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2024-08-04

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共18篇)

1.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

问题:教师不敢撒手,总想多讲,不信任学生有无穷发展的潜力;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老师好讲的习惯;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涯枯燥,对学、群学、展现、点评被老师的点问取代,烹饪技巧,小组协作学习不显著;导学案和教材两张皮现象重大,预习不能得到很好的时间保证,教学进度稍慢;教师集备不充分,个备不显明,对学生的了解不足,不能很好的拿捏学生的认知基础,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度不高,导致高校课堂的教学效果不高.老师老是以评价制度没改革为借口在课改的路上走回首路.

问题:个别学校领导力不够,对学校的教学常规要求不够精致,目标定位不够精准,管理不规范,制度落实缺位,导致教师对常规教学行为得过且过;个别学校对教学常规名目引领程度低下,导致教师常规教学行为莫衷一是.

本次教学视导结合督导室、深造学校等单位职员组成视导小组.视导分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头进入学校依据视导计划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过细的查阅、调研、领导.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常规向精巧化方向发展.下面就详细视导情况做一总结.

3、树立作业新常规:迷信设计作业,做到作业精选;作业先做,做到科学安排作业;全批作业,做到与学生及时沟通和交换;规范批改,育儿起名,做好示范引领;典范摘录,做好有效讲评作业.

襄城县教研室王双民

提议:加强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对课改意思的准确意识和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解并领悟;构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管理机制,实行课改”一把手"工程,使课改的各个环节有机相扣,相互促进;学校经过课改确确切实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实惠;构建适应新模式的教学常规运行机制,用制度的形式规范课转业为;增强多媒体帮助课堂教学给课改插上翅膀;把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培训常态化,从观点和行为上有效引领课堂教学的革命.教师备课的着力点要从关注常识的传授效力转向关注学生通过何种方法认知、懂得、探究知识,要从关注传授的感到转向关注学生的须要和感情体验,要从关注知识的记忆和测验的效果转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进程中激发对真谛的寻求和探索,休会到知识的巨大和漂亮,感触到世间真情以及人类高贵品德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奢求学生的抒发的完全性和简练性,要培育学生逐步具备可以趋势扼要简要表白的才能.不要埋怨和责备学生无知或知之甚少,要充足估量和懂得学生的认知基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都焕发诞生命的光荣.

2.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二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是学生发展的服务者。 因此, 各校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关注教师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呼唤“ 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呼声越来也高, 作为全区的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做起: ( 1) 增强教师“ 终身学习”意识, 培养“ 学习型”的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 终身学习是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全世界都进入学习型社会, 各国都建立学习型组织。 因此, 在平时的管理中, 我常组织学校领导建立健全学习制度, 编印一些理论方面的学习资料, 布置教师学习理论知识, 撰写理论体会等, 并定期测试, 展示评比。 同时, 还邀请专家到学校讲座, 派教师外出学习等。 ( 2) 增强教师“ 科研兴教”的意识, 培养“ 科研型”教师。 教育科研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全区的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培养科研型队伍应这样做:建立学校科研领导小组, 制订科研计划, 鼓励各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并定期开展课题实验研讨课, 例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二、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教师质量意识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教师只有平时的常规做好了, 他的教学才有成效, 一个学校只有平时的常规做好了, 学校才会有所发展。 因此, 营造人人抓教学, 各个有提高, 不甘落后, 奋力争先的教学范围是落实教学工作, 强化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教师质量意识从以下做起: ( 1) 各校领导班子带头抓教学质量。 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 应该勇挑重担, 应该以身作则, 给老师做榜样, 所以我们领导班子要带头任教考试科目, 带头做业务, 带头抓教学质量。 在平时的工作中, 我们领导班子要对教师承诺, 自己所教的班级成绩要名列前茅, 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名次等。 这样,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教师也就有了动力, 教学质量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 2) 积极挖掘全区教师的工作潜能。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如果在管理工作中运用有效科学的竞争机制,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挖掘教师工作潜能, 我们的教师一定会尽职尽责, 一定会尽力工作。 因此, 作为一名培训主任, 我积极根据全区教师的个体考核办法, 督促各学校制定好教师考核办法, 叮嘱教师牢记考核办法, 并积极争取。 同时, 我还争取各项政策, 力争为各学校争取评优选模名额, 对教学成绩好的, 管理班级有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 这样,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总之,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个学校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 狠抓教学常规是硬道理。 管理出效益, 管理出质量。作为一名培训工作者, 应该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努力调动全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深挖各教师工作潜能。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 我将以狠抓教学常规为重点,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我相信, 在各个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我们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高树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下) [C], 2007.

3.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构建与实践 篇三

一、构建制度

1. 备好课

备“教学计划”(包括学生情况分析、学期教学目的、教学策略、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根据任教的学科,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整册教材的重点、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点和难点的策略,合理安排学期教学进度,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计划。

备“前课”。教师上课前要备好3节以上的教案,教案交教研组长检查签字,做到不备好课不上讲台。

备“教材”。教师备课前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师用书,要逐字逐句支剖析解读,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 上好课

做准备。教师要准时到达教室门口,巡视学生情况,等待学生进入教室,保证课堂纪律和上课时间。

定任务。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训练点。

定时间。教师要准时上下课,不拖堂、不误课,上课期间不得接待家长、不得接打电话、不得随意离开课堂。禁止“放羊式课堂”。

注重仪表。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穿拖鞋、背心、短裤上课。教态自然,不坐着讲课,不在课堂上吸烟。体育教师要穿运动鞋。

3. 抓批改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要统一,但又能体现因材施教,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

布置作业要紧扣教材,目的明确,形式多样,减少机械抄写和单调乏味的作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科应协调好每天作业的总量,低年级原则上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适量布置操作性的作业;中高年级家庭作业时间总量(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不超过1小时。语文、数学、英语每课时布置一次作业 ,美术每学期至少要有13次以上的绘画或手工制作作业,科学与生活(社会)、思品学科每学期需有6次以上的书面作业(含实验报告)。

4. 抓辅导

因地制宜制订辅导计划。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优等生要发展其特长,鼓励中等生赶优等生;鼓励 “资源生”追赶中等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进步中获得成功的希望。

二、操作细则

重视常规工作的布置和督促。教导处和科组要及时布置常规工作,教师要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如期保质完成任务。管理小组及时监督教师完成任务,不能敷衍了事。

重视管理细节。开学2周内张榜公布《教学常规工作公示表》,公示教师本期的教学常规工作量、担任学科、每周授课节数、开学前备课节数和拟订计划的情况。定期检查《教学常规工作量登记表(个人)》(此表个人填写)。此表包含备课节数、授课节数、上公开课节数、作业布置和批改次数、考核次数和讲评次数、听课、评课次数、参加业务活动次数等。由教导处牵头,组织人员分别在第五周、第十三周、第二十周检查前5周、6~13周和14周~20周每位教师的情况,完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记录表》,建立追踪档案,供给学期考核个人业务。公示《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情况表(全期)》。此表记录教师全期教学常规工作情况和检查情况。学期结束,由教导处负责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情况,列表登记,交校长督查,并张榜公示,公开公正考核个人绩效。

三、突出实效

集体备课互动特色。集体备课活动,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制度。每周的集体备课,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精美设计,共同备好一节完美的教案,指定一名教师展示观摩课,然后教师进行评课。教师在观摩课例中互相借鉴,在争辩讨论中获得启示,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加深了上课和听课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相互提高。

调教交流活动特色。调教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引发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思,让教者体会到用心做教学的兴趣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交流,使教师领会到取长补短、因地制宜的觉悟,也是提供教师学习的一次业务培训。

4.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四

教学常规管理自查自评报告

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举措。为抓好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希望通过自查自评能进一步了解自身的成绩和优势,找出不足与疏漏,从而全面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校的教学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现根据《毕节地区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教学管理评价方案》的量化标准,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自查自评作如下报告:

一、课程和教学计划管理(10分,自评9分)l、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

以省教育厅黔教基发〔2011〕85号——《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毕地教〔2011〕114号——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和毕市教字(2011)58号——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为准绳。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学校施教的行动纲领。在此纲领下,每期开学初,我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反复领会其精神实质,帮助教职工明确新形势下教改的目的和意义,把全体教职工教育教学思想、工作观念统一到教育方针上来,与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保持一致。正确定位自己教改与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教职工拟定每期教学工作计划指明了方向。为确保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贵州省教育厅文件——黔教基发(2009)62号”——《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确保各学科有专(兼)职教师任课,无任意增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本项自评得分3分。

2、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5.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五

主要情况:

1.备课:

从本次备课情况检查中了解,教师均为电子备课,老师们基本上做到了超前备课。多数老师在教材上批注、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我们老师的备课都是在网上下载的,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网上资源丰富,名师的教案、课堂实录确实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作用。因此建议老师们平时根据自己的学生和实际情况,建议对网上的教案应该有所修改和删减,老师们在教材中应该有圈、点、批、划,应该设计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步骤、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2.作业:

作业检查中,我们重点检查了学生的书写、错误订正以及老师批改情况。本次作业检查中发现:

(1)教师对学生作业有明确的要求。从检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

(2)作业有针对性。

(3)教师能做到把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并评出等次。

建议老师们注重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评价等级来激励学生。其中教师用好评语是很重要的一点。评语式作业的一种批阅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教师在作业中用一些简洁明了,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充满希望的评语,富有启发性,这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从学生的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作业,它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更有利于沟通师生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数学组

6.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六

学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行的、易操作、较科学、健全的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切实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考虑地域差异所造成的观念融合问题和多数教师的认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执行常规工作的基础,化解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形成发展的合力。其次,常规制度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陈规,更不可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发展状况不断更新,修订常规制度中与学校发展部相适应的内容。最后,还应该注重常规管理制度的跟进。有了常规,不执行、不落实,常规则形同虚设;有了常规,不指导、不反思,常规则是纸上谈兵。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促进常规的有效落实。

二、抓好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引领教学常规。

有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其跟进,而没有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作支撑,就无法发挥教学常规工作的执行效度。教学常规工作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靠的是专业发展,教师的素养则决定了教学常规工作的执行效度。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就要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来引领教学常规工作;其次要从强化常规能力培养,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等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夯实教学常规工作执行的基矗另外,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让教学常规工作在有章可循的前提下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它是教学常规工作的发展导向,是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催化剂。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民主性是基础,公正性是前提,科学性是关键,实效性是核心。

7.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七

一、管与理的关系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 我们经常看到, 学校管理者一味地强调“管”, 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在制定时没有征求教师的意见, 没有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结果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干群之间缺少理解和信任, 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不是管, 即不是管制、命令和控制, 而是理, 即理顺程序和关系, 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教学常规管理应该抓住“人”这个核心, 精于管, 重在理。管而有度, 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 在管中理、理中管, 让人更高效、愉快、正确地做事, 使每一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 又有人情的温馨。总之, 对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理”在前、“管”在后, “管”中带“理”, 一旦“理”顺了, “管”也就在其中了。

二、规范与灵活的关系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需要用规范性的要求进行约束。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充满着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工作, 充满着个性与灵性, 过分追求整齐划一的要求, 不适应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如以前我们要求教师编写教案非具体、完整不可, 那种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而编写的教案, 不论其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整、书写多么认真, 其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样, 那些僵化机械的备课管理制度, 不论其多么具体明确、多么健全完备, 只要有碍于教师扎扎实实地备课, 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备课的实际功能, 不仅没有实际的促进作用, 反而会阻碍教师的成长与教学的进步。其实, 作为学校管理者, 在检查教案时应该因人而异:对于新教师我们提倡要写详案, 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 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而对于骨干教师而言, 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 详简得当, 提纲挈领, 画龙点睛,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对于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可以更灵活些, 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 但练习题设计要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拓展性, 以便学生对所学新知巩固与应用。

三、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创新与规范, 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创新必须以原有规范为基础, 创新活动总是体现为对现有规范的批判。如以往对教师教案的检查, 只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计分数的简单做法, 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 不顾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 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 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 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 丧失了预设教案的意义。我们现在推行不定期随堂检查, 具体办法是“一推四看”:“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听课并检查该课的教案;“四看”即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 二看教案的导学和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拓展, 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修改与补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

另外, 还可以从校园网上查阅:在数量检查方面, 只要打开学校网站备课栏目, 看教师上传的教案数量以及是否及时等情况。在质量检查方面, 突出检查三点, 一看上传的教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 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的评论研讨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能否操作、流程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等。

四、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相关条例、规章、制度和规划、检查、反馈、总结等。前者是管理制度, 后者是管理过程。管理制度具有稳定性、确定性、保持性等特征, 可以称为静态管理;管理过程则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变动性等特征, 可以称为动态管理。

——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绩效考核要重视过程性评价, 将教师的工作量、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专业成长、教科研成果等纳入评价要素, 包括教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考评组核评。同时, 还要参考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评议情况, 对每一个教师进行绩效考核, 并评出等级。

——制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两看”:一看教师的教, 主要关注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等四个方面。其中, 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二看学生的学, 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即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

8.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 篇八

一、在教学常规管理的观念上创新

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

1、弄清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质性内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即以学生的思维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而不是在时间安排上“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

2、弄清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什么影响来衡量,这是教学思想的重大转变。据此,教学活动应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衡量、评价一节好课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尺度。教学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用新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教学。

3、弄清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立足点。只有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二、在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上创新

要使新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必须通过在职培训来实现。

1、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管理者应创设学习氛围,生动活泼、卓有成效地组织教师在职学习,学习内容主要侧重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可采取培训、讲座、讨论、自学等多种形式。

2、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采用具体案例分析的形式,以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3、实行拜师制度。每一位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负责承包一位初级职称的教师,并按要求履行好各自的义务,每年评选“最佳师徒”。

4、开展专项基本功培训与比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如具有学科特点的演讲、现场教学评优、现场教学论文、现场制作课件等培训与比赛。为确保培训的效果,应采取以考促训的方式,制定培训检查机制,对培训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并与评先奖优、晋升职称挂钩。

三、在开展专题教育科研上创新

教学常规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而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动力,它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没有教育科研,教学没有活力,教学质量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

1、制订教研规划,完善课题方案。学校教育科研规划应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形成“全面、实在、灵活、有效”的特色,围绕教改实验确立研究课题。如教育要怎样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怎样体现人文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怎样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怎样体现开放、创新等。

2、抓住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课题实验能否取得成果,关键在能否规范操作行为,坚持不懈进行研究实践。因此,要重点抓好:实验计划的制订,把阶段实验目标具体化、条理化,把实验要求明确化、规范化,增强实验的针对性、有序性和可控性;组织实验研讨,以保证实验操作的正常运行,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实验资料的整理归档;阶段实验的进度和效益评估等。

3、抓好典型,积累经验,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选择研究力量较强、实验操作较规范的课题作为典型来抓,在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构建、形成性评价测试以及研究论文写作方面,做出示范,积累资料,推动其它课题的实验研究。要将课题研究与“导师制”、课堂教学评优、对外公开教学等活动相结合。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为实现其价值,采用以下一些方法:一是应用,就是直接把他人的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二是移植,就是将科研成果移用到更大范围中,如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三是发展,就是在推广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对原课题再研究,使成果得到深化和发展;四是渗透,就是将科研成果中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其他老师的教学之中等。使成果“活化”为教学改革中活生生的力量,转化为教育的实际效益。

四、在教学的全程管理上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以加重学生负担为代价,应从教学管理入手,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管理上重结果、轻过程,管理工作未深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的状况。

1、坚持依法治教,强化常规管理。我校在严格依法治教上,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要求管好教学。能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对教学用书和复习资料、控制作业量以及学籍管理上都能严格管理。我校的常规管理科学规范,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建立规范的教学模式,教学工作高效运转,能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2、抓住关键环节,注重过程管理。教学管理不能只在个别环节上下功夫,只注重课前备课和课后质量分析,忽视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因而,管理者和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上。管理者要多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掌握第一手材料,与教师一道探索教改之路。教师要在写好教案的基础上,认真写好与之相对应的课堂“教后记”,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过程及蕴含其中的教学思想的轨迹;记录课堂教学中对原计划的变更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记录课堂教学中随机产生的教学灵感及带有创新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记录施教所获得的体会和感悟。通过撰写“教后记”,使教师总结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做准备。

3、关注“学”的管理,依靠学生评价教学。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而不是局限于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的评价,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领导听课、评课外,主要应依靠学生的评价来实现,评价指标设计要体现学生的真实体验。教学管理者应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与之交流和沟通,以便让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9.教学工作管理常规 篇九

(即教师考核条例)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教学工作管理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关键,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学工作管理常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规章、规范。

教学工作管理常规包括以下方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教科研活动、教学总结及工作纪律等几方面。

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现将教学的常规管理进行适当的量化,作为平时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与教师考核、评先选优直接挂钩。

一、教学计划:

1、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由任课教师本人撰写。每学期头一周内,制定、撰写 好本学期教学计划;由教研(学科)组长审阅后交教导主任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

(1)、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制定对学生提出阶段性学习要求。(3)、制定本学科的教学进度,课时的分配。(4)、制定作业的安排、单元测验的具体安排计划。(5)、优差生的辅导计划。

(6)、制定本学科教研课题及实施计划和措施。(7)、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8)、教学计划按所任学科及年部划分,不能千篇一律。

2、教研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研究讨论制定,内容包括:

(1)、对本学科上学期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基本情况的总体分析;(2)、新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及措施;

(3)、教育教学理论及业务学习安排,教研活动的安排及措施;(4)、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和实施步骤;(5)、教学信息的反馈及组织课外活动的安排等;(6)、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计划。

定量管理赋分办法:

①无各类计划的记2分。

②计划不符合要求的记0.5分。③内容空洞、应付差事、无实际意义的记0.5分。

④跨年级的要分开写教案,数量不够的,每缺少一个记0.5分。

二、备课常规: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备课管理的要求是:

“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与练习。

(1)、备课标: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依据课标明确教学目的任务。

(2)、备教材: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体系、知识体系,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章、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明确训练点和考点。

(3)、备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了解在教学中易出现的倾向性问题,统筹安排,因材施教。

(4)、备教法: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采取贴近学生的方法和手段,提倡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模式。

(5)、备作业和练习:对课后作业、巩固练习、课外辅导材料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安排,精心设计课内外的作业和练习,并能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于备课的具体要求:

(1)、做到课课有教案,无教案或不备课不能上课。

(2)、教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授课题目、日期、班级、课型、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及教法、板书设计、作业安排、课后小结、教学回顾等。

(3)、备课严禁照抄旧教案,或照教学参考书搬家,要常备常新。(4)、开学初要求备出一周的教案,平时应提前备出两天的教案。(5)、不能以题单代替教案,题单只能作为教案的附件。(6)、应做的演示实验,应提前准备熟练。

(7)、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应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重点,最后达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练习测试;并做好备课记录。

(8)、兼课的老师必须写两套教案;一课时一个教案。

(9)、教导处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存在问题的酌情记分。

附:教案检查记分标准

1、教案数量:根据授课的总课时数减去因事、因病未上的课时数和因考试、放假所占的课时数为该教师应写的教案数(包括补课教案),每少一个教

案,记1分。

2、教案质量:①教学记事不全,记0.5分。②教案书写不整洁或内容太少,记0.5分。③抄写现成教案或旧教案,记0.5分。④以题单代教案,记0.5分。

3、没有提前备出2个教案,记0.5分。

4、不及时上交教案,记0.5分,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

三、课堂常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决定性作用。上课管理的基本常规是:

(1)、知识的传授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准确性,不能出现知识和观点错误。(2)、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运用具有启发性、探究性,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

(4)、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愉快地学习,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5)、板书设计有计划、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书写规范。

(6)、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准确、精练、规范,语调、语速合适,富有逻辑性和幽默感,善于运用学科术语。

(7)、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课堂结构和程序安排得当,教学进度合适。(8)、不得因学生学习困难、违反课堂纪律而挖苦、讽刺、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弃之不管。(9)、能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附:课堂教学量化记分办法

①上课迟到、早退,每次记0.5分。②上课时学生睡觉,教师不理不睬,每人次给任课教师记0.5分。③上课时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每人次记0.5分。④严格按授课表上课,不经批准不得随意空课、调换课,补课不准换课。空课1节记2分,私自调换课记1分,补课加倍。⑤上课时不准开手机,不准接听电话,开机一次记3分,接听一次记5分。⑥课堂上教师吸烟,记3分;在走廊内吸烟记2分。⑦上课时仪表端庄、穿着得体、朴素整洁,否则视情节酌情记分。

四、批改、辅导及测试:

作业与辅导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因材 施教的主要途径。

(1)、教师布置作业难度适中、符合课标、教材的要求,每次作业量适度;(2)、作业批改,数学、物理、化学做到每课时批改一次;语文作业每课批一次、作文每两周一文,期中前不少于3篇,每学期累计不少于6篇且每次批改量不得少于二分之一;英语每单元一批;政治、地理、历史、生物每周批二次。

(3)、批改作业要注意学生作业本的数量,禁止出现错批、漏批,写清批改日期,禁止一次作业写两个或多个批改日期的作法,不能以题单代作业。

(4)、作业批改要写评语,批语要具有鼓励性,富有人情味。(5)、作业批改要批得准、改得对,字迹工整,正确使用批改符号。(6)、采取多种批改方式,如:全批改,重点批改,面批等。

(7)、注重发现在作业批改中学生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及时反馈。(8)、指导学生按要求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作业脏、乱、差的现象,反对学生相互抄作业或找他人代写。

(9)、任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辅导,不能拒绝学生询问问题。(10)、精选练习题,做到举一反三,避免“题海”战术,印刷题单要适量学生做过的题单,原则上课堂讲解不能超过2课时。

(11)、每学科除了全校统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之外,每单元教学结束要进行单元测试,并且通过测试及时查找漏洞、及时弥补,每次测试要求上交单元测试卷和学生成绩及成绩分析。

有关考试的各项要求:

一、考试规则:

1、考场布置:

(1)、考试前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布置考场。(2)、座位排四列八行,书桌旋转180°。

(3)、如有混编考场,同一班级学生不得相邻而坐,按蛇形排列座位。

2、考场规则:

(1)、学生提前10分钟入场。(2)、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

(3)、学生不得中途退场(全程参加考试)(4)、学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考试。

(5)、不得将手机、计算器、字典、教科书带入考场。

3、违纪处分:

对违纪学生首先提出警告,对严重违纪者取消考试成绩并进行通报。

二、监考规则:

1、监考人员名单的第一人为本考场的主监考。

2、考前10分钟取卷,考前5分钟发卷。

3、考场前后各坐一名监考教师。

4、要求学生把班级、姓名、考号写在试卷指定位置。

5、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开始收卷,并认真清点。

6、按要求认真装订试卷,不得将试卷订错或丢失试卷。

附:

1、考试量化管理办法:

(1)、监考迟到、间溜一次记2分。

(2)、不按规定时间取卷、发卷记0.5分。

(3)、监考期间看书、闲谈、做试卷、睡觉、吸烟,每人次记1分。

(4)、考生作弊监考教师不及时制止,每人次记5分。(5)、试卷订错、丢失试卷记1分。(6)、监考期间开手机或接听手机记5分。

2、作业检查记分标准:

(1)、按各班现有人数计算,每少1本作业记0.5分。

(2)、作业批改次数不够的,每少批一次记0.5分。(作业批改次数依据教学常规要求,晚补课的课时数不计算在内)。

(3)、作业量太少或过多,记0.5分。

(4)、作业不认真,无批改日期和必要评语,记0.5分。

(5)、出现错批、漏批的,每次记1分。

(6)、一次作业写两个日期的,每次记1分。

(7)、个别学生的作业太脏、太乱、太差,每人次记0.5分。

(8)、以题单代作业的,每次记1分。

(9)、作文每学期完成6篇,每少1篇,记1分。

(10)、不及时上交的,每次记0.5分。

注:九年级下学期的作业以检查模拟试题和训练试卷为主。

检查作业为抽样检查。

五、教科研活动:

教研组要进行本组的教科研活动计划的实施,共同改革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教研组内集体备课教学研究活动的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组员要服从组长在教研活动中的安排和指导。

2、中、高级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业务上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及下一级教师,青年教师应在教学方法和经验上知识的系统化上虚心向老年教师学习、请教,建立帮教对子。

3、加强年级组内教学交流,避免同类教学过程中教师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要齐抓共管。

4、教师之间应互相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位任课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期中前听课不少于8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提倡青年教师多听课;主管教学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5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

5、认真开展科研活动,人人有科研课题,有实施方案、形成总结性报告上报。

6、每学期,教导处一个月检查一次教师的听课笔记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记录,科研课题实施情况。听课不够的和教研活动开展不足的酌情记分。

附:听课笔记检查记分标准:

1、按教学常规的要求,每少听一节记1分。

2、听课笔记内容过于简单,记录不详的,记0.5分。

3、抄听课笔记的,每次记5分。

4、不及时上交的,记0.5分。

5、无听课笔记或不交的,记5分。

6、教研组活动记录参照以上标准给教研组长酌情记分。

六、教学工作总结:

每学期根据本人工作岗位做好教研组、本人教学工作的总结,及时上交。

1、教研组工作总结由教研组长负责撰写,要把本学期开展的主要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成果作以回顾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2、个人工作总结由本人来撰写,主要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也可以就某一专题展开讨论。定量管理记分办法:

① 无工作总结的记2分。②工作总结不符合要求的记0.5分。③抄袭现成资料,无实际意义的记1分。④不及时上交的记0.5分。

附:教学工作量的有关规定: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担任两个班课程(包括班主任工作);物理、化学、生物每周12节;其他学科每周12-14节。小学:担任两个班语文、数学课(包括班主任工作);其他学科每周18-22节。凡没有达到规定工作量的,要用学校交给的其它临时性工作来补足。

七、任课教师工作纪律:

1、团结同志、服从分配、作风正派、组织性强、不拉帮结伙。

2、办公时间不长时间闲谈,不大声喧哗,不进行娱乐活动。

3、保持办公室的卫生,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4、不长时间离开办公室,不乱窜办公室,充分利用时间工作。

5、禁止在校内任何地点打扑克、打麻将、玩象棋等。

6、爱护教学备品及办公室的物品。

7、学生中的不良行为每位教师都要管,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8、工作期间不准喝酒,酒后不准进课堂。

9、不准在办公室内睡觉。

10、穿着得体、朴素大方、不浓妆艳抹。

11、不准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歧视、挖苦学生。

12、上课、开会期间不准开手机,不准吸烟。

13、不准拒绝领导和老师们听课。

14、不准私自给学生订材料;不准私自印材料;不准变相向学生推销材料。

15、不准到校外兼课,不准开班补课;不准以任何理由向学生乱收费。

16、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出操,并在逐步熟练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做操。

附:工作纪律量化办法:

1、不服从分配,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拉帮结伙,记10分。

2、办公时间在办公室闲谈,大声喧哗,记0.5分。

3、办公室卫生太乱,给有关人员记0.5分。

4、乱窜办公室的记2分。

5、在校内打扑克、玩象棋、打麻将,每次记10分。

6、损坏办公用品的除照价赔偿外记10分。

7、工作时间喝酒的记10分,并不准进课堂。

8、在办公室睡觉记0.5分。

9、体罚学生或将学生驱逐出班记1分。

10、上课、开会期间开手机、吸烟记3分。

11、拒绝领导和教师听课记1分。

12、私自给学生订材料记10分。

13、在校外兼课的取消上课资格。

14、办公室内光线充足时不准开灯,否则记0.5分。

15、向学生乱收费的除退回全部金额外记15分,并给予相应处分。

16、学生出现违纪现象(如在楼内跑动、大声喧哗、打闹等)教师视而不见,不予管理每次记1分。

17应出操人员每少参加一次记0.5分。

注:所有记分均与教师考核挂钩。

北票市上园学校2005、9、1

教 工 考 勤 制 度

1、每位教职工应履行请假手续,请假1天由主管主任批准,2天由主管副校长批准,3天以上由校长批准。请假要有假条,假满要销假。未经批准私自不上班者视为旷职。

2、事假每天减1分,病假每天减0.4分,旷勤每天减5分,迟到、早退、间溜每次减0.3分(含开会)。

3、教工上下班执行签到制度,凡没按规定时间签到的,视为迟到、早退。

4、教工事假1天扣10元、病假1天扣5元;迟到、早退1次扣1元;旷勤1天扣20元。

5、任课教师无故空课1节,减0.5分、扣5元。

6、凡上班期间一律实行座班制;中途上街办事必须请假,并如实填写上街记录。每月每人上街累计时间不得超4小时,每超过1小时按一次迟到或早退对待。

7、一学期从未迟到、早退、间溜及请病事假者,考核加计1分。

北票市上园学校2005、9、1

(—教师考核条例)

10.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总结 篇十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头绪众多的系统工程,在纷繁的头绪中需要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尤为重要的是强化常规,做好细节。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抓好教学常规才能有成功的教育。为了切实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建设,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学校将2007年定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年”,本着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为主线,以提升教师素质为宗旨,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对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健康有序的开展及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极大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构,制定活动方案

自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年伊始(2007年3月),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组成的教学常规年活动领导小组和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工作推进小组,经过认真钻研,仔细推敲,几易其稿,制定了《伊宁市第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和教学常规年活动的各项制度,并从理论培训,实践指导,资料收集,宣传交流,信息技术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使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了我校开展教学常规年活动从一开始便走上正常,有序的运行轨道。

(二)加强管理,组织实施

1、大力宣传,营造质量意识氛围

2007年初,学校召开了“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从而使全体教师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的自觉意识,树立质量是生命的发展意识,树立教师是关键的责任意识,明确指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校必须围绕教学这个中心部署工作,各项工作安排必须有利于教学,学校的各个部门、各位教师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教学工作这个中心,确保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2、规范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学校工作琐碎而具体,勤于检查、重在落实成为常规管理的显著特征。为了把常规管理落到实处,根据管理年需要,学校首先调整了常规检评小组成员结构,除教导处外,还增添了各年级组长和教师代表。其次,实行教学常规月检查制度,细化教学常规的检评项目,教务处负责具体实施,学校领导亲自检查督促。每个月都采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加强对教师制定计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课后反思和校本教研的管理力度。集体备课管理做到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备课组,每两周活动1次,记录详实,书写认真。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伊宁市第二小学备课要求和教案查阅制度。要求备课必须做到“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教案书写格式要规范,做到“十有”:有教学目标、有重点、难点、有课型、有教学步骤、有课时安排、有课前准备、有作业布臵、有板书设计、有课堂小结和教学反思。我们则重于从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拓展延伸设计,以及课后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来评定。要 求教研组长每周1次的教案检查,教务主任每半月查阅教案1次,副校长每月查阅1次教案,校长、书记不定期抽查。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评选出优秀教案若干本进行表彰。对于作业布臵与批改的检评,侧重于作业量,整洁度、学生书写、教师批改、学生校对后的二次批改等五个方面,并制定了二小作文批改要求,作为作文评定的依据。教师每节听课后,要由教研组长或学校领导签字方可做数,不得漏签、补签。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工作中除加强日常推门课、师徒课、挂牌听课和集体备课的检查力度,还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以活动促教学。每次检查,都有实施方案和总结反馈,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检查评比,避免了检查工作的随意性,加强了检查工作的制度化和严密性,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向教师本人反馈,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总结成绩,并将检查结果列入教师业务考核中。作为教师晋升、晋级、职务聘任的必要条件。一年来,学校共进行教学常规检查6次。其中检查教师教案100余本,学生作业8000多本,合格率达98%。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有效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3、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本学年,我们按照教育局的要求。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

(1)规范教研工作制度。要求各教研组正常教研活动每周1次,每次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研究主题;有 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原始资料积累、有实施、有教研活动小结。教研组工作计划开学初一周内完成。教师要有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

(2)教研活动制度化。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由集体备课(隔周进行)、集体听课评课每学期不少于4次。校内公开课每学期不少于1次,教学问题研究及解决办法的讨论每学期不少于2次。我们还要求各教研组针对各学期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每月围绕专题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鼓励教师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评。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位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3)将教师培优补差工作作为常规性教研活动。活动要求有计划、总结、学困生优秀生名单、学情分析、培优补差教案和过程性记录。从师德建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计划总结、集体备课、教学常规检查、课题研究、听课评课、辅导竞赛九个方面对教研组进行考核评价,评选出优秀教研组,给予表彰。

(三)强化训练,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根据我校校本研究的实际,本学年我校进一步着重教研的层次性、多样性,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计划》、《校本教研评价标准》,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学校对教师的校本教研工作明确提出“八个一”,即:每周被听或听别人一节课,每月写一篇评课报告,每学期设计一篇优秀教案或活动教案,每学期完成一本5000字的读书笔记,每人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每学期上一节实验 研究汇报课,并整理一份实验研究课教案,每学期写一篇专题研究小姐或实验报告等。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和指导。

2、加强教师业务学习管理,促进教师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型教师。组织教师学习《伊宁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伊宁市第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课程标准》等学习资料。

3、开展师生读书系列活动。教师读书活动:推荐《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新课程校本培训》等书籍,要求每位教师做5000字的读书笔记。对读书笔记的书写也规范了具体要求:格式要规范,有阅读日期、书名、文章作者、观点摘要、读后感。内容以个人专业为主。学生读书活动:制定《伊宁市第二小学校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开展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打造“书香班级”。(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建立班级图书角、设计班级读书标语),给每位学生建立“读书成长册”做到师生共读,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每学期末对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书香班级和读书活动积极分子进行表彰。

4、继续进行“外出学习、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的培训。学校一向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本,仍先后派出8位教师到乌鲁木齐、北京、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并且要求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的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四)特色活动,强力推进

学校要求教研组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要有特色。本,各教研组开展了以课题成果汇报、专题论坛、教学沙龙、学生综合素质展示、示教示学、教材教法研讨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主要有:骨干教师教材分析会、骨干教师教学经验谈、评课沙龙、课题成果汇报,说流利英文、诵精美古诗写漂亮汉字、口算竞赛、计算题达标等活动。要求活动情况有记录,明确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活动后及时进行活动总结与反馈。除了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教研活动。只有在不断引进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来吸取营养,反思不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2007年5月,朱庆华、张玉秀、马小梅三位教师代表伊宁市在州课改经验交流会上上了三节优质课,社会反响极大。2007年10月我校和一小两所学校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在一小设点,我校张玉秀老师做美术课题汇报,并上了一节教学观摩课。获得听课教师一致好评。

(五)加强教学质量检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监控力度。建立学校领导听课和评课制度。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课后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提出自己对该课堂教学的见解和看法,使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学校领导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学校领导要经常巡视班级教学状况,强化课堂教学监管力度。

(2)教育质量监控工作常抓不懈,单元检测实行“两统一”,即全校统一学科单元检测,年级使用统一检测题,统一进行评价分析; 学期末实行“五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统一监考、统一阅卷、统一评价分析)和“两单两交叉”(学生单人单桌,教师交叉监考,交叉评考)。以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的学业评价客观、公正,为学校的教学指挥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为严肃考试纪律,建立《伊宁市第二小学监考阅卷制度》,教师与学校签订监考、阅卷责任书。

二、取得效果: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市教研室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教师们的努力下,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效果比较明显,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向个方面:

(一)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年来,教师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大量阅读有关课改书籍,撰写教学手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等形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综合分析,反思,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举行集体备课、教学沙龙、课堂教学大比武、评选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评课稿等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年里,我校教师共上市级公开课10节,其中包括研讨课、展示课、赛课、优质观摩课。还先后组织年青的骨干教师到民汉结对子学校送课,不但促进了教师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发挥了示范校的作用。教师们还撰写了教育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20多篇,教学设计10篇,分别获市教研中心教学设计评比一、二、三等奖。8 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论文在《伊宁教研》上发表。在各项教学常规检查活动中,涌现出一批责任强、业务精、教 学工作一丝不苟的教师。在教案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案的教师有20位,她们分别是:马宁、刘海燕、牟疆梅、王维英、张玉秀(大)、曹晶、赵菊萍、段玉荣、戚凤玲、王俊、张新艳、李沁聪、刘璐、马小梅、何刚、张玉秀(小)、姚丽、焦江丽、汪春玲、封咏梅。

作业批改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有19人,她们分别是:韩锐、何刚、马小梅、王俊、段玉荣、梅格尔、李洪敏、李沁聪、贺平香、赵洁、张玉秀(大)、封咏梅、马宁、牟疆梅、朱庆华、曹晶、汪春玲、计海燕、王维英。

读书笔记被评为优秀的有10位教师,他们分别是:王俊、牟疆梅、张玉秀(小)、刘彦艳、王维英、薛静、焦江丽、张玉秀(大)、巴特、刘璐。

在教学常规检查活动中综合评价为优秀的教师有12位,他们分别是:马宁、牟疆梅、王维英、封咏梅、李沁聪、张玉秀(大)、何刚、马小梅、曹晶、贺平香、段玉荣、王俊。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确立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育人宗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善于思考,逐步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乐于合作探究,不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张扬了学生个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竞赛中,都能获得优 秀的成绩,07年9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迎奥运作文大赛共获奖50人。参加各类绘画比赛,获国家级奖项 10人次,省级16人次,州市级22 人。英语奥赛获国家级奖项19人,省级32人。

三、存在问题:

在这一年里,学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碰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

1、教师方面: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实的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教师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素质差异,全校教师平均年龄 岁,青年教师多,成长速度慢,新理念的高要求与教师工作量较大之间的矛盾等。

2、教学层面:在教学过程中,部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较薄弱,表现为讲课声音太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知识面窄,缺乏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部分教师教法单一,甚至教法不得当,个别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将应试教学方法过多的用于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开拓创新思维的发展。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处理不当,重点、难点把握不好,教学效果欠佳,还有个别教师照本宣科,不注意与学生互动交流,语速平铺单调,语言缺乏感染力,只一味的讲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等,课堂气氛沉闷,形式单一。

3、教学常规的检查情况喜忧参半,管理工作不可松懈。教务处对每次教学常规检查都进行了详实的记录和统计,通过一份份汇总表,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比较,发现教师对教学常规的完成很不平衡。有的教师完成的十分认真、扎实,读书笔记书写规范、篇数多,有的 教师还记载了大量的读后感。教案设计和编写认真详实,听课次数多,又能做好详细的评课。有的教师除了教务处明确的内容外,还展示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成果。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却截然相反,心存侥幸,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备课过于简单,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教案中实用的语言欠缺,教学后记的质量不高,个别教师应加强书写的工整程度。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学生的书写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个别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评语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从所有作业批改看,激励性语言仍有待于探索。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的立教之本。今后学校将总结经验,继续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大检查的力度,将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做实、做细。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

11.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一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教学质量又是教学工作的生命,而教学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学常规管理。因此,应把教学常规管理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教学常规管理主要体现在“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而“管”则是调控、指导“教”和“学”的中介,通过“管”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教与学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三管齐下,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的机制。那么如何把握“管”的尺度呢?这是教学工作得以深入开展的关键,概括为“三字方针”。

一、注重一个“实”字

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艺术,所以每一个环节都要以科学的态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备课实。抓备课,是教学常规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在数量上、质量上作具体的要求,对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也应同等重视,既提倡个人的特色,也注重集体的智慧。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对教学反思的检查,并制定相关的检查制度,使备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实。对课堂教学的控制管理,教师除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流畅,教态自然大方等基本要求外,还应从实际出发,强调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求课内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巧练,课外提优补差,实行“盯、关、跟”,并积极开设开放性课程,使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二是教与学的关系,重教法,更重学法的指导与研究,努力创设“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教学氛围,牢固树立教是为了学,教要服务于学,教要落实到学的观念。三是快与慢的关系,控制教学进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要求,掌握合理的教学节奏和步骤,快慢适中。四是深与浅的关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教学起点和难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把握深浅既不降低,也不拔高。

作业实。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作业的内容要从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收集资料,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两个“有利于”:既要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业的批改要认真、及时,评价要恰当,提倡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评语,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做好作业批改记录,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及时反馈。

二、落实一个“研”字

教学常规管理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就往往会落入事务性的怪圈中,因此在常规管理中重视导向作用,明确通过“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管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听课落实研。首先邀请专家及外校名师听课,由专家、名师来点评课堂的质量,找出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提高课堂的效率。其次领导进行跟踪听课,对比各学科同年级的课中的优缺点,指导教学。第三,教师之间听课,分析课堂教学的要求及目标达成度。有计划听课(公开课)、调研听课(专家、领导)、跟班听课、平行听课、例行听课、随堂听课,由研到听,由听到研,反复进行,逐步提高。

开展活动促进研。定期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得到提高,也不失为是一种研的好办法。如“三个互”活动:每学期要求各教研组教师做到互说(轮流说课)、互听(轮流听课)、互评(轮流评课)。“三个一”活动: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写一篇优秀教案;上一堂校级以上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心得或教学论文。

校本培训强化研。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不走过场地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行系统的培训。

三、突出一个“情”字

制度化管理固然很重要,但人性化的情感管理也不可或缺,这也是使校园和谐、使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机制。

管理渗透情。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与教师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在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中找到一个结合点,使教师在工作检查面前也充分得到尊重,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各种常规制定时,由教师、教研组先讨论,自下而上,草稿拟定后,再由上而下分析,由教师讨论通过。在执行过程中也让教师自己参与常规检查,共同遵守常规,民主管理学校。因此,要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转,教师的自我管理无疑会大大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效益。

服务融入情。发扬民主作风,搞好领导服务,也是突出一个“情”字。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指挥与服务的统一。要想指挥灵,先得服务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要搞好服务,就要真诚地和教师交朋友,关心他们,使彼此心相通、情相融,进而激发教职工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难体现情。尽可能为教师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尽力满足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并提出教师个人的困难也是学校的困难,学校集体必须出力帮助解决。坚持做到教师生病、有事请假,应全力支持。改善办公室的办公设备,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对偏远、生源差的学校,应在经费上予以一定照顾,使他们工作安心。对年龄偏大的老教师,他们是书写历史的功臣,但岁月不饶人,现在工作成效相对平淡一些,还应在评优晋级等方面都予以一定政策倾斜。

有位专家说得好:“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由此可见,学校育人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抓教学常规管理,这既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个大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有以改革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以坚实的步伐开拓前进,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2.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二

具体每一子项教学管理常规制度都有结构性特点, 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就教学常规制度的每一子项制度内容来说, 它不是松散无序的, 其内容有结构性特点, 主要表现在它的规矩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三方面, 构成了教学常规制度的严密统一体。现代汉语词典对“常规”一词的解释为“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 从这个义项上说, 沿袭性、经常性和规矩性是“常规”制度的最基本特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有与其他行业常规不同的特性, 其制度主要指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通常情况下相对稳定的教学、学习及教学管理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规定。整体是由部分组成, 作为具体每一子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应具有基本规矩性、标准规范性和思想指导性三方面含义。

所谓基本规矩性, 主要指常规制度中有关通常实行的最基本的行为要求的规定, 是通常不可或缺的常识性行为做法要求, 是每一项常规制度中最基本的规矩性内容规定。就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制度来说, 有关教师的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的规定等要求的规定就属于最基本的规矩性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规矩性规定, 具有要求的严格性、行为的约束性、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的经常性等特点, 是确保学校教学管理秩序、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前提, 也是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常规”性的基本特征, 是不宜变、不能少的。教学管理的最基本规矩立不起来, 就无法保障教学秩序, 也谈不上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最基本的规矩是“脚跟”, 首先要把最基本的教学管理规矩立起来。

所谓标准规范性, 主要是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有关正常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行为标准规范的规定。如: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有关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教学效果的达成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规定, 是教学常规制度中的主体核心内容规定, 体现一定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行为的标准规范性, 是课堂教学质量主要保障性规范要求。学生学习课堂常规管理制度中有关听课、问题思考、质疑问难、讨论交流等方面内容的要求规定, 则是学生课堂学习常规制度中的主体性核心内容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主体核心内容的规定, 具有实践操作的规则性、活动行为的规范性、组织实施的科学性和制度遵循的原则性等特点, 能反映出一定的教学管理质量要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主体性核心内容规定,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也要吐故纳新, 与时俱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要重视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核心内容的质量, 真正使教学常规管理“常”起来。

所谓思想指导性, 主要是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灵魂和文化, 对教学与管理实践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具体对每一子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来说, 它的基础规矩性内容和主体规范性内容应是一个制度整体, 要蕴含一定的思想理念, 有灵魂, 有精神, 体现一定的教学管理文化。如: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规范性内容中所蕴含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实施启发式, 教学关系是和谐互动关系,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等, 这就体现出了课堂教学常规制度的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不但要具有控制约束功能, 还应具有教学引领、指导功能, 具有教学文化渗透影响作用;要具有教学思想指导性, 即有利于师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有利于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思想指导意义在于新, 要具有教学管理新文化特征。加强新时期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灵魂, 彰显以人为本、促进人发展的教学管理文化。要突出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管理的科学性等教育思想理念, 使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真正“新”起来。

上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三方面含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可或缺, 缺少了规矩性, 教学管理就无秩序;缺少实质性的标准规范性要求, 教学质量就无保障;缺少了思想指导性, 教学管理就没有目标方向。一般最基本的规矩性内容是不宜改变的, 主体规范性内容与所蕴含的思想理念要与时俱进, 是常与不常、刚与柔的辩证统一。

各子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 形成教学、学习和常规管理制度的整体部分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子项制度既有特定的管理作用, 又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密不可分, 相互联系和影响,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各项常规管理规章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和谐统一性, 不能割裂。如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讲、批、辅、考、研等项制度之间应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在思想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形成一个促进教学和谐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 并且与学校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相关, 与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培育精神一脉相承,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同理, 学生学习常规制度中有关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子项制度之间应具有内在联系的和谐统一性, 形成一个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管理机制。

各子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内在联系的和谐统一性, 主要表现在它的基础规矩性、主体规范性和思想指导性三个方面。具体地说, 在同一个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内, 各子项常规管理制度的规矩性方面内容相照应, 主体规范性内容上相联系, 思想理念上一致性, 并且互相联系和影响, 共同发挥它的制度约束、规范行为、教学指导和管理促进的功能。如, 就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来说, 要求实施启发式教学, 就需要贯彻在备课、课堂教学、学生课业辅导、考试测验命题、教研等各教学和环节中, 就需要在诸项常规管理制度中有相应规定, 否则, 就成为一般提倡, 就难以实施。再如, 就学生学习常规制度来说, 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理念, 那就需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的有关内涵要求, 将其纳入到学生学习常规制度体内的相关子项制度中, 如把“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探索性学习”等内容规定相应纳入“预习”“作业”“实验”等学生学习常规制度中, 使学习常规各子项制度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 和谐统一。只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内各子项制度之间联系紧密, 形成一个常规制度统一体, 才会增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各教学、学习、管理常规制度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 具有统一性, 形成一个完善的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整体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的逻辑起点, 又是学校组织的“上层建筑”, 具有统一的核心思想价值取向。首先,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与学校办学思想、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培育精神一脉相承,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并渗透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具体内涵中。各子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也要与办学理念、学校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相通, 体现教学思想上的一致性。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整体性, 形成一个促进学校教学和谐发展的管理机制, 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校教学管理文化, 发挥教学管理制度的整体功能。

其次,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内各部分之间要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性。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主要由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学生学习常规制度和教学管理评价常规制度三部分组成。要发挥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整体功能, 需要教学、学习、管理常规制度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 具有统一性, 形成一个完善的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整体。

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整体, 其意义同样在于它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即基本规矩的相应性、内容标准规范的相承性、逻辑规则的一致性和理念精神的一脉性, 不能相悖或相违。不但各子项常规制度内涵、各子项常规制度之间具有整体性, 各常规制度部分之间也要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性, 相互联系和影响, 即教学常规制度与学习常规制度具有内在的联系统一性, 教学常规和学习常规制度也要与教学评价管理常规制度具有内在的联系统一性, 从而形成一个促进学校教学和谐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机制。

就教学常规管理来说, 学校提出了领导深入教学听课和教师听课研究教学的要求, 在有关人员的职责中也规定了听课的节数, 有关教学管理人员在责任书上也签了字, 但没有真正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内有关考核、奖惩中, 就无法操作和落实。因为各子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缺乏联系和影响, 各常规部分制度之间不能形成一个管理常规制度统一体, 失去了常规制度的影响力、执行力和张力, 到头来, 只会落得个要求归要求, 提倡归提倡, 要求和规定便落空。

13.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 篇十三

我校一直奉行严谨办学理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深入地开展教学工作。现将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组的同志们作以汇报。

一、明确教学管理内涵

自学校成立,我们重新研究探讨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涵,集思广益,确定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教师觉悟的提高,是解决教学观念的先决条件,是教学管理的方向和根本。只有正确把握思想方向和根本,教学才不至于走偏路。所以,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二)把握质量,注重实效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必须始终坚守“质量为根本”的意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三)以生为本,强化教育

学生学习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体现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既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管理的科学与否,又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规范、高效。

(四)履行职责,重在行动

在学校工作中,教学以外的其它工作都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来开展,确保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副校长、教务科等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因此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健全和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正确实行考核评价制度。

二、教学常规管理

(一)教学计划管理

学校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要求,开齐课程、开足-1-

课时。教务科于每学期开学前制定出教学工作计划,排好课程表,发放到各班级和任课教师。开学第一周各任课教师上交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过程管理

我校对整个教学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1、加强课堂教学

(1)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按课表上课,严禁随意缺、漏、停课现象发生。

(2)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严禁教师使用不文明语言训斥、挖苦学生;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得体;严禁随意接打电话、离开教室等行为发生;任课教师要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平安课堂和学生安全。

(3)建立高效课堂。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教材与学生,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讲课精炼高效,要求教师合理安排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达标测评等教学流程。鼓励并要求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提高课堂效能。

同时,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保证,学生参与面不低于二分之一。

(4)建立听评课制度。按上级要求,教师之间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6节。

2、作业布置与批改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及要求进行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

3、考试与评价

学校对上级安排的考试活动严格遵照执行,认真准备试题库;在考试过程中,严密组织,把握每个环节;考试后注重考试质量分析,真正使考试起到作用。

在此种教学过程管理下,两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三)教学设施设备管理

学校新校舍建成不久,有技术技巧实训室、音乐实训室等实训场所。

学校建立健全专用教室规章制度,设置工作人员兼职管理,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室作用,为教学服务。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尽力更新和充实教学设备,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三、重视教师培训和教学活动,关注教师成长

(一)教师培训

学校关注教师业务成长和进步,关心教师的在职学习,尽量创造条件让教师培训提高。积极选派年轻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观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参加教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听课活动。为教师学习教学新理念,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做充分保证和支撑。通过培训,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研究本学校的教学实际,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建立教师业务档案

任课教师建有业务档案,由教务科负责收集、登记、管理。业务档案内有学期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案、教学大纲、课程考勤表、考试质量分析、听课记录等。档案登记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内容。

(三)同时,学校也对教师有如下要求:

1、每学期由教务科检查教师教案,每月一次。

2、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6节,并上交听课记录。教务科督促检查。

3、每学期教师根据学校规定,参加校内公开课活动,做到认真备课、听课、评课。本学年学校开展了任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公开课教学。

四、存在的问题

1、备课等教学活动,有时落实不到位,督导、检查落实不够。

2、教改立项目前还停留在认识上,没有真正开展和实施起来。

3、教师的教研气氛还不够浓烈,有待进一步加强。

4、教学硬件的支持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五、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1、坚定不移地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将此项工作贯彻到底。

2、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进一步把教学常规管理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之中。

3、加大教学水平研究和带动,改进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思路,真正让教学能力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

4、扎实有效地推进教改立项工作,抓典型,以点带面,力争取得突破。

14.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四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每个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体现,是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的客观载体。而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障,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新课改对常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学段的特点也决定了:小学教学不仅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要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第一部分:教学业务常规工作要点

一、突出两个重点:上课和作业。

继续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让学生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课堂教学以“有效教学”思想为指导,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计划性课堂”向“计划性与生成性课堂互补”转变,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堂模式,如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堂,以趣激学的英语课堂,关注生活的数学课堂等。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逐步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以情激学,以趣导学,让学生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彰显个性。让课堂教学充满足够的吸引力和魅力。

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上课过程中要体现新课改精神。调整课程表,要求教师严格按课程表上课。结合中心小学的要求制定教师上课、备课、作业、辅导、等基本规定。继续探讨小组合作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

推行个性化作业。把作业变成孩子们的乐趣。禁止布置耗时、无效、重复的作业,作业当堂完成。倡导分层次布置作业,增加选作性、实践性、创新性作业。让作业的布置达到巩固与求新相结合、单一与综合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让作业适合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感受到快乐。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按中心小学精神,本学期可以不规定课堂作业次数,更加注重作业的质量,有效利用好学生现有的教辅资料。做到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二、抓关键环节:备课。

按中心小学精神,纸质备课有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安全教育。备课注重实效有用,能确实为上课服务。不抄备课、补备课。重点把握教学知识点和处理方法,体现教学目标评价。努力做到备课中体现出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尽量简化其它心中有数的东西,减轻教师的负担。

三、措施保障:质量检测

这是提高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教师掌握学情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手段。随堂检测可以形式多样如作业、提问等。单元检测除了依据县教研室统一下发的检测题和中心小学的检测规定外,任课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自主命题组织考试。单元检测试题列入常规检查评比内容之一。学校如有条件可统一组织一两次检测,检验教师的教学情况。“二次过关制度”。单元检测对于不及格者(或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生如一二年级达不到优秀者)要进行辅导,然后进行二次考试。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各相关学科要将功夫用在平时,除搞好各学科教学成绩外,要以教研室规定的抽测项目作为常规教学工作重点,如古诗文背诵(建议语文教研组每月一次古诗文背诵比赛)、写字(包括毛笔字)、阅读与写作,数学口算、听算,英语口语,科学实验及音体美等学科的各种项目。

自本学期开始,倡导学生相互监督、相互督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所以,重在加强自我检查、互助学习、认真听讲、及时作业、主动询问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培优扶弱,加大辅导力度。

各班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分层施教,搞好辅导。建立起一对一辅导措施,求稳不求快。尽可能多的转化学困生,扩大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

五、计划总结,立足实地,注重实效。

教师学期初制定学科教学计划。要注重实用性,不能脱离本校实际和学科实际。并要严格按计划实施课堂教学。严格按进度上课、辅导、测试。学期末总结要系统客观地全面反映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六、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15.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五

一、调查方法及结论

1.内容分析法

(1)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性现状分析

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三大内容模块,即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常规制度三部分,每一内容模块又具体分为若干子项内容模块。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杭州市瓶窑中学现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可看出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是否完整、科学、合法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性。

①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从查看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文本资料可知,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6项内容中的备课、上课、教研3项制度学校有明文要求,而关于作业留批、考试和辅导没有进行明文规定。

②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从查看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文本资料可知,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整体建设非常薄弱,各子项制度很不完善,除了实验室实验守则和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学生的实验和考试做出了部分规定外,对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均无明确要求。

③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现状分析

在教学管理常规制度的三个内容模块中,教学管理常规制度部分相对健全,但仍旧缺乏一些重要内容,如缺乏校长听课制度、行政听课制度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包括主抓教学的校长等在内的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教学考评制”两项制度明显缺失,反映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性现状分析

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性内容分析,主要采取内容综合定性分析方法。

①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性内容分析

从对教学常规制度的文本调查看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主体和尊重个性等个子内容模块的理念创新处于较好状态,学校也将尊个性、张精神作为校训;贯彻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贯彻“轻负担、高质量”原则、讲求教学效率两项管理制度内容模块的创新理念明显不够。

②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性内容分析

从对教学常规制度的文本调查看出,在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中,部分制度蕴含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教学理念,而学生独立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教学理念缺失明显。

③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创新性内容分析

从内容来看,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特别是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明显缺失,教学岗位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层面体现出重“教”、轻“学”、缺“管理”的倾向。

2.个案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部分教师备课、上课、留批以及备课组活动、计划等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参加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教师座谈等方式,分析研究一线教师对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调研发现以下问题:

(1)教师教案撰写表露出教学设计环节理解错位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能遵守教案撰写的常规要求,保证教案栏目书写完整,教学过程设计严密,但部分教师备课缺乏学科责任心,备课敷衍应付。

(2)教师个别访谈内容流露出学校管理仍有缺陷

从教师访谈看,学校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是少部分学校管理中不关注细节,管理线条过粗,执行环节不到位,存在着“三有三不”现象,即:有制度,不落实;有检查,不规范;有违规,不处理。

(3)教学常规管理显露出中层环节执行缺位

教案管理要执行到位,必须按章办事。但从调研总体情况看,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在教学管理的落实和教学常规的检查方面经常缺位。这说明了教学管理的中层在教学管理能力上的缺失,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细致的自我要求。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不少学校校长有很多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但是中层在落实与执行意识上还有差距。

3.全员调查分析法

针对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发现主要问题如下:教师在上课时讲解的时间较多,学生没有思考时间或时间较少;在课堂纪律方面满意度较差,课堂氛围不活跃,存在学生睡觉现象;教师课堂的趣味性欠缺,对学生的吸引不够;布置的作业内容上缺乏挑选,批改后的统计反馈没有或较少;教师课后辅导时间较少,希望教师自修课下班级辅导;教师对预习、复习及其方法没有明确要求和指导。

二、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标,进一步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推进质量提升的举措

从调研情况看,学校的质量目标意识较强,但合理确定目标的方法还不多,同时保障目标实现的相关质量保障体系明显不足。学校要实现发展的目标,在教育竞争中赢得立足之地,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建立持续推进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

2.立足规范,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从调研看需重点完善以下常规:教师教学常规中关于留批、辅导、考试的常规,学生学习常规中的关于预习、复习的常规,教学管理常规中关于教学岗位目标责任制、教学考评制、校长推门听课制等。此外,需在教学常规中渗透贯彻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贯彻“轻负担、高质量”原则、讲求教学效率两项管理制度内容模块的创新理念。

3.落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

在学校管理中,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最容易缺失的一环。从教学常规管理调研情况看,学校管理的执行力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不断统一思想认识,改进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的不足,简化制度操作流程,培养教学管理团队。

4.规范教案撰写,强化作业批改

教案撰写是教师备课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从调研情况看,学校需在教案管理上更加重视,教案检查要有较完备的过程记录。比如:检查后要留有签章与日期,可以实行“学案先行、教案复备”的教案管理要求,可以建立教案“十有”规范和教案检查结果的校内反馈制度。需要制定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集体备课要有固定时间与地点,集体备课要明确分工、研讨、打印、复备、反思、上传“六部曲”。作业管理是合理控制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环节,作业应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提高能力。

5.加强教学研究,突出结构优化,“教堂”转向“学堂”

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重视教师队伍培养,突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当前教学生态要求,实现“减时增效”的教学管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以生为本,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讲练结合、当堂反馈”的教学要求,从而积极推动“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

参考文献:

[1]丁玉祥.“五严“背景下区域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调研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1(1).

16.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总结范文 篇十六

一个月来,我们按照镇教体办《悦庄镇小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教学常规落实管理月活动方案》,有效地开展了《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努力提高了教学常规的实施水平,以此为契机,把这次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现将我校一个月来的活动情况作以总结: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整个活动我们紧紧围绕计划制定、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规范、教学管理、学校校本培训、等教学常规的关键环节,大力开展了规范训练,进一步加强了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同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分析我校在常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本月活动方案,分三个阶段,积极地开展好几个专项活动,以此来提高了落实常规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一阶段: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镇教体办《教学常规落实管理月实施方案》,对照《方案》要求,针对自己在常规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成立常规管理月领导小组,层层分解任务,召开动员会,使每个教师明确了在本学期下落实常规的要求和任务。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带领教师认真学习了《教研室工作计划》,明确了本学科、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及重难点,在此

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及时进行计划交流,量化打分。

2、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其中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门听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校本培训制度、听课检查细则、测试检查标准、备课上课制度、备课检查标准、单元测试管理制度、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制度等。

3、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相继开展了新教材培训活动,集体

备课活动,立标活动,紧紧围绕教学工作重点着重开展了课堂教学创新专题研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中“通用基本功比赛”、“专项技能”比赛活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训练活动。我们把备教材、备教法这一重点转移到备学生、备学法上来。教案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努力体现创新思想,继续坚持先周备课、教案周查月结等制度,坚决杜绝了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我们还开展了备课展评、优秀作业展评、学案设计等活动,树立典型以此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广泛开展了听评课活动,努力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

平,加强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立标、练标课活动,使每个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能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运用探究、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5、我们按照减负的原则,加强了作业设计与批改的训练,对作业的布置做到了次数合理,难易适度。做到了批改认真,反馈及时,效果明显。

6、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校实际,开展了“立标课

研讨”、“新课程培训研讨”、“解读教材研讨”“课堂教学典型问题研讨”等活动,提高了教师对教材、教学结构的把握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施水平。

7、加大了优生和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建立了学困生档案,每个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做到了热情、耐心、细心、尽心,辅导效果比较明显。

第三阶段:完成后,我们对管理月活动进行了认真总结,并

进行集中检评。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活动中,显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

之处。例如,计划制定方面,个别教师不够重视,计划的制定仍流于形式,实用性不强,某些教师虽能进行备课,但备课质量不高,特别是对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的方法渗透不够,课堂教学水平不高、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革力度不大等。校本教研中,少数教师研讨不积极,效果不够理想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针对以上问题,加大整改力度,使这项活动

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学习上级各项文件精神及教育理论,明确工作方向,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3、继续大力实施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附:常规管理月先进个人名单

张华安王君陈长波张光宝王士富宋以涛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7.教学常规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篇十七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制定了学习贯彻《细则》校本培训方案,将《细则》作为培训学习的重点内容。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利用集体学习时间,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明确《细则》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把握操作要求,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始终保持贯彻执行《细则》的针对性。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细则》实施后。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细则》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步骤、重大意义,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加快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做到人人学习细则,个个身体力行细则。

二、落实细则、细化细则。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细则》,学校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科学制定贯彻执行《细则》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人人职责明确,时时规范管理。明确要求由教导处主抓教学管理。

2、校本评价,细化细则。

18.2023—2024学年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八

一、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处理好学校大量的日常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常规管理,首先就要明确“管理”的内涵。“管理”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管”与“理”是词中的两个语素,二者既有相同含义,又有一定的区别,组成一个词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因此,管理工作必须从“管”和“理”两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职能和作用。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经常看到,一方面,一味强调“管”,严格的管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另一方面,管理制度在制定时没有征求教师的意见,没有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结果是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干群之间缺少理解和信任,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当教师只把它作为一种存在而不信服的时候,各种规章制度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号召力。为此,学校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不是管,即不是管制、命令和控制,而是理,即理顺规律、理顺层序、理顺制度、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教学常规管理应该抓住“人”的核心,精于管,重在理。管而有度,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在管中理,在理中管,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明确、正确地做事,使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的温馨。总之,对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理”在前,“管”在后,“管”中带“理”,一旦“理”顺了,“管”也就在其中了。

二、处理好“规范与灵活”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需要用规范性的要求进行约束,这与人性化管理之间并不矛盾。规范管理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所必需的。管理就是引领,好的制度就是要引领教师在遵循一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共同向着目标努力。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充满着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工作,充满着个性与灵性,过分追求整齐划一的要求,不利于创新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学校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学校实际,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更新。如,以前我们要求教师编写教案非写具体完整不可。那种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而编写的教案,不论其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整、书写多么认真,其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样,那些僵化机械的备课管理制度,不论其多么具体明确、多么健全完备,只要有碍于教师扎扎实实地备课,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备课的实际功能,不仅没有实际的促进作用,反而会阻碍教师的成长与教学的进步。为此,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其实,教案的撰写不仅是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服务,而且也是教师个人的财富。同时,检查教案时因人而异:对于新教师我们提倡要写详案,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设计操作,课堂的调控,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而对于骨干教师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详简得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对于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可以更灵活些,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但练习题设计要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拓展性,以便对所学新知巩固与应用。

三、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创新并不是凭空进行的活动,而是对原有管理的扬弃和对卓越管理的不断追求。这一过程必然涉及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应该看到,创新作为对原有管理的扬弃,是辩证的而非简单的否定,其抛弃的是不合理的部分,保留的是合理的内容;以创新为名而否定一切是不正确的。同时要明确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与规范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创新必须以原有规范为基础,而创新活动总是体现为对现有规范的批判。如,以往对教师教案的检查,只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计分数的简单做法,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丧失了预设教案的意义。而现在我们推行不定期随堂检查,具体办法是“一推四看”:“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听课并检查该课的教案;“四看”即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二看教案的导学和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拓展,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修改与补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

另外,还可以从校园网上查阅:在数量检查方面,教导处只要打开中心校网站备课栏目,看教师上传的教学方案数量以及是否及时等情况;在质量检查方面,突出检查三点:一看上传的教学方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的评论研讨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能否操作,流程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等。同时,教案还将进行如下尝试。语文科可以尝试把教案写在课本上,只需用符号标出来就行了,这样就能节省好多时间;把教案写在课本上,教学时不用既想着课本又想着教案本,只需拿着课本就行了,避免了分心。教师不拿教案本上课层次更高,学生会更加佩服。当然,学校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变检查教案本为检查课本。数学科可以尝试采取“下载网络优秀教案+自我修改”的办法,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案。预设数学教案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流程、环节清晰,设计练习、扎实有效,从而达到巩固新知、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的目的。随着班级多媒体逐渐普及,应把自制课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四、处理好“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的条例、规章、制度和规划、检查、反馈、总结,前者是管理制度,后者是管理过程,二者都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管理制度具有稳定性、确定性等特征,我们把它叫作静态管理。管理过程则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变动性等特征,我们把它叫作动态管理。

1.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改变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方式。对教师绩效考核要重视工作的过程性评价,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专业成长、教科研成果等制定一系列评价要素,每学年要求每位教师依据评价要素对自己一个学年工作进行自评,然后再采取教师互评、学校考评组进行核评。同时,还要参考学生对教师评议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师评议情况,对每位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并评出等级。

上一篇:衡水之行心得体会下一篇: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