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2024-10-30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一

高二必修三复习学案

编写人:王爱华 审核人:王海君

————————————————————————————————————————————— 教师寄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导学案

于文波 11月2日

一、复习目标: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课前导学:(课前完成本部分)

(一)知识点梳理: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的形成、作用和功能。(一段)

(2)文化遗产的地位、意义,保护方式。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世界文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共同构成的。(2)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全面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共5点)

(2)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和原则)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其他途径有哪些?(2)大众传媒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3)大众传媒的形式、标志、地位、特点作用。

5、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

。另一方面,外域文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

(2)要求: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

。自我补充: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

1.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外出旅游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5、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味着传统的传媒方式将被淘汰。

6、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7.大众传媒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8.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创造等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二、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央视中秋晚会曾在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江门盛情举办,晚会举办地选在以“侨、楼、泉、风”为特色的江门,以“思念与团圆”为主题。以“月”为轴,以“情”为线划分为三个篇章:《月印故土》浓缩桑梓乡情、故园之恋;《月系亲缘》展现血脉亲情、天涯望月;《月满华夏》续写天涯此时、欢乐中华。当晚,全世界华人延绵了数千年的中华情缘被美丽的“江门明月”所点燃。材料二:中国的中秋节,深厚地蕴含了“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央视为什么要隆重举办中秋晚会?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秋”申遗的原因。

三、随堂检测 1.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有利于()

①更好地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更好地集中表达民族感情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④领略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每当春节来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领导人开始向华人“拜年”,或者亲自参加庆祝活动;一些国际组织也举办迎春活动。这表明()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B.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2012年4月19日是联合国“中文语言日” 庆祝活动三周年。联合国使用的正式语言有英、法、俄、西、阿、中六种。联合国庆祝“中文语言日” 有利于()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展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①秦始皇陵兵马桶

②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③敦煌莫高窟

④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在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的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文化产品走到哪里就能把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说明

()A.各国进行文化产品贸易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

B.要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就要限制文化产品贸易

C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D.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7.《论语》以言简意骇、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的解读,使更多人了解了《论语》。这说明()A.电视文化比传统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平民化的文化

C.电视传媒的出现使旧的传媒失去作用D.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8.“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9.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①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就要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1)①中秋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秋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点燃了全世界华人延绵数千年的中华情缘。(4分)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央视隆重举办中秋晚会,有利于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统一。

(2)①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中秋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生活,其中申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4分)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秋”申遗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维护世界文华的多样性。(4分)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秋”申遗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随堂检测】 ABCAD CDCBD 【课后拓展】DBCBB AADAD AB

四、重点突破

18、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今天,中国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9、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据有关方面介绍,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中俄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在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1)中俄双方举办文化年活动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俄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18、答:(1)历史上孔子学说的西传与今天世界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2)我国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反映了在全球范围内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更加重视文化交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贯”、“和而不同”的理念,符合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体现,同时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9、(1)①中俄举办文化年的活动,既能展示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又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充分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俄举办文化年的活动,说明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③中俄文化年的举办,也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①中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的了解。②俄罗斯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有利于俄罗斯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中国对俄罗斯的了解。③中俄文化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俄罗斯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华化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的“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到我国一些年轻人的欢迎,甚至一些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占据了部分人的头脑。

材料二: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对于鼓励人们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可让港澳台同胞在文化上走得更近,让海外华人与祖国在文化上更亲。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引进洋节,过洋节”与“庆祝民族节日”这两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C级)

答:①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 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②洋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集中表达。我国青年热衷过洋节,忘记本民族传统节日,会影响本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青年人过洋节或引进西方洋节,应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D级)答:正方:“抵制洋节”。理由:①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②洋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集中展示。引进洋节会影响本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反方:“引进详节”。理由:①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②引进西方洋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注:只要答出任何一方且说明理由,即可。)引用(0)推荐(0)评论(0)阅读(53)上一篇:珍惜时间 让生命放出更多的光与热

1、从1936年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文化特色的火炬: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造型像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用的飞镖,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设计类似橄榄树叶,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是象征吉祥的“祥云”。奥运会的火炬,从造型到图案,折射出了主办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A级)(2)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B级)答:(1)反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

(2)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飞天”、“长卷”、“烟花脚印”、“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意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做到了古今结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②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开幕式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一次“中西合璧”。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开幕式中国特色浓郁,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2.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二

(一) 黑人戏剧。它们体现自身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 反映本民族长期备受压迫和歧视, 并将这种民族歧视固化到族裔内部, 变为无意识的行为。这部分详细分析了肯尼迪《黑人的开心屋》和《猫头鹰的回答》中象征主义、荒诞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有机融合, 认为黑人对自我身份的否定使他们自己被遗弃的同时更加剧了他们内部的孤独与分裂。作者从查尔斯·福勒的《士兵之戏》中挖掘出了福勒对自己种族中所存在的人性弱点和黑人内部矛盾的关注。在阐释奥古斯特·威尔逊这位被定义为缔造史诗系列剧的文化民族主义者时, 作者对其十部系列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赞扬了他作为剧作家的历史使命感。而后作者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由安娜·蒂弗·史密斯开创的“纪录片式戏剧”, 为读者解读了史密斯独特的戏剧形式。作者解读了苏珊·洛里·帕克斯这位新生代且多产的非裔美国剧作家的严肃性和其对非洲文化的关注。通过分析五位剧作家的剧作, 作者充分显示其根深蒂固的被歧视特性和种族隔离的历史沉淀, 揭示了黑人戏剧展现出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特征和多元文化主题。

(二) 犹太裔戏剧。它们表现犹太人精神上普遍迷茫、冷漠、恐惧和异化的现象、对逝去传统的怀念、对反犹排犹的迫害的惧怕心理以及对自己边缘位置的焦虑, 注重表现出犹太特有的文化特征。作者认为密勒的几部经典剧作《推销员之死》《美国时钟》《砸抢之夜》等反映了犹太人所遭受的残酷迫害的道德主题。作者对被称为“百老汇喜剧之王”的尼尔·西蒙的分析体现了西蒙喜剧背后严肃的社会主题和犀利的批判力量的深入理解。在犹太人矛盾与尴尬的身份问题基础上, 作者从阿尔弗雷德·尤里的《为黛西小姐开车》中提炼出同萨特“他人是地狱”相悖的观点, 重点关注了马麦特戏剧《拜金一族》和《奥利安娜》等中的“政治正确”、“反向歧视”和商业道德的堕落等问题。在分析了唐纳德·马格里斯的《模型公寓》《洛曼家的野餐》后, 作者认为:关于那段惨痛的历史记忆, 那段会铭刻在每个犹太人心中残酷的历史, 对犹太家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 亚裔和拉丁裔戏剧。亚裔和拉丁裔等其他少数族裔也都有从受歧视受排挤到追求平等权利的艰辛, 他们的戏剧更多关注民族歧视、身份认同和美国梦追寻的失败。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戏剧《新移民》《蝴蝶君》《黄面孔》等, 展现了不同华裔之间的内部矛盾, 体现了美国主流社会对新移民的态度, 揭示了华裔寻求美国主流社会认同的强烈愿望, 同时, 他们不能摆脱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日裔剧作家饭冢直美的《36 景色》通过对威勒家酒会上不同人物真实身份的揭示, 展现了日本艺术, 以及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真实与虚假之间的联系。拉丁裔剧作家玛丽亚·埃莱娜·芙内斯的《费芙和她的朋友们》, 描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哀处境。揭示了男权社会中, 女性无法摆脱已经确立的两性关系的事实。

(四) 女性戏剧。它们更多地在理性上对刚刚过去的妇女运动反思和女性在要求平等地位和民主权利时的心理现状, 以及女性独立身份认同之路的艰难。作者认为贝斯·亨利的《心灵之罪》将古怪、哥特式的意象与简单熟知的意象相结合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剧作中三姐妹雷妮、梅格和贝蓓的生活和婚姻的描写, 折射了南方社会现实和女性生存危机。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创作思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她的作品最为深刻的莫过《出狱》和《晚安, 妈妈》, 尤其是后者, 讲述了母女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却同时面对人生最痛苦的抉择。林恩·诺塔奇从黑人的角度反观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歧视, 剖析黑人民族自身的缺陷, 关心黑人女性内心的声音和她们曲折的成长历程。其剧作《内衣》和《毁灭》描写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刚果女性所面临的残暴。

(五) 性倾向受歧视者和艾滋病患者戏剧。它们是美国上世纪80 年代的典型文化现象, 剧作家们同时公开创作和演出有关同性恋和艾滋病的戏剧, 强调差异性、他者、身份、政治正确和尊重个体, 呼唤怜悯与宽恕, 期待理解与宽容。本书作者详细评述了艾伯特·福特《杀死一只知更鸟》《温柔的慈悲》和《来自亚特兰大的少年》等, 探讨了悲伤、宗教信仰、同性恋、自杀、种族关系、美国梦和欺骗等多个主题。作者用拉里·克莱默的两篇代表作品:《正常的心》和《我的命运》解开了“何谓裸露灵魂”之惑, 从激进的同性恋斗士转向求生中的艾滋患者, 从困惑到接受, 从斗争到沟通, 真实地袒露了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最边缘化的艾滋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发出了生命的绝唱。托尼·库什纳堪称同时代最重要的美国剧作家之一, 对于其巅峰作品《天使在美国》, 作者认为以同性恋这一中心议题, 展开了对当时美国多元社会的全景式描绘, 并把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患者的身份认同和尊重问题上升到国家主题的高度。

(六) 后现代主义戏剧。现代主义和实验主义为形式的当代美国戏剧亦在不断对WASP文化批判与反思中寻求突破, 实现超越。书中详略有序地介绍了谢泼德的“家庭五部曲”《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真正的西部》以及《情痴》《心灵的谎言》。认为剧作家用家庭伦理剧作审视美国社会, 深刻批评主流文化中的没落和败坏的现象。A.R. 格尼的《爱情书简》和《西尔维亚》等小剧场戏剧以中年人生活现状为主批判WASP文化的没落和腐朽。约翰·古阿尔的《有色自由人》展现了新奥尔良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多民族混杂的“大熔炉”景象, 剖析《蓝叶屋》与《六度分隔》相同的主旨:揭示并讥讽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欺骗。爱德华·阿尔比是著名的荒诞派戏剧家, 其后期剧作《三个高个女人》和《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等通过荒诞的故事唤起人们对情感表达的另类人群的关注。作者分析理查德·福尔曼的“本体论- 歇斯底里剧场”, 帮助读者理解“演员非人化处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最后, 作者向我们呈现了剧作家查尔斯·密的经典解构与政治讽喻, 重点介绍了剧作家对古希腊神话《俄瑞斯忒斯》的解构与重建及其“拼贴”、“蒙太奇”等手法的运用。

当代美国戏剧涉及的题材和主题相当广泛, 艺术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语言表述各具特色, 因而在舞台上呈现出美国当代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剧作大多关注当代美国各个种族和群体间或者其内部的情感、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冲突, 是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学和艺术。

本书创新之处, 在于把当代美国戏剧放在多元文化批评的框架之中, 探讨美国乃至当今世界文艺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弥补了近年来国内对美国当代戏剧研究的不足。

摘要: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论述了多元文化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剧关系, 揭示了弱势群体争取平等地位和民主权利时的艰辛与困苦, 对于了解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的现状和影响有很大帮助。本文以此书为基础, 试图分析戏剧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 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3.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符号意义;变异;多样性;跨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1—0091—07

一、引言

符号的意义就是符号通过符形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在我们生活的符号世界里,周围的符形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达讯息:商店门上悬挂的招牌向我们传递这家商店卖什么商品的讯息;柜台上标着的数字向我们传达着商品价格的讯息;墙上的海报向我们诉说着关于某种新产品的讯息;大厅里悬挂着的横幅向我们提供有关店庆大减价的讯息。我们从这些符形中获得各种讯息,也就意味着我们理解了符形的意义。

美国哲学家、现代符号学奠基者之一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S.Pierce)不但肯定了外部世界的存在,将符号对象引入符号三角,而且认为符号意义是在认知主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此外,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还关心产生意义的生活背景,而不仅仅停留于符号本身。他在论及符号意义时,曾这样说过:“除非我们将指称对象同集体意识联系起来,不然它们不可能具有意义。”这里的集体意识指的就是符号使用者关于生活世界的知识积累,它主要来源于符号使用者的集体生活。这无疑是对符号二元关系的一种突破,使符号的意义获得一种开放性。

“意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符号意义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意义“生命”的过程性、意义类型的多样性和意义层次的开放性。意义是作为符号所指和能指同时产生的,它也有一个增长、变异乃至消亡的过程。在类型上,符号意义可以有不同的类别,如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象征意义等。在层次上,符号意义具有无限的开放性,除非现实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中断这种在理论上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意指活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Cas—sirer)认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他甚至把符号同人的本质等同起来,与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联系起来,把人界定为“符号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是以符号为媒介的。人是符号活动的主体,各种文化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具体化。这样,通过符号活动,人与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符号学观点看,不同民族的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民族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文化形态,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千百年来,它以一种鲜活的形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从而构成了文化的动态化符号。本文拟在跨文化视野的背景下探讨符号意义的变异和多样性。

二、符号意义的变异

意义在不断增长和延伸中可能会出现变异的现象。“变异”一词本来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的差异性。在符号学中,符号意义的变异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即符号能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场合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而这些不同意义与原意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

1新理据与符号意义的变异

符号意义的变异主要是因为新理据的引入而发生的。建构新理据的讯息可以来自符号对象,可以来自符形本身,也可以来自符号所处的环境或符号认知主体的经验。

以文化蕴含丰富的“龟”为例。“龟”有“神灵”意。传说龟千年则能言,《左传》记:“龟兆告吉”。古有“龟经”、“龟旗”、“龟龙”、“龟镜”之说,象征吉祥顺利,因为古占卜时用龟甲。《礼记·王藻》记:“卜人定龟”。“龟”可指货币,古代曾以龟甲为货币,《易·损》载:“或盖之十朋之龟,弗克违,(远吉)”“两朋为一龟,十朋之龟,人象也”。古代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龟这种爬行动物生命周期很长的特征,《庄子·秋水篇》;“楚有神龟,死已i千岁矣。”曹操有诗:“神龟虽寿,犹有竞时。”唐朝李群玉诗《龟》:“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因此人们“借龟之名,效龟之行,托龟之庇,以追求长寿,并相沿成习”,现在仍有“龟龄鹤算”之说。“龟”成了中国寿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而到了元代以后,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由贵反贱,龟寿崇拜的习俗逐渐消失。其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发现龟常和蛇、鳖在一起,就用龟来指称妻子与他人通奸的男子,明朝谢肇浙《五杂俎·人部四》中记:“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为乌龟。”“龟”可用来骂人,如“乌龟王八蛋”。“龟”还用来贬斥怯懦的人,如“缩头乌龟”。元朝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如今只学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可用来喻指“盎然的春意”,《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有春去冬来之意。杨柳风姿绰约,撩人心怀,因此常用“柳姿”来形容女子“姿色”。杨柳柳絮漫天飞舞,漂浮不定,所以,女子用情不专、移情别恋被称为“水性杨花”。南此,“花街柳巷”、“花门柳户”、“墙花路柳”、“寻花问柳”、“攀花折柳”等词语中的“花”和“柳”表达的是“妓院”、“妓女”等意思,杨柳作为象征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发生了变异。

中华民俗中,处处可见鱼的踪迹。在人们的观念里,年年餐桌有鱼,象征年年有余,生活富足。鱼是表现吉祥主题的重要题材。鱼是怎样获得这种象征意义的呢?这可从上古历史文化背景着眼来进行考察:初民的谋食方式及对司水鱼神的崇拜使鱼成了丰收富裕的象征;而由水生殖信仰演化来的鱼生殖信仰及鱼本身繁殖力强的特性,使“鱼”在传统文化中染上生殖色彩,成为婚姻、爱情的象征物或性爱隐语。

由此可见,如果以符号对象的不同性质为理据,符号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异。

2场景与符号意义的变异

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传播意义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场景(所谓“言外之意”)。“场景”包含(1)符号系统自身的环境。如书写符号系统的上下文、实物实体符号系统的空间布局、图像符号系统意境配列关系等;(2)传受双方的已知信息背景。包括言语的话题、实物实体的“实用”功能、艺术系列的准备

知识等;(3)系统存在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氛围、传受双方关系彼此了解等。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上述因素而衍生出来的意义,就叫“场景意义”。符号基本是我们与周围世界进行有效交往的工具,但许多感受不是在符号之中的,常常是“言不由喻”的。符形所处的环境也会为符号意义的变异提供理据。例如“他是个大学生”,如果在教授前面说这句话,意味着这个人是一个“初学者”、“没有经验的人”;如果在一群工人中讲这句话,则意味着这个人“是有学问的”,甚至可能是“专家”。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符形的意义是由其所在参考系决定的,参考系发生变化,意义也会随之变化。

假如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背景文化,西方的交响乐对中国人来说理解是十分困难的;同样,没有汉字修养和背景文化,中国的书法对外国人同样是不可思议的。系统内在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人们总是首先从符号系统内部寻找意义,而符号的内在意义不是预先可知的,需要加以分解和处理,了解其组合关系和结构,使意义显现出来。

3认知主体的经验与符号意义的变异

意义变异的理据性支持,有时候还来自于认知主体的经验。由于认知主体的经验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符形进行解释的依据也会有差异,从而导致符号意义的变异。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刊登的一则报道生动地说明了由于认知主体的经验不同而导致符号意义的变异。这则报道叙述的是:一对旅居日本的华人夫妇在东京开设了一家取名为“北京亭”的餐馆。他们拒不接待那些把中国称呼为“支那”的顾客。他说:“一听到有人把中国叫‘支那,我就不由地回忆起日本侵略中国,侮辱、残害中国人的那段历史。为了中日两国人民子子孙孙友好相处,请不要叫‘支那,要称呼‘中国……”。“支那”本是起源于秦代中国的异称,最初出现在佛教经典中,后传入日本,在日语中是古今中国的总称。“支那”在日语中并非贬义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侵略军总是使用该词,因此它就带上了一种特殊的语义特征。那些至今还用“支那”来称呼中国的日本人当然无法理解该词在老一辈中国人心中所激起的如此强烈的愤慨。

人们对语言的理解虽然主要取决于符号载体的所指意义,但是也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价值观繁衍出许多语用意义。因此,符号的意义常常根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人经历而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在西方,金发女郎,亭亭玉立,必然会受到老板或上司的青睐,英语中因而常用a fair-haired girl比喻“红人”,但汉语中的“红人”源于“红”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现代汉语词典》),所以若用a red haired girl表示“红人”,则是张冠李戴,英美人可能会把它误解为“红头发女人”。同理,西方人读到中国的“白毛女”,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难以窥见a white-haired girl所蕴含的“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这种特殊喻义。

又如,rock and roll(摇摆舞曲)的明指意义是a kind of popular music with a strong beatand a simple,repetitious melody,但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rock and roll可能意味着ex—Citing,amusing,enjoyable,noisy,annoying等。同一个符号的意义,有不同的解释,完全是因为解释者所处环境和个人的经验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

三、符号意义的多样性

符号的意义是极其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在意义类型上表现为意义的多样性,如内涵意义与外延意义、理性意义与情感意义、象征意义等等。

1符号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

内涵(connotation)一词源于希腊语“conno—tare”——“附加”,指附加在词语(和其他传播形式)上的文化含义。一个词语的内涵通常包括其象征的、历史的和情感的内容。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神话学》(Mythologies)(1972)一书中揭示了法国日常生活很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如牛排、薯条、清洁剂、雪铁龙汽车和摔跤等。他说,建议举办一个全世界的“什么事情是不言而喻的”(what—goes—with—out—saying)活动,以此揭示这个世界的内涵,进一步而言,揭示这个世界的意识形态基础。

相对的,外延(denotation)指词语和其他现象的字面含义或外在含义。例如,芭比娃娃(Bar—hie Doll)的外延指一个小玩具,1959年首次在市场上销售,最初它有11.5英尺高,胸围5.25英尺,腰围3.0英尺,臀围4.25英尺。与之相对,芭比娃娃的到来意味着母亲作为妇女支配性角色的终结,意味着消费者文化的重要地位。因为芭比是个把自己的时间打发在购买服装上的消费者,而且她正在与肯(Ken)以及其他玩具建立联系。不像其他玩具,芭比娃娃并不想赋予小姑娘以传统母性的角色——让她们模仿自己的妈妈,照顾“小宝宝”。

现在,芭比娃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政治的象征。甚至有人将芭比视为除可口可乐、麦当劳之外,资本主义势力的另一种代表。在美国许多大学,“芭比学”甚至可以成为专门一堂课,透过芭比现象探讨女性心理、角色、男女关系,以及女性与社会的互动等问题。

符号的内涵和外延现象是一个非常具有能产性的生成过程,因为社会已经从人类语言为其提供的具有第一意义的符号系统,不断地发展出第二意义的符号系统。这样每个符号的演化过程就显得非常接近真正的历史人类学,每个第一意义系统的符号都真实记录下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历史过程,有的符号当它作为第一意义系统意指的客观事象已经消失,但它却在第二意义系统里作为能指或作为所指获得新的意义而被保存下来。这时,我们甚至有可能从第二意义系统的意指去探求它的初始意义。比方说,“洞房”这个符号形式在第一意义系统里意指远古时代以山洞为家的原始婚姻情况,但在第二意义系统里以能指形式出现在表达层面,其内涵为“现代人结婚的新房”。第一意义系统的“洞房”成为历史词,或者叫“化石”词;第二意义系统的“洞房”成为内涵的能指(外延系统的构成),它与原来的单位在外延上不具有同样的大小规格,不仅在质上有了新的蕴涵,而且在所指范围上也发生变化,例如旅行结婚的旅馆客房也属于“洞房”。在传播符号学的研究中,第一意义系统的符号构成第二意义系统的所指,也就说语言符号被用来描述传播符号系统中的能指,它起着元语言的作用。新婚夫妇在旅行途中租借了旅馆的客房,度过他们新婚的第一夜:“客房”作为文化性符号存在于第二意义系统的能指,其所指如果是一个外延符

号——“洞房”,那么“洞房”又是作为元语言对“客房”进行了重新定义(即被意指)。

由此可见,符号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客观事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符号意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符号情境中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也有所不同,这些意义与社会的、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2符号的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

理性意义是符号解释项中认知主体在判断、推理等活动基础上获得的那部分内容。科学解释就是理性意义的典型例子,因为在科学解释中,情感意义被严格地排除在外。如果说理性意义是语言表达某一客观事物、某一思想概念时所获得的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指称意义,那么符号的联想意义则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是符号在认知主体头脑中激起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因此有的语言学家称之为社会文化意义(social—cultural meaning)。

语言中有一类词语的联想意义大大超过它的理性意义。如果观点和情感是通过这类词语来表达的话,信息的情感意义就会超过理性意义,听者和读者对所说的内容便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价。正如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所说“理性意义是语段公开的或者字面上的意义,即从表面上看来,它告诉我们这语段是‘关于什么的。相反,情感意义则是一种内涵的、潜在的意义。”

一个民族或语言社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群体。它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种共性不仅知道和控制人们的心理、情绪,而且为人们提供价值观念、思想方式、行为规范,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导向去生活、行动,形成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形态上的特点。这种精神形态的不同又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民族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思想、意识、感情、心理等不同的精神特征。柳树在汉语中通常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描述。它比较形象地概括了戎边战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借柳树来抒发离别思念之情的很多,如李白的“忆秦娥”中的“奏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春夜洛城”中的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温庭筠的“河传”中的“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柳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内涵,是因为中国汉字文化中的谐音造成的。“柳”与“留”谐音,在长期的文字使用过程中,将“挽留、离别、思念”等这样的涵义赋予“柳树”也是很自然的,柳条纤细柔韧,象征情意绵绵,永不相忘,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人喜欢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崇尚自然的文化心理。古诗中一个“柳”字有时竟能确定整首诗的基调及主题。中国画也是崇尚写意,而不重形式的,也许画面中对于柳树寥寥数笔的描绘就完全能使人意会到其中深藏的涵义。

而willow在英语中却与中国文化中的“柳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常能使人联想起悲哀与忧愁,失去心肱的人等等。如在莎士比亚《奥赛罗》(Othello)中,苔斯德蒙娜(Desdamona)就曾唱过一首“柳树歌”,表达她的悲哀,同时暗示了她的死。在《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Venice)中,Lorenzo提到女王Dido因她所爱的人Aeneas遗弃了她,柳树象征悲哀,她过度悲哀而自杀。在Dryden所写的“Secret Love”中,柳树也有这样的联想意义:if you had not forsaken me,I had you:so the willows may flourish forany branches I shall rob them of,这些都表明willow与汉语中的柳树虽然所指物体相同,但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却不同。

由此可见,符号的意义和社会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在言语交际中,由理性概念所产生的字面信息并不难接受,因为字典中对词汇的理性意义一般均有明确的定义。而附加于理性意义之上的联想意义,即文化信息,由于受交际双方文化差异的制约,就不那么容易接受。

四、符号的象征意义与跨文化差异

在符号学意义上,象征是符号的普遍功能,广义的象征可以理解为用一种事物指代另一种事物。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语言符号和表象符号都是象征符号,象征性可视为符号的一般功能。但是,在文化语境中,语言符号和表象符号的象征性功能要比在认知语境或交际语境中的符号更为复杂一些。

首先,文化语境中的表层符号(包括语言和表象)不仅仅指涉另一个事物或意义。某个词或词组与某种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指涉另一个事物或意义,而被指涉的物体或意义反过来又表示超出其本身的某种事物或意义或具有一个联想的区域。

其次,一般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约定俗成的,但文化语境中表层符号的这种象征联系既可以是“公共的”,如旭日象征诞生、竹象征气节、玫瑰象征爱情,等等;也可以是“个人的”,如麦尔维尔《莫比·狄克》中的白鲸、布莱克《病玫瑰》中的玫瑰等,它们更多被赋予了个人的独特的指涉含义,其解码也更为困难。

再次,一般符号象征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结合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只要约定俗成,得到群体的认同即可。这种任意性表现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必存在什么性质上或结构上的相同性,两者可以是“异质异构”的结合关系。能指一旦引出所指,其自身可以完全消失,并不影响符号的象征功能。而文化语境中的象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要求是“异质同构”的,两者具有结构上的一致性,且相互依存不可分解,离开能指(符号的表象或语言的音形)来理解所指,往往使原有的象征性发生变异,甚至导致符号功能的消失。

通过分析跨文化视野中符号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管窥一定社会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源流与底蕴,对一个民族文化之根进行深刻的挖掘。

作为现象符号的神话主角鹰、蛇,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鹰蛇喻象形成一套具有传统喻义和道德评价色彩的符号系统,在人类神话系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鹰与蛇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国南鹰蛇变形而来的龙和凤,经过古人想象,不仅成为华夏民族最神圣的徽号,而且广泛参与喻象符号的生成。如:龙凤用于比喻帝王、帝后。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杜甫《哀王孙》诗:“豺狼在邑龙在野”,龙指唐明皇。皇帝登位或死亡称“龙升”,帝王生气为“龙颜大怒”。“龙凤”也用于比喻才德兼备、杰出非凡者。屈原的作品开

辟了“虬龙鸾凤,以喻君子”的传统,后世诸葛亮、庞统分别有“卧龙”、“凤雏”之称。中国古人在创造这一系列符号的同时,也塑造了美好的自我,“龙”“凤”成为诗意浓郁的中国文化环境中鲜活的生命。鹰在中国常作为英勇机灵高洁人品的象征,唐代诗人柳宗元在《笼鹰词》中塑造了勇猛进击、气势不凡的苍鹰形象: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在西方,鹰蛇喻象出现于文人作品较早的,是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特斯》三部曲,在悲剧中,阿伽门农出征归来,被自己的妻子克吕墨斯特拉伙同奸夫杀死,剧中克吕墨斯特拉的喻象就是毒蛇。从文艺复兴开始,鹰蛇符号不再是基督教神话中宗教观念的载体,而是贯注了内在的活力,按照人格化的道路发展,直接与人的生命状况相联。这突出表现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莎士比亚多次用鹰蛇作为人的喻象,如李尔王称自己狠毒的女儿是“毒蛇”、“饿鹰”,美丽、狡猾又富于激情的克莉奥帕特拉被她的情夫安东尼称为“尼罗河畔的花蛇”。18到19世纪,鹰蛇作为文学符号也冲破古典主义规则,在文人话语系统中重新崭露其强悍与野性的面貌,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此期,有感于现实世界中弱肉强食的惨烈,鹰常作为暴君的象征,如拜伦称拿破仑为“盘桓不去的兀鹰”,穆尔称神圣同盟的君主“犹如掠夺成性的鹰鹫”。

由于宗教、文化、民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赋予颜色的情感语义、象征语义和文化语义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同一种颜色以各种联想作为桥梁,与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意义和象征意义。当它与不同的文化相联系时又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意义。以“黄色”为例:汉语中的“黄色”在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情感及其象征意义显然不同于英语的yellow在英语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黄色”几乎成了中华民族及其尊严的象征。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是“黄皮肤”的民族,拥有“黄土高原”以及母亲河“黄河”,且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我们的国旗上绣有“黄色”的五角星。在历史上,“黄色”一直是“尊贵”的象征,只与帝王将相相联系。传说皇帝服黄衣,戴黄冕。隋、唐时,华贵的服装被称为“黄衫”,皇帝的文告须用“黄”纸写,被称为“黄榜”。在《野客丛书·禁用黄》中有这样的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在英语文化中,黄色的皮肤被认为是由于嫉妒导致黄胆汁分泌过多的缘故。肝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yellow eyes,面部有一种jaundiced view。有趣的是“肝”曾被认为是theseat of love,因此yellow成为象征jealousy的色彩。早在17世纪,英语中就有了短语wearyellow hose,意思是jealous。在1602年,Mid—dleton把富有嫉妒心理的女性描写为yellow la—dy。1611年,莎士比亚在The Winters Tale中首次使用了yellow jealousy一语。

由此可见,文化语境中的符号往往能以一种人们所不期望的方式影响整个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是人类古往今来文化形态共同的深层“密码”,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心理的,都无法越过文化形态直接获得,所以,我们在自己头脑中对客观事物进行符号思维的时候,决不能忽略符号在不同文化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民族语言的符号意义,其具体的形成条件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文化特征,他们特有的生活习俗、心理定势、思维方式、观察视角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中得到特殊的传承、变异以形成与该民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和符号意义的生成都被刻上了社会生活的烙印,反映了一个特定社会独特的文化传统。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Cassirer)所说,符号是把人与文化连接起来的中介物、媒介物。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正是“符号现象”构成了一个康德意义上的“现象界”——文化世界,正是“符号活动”在人与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梁。符号象征,经由语言才能得到诠释。我们要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运用结构分析、功能分析、意义分析等手段,对各种复杂的符号进行动态分析,揭示这些符号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揭示其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生成模式,深入地挖掘其深层结构中的文化内涵,促进跨文化的言语交际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四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了解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世界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进而能够阐明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意义,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世界文化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文化现象的能力;通过理解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综合归纳观点的能力;通过探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了解,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观念,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1.1-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1-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1-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学方式及媒体】

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法。

媒体运用:多媒体播放设备、投影片(PPT)。

【教材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一说你最想去的地方,为什么你想去哪里?

如果这世界只有一种文化,如果每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区的建筑物都是一个模样,那么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思?旅行要看些什么呢?正是因为世界的多姿多彩才吸引我们的目光,为我们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列举自己想去的地方并讲讲理由。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导入正题。

1.异彩纷呈

交相辉映

环节一:大家都来猜。

设问:你知道这些哪些是那些民族的吗?(见PPT)

你知道这些建筑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建筑吗?

你知道这些文字的名称吗?

环节二:晒晒节日习俗。

提问:你了解这些节日的习俗吗?(PPT)

我国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西方传统节日

设问:这些节日的共性是什么?

回归理论:从民族节日的形成上看,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从庆祝传统节日的意义上看,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环节三:说说文化遗产

从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故事说起。

贝聿铭,自小生活于苏州,1935年赴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1982年,获美国普利茨克(Pritzker)建筑设计艺术大奖。 1978年,他率美国建筑师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他出国40多年后第一次回到母亲的怀抱。他站在景山之顶,凭栏远望,灿烂的阳光之下,故宫建筑群沿着主次轴线平面铺展,错落有致,金黄的屋顶,赭红的城墙,被湛蓝明澈的天际线勾勒得华美雄浑,显示出纵横一气,万物谐和的辉煌和安详。蓦然回首,贝聿铭微笑着对他的美国同行说:“我是中国人!”

设问:贝聿铭为什么有这样的自豪感呢?你知道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吗?

展示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文化遗产。

回归理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何重视文化遗产?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予以保护。

设问:除了故宫以外,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已经有4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大国。其中文化遗产28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

教师展示:文化遗产在中国。

讨论:有些民族文化遗产损坏严重,维护和修善的成本太高。有人认为,文化遗产没有保护的必要。你怎么看?

(1)学生分别回答。

(2)学生举例说明,可以谈谈一些熟知的节日如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交流节日习俗。

(3)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总结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肯定保护的必要性,同时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引发学习兴趣,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服装、建筑、文字体会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故事令人感慨,深感因我国文化遗产的壮美而带来的自豪感。

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交流中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精髓。

通过讨论,深入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透视

文化多样性

我们观察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和文化遗产,品尝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韵味,可以看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本上找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设问:请同学说一说文化多样性有哪些表现?

环节四:回顾精彩一幕

播放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活字印刷

设问:如何理解“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总结: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1)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精彩,思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对于概念直接给出比较清晰明了。

从直观的画面,由浅入深概括理论内容。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环节五: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阅读三段资料。

思考:今天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态度?我们对于多样的世界文化应该遵循怎么样的原则?

理论回归: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在发展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得出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

提供文字素材,有助于学生静下心来梳理所学理论知识。

课堂总结

本课的知识结构。

向同学们介绍一部电视剧:美国的6集电视连续剧Into the west(译名:西部风云)从白人移民和北美本土印第安人两个视角来书写一段宏伟的史诗。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和交流、融合,是美国西部史上风情诗画与血雨腥风的历史见证。

课后活动:

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组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并选定主要发言人,在下节课交流。

5.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五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 三 课 父有诤子

教学目标:

1、理解“父有诤子”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父有诤子”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父有诤子”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父有诤子”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盲目地顺从,而是在遵循正道基础上的尊敬和侍奉。如果父母做出了违背文明、道德或法律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

“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父母有过错,我们要做到“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不可与父母争辩,不可对父母不敬,应该一如既往地尊重和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

我们要深刻领悟到,孝子劝谏,是为了向父母讲清楚道理,不让他们陷于不义,所以只有抱着一颗孝心,心平气和地不断劝谏才能不违背孝的初衷。

二、新课教学

1、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者,作乱之所由兴也。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注释:①中(zhong):合乎。②辨:通“辩”。③兴:起。

语译:父母的行为如果合乎正道,就听从他们;如果不合平正道,就动谏他们。劝谏不被父母采用,父母的行为所造成的错误,就好像是自已造成的一样。听从父母而不劝谏就是不孝;劝谏父母无效而不再听从,也不算是孝。孝子劝谏,是为了向父母讲清楚道理,而不敢强力争辩。强力争辩,是产生逆乱的渠道啊!

2、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

《礼记·内则》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

语译:父母有过错,晚辈就应该用谦恭的语气、和悦的脸色、轻柔的声音来进行劝说。如果父母不听劝说,就尊重他们,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说。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违:冒犯。③劳:忧愁。

语译:孔子说:“侍奉父母时,(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劝说。当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时,也应该保持恭敬的态度,不触犯他们,即使忧也不要怨恨。”

4、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经・速争章》

注释:①争:通“诤”,规劝。

语译:父亲有敢于劝谏的子女,自身就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当父亲有不义行为时,做子女的不能不向父亲劝谏。

四、思考计论

1.你曾经劝谏过父母吗?从“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这句话中你能学到怎样的劝谏方法呢?请思考。

2.“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请联系这两句话,和同学们探讨一下我们应何时劝谏父母,以及劝谏父母的必要性。

五、延伸阅读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以孝闻名于世,在孔门中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经大力称赞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子骞幼时丧母,生活狐苦无依。后来子骞的父亲再娶,从此,子骞便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刚开始,继母对子骞还是很关心的。闵子骞像孝顺生母一样孝顺继母。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以后,继母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此,闵子骞便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继母的孩子可以吃喝玩耍,但是子骞却不得不辛苦劳动。

有一天,闵子骞和父亲外出劳作,子骞在前面驾车。正值寒冬腊月,寒风刺骨,闵子骞却只穿着继母用芦花给他做的“棉衣”,难忍的寒风吹得他身体瑟瑟发抖,手脚僵硬,缰绳从手中滑落,掉在了地上。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十分气愤,扬起手中的鞭子便打向了闵子骞。鞭子落下后打裂了原本就破旧不堪的“棉衣”,芦花从衣服里面飘了出来。

父亲这才发现了闵子骞被虐待的事实。抑制不住怒火的父亲想要立即回家休掉闵子骞的继母,但是闵子骞却拦住了父亲,说道:“如果不休掉继母,挨冻的只有我一个孩子;如果休掉了继母,挨冻的就会有三个孩子啊!”父亲被子骞宽广的胸怀和孝心所感动,放弃了休妻的想法。

回到家后,闵子骞的父亲向继母说明了所有的事情,并极力谴责其所作所为。继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深为自责,开始平等地对待闵子骞。从此,一家五口以礼相待,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五、积累与感悟

1.劝谏是一门艺术,古人有很多臣子劝谏帝王成功的例子,其中有一些方法可以运用到劝谏父母上,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刘行本进谏》和《樊姬进谏》。请查阅这三篇文章,并把其中可以借鉴的劝谏方法概括在你的积累本上。

6.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六

上饶县石狮学校饶卫国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认识生命独特性,在前一课世界由多彩生命而构成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并进一步思考和设计自己独特生命之路

【学情分析】

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对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很难理解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询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各种生命,思考和设计自己独特的生命之路。

2、能力:(1)逐步提高学生观察、辨别与分析生命差异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对生

命存在的价值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反思、展示、设计与提升自我个性的能力

3、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是具

有智慧与思维的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人类生命和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2、难点: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热爱与珍惜丰富多样的生命。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学生4人为一组,采集植物的相同叶子标本;收集本组同学的大拇指的指纹。

2、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同学的个性、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特长优点等等。

3、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印泥、一张白纸、一个放大镜、一张红色空白卡片;一棵小柏树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猜测与想象:

教师展示各种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上的物品(与指纹有关的高科技产品)。古今中外许多事实证明,绝大多数重大发明、创造都是先提出设想,即猜测,然后再进行验证、分析、推理,从而产生新的发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特点,通过猜测活动,迅速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指纹产品广泛运用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可信性。提出问题:同学们家里有没有用指纹锁?这里学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老师就要问:难道你不担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纹锁进去吗?二是没有,老师就要问:如果你家装了这种锁你担不担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纹锁进去?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担心。老师进而追问:难道指纹真有这么神奇吗?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这一主题。

2、观察与探究(1):

首先让学生分4人一组收集指纹,运用各种手段观察探究指纹的情况;要学生用准备的印泥、白纸收集;并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形形色色的指纹。然后让学生来说说各组观察到的情况:指纹的大小、形状;螺纹的形状、螺纹的疏密、螺纹的弯曲度等等方面的差异。二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采集的各种“看似相同”的叶子标本,让观察学生所收集的叶子到底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有差异,请把它找出来。学生会从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叶脉等等方面比较、归纳。这种先收集相同的树叶,然后再找不同,实际上是运用了逆向思维法,它更能有效的说明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的道理。

然后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就观察与分析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总结出:“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3、比较与归纳:

各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差异,每中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有自己的独特性;动物有动物的独特性;微生物有其独特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异常精彩。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和向往这美丽的生活。

教师提问: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让学生说说人类独特的本领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个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能尽情的表达: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人类利用智慧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等等都反映了人类独特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其他生命最突出的不同表现就是拥有高超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前进的坚定信念。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智力游戏,即:“展开你智慧的翅膀,编写我们人类的智慧的诗句”。按4人一组展开竞赛,先是组内选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类智慧的诗句,然后全班评出最能反映人类智慧的诗句。如:“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腮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虽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了解亿万年前的过去;虽然生活在现在,人可以放眼美好的未来;虽然没有萤火虫的荧光,人也能将黑夜变成白昼;虽然没有猎豹矫健的步履,人也能日行千里;虽然没有大象强壮的臂力,但人也能移山填海;虽然没有蜻蜓的复眼,但人也能迅速发现和避开敌人„”

这个智力游戏活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诗句中又体现了学生间的独特差异性。

4、观察与探究(2):

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那么,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差异呢?通过“克隆老师的粉笔字”的游戏拓展学生对人与人之间“表里”都有差异的认识。老师在黑板上随便写一个字,然后请学生上来模仿老师的这个字。通过克隆,学生感受到每个人所写的字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尽管极力去模仿他人,但依然带有自己的特性。

字如其人,人如其面,各不相同,那么除了字写的不一样外,人与人之间还有哪些不同?展示双胞胎的图片,找不同。一般学生会从找出她们外表的不同,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双胞胎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通过双胞胎的外表猜一猜她们的性格。进而分析出双胞胎除了外表以外的差异,即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等内在方面也具有很多的不同。并用这对双胞胎的自我描述(课前我让她们写好的)来验证学生的结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对人的独特性有一个“由

外到内”全方位的理解。

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在个性、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的特殊表现是什么?为进一步推动课堂高潮做好铺垫。

通过这个活动,尤其是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与众不同性,使学生懂得独特的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从而深刻体会到你、我、他以及所有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为生命添光彩的激情。

5、体验与成长:

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

途径也不同。就像大家从出生到现在,每个人走过的道路是不同的,对不对?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与众不同的成长道路?请根据你自己前面所分析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等等为自己设计一棵未来的生命之树。教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红色空白卡片,让学生把内容写在上面。

期间教师播放一首抒情的背景音乐,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反思自己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所以这首背景音乐是在学生设计自己的未来时播放的。设计好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未来生命的美好设想,同时播放一首动感十足音乐(A CUP OF LIFE),有利于学生迸发出对生命的热爱,对青春的激情。并且让学生放飞自己的理想,将红色的卡片挂在一棵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活力的柏树上。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提升课堂实效。最后,送上老师真诚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开拓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让学生采集植物标本 能认识生命独特性能认识生命独特性

【板书设计】

一.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二.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人是有智慧的。

三.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 途径也不同。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思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对书上的知识就更容易理解,通过比较与归纳开动大脑,开阔学生的思维。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第一个知识点可能能理解,对第三个知识点可能有困难。

7.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七

【知识与技能】掌握设置背景色和笔的颜色的两种方法;学会给封闭的图形填充颜色的命令 (Fill) ;会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多彩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绘制彩色的Logo图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每节课绘制多彩的图形, 让学生感受到Logo语言的魅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设置背景色和笔的颜色 (setbg setpc命令) 。

三、教学难点

给封闭的图形填充颜色 (fill命令) 。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练习制作黑白的小旗子、用笔记下表现比较好的同学。

师:同学们请将电脑返回桌面, 打开Logo程序。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 老师这里有两幅用Logo绘制的图形, 请同学们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形)

生:回答。

师:怎样绘制小红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Logo命令训练营 (二) , 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绘制小红旗了, 你们可要认真学习呀!

板书:三Logo命令训练营 (二)

(二) 探究实践

师:“请同学们和同桌交流, 找一找设置画笔颜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1.设置背景色和笔的颜色

生交流。

师:你发现了几种设置画笔颜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学生演示。

(1) 利用工具栏中的背景色和画笔色按钮。

(2) Setbg设置背景颜色Setpc设置画笔颜色”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将背景色设为黄色, 画笔的颜色设为红色。

师:接下来, 同学们按照12页的要求画出一面小旗。画得快的同学, 一定要主动帮助一下慢的同学。

2.画小旗

生练习绘制彩色的旗子。

师巡视辅导。

师: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帮你的同桌。 (体现小组合作)

学生演示: (老师提出明确要求, 第一步输入什么命令, 第二步输入什么命令。)

师:接下来, 同学们画出一面小旗。

师:接下来, 同学们给小旗填上红色。

3.给旗子填充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辅导。

学生演示。

师:板书FILL命令。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给旗子填充上了颜色, 在使用填色命令时, 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生:无法填充颜色, 颜色填充了整个屏幕。……

师: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填色时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填色时位于图形内部;必须落笔;填充的颜色必须是图形边框的颜色。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 给大家演示演示。

生讲解 (演示)

师总结。

师:我们已经给小旗涂上颜色了, 想不想画一些其他图形, 那我们先来清屏吧。

师: (学生跟着输入) CLEAN CS DRAW CT (逐个输入, 强调功能。)

(三) 大显身手

练习:

指挥小海龟绘制红色的正方形并涂色。

指挥小海龟绘制一个背景色为黄色的蓝色三角形并涂色。

(学生作品展示)

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彩色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

师:谁来说说这幅作品好在哪里, 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学生互评)

教师鼓励:你真是个优秀的海龟指挥家!

(四) 总结。

师:总结。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下课了, 同学们在课下能将16页的彩色的小房子画好之后发给我.

出示邮箱。

8.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八

每种语言都是事物本质及其于我们现实之表现的媒介。

2008年适逢《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European Chnner for Regionnt or MinorifyLanguages)颁布十周年,这是个令人欣喜的巧合,因此也应该利用这个好机会,对这一独特的国际协定进行反思。《宪章》于1998年3月1日开始实施,是旨在保护和促进区域及少数民族语言的唯一具备国际约束力的协定。国际协议从根本上讲就应当具备长期效力,因此按照这个标准,十年并不算长;但是,十年时间,也足以让我们对该协定的机制、实施、效力及影响进行初步的评估,并找出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有意回避谈及最具效力的措施或最难解决的实例,有关它们的进一步信息能从《宪章》的网站上找到,网站提供的信息还包括各缔约国的批准书、评估报告及建议。

《宪章》的缘起

从概念的萌发,到1992年11月5日由欧洲委员会的部长理事会(这是该组织的决策机构,由47个成员国的外交部长或该国常驻斯特拉斯堡代表组成)交付各国签署,《宪章》的问世共历时十载——按常规这段时间算是长的。此后又过了5年,《宪章》才开始生效。从《宪章》问世到相关讨论的发展,更多的推动力来自人们对常常受到威胁的地区文化遗产和欧洲多样性的担心,而非来自少数民族及人权的相关问题。具体来说,《宪章》的基础是人们经过深入讨论之后达成的这样的共识:《欧洲人权公约》(具体是第14条关于非歧视的规定,以及2000年补充的《第十二议定书》关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规定)不足以成为有充分约束力和操作性的法律基础,不能促进对地区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尊重与保护,更不能推动其发展。欧洲委员会各机构举行了多次预备会议、公开听证及宣言,包括议会大会提出的重要建议以及欧洲地方和地区政权代表大会的意见,都在不同阶段为项目的成功作出了贡献,虽然一开始这个项目在有些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

《宪章》的筹备与草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本身就体现出其核心问题的复杂性,也表明在保护少数民族方面有不同的观念取向和规定,再具体一点,就是关于语言问题的规定,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关于语言的国际条约。最后,《宪章》没有提出具体单一的“语言权”,而是采用了所谓的“文化”方法作为指导原则,规定当局和社会必须尊重地区或少数民族语言中体现的某些文化价值观念。因此,《宪章》的宗旨是把语言当作欧洲文化遗产与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加以推动。

《宪章》的目的不是保护少数民族,而是保护语言,它本身也没有对这方面的个人权利予以认可,这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说法。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解释当然是绝对合理的——《宪章》明确面向的是各缔约国的政府,并没有提到个体或群体权利。但是,从切实保护、促进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角度来看,这对于语言的使用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们是相应的国家政策的最终受益者。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评估过程中它们代表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者说话,并且通过与当局加强联系,这对于个体的作用虽然是间接的,却也能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参与评估过程。

尽管《宪章》没有少数民族保护的内容(《宪章》中几乎从未提及“少数民族”,只用“语言使用者群体”一词),但是我们还是要指出,《宪章》应该和欧洲委员会的另外一个重要协定放在一起加以考虑,即《欧洲保护少数民族框架公约》(Framework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公约》于1995年2月1日由部长理事会主持通过(其中第5条明确提出要致力于“促进必要的条件……以保护其(少数民族)身份的基本元素,即其宗教、语言、传统和文化遗产”)。《公约》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当时前苏联解体不久,人们开始意识到中欧、东欧各少数民族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今天,它在保护各成员国少数民族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这两个协定在目标和主题上不尽相同,但在保护、尊重平等权这个全球公认的原则看来,两者又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宪章》的目标是促进语言及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平等,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为非歧视原则的实施作出贡献。《宪章》第7条禁止以语言使用为理由歧视他人,其中第2款规定:“采取有利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特殊措施,以促进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平等……不是针对范围更广的语言使用者的歧视行为。”

这些条款及《宪章》的其他相关规定,表明《宪章》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保存、保护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还要通过积极措施与坚决行动促进语言的发展。各成员国政府要出台积极而系统的政策,支持、促进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使其使用者能在私下或公共场合使用本区域或本民族的语言。

哪些语言受到《宪章》的明确保护?

《宪章》本身并没有根据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概念列出一个语言清单;这项工作以逐例分析为基础,由各缔约国在其相关批准书中予以规定。同时,《宪章》第1条对相关名词下了明确定义,特别指出——在一国某一特定区域内,由该国国民形成的数量小于该国其余人口的群体所说的传统语言,即为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与该国的官方语言不同,且不包括该国官方语言的方言或移民的语言。因此,这些语言中,有些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语言一样,是“本土的”;有些其他国家也有人使用,或者是(所谓“亲缘国家”的)官方语言,或者不是。濒临灭绝的语言,自然是首要的关注对象,在监督过程中获得优先保护。作为一个长期的监督过程,《宪章》对不同国家真实语言状况的评估范围,并不限于相关缔约国的具体规定(评估是由独立专家委员会来进行的,后文有关于其角色及构成的具体信息)。专家委员会或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可能会向某个国家发出呼吁,要求其将《宪章》应用于某种附加的语言,因为它符合《宪章》中关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定义,过去十年中这种情况的确出现过。

《宪章》有意不对各种类型的语言加以区分,以避免出现一些非常敏感而复杂的情况,此外要在法律上对这些语言加以分类,就算可能,也会非常困难。正如《宪章》主要法律专家之一让,马里·韦尔林(Jean-Marie woehrling)所指出的:“每门语言实际上都是个特例。”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或少数民族语

言”这个统称似乎是唯一可行的说法,因为它包含了不同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所有状态和情形(而且有些国家没有“区域语言”的概念,还有些国家不愿意对“少数民族”做出法律定义)。同时,要让保护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限定一个“语言领域”是至关重要的,或者用《宪章》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使用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领域”。这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在其范围之内,一些人采用我们所说的语言作为表达模式,这能够为《宪章》中规定的保护和促进措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同样受到《宪章》保护的“非领域性语言”,则是指由某国国民所使用的、与该国其他国民所用语言有别的语言,虽然传统上在该国范围内使用,现在却无法归人该国的某个特定区域。因此,《宪章》采用的是“文化”和“功能性”的方法,而不是严格针对某个所谓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类别”的“认同”(比如在判别“领域性语言”时所用的语言使用者的数量、该语言在不同范围内的使用历史、使用该语言的领域等特征)。《宪章》中规定了具体的保护主体,至于对某种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进行评估,同样由缔约国负责,对其国内的语言现状进行最真实的评价,以便对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最切实有效的保护。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宪章》提交成员国批准之前尤为关键,即:各国政府有必要对国内语言现状进行准确、真实的评估,有必要对《宪章》条款进行充分的解释并在批准书中予以适当的反映。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任何偏离都会给评估过程造成困难,最终会建议其重新考虑最初的政策,并采取补救措施。

具体规定

《宪章》还有一个与上述考虑直接相关的、众所周知的特点,那就是“度身定制”的具体规定。这在国际条约法中的确是不太常见的做法。《宪章》的这一独特性也是上述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别所导致的。根据人口学统计,《宪章》所涵盖的各种语言,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各不相同,各种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和情况也大相径庭,这当然是实情。同时,让我们引用菲利普·布莱尔(Philip Blair)的话。他是欧洲委员会总秘书处的主管,从《宪章》发起之日到2007年一直负责《宪章》秘书处的工作。他说:“有一种过分简单化的观点,认为平等的原则就是要用相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情况,对此,《宪章》不认可,也不能认可……如果简单地说,‘我们要对所有语言采用以下条款,因为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种语言。’那将与《宪章》的精神背道而驰。”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如果这种“平等主义”的方法反映在批准书中,就有可能在监督过程中产生问题。每种语言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每个国家必须选择合适的规定,以适应其自身的特殊情况,在此基础上,专家委员会和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可以发挥矫正的作用。要应对具体情况的多样性,具体的条约规定是必须的;《宪章》提供的系统机制,也允许根据每种语言的具体情况调整保护的范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宪章》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第二部分的总则,包括适用于所有缔约方和所有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一般原则(这些规定没有“操作的空间”),和第三部分的细则,它规定了详细、可行的义务,可以由各方自行选择,根据不同国家和各语言的不同类别而有所差别。

在这儿,有必要简单提一下第二部分的总则,它们体现了《宪章》的总体思想,其本质上是通行的,因此可以认为适用于全球:认可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尊重每种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地理范围;必须采取坚决行动促进此类语言的发展;支持、鼓励人们在私人及公共场合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使用此类语言;在所有合适阶段为此类语言的教学与研究提供适当的形式与方法;促进相关的跨民族交流;禁止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相关、旨在打击或破坏其存在或发展的一切无理区分、排斥、限制或偏袒;各缔约国应促进各国语言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等等。

第三部分包括各国自行选择的具体规定,涵盖社会及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司法与行政当局、公共服务部门、媒体、文化活动与设施、经济与社会权益、跨国界交流等。各国只许诺适用第三部分中它们签署过的那些规定。在批准《宪章》时,各国必须明确第三部分所适用的具体语言,在此基础上为每种语言选择至少35项规定。很多规定都包含几个选项,其“保护程度”各不相同,必须“根据每种语言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项。

《宪章》机制的运行

在《宪章》机制的运行中,专家委员会的角色极其重要。专家委员会根据《宪章》第17条设立,每个缔约方有一名成员。成员由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任命,任期6年,可以连任。《宪章》第17条规定,成员“由相关缔约方提名,从诚信正直、在《宪章》所涉事务方面有公认能力的个人中选出”。上述两个条件必须满足,以保证专家的独立地位,从而保证专家委员会所进行评估的独立性。正如《宪章》解释报告中所说,委员会成员“在执行任务时,应该能够独立采取行动,不受该国政府的行政指令限制”。在实际操作中,由3名专家负责调查一国内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具体情况,包括该国提名的专家委员会成员。调查是个彻底发现实情的过程,必须到相关区域“现场”查看,然后起草评估报告,说明该缔约方履行义务的情况。评估报告先提交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再提交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根据情况,可建议缔约方采取必要措施,以履行缔约方所做的关于每种语言的具体承诺。

专家委员会、国家政府机构(包括区域或地方政府)以及代表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对于在它们之间建立切实而持久的对话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验表明,这是保护和促进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解答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的最好做法。《宪章》实际执行情况也证实,这一协商、对话的互动过程在监督过程开始的时候特别有用,在后期过程中也非常有价值。

在《宪章》批准通过之前以及在执行《宪章》过程中,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角色显然都十分重要。经验表明,有必要向国家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纲领,阐明其在执行《宪章》中的职责。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冒风险,一些国家的评估报告不幸证实这一风险的确存在,很多在公民日常关系中执行《宪章》的政府官员,要么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要么认为没有必要把这些职责太当回事。国家只批准通过《宪章》是不够的;《宪章》不可能代替针对各国具体情况的法律或行政规定,而这些法律或行政规定是保证《宪章》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国家仍旧扮演着关键角色,因为在批准通过《宪章》之后,它还有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广《宪章》的责任。对各国政府来说,这是一项长期任务。

《宪章》的效果

《宪章》生效已经十年了,有必要考虑一下它在促进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方面产生的效

果。必须强调的是,这样的评估至少在现阶段不能被看作是一种形式化的过程,因为没有尺度和具体实体,不能实现标准化,而且直接影响又并不总是可以衡量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就将来的影响评估提出一些可能的纲领性建议。

在这方面,必须提及专家委员会的评估所起的作用。他们的评估报告(迄今已通过并公布了35份)详细地表现了各缔约国在保护和促进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也清晰、具体地指出了现存的问题。从内容上看,评估报告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宪章》规定的各项义务的履行情况;针对现存的缺陷、问题,以及与具体语言相关的政策或措施的不足,评估报告都向国家政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而且,报告还包括了专家委员会的“发现”,针对国家的义务对该国情况做出了总体评价。同所有监督程序一样,报告自然也有专门章节,评价该国对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此前建议所做出的反应。评估报告中包含的结论和建议形成一个内部的“层级系统”,这就清楚地表明,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通过的建议,针对的是具体国家在保护和促进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方面出现的最新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其他问题就可以不予理睬。相反,如果上一个监督周期内提出的建议再次重复(或者略有变化),那就说明部长理事会向国家政府发出了明确信号,要求其采取更有力、更紧急的措施,以使情况得到改善。

《宪章》的第二个作用涉及到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相关的国家立法与政策。缔约国必须在定期报告中汇报这方面的情况,当局应该明确指出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如果前一份评估报告要求它们这样做,就更应该明确陈述。有些缔约国在批准通过《宪章》之前就建立了法律和政策框架;有些国家做得晚一些,在它们明显而迫切地感到必须改变时才开始建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取得的进展就能形成一个坚实的基础,以完成各国承担的义务,达到《宪章》规定的各项目标。

《宪章》效果评估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对代表语言使用者的各种组织就语言的保护情况进行评价,也是在更大范围内对公共和国际政治的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评价在这方面很活跃的国内及国际非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保持长期联系是所有评估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让国内及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不同国家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包括真实的日常行为以及所应用的实际政策。考虑到这些报告是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决定予以公开的,因此可以说,一个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相关的泛欧洲信息网络正在形成,日渐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宪章》提出的各种措施,都不会对官方语言的地位构成潜在危害,当前的实际操作情况也证实了“发起者”们当初的这个动机。《宪章》在导言部分明确规定,有利于区域性语言的措施,不应当损害官方语言或削弱学习官方语言的必要性;《宪章》其他条款也表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与官方语言是相互补充的关系,都服务于跨文化主义与多语言主义的普遍价值观。《宪章》的目的,不是要牺牲官方语言以促进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相反,在适当的情况下,在整体或局部范围内,《宪章》还可以帮助促进“使用不太广泛的官方语言”(见第3条)。迄今为止,这种具体的保护已经被写入两份批准书中,在第i部分的义务中有详细规定。实际上,专家委员会认为官方语言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要寻找“双向和谐”;专家委员会建议各国根据《宪章》第7条第3款,采取并保持一贯的政策,促进国内各语言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因此,《宪章》的精神,不是鼓励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寻求任何形式的“孤立主义”,就算是为了保护语言这一崇高目的,“孤立主义”也不可取;那将与欧洲委员会为促进相互理解与宽容在全球范围内所做的努力背道而驰。这些考虑,将我们引向多语言主义这个更加普遍的话题——这是欧洲委员会语言政策的基石之一,是在社会与国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建立跨文化对话的一个关键因素,与之相对的则是各群体在社会意义上相互独立(法语中commu-nautarisme一词很好地表达了这个意思)。与《宪章》中的具体任务相一致,欧洲委员会追求多年的语言政策就是个人的多语主义——也就是个人有能力使用多种语言,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能够克服多种语言之间的障碍,在欧洲的文化、语言多样性与统一交流氛围的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并推动我们的多样性成为共同财富的源泉。

回过头来思考一下今天《宪章》的情况,我们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它已经是一个成功事例。《宪章》从最初那个有点“不切实际的项目”,已经逐渐变为现实,对欧洲民众及政治的影响也日渐明显。有些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三个评估周期,这自然会引发一个疑问:这种监督过程要持续多久才合适?在这方面,必须指出的是,国家以及专家委员会的报告都充分证明了《宪章》的重要性,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说它仍旧处在青春期。毫无疑问,在有些情况下,对缔约围国内情况的评价以及对缔约国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估,超出了政府原先的预期。少数国家以前也许认为,批准通过《宪章》相对来说只具备象征意义。现在它们发现,它们已经决心致力于长期的努力和对话,有时候还必须重新思考以前的政治途径和态度问题。既然《宪章》没有提出一个“单一的模式”来应对不同的情况,专家委员会就常常超出单纯原则的领域,而要考虑达到《宪章》目标所必须的正确方针。因此,对法律承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应被看作长期的行为,涉及通过语言政策得以阐释的政治原则领域,但与日常的实际措施更加密切相关。欧洲委员会秘书长定期向议会汇报《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的执行情况,这是对《宪章》执行情况所做的最为全面而且定期更新的总结。

新的挑战

《宪章》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语言、社会、文化领域内的新发展以及全球化在更广范围内产生的各种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矛盾的是,有些人认为全球化是激发人们对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产生更大兴趣的因素之一,因为人们把这种语言当作发现“安全港湾”的途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或找到一个身份。当既不是官方语言又不是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外语(比如英语)在次区域或国际层面上成为“交流语言”时,当这种语言成为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某种“自然的竞争对手”时,控制局势的必要性就会增加,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之一。人们可能会质疑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在职业发展中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以及该语言的声望,后者自然难以测量或评价,但可能对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有必要对《宪章》第二、三部分关于各领域内新发展的相关条款进行解释,比如第8条是关于教育的(引入双语或j语教学,至少在事实上认可语言对交际的必要性);第10条是关于行政部门和公共服务的(非中心化、非规则化的全球趋向可能对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及

保护产生负面影响);第11条是关于媒体的(该领域的飞速发展,包括数字化和互联网、私人及公共媒体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现象已经促使专家委员会思考,在新环境下该如何对《宪章》的部分条款进行补充,这也许会导致对《宪章》职责的履行进行新的解释。

《宪章》是一份要求很高的法律协定,这使其批准过程比原先预计的更加缓慢。当时它主要被当作一个文化工具,而非一份必须立即执行的人权保护协定。同时,在1992年《宪章》出台之后才加入欧洲委员会的成员国已经承诺签署通过该协定。这样做可以理解为是对《宪章》作为一份关切民主及人权等受普遍关注问题的国际协定的认可,因此必须同类似协定一样予以批准通过。两个没有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国家也批准通过了《宪章》,在专家委员会拥有独立的代表,这个值得注意的事实也传递了类似信息。迄今为止,欧洲委员会约一半成员国已经批准通过了《宪章》。另外7个国家已做出承诺,正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之中。尽管过去5年中批准宪章的国家翻了一番,争取其他成员国批准的前景也很乐观,但我们唯一的目标应该是让《宪章》获得所有成员国的批准。显然,要走的路还很长。欧洲委员会要保持并加强《宪章》在保护欧洲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部分中的重要作用。

《宪章》第20条明确规定,《宪章》出台之后,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可以邀请未加入欧洲委员会的国家签署《宪章》”。实际上还没有谁为推行这一条款做出过努力,但应该从《宪章》起草和通过的历史背景来看待这个问题。一些东欧国家还在等待加入欧洲委员会,因此这一条款更应该看作是其他欧洲国家签署《宪章》的潜在可能性,尽管这些国家眼下还不是欧洲委员会的成员。虽然在国家层面上通过与实施《宪章》各项条款看起来有可能,但实际上要把不是欧洲委员会成员的国家纳入监督系统,是一项更加复杂的任务,会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比较现实的看法是,非欧洲国家加入《宪章》,会引起一系列《宪章》文本中没有预见到的技术和程序问题,超出部长理事会所采用的程序规则之外。其中一个问题与非成员国在部长理事会中没有代表权有关,而部长理事会要审批评估报告并批准对缔约国的建议。如果一个非成员国家要求加入,就必须对现行的规定进行修订,也就是为欧洲委员会的非成员国提供某种“过渡模式”。另一方面,这一条款可以从更广的范围内加以考虑,将其作为国际公法的一部分,从这个更加宽阔的视野来看,《宪章》就能保持其所有效力。全世界的国家都有可能从《宪章》各条款及监督机制中获得灵感,以利于发展与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相关的立法、决策与措施。事实证明《宪章》是一份有效、成功的协定,那么它就可能成为其他洲的范本。至少,《宪章》作为“灵感源泉”的重要角色在这方面是有价值的。

由于上述及其他原因,我请《国际博物馆》的全球读者们关注《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希望能引起大家积极、肯定的兴趣。

9.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篇九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缅族为例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和睦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本文正是在同属于汉藏语系下,借助多元文化背景,从汉、缅两种不同语族,在语言文化、历史渊源、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同源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挖掘和发现在云南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条件和现实意义.

作 者:袁飞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009“”(11)分类号:G05关键词:缅族 同一语系 不同语族 对外汉语教学

10.第三课理想与信念 篇十

【教学目的】

解读电影中人类理想的视觉体现 【教学重点】

如何把电影中的关于理想和信念的精神传达给学生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授课时数】2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话题探讨

《孙子》云,兵者,诡道也。间谍和反间谍斗争题材,历来是中外文学影视关注的热点。就在半个多世纪前那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中,双方都有大量身怀绝技的间谍人员,彼此渗透,相互窥测,展开千百万次扣人心弦的斗智斗勇。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统,到后期发展到拥有数万人员和独立军队的庞大系统;而中共的地下党情报组织,以龙潭三杰为代表,更是深入国民党心脏,为解放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潜伏》中有许多地方都突破了过去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缺陷。比如

吴站长:典型的我军中高级领导的长相和做派,沉稳、儒雅、高瞻远瞩,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而且又关怀下级的生活。

马奎:他这长相倒退40年,李向阳这个角色舍我其谁,双目炯炯有神,壮实的身板儿,棱角分明的面孔,满身正气,浑身是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高大全的我军英雄形象。

李崖:如果说吴站长是我军中高级领导,马奎是我军英雄连长,那李崖就是我军基层指导员的典型形象,即马连长的最佳搭档,完美弥补马连长容易激动的缺憾。

陆桥山:类似张国焘那种路线斗争的失败者,极左路线的代表。余则成:更象是我军的叛徒。

暗算最大的特点是比较有“腔调”,就是拍得很精细,风格很独特,当然,也有一定的深度。《潜伏》剧本精巧、情节紧凑,一环套一环,一个事儿挨一个事儿,看这种戏,你会觉得编导没把我们观众当弱智;人物鲜活、演员到位,无论是正派人物,还是反派人物,都性格各异、心态可感、非常生动,哪怕就是一个只有三场戏的小地主,也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回味深长;而且这个戏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还能引发不同的思考„„至少可以说,潜伏里余则成的故事绝对比钱之江的故事可爱、可信、好看。

革命到底是什么,理想是什么,爱情是什么?那是一种沉默的悲伤电视剧结尾:

余则成和翠平在机场默默的相视,泪水夺眶。

上天是仁慈的,让他们知道彼此还活着,还留有希望。上天是残忍的,让他们此别成为永诀,只剩下无限的回忆、思念,还有哀伤。

眼神中:这些日子我们没在一起,你好吗?活着,活着就好。

在汽车前,余则成扮成母鸡笑着转圈引来周围人注视的时候,是为了传递最后一个情报,也是最后一次可以尽情的逗心爱的人——翠平,露出笑颜。

革命中的爱情,分外的浪漫和甜蜜。那一刻,我开始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之后到两人各自的最后一个镜头,好强的翠平生下女儿,抱着孩子在山坡上望向远方。

余则成看着自己和晚秋的结婚照,想着翠平,滑过脸颊的泪水。让人落泪的几个时刻:

一、翠平需要撤离了,她起身走到家门口时回头看了余一眼,两人相视一笑,然后翠平毅然走出门去,在房门关上的一刹那,余猛的站了起来,他惊慌失措了,他可能想呼唤翠平,想再看她一眼,想再和她说句话。但是他没有,只是默默的走到窗口看着翠平离去,她必须走了!

二、余在家中收到组织通过收音机发来的“翠平牺牲”的消息,之后他像往常一样拿出火柴,把纸烧掉,看似平静的他忽然像是被什么掐住了脖子一样,无发呼吸了,之后跌倒在地,挣扎着爬起又跌倒......三、吴站长要带余离开天津,在机场,余看到了翠平,他向前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翠平下车走了两步也站住了。余微笑着摇头,不让她过来,不能过来!两个相爱的人中间隔着几步远的距离,却像是隔了一千光年

我们看到我党的工作人员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党从内部腐烂时不可遏止的灭亡趋势。而且这部间谍剧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三、写法借鉴

四、写作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一 个人能够在十五年痛苦的牢狱生活里,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夺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体制化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多大一部分被体制化了?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徙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瑞德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徙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他现在已经成为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就赌谁会在第一个夜晚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但同时也使瑞德对他另眼相看。

好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报怨的同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象在公园里一样。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石锤,他的解释是他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他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做为交换,他为十几个犯人朋友每人争得了3瓶啤酒。喝着啤酒,瑞德说多年来,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申克监狱长诺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监狱生活非常平淡,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议会,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同时,安迪为了展现音乐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冒着被处罚播放了一段音乐,并 送给瑞德一个口琴。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上报这一情况以争取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一个月的严重惩罚。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不惜设计害死了知情人!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那里有我给你的东西。”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原来二十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锤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同时,因为他对经济聪明的头脑,典狱长一直让安迪为他做黑账,洗钱,将他用监狱的廉价劳动力赚来的黑钱一笔笔转出去。而安迪将这些黑钱全部寄放在一个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实这个斯蒂文是安迪虚构出来的人物,安迪为斯蒂文做了驾驶证,身份证等各种证明,可谓天衣无缝。安迪越狱后,用斯蒂文这个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用这笔不小的数目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并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扉页上写着:“监狱长,您说得对,救赎就在里面。”当看到里边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石锤时。监狱长领悟到其实安迪一直都没有屈服过。而这时,警方正向监狱赶来逮捕监狱长,最后监狱长饮弹自尽。

瑞德获释了,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和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最后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芝华塔内欧)重逢了。

贯穿全线的“三次救赎”

redemption,救赎,并不只是andy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但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狱友。他对狱友的拯救,表现在一种精神上的拯救,因为他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周围的人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贵--red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两个对自由持有一样的寄望,但有着不同态度的人,构成 了全片的主线。三次“redemption”如下:

第一次是他帮助狱警HADLEY逃税,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

第二次则是本片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他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这 5 个片段看似平静如水,但 实则激情四射,杀伤力极强,最能使你两眼发热。这次,andy的微笑是一种带有胜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狱警中的价值以及依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给他的朋友,带来自由的感觉--哪怕是一刹那。

第三次,他为监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为了得到第一批书,他每周一封信,连续写了六年。然后他增加到每周两封,在andy入狱的第二个十年间,图书馆落成。这也是一个划时代的胜利,这个胜利的影响是深远的。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Tommy出现了,剧情也随之发生了转折。

Tommy被杀后,andy从hole(禁闭室)中出来,临脱狱的一天,和red的对白非常耐人寻味。在逃离此处之前,andy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妻子的死 他要负一定责任。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的是,逃狱前后的片段处理得很好。red总是担心andy会自杀。面对绝望,有人选择死,因为这意味着一种解脱--导演在这里也 有引导观众往“死”那个方向想的倾向,似乎是想和观众开个玩笑--但对于那些真正想获得自由的人来说,会选择另外一条路,一条真正通往自由的路。

显然,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纯粹的商业片--虽然它确实带来很高的商业成就--1995年全美影带租售冠军。但除却票房,它带来的信息量也是很大 的。比如“价值”就是该片带来的一个重要信息。出狱监犯的人生价值何在?Brooks(老布)的从出狱到自杀,也是催人泪下的一个片段。正如red所说,他已经长期的监狱生活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了。

其实,人生本身不就是一个监狱吗?我们每个人,有哪个不是被社会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的产物?该片的电影原版海报上写着 这样一句话:“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上一篇:初中教师节的征文下一篇:注册公司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