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猫》第一课时教案

2024-06-22

15、《猫》第一课时教案(精选5篇)

1.15、《猫》第一课时教案 篇一

15.《猫》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上课之前,先跟老师聊聊谁家里养了猫或和猫接触过,你觉得猫是什么样的?(生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猫》的文章(板书课题)。

2.让我们响亮地读一读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喜欢动物,喜欢养花种草,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5课,自由地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①刚才看到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请看屏幕。这是要求会认的生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拼读)正音:指导读准后鼻音。(集体拼读)。

②这是要求会写的生字,你们会读吗?男生拼读第一行,女生拼读第二行。比一比,是男生读得准还是女生读得准。男生请准备„„

③现在去掉拼音,你们还记得怎么读吗?第一组读第一个,第二组读第二个,第三组读第三个,轮着读,明白了吗?第一组准备„„

3.(本课有几个多音字,不注意的话容易读错,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记一记。齐读。)

②(集体读的时候没有问题,不知道个别读的时候还能不能读准。这有三组词语,请三个同学来读一读。你读第一组,你读第二组,你读第三组,在读词语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标有拼音的字。重点指导“屏息凝视”“暖和”“枝折花落”。)

4.①词语读准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要求写的生字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些字最容易写错,说出来提醒同学们。你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有什么好方法?

②请同学读读这两个生字。师在黑板田字格里范写这两个生字。“凭”上面的最后一横比上一横短,“贪”上半部分是“今”不要写成“令”。(拿生字本书写生字,适时提醒学生坐姿,注意写字的姿势)

③谁愿意展示你写的字给同学们看?谁来评价这位同学写的生字如何? 5.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同学们应该更加有信心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我们分组来读一读,第一组读第一段,第二组读第二段,第三组读第三段,全班同学读第四段。同学们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读后正音)

三、精读“古怪”,体会特点。

1.现在让我们先细细地品读第一部分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在读的时候可以画一画,可以作批注,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谁来汇报一下,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适时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A老实: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 1.理解“无忧无虑”的意思。问:“无忧无虑”是什么意思?忧是竖心旁,竖心旁的字跟心有关。虑,是想,心不多想就是无忧无虑。我们看课文,猫成天睡大觉,什么事情都不过问,这就是无忧无虑。像这种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叫做联系上下文法。

2.指名读。师:这是一只多么无忧无虑的猫啊,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3.女生读。女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吧!B贪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1.从哪些词语看出猫贪玩? 2.理解“任凭”的意思。师:在老舍先生家里,老舍先生大声地呼唤____ 生:它也不肯回来!师:小主人焦急地呼唤____ 生:它也不肯回来!师____ :奶奶到处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师:是呀,任凭谁怎么呼唤____ 生:它也不肯回来。师:这猫真的是特别____ 生:贪玩。师:一玩起来就玩个痛痛快快。

3.指名读。师:这是一只极其贪玩的猫,谁愿意读一读? 4.男生读。男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也来读一读吧!5.换词理解“任凭”。“任凭”的意思是“无论、不管”。6.用“任凭„„也„„”说句子。)C尽职:(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1.从哪些词看出猫尽职? 2.理解“屏息凝视”的意思。“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让我们试着屏住呼吸,聚精会神看着白板,体会一下“屏息凝视”。请同学们站起来,用右手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坚持一分钟,如果有同学坚持不下去了,那你就放开手,坐下来。好,准备。

3.你有什么感受?很难受,呼吸不了。(像刚才用动作来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叫做动作演示法。)同学们,猫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抵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这猫是多么地尽职呀!

4.指名读。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5.集体读。这是一只多么尽职的猫呀!同学们,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6.“非„„不可„„”。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它的作用是增强肯定的语气,也就是说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7.用“非„„不可„„”说句子。8.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哪些性格?(师指着板书问,学生答“老实、贪玩、尽职”)

这样的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所以老舍先生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舍先生笔下的猫虽然性格古怪但很讨人喜欢,那么在它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胆小和勇猛的时候,刚满月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惹人喜爱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后,请同学们把本课的生字写在生字本上,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

古怪

贪玩

尽职

2.15、《猫》第一课时教案 篇二

1. 初步了解24 时计时法, 知道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 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会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感受24 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生活能力。

3. 在探索活动中, 发展空间想象力, 培养探索精神, 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 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每人一个小钟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教学导入

1. 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天线宝宝》视频片段。

教师:大家看, 这是谁啊?

2. 教师提问: 大家看到的是电视台的一档栏目, 你们想知道这档栏目在电视上几点播放吗? ( 夜间8 点) 电视台的播音员阿姨又是如何报时的呢? ( 20 时) 为什么会这样呢?

3. 教师揭题: 大家通常说的夜间8 点采用的是普通计时法, 但是播音员阿姨报时用的是24 时计时法, 这两种计时法其实反映的都是同一个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家不熟悉的24 时计时法。

二、实践操作, 加深认知

1. 教师提问: 大家对于24 时计时法有怎样的了解呢? ( 让学生交流探讨)

大家刚才的讨论中有的同学说的是对的, 有的则不对。那么24 时计时法到底是如何计时的呢? 怎样用这种方式表示一天中的具体时刻呢?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2. 认识0 时到12 时。

( 1) 如果我们将晚上12 时设定为新的一天的开始, 这个时刻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就是0 时。大家想想那个时刻我们都在做什么呢? 估计在美好的梦乡里吧。

( 2) 时针慢慢转动, 到了早上6 点, 这时候我们应该要起床了。大家看到的上午6 时用24 时计时法也可以简单表示为6 时。

( 3) 时针继续走动, 到了上午7 时,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上学了。上午7 时用24 时计时法又应当如何表示呢? 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上午7 时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7 时。

( 4) ( 时针继续转动到10, 汇报, 再转到12) 时针走了一圈, 现在是什么时间了? 你会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吗? 自己轻声说一说, 谁来说?

中午12 时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 时。

( 5) 从0 时开始到12 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 在这12个小时中, 用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一下, 谁来说?

小结: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看到, 在上午的12 个小时内, 如果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需要在时间点前注明上午, 用24 时计时法则不需要。

教师提问: 大家来说说, 在上午的12 个小时内, 大家除了上学、上课外, 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3. 认识13 时到24 时。

( 1) 大家看自己的钟表, 当时针转动到13 时时, 这是什么时间呢? 如果用24 时计时法来表示这一时刻点, 又应当如何表示呢? 大家可以和同桌进行讨论。

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想法, 到底哪个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我们来看看电脑显示。原来13 时就是下午1 时, 你有猜对吗? 其实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转化, 12 + 1 = 13 便是两种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大家明白了吗?

( 2) 时钟继续转动着, 一天终于要结束了, 这也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大家想一想, 从13 时到24 时之间一共经历了几个小时呢? 这段时间内的每一个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和24 时计时法在表示时有哪些不同呢? 大家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 原来在这段时间内,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需要在时间点前注明下午或晚上, 用24 时计时法计时则不用加, 但是要在时间点上加上12。

三、知识巩固, 教学拓展

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1. 教师提问: 从上面的知识学习中我们认识到, 从0 时到24 时代表一整天, 在这一天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朋友对于自己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吧。

2. 教师出示四副图画, 让学生结合图画进行说明: 大家可以尝试用24 时计时法来说说图画中这些小朋友在哪些时刻正在做哪些事情吗?

这个教学过程旨在巩固学生对于24 时计时法的认识, 并且培养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息规律, 让他们能够更加珍惜时间, 并且合理安排与利用时间。

3. 教师提问: 大家看到了这些小朋友一天的安排后, 你们还有哪些疑问吗? ( 教师隐去两幅图, 留下上学的图画和睡觉的图画)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中, 始终都是指着九点, 为什么其中一个是9 时, 而另一个却是21 时呢? 大家来相互讨论一下。 ( 两个分别是上午九时和晚上九时)

4. 展示资料。

教师提问: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仔细学习了24 时计时法, 大家从搜集的资料中了解到, 哪些地方是采取这种方法来计时的呢? 下面请大家进行资料共享。

教师提问: 大家都说得很对。除了大家找到的这些资料外, 还有这些地方也是采用24 时计时法的 ( 教师出示: 火车票、电影票、营业指示牌) , 大家能用两种计时法分别读出上面的时间吗?

总结: 生活中不同的行业都有着自己的标准与制度, 我们应当遵守这些规则, 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能够更加井然有序。

教学总结:

3.15、《猫》第一课时教案 篇三

3.学习课文对于一株柳的描写,体会其生存环境的特殊和生命的旺盛。教学重点: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内容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的意思。通过文本的学习,练习想象一株柳的生存环境。教学难点: 想象一株柳生存环境的特殊,感受其旺盛的生命力。课前准备:

(一)课件。

(二)“先学”提纲: 生字新词我自学

1.读准生字的音,正确书写7个生字。2.难以理解的词语

词语:

我的理解:

初读课文我做主

1.标一标:标出课文小节的序号。

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一想:想想每个小节写了什么,试着给课文分段。品读感悟我先行

记一记:我读书中的存在困惑做上记号。学情分析:

柳树是学生熟悉的事物,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可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出示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2.理清课文的脉络,练习给文章分段。

3.学习课文对于一株柳的描写,体会其生存环境的特殊和生命的旺盛。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检查预习的情况。1.读字词

铁铸

抑制

虐杀

摧毁

吟诵

艰苦卓绝

韧劲 望而生畏

广袤无垠

寸草不生

铺天盖地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2.指导书写下列新字 抑

3.交流课文中的长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预设:

①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②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③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一)再读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预设:这是怎样的一株柳?为什么只有一株?这株柳是谁种的?这株柳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呢?

(二)围绕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 出示问题,默读后交流。

(三)讨论分段

1.对照插图,说说课文哪些小节描绘的是插图的内容呢? 课文的三、四、五小节。2.归纳分段。

一(1)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二(2)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

三(3-5)为读者展示了一株巍巍然挺立于高原之上的柳树。四(6-7)作者对于这株柳树成长经历的猜测和想象。

五(8-9)把这株柳树和灞河的柳树比较,赞扬了它的生命力。

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三段,感受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及它的现状。

(一)感受环境的恶劣 提示任务

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 自主阅读

回忆

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描写柳树生长环境的词句。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展示交流

预设: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一棵树。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印象?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有一株柳树,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

(二)感受柳树生命力的强大 提示任务

轻轻读第五节,找出描写柳树的句子。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自主阅读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展示交流

a.这是课文中对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描写,通过这段文字,你对这株柳树有哪些了解呢?

b.这株柳树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预设:高大、粗壮、茂盛 c.作者在介绍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的呢? 整体到部分

d.我们常见的树有哪些呢?其中哪种数你对它情有独钟,曾经仔细观察过的?学生回忆,简单交流。

3.我们学着作者的方法,介绍一种我们常见的树。

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读熟课文。

2.抄写默写下列词语

广袤无垠

寸草不生

铺天盖地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艰苦卓绝

思考与调整 作

4.《 猫》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四

刘妙霞

10月22日下午第二节,我上了《猫》第一课时。上这节课,我主要是学习吉春亚老师“巧设阶梯,步步达标”。

首先,我根据本单元和本课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课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贪玩、尽职、抓痒、稿纸、咕噜、屏息凝神、梅花、遭殃、彼此、任凭、逐渐、无忧无虑、性格、古怪、粗细各异、温柔可亲、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了解课文用具体事例生动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出示猫图片,创设情境,引言入课之后,通过检查预习的形式,让学生开火车读,齐读,以读准这些生字:性 格 凭 贪 职 痒 稿 踩 梅 蛇 跌 撞 辟和“贪玩、尽职”等词语,并让学生说这些字中有哪些难记或难写,在堂上重点指导了性、凭、痒、撞几个后鼻音和多音字“屏、折”的读音和“凭”的写法。落实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接着,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找出能概括猫的性格特点的句子(各找一句话来形容大猫和小猫)。让学生找到了课文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4段第一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再让他们读这两句,分别找出关键词:古怪、淘气,再用这两个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给他们“抓中心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些方面(也是先找关键词)。然后在品句过程中(如:①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②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以及对比句子: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领悟作者“用具体的事实写出动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用“任凭”“非„„不可”说话,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这样,给孩子们搭了一个个的阶梯,一步步落实了第二、三个目标。

5.《猫》第一课时优秀评课稿 篇五

何老师来自西北,我来自东北,每日比邻而居,欣赏的她的聪颖、乐观、谈笑风生。王崧舟老师去新疆,何平与之同台执教,上课的水平可见一斑。今日听她执教四年级上册的《猫》一课,仍然很“惊艳”,她全情投入师生交流时自然流淌出的喜欢、从容、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让我在内心叹服!

《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经典名篇,他用北京人特有的平民化语言将对自己家猫的喜爱之情娓娓道来。文中无一处写猫的外貌、猫的生活习性,却通过对猫的“性格”的铺陈,写出猫的古灵精怪,猫如孩童般的惹人喜爱。何平也正是抓住这一秘妙之处,让这样一只猫的形象跃出文字,跃入脑海,真是爱猫没商量!

一、远离“审美疲劳”的`猫

一般人喜欢宠物,莫不是喜欢它娇俏的外貌,温驯的性格,而老舍先生的喜欢却与常人不同,喜欢这只猫的性格古怪。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明贬实褒的情感呢?何平从猫性格的矛盾之处入手,让学生想想:读过读文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一只猫呢?以这个问题入手,统领理解全文,既有整体感,又不乏有对重点词句的深入剖析。

学生找出“老实”“贪玩”“尽职”三处看似矛盾的特点,这诸多的矛盾也正是构成这只猫与众不同、惹人爱怜的重要原因。外貌的可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审美疲劳”,对温柔驯顺的喜欢也容易因相处的久了视而不见,人最喜欢的往往是神秘的、多变的、琢磨不透的、充满挑战的、难以驾驭的、甚至带给我们一点点痛感的对象,这只猫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性格也正是老舍先生想要告诉给读者的,也是文章表达的高明之处。

在和学生共同理解了“老实”“贪玩”“尽职”的对立统一后,老师又让学生在二、三自然段独立找出“高兴”和“不高兴”、“怕”和“勇猛”等对立的性格,从中再次体会作者的爱猫之情。此处教学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既是对第一段的内容的追加与丰富,又是将学法举一反三的应用。可见教者不着痕迹的让学生通过内容的学习找到了读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对猫的性格揣摩中远离“审美疲劳”,真正喜欢上这样一只“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怪猫。

二、不乏“人情味儿”的猫

在写这只猫贪玩的时候,写到猫出走了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回来,此处的猫近乎不近人情,但是教者在设计的时候创设如下情境:

师:小同学也爱玩,可是谁跑出去过一天一夜呀?(没有)那么让我们把它喊回来吧?

学生1:“小猫,小猫,你快回来吧!我都想你了!”

学生2:“小猫,我可给你准备了好吃的东西呀!”

学生3:“小猫,外面可危险了,你在外面过夜会出事的!”

……

师:小猫回来了吗?(没有)可是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会回来,就是这个意思。谁能将“任凭”换个词?读这一句“任凭……也……”

师:一旦小猫回来了,老舍先生一点儿也不怪它,他对邻居说—学生读(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呢?)

师:老舍对朋友说——(读文)老舍对家人说——(读文)

这样一只看似没有人情味儿的猫,作者却对之寄予深情,爱到了不讲原则的地步,把猫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也反衬出这只猫平时与老舍先生情感之浓。

除此之外,“屏息凝视”“蹭”“踩印梅花”等处的理解,也恰到好处的让我们看出猫的可爱,看出猫因为有了人的宠爱而更加可爱。

三、充满“市井之气”的猫

老舍先生是北京平民文化的表现者,他的诙谐、调侃、口语化都为文章平添了生活气息。而教者的口语表达方式与老舍的文字表达方式非常贴近,这样就无形但传神的将字里行间对猫的喜爱之情传递出来。通过教者的读文、师生的对话、教师的结语,我们看出这是一只耍小性子、爱折腾、具有些“市井之气”的小猫,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作者对它的喜爱,读者对它的喜爱。作者成功塑造的猫,不仅通过教者的文本细读、教学预设体现不来,也通过教者亲昵的语言体现出来。

上一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下一篇:银行巾帼标兵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