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成为甘肃省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的盛会和加强交流、展示形象的新平台。

咸辉强调,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是甘肃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一年,天水市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举办大规模、高规格的公祭伏羲大典活动,对树立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打造“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以及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团结建设美好新甘肃的重要意义,要在以往开展大典活动的经验基础上,精心策划、通力合作,切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力求2012年公祭伏羲大典活动精彩、圆满。要紧紧围绕“弘扬伏羲文化,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目标,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丰富内涵,提升规格,扩大影响,注重实效”的原则,高起点谋划、设计大典活动,提升公祭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要以宣传甘肃优秀传统文化,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为理念,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甘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举办“走进名城看天水”、嘉宾参观考察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特色农业等特色精品展示、展览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将公祭伏羲大典活动打造成甘肃亮丽的文化和旅游名片。

崆峒山景区被列入我国首批30个文明燃香试点单位

近日悉,为更好地推动有关燃香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文明燃香示范带动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标准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首批10个全国文明燃香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新增崆峒山景区等30个单位为全国文明燃香试点单位。

近年来,为有效杜绝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崆峒山景区结合当前形势,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宣扬上坟不烧纸、植树寄哀思文明祭祀活动。其次,加大执法巡查力度,重拳打击野外用火,多措并举,严格控制和杜绝火种入山,同时,在重点地段增设临时检查站,实施“见灰就查、吸烟就罚、现行就抓、宁拘不罚”的高压态势,集中人力进行全天候拉网式排查,有效遏制野外用火行为,确保措施落到实处。为明确责任,落实职责,构筑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完整体系,景区组织全员进行了火灾预防、扑救技能、紧急避险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全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扑救能力,从而确保在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响、扑得灭,努力实现零火灾的目标任务。

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

近日,应澳门基金会之邀,由甘肃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乐舞《敦煌韵》亮相澳门,这是该剧首次在澳门向民众展示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澳门民众的文化生活,让广大澳门民众对敦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澳门人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澳门基金会专门邀请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这也是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之后,澳门民众可以再次现场欣赏到的又一部展示敦煌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

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代乐舞《敦煌韵》取材于莫高窟内的壁画故事和敦煌民间神话传说,通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将“天宫伎乐”、“反弹琵琶”、“雷公鼓”等千姿百态的乐舞场面和“月牙神女”、“美音鸟”、“千手观音”等神话传说及佛教故事搬上了舞台,展示了敦煌莫高窟艺术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该剧先后八易其稿、历时三年完成,自2004年首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演出500多场,被专家誉为用乐舞“复活”了莫高窟的壁画场景。

甘肃境内发现古老藏羌族祭祀唱本

近日,从甘肃宕昌县文联获悉,该县境内新近发现一套记载藏羌族民间羊皮鼓祭祀的唱本,这些唱本记载了藏羌民族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及内心世界。

在当地藏羌族民众中,世代流传着一种被称作“阿钹”的民间羊皮鼓祭祀活动,此次发现的唱本来自新城子藏族乡一户跳舞的“头领”家中,共有36套,涉及72个环节,其中汉语唱本29套,藏语唱本7套。目前,当地文博专家正对这些唱本的年代和价值进行评定。

据介绍,当地在祭祀活动中,艺人会手持羊皮鼓,身穿祭祀服饰,头戴纸制花饰,敲打不同的七种节奏后,将唱本词贯穿于这七种节奏中,利用三天三夜时间,由众艺人完成。羊皮鼓舞是当地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形式。

宕昌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专家表示,此地藏羌民众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历来在祭祀活动中的唱词都为口口相传,唱本是用汉语、藏语记录形成。发现的这些唱本对挖掘和传承当地羌藏文化,研究民间羊皮鼓祭祀活动的历史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宕昌县现有4800余名藏羌族人口,他们被专家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羌族首领梁勒建立羌人政权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虽经历代的变革,但由于当时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加之宕昌羌人的后裔居住深山林海,时至今日仍留有古代羌族的大部习俗。

陕西省在全国率先推出全新“文物紫线”概念

日前,从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为解决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该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物紫线”的概念,并在《西安市西咸新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编制中首次运用。

据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周萍介绍,“文物紫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专指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遗存范围保护控制线。为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相衔接,“文物紫线”又分为保护紫线和控制紫线。保护紫线对应文物保护范围,范围内为城市规划中的禁建区;控制紫线对应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为城市规划中的限建区,建筑的容积率、形制、体量、色彩都有特殊的规定。

“文物紫线”有别于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紫线,其保护控制的对象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控制的区域包括文物本体和为确保该文物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有时还需包括必要的风貌协调区。周萍说:“划定文物紫线,目前在全国是一个首创性的工作,可以使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划定前置于城市规划,把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在城市的规划阶段就进行消除。”

据了解,在西咸新区“文物紫线”的划定中,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就采用了最新测绘的地形图,利用城规、土地、建设等部门通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了划定。依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采用最新的考古和研究资料,对原有的范围进行调整。如,康陵、渭陵、义陵的保护紫线为新发现陵墙的范围外扩100米,控制紫线为陵墙外扩300米。

第三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盛大开幕

近日,第三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高树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阿莹,陕西副省长朱静芝,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新文,原陕西省副省长巩德顺,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等出席开幕式。高树勋、朱静芝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据悉,此次活动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是第十六届“西洽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非遗展”主要包括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三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第三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第六届大唐西市海外回流文物展,文化产业、旅游、商贸项目签约活动,丝绸之路古代货币展,波斯地毯艺术展等内容。

考古新发现陕西获奖项目特展 近130件精品免费参观

近日,为迎接第16届“西洽会”,“家族的荣耀——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获奖项目特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将展出至6月10日。市民可到陕博西展厅免费参观近130件(组)文物精品。

本次展出的是陕西省荣获“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两个项目——“陕西蓝田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园”、“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出土的约130件(组)文物精品。精美的展品,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风貌和个性特点,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令人在观赏中感到震撼。

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列侯级别的完整的高等级家族墓地。首次发现确认了大型墓葬构筑、填埋过程的复杂工序和工艺迹象,是西汉丧葬礼仪和埋葬制度的全新资料和重要物证;葬坑丰富的军事内容是研究古代军事制度的宝贵资料。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出的珍贵文物包括“张”字铜印、“卫将长史”封泥、青铜钟、陶俑、玉璧、金饼等,大小不一,个个精致。墙壁上还对应地配有文物发掘出土时的珍贵照片。

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代家族墓园,面积达16万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600余件(组),对研究北宋贵族士大夫的生活,北宋葬仪制度、丧葬习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展览的出土文物中,白、黑、酱、青四种颜色的釉瓷造型独特,色彩清透,令人眼前一亮。有的青釉瓷碗还带着“金口”。还有各种铁器,小巧的铁剪刀、可在掌上托起的铁牛、铁猪等,精致小巧。

青海旅游发出冲击新高总动员 全省旅游动员大会召开

春暖花开,高原旅游的黄金季节也将来临,为切实推动今年青海省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国内游客增长10%达到15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达到110.7亿元的预期目标,4月10日,青海省旅游局召开全省旅游动员大会,进行总动员、再部署,以期快速掀起今年青海省旅游新高潮。

今年,旅游业指标已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级指标。根据动员会部署,青海省客源市场拓展重点仍将是以发展入境、入省旅游为主要方向,在注重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省外游客比重、注重提高消费增长,努力打造百亿元产业。

在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方面,今年青海省将集中力量抓好41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果洛年保玉则、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德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等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塔尔寺创建5A级景区、贵德和互助县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试点区工作,加快建设民和、循化、大通省级旅游度假区,全面加快玉树灾后旅游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加快旅游接待系统化建设。

在解决住宿、如厕等旅游基本需求供给方面,今年青海省将重点加快环西宁圈及格尔木、德令哈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建设及连锁化经营。重点加快互助七彩土乡、循化撒拉园、祁连草原藏城等“风情小镇”建设;加快发展民和、大通等“农牧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旅馆和客栈;加快建设一批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露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并将在全省公路交通干线、重点景区和星级乡村旅游点建设80座旅游厕所。

在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丰富旅游产品方面,今年将加大旅游商品的挖掘、研发、策划、包装、展销力度,着力加强藏毯、藏药、藏艺、昆仑玉、虫草等特色商品的开发。突出青海的原生态特色,培育大众生态游、科考游、探险游、健康游等产品。突出青海的避暑特色,开发避暑纳凉、休闲度假、体育赛事、会议会展等产品。

夏都旅游一季度进账7.78亿

近几年,随着西宁市住宿设施、旅游景区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增多和完善,西宁市旅游承载能力得到了增强,游客在西宁市的逗留时间有所延长,再加上全市特色旅游商品不断丰富,游客消费意愿随之增强,人均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春节期间全省各州地居民来西宁市采购年货,旅游消费市场一片火热,这不仅让商贸零售产业大为受益,而且还带动了全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西宁市旅游收入的提高。据悉,今年第一季度,西宁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5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7%;接待一日游客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4%;接待入境游客717人次,同比增长10.31%。实现旅游总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9.31%。

新疆霍城县推出“五色旅游”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围绕打造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新疆霍城县今年将推出“五彩缤纷看霍城”系列活动,精心设计“绿色、红色、紫色、金色、白色”等旅游精品项目及线路来推介霍城,以提高霍城在疆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霍城县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谓新疆旅游资源的缩影。既有古代遗存,又有现代文化;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几乎每一处景点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借助“名湖”——赛里木湖、“名城”——惠远古城、“名花”——薰衣草以及魅力草原、瀚海沙漠、古树怪榆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多元人文历史背景,霍城县在高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五色旅游”,吸引八方游客。

一是以赛里木湖、果子沟、大西沟、可克达拉为主凸显“绿色”游,做足“绿”文章。

二是以惠远古城、阿力麻里遗址、草原之夜纪念馆为主凸显“红色”游。惠远古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霍城县主推的红色经典旅游项目。此外,漫山遍野的天山红花也为“红色”旅游再添新景。

三是以薰衣草的东方产地——中国薰衣草之乡的浪漫渲染“紫色”游。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霍城县的薰衣草产量已占全国的97%,成为继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之后的世界薰衣草第三大产地。霍城将以“紫色”名片书写芳香之旅,通过万亩紫色薰衣草观赏地、薰衣草文化博物馆、七彩花田、薰衣草珍稀品种园、薰衣草精油萃取工坊、薰衣草香草集市等景观,让游客体验“芳香之旅、幸福霍城”的感觉。

四是以图开沙漠和霍尔果斯来突出“金色”游。面积13万亩是图开沙漠是伊犁河谷唯一一块沙漠,神奇浩瀚,粗犷雄浑,游客可在图开沙漠体验丝路驼铃的幽远,大漠落日的雄浑。同时,秋季的大西沟色彩斑斓的花草树木,也是游客体验“金色”的好去处。

五是以滑雪、溜冰、冰雪风光摄影以及观赏冰封赛里木湖为主唱响“白色”游,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与冰雪旅游资源结合,全力打造冬季旅游大餐。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九月工作总结下一篇:落实党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