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名师工作室总结

2024-07-14

2016名师工作室总结(共15篇)(共15篇)

1.2016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一

时间总是无意中匆匆地,眨眼,2016年和结束。在今年,我紧跟主人的领导,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自我完善。虽然没有突出的成就,但收获也很多。现在一年的研究总结如下。

首先,坚持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这本书是沉默的老师。工作室今年为我们买一个阅读教学任何东西,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教学教什么和其他书。这些都适合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今年,我主要读小说教学教了什么,一个新的概念风格意识渗透了我的脑海。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什么是正确的小说阅读?什么是正确的小说教学?从书中,我不仅了解小说教学要注意的人,情节,环境,主题,而且还要根据不同小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积极参与工作室活动,加强活动

在工作室的每个活动是明确的。每个班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然后由大师的专业指导,每次参加工作室的活动,可以进入一个完整的学习心理。今年下半年,我们小组讨论了少年Runtu的一堂课教学。通过这一课,我明白小说不仅关注小说的四个要素,而且关心每一个独特。Juvenile Runt文本Runtu语言是重点,从Runtu语言既可以感受Runtu的生活环境,也可以体验Runtu的性格和质量。在此基础上,主人也引导我们注意独特的标点符号。Runtu几次在结尾的词被省略,段落标点出奇地一致,所以这是一本小说应该关注的焦点。在硕士的指导下,我们的小组成功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在工作室的其他团体也把飞行的恐龙推向蓝天,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叙事文字;那绿色野餐虎,为我们展示什么散文教学。程式化的意识的种子在我的心里。

在今年,我尝试突破自己,开始积极参与更高层次组织的各种活动。曾参加阜岭区小组阅读讲座比赛,阜陵区基础教育论文比赛,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比赛等活动。虽然我的成长步伐太慢了,但我相信只要前进线,那么 必须能够进步,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2016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二

会议由公司行政总监刘颖女士主持, 全体同仁通过视频回顾了公司2015 年的辉煌时刻。总经理袁学恩先生针对公司2015年整体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就2016 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部门领导总结汇报各部门2015 年的工作情况, 并探讨了2016 年的工作方向。会上对2015 年成绩突出的团队及优秀员工进行了表彰。

总结大会后公司举办了2016 年迎春联欢会, 联欢会以主持人联唱开篇, 以《美猴王变脸》压轴, 为全体员工送上了一台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3.2016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三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站在2016年的年头往回看,绵延而来的不仅是这个学期的一段路径,还有那更远更长的来路。所有的今天都是建立在无数个昨天的基础上的。这一路走来,我们的串串脚印清晰可见,最初的稚拙也渐趋向成熟。这一学期,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颇给人静水流深之感。

一、删烦就简,重点突破

本学期的活动可谓删烦就简,重点突破,主要围绕《基础教育不同阶段记叙文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省级课题的深度研究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课题研究不同于别的课题研究,是不能仅仅做理论研究的,任何的成果的取得,都必须从真实的教学中来。这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进行记叙文教学序列的课例研究,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的课例研究更加突出“序列化”,焦点更加集中,着力增强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蔡敏老师和姚惠玲老师分别承担了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的同题课例研究——《记一件有趣的事》,教学效果非常好。对课例的探讨交流也是紧紧围绕本学年段序列化设计的合理性和达成效果进行的。而对学生习作的收集分析,让我们能真实细致地了解教学的实效性。这种全方位的课例结构为课题的有效研究奠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另辟蹊径,别样收获

我们工作室成员中高中老师较多,而课题研究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年段,小学、初中的课例研究捉襟见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导师提议,另辟蹊径,尝试让高中老师到小学、初中上课。

这个尝试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对于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来说,跨学年段上课听课,不仅是一种直观的全新的体验,角色的互换,更易让人深入去思考不同学年段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序列化的衔接和呈现,序列化教学不再是各个学年段站在自己位置上割裂式思考下的抽象名词,而是彼此贯通后的具象思考。这是这个学期这种创新尝试带来的最大收获,也是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没有预想到的价值巨大的收获。

三、交流互动,砥砺前行

这学期我们工作室与桐乡一中的沈**老师中学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交流互动。我们交流了解了两个工作室的建构工作情况,观摩探讨了《“定点抛锚式”作文序列教学之“微画面之美”》课例,并对当前作文教学交换了彼此的看法。两位导师切磋论道,名师境界令人仰望。这种专业领域的务实交流,对两个工作室的成长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次全员研学之外,工作室的蔡**、童**、张**三位老师还有幸参加了首届中国新生代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自己饱受教益之余,也给其他学员带回了大会精髓,让大家有机会共享精神大餐。

独学无友,不如交流互动,一起砥砺前行,方能登高望远。

四、厚积薄发,成果硕然

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工作室良好氛围的浸染下,这个学期,工作室的学员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平时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宣城市中学语文三项评比中,范**老师的《高中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获一等奖,王**老师的《点亮风中的一盏灯》获二等奖,蔡**老师的《得淡泊者得自由》获三等奖,张**老师的《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初探》获三等奖,姚**老师的《慧心巧思,创意无限》和《仁者的反思,智者的呼唤》均获三等奖。除论文获奖外,李**老师的文章入选《诗意的红烛——安徽教师散文百家》,《散文复习学生自主命题(语句含义题型)教学设计》发表于《学语文》;范**老师的《优等生也需要“善待”与“等待”》发表于《教育文汇》。在宣城市的优质课评比中,王**老师获二等奖,范**老师获三等奖。在骨干教师评选中,张本辉老师被评为第五届“宁国市骨干教师”,李**老师获“宣城市骨干教师”称号。在课题研究中,李**老师既负责的《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后,又申请了《有效开展小学书法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课题。同时,工作室的各位学员都获得了不同层次的表彰。

这些成果都是大家平时的工作研究中自然结出的,厚积必会薄发,理固宜然。

所有的绚烂终会归于平淡,而这种平淡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绚烂。工作室行进至今,已滤去新鲜,抛却热闹,直抵本质。有了两年半的积淀,相信在最后的一年里,我们能达成当初加入工作室的初衷,纵然不能成为名师,也能一直行走在成为名师的路上。

我的板书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4.2016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四

月 报

(总第23期)

月报报送时间:2016

年6月

蹇玉伟名师工作室编撰

2015-2016蹇玉伟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结伴同行 共铸辉煌

一年来,工作室在市、县名师办的督促和指导下,在学校工作积极的配合下,全面搞好了各项工作。一是充分借助市、县主管部门和学校搭建的教育教学教研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广元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二是工作室始终秉承一个理念:整合一个团队、带好一支队伍、辐射一个区域,并把培养工作室成员、中青年教师和带好剑阁县初中化学这支教师队伍作为工作重心之重,不断引领他们的专业发展,努力让工作室成员铸造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的团队;三是本工作室成员年青精干,常年奋战在初三化学教学第一线,针对他们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工作的满腔热情,工作室充分利用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这块主阵地,让大家一起学习,相互观摩,围绕问题和课题研究大胆质疑,切磋交流,共同提升,从而形成了潜心执教,静心研讨的教育教学教研好风气。下面,我将本工作室一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视理论熏陶,不断提升团队的理论素养

为了满足工作室全体成员的专业发展需求,本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一是坚持读提升理论修养的书籍,如:《四书》、《五经》、《道德经》等;二是读化学专业书籍,如:《化学课标》、《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等,使大家在国内外教育名家、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名师的阳光雨露中,不断吸收营养。

目前,读书已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习惯,大家在妥善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

矛盾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努力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工作室也在加强对成员考核督促的同时,积极为他们的提供学习条件,这也为工作室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工作室严格按照《市、县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严格要求所有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不断丰富自我。大家不仅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细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书籍,并在工作中尝试着把专家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形成各自的生本教育教学风格。

二、不断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

1、本工作室集体修订了《工作室各项管理制度》。如:《工作室主持人职责》、《工作室成员职责》、《工作室资料上交考核办法》、《工作室活动考核办法》等。并继续推行主持人倡导的“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改”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示范引领,同伴互助,以教研促教学”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了学习研究《化学课标》,读“教材”、“教法”,做中考化学试题,以及实践构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努力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2、制定了2015—2016本工作室工作计划,并在工作室第一次集体活动时间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讨论通过。并提出学年具体要求:每位成员今年要自学研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和《教育激扬生命》两本教育专著和学习一本化学教育专业书籍;每位成员每人上好一至两节区或县以上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完成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每位成员每人在校内外听评课20节以上,力争把自己锻炼成为会上课、善交流、能反思,具有良好中学课改理念的思想型、自主型、学习型初中化学教师,从而引领全县化学教师的共同成长。

3、充分利用创建的名师工作室“新浪博客”、“百度个人空间网页”、“名师工作室QQ群”等,搞好教学教研交流和引领示范,努力为全县化学教师搭建更广泛的学习交流平台。

4、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室的各种活动资料,并认真的进行了归档。

三、常规教研工作,继续有序开展 1、2015年9月17日,召开名师工作室会议,学习本工作计划,安排名师工作室学各项具体工作。2、2015年9月29日,在市教科所王锡安副所长的指导下,开展了“学问”、“思辨”、“笃行”三级弹性单元教学有效教学模式。工作室上研究课教师:李金莲;内容:分子和原子。3、2015年10月16日,同课异构打磨课活动。工作室上研究课教师:李金莲,内容:水的净化;赵倩老师,内容:水的净化。4、2015年11月6日,工作室开展送教薄弱学校教学活动。送教学校:剑阁县演圣小学。工作室上生本研究课教师:张柳蓉;内容:离子。会议发言:蹇玉伟,内容:对“生本教育”和“三级弹性单元教学模式”的思考。5、2015年11月11日,工作室开展送教薄弱学校教学活动。送教学校:剑阁县汉阳小学。工作室上生本示范课教师:蹇玉伟,内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6、2014年11月30日,中江县学习考察团与我校交流活动。工作室上公开课教师:赵倩;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7、2015年12月24日,工作室成员赴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开展观摩学习交流活动。8、2016年3月22日,工作室成员参加生本教育研讨培训会。地点:剑门关小学。9、2016年4月14日,剑门中学第五届教学节“请进来”交流活动。工作室上公开课教师:李金莲,内容:物质的鉴别;田恒老师,内容: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10、2016年5月11日至12日,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成员参加“2016广元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展评活动”。工作室上优质课展评教师:卢永金,内容:燃烧与灭火。工作室观摩成员:张柳蓉、邓竹两位老师。活动中,主持人被聘为评委,认真评课、议课,工作室成员成员卢永金老师代表剑阁县参加赛课,其他成员张柳容老师、邓竹等作为观摩教师认真学习。通过活动,大家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专业素养也进一步提升。

本次活动,工作室团队获得较好的成绩。卢永金老师代表剑阁县参加赛课荣

获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并被广元市推荐参加省上优质课赛课活动。11、2016年5月16日至19日,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工作室全体成员对“剑阁县的初中化学教师队伍和初中学生现状水平”进行了调研,完成了调研报告。12、2016年5月20日至6月10日,主持人参加了广元市初中化学中考命题活动。

四、通过活动交流,搭建了成员研究、学习、发展平台

一年来,工作室积极为大家创造条件,为全体成员提供广阔学习、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名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本学年工作室成员外出听课和参加研讨活动13次,人人都有较大收获。本学年开展大型教研活动4次,一是参加元山教办举行的“生本教育”推进会活动;二是参加剑门教办优秀生本教师“生本教学”展示课活动;三是参加剑门中学“教学节”优质课交流活动;四是参加2016年广元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大型活动中让部分成员脱颖而出,张柳蓉老师、主持人、李金莲老师、赵倩老师、田恒老师、卢永金老师分别上研究课,深受同行好评,主持人本荣获剑阁县“生本优秀教师”,卢永金老师荣获广元市优质课展评“一等奖”,李金莲老师荣获剑阁县“师德标兵”。

在常规的主题研讨活动、一月1次工作总结活动、一周一次学科教研活动、每天学科组备课活动,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和不断锻炼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可以说,活动不仅拓展了大家的视野、开阔了胸怀、增长了见识,而且每一次活动都能让大家受到启发和教育。每一次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率及成功举办都让大家感受到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团队,是一个“求真、务实、团结、向上 ”的学习共同体。虽然大家来自全县不同的学校,但是在活动中大家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真心和热情。又一年来,让我们再次深深体会到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也让我们共同享受着美好的化学教育教学生活。

同时,坚持教研促教学,继续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本学年工作室在研省级科研课题1个;市、县级的课题各1个,承担市级公开课1节,县级公开课4节,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学年工作计划。

五、坚持开展好送教薄弱学校活动

本学年,工作室坚持搞好一年两次送教薄弱学校活动。2015年11月6日,工作室开展送教薄弱学校教学活动。送教学校:剑阁县演圣小学。工作室上生本研究课教师:张柳蓉;内容:离子。会议发言:蹇玉伟,内容:对“生本教育”和“三级弹性单元教学模式”的思考。2015年11月11日,工作室开展送教薄弱学校教学活动。送教学校:剑阁县汉阳小学。工作室上生示范课教师:蹇玉伟;内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六、积极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本学年,工作室继续借助学校省级课题研究平台,搞好初中化学三级弹性单元教学模式研究。

基本模式:“学问、思辨、笃行” 三级弹性单元有效教学模式。本学年,在工作室主持人带领下,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学问、思辨、笃行”三级弹性单元有效教学研究”模式,共同研讨,并不断总结修改化学有效教学模式。修改如下:自学:自读感知、独思明之;合学:合作感悟、讨论慧之;群学:展示点评、拓展升华。

2、研究生本课堂,提升学科教学效益

名师工作室成员在积极学习各学科教学模式的同时,深入学习其他各学科生本教学教学模式,不断走进他们的课堂,积极学习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本教学理念,努力铸造各自独特地化学生本教学风格。

3、示范引领,名师工作室成员带头上生本示范课、交流课、研究课、优质课、竞赛课。本学年工作室成员工作室成员有6人,区、县以上上公开课10节。不论在课题研究,还是在生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大家都能够在全县的化学教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七、充分利用课题研究,解决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工作室成员针对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参与省级课题《“学问、思辨、笃行”三级弹性单元有效教学的模式研究》,市级课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初中学科有效教学研究》,县级课题《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大家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大胆实践总结,真正把教育科研落到了实处,真正做到了“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使得工每位成员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学习中得到提升。

八、搞好党建工作

本学年,主持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不断加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是坚持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好“两学一做”活动,二是搞好“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工作。

总之,一学的工作结束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我县其他优秀的工作室相比,我们还相差较远。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努力把本名师工作室创建成一个市、县优秀的团队,以不辜负市、县领导对我们的厚望。

5.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五

承载着名师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学校领导的关怀,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正式启动。一路走来,已有半年之久。回眸工作室的历程,我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

一、理论积淀,提升素养

我们有计划地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充实自己,并努力做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我们的工作室中,内容有教学案例、学习体会、读书心得、论文等等,可谓百花齐放。这些都是我们的学习成果,是我们 “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过程。名师工作室,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并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二、乐于求索,积极科研

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后,我积极参加各项实践交流活动,获得了很多与同行合作的机会,进行了很多理论上的探讨,积极探索了新的教学路子,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平时认真阅读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加强网络与课程整合方面的研究,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作用,能自制网页,探讨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整合,自制精品课件,经常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尽可能发挥在校语文教研组长及名师职责,帮扶新晋教师迅速成长。每次教研活动,老教师不遗余力地帮扶我,而我们也毫无保留传授着积累的点滴经验。作为名师工作室室长,我觉着这既是职责更是荣誉。

三、课题研究,解决问题

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我校青年教师走“科研兴师,名师强效”之路。针对新课程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根据青年教师实际情况,申报了课题《农村教学课堂多视角互动评课》,该课题正在等待明年上半年县级验收;课题研究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课堂教学也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把“科研兴师”落在了实处。

四、课堂教学求本真

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要载体,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这半年里,我认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在每一次教学研讨中,形成了可喜的研讨氛围,将点评重点从夸亮点转移到指出不足之处,大家各抒己见,真诚地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的韩莎老师上的汇报课上,韩莎老师针对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特长,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精心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多角度的读,深入细致的想,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欣赏语言文字,学习读书方法,感受人间真情。课后,组织语文组教师开展了热烈地多视角互动评课、议课活动——如何真正落实高效课堂。每位老师都从教法、学法上各抒己见,进行大胆地剖析,激烈地讨论。张校长还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努力打造简单而实在的高效课堂。

五、展示交流,搭建发展平台

本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为学员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的舞台。让名师与名师、名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半年来,本工作室成员外出听课和参加研讨活动多次,取得了不少的收获。这些学习交流活动,使学员们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增长了见识。正如成员方静玉老师在5月份毕业班交流会上发自肺腑之言“作为一名有想法的年轻人,我们不能庸碌,名师工作室给了我们一个成长的平台,在这里让我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我觉着意义重大”。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是每次活动我们都能感受到各学员之间彼此的真心和热情。在网上交流群众,我们各自探讨着教学上的困惑和教后感想,我们感受着学习的过程,也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半年来,我们工作室在学区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开展多次活动:如4月10日在泉水开展送交引领教学教研活动;成员方静玉老师在保全学校送去优质示范课;5月22日在龙门镇中心小学开展的2014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等,均获得大家的好评。

一次次的活动不但记载了我们的成长的足迹,还带动了所在学校语文老师的共同成长。老师们共同参与,都感受到了工作室浓郁的研讨氛围。

回首半年来走过的道路,我深感充实与快乐,内心充满感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扎实地学习,反思、践行,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方向前行,实现工作室共同的愿望:展示语文工作室的风采,树立起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一面旗帜,发扬一种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执著追求的精神!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6.名师工作室的存在价值 篇六

一、是什么——名师工作室的定位

关于教师职后有组织的继续教育,目前来看, 系统性的工作大致有三类:一是专门培训机构(师范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组织的培训;二是教研部门组织的区域性研培活动;三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校本研修。专门培训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集中时间长,培训内容多,参培人员来自不同地区。其优点是离职学习,理论熏陶,内容广博,利于集中精力静心学习,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利于培训的展开和深入;缺点是容易面面俱到但浅尝辄止,缺乏个性,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由于集中时间较长,不可能经常组织,因此培训大多处于“一锤子买卖”状态。 教研部门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优点是短平快, 主题突出,一事一议,案例鲜活,参与面广,缺点是活动本身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三天,除去报到、 观摩,真正研讨的时间较短),间隔时间较长,存在研讨成果无法及时总结提炼和传播等问题。学校的校本研修,优点是制度化,人员固定,研修内容可以系列化,计划性强,缺点是同质性强,参与人员单一,视野局限性大,研修方向和内容容易产生功利性倾向。

21世纪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研修模式———名师工作室(或者各类研修工作室),开始在上海等地兴起,并逐渐扩展到全国。但是,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并不充分,以“名师工作室”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章,新闻报道多,实践描述少,理论探讨极少。要促进名师工作室这类新兴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必须跟上。

(一)成立名师工作室的目的是什么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由“名师”和“工作室”组成的复合概念。所谓名师,并无一个清晰的界定。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名师”通常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这种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内部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一是职业道德,名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二是专业素养,名师必须是自己学科领域的专家,知识广博, 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深厚,教学技能高超;三是教学业绩,名师必须是当地公认的教学名家,深耕当地, 桃李芬芳成绩突出,在同行、学生、家长中享有崇高威望;四是团体精神,名师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甘当人梯,不掠美,能奖掖和提携后人,不虚饰,能诚心诚意地帮助团队成员。其外在表现则是拥有一些公信力较高的学术头衔或荣誉称号,如特级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

工作室的概念,也无一个明确的界定。从概念的组成可以判断其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规模不大,从几人到十数人不等;二是基于共同的理想、愿望、追求而共同努力,“工作”当作名词,与“任务”同义,“工作”当作动词,与“操作”同义。由此我们可以把名师工作室定义为由名师领衔主持的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而组成的学习实践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学习名师,即总结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炼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二是培养名师,即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展示、教学示范,选择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提升工作室其他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使之快速成长。

(二)名师工作室与其他教师研修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名师工作室大都具有较强的行政组织色彩,从工作室主持人(领衔人)的确定,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遴选,大多由区域内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内部的工作室也由学校牵头组织。 这种组织管理方式,在保证名师工作室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产生了几个亟待澄清的问题。

问题一:名师工作室与校本研修的区别与联系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要素, 现场研究、行动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学习途径和研究形式,名师工作室的基本理念和研究形式与校本研修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校本研修大多是以一所学校内部的教师为基础成员,研修成员朝夕相处,以学校一级行政组织(教研组、备课组)为支撑开展活动,研修内容多结合本校实际,具体而微, 层次上属微观研究。名师工作室成员跨校、跨区域, 构成范围较广,集中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研修内容在现场观摩后,更多要求总结反思既注重实践操作又注重理论探究,思辨色彩比校本研修厚重,这是处于中观层面的研究,运行得好,可以帮助成员解决工作经验局部狭隘性的束缚,比较全面地把握教学实践的量和度。

问题二:名师工作室与教研部门有组织的教研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参与面更广,主题更集中突出,形式多样丰富,信息量大,参与人员各得其所,这是其长。其短处在于参与人员层次参差, 内容要求难以兼顾,活动中,大部分人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旁观者多,主动发声者少,活动后的总结反思乏力。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正好与教研部门的教研活动形成互补。一方面,名师工作室依托各地区教研部门的活动平台,动员成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广纳信息,带着问题观摩学习,为名师工作室的专题活动准备素材;另一方面,名师工作室规模不大, 可以就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并能及时组织现场教研,形成“发现问题—行动解决—深入研讨”的逻辑链条。

问题三: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与教研员 (教研组长)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教研员(教研组长)是一个地区(学校)学科教研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名师工作室的主持(领衔)人与地区教研员(学校教研组长)有时是一身二任,更多的时候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全局来看,教研员对地区学科建设的现状、师资配置与发展培训状况显然比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要了解得多,因此,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地区教研员联系,寻求支持,特别是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实践等方向性问题方面,要与区域性工作协调,做到与地区学科发展要求同步。

二、做什么——名师工作室的任务

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体目标是督促教师个人成长,促进教师群体发展。但是这个目标太宏大,如没有具体内容作支撑必然是海市蜃楼。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有所取舍。

根据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管理经验知识。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可以通过在校学习传授而获得,而实践性知识则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与教学现实情境的有机融合,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关于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成败的实践性知识,是无法在狭隘的个人世界里构建出来的,也无法通过被动培训来获得,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建立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摸索过程,教师专业知识的构建应当在开放的环境下,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对话和交往,形成知识资源库, 从而实现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集实践和研究于一体,应该把对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置于首位。下面笔者结合实践性知识的特点来探讨组织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过程。

实践性知识是存在于情境的经验性知识,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一个步骤是组织课堂观察,开展现场研究。这种课堂观察不同于教师的日常听课,要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工作室主持人可以将成员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事质性观察,一部分从事定量观察,两类观察均应有相应的记录表。笔者曾设计了“课堂观察教学进程记录” “课堂观察教学行为记录”两个观察表,前者按教学正常进程记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并尽量详细地将观察者对教学活动的即时感受记录下来,属于质性观察范畴;后者按一定的时间单位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每种行为在相应时间框内打钩,如同一时间段有多种行为发生,则同时记录,属于定量观察范畴。由于实践性知识相对于理论性知识来说缺乏严密性和普遍性,更多的是“临场处置”“随机应变”,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底,因此通过这种观察,研究者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零散的教学问题,如师生双边活动的时间分布、教师处理教学事件的机智、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等关键问题进行现场观察, 归类分析,从中发现教师的学科知识基本功是否扎实、学情与教学实施是否相符、教学进程的展开是否合乎逻辑、教学节奏的调控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是否及时等带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性知识”状况,为挖掘“共性知识”奠定基础。

实践性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而积累起来的知识,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二个步骤是开展 “案例分析”,进行案例解剖。案例分析前,质性观察者和定量观察者应将观察记录进行简要统计,校对讹漏,取得相对一致的观察结果。案例分析相对于常规的评课议课,更强调过程的完整性和片段的准确性,对记录不太清晰之处,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环节进行回放。其分析的出发点要立足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分析的切入点很多,如: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采取了那些有效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个体学习、竞争性学习的组合是否合理?合作学习是否真正开展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体现存在感?如何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处于边缘状态的学生应如何及时关注并带领他们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怎样判断学生学习的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的主体性知识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释疑解难?分析视角很多,但主持人必须要有大局观,引导教师既从教学整体思考问题,树立整体意识,看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学习质量,帮助教师跳出斤斤计较于孤立事件的框套。 同时,又从教学细节切磋教学技能,特别是对教学疑难问题的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带有普遍意义的细节,更要引导教师细细钻研,对一些枝节问题,不能过分关注,以免把复杂教学问题的处理艺术技术化。

实践性知识不仅作为显性知识发挥作用,而且也作为隐性知识发挥作用,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三个步骤是结合个体反思,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又叫意会知识、缄默知识。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提出,人类知识有两种,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书面的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是通常被描述为“知识” 的知识,它可以通过传授获得;隐性知识则是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它是存在于个体中的、 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包括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等) 为中心,它的获得,必须通过个体的体验、实践和领悟。显性知识只是冰山的一角,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下的大部分,显性知识只是大树的果实,隐性知识才是给大树供给营养的树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存在这一种“连续性”和“谱系”现象,可以互渗和转化。许多隐性知识,比如教学中处理问题的策略方法,没有被教师个体形成语言材料进行交流和发表,仅仅作为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随着教师离开工作岗位或时过境迁而流失。有些隐性知识,如果没有及时总结提示,会处于永远的懵懂状态,即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问题的处理出于直觉和经验,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状态。隐性知识是基于个体经验的知识,因此才有同样内容的教学,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处理技巧。隐性知识是非系统性的知识,常常具有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特征,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灵机一动”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人的重要意义,很少有教师进行及时总结思考,时过境迁这种“灵机一动”复沉睡于大脑之中。名师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及时组织研讨,使教学者、观摩者都处于思考状态,挖掘彼此的隐性知识。教师在讨论和对比中会产生联想,比如某一知识点的处理,教师会回想起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找出优点和不足,从而使沉睡在脑海深处的隐性知识被激活,并吸纳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组织活动时,要特别强调个体和群体总结反思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针对案例,找到切入点,结合个体实践,把课堂观察和参与讨论中体会最深的感受、自己在相关教学中怎样做或设想怎样做写出来,便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也很重要。学科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教师拓展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意义重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应统筹思考,作出相应的学习安排。

三、怎么做——名师工作室的运行

名师工作室的目标是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正如前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工作目标的机构和活动相当多,似乎并不缺名师工作室这类的非行政组织,所以,名师工作室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定位和活动开展。

有学者做了一项对名师工作室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88.3%的成员表示是学校推荐上去的,41.7%的教师表示参加名师工作室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5%的教师表示需要交流并更新教学观念。

如何参与名师工作室:关于参与频率,33.3%的教师选择一个月,66.7%选择不定期;关于名师工作室与自己工作的冲突,16.7%的教师认为活动与自己工作冲突很大,58.3%的教师认为冲突较小,25% 的教师认为无冲突,在有冲突的情况下,91.7%的教师选择参加活动。

对名师工作室的评价:88.3%的教师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16.7%的教师认为一般;关于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帮助程度依次是:专家讲座、 观摩学习、听课评课、阅读反思、主题论坛、其他;工作室对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排序是: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习小结;名师工作室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活动内容、考核方式、组织形式、时间安排、选拔方式。[1]

上述调查样本不大,但揭示了三个现象:第一, 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产生多数来自推荐,行政色彩较浓;第二,教师很珍惜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第三,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初衷是提升专业水平,对名师工作室寄予很大希望,但在活动中如何提升专业水平、提升到什么程度难以预设。这些现象直指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机制问题。

名师工作室的运作,包括研修活动的内容选择和研修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名师工作室如何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为不同气质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使教师感到有所收获?名师工作室起初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要使其维系下去并不断提升影响,就必须考虑名师工作室的组成特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不是同质性的群体,它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成长经历,名师工作室一个独特的功能就在于为这些不同质的教师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和经验交流的场所。因此名师工作室必须区别于一些学校为培养职初教师而实施的“青蓝工程”,不能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成员的关系变成结对帮扶的作坊式师徒关系。试图复制教学经验的名师工作室,吸引力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教师退出现象。名师工作室应该致力于实现教育研修的功能转变,由教研活动向合作学习转变,由教师培训向教师学习转变,由被动接受向平等自主转变。名师工作室应致力于在平等、合作、理性的对话中充分发挥不同教师个体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气质,促使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特有的教学气质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思维空间。只有这样,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凝聚力才能提高,活动才有生气,教师专业发展才真正有抓手。

7.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七

注重师德修养,强化理论学习

“为人之师,首先必须做一个师德高尚的人,师德师能的提高,是从自觉学习中来,从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中来”--这是导师常常教导我的。因此在工作中,我一直用理论、道德引导自己的教育行为,规范言行,用良好的师德师风感染我的学生。作为一名青年骨干教师,要深钻业务,潜心研究教学,善于积累反思,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水平,做一个有深厚专业技能、科研型老师。在每一次工作室听课、分组活动、集体交流、导师点评以及讲座的学习活动中,我都认真思考、研读、反思、实践,尤其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活用教法,以学论教,导师给了很多启迪。在不断学习阅读中,我对“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有了进一步感觉。

抓实“减负增效”,锤炼“节节课好”

我时常反思,数学学习是有序而连贯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十分紧密,要想学生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就要上好每一节课,那作为教师如何追求减负增效,让“节节课好”不成为一句空话呢?在工作室里,通过学习实践,我得到了一些答案。

1、快乐心情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就要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心情。微笑是我进课堂的法宝,无论之前有什么不开心,数学课里我要传达的是快乐愿望!展示其中一个镜头:在我的班上,有一棵开心树,课前都让孩子们摘开心果,开心果的背后带着是我对同学们的祝福:“祝你这节课学得快乐!”、“希望老师让你感到幸福!”、“你的获得是我最大的欣慰!”…温馨的话语弥漫着整个课堂,学生在这里收获并快乐着!

2、备研结合,努力创新“节节备战”,工作总结《袁明艳:名师工作室个人总结》。“备课”是六环之首,其重要性和意义已是各位老师的共识,在导师带领下,我潜心备课,设计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备课思路,即“一点牵六面”。一点:以重难点的突破为主线;六面:“我的设想”-分析学情定方法、“设计特色”-突破重点细思量、“教师活动”-具体行为初预设、“学生活动”--步骤方案多设想、“设计意图”-每环目的要达到、“课后反思”--静心深思成效高。这种备课的思路,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问题与思考;收获的不仅是教学效果的落实,还有对教学不断探索的喜悦。保持这种教学态度,课前、课后所下的硬功夫保证了每节课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节节课好”可能不再是空话,而我的课也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

3、以学论教是标准。课堂中学生的“六个度”最能体现出一节课的好坏,即:主体参与度、心理调适度、思维有效度、情感内化度、语言鲜活度和能力形成度,也正是这六个度,我在课堂中时刻关注着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课堂真实、朴实、扎实。

4、分层练习获实效。通过练习学生不仅是熟练掌握一种技能与方法,更是思维的锻炼与发展。枯燥机械的练习,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我十分重视练习的设计与选择,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通常分三种:“基本练习”-后进生得到鼓励;“灵活练习”-中等生得到提高;“开放练习”-优等生放飞思想。分层设计的作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自己的快乐,在练习中找到自己的成功。

5、勤于思考,反思中求进步。“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从自己的失败中找原因,从成功中积累经验,让自己不断地向高峰攀登。所以每月的反思记录,读书笔记,教研活动以及个人博客都成了我思考学习的桥梁,在一次次的学习反思中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弱势,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尽管我在这一学期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可是我仍然看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发展的不稳定,理论水平的欠缺,思考过于草率都是我需要努力的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只要我找到了方向,一定会有所突破,有所成功的。

8.名师工作室个人总结 篇八

重庆市鱼洞中学校 李代友

时光飞逝,一学年的工作即将结束,回想自己加入工作室学习的点点滴滴,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在工作室首席名师刘邦耀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工作室预期的目标以及自己制定工作计划。虽然感觉到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现对本的学习与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这一学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转变思维方式,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因此,我认真地学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班主任工作漫谈》、《弟子规》等教育杂志或教育理论书籍。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来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理论修养,以及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我还积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有效教学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不断提高教科能力,突显特色教育

在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我们参与了《高中数学卓越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研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各项教研活动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

三、向工作室成员互学互促,进行教法切磋

我积极参加工作室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认真听课、议课,认真听取刘老师及工作室各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将自己教学的困惑拿出来请教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在书本中学、在工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与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在日常教学工作我把自己在参与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以实话实说的形式进行交流,在积极参加过程的同时,对教学有了新的顿悟,教学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我通过教学实践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参加与学校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个 1

人的能动作用,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新课程的理念落到教学工作的实处。

四、工作中的收获

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本学年中获得较好的收获,得到领导的好评:

1、在学校的评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

2、在区评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3、自参加名师工作室这两年,已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等级

4、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过一次专题讲座

5、多次受学校安排上教学观摩课,接待国内、外访问团

6、作为班主任所带班级在全校各大型活动中均获得较好的名次

7、作为科任老师,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积极,兴趣浓厚,在最近的半期考试中所教两个班级的数学综合排名在年级的第1名、第2名。

五、对工作的反思

回顾本学年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我觉得进步不小,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科研一头,自己努力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离工作室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文章撰写,是我的弱项,今后我要将提高文章撰写能力,要学会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剖析和修改,促进撰写能力的提高,争取文章在教育刊物上发表,以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称号。

在忙碌中我们找到了充实,在细微中我们理解了认真,在总结中我们得到了反思,在反思中我们收获了经验。名师工作室,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我会珍惜这样的机会,履行教师的职责,发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9.常州市陆一平名师工作室 篇九

他是一位行者,醉心语文教育。提出“以读写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对话为平台,以语言文学训练为抓手”的语文教学观,提炼“块状结构、弹性设计、自主选择、综合学习”的课堂结构观,倡导“重积累、重感悟、重迁移、重情趣”的语文学习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教学风格,先后对外上公开课五十余次,均获得好评,在常州市有较高的知名度。

他是一位智者,倾心教育科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均参与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取得较大的成果。先后出版个人专著二部,计38万字 ; 主编教材6本,计60万字;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68篇,获省级以上论文一、二等奖16次,7次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奖。

10.名师工作室中期总结 篇十

在上一阶段的工作室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学习途径,我第一轮教新教材、第一次面对新课标高考模式,在去年考试方向不明朗的情况下,与工作室的同事进行交流,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有了许多教学的方向,通过听评课的活动再一次让我感受到平常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上,通过与同事之间的探讨和李老师无私的帮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听评课活动

通过上学习的听评课的活动,我认识到教学中真正要实现教为学而教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这种方式使我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调动了我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一节课的评价不仅仅是教学目标是否讲到,而是针对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从教学程序上分析、看教学思路设计,看课堂结构安排,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看板书、看教态、看语言、看操作,从教学效果上分析,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二、高考教研

今年的高考大纲一直没有下来,考试方式也没有明确的规定,通过与工作室同事的交流及李老师的指导和分析,确定了复习教材定为四本书,一本选修,三本必修。

认真分析各地的新课标考试,确定高考模拟题的出题模式“6+4+2”。每人根据自己研究的结果,准备了模拟题,又通过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审题,对自己的教学方向有了明确的界定。

每次省、市的测试后,统一重新做题,对试题进行分析,通过同事之间的交流是,让自己对新课标高考的模式消除了陌生感,对自己的教学与高考学生的复习指导做到了心中有数,使自己很快地进入较好的教学状态。

11.参加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十一

在紧张和有序中一年又悄然流逝,我有幸加入张庆辉名师工作室已经有一年了。回顾工作室一年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底蕴深厚、无私奉献的魅力;感受到了伙伴们勤学好问、勇于探究的精神;感受到了这个集体带给我无限的欢乐与收获。一年来我快乐了很多,充实了很多,成长了很多。现就参加工作室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与名师对话,洗涤我的心灵。

张老师随和,亲切,干练,激情满怀。尤记得张老师和我们漫步在汉江边上时,他对课题(城乡初中新生考试焦虑实证研究)研究独到的设想,令我叹服;尤记得张老师在工作室成立暨开题报告会上意味深长地给我们每人发放一本《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和《题跟》,告诫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做一个甘于奉献的老师,做一个引领陕西教育的老师;尤记得张老师对我录制的不成功的微课,耐心的教我怎么一步步去设计,怎么去录制;尤记得张老师……

张老师不仅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名师”,什么是“敬业”,什么是“毫无保留”,什么是“引领带动”,而且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不计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教师这一职业,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为人师者要志存高远,为人师者要有大爱,为人师者要从心做起”的道理。

在跟随张老师的学习过程中,我时时感受到张老师对我专业成长的助推,使我对一知半解的微课今天能独立录制一节比较满意的课程,使我对一知半解的课题今天能带领全校数学组老师进行市级课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的研究,并受到专家的认可。同时,他以高尚、优雅的人格洗涤我的心灵,使我不得不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二、与成员对话,开启我的智慧。

我们的工作室是一个温馨的家,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她充满欢乐,充满学术氛围,成员彼此团结,互相学习。虽然平日工作繁忙,但是工作室的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因为她能实现人生价值,给人以成就感,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交流感想,共同提高;在这里,我们经常争论,各抒己见,却又仔细聆听他人的想法,博采众长。

工作室成员各有特色,很多时候感动于他们的无私,很多时候惊叹他们专业的精湛,很多时候叹服他们对事业的执着与坚韧。刘英英老师对问题精准的剖析,史晓锋老师渊博的知识,丁良志老师努力向上的态度,易建华老师娴熟的电脑操作技能,…….他们都值得我学习。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探讨,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总能感受到伙伴们闪耀智慧的思维火花,给我带来无限的收获和遐想,使我视野开阔。

三、与“书本和网络”对话,积淀我的底蕴。

张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多看书,多思考,以积淀我们的底蕴。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学习,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感觉自己的理论功底也随着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思考,在逐步提高,有时对于教学中产生的.一些想法、疑惑等等,会自觉去书中和网络找一找相关的解释。

名师工作室点燃了我们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们前行,虽然这是一条辛苦之路,但更是一条充满工作快乐的幸福之路。“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也许牵了手的手,日子将会更忙碌,但是有了伴的路,行走将会更快乐。让我们共同牵手,为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张庆辉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

12.名师工作室有效发挥作用要素分析 篇十二

名师工作室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一、核心团队

名师工作室是实行首席名师领衔的合作群体,这一合作群体的组建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首席名师要选聘什么样的教师;二是工作室规模多大、人数多少;三是如何增强工作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席名师不妨把工作室成员分为核心成员和外围成员。对于核心成员,可择优选聘专家顾问(一般为历史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一般为市级历史学科带头人或市级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一般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三类成员组成。核心成员是首席名师的依靠力量,和首席名师一起共同构成工作室的核心团队,是工作室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外围成员主要希望在教学中免费使用工作室的优质课程资源,而对工作室的建设不一定特别关心,是工作室建设与发展可以积极争取的对象;只要他们有热情、想加入,首席名师都可以同意吸收;当然对于其中特别优秀、积极主动的个别外围成员,首席名师可吸收为核心成员。对于第二个问题,首席名师要区别对待:核心成员要少而精,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以免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外围成员可不严格限制其人数,可多达数百人。对于第三个问题,首席名师要紧紧依靠核心成员,专门颁发聘书、明确职责、加强考核,充分调动核心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和核心成员一道明确工作室的共同愿景和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共同为工作室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而不懈努力。[1]

二、交流平台

工作室是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与交流的有效平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席名师要以本人所在学校为基地,建立实地交流平台,集中开展教学实践交流;否则,工作室的交流活动就如空中楼阁,无法真正落实。除此之外,工作室也要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网络平台,以便于成员就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经常进行线上交流。

本工作室的办公场所,除了本人所在单位配备多媒体网络、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历史专用教室,还购置了大量的历史专业图书以及《历史教学问题》、《历史教学》等期刊。工作室积极利用这些条件和场所,组织开展一些重要活动,如承办“2014年常德市电教年会及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会”、组织“2015年常德市直高中历史教学经验交流会”、承办“2016年常德市高考历史名师论坛复习研讨会”等。鉴于各成员平时都比较忙,集中在一起实地研讨交流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工作室依托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建立了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主页,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交流、研讨,使来自全省各地州市的历史教师有了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在线研讨的主题和具体要求由首席名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统一确定、提前对外公布,如“如何有效利用历史高考真题强化高考三轮复习?”“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等;这些研讨活动除工作室成员外,非工作室成员也可自由参加。当然,各成员也可以利用线上交流平台,自主提出平时历史学科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有的问题涉及对教材的理解,如“美国联邦与地方、参众两院是怎么实现分权制衡的?”“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而有的则涉及教学方法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如“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历史新授课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能力?”等。对于这些问题,首席名师自己或委托专家顾问、骨干教师,通过在线研讨、在线留言等方式,积极予以回复,或答疑或共同切磋。通过线下实地集中交流和线上网络交流两个平台有机结合,工作室成员很好地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融为一体,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合作共赢。

三、资源共享

名师工作室是学科课程资源的重要开发基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师生对优质课程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要么网上收费价格不菲,要么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开发。因而,历史教师常常为找不到优质、便捷的学科课程资源而苦恼。历史名师工作室要有效借助网络平台,建设一批优质的历史课程资源,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

为了加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历史名师工作室可在网络平台上开辟“名师课堂”“教学素材”“教学研究”等栏目,设置“高中同步教学”“高二学考复习”“高三复习教学”“初高中衔接教学”“教师培养”“在线研讨”等子目。这些栏目分门别类,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学科特色。工作室可本着共同开发、互惠共享的原则,鼓励各成员积极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对于资源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室成员,首席名师可通过上级对工作室的专项拨款进行表彰奖励。本工作室现已开发出与现行人教版教材相配套的成套课程资源,包括视频、微课、课件、试题等。鉴于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点,可在平台上传大量的历史视频(包括珍贵的历史纪录片、剪辑的历史电影等)、历史动画,这样既可解决历史教师备课的不时之需,也可增加学生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厚重感。而上传的历史名师优课、微课等优秀课程资源,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便于工作室各成员开展课例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所有这些资源都可不断得到更新,供工作室成员免费下载使用。

四、教学研究

名师工作室是教育科研部门有关职能延伸与补充的重要合作体,因此,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工作室工作的基本职责。不过,最关键的问题是工作室应站在什么角度、开展哪些活动,才有可操作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积极作用,工作室应在充分尊重和征求省、市历史学科教研员意见与建议的前提下,分学期制订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并在学校领导和历史教研员的积极支持下,组织开展一些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研究活动,如“历史名优教师示范课展示”“三考复习课研究”“同课异构”等。为了将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并及时将研究成果服务和指导于教学,首席名师要引导成员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教学设计的研究,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教育日记、研究论文等形式,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着力打造历史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和成功课堂。对于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反映出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首席名师要集思广益,引导各成员充分运用线上、线下交流平台认真开展研讨交流。为了加强示范与引领作用,首席名师要带头上示范课,带头主持课题研究。[2]首席名师要以自身特色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对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专题研究,如“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研究”“互联网+时代如何优化中学历史教学”等。对于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的问题,如“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怎样增强历史社团活动的实效性”等,可先进行校级小课题研究;待初见成效后,加以总结提炼上升到省市级课题研究,但一定要接地气,并且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3]

五、教师培养

名师工作室也是教师培训部门有关职能延伸与补充的重要合作体,因此,为了实现和促进各成员与工作室共同成长,首席名师要加强教师培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把教师培养纳入工作室的活动计划,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认真实施。[4]

一是首席名师要与工作室每个成员(专家顾问除外)签订培养责任书,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与考评办法;二是对各成员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培训,如业务讲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三考复习”指导等)由首席名师和专家顾问负责;技术培训(微课制作、翻转课堂等)由工作室技术能手负责;三是开展师徒结对:首席名师总体上负责对工作室成员的业务指导,骨干教师具体负责结对指导至少一名青年教师;四是名师工作室还应在省、市历史教研员的领导下,具体承担对本区域历史学科中青年教师的学科教学业务指导工作,尤其是新课程实施和三考课堂的教学指导;五是精选一些优秀的历史课改资料和研究成果(如华东师大著名历史教授余伟民、首都师大著名历史教授赵亚夫教授的大作)上传到工作室网络平台,供成员浏览、学习、下载;六是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首席名师可通过上级专项拨款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工作室平台予以宣传推介。

六、成果辐射

名师工作室还是学科教学成果辐射的重要基地,因此,首席名师要组织工作室成员及时总结、提炼、验证在实践中形成的历史教学教研成果。对于表现突出的工作室成员,首席名师可通过上级专项拨款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适当形式将优秀成果向同行推介、辐射、示范,以引领本区域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使优秀成果惠及更多的师生。

一是教育教学成果。可通过邀请工作室成员和其他非成员参加工作室举办的名师论坛、教学开放日等形式,展示名师工作室探讨的优秀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优秀成果。二是教研教改成果。可通过举行报告会、发布会等形式,展示工作室成员发表的优秀研究论文、出版的研究专著、主持的研究课题等优秀成果。三是教师培养成果。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展示工作室各成员专业发展、特别是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情况,甚至包括优秀青年教师本人的现身说法。工作室还可请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拍摄专题电视片,并统一协调安排工作室成员到本区域内其他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或短期交流,或安排工作室与某所学校定向挂钩扶持,以此实现优秀研究成果辐射作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旭东,王姣莉.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名师工作室[J].中国教师,2016(15):17-18.

[2]余映潮.办好名师工作室关键何在[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3):12.

[3]井绪梅.多措并举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J].基础教育参考,2016(6):12.

13.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篇十三

在平时的交流中,常常会被周围教师的人格魅力所牵引,自己也进步不少。每次听课或经验汇报,自己就像一颗小树苗汲取了大地的力量,让我倍感满足,并且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让我解决了不少教学中的困惑。

一年多来,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做学生欢迎、家长认可、学校满意的教师,争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师培养对象。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对象,看着与自己在一起的33位优秀的老师,自己一点也不敢倦怠, 通过今年一年的熏陶,各位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心无杂念,潜心研究。要想跟上身边老师的步伐,我必须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用心钻研每一课的内容,用心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于是我从最基本的开始,努力使自己有所提高:

1、认真研读教材、教参。

每天上课前一天晚上我都做到认真读一遍教学参考,认真看一遍数学书,知道每一道例题编排的用意,详细的记录在数学书旁边,这样我在上课时思路就更加的清晰,目标就更明确。课前我还认真思考我如何讲解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班里的孩子能更容易理解,然而有的题只是讲解学生还是理解不了的(例如总复习中给立体图形系丝带,学习分数时看涂色部分占单位一的几分之几)于是我便在家提前做好和此题一样的教具,通过现场的演示, 学生们对习题就很容易理解了。

2、扎实有效的订正试卷。

有一次听了羊含曦老师给我们介绍的试卷如何改错,听完羊老师的介绍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妙招,学生很不重视改错,然而每次的错题其实就是那些,如果在第一次遇见这样的错题就让学生牢牢的掌握此类题那出错率不就会大大降低吗?于是我每次考完试都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改错,写出本题应该怎么做,今后做此类题应注意什么或者是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且每次讲解试卷都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各种困难,有的学生根本不会写,有的学生写不到关键的地方,但是我认为班里的每个孩子还是在进步的,班里有的孩子拿道题会分析题了有想法了。班里已经有7、8个孩子能写的很好,杨洋是班里学习成绩中间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每次分析题都分析的特别棒,我在班里所有孩子面前告诉她长大可以去当老师,我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那种喜悦和自豪。

3、尝试四导教学。

今年每位老师都开始尝试四导教学法,我这学期上了两节这样的课分别是《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和《可能性》,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自己和孩子们是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的,看着孩子在课堂上积极的发言和热火朝天的讨论,我一下子感到了课堂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自己对四导教学浅薄的认识,我感到如果想要将一节“四导”教学法的课上好,学前研究单是重中之重。课前研究单应如何设计?怎样设计能使本节课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在具体设计的时候是应将本节课所有的重点都设计在研究单上,还是只是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能解决的?自己每次在设计课前研究单时都把握不住,于是便和办公室老师一起讨论,虚心请教彭主任和陈老师。在我们班里小组机制也体现不出来,可能由于平时的教学方式,孩子好像没有小组是一个单位的这种意识,今后我还需要多多学习和探究,使自己在四导教学中能有更大的进步,也让孩子能更加喜欢我上的数学课。

4、虚心学习。

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常常会在教学和管理学生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我为能参加工作室精心准备的学习机会而感到高兴,每次去听课或讲座我都会虚心汲取各位老师的经验和教学方式方法,并认真思考写出自己的收获,回头看看自己一次次培训的反思,确实收获不小,我也争取能将各位老师的宝贵经验更多的应用到我的教学当中,使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通过与各位教师的对比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学能力、吃苦能力不够强,看着自己的师傅朱红艳老师的四导教学法实验的教案,我就特别惭愧不如,自己在平时像朱老师那样静下心来,细细研究品味课堂了吗?相差的太远太远,是朱老师让我看见了今后应该如何工作。工作热情、抗压能力差,工作室中的姜巧娜老师和我一同工作,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年青人就应勇于承担,勇于尝试,只有不断的吃苦、付出,自己才能真正的成长啊!

14.名师工作室总结 篇十四

一、删烦就简,重点突破

本学期的活动可谓删烦就简,重点突破,主要围绕《在课外美文阅读中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策略》市级课题的深度研究进行。美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不同于别的课题研究,是不能仅仅做理论研究的,任何的成果的取得,都必须从真实的教学中来。这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进行美文阅读教学序列的课例研究,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的课例研究更加突出“策略”,焦点更加集中,着力增强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工作室成员分别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进行了主题课型的研究,对课例的探讨交流也是紧紧围绕本学年段策略设计的合理性和达成效果进行的。而对学生习作的收集分析,让我们能真实细致地了解教学的实效性。这种全方位的课例结构为课题的有效研究奠下了扎实的基础。工作室成员的主题模式课型分别选录在《从课堂出发2》,《从课堂出发3》。

二、交流互动,砥砺前行

这学年我们工作室成员分别到了进行交流学习。我们在当地与全国名师进行互动,得到了名师的指导,教学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

独学无友,不如交流互动,一起砥砺前行,方能登高望远。

三、厚积薄发,成果硕然

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工作室良好氛围的浸染下,这学年,工作室的学员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平时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名师工作室研究的课题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名师领衔人xx老师被评为xx市德育名师、成员黄xx老师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并被评为高xx德育骨干教师,成员李平老师获得了市优质课一等奖,成员辜xx老师获得xx年xx市网络晒课初中语文学科第一名,成员金xx老师被评为高xx学科骨干教师。这一年我们成绩斐然。

这些成果都是大家平时努力工作中自然结出的,厚积必会薄发,理固宜然。

15.“雉水名师许友兰工作室”简介 篇十五

“雉水名师许友兰工作室”创建于2008年。工作室以“打造学习共同体, 培养学科领军人”为宗旨, 着力于构建百花齐放、和而不同、自主、生态、智慧的语文课堂。

工作室导师许友兰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南通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导师。她倡导培养学生“自学自创”的能力, 形成了“自我学习—自我质疑—自我释疑—自我创造”的教学模式。

工作室培养的数十名青年教师已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所有成员均被评为市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工作室成员起点不同, 风格各异, 但都努力在这个共同的精神家园里,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实现自我超越。

上一篇:我在乎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