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2024-09-18

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共8篇)

1.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一

贯彻落实省委农办、市委农办关于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持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调度会部署安排,根据《__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20__年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和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压紧压实镇、村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责任,以__镇__村、__村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村,集中有效资源,围绕厕所、垃圾、污水和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一改”等工作要求,明确重点任务、关键举措,制定任务清单、时间表和路线图,挂图作战、对单销号,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率先取得整治成效。同时积累经验,形成示范,辐射带动全域整治提升。切实有效改善村容村貌,扭转我镇“村居环境水平一般”的局面,实现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二、整治内容及要求

以“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照《__省村庄清洁行动标准》,在全镇各村开展道路硬化清洁、垃圾、污水处理、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和河湖“四乱”整治为主的村庄整治,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__。

(一)集镇

集镇整治要求“六化三规范”。做到卫生净化、环境美化、道路硬化、街道绿化、集镇亮化、宣传文化。做到规范经营秩序、规范停车秩序、规范农贸市场。

(二)村庄

村庄要求“五清一改”和“五美”。以整、清、拆、圈、评、建“六字”工作法为抓手,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清理无功能建筑、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通过引领群众自己动手创建美丽庭院,达到庭院美、室内美、厨厕美、身心美、村居美。

(三)道路

道路要求做到畅通、洁净、安全,沿线整洁有序。

(四)河湖

河湖“四乱”问题要得到全面根治。持续开展“五清”行动,建立河湖清洁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在河湖保护范围内不发生新的“四乱”,做到“四个严禁”。

(五)农村改厕

主要完成农村改厕民生工程、20__年以来财政投入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

三、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全过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媒体平台,广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夏、秋、冬战役,各村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村部广场大喇叭、电子显示屏进行集中宣传,营造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对于本次整治行动表现突出的典型,通过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一是正面表扬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二是广泛传播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有利推进工作。

(二)重点整治阶段(即日起—__月底)。重点推进村要单独制定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硬化保障措施,确保早出成效,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针对陈年垃圾、黑臭水体等农村人居环境的顽瘴痼疾开展攻坚,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聚焦农村改厕、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清洁行动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考察学习、互看互评等活动,全面提升业务水平。要挖掘打造一批“规划有特色、建设水平高、组织力量强、管护机制全”的典型范例。

(三)攻坚推进阶段(__月-__月)。各有关部门集中力量深入一线,持续做好督导指导。包保帮扶村单位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巩固提升“四净两规范”。各驻村点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党员同志作出表率,带头开展“五清一改”为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确保不留死角。

(四)巩固提升阶段(20__年__月-20__年__月)。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立“门前三包”“网格长”等小单元治理体系,健全乡镇督查、村巡查等监督机制,开展常态化清洁行动,防止反弹。镇督查督导组加强考评考核,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提升。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逐级压紧压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各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成员为直接责任人,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要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建立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帮助群众及时解决问题。

(二)强化示范带动。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带头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乡贤助推、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举办召开党小组会议、乡村协商议事会和村民会议征求农民群众意见等方式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做到“干什么、群众提,怎么干、群众议,怎么样、群众评”。镇团委要动员农村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生活困难人群(残疾人、贫困户、独居老人等)要组织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帮助做好生活困难人群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三)强化包保帮扶。实行点长包保责任制,每位驻村点长要指导好村级开展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制定好工作计划,指导各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四)强化调度考评。建立完善“周小结、月调度、双月考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推进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从7月开始,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将牵头按2月一次的频率对各村集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美丽乡村中心村整治情况进行考评。每次考评将列出问题清单,各村需在下个月考评之前将问题整改到位。

(五)强化考核激励。镇政府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对各村综合考核范围,加强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考核和督查,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考核工作制度,镇直有关部门将联合镇纪委加大实地暗访、整改督导的工作力度,对部署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村严肃问责。镇政府将按照县奖补政策,对通过验收的重点推进村给予奖补资金,具体准则以县出台为准。__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每两月一次对各村成效考评考核,及时兑现奖惩。

2.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二

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医疗器械质量监管体系概况

( 一) 美国的医疗器械质量监管体系。美国现行的“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规范”QSR82 将核查制度、电脑软件要求的验证、文件管理和设计管理作为重点, 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降低失误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以及在产品开发设计时更好地规范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的保证。医疗器械GMP已经成为美国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法律准则, 在多年的法律修改中已经成为一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其GMP要求所有在美国和波多黎各境内或出口到美国和波多黎各境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必须按照QSR的要求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施严格的监控以及科学的管理, 并通过检验最终产品获得更加优质的产品。

( 二) 欧盟的医疗器械管理规范。为了将欧洲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协调一致, 欧盟委员会按照相关法律制定了三个指令, 分别为体外诊断试剂指令 ( IVD, 98 /79 /EEC) 、医疗器械指令 ( MDD, 93 /42EEC) 以及有源植入医疗器械指令 ( AIMD, 90 /335 /EEC) 。在这三个指令中, 医疗器械指令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其中包括除了体外诊断试剂以及有源植入医疗器械外的所有医疗器械, 如有源医疗器械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骨质疏松治疗仪、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 和无源医疗器械 ( 中心静脉导管、脊柱内固定器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等) 。

( 三) 日本的医疗器械管理规范。日本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高低将其分为四类, 四类和三类为最高严格控制级别的医疗器械; 二类医疗器械必须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 被称为控制类医疗器械; 一类医疗器械为最低风险级别, 其必须获得地方政府的入市销售许可批准才可进行销售, 且厚生省对一类医疗器械的入市不作管理规定。在日本生产医疗器械必须核发医疗器械执照, 日本需要第三方机构对医疗器械企业进行认证, 还要求产品上市前取得销售许可。日本不仅要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追踪检查, 包括每隔几年对企业和产品的例行检查, 还要对企业在上市前进行质量体系核查, 如在核查过程中对生产企业和产品发现问题, 及时对产品进行召回。

二、我国医疗器械质量监管体系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目前, 我国对医疗器械监管初步建立了以产品上市前注册审批、对生产企业监管、经营、上市后监管为核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体系。在我国,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体制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监管模式, 特别是借鉴了美国FDA对医疗器械企业和产品的监督检查模式。在体系建立时, 建立包括质量体系认证、产品检验检测、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评等国家、省两级技术支柱机构, 从而支撑医疗器械监管技术体系的建设。

目前在发达国家, 医疗器械的监管重点逐渐转变, 由以前的产品质量检测、上市前审查逐步过渡到生产质量体系核查、上市后监测所转变。而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就上升到十分重要的高度, 从而从源头上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和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

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到2015 年,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经实施五年了, 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包括国家、省、市县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 一) 部分企业缺乏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主观上不是十分认可《规范》。如有些企业只为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尚未通过规范检查, 所以实施规范不主动; 已通过规范检查的企业在检查后不能保持检查前的状况, 在检查前积极按照规范实施准备, 在检查后却不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有部分企业法规知识缺失, 守法意识淡薄, 无意识违规事件频发, 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 二) 部分企业对规范的理解不深, 且缺乏正确实施规范的能力。目前有很多企业还在思想上存在为“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现象, 并且对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十分明确, 只是应付监管部门检查, 达不到风险管理的要求, 不能掌握风险管理实施的过程; 在特殊工序或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上存在技术性错误, 并不是通过设计确认得到有效的工艺参数, 而是将所发布的工艺参数作为确认方案的输入进行评价; 在采购管理上, 许多企业无法收集完整的采购信息, 仅仅提供供方签订的技术合同来应付检查。

( 三) 检查员对《规范》的理解不一致。对无菌敷料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工序的布局, 有的认为只需将包装、缝纫和剪裁等部分、放置在净化车间, 有的认为所有的生产工序都应放在净化车间; 很多检查员对车间空调净化系统只能降温, 不能升温和进行温度控制的理解不同; 医疗器械的产品类别多样, 风险点各不相同, 对不同类型品种采用统一监管模式效果不佳。

四、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对策措施

( 一) 督促企业按照《规范》要求实施生产, 并加强日常监管。对申报《规范》检查的企业, 提前介入, 了解企业生产情况, 同时督促企业对不符合的情况进行整改, 强化企业自觉生产的意识; 对已经通过《规范》检查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 确保企业在检查后保持合理的生产环境。

( 二) 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企业人员实施《规范》的能力。加强与国家局培训中心、省 ( 市) 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 组织企业参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培训, 尤其是对企业法人代表和企业负责人加强《规范》培训。企业要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 深入理解《规范》的各项要求, 将其细化到日常生产管理中。

( 三) 加强宣传指导, 引导企业树立正确认识。对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培训, 是企业认识到实施《规范》为企业的义务, 并以实施《规范》为契机,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从思想上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保证产品安全有效,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出台后, 《医疗器械生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也将相应出台。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都应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器械产品质量, 保证百姓用械安全。

参考文献

[1]GMP简介[EB/OL]. (2013-04-26) [2013-08-1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nm EuwRuyrrku EL4Hq21RNa Mrl WK7d66cg Xc Vz4-6iqfi Nu QNla2o Xp W6ha3o K1

[2]丁鸿生.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 (GMP) 简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198, 2:122

[3]徐研偌.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 17, 12:33~37

3.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三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 的指导思想。开拓进取,求精奉献,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为就医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

2.质量目标: 2.1.临床医疗:

1.病床使用率≥80% ~ ≤105% 2.病床周转次数≥25 次/年

3.平均住院日≤15 天

4.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5%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7.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

8.好转率≥90%

9.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案)

10.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 11.三级、四级医疗事故发生率≤0.1/‰

12.医疗事故争议协商解决,进行补赔偿(含减免、法院判决),每年不超过业务收入的 3‰;

1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100%

14.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 分钟

15.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 100%

16.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100%

17.门诊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率≥10% 18.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100% 19.中成药辨证使用率≥90% 20.病房的中医使用率≥80% 21.门诊中医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处方占门诊处方≥60% 22.中药饮片占门诊总处方数≥40% 2.2.急救:

23.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

24.器械、仪器完好率 90% 25.病区留观时间≤48 小时

2.3.门 诊:

26.处方合格率≥95% 27.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

28.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9.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30.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 分钟

2.4.医 技:

2.4.1.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

3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 32.检查报告误诊率≤3%

33.报告及时性≥95%

3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 小时

35.检验、心电图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急诊≤30分钟;平诊≤2 小时; 特殊检查出报告(细菌培养、染色体检查除外)24-48 小时

36.B 超查完即发报告

37.影像科平片出报告: 急诊<30 分钟;平诊<1小时

3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3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30 小时/周2.4.2.各专科质量目标:

2.4.2.2.影像科:

40.甲片率≥80% 41.废片率≤1%

42.大型检查设备阳性率≥70%

2.4.2.3.检验科:

43.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 ≤80)

44.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 CV 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达到规定标准 45.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 I ≤2)

46.尿沉渣镜检率达 100%,沉渣分析仪复检率达 60% 47.报告单审核率达 100% 2.4.2.4.药剂科:

48.处方复核率达到 100%

49.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 50.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

51.无假冒伪劣药品

52.药品供应满足率≥95% 53.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0%

54.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西药费所占比例≤40% 55.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西药费所占比例≤45% 56.每 100 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

57.煎药合格率100% 2.5.继续教育与“三基” 培训:

58.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90% 59.业务培训听课率≥80% 60.“三基”考试及格率100% 2.6.综合指标:

61.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

62.出院病人对医院综合满意度≥98%(其中食堂满意度≥95%; 保卫安全满意度≥95%; 保洁满意度≥95%;洗衣房满意度≥95%)

63.平时考核出院病人满意度≥98%

64.供应病人膳食的价格和膳食质量的合格性应达到 100%

65.职工对膳食满意率≥85%

66.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90% 6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8%

68.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8%

69.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8%

100.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98%

101.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95% 102.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 100%

103.年意外事故发生次数(如: 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患者人身伤害等)为零 3.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3.1.临床医疗质量管理: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责任到人。

3.1.1.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1.1.1.核心制度管理:

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进一步抓好各项医疗管理制度的贯彻,真正做到制度落实。定期检查制度,使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化。新入院病人 48 小时内必须有主治医师或高级职称医师查房; 病人入院一周以上,每周必须有一次高级职称医师查房。每周抽查首次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及首次主治医师查房制度执行情况、抽查特殊治疗及谈话、输血会诊、输血治疗谈话、科间会诊、入院 72 小时谈话、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教学制度等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3.1.1.2.工作效率(平均住院日):

进一步加强住院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各临床科室要以本科室近三年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作为基础指标(见附表),积极缩短平均住院日等待日,尽量做到不留空床,住院病人不等床,加快床位周转次数,从而增加医院业务收入。降低药品比例,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3.1.1.3.病历质量管理:

① 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等有关规定。

② 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

③ 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提高甲级病历率。

④ 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做好三个环节质量控制。基础质量,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甲级病历率≥95%。加强病历书写的质量教育,每年新职工上岗前进行病历书写规范教育,特别是实习生及进修生的病历书写质量教育。定期检查病历书写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每月抽查一次入院24 小时完成病历及三级查房记录和输血相关记录、每季抽查一次归档病历(包括临床记录、护理记录、医技报告书写质量)。各类检查结果均纳入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考核,与当月奖金挂钩。

3.1.1.4.临床路径管理:

继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并达到能实际应用。重点以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前5位住院病种。

① 住院患者均有适宜的诊疗计划。

② 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包括: 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3.1.1.5.医疗技术管理:

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应与其功能、任务和业务水平相适应。开展的医疗技术应当是其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

① 医疗技术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建立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并组织实施。② 具有与开展的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以及确保患者安全的方案。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该技术。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③ 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④ 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

⑤ 进行医疗技术科研,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按规定审批。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同时,不得向患者收取相关费用。

⑥ 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3.1.4.危 重症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1.4.1.值班医师能够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3.1.4.2.建立检查、入院、透析“绿色通道”,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及时接受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诊治。实行医师首诊负责、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病区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48小时。重点以急诊检验、放射、输血、药房、会诊、留观、住院、转诊等环节。

3.1.4.3.危重症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

3.1.4.4.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

3.1.4.5.急救设备齐备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3.1.4.8.各种抢救设施定期检查,并有记录,保持运行状态良好。

3.1.4.9.留观病历按病历书写要求执行,病历质量检查与住院病历相同。

3.1.6.门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1.6.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3.1.6.2.临床专科门诊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把关。

3.1.6.3.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加强门诊处方、门诊病历书写、各类申请单书写质量检查制度,每月检查一次门诊处方、门诊病历质量,并与奖金挂钩。

3.1.6.4.三次门诊未确诊的病人,有相应的会诊讨论。

3.1.6.5.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门诊病人满意度≥95%。每月进行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服务质量考核,与奖金挂钩。3.2.医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技科室要狠抓室内质控达标的落实,室间质评要达到二级医院评审标准。3.2.1.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2.1.1.专业设置及其设备、设施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 4 小时急诊检查服务。

3.2.1.2.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3.2.1.3.医学影像资料质量符合临床工作要求。

3.2.1.4.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审核签名方可发出。

3.2.1.5.环境保护与个人防护达到标准。

3.2.1.6.建立放射科统一管理体系,实行放射科主任对常规CT诊断及相关放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医技人员实施相应固定。3.2.1.7.每天科主任直接主持常规诊断统一读片。

3.2.1.8.严格执行接诊登记、影像片保管、借阅及值班、交接班制度。

3.2.1.9.严格执行设备专人负责与维修保养制度。

3.2.2.11.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 3.2.3.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2.3.1.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各种检验制度。

3.2.3.2.临床检验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

3.2.3.3.临床检验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应当安全、合理,并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

3.2.3.4.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 4 小时急诊检验服务。3.2.3.5.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没有质控的临床检验项目或科研项目,不得以创收为目的,不得向临床出具检验报告。

3.2.3.6.室内质控: 开展项目均有室内质量保证措施,室内质控项目每天有质控记录,质控图齐全,失控分析按月小结,有改进措施。有差错事故登记本,如实登记,并有整改措施。

3.2.3.7.室间质控: 积极参加省临检质控中心组织的生化、细菌、血液、免疫项目室间评价活动,并要求四项全部达标。

3.2.3.8.临床及临床实验室报告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有具体措施及记录。

3.2.3.9.试剂购进渠道正规,无三无产品(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营业执照),无过期失效试剂。质控品需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执行。

3.2.3.10.开展项目结果正确,无明显误差及漏检。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可长期保存,报告单有专人审核。

3.2.3.11.不断加强对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药)品、污物、废弃标本的管理。

3.2.3.12.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符合要求,结果有信息反馈,急诊和重要标本采集时间需记录。

3.2.3.13.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

3.2.3.14.每年更新项目大于总项目的 2%。3.2.3.15.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度。3.2.4.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2.4.1.落实《献血法》 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等有关规定。医院严禁非法擅自采血。

3.2.4.3.制定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定期召开输血管理会议和科学合理输血知识培训。提高成份输血使用率及红细胞使用率。

3.2.4.4.建立质量监测、考核和信息反馈制度。

3.2.4.5.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3.2.4.6.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安全检验和核对制度。

3.2.4.7.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3.2.4.8.定期检查血液检测试剂原始凭据及使用记录。定期冰箱消毒、细菌培养。

3.2.4.9.定期检查血液出入库专用登记簿记录、核对、检查双签名是否符合要求。

3.2.4.10.严格执行输血会诊制度(一次用血、备血 800 毫升以上需按规定会诊)及输血前告知制度。

3.2.4.12.输血用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三证(产品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

3.2.4.14.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输血部门服务满意度。

3.2.5.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2.5.1.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 等有关规定。

3.2.5.2.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落实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持续改进。

3.2.5.3.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建立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3.2.5.4.药学部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人性化的服务。

3.2.5.5.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 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临床药师制。临床药师数量合理,负责临床药物遴选、处方审核,参与查房、会诊等。

3.2.5.6.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监测。指导医师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临床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禁止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

3.2.5.8.严格执行由正规渠道进药,保证药品质量。有验收记录制度。进药厂家必须有三证(生产许可证、生产合格证、营业执照);药品必须有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有效期。

3.2.5.9.药事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并有会议记录和具体的实施办法。3.2.5.10.每月发布一期临床用药信息,指导合理用药。提供用药咨询,设立用药知识宣传橱窗,每年至少更换宣传内容四期。

3.2.5.11.每季检查分析临床用药及合理用药情况。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40.0%; 抗菌药物占药品消耗的比例≤25%。

3.2.5.12.药剂帐物相符,特别是贵重药、麻醉、剧毒药。药库帐物相符率达 100%,窗口药品定期盘存,帐物相符,自查盘点更正后达 100%合格,药品年报损率: 中成药及西药<0.2%; 饮片<0.5%(金额)。每 2 月检查一次 帐物相符、药品五专管理情况。

3.2.5.13.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

3.2.6.其他辅助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2.6.1.B 超、心电图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报告书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楚,检查所见描写应客观、完整、准确。

3.2.6.3.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其他辅助科室服务满意度。

3.3.医疗安全管理:

医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服务全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就诊者、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来院人员的安全和财物的安全。特别是要有效预防医疗事故以及其他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必须人人达标。

3.3.1.医疗服务安全:

3.3.1.1.加强医疗服务安全管理,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作风”,开展医疗服务安全监督、评价、改进工作。

3.3.1.2.开展全员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树立医疗服务安全意识。

3.3.1.3.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分析,努力减少医疗安全隐患。

3.3.1.4.制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及时报告、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

① 医疗事故争议登记制度 各科应有专人负责进行医疗缺陷的登记(病区内医疗、护理应统一登记),登记项目完整,内容真实。使用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医疗安全管理软件。(登记项目: 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或门诊)号、诊断、缺陷发生经过、缺陷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缺陷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

② 医疗安全报告制度 各科室每月向医务部报告医疗安全情况。医疗事故争议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医务部每季汇总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向临床科室反馈,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③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 医疗事故争议定性时间: 一般争议≤1 周; 严重争议≤1 月。定性程序: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程序,对患者有处理意见,已定性的医疗事故,对责任人员处理≤1 月。

④ 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设医疗质量监控组织和专职(兼)医疗质量监控人员。有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预案。全院性医疗安全教育一年 2 次,卫技人员听课率达到 90%,提高质量意识和安全医疗意识。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医院每季 1 次,科室每月 1 次,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各项医疗制度落实,医务科每季检查汇总一次。

⑤ 医疗安全效果评价 统计分析医疗投诉中涉及质量投诉的比例、医疗纠纷结案占投诉的比例、医疗赔偿占业务收入的比例。

3.3.1.5.有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

3.3.1.6.有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措施。

3.3.2.建筑、设备、设施安全:

3.3.2.1.建筑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3.3.2.2.设备、设施安全运转,防止漏电、漏气、漏水等。

3.3.2.3.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专人管理,设有消防预警系统。有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遇紧急状态时有与外界通讯联络的可靠方式和安全畅通的疏散路线。

3.3.2.4.具有双路供电系统和自备发电配送能力,保证血液透析室、输血科(血库)等重点部门的用电需要。

3.3.2.5.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符合有关规定。

3.3.3.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安全:

3.3.3.1.建立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3.3.3.2.有处理放射事故等意外事件的预案。

3.3.3.3.加强对放射科、检验科、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

3.4.科研、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4.3.继续教育与“三基” 培训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4.3.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卫生部要求进行培训。

3.4.3.2.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按卫生局继续教育一、二类学分要求。

3.4.3.3.业务学习,院级业务学习每季至少 2 次; 科室业务学习每月至少 1 次。

3.4.3.4.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含低年资住院医师三基考核)每年不少于 1 次。低年资住院医师“三基” 考试每年不少于 1 次。

3.4.3.5.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

4.行政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1.医院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保障医院正常执业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运行绩效,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4.1.1.依法执业

4.1.1.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4.1.1.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4.1.1.3.加强各科室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医疗服务。

4.1.1.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1.1.5.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得超范围执业。

4.1.1.6.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1.2.组织机构和管理

4.1.2.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满足医院各项管理工作需要,合理、高效。

4.1.2.2.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1.2.3.院级领导接受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关卫生政策。

4.1.2.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

4.1.2.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4.1.2.6.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

4.1.3.人力资源管理

4.1.3.1.各科室人力资源配备合理并满足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4.1.3.2.各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接受相应管理和法律、法规、规章等管理知识培训。

4.1.3.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4.1.3.4.聘用的三级医师结构合理。

4.1.3.5.护理人员的数量与梯队(含年龄和学历层次)结构合理,满足保证护理质量的需要(综合考虑收治患者的数量、病种、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等)。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 50%; 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为 1: 2; 病房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为 1: 0.4; 护理员占护理人员总数≤20%; 护师以上占护理人员总数≥30%。

4.1.3.6.医技人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合理。

4.1.3.7.加强重点专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结构合理。

4.1.3.8.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4.1.3.9.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

4.1.3.10.有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聘用与实际服务能力评价的制度和程序。

4.1.4.医疗、医技、药事、输血和护理管理 4.1.4.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病案、药事、感染、输血等管理组织及其工作制度,明确职能,履行职责。

4.1.4.2.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学部门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工作。

4.1.4.3.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反应和处理能力。

4.1.4.4.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协调医患关系。

4.1.5.应急管理:

4.1.5.1.制定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4.1.5.2.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4.1.5.3.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医院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

4.1.5.4.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尤其是消防安全。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定期更换,有检查有记录,定期检查安全疏通路线,保证通道畅通。加强治安安全管理和检查,并与奖金挂钩。

4.2.医院服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服务流程合理、便捷,医疗收费合理、透明,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4.2.1.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4.2.1.1.能够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4.2.1.2.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权利。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应当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进行医患沟通时,应当使用患者及其家属易于接受的方式和理解的语言。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当保护患者的隐私。

4.2.1.3.适时发布有关医疗服务信息,如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

4.2.1.4.建立并落实医患沟通制度。

4.2.1.5.及时、妥善处理和反馈患者的投诉。

4.2.1.6.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4.2.2.医德医风,优质服务:

4.2.2.1.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尊重、关爱患者,主动、热情、周到、文明服务患者。

4.2.2.2.有医德医风建设的制度、奖惩措施并认真落实。

4.2.2.3.切实贯彻“公民道德规范”,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约束激励机制,职业道德集中教育覆盖面≥90%,培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评价,建立职业道德或医德档案。信访接待,4.2.2.4.严禁使用无批号、过期、变质、失效药品,或者擅自生产、销售、使用未经批准的制剂。

4.2.2.5.不得索要、收受患者红包、物品、有价证券和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4.2.2.6.不得索要、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统方费、开单提成等。

4.2.2.7.严禁通过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

4.2.2.8.严禁利用回扣或提成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诱使其他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转诊患者。

4.2.2.9.严禁推诿、拒诊患者。

4.2.2.10.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比较满意。定期(每 2 个月 1 次)、不定期征集住院病人对医院服务的综合满意度及膳食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4.4.3.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

4.2.3.1.门诊应当提供就诊咨询、导诊以及其他便民服务。

4.2.3.2.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

4.2.3.3.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等连续性服务流程合理、便捷。

4.2.3.4.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的数量、布局合理,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等候具体时限详见门诊质量目标)。

4.2.3.5.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在保证各项检查报告准确性的基础上,按“示范文明医院”要求做到检查、报告及时,缩短出具检验、检查报告时间(发报告具体时限详见医技质量目标)。

4.2.3.6.会诊医师按规定及时到位。

4.2.4.严格价格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

4.2.4.1.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无自定收费项目、超标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和比照项目收费等现象。

4.2.4.3.执行国家有关药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定,对中标药品、高值耗材按照合同采购,合理使用。

4.2.4.4.不得向患者收取有关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以及为评价试验效果进行的相关检验、检查费用。

4.2.4.5.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完善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能够及时答复患者的费用查询。

4.2.4.6.费用结算方式便捷。

4.3.信息系统管理:

4.3.1.能够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有关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费用和绩效的信息。

4.3.2.信息系统满足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需要。4.3.3.医院信息系统(HI S)符合《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的规定,与其他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4.3.4.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4.3.5.健全医院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数量、医疗工作效率、病案、财务、人事、药房、设备、仪器和图书馆情报等各方面的信息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

4.3.6.所有系统软件具有合法性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认可。

4.3.7.医院档案管理: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严格按部颁标准执行。

4.3.8.病案管理:

4.3.8.1.建立病案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4.3.8.2.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负责全院病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存档和保管工作及病案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医疗统计报表及时、完整、规范,有统计分析。正确地为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提供所需资料。严格执行病历借阅制度。病案统计按省卫生厅制订的统一格式,实行计算机管理。

4.3.8.3.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相关服务; 按规定为患者或其代理人、卫生行政部门、医学会、保险机构、公安、司法等部门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并按规定保护患者隐私。

4.3.9.图书馆管理: 医院图书馆要满足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4.4.后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4.1.建设、设备管理:

4.4.1.1.发展建设应当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4.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四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党建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作出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次党代会、市第*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根据市委办《关于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党建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_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坚定不移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任务目标

建设模范机关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遵循,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突出机关政治属性,切实发挥机关党建“风向标”作用,在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中体现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一)坚持忠诚为魂,在做到“两个维护”上走在前

1.突出党的建设统领作用。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真正实现通过抓党的建设带领全局发展。

2.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筑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同党的政治路线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本部门贯彻落实,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3.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规矩。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把严守政治纪律摆在首位。

4.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机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

(二)坚持理论武装

在学深悟透上走在前

1.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列。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任务,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部门本领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重点发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学促学作用,坚持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推进各项工作。

2.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走在前列。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走在前列。守好机关意识形态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握党员群众思想脉搏,把握党员的关注热点,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问题。

(三)坚持固本强基,在组织建设上走在前

1.政治功能不断强化。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把党员干部动员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2.制度执行规范有力。把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一环,落实好支部工作条例,以讲认真、敢较真的态度狠抓制度执行。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生态,创新理念思路、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使基层党的工作更富时代气息、更有吸引力。

3.典型推动成效显著。扎实开展机关基层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总结推介可借鉴推广的优秀党建品牌和支部工作法,选树培育群众信服、组织公认的先进典型,推动党支部建设成为标准支部、先进支部、过硬支部。

(四)坚持提速增效,在责任担当上走在前

1.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有新业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动员机关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全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

2.在对标先进、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上有新突破。树立对标先进、勇立时代潮头的意识,提升工作标准、激活内生动力,持续开展对标赶超行动,努力争取本部门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3.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有新举措。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注重实干实绩导向,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干部。强化干部激励措施,旗帜鲜明地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地位、有荣誉、受褒奖。

(五)坚持实干为要,在务实担当上走在前

1.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先行者。坚决破除一切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和制度障碍,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竞相创新的浓厚氛围,当好解放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先行者。

2.做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的领跑者。紧紧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部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探索创新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撑性的制度成果,努力打造理念先进、流程先进、标准一流、充满活力的政务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3.做破解难题、勇争一流的践行者。强化精品意识,努力破除决策、管理、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把创新作为评价干部能力高低、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

(六)坚持民生为本,在践行党的宗旨上走在前

1.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深入整治“四风”老问题和新表现,重点整治政策效果打折扣、项目落地推进慢、审批服务效率低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落实基层减负工作措施得力。

2.持之以恒联系群众。聚焦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升决策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四进”和“双报到”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3.持之以恒提质增效。持续深化效能建设,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

4.持之以恒服务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所需所盼,积极组织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大型社会活动等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培育公信度高、带动力强的志愿服务队伍。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局机关成立模范机关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机关党委,承担打造模范机关日常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推进落实。

(二)加强督促检查。

把打造模范机关作为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模范机关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重在落实,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各党组织要指导督促基层党支部发挥作用,团结带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推进模范机关建设。

(三)加强典型培树。

把打造模范机关作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与履行好单位职能做好各项工作统一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加强统筹日常督查、述职评议、文明创建等情况,深入挖掘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通过现场观摩、会议交流、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推广推介。

深化推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化推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根据《xx省委关于纵深推进清廉xx建设的意见》(x委发〔2021〕x号)和市委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以及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主题主线,坚持政治统领,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服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发展,运用系统观念和方法,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整体智治,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着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按照守住清廉底线、做好模范表率的要求,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党的全面领导在党政机关的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党政机关整体智治全面推进,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更加严密,权利运行更加规范有序,“昏懒庸贪”现象进一步遏制,违纪违法案件数量进一步减少,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贯通,清廉思想、清廉组织、清廉作风、清廉纪律、清廉文化在xx党政机关落地生根,“三个表率一个模范”成为xx党政机关显著标识。

二、重点任务

(一)保持政治定力,筑牢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思想根基

1.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发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践行“两个维护”上的带头示范作用,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与本单位本系统职能有关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

2.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抓好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与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确保不出现“中梗阻”“断头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领导同志重要批示、交办事项,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3.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列为党组(党委、工委)会议“第一议题”。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党委、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抓实党支部经常性学习,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周一夜学等规定,强化“四史教育”,加强青年党员理论学习。

4.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红船精神、xx精神。坚持机关思想政治分析研判制度,每年部门党组(党委、工委)至少x次听取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机关基层党组织定期开展机关党员思想状况分析研判。全方位开展谈心谈话,党组(党委、工委)书记与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党支部书记与支部成员及所属党员谈心谈话每年至少x次。

(二)强化基层基础,夯实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组织支撑

5.带头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各级党组(党委、工委)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带头强化党组(党委、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面落实《贯彻〈xx省直属机关党组织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责任清单》,健全“四责协同”机制,结合实际细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分工和具体任务安排,层层传达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6.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遍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扎实开展机关党组织书记联述联评联考,推动党建责任落实。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推行支部标准化建设,开展“先锋支部”、机关党建示范点创建。

7.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应以普通党员身份定期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相关情况要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党组(党委、工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逐级报告制度。

8.加强党员队伍管理。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发展党员,把好入口关。深化“党性体检”,党员每年x次“先锋指数”评价管理。党员按月足额交纳党费。建立健全党员涉嫌违纪违法及时处置工作协调机制,对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组织处理。

(三)严格执纪监督,强化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纪律约束

9.健全政治规范落实党内监督。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组(党委、工委)全面监督、机关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机关党员民主监督和机关纪委专责监督作用。强化对“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完善依法依规决策机制和程序,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10.大力推进党务和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以“部门全覆盖、事项全公开、过程全规范、结果全透明”为目标,推进机关事务内部公开特别是“三公”经费公开。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1.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牢牢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高标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有关办法,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x+x”专项督查工作制度,持续开展正风肃纪,特别是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x个方面xx类问题,紧盯各种“四风”新动向、新表现,加大查处和通报力度,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四)发挥先锋作用,展现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担当作为

12.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全面打造“三服务”x.x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断增强机关干部谋划、执行能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公信力,有针对性抓好突出问题整改,严肃查处机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行为。

13.深化“三驻三服务”制度。优化完善“干部向一线下沉、情况在一线掌握、力量在一线汇聚、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三驻三服务”制度,为企业添信心增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基层减负担补短板。推广机关党员“三促三提升”机制,组织机关党员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驻企结对、志愿服务、返乡走亲、走访慰问等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和基层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4.健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选拔重用敢担当善担当的优秀干部,动真碰硬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健全完善“两优一先”评选等党内荣誉表彰制度,优化完善正向激励体系,推动党员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激励保护、容错裁定、澄清正名等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15.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把数字化推动党政机关运行机制、方式手段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推进党政机关工作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要求,推动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流程再造、协同高效,构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体系。

(五)坚持严管厚爱,营造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文化氛围

16.切实关心干部职工成长。注重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抓苗头,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建立干部廉政档案。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在干部培养、识人察人、选拔使用上突出政治标准和实干实绩。围绕“八种本领”,加大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力度,增强干部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提高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

17.落实党内关爱帮扶制度。建立健全关心关爱帮扶机制,多渠道筹措党员干部关爱资金,每年针对党员干部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要开展办实事活动。实施“六必谈”“六必访”,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措施。优化机关文体活动方式,开展机关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暖心系列活动,落实好疗休养、年休假等制度。

18.推进清廉文化进机关。深入挖掘本单位本系统健康质朴、为民务实、厉行节约、清廉自守的文化因素,每年至少集中开展x次廉政专题教育和x次警示教育,不断提升清廉文化的认同感。大力弘扬“清白泉”廉洁家风文化。

三、措施和步骤

深化推进市直机关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由市委分管领导同志领衔,市直机关工委牵头,相关单位配合推进。市直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工委)落实主体责任,市县乡一体联动推进。

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从2021年起,清廉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每年一评定;以清廉机关创建评定为基础,适时评定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一)动员部署阶段。

各部门(单位)明确创建目标、进度和措施,每年结合本单位实际,优化当具体举措,并及时报机关工委备案。

(二)创建实施阶段。

要突出党组(党委、工委)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推进。要严格对照创建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问题、查不足、补短板。要及时总结、推广和应用创建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

(三)申报审核阶段。

5.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五

2022年某街道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街道中心任务,坚持规划与建设相统筹、园区与城区相协调,精细化管理,精品化打造,深入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

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街区再现新风貌

今年以来,我街道共实施安置房项目6个,总投资36.6亿元,本完成投资11.3亿元;共实施市政工程及公建项目38个,包括前期项目4个,新建项目31个,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5.89亿元,本完成投资3.85亿元。

1、高起点谋划辖区规划建设方案。配合开展董家畈A-5、A-6等安置区块项目前期工作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完成。启动220KV高压线迁改工作,年前完成施工招投标。启动“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积极开展未来5至10年某街道城市发展研究。积极与市轨道集团对接老街合作开发事宜,细化完善老街城市设计方案,明确分土地出让计划,年前先行完成E、E1地块出让。配合新城管委会,做好产城融合区规划研究。统筹推进公交停保场、110KV某变电站、某供电所迁建工作,完成规划调整报批。

2、高标准建设幸福居住区。各项安置项目有序推进,碧水莲晴四期顺利交付使用;茗莲春晓二期、董家畈新兴岚湾顺利竣工;骆城华苑二期完成主体结构建设,进入装饰施工阶段;H3-1地块、H3-2地块完成桩基施工,进入地下室施工阶段;老街G3地块、华晨雅苑北侧地块完成土地出让,启动前期手续报批。

3、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围绕群众期盼和民生需求,街道于年初推出一批惠民工程,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碧水莲晴四期西侧绿地景观工程、西大河东侧骆城芳洲段(联勤路-兴骆路)滨水景观绿化工程、实验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已完工;老旧小区改造—某片区一期工程已进场施工;东西盛地块、田胡地块配套幼儿园正进行主体施工。

4、高品质打造特色街区。为全面提升环境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精品特色街区,今年以来,街道以永茂路、通和路、福业街、荣吉路等四条道路及两侧景观综合提升为抓手,着力提升街道街容环境,改造路段总长约7.2公里。截至目前,永茂路、通和路已完成改造,荣吉路已完成前期手续报批,福业街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

5、高效率完善市政配套。为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提升片区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今年共计划并新建

道路8条。截至目前,联勤路(东邑北路至金华北路段)、东邑北路(兴骆路至联勤路段)、董兴路已竣工验收;南一西路北侧安置地块配套道路西延段、兴骆路(西大河至金华北路段)、龙湖地块北侧配套道路、方严路(通园路至桕墅方路段)、盛家路(桕墅方路至东河港路段)正在施工。

二、城市管理更有温度,精细功夫显成效

1、审批服务更便民。进一步理顺窗口审批机制,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对接,提升部门一窗受理的融合度,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做到1到3个工作日内给出审批意见。窗口全年累计办理零星建筑垃圾处置备案登记1527件,无产权证明的房屋作为经营场所证明审批46件,挖掘城市道路审批48件,排水许可登记33件,店招备案申请263件。

2、市容管控更全面。充分利用网管平台,加强对沿线乱占道、乱停车、店招规范等乱象的整治管理,截至目前,智慧城管平台总计新增案件为6314条,总计办结案件为6349条,四个平台总计新增案件为1350条,总计办结案件为1332条。积极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压实道路沿线环境主体责任,一、二、三、四级道路涉及单位完成签订270家,其他道路完成签订35家。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上级单位

工作部署,对辖区内所有路名牌进行排查和整改,更换路名牌147块。

3、设施养护更精细。全面推进新一轮提质拓面,实现辖区基础设施养护全覆盖。启动新一轮城市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及市政养护管理周期,养护经费3743万元,较2019年提高177%,全面提升养护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制定并完善三中心考核办法(试行),对养护内容、范围、标准及考核内容予以进一步明确。成立专门“养护考核小组”,按照评分细则落实月度、季度考核通报制度,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小城镇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努力实现辖区市政设施养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4、垃圾分类更智能。2022年我街道按照市区两级要求,全面完成下辖38个小区的撤桶并点工作,将原有的400余个点位撤并为105个,每个点位配备督导人员。同时,积极开展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实行一日两清模式。沿路垃圾桶完成撤除工作,所有店铺垃圾由物业或者环卫部门上门收运。实施智能语音监管系统,近3000家沿街店铺全部纳入监管系统。全年新建垃圾房共3座,其中红星别院一期垃圾房、吾悦广场垃圾房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东邑北路东侧(南二路南侧)垃圾房正在进行图纸设计。

5、危房管理更系统。启动新一轮城镇及农村住宅房屋、多种用途非单一业主的非住宅以及其他房屋使用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及督促治理工作,全年共排查城房危房10幢、农房3286幢,发现有问题的危房279幢,已对24户较为严重的危房下发了督促解危通知书,劝房主搬离、修缮、禁止出租。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工作,完成常态化网格化巡查工作178次,对东盛花园和朝东弄实施动态监测。

6、物业管理更细致。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守好“小门”的基础上,完成31个住宅小区业委会新建、改选、换届和补选工作,组建“红色物业联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年处理各类信访投诉300余件。出台《关于某街道物业管理考核、补贴办法的修订和补充规定》,对原考核、补贴办法作更深层次的细化。协助行业部门做好物业管理指导、监督及“红黑榜”评比,强化对东渡玺悦、碧水莲晴等小区的装修源头防控,对中梁首府小区交付后装修事宜,进行全程跟踪。

三、拆违力度持续加大,“无违建创建”摘胜果

1、“无违建乡镇(街道)”成功创建。今年以来,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三改一拆”工作的部署要求,狠抓各项拆违整治,推进重点区块集中拆违攻坚,同步面上违建整治,落实长效机制,做好动态监管,于今年5月顺利通过市领导小组对街道“无违建

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初步考评验收,考评得分位列小组第一。

2、日常管控“零死角”。进一步加强违建巡查监管力度,保持对新增违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夯实违建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日巡查”制度,争取第一时间处置新增违建。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违法建筑处置18处,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4.8322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03.47%;累计拆后土地23.012万平方米,拆后利用20.832万平方米,土地拆后利用率90.53%。累计完成三改7.90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45.7%。

3、专项整治“零放过”。全面开展“三违”清剿专项行动,涉及任务点位44处,任务面积75515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拆除27处,累计拆除违建面积41901平方米,完成率55.49%;另有14处已腾空,总面积32964平方米,新玮诺、联化家居、阳光休闲按照消防部门要求自行整改完毕。对市消防安全暗访组发现的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点位进行集中整治,6个点位全部整治完毕,拆除违建面积1200余平方米。

同时,积极做好公租房审批、农村私人建房管理工作,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严格做好工程项目招投标及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全年完成项目招标92个,其中街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75个。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某街道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前期工作进一步科学化、体系化

一是3老街开发全面启动。

完善老街城市设计,深化公共开放空间研究,做好片区控规调整。E、E1地块正式启动建设,实现片区由“棚改拆迁”向“开发建设”的转变。积极推进中大河以北片区地块净地移交及土地出让,按规划进行建设,同步做好周边配套路网建设。与轨道密切配合,适时启动西大河河道开挖及湖心岛建设,逐步重现老街昔日风采。

二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对朝阳村、敬德村、清水湖村、尚志村等区块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治理的方式开展新农村建设。前期规划方案研究,结合本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明确开发建设模式及时序。

三是老旧小区改造扎实开展。

抓紧完成骆兴家园一期、二期、三期、华丰星城的改造工作。启动2023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升小区硬件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对碧水莲晴片区硬件设施薄弱的现状进行全面梳理,按片区化治理的模式,科学制定改善方案,提升该区块的硬件水平,与新开发建设的董家畈集中居住区形成有机整体。

二、项目建设进一步高效化、安全化

一是交通路网项目。

尽快推进荣吉路、汶骆路、329国道等公路转为城市道路并实施改造,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通园路南段等机电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结合地块开发,同步做好三星工业园区、董家畈集中居住区、老街片区的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九龙大道以西片区路网、河道规整及绿地建设。

二是公建保障项目。

积极推进110千伏高压线落地工作。完成某供电所、110千伏变电站迁建,配合区建交局完成公交场站选址及开发建设工作。抓紧落实 220KV移位工作,计划2023年6月完成线路割接。

三是地块开发建设。

加快推进骆城华苑二期、H3-1地块、H3-2地块、G3地块、华晨雅苑北侧地块、清水湖四联小区二期等安置项目建设,做好骆城华苑二期的交付备案工作。

三、城市管理进一步智能化、精细化

一是探索智慧城管新模式。

构建一套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系统平台,将城建口涉及的审批管理、养护考核、工程项目管理、垃圾分类、智慧小区、危房管理、三改一拆等事项全部纳入系统内,通过人工智能后台分析,实现对城市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该系统预计明年上半年实现试运行。

二是完善物业小区管理体系。

根据区里政策变化,调整、细化物业管理考核制度,建立科学考评体系。配

合老旧小区改造,对完成改造的小区实施物业管理提质提价。以骆城华苑、锦绣江南和保利一期为试点,进一步提升物业小区服务质量;以新兴岚湾、骆城华苑二期为试点,加强装修源头监控;以小骆花园、骆城芳洲为试点,探索商品房小区物业合同纠纷治理方式。

三是提升基础设施养护水平。

对辖区内保洁和养护标准做进一步提升,并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事项做专项提升方案,不断提升某街道保洁和养护水平。继续加强考核人员队伍的建设,提升考核管理水平。

6.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六

今年来,社会事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镇工作中心,按照“以人为本、强化保障、优化服务、创新管理”的工作要求,坚持强基础、抓重点、创亮点、提服务,使各项民生工作均取得较好成效。

一、抓长效、夯基础,推进健康某品质化

全力提升卫生管理水平。集镇片全面摸清动态保洁底数,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重点道路区域保洁强度。农村片持续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以“四无”为标准,坚持指导巡查,强化考核监督,全镇卫生面貌持续向好。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共202人成功献血,献血量达67000毫升。结合第72个“5·8”红十字日,设立AED两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普及培训8期,受益人数达429人,53人取得救护员资格证书。

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制定生活垃圾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除拆迁村外,全镇区域内全面施行垃圾“以桶换桶”清运模式,实现垃圾分类运输、减少二次污染。投用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实现其他垃圾压缩焚烧、厨余垃圾分解成肥、可回收物资源利用、有害

垃圾暂存处置,有效实现全年垃圾增量不超过1%。全镇累计开展入户宣传、入户指导达2万余户。社区坚持“党员带头、桶边督导、网格管理、合理激励”的工作模式,全社区动员督导员260余人坚持每日二次桶边督导,累计督导达14280次。并推出“桶宝宝”系列特色活动,居民参与率达、分类正确率达70%。各行政村按要求完成“一栏两图三点四桶五导”工作。积极创建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十七房村、沿山村创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示范村。

积极开展健康乡镇创建。根据健康乡镇创建标准,落实相关责任,沿山、十七房村积极创建省健康村。结合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健康食堂、健康步道创建。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期,受益人数达452人次。积极做好庙戴、余严、广源、汇源四个村(社区)240户居民的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七彩古镇·健康某”志愿服务队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28次。完成汇源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联合石化开发区共同举办首届机关运动会。

二、抓特色、强质量,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化

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中心幼儿园秉承“传承文化,创新发展”的办园理念,探索“某船鼓”园本课程,荣获省级荣誉4项,市级荣誉1项,区级荣誉1项。觉渡分园顺利通过4星预评,探索“某农民画”课程。

郑家幼儿园顺利通过3星预评,现全镇民办园有1所三星预评,4所一星级幼儿园,5所民均为普惠性幼儿园。开展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检查、每季度安全卫生检查,提高保教质量。严格落实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根据民办幼儿园的需求,采取形式多样的辅导帮扶措施,提升教育水平。

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稳定、有序地推进义务段招生“积分入学制”工作。在此基础上,我镇户籍人口小学义务教育覆盖率和升学率均达到101%,小升初接受率达101%。某中心学校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成功创建成为某市级示范家长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教科研先进单位。某中学把“传承礼序民俗文化,创新主体开放意识”作为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根本着力点,通过搭建

“快乐校园,多彩澥中”的平台,创设“一廊一园一馆,二室三厅四墙”为主线的主题式校园文化,推进教学改革、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社区教育特色进一步凸显。整合政府、农场、学校、社会等各方资源建设“数字菜园

微耕农场”市民全程体验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于8月9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走进社区教育》专栏播出。联合幼儿园等启动家长成长计划。维护并推进“海田阿姨”品牌提升,评选优秀“海田阿姨”62名,举办首期家政服务月活动。组织编写的某农民画

课程被评为全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一等奖。乡镇老年大学办学进一步规范,成功争创首批某市标准化老年大学,汇源社区教学点被评为某省首批村居老年教育示范点。全年共举办社区教育各类公益性培训631期,受益达22603人次。

三、抓服务、重管理,推进劳动保障规范化

扎实推进创业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岗位648个,新增就业人数42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3人。56名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85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36.71万元。被征地人员农转非缴费补贴、参保补贴和生活补贴分别为83.5万元,119.6万元和122.65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4%以下。新培育各类创业实体359户,创业带动就业1123人。与石化区联合开展“春风送暖”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就业洽谈会4场,200多家用人单位共推出岗位2101多个,共有3500余人次求职应聘,1101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认真做好社会保障服务。各项社保工作有序推进,被征地人员认定927人,办理土保270人;办理城乡居保到龄参保56人;打印社保证明2438份,就业证明1082份,完成9127名人力资源调查任务。五险统征参保办理个人433人,单位1家;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开

展社保精准扶贫活动,积极开展困难企业社保返还宣传工作,共计110余家困难企业实现社保返还。

积极构筑劳资关系和谐。加强

“两网化”建设力度,大力开展“无欠薪行动”,积极排查劳资隐患。截至10月份,辖区内日常巡查已达460余家企业。春节、五一及特殊敏感时期,集中力量对工地、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230多家企业进行排摸调查,对存在的劳资隐患进行梳理并整改。截至目前,我镇无一起恶性欠薪案件发生。积极化解劳资纠纷投诉案件,1-10月份累计33起,已经协调成功27起,涉及金额36.72万元。

四、抓规范、强监管,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

发挥社会救助精准托底职能。分层分类救助机制保障有力,至10月底累计支出各类专项救助资金32.1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约218户(次)。截至10月底,城乡低保对象151户173人,支出低保资金150.99万元。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拓宽善款多元化募集渠道,截至目前,共募集243.34万元,救助支出44.43万元,受助574人次。开展各项慰问帮扶工作,发放慰问金43.09万元,受助339户(次)。

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加强对“公建民营”敬老院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入住老人136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镇633名老人提供每月3小时—45小时不等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累

计服务2.6万小时。依托“两个中心”对全镇101多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志愿者助老结对服务,基本实现空巢老人有人照顾、有人服务。大力推进老年配送餐、理发、教育、保健等十多项服务。

完善特殊人群救助关爱体系。深化残友家园建设,对54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乐等日托照料。全面落实残疾人小康工程,惠及662人,合计发放金额191万元。进一步规范庙戴村残疾人康复站建设。完成汇源社区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截至10月份共发放高龄津贴1031人136.05万元,困难老人补贴106人13.2万元。对全镇25户失独家庭组织开展帮扶慰问。

五、抓创新、建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共享化

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梳理社保窗口公共服务事项,并在线上线下完善办事指南,明确服务项目、申办对象和办事流程。紧紧围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目标,探索在镇行政大厅人社服务窗口推行“无差别受理”工作,社保和就业窗口各设置一位全科型工作人员。积极稳妥宣传各类社保政策,重点宣传被征地人员各类养老保险制度转换、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变更和社保基数调整等政策。

稳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汇源社区“汇一家”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成功运行,“水岸一家亲”自治互助站基本完成内部装饰。依托镇社会组织活动中心场地,以

公益性为目的,成功开设全区首家采取“政府、学校、社会”联动模式的“小海娃”四点钟课堂,参与学生人数达200余人,有效服务了石化区职工,缓解了孩子接送难的问题。积极参与区公益创投项目,2个立项项目获得资金补助10万元。完成6个村的社会组织服务站建立工作。

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截至9月全镇生育备案登记91例,出生101人,其中计划内一孩72人、计划内二孩28人、再生育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101%。发挥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全年新增奖扶对象113人,特扶对象14人,计生老年保障对象189人。积极发动、组织新婚、待孕夫妇127人参加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查,降低出生缺陷风险,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采集流动人口婚育信息648条,流动育龄妇女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母婴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成十七房景区二期游客服务中心母婴室一家。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农村环境卫生仍需进一步改善;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教育资源优质化有所欠缺;社区治理水平仍需提升等等。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镇社会事务工作以抓基层基础,抓巩固提升,抓规范运作为主线,以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推动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构建”大健康工作新格局

巩固国卫镇创建成果。以智能化为抓手,持续提升集镇片动态保洁、清运、处置全流程管理水平,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拉高标准保持常态;继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善农村卫生动态保洁机制,开展示范路、示范小区(示范村落)、示范庭院创建活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不断提升农村环境面貌。持续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教育。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品质某,从垃圾分类开始”主题行动,发挥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和行政村(社区)的示范带头作用;社区联合中小学、幼儿园深化“桶宝宝”系列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比创建活动。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入户指导、入户检查,探索垃圾分类红黑榜机制,持续开展桶边督导、每日晒桶,记录居民分类质量。社区结合实际,尝试探索定时定点投放和桶边督导相结合机制。

全面提升健康城镇品质。各项健康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力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大力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持续开展

“七彩古镇·健康某”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白衣守护”行动,开展残疾人上门关爱服务,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

二、“深耕”社会治理共同体

助力基层“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完善受理事项办事指南。依托某政务服务网,积极推行线上办理,完善就近申报、多点办理、全域通办、多级联办等服务模式。以汇源社区为试点,为打造一支“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全岗都通”的全能社工队伍。通过开展全能社工培训班、编印全能社工一本通手册、组织技能比武等形式,全面提升社工素养,提高受理和办理公共服务事项的效率。

提升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指导广源社区做好社区用房建设和居委会选举工作。成立新兴岚湾小区筹建小组,谋划社区筹建、基础设施配套等民生实事。找准广源、汇源社区定位,精准规划社区发展,精心打造品牌社区。“水岸一家亲”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创建示范自治站。积极拓展“微民生,大服务”项目,实现政府服务按照群众需求“量体裁衣”。

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建立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深化社会组织活动中心“党建引领、自我管理、自我运作、服务社会”的运行模式。积极发展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重点培育文化传承、文体健身、社区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残友家园创新“1+X”模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整合“桶宝宝家庭”、“小海娃”四点钟课堂、“当家仔”,通过打造“三娃共治”品牌,加速外来人口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三、“培育”教育教学新品质

学前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中心幼儿园继续深化“某船鼓”课程,立足于幼儿“自然、发现、自信、创造”的教育理念,探索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觉渡分园继续探索“某农民画”课程。抓好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制定一园一策的帮扶方案。采取帮教、交流、竞赛多种形式,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实现“提质减负”。某中学以“崇礼守序、勤业务实”的校训、“三全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某中心学校继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更丰厚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莘莘学子。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推动我镇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社区教育品牌再上新台阶。深化“数字菜园

微耕农场”现代农业体验园,开发体验课程,开展区域游学体验培训。建设社区教育信息化平台,通过“互联网+教育”,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助力打造学习型社会。联合某法庭,探索社区教育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努

力把“学院式”社区矫正教育打造成“某省成人教育培训品牌”。

四、“拓面”民生保障新体系

全面推进就业创业环境优化。推进“贷、免、扶、补”工作,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灵活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联企调查制度。建立健全“两网化”工作体系,继续以打造“无欠薪某”为契机,积极建立政府、企业、职工三方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双爱”活动,促进企业、职工双向关系良性发展。积极与化工区对接开展好和谐联动活动,组织好化工区与某镇两区域内就业援助工作。

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服务水平。加快全民社保参保,做到“应保尽保”,逐步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本镇户籍居民各类养老保险参保率争取达到9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率争取稳定在98%以上。推进各项救助,做到“困有所帮”。继续抓好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抓好慈善、红会、残联等募捐及救助工作。强化阵地建设,做到“弱有所助”。指导广源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创建工作;对敬老院“公建民营”、乐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情况做好辅导、督查、考核等工作;探索政府购买适老服务,增加适老服务网点。

7.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步伐,推动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工作在全县实施,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得以巩固和发展,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单位医疗服务能力,重新修订定《永寿县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为核心,科学合理配置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有效解决优质资源下不去、基层人才留不住、老百姓看病不方便的三大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出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逐步实现“预防在基层,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

二、基本思路

工作基本思路是实行三个统一,坚持三个不变,做到三个加强,突出三个核心。

实行三个统一。人员统一管理:取消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人员编制身份限制,实行统筹调配使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双向流动,实行人才统一招录、合理配置、统筹使用;财务统一管理: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单独核算。镇 卫生院业务收支结余主要用于镇卫生院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搞好公共卫生服务,县级医院不得上收;业务统一管理: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绩效考核等方面可执行同一标准,统一开展医疗服务。

坚持三个不变。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保留各自原有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机构级次不变;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不变:镇卫生院全面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综合卫生服务,县级医院负责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县镇医疗机构财政投入政策和渠道不变,镇卫生院继续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做到三个加强。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使镇卫生院功能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到基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农村居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得到加强。

突出三个核心。突出病人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务人员赴分院工作三个工作核心,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技术力量,从而达到增强基层人员队伍建设目的。

1、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县级医院必须与分院建立规范的转诊流程和制度,尤其是分院在病人转诊时第一时间征询县级医院专家的会诊意见,建议病人或家属转院治疗。

2、健全分院会诊制度。分院对于一些久治不愈或疑难病例可采取多种形式及时申请县级医院进行会诊,县级医院安排医务人 员赴分院及时开展医疗会诊工作。

3、县级医院建立医务人员赴分院工作机制。县级医院对所管理的分院根据分院实际情况安排有资质、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赴分院开展医疗业务及带教培训工作,培训分院人员的次数每月不少于2次。同时,县级医院对分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轮训,直到培训合格为止。县级医院定期对所分管的分院进行业务大查房,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工作,不断提升分院的行政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内涵。

三、目标任务

通过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工作的全面推广,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提高农村卫生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达到50%的病人在乡镇卫生院就诊,40%的病人在县级医院就诊,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四、保障措施

推行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涉及到体制机制创新和利益调整,核心是加强基层。各单位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积极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基层发展、人员下沉和服务群众的政策体系。

(一)成立组织机构

县卫生局成立永寿县卫生系统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 体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兴隆 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吕新愿 县卫生局副局长、县医院院长 丁宏斌 县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梁春龙 县中医院院长

贾军理 县妇幼院院长

刘海迪 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关永鹏 县卫生局农卫股股长

贠永锋 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

宋永泰 县卫生局财务股股长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政策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落实,任务目标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局医政股,办公室主任由贠永锋兼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县级医院与所管理的卫生院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被县级医院所管理的卫生院为该县级医院的分院,接受县级医院的管理。

(二)县级医院对赴分院工作的医务人员依照每天3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分院对县级医务人员进行伙食补贴,提供舒适的住宿及办公条件。县级医院及分院按照考勤制度对赴分院工作人员进行考勤。赴分院工作人员优先参加评优、评模、并和干部选拔使用挂钩。

(三)永寿县卫生系统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 工作领导小组对县级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工作方案和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及卫生需求方案进行审核审批,制定具体的工作量化指标,定期开展考核。

(四)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所需费用由各医疗机构暂行负担,县卫生局申请财政资金后予以补助。

(五)由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院3所公立医院对11所乡镇卫生院进行县镇一体化管理。即县医院对店头卫生院、仪井卫生院、御驾宫卫生院、渡马卫生院等四所卫生院进行管理;县中医院对常宁卫生院(含上邑)、马坊卫生院、豆家卫生院、渠子卫生院等四所卫生院进行管理;县妇幼保健院对甘井卫生院、永太卫生院(含郭村)、永平(含平遥、底角沟)卫生院等三所卫生院进行管理;

注:平遥卫生院、底角沟卫生院业务纳入永平卫生院,由妇幼保健院统一进行管理。蒿店卫生院业务纳入监军卫生院、上邑卫生院业务纳入常宁卫生院,由中医医院统一进行管理。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医改的重点任务。各单位务必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深刻认识推进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的重大突破,是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农村卫生工作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对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战略 意义。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要亲自抓,把县镇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医改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积极实施。

(二)明确工作责任。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由卫生局统一领导,县级医院和各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县级医院必须组建专门的机构,指定专人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每月组织召开1次工作进展会议,以便掌握工作进度及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及工作通报。各单位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有序有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尤其是县级医院的主要领导要积极主动、靠前指挥,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改革目标如期实现。

(三)加强考核评估。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医疗服务及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纳入专项考核机制,制定具体考核评估办法和细则,建立长效考核评估机制。把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县级医院和分院院长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8.2023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八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草案)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为全面加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一、目的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绩效挂钩,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健全三级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一)全程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各职能部门、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委员,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1.1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1.1.2审校全院和相关科室的《诊疗指南》、《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

1.1.3审定全院《质量控制方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确定全院与科室、部门的质量与安全指标。

1.1.4确定各职能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与职责。

1.1.5领导分工负责督导、监管各职能部门、医、护、技各科室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的目标和要求。

1.1.6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组,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每季度召集一次会议,并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如遇特殊情况,适时召开会议。

1.1.7对存在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实现持续改进。

2、职能部门职责:按照各管理委员会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制定工作制度、优化流程操作,使用监管工具监管科室制度落实情况,完成医院临时指令性任务。

3、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3.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医疗、护理质控员等4人组成。

3.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3.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5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病历书写规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3.5.1门诊医师

3.5.1.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3.5.1.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3.5.1.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3.5.1.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3.5.1.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3.5.1.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3.5.1.7处方书写合格。

3.5.1.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3.5.1.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3.5.1.10按专科收治病人。

3.5.1.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3.5.2病房住院医师

3.5.2.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3.5.2.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3.5.2.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3.5.2.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3.5.2.5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

3.5.2.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3.5.2.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3.5.2.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3.5.2.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3.5.2.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3.5.2.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

项。

3.5.3病房主治医师

3.5.3.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3.5.3.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5.3.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3.5.3.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3.5.3.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3.5.3.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3.5.3.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3.5.3.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3.5.3.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3.5.3.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二)全程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总护理部,护理质控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副院长任主任委员总护理部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职责:

1.1在院长或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1.2确立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和工作计划。

2、护理部职责:

2.1根据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定期进

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

2.2负责督促各级护理质控组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

2.3定期组织护理专家及管理人员对全院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2.4年终总结医院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2.5学习国内外先进护理管理经验,组织做好护理科研工作。

3、科室护理质控小组

职责:评价病区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评价病区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检查、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急救室和治疗室管理检查、评价消毒供应室、手术室质量管理,检查、评价责任护理质量,出、入院护理质量,调查全院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护士自我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分工协作明确。

三、质控内容及方法

(一)科室自查

1、自查方法:要求科室质控员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督查,以及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必须有记录),并在医院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科室质控自查报告并上报医务科及质控科。

2、自查内容:科室自查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两大方面。诊疗操作涉及临床医疗行为中的直接表现情况,包括手术或有创操作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的适宜性、常规检查的及时性与完备性、特殊检查的使用标准、手术或有创操作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的及时性与措施的有效性;这部分考核以各科室制定的诊疗操作常规及北京协和医院制定的诊疗常规为依据。

规章制度自查涵盖了保障科室医疗安全和病房正常运行的基本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

质量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知情同意制度等。各种制度的具体要求参照我院规章制度执行。

(二)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检查

1、日常监督检查。

质控办、护理部、院感控办、医务科分别负责并实施其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医疗质量检查,检查的内容,一般为1-2项,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每个职能部门每周至少查1次,每月至少4次。每月所有临床、医技科室至少接受一次日常检查。

随机抽查内容包括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改进落实情况、全院性“三基”培训与考核结果、医疗、护理、医技文书质量、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疗规范、常规执行情况、诊断、检查、用药、手术、护理、告知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他医疗质量问题。

2、病历质量检查

本质控方案中,将病历质量考核分为运行(在架)病历质量和终末病历质量两部分。

监控目的:了解掌握各科病历书写质量;了解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完整性;向临床医生反馈检查情况,通知医生及时修正病历中出现的问题。

监控方法:运行病历、终末病历质控主要由医务科及质控科负责,病案室质控人员协助完成。

运行病历质量监控采用定期到病房检查方式进行。运行病历以疑难危重病例为主;除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外,重点检查病历项目是否齐全及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内科系统主要抽查住院10天左右的病历,外科系统主要抽查手术后的病历。抽查中发现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相关科室及责任人(注明病历中存在的问题)。

终末病历质量监控由医务科组织质控人员,根据终末病历质量相关要求,对回收到病案室的病历进行普查与抽查。、门诊质量检查:

门诊部每月对门诊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门诊病历质量、处方质量、检验、影像报告单质量。

(三)质量控制责任追究。

对各种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作为科室工作核心纳入考核体系。对重点质量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对于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处罚。

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工作质量缺陷、隐患,应由存在隐患的科室和部门,分析发生原因、提出整改方法,消除安全隐患,控制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四、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

(一)、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1、现场反馈:每周一、四各职能部门例行环节质量监管,使用PDCA工具体现监管内容。

2、例会通报:质控办每周对各职能部门监管结果进行汇总以“环节质量监管简报”形式通报,内网公布,追踪通报内容整改情况。每月以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信息”方式对当月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整改目标。每个季度对医疗质量重点指标进行统计,根据完成情况对控制方案、方法、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达到质量的动态控制持续改进。

3、限时考评: 质控科、医务科、控感办、药剂科、护理部按照综合考评标准相应内容完成考核。(见附表)

党政办完成对行政后勤、窗口服务科室的考核。(由后勤部门制定)综合考评必须于每月30日前完成,次月5日前汇总报院领导审核后同科室数量绩效挂钩。考评时间段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二)、考评同绩效挂钩兑现机制

1、财务科负责核算绩效奖惩,按月及时发放。

上一篇:学校参观路线及解说词下一篇:安全环保三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