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2024-10-04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12篇)

1.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篇一

《杯子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九册)

(一)感知认识 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多媒体课件)“收藏夹”第一页,让学生猜猜“收藏夹”里面是什么,请一位学生上来点击,显示各种杯子的图片。

2.各种各样的杯子都离不开设计师的设计,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当一回真正的设计师呢?我们从《杯子的设计》开始!

〖板书题目〗 杯子的设计

【设计意图:“以猜猜老师的‘收藏夹’中的物品会是什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欣赏探究 新授:

1.出示实物:杯子

(1)说说杯子由几部分组成(杯盖、杯身、把手、杯底)(2)教师通过课件总结杯子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对自己身边物品“杯子”的观察,了解杯子的结构,为接下来的设计做铺垫。】

2.出示课件

(1)想知道最早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吗?打开“收藏夹”第二页。(2)最初的杯子是作为器物使用的,为生活需要而设计。彩陶杯(新石器时代)象牙雕杯(商代)

玉云形杯(唐代)

(3)看了不同时期的杯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欣赏、交流早期人们的设计、审美意识。

(4)老师小结:这些杯子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当时的实际生活需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设计、审美意识越来越强。

3.A:打开“收藏夹”第三页,观察分析一组杯子。(1)想想说说:什么样的杯子最受欢迎?说说为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引导学生围绕杯子的造型与功能进行交流。(3)归纳出实用、美观的杯子才受欢迎,生活中的其它物品也是如此。〖板书:功能实用、造型独特〗 B:出示“收藏夹”第四页。

(1)你挑我选:你最喜欢哪个杯子?想为谁选择一款什么样的杯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引导学生从材质、装饰(图案、色彩)等角度进行观察,为不同的人进行恰当的选择,感受设计的不同魅力。

(3)学生在选择中了解到陶瓷杯送给老人、长辈,适于泡茶;送给婴儿的是奶嘴杯、不怕摔的保温杯,色彩可爱;在让学生为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款时,更是激发了学生浓厚。

〖板书:材质合理、装饰美观〗

C:欣赏、总结上述杯子的不同设计风格、类型。(回顾第三、四页)小结: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杯子,需要选择不同的设计要素,如实用、美观等。设计就是要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与喜好,设计应以人为本。

〖板书:以人为本〗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选择,完成对设计实用、美观、材质、造型的欣赏与感知,进一步体会设计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4.打开“收藏夹”第五页的学生作品

(1)你能看出小设计师们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吗?

(2)学生发现是生活中的食品(蛋筒、糖葫芦)、物品等,且是根据人的需要设计。

(3)学习设计稿的绘画方法(从学生作品中),标出相应的尺寸、材质、功能。

(4)激创:为今天的创作,留了一个收藏页面,期待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

(三)实践创作 1.设计的要求

(1)用线条设计一个新颖、独特的杯子,要求实用、美观。(2)标出相应的尺寸、材质、功能。2.学生作业

请学生大胆尝试设计,可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表达。(1)谈话交流: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杯子。

(2)教师作中肯地指导:造型简洁独特,注意实用与美观的结合。(3)学生尝试设计,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大胆形象。【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交流构思后,教师的指导是本节课难点的过渡。教师及时指导构思中的不妥,为学生更好地设计服务,交流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让他们体验到设计的喜悦与乐趣。】

(四)评价延伸

1.说说评评(以贴花的形式)(1)说说自己设计作品的成功之处。(2)评评别人的作品,为什么吸引你。(3)谈谈设计给你带来的感受。2.课件展示其它设计艺术

(1)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和设计有关。

(2)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发现古今更多设计艺术,做一名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寻找、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设计艺术。】

2.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篇二

关键词:《软件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软件设计模式》是一套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被反复使用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市场上也有一部分教材以生活中的例子或典故为主导, 授课时容易只注重细节, 而很难上升到一定高度, 最终学生只会简单应用, 不会分析, 更不会进行合理的选择。本文主要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在讲授时采用教材为《Head First设计模式》, 参考教材为《实用软件设计模式教程》、《Java与模式》、《大话设计模式》等。《软件设计模式》课程只有30 (22+8) 学时, 要对本课程中各个具体的设计模式都一一介绍是不现实, 也是不可能的。在制定教学大纲时, 充分考虑到了学时、办学定位、学生特点等方面, 选取了其中12个设计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选取标准主要为: (1) 在以后工作中常用的模式。 (2) 在模式分类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模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本课程时使用了以下教学过程设计。

1. 给出场景。即提出一个与本次课程要讲授的设计模式相关的设计问题。这一步选取场景时要注意, 此场景必须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熟悉的, 且学生能够依据此场景给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场景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给出此场景的设计方案,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设计原则进行一步一步的“优化”, 最后得出良好的设计方案。

3. 讲授该设计模式中体现的设计原则。由于每个设计模式中体现的设计原则不同, 并且同一个设计原则会在不同的设计模式中体现, 所以此处的讲解关键在于设计原则的内涵及其使用。

4. 引出欲讲授的设计模式的定义、意图、结构图、适用场景、优缺点、效果分析等, 并用代码演示第一步提出的场景。

5. 课堂练习。针对刚才的讲解, 再给出1~3个不同的场景, 让学生当堂给出其设计方案。

6. 布置作业。此作业为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给出完整的设计及代码。

二、教学案例

观察者模式 (又称发布/订阅模式) 是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间的一对多的依赖关系, 当一方的对象改变状态时, 所有的依赖者都会被通知并自动被更新。此种模式通常被用来实现事件处理系统。下面以该设计模式的教学为例, 阐述前面的教学过程设计。

1. 提出场景——报纸订阅系统。

报社出版报纸, 客户可随时向报社订阅或取消订阅报纸, 即只要报社在运营, 就会一直有人 (或单位) 向它们订阅或取消订阅报纸。当报社有新报纸时, 就会给处于订阅状态的客户送去。如果你取消了订阅, 则将收不到新的报纸。

2. 场景分析。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得出, 该场景中主要涉及到的“角色”有:报社、报纸、客户 (包括人或单位) 。行为方式有: (报社) 出版 (报纸) 、 (客户) 订阅 (报纸) 、 (客户) 取消订阅 (报纸) 。根据课堂提问及学生上课反馈情况给出其初始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

在初始设计方案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当报社有新的报纸出现时, 会送到客户手中, 说明客户是受到报社的影响的;并且客户向报社订阅或取消订阅报纸, 其数据应放在报社方, 即报社方要清楚当有报纸出版时, 应发送给谁。为使此设计方案更有弹性, 即当出现新的客户向报社订阅报纸或客户欲向新的报社申请订阅时, 我们不影响到对方且不用修改代码, 这就是说要“针对抽象编程”, 如何完善已有的设计方案?也就是说我们要给报社及客户提供一个“抽象”概念。具体见图2:

3. 总结模式要点。

观察者定义了对象之间一对多的关系, 主题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更新观察者,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用松耦合方式结合, 可观察者不知道观察者的细节, 只知道观察者实现了观察者接口。使用此模式, 可以从可观察者推或者拉数据, 有多个观察者时, 不可以依赖特定的通知次序。

4. 体现的设计原则。

观察者设计模式中出现体现的设计原则中“针对抽象编程”、“多用组合, 少用继承”、“里氏替换原则”、“为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而努力”等。在课堂上对前面未讲过的设计原则再进行详述。

5. 课堂练习。

气象站 (教材上的例子) :关键是抽象出主题和观察者;图形显示系统。

6. 作业布置——班会通知。

设计模式:班长临时通知大家一件事, 辅导员有事, 班会取消。当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不再去教室开会, 而是各忙各的事。

三、教学分析

从学生提交的作业、课下学生反馈及期末考核等多方面来看,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上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存在问题有: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设计模式的精髓, 只会简单地去“套用”。如观察者模式中, 个别学生并没有完全明白主题和观察者之间的关系, 即观察者的状态是随着主题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作业中有的同学只让“班长”充当观察者, 而有的同学仅让“班长”充当主题, 这都是不正确的。作业中的“班长”具有双重身份, 充当“辅导员”的观察者, 而又是班内其他同学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徐宏喆,侯迪.实用软件设计模式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篇三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不可缺少的必修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它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未来的小学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即提供最基础的科学理论、技能,引导学生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创新,用实践创新去丰富理论,不断提高小语教学能力,并最终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教材的知识结构越是合理,学生就越能收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效果。作为一名小语教法教师,我清楚,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决定了,任何一本《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一经出台就已经落伍了。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确认识现有教材理论指导和收录的教学法滞后的特点,了解课改对未来小学教师的素质需求,综合研究学生认知、理解和技能形成的规律,本着适情删减、补充、更新的原则,重组、整合识字教学重点内容。即:变原来的“过程——内容方法——不同形式教学”为“先研讨内容和方法,再认识整理不同形式,最后统一应用于识字教学的一般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整合学生的识字教学能力,我把“识字教学过程”的训练定为2学时,按照“理论把握——教学设计——实践反思——延伸巩固提高”的整体思路与学生共同学习,以求有效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整体把握识字教学在课程中的地位,认识它对未来小学教师能力构成和综合素质形成的影响、作用,将这一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在掌握识字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识字途径的基础上,了解小学不同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教给学生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

2. 掌握识字教学一般过程的有机构成,明确每个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3. 以随课文识字为例,尝试实践识字教学的一般过程,同时实践识字教学方法的运用,评议反思,培养学生识字教学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4. 延伸学习,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和能力。

依据本节内容所承担的主要任务,确定教学重点为:识字教学过程的实践训练。

学生在理论设计与实践统一过程中,往往是想得好,做不来,所以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论设计与实践训练的统一。

三、优化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重视正确把握自己和师范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定位:自己是引导者、研究者和参研者、实践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师范生(学习者),同时又是大学教师(研究者)、小学教师(实践者)、小学生(扮演者)的角色。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本着增强理论指导性、实践性和角色锻炼性的原则,优化教学模式,合理施用教法,注重学法指导,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1. 任务驱动,理论把握,于课前做好学习者和研究者。(课前)

课堂教学向课前延伸,以任务驱动学生学、研的积极性。上课前一到两天,我提供给学生如下参考资料:识字教学录像《自选商场》、文章《浅说识字法》、教案《利用汉字特点学生字》和《用偏旁记字义》,教学实例录像《小蝌蚪找妈妈》,本校实习生教学主要实况记录《小蝌蚪找妈妈》,并鼓励学生自查资料,完成我设计的如下研究任务:1. 小学不同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例证)2. 识字教学过程各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3. 自行设计《小山羊》一课的识字教学简要的步骤和方法(恰当选用识字教学方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于课前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合作设计教学方案,激发尝试的愿望和勇气,为上课做好准备。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直接行为目的是完成我布置的任务,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自主地成为了学习的研究者。

2. 研讨设计,进一步完善方案,学会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45分)

承袭课前学生的任务学习,研讨学生的教学设计。分三步走。一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的归纳和理解,教师适当小结,以服务于识字教学方案的完善。(10分左右)二是在学生自行设计《小山羊》识字教学教案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说设计(要说明设计的依据和想法)。(20分左右)三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思想的交流,使学生正确认识设计中优势和劣势,并互相合作研讨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情指导学生加(下转60页)(上接95页)以修改。(15分左右)

教是教学的手段,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学中我让学生始终做学习的主体,积累理论,尝试设计并回顾自己的设计过程研讨。在此环节中,第一步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已经积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三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于实践中触及的问题,以求得解决,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法。

3. 尝试实践,评议反思,提供多角色转换平台。(40分)

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培养其创造性,我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实践,让学生于实践中尝试做小学教师和教学评价者,同时扮演小学生,在不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 延伸学习,巩固学生对识字教学的整体认知,提高其识字教学实践的能力。(布置作业课下完成。5分钟)

4.教学过程设计 篇四

第四节

连通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模型和挂图认识连通器,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

(2)通过对船闸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STS 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教学难点:1.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

2.培养观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课前准备

在前一节课后,布置学生观察:1.茶壶壶身与壶咀的连接情况和壶口与咀口的高低;2.锅炉外的玻璃管与锅体的连接情况。教具准备

盛有水的烧杯,连通器演示器,课本第123页图10—22装置(附铁架台、夹具,并将玻璃管换为尖咀的),底面积相同的圆柱体2个,与圆柱体底面积等大的硬纸片,U形管,水片模型(比U形管内径略大的橡皮膜与比U形管内径略小的薄塑料片,中心正对,用万能胶粘牢),活动船闸幻灯片,葛洲坝彩色图片或彩色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

1.请仔细观察过茶壶的学生举手回答:咀口与壶口哪个高?(指名回答后板书答案)

2.请观察过锅炉的学生举手回答:炉外玻璃管与锅体是否上、下相连接?(指名回答后板画图1)

二、复习提问

1.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2.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处、各向的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

3.如果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这二力应具备什么条件?

三、创设情景

问:

1.先让两位同学在讲台上演示公园里的喷泉实验。(问:谁为什么能够喷出?)

2.自来水塔为什么要高过屋顶?

3.茶壶咀口为什么要比壶口高?

四、新课教学

1.连通器

(1)连通器的定义

问:茶壶壶咀和壶把与壶身连接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出壶咀与壶身下部相连通后,用多媒体展示茶壶结构图。)

提示学生比较该图片与图1后问:锅炉(水位计)与茶壶的形状、大小不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回答出: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让学生板书连通器的定义)给出几个容器让几位同学到讲台上讲解他是怎样判断连通器的?

(2)连通器的规律

设问:连通器内盛有液体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水面的高低关系后演示:

a.让学生做课本图10—22所示实验,一位同学向装置中灌水,另一位同学使玻璃管升高、下降或倾斜; b.另找三位同学给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容器组成的连通器演示仪中灌水。

问:这些实验中,各容器里的水面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后老师说:我们发现了一条有用的规律。

请学生看书后再连续提问:连通器原理的前提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请学生仔细分析课文、正确回答后板书:

(3)水面相平的道理

①老师演示双手分别握着的两个圆柱体所夹硬纸片AB静止在竖直平面内,提问:硬纸片静止时,两边圆柱体对它的水平力以及对它的水平压强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边听学生回答边板画图2)

②演示:将水片模型置于U形管内,加水使之下移,再从另一管口加水调整“水片”位置,使之停在U形管底部的正中间。提示学生注意两边水面的关系。

问:若再向左管中加些水,塑料片会怎样移动?再向右管中加些水,又会怎样移动?(指名回答后进行实验验证)

又问:要使塑料薄片重新静止在U形管底部的正中间,两边水对它的压强大小应如何?两边水面高低应如何?

再问:若取出塑料片,那它占据的空间会怎样?(启发回答:为“水片”所填完)

再问:这时,该“水片”两侧压强的大小应如何?两边水柱的高低应如何?

交流讨论:指名回答后请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推理过程。(其余同学边看边看边思考)

(4)启发:假如你是一名设计师,如何给一家工厂设计茶壶,如何设计楼房供水系统?(学生抢答)2.连通器的应用:

挂图展示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分析其作用:(1)牲畜自动饮水器。(学生分析)(2)水塔自动供水系统。(学生分析)(3)锅炉水位计。(学生分析)3.船闸(多媒体展示)

(1)提出问题:全世界都关注能源问题,水力是一个重要能源。我国河流水力资源丰富,可以拦河筑坝,以提高水位进行水力发电。但是,筑了坝,船就不能通行。大家想办法,怎样才能蓄水与通航两不误?

(2)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设想后出示或映出船闸示意图,讲解船闸构造。(多媒体展示葛洲坝图像,介绍简况)

(3)启发、引导学生设计下行船通过船闸时阀门、闸门的开闭顺序。

教师操作演示、学生阅读课文后,板书船闸的工作原理:

操作依据:先水流(水面相平),后船行。

下行过程:

①打开阀门A ③关闭闸门C和阀门A,打开阀门B

水──────→水──────→水

②打开闸门C ④打开闸门D

船──────→船──────→船

(①②③④为阀门、闸门启闭顺序)

(4)逆向思维:让学们自己说出船从下游到上游的过程:(学生讲解)

五、巩固新课

1.进一步讨论“创设情景”中问题1(先演示)、问题

2、问题3; 2.船从下游往上行,怎样通过船闸?

学生议论后,指名回答和操作活动船闸教具。

六、布置作业

1.复习、阅读课文;

2.思考:①为什么锅炉外玻璃管中的水面能显示锅内水位的高低?

5.《乡愁》教学过程设计 篇五

《乡愁》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

一、导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离开过爸爸妈妈吗?当离家三五天,或半个月的时候,你们回想家吗?

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原离祖国,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海峡两隔,长期不能见到亲人们,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的眷念。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二、资料助读

1、余光中(1910~)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

三、朗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磁带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停顿、重音)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

教师作简要点评。

4、齐读课文。

其余学生听读,准备点评。

四、研读诗歌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2、学生合作研讨:

⑴《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的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时间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⑵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⑶诗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紧扣了事物的特征。但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3、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4、比较阅读。

5、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容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6、背诵课文:

⑴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自由背诵。

⑶指名背诵。

7、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长新的主题,古诗中有许多象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首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诗人的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分组合作讨论。

自由背诵课文。

五、课堂反馈练习

阅读舒兰的《乡色酒》,完成题目:

三十年前你

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诗中“你“我”所指的对象分别指什么?

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鉴赏诗歌。

六、作业布置

《乡愁》中一个诗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都没想自己是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离别的模糊写清楚。

拓展阅读:《乡愁》学习思路

诗人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组织内容,抒发深深思乡之情。

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一现在的海峡。

小时候离家读书,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所以乡愁诗小小的邮票。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

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

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6.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篇六

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式。但是,可以从各种理论模式中抽取出一些基本组成部分,见下表,如: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以及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这七个基本组成部分可以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从这七个基本组成部分中还可以进一步抽取出以下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或要素):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各种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构架上建立的。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

序号 模式的共同特征要素 1 2 3 4 5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的阐明 学习者分析 学习策略的制定

模式中出现的用词

问题分析,确定问题,分析、确定目的 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

目标的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定目标,缩写行为目标

教学对象分析、预测,学习者寝能力评定 安排教学活动,说明方法,策略的确定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 教学资源选择,媒体决策,教学材料开发

试验原形,分析结果,形成评价,总结性评价,行7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为评价,反馈分析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描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前端分析阶段、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设计教学方案阶段和评价与修改方案阶段。

(一)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美国学者哈利斯(Harless,J.)在196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现在前端分析已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需要分析就是通过内部参照分析或外部参照分析等方法,找出学习者的现状和期望之间的差距,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确定问题的性质,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目标,为教学设计的其他步骤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就是在确定好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借助于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学习者要实现总的教学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形成什么态度。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出学习者所需学习的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能确定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好基础。

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要获得成功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很好的分析,以学习者的特征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学习者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分析学习者学习教学内容之前所具有的初始能力,并确定教学的起点。其中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那些会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对学习者整体情况的分析。学习风格分析主要侧重于了解学习者之间的一些个体差异,要了解不同学习者在信息接受加工方面的不同方式;了解他们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求;了解他们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了解他们的焦虑水平等某些个性意识倾向性差异;了解他们的生理类型的差异,等等。

(二)学习目标的阐明和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

通过前端分析确定了总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并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基本确定了教与学的内容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这就需要阐明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编制相应的测试题。学习目标的阐明就是要以总的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为基础,按一定的目标编写原则,如加涅、布卢姆等的分类学,把对学习者的要求转化为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并使这些目标形成相应的目标体系,为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评价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要编写相应的测试题以便将来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阶段

教学策略的制定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当地的条件等,来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相应的媒体。教学顺序的确定就是要确定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要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示范一模仿法等不同方法的选择,来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传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集体授课、小组讨论和个别化自学三种形式,各种形式各有所长,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各种教学媒体具有各自的特点,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媒体特性以及实际条件等方面,运用一定的媒体选择模型进行适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是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对象等来确定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存在着能适用于所有目标、内容、对象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阶段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工作,就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和媒体教学材料,然后实施。最后要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即进行教学评价。包括:(1)确定判断质量的标准;(2)收集有关信息;(3)使用标准来决定质量。具体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阶段,就是要依据前面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方法,分析学习者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的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相应的修改。评价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的四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这里应强调说明的是,我们人为地把教学设计过程分成诸多要素,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发展和掌握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出发,保证“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间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另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涉及的如环境、学习者、教师、信息、媒体等各个要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我们应在学习借鉴别人模式的同时,要充分掌握教学设计过程的要素,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求,决定设计从何着手、重点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发自己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设计工作。

7.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篇七

一、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失衡”现象

(一) 目的性与目标性失衡。

在教学目标表述中, 常用教学目的描述学习者预期的学习结果, 它规定得比较笼统、抽象, 这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不对称的。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强调了教育结果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相对来说明确、具体、便于测量。对一篇课文来说, 我们可以达到的往往是微观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而不是宏观、总体的教学目的。这实际上混淆了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区别, 把教育目的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这样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的目标, 不便于实际教学时的把握和评价中的运用。

(二) 抽象性与具体性失衡。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不能明晰具体, 而以抽象的、笼统的、模糊的表述替代, 结果就产生了很多操作上难以解决的问题。以生物学“光合作用”为例, 教师将目标确定为“认识到绝大多数的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显然, 这一陈述描述了一个经验事实, 问题在于我们无法观察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执行这一目标, 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自然也无法检测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这是“用不可捉摸的词语” (2) (magicword) 陈述的教学目标。教师们经常这样表述教学目标:“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感”……这种要求是空洞的、笼统的、抽象的, 不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

(三) 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失衡。

随着课程改革理念在中小学的不断实践和渗透, 教师都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 但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很难看出这点。在表述教学目标时, 既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表述 (如“学习”、“体会”、“了解”等) , 又可从教师施教的角度来表述 (如“促进”、“培养”等)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 若将“教”的目标介入其中, 则学生能力是否切实发生了变化, 能不能经得起测量与检验, 就不得而知。这种颠倒了行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设计, 只是从“教”的角度出发, 而缺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查。

(四) 整体性与个体性失衡。

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没有想到要分层设计, 一般都是用一把尺子来要求全体学生。教学目标设置缺乏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区分, 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层次差异, 以及在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要么要求过高, 大多数学生无法接受, 要么目标过低, 使很多学生没有学习欲望。这就在根本上背离了学生个性的要求, 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会影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性, 失去教学目标制定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求衡”策略

编写和表述教学目标要避免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出现种种“失衡”现象, 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平衡各种因素, 使教学目标更具合理性, 更有操作性, 更富层次化, 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区分“目的型”与“目标型”。

1.“目标”源于“目的”。

目标有层级之分, 上至教育目的, 中至课程目标, 下至教学目标, 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 要研究与上位目标的关系, 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 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即使是教学目标, 也有不同的层级:由学年目标到单元目标, 再到课时目标。由于上位目标决定下位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只有清楚它的上位目标是什么, 才能把握住下位目标的基本定位。因此, 适当从“目的”演绎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2.“目标”不同于“目的”。

“目的”的具体化不是把“目标”当成“目的”来设计,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与目的的陈述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例如, “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就是一种“目的型”的表述方式, 这用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并不恰当, 也无法直接指导教学, 更不便于评价。而“在……情况下, 根据……, 学生能创作出……的作品”, 这种具体的“目标型”的表述方式用在具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中, 一方面可以直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另一方面其习得与否, 效果如何, 更能为教师所观察。

(二) 确定目标的“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目标设计与编写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目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从教师角度表述的教学目标, 只是表示了教师的行为, 没有说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陈述教学目标时, 应该将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区分开来, 教学要求强调教师的行为, 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而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即预期学生通过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 内在的能力和情感变化。教学目标必须陈述学生经过教学活动之后的变化, 而判断教学结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正确界定和编写教学目标的方法, 应以期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些什么为依据, 即以学生为目标的主体, 把教学的重心指向学生和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效果。

(三) 目标设计层次化。

1. 形式上的层次化。

在具体化课程标准过程中, 教学目标本身也应具有不同的层级, 从学年目标到单元目标, 再到课时目标, 是一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系统。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要笼统、含糊地将各层次的教学目标相互混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要从上层的学期目标开始, 逐步具体化为单元目标、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方面使自己把握教学的总体进程, 指导教学活动的展开, 另一方面, 让学生了解自己要掌握的学习进程, 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2. 内容上的层次化。

对于不同地区、类型的学校, 同一学校不同起点的学生, 同一个教学内容都会在教学时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因此, 如何了解学生发展的现有起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面对的学生整体的情况, 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 在设计教学目标内容时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四) 目标陈述可操作化。

1. 行为动词的使用。

教学目标的编写和界定, 一方面要使它直接指导教学, 另一方面要考虑使它便于评价。目标设计与编写要用外显行为来界定,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上述提及的“不可捉摸的词语”类似有“了解”、“认识”、“欣赏”等, 这些用来表明内在意识和心理状态的动词, 都是比较笼统和含糊的, 是抽象的内在感觉, 不具备可观察、可测量的特性, 故不宜用来表述具体的行为, 应避免使用这类动词。而“说出、提出、解释、复述、读准、默写、背诵”等行为动词, 对学习结果能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可操作性强, 便于观察和测量, 应该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多加使用。至于“辨别、区分、分析、概括”等词虽然反映内心活动, 但亦有相对应的外显行为的动词, 可以使用一些。

2. 其他限定性词语的使用。

陈述教学目标的语句当然要尽可能简洁精练, 但是必要的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范围限定性词语是不可少的, 它们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例如, 对行为方式、活动条件、学习程度与数量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的需要的词语不可省略。

多年以来, 国内对教学目标的陈述因为缺乏标准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笔者相信, 上述思考尽管还不够完善, 但对克服现行目标陈述所存在的错误和提高目标陈述的有效性有一定意义。

摘要:本文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与表述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失衡”现象, 提出教学目标设计的“求衡”策略, 并借鉴已有的教学目标编写模式, 概括一般的教学目标设计方式, 为教师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计,“求衡”策略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

[2]许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9.

[3]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 (修订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9.

[4]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7.

[5]陈晓慧主编.教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11.

[6]崔允漷.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J].人民教育, 2004, (13-14) :16-18.

[7]王延玲, 吕宪军.论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 :136-141.

[8]王映学, 张大均.论教学目标设计应解决的关键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 2006, (23) :52-53.

8.数学分析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 篇八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整体优化设计

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Ю.K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该理论体现了整体性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它把教师与学生、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学过程中三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效果的取得不再是某种要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要素通过系统结构的变化来实现。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本着这种思想,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我们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形成了规范化的教学过程,创造了一种新型授课形式。

一、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

数学分析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拥有大量的运算公式、法则,对于这些公式和法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和智力加工,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扩大选择优化组合教学法的空间,积极地组织教学过程,我们对教材上的一些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少讲或略讲,而把精力放在应用上,以及对主要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实质的理解上。具体内容包括:三类可积函数的证明,函数中非一致收敛性的证明,傅里叶级数收敛定理的证明,R2上的完备性定理的证明,隐函数存在定理的证明等。同时,针对调整的教学内容,我们编辑了《数学分析练习册》和《数学分析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进行配合使用,其中选择了三种类型的题目:①基本练习题。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②计算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独立解题能力。③证明题和综合题。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的分析问题能力。

在完成典型习题的计算、推理论证过程中,学生不仅回忆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再消化,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从而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每个学期末都通过引导学生作具体总结性的典型习题,来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这里所遵循的是“由薄到厚”的知识积累和“由厚到薄”的消化知识的辩证原理。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分析中的难点——几何图形、数值计算等,我们开发了《数学分析中的数学实验》课件,充实到正常教学计划中,课件内容与本学期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学生使用数学软件做复杂的函数图形、数值计算、数学模型求解,得到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构成了数学分析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内容,多种能力相互交织与结合便形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二、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

对高校来讲,如果说教学过程是整个教育的核心,那么,教学方法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无论对学生知识的获得,还是对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无疑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有了好的教学内容体系,还必须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优异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掌握深透,同时还要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能自如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地组织教学过程,使教学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的几种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以口述形式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有系统、有组织地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用言语传递特定内容,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而学生则要尽可能完整无误地接受教师所表达的内容。例如数学分析中诸如实数完备性定理的证明。在讲授式教学方法下如何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赋予讲授法新的活力,使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以现代教育心理学、教育行为学和教学方法论等理论为基础,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前提下,运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应学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全方位培养和提高的一个系统工程。实现“互动式教学”,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师生平等。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发挥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讲,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不依赖、不盲从、一切以客观真理为标准、积极自信的健全人格。互动式教学法适用于基本概念的讨论,基本运算法则的简单应用等。采取互动式教学法,应注重理論分析思想的启发与引导,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情绪互动、思维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例如极限概念、各种积分概念的引入。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者。

4.归纳-总结式教学法。归纳-总结式教学法主要用来巩固理论知识(具有多侧面的内容及需要加深理解与系统归纳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强化习题练习,形成解题的技能与技巧,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攻克学习难关和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

5.讨论-比较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交互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化、拓宽所学内容,可避免教师“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讨论-比较式教学,可用于判别习题类型,选用不同解法的典型题练习,训练学生由“学”到“教”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及独立钻研能力,培养学生讲课及语言表达能力。

6.直观教学法。在数学分析实验课上通过数学软件编程画出图形,进行数值计算,使解决问题的方式更直观。

7.读书指导法。开展读书指导式教学法,重点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指导他们预习、复习以及阅读课外参考文献资料,查阅期刊杂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8.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在校学生的课程成绩,划分为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基本要求、较高要求、高要求。例如:关于确界概念和确界原理,不强行要求所有的学生一步到位,对多数学生只布置证明具体集合的确界的习题,对较好学生布置证明抽象集合的确界的习题,对好学生布置证明综合类抽象集合的确界的习题。数列极限性质的分析证明,对多数学生可重点讲解其中几个性质的证明,多布置利用这些性质求具体数列极限的习题。对较好的学生,要求能够掌握这些性质的证明方法,并且会用这些性质计算较复杂的数列极限。有关R2的完备性定理的证明只对好学生提出要求。在教学中,经常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原则的优化设计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则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1.启发性原则。利用提示、设疑、解惑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控制,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

2.系统性原则。在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新知识,形成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

3.教学相长原则。即教与学相辅相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动态的信息互动,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及时改进教学,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有利于因材施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中注意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实际问题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提法;其次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应的理论;最后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5.师生协同原则。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为此,教师可将讲义提纲提前发给学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开阔视野;在讲授定义、定理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数學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不同阶段的杰出数学家的贡献;多举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

6.遵循思维规律性原则。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学思维,可以说数学的本质特性就是思维。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使我们经历了数学概念的引入、定理的发现、规律的探求等诸多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分析与直观、演绎与归纳、联想与类比的关系。鼓励学生定期进行章节复习,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归类、延伸和扩展,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的脉络,做到消化理解,融会贯通。

7.遵循数学记忆规律性原则。数学记忆就是要用数学的方法去记忆数学的知识。数学知识的锁链是环环相扣的,没有对旧知识的记忆,就谈不上对新知识的理解,没有对已学过的若干定义、定理、方法的理解和记忆,对它们的运用也将化为泡影。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法的优化组合,选用典型例题与习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8.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原则。学习的独立性是指学生完成智力活动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的自主程度。缺乏独立性的学生只能经过别人的提示、暗示或参考某些例题来思考问题,一旦遇到新的问题,则将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选用有一定难度的典型证明题、计算题让学生做,作业要独立完成,不要抄作业,这对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有益处。

四、结语

9.科学与技术教学过程设计 篇九

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科学与技术》课程本身内容杂、难度大,因此,必须在组织学生认真自学的基础上,加强辅导课和形成性考核。

1、自学

首先,学生应根据文字教材,中央电大在线平台上的《直播课堂》、《VOD点播》、《IP课件》和天津电大在线平台上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辅导、教案、练习题、考试指南进行自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导学。导学应包括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练习题和思考题、网上资源和音像资源的使用、自学时间等项内容。对学生的自学(包括小组学习)应进行跟踪检查,及时了解自学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也要自觉地重视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由于该课程难度较大,因此,自学时间应不低于计划学时的2倍。

2、协作学习

学生要根据独立位置、工作关系、互联网等方便条件自愿结成协作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弥补工学矛盾给学习带来的不足,互相讨论问题,互相请教问题,进行教学信息、学习信息、作业解答和考务信息的沟通。共性问题可以请教师给与解答,向教师咨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心理咨询等。

3、辅导和答疑

在学生认真自学的基础上,要抓住面授辅导和答疑环节。

辅导辅导课是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的重要环节。辅导课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训练式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培养。由具体办学单位负责聘请老师对学生进行面授辅导和答疑,面授课应不少于45学时。建议辅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尽快掌握主要教学内容。

答疑个别答疑一般可通过在线“课程讨论区”答疑、电话答疑、QQ和电子信箱几种形式进行,根据课程进度在“课程讨论区”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答疑。实时讨论主要根据课程学习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设问进行实时讨论,学生要密切注意实时讨论时间。也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答疑。在电大在线平台上公布辅导教师答疑电话、电子信箱地址、定时答疑时间表。

深入学习小组进行答疑。可以给学习小组留任务,要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包括学习方法、答疑解难、心理咨询等,还要指导协作小组如何开展活动,怎样充分利用学习小组进行助学。

学习安排

4、教学评价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学期总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合计形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5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均达到及格标准,方为课程考核合格。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充分发挥电大系统教师群体的优势,把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核说明

形成性考核由五次形成性作业组成,共计50分,占总成绩的50%,其中一次简述题;一次专题讨论题;一次综合思考题;两次客观测试题。

每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

所有形成性考核试题均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

最迟提交

序号 内容 形式 发布时间

时间绪论 简述题 第四周 第五周 20%权重第一章 第六章 专题讨论 综合思考题

填空题、单选题、第八周 第九周 20%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20%测试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20%测试 填空题、单选题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20%

(二)终结性考试

1、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把握程度,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2、考试说明

终结性考试50 分,占学期总成绩的50%。每学期末,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考试时间,统一编制试题,地方电大负责组织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3、考试题型

终结性考试采用四种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1)填空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共10题,每题2分,20分)

(2)单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答案准确无误。(共10题,每题2分,20分)

(3)简答题:检查学生对重点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共6题,每题5分,30分)

10.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篇十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的重点之一。它既是前两章知识的运用,又是后几章的总指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中要把各个步骤讲清楚,每个步骤不必讲得太细。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分组讨论和亲自制作模型及课堂测试、评价等活动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掌握设计的方案构思方法,初步培养制定方案、制作模型的能力。5.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感受测试成果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模型制作。难点:方案的构思和呈现。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小凳模型和原型。教学过程:

一、导言:

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长的过程,一切自有其生长的机理。人类的设计也是如此。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开放而有规可矩的原则,是人类设计生生息息、不绝江河的重要保证。

二、新课引人:

展示上届学生制作的模型或原型(凳子、小房子、轮船、坦克、步枪)

分组讨论、交流:如果这些作品是你制作的,你在制作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总结:选择材料。在材料上画出各部件图。加工各部件。粘合各部件并组装。

三、教学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他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开展各项活动。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马上行动:阅读陈晨等同学在设计的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所进行的工作,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环节和具体工作内容

(1)调查需求:组成小组,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进行实际调查。(2)分析信息: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各统计结果绘制成相应的图表。

(3)确定项目:进行讨论,确定便携式小凳作为设计项目。

(4)设计要求: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 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3、成 本不高于5元。组织同学讨论并完成“马上行动”。

2、制定设计方案

(1)收集信息: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阅读陈晨等同学收集信息的情况)

(2)设计分析:面对收集到的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阅读关于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分析问题)(3)方案构思:方案构思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它要求我们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阅读关于:材料、结构、连接方式的资料)(4)方案呈现:构思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常常是模糊的,零散的,要用草图将其视觉化和综合化。(展示课本A~D方案草图)

(5)方案筛选: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后,就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如:方案C1、2、3)同学思考并回答:

在学完“技术的专利性”后自己所设计的作品是怎样制定方案的?

3、制作模型或原型

一般情况,模型或原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即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能否达到 预定的设计要求。(技术试验)

评估:在测试的基础上,还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这种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

优化: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既要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的记录,也要重视对公众意见的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公众:专家、用户、潜在用户。)增加结构强度、美化外观。

马上行动:(展示上届高一3班王旭东同学制作的房子模型。并组织讨论)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正确使用和维护既可使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产品使用说明书(展示课本便携小凳使用说明,并总结简单说明书的构成)

1)、产品简介 2)、产品构成 3)、技术指标

4)、使用方法 5)、注意事项 6)、使用范围(便携式小凳使用说明书)总结:

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一项具体设计中,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我们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四、练习与作业

1、教材56页的讨论题,请大家认真讨论。

2、练习第2题留为作业。教学反馈与反思

通过预习制作模型的过程和课堂上的测试、评估及对原型试坐的体验,使学

生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初步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也对学习通用技术有了很

11.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篇十一

一、落实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途径

目标的制定仅仅是一个计划,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前提,能否达成此目标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实施途径。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伴随着掌握知识的过程形成的,但知识的获得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亲身感受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体会它经历了哪些智力活动,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以保证“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感悟。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比较主要的三个途径。

(一)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实验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是学生获得科学实验方法和发展化学学科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组织有效的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研究思路与方法,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必修1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包含了要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等),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但性质的学习不是结果的呈现,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同时也能在实验活动中落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即通过钠与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学会对化学实验的有序观察。

具体实验活动设计如下:首先学生实验活动,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尽可能多地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如何解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并思考回答问题:现象为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最后消失,溶液变成红色。解释是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显碱性。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自主建构了钠的物理性质,真实的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然后教师适时地设置问题:请问你观察实验现象是按一定顺序还是随便观察?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注意体会实验的方法。学生回答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观察的,也就是反应的前后顺序。这时教师应该再次利用实验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设置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呢?请大家再做一次实验,仔细体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意义,同时寻找其他的观察方法。最后学生再次实验,体会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方法,并找出空间顺序、状态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通过上述实验活动的设计,不仅教会学生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更能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时间顺序: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空间顺序:反应装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状态顺序:“海陆空”=“固液气”。该观察方法几乎适用后续学习中的所有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只是不同的实验侧重点不同。

实验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例如Fe3+的检验方法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活动如下:环节一,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让学生观察两种溶液的颜色,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环节二,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分别向两只试管中滴加2mol/L的NaOH溶液,并观察现象,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的;环节三,将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稀释20倍后,用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鉴别哪个是氯化铁溶液,这时教师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KSCN溶液,学生观察现象,一只试管溶液呈血红色,教师讲解Fe3+能与SCN—结合成红色的Fe(SCN)3,而Fe2+则无此性质。Fe3+的检验:Fe3+ + 3SCN— = Fe(SCN)3(红色);环节四,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比较几种Fe3+检验的方法,分析溶液的浓度都比较大,可以从颜色上或加入NaOH溶液,通过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来鉴别铁盐和亚铁盐的溶液,当两种溶液的颜色均接近无色即溶液的浓度很小时,我们无法从颜色上或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鉴别铁盐溶液和亚铁盐溶液。此时如果滴加KSCN溶液,就很容易鉴别它们,说明用KSCN溶液检验Fe3+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掌握Fe3+检验的方法,还能提高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形成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知识的学习是中学化学课程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应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要想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它们,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利用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在利用问题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时,设置的问要具有吸引力、启发性、逻辑性、阶梯性,并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比如在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利用问题讨论活动,初步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以指导元素化合物新知识的学习。

具体问题讨论活动设计如下:

问题1、下列变化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请同学们写出这些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上述物质分别属于哪种类别?

3、小组讨论:请大家根据这两条转化关系式,归纳出其他类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小组归纳: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

4、BaO是碱性氧化物,请归纳其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通过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使学生明确了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发展了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当分类、类比这种化学学习方法被学生掌握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指明了方向,用分类的思想来学习化学,不仅可以使化学更加简单,也可以预测物质未知的性质、用途。基于上述案例的设计过程可以说明,通过把隐含了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并作为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索空间,让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问题讨论来解决问题,而化学学科科学方法的学习始终置于问题的情景脉络中。

(三)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数据、图表是一种信息给于方式,利用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教学,这节课知识层面主要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和特征,但我们可以选择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2-20的内容,逐步形成平衡的概念和特征,这样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分析图表中感受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形成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借助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读图分析问题的顺序。再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所以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所以逆反应速率刚开始也为零,从图上看也是从坐标原点开始。

(2)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为什么正反应速率逐渐较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提示:此时反应速率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引导学生结合图像分析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关键是抓住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变化。

(3)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为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指哪一速率?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的v(正)和v(逆)应理解成同一物质表示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正因为指定某物质的消耗浓度等于生成浓度,浓度不再改变,这是化学平衡建立的本质原因,浓度不再改变又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是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依据。可逆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特征结论很简单,也很容易记忆,直接告诉学生,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但却失去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的机会。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方法的获得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这些方法对学生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更重要的迁移价值。所以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二、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必要保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地体验了学习过程,并掌握了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才能达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反思,主动地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和知识从另一角度,以另一方式进行再认识。学生的自我反思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方法并内化为个人能力和学科素养。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掌握的不仅仅是零散的事实性知识,而是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念。

例如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中,要及时的注重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进行反思,从而让学生理解周期律的本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问在元素周期律这节课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不同的学生思考后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甲: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学生乙:除第一周期外,周期表中每一周期都是从活泼的金属逐渐过渡到不太活泼的金属元素,再到非金属元素,最后到性质极其稳定的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学生丙: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学生丁:周期表的主族元素、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都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甲、乙、丙三名学生都体会到了本节课内容的一部分,而丁学生则从元素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紧扣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来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真正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内涵,丁学生的反思过程不仅仅提升了他本人的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也起到促进作用,在反思过程中能更加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对今后的其它元素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和领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通过实验活动,问题讨论活动,数据、图表分析活动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并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自我反思。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并积极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广州市育才中学)

12.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篇十二

1. 要研究课题特点

教学内容是进行能力训练的素材和载体, 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不同的能力, 在其功能上会有所差别。例如立体几何有关内容, 在培养和训练空间想象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是其他问题无法相比的,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为突出能力培养, 一定要从教学的内容出发, 研究教材内容与有关能力的关系, 充分发挥某节教材内容对培养某项能力的特殊功能, 使能力培养落在实处。

2. 分析班级的整体状况

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速度、课堂气氛都有差异, 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考虑能力要求时, 应随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所区别。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时所设问题的大小、难易程度也要因学生而异。

3. 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虽然每个教师都接触过, 但每个人理解的含义不尽一致,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知识环节的教学任务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方式。从教学活动方式的本质看,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议论法、自学读书法、练习法等, 它们有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中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法, 一般要依据教学目的、教材要求、课型内容、学生水平、教师能力、教学条件等多方面考虑。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4. 要考虑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阶段与主要步骤

目前,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 一般已明确不论采用何种结构模式, 归纳起来教学过程都大致经历五个基本步骤与环节: (1) 诱导学生动机; (2) 讲解领会新知识; (3) 巩固新知识; (4) 应用新知识; (5) 检查教学效果。当然, 具体到某一节课, 它就可能只是把构成上述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步骤, 或这一步骤的某一方面要求为重点。但若从该节课的本身来看, 也同样能具备上述过程的各个步骤。

总之, 课堂教学设计联系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

上一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下一篇: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