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2024-09-16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8篇)

1.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篇一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 月活动现场会交流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中共嘉峪关市委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2009年5月25日)

嘉峪关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除汉族之外,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1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坚持长期规划,逐步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事关嘉峪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各族人民群众中日益牢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果丰硕,全市被授于国务院表彰的先进个人1名;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4名。召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0个和模范个人15名,并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进行了总结,进一步调动了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积极性。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根据省上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四五”、“五五”普法和《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我们制定了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民族法律政策宣传教育五年规划》,确定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认真总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典型,使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2004年以来,宣传月期间共印发各类传单5万份、横幅60条;电视台、广播电台推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系列宣传报道50期;《嘉峪关日报》连载宣传资料40期、刊登领导文章10篇;上报宣传月活动信息32期;组织培训班、座谈会29次;深入基层宣讲党的民族政策42场次;组织部分民族宗教人士视察城乡建设发展成就10次;在中小学集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5次。2008年5月,宣传月期间,举办“爱我中华,和谐雄关”民族团结进步抗震救灾文艺晚会,共捐善款158万元。

每年宣传月前夕,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宣传月系列活动协调会,明确职责,细化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年以来,市财政累计为宣传月共拨专项经费31.4万元。特别是2009年,为全面贯彻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座谈会精神,我市及时召开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会上,市政府与有关单位签订了2009年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格局,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形式多样,方法灵活。2004年以来,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宣传月期间,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召开动员会、民族宗教界委员代表座谈会、少数民族代表座谈会,办板报、专栏、电视讲话、专题采访、宣传橱窗、手机短信及文艺晚会等形式,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深入社区街道、镇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决定》、《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就,宣传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先进典型。每逢元旦、五

一、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开斋节、藏历新年等民族节日以及国家、省、市重大政治活动,举行少数民族联欢会、茶话会,畅谈感想、表演节目、互相沟通,增进友谊。2005年8月,我市成功承办全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11枚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以及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市民族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风貌。通过系列活动,扩大了宣传面和社会影响,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法规的知晓率,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共创和谐嘉峪关的热潮。

三是加强教育,搞好培训。近年来,我们坚持在全市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应知应会学习活动,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风民俗知识测试工作;组织编写《民族宗教行政执法责任制手册》、《民族宗教工作文件选编》、《民族政策法 律法规资料汇编》等有关民族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材料,共印发4万余册给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宗教团体学习。通过在市委党校干部培训中增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课程,使各级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两个共同”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谋划民族经济发展方略,不断加强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群众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支柱企业。逐年加大对少数民族散杂聚居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少数民族散杂聚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是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近年来,我们狠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三级网络建设和民族工作机构建设,从人员、财政经费上予以保障,各街道(镇)党委、政府都有一位领导分管民族工作,确保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任务的落实。2009年,制定下发《中共嘉峪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对民族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积极开拓少数民族特殊用品市场。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抓住省上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机会,积极向省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狠抓少数民族经济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4年以来,共完成招商引资629万元、吸纳民间资金979万元。积极为嘉峪关市中昌清真食品生产基地等少数民族企业协调落实民贸优惠政策,实 现了我市少数民族工业经济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8年我市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41元,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群众人均纯收入达6299元。2008年,全市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少数民族公有制或非公有制经济户92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1%;从业人员600多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6%。

二是高度重视解决少数民族民生问题。2004年以来,我们认真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活动,宣传月期间由市上领导带队共慰问少数民族下岗职工及特困户人,发放慰问金3万元。每年组织统战、民族宗教、工商等部门,对全市包括清真食品市场在内的少数民族经济领域进行检查,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为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就业的积极性,我市认真组织开展了6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班和3期农村特色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群众达78人次,受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

三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我们十分注意做好散居少数民族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不仅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平等权利,而且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文化教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一切社会生活中的平等权利。如认真落实少数民族学生升学加分及免收择校费的政策;切实保障未成年少数民族公民正确表达民族成份的权利;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等,同时,以加强清真食品标志牌发放为抓手,强化对清真食品的规范管理。

四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生活需要得到照顾。认真贯彻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不断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清真食品许可证”制 度,对清真食品市场采取集中检查和经常性检查相结合。近年来,我们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筹资500万元在城区恢复重建清真寺2座4200多平方米,保证了穆斯林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市政府还无偿划拨1万平米土地供回民公墓区使用;建设了清真餐具地点消毒洗洁公司,加强了清真用品用具的日常管理;实行了牛羊、家禽定点屠宰,保证了少数民族群众可以吃上“放心肉”,也解决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问题。

五是积极开展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临夏州对口支援工作的力度。自2002年5月,省上确定我市对口帮扶临夏州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临夏民族地区的发展,完善帮扶规划,落实帮扶项目,为临夏州两所中学捐赠电脑130台,支持了临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2003年11月,捐款112万元,支持临夏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5月为临夏州两座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捐资100万元,向临夏回民中学捐资6.5万元,为和政县蒿沟派出所捐资5万元;2006年1月,嘉峪关市捐资150万元,用于支援临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2008年5月,捐款30万元支援临夏州灾害重建工作。

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近年来,嘉峪关市立足市情,把握民族工作的关键,把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大胆选拔、放手使用的要求,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实施了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战略,全面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使全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逐年增加,素质逐渐提高,结构 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截止2008年底,全市现有副县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27名(含酒钢公司);有少数民族人大代表9名;少数民族政协委员10名。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少数民族干部健康成长,在各自工作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唱响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使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活动为载体,定期命名表彰,并确保创建经费的落实到位。坚持创建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协调好创建成员单位和其它单位的工作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

2.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篇二

一、中国丝织品西传与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丝路可能早在汉以前就已出现。《穆天子传》关于周穆王西征中曾“自西王母之邦,北至于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的记载,以及苏联巴泽雷克古墓出土的许多精致的中国丝绸制品和刺绣着凤凰图案的茧绸表明,中国和西方之间可能很早就存在着一条商路,中国丝织品已沿着这条商路运往中亚,甚至欧洲。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社会追求的时装衣料,其根据是,在希腊雕刻和陶器彩绘的人像上有细薄透明的丝绸文物,当时人们认为,这样细薄透明衣料只有遥远的东方国家‘塞里斯’国才能制造。”[1]2近年来,在埃及、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希腊等地的考古发现也表明中国丝织品的西传早在商周时期,甚至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张骞“凿空”西域后,丝路正式开通。原来游牧民族垄断的丝路贸易被打破,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诸王国间建立起了直接贸易往来。结果,东来的“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2]卷88。在公元前108年赵破奴率军进攻楼兰、车师,并在酒泉至玉门关一带设立亭驿,及公元前104年李广利战败大宛后,西域的交通更加顺畅,西域各国和汉的商业往来也更加频繁。

之后,中国经由丝路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一直到唐中期的千余年间,丝路始终是中国与欧亚各国间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二、丝路兴盛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在丝路兴盛时期,中国的丝绸和蚕丝技术、铁器以及铸铁技术、穿井法、造纸术等都沿丝路先后西传;同时,欧亚各国的土特产、音乐舞蹈、宗教艺术等也都沿丝路逐渐东来。

丝路正式开通后,丝织品西传速度加快。汉代丝织品花色品种十分丰富,有纨、绮、缣、绨、缦、素等数十种,并且出现了彩锦。丝织业发达促进了丝织品西传。“公元前2年,汉朝政府给匈奴运来8.4万匹绸缎,7.4万斤丝棉。其结果使中亚市场饱和。”[3]50中国输入罗马的丝绸数量也迅速增加。公元前53年卡尔莱之战后不久,“罗马人便开始以使用丝绸为时髦”,“丝绸这种新颖的异国产品”很快就“深入到民众的风俗习惯中了”[4]。唐代丝织业更为发达,丝织品名目繁多,花样丰富,图案文饰形成了写真与浪漫相结合的特殊风格。唐朝打败突厥以后,丝路畅通无阻,因而对外丝绸贸易更为发达,出现了“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息”的繁荣商贸景象。

丝织品西传给西方带去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和理念,促进了当地纺织技术的发展。在罗马和地中海地区,人们“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布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织纱线,织成轻薄半透明的织物”[5]64。对此,《通典》记载说:大秦“常利得中国缣素,解以为胡绫绀纹,数与安息诸胡交市于海中”。一些国家还在模仿中国平纹经锦的过程中,织造出了新型的平纹纬锦。

中国的铁器及铸铁技术、穿井法和井渠法、造纸术也先后沿丝路西传。本地“无丝漆,不知铸铁器”的安息,“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6]卷96;“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及至李广利伐大宛,“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6]卷61;751年唐将高仙芝在怛逻斯被阿拉伯人战败后,因被俘士兵中有些是造纸工匠,阿拉伯人从而学会了造纸。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到埃及、摩洛哥以及欧洲。

交流总是双向的。在中国的丝绸和先进技术西传的同时,欧亚各国的良种马、胡萝卜和苜蓿等植物也都传入中国。公元前一世纪左右,“骡驴馲驼,衔尾入塞,驒騱騵马,尽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7]卷1出使西域的使节还“采蒲陶、目宿种归”[6]卷96,丰富了中国的物种。

乐舞杂技、服饰、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也随丝路东传。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乐舞交流在汉代达到一个高潮,形成了汉代突出的历史乐舞特色,即“百戏”、“俗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乐舞迅速普及中国,“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佛教乐舞和传播佛教的重要工具。隋唐时代的宫廷乐舞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外来因素[1]6。西域的服饰、乐器等也纷纷东来,风靡一时。“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2]志第13早期佛教徒与丝路上的商人结伴而行,佛教因之自西向东逐渐传播开来,现存的许多佛教石窟就是佛教东传的见证。从永徽二年到贞元十四年的148年间,伊斯兰教也随大批阿拉伯商人涌入中国西北,沿丝路与中国贸易而传入中国。此外,祆教、摩尼教和景教也先后沿丝路传入中国,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丝路衰败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代中期以后,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达,海路交通空前繁荣。而原来的丝路,却因安史之乱,西亚纺织技术的发展,恶劣的风沙气候,运输工具的限制,诸多游牧民族对丝路贸易的劫掠,以及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由盛而衰,从东西交通的主导地位退居次要地位。

然而,尽管丝路在唐中期以后逐渐衰弱,但它仍然是中国与外界联系与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在西夏控制河西走廊时期,尽管对过往客商抽取重税,十中取一,并择其上品,商人苦之,但西夏还是在回鹘商人和汉族商人的共同影响下在丝路上经营着贸易。在明代,外国商人以贡使的名义通过丝路与中国进行广泛而频繁的商贸活动。对于他们带来的商品,除粗劣之物外,明朝一概准许入境,于是,西域商人携马匹、骆驼、钻石、地毯、金银器皿等东来,运载瓷器、丝绸、布匹、茶叶、桐油等西去。当时, 明朝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 确保了丝路贸易的正常进行。结果, 汉唐以来的丝路在明代大放异彩, 丝路贸易再度繁荣。

以上所述表明, 唐中期以后, 丝路虽然丧失了它在东西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但仍然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之一。

摘要:张骞“凿空”西域后, 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中国的丝绸和蚕丝技术、铁器及铸铁技术、造纸术等都沿丝路西传。同时, 欧亚各国的土特产、宗教艺术等沿丝路东来。唐中期以后, 丝路虽逐渐衰败, 但它仍然是中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金秋.古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2]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 2006.

[3]袁建平.“丝绸之路”溯源[J].社科纵横, 2001 (2) .

[4]布尔努瓦.丝绸之路[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

[5]屠恒贤.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纺织技术交流[J].东华大学学报, 2003 (4) .

[6]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 1999.

3.略论和谐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 篇三

关键词:和谐文化;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35-02

2005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文化的新概念,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些重要论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基本思想。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十分重要。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文化建设的层面来看,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为民族团结和进步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所以说,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的建设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大事。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的实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各方处于同一性状态中理想的存在状态。而所谓的文化,从哲学内涵看,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崇尚和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自身所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和谐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重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和谐文化对于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规范协调功能。

一是和谐文化的导向功能,它是指以民族团结为价值观和目标,通过民族团结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训,引导各少数民族成员向既定的目标奋进。二是和谐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依靠和谐文化,将各民族各成员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凝聚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增强民族成员的大集体归属感,提高他们对祖国这个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和谐文化的凝聚功能。在追求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强调共同的目标和信仰。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能够激发起各少数民族成员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四是和谐文化的规范协调功能,是指以和谐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来约束少数民族成员的行为,使他们认识到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从而对民族团结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自觉约束自身,监督他人,为创造和谐的民族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由此可见,建设和谐文化,宣传平等、团结、互助等价值观念和规范必定会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进而促进民族团结。

二、当前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因素

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国际势力因素等,其中起纽带作用的是文化因素,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指:“表现于各族群在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包括在族群之间是否存在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行为规范不同等等现象。族群之间在上述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他们自己的交往与融合会造成程度不同的障碍。”[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主题,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西部开发、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等举措,为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方面原因,破坏民族团结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在这些因素中,文化因素又是突出的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统影响民族团结

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形成的表现在饮食、服装、节庆、丧葬以及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风尚、习俗。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有内在的一致性,有些民族在长期信奉某种宗教的过程中,宗教的节庆、礼仪、禁忌逐渐演变成了民族的节庆、礼仪、禁忌等风俗习惯。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都具有长期性、社会性、规范性、区域性、稳定性等特点,它们一旦形成,就很难变更,对于民族成员有很强的制约性。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在交往融合过程中,不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或者侵犯其他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冲突、突发事件就很容易产生。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维吾尔族等所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藏族所信仰的喇嘛教的宗教色彩最浓,因而此类信仰所引起的破坏民族团结的冲突事件也往往较多。

(二)不同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民族团结

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极其重要的心理倾向体系,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不同,交通设施不同,所受教育及享受政策等方面的不同,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往往有很大差异。第一,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分布于各个省份,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有些汉族人极易产生“大汉族主义”思想,歧视排挤汉族之外的一切民族,这种排外心理会影响民族团结。第二,一些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比较闭塞的山区,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较少,文化程度不高,容易产生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盲目自大的思想,对于民族间的交流有阻碍作用。第三,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向其他地区流动,流动人口增多,流动速度过快,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不信任、缺乏沟通、过度防范的心理,这也严重影响了民族团结。

(三)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干预与破坏影响民族团结

当前我国各民族总体上是团结平等的,各民族呈现出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际敌对势力的干预破坏,在不少地区也偶尔会出现破坏民族团结、造成社会混乱的行为。

当今时代,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民主人权输出”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西方的生活及价值观念。“‘民主人权输出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在殖民主义已经破产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种种新的隐蔽方式干涉、控制、支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和活动。”[3]从文化角度看,“民主人权输出”根植于西方自以为是的种族优越论和文明中心论。某些西方人自认为西方文明是最好的,他们有责任对其他民族的文明进行改造。因此他们打着“文明”幌子,以加快民主进程、促进人权实现为借口,企图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近年来的“3·14”西藏暴力事件、“7·5”新疆暴力事件、西藏民族分裂势力、新疆民族分裂势力等都向我们暴露了敌人的阴谋。类似事件一般都有境外敌对势力的支持,为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提高警惕,坚决和西方企图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文化干预与破坏行为做坚决斗争。

三、建设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因素各种各样,纷繁复杂,在分析了几种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文化因素后,有必要按照和谐的观念提倡各民族树立和谐的理念,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民族团结。

(一)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客观社会存在。”[4]只要各民族之间还存在着地域、历史、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民族之间就容易发生纠纷和矛盾。因此,要想破除纠纷和矛盾,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我们就必须重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民族团结观教育。关于民族团结观教育的内容,徐柏才教授认为,“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三种观念:要牢固树立‘两个共同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五个维护的观念。”[4]“两个共同”即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五个维护”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总之,进行民族团结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观,教育各族人民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自觉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

(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文化内核。”[5]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尽管有战和更替、聚散分合、但向我们展现的始终是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以和为贵”,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自然孕育了万物,人类社会是一个和谐整体。此外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协和万邦”“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等说法,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因此要促进民族团结,我们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思想。通过教育宣传,带领每一个中国人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以此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自身内部的文化,是指导少数民族成员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具有相同风俗习惯的民族往往更容易交流、相处,而有着不同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之间摩擦碰撞就比较突出。应该引导民众解放思想,理解、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文化互动、文化表演等形式向更多的人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这样既保留了民族传统文化,又加深了大家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对于少数民族的某些传统文化应该加以正确引导,有些传统民族文化中含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对于这些成分,应该加强对民众的说服教育,鼓励其正确认识自身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向正轨。

(四)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方面,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民族团结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提高了少数民族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让他们的视野更开阔,学习积极性才会更高,对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祖国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民族地区,应该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兴建教育设施,进一步鼓励优秀人才前往民族地区从事支教、兴农等工作,扶持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6]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骨干力量,还是各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因此,首先要广开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其次,要全面加强民族干部的素质教育,培养和选拔过程都应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最后,要建立一套严厉合理的奖惩制度,有突出表现的民族干部可以奖励破格录用,提供机会进一步锻炼,对于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行为要严加处罚。

参考文献:

[1]杨文顺,高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互动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

[2]马戎.民族社会——社会学的族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章传家,颜旭,常培育.认清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2-05-25.

[4]徐柏才,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5]张先亮,戢广南.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9-12-30.

4.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篇四

尊敬各位领导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乌什县第二小学就“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步骤,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有力抓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成功经验。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作为“两学一做”、民族团结、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两项活动相辅相成,旨在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有力抓手,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扶贫攻坚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干部作风的现实需要。10月19日下午,乌什县第二小学召开教职工大会,会议主题是传达16日《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精神,集中教师学习摘录陈全国书记关于“结亲”活动的六项工作要求,全面部署“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书记主抓此项工作,召开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的绩效考核,确保责任的落实。

二、注重宣传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电子大屏,按照教育系统规定的民族团结30条标语,滚动播出,设立和更新民族团结宣传专栏内容、在学校教学楼醒目位置张贴习总书记和新疆人民欢聚亲和的图片,做好各层次的“好人”学习推荐宣传教育,办好学校民族团结雏鹰校报、手抄报,发挥校园小广播作用、精心设计国旗下献词,主题板报评比,学生熟知班级《民族团结公约》,继续开展好每周民族团结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月开展民族团结示范中队评比,做好民族团结小争章活动,做好民族团结主题校报《雏鹰小报》,班级开展日行一善民族团结微言行微记录,及时表扬在生活的民族团结好人好事,结合我校实际开发校本《民族团结微记录教育读本》等,做好每周国旗下民族团结主题类讲话,继续开展课前三分钟小论坛活动,每月分年级段、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展演活动,如:低段开展《新疆新童谣》传唱、中段开展民族团结歌曲比赛、高段开展民族团结朗诵会和征文活动等,评选的优秀活动,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作亮相展演等。继续办好我校的红领巾爱心储蓄小超市,将物质激励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按事迹的大小,对做民族团结好事的学生进行奖励。实行定期开放制度,每星期开放两天,每周二第二节课后为接收捐赠日,星期五为物品发放日。每周五下午,由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安排干部结合各班民族团结好人好事记录情况,领取、发放民族团结爱心券。爱心券一式两联,一联班级留存,另一联评劵到“超市”领取爱心礼物。积极开办好我校12大社团活动,通过艺术熏陶,容情活动实现各族师生学习在一起、成长在一起的局面,学校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真正让民族团结教育理念如师生心脑,付诸于行动。

三、多措并举,务求实效。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要树要求,讲责任,工作务求实效,按照党员干部带头每人结对联系1户基层群众的标准,10月29日,我校全体教职工自行购买爱心礼物,前往英阿瓦提乡2村开展认亲活动,讲明来意,一一结对,以五户、六户为一个单元,集中在一个农户大院内开展了系列容情活动,11月初我校共结对认亲66户。我校计划坚持每两个月与结对认亲户开展一次交流活动,有规定的动作,和自选的动作,如包括每次学会十句维语话,真正给他们做一件事,不论大小,开展“八个讲清”活动,做好党的惠民便民政策宣传,了解他们真实的困难,真心实意解决一些问题等,力争做到一次结亲、终生结缘。初此之外,我校积极开展了校内“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到民族工人家走访,到书记家走访互亲。

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着眼我校实际,我校民汉学生比例为70%,有很好的基础,与学生结对子要突出六类学生,工作突出重点,一在做好本校的“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同时,做好联谊学校县第三小学的学生之间的结对工作。8名校领导每人联系1个教研组1个班级,与3名民族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并与其家长建立每学期不少于6次的联系,每学期给师生开展2次专题讲座。10中层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了1个班级,与4名民族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并与其家长建立每学期不少于8次的联系,每学期参加2次班会活动。26名教师每人联系1个班级,与4名民族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并与其家长建立每学期不少于8次的联系,每学期参加2次团队活动。22名班王任协助好与本班学生结对子交朋友的领导、干部、教师的工作,每学期与本班所有学生的家长联系不少于3次。10月27日、28日开展进班联系学生交朋友活动,利用10月29日,30日周末我校全面开展了第一次与学生家长交朋友活动。目前我校没有食堂、没有宿舍,领导班子共计联系教研组8个,进所在教研组班级8个,联系结对学生24名,与学生家长交朋友48名;中层领导进班级10个,联系结对学生40名,与学生家长交朋友80名;一般教师联系结对学生104名,与学生家长交朋友206名;通过家长会班主任教师联系学生家长共计1109次。

四、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我校通盘计划“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要求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要形成本校的特色,这两项工作确实要做到与教职工师德考评相挂钩,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每次活动前有计划安排,后活动梳理小结,每两月建立两项工作星级化等级评比栏,建立好一整套活动记录表、活动台账,形成制度化考评机制,助推工作纵深发展,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族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民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

我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5.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 篇五

55年来,西藏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疆暴力事件汇总:

2014-03-01昆明火车站发生严重暴恐事件致29人死亡130亲人受伤。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民众。

2014-02-14新疆乌什县发生袭警案件2名民7众和2名民警受伤警方击毙8人抓获1人。3名疑犯在犯罪时发生自爆死亡。

2014-01-24,新强警方处鬣斩和县莽恐案时遭投掷堞燃装疆.6名暴徒实施犯罪时发生自爆死亡,另有6人被击毙5人被抓.1名民警受轻伤。

2013-12-30.6时30分许9名暴徒持砍刀袭击新捆喀什莎车县公安局投掷爆炸装置纵火焚烧警车。公安民警击毙8人抓获I人。

2013-12-15.23时许新疆疏附县公安局民警窭遭多名暴徒投掷爆炸装置并持砍刀袭击造成2名民警牺牲。警方击毙暴徒14人抓获2人。

2013-11-16,17时30分许,9名暴徒持刀斧袭击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派出所,致使2名协警牺牲.2名民警受伤,暴徒被当场全部击毙。

2013-10-28北京天安门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导致5死38伤。8名嫌犯旨来自新碍和田他们准备4万元、一辆奔驰Suv和数把藏刀、400升汽油,事前3次踩点。

2013-08-20新疆喀什处置一起暴恐团伙案,32岁特瞽闰小飞参与处置时牺牲。2013-06-28,中午,新疆和田市发生一起袭击案件。

2013 06 27,新疆都善县26日凌晨6时左右发生恐怖案,多名暴徒先后袭击派出所镇政府致24人遇害21人伤.民警击毙11人击伤抓获4人。

2013-04-24,新强喀什巴楚县昨日发生一起有预谋的恐怖案件,造成民警、社区工作人员15人死亡,处置过程中击毙暴徒6人,抓获8人。

2012-02-28下午18时许阿布部克热木马木提带领恐怖组织成员到达叶城县幸福路步行街持刀、斧疯狂砍杀无辜群众当场致13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11—12-28,新疆皮山县恐怖团执劫持两名人质,拒捕行凶致警察死伤,警方当场击毙暴徒7人,击伤4人,抓捕4人。两名人质获救。

2011-07-31新疆喀什发生袭击民众暴力恐怖案件,暴徒砍死6人砍伤12人,并实施纵火,警方开枪打死5名疑犯。

2011-07-18新疆和田市发生的派出所遇袭事件中暴徒劫持人质并纵火1名武謦和1名联防队员牺牲6名人质获救2名人质被害。

新疆暴力事件起因:

1、新疆居住有很多少数民族,大部分人都安居乐业,但有极少数的极端分子,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固执的认为是汉族群众侵占了他们的领土。

2、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使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易受蛊惑。

3、部分少数民族由于各方面原因,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一些人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工作,不满因此而生。

4、敌对中国势力的干涉支持,虚构东突厥。

5、有不法分子伙同各方的分裂势力,妄图把新疆从中国分割出去。

此类恐怖事件的参与者多是部分低收入的少数民族群众和妄图分裂新疆的疆独分子,前者因为生活问题对社会和政府心生不满,后者则固执认为汉族侵略了新疆,再加上境内外恐怖组织的煽风点火,所以经常发动恐怖行动,令人发指。

政府举措:

按照“打防并举、源头治理,依靠群众、抵御渗透”的原则,统筹民委、宗教、统战和公安、教育等部门的力量资源,依托推进城乡社区建设、落实义务教育等措施,把防范、打击、教育等工作深入到农村村屯、深入到城市社区,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织密群防网络,从根本上消除暴力恐怖活动滋生的温床。

6.当代留学大潮与中外文化交流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和特点

派遣留学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代出国留学是随着中外佛教交流开始的,僧侣的游学是早期的留学活动方式。古代出国游学高僧不畏艰险,跋山涉水,翻过崇山峻岭,或飘洋过海,赴天竺求法取经、东渡日本或下南海诸国弘扬佛学。

近代留学运动始于容闳赴美留学,前后经历了东渡扶桑、庚款留学、留法勤工俭学、解放前后留学苏俄等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改革开放后又掀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近代的留学生运动的发展与中国人民寻找救国真理的过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做出了作越的贡献。而改革开放后留学生群体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当代留**的兴起

建国之初,选派留学生的工作被纳入中国科学教育发展规划,留学方式主要是公费,由国家统一派遣。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向苏联派出了1万多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后又开始向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中国计划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担任了政府机关的领导职位。这批学生对建国后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十年“文革”使留学教育几乎陷入停顿状态。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转移,急需大批建设人才,为此大批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技与文化提上了日程。1978年6月邓小平明确提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上万派,不只是派十个、八个。”1978年12月26日,中国向美国派出了52名访问学者,这是改革开放后派出的首批赴美访问学者。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在中国驻美使馆接见了留学生代表,并同美国正式签订了中美互派留学生的协议。随后,赴英、日、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陆续踏上求学征程。1979年,中国教育部分两批向世界20多个发达国家派出3000多名留学生,分别学习科技、语言和文化。中国也成为第一个向西方国家大量派遣留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出现了留学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浪潮。1989年,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台湾地区,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199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形成了机制合理、渠道多样、层次均衡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新局面。1998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是17000人,到2002年达到117000人,其中国家公派近3000人,单位公派5000多人,自费留学生将近110000人,5年之内出国留学生增加了7倍多。

2007年初,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五年计划”。当年留学生选派规模首次突破1万人。2011年又以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方式在全国选录各类留学人员12000人,其中研究生6000人,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等6000人。重点选派领域为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

当代留**的新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留学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留**的发展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留**从精英向民众扩散,规模日益扩大。改革开放后首批派遣的公费留学生,入选的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和骨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留学政策的一步步放宽,民众经济能力提高,越来越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踏上留学之路,出国留学从精英走向民众,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以留学欧美为主到分布至世界各地。随着留学从精英向民众扩散,留学生的分布也发生变化,不但继续走向欧美国家,也奔赴亚非拉和大洋洲国家。留学人员的足迹遍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2006年开始,选择到东南亚国家留学的人数开始呈上升趋势。因为经济、地理或者文化相近的考虑,将像新加坡这样的东盟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的留学生越来越多。2007年有12400多人赴东盟国家留学,其中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东盟留学生人数超过7万。毗邻东南亚的广西、云南赴越南留学的人数也很多,2007年达到3000人左右。广西每年往东盟国家学习的留学生超过4500人。

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

留学生群体也是公共外交活动不可取代的力量,留学生吸纳了来自外部的先进文化,并结合本国的实际加以充分运用,他们自身就是母国文化的代表,向外展示了中华文明,将祖国优秀文化向世界传播;同时他们也是文化传播和中外友谊的使者,在沟通中外文化关系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留学生在东道国通常组织各种联谊活动和社团组织,联络感情,排遣乡愁,同时往往也吸引东道国民众和其他国家的同学参与,促进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留学生成立各种俱乐部,组织春节联欢晚会,放映中国电影。他们也主办一些网站和杂志,沟通留学生群体之间以及与东道国民众的联系。比如,美国留学生有一小批志愿者通过电子邮件一周三次向11个州县的4万名直接订户(实际读者估计有18万)发送电子杂志《华夏文摘》。该杂志内容包括中国风景和可供下载的中文经典书籍,美国校园(以及世界其他19个国家)里的中国学生组织目录,中国93所大学的校友会以及专业性组织介绍。在英国伦敦亚非学院(SOAS),中国留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中文角,吸引了来自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学生参加。参加过中文角的外国学生反映,这个中文角,棒!既学习了中文,又可以通过与中国留学生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发展现状。

2011年9月6日,中、加、韩、英、瑞士和巴西等18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欢聚在越南河内东盟大酒店,举行了以“绿色地球日”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河内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向参观者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展出了中国结、绣球、灯笼、十二生肖饰品、古代城门模型等,还准备了饺子和汤圆两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美食,让观众品尝,并向越南友人赠送寓意两国友谊的徽章。每送出一枚徽章,都会用越语告诉越南友人“希望两国的友谊代代相传,万古长青”。活动增添了色彩纷呈的一笔,中国展区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区。

全方位拓展留学生公共外交的思考与建议

留学生群体深刻影响着祖国的国家形象和祖国与东道国的文化交流。留学关乎一国文化的大局,中国留学生群体既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亦大有可为。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发挥中国留学生的主动性,加强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意识,扮演好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这个角色至关重要。

中国驻外使领馆应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留学生参与东道国社区普通民众的活动,这样既可以增进友谊,亦可以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留学生在开展留学生联谊活动时可与当地社区加强合作交流,也可参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认为,欧美国家民众都有泡吧(Pub)的习惯,也许和当地人一起到酒吧和咖啡厅吃饭、聊天是增进交流的更好方式。公共外交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只有融入当地社会,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参与他们的生活,才有可能影响当地民众。

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是彼此受益,通过吸收对方文明的先进和精华部分,促进本族文明的提升和完善。但在交流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可能精华与糟粕并收,甚至只吸收到糟粕部分,其结果会影响本土价值体系的稳定。留学生群体相对年轻,可塑性强,在与异族群体,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异族群体交往中比较容易出现盲目崇外的现象;加上西方国家着意推广其价值观念,对中国留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体系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应采取措施,确保留学生群体在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先进技术和其他有益东西的同时,决不引进丑恶颓废的东西。为了引导留学生群体提高鉴别能力,加强对留学生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十分必要,在这方面,政府留学管理机构尤其是驻外使领馆责无旁贷。

在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多种文化并存、相互补益与交融,已成当今世界的潮流,中国留学生运动是世界文化史上空前规模的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推动因素,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留学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锋代表和中国公共外交的使者,在中国公共外交中大有作为。当前,如何将文化因素作为中外关系持续发展和长期合作的深层次基础,创造以软实力或文化力为主的新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今天,应加强留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意识的教育,勉励他们扮演好中外友谊使者的角色。

7.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篇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对网络建设加大了投入。微信、微博等新的网络平台的普遍使用使人们进入了“微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这种开放式的公众话语权开始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西藏高校因其独特的“身份”始终受到国内外的特殊关注。因此,西藏高校在话语权的构建和舆论引导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研究西藏高校的话语权构建和舆论引导,有针对性地加强话语权构建和采取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式,对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引导藏族及其他民族学生形成良好的舆论素养和文明的网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3·14”事件,国外敌对势力在3月份时常通过舆论事件来制造事端,丑化中国和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形象。因此,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进行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舆论引导是长期进行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对西藏高校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舆论引导现状

历史上,3月曾发生过很多对西藏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例如,2008年3月14日,“藏独”分裂势力在拉萨公然进行打砸抢烧,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在国内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西藏高校的学生而言亦是如此,网络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校园媒体分布上来看,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西藏民族大学通过西藏民族大学校报、西藏民族大学官方网站、二级学院网站、校园宣传栏、民大电视台、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同时利用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各校园组织微博、《笃学》杂志等组织媒体为校园信息和校园活动等助力。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所以不难看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舆论引导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但传统媒体所占份额已经明显不如新媒体所占份额。

通过对以上媒体发布信息的研究,笔者发现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存在三个主要的报道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主要集中在3月的前一周,这个时间段是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时间,学生陆续返校。这个时间段学校陆续召开会议,对“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学院和大学生组织策划组织的活动预告也不断涌现。第二个时间段主要分布在3月10日前后,这个时间段里,学校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等关键词上。第三个时间段是3月28日前后,学校组织一系列活动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在报道的内容上,学校的传统媒体更多地倾向于学校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的报道,以及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而新媒体以“快速”和“便捷”的优势将校园每个角落里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快速发布,并发挥其互动性,展开积极的舆论引导力。此外,各二级学院还以年级或者班级的形式将学生集中在一起,通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或者召开主题年级大会、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校还以召开学术论坛的方式,邀请学术专家到学校进行学术探讨、举行学术讲座。这些传播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在校学生的舆论引导产生了作用。

二、“民族团结宣传月”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专题策划

每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月”,西藏民族大学依托三个阶段进行专题策划。在初期阶段,学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学校新学期的“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工作,从学校党委到各二级学院、学生组织,通过一系列的会议报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思政教育。中期阶段,学校则主要以“春之华”校园文化节为载体,通过各学院、学生组织策划组织的活动,依托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关注度较高的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并推出如“感动民大回顾”“我为民大代言”等专题报道和“校园资讯”“民大聚焦”等短讯播报,将民族团结的典范和校园新闻及时快速地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最后一个阶段,学校通过举行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大型活动,在校园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LED大屏幕播放新旧西藏对比视频、举办“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将“民族团结宣传月”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二)主要的传播内容

笔者通过对西藏民族大学官网、西藏民族大学校报、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校园媒体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所发布的内容进行研究发现,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主要围绕“民族团结”“春之华”“3·28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关键性词语进行了宣传报道。例如,在2015年“民族团结宣传月”的报道中,西藏民族大学官网和西藏民族大学校报上先后以“学生工作处召开会议传达学校党委工作指示部署新学期工作”“二级学院召开新学期安全稳定教育大会”为题,进行了新闻报道和民族团结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等以“民族团结”为主旋律的新闻主题;在“3·28”期间,“西藏民族学院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暨‘春之华’校园文化节开幕”“西藏民族学院举行升国旗仪式隆重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等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再次成为西藏民族大学官网的热点新闻。

而在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新媒体上,则组织策划了如“感动民大”“我为民大代言”“新旧西藏对比(图片)”等系列报道。在“感动民大”回顾的报道中,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了在往届“感动民大”评选活动中评选出的致力于民族团结的获奖班级和个人,再次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报道和宣传;“我为民大代言”则对西藏民族大学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校生进行走访,报道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对民族团结作出的努力;“新旧西藏对比(图片)”这一系列的报道,通过网上转载图片,更加切实地展现了新旧西藏的状况,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上所述的系列报道,迎合了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宣传主旨,在学生中间也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和思政教育的作用。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在3月27日推送了一条名为“你知道3.28的由来吗?”的信息,这条信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条消息,采用了图片搭配文字的形式,图片使用西藏民族大学本校学生设计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海报,文字信息也简洁明了。此外,西藏民族大学官网在3月27日发布的“西藏民族学院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暨‘春之华’校园文化节开幕”这条新闻,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浏览量就突破1000。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团结宣传月”舆论引导的策略

(一)提升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学校对于舆情变化、对现实状态中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计和把握,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关键在于舆情汇集和技术建设。一方面,要做好舆情汇集的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保证能及时搜集准确的舆情,为各阶段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供依据。此外,还应重视学生之间的热议话题,实现舆情汇集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抓好舆情监测的技术建设。利用新媒体监管技术对校园热点进行跟踪、引导,对学生的情绪、热点关注频率、热点传播速度、热点发生进展实时监控,最终形成舆情快报,帮助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提供科学分析依据。虽然西藏民族大学的“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很大的反响,但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参与其中,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或者自己关注的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发布的信息准确地进行传播。

(二)建立“意见领袖”的培养机制

“意见领袖”是指在一些受众心目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容易得到多数受众认同的特殊人群。“意见领袖”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学校这种人群密集的地方,他们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参与力量。他们于普通学生有天然的亲切感,他们的意见容易得到其他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并形成统一且强大的意见流。因此,建立“意见领袖”发现培养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在论坛、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学生意见领袖,要积极主动与其沟通,让其成为学校和学生交流的有效纽带。另一方面,也要在教师群体中有意识地建立起一支政治强、知识广、热情高的“意见领袖”队伍,旗帜鲜明地树立舆论领袖,培养权威意见。

(三)加快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通过校园网络“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宣传报道和大学生网络话语传播,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月的传播效果不断提升。校园活动又和校园网络传播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实际体验。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整体上提高了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但学校现有的关于“民族团结宣传月”的传播形式还较为单一,因此应该不断创新传播的形式和策略,适当调整传播的内容,使其适应学校青年群体的心理,吸引学生对民族团结内容的关注和认同。例如,校史讲解、宣传海报的制作、歌舞表演以及其他活动等,这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西藏自治区成立到今天,长期的民族团结宣传在西藏社会的变迁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今后仍然要坚持民族团结的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和策略,实现广大群众对民族团结的支持和认同。

(四)提高内容质量,以民族文化为支撑,青年群体为主体

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时,对于与自身现实状态,如地域、文化、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的新闻会表现出集中选择和认同的趋向。凡是与读者地理位置、心理距离接近的新闻,读者会更为关注、更感兴趣,因此新闻传播必须兼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基于这些因素,校园媒体应多发布与青年群体身心相符的内容,增加青年在阅读时的心理认同感,开设与青年就业、招聘信息相关的版面。设置评论版面,对青年的某一行为进行评论,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来说,必须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青年群体是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加强对新闻的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对青少年的舆论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此外,增强双向传播意识,注重新闻受众的信息反馈,对于促成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传播的内容应向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教育等多功能方向发展,适应社会开发的需要,使报纸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变革,以读者需要为归宿。丰富报道的内容,符合读者的需求,就很容易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结语

作为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它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关注青年工作,对青年话题的采访力度较强,因其特殊的文化环境,民族特色是其独有的文化符号。西藏民族大学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舆论素养和文明的网络行为,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西藏高校应加强关键时期的舆论引导建构话语权,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6-158.

[2]丁柏铨.新闻舆论监督三论(上)[J].新闻界,2002(5):56-60.

[3]喻国明.中国传媒业30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J].编辑之友,2008(4):19-24.

[4]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180-200.

[5]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125-146.

8.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篇八

【关键词】柳州 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04-03

《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0—2012年)》明确将“民族教育特色建设工程项目”列为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并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其首要建设的子项目。本次研究就柳州市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状况面向6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对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若干策略及解决途径,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广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体系,丰富广西建设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内涵。

一、柳州市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以柳州市6所高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工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均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共随机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7份,回收率为98.3%,数据结果可以作为科学分析的可靠依据。

调查问卷的内容由五个部分构成,具体情况及分析如下。

调查内容1:基本情况(见表1、表2)。从表1、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对象所在年级包含1~3年级各个阶段和多个专业领域,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壮族学生居多,同时也有其他民族的学生代表,调查样本的选择体现了较好的代表性,能集中反映出柳州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问题。

调查内容3:对民族关系的认知情况。有64%的少数民族学生和75%的汉族学生都认为现在的民族关系“较好”,这占到了各自学生群体中选择的绝大比例,说明大家对目前的民族关系还是比较认可的,并且也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将会越来越和谐。在“是否应该同化各民族以消减民族冲突?”的选择中,汉族学生更加倾向于“求同存异”,保持各自的特色,和谐共存。

调查内容4:对民族团结的认知情况。这一部分主要结合一些时事事件,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认识,对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其他民族的人、文化和风俗习惯时,都能够秉持一种包容、尊重的态度,都认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很重要,在这个前提下,大家对“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或教育活动都抱有较高的兴趣。

调查内容5:对民族认同的看法。这一部分主要调查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程度、对各类节日的喜爱程度,以及发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所持的态度。有50%左右的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非常强烈,认为“中华民族”这个词能够代表全体中国人,而且当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取得奖牌国歌奏起时,近80%的人都觉得“非常自豪”,能通过各类联欢会上的民族舞蹈,感受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而通过电视剧、电影或其他活动却感受不明显(汉族22%,少数民族17.6%),这说明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缺乏通过文化娱乐潜移默化教育学生的方式。

二、柳州市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分析

基于上述调查,当前柳州市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总体呈良好发展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乐意参加各类教育活动。学生更希望通过“专题讲座介绍”和“各种文化活动、辩论赛、举办相关民族活动、在宿舍安装电视看新闻和自主学习”等形式来了解民族政策。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期望获得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也说明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过于单一,活动内容和形式都不够吸引人,效果不是很理想。

其次,对国家各类民族政策的认可度不一。大多数学生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认可度较高,例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是对涉及个人利益的民族政策,由于各族学生的出发点不同,认可度相对较低,例如少数民族学生升学考试的加分政策。

再次,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强度还有待加强。总体上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感情较强,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并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的行为,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片面认识。例如广西地区的各类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对区域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就讲述的很少。

最后,现实文化生活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作用不显著。当代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文化娱乐生活,可目前社会上和学校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并没有承担好民族团结教育的角色,文化娱乐节目中缺乏民族元素,没有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加强柳州市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基本方法——“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根据现代课程论,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应该由显性和隐性课程来共同构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也应该包括显性与隐性这两个部分,应遵循二者紧密结合推进的基本方法。

1.完善和丰富已有的显性课程。一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如增加少数民族的爱国历史、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设等内容,使其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在形势与政策课上,注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更好地担任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的角色。二是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持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专业课程中,专业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看似毫无关系,但从教育学角度看,二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专业课程的内容上包含许多与人文情怀、民族情感态度相关联的方面,因此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对学生人文和政治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三是努力延伸显性课程的纬度,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系列专题教育形式。课堂教学空间可以从小教室走向大教室,内容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紧密结合时事动态,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担任主讲人,策划和开展一系列专题教育形式,从而改变以往教学的模式,极大地延伸显性课程的纬度,更好地满足大学生获取多元信息的需求。endprint

2.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丰富和拓展教育途径。隐性课程主要涉及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民族主题活动以及相关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和若干品牌活动的建设等。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就必须努力构建多元化的“隐性课程”,积极创建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改变以往空洞的活动形式与空虚的活动内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度。第一,努力构建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活动,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调查中大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因此各类联欢会、主题演讲、民族知识竞赛、和各种形式的民族活动都能发挥很好的教育效果,能有力延伸课堂教学,是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实现的有力舞台。例如高校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民族节庆活动期间,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周(月)等活动,展示各民族的乡土人情,寓民族团结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使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润物有声。第二,努力完善和创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一草一木都要充分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多角度地传递出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这不仅可以让各民族学生从环境中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能让许多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地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第三,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校园媒体资源,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大学生在校园中时刻与报刊、广播、网络和橱窗等校园媒体为伴,高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媒体,拓展教育途径。例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互联网,创建诸如“民族文化资源库”、“民族文化电子书库”等教育品牌,以生动自然的宣传形式,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第四,紧密依托课外实践活动教育载体,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高校应当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社会生产劳动等纳入教育内容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民族企业或少数民族村落参观、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民俗风俗特点、优秀发展业绩等。同时还要通过多媒体、网络、专题报告、黑板报、报刊等多种形式宣传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建立起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革命圣地等,还可以聘请一些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为教育顾问,密切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如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的联系,以更多的途径来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保障

1.思想保障。高校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进行重视,从学校领导、各类教师到全体学生,全部统一思想,提高对民族团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并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精神,认识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统一的特殊重要意义。

2.制度保障。高校要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要制定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实施措施,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走形式和过场。

3.教学保障。各类高校必须建立一支从校级领导、院系部负责人、全体任课教师到辅导员的教育梯队,同时提供多种培养途径,努力建成一支能够横跨各个专业或部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既要丰富老师的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素养,更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水平,使其真正热衷于民族团结教育事业。

从柳州市实际情况看,目前除了统一的基础理论教材、民族理论与政策性通俗读物以及专业书籍外,能够真正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全面地反应当前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和地方性课程资源等还是非常缺乏的,多角度、立体式的教材体系还有待建设。因此,要注重课程开发与设置工作,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资源保障。

4.物质保障。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过程中,肯定离不开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科研项目、媒体宣传和校园环境建设,添置各种教学和活动的设施,一些重大活动的开展还会涉及人员、场地到物资等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都需要经费的支持。为此,高校要做好物质保障工作,将上述教育要素更好地相互组合,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构架。

总之,高校要想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突破瓶颈,提升教育效果,就应建立起各项有力的保障措施,加大“显性”与“隐性”课程的完善与改革力度,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寓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和各类专业课程中、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就业之中,以此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基金项目】柳州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SKY—201229)

【作者简介】周 霞(1980-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 何田田)endprint

2.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丰富和拓展教育途径。隐性课程主要涉及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民族主题活动以及相关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和若干品牌活动的建设等。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就必须努力构建多元化的“隐性课程”,积极创建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改变以往空洞的活动形式与空虚的活动内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度。第一,努力构建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活动,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调查中大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因此各类联欢会、主题演讲、民族知识竞赛、和各种形式的民族活动都能发挥很好的教育效果,能有力延伸课堂教学,是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实现的有力舞台。例如高校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民族节庆活动期间,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周(月)等活动,展示各民族的乡土人情,寓民族团结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使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润物有声。第二,努力完善和创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一草一木都要充分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多角度地传递出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这不仅可以让各民族学生从环境中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能让许多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地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第三,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校园媒体资源,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大学生在校园中时刻与报刊、广播、网络和橱窗等校园媒体为伴,高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媒体,拓展教育途径。例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互联网,创建诸如“民族文化资源库”、“民族文化电子书库”等教育品牌,以生动自然的宣传形式,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第四,紧密依托课外实践活动教育载体,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高校应当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社会生产劳动等纳入教育内容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民族企业或少数民族村落参观、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民俗风俗特点、优秀发展业绩等。同时还要通过多媒体、网络、专题报告、黑板报、报刊等多种形式宣传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建立起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革命圣地等,还可以聘请一些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为教育顾问,密切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如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的联系,以更多的途径来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保障

1.思想保障。高校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进行重视,从学校领导、各类教师到全体学生,全部统一思想,提高对民族团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并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精神,认识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统一的特殊重要意义。

2.制度保障。高校要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要制定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实施措施,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走形式和过场。

3.教学保障。各类高校必须建立一支从校级领导、院系部负责人、全体任课教师到辅导员的教育梯队,同时提供多种培养途径,努力建成一支能够横跨各个专业或部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既要丰富老师的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素养,更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水平,使其真正热衷于民族团结教育事业。

从柳州市实际情况看,目前除了统一的基础理论教材、民族理论与政策性通俗读物以及专业书籍外,能够真正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全面地反应当前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和地方性课程资源等还是非常缺乏的,多角度、立体式的教材体系还有待建设。因此,要注重课程开发与设置工作,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资源保障。

4.物质保障。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过程中,肯定离不开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科研项目、媒体宣传和校园环境建设,添置各种教学和活动的设施,一些重大活动的开展还会涉及人员、场地到物资等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都需要经费的支持。为此,高校要做好物质保障工作,将上述教育要素更好地相互组合,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构架。

总之,高校要想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突破瓶颈,提升教育效果,就应建立起各项有力的保障措施,加大“显性”与“隐性”课程的完善与改革力度,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寓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和各类专业课程中、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就业之中,以此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基金项目】柳州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SKY—201229)

【作者简介】周 霞(1980-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 何田田)endprint

2.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丰富和拓展教育途径。隐性课程主要涉及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民族主题活动以及相关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和若干品牌活动的建设等。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就必须努力构建多元化的“隐性课程”,积极创建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改变以往空洞的活动形式与空虚的活动内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度。第一,努力构建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活动,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调查中大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因此各类联欢会、主题演讲、民族知识竞赛、和各种形式的民族活动都能发挥很好的教育效果,能有力延伸课堂教学,是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实现的有力舞台。例如高校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民族节庆活动期间,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周(月)等活动,展示各民族的乡土人情,寓民族团结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使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润物有声。第二,努力完善和创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一草一木都要充分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多角度地传递出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这不仅可以让各民族学生从环境中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能让许多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地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第三,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校园媒体资源,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大学生在校园中时刻与报刊、广播、网络和橱窗等校园媒体为伴,高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媒体,拓展教育途径。例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互联网,创建诸如“民族文化资源库”、“民族文化电子书库”等教育品牌,以生动自然的宣传形式,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第四,紧密依托课外实践活动教育载体,拓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高校应当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社会生产劳动等纳入教育内容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民族企业或少数民族村落参观、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民俗风俗特点、优秀发展业绩等。同时还要通过多媒体、网络、专题报告、黑板报、报刊等多种形式宣传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建立起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革命圣地等,还可以聘请一些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为教育顾问,密切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如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的联系,以更多的途径来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保障

1.思想保障。高校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进行重视,从学校领导、各类教师到全体学生,全部统一思想,提高对民族团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并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精神,认识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统一的特殊重要意义。

2.制度保障。高校要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要制定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实施措施,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走形式和过场。

3.教学保障。各类高校必须建立一支从校级领导、院系部负责人、全体任课教师到辅导员的教育梯队,同时提供多种培养途径,努力建成一支能够横跨各个专业或部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既要丰富老师的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素养,更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水平,使其真正热衷于民族团结教育事业。

从柳州市实际情况看,目前除了统一的基础理论教材、民族理论与政策性通俗读物以及专业书籍外,能够真正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全面地反应当前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和地方性课程资源等还是非常缺乏的,多角度、立体式的教材体系还有待建设。因此,要注重课程开发与设置工作,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资源保障。

4.物质保障。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过程中,肯定离不开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科研项目、媒体宣传和校园环境建设,添置各种教学和活动的设施,一些重大活动的开展还会涉及人员、场地到物资等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都需要经费的支持。为此,高校要做好物质保障工作,将上述教育要素更好地相互组合,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构架。

总之,高校要想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突破瓶颈,提升教育效果,就应建立起各项有力的保障措施,加大“显性”与“隐性”课程的完善与改革力度,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寓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和各类专业课程中、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就业之中,以此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基金项目】柳州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SKY—201229)

【作者简介】周 霞(1980-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高等职业教育。

上一篇:细节决定成败初二作文题目下一篇: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应履行的建设程序一次性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