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作文老师(共15篇)
1.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一
一棵小草因为对春雨的感恩,所以他拥有了勃勃生机;一株幼苗因为对阳光的感恩,所以他拥有了累累果实;一只小鸟因为对天空的感恩,所以他拥有了翱翔长空的翅膀;一颗心灵因为对爱的感恩,所以他拥有了钻石般的灿烂光芒。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记得您不辞劳苦为我们讲题,还记得您为批改我们的作业而日夜不寐,还记得您在课上站的腰酸背痛……您为我们付出的这一切,怎么让我忘怀?
为了不让我们学习的枯燥乏味,您用“滚动作文”方案和“小组对抗”方案,受到了我们的一致好评,每到星期三得下午,我们的心情就会又紧张又激动,这两节课我们要进行作文比赛,对每个队的作文内容,书写进行评价,而且是加分制。这一方法,无不引起我们的写作兴趣,而且也激起了我们的决胜欲,为了这一方案,您是不是也花费了很多心思呢?
还有您电脑中总结的作文技巧,作文范例,我不知道有多少,只记得您说过:“我最不缺的就是作文”,可见您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对这项公作多么用心,对学生多么重视,您教会了我们“在阅读中学作文,作文中学阅读”,并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更记得您为了找到写作文用的专用纸,跑遍了众多个书店,为我们寻到最合适的价格,并征求我们的意见。您是多么朴实无华,却又那么伟大高尚。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的消失在泥土当中,而您,就是那春雨,传播知识,播种希望,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我怎能不向表示由衷的敬意?谢谢您,我亲爱的朱老师!
公众号:滚动课堂
2.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二
一、深挖教材, 打好教学基本功
记得第一次上课的内容是《力》, 我把教材看了一遍后, 照书上的内容讲了一次, 结果只用了11分钟, 我的“学生” (几个帮试听的朋友) 还打起了瞌睡, 实在是枯燥无味又抽象, 如此怎样走上讲台呢?于是我不得不找一些教参书来翻阅, 同时请教其他老师, 从中找感觉, 琢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还对这节课反复地试讲, 每讲一次对教材的理解就更加深了一层, 讲课的思路逐渐清晰:要从学生常见的多个实例中归纳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学生理解了力的概念, 对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图示等知识点就迎刃而开了……终于有了走上讲台的信心。
教学中我体会到, 大学四年的学习, 虽然掌握了系统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但对高中物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学习教参, 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琢磨:学会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勤思苦练, 备好课, 方可达到教学目的。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年后, 我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参加高考了, 他们的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 而我的收获也不少, 操作熟悉了一遍高中物理教材, 有了一定的“双基”教学基本功。
二、勇于创新, 才有闪光点
我的第一次对校外的公开课是《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对本节的重难点及授课关键我已有了几分把握, 但心里总是不踏实, 因为能达到教学目的、把握重难点的课多数人能上。如何才能将这一节课上得有特色, 成为真正具有示范作用的公开课?
琢磨后, 我设计了能表现气体压强产生原因的演示实验 (如图) , 小石子撤向纸板的力大于小石子的重力, 有效地克服教学难点, 课后得到听课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因此, 我也得到了鼓励:勇于创新才能上出不一般的课。之后我又设计了好几个有创意、有特色的课和实验:借助CAI设计“平抛运动”、从实践启发学生思维完成“动量”教学、牛顿运动定律实验的改良……有的已发表, 有的已获奖。通过这些教研活动, 我的教学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教书育人, 优化教学过程
2003年5月, 我接到教学区教育局的通知, 让我承担青年物理老师上课比赛评议组组长, 我带着一种谦虚好学、严谨负责的态度, 认真听取、记录了每一节课。选手们个个基本功扎实, 他们各自代表了本校物理组的集体力量, 教学目的、重难点、关键点都把握得很好, 每节课思路清晰, 也都有自己的创新点……仅根据以上几点去评议, 难分胜负, 更难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但听课的不同感觉引起了我的深思: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不同感觉;知识传授过程与知识探索过程的不同感觉;知识传授过程与学生亲自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不同感觉……教学目的都达到了, 但育人目的是否都达到呢?教学中, 怎么样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呢?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 我们追究的两条最重要的科学原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 老师主导”的思想, 能够使学生的“思”与老师“教”发生共振, 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好方法。
为使这样的好方法落到实处、深处我不断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优化教学过程。①不失传统的教学思想:紧贴教材,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的基本保障。②学习应用科学教学法, 融入新理念。在教学中, 我在自己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又不断地学习应用探究式、自主学习式、发现法教学……力求让学生亲历知识建立过程。例如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测量g, 效果很好, 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知识的主人。③不断创新:一是实验上的创新, 例如, 我现已完成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十多个实验的改良, 不仅效果明显而且省时, 有的已获奖;二是不断进行教法上的创新, 例如, 在《牛顿第一定律》《万有引力》等教学中, 我将以往渗透物理学史的素质教学, 改为以物理学史作为教学的主思路来启发教学, 这样一来, 教学思路更清晰、更有感染力, 有效地加大了素质教育的力度。④追求教学艺术效果。如巧妙设疑, 在《自由落体运动》等教学中, 提出了诸如“伽利略向学术权威挑战的依据什么?”“为什么在研究同一问题上,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牛顿的思维‘宽’和‘广’在哪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 各位科学家作了什么贡献?亚里士多德有贡献吗?”等问题, 既承前启后, 又发人深省, 还充满情趣, 给教学增添了几分魅力。
这些方面的落实优化了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学生的能力也提高很快。在2006年高考中, 我所教的年级物理科成绩在理综三科中排名第一;在2009年高考中, 我所教的班物理优秀率在所有科中排名第一。
四、超越时空, 追求最佳教学效果
由于受到课堂时空限制, 师生互动有限, 教学环节难以充分优化, 好的教学方案实施常常遇到困难。
2009年7月, 学校送我们高一的部分老师去北京学习“信息技术条件下新课程教学整合实验研究”, 为我的教学工作又输入了新的血液, 也解决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题, 借助多媒体互动平台, 可以打破课堂时空限制, 使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 本人设计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方案,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良、演示实验的改良创新, 优化了教学过程, 为学生铺设了更为科学的符合其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现在多媒体互动平台下可以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变量控制法、理想实验法、观察分析、设计实验、归纳规律、理解应用等教学过程, 使学生的信息处理量更大, 学习兴趣盎然, 思维活动更为顺利进行。利用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一人一机”营造良好的探究交流环境, 使探索实验分析过程全面而到位;利用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一人一机”发布作业, 及时反馈、及时有针对性地讲解, 实现了高效学习, 更加大了素质教育的力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是顾问, 借助多媒体互动平台下导得更好、导得更妙,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该课首次作为多媒体互动平台下的教学探研课, 在桂林市物理教研活动成功展示, 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并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上发表。科学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 优化其教学过程, 借助多媒体互动平台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超越时空, 通过进一步的努力能使我们教的内容超越章节、超越本学科, 使我们的学生一身受益, 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值得我们去追求吗?
通过参加教研活动, 发现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课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只有博众人之精华, 采众人之精髓, 洒下辛勤的汗水, 插上创新思维的翅膀, 方可使自己的课上得更好。让我们不断地实践、学习、思考、创新……追逐那日新月异的教改浪潮, 在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 阐述了怎么上好一节课, 好的一节课应达到怎样的目标, 各时期对上好一节课的具体要求以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上好一节课的具体要求等问题, 以期抛砖引玉。
3.教师需要超越“老师说”话体等 篇三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李润洲在《课程·教材·教法》第3期上撰文认为,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老师说”“老师认为”“老师告诉你们”等类似“老师说”的话语表达方式,即“老师说”话体。这种话体反映了教师主体“自我”的隐匿和“知识权威”的宣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自我意识,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超越“老师说”话体,教师不仅要增强自我意识,把自我作为认识和反思的对象,重塑自己的教育言行,而且要关注学生,在新的话语体系中重塑师生关系,将师生关系由“我—他”关系转换为“我—你”或“我—我”关系,以师生的平等对话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打造特色学校的途径
福建省泉州市南少林武术学校教师陈松信在《素质教育大参考》第2A期上撰文认为,打造特色学校,应当根植于学校的实际需要,挖掘学校显性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着眼学校的传统以及今天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特色项目确定后,再通过科学规划,建设一支“特色教师”队伍,把办学理念转化为每个教师的行动,同时把学校的办学价值观、特色意识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历经“特色项目—学校特色—优质学校”的过程,体现教师的特色和学生的个性,最终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
课程理解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路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程宏良在《全球教育展望》第1期上撰文认为,在新课改中关注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可以使教师从关注“我怎样教”的技术模仿,走向对“为什么我这样教”“什么是适合我的更好的教学”等教学价值的探索,并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这种从课程理解到教学行为的转化需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教师要培养问题自觉及对教学的自我反思习惯,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为何如此”“何以如此”的追问,对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分析,这样才能对课改做出开发、创造的决断;二是教师培训者需要基于教师的立场设置培训课程,选用培训方式,而教师就要思考自己接受的培训内容怎样才能转化为实际教学,走出“方法崇拜”心理,对提倡的教学方法进行再创造,使其适应独特的教学情境;三是听取教育专家、教师同行和学生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教学。
中学生也要树立良好的课程观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传燧、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王素月在《当代教育论坛》第1期上撰文认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熏染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被动的、接受的课程学习观,狭窄的、封闭的课程资源观,终结的、片面的课程评价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中学生落后的陈旧的课程观,形成主动生成的课程学习观、开放多元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全面的课程内容观和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本门课程新教学方式的实施要求,坚持正确的评价观,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新的课程观。
“少教多学”的可行性策略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教师何传杰、刘栋梁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期上撰文认为,“少教多学”是指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学”的时间,突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实现“少教多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上采取一定的策略,比如:营造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多学”提供支持;设计可感知、可操作、可表达的学习活动承载教学内容;构建促进学生之间多向性、多维度交流的机制,为学生的“多学”提供展示的平台;提供明确的学习导向,促使学生能够独立达成学习目标;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多学”提供积极的反馈等。
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刘华在《全球教育展望》第3期上撰文认为,发展性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实现知识技能学习的主体发展,促进这一教学的变革,需要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反映课堂教学客观结构方面来看,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做到以学评教,从学的角度描述教的行为,如學习内容提供、学习方式选择、学习组织管理、学习指导反馈等;从反映发展性学习的内在规律方面来看,要以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对学生是否具备挑战性、新颖性为评价标准,还要看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提供的辅助是否相统一,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责编 欧孔群)
4.教师节感恩老师作文 篇四
老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老师,包括每一位成功人士,每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们不都是在老师的辛勤的培育下才成长起来的,老师是园丁,把我们培养成鲜艳的花朵,老师是一艘轮船,带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老师是一只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陪伴我们一年又一年,岁月在老师的头上又添上几丝白发,又有皱纹在脸上显露出来,这些的出现是老师为我们日日夜夜勤劳的象征,老师总是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生病了也不请假,还要能坚持就坚持来为我们上课。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祝天下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每一天都开开心心,我们也辜负老师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是谁,给我们带来了知识;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的人,是您——老师。老师您就是辛勤的园丁,我们在您的哺育下慢慢长大。您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这位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宋老师。
感恩老师,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你上的课生动有趣,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这也大大激发了我的胆量,让我情不自禁在您提出问题时想举手发言。我以前胆子非常小,不敢举手,后来经过您的帮助及指点,我变得自信起来,有什么活动我也想参加,因为这活动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在这儿我要对您说一声:“感谢您——老师。”
感恩您为了我们的学习,煞费苦心。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专心地为我们讲题。夜晚,当我们都进入梦境时,您还在灯下批改作业。在这儿我想对您说:“老师,你辛苦了!”
感恩老师,感谢您无私的奉献。您只懂得付出,但从不回报。您就像是灯塔,为我们照亮远方的路……
5.教师节感恩老师作文 篇五
教师节一
教师节,教室里。
刺耳的上课铃好像有些优雅的味道,一身洁白的地理老师从味道里飘过来,推开教师的门,像往常一样头也不抬,径直向讲台走去。
但是这一次,他的目光突然被讲台上的一个盒子吸引住了。他移近目标,看到上面写着“教师节快乐”几个字,最后一个字还被写错涂了补在后面,外加一个^_^。
老师神色稍显激动,他想看看讲台下同学们的反应,但不幸一时分不清左右,瞥见了黑板上的东西——
“祝:亲爱的地理老师:教师节快乐!”
这可是老师上任以来的第一例!老师用力眨巴几下眼,再仔细端详一遍黑板上的字——那用红笔写下的超大的“地理”,分明表现了同学们对我地理老师的重视;那汗滴般的N个叹号,纯粹地阐释了同学们对我的爱啊!啊!这七八十年代温暖的师生情啊!今天居然轮到我头上了!太感动了……
记得宇宙学里有个叫“人择原理”的词,在这里我想把它解释为“我们之所以觉得事物是这个样子的,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这个样子的。”很废话的解释,但是似乎所有人所有时候都遵从这个“原理”。比如,地理老师。
教师节二
今天,我们将迎来的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第25个教师节,我盼望已久。
早晨,我来到学校,校园里喜气洋洋,同学们都洋溢着可爱的笑脸,有的同学手里抱着鲜花,匆匆的赶到教室,献给老师一份惊喜,有的拿着贺卡,有的向老师说几句祝福话……
教室里,老师还没有来,大家都很着急,生怕花朵枯萎了,变得不好看,老师就不喜欢了。过了一会儿,老师来了,大家争先恐后的把贺卡和鲜花送给老师。只见讲台桌上摆满了一束束鲜花,一张张贺卡。黑板上写着几个大字“老师,节日快乐!”这寥寥数语表达出每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我们知道,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好好学学习。上课时,我们更加认真,好好表现
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长大后,我们要好好报答老师!
教师节三
纪念30周年教师节:人民教师的骄傲
教师同与我们站在烈日炎炎的太阳下,有哪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有哪个老师不对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
在9月10日8时45分上午,xx中学举行了30周年教师节。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着装整齐的学生们一个个的把手上鲜花送给敬爱的人民教师。代表老师在同学送完花后,来到升旗台发言,说了自己第一次上课的经历。随后校长也对我们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了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讲。激昂的语调再一次说明了我们老师的艰辛,强调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校训。在xx老师的带领之下,所有的老师庄严的举起右手,向飘扬的五星红旗与校旗宣誓。
xxx老师致辞:教师同与我们站在烈日炎炎的太阳下,有哪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有哪个老师不是自己背负着艰辛的责任。
教师节四
今天是教师节。
今天我上学去得格外早,为的就是在黑板上写些祝福之类的留言。
我快快乐乐地走进校园,当我推开教室门的时候,我的希望破灭了……原来昨天放学后,班级里的女同学们已经先我一步把黑板布置得相当漂亮、美丽了。而我则是在昨天晚上睡觉前才想起明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教师节!由于我没来得及给教师准备礼物,所以我想要给老师一个惊喜……
同学们已经到得差不多了,大家都要给张老师(以前的班主任)送礼物,而我也想跟着去看看张老师,向她祝贺节日。这时,班里有个调皮的男生说话了:“切!你连礼物都没带,还跟去干什么?还是回去看教室吧!”听了他的话我的肺都快气炸了,“哼!难道只有给老师礼物就是爱戴老师吗?”我在心里暗暗的想。一气之下我回到教室独自生闷气。
一会他们都回来了,一个叫丛莹的女生拿出了她自己的书法作品粘贴在黑板上,看着黑板上的字以及同学们堆放在讲桌上一束束姹紫嫣红、漂亮的鲜花,我的气也随之消了,也开始主动帮助大家去摆放、整理。时间过得很快,由于忙碌,不晓得班主任老师已经站在我们身边,我连忙向老师表示祝贺:“老师早!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告诉我们说她很高兴,也对大家表感谢!看到老师开心的笑了,我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用好成绩来回报老师对我们爱!
教师节五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9月10日教师节。或许,你们在这个节日里,送给老师许多东西。我们班的同学,有的送贺卡,有的送鲜花,有的送小挂饰……琳琅满目,令我眼花缭乱。
我什么也没有送,就送给老师一份最特别的礼物:让自己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这可让老师兴高采烈,我也露出了那甜美的微笑。
今天老师在表扬我的同事,也表扬了林楠。因为她的摘抄书写工整,而且摘录了3页满。我也是替她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而高兴!
虽然只是一个教师节,但陈书记的国旗下讲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知道了如何感恩教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就像洪老师,她让我知道了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就像倪老师,他让我知道了学习是多么有趣;就像曾老师,他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就像黄老师,她让我知道了写日记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就像蒋老师,她让我知道了数学其实是一把通往数学世界的金钥匙……你看,老师教会了我们这么多,我们不能不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
老师,是一本书,教我们各式各样的知识;老师,您是一位辛勤的园丁,每天都为了我们而浪费了您宝贵的时间;老师,您是我们的肩膀,在我们受伤的时候,就来安慰我们……老师,谢谢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
教师节六
模模糊糊的张开眼睛。掀开被子,柔柔眼睛,伸个懒腰,起床了。
翻开日历,一看,“9月10日”我自言自语道“哦!贵了,今天是教师节耶!我该宋老师什么呢?”心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
来到学校,同学们手里拿着许多“神秘”的礼物。走近一看,原来是要送给老师的鲜花和贺卡。几朵鲜花像阳光下的孩子们一样朝气蓬勃,充满活力。那一张张贺卡理写满了同学对老师的祝福与感激。
我像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教室。教室理一片欢腾。同学们一边欣赏自己买的鲜花,一边在和其他同学交谈着。感觉热闹极了。
过了一会儿,老师或许来了。同学们全都拿着鲜花来到办公室老师的手里。看见老师收到鲜花心情特别好。一边把鲜花放进水瓶里,一边谢过同学们。同学们送完花后,听见老师归自己的谢意。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呵呵哈哈听见同学们笑声,慢慢的走回教室,开始早读了。
“没错。一年一次的教师节来的也不容易。每一位老师都是希望能让自己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讲解给予同学们。希望我们以后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古代也是这样,比方:孔子.老子.曾子.也是教育学家。现在也成为人人皆知的优秀的教育家。现代诗词是这样说的:‘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我自己对自己说。
6.老师的教师节作文 篇六
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景老师和我妈妈的年龄差不多,大约有三十七、八岁,中等个子,不胖不瘦,肤色不太白;她一双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既严厉又慈祥;她穿着朴实,性格和善,不喜欢张扬,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但她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是我最喜爱、最感激的老师。我性格内向,不敢大胆发言,在同学当中不显眼;上课又喜欢做小动作,也是不怎么讨老师喜欢的那类学生。自从景老师接我们班了解我的情况后,她总是鼓励我上课要积极发言,并经常提问我,即使回答错了,她总用慈善的目光来安慰我,并对我的.大胆发言给予肯定;有时我上课管不住自己,不知不觉地又做起了小动作,景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走到我身边,轻轻的拍我一下,及时提醒我后,就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走开了。虽然这几年我的不足没有多大的改观,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鼓励着我,在我的期末评价表中她总是写着:“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一定比现在更好。”这充满鼓励和期望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时刻在我心田中涌动,给了我努力向上的勇气和动力。
为了让我们写好作文,景老师总是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指点,从看起来很一般的一件事情中,她能找到与众不同的内涵和恰当的切入点,还找了好多好的范文读给我们听,并进行讲评。她告诉我们:哪些地方应该详细,哪些地方应该略写,应根据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定,只要运用的得当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多读书,读好书,也是写好文章所不可缺少的。在景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现在我和同学们一样,不再怕写作文了。
7.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七
一、在体育游戏中讲有效语——化险为夷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如何让幼儿快乐与安全地游戏?当小班幼儿进行最渴望的体育游戏时, 他们会高兴得忘记游戏规则的存在。记得有一次在操场上, 幼儿扮演小动物, 老师扮演动物妈妈, 进行一场温馨而有趣的“小动物找家”游戏。一开始, “小动物们”挺投入, 当听到“妈妈”的口令后, 一边认真地学小动物走一边入神地找相应的小动物的家。但是, 当找“小猫”家的时候, 幼儿不是一边走一边“喵、喵、喵”地叫, 而是瞄准了小猫的家冲过去, 怎么办?“小猫休息!”眼疾嘴快外加手快的我一声令下的同时示范蹲下, “小猫” (幼儿) 一听再一看也乐滋滋地一蹲。好险!这一句“小猫休息”十分有效!这一次活动后的反思让我明白:老师面对突发状况可以给幼儿语言指令, 而语言指令不在于多么华丽, 只要快、精、有效就能化险为夷。
二、在生活常规教育中讲游戏语——变中求安
常规教育要以幼儿为本, 教师应该把幼儿的发展摆在首位。就拿如厕来说, 小班幼儿年龄小, 常会出现人来疯的现象, 甚至会出现一个跌下众人压上或者“撞车”的惊心一幕。所以如厕成了我重点关注的常规问题。当我看到幼儿迈开大步准备“百米冲刺”时, 脑子里突然闪过幼儿模仿小动物时专注、喜悦的表情, 我灵机一动对幼儿说:“像小鸡一样走!”小朋友们立即收住大步, 将两个食指放在小嘴前 (扮成小鸡) , 一步一步向前走, 嘴里还轻轻地发出“叽叽叽”的声音。一群可爱的小鸡正向厕所走去, 不拥不挤, 秩序井然!这就是“以幼儿为本”, 因为幼儿喜欢模仿小动物, 所以我创造“像小鸭一样走”“像小猫一样走”等以走为主的游戏语, 帮助幼儿体会常规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从而转变成自律的行为, 保证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在幼儿偷懒时讲巧妙语——催人奋进
教师不仅要向幼儿传授知识, 还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小班幼儿抓起还真有点棘手, 这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自从我尝试巧妙地运用语言后问题迎刃而解了。一次副餐后, 我到盥洗室拿抹布和脸盆准备清理桌面, 刚转身, 发现插在床架上的两张泡沫垫子掉下来, 凌乱地躺在地上, 巧的是小宝贝旺旺走了过来, 抽不出手来的我就试着对旺旺讲:“旺旺, 把地上的垫子捡起来。”大胆的旺旺快言快语道:“老师不是我弄的。”小不点也学会明哲保身了。怎么办?我又一次心平气和地试着对旺旺说:“我知道不是你弄的, 我们做一次好事, 把它捡起来?”旺旺不假思索地“噢”了一声就弯下腰去捡垫子。又惊又喜的我对旺旺唱道:“学雷锋做好事, 旺旺真——棒!”旺旺摇头晃脑、欣喜若狂地跑到自己的座位, 心里美滋滋的。看似平常的一句“我们做一次好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人人会讲的一句“学雷锋做好事”肯定了幼儿的好行为, 给了幼儿动力。
四、在幼儿厌学时讲情境语——以智取胜
幼儿刚入幼儿园有许多的不适应。因为在家里可以眼里只有“我”, 到幼儿园眼里不但有“他”还要有“大家”, 所以消极情绪便油然而生。我班的祺祺小朋友在家里不仅有专人陪, 还有饭碗、痰盂跟着他“跑”, 他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中午不肯上幼儿园, 奶奶对他“软硬兼施”还无济于事, 见到我像见到了“救星”, 喜出望外地吓唬孩子说:“许老师来了!”可我并没有顺着家长的意思, 而是把语言作为培养幼儿最主要的工具之一。见我班阳阳小朋友来了, 我根据“三只蝴蝶的故事”再来个“情境大考验”:“祺祺, 来, 我们和阳阳三个人手拉手, 像三只蝴蝶一样一起‘飞’进幼儿园。”见祺祺抱着奶奶大腿的两只手慢慢松开, 我马上左手拉起祺祺, 右手拉起阳阳向幼儿园大门跑去, 边小跑边高兴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 要来一块儿来, 要走一块儿走。”天真的祺祺顿时雨过天晴。由此可见, 情境性的语言就是以智取胜的关键, 因为情境性的语言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 而兴趣是帮助小班幼儿轻松缓解厌学这样的不良情绪的最好老师。
8.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八
周五,笔者参加校长跟岗实习的第五天。
临近傍晚,校门口传来了几位家长不可抑制的叫嚷:
“……一个人民教师,怎么能经常使用‘笨蛋‘傻瓜这样的话语来辱骂学生呢?”“A老师,今天更过分,竟然辱骂301班全体学生……女生将来是女流氓,男生将来是男流氓……我……我真恨不得打她两巴掌……”“哎哟哟……你们不晓得啊……我儿子本身就有点轻微自闭症的,碰上了这样的老师……我都快担心死了啊……”“换老师!我们要求换掉A老师!”“对!换老师、换老师……”
……
第二周周一一大早,所在学校校长召集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等进行了紧急磋商。原来301班的家长们对A老师的不满已经积蓄已久,不仅是家长QQ群中群情激奋,更是通过书面形式向区教育局进行了举报揭发——辱骂、变相体罚、上课不认真、学生讨厌老师言行……兹事体大!学校领导班子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针对A老师,教务处组织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进行随堂听课;针对301班学生,政教处B老师有选择性地进行座谈;针对301班家长代表,由副校长和政教处联合进行沟通、协商……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单纯:A老师是一位有近三十从教经历的资深教师,今年刚刚从六年级毕业班轮转到三年级教学;从其教学生涯来看,从未发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且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中上游水平,但A老师体弱多病、性格执拗、不善言辞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她“一贯”坚持的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也从高端年级沿袭到了中段年级,如近些年“笨蛋、傻瓜”等口头禅似乎已有变本加厉的倾向,如她对学校领导的抵触与不合作屡见不鲜……
中午12点左右,家长代表陆续到校——但是从说好了的4名变成了11名,其中扬言要打老师的男性家长也赫然在列……刚刚在会议室坐下不久,11名家长便牢骚满天,有几位甚至声泪俱下、众口一致:这次,学校非要换掉A老师不可!
纷乱之中,我和所在学校的副校长被叫到了校长室,校长一开口我就蒙了:“我在这里和A老师谈话,你跟副校长去会议室,一定要说服这11名家长!”
说心里话,如果我的孩子也在这个301班,也遇到了这样的A老师,恐怕我也会急得跳脚——至少对A老师的言行是无法苟同的!但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更或是学校与教师权益的维护者,本着对学生负责也要对教师负责的立场,眼下的首要任务必须是沟通并安抚。虽然时不时地被打断,但是副校长还是将学校应急处理的具体情况和家长们进行了反馈。但是,家长显然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学校肯定会站在教师的角度,因此调查的真实性可疑;A老师的教学方法另当别论,但最大问题是孩子的心灵产生了阴影;而那位自闭症孩子家长的眼泪更是再度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为了孩子一定要换老师!
此时,副校长仍旧没有急躁,耐心地劝慰家长:是否可以先听听政教主任与孩子们的座谈结果?
政教主任似乎颇有经验,不急不躁地将座谈情况予以了反馈:选取了哪几位学生,怎样让孩子们给A老师打分,怎样让孩子们描述A老师的不良言行,怎样让孩子们回顾与A老师相处的具体细节。
临近下午14:30,原本喧嚣的会议室终于渐渐安静下来,家长们的情绪也慢慢平复——不再是众口一词的换掉A老师,而是有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对A老师教学方法的商榷、对A老师沟通方式的改进、对学校接下来的跟进调查和教育……
大多数时间都在旁听的我,不由自主地对副校长和政教主任报以了大拇指:大智慧!大能量!作为管理者,我们没有回避自己学校A教师脾气差、沟通难的现实尴尬,但“有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何让家长们恢复冷静,理性地看待教师及相关事件?同样是一个学校的教师,差距在哪里?
不得不说,沟通是一门大学问。
二、问题聚焦
1.和谐社会、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家校关系?如何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
2.作为学校管理的新手,如何尽快学会在“以生为本”前提下合理维护学校及教师的基本权益?在繁杂环境下如何采取适宜的沟通策略?
3.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维护学校及教师权益的同时,如何有效贯彻依法治校?如何在类似事件中及时吸取教训并对涉事教师进行批评教育,以及接下来进行的跟进管理和教育?
三、讨论和建议
“换老师”风波暂时平息了下来……
事后,我和所在学校的副校长、政教主任以及两名家长协调人坐在一起进行小结和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此次风波的缓解与平息,除了学校及校长室高度重视、应对及时之外,政教主任的现场沟通功劳最大、成效卓著。仔细回顾与梳理,政教主任现场沟通的成功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路清晰,直奔主题
政教主任汇报伊始,在座的一两位家长还是不依不饶:“孩子见了老师肯定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你们的调查不见得真实。”“才三年级的孩子,是非判断怎么能作依据呢?”
但副校长和政教主任还是耐心劝慰:“……不管怎样,先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吧?”
待到家长们略微安静下来,政教主任首先明确地指出:“从刚才各位家长反映的情况来看,A老师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或者说家长眼中A老师最大的诟病)可以概括为两点:课堂教学方法和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方式。所以,我采用一对一的座谈方式,按照给A老师打分、说说A老师不对之处以及学生印象深刻的不良行为等三个方面……”
有一位家长又按捺不住了,插话道:“你找了哪些学生呢?”
政教主任抬了抬头,瞥了对方一眼,而后用手画了一个圈笑眯眯地说:“在座几位家长的孩子我几乎都谈了”,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其中也包括你的孩子陈某!”
一般人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习性,在座几位家长似乎亦不例外,而一旦涉及自己孩子了,家长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啊?我……我家孩子怎么说的?”
政教主任“呵呵”一笑:“不着急,你听我一个个慢慢说来!”
……
2.语调沉稳,态度真诚
说句大白话,截至目前,A老师在言行上肯定存在了过错甚至有违师德,但肯定不至于一棍子打死更或全盘否定。因此,家长的要求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学校及我们几个出面斡旋的行政人员心中自然也有一条底线:A老师必须杜绝前述不当言行,学校更要监督跟进并将不良事态扼杀在摇篮中。
……
“陈某家长,你知道你家孩子给A老师打了几分吗?”看着家长严肃的脸庞,政教主任一如既往的沉稳:“9分!”
“啊?”与会人员——包括陈某家长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有几个家长甚至忍不住哑然失笑。政教主任借机说道:“我也表示不解,并向你的孩子再次解释,满分是10分,就像我们平时考试,6分是及格,9分可是优秀,你确定是9分吗?你家的孩子再次点头确认!”
政教主任当然也没有刻意回避其他几位学生的打分,如8、6、5……
这时候,轻微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又忍不住说:“我家孩子有缺陷,这我知道,我最不能容忍的倒不是A老师教学方法得不得当,我气愤的是A老师侮辱性的言语对我家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
“嗯,A老师简直不可理喻,根本无法沟通……”
政教主任顺势接过话:“这位家长的说法就很好,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呀!如果A老师一下子没办法交流,你可以和我们学校或者行政人员交流……”
副校长和我也做了及时补充:“说实话,如果断然换掉A老师,目前处于学期中期,学校里边一个萝卜一个坑,换谁呢?代课老师?你们能接受吗?……”
3.抽丝剥茧,求同存异
当在座的家长针对A老师的情况反映渐渐进入一个相对安静和理性的范围之后,政教主任将学生座谈和本次事件的源头联系了起来:“许多家长在QQ中说A老师不仅辱骂孩子甚至还让孩子罚站、又拎又打,但孩子们都说没有罚站或责打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QQ、微信等。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有利于增加透明度、公开性,但如果走了极端也容易滋生谣传、打击报复等不良行为。正如政教主任所说,这中间的是非曲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政教主任依然沉稳、依然清醒:
(1)细描:真的有学生被A老师打了吗?有几位热心家长站了出来,“这件事我们知道,A老师确实将一位不肯写作业的孩子推到了讲台边,但肯定没有打!”真的有学生被经常性罚站吗?孩子和家长都可以作证——因为作业不写或者开小差而从座位上被叫起来提醒应该是有的。
(2)多向:家长们也承认:一个孩子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一个班四十几个孩子,做老师的真心不容易。轻微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举了个例子:“我一二年级时数学成绩也不好,只有二三十分,但我毕业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五名,为什么?因为我碰上了一名优秀的唐老师。”
“是呀!你眼里唐老师是优秀的,像母亲一样呵护你。A老师三十多年的生涯里,她那种以学定教、培养学生小老师的做法也得到过学生们的认可和赞扬啊!”
(3)引导:政教主任说,孩子们反映A老师也有许多优点的——如面批、严格监督等。家长依旧不屑:“哼!只针对少数优等生罢了,一碰到我们差生就骂骂咧咧!”政教主任承认这是事实,是以后必须杜绝的行为,但也引导说,我们能给孩子机会、给自己机会,能不能给A老师一个机会呢?“听其言、观其行!”如轻微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以后我们不管在QQ、微信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要树立这种正能量,还可以请这些具有正能量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面对和帮助孩子。
(4)推理:抽丝剥茧、层层递进,谈话进行到了这个阶段,虽然家长们不可能太满意,但显然存在了“求同存异”的可能。政教主任趁热打铁,因势推理:“作为一个有三十多年从教经历的老教师,她的言行和教学方法或许我们不能接受,但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出发点其实和你们家长没有两样,都是为了孩子的成绩和将来,是吧?”
副校长和我也说道:“其实也不怕你们笑话,教师一直在学校里边,怎么说话、怎么做人其实很欠缺!”
有几位家长不经意间点了点头:“嗯,情商比较……”
事已至此,我们也无须回避了,截至目前,A老师最大的问题必然不是师德缺失,而应该是缺乏沟通的意识与技巧,说句大白话:A老师的情商亟待提升。
综合以上描述和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此次“换老师”风波虽然告一段落,但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尽管有“尽可能保护教师权益”这一借口,但许多话语和主张难免有违心之处——严格说来,还是因为社会与家长的包容和理解我们才为A老师争取了改过自新的时间与机会。本案例中描述、讨论和分析的主旨显然不是掩饰和开脱,而应该是客观地认识、反省和改进,并以“防患于未然”为前提,为一些存在沟通障碍的一线教师,为诸多为此而困扰的学校管理者提供富有参照价值的建议或启示:
沟通意识务必深入人心。许多事例可以证明: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能用诚意换取被管理者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十分严格,他们也会谅解而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即使命令再三,被管理者也不愿意接受,其结果必然怠慢或抵触。
以A老师为例,其严格要求学生、努力教好学生的初衷必须予以肯定。但是,与案例中的政教主任相比,A老师作为301班四十多名学生的管理者,她显然没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和原则性。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实在有必要了解学校教师之于沟通意识的现状,通过氛围创设、应用交流等形式让广大教师明白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使沟通意识深入人心。
沟通方式力求周全便捷。人们说,良好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互信的桥梁。因此,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促进教师明确沟通意识,也要让教师深谙沟通的原则与方式。案例中的A老师显然忽视了家校沟通的基本原则,教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没错,但错就错在过于想当然了。就像与政教主任沟通过程中几位家长所说的:“学生犯了错,老师你批评甚至责骂都不要紧,但你怎么能辱骂孩子呢?”政教主任以其客观、公正以及真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而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是不是还要学会积极主动、学会将心比心呢?
另外,沟通方式的选择和应用也需要特别注意。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家校沟通的方式也日趋现代化、便捷化,除了随访、约访、家访、家长会等传统方式,还有电访、语音和视频访谈等。相辅相成,越来越多的家长也会反过来应用上述方式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因此,沟通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更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
沟通技巧强调因势利导。以案例中所在学校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情渐趋复杂、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也将会更趋个性化,但教师毕竟不是三头六臂的孙猴子。因此,如政教主任这般点面结合、因势利导的沟通技巧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和推广。
家校沟通的常用技巧我们可以概括为摆事实、善聆听、找共性、不发令、不强辩等。但四十余名学生、八十多位家长,往往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尴尬。久而久之,难免会有矛盾、积怨,甚至对立、冲突等,这将大大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及家校关系的和谐、顺畅。或许只是一个特例,但案例中政教主任自我提炼的“家校沟通技巧之五多五少”或许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少一些随机,多一些预案;少一些自负,多一些自控;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单干,多一些合作;少一些负面,多一些分享”……
沟通之“障”并不是无法逾越的“魔障”,多少之间、取舍之念——教育之道向来急不得,我们不妨摆正心态,慢慢来……
9.老师辛苦了教师节作文 篇九
我的老师很温柔,她的个子不高不矮,高高的鼻梁下有一个樱桃般大的嘴巴,别光看我的.老师温柔,在她教我这几年来,我还经历了几件难忘的事呢!
有一次,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木木的站了起来,眼睛里充满了恐惧,我小声的说出了答案,老师温柔的对我说:“很好,下次大声一点。”是老师鼓励我,让我不再那么害怕,使我克服了胆小的障碍。
有一次,我在期中考试中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老师还在班里为我鼓掌,还告诉我不要骄傲。这使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老师您就像一支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就像园丁用汗水养育了我们,您就像母亲用知识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
10.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十
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朱自峰介绍:“初步规划,明年省内7所开设有小学师范教育类专业的高校将通过高考首批招生1 000人。”
一直以来,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都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譬如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紧缺学科教师短缺。
“受师资所限,河南很多偏远地区的老师不得不身兼数职,此次我省开展试点,就是希望培养出一批‘全能’老师。”朱自峰介绍,启动实施河南省免费师范生政策试点,为农村教学试点培养全科教师。对于教师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全科教师”有利于学校开齐所有的课程,而不需要针对音乐、体育等课程,再配专门的教师。
“全科教师”还可以避免小学教育过早“学科化”。朱自峰说,全科教师带班,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更多的体验和认识,学科间融会贯通的教学方式也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乐趣。
朱自峰介绍,全科教师将作为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规模,专业名称为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方向),本科学制4年,专科3年,师范类。录取时,实行单列类别,本科层次在本科二批录取,专科层次随专科录取,类别为农村定向小学全科教师。被录取的全科免费师范生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校期间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全科教师”参加普通高招统一录取后,要与县(市、区)政府、培养高校签署协议,承诺毕业后到农村教学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间不少于6年。服务期的全科教师不在协议地从事教育工作的,须退还已享受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50%违约金;超过缴纳时限,还须支付滞纳金。同时,将违约事实记入个人诚信档案。此外,全科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服务期满后,可报考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予以学费优惠。另外,河南省还将在评先、表彰、职称评聘方面给予全科教师倾斜支持。
国内首颗大学生自主研制管控纳卫星上天
《中国青年报》消息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发射,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的轨道。据了解,20颗卫星中的“紫丁香二号”是我国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该卫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团队完成。
据悉,“紫丁香二号”是哈工大研发的第五颗卫星,重12公斤,对探索微纳卫星在未来航天装备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卫星旨在构建飞行软件在轨试验平台,在空间环境中,对FPGA软件的可靠性等进行验证;同时,基于星上电子设备,可以进行全球航班、船舶等状态信息的收集和大型野生动物踪迹跟踪等任务;卫星还携带了一个工业红外相机,可实现对森林火灾、极端天气等造成的地温变化进行成像与监测。另外,作为试验平台,卫星搭載了两组新型超轻高精度敏感器,先期开展在轨测试,确保该产品在后续其他型号成功实施。
据介绍,哈工大学生研发团队负责人、该校博士生韦明川在大二时萌生了做卫星的梦想。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和几个有同样梦想的同学开始摸索。2011年,他们主动申请加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参与的QB50工程。QB50工程由比利时冯·卡门流体动力研究院联合欧空局等机构于2010年提出,邀请全球高校参与,采用50颗立方体卫星组网,“紫丁香一号”就此诞生。机遇不断,就在“紫丁香一号”的研发期间,国内某项目启动,高校学生自主研发的卫星有机会发射。哈工大高度重视,再次投入财力、物力,全力支持。2014年3月,该校纳卫星研发团队正式提交参与此项目的意向书,这就是本次发射的“紫丁香二号”。据了解,“紫丁香一号”预计于2016年年底发射。
11.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十一
【教育信条】历史是生活的注脚, 理解历史会让纤弱的孩子坚韧地生活着。
阅读朱能老师主编的《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一书,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朱老师浓浓的人文情怀。作为嘉兴市地方课程的选修教材, 《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一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人类的良心”, 包括“独立的精神”“良知的记忆”“博爱的心灵”三个单元, 呈现了苏格拉底、陈寅恪、巴金、索尔仁尼琴、南丁格尔、特雷莎修女等6位历史人物的生活;中篇为“以天下为己任”, 包括“民族的担当”“民权的呼告”“教育的使命”“科学的责任”四个单元, 展现了文天祥、谭嗣同、杨杏佛、马丁·路德·金、蔡元培、晏阳初、尼尔斯·玻尔、梁思成和林徽因等先贤或波澜壮阔或溪流潺潺的人生;下篇为“社会群体在历史中的地位”, 包括“需要理解的社会群体”“值得尊重的社会群体”两个单元, 介绍德国纳粹时期的青年、美国的阿米绪人、俄国的十二月党人、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女性等需要我们运用理性去理解、怀着宽容去尊重的社会群体。
朱能老师说, 这些历史人物 (或社会群体)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涉及较少, 但是他们的思想、言行对培养学生“怎么做人”相当重要。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计翔翔先生在为《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一书写的序中说:“它并不满足于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的传递, 贯穿全书的红线是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 作者想搞一本以历史为载体的人文读本或者说是公民读本的夙愿在深化新课程改革中终于得到了实现。”由此, 笔者想到了朱能老师提出的历史教学的三重境界:“为历史课而教是教学者;为历史学而教是教书匠;为人而教方成为真正的教师。”在朱老师看来, “进入第一重境界需要的是责任心, 进入第二重境界需要的是对历史和历史学的理解, 而进入第三重境界则需要对历史和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时, 朱老师也指出:“上述说法并不绝对、并不孤立, 而是层层递进,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三重境界构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正是在这样的冲突中, 朱老师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历史为什么而教”这个问题, 始终为实现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而不懈努力着。这一切都来源于朱老师的人文情怀。
早在十多年前, 朱能老师就在《人文精神必须站起来》 (刊发于《北京教育 (普教版) 》2002年第2期) 一文中, 深入地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并指出“在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在有着历史悠久的考试制度的国度里, 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个字——‘人’”, 并大声疾呼“教育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必须站起来!”此后, 在不同的场合, 朱老师多次对人文精神作了论述。他说:“历史学是一门人学。历史学通过构建过去的生活生成和积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括了人之成为人应具备的三大品质——独立、宽容和敬畏。‘独立’是指自觉运用判断和行动的自由, 保持对生活和社会的批判力。‘宽容’是指充分尊重他人判断和行动的自由, 对多元的社会发展能够给予足够的理解。‘敬畏’是对自然资源、生命资源和社会资源理性地认识和利用, 防范过度的包容和排斥, 防范过度的自由和限制, 防范过度的获取和舍弃。”在朱老师看来, “历史的现场由人、社会和自然三种元素构成, 其中以人为中心和重心”, 而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 历史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于这样的现实, 朱能老师并不气馁, 他说:“我们不可能改变教育环境, 但可以改变课堂的某个角落, 可以影响一些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通过渐进的甚至只是点滴的方式, 我们承担起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的责任。”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作为普通教师, 还是作为教研员, 他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执着地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而努力着。用他的话说, 这可算是一种“快乐的苦役”。
作为教师, 朱能老师在教学中坚持两个“理解”原则, 即“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 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历史是生活的注脚, 理解历史会让纤弱的我们坚韧地生活着。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哈利特·卡尔曾说:“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 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对话缩短距离, 对话增进理解。朱能老师在教学中非常关注“对话”——与历史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
首先, 与历史对话, 发现多面的历史, 追寻促进人生的历史理解。
对历史知识的专业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我们解读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质量高低。我们身边的那些优秀历史教师, 他们的教学艺术虽各具特色,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他们都具有强大的专业理解力。而专业理解力不足又恰恰是很多高中历史教师一直以来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 朱能老师在教学中倡导通过专业阅读增进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凭借对历史的理解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模块中的《宋明理学》一课, 常被教师们戏称为“送命理学”, 可见这一课的教学难度。朱能老师曾用了一年的时间关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 这一年里, 他在不同的高中观察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 在不同的高中开设了五次研究课, 由此收获了一些心得:不见思想家的思想史教学是无趣的, 缺乏逻辑的思想主张阐述会有点乱, 离开学生生活经验太远的思想史教学是在天上飘。基于这些思考, 朱能老师对这一课中的重点子目“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作了教学设计和实践尝试。
为了这一内容的教学, 朱能老师翻阅了十多本相关的专业著作, 其中既有思想原典, 如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的《朱子语类》, 也有著名学者的研究经典, 如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钱穆先生的《宋明理学概述》、张立文先生的《朱熹评传》和束景南先生的《朱熹研究》等, 还有能体现宋明理学影响的其他领域的研究专著, 如陈东原先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
通过专业阅读, 朱能老师选择了“礼”作为引导学生理解“理”的窗口。“礼”的思想不仅是古代中国伦理社会始终聚焦的问题之一, 而且“礼”的内容也较易接近高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和生活经验。了解朱熹的学术人生、厘清“礼”与“理”之间的关系、辨明汉代和宋代之“礼”的异同等, 是理解朱熹思想主张的一些关键之处。这只有通过专业阅读和思考才会有些心得。其中, 不仅是教师自身对历史的困惑, 而且还有学生的疑问, 都会推动教师去进行专业阅读。在对学生的小调查中, 朱老师发现, 学生由于受教科书的影响, 对朱熹思想影响的理解比较单一, 甚至偏狭。所以有必要引导他们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史、科技史、社会史著作, 形成对朱熹思想影响的多元理解。对学生来说, 认识一个有血肉、有担当的朱熹比仅仅知道他的思想后来成为专制统治思想更重要。人生的完满需要丰富的历史理解作支撑, 这是朱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的信念。
专业阅读是朱能老师从教十八年来的教学生涯的必修内容。他至今清晰地记得在教书生涯第一个学期结束时一个女学生说的一句话:“朱老师, 教历史是需要用年龄来作铺垫的。”用阅读来弥补年纪轻、阅历少的缺憾, 朱能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专业阅读能增进我们理解历史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进而能厚重我们的生命。专业阅读能增加我们进入课堂、面对孩子的“底气”。
其次, 与学生对话, 做好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 追寻促进人生的历史课堂。
构筑情境、设计问题、师生对话这三个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 因为常用所以重要。仍以上述课堂教学为例, 为了丰富学生对朱熹形象的认识, 朱能老师根据专业阅读编制了朱熹一生的大事年表, 并在课堂上对“木晦之训”“杜鹃夜悟”“乙丑之悟”“鹅湖之会”“朱熹之死”等细节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让学生基于史实通过合理想象获得一个有血有肉的“朱熹印象”, 从而为解读朱熹“礼”的言行, 理解朱熹的“理”奠定基础。
阅读思想原典的片段, 是思想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阅读原典, 才能最原汁原味地接触到思想家的理论, 然而, 这不免会遇上一些抽象甚至深奥的言语。因此, 朱能老师在选择思想文本时, 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文字, 同时还特别注意所选材料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并设计体现思想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的原典片段和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有利于他们形成一些认识。
在认识朱熹思想影响的教学中, 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理解上的偏差, 即认识视角单一, 学生只停留在“朱熹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此类的认识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朱能老师一方面通过建立思想史和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之间的联系, 寻找多元史料, 多视角地阐发“礼”的历史影响, 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围绕“明清时期妇女守节、殉节是朱熹之错吗?”这一话题进行对话, 引导学生辩证认识朱熹“礼”的影响。
让学生有度、多元地理解儒家思想, 这一意图源自朱能老师的一个认识, 即每一个青年学生对儒家思想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观察, 朱能老师认为:勾勒了历史的现象和细节, 开掘了历史的广度和深度, 才能丰富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当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现象或认识导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他们才有可能学会独立地判断, 才有可能提升思考的质量, 从而通过历史学习丰富他们人生的意义。
在担任高中历史任课教师的十一年间, 朱能老师还做了七年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辛苦, 但有乐趣。朱能老师认为, 只要有一颗善待之心、理解之心就能做好班主任。朱能老师带的班级从来没有什么班训之类的东西, 有的就是宽容和自由的氛围。他总是希望用微笑给每个学生信心和方向, 也因此得了一个“快乐小熊”的称号。若干年后, 朱能老师对班主任的琐碎往事大多都不记得了, 因为当意义渐渐铺满生命的时候, 细节便开始退去。后来有一个学生在QQ上聊天时说起了一段往事:“高三的我们, 慢慢都感受到了身上的压力。记得那时有几个同学压力很大, 总是失眠。您便和我们说:‘不要想太多, 学习上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 如果想找人谈心, 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们开机。’您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这句话至今都留在我脑子里。虽然我们从不曾半夜打电话给您, 但您的话确实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至少当我们因为压力大而想找人倾诉的时候, 不会找不到倾听者。那时候觉得老师您就是我们在学校里最大的依靠。”在班主任工作中, 朱能老师是一个忠诚的倾听者, 耐心、静心地听学生讲完, 很多时候尤其是女生一讲完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他是一个让学生回忆起来会有幸福感的人”, 曾有一位学生如此评价朱能老师。
“研究与引领”“指导与服务”是教研员工作的两大职责。嘉兴市高中历史教研员, 浙江省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戴加平老师认为, 教研员只有真心诚意地做好服务工作, 取得学校与教师们的欢迎与合作, “研究”才会有广阔天地, “指导”才可能到位。朱能老师认同这一观点, 在七年来的教研工作中, 也努力地践行着。
朱能老师把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自己的职责, 特别重视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命题研究能力。成长源于困惑, 进步来自行动。朱能老师经常和本市 (海宁市) 的历史教师进行交流, 及时了解教师们在教学中最需要得到什么帮助、最困惑的是什么等问题, 并进而根据这些问题组织相应的教研活动, 或者直接和学校的历史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以解决问题。朱能老师每个学期听课约70节, 每次听课前做好预习功课, 查阅专业资料, 了解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 听课时做好课堂实录, 有时还进行课堂录像, 听课后及时组织听课教师或备课组、教研组与执教教师进行充分交流。
前些年, 有一所普通高中的历史教研组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5岁, 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教学中的历史专业问题和教学方法问题也较多, 而组内又没有能起到“领头羊”作用的教师。鉴于这种情况, 朱能老师主动和该校历史组建立了结对关系。他连续几个月都安排时间去该校听课、评课, 多次参加他们的备课组活动, 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讨论交流, 并寻找解决途径。
朱能老师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历史教研组建设, 不定期参加学校的教研组活动, 根据每个教研组的具体情况, 对青年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如面向重点中学的青年历史教师, 他组织了多次命题技术培训;面向普通中学, 他多次组织教研组内或校际之间的课例研究活动。通过这些小范围、有针对性的培训, 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同时也促进学校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发展。
朱能老师不仅是个恪尽职守的教研员, 而且还是一个乐于奉献的教研员。朱能老师经常通过QQ等现代网络联系方式, 利用休息时间耐心地回答教师们提出的各种教学问题, 包括修改教学设计、修改教学论文等。自2010年以来, 朱能老师在QQ空间里贴出了他对历史教学的思考百多篇, 这些文字引来了嘉兴市很多历史教师的“围观”。有些文字一贴出来, 短短两三天里就有100多位教师阅读, 有些教师还留言进行交流。有教师说“朱能老师的日志是我们学习的好去处”。
在尽可能提高教研质量的同时, 朱能老师还非常注意教研工作的方式方法。他经常和学校管理层进行友善的沟通, 确保各项教研活动尽可能不给学校与教师造成麻烦。他尊重学校、善待教师, 平等包容的精神深受学校与历史教师们的敬重与欢迎。
12.教师节献给老师的作文 篇十二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开始讨论送什么礼物,有人说送钢笔,有人说送花,还有人说送贺卡……
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后,同学们又聚在一起开始了行动了,他们纷纷去不同的商场买东西,买完后他们又是聚在一起,集中一齐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开始了,小红先进去送水杯,她说:老师,你讲课口干了,小幸送钢笔,小明轮到他的时候,却很害羞的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电子手表,然后到小苏、小军、小玢、小江……。
最后我们一起喊:“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慈祥的笑着说:“谢谢!”。
13.教师节赞美老师的作文 篇十三
他们却心甘情愿,从不后悔。或许,当我们早已进入梦乡时,他们却在连夜备着明日的课程。或许,当我们周末在家玩耍时,他们却继续批着成堆的作业。那些角落,我们看不见,可或许有人注意到,那里有闪耀的光辉,堪比曦月对大地的照耀。并不为了什么,他们付出如此努力,只是希望尽自己所能的帮助着我们,教导着我们。他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书育人中,毫不吝啬地将我们白色的青春,染得绚丽多彩。
李商隐曾经说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错的,多少人至今犹会记得,那朵摇曳的烛花。小小的蜡烛,却也能如同闪耀的灯塔,指引着孩子们破浪前行,带来了火光和温暖,如同一个守候你的人,从未离开,一路前行。他们啊,真如清风一般,拂去了那些心潮澎湃、躁动的日子,拂动了我们船头的大旗,提醒着我们,认真走好每一步,不忘初心,不忘前方……
14.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十四
一、优秀教师的界定
对于优秀教师的界定, 现在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王芳、蔡永红 (2005) 指出优秀教师是我国为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幼教师而特设的一种兼有先进性和专业性的教师称号。唐林海 (2005) 认为优秀教师是一本“百科全书”。赖新元 (2007) 提出优秀教师的标准: (1) 态度决定一切; (2) 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4) 与团队共辉煌; (5) 教书更要育人。综上所述, 本课题组对优秀教师的界定是:在教育领域内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 开拓进取,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得到了同行业以及权威专家的认同, 对教育事业拥有特殊贡献的群体。
二、马修老师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运用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成功地诠释了他转变学困生的艺术。马修老师相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此他积极营造一种真诚、接受和理解的气氛, 使学生认识自身价值, 增强学习信心, 创造潜能得以发挥, 独立个性得以形成。所以说马修老师是人们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形象。
1. 人人都有创造潜能。
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 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潜能, 这种潜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尽相同的。在对其开发的过程中, 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加以设计引导。影片中的马修老师对此深信不疑。“放牛班”就是“垃圾班”的意思, 马修认为即使“垃圾班”的学生也有强烈的求知求成的需要, 只是学校冷漠的管理手段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障碍。同时马修老师也意识到“学生对他们不知心、不信任的老师, 常常在心灵的门口设个警戒哨兵, 不把真情实感的心理活动流露出来。”要突破这一岗哨, 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马修偶然发现了孩子们爱唱歌的特点, 他发挥自己的特长, 为孩子们写了许多优美的歌曲, 把他们组建成“合唱团”。马修用音乐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用音乐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莫杭治是个最典型的例子。他生活在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 心中极度苦闷, 经常犯错捣乱而被关禁闭。对待这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少年, 马修努力寻找开启这扇心灵大门的钥匙。他设法消除母子之间的隔阂, 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敌意。终于, 莫杭治不再敌视老师, 放开了嘹亮的歌喉。马修惊喜地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 尽最大力量挖掘这种潜能。马修成功了, 莫杭治那纯净、似天籁一般的歌声感动了在场的人, 也感动了观众。最终音乐改变了莫杭治的一生, 他成了一名中外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2. 真诚。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如一, 与学生平等相处, 坦诚相见, 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消除防御心理。相反旧式师生关系却充斥着冷漠, 缺乏相互信任。影片中的校长就是这种典型, 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手段。结果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 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 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影片把马修和校长对比起来进行刻画。马修以父亲和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们相处, 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师生模式。在影片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位孩子的父亲, 善良的马修填补了这一空缺, 发誓要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去疼爱这里的每一个生命。用真诚的父爱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马修会因为学生的良好表现而喜形于色, 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沮丧;当这种情感自然流露时, 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 更容易以自己的行动来回应老师的真诚, 那就是多做让教师高兴的事, 少做让老师沮丧的事。
3. 尊重。
尊重也称作“接受”或“认可”。罗杰斯指出,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接受每个学生作为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实体, 即“无条件认可”。马修最后深受孩子们爱戴, 这与他对孩子的尊重是分不开的。马修在丝毫不懂音乐的学生中组建合唱团, 根据孩子音乐天赋的不同找到他们在合唱团中相应的位置。不让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活动是最残忍的。马修深知这一点, 他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捣蛋鬼乐格克弄伤了校工马桑大叔的眼睛, 马修查明真相后, 向他保证不把他出卖给校长, 并让他自己选择弥补错误的方法。这种人性化的惩罚方式, 使孩子很快发现马桑大叔的慈祥和善良, 从而真正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后悔。马修把孩子们犯的错误当作了教育的资源。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样既尊重了学生, 又抓住最佳时机教育了学生。尊重能使人认识到自己应该拥有的尊严, 从而自觉地去维护这种尊严。
4. 理解。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要“移情”地理解学生, 即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其思想和行为, 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分担他们的情感。它消除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从而愉快积极地投入学习。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学得非常投入, 对音乐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学生的热情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 写了大量的优美乐曲。马修老师移情地理解学生,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 学生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 把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 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 收到“亲其师, 信其道, 受其术”的效果。
三、马修老师的成功对优秀教师成长的启示
在优秀教师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马修身上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1. 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是优秀教师成长的重要前提。
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的共识, “人人都有创造潜能”、一个都不能少, 这对于培养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在任何时候, 不管一个人当时的条件如何差, 只要抱有这种信念, 那么我们总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去开发他的创造潜能。诚然大家心目中的“优等生”的创造力应当得到关注和开发, 同样“学困生”的创造潜能也不应被忽视和埋没。
2. 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基石。
如果教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 学生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 说出自己的感觉, 提出自己的看法, 使得师生之间有更深入的沟通。可是由于种种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师很不习惯在学生面前表露“真实的自我”, 以致于在师生互动中少了一分积极主动, 浪费了许多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尽量减少伪装, 用真诚对待学生, 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这样最终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亲近, 从而大大增强教育的功效。
3. 无条件认可的教育方法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无条件地认可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发扬其积极因素和优点, 容忍并尽力弥补其短处和不足。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教育时认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老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 即使是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例外, 消除学生的心理戒备, 赢得教育学生的良机。
4. 移情地理解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理解。只有这样, 老师才有可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 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 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间的平等, 更应是教师和孩子间的平等。
四、结语
马修成功地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转变了一群问题儿童, 成功地教会了孩子去爱, 成功地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时隔五六十年后, 学生们对马修老师仍然念念不忘, 他深刻影响了学生的一生, 所以, 这样的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教师。
摘要:文章依据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从人人都有创造潜能、真诚、尊重、移情地理解四个方面分析马修老师转变问题儿童的艺术, 从而证明马修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形象。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马修,教育,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骆昆鸿.放牛班的春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4.
[2]巨瑛梅, 刘旭东.国外教育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8.
[3]龚春燕, 董国华.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0.4.
[4]周天梅, 杨小玲.论罗杰斯的创造观与创新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11) .
15.教师节作文老师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抱怨也听见别人抱怨学生学习中的出现审题不清;知识不会灵活变通、运用;解决问题能力弱;遇到难题不会求教……有的问题我们一再强调,要求学生改正,我们也总说要培养学生这方面、那方面的能力,但效果甚微。是什么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进步的步伐?在一系列的反思中,我认为问题出在了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上,下面我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不可为”。
一、帮助学生读题“不可为”
学生刚进入一年级,很多孩子不认识字,读题需要老师的帮助,甚至在期末考试时大部分学校明确要求老师读题。作为老师也认为理所应当,因此,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的是,老师读题,甚至不需要学生指一指,读完,学生就直接做题,我们认为这是在帮助孩子,殊不知,是在害他。时间一久,学生养成了不读题的坏习惯,拿到题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数字用加、减、乘、除胡乱拼凑在一起,更为恐怖的是,这样的拼凑在低年级往往大部分还是对的,因为一节新课结束,往往相关的练习也是与例题类似,加上题中出现的数字也比较少,题型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只要运用例题的解法,不读题也有可能做对,巩固了学生不读题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养成了不读题的坏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审题能力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习惯之一,它需要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地思考方法为保证。我认为不管学生认不认识字,首先,要让学生有读题的意识,老师读题时,要指导学生用手指指好,读到哪里指到哪里,教师可利用实物投影做好示范,并让学生逐句跟读;也可以请班中认识字的小朋友带领其他学生一起读题,这样既使认字的小朋友体会到了愉快、自豪的情绪,还会激发其他孩子积极去认字、去读题。其次,对于题中重要的字词可以引导学生用笔圈一圈、画一画,以帮助自己理解题意。
二、帮助学生分析“不可为”
遇到新的类型或难题,老师往往会有抢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情结,一怕,时间花得太多影响课堂效率;二怕,学生在这一“堡垒”前会“阵亡”,对自己学生的能力不自信,因此,我们总是一再地“剥夺”学生分析能力的权利,像父母对待婴儿那样,把食物嚼碎地喂给孩子,全然不管他是否已经长出牙齿,是否需要磨牙,是否需要锻炼,甚至有时学生分析了题目,老师没有耐心去等待,听他讲解,在没有了解孩子的想法前就一棍子“打死”了。慢慢地,孩子失去了分析题目的兴趣与能力,反正有人帮我分析,我只要等着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遇到难题不愿主动分析,总是一味地喊叫大人的原因了。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干预儿童主动性”。哈佛大学教授、教育学家霍姆斯说:“蒙台梭利理论体系的精华是她对下面这个真理的有力论断: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既不可能发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即给孩子最大的自由,给他们以尊重,让他们学会独立做事,独立判断。所以,在孩子遇到新的题目类型或具有一定挑战难度的题目时,不妨让我们退到一边,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与鼓励,把信任送给他们,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通过交流、反思、修正,去寻找解题的正确道路。当他们需要指点,遇到具体的瓶颈时再作出提点,这样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课堂的节奏,我想这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
三、帮助学生订正“不可为”
“面批”我们总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批阅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而且更多时候数学老师不是教一个班,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老师有时间一个个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做出指导吗?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请孩子到身边来订正往往是依据我们的想法,认为孩子在某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根据我们的想法作出指导,请注意是“我们的想法”,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指导不一定是孩子的想法与需要。教师这种强行介入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还会有许多的“后遗症”,常见的是孩子反思机会的剥夺,会变得不善于反思,不会去寻找出现问题的根源,那么,“病”就不会痊愈,以后会出现反复,而且作为孩子,在老师旁边订正,比较紧张,也不利于思考,经常会出现越讲越不会,越不会老师越急,越急学生就越紧张。面对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把学习反思的机会交回给孩子更好呢,当他实在想不出时,引导他去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不要包办,只有自己从内心想要解决,鼓足勇气去请教,他才会珍惜这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是不是比不论他想不想要,我们都一味地强行“推销”,要来得好呢?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自我实现无为无不为。虽然这讲的是治国之道,但我认为教育同样适用,也更符合教育的规律。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年1月第1版
[2]任代文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3]老子.《道德经》
【教师节作文老师】推荐阅读:
感想老师教师节作文06-18
教师节作文老师您好11-20
教师节感恩老师小学作文07-03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英语作文07-21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小学作文700字12-08
欢度教师节作文200字献给老师的礼物11-19
我心中目中的好老师就是您教师节作文07-30
四年级关于教师的作文:我的荷塘老师09-07
教师节祝福语:老师!教师节快乐!06-30
教师节歌颂老师名言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