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2024-09-25

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2篇)

1.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兴庆区街道社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讨论稿)

根据《兴庆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搞好街道、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和要取得的实效

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按照教育活动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基本原则,要在指导思想上为了群众,在工作内容上满足群众,在措施方法上贴近群众,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动实践中,着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各方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始终体现为民的本色、务实的作风、清廉的境界。努力实现教育实践活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的总目标,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成群众满意工程。教育实践活动要务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效:

(一)在提高思想认识上取得实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城市基层的渗透,切实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在服务大局、城市发展、和谐社区建设等重要问题上形成共识,将思想统一到银川市“2258”战略部署和兴庆区“8531”工作思路上。使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街道社区科学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普遍树立起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的风尚。

(二)在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上取得实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城市基层党组织在探索社居分离推行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上有新进展,在引导居民就业、扶贫帮困、化解矛盾、居家养老、促进和谐稳定方面有新举措,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方面有新思路,在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有新突破,在提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水平方面有新成效。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自治、服务、管理、维稳和文明传播”五大功能。努力实现街道社区管理服务领域宽泛化、服务载体特色化、服务资源一体化、服务机制常态化、服务成效优质化。切实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夯实群众基础、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改进干部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当好实践群众路线的“领头雁”,扎根居民群众,拓宽发展眼界,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不断增强;促进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当好实践群众路线的排头兵,提高服务本领,提高综合素质,服务意识、效能意识、群众意识不断增强;促进社区离退休老党员当好优良传统的 示范员、和谐社区的智囊团,永葆革命本色,关注民情民生,宗旨观念、奉献精神、群众意识不断增强;促进社区网格员当好群众路线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练好内功,当好“全科医生”,业务素质、服务能力、群众观念不断增强。使街道、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居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实干上、为群众解决现实利益问题上,确保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在基层扎根。

二、紧扣环节,突出重点开展各阶段工作

(一)学习教育突出宗旨意识,听取意见注重服务对象 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要组建好工作机构,街道要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督导组、宣传组等配套工作组织。要开展好宣传动员,对内,街道、社区要分层次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对外,要充分发挥民情专栏、QQ群、微信群和社区“网格员”的宣传作用,扩大知晓面。要组织好骨干培训,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初步查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建立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制度,街道领导班子面向社区、走进网格,分片包干。要结合“惠民”、“堡垒”和“先锋”工程实施,结合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立足街道社区中心工作,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活动方案,精心设计有吸引力的实践载体。

2.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类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教活动。要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团、理论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学习辅导。要针对街道、社区党 员构成复杂的特点,分别要求、分类指导。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至少讲一次专题党课、召开2次学习成果交流会,广大党员学习时间不少于10学时。要注意邀请不是中共党员的机关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以适当方式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要多种形式组织好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对文化程度不高、年老体弱的党员和流动党员,可采取送学、帮学和寄送学习资料等方式组织好学习,不作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要求。

3.多种方式广泛全面的听取意见。听取意见环节注意前后衔接,畅通意见反馈通道,要分“固定征集”和“互动收集”两种方式听取意见。要通过开通热线电话、设立民情意见箱、电子服务评价器,设立民情专栏以及社区民情收集薄等方式进行固定收集。互动收集通过登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网络征集等方式,广泛征求上级分管领导、班子成员、本单位干部职工、辖区单位、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和广大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重点要向社区困难党员群众、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先进)和一些信访积案当事人进行意见征求。

(二)查摆问题突出服务质效,开展批评立足整风精神 1.深挖细找认真查摆问题。街道、社区党员领导干部要本着“相互提醒、真心帮助”的目的,谈心要交心,谈话要谈透。查摆问题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开展“四查四看”,深挖细找,重点查摆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事却仍难办,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职权行使缺位,拈轻怕重、贪图安逸,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政不廉、铺张浪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各种突出问题。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深入剖析根源。

2.实事求是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都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党组织负责人要主持起草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要逐项列出“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典型事例,特别是工作方式简单、管理素质偏低,办事效率不高,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等不正之风,剖析根源,触及灵魂,敢于亮丑。对照检查材料要按区委总方案要求逐级送呈审定。

3.严肃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避免不痛不痒,对领导放“礼炮”、对同事放“空炮”、对自己放“哑炮”,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做到专题民主生活会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开有成效。各社区党总支(支部)可结合工作实际,自主合理安排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既要做好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还要结合党员先锋指数考评、设岗定责和公开承诺等活动,对党员进行评议。

(三)整改落实突出正风提效,建章立制确保整风长效 1.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根据查找出来“四风”问题的轻重缓急,按照“四明确一承诺”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有的放矢的整改落实方案,领导班子成员要制定个人整改措施。要将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采取网络、公示栏及简报等各 种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真正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要防止做不切实际、无法兑现的承诺。整改方案要按区委总方案要求逐级送呈审定。

2.重点解决突出问题。针对梳理汇总出来的问题,街道、社区要分层次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办理时限。要依托“社区议事园”议事平台,借力组团服务,发挥区域化党建凝聚效应,在重点解决党员干部“四风”方面查摆的突出问题的同时,集中力量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设施配套,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特困群体帮扶救助,以及大学生、复转军人就业创业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净化作风、惠及民生的明显实效。并实行整改问题“销号制”、公示制,以倒逼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对问题进行难题分类和流转处理,要努力创造条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由社区到街道,由街道到兴庆区工作问题调处督办组,逐级上报联动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及时做好总结和满意度测评工作。测评工作既要真实可靠,又要简便易行。

3.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机制。要围绕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把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和工作问题与街道、社区建章立制工作结合起来。要注重探索方法、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完善机制。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上评下议的动力机制,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公众参与、党群联动的基层民主决策机制,治庸问效、铁面问责的改进作风工作 机制,制度先行、惩防并举的监督约束机制。不断巩固扩大成果,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落实主要领导责任制,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保证活动不走过场。要突破“封闭式”活动模式,向“开放式”活动模式延伸,避免内部搞得“热热闹闹”,外面“冷冷清清”,基层没有感觉,群众没有感知。要加强对社区活动开展各个环节的督查和指导,敏锐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沟通,做到上下通气,保证工作实效。

(二)舆论引导,宣教结合。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借助各类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成功经验,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活动氛围。要善于用具体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鲜活的语言,增强宣传工作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知晓面和影响力。

(四)选好载体,统筹兼顾。要把服务群众、解决问题,贯穿主题实践活动全过程。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与“三好团队”、“三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结合起来,与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等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切实把教育活动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内在动力,努力实现教育活动与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2.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二

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而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重视人的能动性, 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思想。“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1. 关心爱护群众, 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社区而言, “以人为本”重要的就是服务群众, 促进和谐。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想法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深入细致地做好新形势下一人一事的群众工作, 更好地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大局。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充分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 对于每一位社区干部而言, 要在思想深处确立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 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 全力以赴为群众解难事, 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 摆正位子, 伏下身子, 放下架子, 消除傲气、霸气, 主动与群众攀亲交友, 以心换心,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工作中一言一行都要起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群众积极性的目的, 激发他们主动融入社区工作的热情, 构建和谐环境, 营造辖区良好稳定、安居乐业氛围, 推动企业的各项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

群众工作相对困难的重要原因, 就在于社区聚集以下几类困难群体。一是部分没有固定收入的“协解”职工;二是家庭遭遇变故的离退休职工;三是离岗家属;四是子女都没有收入来源的困难家庭。因此, 所有党员干部一定要扑下身子, 采取多种形式, 切实帮助这些困难家庭渡过生活难关, 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我们很多企业社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公益岗位人员和劳务派遣工, 他们想要解决的困难和诉求较多, 对他们也要履行好帮扶责任。平时一定要多去走访与关心, 嘘寒问暖, 拉拉家常, 了解和倾听他们的呼声。笔者认为, 衡量群众工作的标准, 主要看是否有亲和力, 是否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是否能成为群众信得过的人。只有和他们以心换心, 以诚感人, 才能增强我们的亲和力、说服力和群众工作的战斗力。群众工作绝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华丽词藻, 更不是不讲实际居高临下的板着面孔训人, 我们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关心群众, 爱护群众, 妥善解决群众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不断满足群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2. 关注群众需要, 把握群众心理。

人不是可以随意堆放的物品, 更不是不会思想的工具, 而是有很强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主体,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有着从生理、安全、社交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的需要。广大群众不管是在职职工还是小区居民, 他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组织帮助解决。

3. 尊重个体差异, 有的放矢地做好居民工作。

多样化和差异性是人的思想的重要特征。有时候我们会对群众的某些思想和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这种差异往往阻碍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影响群众工作的效果。因此, 群众工作中便有一个换位思考的方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 换位思考也包含着对人的差异性的理解和尊重。在人的多样化思想中, 既有是非的差异, 也有非原则、无是非, 可自由选择的差异;既有觉悟高低, 认识层次不同的差异, 也有和觉悟、层次无关, 纯属个人性格特点或兴趣爱好不同的差异, 对差异性, 我们做群众工作时就应该尊重个人选择自由, 而不能强求一致, 即便是对觉悟的高低, 认识层次的不同, 精神境界的差别, 也应该多分析对方性格和心理, 多在具体方法上下功夫, 而不是一概否定、批评或置之不理。要注意每个工作对象的具体差异性, 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营造一个群众能够和乐于接受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促进社区健康快速科学发展。

二、社区群众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有了为群众服务和替群众排忧解难的思想, 还必须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 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 关键是注意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方法。对于小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才能正确面对、处变不惊、及时化解。

在做群众工作时, 工作者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点:贯彻和执行各项政策, 一定要严肃认真, 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执行不走样, 绝不能开口子搞特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 要有紧迫感, 尽可能把工作做在前面, 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不要一拖再拖, 绝不能让“小苗头酿成大事故”。没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 不经上级部门和领导同意, 对群众不能轻易“许愿”和承诺, 绝不能随意拍板, 做违反原则的事情。处理问题要公正, 要以政策和制度为依据, 同样情况同样处理, 绝不能感情用事, 厚此薄彼。对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在不违反政策和制度的前提下, 一定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对个别人员提出违反原则或不合理的诉求, 一定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不, 然后再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绝不能含含糊糊得过且过。

在长期的群众工作实践中, 我们不断总结摸索, 大胆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群众工作站, 拉近群众距离。二是建立大信访机制, 形成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居民议事制度, 增加居民认同感。四是关注舆情民生, 建好走访日志。五是建立“一助一”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六是选树、培养先进和谐典型。七是建立文体活动运行机制, 倡导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3.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群众工作;社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3-0057-03

作为连续十五年荣膺上海市文明小区称号,拥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十一项荣誉的优秀基层单位,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长期以来紧跟中央的群众工作战略部署,将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核心理论和虹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纳入群众工作的视野,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虹储工作法”,堪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相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思维创新

社会管理思维决定了社会管理的落脚点,界定了社会管理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也深刻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以往,受传统体制内思维影响,某些居民区推行社会管理的行政色彩较浓,只重视“上级要我干什么”而忽视了“群众要我干什么”,在执行中也生搬硬套上级指示,不懂得顺应社区的实际灵活变通,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社会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关心,甚至导致“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发生,这既严重制约了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针对这一系列突出问题,虹储居民区准确把脉党的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社区实际推出两项整改措施,大力推动社会管理思维创新:

(一)积极推行换位思考,发挥问题意识和群众导向。虹储居民区通过深入走访和调研,充分掌握社区社情民意的动态变化,以社区群众迫切需求为导向,发挥党总支和居委会“发动、引领、推动”的作用,认真思考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之道,相继完成了“虹谐亭”、“稚谐园”、“健身苑”等一批“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实事工程,让老式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二)在社区事务中发扬协商民主精神,不搞“一刀切”。在关于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过程中,虹储居民区一改由居委会干部拍板的传统思路,充分发挥听证会、议事会、协调会的作用,问计于民、求同于民。例如,由于在虹储小区绿地到底是否改建成车位的问题上分歧严重,“有车族”和“护绿派”的矛盾愈演愈烈。虹储居民区干部并没有简单地判定谁对谁错,而是召集双方代表召开民主听证会各抒己见,经协商、沟通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绿地改建车位,绿化挪移上墙”的妥协,化解了矛盾。

通过社会管理思维创新,虹储居民区明确了社区社会管理就是要实现、维护和发展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要集中精力解决社区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就是要学习一切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集结一切资源和力量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新理念,这也为下一步社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我国社区社会管理思维也在经历变革,思维变革呼唤着制度创新,因为如无法甩掉旧的思想包袱,那么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就无法在社区土壤上顺利成长。虹储居民区意识到:传统的以“管、控、防”为主流的社会管理制度已不完全适用于新时期居民区社会管理实践,必须基于“服务、奉献、协调”的社会管理新思维调整社会管理制度,才能适应新时期广大居民群众的需求。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虹储居民区将加强社会管理的“五力”(主导力、有效力、组织力、协调力、整合力)建设作为总体纲领,探索出了“班子建设法”、“民主自治法”、“文化共育法”、“制度规范法”、“实事凝聚法”这五项“接地气”的具体制度,将社区社会管理从人治提升到了法治的高度,以期为虹储居民区三千多居民提供更高水准的服务。

(一)“班子建设法”。就是在社区管理班子建设过程中灌输“尊重、支持、自律、务实、创新”等社会“正能量”,以实现“班子示范好、队伍建设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工作业绩好”的“五好”社区社会管理班子建设目标,打造一支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社会管理队伍。

(二)“民主自治法”。就是将党的领导、群众团队、沟通协调和多方协同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尊重群众意愿、汲取群众智慧、维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基层群众民主自治试验,着力打造一个人人互助、户户交心的“熟人社区”,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文化共育法”。就是以健康文化凝聚人,以先进文化鼓舞人,积极开展“邻居节”、“楼组图书架”、“温馨园、邻里情”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构建文化型社区,以此全面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四)“制度规范法”。就是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虹储居民区社会管理制度,努力使居民区的信息公示、干部考核、学习培训、组团走访等各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展现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新形象。

(五)“实事凝聚法”。就是将社区群众工作的要领归纳为有情必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把实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之中,把难事解在群众燃眉之时,通过听群众最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干群众最要办的事来凝聚民心、增添力量。

借助在社区社会管理制度上的摸索,虹储居民区提升了社区社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铺平了社区群众更加深入地参与社区管理事务的道路,为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社区社会管理实践相衔接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三、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核心思想。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居委会事实上是街道行政职能在社区的延伸产物,居委会干部出于完成上级任务的考虑往往既扮演“导演”又扮演“演员”,这不仅挤占了普通社区居民的“主角戏份”,也不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同时,新形势下居委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按照以往的“大包大揽”的社会管理模式来事必躬亲,人力、物力、财力均十分有限的居委会势必会不堪重负。因此,虹储居民区认识到,新形势下居委会有必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真正发挥广大居民的社区社会管理主体作用,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但是,广大居民众口难调、步调不一,简单地将社会管理事务全盘抛给群众自己处理是不现实的,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还应当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引导广大居民有序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实践。

(一)虹储居民区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的过程。虹储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干部走访调研后认为,在虹储居民区试点居民自治的社会管理主体创新有两大成熟条件:一是邻里熟人关系可以有效降低沟通成本,避免潜在的误会和纠纷;二是请出社区能人可以更便捷和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既可消除群众对社区社会管理不透明的顾虑,也可激发他们建设文明和谐小区的积极性。于是,以居民自治为抓手,虹储居民区开始摸索“1+2+5”的居民区社会管理模式,“1”是居民区党总支,体现党对群众自治的组织引领;“2”是居委会、小区管委会,体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5”意味着“五组”——“楼组工作指导组”、“宣传工作指导组”、“创安工作指导组”、“服务工作指导组”、“文体工作指导组”为代表的群众自治团队,是居民自治的中坚力量。借助“1+2+5”模式,虹储居民区大力倡导“为民做主”与“让民做主”相结合,让广大居民亲身参与到社区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来。

(二)虹储居民区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的优势。“1+2+5”社会管理模式的优势之一:让广大社区居民真切感受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如,“楼组工作指导组”推出“五星楼组”、“十佳楼组”评选让居民体验到了作为“虹储人”的光荣感和幸福感,“宣传工作指导组”编纂的双月刊《虹储知音》为居民开辟了一块抒发心声、表达诉求的园地,充当了群众监督社区社会管理的媒体平台。优势之二是可以借助群众自治组织填补传统社会管理手段的空白,在其未能企及或效果不佳的领域发挥补充作用。例如,“服务工作指导组”下辖的“虹储志愿者小分队”勇敢地将私人联系方式公之于众,使得社区居民修电脑、找家教、求缝补等需求都能在家门口解决。“文体工作指导组”下属的时装队积极吸纳病友入队,既为社区储备了文艺人才,又为病友提供了术后心理关怀!

通过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虹储居民区广大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对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对社区大家庭的认同感显著增强,社区管理的触角也延伸到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创建美丽、文明、和谐的虹储小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资源创新

社区是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管理环节,但社区在我国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中毕竟处于“毛细血管”的地位,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十分薄弱。因此,要应对社区社会管理事务日益扩张的紧迫情况,必须想方设法组织一切有利于社区社会管理的社会资源,致力于实现资源整合,使得优势互补的资源之间产生“1+1>2”的集聚效应。

(一)挖掘社区社会管理资源,盘活现有存量。虹储居民区按照“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扩大共治”的总体方针,围绕“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四项基本办法,一方面笃信“办法就在群众中”,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向群众拜师学艺,在群众中挖掘有利于社区社会管理的资源;另一方面积极联络社区各驻在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并努力化解参与社区共建单位对“社区共建就是要钱要物”的误解,千方百计为社区管理团结力量、凝聚人心,进而为社区群众谋福祉创造有利条件。

(二)整合社区社会管理资源,发挥集聚效应。虹储居民区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挖掘社会管理资源是不够的,只有将其整合好才能发挥战斗力,为此他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促成资源整合:一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展开交流互访,坚持演练社区社会管理“战斗力”。一方面演练与共建单位的“协同作战”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共建单位切身感受社区群众的真实需求。这样一来,一旦社区群众有需求,共建单位就能第一时间和居民区联手提供服务,实现“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的社区共建目标。二是坚持“区域统筹、集约共享”理念,不断优化区域内各类存量资源。虹储居民区将社会管理的视线投向整个长宁区,推动居民区社会管理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分割到统筹的良性发展。例如,虹储居民区从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区绿化管理署借调精兵强将,与居委会干部、社区居民联合开展社区共建生活会,现场请来了从业经验丰富的绿化专家为社区居民宣讲科学养花知识,还向养花爱好者们赠送了盆栽,共同为小区绿化事业添砖加瓦。三是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社区各驻在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积极性。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找社区社会管理目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责、奋斗愿景的共同点,准确把脉社区社会管理资源的行业特征,并最大限度地将其整合到社区共建中来。例如,基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共同愿景,区人民法院长期坚持和居民区干部一同走访慰问小区困难家庭,一方面为其送上慰问品,另一方面也能及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得益于对社区潜在管理资源的不断挖掘、匹配、整合,虹储居民区在不明显增加行政开支的前提下极大地丰富了开展社区社会管理的手段,逐步形成了“社区事务共管、社区难题共解、社区稳定共促、社区服务共享、社区文明共建”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虹储居民区通过自身不断探索和实践,以社会管理的思维、制度、主体和资源为创新切入点,有力地回答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宏观战略部署和社区微观层面的社会管理实践如何衔接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虽然虹储居民区只是长宁区上百个基层居委会中的一员,但其二十余年的扎实群众工作经验和近年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证明:只有将我们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社区社会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社区社会管理才能顺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在社区社会管理中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社区社会管理才能让社区群众称心如意、衷心拥护。虹储居民区将群众工作与社区社会管理相结合的创新经验经受住了时间和群众的检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值得社区工作者和社会管理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政治学教师

4.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四

为切实抓好海圣社区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辖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中、省、黑河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为指导,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为主线,坚持以自检自查为主,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纠正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全面组织开展对社区作风问题的专项整治,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促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海圣社区将在三个月时间内,实现干部工作作风,履职效能等根本转变。

二、工作任务

针对当前作风实际,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机关风纪问题。重点解决纪律松散、我行我素、“慵懒散浮”、贪图享受、骄气十足等问题。严禁社区工作人员迟到早退、擅离职守;严禁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或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严禁工作日午餐饮酒;严禁无故缺席应当参加的会议或组织的活动;严禁执行公务时态度生硬、言辞粗俗、作风霸道甚至故意刁难当事人;严禁参与服务对象安排的各种娱乐活动。

(二)履行职责问题。重点解决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严禁在公务活动中索要好处或接受服务对象的馈赠;严禁滥用权力,弄权勒卡,贪图私利,以权谋私。

(三)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重点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乱用自由裁量权,失职、渎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居民保障性及惠民问题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主要推进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按照铁西办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和落实作风专项治理责任制,由社区支部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要明确治理的工作标准、阶段性目标、进度要求、保障措施、责任部门。

(二)坚持查改并举。海圣社区支部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通过大家找、自己查、集体议、互相帮、上级审、群众评等方式,从每名工作人员做起,从身边的每项具体工作抓起,自上而下查找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撰写承诺书,认真查找自身存在问题,要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立行立改。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剖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时限、整改措施。

(三)严格纪律约束。海圣支部针对作风专项治理暴露和查摆出机关风纪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约束工作人员基本行为的准则规定,对工作人员个人形象、纪律约束、工作标准等最基本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让每名干部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坚守行为底线,慎用权力,恪尽职守。

(四)公开作出承诺。社区要建立健全行为规范,并通过分管领导审阅,按章执行,完善履行职责、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要注重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坚持以制度巩固落实整改成果,强化制度的硬约束。

(五)加强监督检查。由铁西区街道党工委牵头,组成监督检查领导小组,重点加强对一楼服务大厅及各社区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履行职责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慵懒散浮”等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震慑力,形成加强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要求各科室及各社区每月至少上报四次工作情况动态。党工委监督小组将随时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情节严重的要上报市纪委,决不姑息。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提高对作风专项治理工作的认识,将此项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建立了工作机构,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海圣支部要加快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用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问题的解决和作风的改善。

(二)层层落实,坚持扎实有效开展。党支部要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工作落实不力、浮于表面、走过场等问题。社区要切实负起责任,并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确保我社区作风专项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三)健全制度,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要注重制度建设,注重从加强专项治理向工作常态化转变,注重不断提高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大问责力度,党工委将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变通、打折扣,致使职责范围内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的,要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

五、组织领导

为推进此项活动开展,成立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秀兰(副书记)

副组长:王亚莉(妇联主席)

成 员: 张金华 张 颖 李敏杰

铁西海圣社区

5.社区群众工作站工作职责 篇五

1、深入走访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求;

2、积极开展政策形势宣传教育,为群众细致解答各类法规政策问题,提升群众素质;

3、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难,帮助群众解决经济民生问题;

4、大力开展纠纷矛盾排查,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切实化解基层矛盾问题,主动为群众提供代理服务;

5、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规范社区(村)事务,帮助完善社区(村)群众工作站建设;

6、创新群众活动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7、帮助社区(村)居民创业增收,促进社区(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6.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是中央层面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指南针。

社区工作减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重点任务。要在健全领导体制上下功夫,在完善政策制度上下功夫,在开展专项行动上下功夫,在落实分类推进上下功夫。

以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各地和各实验区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在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二是要在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三是要在推进“三社联动”上开创新局面;四是要在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上取得新成效;五是要在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果。

社 区 是 社 会 的 基 本 单 元,是 人 民 群 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城乡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布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社 区 依 法 治 理 对 于 全 面 依 法 治 国 的 重 要 作用。总书记多次就社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政部、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区治理制度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社区治理创新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去把握,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去推动,放在深化基层社会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去落实。一、认真贯彻落实 《 关 于 加 强 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不断改进社区治理方式。社区协商是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创新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长期以

来,我国就有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基层协商传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社区进一步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广泛开展了社区协商。在新形势下制定《意见》,对于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实现和维护好居民群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意见》是中央层面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指南针。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更好地解决社区居

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要 抓 好 协 商 规 范 化 建 设。进 一 步 健全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程,制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把协商的价值取向和规则制度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城乡居民开展协商实践提供遵循。逐步扩展城乡居民与基层政府、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各类主体协商的渠道和途径,完善城乡居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

(二)要 抓 好 协 商 关 键 环 节。协 商 过 程 中要重点围绕“协商什么、和谁协商、如何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问题,合理确定协商内容,坚持广泛协商,明确协商主体和牵 头 组 织,保 证 城 乡 居 民、相 关 组 织 和 群体、各 利 益 相 关 方 广 泛 参 与 ; 拓 展 协 商 形 式,健全协商平台,保障基层群众用习惯的方式解决身边的事情;明确协商程序,促进协商规范有序开展;运用好协商成果,建立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确保协商取得实效。

(三)要抓好协商制度衔接。加强社区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的制度衔接,鼓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居住地社区协商,为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提供更为畅通的渠道。特别是要围绕土地流转、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协商,有效推进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乡镇、街道协商与社区协商协调联动,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四)要 抓 好 协 商 支 持 保 障。切 实 履 行 民政部门指导城乡社区协商的职责,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协商工作的指导和督促落实,保 障 群 众 享 有 更 多 实 实 在 在 的 民 主 权利。培育一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广泛政策宣传和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城乡居民参与协商能力,营造社区协商的良好氛围,促进基层民主实践健康有序发展。二、积 极 开 展 社 区 减 负 工 作,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近年来,基层服务管理任务不断增加,基 层 政 府 职 能 转 变 尚 未 到 位,社 会 力 量 参与仍不充分,社区组织行政负担日益加重,“万能居委会”现象愈加凸显,社区工作者难以将主要精力用于服务居民群众,制约了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减负工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制发多个指导文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将其列入推进简政放权、放 管 结 合、转 变 政 府 职 能 工 作 重 要 任务。为贯彻中央上述部署,民政部、中央组织部联合印发了《通知》,针对社区行政事务多、检查评比多、会议台账多、不合理证明多等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减负七条”,即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规范社区考核评比活动,清理社区工作机构和牌子,精简社区会议和台账,严格社区印章管理使用,整合社区信息网络,增强社区服务能力的工作要求。

《通知》是中央层面第一个关于社区减负工作的专门文件,也是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 治 理 创 新、提 升 为 民 服 务 水平的 重 要 文件。各级民政部门要把贯彻落实《通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理清思路,谋划举措,抓好落实。

(一)要在健全领导体制上下功夫

各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抓紧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协同参与的社区减负工作领导体制。要充分发挥各级社区建设协 调 议 事 机 制 作 用,加 强 社 区 减 负 工 作 的统筹协调、部门协作。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组织部门切实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安排部署,抓好组织实施。尤其是县(市、区、旗)层面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逐项抓好落实,确保落地见效。民政部将加强督查指导工作,并会同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适时组织开展联合督查。

(二)要在完善政策制度上下功夫各地要根据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研究制定本地区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明确社区减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落实《通知》提出的以市(地、州、盟)为单位建立社区减负“三项制度”的要求,抓紧制定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社区综合考核评比制度、社区印章使用范 围 清 单 等 专 项 规 范 文 件,确 保 “ 三 项 制度”落地生根。

(三)要在开展专项行动上下功夫各地要按照“全面清理、逐级负责、严格审核、大幅减少、统一规范”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条块结合,自查自纠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等方式,相对集中时间,精心部署开展社区减负专项行动,保证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四)要在落实分类推进上下功夫目前,各地推进社区减负工作进展情况不尽相同,部分省份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部署和落实这项工作,部分省份正在部署推进这项工作,部分省份还在进行这项工作研究论证。已经部署落实的省份,要按照《通知》要求,完善已有政策制度,研究提出创新举措,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本地区 社 区 减 负 工 作 成 果 ; 正 在 部 署 推 进 的 省份,要加大推进力度,狠抓任务落实;还在进行研究论证的省份,要抓紧部署启动社区减负工作,落实各项任务要求,强化保障措施,争取早日取得成效。

三、以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自2011年民政部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以来,各实验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举措,奋力攻坚克难,在提升党建水平、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出了一批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引领了社区治理的创新发展,得 到 了 社 会 的 广 泛 好 评 和 社 区 居 民 的广 泛 认 同。各 地 要 切 实 用 好 实 验 区 这 个 载体,充分发挥实验区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深化社区治理创新和基层社会体制改革做出探索。已经完成三年实验周期的第一批实验区,要围绕巩固成果、发挥示范做文章,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进入实验周期第二年的第二批实验区,要围绕直面问题、整改提高做文章,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继续推动各项实验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刚刚批复确认的第三批实验区,要围绕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做文章,确保 实 验 工 作 有 序 推 进,不 走 过 场,取 得 实效。

各地和各实验区要在认真抓好《意见》和《通知》贯彻落实的同时,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健 全 以 社 区 党 组 织 为 核 心、社 区 自 治组织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社区治理的领导,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到社区挂职任职制度、承诺践诺制度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居民群众。要创新政府与社区互动机制,进一步厘清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权责边界,实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要在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完 善 社 区 民 主 选 举、民 主 决 策、民 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依法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为 主 要 目 的 的 民 主 管 理 实 践,以 居 务 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全 面 推 进 居 民 自 治 制 度 化、规 范 化、程 序化。丰富居民自治的载体和途径,发展院落(楼宇、门栋)自治、业主自治、社团自治等形式。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机制,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指导。

(三)要在推进“三社联动”上开创新局面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载体作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骨干作用,推动“三社”互联互促互动,更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通过简化登记手续、实行直接登记或备案管理、设立培育基金和孵化场所等方式,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直接资助、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加强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增加社区组织、社会组织吸纳使用专业社工 人 才 的 数 量,积 极 推 动 社 会 工 作 专 业 理念、知识、方法在社区工作中普及应用。

(四)要在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积 极 推 进 社 区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大 力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服务,构建多 元主体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机构,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项目,优先保障优抚对象、低收入群体、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服务需求。完善社区便民利民 服 务 网 络,优 化 服 务 布 局,培 育 服 务 品牌,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根据社区居民构成,扶持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鼓励社会力量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 动。继 续 加 大 社 区 综 合 服 务 设 施 建 设 力度,进 一 步 健 全 以 社 区 综 合 服 务 设 施 为 依托、专 项 服 务 设 施 为 补 充、服 务 网 点 为 配套、社区信息平台为支持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目 前,民 政 部 已 启 动 《 城 乡 社 区 服 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 十 三 五 ” 期 间 将 继 续 实 施 社 区 服 务 设 施、服务人才和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各地也要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要在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果

落实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的指导意见》,推广上海、攀枝花、佛山禅城区等地经验,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实验区重点任务,纳入本地区社区建设和信息化建 设 规 划,统 筹 谋 划,明 确 措 施,抓 好 实施。抓住国家层面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重大机遇,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与信 息 惠 民 国 家 试 点 城 市 建 设、智 慧 城 市 建设、养老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专项行动计划相结合,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 愿 服 务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共 用,构 建 设 施 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7.搭起与社区群众沟通的桥梁 篇七

向阳楼街道东局子二社区是个老社区, 办公环境比较简陋, 条件较差, 社区失业、大病和生活困难人员较多, 自去年8月以来, 区人力社保局大力开展服务群众联系社区工作, 对口联系东局子二社区, 创新招法, 真情服务, 架起了人力社保局与社区群众沟通的桥梁。

结对伊始, 区人力社保局便成立了由局领导和相关科室科长组成的服务工作组, 每月定期参与居委会日常工作、入户走访和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 深入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和居民基本状况, 了解社区群众需求。“我们原来办公条件十分有限, 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严重老化, 没有空调, 冬冷夏热, 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多或少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东二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李永翠深有感受。了解情况后, 区人力社保局便积极解决硬件设施难题, 帮助社区居委会配备电脑和空调, 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

8.职业教育:走进社区,服务群众 篇八

一、走进社区,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在每个社区里,都有一些家庭出问题的孩子,他们有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无暇过问,与老师缺乏交流;有的家长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里,只是定期给孩子一些生活费;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孩子缺乏温暖和关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下,孩子感觉自己被遗弃,心灵受到伤害,学习也无从谈起。他们中的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辍学在家,不愿出门,与外界脱离,自卑心理严重;有的甚至逃学去网吧、打群架等,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义马职专的老师们进入社区后,免费发放由学校统一印刷的宣传册和纪念品,并向社区群众打听有无这样的孩子,与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进行交流,与孩子进行沟通,主动到孩子的家里去做工作,给他们讲学校的招生政策:每年有2000元的国家补贴,有奖学金、材料费,实习费不用学生自己掏,有固定的就业基地,就业有保障,等等。学校还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告诉他们国家现在重视职业教育,需要高级技能人才,有了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闯出一片天地。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让爷爷奶奶管着,上到初一就不上了,开始在社会上流浪,他爸爸把他送到义马职专学习焊接,最初的目的只是不让他到社会上乱跑,结果通过两年的学习,他不仅学会了焊接技术,在待人接物方面也进步很大,对长辈有礼貌,人也变得勤快了,在校勤工俭学,回家主动帮忙干家务,犹如脱胎换骨一般,令人欣慰。

二、走进社区,服务群众,展示学校风采

多年来,一提起义马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大家就认为开设的专业是地质、采掘、机械、电工等,学习的内容是以煤矿生产为主,就业也是到矿山。而目前煤炭产业形势低迷,安全系数低,许多家长一听说煤炭专业就直摇头。义马职专自2005年起就开设了数控、焊接、电工电子、计算机、幼师、厨师等专业,面向社会招生,就业渠道很广。但由于宣传不够,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和培训学员参观学生上课情况和实操实训情况。

比如,焊接专业就搬出了电焊机,为社区居民提供焊接服务。如果居民家里的椅子、自行车、煤气灶坏了,可以免费得到维修。焊接专业还展示了部分学生的作品:“音乐会小人”“运动会小人”“花架”“坦克”“飞机”“火箭”等。

数控专业则摆出了学生自制的各种工艺品和日常加工零件。有三件配合的轴类零件,有加工中心机床制作的复杂的竞赛零件,有学生制作的陀螺、精美茶具、按摩锤、象棋子、手电筒等,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并得到了高度赞扬。学生加工的大型陀螺,直径120毫米,上面安装可发光的二极管,打起来嗖嗖作响,老人们特别喜欢;学生制作的象棋子,是用铝棒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制成的,并通过自动编程软件刻上文字,特别精美,令喜欢下象棋的家长爱不释手。

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还专门挑选优秀学生,组建了检测维修服务队,面向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开展免费检测维修活动,迄今共维修空调、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一百多件。他们还为居民讲解使用电器、保养电器的小常识,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学校计算机专业常年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电脑维修、网络维修等服务。学校还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每年的寒暑假,学校就会面向社区里的家庭主妇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免费烹饪课培训,由学校聘请的国家一级厨师鞠金堂现场授课。

学校还多次与劳动部门一起面向社会开设残疾人培训班。刚开始时这些学员有的连电脑开机都不会,慢慢地他们学会了打字、上网,有的学员还学会了制作动画和网页;有的学员则喜欢厨师行业,表示“要先自立再创业”。学校为残疾人开辟了一条生存之路,还开设了心理课程,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每个残疾人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但他们都自立自强、勇敢地挺了过来。这些学员在学校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受到了大家的尊重,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多年来,通过义马职专的教学展示和社区服务,学校开设的这些新专业逐渐被周围群众所认可,大大提高了学校知名度,服务了义马的社区群众,为学校赢得了口碑。

三、为社区输送高技能人才,为学生开创就业之路

随着居民社区的快速发展,社区周边的服务行业也逐渐繁荣。学校周边的社区附近就有电脑维修部、餐馆、酒店、摩托车修理铺、幼儿园、发廊等,它们经常与学校联系要招聘实习生。在学生毕业的前半年,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学生到签约地点进行实习,半年实习结束后,根据自愿的原则,学生可以到实习单位工作,也可以到学校推荐的就业地工作。

有一个女学生在班里是学习委员,组织能力强,毕业后她到社区一家内衣店实习。因为她精明能干、工作细致,把整个店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老板对她非常满意,很快就提升她当了店长。

学校一名毕业生经过几十年的打拼,辞去了矿上的固定工作,自己当老板,创立了“鸿泰商场”,该集团专门从事百货商品销售,在渑池和义马名气很大。

义马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校坚持走进社区、服务社区,获得了社区居民好评,取得了显著成效。

9.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九

分享

创新

社区工作者学习群众路线心得体会:密切联系群众 严格要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要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

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社区工作。

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才能充满活力,党的事业才能充满生机、蓬勃兴旺。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社区工作者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艰苦、勤俭朴素为荣,以贫图享乐为耻,通过党支部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坚持活动部署早谋划。第一时间成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落实工作职责。结合部门实际,研制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主动和区委第12督导组加强联系,积极听取督导组就人口计生局如何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在局机关网站上及时发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动态信息;落实专人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信息员,负责活动的信息报送工作。

免费

分享

创新

坚持学习教育严要求。及时制定《学习讨论计划》和及《集中学习考核制度》,严格规范党员干部学习讨论。采取一把手带头讲党课、学习原著、先进典型报告、观看警示教育片、专题辅导、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组织学习,并开展理论考试。期间,开展专题讨论3次,每个班子成员作专题辅导发言,党员干部围绕“如何树立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观念”、“如何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具体要求”等主题交流发言。严格考勤制度,实行签到制,确保学习教育落实到人。

坚持征求意见全方位。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在局机关门户网设立信箱、走访退休的老干部老同志、深入一线问计问策等形式向全社会“开门纳谏”。结合人口计生系统半年人口信息核查工作,组织局机关干部分5个小组,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到全区17个乡镇(街道)的17个村,采取调查问卷、坝坝会交流、业务培训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230人次、153 条,及时整改到位18 条,解决实际困难8件,化解矛盾纠纷3起。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求实效。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将问题分为立即整改、研究整改等类型。对可直接解决问题立即整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限时解决。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切实加强纪律整风、制定规章制度,对工作量化考核、明确责任。在办公室超标准问题上,严格对照标准排查办公用房使用情况,并对超标准办公室进行调整。针对公车管理问题,制定了公车使用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坚持统筹兼顾两促进。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宣传滞后、业务不过硬、基础情况不明、乡镇(街道)社抚费管理使用不规范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围绕“少生、优生、能生,幸福、和谐、发展”的主题,全面落实“112233”工作思路,着力打造赤化幸福社区,大力实施人口计生惠民工程,树立大人口发展观念,抓好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10.社区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社区服务,做好群众工作。

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作为一名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下面我就自己从事的社区服务工作来谈谈我的观点。我认为群众即百姓,接地气的群众路线就是能够综合反映百姓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践行群众路线的宗旨也就是做好社区的群众服务工作,让百姓满意,用一句话简单的来概括就是:立足社区服务,做好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做好社区服务工作,下面跟大家分享几个我们临湖社区近期工作实例。

今年4月9日,临湖社区委联合区工委办共同协调肥西农业银行在临湖社区美的专卖店免费设立了一个农行代理店,实现了农行畅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居民们满口称赞既省时又方便,“代理行长”是这家美的专卖店的老板,也是我们临湖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他说,自己不图名不图利,一心只为家乡父老乡亲立个方便。

在我们社区有这样一群人,既是物业保安,也是小区保洁,还是义务劝导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党员义务巡逻队,2013年3月,应广大居民要求,针对小区卫生状况以及安全隐患长久难以消除这一现状,由临湖社区委牵头,联合周围八个居委会自愿成立了一个“党员义务巡逻队”,巡逻队成员基本都是已经退休离岗的老党员老干部,他们说,自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做起群众劝导工作来也是事半功倍。对这些老党员老干部来说,他们是发挥余热做点能力所及的小事,但是对于我们整个临湖社区来说这支党员义务巡逻队胜似保安,赛过民警。为临湖社区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说做好群众工作不仅需要无私奉献,更要不断总结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

我们不仅要把“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这一口号喊响喊亮,更要注重思考如何做好群众服务工作。我想首先要善于表达,做到尽量不说官话,和群众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模式和沟通语调,能够正确使用身体语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立足社区服务,做好群众工作。

如果说经验是利器,那么宣传典型则是一盏照明灯。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模范人物,既让百姓感到亲切又方便群众间交流学习,让榜样的事迹变成群众举止投足间的好习惯,这样的社区才能和谐稳定、幸福美满。

去年的三月,临湖社区新年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彭克江头顶吊瓶边打着点滴还守在秸秆地里防火禁烧,他说,“水火无情,万一失了火,后果就不堪设想”,像他这样的党员干部把群众的事看成天大的事,把自己的事看成微不足道的小事,用行动践行了“立足社区服务,做好群众工作”这一服务理念。

这样的事迹在我们临湖社区还有很多

去年的6月16日,在临湖社区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道德讲堂》宣传典型的活动,邀请了不畏病魔、顽强不屈的个体户卫林,勤奋好学的大一新生张左勇和爱子心切、捐肾救子的贺忠善这些大家身边耳熟能详的好人们现身说教,弘扬正能量同时,也把好人好事这个爱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

让爱传递爱,让爱感染爱,把爱的种子种下去,静待它开花结果

11.试论社区群众特色文化创作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 社区群众 特色文化 创作 思考

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具有社区群众特色文化

社区群众特色文化主要从文化内部入手,挖掘优秀文化传统激发社区文化自身的活力,促进社区文化内在改造,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使民间文化精华展现出来。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能更好的满足农民的需要。社区群众作为一个小社会,承载着社区群众自然人的精神生活,维系着社区群众中的人际关系。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发动农民收集、整理传统的民间文化,提倡过传统的节日,婚庆、丧葬都提倡按传统程序进行,以此增进农民之间的感情,来达到村级文化建设目的。

1、重视扶持民间文化发展

重视民间文化发展,这是因为:

一是民间艺人是建设社区文化的骨干。民间艺人散布在社区,他们生在社区,长在社区,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民间艺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能激发社区自身的文化活力。

二是民间文化是建设社区文化的根基。民间文化产生于本土,富于活力和渗透力,它反映了本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在社区群众特色文化中,有时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不重视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就会处于弱势,不重视民间文化的发展,民间文化就会被“边缘化”,进而使社区群众特色文化脱离社区的实际。

重视民间文化发展,挖掘优秀文化传统激发社区文化自身的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社区文化内在改造,彻底改变对民间文化的偏见,擦去笼罩在民间文化外表的灰尘,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使民间文化精华展现出来。

2、发动农民建设民族社区群众文化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能更好的满足农民的需要。社区群众是由定居在一定区域内的一群家庭组成的群体,同一社区群众内的家庭往往具有亲密的血缘宗族关系,有很强的共同意识和利害关系。以一定社区群众共同体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体制、观念和心态,统称为社区群众文化。社区群众作为一个小社会,承载着社区群众自然人的精神生活,维系着社区群众中的人际关系。

由于历史、地理的作用,贵州形成以下几个各具特色的社区群众文化体系:一是以清水江流域为主的苗族、侗族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以木质吊脚楼、风雨桥、鼓楼为建设象征,以各种不同服饰、银饰、桃花剌绣、歌谣、舞蹈、神话传说突出不同社区群众的文化个性;二是以沆江流域为主的东部苗族方言区及土家族社區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以青砖黑瓦的木架民居建筑为象征,以不同的歌舞艺术,大量傩戏傩祭民俗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三是以都柳江流域为主的布依族等第二语区及苗、水、瑶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仍以木质吊脚楼民居为建筑象征,以民间歌舞、古老文字(水书)、独特的节庆活动,人生礼仪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四是以南、北盘江流域为主的布依族第一土语区及苗、回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以木质干栏式民居为建筑象征,以古乐古中西合璧、民族长诗及歌谣,民族戏剧等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五是以黔中(贵阳、安顺等)为主的布依族、屯堡人(俗称老汉人)的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以干栏式石头民居为建筑象征,以丰富的礼仪民俗、地戏(军傩),多神信仰、蜡染艺术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六是以黔西北(毕节、六盘水)为主的彝族、西部苗族方言区为主的社区群众文化集群,他们多以瓦顶(或茅草顶)“干打擂”(土墙)民居为建筑象征,以古傩(撮泰吉等)、古、杂技性舞蹈(滚山珠)、规模性民族舞蹈及节庆文化突出社区群众文化个性;七是以黔北乌江流域为主的汉仡佬文化社区群众集群,他们以丰富的石雕、木雕装饰民居为建筑象征,以打闹歌(薅秧锣鼓)、哭嫁歌、傩戏、酿酒文化等突出自己的社区群众文化个性。

社区群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一直处在不断嬗变之中。当前,社区群众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衰变为一种弱势文化,因为受到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社区群众文化自身的缺陷,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它的欣赏群体在逐渐减少,它的影响逐步缩小,社区群众文化总体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提倡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因为社区群众建设在文化上具备如下功能:第一,教育、求知功能,能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第二,娱乐功能,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第三,健身、休闲功能,能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健身活动的要求,满足农民日常休闲的需要。

二、如何在社区群众特色文化建设当中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式农民。一是要普及社区包括九年义务教务在内的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及农民的文化修养,改变以往只顾生存、不顾其他的陈旧观念,构建新型、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提高农民的综合技能。

其次,要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及文化消费能力。当前,贵州社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而言,还比较低下,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区群众特色文化。只有农民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才能促进社区文化的全面发展;而农民要想扩大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必定要以增加收入为基础。归根结底,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社区文化发展的问题。

再次,各级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以农民为念,以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念,并将各种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落到实处,是农民在增收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从内部根本造血,解决社区文化发展的大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新社区建设当中,文化建设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贵州应该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寻找文化亮点,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从外部进行造血工作,助推贵州社区群众特色文化的发展。此外,贵州各级党和政府更应该脚踏实地,落实好各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在内部造血,推进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输血与造血两方面的结合,必将迎来贵州新社区群众特色文化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唐金培、蔡万进. 社会主义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实事求是,2006年第2期

[2]赵颖. 社会主义新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理论前沿,2007年第1期

12.论群众文化之社区广场文化 篇十二

一、社区广场文化是新时期崭新的文化

社区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利用城市中的各个楼盘兴建的社区工作室、广阔的场地、公园等进行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时至今日, 社区广场文化从其形式、规模、内容等来看已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如此, 我们今天的社区广场文化却仍然保留着其亲和力和兼容性以及自娱性等属性。同时, 时代也赋予了其新时代意义的文化样式。一是文化意识新。充分展示了创造性、竞争性、张扬性的时代文化特质。二是表现形式新。表现在突破行业和单位的局限, 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放弃单独的活动状态, 从个体走向群体;走出文化部门单独作战的舞台,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合作的大格局, 促成大规模的社区文化活动。三是活动内容新。根据社会文化新亮点, 群众兴趣爱好和特色地方文化进行多样性选择, 做到独树一帜、反响强烈, 把高雅文化、通俗文化、特色文化结合起来, 同时把社区广场融合进来, 形成社区文化广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社会广场文化的内容

社区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 以专业文化为引导,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时代在发展, 时代精神在变换, 社区广场文化亦会随之更新。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经济落后, 仅局限于集会、庆典等广场活动。时至今日, 由于改革开放, 物质文明建设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 特别是群众自发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社区广场文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超越了广场文化的作用, 是以前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社区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含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其内容和样式是丰富多样的, 它既可以有业余、通俗、普及艺术, 又可以有专业、高雅、精品艺术;既可以有传统和现代的舞台演出, 也可以有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的社区广场群众表演。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同时, 社区广场文化的开展, 使社区文化与企业互动互补, 紧密结合, 共创效益, 而且还可通过发挥社区广场文化的涵盖力和辐射力, 宣传地方产品, 提高文化含量, 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

三、社区广场文化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宽裕, 社区广场文化已成为我国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社区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 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它集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于一体, 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社区广场文化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其主要特点为:

1、自娱性。

社区广场文化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自娱性。在这个舞台上, 除了有组织的演出外, 更多的是群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各种文化活动, 集歌舞、娱乐等各类节目为一体, 融吹拉弹唱多种形式于一炉, 人们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得其乐, 愉悦身心。

2、时代性。

社区广场文化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文明、高尚、和谐的追求, 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和低俗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抵制和否定。社区广场文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以其昂扬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调, 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3、亲和性。

社区广场文化活动是开放性的。表演者和观众可为同一群体, 同时又有近距离的接触和互动, 从而产生很大的亲和力。

4、兼容性。

社区广场是没有围墙的大舞台。参与社区广场文化的社会成员, 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欢聚在社区广场。人们在这里既可以是欣赏者, 也可以是表演者, 在这里没有身份, 地位的差别, 人们可以轻松自在, 无拘无束, 自由流动, 在休闲中感受着文化的熏陶, 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尽情展现自我。而且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旅游文化、集市文化、节日文化等都可融入社区广场文化, 成为大家所共有的精神乐园。

综上所述, 社区广场文化以其独有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显示着社区广场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要认真研究社区广场文化, 正确引导社区广场文化, 牢固占领这块重要的文化阵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文化“七进”, 充分发挥社区广场文化的各项功能, 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十七大以来, 群众文化建设被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只有切实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社区广场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和广阔的空间同时, 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也汇集于此, 其承载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其承载功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广大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审美的需求, 参与和选择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和组织化和技术化, 劳动过程的自动化和人类管理系统化的加强, 人们对于接触、亲密、归属的渴望日益强烈, 社区广场文化最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 消除人们的孤独与疏离。因此, 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对于维系社会团结与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通过参与社区广场文化活动, 走出了封闭的独门独户, 感受到松弛和自由的空气, 增加了社会接触, 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社区广场文化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研组活动下一篇:议论性优美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