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现状与策略

2024-06-30

拼音教学现状与策略(精选9篇)

1.拼音教学现状与策略 篇一

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青岛四方区教体局教研室

胥翠芳

问题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汉语拼音是注音符号,相对于识字来说,学龄初期的儿童更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近几年,我们青岛市教研室一直倡导语文教学的“情趣性”,我们四方区教研室也连续几个学期提出了“快乐语文”、“简单语文”的教学目标,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根据本册教材拼音编排的特点和以往成功的拼音教学经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情境激趣

即巧妙利用苏教版教材所特有的“情境图”、“情境歌”来激趣导学。通过“情境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语境歌”复习、巩固所学字母,并在字母与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zh、ch、sh、r这课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这样做:

师:(指情境图)故事发生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在什么时间?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r(相机挂出卡片r)。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生: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相机挂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这只狮子想要吃小猴。师:对,这就是“吃小猴”的ch。(相机挂出卡片ch)。狮子吃到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树上的猴子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拉到树上去了。师:对,这就是树枝的zh。(相机挂出卡片zh)。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第八课zh、ch、sh、r。(教师板书课题,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学。)

接着,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发音,仔细地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形变化以及表示口形变化的手势。然后,带领学生练习发音,最后,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 “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从而使所学的字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大大激发发学习字母的兴趣。

2.故事激趣。听故事是一年级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在拼音教学中编故事必须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知识点,把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使其便于记忆。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时,老师给学生讲大y和小i的故事:有一天,大y出去玩,碰到了愁眉苦脸的小i。大y问:“小弟弟,干吗不高兴啊?”小i含着眼泪说:“大哥哥,你不知道,a o e三个单韵母能单独给字注音,多神气呀!我是单韵母,今天,我也想给字注音。可是,那些汉字说我前面没声母,不能给他们注音,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大y一听,皱起眉头想了想说:“唉,我俩的读音相同,我是声母,我们在一起,不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吗?”于是,他俩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yi。同时,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wu yu等其他整体认读音节时,可启发学生仿照样子,也来编一个类似的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致一 定很高。

3.游戏激趣。

让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40分钟,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不少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游戏形式,让他们“动”起来。以下几种游戏供老师们参考:

①“找朋友”游戏。如学了d t n l后,把4张卡片发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找朋友,找朋友。”老师说:“我在找个d。老师的朋友在哪里?快快快,请上来。”一个学生举着卡片上来说:“我是d,在这里。”如果找对了,全班同学一起说:“对对对,ddd。”如果找错了,同学们说:“错错错,ddd,在哪里?”游戏继续下去。再如,教学声母b p m f和单韵母a o e相拼时,做拼读游戏,一个学生手拿卡片b说:“我是声母b。”另一个学生拿着卡片a说:“我是单韵母a。”两人手拉手一起说:“我们牵手做朋友,组成音节是什么?”其他学生拼读音节:b—a—ba。

②“打扑克”游戏。例如:在学了声母、韵母后,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含有声母、韵母的扑克牌,一学生拿写有声母的扑克牌,另一学生拿写有韵母的扑克牌,两个学生同时出牌,看谁先拼出由这两张扑克牌组成的音节,这两张扑克牌就归谁,看谁手里的扑克牌多,谁就嬴了。最后,嬴的同学一边拿出一个个音节,一边说:“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让输的学生快速拼读音节。

③“抽奖”游戏。把写有各种字母或音节的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任意抽取一张读,读对的掌声奖励,读错的请别的小朋友帮忙。

④“摘苹果”游戏。教师将音节写在苹果的后面,挂在大树上。学生上前摘下一个苹果,然后把苹果后面的音节大声的读出来,如果读得对,其他同学就跟着他把音节读两遍;反之则大声说:“请重来。”

⑤听音找卡片。学生准备好卡片,教师说出一个音节,然后学生立刻从卡片中找出这个音节,这一般用于区别音近、形近的字母或音节。

⑥“转转盘”游戏。参考苏教版第二册采用的“转转盘识字”的形式,制作转盘,把韵母固定在转盘上,转动声母,与不同的韵母组合成不同的音节,让学生边玩边读,反复练习,趣味盎然。

⑦“翻日历”游戏。把声母和韵母分别制成两本日历,两个学生同时翻动两本日历,其他学生读出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这个游戏也可以一个人玩,边翻边读。

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问题二: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苏教版拼音教材?

苏教版拼音教材的编排注重情趣,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情境图”和“语境歌”。可是,不少老师在教学时背离了编者的意图,不能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拼音教学。为提高拼音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把“情境图”当作“看图说话”来教。“情境图” 是教师教学时引出字母,导出正确读音的一种凭借。这样不仅方便教学,还能使学生知道,汉语拼音的字母(也包括音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语言之中。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图”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并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学拼音。“情境图”不是“看图说话”教材,没有必要用它来进行说话训练。如果利用“情境图”大做“说话训练”的文章,那就与教材的编写意图相去甚远,且得不偿失。

2.要正确使用“语境歌”。

“语境歌”是让学生用来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的,使用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有些老师在一开始学生还没有认读字母的时候就“唱”上了,这样就没有真正发挥“语境歌”的最佳效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一般来说,在通过“情境图”引出所学字母,并指导学生正确发音之后,可通过“语境歌”巩固认读成果;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利用“语境歌”来复习所学字母。

3.要创造性地使用“表音表形图”。

可能有的老师觉得少数“情境图”及“表音表形图”有些“牵强”,使用起来效果不是很好,如第4课d t n l的“情境图” 有些看不懂,觉得l 跟孙悟空连不上,t的表音表形图“模特儿”不是很形象,等等。其实,无论是“情境图”,还是“表音表形图”,都是人为创设出来的,是编者根据相似性的原理,将汉语拼音与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目的是让抽象的“汉语拼音”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增加它的人文性。这样便教利学,可以让儿童学得更好、更快。

如果我们在看“图”时整体地看,联系地看,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说第四课吧,这图说的是:孙悟空打败了哪吒,乐得笑哈哈。这个“乐”的声母正好是l。

当然,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觉得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或“表音表形图”不够理想,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借鉴其他版本(如北师大版、人教版等)教材或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读和识记字母。(举例:p16“t”; p20“k”; p23“q”“x”)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管“语境图”还是“表音表形图”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合理地渗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即可,不要大讲特讲,否则就把学生教怕了。如教学第八课zh ch sh r时,老师可以这样说: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猴子,在危急时刻,他们团结友爱,战胜了大狮子„„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不要大肆宣传思想教育,使拼音教学本末倒置。

问题三:如何准确拼读字母和音节?

《课标》指出,拼音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这是拼音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知道,由于受方言的影响,以及家庭、幼儿园等学前教学的不规范性,给拼音字母及音节的准确认读带来了许多困难。那么,怎样让学生正确拼读呢?

1.声母、韵母的认读一定要到位。

拼音字母的发音,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如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单韵母要读得响亮,且口形自始至终保持不变;复韵母前一个音读得长些,后一个音读短些,且要有一个滑动的过程,有口形的变化;鼻韵母要注意准确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不同发音,等等。谢谢两位老师的经验介绍。对于声母、韵母的认读一定要到位,为此,我想再向老师们提三点要求:

(1)多示范,多模仿;多读,多练。不要求从理论上讲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师多示范,学生多模仿。还要与语言实践紧密结合。

(2)学生练习发音时,齐读不宜太多,要落实到每个孩子。一是大面积指名读;二是不断巡视,发现问题随时指导。

(3)多采用“顺口溜”教学。

如:小小帆船迎波浪,像个6字就是b;小猴推车上山坡,车的样子像个p;小兔挎篮采蘑菇,三个蘑菇连成m;魔术师台上站,手扶魔棒fff.一声很好读,大家一起读,四声很好读,大家一起读。二声、三声有点难,大家赶快练一练。同桌互相评一评。

2.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两拼音节的拼读 对于两拼音节,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拼读诀窍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如b-a→ba d-a→da „„这样拼读十几个之后,自然成为熟练的顺口溜,成为歌诀式的拼读。开头几个,教师可以领读,后面的几个,就可以让儿童按顺口溜的规律“溜”下去。这样的拼读方式就像背诵歌诀似的,看起来好像很笨,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再比如练习b p m f与a o e相拼,先反复练习声母与a相拼,待练熟了,就可以再与o、e相拼,也是先由教师领读,到中间任儿童自读。如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儿童很快就能掌握这种拼读的技能。(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方法只能在开始练习拼读时使用,待儿童拼得熟练了就要及时打乱顺序拼读,以免形成不看声母、韵母,只是唱“仰天书歌”的毛病。)

在拼读音节时,要讲究速度。我们在教学时发现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错误,主要就是因为拼读时速度过慢,常常是读了前面的就忘了后面的,因此教师在领读时也要强调速度,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拼读的方法。

总之,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准则,切不可一刀切,也不可心急。注意:对于未学过拼音和基础不好的同学应提倡让他们先拼读再直呼,而对于有一定基础且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掌握直呼的方法。《课标》中尽管对直呼音节没有要求,但课标是面向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还是先拼读,等熟练了再进行直呼训练。因为不提高速度,就很难完成从拼音词到拼音句的过渡。

直呼音节的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对于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来说,支架法非常简单。如发“ba”时,只要让学生做好b的准备,心里想着a,一口气读出“ba”;对于口形比较难摆的声母:如“n”,则可以采用“暗拼急读” 法,先在心里拼音节,然后直接读出拼好的音节。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音节的拼读还要借助学生的口语经验,从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言语实践中去。如练习拼读 sh-ù→shù,便可以这样进行:

师:春天,老师带领我们去植树。(指着音节shù)这就是“植树”的“树”。shù 是由声母sh和韵母ù拼成的。(领拼)sh-ù→shù

生:sh-ù→shù „„„„

师:植树、松树的“树”都读 shù。(2)带调音节的拼读。

如果我们拼读的音节是有调号的,则在拼读时就要带上调号。一般有三种教法: 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第一声)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按照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顺序数下去,数到这个音节的声调为止。刚开始学拼音,可以用这个方法。如bā bá bǎ bà。

二是音节定调法。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的音节。如baǒ(保),拼音时念b-ao→baǒ

三是韵母定调法。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如hǔ(虎),拼音时念 h-ǔ→hǔ。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儿童拼读比较熟练了便可采用。(在具体的操作中,建议教师们可以用这种方法。)

(3)三拼音节的拼读。三拼音节的拼读是一个难点。如果遇到声母、韵母中间有介音的情况,则要采用“三拼法”,首先要掌握发音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在熟练地会拼读三拼音节的基础上,可训练学生直呼三拼音节的能力。以三拼音节“ɡua”为例:直呼时,可让学生先做好发g的准备,心里想着ua,一口气读出gua gua gua。三拼音节拼读的要领要快,这就对学生声母、韵母掌握情况要求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教儿童拼读,要防止养成“呼必有三”的定势。儿童拼读得很熟练了,就要训练他们看到音节不要声母、韵母、“点名”,而是直接读出音节。事实上,拥拼读法也能达到直呼,只要儿童拼的熟了,一口呼出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问题四:如何突破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

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错误,学生似乎很难摆脱。除了刚才讲到的三拼音节的教学是个难点外,还有以下两个教学难点:

1、分清声母“b—d p—q”

如何分清这四个容易混淆的单韵母?我们有的老师常喜欢用比较法,学完d以后,有的老师急于将d与b相比较,其实这样只会越比越糟糕。因为刚学完d后,学生对d 的印象还不够深刻,过早进行比较使现学的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就会发生混淆。一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教学单个声母时,反复让学生认读声母,强化b d的半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然后,安排一些生动有效的游戏,在复习“b、p、d、q”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简单的动作来演示这四个字母的样子?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学生跑到讲台前双脚并拢站定,左手叉腰,右手上举,学生们一下子叫出来“是b”,随之调换手变成了“d”,左手叉腰右手放下则成了“p”,反之成了“q”。我还为学生编了一套拼音字母手操,并配上拼音字母儿歌让他们在课堂上边念边做,学生在说、做、玩中掌握了这些抽象的字母。下面我简单地向各位老师介绍一下这套字母操。(略)这套字母操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清“f—t m—n ”等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母。

2、j q x 与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原则。

“j q x ”与“ü”相拼时,不是写成“ü”,就是读成“j--u”。如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两种错误的发生呢?在突破这一难点时,一位老师巧妙地借助插图,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表演:四个学生,一个戴着墨镜,穿着背心,胸前写有字母u,另外三个学生戴着头饰,分别扮演 小狐狸机机、小猪期期、小猫西西和小熊愚愚。有一天,小熊愚愚去公园玩,见到了好朋友机机、期期、西西,高兴极了,赶紧伸出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戴着墨镜和别人握手是不礼貌的,于是小熊愚愚赶忙摘下墨镜,先和j握握手,再和q 握握手,最后和x握握手。同学们趣味盎然地看完了表演,对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印象非常深刻。接着,老师又给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小 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在巩固练习时,老师又提问:“ju qu xu这三个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呢?”结果有的学生回答是“u”,这时,老师举例说明:“小华习惯戴帽子,如果他今天脱去了帽子,他还是小华吗?”学生齐声答:“是”。在有趣的实例中学生掌握了ju qu xu的韵母还是“ü”。

当然,在拼音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如由于方言的影响,学生对平、翘舌音(z c s—zh ch sh r),前、后鼻韵母(an en in un ün—anɡ

enɡ

inɡ

onɡ),“n和l”分辨不清,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在这儿我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拼音教学的方法需要我们来创造,只要我们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善于寻找规律,善于抓住儿童年龄特征,就可以使初入学儿童爱学、学好汉语拼音,为识汉字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为儿童提早踏上知识的宝塔创造了条件。

拼音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

1.单韵母的教学 拼音1:a o e(1)四声的发音

四声谣:起音高高一路平,从中到高往上升,先降然后再扬起,从高降到最低层。二声、三声是难点

建议辅以手势,可夸张一些。如二声可由倾斜向上改为竖直向上,四声改为竖直向直,三声拐弯大一些,读得慢一些。(示范)

注意:教师的手势要与学生同方向(即教师的手势要与学生相反,像体育老师教广播体操)

(2)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松动,一直紧着。教师示范时,可辅以手势。其中o的发音是难点,应为“播”拖出来的音,圆口。(请张主任为我们示范)

(3)书写:一要会看笔画、笔顺图示;二要认识四线三格,知道各字母的占格。拼音2:i u ü

(1)i上标调点省略的规律(2)单韵母复习:比较字形;比较不同声调的发音。

2.声母的教学 拼音3:b p m f(1)出现双拼,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两拼法”的要领。(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2)带手势练习拼读。读准带调韵母是拼读带调音节的关键。

(3)反复练读体会:声母发音又轻又短,与韵母连接很快,韵母发音要响亮。

注意:大面积、反复练习拼读,不要求一课时掌握,慢慢来。部分学生不会拼读或读不 准不要紧,多练之后才会顿悟。

(4)b p的字形比较。

拼音4:d t n l(1)单纯读声母时较困难,可先指导学生将de te ne le进行练读,注意要读得又轻又短,这样比较接近d t n l 的本音。(2)书写时占格的位置不要求过高。(不顶格,占半格,较难做到)(3)t l的表音表形图可换。拼音5:g k h(1)不必从发音部位和方法讲,应多做示范,让学生多观察,多模仿,琢磨发音得要领。(2)k的表音表形图可换。拼音6:j q x(1)知道j q x 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2)b p d q 的比较。(3)写h时要和n比较。

(4)q x的表音表形图可换。拼音7:z c s---zi ci si(1)发音不能咬舌尖。正确的发音方法是:舌尖顶在上下齿缝间,但不露出来。(2)教师多做示范。

(3)读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明白是整体认读音节,音读得长一点就行。拼音8:zh ch sh r-zhi chi shi ri(1)对比练读,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翘舌音。发音时,提醒学生注意舌尖不要过于往后,要顶着上牙的背面。

(2)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以学生自己练读为主,老师重点指导。(3)掌握三拼得要领(声轻介快韵母响),读准三拼音节。可与两拼音音节对比练读。拼音9:y w(yi wu yu)(1)让学生明白:拼音里有三个发“衣”的音,y是声母,称大y, “i”是韵母,称小i,yi是整体认读音节。拼音里有三个发“屋”的音,w是声母,称大w,u是韵母,称小u;wu是整体音节。还有两个发“淤”的音,是韵母ü和整体认读音节yu。(2)y w要读得轻而短,i u读得响而长。(3)重点指导写w,不要写得太宽。占一格。

3.复韵母的教学 拼音10:ai ei ui(1)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复韵母发音的方法(口形要有变化),示范发音时可辅以手势的变化。

(2)-i的发音部位比i高。ui 发音上牙齿不能咬下嘴唇。

(3)掌握复韵母标四声调号的规则,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 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有a不放过,无a找o e,i u并列标在后。)(4)复韵母书写时,两个字母要靠近些,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拼音11:ao ou iu(1)教学“iu”时注意指导学生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快速连读成一个音节,前音要响、长,后音要轻短、模糊一些。防止拼成i-ou

(2)iu与ui的区别。

(3)复习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4)教学看图读拼节词时,要先看图,再读音节词,然后读双音节词。拼音12:ie üe er(ye yue)(1)ie üe中的e读ê。

(2)拼音练习时,应把声母和üe相拼的音节作为重点进行练习。(3)复习巩固ü上两点省略规则。

4.鼻韵母的教学

拼音13 14:an en in(yin)un ün(yun yuan)(1)重点指导前鼻音的发音方法。注意借助同音生字学习拼音加强发音的准确性。(2)ün是前鼻韵母,不能自成音节,必须与声母组成音节。yun是整体认读音节,可直接给汉字注音。复习巩固ü上两点省写规则。拼音15:ang ng ing ong(ying)(1)在学生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后,可以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比较,掌握发音要领。

(2)ong的发音是难点(青岛方言)。

(3)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g 时,要从音、形、用三个方面与鼻韵母ing进行区别比较,体会不同。

三、“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课一般分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重点是认读声母;第二课时重点是学会拼读。第一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②认读字母。(音)

③利用“表音表形图”加强对字母的记忆。(形)——“顺口溜”(音、形)④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⑤通过描红仿影学写字母。(边说边写)第二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复习字母的认读。

②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把握拼读方法。③运用拼读方法进行拼读练习。④描、抄音节练习。

2.拼音教学现状与策略 篇二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游戏中让学生认识拼音,与拼音交上朋友,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读,一改以往“死记硬读”的传统拼音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ai ei ui”时,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同桌两人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我是小ai你是谁?”“ui ui 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还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它们就是好朋友,之后再请学生拼读一下这对拼音。

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我在画好的苹果树上贴了好多写着声母或韵母的苹果卡片,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苹果摘下来放在篮筐里,边摘边说“我的苹果读ao ao ao,b+ao→bao,抱一抱”,使学生在区分声母与韵母基础上,熟练掌握拼读的方法。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像ie和ei。如果只是抽象地分析字母的构成,教学效果不会太好,而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最为学生所喜爱。在教学中,我把大量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在拼音教学的起始阶段,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oo。”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讲到“b”的字形时,我教学生:“小娃娃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学到声母“p”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p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pp。”我听后大加表扬。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

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我也是利用儿歌穿插教学。如:“小i的妈妈是大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wu wu wu”,“小u没有爸和妈,去掉两点和大y在一起,整体认读音yu yu yu。”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

二、创设语言环境学好拼音

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与阅读教学,它是说普通话的前提条件。教科书为学生学习汉语拼音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

我的做法是:读音节,口头组词,再说话。如学了音节ma,学生组词“妈妈”,教师板书“妈妈”,然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问:“妈妈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学生都能说出类似“妈妈,您每天都陪伴我学习,您辛苦了”,“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一刻不离开我,我爱你妈妈”之类的句子,有的学生还能说出几句意思明确、完整的话来。在和谐亲切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学会了拼音,认识了词语,训练了说话,教师也轻轻松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在合作学习中竞学拼音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还使学生“乐学”、“好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拼读的方法,比如:“要像老师这样,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自己先试一试,掌握好的同学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理促使学生竞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在这一过程中,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的现象,赋予了全体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在课外活动中巩固拼音

在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效果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配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我班周周举办拼读、拼写比赛,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我还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多阅读,用拼音学写简短的日记。尽管学生还写不好,有许多写错的音节,而且只能写一句话,但通过写日记,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拼音的重要性,学以致用,巩固了学习效果。

3.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三

关键词:拼音 教学 策略

一.用好情境图,创设情境

苏教版在教材编排上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每一课的引入都有一幅形象生动、逼真鲜活的情境图,而且又能配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因而教学每一课的字母时,或运用挂图、或运用投影、或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让学生先欣赏情境图,看清图意,认识事物,然后引导学生试编儿歌,接着师生同诵儿歌,最后再由儿歌中的某一个字引出要学的声母或韵母。如教学“ɑ、o、e”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再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编出了“大公鸡,喔喔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鹅鹅叫,连声问我早上好,我和阿姨笑呵呵,也问白鹅早上好。”的儿歌,接着师生同诵儿歌,在诵读中不仅说清了图意,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语言,而且儿歌内容无疑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等人文精神的渗透;最后再由“阿姨”的“阿”引出“ɑ”,由“喔喔啼”的“喔”引出“o”,由“大白鹅”的“鹅”引出“e”。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爱学乐学的良好情境。当然语境歌的揭示还可以出现在整个字母认读完后的复习巩固时,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掌握。同时,在执教其他版本的教材时,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苏教版的这种呈现方式创造性地教学。

二.创编儿歌,发展思维,训练语言

在教学汉语拼音每一个音节词时,往往先让学生观看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意,认识事物,再让学生试拼图下的音节词,最后鼓励学生在前面认读的基础上试编儿歌,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合作编出一个个精彩的儿歌来。这些儿歌或是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性质,或说明了其作用、功能等,都不仅能帮助儿童比较全面地认识事物,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由于儿歌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短小精悍,易记易诵,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音节词“cū xì”时,我引导学生编出了“两棵杨树,一起比粗细(cū xì)。大树树干粗(cū),小树树干细(xì),大树小时候细(xì),小树长大就粗(cū)。”的儿歌。在学习“hū xū”一词时,又编出了“圣诞老人白头发,白白的眉毛,白胡须,人人见了叫爷爷”的儿歌。又如在教学“hóng qí”一词时,学生编出了“五星红旗(hóng qí)迎风飘,五颗星星亮晶晶”“红旗红旗(hóng qí)真美丽,红星闪闪照大地”等儿歌。

再如在教学三拼音节介母和韵腹部分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将所有三拼音节韵母部分编成一首琅琅上口,趣味性极强的儿歌,学生爱学乐学,学习效果极好。[亚亚(iā)和燕燕(iàn),一起学洋洋(iáng),洋洋画个圆(üán),亚亚做个锅(uō),燕燕挖(uā)个窝(uō)。挖得真不好,歪(uāi)歪斜斜,弯(uān)弯扭扭;学完(uán)了,全忘(uàng)了,逗得大家都笑(iào)了]编儿歌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体现。在教师的引导影响下,学生会渐渐地感悟到编儿歌的方式方法,只要教师能放心地给学生大胆试编儿歌的机会和权利,他们同样可以创编出不亚于老师的比较精彩的儿歌来。

三.故事引路,激发情趣,轻松学拼音

抓住幼儿好奇求新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时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贯穿一个故事,用一两个主人公或交朋友的方式带出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始终处在故事情境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y、i、yi;w、u、wu;ü、yu”等总是分辨不清,我们编了这个故事,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4.突破拼音教学难点的策略 篇四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等要求。

迈入新世纪的大门,面对五彩缤纷的信息,人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交流。在这个信息时代,失去交流,就意味着落后。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交际越来越广,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因此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确、规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笔者从事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结合彝语及彝语区汉语方言特点,反思当前的汉语拼音教学,发现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方言环境的影响。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由于孩子在入学前在家庭、社会上听到的都是地道的彝语及汉语方言,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生活,天长日久,其听觉神经就会对这种方言比较熟悉和固定。这对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势必造成很大的干扰。比如,彝语区汉语方言发音前后鼻韵分不清、声调混乱等不利特点,对学习拼音和普通话的消极影响就很严重。这是彝语区孩子学习汉语拼音最难跨越的一个障碍。

其次是汉语拼音本身的复杂性。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它难读、难记、易混淆、易忘却。加上内容多而且枯燥,要在约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学会,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又要有一定的速度,对一年级新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再次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众所周知,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制能力弱。他们学习动机受兴趣支配,无意注意相对占优势。孩子们一入小学就要学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讲更是枯燥单调乏味。而留给一年级学生集中学习拼音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多月。在这样短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这是件不容易的事。

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不高也是固有的不利因素。尽管我们的愿望是小学语文教师都像播音员一般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但事实是彝语区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发音不准,难以形成良好的示范,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加之传统的拼音教学,把拼音教学和语言学习割裂开来,没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无奈”,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依据上述实际情况,如何提高彝语区拼音教学的实效?笔者尝试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授其方法、引导参与、创设氛围等几个方面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如下一些探索和尝试。

策略

一、注重趣味性,以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持久的内驱力。由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和一年级学生注意不易集中的心理特点,要求拼音教学要特别注意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学习单韵母和声母就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进行“手舞足蹈”,让其他同学猜是什么字母。如在学习声调和复韵母时可以组织“找朋友”游戏加以巩固,“拼音宝宝找朋友”把写了字的头饰带给学生,音乐一响,就去找相应的音节朋友,找到后两个站在一起大声读两遍,其他的同学跟读这些游戏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起来,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变化多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在游戏中变得轻松和愉快,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氛围和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孔子又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视为最高境界。方言区学生学拼音有难度,但不能让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单教给学生方法是不够的,还要寓教于乐,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例如声母中形近的字母比较多,如“b—d、p—q”等。低年级小学生特别活泼好动,针对这一点,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手势或课堂上的实物进行演示,充分让他们展示自我,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智慧的火花四溅,在教学“b—d p—q”这两对最容易混淆的形近声母时,没想到学生的小小的脑袋里竟然闪现着那么多智慧的火花,小小的躯体里竟然蕴藏着那么丰富的表现力!他们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与左右手掌配合,根据的圆形的不同位置表示“b-d p-q”。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孩子们的表现欲就会得到完美的体现,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笔者还让学生自己编歌诀来辅助记忆。学了书上的识记方法之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于是五花八门、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就出来了,如:斧子斧子fff,特别特别ttt,白云白云 ün ün ün,月亮月亮 üe üe üe,安家落户ɑn ɑn ɑn”。孩子们把顺口溜写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有的同学还画些花草,有的还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贴在墙上,并欢天喜地地回家告诉家长,自己是个小作家了,有的还邀请家长一定要来学校看看他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这些活动既使学生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从而提高了拼音教学的效率。

二、针对方言特点,切实突破发音关

在语文教学中,单单教学生学会知识还不够,最主要的还是教学生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利于学生终生学习。

彝语区方言常常前鼻韵和后鼻韵不分、第二声、第三声不分,如何高效地学习,突破这两个难点呢?笔者采取观察、比较等方法结合游戏进行教学:

观察法。教师先做发音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口形、舌位,体会发音方

法,并结合口腔图清晰讲解。让学生依照图解反复尝试体验。如教“an-ang”时,教师告诉学生“an”发音时,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关闭口腔通道,打开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并从鼻腔冲出成声。舌尖顶上齿龈;口形较闭;音色:尖细清亮;发“ang”时,舌根抵软腭;口形较开;音色浑厚响亮。

比较法。“an-ang”的比较发音,语音示范、手势配合为指导。发“an”时,左手掌平伸,右手顶着左手掌心手指根部,帮助学生形象认识发音器官的位置,发“ang”时,左手掌平伸,右手顶着左手腕部,帮助学生形象认识发音器官的位置。“en-eng”“in-ing”等几组彝语区方言极易混淆的拼音都可采取反复比较区分的方法进行教学。

游戏法。“猜一猜”游戏训练学生,教师发“an、ang”两个拼音,让学生根据唇形的变化猜出是哪一个音。

绕口令。根据训练的要求,让学生练习“安全与昂首”绕口令,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舌头就灵活了,说普通话自然就流畅了。强化学生的发音方法,找准发音器官的位置。

三、创设拼音氛围,勤于练习,反复巩固

汉语拼音教学一直面临着“低年级学,中年级忘,高年级丢精光”的“回生”问题。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拼音并不能立竿见影,必须反复练习,强化训练,才能掌握好汉语拼音。因为汉语拼音毕竟是抽象的,再加上方言区学生平常一般讲本地话,不经常使用普通话,要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回生现象,因而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勤练。很多老师的方法也不错:有的用拼音字母布置教室,孩子们走进教室,就像进入了一个“拼音王国”;有的给可爱的小动物身上贴着拼音,有的在一朵朵小红花里面用拼音写上小朋友的名字,让孩子们上完新课就会争着去找,去读„„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拼音和识字、阅读的关系极为密切。第一册教材集中学习了汉语拼音的二十三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学会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随后会依靠汉语拼音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汉语拼音得到巩固。到了二年级汉语拼音又增加了新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学生就能利用汉语拼音查字典识字,在以后各年级语文教材中,也都注意安排汉语拼音复习巩固,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让学生在利用汉语拼音识字、阅读的过程中,使所学的汉语拼音日臻熟练,把汉语拼音的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

彝语区汉语拼音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在汉语拼音帮助下是能说好普通话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改进教学,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勤学,那么汉语拼音这种工具,就会成为学生手中的“金钥匙”,帮助学生尽早尽快的叩开语文殿堂的大门。同时,笔者期望广大彝语区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勤学苦练,当好良师,为彝家孩子学好汉语拼音和普通话打造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

5.拼音教学字音口诀提升策略论文 篇五

关键词:拼音教学;字音口诀

对很多重庆人来说,往往是平舌、翘舌音不分,前鼻、后鼻音不分,鼻音、边音不分,甚至声母f、h也不分。尤其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真是“老师教得哭,学生学得哭,家长辅导得哭”,可还是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编字音口诀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收集归类整理

重庆人分不清的平翘舌音、鼻音边音分布在整本教材中,西师版低年级语文教材生字表又将所学生字分为“会写的一类字”和“会认的二类字”,如果从一类字中去找,就没有办法包括二类字的音,如果从二类字中去找,有些字又不会写。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汉字的声韵调,必须从二类字生字表中去找。先撕下7张空白纸,分别在每张纸上写上要记的“z、c、s、en、in、n、h”;然后,我们必须十分专注地在“我认识的字”这个生字表中一边读音节,一边用铅笔把要找的字圈出来;最后,把相同的字写在相应的那一张纸上。

二、自问自答编号

例如拿出写有平舌音z的这张纸,上面有12个声母都是平舌音z的互不相干的字,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成词。这时就要想,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孩子们过目难忘的:或是幽默搞笑,或是曲折离奇等等。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乱词组句的基础,现在借用一下这个方法来乱字组句。眼看着这些字提问:谁?(就用这12个字中的某一个字组成词来回答)“贵族”。什么样的贵族?“最爱仔细跟踪节奏的贵族”。醉酒后干了些什么事?“醉酒后称赞姿态,还钻进一座澡堂背法则”。老师一边自问自答,一边在相应的字上面编上序号。

三、按编号连词成句加标点

按刚才编号的顺序将这些字所组成的词连成一个通顺的句子。如果句子读起来拗口,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相应的字加在适当的位置。比如,我们刚才连起来的平舌音z的句子是:“最爱仔细跟踪节奏的贵族,醉酒后称赞(自己的)姿态,钻进一座澡堂背法则。”其中的(自己)就是上学期学的字。这个句子就讲了一个时尚的贵族醉酒后的样子,这个故事情节离孩子们的生活很近,又很搞笑,所以,孩子们很轻松就记住了。

四、借用名人效应与离奇故事

6.儿歌运用于一年级拼音教学的策略 篇六

儿歌运用于一年级拼音教学的策略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应该着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儿歌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情趣的文学形式。一年级学生具体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于抽象、晦涩的拼音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在一年级拼音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儿歌的特点,利用儿歌进行拼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巩固拼音,积累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的综合语文素养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儿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在浓厚的兴趣中不断进取。关键词:一年级拼音教学 儿歌 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年级学生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期,学生在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学习,但是一进入小学,他们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纯学习的方式进行。尤其是语文学习,入学第一课碰到的就是抽象、枯燥、难懂的汉语拼音,对于六、七岁的学生不仅难于理解,而且难于识记。一部分学生在幼儿班有拼音的基础,因此在教师整个拼音教学过程中处于枯燥的复习中。被动、枯燥的学习过程,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错过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最佳启蒙时期。儿歌,旧称童谣,是婴幼儿最早接受的启蒙教材。它以短小的形式、单一浅显的内容、简单的结构、琅琅上口的韵律,表达出不同的情趣。儿歌节奏明快,形式活泼,浅显易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年级拼音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儿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歌”激“趣”: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的语文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均富有趣味性,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激情 ”教学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处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对于抽象、晦涩的拼音学习兴趣不大,而面对浅显易懂、趣味盎然,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儿歌则兴趣颇深。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之初,引入简短、富有情趣的儿歌,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案例一]: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诵趣味盎然的儿歌,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啦,叽哩咕噜滚下来。[案例二]: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朗诵富有韵味儿的儿歌,能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魅力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春》 春天到,小鸟叫。草地青青穿绿袄,杨柳枝条随风飘,桃花梨花开得好。在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拼音时适时的引入富有情趣、富有韵味的儿歌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从而为展开拼音教学打下基础。

二、以“歌”攻“难”:儿歌解决拼音教学的知识难点 在拼音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深奥、枯燥、难懂。比如说汉语拼音字母的拼法、读法、写法,如果说用语言描述会显得生硬、枯燥,难以理解,相反的,若采用琅琅上口的儿歌则会将抽象、晦涩的知识难点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案例三]:在一年级教材中,学生最早接触的是“a、o、e、i、u、ü”六个单韵母,学生尽管都会读,但是发音不一定全都正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六个单韵母的发音,我带着学生以诵读儿歌的形式来领会发音要领: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型要摆好,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牙齿对齐i i i,突出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再如,学生刚开始学习汉语拼音的四个声调的时候,一则很难领会到四个声调的含义,再则很难掌握四个声调的读音。我在教授这四个声调的过程中着重借助儿歌来引导学生加以领会: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从下往上冲,三声下上像个勾,四声从上往下滑。[案例四]:在汉语拼音教学内容中,每个拼音字母都配有一幅形象直观的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画,让学生自觉从图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字母的形从图画中直接表现出来,插图又为字母发音提供了形象指导。抽象的拼音字母的形与发音蕴于形象直观的插图中,能够增强学生对拼音字母的第一印象。但是这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处于发育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字形比较相像的字母,学生经常容易混淆,时常出现“混用”的现象。这时候如果采用形象直观的儿歌会有效的帮助学生区别这些相象的拼音字母:右下半圆bbb,哥哥听广播bbb;右上半圆ppp,姐姐泼水ppp;左下半圆ddd,马儿奔跑ddd;左上半圆qqq,气球飞上天空去。对于加大难度的复韵母教学也是采用简短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学生识记学习:围上围巾,ui ui ui,冬天穿袄,ao ao ao,莲花长藕,ou ou ou,摁门铃,en en en,树下乘凉,in in in,蚊子叫,un un un,白云朵朵,ün ün ün。学生在富有节奏的儿歌中很容易记住他们。对于拼音教学中抽象、晦涩的知识难点,利用儿歌能让学生在浅显易懂的儿歌诵读中领会要点,既有利于掌握知识,有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歌”克“疲”:儿歌克服学生学习拼音中的“疲倦”现象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注意是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也就是说人的任何活动都必须有了注意后才能独立进行。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专心听讲,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也提到“培养良好的注意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个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年龄特点决定注意力的持久,小学生有效注意一般在15分钟至30分钟,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生性好动,很难做到坚持40分钟专心听讲,在课堂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产生“疲倦”的现象,上课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效果则会很不佳。如何在一年级的课堂中做到有效的克服学生的“听课疲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这时候引入生动有趣的儿歌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穿插一些“儿歌乐”,把各种儿歌、顺口溜、绕口令带入课堂。[案例五]:下雪了(le):下雪了,下雪了,小河变胖了,小屋长高了,世界变白了,娃娃的鼻子变红了;小蝴蝶(i):小蝴蝶,穿花衣,青草地上做游戏。飞到西,鸡吃你,飞到东,猫抓你。飞到我的手心里,说说话,放了你;捉蜻蜓(ing):天灵灵,地灵灵,满天满地捉蜻蜓,捉蜻蜓,捉蜻蜓,捉到一只小蜻蜓;打勾儿(ou):金钩,银钩,我俩打个勾,伸出小指头。勾一勾,不吵嘴;勾两勾,握握手;勾三勾,做游戏;勾四勾,好朋友;两只羊(ang):桥东走来一只羊,桥西走来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掉进河中央;小枕头(u):小枕头,胖乎乎,让我枕着打呼噜。呼噜噜,呼噜噜,好像枕着小肥猪;大雁下蛋(an):大雁,大雁,头上转转,飞到水边,下个蛋蛋。[案例六]:在一年级拼音教学《j、q、x与u、ü》的拼读规律时,在课堂上本人采取“自编儿歌的形式来阐述这一规律:j、q、x真淘气,从不和u做朋友,小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采用“打节拍”的方式来诵读这首简短的儿歌,在琅琅诵读声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儿歌带给他们的乐趣,而且很快的掌握了这个抽象的拼读规律。在枯燥的拼音教学过程中将富有童趣的儿歌蕴于其中不仅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好拼音知识。

四、以“歌”促“学”:儿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拼音 儿歌,因其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利用儿歌的独特形式和风格,能达到以歌促学,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儿歌——学写字母的好帮手 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一年级学生对单调的字符识记缺少兴趣。结合学生的特点,要着重抓住一年级学生对图像的的感悟能力。在学习拼音字母的过程中,每个拼音字母旁边都配有一幅直观的图画,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画,并且展开想象联系到所学拼音字母。在读图的基础上,根据字母的特点和图画的内部实质意义,编创或者借鉴他人的儿歌帮忙孩子们记忆。[案例七]:学习第五课《ɡkh》,画面画了天际中有一只鸽子在飞翔,嘴里衔了一个草环;草地上走着两只鸽子,旁边两个小孩坐在椅子上喝水;河里小蝌蚪在游来游去。我在上本课过程中请学生观察画面和字母,用儿歌说说自己的发现时,每一个学生都举起了小手。编成的儿歌有“三只鸽子 ɡɡɡ”、“鸽子衔草ɡɡɡ”、“像个草环 ɡɡɡ”、“蝌蚪蝌蚪 kkk ”、“像把椅子 hhh ”、“小朋友喝水 hhh ”、“9 字加弯 ɡɡɡ ”这些儿歌虽然简单,可因为是学生自主发现的结果,符合他们的年龄程度,再加上手的动作——划出字母的外形,多种感观非常刺激,巩固孩子记忆!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对字母的音形轻松、兴奋地掌握了,并且从中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极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案例八]:学生能写简单的拼音字母,但是在四线三格中却很难搞清楚书写的位置,这时候如果借助儿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往上格,尾巴长了往下格,其他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借助这些简单有趣的儿歌,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拼音的书写规则,在书写过程中这些儿歌也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写好拼音字母。

(二)儿歌——学习四声的好朋友 一年级学生处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逐步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脑中仍是具体思维占主导地位。学生刚入学所接受的语文知识就是抽象的拼音字母、声调及复杂的拼音拼读,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拼音四个声调时,我着重通过儿歌来带领学生认识四声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儿歌中掌握抽象的声调知识。[案例九]:在一年级拼音学习单元,学生刚开始接触声调时,每个相应的声调上面都有一幅汽车行驶的图,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这四幅图编成的简单易懂的儿歌运用于声调的学习:一声高高平又平,好像汽车走平路;二声上山坡,好像汽车爬上坡;三声上坡又下坡,好像汽车上下坡;四声下上坡,好像汽车开下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眼、耳、口、手、脑”的作用——眼睛看着书上的简图,口中念着有趣的儿歌,手上跟着老师书写声调,脑中慢慢记住四声的写法及读法。如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的四声时我采用自编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星期一,我和阿姨去公园,看到一把椅子和一只鸟。这里的“

一、姨、椅”不是直接出现抽象的四声调,而是通过简单的故事儿歌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诵读故事儿歌过程中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只要读几遍就能掌握这抽象的四声规律。

(三)儿歌——学习标调的好帮手 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拼音字母,会拼读拼音后,在如何准确地标出拼音的声调遇到了一定的问题。汉语拼音中四声调的标法看似复杂难懂,但是在复杂中却是隐藏着规律的,这些规律若采用语言描述的话会显得枯燥、难懂。相反的,借助儿歌能将声调的标调规律很好的阐述出来: [案例十]:在标调的过程中,遇到“i”学生容易直接在“i”上加声调,而“i、u”在一起时也很难搞清楚,根据这些情况,将标调规律通过简单的儿歌表现出来:小i懂礼貌,标调先摘帽;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尽管拼音四声的标调规律抽象,但是借助儿歌将抽象的规律具体化、趣味化,学生在读儿歌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得掌握了抽象的规律,而且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四)儿歌——区分拼音特殊规律的小老师 在拼音学习过程中,普遍的规律容易理解掌握,但是当遇到特殊的规律时,很难用一般阐述性的语言解释清楚。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快速得掌握这些特殊的规律呢?这时候求助儿歌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十一]:“ü”在“j、q、x”后面,表调时要去掉两点,但是面对这一现象,一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借助儿歌:“小ü真有礼,见到j、q、x,脱帽行个礼”或者是“小ü见到j、q、x 擦掉眼泪笑嘻嘻”来帮助学生搞清楚复杂的规律。当“y”与“ü”组合在一起时整体认读音节“yu”,但是还是要读“ü”,很多孩子会误以为是“u”,这时候则使用这样的儿歌来帮助学习:“i、u、ü,大步向前走,大y大w来带头,大y带小i,大w带小u,小ü没人带,伤心地大哭,大y带着小ü走,快把眼泪擦擦掉。汉语拼音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事,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儿歌”这一鲜活的文学形式却给枯燥的拼音学习带来了新的活力,借助儿歌,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拼音知识,而且在诵读过程中享受到了无比的乐趣,从中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以“歌”固“学”:儿歌巩固拼音趣味足 汉语拼音在整个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一年级入学之初首先接触的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汉语拼音。但是由于一年级教学任务的繁重,学习拼音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在这一个月里想要学生完全掌握拼音知识则是非常困难的。借助薛瑞萍老师在《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中所谈的一句话“语文和数学的不同是在于语文是可以混着拖着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其实在学完拼音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慢慢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更好的掌握拼音知识。儿歌——这一节奏鲜明、妙趣横生的文学形式成了巩固所学拼音的好媒介。在拼音学习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对儿歌独有的热情,在学完拼音后选择一些好的儿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诵读,在诵读过程中不仅能巩固所学拼音知识、积累生字词,而且在儿歌的熏陶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会更加浓厚。[案例十二]:《小鹿》小鹿,小鹿,毛衣毛裤,身上开花,头上长树 在诵读这首儿歌的过程中,学生面对会认的字词能很快读出来,但是在遇到不认识的字“鹿、裤、身、树”时就会借助儿歌中的拼音来拼读,在拼读的过程中达到了再次复习巩固拼音的目的。

7.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 篇七

关键词:汉语拼音,四声练习,直呼,发声规律,综合训练,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应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用于识字,是注音的工具;用于学习普通话,是正音的工具;用于小学生提前读写,是汉字的辅助工具。因此,学好汉语拼音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有专家指出:汉语拼音和汉字、汉语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随着幼儿园教育的逐步普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一年级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已不再是零起点。但小学生在幼儿园学的拼音进度和程度参差不齐,这就给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在开学之初就做好学生拼音学习情况的摸底调查,灵活调整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

下面是一位教师对新入学的40名一年级学生进行的拼音学习情况摸底调查。认识、会读“带声调的单韵母”有36人,其中“会打乱顺序、熟练读”有30人;认识、会读“声母”的37人,其中“会打乱顺序、熟练读”有28人;认识、会读“复韵母”有17人,“会打乱顺序、熟练读”有12人;认识、会读“整体认读音节”的19人;认识、会读“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10人;认识、会读“声母与复韵母相拼”的8人。

通过数据可知,学生在学前就已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对他们来说已不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变教学方法,就会使大多数小学生失去初入学时的学习兴趣。因此,灵活调整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是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单韵母教学

注重四声练习,单韵母教学是整个拼音教学的基础,6个单韵母读音学生已经掌握,按四声顺序认读和背诵学生也很熟练,因此,教学时重在四声打乱顺序的练习读和读熟练,为拼读和直呼音节打好基础。此外,还要注意纠正发音不够正确规范的现象。

二、声母教学

声母教学以拼读和训练直呼为重点,注意形近字母的比较。声母的单个认读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只是形近的几组字母容易混淆,如b、d、p、q,f、t,n、m。教学时利用多种方法教会学生进行区分,重点放在与单韵母的四声拼读直呼上,通过拼读直呼音节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声母。

需要注意的是:声母和韵母、单韵母的字形虽然学生很熟悉,也都会写,但仍要注意发现书写过程中学生不规范的笔形、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占位,及时纠正并强调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复韵母教学

在复韵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寻找发音规律。如:ɑi、ei、ɑo、ou是前响复韵母,发音时由前一个字母的音滑向后一个字母,前一个字母响而长,即前响后轻;ui、iu是中响复韵母,实际这两个韵母是uei和iou的省写形式,发音时中间的元音(e,o)响亮;ieüe是后响复韵母,发音特点是前轻后响;i-ê→ie、ü-ê→üe,重音在ê上。大部分学生由于学前的基础,会读但不一定准确,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示范读,讲清规律,纠正不规范发音,使学生做到发音准确。在教学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时,五个前鼻韵母ɑn、en、in、un、ün的认读及由韵母组成的整体认读音节合并在一起,四个后鼻韵母ɑnɡ、enɡ、inɡ、onɡ归并,通过找规律,练习-n、-nɡ的发音,可以很快掌握前后鼻音。

四、充分利用儿歌、短文进行综合训练

利用好教材中的儿歌,进行新授拼音的教学,同时进行学过拼音的复习巩固,也可进行后面要学习拼音的渗透。如“拼音与识字13”一课在“春天花儿俏。夏天蝉儿叫。秋天枫叶红。冬天雪花飘。”这首儿歌和会认的词语“月儿、叶子、节日”中既含有本课要学的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所在的音节词,同时也有前面学过的韵母组成的音节如chūn、tiān,音节qiào、chán、qiū等,还有后面15课要学的enɡ、onɡ(“枫叶红、冬天”的音节fēnɡ、dōnɡ)。

五、创设运用拼音的丰富情境

多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拼音句子、短文、小诗、儿歌、小故事等,训练学生直呼音节和运用拼音进行阅读的能力。多为学生提供用拼音写音节词和句子的机会,如写自己的名字、写自己的文具、写自己的玩具、写出你家物品的标签,提供画面让学生写词语或写句子,写出你喜欢的动画片名字或者你喜欢的人物名字,试着用一两句话写出喜欢的原因等。在书写音节词和拼音句子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如标调位置j、q、x不能和u相拼,和ü相拼省略两点,和韵母相拼不是带上ü,就是带上i;不该加介母却错加,如yie;该加介母时不加,如huo写成ho。只要坚持天天运用,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反复书写,就会使学生越写越熟练、正确。

8.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八

关键词:汉语拼音 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97-01

汉语拼音对刚进入小学不久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抽象的、枯燥乏味的。教师如果不为他们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合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一旦孩子对拼音学习失去兴趣,那么,拼音将会直接削弱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将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帮助认读生字、学习普通话上,而且还强调:“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如何落实课标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拼音教学实践,谈三点做法。

1 趣设情境,促进拼音教学生活化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语言来源于生活,对于刚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虽然这些拼音字母他们从未见过,但是用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却在儿童生活语言中经常出现。汉语拼音教材图文并茂,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生动形象的图画,努力地为儿童创设语言环境,千方百计唤起孩子们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的字母接通、匹配,就能够化难为易,大大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

1.1 制作拼音标签

搜集日常用品、学习用品等图片或实物,鼓励孩子用音节把相应的名称拼读出来,并写成拼音标签。当孩子们给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贴上自己制作的拼音标签时,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因为他们所学的拼音有了用武之地。

1.2 作业本上拼写名字

让孩子们在作业本的名字上用拼音拼写,大家争当小组长分发作业本。孩子想争取到发作业本的机会,就要学会拼读同学名字的音节。通过学校生活细节,让孩子们感受到拼音就在身边,激发了学习的需要,也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1.3 阅读拼音读物

现在很多报刊杂志都有分年段出版的,像《拼音报》、《快乐语文》等。低年段的内容都带有拼音,适合识字量不多、但已掌握拼读方法的孩子阅读,鼓励孩子们自主阅读拼音的拐杖作用进行识字,又锻炼了拼读能力。

1.4 听写拼音词、拼音句子

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可以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能把听到的词语、句子用拼音或者汉字记录下来。这个游戏既可以训练孩子熟练运用拼音的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克服边玩边听,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1.5 写拼音条子、拼音信

用拼音给好友、家人写信也不失为在生活中学拼音行之有效的方法。凡是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表述的对象。

如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融练拼读、练交往与激发使用拼音识字的热情于一炉,让拼音教学生活化,从而促使孩子们自主地去学习拼音,运用拼音。

2 寓教于乐,让拼音教学游戏化

一年级儿童好奇、好胜、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多设计一些活泼有趣、直观形象的训练方式,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做游戏不失为拼音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如,在教学章节的构成规律时,可设讲“过家家”游戏。以音节ba为例,先让学生持字母卡片分别扮演声母b和韵母a,在儿歌“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气氛的渲染下,两同学的卡片互碰,扮声母b的同学跟着发音,表示音节的形成,“声、韵母交朋友,好朋友手拉手”,让孩子们懂得:声、韵母交朋友构成音节,声母在前,韵母在后,手拉手表示书写时要紧凑。通过表演者范拼学生练读,初步感知两拼音的拼读方法。

同样,将游戏进行延伸就是音节的分解:天晚了,声母b韵母a,好朋友要分手。然后分开卡片,表示音节ba还原为声母b和韵母a。

这样的游戏充满童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快乐中既复习了拼音方法,又练习了拼读,兴趣盎然又学有所得。

3 玩学交融,拼音活动呈多样化

学中玩,玩中学,是教与学的最佳境界,孩子们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

3.1 拼音操

让孩子们每天课前做做拼音操,既巩固字母,又活跃气氛,调动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课前活动时,孩子们边读以下儿歌边配以相应的动作完成:“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再背韵母表。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好、基础好!”

3.2 手指操

教拼音字母字形时,配合手指操,帮助区别各个易混字母。如区别b-d的口诀是:“拇指朝上,左拳b,右拳d,两拳相对成b-d”又如“拇指朝下,左拳p,右拳q,两拳相对是p-q。”区别p-q;辩别f与t时,也让孩子们边比较动作边念:“0柄朝下fff,0柄朝上ttt。”比较n-m时则是:“单门n双门m。”再比如q与g也是学生常混的一对字母,可编“直腿q,弯腿g”帮助记住形近字母。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舞足蹈”,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3.3 拼音游乐活动

开展多种拼音游乐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认读、拼读能力。(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活动)

(1)“拼音拔河比赛”。

让学生分组比赛认读易混的声、韵母,(如:b-d,p-q,f-t,m-n,q-g,z-zh,c-ch,s-sh等)争夺优胜红旗。

(2)“摘智慧果”游戏。智慧树上挂着许多果子,果子的正面是音节,反面是生字,孩子摘取果子后,带大家拼读其中的音节,拼读正确即得到相应的果子。

(3)“给病树治虫”。

把错误音节写在虫子形状的卡片上,并挂在树上,让学生扮演啄木鸟以给老树治虫的方式,比赛订正树上的错误音节。这个活动既复习了标调规则,又帮助生字正音。

(4)“找朋友”游戏。

通过出示某类字母(或事物)的总称,让孩子们找出同类的字母(或具体事物的音节名称),结合拼音(或事物)归类巩固拼音知识。可以是同类字母的归类。也可以是拼读方法的归类;还可以是音节词的归类。

(5)“给熟字娃娃戴拼音帽子”。

识字课可创设“帮字娃娃戴拼音帽子”的识字游戏,把生字制作成一个个生字娃娃,相对应的音节制作一顶顶可爱的帽子。让学生上台摆一摆,当小老师带读,寓游戏于生字教学中,借助拼音游戏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帮助孩子利用拼音巩固识字,做到真正的认识,而非机械的记忆。

9.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 篇九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职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继续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低沉状态,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改变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使中职语文走出困境,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策略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职教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道德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各科知识,形成较高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职教语文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一、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

1、中职学生对中职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兴趣和热情。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总认为自己是“差生”,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严重不足。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面对数倍于初中阶段的大量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他们大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愿意到中职学校学习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希望在中职学校的学习期间,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寻求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功利性的价值倾向,多数中职学生更是视其为鸡肋,将其置于从属地位。而且,中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能进行正常的交流,认为没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因此对中职语文的学习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上课时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热情。

2、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与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学习动力。中职语文课程为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采用了一些反映优秀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力图适应不同层次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有所作为。但目前的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又存在一些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以及学生选修的专业课程内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中职学生多数是由初中直接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没有社会生活经验和实践,他们本身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又不够,看不到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与专业课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学习中职语文课程对专业课的学习没多大帮助,对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没多大帮助,对从业没多大帮助,因而缺乏学习动力。

3、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能满足中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法将中职语文的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基本都是围绕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展开,使语文教学成了语文知识体系本身的教学。时间一久,容易出现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台下听得“索然无味”的现象,学生觉得老师教得空洞呆板,老师也觉得学生是“朽木不可雕”,课堂教学效果很差。为了适应中职生源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有些中职语文教师利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教学上开始利用启发式教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声像技术手段。这虽然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来看,其调整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教材知识要点和课程内容的掌握,没有转化到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上面来,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问题,其教学观念和手段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二、有关的应对策略

1、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地位。中职语文教学作为综合性课程,不是直接式的灌输教学法,应该由三个部分构成教学内容,“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做到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来设定内容安排,逐步递增难度,以便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凸显出来。所以,就中职语文科目的教学内容而言,应该实施分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在实际学习和工作运用汉语的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令其在教学方式上避免“一刀切”现象,全面提升语言思维能力。

2、根据专业特点改进调整教学方式。中职语文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人才培养导向,有目的性的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将探究学习模式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就《白杨礼赞》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设计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探讨,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研究课文。主要问题大概如下: 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课文的段落划分和段落大意;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体味“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当中“不平凡”含义的理解,由物引入到人,逐步深入到作者所传达的人性赞美……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并思考这些问题,在小组内部交流学习成果,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一起走进语言内涵。这种教学形式将有助于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3、重视文化氛围影响,适当拓展。语文是以语言训练为基础架构的,注重文化素养熏陶,对于培养一个人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其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中职语文新课标在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将学生用心感悟,逐步培养领悟力,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使其拥有更为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其文学修养方面,能逐步有所提升。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做到对语文教材中隐含的内容进行充分地挖掘,继而进行合理地延伸和拓展。这能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课本内容,同时对于强化语文的思想教育作用也有很大的帮助。就《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拓展环节的设计,主题可以是“于勒叔叔10 年后又回来了”,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拓展发挥空间,每个人的补充方向可能不同,有的想象于勒叔叔再一次发财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其中有的学生写出了于勒叔叔衣锦还乡的情景,有的学生则设计于勒发财之后继续扮穷这一故事情节,写出了其中作者父母的态度变化。这些环节的设计必然能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三、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去探寻问题,探讨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去适应,我们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更高人文素养的合格劳动者和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上一篇:那些沉甸的爱初中作文850字下一篇:白帝镇白帝小学2015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