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笔记资料(共9篇)
1.当代文学笔记资料 篇一
32、桑迪亚格形象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作品中塑造的“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是“硬汉”精神的化身。在他身上具有超凡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超人”。无论是在84天与大海搏斗但却一无所获的“背运”时期,还是在与巨大的马林鱼拼搏“感觉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时候,他“还要试它一试”,还要“忍住 一切的疼痛,抖擞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下的力气统统拼出来”。在 与鲨鱼群进行殊死战斗时,尽管鲨鱼“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 聪明”,向老人及他捕获的大马林鱼连续不断地发动最凶猛的袭击,老人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仍然拖着伤残的身躯,与残暴的鲨鱼展 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注定会失败的较量。桑提亚哥老人虽然在较量 中失败了,但他相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正是海明威所有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他的小说人物总是面对难以跨越过去的厄运与灾难,有的是战争,有 的是谋杀,有的是自然力量,结局大多是死亡,但他的硬汉子们都 表现出一种面对厄运与死亡的“优雅风度”。在各种困境中,他们都 沉着冷静、刚毅,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承袭着传统理性对人的力 量的肯定与赞美;这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也是海明威对人类生 存状况的总体把握。因此,当桑提亚哥回到渔村,虽然只带回一副巨大的马林鱼骨架,但在睡梦中,他“正在梦见狮子”。那个庞大的空空的鱼骨架,在证明失败结局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全部壮烈。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说明人类精神力量的不可战胜和对未来的期望,在最广泛最深层的意义上,显示着一种深厚的人类悲剧意识和人生的价值。
33、反英雄尤索林形象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一个飞行大队为题材,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描述战争。本书的要旨,正如作者自己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
加糟糕,因为这样就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条文,可以任人对它嘲弄、驳斥、控告、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辱骂、唾弃、撕毁、践踏或者烧掉。”它只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残暴和专横的象征,是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是捉弄人和摧残人的乖戾力量。它虽然显得滑稽可笑,但又令人绝望害怕,使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逾越。它永远对,你永远错,它总是有理,你总是无理。海勒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使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思卡特、谢司科普夫之流飞黄腾达,迈洛之流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海勒的创作基点是人道主义,在本书中着重抨击的是“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尤索林是个被大人物们任意摆布的“小人物”,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义感,他曾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见人们拼命地捞钱。我看不见天堂,看不见圣者,也看不见天使。我只看见人们利用每一种正直的冲动,利用每一出人类的悲剧捞钱。”可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他由于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疯子。他深感对这样一个“世界”无能为力,逐渐意识到只能靠自己去选择一条求生之路,并最终逃往一个理想化了的和平国家——瑞典,完成了“英雄化”过程,成为一名“反英雄”。
具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兼备了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因素,极端个人主义但还有善良的社会理想,丧失信仰和气概
34、沙恭达罗和窦山托形象
古印度 迦梨陀娑
纯洁善良,对爱坚贞不渝富有斗争精神的美女|年轻有为能征善战,对沙恭达罗一往情深,但也是玩物丧志虚伪娇纵的36、哭沙弥和猫形象意义
.《我是猫》中的苦沙弥是明治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其性格表现出两个方面:①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心清贫。他不满现实,厌恶耀武扬威的资产者金田和趋炎附势之辈;②懦弱消极。他无力维护自我的尊严,面对金田的迫害,他没法反抗,只能空发牢骚,而且他目光短浅,精神空虚,不学无术,夸夸其谈。通过这一形象,表现了明治文化转型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有点良心却又无所适从的境况。
小资知识分子的政治善良清高懦弱,对现实不满,为人狭隘,空虚无聊,反映了明治维新史代知识分子状况|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猫有其典型意义:
1小说以猫为叙述者,就可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随心所欲地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2猫是作品中有着特别重用意义的独立形象,即有动物的特性,又被赋予了人的感情,是作者的代言人。
3这只猫也同人一样,在丑恶的现实社会中产生了苦恼和悲观情绪,最后因偷喝主人的啤酒,昏迷中掉进水缸淹死了。
2.当代文学笔记资料 篇二
先锋派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一反传统现实主义的流派以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给中国当代小说带来一场革命。
90年代在消费主义和大量西方文论“侵入”的社会语境之中,贴着“形式实验”标签的先锋派小说被市场边缘化,它不再居于文坛的主流地位。不加吸收地照搬西方文论也使得中国文论界陷入“失语”境地。曹顺庆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套自己的文论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1]先锋派小说家陆陆续续发表一些文学随笔,以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其中先锋派小说家余华、马原、残雪、格非诸人的文学评论极为引人注意。他们写的批评、随笔,大为走俏。余华的《我能否相信自己》残雪的《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读解博尔赫斯》、马原的《阅读大师》、格非的《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研究》等,他们的文学批评具有先锋派文学的特质,是一种随笔的批评,以“文学笔记”命名。他们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切身创作体验和丰富的实践积累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形成独特的随笔批评特色,给90年代中国批评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由于先锋作家的批评理念主要植根于个人化的思想旨趣和审美经验,故而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其关注重点也不尽相同。
余华的文学批评关注写作过程,他将作品的叙述过程作为批评对象。在《我能否相信自己》中,他从读者和听者的角度对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既痴迷、激越,又保持冷静的思索。其中余华较为关注《布尔加科夫与<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杰作的叙述进程,通过描述作品中两位主要人物的出场所在页码实现的。余华在文本中多处出现关于页码的描述,如“大师和玛格丽特,他们第一次出现,是在书的封面上,可是以书名的身份出现了一次以后,他们的第二次出现却被叙述一再推迟,直到二百八十四页,大师才悄然而来,紧接着在三百十四页的作品里,美丽的玛格丽特也接踵而至。在这部五百八十页的作品里,大师和玛格丽特真正的出现正是在叙述最为舒展的部分,也就是一部作品中间的部分。”[2]余华钟情于《大师与玛格丽特》的页码,毋庸置疑,实际上他关注的是文本情节和发展方向。作品中新的人物出现,必然伴随着新的情节以及发展方向。布尔加科夫的这部总共584页的作品,核心人物———大师和玛格丽特却分别在284页和314页,这完全不同于其他的作品。余华认为,布尔加科夫之所以在作品最为舒展的部分插入这两个人物,显然不是像一般作品一样收尾或者仅仅是为了推动情节,“他们虽然带来了新的情节和新的细节,但是他们不是推动,而是改变了叙述的方向。这样一来就注定了这部作品在叙述上的多层选择,也就是说它不是一部结构严密的作品。”[3]
众所周知,马原的文学批评如他的文学创作一般天马行空,这主要表现为他的批评经常游离出批评对象。《阅读大师》是马原作为作家在沉默多年后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献给文学爱好者的一部好看易懂的“小说艺术面面观”。《阅读大师》由阅读大师和虚构之道两辑构成:阅读大师是马原作为一个读者对文学经典进行解读,并在此过程中插入自身的写作经验;虚构之道则是马原作为一个作家,依据自身的经验,叙述小说虚构的方法。[4]在《阅读大师》一书中,马原解读了格林的《永久占有》。《永久占有》讲述的是一对新婚夫妻与七封信的故事。这七封信是新郎卡特的前任情人约瑟夫写给这一对新婚夫妻的,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通过卡特写给新娘茱莉亚的。根据马原的解读,他认为约瑟夫企图通过七封信来暗示茱莉亚,卡特和前任情人之间的甜蜜生活。当然,约瑟夫不是挑衅或者炫耀式地告诉茱莉亚,而是通过令人无法拒绝的“帮助”来瓦解茱莉亚的警惕心里。卡特很快便从约瑟夫的信看出她的企图,但是茱莉亚却因为这些“好意”而将约瑟夫列入朋友的行列,认为卡特的怒意是没气度。新婚夫妻之间的矛盾正是约瑟夫的目的。马原很是赞赏格林的这种叙述手法,并将格林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5]小说中信件的作用,正如马原解读《永久占有》时所言:“如果没有这几封信,这个小说很难立起来。”[6]
与其他的先锋派小说家不同,残雪的文学批评是“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关于那个世界、关于灵魂或关于艺术王国的故事”[7],侧重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批评对象与创作进行精神沟通和交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残雪陆续推出自己的“文学笔记”,如《解读博尔赫斯》、《艺术复仇》。她在《艺术复仇》中对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卡夫卡、鲁迅等多位大师的创作进行解读。在残雪看来,大师们“关注的不是表层的生活,而是那更为隐蔽、难以言说,却又无处不砸发挥作用的深层生活”,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在艺术王国中进行无止境地挖掘探索,因而艺术王国的边界得以延伸。残雪力图借助于作品以及人物与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心灵交流,在这交流中插入自身的文学经验和思想,她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创作,在反思中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人类灵魂内部的风景,显然,这里的风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欣赏。
“作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格非的文学批评与其他先锋作家的文学批评大相径庭。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塞壬的歌声》等论著苦心孤诣地阐释了“作家”对小说写作的奥妙、细节、方向等方面的直觉感悟。“艺术为体,理论为用”[8]可以完美地呈现出格非文学批评的风格。“艺术为体”,指的是格非在批评理念方面具有一种典型的纯文学意识。在解读托尔斯泰、马尔克斯、卡夫卡和鲁迅等人的经典作品时,格非就有意淡化了相关的历史语境与社会生活,转而极力彰显文学经典在超越现实层面所秉有的艺术本源。所谓“理论为用”,指的是格非在批评实践中具有明显的方法论意识。他的批评方法受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的影响。格非的博士毕业论文———《废名的意义》就是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将废名的作品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论文的共四章,它们分别是从文学作品四要素、结构、互文与非逻辑性、省略与空白等方面对废名的作品进行解读。这种论述的批评与先锋派小说家的散文化批评差异较大,它在论述上的逻辑性更强,它的语言具有学院派批评话语的特征。[9]
3
纵观90年代这些先锋作家在9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文学笔记”,他们以“行家的眼光”和不同于职业批评家的视角,既改变了当代先锋写作的原有面貌,给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代文学对人类精神空间的探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家们纷纷转向“文学笔记”的创作,这些“文学笔记”中蕴含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观念。本文通过对余华、马原、格非和残雪四位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笔记”的研读,来梳理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
关键词:先锋作家,文学批评,文学笔记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和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95-96.
[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97.
[4]杨欢欢.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研究——以余华、马原、残雪、格非的“文学笔记”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8.
[5]杨欢欢.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研究——以余华、马原、残雪、格非的“文学笔记”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7.
[6]马原.新阅读大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5.
[7]残雪.艺术复仇[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叶立文.“复述”的艺术——论当代先锋作家的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2012(4).
3.当代文学笔记资料 篇三
不过,在香港的历史上,其实许多知名的学者作家都与这片土地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关联。散文家小思的这本《香港文学散步》,正是对这些历史的追忆,她将这些人的故事重新进行梳理,还选取了其中的代表作编入其中。
蔡元培:谁人还识蔡孑民
1937年,抗战爆发,蔡元培带着家人南下香港养病。1938年,他撑着病体,在香港的圣约翰教堂演讲,讲的仍然是“美育”和“同情”,因他认为“抗战期间所最需要的,是人人都有宁静的头脑,又有强毅的意志”。1940年,74岁的蔡元培病逝,超过1万人聚集在南华体育场,灵车驶入时,诸人静默3分钟。如今,南华体育场与老照片中看到的开放式景象已经完全不同。围墙将整个体育场全部封闭,里面正在施工,我们只能从缝隙中窥得一点体育场内的样貌。
《香港文学散步》收录了好几位作家寻访蔡元培墓地的散记。我对照书中的描述,第二天独自前往位于港仔的华人永远坟场。坟场位于半山腰,隔着一条大马路的对面是个渔港,无数大小渔船停泊在港口,海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临近黄昏时,风景十分优美。
照着小思的记录,我向保安询问“资”字段的方位,保安反问:“是要找蔡元培的墓吗?”“是的。有很多人来过吗?”“每年总有一些吧,都是内地来的学生。”这里的情况已经与余光中1970年来时大不相同。当时,诗人黄国彬打听到蔡元培墓地所在,通知余光中,他们打电话至坟场守卫处,守墓人十分无知,几经盘问,才问得“也许”他们要找的“蔡老师”的确葬于此地的消息。一群人前往祭拜后,余光中写了《蔡元培墓前》,历史学家周策纵写了《顽石》以示纪念。
我沿着台阶往上走,却迷失在大片相似的墓碑群中,好心的保安带着我来到幾块绿云石拼成的一块墓碑前,上面用金色大字写着:蔡孑民先生之墓。与我一路走来看到的几位蔡姓爵士的墓碑相比,它不仅简陋,而且供奉寥寥。站在半山腰往上看,漫山遍野都是墓碑,瞬间感到一种忧郁。蔡元培这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名字,不过是这成百上千个墓穴中的一个,就如同余光中在40年前所说的,在香港,知蔡元培者已经不多,知蔡孑民者就更少了。
萧红:黄金时代在这里画上句号
萧红最后一部小说《呼兰河传》在香港写成,那时萧红身体极差,却写出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她从东北一路辗转,来到这个南方的小岛,回忆居然那么清晰。表示这个地方的空气也是很鼓励人把所有的生活面放到最大,你可以回头看自己,也可以往前看。”小思说。
1940年,赴港不到两年的萧红因严重肺病,在曰军的轰炸声中客死香港。关于萧红病逝后的故事,还有一段后续。萧红的骨灰其实分了两半,一半被端木蕻良和骆宾基一起葬在浅水湾海滨的一棵影树下,另一半骨灰被端木藏起,葬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一棵大树下。
浅水湾的这一半,在1957年迁到广州。另一半仍然留在圣士提反。1996年,端木去世,他的遗孀钟耀群遵从他的遗愿,找到一直有书信来往的小思,请她帮忙,将他的一半骨灰撒在萧红埋骨之处。但当时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仍由英国人主持,难以进入。次年,换了一位中国校长后,小思向他提出请求,终于了了端木的遗愿,将骨灰安放在大树下。
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片土地
在我看来,戴望舒是《香港文学散步》中最有趣的一个。他两次赴港,前后加起来待了超过10年,却从来只把这地方当作一个暂居地。
对戴望舒来说,祖国是重要的。1942年,香港沦陷期间,戴望舒因为参加抗日活动,被关押入中环的域多利监狱,他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和《我用残存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他暗中从事抗日文艺活动的居所,就在不远处的蒲飞路,那座松树环绕的小楼,戴望舒称作“林泉居”,并多次以此为笔名发表文章出版刊物。战火来袭之前,他任职《星岛日报》副刊,风花雪月,闲暇沉浸书海,写下心得散文《香港的旧书市>,连店名都古雅,如今当然皆不复存在:“龄记”、“德信”,还与友人合伙经营“怀旧斋”。入狱之后,身心皆受折磨……血泪的背后是赤子之心,他燃烧着悲愤北望神州,剖白道“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狱中题壁》里,他许下自己死后,希望朋友们不要悲伤,“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的愿望,前后对照,在香港,这位在江南雨巷踌躇的诗人,完成了椎心泣血式的转型。
小思曾于1987年设法进入此监狱,拍下了许多照片。这座监狱现被列为“古迹”,进行了保护,一般人无法再进入了。
1949年10月,哮喘十分严重的戴望舒执意北上,次年病逝于北京。
鲁迅:沙漠也是可以变的
尽管写的是史,《香港文学散步》与传统的文学史,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是一部私己的历史。相对于集体创造、重复与消费的传统文学史叙事, 《香港文学散步》中的呈现,则更侧重个人痕迹,强调小叙事与个别的独特性。这是常常被漠视的,也使得作家们“人”的属性愈发丰满,让读者更易产生同情共感,从而找到切入文学作品的新角度。
像是1927年,鲁迅在香港的两场演讲,随行的许广平任广东话翻译,他“吸一包两角近乎廉价的美丽牌香烟,烟嘴还是套上象牙的”,对香港“文化沙漠”的称呼不以为然,说“沙漠也不要紧,沙漠也是可以变的”,被彼时的几位接待者深深铭记。
4.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篇四
1、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以后发展存在于中国大陆的文学创作、思潮、现象。
2、三红一歌一史:《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
3、“文革十年”文学的法典是样板戏原则。样板戏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榜样。革命样板戏具有权威性、模仿性。主要作品: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样板戏原则共有三条:其一为“根本任务论”,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其二为“三突出论”,在一切人物中必须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必须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必须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三为“高、大、全论”。
4、离开的作家:胡适、梁实秋、张爱玲、徐訏等 归来的作家:老舍、曹禺、卞之琳等
5、五六十年代,由于政治对文学控制过严,大多数情况下文学批评已不是对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而是体现政治意图的一种手段。当某一作家、作品不符合政治的要求时,对他们的批评就会成为大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这集中体现在五十年代文艺界三大批判运动上: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对胡适的批判;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
6、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内心的“个人话语”,表明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对于权力中心的疏离。精神权力中心:庐山法会上的慧远和尚;现实政治权力:慕名而来的刺史
7、王安忆的小说创作都市与女性的题材上受到张爱玲的影响,二者都关注都市生活,都将视域放诸于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鲜明的市民立场和女性关怀意识。不同的是,面对世俗人生,张爱玲是以俯视的眼光冷静地审视女性的脆弱与暗淡,体现了一种否定与批判;王安忆则以平视的目光热切地关注女性的成长与变化,表现出一种赞赏和祝福。张爱玲看女性,更多地是从悲剧角度来看的,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怵目惊心的民国时期女奴群像。王安忆写女性则更多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但王安忆更侧重于展示她们作为人、作为女性的美。8、80年代小说七大基本思潮:
• 伤痕小说:刘心武《班主任》、《钟鼓楼》最高成就、《如意》、卢新华《伤痕》 • 反思文学: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万年青》、《人到中年》 • 改革文学: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 寻根小说:韩少功《文学的根》、《爸爸爸》、阿城《棋王》、冯骥才《神鞭》 • 现代派小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饲养毒蛇的小孩》《阿娥》《苍老的浮云》。
• 先锋小说:马原开启,代表作家有洪峰、格非、残雪、余华、孙甘露、莫言、苏童、扎西达娃等。
• 新写实小说: 1987年,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问世,标志着新写实小说诞生。它是80年代文学的终点,同时也是90年代文学的起点。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桃花灿烂》等
其他思潮:文化风情小说、知青小说(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叶辛《蹉跎岁月》、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新历史小说。
9、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代表人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0、王朔:《阳光灿烂的日子》即根据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来。
11、马原:马原的小说创作以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以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从事小说创作,1982年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海边也是一个世界》。从《拉萨河女神》开始,马原发表了一系列以西藏为并且在叙事上极具先锋性的小说,它们主要是《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叠纸鹞的三种方法》、《游神》、《大师》等。
Ⅰ艺术特色:⑴ “元叙事”手法的运用。马原的“元叙事”手法就是让作家在作品中直接出现,并以此向读者揭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手法,常常把构思与写作过程也一起写进小说里。如《虚构》开头:“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点耸人听闻。我用汉语讲故事„„”⑵马原所叙述的故事往往是缺乏逻辑联系的互不相关片断,这些片断只是因为马原的叙述“强制性”地拼合在一个小说中。《冈底斯的诱惑》: 三个不相关联的故事各自独立却又被交错叙述,故事既不完整,也无明确的线索,往往是突如其来,又倏忽而去,显得莫名其妙。⑶马原小说中的故事丧失了传统小说所具备的意义,更关心故事形式。(即重视“怎么写”而轻视“写什么”。)
12、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39年进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当时,沈从文在该校任教授,对汪曾祺后来的创作有很大影响,40年代出版了《邂逅集》(1948)。1958年汪曾祺成为右派分子。60年代初任北京京剧团编剧,发表《羊舍一夕》等小说,编写京剧剧本《范进中举》、《芦荡火种》(后改名《沙家浜》)。80年代以后进入他的小说创作高潮期。代表作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
Ⅰ艺术特色 ⑴内容上多具“回忆性”特点。⑵文体上,大多选择短篇小说形式。⑶汪曾祺的小说散文化与诗化特征。这主要是由“小说的结构”来体现的,常常是先写环境,再写人,而且是写“事”重于写“人”。不刻意追求故事性情节性,而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作。⑷浓郁的乡土风俗的描写中渗透作者的富于民族特色的哲学意识与审美态度。⑸汪曾祺语言上呈现出诗化特征。总体风格上,汪曾祺的小说具有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
Ⅱ分析《受戒》的艺术特色:⑴对人性善和人性美的讴歌与赞美;⑵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用散文化的手法;⑶大量的风物人情、习俗民风的描绘。⑷清淡优雅而富含内蕴的语言,具有古典的气质。
Ⅲ《大淖纪事》:小说叙述的是民国时期发生在作者故乡高邮大淖的“故事”:大淖东面住着一些做小生意的外来户;西面则住着本地人,大都以挑担为生。小锡匠十一子与挑夫女儿巧云就是这分属大淖东西两边“不同的人”,但他们一个生得一表人才,一个长得一朵花似的,互相倾慕,有了好感。偏偏出现了恶人刘号长,他倚仗水上保安队的势力,这天深夜拨开了巧云的门,奸污了巧云。屡遭恶人的羞辱,巧云却并不想死,她舍不下十一子和半瘫的父亲。而十一子勇敢地接受了她的爱,以一种无声的行动对抗刘号长的暴力。刘号长不肯善罢甘休,纠集同伙把十一子痛打了一顿。锡匠们在老锡匠的带领下,尽力帮助十一子与巧云。最后,刘号长被驱逐出境。而巧云,也终于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挑夫”,勇敢地用自己的肩膀承担着养活她所爱的两个男人的责任。
13、余华:余华小说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为标志可分为两个时期:
一、80年代的先锋创作:《十八岁出门远行》《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死亡叙述》《鲜血梅花》
二、90年代转型后的创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1、80年代小说主要写世界的非理性和荒诞性,基本主题是“暴力”与“死亡”。(1)关于人的暴力欲望。如《死亡叙述》《古典爱情。(2)对于世界非理性的荒诞性的揭示。如《河边的错误》
90年代以后,余华小说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消解了创作与日常生活紧张对立的关系。
创作前期:外部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是不真实的,只有内心感受和体验才是真实的。余华不否定外部日常生活的真实性
二、对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前期认为人性是动物性的,本能的,暴力的,而90年代以后,挖掘了人的善良、温情的一面。14、17年小说从题材角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农村小说、历史小说、都市小说和工业题材小说以及非主流小说等多种题材。
⑴革命题材:长篇:吴强《红日》、杜鹏程《保卫延安》、梁斌《红旗谱》、曲波《林海雪原》;短篇:茹志娟《百合花》、王愿坚《党费》
⑵农村题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 ⑶都市题材:
⑷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艾芜《百炼成钢》 ⑸历史题材:郭沫若《蔡文姬》、曹禺《胆剑篇》、姚雪垠《李自成》
15、老舍《茶馆》
剧情:写旧北京一个名叫裕泰的老茶馆的变迁和茶馆掌柜王利发一生的遭遇,以及进出于这个茶馆的各种人物命运的浮沉,真切地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下层民众的苦痛,艺术地概括了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50多年的社会变迁的历史。主题:“葬送三个时代”(老舍语)旧世界的葬歌,新时代的序曲 Ⅰ《茶馆》的人物与艺术:
(1)鲜明生动、富有深刻主题内蕴的人物形象:王利发(一个善于经营、不断改良生意手段、为生存而苦苦掐扎的小商人、小业主的典型,他为人善良而又自私,对人热情而又有点“势利”,生动地再现了旧社会精明、干练、富有处世经验的小商人形象。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常四爷(一个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旗人形象。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秦仲义(这一形象说明:在旧中国,想走所谓“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是此路不通。)(2)独特的构思和别开生面的戏剧结构
(3)个性化的戏剧语言:精炼、简洁而又生动;含蓄、风趣、幽默(4)悲剧故事、喜剧样式和民族风格:带笑的葬歌、含泪的喜剧;富于中国特色的茶馆、数来宝。
名词解释:
1、先锋文学:又名“实验小说”或“新潮小说”,指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欣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其创作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创作理念上,都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学迥异的特征。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残雪、苏童、余华、扎西达娃、格非、叶兆言、孙甘露等。
2、“潜在写作”意指建国后,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与创作的激情,写作了许多当时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沈从文在1949年后绝笔于小说创作,但他的家信却文情并茂地表达了他对时代、生活与文学的理解、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又如食指的诗等。
3、朦胧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5.课外阅读读书笔记资料 篇五
以前也看过毕淑敏的书,主要是小说,比如《血玲珑》《生生不息》等,感觉她虽然是写小说,却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一直执着于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解幸福密码》这部书,更是直面人的心灵深处。在这部书中,毕淑敏以简洁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思,再加上富有情趣的小故事,把幸福的内涵解剖得淋漓尽致。
随着年岁逐增,我也在经常思索,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相信不同的人,对于幸福会有不同的理解。毕淑敏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幸福就是我们的生命存在的理由。毕淑敏还说,长久以来,人们以为幸福就是物质。时至今日,如果没有爱情,有再多的配偶,都和幸福无关,因为人毕竟不是动物;有再多的金钱,也和幸福无关,因为幸福是一种精神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呢?毕淑敏说,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感。她说,目标感必定是某种崇高的东西,是在一己生命之外,对整个族群和更大范围内的他人有所帮助的期翼。
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我所做的工作,就是一种具有崇高的目标感,能带来幸福感觉的事情。精心认真地备课,是很辛苦的,但是,当我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的喜爱与认同的时候,我就不再感觉到劳累,而是感觉到幸福。作为教师,能够做到像毕淑敏说的“对他人有所帮助”,所以这是一种距离“幸福”很近的职业。
6.当代文学笔记【上】 篇六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这一历史时期内发生、发展、消长、繁荣于整个中国大地(包括港、澳、台)上的文学。它不是独立完整的文学发展阶段,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时代”概念。P1-2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简称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到会讲话,郭沫若做了《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结报告。
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大会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上讲话》为指导思想,明确了新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针,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成立了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的文学事业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崭新阶段,在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8
当代文学的分期
1、三分法:
(1)十七年(1949——1966)
(2)文革十年(1966——1976)
(3)新时期(1976年10月——)
2、二分法:(教材)
(1)现实主义一元化美学形态的文学(1949——1978)
(2)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的新时期文学(1979——)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1)50-70年代的文学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
1、中国当代文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这就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是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无产阶级政治色彩和政治倾向的文学。这是中国当代文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P7.a.特定社会生活所决定,b.文学中的政治必须经过文学转化。
2、(20世纪后5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为主潮的文学。P15。a.现实主义有多样的形态; b.有局限、有条件的现实主义。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后来又有两结合的口号。
3、中国当代文学是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格的文学。P26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
1.电影《武训传》:电影《武训传》孙瑜编剧导演,写清末山东堂县农民武训“行乞兴学”之事。1950年底公演。51年被批。
2.《武训传》的讨论:建国后第一次震动全国,震动整个思想界的思想批判运动。
3.影响:这次批判运动对建国初期文艺界思想复杂,甚至有些混乱的状态有所纠偏。这也是对作家、知识分子发出的“信号”,要求他们进行思想改造,以与国家确立的政治方向保持一致。
但用群众运动和政治批评的方式对待和处理艺术问题,给当时以及后来的文艺工作者造成了紧张的政治压力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954年,李希凡、蓝翎在《<红楼梦>研究简论及其他》(《文史哲》1954.9)一文中对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提出批评后。报刊发表了知名作家、学者的批判文章。之
后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就《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 展开批评讨论。
影响:1986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为纪念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召开纪念大会,正式为俞先生蒙冤32年平反,恢复名誉。
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运动
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胡风等与左翼文学内部的主流派别之间矛盾的继续。开始在文艺思想的范围内,后来上升为“政治问题”。胡风及其追随者和同情者,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
把学术问题政治化,并以政治运动的方式解决学术思想问题的做法,给当时的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带来了不良影响和惨痛的后果。
1980年中央决定,予以平反。1988年,中央有关部门才通知撤销合纠正以往一些不准确的提法
50年代初三次文学批评的意义与偏差
继承了解放区文艺的精神内核,确定了以工农兵为文艺工作的服务对象,以“普及第一”为文学工作的基本方针,以工农兵生活和工农兵形象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以民族化和大众化为文学创作的主导风格,以作家深入工农兵、改造世界观为实现上述任务的保证。这些思潮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五四”以来新文学未能普及到工农兵大会中去的缺点。
简单照搬解放区文艺的做法和经验,片面强调文学服务于政治、政策,服务于中心任务,忽视了文学的特性和创作规律,导致了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片面夸大作家同工农群众在思想感情、政治立场方面的差距,对有些作家进行过火的批评和斗争,混淆文艺、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致使“左”的思潮发展。
“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与战争文化规范完全不同的文艺方针。
影响:
1、在创作上出现了“干预生活”的作品,突破了题材的禁区(爱情、个人情怀)。并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了创作上的兴盛和繁荣期,产生了一批至今也有艺术魅力的长篇佳作,如“三红一创”等。
2、在理论批评与研究上,产生了对“人性论”、对“现实主义深化论” 与“写中间人物论”等问题的探讨。
大跃进时代的文艺
1957年,文艺界有反右斗争。
1958年,在发动经济上的“大跃进”的同时,也提出了文艺的“大跃进”。这一年毛泽东发表的有关文艺的主张主要有两项:一是提倡大力搜集民歌,一是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红旗歌谣》是其“集粹”。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两结合”创作方法:毛泽东于1958年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1960年7月周扬在第三次文代会的报告《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中,将这一创作方法作为“方向”加以确定,宣称它是“一种完全新的艺术方法”,是“最好的创作方法”。这一方法在理论层面是对艺术规律和方法的探讨,在实践层面则有具体的现实功利目的。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对“两结合”的阐释和运用带有浓厚的理性化乃至空想化倾向。六十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 的几次会议
新侨会议: 1961年6月,周恩来主持全国文联 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周恩来强调反对“五子登科”——反对套框子、挖根子、抓辫子、扣帽子和打棍子。
广州会议 :1962年3月2日,国务院、文化部和全国剧协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
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提出“写中间人”和现实主义深化问题。
十七年文学的创作的成就
1、现实主义主流
2、工农兵题材
3、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
4、颂歌的基调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千万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
1965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纪要》的主要内容:
全称:《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1、《纪要》的核心是抛出了一条“文艺黑线专政论”的观点,把建国后十七年的文艺路线诬蔑为“黑线”,也就是十七年来理论是黑的,作品是黑的,队伍是黑的。彻底否定了17年的文学作品和建国以来党领导文艺所取得的成就。
2、《纪要》提出了根本任务论,把塑造工农兵的高大形象绝对化,以便在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旗号下,推行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
3、“三突出”创作原则的出笼,由姚文元最后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和前面的根本任务论是遥相呼应的。从这些理论中很明显地看出,它违背了基本的创作规律,因此在这样创作原则的指导下,一大批打着写“文化大革命,写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旗号的作品纷纷出现。
文革期间文学的存在方式
1、“文革”期间,原来的作家的写作和作品的发表,需要获得允许、重新取得资格。“文革”开始的最初几年里,除极个别作家仍可以发表作品外,作家普遍失去写作资格。1972年以后,原来作家中可以发表作品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大部分仍不能写作。
2、从1966年7月开始,全国的文学刊物,除《解放军文艺》外,都被迫停刊。
3、在写作方式上,文学批评最流行的方法是组织写作小组。
4、与域外的文化交流,几乎处于隔绝的封闭状态。公共图书馆中的外国文学书刊,大部分已被封存停止借阅。对外国哲学、文学艺术等的译介工作,也基本上陷于停顿状态。到1973年以后,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才在极有限的范围里进行。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三突出”是在文革期间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中提出的,由姚文元最后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它违背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给当时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束缚,导致创作上出现了严重的公式化和模式化现象。
文革文学的形态
1、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
“革命样板戏”是公开文学中最为显赫的作品,也是当时极左政治开创“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努力的集中体现。
2、秘密或半秘密状态写作、传播的作品。(地下文学)
第一,老作家在受到迫害时的即兴创作或以曲折或直露的方式表达对专制暴政的反抗。第二,年轻一代中的敏感者也开始萌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意识,在70年代进行了一些地下沙龙与地下诗社活动。
七十年代末的文学
1、文学背景
(1)思想解放的潮流
(2)现代化的的热切期盼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是1977―1980年间重要的文学现象。发端于1977年底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11),1978.8.11日《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伤痕》等。特点是彻底否定“文革”的思想倾向;内容上反映善良人(弱者)所受的损害的与渲泻愤怒的情感;审美上是悲剧性和回归于现实主义。伤痕文学是积极投身思想解放运动与拨乱反正的文学。代表作有郑义的《枫》、金河的《重逢》、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反思文学
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对建国30多年社会发展迂回曲折的远因前源进行思索和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主题取向大多是对民族现状和历史所做的理性批判与历史评价。着重对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的历史进行批判性思考,具有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并开始了对文学自身的反思。标志性作品有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1979.2期《人民文学》)。代表作有方之的《内奸》,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李国文的《月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贤亮的《绿化树》,古华的《芙蓉镇》等。
改革文学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是一个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创作潮流。发轫之作是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1979.7《人民文学》)。
改革文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其一,作品重在政治经济层面上进行开掘,揭示改革出现的矛盾与斗争,并充满热情地讴歌了锐意进取的改革者形象。其二,深入把握变革给社会带来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的变化。改革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同时,也吸收一些现代主义表现方法,使现实主义呈现出一种开放与发展的状态。代表作有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月食》、《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等。
八十年代文学
1、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目标。“现代化”的目标在封闭保守中是不能实现的。于是,在8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持久热潮。特别是20世纪在西方更替上演的一个世纪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在短短的几年内被我们同时介绍传播进来。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直接促进推动了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变革。当然也存在一个问题,人们没有时间去了解、审察,在对待这些外来物的态度上,不论是拒绝还是接受,都显得有一些草率。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大陆再次进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随之进入这个封闭了四十来年的东方国家,很快便与五四新文化思潮遥相呼应,成为本世纪中国大陆第二次接受西方文化的高潮。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在70年代末期已对文学有影响,70年代中期的“白洋淀诗派”,80年代初的“朦胧诗”,70年代末开始的以王蒙的《布礼》为代表的一系列小说,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都表现出来了一种新的艺术追求,已具备了一种现代主义的艺术因子。戏剧界也开始受到了新的艺术思想的影响,尝试进行改革。
“现代派”文学
1982年徐迟发表《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现代派”文学的论争。“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1985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等作品发表,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文学。作品表现了世界的荒诞感,人的孤独感,有“反文化”、“反崇高”的意味,常用象征、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艺术方法。也被称之为新潮小说。
寻根文学
产生于1983-1984年,1984年12月,在杭州召开的“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会议上,韩少功、阿城、郑万隆、李杭育等共同举起了“寻根文学”的大旗。
理论主张:韩少功发表在《作家》1985年4月号的文章《文学的“根”》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代表了“寻根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点。代表作有韩光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远村》 为标志。
在“寻根”过程中,作家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一致的。以韩少功为代表,对传统文化及其孕育出来的文化品格持审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以阿城为代表,对传统文化品格取理解、认同和肯定的态度。
主要特点:以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民族的原始生活形态或传统的精神价值为主要表现对象,借助民情风俗、奇人轶事、神话传说来表现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朴、科学与信仰的纠结。艺术取向多元化,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并存;兼容多种艺术经验与手法。新写实小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小说创作潮流。1989年《钟山》杂志第3期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号。代表作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刘震云的《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等。
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既不刻意追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让它承载各种社会典型意义,而是着重于展现人的原本色相和原生状态,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当下关怀。
新历史小说
(是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作家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叙事的重新陈说或再度书写,其目的在于改写、解构既往话语赋予特定价值或意义的历史叙事。往往从个人感受、体验出发理解历史。代表作有乔良的《灵旗》、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 》、《故乡相处流传》等。特点是力图将正史所忽略的“非主流”“非本质”的方面纳入历史叙述,表达历史叙述的多种方式和面貌。
八十年代文学特征
(1)强烈的民族关切与历史责任的承担。
(2)普遍的探索创新意识。
(3)文**流化的倾向。
90年代文学环境
经济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文化环境的变迁。其特点:
(1)文学的个体化和个人化与文学的集团化并存,一大批自由撰稿人的出现。
(2)民间策划与政府口号井水不犯河水,由于文学的个性化出现,写作者不必唯政府的马首是瞻,但是他们对政府的号召并不反感。
(3)文学载体由原来的刊物的一枝独秀到多头进展,出版社的畅销书、报纸副刊上的随笔、网络文学都对文学期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文学期刊策划出一些“旗帜”来也是为了招徕作家和读者,这实际上是期刊市场意识的觉醒。
90年代几次重要的文学论争
90年代文学充满了纷争与论战,几乎每过二三年就要爆发一次大的论争和**。
(1)人文精神之争。
(2)《废都》事件。
(3)马桥之讼。
(4)王朔现象。
人文精神大讨论
人文精神讨论是90年代波及面最广的一场大讨论,主题是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价值取向和精神立场问题,触发点是在市场化、商品化的冲击下,文学是否存在危机的问题。
1.如何看待80年代以来的文学。
2. 市场化、商品化条件下,人文精神是否失落或危机。
真正的分歧在于对人文精神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7.当代文学笔记资料 篇七
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 纳博科夫开门见山地点明:“我们对《包法利夫人 》的分析应当与福楼拜本人的创作意图相符———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小说的结构 (他本人称作“动作”) 、主题线索、风格、意境、人物。 ”[1]186
一、结构 (动作)
纳博科夫盛赞福楼拜的这部小说有着一种高度精巧的艺术结构。 他所谓的“结构/动作”是和鉴赏福楼拜的特殊手法的运用相结合的。
其一是纳博科夫命名为“结构式转换”的技法。 他认为“与《荒凉山庄》中以小说的章节为分解进行主题的转换不同, 《包法利夫人》中, 转换是在章节内连续进行的……如果把《荒凉山庄》中的叙述主题转换比作阶梯式运动, 《包法利夫人》中的转换则是柔和的波浪式”[1]216。他举了四个例子。其中, 爱玛与罗道尔夫的会面是结构式转换的绝好例子。 转换是这样进行的: 查理请母亲到永镇来商议对爱玛该怎么办———她的身体要垮了。 母亲来了, 认为爱玛尽读坏小说。周三离去时, 永镇上有市集。 在这里, 艾玛在痛失上一段与赖昂的恋情后, 通过一场市集急救, 自然过渡到了她与罗道尔夫的相遇。 在文中多处, 福楼拜设计的这些“偶然因素”恰好就在无形中推动着情节的转换。 再比如艾玛遇见勒乐的这一段, “从艺术结构上讲, 这些描写都带有预示性。 福楼拜将这样处理故事的结构:勒乐借钱给艾玛, 就像借钱给泰里耶一样;勒乐将使艾玛破产, 就像他使老泰里耶在死前破产一样;另外, 他将把自己精神上的不安转嫁给那位著名的医学博士———艾玛服毒后人们束手无策, 便请来了博士。 这就是艺术构思”[1]。
其二便是“多声部配合法”在小说的结构搭建上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纳博科夫详细分析了五个例子:
1.艾玛和查理第一次来到永镇客店, 在大厅里四个人展开的一场平行交叉式的谈话。 艾玛在和初次见面的赖昂在大谈音乐艺术的同时, 他们的谈话常被郝麦的独白和他与包法利的谈话所打断。
2.被对赖昂的爱折磨着的艾玛突然动了信教的念头, 她来到教堂向堂长倾诉自己的苦闷时的谈话一直与教士与吵闹的孩子们的对话交叉。
3.农业展览会上艾玛和罗道尔夫的情意绵绵的对话与州行政委员绵长无聊的讲话交织在了一起。
4.在和丈夫观赏歌剧的夜晚, 艾玛遇到了久别重逢的赖昂。 两人的谈话中夹杂着查理乏味的问话。
5. 相约在礼拜堂见面的艾玛和赖昂的别扭谈话与教堂守卫滔滔不绝的介绍交织在一起。
纳博科夫大量援引了书中的文段, 并对这几个例子中前后每个动作的设计进行了细致剖析, 使得 “多声部配合法”这个文学术语的含义及其作用更明白晓畅。
同时, 纳博科夫还注重引用福楼拜在创作 《包法利夫人》 期间写给其他人的信件中的相关内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比如, 第一个例子中, 纳博科夫评论到“正像郝麦的谈话时伪科学的胡诌和报章杂志上的滥调杂烩一样, 第三个动作中艾玛和赖昂的对话不过是故作风雅的无病呻吟……必须指出, 赖昂和艾玛故作风雅, 与自高自大又不学无术的郝麦侈谈科学, 两者同样浅薄、平庸、陈腐。 假艺术与伪科学在这里汇合了”[1], 纳博科夫认为两种被世人公认的真其实都是假的。 一个是科学主义堆砌出来的所谓“常识”。 另一类就是“庸俗的潮流”。 纳博科夫给过这种假一种称呼叫做“高雅迷”。 这里便指赖昂和艾玛的这一段看似高雅投缘的谈话。
同样, 作者结构的安排思路以及“多声部配合法”的实际功效, 纳博科夫也引用了福楼拜在一封信里中的亲述:“真难呐……相当棘手的一章。 我把所有人物都摆进了这一章, 他们在行动和对话中相互交往, 发生各种联系……我还要写出这些人物活动于其中的大环境。 如果我预期的目的达到了, 这一章将产生交响乐般的效果。 ”[1]219
这种大篇幅的引用极大地拉近了文学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二、主题线索
这一部分, 纳博科夫梳理了《包法利夫人》的小说脉络, 并整理出了小说的大事年表。 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 整部小说有四个主题。 查理的混合式帽子、 艾玛婚礼上的多层蛋糕、查理在道特的家、艾玛死后用于安葬的一棺两椁都不谋而合地突出了千层饼的主题。 其次是贯穿作品, 可以以此抽出故事梗概的马的主题。 再有艾玛对爱情、巴黎、孩子以及包法利的幻想的梦幻的主题, 以及由此自然牵引出欺骗的主题。 多重主题的提出展现了纳博科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非凡的感受力。 但我认为, 千层饼主题似乎并没有另三个主题更具有说服力。 与其说纳博科夫提出的这几个零散的事例可以算做一个主题, 还不如说, 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象征性意象。 因为毕竟它们不像马、梦幻、欺骗主题一样, 是自然得贯穿全文, 可以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比如, 就马的主题而言, 从人物同马的结构关系看, 小说中人物与马的对置出现构成了多种巧妙的对称结构。 这些对应结构既形成了小说多个短小的回环结构, 又紧扣主题, 耐人寻味。 “小说以包法利骑马为鲁奥看病开始, 最后又以包法利卖马结束。 当鲁奥老爹看见包法利用马车将爱玛娶走时, 想起了当年自己骑马将妻子从岳父家接走的情景;当鲁奥接到爱玛噩耗时, 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永镇, 此时已物是人非。 燕子号马车不仅载着包法利迁居永镇, 还是爱玛前往卢昂同莱昂约会的必备交通工具。 农业展览会上, 爱玛看到远处山坡上缓缓行驶的燕子号, 想起了自己同莱昂的感情, 在这似真似幻的幻想中, 她终于被罗道尔弗迷惑。 爱玛去世后, 包法利又在雨中望见燕子号, 感慨万千”[2]。 “马”隐蔽地串联了小说各部分的关系及内在联系, 使我们不仅凭此追踪小说的故事发展脉络, 更能在马的主题的各层结构中, 领略到它的多重魅力。
三、风格
纳博科夫认为, 就主题而言, 《包法利夫人》显得有点平淡无奇, 而“福楼拜将一个充斥着骗子、市侩、庸人、恶棍和喜怒无常的太太们的世界写成一部富有诗意的小说, 一部最完美的作品, 靠的是艺术风格的内在力量, 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法, 包括从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主题的‘多声部配合法’, 预示法和呼应法”[1]230。 在这里, 纳博科夫将福楼拜抬到了一个如此显赫的位置, 根据的是他的精致、细腻、风格化的形式, 而完全排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因素, 不得不说, 这是纳博科夫的一个不足。 他过于片面化和绝对化地强调了艺术风格的作用而忽略了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 这和他的创作观是一致的:纳博科夫崇尚艺术, 他称文学作品为神话故事, 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他的艺术观可以概括为:在文学创作中, 艺术高于一切, 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 要比作品的思想性和故事性更重要”[1,2]。 他坚决反对文学真实反映现实这一观念, 因为“所有的现实都只是相对的现实, 因为某一特定的现实, 不仅仅取决于感官接受到的原始讯号, 还要取决于不同层次的信息”[1]208。
评论界多认为, 福楼拜以外科医生般的客观、冷静的叙述风格去描绘和剖析社会现实, 开创了以细节准确、语言优美和结构缜密为风格特征的文体小说的传统。 但纳博科夫举出多处细节和事例的非真实性来反驳其他人把 《包法利夫人》纳入现实主义之列。 他认为带着批判资产阶级的有色眼镜去读文本是有失公允的。 但他在否定先入为主式的阅读观念的同时, 也完全否定了文学作品中可能承载的现实因素和社会信息。 我们可以看到, 艾玛几次在出轨的边缘徘徊时都经历过痛苦的挣扎, 在沉迷的过程里, 她也有少许清醒的时刻, 但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扑灭了她的希望之火, 在对包法利能创造奇迹和日常生活能摆脱庸俗、 无聊的期盼彻底破灭之后, 她义无反顾地选择投入情人的怀抱。 “忠实的写实就是这样不留后路, 它消灭了温情的感伤主义挽回局势的些许机会……分析如此写实的小说, 就好像在分析生活本身。 但由于严格地 ‘选择场景以及某种和谐的展开秩序’, 它比生活本身更为合理, 逻辑严密, 因而更为真实。 于是, 当爱玛踏上了堕落的起点之后, 她的脚步便不由自主地向下滑去, 没有一点偶然的因素可供侥幸之想。 在此做决定的, 是生活本质里的规律”[3]。
换言之, 小说更深层的悲剧性, 是人的激情愿望欲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人置身于现实的种种约束和限制之中, 这种冲突无法调和, 造成了命运的不幸。 这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性的。
四、意境
对于意境的剖析, 《文学讲稿》中并没有系统的展开。 我认为, 这里所谓的“意境”可能是指书中反复出现的几个重要的具有隐喻性质的“意象”, 或是作者强调多次的“细节”。纳博科夫提及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意象:
1.蓝色
“在这写的十分优美的一幕中, 我们特别要留意艾玛的蓝面纱———它像蛇一般蜿蜒柔软, 成了故事中一个独立的角色……请不要忘记, 后来那毒药是装在蓝罐里的;出殡的时候田野里也笼罩着蓝色雾霭”[1]226。
2.乞丐
“请注意艾玛从幽会处返回时从静谧的树林另一端传到她耳中的一个遥远的声音———像是远方的音乐。 这富有魅力的音乐只不过是一个丑陋乞丐的沙哑歌声引起的美化了的回声……在这里和卢昂听到的沙哑歌声, 在将近五年之后将与艾玛临死的呓语发生恐怖的共鸣”[1]227。
乞丐的设置有隐喻的意味:“乞丐像一面镜子, 是爱玛灵魂的自我反观。 她像看到乞丐一样看到自己的灵魂, 感到它丑陋孤独而痛苦。 这个乞丐又像一个幽灵般紧紧地在她身后追捕她, 仿佛某种诅咒, 是对她的灵魂的无情的嘲讽, 使她死前的一刻感到极度的恐惧。 ”[4]
3.教堂守卫最后的喊话
教堂守卫滔滔不绝地作介绍, 赖昂烦躁难忍。 离开教堂时, “守卫站在门口, 朝他们喊:‘再怎么也该走北门出去, 看看‘复活’、‘最后审判’、‘天堂’、‘大卫王’和‘火焰地狱的醉人’……教堂守卫最后鹦鹉学舌般喊得一段话预示着地狱的火焰———假若艾玛没有和赖昂一道坐进马车, 她还来得及逃脱下地狱的厄运”[1]。
这种反复出现的意象必须是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得来的, 与纳博科夫强调的细节观一致。 细节除了作为一种对环境或内心准确描写的事实, 或者起着对小说情节的推进与呼应的作用, 往往还作为小说主题的一种载体, 暗示其主题。
五、人物
纳博科夫认为“三种因素造就了一个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有未知因素X。 这三种因素相比, 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远远弱于另两种因素, 而未知因素X的力量则大大超过其他因素。 谈到小说中的各种因素, 当然是作者在控制、指挥和运用这三种因素。 ———我反对人们在女主角爱玛·包法利受到客观社会环境影响的论题上纠缠不休。 福楼拜的小说表现的是人类命运的精妙的微积分, 不是社会环境影响的加减乘除”[1]。
在这里, 纳博科夫更强调的是人物命运的偶然性因素, 这不免带有较强的宿命论意味。 而且, 他认为这三个因素是任由作者调配的, 也有片面化的嫌疑。
在造成爱玛悲命运的众多因素里, 除了未知因素外,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性格因素
李健吾先生评价艾玛时说:“她的悲剧和全书的魅力就在于她的反抗意识和对生命的无休止的追求。 ”[5]
虽然表面上艾玛是对于梦幻、激情有着无限追求的, 但是相比于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会发现艾玛的幻想是实际的:“在她奔放的热情中, 却又有讲究实际的精神, 她爱教堂是为了教堂的鲜花, 爱音乐是为了浪漫的词句, 爱文学是为了文学热情的刺激, 这种精神和宗教信仰的神秘性是格格不入的, 正如她的性格对修道院的清规戒律越来越反感一样。 ”[6]37最后, 山穷水尽的爱玛卑屈地走进公证人家中借钱, 竟还能注意到公证人餐厅里的摆设。 她所追求的激情幻想是与她的身份、所处的现实环境不匹配的, 因为长久以来自我身份的错位引发了的自我同一性危机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2.环境因素
《包法利夫人》描述了一个等级观念浓重的社会。 在职业与追求的取向上, 社会资产阶级丑恶嘴脸的代表郝麦和勒乐飞黄腾达, 走的都是社会规范下的“正道”。 用福楼拜的话说, “这就是咱们当今的处境, 也是‘民主’造成的愚蠢后果”[1]217。
同时, 金钱至关重要。 书中充满了买卖与借贷的场景, 婚姻也是一种利益的权衡。 查理的母亲给他选的第一个妻子是一个有钱的寡妇; 查理能娶到艾玛是因为他父亲认为他不会对嫁妆讨价还价等。 因此, 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 没有财富做后盾的浪漫根本是不存在的。 耽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艾玛最后被巨额的债务逼上了绝路其实是必然。
此外, 社会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因素也是把艾玛推向绝境的手之一。 在爱玛生产的时候, 她强烈希望生一个儿子, 因为“一个男人至少是自由的, 可以尝遍喜怒哀乐, 走遍东南西北, 跨越面前的障碍, 抓住遥远的幸福。 可对一个女人来说却是困难重重。 她既没有活动能力, 又得听人摆布, 她的肉体软弱, 只能依靠法律保护”[6]98。 这直接说明了女性在地位、自由权上与男性的差距, 也说明了艾玛脑中已经萌生了要求男女平等、追求自由的女性主义萌芽。
“我们如果试图总结艾玛身上的性格和品质特征, 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浪漫、虚荣, 自私、叛逆, 不甘平庸, 这一切似乎适用于所有女性, 包括男性, 是人性正常的内容, 不应该那么致命的, 不是那么邪恶的, 可是福楼拜先生描写的是在适当的社会条件下, 所有人性之花都在尽情开放, 包括恶之花, 它也可以尽情开放。 所以说, 包法利夫人这个形象最令人震撼之处在于, 我们看见了一棵寻常的人性之树, 这树上却开出了不寻常的恶之花”[7]。
另外, 作家对人物命运确实有主宰的权利, 但是这种权利的行使也需要符合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 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 因此, 纳博科夫认为作者可以肆意地控制、指挥和运用三种因素对人物的命运的影响是欠妥的。
最后, 在评注中, 纳博科夫还就《包法利夫人》散文诗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归纳, 对福楼拜高超的语言驾驭力充满溢美之词。 另外, 对福楼拜少用但一旦使用便精妙至极的譬喻进行了讲解, 体现出纳博科夫对文学作品的研读一以贯之的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艺术风格和形式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纳博科夫.申惠辉, 等译.文学讲稿[M].上海:三联书店, 1991.
[2]康建兵.论《包法利夫人》中“马”的叙事艺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61.
[3][法]福楼拜.周克希, 译.包法利夫人[J].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115.
[4]罗佐欧.论《包法利夫人》中的细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4) :72.
[5]李健吾.福楼拜评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82.
[6][法]福楼拜.唐靖, 译.包法利夫人[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8.
8.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篇八
14.《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是社会主义创业者和建设者,梁三老汉也是创业史中重要人物。15.赵树理受批判的小说《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是其中两个落后的农民形象)16.杨朔《荔枝蜜》(十七年散文代表作)17.十七年话剧:
郭沫若《蔡文姬》 老舍《茶馆》(主人公:王利发、秦钟义)田汉《关汉卿》 18.样板戏:
阿庆嫂出自《沙家浜》 李玉和出自《红灯记》 19.浩然的《金光大道》 20.丰子恺《缘缘堂续笔》 21.穆旦《神的变形》 22.食指的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 23.北岛《回答》
24.张扬《第二次握手》 25.刘心武《班主任》(主人公:宋宝琦、谢惠敏)26.卢新华《伤痕》(主人公:王晓华)27.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28.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主人公:老寿)29.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主人公:李铜钟)30.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31.谌容《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32.路遥《人生》(主人公:高家林)33.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34.张洁《沉重的翅膀》 35.贾平凹《鸡窝洼人家》 36.张伟《古船》
37.路遥《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38.高晓声《陈奂生上》“开拓者家族系列” 39.王安忆《小鲍庄》(主人公:捞渣)
阿城《棋王》(主人公:王一生)
韩少功《爸爸爸》(主人公:丙崽)40.贾平凹《废都》(主人公:庄之蝶)41.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42.先锋文学
马原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格非《褐色鸟群》 余华《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活着》(主人公:福贵)苏童《妻妾成群》 43.莫言:《红高粱》(主人公:戴凤莲、余占鳌)44.新写实小说代表作:
方方:《风景》
刘震云:《一地鸡毛》 池莉:《烦恼人生》(主人公:印家厚)《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45.张平:《抉择》 46.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47.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48.李亚伟:《中文系》 49.舒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童话诗人》(写顾城的)50.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51.韩东:《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52.于坚:《尚义街六号》 53.巴金:《随想录》 54.余秋雨:《文化苦旅》 55.崔德志《报春花》(主人公:白洁)56.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 57.魏明伦:《潘金莲》 58.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 59.李准《灰色的帆蓬》 60.张贤亮《绿化树》
附: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地点:北平。
1953年9月23至10月6号,第二次文代会。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
二、名词解释 1.三突出原则(重要)
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中指出:“在所有的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在当时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2.革命样板文学 3.现实主义冲击波
9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原始的现实主义手法揭示当下现实境遇的小说,其代表作有关仁山《大雪无乡》《九月还乡》、何申的《信访办主任》、刘醒龙的《分享艰难》、李佩甫《学习微笑》等。4.晚生代作家
基于90年代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一个创作群体,又称为“新生代作家”、“60年代出生的作家”,其代表作家为毕飞宇、韩东、朱文、东西、李冯、何顿等,他们偏重于对生活本真状态的表象化和欲望化叙述,改变了以往小说写作的宏大深度主题。
5.开拓者家族系列
“开拓者家族”系列:蒋子龙笔下的一群四化建设者形象,以乔光朴、车篷宽、刘思佳等为代表。他们为改革文学注入一种阳刚之气,一种开拓进取的浩然之所,是当代文学中一群光彩照人的新人形象。
三、简答论述
1.三次主要的文艺论争。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2.十七年小说与西方战争题材小说比较。
西方: 反思心理、战争的残暴、非人道、荒诞
我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 原因:1、胜利的自豪感
2、补足文学史 空白的愿望 •
3、以历史斗争激发建设热情 3.如何评价浩然?(重要)
浩然的小说观:“文学为了宣传”:“文学创作既然具有宣传这个功能,这就给作家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宣传什么才能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才能起到推动时代前进的作用呢?回答是:宣传先进的革命思想,宣传先进的革命事物战胜落后和反动的事物。”“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全过程的„农村史诗‟式的小说”
农民见证“用笔反映真实历史的人不应受到责怪;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 4.寻根文学的文化视点?(重要)
(1)对传统文化个性魅力的发掘与凸现。王安忆《小鲍庄》阿城“三王”系列(《棋王》)(2)对传统文化惰性和古老文化心态的批判。韩少功《爸爸爸》
(3)对某种已消逝或正消逝的传统文化遗风的追忆与留恋。葛川江系列、商洛系列(4)对生命意义的高扬。郑万隆异乡异闻系列、李锐厚土系列 5.新写实小说的四个特点?
(1)情感态度的“零度介入”,客观冷静的呈现人生本相。(2)还原生活本真,展示生活的“原生态”。
(3)消解人物性格。人生活在机械的生活流程中,随波逐流是其生活状态,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消解殆尽。
(4)心理化的“真实” 6.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1)诗人抒情主体的回归和抒情主体的个性强化。
从“我们”到“我”,从“战士”到“个人”,回到诗人自身的情感,表现生活在诗人内心情感引起的震动,突显诗人的个性。“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之外的丰功伟绩”(孙绍振)。
都带着怀疑的精神与探索精神,诗中都流露出时代带给诗人们的哀怨、痛苦和迷惘。(2)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对人的心灵和生命的尊重。
重新呼唤“人”、立人,启蒙的回归。
(3)显示诗歌“向内转”的重大变化,抒情直指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内心感受和体验。(4)运用象征的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模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模式,使诗中的一系列形象获得多种解释的可能性。7.莫言有关的简答或论述题。(不全面)莫言的民间叙事
• 战争文学的新突破——土匪抗日 • 余占鳌形象分析:冲突中的个性人物 • 土匪
• 日本侵略者 • 国民党冷支队 • 共产党胶高大队 • 老百姓
《红高粱家族》种的退化对位
• 爷爷:余占鳌、罗汉大爷 • 父亲:被狗咬掉一个睾丸 • “我”:叙述者 • 《白狗秋千架》
• “离乡——还乡”母题,一厢情愿的怀乡情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必须面临的悖论:记忆、想象的乡土与现实、真实乡土的分离。时间的倒错和空间的位移是乡土文学之故乡神话得以成立的前提,只有制造时间和空间的间距,并借助记忆的加工和情感的美化,才能成就美丽、浪漫的故乡传奇。换言之,只有离开故乡并使故乡沉入回忆中,故乡才有可想的。
《丰乳肥臀》
• 礼赞母亲的情怀
• 反战情绪
• 《檀香刑》 • 杂语式叙述形式 • 刑罚教育
恐惧是专制得以实施的基础(哈维尔)
• 刽子手哲学 :优秀的刽子手眼中所见“屠刀与人,已经融为一体”诗意(以国家名义杀人)
• 看客心态:延缓死亡的快乐
9.司法考试资料《国际私法》笔记 篇九
冲突规范的种类:
(1)单边冲突规范:直接规定适用内国法或外国法
(2)双边冲突规范:将系属中连结点和案情结合才能确定准据法
(3)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属且须同时适用
(4)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属但只须选择其中之一适用;根据是否按顺序选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选择适用冲突规范
2、准据法:经冲突规范指定援用来具体确定民商事法律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特定的实体法
区际法律冲突和准据法的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2条:“依法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如果该外国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法律的,依据该国法律关于调整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确定应适用的法律。该国法律未作规定的,直接适用与该民事 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
(二)适用冲突规范的基本制度:
1、识别(定性):法院对案件性质予以确定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八章的规定来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
3、外国法的查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3条:“对于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可通过下列途径查明:(1)由当事人提供;(2)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3)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4)由该国驻我国使馆提供;(5)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通过以上途径仍不能查明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4、公共秩序保留:在一国依内国冲突规范的指定应对某一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适用外国法时,如其适用将与自己的公共秩序相抵触,便可排除该外国法的适用
5、法律规避: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故意制造或变更某种连接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法律,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4条:“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三)国际民商事法律适用
1、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原则上适用当事人的本国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9条:“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第180条:“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第181条:“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2)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2、时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5条:“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准据法确定。”
3、物权
基本原则: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例外:(1)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适用送达地法或发送地法
(2)船舶物权原则上适用旗国法;飞行器物权原则上适用注册登记地法;船舶和飞行器的优先权适用法院地法;光船租赁时的物权适用原注册登记地法律
(3)外国法人终止或解散时的物权适用法人本国法
(4)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
(5)离婚时财产分割适用法院地法
4、债权
(1)合同之债:有条件选择
A、国际条约优先,但条约另有规定或中国保留的条款除外
B、意思自治原则:例外: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企业合同、中外合作企业合同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国法律
C、最密切联系原则
D、国际惯例补缺
★2007年8月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
A、关于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通过协商一致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但均援引同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应当视为当事人已经就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作出选择。
B、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第5条明确了17种合同最密切联系的对象
C、第8条扩大了必须强制适用中国法律的范围:扩大至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三资企业股权或资产转让合同以及外资并购中资企业的合同
D、根据意思自治原则适用外国法的,当事人有查明并提供该外国法的义务;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外国法的,该外国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或当事人查明并提供。上述途径无法查明的,适用中国法律
(2)侵权之债
原则: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7条:“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如果两者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选择适用。”
例外:
《民法通则》第146条:“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海商法》第273条:“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律。”
《海商法》第275条:“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民用航空法》第189条:“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5、商事关系
(1)票据
行为方式:行为地法;例外:支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经当事人协议,也可以适用付款地法律
票据追索权行使期限:出票地法
持票人责任:付款地法
失票时的权利保全程序:付款地法
(2)海事和民用航空关系
《海商法》第274条:“共同海损理算,适用理算地法律。”
6、家庭关系
结婚:婚姻缔结地法
离婚:法院地法
收养:中国收养法和收养人所在地法
监护:被监护人的本国法,但被监护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适用中国法
扶养: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7、继承关系
〈民法通则〉第149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1条:“在我国境内死亡的外国人,遗留在我国境内的财产如果无人继承又无受遗赠的,依照我国法律处理,两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
1、国际商事仲裁
(1)2006年9月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对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审查,适用当事人约定的法律;当事人没有约定适用的法律但约定了仲裁地的,适用仲裁地法律;没有约定适用的法律也没有约定仲裁地或者仲裁地约定不明的,适用法院地法律。”
(2)外国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纽约公约》):
执行机构: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裁定不执行的,报高院审查
程序:当事人申请——2个月内裁定——裁定执行的6个月内执行完毕
高院仍然裁定不执行的,报最高法审查
注意:区分国内仲裁裁决、涉外仲裁裁决和外国仲裁裁决
2、管辖权:在民诉法有关管辖权的基础上主要增加集中管辖的内容
集中管辖: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适用集中管辖的规定。
★2007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权与豁免的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凡以在中国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主体为被告、第三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民事案件,九天 考资人民法院应在决定受理之前,报请本辖区高级人民法院审查;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受理的,应当将其审查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前,一律暂不受理。
3、文书送达
(1)向外送达:依民诉法247条送达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8月22日起实施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
A、作为受送达人的外国自然人或者企业、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在我国领域内出现时,人民法院可以向其直接送达
B、除受送达人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表明其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接收有关司法文书外,人民法院可以向该诉讼代理人送达
C、受送达人在我国领域内设立有代表机构的,人民法院可以送达给其代表机构。但是只有经过受送达人的授权,人民法院才可以向其分支机构或业务代办人送达
D、人民法院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收悉的其他适当方式向受送达人送达
(2)外国向我国送达:依条约送达;外交途径送达;外国驻华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
《1965年海牙送达公约》和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A、送达途径:外国法院——该国驻华使领馆——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民法院——受送达人
B、不能拒绝送达的理由:a、有关期限已过;b、专属管辖;c、未附有中文译本
C、受送达人有权拒收未附有中文译本的司法文书
4、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1)一般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条件(《民诉法》第267条、第268条)A、有双边司法协助协议或互惠关系
B、法院有管辖权并且判决已生效力
C、不违反我国公共秩序
(2)例外:离婚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A、不以双边司法协助协议或互惠关系为基础
B、只承认和执行其外国判决中解除夫妻身份关系的内容
四、区际司法协助
涉港涉澳涉台
文书送达机构内地高院←→香港高等法院
内地最高法→香港高等法院内地高院←→澳门终审法院
内地最高法←→澳门终审法院委托送达:内地高级人民法院——台湾地区有关法院
期限2个月2个月2个月(委托送达)
调取证据机构内地高院←→澳门终审法院
内地最高法←→澳门终审法院
期限3个月
判决的认可与执行法律依据2008年双边安排
(协议管辖的判决)2006年双边安排1998年最高法司法解释
机构内地: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财产所在地中院;
香港:高等法院内地: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财产所在地中院;
澳门:中级法院认可,初级法院执行内地: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中院
期限规定的履行期届满或判决生效后两年内溯及至1999年12月20日判决生效后1年内
是否能同时向两地法院提出申请能(分别执行的总额不能超过判决数额)不能
仲裁裁决的认可与执行法律依据2002年双边安排2008年双边安排1998年最高法司法解释
机构内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中院
香港:高等法院内地: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财产所在地中院;
澳门:中级法院认可,初级法院执行内地: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中院
期限溯及至1997年7月1日溯及至1999年12月20日裁决生效后1年内
【当代文学笔记资料】推荐阅读:
当代文学名著要求08-24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重点07-10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09-22
现当代文学复习材料08-21
现当代文学复习题06-16
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题目06-21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08-22
现当代文学的一些题10-19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答案07-09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