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共11篇)(共11篇)
1.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篇一
贵州省清镇至织金公路土建工程施工
第七合同段
(YK44+140-K51+700)
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厦蓉高速贵州境 清镇至织金段第七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降低公司的财产在自然灾害中所受的损失,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污染,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工程施工区域发生的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事故或事件。
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3)、依靠员工,充分发挥职工群众抗灾救灾的作用。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1、项目部成立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 组
长:崔喜友 副组长:宁亚军
组
员:李双龙
宋国军
宋伟民
戚克利
李万军
刘洪宇
应急工作组下设内外联络组、现场人员救护组、现场财产抢救组和疏导警戒组,应急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保卫部,负责应急相关的日常工作。
2、职责
1)、应急组长负责保障事故救援和应急培训演练所需的经费;负责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的总策划与指挥工作。2)、组长负责组织应急计划的演练,并在事故发生时执行总指挥的决策。
3)、应急救灾领导小组成员按各自的职责分工承担相应任务,负责日常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准备的培训,在事故发生时参加应急救援。
3、应急准备与响应
1、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1)、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施工区域做出灾情预警。
2)、根据灾情预警,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项目部应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2、灾情信息管理
1)、对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人员受灾情况、房屋倒塌等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告。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灾情初报。对公司经营或施工区域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当地(市级)民政部门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
3)、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4)、灾情核报。在灾情稳定后,公司(项目部)积极协助当地民政部门进行灾情数据搜集,核定灾情。
三、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1、在项目部施工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或需紧急转移安置时。
3、当地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灾害发生后,项目部要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相关层级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做好受灾职工紧急转移工作,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及时掌握、做好灾害监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职工生命和财产损失。
四、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及响应终止
1、在项目部工程施工区域内,发生灾情后24小时内,项目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职工,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各工区的救助能力和需求,指导开展救灾工作,调拨救灾款物。
2、在施工工地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按照当地政府决定终止响应。
3、信息发布
4、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灾情,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5、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抗灾救灾的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
6、灾情稳定后,立即组织灾情统计,建立因灾倒塌房屋等财产损失台账。在灾情稳定后10日内灾害损失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和 当地政府民政部。
五、应急资源
1、经费保障
项目部落实对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经费,建立应急经费快速拨付机制.2、物资准备
1)、项目部建立处置自然灾害的物资和应急能力储备。2)、公司物资部制订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提出应急物资储备计划,落实物资储备,财务部门负责落实物资储备费用。物资储备种类包括:救助设备和器材和应急设施。3)发生自然灾害时,项目部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整合各部门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和储备库。
3、控制要求 1)、项目部建立救援预备队伍, 每年组织一次救援预备队伍培训,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灾害多发地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项目所在地应适时地组织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充分发挥应急作用。
3)、大力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职工的防灾减灾意识。
4、名词术语解释
1)、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3)、灾情预警:指根据气象、水文、海洋、地震、国土等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作出分析、评估和预警。
2.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篇二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威胁, 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比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 超过18万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还有300多万人受灾, 包括140万人丧失生计来源[1];2008年中国国内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752亿元, 因低温冷冻和冰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5亿元, 地质灾害2.7万起。仅四川汶川“5·12”8.0级地震, 就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元;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4]。致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国家安全稳定遭遇重大挑战。
如何防止公共危机事件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如何在危机发生后减少危机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如何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 如何尽快扭转危机状态, 如何进行危机后重建等, 都是危机和应急管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 国家全面加强了应急体系的建设工作,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 其中应急预案可以说是“一案三制”的核心, 是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的集中体现、是应急处置的根本依据、是日常应急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就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困惑做一些理论方面的探讨。
为表述方便, 本文给出一些概念的定义, 这些定义本身不一定精确, 也不一定充分, 甚至不够严谨。本文的目的不是要给出概念的统一定义, 而是对文中用到的这些概念进行限制和封闭, 以便其自成体系。这些概念仅在本文中使用, 与其他类似概念不相冲突。
本文思想只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理论探讨, 属于学术研究和争鸣范畴, 不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体系建设遵循国家标准、规范和要求。
2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理论指导, 认识不够统一
当前认识上的不统一具体表现在:一是应急预案与工作方案相混淆;二是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工作与业务处置工作相混淆;三是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体系的关系区分不够清晰;四是对应急预案间的关系理解存在偏差;五是在应急预案分类上存在疑惑。
2.2 应急预案体系内外衔接不足
主要表现在各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体系与外部政府、社会应急预案体系衔接不足;单位应急预案体系与单位内部各部门、下级单位、分支机构的应急预案体系衔接不足;应急预案体系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的应对应急预案体系衔接不足, 覆盖不够。应急预案体系之间衔接不足的重要原因大多是没有找准衔接的着力点。
2.3 平战结合转换不协调
当前, 大多还未认识到应急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正常危机防控体系, 是一种持续检测、持续改进、平时培训演练、战时自动转换的运作和管理体系。
2.4 科研和实际工作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当前, 科研和工作思路往往局限在内部, 往往忽视大的背景与外部联系, 看问题往往局部化和形式化, 往往忽略事物运动发展、局部与全局相互转化的关系、没有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和处理问题。
3 概念与定义
3.1 社会实体
具有一定的可支配资源 (人、财、物) , 具有明确的管辖范围界定, 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内部具有机构和制度保证其运行的社会组织称为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具有多层嵌套性, 其内部也可以有实体, 称为子实体。比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国家是最大的社会实体,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以及其下属单位和部门等都是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的概念是对具体社会单位、部门、组织等的抽象, 目的是为了使论述更具一般性和准确性。
3.2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主要是指对一个社会实体应急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从而保障其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和高效运行。也可以说应急管理是社会实体危机防控网的建立和管理。
3.3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是危机发生时或者危机风险较大时, 应急体系对危机要素的主动干预, 从而尽快解除风险和危机的过程。
3.4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对危机事件防控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描述文件, 应急预案经批准生效后具备法规制度效力。
应急预案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如按适用对象来分类, 可以分为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处置主体来分类, 可以分为社会实体应急预案和子实体应急预案, 相对于子实体应急预案, 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也可以称为全局应急预案, 相对于社会实体应急预案, 子实体应急预案也可称为局部应急预案或部门应急预案;按预案作用来分类, 可以分为环境应对应急预案、目标业务处置应急预案和外部协同应急预案等。
3.5 总体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是用来应对和处置社会实体面临的所有危机情况、所有危机侧面和所有危机环节的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社会实体的全局性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虽然普适性强, 但针对性不足。对于重要事件、重要环节和重要侧面, 一般要有其他专门预案的辅助, 以提高针对性。
3.6 专项应急预案
针对某一个 (一次) 、某一种、某一类危机事件或者危机事件某一重要环节、重要侧面的应急预案是专项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也是社会实体的全局性应急预案。
3.7 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预案是社会实体层面全局预案的协同预案, 是局部预案, 其作用范围仅限于部门内部, 部门应急预案需要考虑与全局预案协同, 是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
4 应急预案体系要素分析
4.1 应急预案性质解析
应急预案对应单次、一种、一类、或全部危机事件, 在预案执行时要制定方案。为所有危机情况提供基本应对的预案是总体预案, 为一类或一种危机提供应对措施的预案是专项预案。
应急预案是处理危机事件措施完整的、封闭的描述。相同的一个危机事件, 对国家来说是一件事、对国家部门来说, 也是一件事, 对国家各企事业单位来说同样都是各自的一件事, 只不过关注危机事件的方面或方向不同, 因此各自有不同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本身是有层次的, 诸如应急处置原则、组织体制设置和运行机制的建立、资源和信息保障、内部的规定、处置程序和处置方案等。但预案并没有因为行政的上下级关系而形成层次关系或上下级别关系。
预案具备关联性, 全局预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与多个部门 (局部) 预案关联, 甚至全局预案之间也具有关联性, 应急预案关联并非应急预案对应。在这里, 全局与局部也是相对的。
应急预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非正常情况下全局关系和资源的协调问题, 而不是局部具体工作。
从本质上来说, 国家级预案与社区、乡村级预案, 形式要件本质上没有区别, 只不过国家级预案的原则性较强, 村级预案程序性较强, 但国家级的应急预案也应该有应急程序, 应急程序属于保密信息文件, 不能公开, 村级预案也应该有原则规定, 但比较简单。
4.2 总体应急预案设置
一个社会实体, 在实体内部有相对独立的部门分工, 为加强危机情况下应急协作, 应建立实体层面 (相对于部门) 的应急预案。实体层面应急预案, 以实体内部视角看, 属于全局应急预案。若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如果专项应急预案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危机情况, 则应建立总体应急预案。
4.3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 是实际执行部门 (班组) 的部门应急预案, 是局部应急预案, 是现场工作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是在特定的现场工作出现紧急事态的情况下, 如何处置问题的应急预案, 偏重于资源和方案准备, 一旦紧急事件发生, 解决如何报告、如何申请救援和自救、抢修、维护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与现场工作方案或现场施工方案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随特定工作的不同而不同, 具有一定的体系完整性和稳定性。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非基层单位所特有, 在国家层面也应有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比如国家层面的出国访问、考察等活动, 也应有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4.4 危机事件 (突发事件) 与应急预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应一个危机事件, 不同的实体可能要同时按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比如大地震灾害, 国家要按国家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各部委等要按各自的部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若发生大面积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 国家电网公司要按公司大面积停电预案 (国家部门协同预案) 启动应急响应, 涉事的网省电力公司、地市 (县) 供电公司也要按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同一个社会实体除了按主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外, 也可能在不同的环节或侧面按支持预案启动一些支持性的应急响应, 如信息发布, 医疗卫生支持服务等。
4.5 专项应急预案分类解析
在社会实体层面专项预案中有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 其中包括气象灾害处置应急预案、地震地质等灾害处置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偏重于灾害的持续监视与预警, 次生灾害的监视与分析, 物资、装备、人员队伍如何准备和如何调度的分析, 如何与国家、政府的联动, 与社会支援合作等。总之, 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是为社会实体业务类应急预案服务的。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和社会实体业务类应急预案、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社会安全与影响类应急预案并列的应急预案。虽然灾害和事故有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灾害类应急预案与事故类应急预案并非因果关系的预案。
4.6 对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理解
涉外机构、单位和人员是社会实体的下属单位和员工, 可能会遇到比国内更加复杂的环境和问题, 涉外单位与社会实体国内的下属单位一样有自己的应急预案子体系, 处理相应的突发性危机事件。社会实体层面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是处理涉外机构、单位和人员难以协调处理的问题, 比如申请国家间交涉、申请国家救助, 国际资金筹措, 国际间协同等;同时也规定涉外机构、单位和个人在危机情况下, 如何与社会实体进行信息报送, 社会实体各部门如何协同、协助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等。
4.7 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体系的关系
由于预测、预防和预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为反映这一实际情况, 社会实体应急体系中可以单独规定一个预警状态变量, 分为红、橙、黄、绿四个等级, 其中, 绿色为正常监控状态 (此处的“控制”特指风险控制) , 黄色为应急值班关注状态, 橙色为实体全局范围提醒状态, 红色为动员准备状态, 也就是应急预警启动状态。该状态应是应急体系的一个标志性旗帜, 是应急预案开始发挥作用的一把标尺。该状态可能来源于应急监测, 也可能来源于国家和政府指令。该预警状态属于应急体系, 是应急体系协调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的信号灯和结合点。
应急预案中的预警启动, 应该对应应急体系中的预警状态, 而预警级别是应急资源动员准备的参量, 级别越高, 动员规模越大, 损耗越高。因此应急级别的确定应具有科学的方法, 与实际情况相符。
5 应急预案体系模型
5.1 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模型
科学应急预案体系的一个基本标准应该是能够做到全覆盖, 亦即:“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因此, 应急预案体系在纵向上应该覆盖社会实体和实体中的各部门, 横向上应该覆盖社会实体生存的自然、社会甚至国际环境、社会实体本身、国家以及其他社会实体的协同等。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目标处置应急预案体现社会实体危机处置的目标, 是社会实体的全局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现为实现社会实体的目标需要部门协同, 是局部应急预案;环境应对应急预案体现社会实体为实现目标需要做的适应与调整, 这里,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甚至国际环境, 环境应对应急预案可以是全局专项预案, 也可以是局部部门预案;协同应急预案是社会实体与国家、社会协同的应急预案, 是实现国家和社会更大的目标或者更好地实现自身目标的应急预案, 体现社会实体的社会责任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协同应急预案可以是全局预案也可以是局部预案。
对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模型、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预案的理解, 需要以不同的视角相对地进行分析和处理。比如国家电网公司的“国家电网公司大面积停电协同预案”在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中是全局专项应急预案, 但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中是部门协同应急预案。这里, “国家电网公司大面积停电协同预案”不是“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是国家层面的专项应急预案。“国家电网公司大面积停电协同预案”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中是专项应急预案, 是全局预案, 是国家电网公司与国家协同的协同预案, 但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中又是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中的部门预案, 是局部预案。
在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也应考虑应急预案的体系性, 目标处置应急预案和其他配合系统应急预案要统筹考虑。
简单的情况下, 目标处置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环境应对应急预案、协同应急预案可以统一到目标处置应急预案中。
5.2 社会实体间应急预案体系
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是国家社会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为国家层面应急预案体系间关联关系, 其它各级社会实体以及社会实体内部的子实体的应急预案体系关联关系与国家层面应急预案体系间关系相似。各社会实体有自己应急预案体系, 各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之间通过协同预案相互关联。
6 应急预案体系模型扩展方法
6.1 整体性嵌入
整体性嵌入是指子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通过检查、协调和备案等与上一级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相结合的操作。通过整体性嵌入, 使得上级应急预案体系的作用范围自然延伸到下一级应急预案体系边界。
6.2 扩张式增生
扩张式增生是指社会实体根据自己面临的特定目标和风险针对性地增加和完善社会实体层面专项应急预案。通过扩张性增生, 使得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善, 应对各种危机情况更加从容。
6.3 自相似复制
自相似复制是指下级社会实体可以上级社会实体应急预案体系为模板建立自己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自相似复制, 使得应急预案体系覆盖社会实体的每一个分支, 建立社会实体、国家甚至全球的危机防控网。
7 结论
以基本应急预案体系模型来构建应急预案体系的方法是可行的。一般来说, 一个社会实体通过总体应急预案、环境应对预案和社会协同预案就可以建立其基本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应急预案体系的扩展方法可以建立跨行业、跨地域甚至跨国社会实体的复杂的应急预案体系。
“相对”方法, 也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 是研究和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可行的方法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和研究需要有“相对”的思想方法, 即使局部的问题也需要放在全局的背景下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比如以国家的视点看,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就是一个点, 是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的一个点;以国家电网公司的视点看, 网省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也是一个点;以网省公司的视点看, 地市 (县) 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也是一个点。但若地市公司以其自身为视点, 则地市公司就是一个体系, 其他层次单位依然。因此, 以“相对”思想为基础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论, 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点线面”, 能够正确研究和理解应急预案体系。
摘要:基于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需要以及各类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的现实, 国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反思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混乱和偏差, 指出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与困难;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从基础概念出发分析了应急预案体系各要素的内涵, 理清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模型及其扩展方法, 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寻求理论依据。另外, 文章还在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论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其研究成果可为应急与安全领域研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方法论
参考文献
[1]秘书长报告.印度洋海啸灾难后加强紧急救援、重建、恢复和预防工作报告.2007年7月2日-27日日内瓦联合国大会
[2]会议正式记录.2001年10月4日纽约联合国大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年度统计公告
[5]U.S.-Canada Power System Outage Task Force.Final Report on the August14, 2003Black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6]田世明, 等.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对策研究[J].电网技术, 2007, 31 (24) :22~27TIAN Shi-ming, et al.Study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Counter-measures of Electric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7, 31 (24) :22~27
[7]田世明, 等.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电网技术, 2007, 32 (1) :26~30TIAN Shi-ming, et al.Study of Electric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tfor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7, 32 (1) :26~30
[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9]林鸿潮.回顾雪灾与反思公共应急体系的“一案三制”.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9期:72~76
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三
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映能力和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司员工的安全,维护公司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和财产受灾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造成社会和公司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应急救助反应。
二、组织机构,主要职责
1、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救灾工作。组长:何宝元 副组长:植建群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鸿
成员:候晓红、张佳、何洪、姜新国、郑燕平、张勇、周伟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3、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公司专、兼职安全员以及从业人员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工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的应急储备,强化管理,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5、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采取一切必须的手段,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灾后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7、领导小组下设通讯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援组。
①通讯联络组:
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受灾情况。
②警戒组:
负责组织应急安全队员有序疏散人员,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
③抢险救援组:
负责对受伤害的人员实施就地抢救,减少不必要的伤
亡,把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驾驶员、押运员和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利解。要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司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组织管理
公司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公司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严格制定、评估、完善我公司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机制。汇总和收集公司自然灾害事故的情况,并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预防能力和意识。
4、公司安委会要检查、督促各部、室、办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公司员工和其他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公司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开展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公司员工的疏散转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实加固好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灾害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学习活动。
7、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公司消防责任制度。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主动和相关部门建立联系。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上报,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确保通信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公司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八、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我公司实际,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应急器材落实,以最快的、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公司员工、从业人员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所有在场领导和人员参加公司 的救援和疏导。
3、公司要组织各部、室、办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场所的所有人员,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而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人员情绪,并引导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公司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贪恋财物、迅速离开现场,听从组长指挥,互相照顾,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5、发出应急信号后,应打开公司所有撤离大门,立即确保应急通道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电话119、110报警外,要迅速报告公司安全部、公司领导。领导应立即指挥员工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拨打110、119报警电话,并报告公司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人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接到报警时,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并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指定位置。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发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4.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四
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和市武装部、公安局、市武警中队主要领导任副主任,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市应急委成员单位主要有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等有关单位。市应急委下设应急办公室,主要负责灾害工作预警信息的收集、传达、上报和应急工作。
二、灾前预防的各项准备工作
(1)根据平顶山市政府的预警信息,应急委已下达了关于做好恶劣天气预防工作的通知,责成各单位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根据各自的职责抓紧时间准备各类应急物资。
(2)市气象局做好天气预测预警工作,并及时上报市应急办公室。
(3)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民政局要备足抗灾救灾物资,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及时发放食品、棉衣被和取暖等物资,确保群众安全过冬。
(4)教育局要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
(5)交通局要做好因恶劣天气滞留旅客和司乘人员的吃饭、饮水、保暖、医疗等服务工作。
(6)卫生局要针对天气多变、气温起伏大等情况,做好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
(7)商务局和市场发展中心要组织好市场供应,积极组织货源,做好应急储备,确保粮、油、肉、蛋、菜、奶等物资供应。
(8)发改委、物价局要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供给。
(9)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公安局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除雪除冰防滑。交通运输局要合理配置资源,突出恶劣天气的疏导,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公安局要安排足够警力疏导交通、维持秩序。
(10)旅游局要加强对旅游景点的安全检查和管理。
(11)安监局要抓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坚决杜绝违规违法生产;加强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管理;加大对特殊场所的安全检查。
(12)电力、通信部门要加大巡线检查力度,确保畅通无阻。
(13)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农业局要严密防范大风降温和强雪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及时采取小麦增温保墒措施,做好保温防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家牧业灾害损失。
(14)各单位要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紧急情况下要亲临一线,现场指挥,把各项防范应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各单位要挑选精兵强将,随时待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三、预测预警信息收集及信息的发布
气象局对近期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监测预报,根据等级不同及时上报市应急办,市应急办综合分析汇总后上报主要领导,并根据情况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手机短信、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组织人员入户进行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灾前的各项工作,有效地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四、预防措施
(1)指挥、协调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应急处置力量进入应急状态,调集、征用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
(2)根据事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好启动专项应急预案的准备。
(3)划定警戒区域并采取必要管制措施,向公众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
(4)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和部门给予支援。
五、应急对策
境内发生大风和强降雪天气后,市应急办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提出具体应急处置意见报市应急委,必要时同时上报常务副市长、市长以及其他领导。市应急委综合市应急办、各单位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对策:
(1)市人民政府作出具体的处置指示;责成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派出工作组、有关单位负责人赶赴事发地进行指导和督促。
(3)调集专业处置力量和抢险救援物资增援,必要时请武警部队和预备役给予支援。
(4)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赴事发地,靠前指挥。必要时,市长亲临一线指挥。
(5)批准启动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立即开始动作。未设立专应急指挥机构的,由市应急委或分管副市长负责组织指挥,必要时可成立临时应急指挥机构。
(6)及时向平顶山市政府报告。必要时,请求平顶山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担任指挥长的市长或分管副市长应迅速了解事件基本情况和先期处置情况,组织相关单位按预案要求研究部署各种行动方案,责成各有关单位和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保障物资到位。
六、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工作实行市、乡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三级联动,参加应急处置的单位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自觉按受统一指挥调遣,积极展开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1)综合协调:由市应急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有关情况和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协助现场指挥部领导协调各项处置工作。
(2)抢险求援:由公安、武警、交通、城建、民政、农业、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负责,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求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根据需要,随时调遣后续处置和增援队伍。
(3)医疗救护:由卫生、畜牧等部门负责,开展对人畜的救助。
(4)交通管制:由公安、交通等部门负责,确保运输畅通。
(5)人员疏散和安置:由民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员紧急疏散和安置工作,保证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
(6)社会动员:由市应急委员会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志愿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7)物资和经费保障: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负责调集或征用国家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应急物资、设备、房屋、场地等。
(8)应急通信:由通信主管部门组织协调通信保障工作,确保现场通信畅通。
(9)生活保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等负责应急工作人员必需的食宿等生活保障工作。
(10)新闻媒体报道:新闻媒体部门,适时向外发布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同是向公众做好自救防护等知识宣传。
七、应急结束
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确认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消除后,可向市应急委提出结束应急的报告。市应急委综合各方面意见,作出终止专项应急预案的指令,宣布应急结束。必要时,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应急终止消息。
八、后期处置
(1)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相关单位迅速对各辖区内受灾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定安置方案,妥善进行安置,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对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和抚恤。
(3)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对征收或征用的房屋等应急物资和设备予以归还,不能及时归还或造成损坏的,当依照法律规定予以补偿。财政部门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
(4)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相关单位要做好核实、统计和上报灾情、管理、拨发救灾款物等工作。
(5)民政部门负责协调、组织救灾捐助工作和捐赠款物的分配、调拨。
5.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篇五
1.目标任务 1.1制定目的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上。本预案与《港口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相衔接。1.2.适用范围
凡在本村内发生的旱灾(干热风灾害),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2.基本情况
2.1本村辖区内有30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249户3674人,五保户30户,低保户68户,残疾家庭168户,优抚家庭8户,危房18户。耕地总面积26000亩左右(其中水田4000多亩,旱田3000多亩,山坡地6000多亩,林地12000多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
2.2境内有河流2条,水库2座。
2.3道路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供气、水利等基础设施分布广泛。
2.4辖区内有工厂6家(其中化工厂2个、危险品生产厂家2个),具体分布五磁。3.灾害风险
3.1有水库2座,如发生洪涝灾害,需转移安置250户700多人;将造成1000多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700多亩,旱地300亩左右。
3.3流经本村的河流2条,如发生洪涝灾害,需转移安置278户800多人;将造成1300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1000亩,旱地300亩。
3.4如企业发生突发性事件,境内需要转移安置共170户500人。3.5其他灾害风险情况 4.启动条件
4.1本村范围内,发生旱灾(干热风灾害),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其它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本预案:
(1)因灾死亡1人以上;
(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50人以上;(3)因灾饮水困难人口50人以上;(4)因灾倒塌房屋5间以上;
(5)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人员死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人以上或捯损房屋5间以上。4.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飞机场、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4.3上级决定睥其他事项。5.救灾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指挥机构由村两委成员及妇联、民兵、共青团负责人组成。总指挥:陈贤友 副指挥:叶宏平
指挥机构下设:综合、信息、抢险、巡逻、保障组。在多个自然村,设立分指挥部,由村两委人员组成。工作职责:
综合组: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工作。6.应急准备
6.1应急避难安置点准备。
本村有3个集中避难安置点,可安置100户350人,150户400人需到镇避灾安置中心安置。6.2物资准备。
(1)灾害发生前,村要及时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2)灾民本人也要储备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
(3)村要在灾前与本地生活用品零售点预先身份证、签订供货协议。保证受灾时群众的食品和生活必须用品能够及时供应。
(4)物资不足时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解决。
6.3救灾装备准备
村要准备必要的救灾车辆、电话、救灾抢险工具,简易通信器材等。6.4人员准备。
(1)组织灾害信息员、民兵、预备役等人员,成立应急救援突击队、治安联防队、应急帮扶队,各队定好分工,积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2)培育和发展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6.5加强宣传。
利用村广播站、板报、图片展和村干部演讲等方式宣传应急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增强广大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7.灾害预警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区域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并及时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向广大居民通报预警信息。
8、信息报送
灾害发生后,村指挥部要及时上报各时段、各地域的受灾情况,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主。上报灾情分初报、续报和核报,初报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1小时。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村每天8小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本辖区24时的灾情向镇上报。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灾情稳定后,村要及时核定灾情向镇上报。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灾情稳定后,村要及时核定灾情向镇报告。对于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倒损房屋情况,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因灾倒房户台帐》和《冬春因灾生活因难政府救济人口台帐》,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靠依据。
信息传递通过行政命令下达转移安置指令时,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话、广播、电视、短信、农民信箱等方式进行传递。市→镇→村→组→户(自上而下)临灾紧急转移安置和灾情信息传递为:
户←→组←→村(←→镇←→市)、镇双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由镇上报到市] 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了布信息时,也可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容易识别的信号,如市、敲锣报警等。
9.应急响应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镇政府为主。灾害发生后,村根据灾情,按照分工,启动救灾救助应急预案,顶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抗灾救灾、灾害监测、灾情核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灾害损失情况启动应急响应。
(1)本村内,发生旱灾(干热风灾害),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其它灾害;
(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上级决定睥其他事项。9.1启动程序
村灾情发生后,由村主任决定启动应急响应。9.2响应措施
(1)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决定救灾应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救灾工作任务。
(2)及时动员和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处所,抢救伤病员,安抚遇难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确保灾区稳定上。
(3)避难场所划定。后青6组~11组共6个自然村在原后青小学及原后青村委会安置,180户500多人。特别是做好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3户3人,低保户7户16人,残疾家庭8户21人,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2户2人。
(5)转移线路及方式。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睥路线转移。①需转移安置到镇避灾安置场所的,在后青轮窑一厂集中乘车前往。②需转移安置到村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③分散到村民或朋友家中投亲靠友安置的,自行前往。9.3响应结束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村主任决定终止应急响应。10.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0.1灾后救助
受灾影响,冬令、春荒期间部分受灾群众出现口粮短缺等生活困难时,各村小组应在全面核查灾情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安排方案,并组织实施。10.1.1灾情调查及报告
各村小组每年按规定调查、报告因灾造成的冬令、春荒期间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并由村审核、上报。
10.1.2救助方案制定
各村负责制定本辖区的冬令、春荒期间救助工作方案,逐级上报。灾情严重,村应及时申请上级的自然灾害救济补助经费,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令,春荒期间受灾群众吃饭、穿衣、盖被等基本生活困难,主要是解决口粮问题。10.1.3救助方案实施
村负责具体实施本区域的救助工作。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对确需政府救济的灾民,由村统一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济金。在救助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区别情况,统筹安排,确保重点为。对有自救能力的,开展互助互济,通过发展生产和组织劳务输出等措施,增强自救和抗灾能力。对缺粮又缺钱的贫困受灾群众,及时给予政府救济。通过开展社会捐赠、对口支援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10.1.4救助措施
村要积极落实对受灾贫困户的以工代赈、灾欠减免等优惠政策。10.2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由村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
(1)组织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村立即组织灾情核定向上汇报,建立《因灾倒房户台账》。要在灾情稳定后4日内将本辖区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镇政府。
(2)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灾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
(3)根据村需恢复重建情况,结合灾情核查和上级拨款情况,专项用于灾民倒房恢复重建。(4)村卫生所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11.附录
11.1本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1.2本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1.3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11.4灾害信息员职业标准和制度。
6.公路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六
公路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运营单位公司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高速公路正常通行条件。1.2 编制依据
依据《北京市高速公路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公司的相关要求,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路因自然灾害造成高速公路交通堵塞、中断的应急抢通和安全运营工作。主要包括:台风、冰雹、沙尘暴、地震、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畅通的情况。1.4 工作原则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灵敏、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做到应急处置迅速、准确和有效。2 组织体系 2.1 应急机构及职责
预案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办公室主任由综合部负责人兼任。应急办电话:010-*****。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是自然灾害条件下应急保畅办事机构,指导在自然灾害条件下应急保畅体系建设;负责分析处理现场应急指挥组报送来的信息,向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负责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意见,向有关部门报送事件动态信息。2.3 现场处置机构及职责
2.3.1 公司所属收费站成立自然灾害条件下应急保畅指挥组,组长由站长担任,副组长由班长担任,成员由收费站管理人员组成,负责自然灾害条件下应急保畅相关工作。
2.3.2 养护部成立自然灾害条件下应急抢险小分队,养护部经理任队长,施工单位负责人任副队长,养护部成员和施工单位人员为成员。应急抢险小分队在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承担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
2.3.3 应急保畅指挥组与抢险小分队职责:
2.3.3.1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上下信息畅通,值班要明确值班领导和有关值班人员,明确值班职责。
2.3.3.2 应急抢险小分队提前做好应急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和除雪抗灾物资的储备工作,以及外协单位设备及人员的落实。2.3.3.3 自然灾害发生前,应急抢险小分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可能发生的灾害程度,预先落实人员、设备、车辆、工具,同时落实急需物资供应渠道。
预案
3.3.1.2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道路堵塞的时间、地点;道路堵塞情况的初步估计;采取的措施;是否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处理等有关事宜。3.3.2 应急响应工作要求与措施
3.3.2.1 在自然灾害来临前,应急救援抢险小分队准备充足的应急人员、物资和设备,做到“三落实”。
3.3.2.2 与相邻高速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以便遇有自然灾害时能够及时调拨应急抢险物资和设备,以最快速度排除险情,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3.3.2.3 在自然灾害来临前,应急救援抢险小分队要对公路主体、桥涵构造物及其它附属设施进行全面、认真检查,重点是对排水系统、路基边坡防护、构造物基础埋深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抢修。
3.3.2.4 加强沿线薄弱地段巡查力度,以便及时发现险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3.3.2.5 应急救援抢险小分队要积极组织必要的专用物资,为承担应急保障队伍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车辆交通运输工具。3.3.2.6 对于虽受自然灾害影响但尚具备通行条件的高速公路,要加强协作配合,可与交管部门协调采取警车带道、间断放行、限量限速等措施,保证交通通畅;对确需采取封闭高速公路措施的,要提前以交通标志牌提示、信息板提示等方式及时向社会预告,做好交通分流疏导工作。
预案
4.1.2 应急救援抢险小分队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公路的设施运行安全。
4.1.3 应急救援抢险小分队应参加业务培训,对高速公路设施情况熟悉,有专业技术,在现场指挥领导下有序地执行所承担的职责。4.2 物资保障
4.2.1 必须确保应急救援抢险小分队具备的应急车辆、工具、材料和通讯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
4.2.2 如出现物资不足情况,施工单位立即联系外协单位进场支援,必要时应急领导小组可统一调配予以支援。4.3 资金保障
包括资金来源和管理等。应保证固定的应急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及时启用。5 监督管理 5.1 预案演练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应急救援抢险小分队对本预案进行学习、演练,了解自然灾害的安全常识、各自的职责、应急常识,增强应对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处置能力。5.2 责任追究
7.小学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七
一、总则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洪涝、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自然灾害应急机构
1.成立校园自然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
组长:Z(校 长)
副组长:Z(副校长)
成员:Z
工作人员:值班教师和其他所有教职工
三、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任务
1、任何人员发现灾情后,要敢于承担责任,首先做到及时控制险情,并立即报告组长或副组长。
2、组长或副组长接到报告后,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向教体局汇报灾情和救助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处理校应急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和日常事务。
3、到场人员必须听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4、由组长或副组长联系民政局,做好救灾物资的登记、收集、保管和分配工作。
5、负责灾后防疫和校园卫生整治工作,指定人员联系防疫部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6、落实灾后校园各项安全规范和措施,总务处监督检查灾后学校饮水,食品卫生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报组长或副组长。
7、组长或副组长组织教职工做好校园灾后该做的工作。
8、保障救灾信息畅通,做好救灾宣传,加强灾后值班纪律。
四、灾情报告
校救灾办应密切注意气象、地震和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灾情预警。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校救灾办必须立即向教体局和县救灾办报告有关情况,启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
五、灾害救助应急反应
1、救助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工作事宜。
2、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3.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Z小学安全领导小组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灾方针,共同做好本系统防自然灾害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小学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生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组织机构:
成立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高君
副组长:叶 枫、龚建兰
组 员:丁春华、张冬林、张开明、周文浩、曹国珍、翟金茂、李立勇、周方平
三、防灾领导小组职责
1、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部署校园台风、暴雨、寒冷、山体滑坡、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组织师生学习掌握台风、暴雨、山体滑坡、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预防和自救知识。
4、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课室、地下排水管道、配电房、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5、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
四、防灾应急方案
1、教育师生,做好疏散撤离学生工作和转移保护学校贵重物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每学年进行疏散撤离演习一次。
2、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3、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4、在发生灾害时,后勤人员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体育设施,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
5、各班主任负责关好室内门窗。电脑室的老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内电脑总电源的开关。
6、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7、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8.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大全] 篇八
一、主要依据和工作原则
为建立健全我校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广大师生的生命和校园财产损失,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按照“以人为本、依法处置;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应急联动、群防群控”的工作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处置范围
学校受台风、暴雨洪水、暴风雪、高温严寒、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学校师生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轻伤和学校财产受到较大损失或对学校财产损失产生严重威胁的事件,都在本预案处置范围内。对于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由上级政府应急处置机构负责处置,不在本预案处置范围内。
三、职责任务
9.自然灾害安全应急预案 篇九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大雪、洪涝、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助反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生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领导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救灾领导小组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如下:
由主管院长担任总指挥,净月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副总指挥,副主任担任各组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部门成员担任组员。下设救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地点设在综合管理科。
三、紧急工作
(一)及时向市教育局汇报灾情和救助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处理校救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和日常事务。
(二)联系区民政局,做好救灾物资的登记、收集、保管和分配工作。
(三)负责灾后防疫和校园卫生整治工作,联系防疫部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四)落实灾后校园各项安全规范和措施,监督检查灾后学校饮水,食品卫生工作。
(五)做好危困教职工的救助和校园灾后重建工作。
(六)保障救灾信息畅通,做好救灾宣传,加强灾后值班纪律。
四、灾情报告
应密切注意气象、地震和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灾情预警。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总务处必须立即向市教育局和区救灾办报告有关情况,启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
五、应急反应
(一)救助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工作事宜。
(二)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三)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六、防灾制度
(一)保卫处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课室、地下排水管道、配电房、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二)保卫处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全校二千多名师生,做好疏散撤离学生工作和转移保护学校贵重物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每学期进行疏散撤离演习一次。
(三)办公室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四)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五)在发生灾害时,后勤人员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和衣盆摔落伤人。
(六)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负责关好室内门窗。电脑室的老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内电脑总电源的开关。
(七)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八)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10.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十
为了提高我校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冰雹及暴雨(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情况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组 长:万季权
副组长:鱼小龙 曹永红 段英俊
成 员:高 强 樊永昌 王德锁 魏东江 陈荣瑞 李宏斌 陈孝军
何斌社 郭 婷 张鹏亮 魏宝江 王彦博 毛建英 曹继平
杨 超 任 云 杨 荣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且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等建筑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师生员工疏散演练。
4、增加投入,切实加强易发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上下学。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且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且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故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启动响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1、学校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学校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上课的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规定路线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任课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疏散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且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打开所有大门,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且报告学校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除外)、电源。
8、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急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八、责任追究
11.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十一
为保证我镇在遭受洪涝旱灾、龙卷风、台风、破坏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在区卫生局及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能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医疗救治、药品供应、卫生防疫、疫情监测等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区卫生局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领导小组: 组 长:蒋仁贵
副组长:汪汝宏
吴仁军
成 员:赵朋美 王兆秀
李中存
吴
然
医疗救治组 第一小组 组 长:李中存
成 员:程瑞明 袁安花
袁小玲 第二小组 组 长:陈德清
成 员:赵奇明
杨玉云 张红秀 卫生防疫组 组
长:吴
然
成员:蒋国善
江
岭
卞亚红
应急工作由主要领导负责,一旦发生灾情时调动本单位全体职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灾情、疫情和灾民健康状况等救灾防病信息的收集、报告、分析和反馈工作,并成立医疗卫生小分队,配备必要的药械,深入灾区第一线,满足灾区群众的防病治病需求。救治队实行队长负责制,服从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应急演练、物资储备等工作;自然灾害发生时,医疗单位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防保人员负责传染病控制、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工作,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组织村卫生防疫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和拉练工作。
二、抓住重点环节,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一)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广播及黑板报,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高密度、广覆盖、多反复”地宣传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因地制宜地把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防治措施和卫生知识教给群众,重点宣传环境清理、饮水、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和饮用水消毒、环境消毒等具体方法,促使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充分发挥基层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发动基层卫生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明确职责,分片负责,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把饮用水消毒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保证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水的安全
卫生。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受灾后最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和一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易造成环境、饮水和某些食物的污染,我院全体职工要积极配合镇有关部分部门,大力开展以环境清理消毒、消灭蚊蝇鼠害、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卫生状况,降低蚊、蝇、鼠密度,严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四)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控制工作。灾情发生时,根据区卫生局统一部署,实行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疫情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强化对重点人群及流行因素的监测,及时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趁势,为制定对策、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季节性传染病发生规律,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和发展,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疫情监测,防止疫情的交叉传播。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推荐阅读:
××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0-02
设施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07-07
学校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06-25
高考期间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09-28
风雨坛街道办事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07-06
企业自然灾害专项预案09-08
突发性自然灾害预案10-28
农业自然灾害应急措施09-17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若干思考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