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研计划(精选14篇)
1.品社教研计划 篇一
高庄小学品生、品社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以镇教研室精神为指导,以镇教研室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推进“导学议练”为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高庄小学品生、品社教研组工作计划。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在转变旧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工作
1.传达镇教研室工作精神。
2.进行“落实导学议练,践行高效课堂”的研究。
3.积极进行“导学议练”的磨课活动。采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内容:学习课标、分析教材、看光盘、研究课例、互动评课、分析案例等。吃透教材,掌握教法。
4、认真学习《思品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以学科调研指导和教师交流研讨为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核心。
5.在组内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学习,鼓励教师撰写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教案,师生共同探索新知发展的过程。
6.规范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提高听课的量,上课、评课的质。7.充分运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力求教法、学法的不断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8.平时在组内,加强教学中重点、难点及备课交流。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集体备课
十月份:传达区教研室的计划精神;进行磨课训练;制订计划 十一月份:组内听课。准备参加区“导学议练”的观摩 十二月份: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一月份:
1、组内听课活动
2、优秀论文评比
二月份:学期小结,课后教学随笔检查
2.品社教研计划 篇二
一、评价要准确到位
小学生对有些事物的性质的判断能力不是很强。例如对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的了解就不是那么准确。草率的评价往往会误导学生, 甚至会偏离教学目标。课堂上, 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 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 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技是把“双刃剑”》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的影响, 初步了解科学道德观。我在执教这一单元里的《原子弹与核电站》一课时, 正值全国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文本:原子弹使日本死亡7万人……。进而我向学生提问: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世界上只有美国使用过原子弹, 促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你们如何看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显得兴高采烈地说“原子弹威力可大, 一下子就炸死那么多人”。如果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这一事物的内在本质, 一味夸大原子弹的杀伤力作用, 没有从事物本质的另一面去评判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痛苦, 把矛头引向当时发动战争的日本统治者, 就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 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 就会让不正确的课堂评价偏离了教学目标, 从而误导学生。
同样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技是把“双刃剑”》这一单元, 我听了同校一位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 把核电站的弊端过份地夸大。他用了较多时间讲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大量人亡的事例, 讲了我国某地要建设核电站群众组织抗议的事例, 过分地把核电站的弊端的夸大, 没有准确地评价和平利用核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积极的一面。可见, 准确到位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科学道德观, 顺利实现我们教学预期的目标。
二、评价要多元化
评价多元化是指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以评价学生的某次学习活动为例, 评价者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多元化评价应围绕一个主题, 在互动中展开, 讲求实效。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注重在真实的任务和活动过程中, 进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使评价真实而有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 评价者可以是教师, 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 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 教学中可以加强自评、互评、小组评, 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从教师评价到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 培养了学生的自评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也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 进一步完善自我。
本人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有困难、我不怕》这一单元时, 教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活动, 帮助学生锻炼意志, 培养毅力, 为实现目标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这一单元里的《为自己喝彩》一课属于实践性教学, 教材通过讲述“移山大法”、“父子对话”等事例说明克服困难不但需要信心还需要智慧。教学这一课, 我具体设计了手写表格, 例如有“目标、克服困难的办法、小小的进步、给自己的奖励”等, 在布置这一作业时, 也要求在孩子所填写的表格里加上一句评语, 当孩子把表格交上来时, 我发现很多家长在表格下面写上“孩子, 你懂事了…。”“改掉坏习惯, 能从定下目标开始,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啊。”“对自己一些不满意的事开始注意了, 说明你长大了”诸如此类的话, 我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来自于家长的评价, 说明家长对孩子的一点一滴进步了然于心, 学校也及时了解到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好的想法。对来自家长方面的评价, 我是格外重视。我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做聪明的消费者》时, 对教材设定的目标是想通过孩子购买商品, 了解家庭生活的必要开支, 培养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意识。因此, 我设计一张表格, 让孩子填写购买商品的名称、价格、各商场的对应价格、从哪家购买等, 再加上家长的评语。我从交上来的表格了解到家长是如何评价孩子购买商品的能力并从中得到什么感受。其中一位家长是这样评价的:老师布置这样的实践作业很有意义, 孩子从购买商品中懂得要进行比较, 也了解了家庭生活开支, 初步培养了独立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有的学生在表格中填写道:“我以后再也不随随便便乱花钱, 要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
这样做, 就使得评价主体互动化, 强调了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并促使个体自觉地内省与反思, 认真总结自己的前期行为, 思考今后的行为发展, 同时逐步培养了个体良好的反思与总结的习惯, 使得个体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旧我, 接受新我, 完善自我。
三、评价要尊重个体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十个手指有长短,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差异, 其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教学评价时不能武断地把学生的多元选择与统一的答案或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衡量学生行为指向的对与错, 而应该引导学生指向教材的价值取向,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护其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我在执教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地球有多大》一课时, 就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要激发学生探索奥秘, 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问题上, 我就“地球有没有外星人存在”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同学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外星人曾经到访地球;另一种观点是外星人从未到过地球。两方学生纷纷摆出自己的理由, 我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哪一方, 而是郑重地告诉学生:到目前为止, 地球人以现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只到过地球以外唯一的星球——月球, 至于外星球有没有人类, 能不能到访地球, 现在不好下定论。由此, 教师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树立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将来探究太空作出自己应有贡献的同时, 也要充分尊重作为学生个体的想象力和对某些事物的评价。可见,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应该给予尊重。学生的表现不管是精彩还是平凡, 不管是个性张扬还是中规中矩, 我们都应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珍爱。
课堂精彩的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品德课堂的评价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课而异;它更是智慧生成的, 需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与精彩的课堂语言。随着课改的深入, 精彩的课堂评价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终极追求。相信, 只要我们在课堂中倾听, 在生活中积累, 在实践后反思, 学生会因为你的评价而一次次有更大的收获, 教师也因为自己的评价而一次次享受课堂, 这样, 评价才会真正助力品社课堂, 让品社课成为学生喜爱和向往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我们的价值观》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4出版)
[2] 、《优秀教师悄悄在做那些事儿》 (任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出版)
[3] 、《课堂观察因欣赏更精彩》 (〈江苏教育2015第11期〉
[4] 、《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余文森, 2011出版。
[5] 、课程标准 (2011) (导读与教学实施——品德与生活》, 2012年出版)
3.我的品社老师 篇三
朱老师身材十分高大,身高差不多在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间,初次见面还以为是看到了一个“小巨人”呢!他很强壮,有力的肌肉使他看起来像一头公牛。朱老师有一双浓眉大眼,皮肤如果黑黑的话还真像猛将张翼德,一张大嘴,仿佛可以吞下一个灯泡。为此,我们班一个同学还给朱老师编过一首小诗呢:
我们班的朱老师,
英俊潇洒又帅气,
教书技术又一流。
只要有人见了他,
准会目瞪又口呆。
在课后之余,朱老师经常会说一些笑话逗我们欢笑。比如有一次,老师讲完课时神秘地一笑,接着说:“其实你们班的高卞晨也出演过一部电影,而且一夜票房突破一个亿!”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相互询问:“什么电影,你听过吗?”朱老师接着说:“就是……”说完顿了顿,继续卖关子,害得同学们一个个都伸长了耳朵,想听听到底是咋回事。朱老师继续说:“电影的名字叫做《真人撞墙》,讲的是高卞晨撞真墙,最终粉身碎骨。导演朱永刚、刘翔。”老师刚说完,同学们已经笑成一片了,高卞晨却有点儿委屈,朱老师真幽默啊!不过幽默之余,朱老师还是善意地提醒了一下同学们:校园里走路时可不能冒冒失失,不一小心就真的会撞在墙上。
幽默的朱老师深受同学们的喜欢,但是朱老师有时也是很严厉,会惩罚人的哦!有一次大家正在上课,老师讲了一个笑话让同学们哈哈大笑,这边有一个同学趁机说话做鬼脸,甚至起身离开了座位。朱老师发现后大声说道:“那个同学,站后面去。快!”其他人没了声音,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可见,朱老师关键时刻,也是非常严厉的。
这就是我们的朱老师,一个既严厉、又可爱的老师,我敬佩他。
4.品社教研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1、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实践教育公平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2、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有效落实“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目标研究。
3、创建“温馨、情趣、有效”三个课堂。
4、让每个孩子喜欢本学科,让每个孩子在本学科有所获。
二、工作重点:
1、1、主动关注并参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课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研究”之子课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与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研究”。
2、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认真听课、评课。
3、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本学期研究项目: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的研究。
4、继续鼓励品社教师积极参加区网络教研。
三、工作措施:
(一)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科研、教研和师训”三结合的校本培训路子,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活动,提高培训实效。
1、以校为本,开展主题式培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确定本学期教研的主题。主题应来自教学实际,它是真实的、有意义的、能够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得到改良和解决的。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教研活动应重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以强化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校为本,全方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继续以品社教研活动为途径,抓实教学基本功。以说课、评课基本功培训为突破口,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
(2)加强青年教师的磨课、评课训练。
(二)加强组风建设,争创特色教研组。
加大教研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与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研究”的子课题为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深化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调研,要求教师不断实践、反思、总结,使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平等对话、开发资源,凸现实践体验,努力体现当今课堂教学主体化、人文化、综合化、活动化、合作化的特点,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2、积极探索、改革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大胆探索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四、具体工作
1、确保每学期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
3、继续抓好备课活动。
4、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通过各渠道学习,多听课,多学习,并能勤动笔记录实际教学中的得与失,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6、加强教学评价,做好期中、期末的评价工作,做到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注重评价的过程,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5.第二学期品社学科教研总结 篇五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品社教研组根据开学初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品社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 教研组认真抓好德育主阵地工作,立足学科主阵地,本学期,以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为抓手,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管理、教学方式,加强课程管理。认真学习、剖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努力使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式为广大教师所认同。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注重常规,规范课堂教学
改革备课,减负增效。备课突出教师“集思广益”。因本学科任教的教师大多兼职,所以采取每周五集体备课,共同切磋,拟写教案,减轻教师的负担。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平时,结合时事,我们充分利用午会、班会等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自护,如进行预防疾病的防控、地震逃生小常识等;行为规范教育;禁毒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还注意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品社课上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知识就得到了延伸,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判断力。
期末做好思品素质测评、总结工作,认真把握好自评、互评、总评三个步骤,及时做好汇总工作。期末对《品德与社会》学科进行考查,让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扎实地掌握。
三、今后奋斗的方向
6.三年级品社复习计划 篇六
教师:齐燕
一、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77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品社的学习兴趣较浓,但对于一些平面图绘图常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复习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三、复习形式
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四、复习内容
(一)、《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本主题在教学上有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二是初步感受人们在生活中相互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三是会运用考察的方法进行社会研究。
(二)、《阿姨叔叔辛苦了》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对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二是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
(三)、《说声“谢谢”》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当自己享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后,要表示感谢。二是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寻路和行路》
引导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认路和寻路。
五、复习方法和措施
先基础、后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1、根据上课之前整理的知识重点,上课时,先概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重点,然后根据复习的知识框架,教师给学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再考试,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2、教师自己根据考试重点,出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3、在复习过程中,对优秀生和后进生提出较高要求,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4、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六、复习时间及内容
复习时间 复习内容 6.4-6.10 1-2单元内容
7.主题事件学习:品社课的新路径 篇七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主题事件学习,基于课标,主题引领,层级衔接
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事件,使学生经历事件,产生学习兴趣,产生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形成深刻记忆、人文精神、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心智模式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这就是主题事件教学方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转变这门综合课程的学习方式?如何把所要讲授的知识和技能动态性地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如何以一种模式引领不同取向、不同内容的多学科综合物和教学目标呢?
2012年以来,南京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谷力主任率领研究团队从学科思想方法、学科基本结构、学科核心问题与学科核心能力出发,依据2011最新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将符合脑科学原理的“主题事件模式”运用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习过程中,以“主题事件模式”设计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读绘本、听故事、玩游戏、看电影、想象旅游等喜闻乐见的主题事件活动,深刻体验,自觉反思,使学生尽可能做到知、情、意、行合一,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的课堂面貌,这种模式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德性培养提升到深层的思想方法教学水平上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主题事件学习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主题事件学习模式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路径。现代认知科学的“多重记忆”和“模块理论”认为,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必须依靠声音、文字、符号、图像、语义和关系的信息共时配合。事件记忆就是大脑对声音、文字、符号、图像、语义和关系的信息整合。学生通过事件学习可以由此构建出自己的角色图式、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而这一切都被立体地整合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语音、语义、图像、符号、信息、关系等都一起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和心智,综合地丰富儿童的感性和理性经验。学生在参与主题事件中,学习兴趣、热情和学习潜能都可以被极大地调动和激活,学生能够运用多感官去感受、体验事件学习过程。
主题事件虽然可能是虚拟的,但主题事件对教学过程具有独特的引领效应和作用机制。首先,主题事件赋予了课堂教学活动以意义,确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中心任务。主题事件以一条主线引领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向、路径和阶段;第二,主题事件可以引导和制约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节课确立一个主题事件、一个重点目标和任务,教学设计不再只关注知识,而更要关注事件的展开过程,事件的发展有铺垫、有高潮、有结局;第三,主题事件可以克服品社课堂教学的虚拟性,赋予课堂教学活动若干逼真的情境,强化了师生的想象力,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感。主题事件让师生在课堂上依据特定主题而经历、演进连续、连贯的事件过程。
二、主题事件设计的行动要素
主题事件学习突破了新课程的教科书,行动要素为基于课标,主题引领,层级衔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节课围绕一个师生共同关注的学习主题,策划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事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尝试践行事件的全过程,并从中探究、体验、感悟、思考。进一步说,需要老师依据课标开发其他教学资源,让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接轨,让学生在事件学习中感受到他所熟悉的生活世界,找到有意义的感觉,体验到学的兴趣。
(一)基于课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目前,新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成了主题事件教学行动的一种依据和动力来源,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尝试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条目,把握实质,精当解读,开发和实施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教师根据经验或教科书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设计并实施评价,得出学习质量的结论,进入下一主题。在主题事件学习中,教师首先需要分解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建议以及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师个人的创造力等,对教与学的内容进行再开发。如《标准》将“生活领域”按照范畴扩大的方式划分为“自我———家庭———学校———社区———祖国——世界”六个内容板块,构成事件内容的若干“方面”。每个板块下有若干个条目,可以分解成独立的、平实的、完整、深刻的生活事件。如“我的家庭生活”领域有五个条目,分别是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懂得邻里生活中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据此,我们分别设计了“我们来护蛋”“我为爸妈来减负”“我和邻居相处二三事”“今天我来小鬼当家”“我和爸妈意见不一致时”五个恰当、生动的主题事件。
(二)主题引领
主题事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将各条目和事件间实现对接或连续的关系,将文本形态的课程标准付诸课堂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将更多的内容放在一个相互关联的背景中加以讲授要比分开来好得多,师生顺着一个事件走下去,将事实“故事化”“情节化”“整体化”,而不是一个观点或是一个概念。如何生成主题,这也需要一套专业的程序。具体地说,明确内容标准,即“如何分解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选择主题事件,即“让学生达到上述标准的最好途径是什么”;开发事件情境,即“怎样选择和组织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规划教学策略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即“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估学生,即“利用学生事件中的感受、体验、思考确定上述标准实现程度”。
事件的选材和切入基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强调真实性和具体性,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习空间。例如围绕“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省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的课标,教师设计了“星期天,我约小力去欢乐岛玩碰碰车”的主题事件,通过对城市地图、小区地图和动物园地图的三次识别,知道如何识图,学会看图,并按图找到指定的地点,在复杂地点寻找时,学会边看图,边问人的方法,形成用图找地点的习惯倾向,增强寻找目的地的生活能力。而原有苏教版教材内容是《我的家乡在哪里》,从中国行政区地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乡所在的省的位置、轮廓,然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的市、县(区)的空间位置,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而主题事件模式的教学则是采取“步步渗透,举一反三”的方法,通过城市地图、小区地图和动物园地图的三次识别,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展开学习步骤。从课堂的实际效果看,学生在具体的事件中既能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还能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培养识图的能力。
(三)层级衔接
主题事件一般围绕特定的主题,安排两三个相关联的情境构成事件展开的全过程。这三个情境设计必须是地点上相互关联、时间上相互关联、参与事件的主角人物统一。同时,每一情境之间要有变化,三个情境之间还要有递进关系、要有高潮、有铺垫。只有这样,学生参与其中才会有所感动、有所体悟。如“星期天,我约小力去欢乐岛玩碰碰车”的主题事件,创设三个不同的场景,场景一:只知道小力家的地址,我该怎么找到小力家?场景二:怎么借助小区平面图,找到小力家呢?场景三:我们该怎么借助导游图,来到碰碰车的游乐区?引入三个不同的场景,并使三个场景串连成一个具体的生活事件,形成教学活动的整体感。在每一个情景中,设计出一个问题情境,多感官设计呈现情境,同时逐步适当增加识图的难度和新的知识点,使学生经历了三次活动以后基本形成识图走四方的能力。从课堂关键学习点的观察看,层级衔接特别强调多次的读、划、圈,学生在活动中揭示学习对象、社会现象背后的种种关系,并尝试着建立联系,从具体的事件中归纳事物的本质特征,学会自主判断、决策和反思。
三、主题事件设计的基本路向
“主题事件模式”教学与传统的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教学内容不同。“主题事件”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师完全摆脱了教材的束缚,它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生活自主研发教学内容。其次,教学形式不同。“主题事件模式”教学形式简单,它是以一个事件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以一条主线引领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向、路径和阶段。再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主题事件”教学将学生确定为事件的主角。进入情境后,每一个学生都要求设身处地地感受、思考、交流、想象。
主题事件设计的过程,有着如下的特点:
(一)虚拟与真实:实现综合的教学过程
主题事件选择的准确度和深度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源泉和根据,这包括教师对学科性质、学科要素、学科结构、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等问题的重新认识。老师应该如何精选适宜的主题事件呢?用教科书教学是最通用也是最省事的方式,但它通常不能很好地切合地域学习的重点,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师的创造性活动,所以效果通常不像想象那么好。所以,笔者主张要尽量选择一些个性鲜明、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事件,通过场景整合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事件来吸引学生。其次每个事件都需要有一个主要人物,即当事人。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发现人的成长变化、关注人的行为、探索“人”的内心。
(二)单一与多样: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基于主题事件的设计将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看作一个系统,而且是开放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设计者缜密地分析学生的需求和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即时依据教学情境脉络中的行动来引领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应该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设计学习过程,让主题事件有广泛的来源,能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在案例开发中,让学生通过读绘本、听故事、玩游戏、看电影、想象旅游等喜闻乐见的主题事件活动,深刻体验,自觉反思,使学生尽可能做到知、情、意、行合一,使他们认知发生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指向课程的最终价值
主题事件是结构化和组织化的,它考虑到学生理解这个主题需要哪些必要的先行经验和知识,学生是否有能力和信心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引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道德实践和情感陶冶,在学生经历事件的学习中,将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信念,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此外,主题学习有学习方法的训练,在案例“今天我来小鬼当家”角色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努力收集对角色所持观点有用的材料,并感受自身从未有过的视角、做法和想法,从而对生态道德达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唯有从“学”的视角重构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才有可能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主题事件学习方式的行动要素为基于课标,主题引领,层级衔接,重构的基本路向是通过对主题事件的重建,拓展场景的空间,促进课堂上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使综合性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佳发挥,真正建立起以“学”为基点的丰盈而润泽的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1]谷力.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小学品德高效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8.品社教研计划 篇八
一、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乐学,“乐学”是激活的立足点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导课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如教学山东人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做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我这样进行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商场,这些商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接着提问学生:“天冷了,如果我想买件羽绒服,可以到哪去买、怎样买呢?”顿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抢答。我抓住时机,总结:“看来买东西的学问可真多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逛商场购物,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吧!现在出发!”马上板书课题,学生个个兴致盎然。
二、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活动”是激活的启动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画、自己说、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
如教学山东人民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对于“民工对城市发展有利吗?”这个话题,学生们意见不一,在我抛出这个问题后,大家就议论纷纷,于是,我索性让他们开展讨论,在此基础上开了个小小辩论会。全班分为正反两方,大家依次陈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还用一些具体事例来巩固自己的论点,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听完大家的观点后,有些学生也意识到自己观点的片面性。
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促情”是激活的支撑点
品社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发挥好品社教学的情感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品社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我创设了一个情景: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警察,我好像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食堂的工作人员,我们每天就不能吃到这么好的午餐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四、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是激活课堂教学的延伸点
品社又是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因而,品社教师要确立“大品社”的教育观念,突出品社学科“人文性”、“文学性”和“社會性”特点,创设氛围,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生活,形成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互相渗溶、互相作用的互动机制。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9.四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篇九
四年级又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投入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分4个单元:(一)、这是我们的社区;(二)、我看家乡新变化;(三)、好大一个家;(四)、共同生活的世界。
三、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2、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3、知道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4、知道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现代节日的社会公德意义。
四、教学难点
1、知道家乡行业的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2、体验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3、尊重、欣赏不同人种的不同文化。
五、具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第一单元目标:了解社区设施的作用;知道社区居委会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知道五好家庭的评比标准;懂得建设美好的社区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单元目标:了解家乡的变迁;了解家乡的人们所从事的主要行业,知道这些行业和家乡资源之间的关系;知道家乡交通设施的变迁以及对家乡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认识一些家乡的机构。
第三单元目标:知道我国共由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知道各族人民平等、团结,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民族的文化、节日、歌舞礼仪、建筑、人口、分布等。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知道我国五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的绝大部分民族,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度。
第四单元目标:认识全球黄、黑、白三大人种,并知道分布区域。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了解不同种族在建筑、工艺品、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丰富性。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起源、现代节日的社会意义,了解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了解服装发展的简史,知道职业、礼仪、颜色与服装的关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4、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7、注重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8、社会带给学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学生对某些道德观念有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需结合社会实际,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会自我辨析、自我教育,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渗透基本的法律知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0.二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篇十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 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 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 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 3 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 2 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二年级品社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12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课)是培养集体意识,懂得如何去美化集体,为集体争光;
第二部分(5~8课)是观察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去发现秋天;
第三部分(9~12课)是自信心教育,树立“你真棒、我也棒”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集体意识的培养,懂得如何去美化集体,为集体争光
2.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4.负责任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
5.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三.教学重点
1.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事件,采用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如: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可以是唱、跳、画、说等多种形式,这也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特征。培养学生的多种表现能力、分析能力。
2.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
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有学生34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但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勤思考、善思考方面表现不够。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尚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六、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3、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4、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七、本册单元课时分配
第一部分(1~4课)4课时;
第二部分(5~8课)3课时;
11.小学品社教学提高实效性初探 篇十一
陶行知曾指出:“要加强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应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把儿童从学校放到大自然之中”。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空间已不能只局限于教室,而应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融入自然。
在教学“我们播种春天”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了树木多的好处。接下去,教师引领安排学生到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分小组进行植树,有的挖坑、有的扶树、有的培土、有的浇水,一棵棵小树在他们的小手下栽种了,他们充分体验了活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不能在树上刻字,不能乱摘花,践踏花草”。这种教学空间的延伸,无疑给学生学习注入了活力,使他们在自然界中,感受身边的事与物,在动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在“安全生活每一天”教学中,我把课堂当作十字路口,做模拟过马路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设计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提高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此外,让学生分组在学校门口,运用掌握的交通知识指挥车辆,当把课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时候,他们也乐在其中。教学空间突破了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让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二、有机融入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把品社学科推到更高境界。在教学“神奇的地球”一课中,在教学开始,就是多媒体演示:太空中看到的晶莹地包裹水蓝色外衣的地球,图片的导入,让学生自主的想象,随后回答自己对地球了解多少,而后多媒体出示地球表面的地表状况,在视觉上有了全新的认识,再去理解书中为数不多的一段文字:养育了人类,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初步了解海洋和陆地时,再熟悉海洋和陆地名称时,也用幻灯片出示,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读图能力等综合性学习的指导,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那就是在教材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深挖课本内涵,真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认识社会。
三、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品社课程同样也要求运用这一方式指导课堂教学。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为新年活动提出一些金点子。学生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进行汇总。儿童的性格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他们喜闻乐见的点子有“贴鼻子”“套环”“画画”“讲故事”“猜谜语”,甚至有人还提出要“包饺子”。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倾听别人意见,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
四、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如,教学“中国人圆了‘航天梦”一课,的确这一课仅讲圆梦是可以的,但是落实目标还要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这就涉及不只是神舟五号飞船的知识,适时补充了神舟飞船系列的相关内容,进而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为祖国航天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在教学“中国影响着世界”中,在积极参加国际事务中,书上只有四幅图画,而这不足以说明中国正走向世界,需要联系中国的经济,政治大事作补充,让学生去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教学“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一课中,反复研读教材,从教材中走出去,加以延伸,由课本小故事引出两本书,即萨拉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和杰克·贝尔登的《震撼世界的中国》,让学生感受,学生不拘于课本,从媒体去认识中国,很有见解,还积极参与。而后通过进出口货物图例来认识,学生一目了然,感悟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不同,激发学生新的认知。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把大部分学生带到了知识更细致的情境中,能充分讨论,充分认识自己,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提高了教学实效。
12.品社教研计划 篇十二
一、有效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特征
关于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第四卷) 中指出:大学教师发展 (或称开发) 广义上指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的总体变化, 这些变化源于学校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狭义上指为改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或更多职务上的成效而设计的一些发展项目。教师发展常常包括四个层次和维度: (l) 教学发展—改进课程的设计, 改进教学技能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 专业发展—改善专门技能或学科研究; (3) 管理发展—提高管理职能方面的成绩; (4) 个人发展—改进大学教师对自身的理解, 改善他们的社会和组织环境以及对自身工作的态度[1]。教学发展主要指通过改善教学条件,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其目标是使大学教学变得更为成功和令人满意。当然, 教学发展与教师其它方面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比如在美国, 教师发展重点放在教学发展上, 但也重视个人发展。
一个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对大学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可以从大学教师发展的模型说起。伯格威斯特 (William H.Bergquist) 和菲利普斯 (Steven R.Phillips) 于1975年在《有效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了第一个模型, 它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大学教师发展是由教学发展 (过程) 、组织发展 (结构) 和个人发展 (态度) 三块相关的活动组成的。大学教师发展应该在态度、过程和结构三个层次上展开的, 如果仅仅注重一个层次的变化, 教师发展的项目便断难获得成功。后来伯格威斯特又将大学教师发展的三个维度即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和三个组成部分即过程、结构、态度综合到一起, 认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并且任何大学教师发展都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 (林杰, 李玲, 2007) 。可见高校教师发展项目是与高校的制度环境和教师的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 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发展项目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 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
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通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开阔教学视野, 开展教学研究和进行教学研讨等活动, 使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钻研教学方法, 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教育技能, 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能够有效改进教师的组织发展。
合作是教师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2]。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通过教师和管理人员组织的教学活动和管理研讨等形式, 改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所在的组织环境,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比如教学研讨活动、学术沙龙和工作坊等项目, 通过教学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和教学发展专家之间的互动, 形成较好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制和互助合作的氛围, 有利于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3. 能够有效增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激发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和追求, 推动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例如通过团队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 增强教师对教育功能和价值深刻认识而产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可以使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个人层次的咨询服务类的活动则可以帮助教师做好人生规划, 促进职业发展, 提高教学技能, 改善心理健康, 提高工作满意度。
4. 能够设计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
这是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开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以往对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为目标, 如学位提高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和出国进修班等, 它与教师的长远发展和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变化, 教师要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学变革, 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 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技术应用水平, 需要不断地学习研讨以促进教学反思。高校如何把社会要求和教师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 不是通过强制性的培训命令手段而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引导和多种形式项目的开发来吸引广大教师参加, 这些日益显得重要。
二、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开发面临的困境
1. 大学评价制度对教师传递的压力太大。
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大学排名的提升, 提高学校的地位和知名度, 制定了长远的科研目标, 包括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指标、发表专著和论文的数量等。学校把这些任务分解到各学院, 学院最终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们背负着沉重的科研压力, 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上, 有的教师甚至于心力交瘁, 处于焦虑状态中。另外从教学科研获益的角度来看, 投入科研项目的收益也远远高于投入教学的回报。很多高校的科研大户虽然是教师身份, 也很少上课, 却往往获得名利双收的结果。
2. 高校职称评定制度对教师设置的科研要求较高。
高校职称评定标准是一根指挥棒, 它决定着教师的追求和精力的投向。高级职称评定的要求中不仅有教学业绩要求, 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科研业绩要求。评定教授的标准主要包括教师发表的论文论著、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以及科研成果奖项是否达到学校要求, 这些都是硬指标, 而教学业绩只是软条件, 主要是看教师是否能系统讲授几门课程, 教学质量能否达到优良水平。因此很多教师不愿在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一位承担大量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并且深受学生喜爱的40岁讲师, 由于职称问题尚未解决, 在接受我们访谈时下定决心:前十年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了, 后十年一定要把精力放在科研上。这位老师的“感悟”令人深思, 这似乎验证了教学是保健因素, 科研才是激励因素, 对大学教师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的说法[3]。
3. 大学激励机制对教师教学发展的吸引力不足。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大环境下, 大学很多教师失去了参与教师发展活动的热情, 一些教师没有对教师工作的自我体认和自我反思, 甚至有些教师会问:参加教学活动对我有什么好处?除了强制性的教师教育活动如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教学技术培训等必须参加的项目外, 其它可选择性的教师发展活动很难吸引大量教师的参与。因此在目前的学校大环境和氛围下, 创新设计好的教师发展项目非常必要,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必须设计更好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广大教师, 使他们对教学发展产生动力和追求。
三、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开发的实践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作了“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的主旨报告, 他呼吁高校“重新认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建设一支高水平、能奉献的师资队伍”和“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使命光荣而任务艰巨。2010年1月江南大学成立了独立的教师发展机构———教师卓越中心, 这是学校审时度势, 根据目前高校教学问题凸显的现状, 通过海外进修学习和国内经验交流而制定的一项管理机制改革, 目的在于整合现有教学资源, 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 创设一个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的平台,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学习研讨和教学实践项目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并入了教师卓越中心, 承担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和高等教育院校研究两方面的职责。为了推动教师参加教学研究, 高教所推出了“教师卓越工程计划”, 以教育科研项目的形式引领广大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
1.项目目标。
增强高等教育研究的服务性和针对性, 促进学校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师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高等教育研究所特设立江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教师卓越工程”项目, 以鼓励教师针对教学现实问题, 研究先进经验、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增进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推动研究型教师培养和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2.项目组织。
项目申报对象为学校热爱教育事业并追求教学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专职教师;采取个人申报和学院推荐相结合的申报方式, 各学院在组织教师自愿申报的基础上, 根据教师总数及申报名额限额推荐。申请的项目名称必须与教师所任教的专业相一致, 课题组成员原则上是与专业相关的在职教师。“教师卓越工程”项目由高教研究所统一负责申报、评审、立项资助、公开课交流和结题验收等管理工作, 项目完成时间一般为2年, 每个项目资助经费5000元。
3.项目考核。
“教师卓越工程”项目立项后, 项目组必须能够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卓越”。结题要求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和研讨反思, 具体要求为: (1) 由课题主持人或课题组主要成员在面向全校的“精品展坛”上开设一次公开课, 供全校教师观摩。在精品课展示的基础上, 由教师卓越中心和主持人所在学院共同组织相应的研讨交流, 届时申请人将介绍教学经验, 邀请相关专家对公开课予以点评, 听课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 (2) 由课题主持人组织一次学院层面的主题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积极推动所在专业及学院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在“共同卓越”的基础上成为“实践反思型教师”。 (3) 课题组公开发表一篇教学研究论文, 提交一份教育教学感悟小结供全校教师参考和分享。
4.实施效果。
“教师卓越工程计划”第一批项目实施以来, 全校有27个项目正式立项, 课题组吸引了150多位教师参与项目的研究, 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10。目前已进行了多次公开课的全校展示, 受到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和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一位项目主持人说:“本人认为通过公开课展示和教学讨论等活动, 我受到很多启发, 对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一位教学副院长在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后点评道:这项活动很有意义, 组织得很好, 对推进这门课程的教研活动有帮助, 其它课程可以借此形式推广。公开课的展示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的高水平教师的课吸引了几十位青年教师观摩, 青年教师通过听课和评课等环节受益匪浅, 深刻理解了“堂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新教师听完一堂老教师的公开课后发表感慨:要向老教师好好学习, 今后对待教学工作要更加认真些, 每节课下来要不断地体悟和反思。通过“教师卓越工程计划”, 新老教师们聚在一起, 共同探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安排, 评价课堂教学的得失, 为更好地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起到了引领作用。
我们认为一个教师发展项目的设计和推广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好的激励机制, 能够吸引教师积极投入和参与;二是要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项目开展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 具有生命力。最终要通过大学制度环境的设计和运行机制的引导, 使高校教师发展从政府和学校行为转化为教师发展中心和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 从而形成良好的高校教学文化氛围。
目前国内高校纷纷筹建教师发展机构。据调查发现, 设立中心机构是美国高校开展教师发展活动最主要的形式, 其中, 72%的研究性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大学都设立了这种组织。建立专门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做法至少是美国高校对教学使命和教育质量承诺的象征[4]。依托教师卓越中心这个平台, 探索符合国情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和项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发展的比较研究, 借鉴国外高校教师发展丰富的理论和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校的使命制定多种形式的教师发展计划, 为教师提供各类教学发展项目。随着教师发展项目的深入展开,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 如新手型教师、职业中期的讲师和副教授、职业后期的资深教授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师发展项目, 为他们提供微格教学、个人咨询、教学讲座和研讨、学术沙龙、进修访学、精品课程专题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TORSTEN HUSE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第四卷) [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0:421.
[2][3]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158.46.
13.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视野的全球化。共分三个单元:放眼看世界、珍爱和平生活、只有一个地球。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
(一)放眼看世界。
1、世界有多大;
2、多彩的世界;
3、与世界同行。
(二)珍爱和平生活。
1、战争的记忆;
2、和平卫士;
3、放飞和平鸽。
(三)只有一个地球。
1、地球哺育了我们;
2、地球的伤心事;
3、为了地球的明天。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世界政区.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国家的多少.引导学生对世界的探讨和学习。
2.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炮火给人们带来的死亡和流血,带给被侵略民族的耻辱,带给人的心灵的创伤,了解友爱.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应该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世界上空。
3.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唯一适合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世界政区地理位置分布大小等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正确地了解世界的大洋和大洲以及他们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世界地理和世界之最。
3.放眼世界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4.了解中国正在迈开大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走向世界,与世界同步,了解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和一些相关的世界组织。
五、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14.小学二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篇十四
孙跃武
年2月131 2017日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
本教材以二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材的体系结构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在二年级上册编制了“我们在一起”、“成长不烦恼”、“聪明的消费者”三个单元,共12课。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建议安排的课时不等。一般每课建议安排3~4课时,一册书安排37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给学校和教师安排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
三、教材的特色
1、见物见人,以物及人
儿童是在与他们所遭遇到的各种事物相互作用中成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越来越多,如各种工业品、农产品、交通工具等等。教材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事物的“事理”、“物理”,如我们所食用的食品是从哪里来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以期使儿童获得一定的生活常识,适应他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的是:这些事物都是由人创造、制作、运作的,在它们的背后都蕴藏着“人”,蕴藏着人的智慧与劳作、人的需要与情感等。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的综合课的教材,应努力挖掘出“物后之人”,要让儿童能够在见物的同时见到人,感受到其中的“人心”、“人理”(做人的道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突显本教材的人文意蕴和它的道德价值,力图在“物”与“人”的内在联系中,达到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以实现儿童完整人格培养的课程任务。
2、在生活事实中辨析价值 教材向儿童展示了在他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事实,如家乡的变化,交通的发展,各种工业用品的出现等。教材在引导儿童了解这些事实的同时,着力于揭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可能产生的意义和价值。它们是有利于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会有其不利的方面?要使儿童通过具体事实的价值分析逐步把握的道理是:并不是已经存在的事实都是全然合理、全然向善的,或是天然合理的、天然向善的。要让他们逐步学会对各种各样的现存事实作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如在《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中的“白色垃圾”等。我们认为这种价值辨析、价值选择的意识、思维方式和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也是本课程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这样做,也使我们能把事实的教育与价值教育结合在一起。
四、教学建议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 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新-课-标-第-一-网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
【品社教研计划】推荐阅读:
英语教研组教研计划工作计划01-09
体育教研组教研计划11-02
历史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10-26
学期教研计划07-14
小学教研计划08-31
教研计划 春季11-06
二下教研计划11-14
中职教研计划01-03
秋季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计划09-14
学校实验教研计划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