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2024-11-30

新时代之五四精神(共12篇)

1.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篇一

“五老”精神之核心内涵和特征

我是汉川市关工委的一名“五老”成员,2000年退休,2001年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2004被选定为“五老”骨干,2005年任命为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休15年一直工作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线,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接触 “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对“五老”有了更多的了解。

根据调查情况和工作体验,对于“五老”精神,我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一)关爱后代

无私奉献

——“五老”精神之核心内涵

全国关工委顾主任2010年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将“五老”精神概括为“忠诚、关爱、创新、奉献”,解读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其中“忠诚敬业”是一种思想理念,“务实创新”是工作方法,“关爱后代,无私奉献。”则是核心内容。

我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85岁的新四军老战士王怀生,2009年秋季开学之初,到汉川一中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在和学生座谈时,发现一名女生远坐在墙脚边,低头不语。细心的王老看在眼里。报告结束后,便向政教处的同志了解这名女生的情况。得知该生名叫魏莎莎,来自马鞍

乡的高一年级新生,母亲有病,弟弟在实验中学读书,家庭经济困难。父亲每月给她150元生活费,学校为她解决早餐费每月90元,她每天只能用5元钱在学校食堂买一份饭菜,中餐吃一半,晚餐吃一半。王怀生老人当即表态,每月资助这名学生100元生活费,直到高中毕业。一年后,王怀生老人检查出肺癌住进医院,对于病情他并没有过多在意,却几次提醒老伴,不要忘记了按月给魏莎莎交生活费。病情发展很快,过了三个月,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一次昏迷清醒过来之后,王老拉着老伴的手说:“我在世的时间不长了,我们关爱资助的那个学生还有一年时间才能毕业,你打电话市关工委,通知学校政教处来人,提前把魏莎莎后一年半的生活资助费领去,了却我的一个心愿。”

2010年9月,一位来自四川省云县的农民工,夜晚突发心肌梗塞死亡。本来就有精神病的妻子,经受不了这突然的打击,丧事办完之后出走未归,留下4个孩子。大女儿阮春梅17岁,高中没毕业,二女儿读初中,三女儿读小学,最小的儿子才上幼儿园,4个孩子整天呆在破棚子里哭哭啼啼。走马岭小区关工委“五老”成员、退休干部戈一鸣把调查了解的情况,向小区关工委和仙女山办事处关工委作了汇报,成立了以社区关工委主任胡平华为组长、3 名“五老”为成员的专门“关照小组”。通过两级关工委和“五老”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有单位和关部门的支持下,4个孩子都上了汉

川户口,办了城市低保,大女儿进了一家棉纺厂当挡车工,3个小的各自上了学,还为她们争得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政府廉租房。使这4名无有父母的外地少年儿童沐浴到了党的阳光,享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伟大成果。

“五老”精神大爱无限。在关心下一代的问题上,“五老”的奉献超越了亲缘关系,超越了行政区界限,是伟大的、无私的。“五老”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是关工委工作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二)与时俱进

务实创新

——“五老”精神之时代特征

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五老”,用血的代价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用艰苦奋斗建设了社会主义,用创新拼搏赢得了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不愧为人民共和国的奠基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开拓者。让这样一批老同志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最鲜活、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但“五老”关心下一代,没有固定的思想内容,没有固定的关爱对象,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模式。需要具有务真求实的作风,创造新的工作方法;需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政治大局;需要联系青

少年实际,有的放矢的工作。

纵观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中的大多数热爱祖国、热爱党,勇于开拓创新,敢想敢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对我国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失缺、假冒伪劣、敲诈欺骗活动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当今青少年,他们所见到的是高速公路、高级宾馆、高楼大厦、高档商品,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都是他们手上玩物。他们不知道夺取政权不容易,社会主义建设不容易,改革开放不容易。缺少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刻苦学习、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还有一些青少年因为家境贫寒、身体残疾、父母外出打工、学习成绩不佳,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社会在变,形势在变,环境在变,青少年的思想也在变,“五老”要有针对性的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就需要

不断地更新理论、更新思想、更新方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明确的表述。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表述,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五老”运用这些观点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要求“五老”先学一步,学好一些,正确理解。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这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中心,要服务好这个大局。“五老”对什么是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引导青少年把个人的抱负、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党的命运联系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梦”而发奋努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扩展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解放思想,发展智力,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但网络世界良莠混杂,一半鲜花,一半陷阱。对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一定程度上讲“五老”也应该学习、掌握一些这

方面的知识,才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认识、使用网络,使网络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对青少年进行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时,那些过去常用的单一的说教不一定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五老”学会了使用电脑,会制作成PPT课件,那就能做到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大大的提高教育效果。在汉川市老年大学电脑班就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担任了“网吧监督员”,或是为了辅导孙子正确上网来参加学习的。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影响和社会环境,面对党的政治中心和工作大局,面对青少年思想开放和知识现代化的实际,“五老”要能发挥作用,就得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勇于实践。这就是“五老”精神的时代特征。

(三)主动作为

量力而行

——“五老”精神之社会实践

顾主任2009年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一定要努力做到“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方向、宗旨和方法,也就指明了“五老”应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怎样为青少年着想,如何开展工作。根据顾主任的指示,汉川市关工委采用“建档案、发聘书、撘平台、搞活动” 的工作模式,当年登记在册的“五老”10048人,从中挑选了一批身体好,有特长,年龄相对较轻,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组成“五老”骨干,共800余人。全市成立了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十八大精神宣讲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小组、网吧义务监督志愿者、扶贫助学工作队等团、组、队80多个。为团(组、队)授了旗,给成员发了聘书。这些团(组、队)的建立,为“五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爱好参加活动撘建了工作平台,让他们主动作为,量力而行。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解放初期参加工作的老干部、老模范,给青少年讲新中国的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的事迹;离退休老教师,建立校外辅导站、星期日学校,辅导留守孩学生做作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有技术特长的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向青少年传授科学技术、劳动本领;有一定理论基础,时事政治学习好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到学校、机关、社区、工厂宣讲十八大精神;司法部门离退休的老同志,到学校搞法制讲座,帮教失足青少年;闲散时间比较多的老同志可以组织起来,关照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孩;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的老领导,可以开展募捐,扶贫助学。调查统计,2012年汉川市各级关工委组织的各类报告(宣讲)团,为青少年作辅导报告(讲座)90多场次,近4万名青少年受到教育

(89岁新四军女战士刘霞,以亲身经历讲述“我在新四军洪山军校的学习生活”生动感人,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五老”和通过“五老”组织募捐,共筹集资金30多万元,用以助学、助残,关爱独生女孩,为300多名特困学生送去温暖,其中96人圆了大学梦。以各种形式,对29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了资金、食宿、衣服、学习用品、家庭辅导等方面的帮助。360名网吧义务监督志愿者对118家注册网吧实行责任监督,帮助263名迷恋网吧青少年戒除了网瘾。司法部门的“五老”深入监狱、看守所,对23名失足青少年进行面对面的帮教、挽救,使他们明辨是非,真诚改造,尽早回归社会。现在的汉川市关工委在市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中有形象、有地位、有威性,与“五老”的主动作为,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是功不可灭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广大“五老”就是因为有了“五老”精神的支撑,才能做到“忠诚敬业、关爱后代,主动作为,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是一种思想境界的超越,一种理想信念的追求,一种道德品质的升华,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作 者:湖北省汉川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孙四维)

2.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篇二

雷锋, 就像在他的日记中所描述的那样, 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 但是, 他却从平凡的小事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他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20世纪60年代学雷锋, 是追求真善美;20世纪70年代学雷锋, 是爱憎分明;20世纪80年代学雷锋, 是发扬钉子精神;20世纪90年代学雷锋, 是爱岗敬业。随着不断地学习雷锋精神, 每一代人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断加深, 对雷锋精神的具体解释也各不相同, 我们要用发展了的雷锋精神来指导我们学雷锋的活动。在当代, 雷锋精神除了以前各个时代所包含的精神财富, 同时更应根据时代特色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含义。

1. 正义

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助人为乐, 包含着一种对弱者的保护与同情。看到有人遇到困难, 伸出援助之手, 这里不仅仅包含着一种慈爱之心, 同时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不满, 其实这种心态是对正义的一种诠释。而目前中国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公平、正义, 作为从群众中而来的雷锋精神, 应当包含着民众对正义的渴望。

罗尔斯是正义理论的大师, 他在其著作《正义论》中详细地解释了他对正义的理解。正义原则有二:首先, 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与他人的自由并存的同样的自由, 包括公民的各种政治权利、财产权利。其次, 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作如下安排, 即人们能合理地指望这种不平等对每个人有利, 而且地位与官职对每个人开放。对个人来说的正义原则, 首先也是公平的原则, 即如果制度是正义的, 个人自愿接受并能从中获得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就应遵守这种制度。

2. 互助

说到互助, 就不得不提到社会民主主义者的基本价值观, 他们的价值观中, 包含着互助, 它的含义是指共同为平等权利而斗争的人们联合起来, 相互协助。社会民主主义者的观念中互助是一种公正无私的精神, 包含了人类精神情感中最高尚的部分。而雷锋精神强调的是“螺丝钉精神”, 就是“舍己为人, 助人为乐”。它的实质是“忠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社会民主主义者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精神典范, 因此雷锋精神必须要包含着互助的元素, 只有在全社会成员都达到了互助的高度, 才能在这个高度上学习雷锋的“舍己为人, 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 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教育意义

在这个时代, 我们为什么要探讨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那是因为, 雷锋精神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道德精华, 在国家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榜样作用, 他是人民大众社会理想中平凡英雄梦的最佳典范, 他激励了过去每一个时代的人, 在平凡小事中做出伟大的事业, 也必会鼓舞着新的一代去超越自我的局限。

1. 促进当代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

当今社会是一个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 发展人的个性与才能的社会。雷锋的成长道路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典范, 雷锋的人生实践深刻地说明了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人的社会责任意味着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个人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状况是评价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程度的基本依据。最后关键在于必须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把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纳入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雷锋精神为广大青年的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正确导向, 不管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如何、天分高低如何, 只要本着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凡事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就能够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并能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铸造不平凡的一生。

2. 雷锋精神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雷锋精神属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 因为雷锋精神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变;阶级、政治基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没有变;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没有变;历史文化传统和道德基础没有变;群众基础没有变。因此, 学雷锋的所谓过时论和超前论都是不正确的。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综合体,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理想的统一, 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是平凡人生与伟大人格的统一。雷锋精神的这些本质特征使它能够在人民心中常驻不衰, 永世长存, 能够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所接受, 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 总结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雷锋精神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雷锋精神需要在新的历史舞台上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实践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新的时代更需要雷锋精神不断鼓舞青年人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雷锋精神, 不仅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榜样的力量, 同时由于他的群众性和广泛性, 是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新不衰的命题。雷锋已成为真情与爱心的化身, 成为时代的楷模, 成为我们社会衡量道德行为的标准。青年人要以雷锋为榜样, 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通过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书写灿烂的为人民服务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高炜.论雷锋精神的时代特点与学雷锋活动的发展趋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22)

[2]许启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雷锋精神[J].高校理论战线, 2003 (03)

[3]陶宏善.引导大学生学习雷锋活动的理论思考[J].社科纵横, 2008 (08)

[4]陈莉、王甫明.诠释和谐视角下的雷锋精神[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08)

3.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篇三

——Mac

You’ve heard it before—a princess kisses a frog and it turns into handsome 1)Prince Charming. But what if, instead, she turned into a frog? And that’s not the only attractive factor of Disney’s Oscar-bite movie,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

For most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Disney ’toon heroine has been as white as, well...Snow White. The studio’s first feature-film superstar marked her debut in 1937’s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It would take some 60 years for the Disney artists to begin painting their leading ladies with all the colors of the wind, including the Native American 2)Pocahontas (1995), the Chinese 3)Mulan (1998), and the Hawaiian 4)Lilo (2002).

Yet only now, with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 have Disney 5)animators put a black female front and center. Ironically,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new film came from two 6)Caucasian men: current Pixar-Disney chief, John Lasseter, and the late Walt Disney himself.

‘‘The story really came from an initial idea of doing an American fairy tale, which hadn’t been done at Disney,’’ said Princess co-director, Ron Clements. Discussion of the character’s race had some of the film’s 7)principals 8)bristling. ‘‘We walk around being black every day, and nobody talks about it,’’ noted 9)Anika Noni Rose, who supplies the voice of lead Princess, Tiana. ‘‘So, I suggest you follow your instinct and let it be nothing to be talked about.’’

Yet the actress continued to talk, ‘‘The big deal is that it will quietly affirm to young, brown-skinned children that they are special in this world, and I think that it is a bigger deal to those of us who grew up without it and are now adults and have been waiting for it. It’s exciting to us, because we know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our children to have, to be image affirmed.’’

Production was started on Princess in March 2006, long before the election of a new American president. But the coincidence isn’t lost on some members of the Princess cast. ‘‘It is historical in the sense that now there is ‘Obama’ and ‘Tiana,’’’ said 10)veteran character actress 11)Jenifer Lewis, widely known as ‘‘the black mother of Hollywood’’. ‘‘It is a new day,’’ she continued. ‘‘There is hope. There is change. That is what this movie is going to bring.’’

From some perspectives, it is not an American style fairy tale at all.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 is set in 12)jazz-age New Orleans, where 19-year-old Tiana works as a waitress, saving up 13)nickels and dimes in the hopes of opening up a restaurant of her own. But her life plan is sent on a 14)detour when a 15)dashing, 16)Old World prince, Naveen, comes to town and runs 17)afoul a 18)voodoo-practicing “Shadow Man”, who transforms him into a frog. The frog prince persuades Tiana to give him a kiss in hopes of being restored to his true self. Instead, she turns into a frog, too. The couple ends up 19)on the run in the 20)bayou, where they meet an 21)assortment of colorful characters. Of course, it’s a happily-ever-after story. But the writers throw a few twists into the 22)formula.

Because the story is set in real, historical America, the divide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n’t just the old 23)medieval hierarchy of princes and peasants. There is no 24)overt reference to racism, but in the opening scene, when a child Tiana returns from the 25)opulent home of her mother’s client, Big Daddy La Bouff, to her own family’s 26)ramshackle 27)abode, the social context couldn’t be clearer.

As a result, Tiana is no 28)wide-eyed dreamer waiting for her Prince Charming to 29)sweep her off her feet. In one of the movie’s wonderful musical 30)interludes, Tiana sings to Naveen, “I’ve worked for everything I’ve got, and that’s the way it’s supposed to be.”

In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 the lesson Tiana must learn is that, while dreams can be wonderful, they are not as important as our day-to-day connection with other human beings.

After a decade of devotion to computerized animated classics—from 31)Finding Nemo to 32)Up—Disney finally goes back to her tradition.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 isn’t just Disney’s best traditionally animated feature since Beauty and the Beast and The Lion King in the early ’90s; it recaptures the fairy-tale magic of a more innocent era while also updating it for a 33)world-wise, 21st-century audience. The smart storytelling combines with spectacular visual set pieces and a spicy musical 34)gumbo to deliver one of the finest films in any genre.

你先前听说过——公主吻了青蛙一下,青蛙就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白马王子。但是公主变成了一只青蛙,你会怎样看?而这还不是《公主与青蛙》这部合奥斯卡胃口的迪斯尼制作其唯一吸引人之处。

上世纪大部分迪斯尼动画片的女主角都白得像……嗯……像白雪公主。她,迪斯尼出品的第一位故事片巨星,在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首次登场。

60年后,迪斯尼的艺术大师28们才开始描摹带有不同肤色的女主角,包括美洲土著的宝加康蒂(1995年)、中国的木兰(1998年)和夏威夷的丽萝(2002年)。

然而直到今天,迪斯尼的动画大师们才借《公主与青蛙》一片将一位黑人女主角带到观众眼前并使其成为焦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新电影的灵感来自于两位白人男士:皮克斯—迪斯尼动画现任主管约翰·拉斯特和已故的沃尔特·迪斯尼本人。

“这个故事确实源自制作一个‘美国式’童话故事这一初步想法,而当时迪斯尼还未曾制作过那样的影片。”《公主与青蛙》一片的导演之一罗恩·克莱蒙特斯说道。而有关女主角种族设定的讨论还让部分主要配音演员兴奋不已。“作为黑人,我们每天行走在这个世界上,没人会把这当一回事,”为女主角提安娜公主配音的阿尼卡·诺尼·罗斯说道,“所以,我建议你跟随自己的直觉,视之为平常事,不要大惊小怪。”

这位女演员还继续讲道:“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平静地对棕色皮肤的小孩作出肯定——他们是这世上特别的人。另外,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这种肯定,一直盼着被肯定的成年人来说,这更为重要。我们对此很兴奋,因为我们知道,这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在形象上被肯定了。”

《公主与青蛙》这部影片从2006年3月就开始制作了,比美国总统的换届竞选要早得多。但这部影片里的一些角色和这次竞选的结果不无巧合。“‘奥巴马’和‘提安娜’的出现都具有历史意义,” 享有“好莱坞的黑人妈妈”之美誉的资深女演员詹妮弗·路易斯说道。“新的一天到来了,”她继续说道,“有希望,有变革,这就是这部影片要带来的。”

从某些角度来看,该故事和什么美式童话根本就不搭边。《公主与青蛙》的背景设在处于爵士乐时代的新奥尔良,在那儿,19岁的提安娜是个服务员,她把钱一分一毫地积攒起来,为的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餐馆,但其人生突然来了个急转弯,这和一位衣着华丽的欧洲王子那威恩的到来有关。他在镇上与懂伏都巫术的“黑影人”发生了冲突,被其变成一只青蛙。这位青蛙王子说服了提安娜给他一个吻,希望借此变回人形。然而结果却是,提安娜也变成了一只青蛙。俩人最后只得在河口沼泽地里逃命,在那儿,他们遇上了各色有趣的人物。当然,这是个大团圆结局的故事。但编剧“旧瓶装新酒”,在套路中添上了一些曲折情节。

因为故事的背景设在美国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时期,所以当时的贫富差距并非只是王子与农民之间那种中世纪旧式等级差距那么简单。影片里没有直接提及“种族歧视”的问题,但在开始的那一幕里,还是个孩子的提安娜从她母亲的顾客“老爹”拉布夫那富丽堂皇的家回到她自己那摇摇欲坠的小屋,其社会背景再清晰不过了。

结果是,提安娜不是个等着白马王子爱上自己的天真梦想家。在影片其中一段美妙的音乐间奏中,提安娜向那威恩唱道:“我为所得的东西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切就应如此。”

在《公主与青蛙》一片中,提安娜一定学到了——梦想虽然很美好,但它们都不及我们日常与他人的联系来得重要。

4.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篇四

“准确站位”,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射箭之前,要调整站姿、稳住下盘,虽然看似简单,却是最重要的开始。青年干部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政治敏锐,提高政治素养。“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在多么平凡的岗位上,始终怀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切实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战中,无数“80后”“90后”不问前路、冲锋陷阵,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只为心中那份信念、肩上那份责任,真正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张弓满弦”,练就过硬本领,蓄势精准发力。准确站位后,搭箭勾弦、满弓瞄准、集中注意力,达到身弓合一的境界。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年干部要珍惜时间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融会贯通运用,包括政府工作报告、系列讲话精神、地方政策亮点、专业领域知识等,不仅阅读原文,还要把握内涵,领会精神实质,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练得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意识、大局观念、长远目光跟得上社会发展,为干事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离弦而飞”,舞动青春之姿,不断奋斗前进。瞄准目标靶心,离弦疾驰而去,保持拼搏状态,做到一箭中的。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干部应该不畏艰难、不怕挫折、不懈进取,有干劲、有韧劲、有闯劲,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敢于担当 、攻克难关,勇立潮头、争做先锋,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磨砺后淬炼才能,完成一段又一段旅程后升华境界,勇攀一座又一座高峰后实现价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年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胸怀远大志向,涵养真才实学,适应时代潮流,舞动青春旋律,好似“离弦之箭”,为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而接续奋斗。

青年弘扬五四精神 心得体会

__年“五四”,精神永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之中的爱国情愫,始终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鼠年伊始的疫情防控全民战中,青年一代勇敢出列、心手相牵,“青”尽全力,在磨难中奋起,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他们用行动赓续“五四精神 ”,让青春的荣光在战“疫”一线熠熠生辉。

你无惧生死的冲锋姿态,是“五四”荣光在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愈是在国家危难之时,愈会涌现出无数勇于担当 的“中国脊梁”。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 硬核力量。疫情发生后,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使命感让孩子们惊人蜕变、拔节成长,站成了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最硬防护墙。“我是单身,没有成家,没有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绵阳护师黄世豪第一时间在请战书上摁下鲜红的红手印;“面对疫情,我们年轻人不上,谁上?”激荡全国上下和武汉上空的青年们的那一声声响亮呐喊、一句句铮铮誓言,奔涌着爱国情怀,彰显着责任担当 ,在病魔与 患者之间垒起了“隔离带”、筑牢了“防火墙”、撑起了“保护伞”。

你倾情绽放的家国情怀,是“五四”荣光在闪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14亿中国人心手相牵,这一刻,家便是国、国便成了家。无论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16所方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还是万里铁道线上,到处都有青年战疫的身影,他们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检验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有的几经周折从国外只身背回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有的主动报名向所在社区报到,参与 社区联防联控;有的叮嘱、监督亲友戴口罩勤洗手、不信谣不传谣,充当了“宣传员”的角色……这些满腔热忱的自发行动,有效填补了战疫需求空白。青年们科学防范、理性应对、依法防控的扎实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青春力量,凝聚起了强大合力,在收获了关怀、责任、担当 、勇敢的同时,青春得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你知重负重的担当 脊梁,是“五四”荣光在闪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白衣战士敢与 时间赛跑、敢与 病魔较量,直面挑战、勇毅逆行,向着病毒冲锋,青春在抗疫一线闪耀出夺目的光芒。一名“95后”女孩说:“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不幸被病毒感染的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夏思思,把病床让给患者,自己却被病毒夺去了年仅29岁的生命;推迟婚期,“要打一场硬仗”的、也是29岁的彭银华医生倒在了抗疫一线上……与 疫魔的较量,看不见硝烟,听不到枪炮声,但生与 死的考验真真切切。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交出了属于“90后”医生的奋斗答卷,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 精神风貌。艰难孕育惊艳,勇敢成就新锐。广大青年要细照抗疫战士这面镜子,立足脚下、干在实处,在勇挑重担中砥砺意志品质,在火热的实践大熔炉中经受炙烤锻造,如此方能磨硬担当 臂膀,增长才干本领。

5.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篇五

内容:

大兴安岭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大兴安岭人民意识、意志、观念的体现,在大兴安岭40年的开发建设中,尽管历尽艰辛和坎坷,尽管遇到各种困难和灾祸,但是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者至今仍然执著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先驱者“林海深处埋忠骨”,老会战“绿了青山白了头”,开拓者“志在边疆干一生”,奉献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者为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无怨无悔,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种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的大兴安岭“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中共黑龙江省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曾多次提到“继承和弘扬大兴安岭精神”问题,要求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弘扬战严寒、破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并把大兴安岭“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统称为“四大精神”。1996年1月,大兴安岭地委常委(扩大)会议,又进一步对“以弘扬大兴安岭精神为主旋律,塑造富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林区整体 形象”提出新的要求和部署,并对大兴安岭精神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即“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乐在边疆的奉献精神”。

在40年开发建设的艰苦历程中形成的大兴安岭“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林业部的领导下,无数开拓者、创业者、建设者、奉献者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同时,所建造起来的一座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丰碑。

开发建设路为先。无路而入,曾是两次开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为了打开“绿色宝库”,八万铁道兵和铁路员工勇做开路先锋,他们背着帐篷,扛着粮食,顶着零下50多度的严寒,趟着齐腰深的大雪,以“热血横扫漫天雪,汗水化透千层冰”的英雄气概,在崇山峻岭中开路,在雪岭冰河上架桥,修筑铁路847、26公里、桥梁124座、隧道14条。

1965年,是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全面铺开的一年。这一年,来自内蒙、黑龙江的林业干部、职工汇集到当时松岭林业公司所在地加格达奇。在这里,展开了林区建设的第一个会战——古源筑路会战,任务是修建一条65公里长的运材路。这次会战虽然在春、夏季进行,但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也是艰苦的。指挥部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劳动,有的人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了手、脚、脸红肿等过敏性反应;有的施工点要通过塔头甸子、河流、森林,帐篷等生活物品运不进去,只好人抬肩扛,有时当天支不上帐篷,就要露天住宿;施工机械不足,大家就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用肩挑手抬,采取反扣塔头、运土填石等有效措施,加快了工程进度。这场会战,7000多名开发建设者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奋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提前两个月胜利完成任务,为林区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战严寒是破“禁区”的第一大难关。大兴安岭气候寒冷,“滴水成冰,吐痰成钉”,年无霜期仅80至110天,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3、5度。“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男女同穿戴,五方六月吃干菜”便是当时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1964年11月,铁道兵某部奉命进驻大兴安岭时,正值严冬,他们在缺乏严冬行军和御寒防冻经验的情况下,在这人迹罕至的冰天雪地里连续行军三四百公里。冬日的晚上,官兵们只好穿着皮大衣,大头鞋,捂着皮帽子,和衣而睡。就这样,冷峭的寒风还是冻坏了不少同志,为了御寒和防止冻死人,每天半夜部队还要拉起队伍在雪地上跑一阵子。就这样,他们爬雪山,穿森林,直插林区腹地的各施工点。

十几万林业职工面对严酷的高寒,面对一无设备、二无经验的困难,创造出了以冷制冷,以冻制冻的“冻结施工法”和“反扣塔头、低温早强混凝土、冷砂浆砌石法”,提高了工效,先后在56条冰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大桥;发明了“无窑烧砖法”,造出了第一批红砖;还发明了“采育用统筹一次作业法”、“高寒水湿地改造法”等一系列生产、生活的成功方法,在破“禁区”上进行了伟大的实践。40年艰苦奋斗,修通林区公路1.6万公里,桥梁181座,建设各类房屋1000多万平方米。

站住脚,才能取得全胜。面临头两次开发的失利,开发建设者按照周恩来总理“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的要求,克服艰难险阻,不仅在“高寒禁区”上站住了脚,而且建立起了一个社会主义新林区,完成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第一次创业,靠的是“三荣”思想。1964年冬,铁道兵某部27团的几个先遣连队,在岭北被称为西里尼的地方安营扎寨,当地的鄂伦春人称这里是无法生存的死地。部队驻扎下来之后,改西里尼为“三荣岗”。所谓“三荣”最初是是指任务艰巨光荣、生活艰苦光荣、当铁道兵光荣。1965年4月,会战指挥部政委、林管局党委书记罗玉川在林管局党委会上提出“三荣”思想时,把原来的“三荣”改为参加会战光荣、艰苦创业光荣、勤俭节约光荣。会战区全体人员弘扬“三荣”精神,勇于吃苦耐劳,厉行节约,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冲破严寒封锁,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英雄气概,克服了住着帐篷房,睡着波浪床(小杆铺),吃着红高粱,喝着三省汤(省油、盐、菜)等困难,修路、盖房、生产、建场。广阔的会战区,从上到下,从军队到地方,形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风气。

领导干部坚持“五同”、“五带头”。会战初期,因条件艰苦,广大干部、职工都不带家属,各级领导干部实行“五同”、“五带头”。“五同”是指:领导与群众同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商量事情在一起。“五带头”是指:带头学习毛主席著作,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克服困难,带头勤俭节约,带头遵守制度。由于指挥部和特区领导带头执行“五同”、“五带头”的制度,所以会战区从机关到基层,各级领导没有搞特殊化的,也没有指手划脚摆官架子的,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危险,领导就出现在那里。无论哪一级干部,都自觉地参加会战劳动,与群众一起搞建设,收工后一同到职工食堂排队买饭,吃干菜,喝“三省汤”,许多会议都安排在晚上开,工作效率非常高。1965年4月,会战指挥部党委又提出“四化”要求,即思想革命化、作风军事化、行动集中化、驻地营房化,号召参加会战的人员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解放军、学习英雄人物、学习大庆精神,完成开发使命。越在困苦的情况下,越体现

干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那时候,操心最多,睡觉最少,挨累最重的是党员和干部。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进山党员在前头,吃饭党员在后头,睡觉党员在两头(挡风挨冻)。参加会战的同志精神振奋,干劲高,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提出了“身居林海学大庆,艰苦创业;走进深山做铁人,以苦为荣”;“抢晴天、战雨天、苦干实干加巧干,一定要让任务提前完”等口号,涌现出许多大庆式企业、先进集体及“铁人”式标兵人物、“硬骨头”战士等先进典型。这是大兴安岭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

老潮河的“五小”精神。70年代初,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者,发扬无私无畏、艰苦拼搏、勇于进取的创业精神,相继在岭北的原始森林中,建立了阿木尔、图强、古莲(现西林吉)三个林业局。同时创造了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史上有较大影响的“五小”精神。1971年春季,进入图强林业局老潮河林场(现育英林场)的干部职工,面对繁重的建场任务和生产工具奇缺的难题,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创造条件搞生产。没有汽车,他们就自制“小爬犁”运沙石,搞基建;没有锯,他们就用“小手斧”砍树做枕木,建设大铁专用线;修路无机械,他们就用“小扁担”、“小土篮”挑土运石;盖房子需要红砖,他们就土法上马建“小砖窑”,保证了施工需要。正是“小爬犁、小手斧、小砖窑、小扁担、小土篮”的“五小”精神,使老潮河林场跨入了省级先进单位的行列,得到了省、地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大兴安岭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此后,随着十八站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等一批新型林业企业的建立,大兴安岭完成了第一次创业,到1997年,全区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一亿立方米,上缴利税三十多亿元。

五万知识青年的奉献。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用人之际,1969年至1971年三年中,先后有五万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大兴安岭,投身于开发建设会战大军的行列中。他们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温州等大城市一批批奔赴北疆的林场、筑路队、乡镇,为大兴安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代知识青年扎根在兴安,奉献在林海,发挥了聪明才智,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之才。被周总理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的女子架桥队和名扬海内外的女子采伐队,是世界架桥史和世界林业史上空前绝后的两支队伍,也可以说是打破两个世界记录的传奇和神话。他们征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苦,把汗水、泪水、智慧、才华融进了林区开发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涌现出万米集材大王、“兴安劲松”等英雄人物。知识青年不仅为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献了知识献青春,而且给大兴安岭带来了思想文化的促进和冲击,使大兴安岭成为全国人均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

一。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返归故乡,然而,他们为大兴安岭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创立的精神是永恒的。

经受了水与火的考验。多灾多难,是大兴安岭的又一大特征。大兴安岭开发建设者在40年的开发建设中也经历了无数次水与火的考验,有人曾用“水深火热”一词来形容。仅以火灾为例,自1964年到1994年的3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山火35、8起,使全区在扑火救灾上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特别是1987年5月6日震惊世界的特大森林火灾和继后发生于1991年6月30日的特大洪水灾害,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在天灾人祸面前,大兴安岭人表现出高度的大局意识和顽强的拚搏精神。1987年“5.6”火灾后,在五万余人痛失家园的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西林吉、图强、阿木尔等林业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吃三睡五干十六”精神,经过为期两年的艰苦奋战,恢复了生产、重建了家园。1991年,全区遭受特大洪水的袭击,在两县、四区、四个林业局、38个林场乡镇同时受灾的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舍小家、为大家、保全局”,“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大灾面前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顽强毅力,仅用短短四个月时间,又重建了新居,恢复了生产。

6.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篇六

-----杨静

劳模精神是什么?这是我听完劳模报告后脑海里蹦出的一个问题。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先进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每一个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这种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引领着无数人战胜苦难、不懈创新、勤勉开拓。这就是劳模的精神。近年来,80后的我们都逐渐步入而立之年,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造价值的同时,懂得用劳模精神指引前进的方向,要学习劳模,做服务社会的先锋。

每个时期的劳模,都是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无论是比表现还是比贡献,无论是讲精神作用还是讲经济效益,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既包于其中,又彰显之。学习劳模精神,就要学习他们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与祖国和

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他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不断追求一流的技术水平,干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创造一流的工作效率;学习他们勇于攀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用新技术创造新业绩;学习他们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用真情凝聚人心,用实干激励人心,用先进思想鼓舞人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我们学习劳模,不是光喊口号,不是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而学习劳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团队协作精神,这是一种无华的忠诚、一种朴实的敬业、一种与日俱增的进取,更是一股指导我们实践的强大力量。在思想上,我们要坚定忠于人民、挚爱事业的信念,树立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培养大局为重、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把弘扬劳模精神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市农委提出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到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市农委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总站的发展,农机化的发展,服好务,建好策;在生活中,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力争做一名好公民、好职工、好女儿、好同事、好学生。

7.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篇七

但由于唐诗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且形式严整, 语言含蓄, 文意难懂, 导致有一部分学生对它不感兴趣, 甚至出现了腻烦心理。因此, 如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共鸣, 进而充分领略古诗的精妙绝伦,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并提高诗歌鉴赏的技能, 升华情感, 已成为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 我们不妨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从“诵读”入手, 走近文本

古典诗歌的学习, 一种是字词句等知识层面上的文本解读, 另一种则是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思想和情志等深度解读。古诗学习不能仅仅跟着感觉走, 应该踏踏实实地以文本为基础。对待文本的态度上, 首要任务是从“诵读”入手, 接近文本。诵读是了解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 有益于学习者整体感知作品。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人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意象、情感。同时, 品味诗歌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行为,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 学诗歌首先就要从诵读开始。只有读, 才能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 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

2. 赛读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了检验学生的诵读水平,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我们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 比赛采取全民总动员的形式, 先是要求每位学生朗诵一首唐诗, 自配音乐, 再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参加本班的选拔, 由班干部组成评委团。这样使得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 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与口语锻炼的目的。另外, 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诵读兴趣,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陶情冶性, 健全人格

1. 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名诗名篇, 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力工具。学习名诗名篇, 体味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美、人情美、风俗美、语言美, 在抑扬顿挫的诗歌中受到美的教育, 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性情。诗是抒情的, 直接诉诸情感, 又有节奏, 易于诵记, 使人百读不厌, 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 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 千年之后, 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

2. 间接接触社会, 完善健全人格

中学时代正是人生的花季, 也是他们心灵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嬉笑打闹的顽童渐渐成长为思考人生思索生命的少年, 他们开始关心社会, 渴望了解社会, 更希望得到启发。优秀的诗歌作品, 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不同的诗歌往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 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 怎样面对生活, 怎样创造生活。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多读这类作品, 能够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例如《诗经》就是一部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离骚》反映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对美好政治的向往, 陶渊明诗中的率性自然, 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 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 这些都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 体会古人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审美范本。

中国的古典诗歌, 博大精深, 内涵深刻, 意存高远, 也包含很多哲理。以上的这些做法既落实了教材内容, 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可以说, 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活动, 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和社会, 展现自己、发展良好的个性。同时, 又实现了新课标和新教材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水献.古典诗歌与中学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 2007 (5) .

8.新时代之五四精神 篇八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需要不断融合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向。今年5月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汪洋表示,要着力提升公民文化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倡导健康的幸福文化。广东每新增10名技能人才,就有近7名来自职业院校,因此,广东职教应该一马当先,努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广东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培养具有美好道德情怀的职教人才。说起职业教育,人们普遍的印象是特别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际上,技能教育与道德素养从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职校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状况,直接关系着其技能水平的高低,并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学生在校学习是为未来的人生作好准备,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这个“准备”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掌握扎实专业技能,以一技之长立足社会;二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己之德安身立命。只有遵守社会道德标准和职业行为规范,职校毕业生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长足的发展。

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职教人才。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民无信不立”,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与高度发达的经济生活紧密相连,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一类型的人才,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开展诚信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从踏入校门开始便要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因为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要进入经济生活,从事职业活动,而现代市场经济最讲究诚信交往,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除了教会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教育学生恪守诚信,比如要求学生从言行一致、考试不舞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诚待人、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培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职教人才。所谓“实干兴邦”,只有各行各业的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实干、进取的精神,才能形成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广东在经济、思想和文化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离不开一直以来注重实干、敏动善行的精神支撑。

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职业的忠诚与热情。很多职校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踏踏实实,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潜心研究专业技能,在各种大赛中脱颖而出,这些务实肯干、技能高超的学子,深受用人单位的热捧,这充分证明了“能工巧匠”和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精神品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生活的需求。梁漱溟先生曾说:“道德就是生命的和谐。”以新时代广东精神为引领,能促进职校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掌握扎实的技能,进而形成和谐的生命。

9.新时代劳动精神作文 篇九

“夙兴夜寐”“勤则不匮”是古人勤于劳动的生活写照与美好期许,亲身劳动是他们生存的保证和价值的实现,“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没有人能不劳而获;千百年延续的劳动中,更孕育出敬畏自然、应时而作的朴素智慧,源于实践经验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便是对传统智慧的崇高敬意;由于深知劳动所得的不易,“粒粒皆辛苦”对珍惜所获的教诲仍萦于耳。还有那些近现代为新中国建设拼命硬干的新中国脊梁,在攻克科技难关上奉献一生的技术团队,他们无不让劳动精神在那个时代唱响一首首最嘹亮的歌。

以上种种在时间纵深上的劳动溯源,本应老而弥新,却沦为一些年轻人心中的过去时:现实中,参加劳动的时间因为学业的繁重让步;亲自参与劳动的必要性,因为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出现产生动摇。

我们应该承认,劳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会使人劳累,但不应该忽视,劳动的形式十分多元,不仅有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不同的场合里,我们都有参与劳动的机会。“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如休谟所说,假如缺失了劳动这一必修课,“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是否参与劳动直接关乎我们的获得感,劳动是提升幸福体验的不二路径。

我们更应该思考,新兴科技对传统劳动的冲击,不可否认,劳动工具、劳动形式因时而变,没什么传统可以直接套用,但总有一些一以贯之的精神永不褪色。劳动力或许会被机器部分取代,但没有任何东西会排斥一个人潜心躬耕的劳动状态;人工智能可以在批量的重复作业速度精度上打败我们,但不会有什么机器能够赢过一件作品背后厚重底蕴的匠心。所以,我们不只是要参与劳动,更要抓住其中之不变,以应万变的机遇与挑战。

10.传承五四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篇十

先锋, 争做, 精神, 时代先锋, 争做, 精神, 时代

传承五四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新华网河北频道(2010-05-04)稿件来源: 石家庄日报

——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致辞

市委副书记 刘云峰

岁月如歌,青春似火。在这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91周年纪念日。在此,我们向全市广大团员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青年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91年来,全市青年与全国青年一道大力弘扬五四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充分展示青春才华。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广大青年在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各级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助力“三年大变样”、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等活动,推动了我市青年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广大青年不愧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各级团组织不愧是党联系青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三年大变样”的决胜之年。努力开创我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既为广大青年发挥聪明才智、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赋予广大青年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全市青年一定要继承和弘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勇挑重担,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贡献青春才华。

要坚定理想、忠贞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来,把个人的抱负融入到实现“三年大变样”,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伟大事业中来。要修身养德、引领新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勇开风气之先,带头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带头参与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社区创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做精神充实、品德高尚的人。

要勤奋学习、敏于求知。注重加强学习和锻炼,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着力在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勤勉敬业、锐意进取,在新兴产业、新兴领域谋求新发展,为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应有贡献。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各级党委要从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共青团的工作,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找准青年工作着力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创造性地推动我市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11.时代呼唤“北京精神” 篇十一

这类精神到此打住。人们不禁发问:我们的领导核心走到哪里,就出来个哪里的“精神”。可是,这个核心走到北京半个多世纪了,北京是其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怎么就没有出来个“北京精神”呢?

按照上面的规律,是应该出来个“北京精神”的。“井冈山精神”的亮点,是开创;“长征精神”的亮点,是信念;“延安精神”的亮点,是奋斗;“西柏坡精神”的亮点,是进取。从这些精神中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各个地方的“精神”,是各个时代的需要,是各个历史任务的需要,是各个地域中心的结晶。这些“精神”,也可以笼统地称之为“革命精神”、“时代精神”。根据这个规律,“北京精神”的亮点,就应该是高效,使国家和人民迅速富强。

怎样才能出来个“北京精神”?这是个大课题,是归属专家学者研究的范畴,是精英话语,老百姓缺少发言权。那么,产生这种遗憾的原因是什么呢?部分精英的解释是:中国至今落后是因为中国的基础差,“一穷二白”。

这是精英逻辑——“纵向比”,自己和自己比。其实,我们只要来一个“横向比”,即中国和其他国家比,就可以得出结论:基础差并不是中国长时间落后的症结所在——且看: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德国在成为二战的战败国之后,国家成了一片废墟,比中国穷得和白得多了。我们和东边的日本、西边的德国在20世纪40年代末,站在同一条“一穷二白”的起跑线上,如今,人家已经是世界上显赫的发达国家,咱们的大中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好像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关于“北京精神”,老百姓倒是可以提一提、谈一谈的。老百姓是这样说的——

例如,发达国家是重才兴国,咱们中国对人才特别是尖端人才又如何呢?新中国成立后,正是需要加強教育事业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时候,咱们中国却拿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开刀了:批武训、抓胡风……以致到了“文革”,知识分子在中国成了继地、富、反、坏、右、敌、叛、特之后的“臭老九”!

例如,发达国家是一心一意来搞经济建设使经济腾飞,咱们是专心致志“以阶级斗争为纲”带动经济折腾;大跃进、公社化、大食堂、大炼钢铁、反“右倾”、“文化大革命”、揪“叛徒”、斗批改、下农场、“上山下乡”……使经济一再遭受挫折,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

汲取了上述教训,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按理说,过去耽误了的“北京精神”,现在该补上了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完全可以总结归纳出来个“北京精神”。

大概,一些精英还在为怎样出来个“北京精神”迷茫犯愁、不知所措。我想,在这方面,少数精英是否可以躬身下问,向老百姓请教?因为只有清楚了为什么没有归纳总结出来个“北京精神”,才可能出来个“北京精神”。这就像一个人,清楚了病症,才可能被医治成为健康人。

“北京精神”,即执政能力高带来的发展效率高,从而达到强国富民的世界高点。就此来说,“北京精神”是“至高精神”,也将是“终极精神”。

12.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下的意义 篇十二

首先,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在焦裕禄同志身上, 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焦裕禄到兰考工作时面对的是白茫茫的盐碱、灰蒙蒙的风沙、光秃秃的土地以及片片内涝的沙窝, 兰考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长期忍受着风沙、盐碱、内涝这“三害”的蹂躏, 很多人因连年灾荒流离失所、外出乞讨, 甚至背井离乡。焦裕禄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带领群众向“三害”宣战, 他与人民群众一道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发展生产, 终于在沙丘、碱地、涝洼、荒滩上催发了勃勃生机和希望。经过认真调查研究, 他制定出了淤土压沙、植树防沙、挖渠排涝等措施, 有效治理了“三害”。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与焦裕禄所处的年代相比,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条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担负的任务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推进科学发展, 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落后观念, 尽快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 建立健全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等, 也必须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我们把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实情, 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出实招, 开动脑筋开启思路破难题, 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坚持一切按规律办事, 在认真学习中明白道理, 在大胆实践中升华认识, 不断提高对市场经济运行、现代产业发展、新型社会管理等规律的驾驭能力, 适时提出符合发展潮流、顺应发展趋势、切合发展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 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要领域取得新进展, 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业绩。

第二, 向焦裕禄同志学习,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 做到以民为本, 争做焦裕禄式干部。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人民的好公仆,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心里装着人民,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他深入实际, 深入基层, 认真调查研究,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切切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他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把自己看做是群众的儿子,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他忍受病痛的折磨, 以惊人的毅力战斗在抗灾第一线,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想的仍然是如何让人民幸福富裕。

百姓心中有杆秤, 只有真心的行动和付出, 才能换来他们衷心的拥护和爱戴。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惟独没有他自己”, 工作中他语重心长地对干部讲:“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 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必须同人民群众同甘苦, 共患难”;下乡时他发自肺腑地对群众说:“我是你们的儿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生动体现了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公仆情怀, 生动反映了爱民为民亲民的本质特征。

“意莫高于爱民, 行莫厚于乐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 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 同呼吸、共命运, 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 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认真落实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正是焦裕禄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根本原因。

第三,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大兴敬业奉献之风。焦裕禄同志深入实际, 尊重群众的实践, 把调查研究贯彻工作的始终, 经常深入第一线, 力求全面地掌握情况, 把部署抗灾和制定改变兰考面貌的蓝图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他重视理论学习, 又勤于思考, 不人云亦云, 不唯命是从。他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 创造性地总结基层的典型经验, 并且成功地在全县推广, 使兰考在抗灾斗争中出现转机。他认真贯彻上级的决定, 在执行中注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他爱好看书学习, 但从不死抠“本本”。他重视研究别人的经验, 借鉴时从不生搬硬套。这也是焦裕禄能够出色地工作、受到群众爱戴的一个重要原因。焦裕禄的这些品质正是我们特别需要的,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在焦裕禄同志身上, 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 就要坚持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 深入调查研究, 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焦裕禄同志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 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保持党的纯洁性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第一选择,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第一标准, 真心实意为群众增福祉、谋利益, 切实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观念激荡, 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 需常敲警示之钟。共产党员就要学习焦裕禄, 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多想群众少想自己, 多想事业少想名利, 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 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 坚持慎独慎微, 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自觉拒腐蚀、永不沾,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上一篇:迎新晚会主持稿免费下一篇:社科信息检索实习题.个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