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部长讲话(精选7篇)
1.李部长讲话 篇一
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李立国
(2015年6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国务院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王勇国务委员在上月召开的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开好这次会议给予了精心指导。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工作和农村社区建设一贯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7份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确定了23个省级试点县、360个试点乡镇和4500个试点村,推动了农村社区建设稳步发展,实现了农村社区建
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淮北市积极探索旧村整治、并村自建、空心村整治等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建设方式,制定了联动共建、融合发展、评议监督、投入保障等得力措施,取得了“环境美、自治强、服务优、群众乐”的显著成效。昨天,大家实地参观了淮北市的一些农村社区,看到了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为居民带来的实惠。刚才,黑龙江、江苏等7个省的民政厅负责同志和淮北市主要负责同志发言,介绍了各自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各地区要学习借鉴,共同推进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意义重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总书记多次就促进农村发展和统筹城乡社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
党的十八大要求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中办、国办印发的《指导意见》,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为我
们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确定了任务和路径、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我们要站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农村社区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农村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农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农村社区党建新格局,整合农村基层党建资源,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完善多元参与的农村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引导社区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有利于拓宽村民自治的范围和途径,进一步夯实村民自治的群众基础。建立开放包容的农村社区发展机制,促进公共资源覆盖农村,有利于解决外来人口融入和“三留守”人员关爱等社会问题,使农村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村社区是农民群众的聚居点,是农业生产的支撑点,是农村利益关系的交织点。从传统村庄治理向现代农村社区治理转型,顺应了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要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国家治理的大量基础性工作也在城乡社区。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农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利于在农村基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贴近群众需求,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
第三,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幸福的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和资源平台。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社区生产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吸引各类资金投向农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有利于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解决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发展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背景下开展的。在城中村、城边村和农村居民集中移居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加强与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引导农村居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实现就近城镇化。在其他农村地区建设农村社区,有利于促进资源集聚、提升服务功能、改善生活条件,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居住
和创业,既可增添农业现代化发展后劲,又能缓解大中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任务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推动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和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各地积极完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村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加快发展,农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机制更加健全,社区自治功能有效提升。“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社区协商议事机制逐步建立,外来人口、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重大事务协商的渠道逐步畅通,社区治理的有效合力正在形成。社区老党员、老干部、退伍军人等越来越多地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社区治安群防群治机制日益健全,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农村社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各地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作为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推动农村社区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14年底,各省(区、市)投入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达9.15亿元,共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657个,农村社区服务站5.8万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覆盖率达到11.3%,初步建立起县(市)—乡(镇)——农村社区三级联通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各地积极开展村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洁化、环境绿化建设,推动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农村社区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三是农民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各地积极推动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把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文化体育、治安司法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到农村社区,使农村居民能像城市居民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便利的公共服务。依托农村社区平台,提供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信息咨询、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等生产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助力。一些地方还积极推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探索开展农村居民远程教育、办事咨询等信息化服务,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四是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各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提高了村庄文化品位,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许多地方建立起村民学校、道德讲堂和农家书屋,组建了业余文艺宣传队等各类农民文化团体。一些民族地区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功能,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社区文体活动,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根据《指导意见》和各地实践,加强农村社区建设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象工程。二要搞好科学规划。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农村发展和居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分步、有序实施。三要突出乡村特色。不简单照搬城市社区建设模式,注重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不要“千村一面”,让农村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四要注意分类指导。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形成各类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自治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是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要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围绕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建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中的核
心作用,建立健全党组织引领农村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要提升社区自治功能。积极推动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和农村社区减负增效,研究制定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职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促进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即将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精神,发展农村社区协商实践,积极应用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协商形式,吸纳农村各类主体参与协商,不断拓宽农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范围和渠道。要强化社区民主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设计,进一步规范监督内容、权限和程序,确保监督有章可循、务实管用,防止村监委流于形式、成为摆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要求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健全农村社区建设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合理确定服务设施数量规模和功能布局,稳步提升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向农村延伸,逐步构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项服务设施相
配套、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协调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要丰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内容。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生产服务,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有效支撑。发扬农村守望相助的传统,组织农村居民开展生产互助、生活照料等社区互助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引导农村居民和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志愿服务。要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机制。鼓励供销合作社和各类企业完善农村商业网络,推动邮政、金融、电信等公共事业单位在农村设立服务站点;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助残、扶贫济困等社会事业提供有力支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法治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是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客观要求。要加强农村社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社区法治机构和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保证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要完善农村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及时回应不同利益主体的关切和诉求,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农村社区平安建设,健全覆盖社区居民的动态管理机制,做好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和特
殊人群帮教等工作,维护社区安定和谐。要提高村民委员会依法办事能力,培养居民依法行事习惯。加强社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居民依法反映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指导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发挥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支持农村居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四)进一步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要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和发展社区文艺演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农村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培养良好的社区风尚。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开展社区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绿化管护行动,增强社区居民公共责任意识,推动形成健康向上、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社区风尚。要推进农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社区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网络,健全日常管理维护机制,积极改善农村社区环境和卫生条件,为农村居民创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人员的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农村社区建设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对于农村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格外关注。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视察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服务管理,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要“抓紧研究拿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救助等相关工作的文件,务必要有切实有效措施”。各地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承担起应负的责任。要探索完备社区关爱服务的条件和项目,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关爱服务的效能;要深化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切实保障留守人员人身安全;要加强社区、学校、家庭的衔接,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形成留守儿童心理关怀和疏导的长效机制;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生产扶持、生活照料、社会救助等社区服务,切实保障留守妇女、老人的生产生活。对于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一方面要推动外来人员尽快融入居住地社区生活,保障外来人员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有效参与社区协商和决策、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履行社区居民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要保证外出务工人员有效参与户籍所在地社区议事决策,创新社区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借助远程咨询、网络投票等技术手段,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居民的民主权利。
三、切实加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民政部门要把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一)健全领导体制。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要发挥各级社区建设协调议事机制积极作用:中央层面依托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统筹城乡社区建设的政策研究和指导;省级层面已经建立协调议事机制的要切实发挥作用,尚未建立的要抓紧建立,尽快实现社区建设协调议事机制全覆盖,并将指导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协调议事机制工作职责,明确任务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形成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切实履行各级民政部门牵头职责,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加强试点工作的部署检查、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调和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考虑到各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基础、进度和成效不尽相同,部分省份仍然处于试点起步阶段,部分省份已呈全面推进态势,此次中央层面不再统一确定试点单位。民政部将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中一些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进行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发挥好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坚持规划引领,根据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中央层面争取将农
村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积极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切实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各地也要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紧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体系。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探索建立社区基金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居民自筹资金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农村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三)加强研究宣传。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一项实践任务,也是一个理论课题。要切实发挥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和各地联系的专家学者作用,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经验研究和理论研讨,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发展经验,形成反映农村社区建设规律的研究成果,为各地提供学习参考。要加强各级民政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民政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示范性培训,帮助农村基层干部统一认识、掌握政策。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宣传,深入宣传《指导意见》的基本精神、各地推进试点工作的进展成效和居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实例,使农村社区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做好督促检查。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
于思路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地方,要通过适当形式予以表扬,对于进展缓慢、推进不力的地方要帮助分析原因,及时督促改进。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民政部将适时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开展试点工作专项督查,并形成专项督查报告上报中央。要强化绩效考核,建立政府督促检查、第三方机构评估、居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争取将农村社区建设列入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指标体系,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人管、有人促、有人干。要做好经验总结,及时发现和推广各种先进典型,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民政部已组织相关省份和科研机构研究编制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尽快启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
同志们,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努力开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2.李部长讲话 篇二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这是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结回顾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研究分析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和任务, 按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商定的工作安排, 具体部署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 2个省市教育部门和4所高校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各自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做法和经验作了介绍, 讲得都很好, 听了很受启发, 很受教育。
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 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大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 通过各部门、地方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我们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从截止到9月1日的情况看,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 实现就业人数351万人, 比2006年9月初增加了54万人。通过相关渠道了解, 毕业生离校后, 经过各地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就业工作又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几年来,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发出专门文件, 部署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的工作系统奋力拼搏,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五年来, 我们共向社会输送了1738万高等教育毕业生, 确保了每年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离校前后就落实了就业岗位,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作为落实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毕业生就业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处于关键环节。五年来, 我们把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坚持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的直接要求,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满腔热情地开展就业工作, 全力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和愿望, 努力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取得了良好效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促进了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促进了高等学校实现连续多年的稳定,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年来, 我们健全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政策体系, 实现了又一次制度性的创新和改革。上世纪90年代, 为适应国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就业的转变, 这是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其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这是一次成功的深刻的变革。在此基础上, 五年来, 为适应我们国家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着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 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 我们继续推进制度性变革, 健全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一整套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政策体系。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 确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高等学校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多方支持的工作机制。五年中, 中央和各地出台了近百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 涵盖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多个方面, 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基本框架体系。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其显著特点是在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 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使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和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年来, 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国、功能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就业新形势的要求, 各地和高校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基本实现了就业人员、经费、机构“三到位”要求, 并在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基本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这个服务体系以高校校园市场、地区常设市场、区域性及行业性协作市场为主要平台, 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市场机制的活力和能量正在逐步释放。现代信息技术在就业服务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的带动下, 就业服务网络快速普及, 全国30个省市和90%以上的本科院校建立了就业网站, 联合多部门、多行业、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成功组建, 成为在更高层次为毕业生和单位提供多种服务的网络“双选”平台, 多样化的网上招聘和各种信息服务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特别重要的是, 通过近年来人事、劳动保障、公安、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工商、人民银行、共青团等部门的共同努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就业援助、失业登记、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临时救助等全过程的就业工作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社会各方面, 特别是企业界, 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工作, 支持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了更为强大的人才支持。
五年来, 我们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新机制, 奏响了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200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全面、系统、整体地部署和推进这项工作。各地、各部门和高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以教育为先导, 以政策为基础, 以项目为载体,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中央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 各地还成功实施了60多个面向基层就业的工作项目。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性文件, 从编制、人事、待遇、户籍、升学、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导向, 各高校也制订了一大批配套性的鼓励措施, 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活动。很多基层地区的政府和单位给予了积极的配合, 热情地欢迎毕业生。通过这些不懈的努力, 我们探索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新路子, 一大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艰苦奋斗、励志奉献, 以实际行动唱响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 弘扬了“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新型就业观。
五年来, 我们启动和推进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努力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五年来, 高等学校主动研究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转变办学指导思想, 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地广泛开展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 建立起就业状况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度挂钩的制度和机制。特别是一大批高职院校紧扣市场脉搏, 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 加强实践环节, 使获得双证书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 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稳步上升, 涌现出一大批办学质量高、毕业生供不应求的高职院校。通过几年来不断深化改革, 社会需求和就业对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大为强化, 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 高等教育质量在总体上得到较大提升。
同志们,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 得益于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督促落实, 得益于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真抓实干, 得益于全社会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 得益于教育系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得益于同志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在此, 我代表教育部向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 进一步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决策, 进一步确定了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明确提出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毕业生的亲切关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 教育战线要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要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等, 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的, 就是要把高校毕业生输送到国家建设的各行各业去, 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从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 大学生就业, 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成才, 也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十七大报告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教育系统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个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心坎上, 始终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大举措, 作为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行动, 切实抓紧抓好。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从哪里入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 就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从根本上讲, 高等教育的质量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正像刚才有的校长讲, “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校就业工作, 最根本的还在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反过来说, 学生就业情况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的状况上。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好, 就不能说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是高的。当前, 对高等学校来说, 既要抓好毕业生就业这个直接环节的工作, 根本的还在于要抓好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环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实, 世界上各国的高校评价, 都要看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 国际上各个著名大学都极为关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和发展, 把它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的高等学校要更加关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只有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才能真正上得去, 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同志们,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 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 也是对教育战线发出的伟大号召。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加大力度, 创造性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这是教育战线同志们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 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一直强调, 高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好这项工作, 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关怀毕业生, 要倾注自己的热情、智慧和汗水, 努力为广大毕业生和人民群众办实事, 做好事, 要不惜“走遍千山万水, 历尽千辛万苦, 道尽千言万语, 用尽千方百计”, 总之, 要以对学生极端的热忱、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把就业做好做实。
三、高度重视, 全力以赴做好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 在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压力继续上升。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人, 比2007年增加64万。其次, 结构性矛盾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过分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 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城市社区缺乏人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三, 教育内部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 一些地方和高校仍然对规模扩张保持着较大的冲动, 不能及时地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亟待提高。第四, 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滞后于就业形势的变化, 部分家长及社会上比较落后的就业观念, 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些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第五, 就业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一些地方和高校的工作还很不平衡, 重视程度差异很大, 有的就业服务设施缺乏, 投入严重不足, 等等。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切不可因为这几年就业工作的成绩和进展而有丝毫的松懈。
根据中央的要求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 最近, 中央十部门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明确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大工作力度, 广开就业渠道, 加强就业服务, 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 提高就业工作质量。会议还明确了工作着力点要放在: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 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推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等等, 并对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经费支持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安排。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 全力以赴开展工作, 并积极做好有关协调配合工作。
从教育系统来看, 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 切实加强领导, 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 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
各地主管部门尤其是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学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厅长、书记、校长必须亲自抓。省级主管部门要负责牵头, 从政策、经费、服务、项目等多方面, 在省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 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校要调动全校上下的力量, 形成由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大家都来关心就业、共同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 力争在2008年使高校的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取得更加扎实的进展。
(二) 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特别要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 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各地和高校要根据就业工作新形势进一步落实就业指导人员、机构、经费“三到位”,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培训工作,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专门队伍。要将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 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 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要切实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 增强针对性, 把对毕业生的政策指导和就业服务做实做细, 让毕业生满意。
各级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双困”毕业生, 采取“一帮一”的方式, 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并尽量给予适当求职经济补贴。要积极争取并配合各地相关部门把这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的政策体系, 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和见习, 落实好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系列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
(三) 加快建设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 切实为毕业生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的岗位信息, 力争在信息化服务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和全面进展。
要按照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的要求, 加快建设遍及全国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服务网络, 在网上招聘工作方面有重大突破, 在信息化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就业管理方面有全面进展。各地区、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丰富信息数量, 创新服务手段, 多种方式探索信息共享, 要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联盟各项招聘活动。同时, 各地要积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 满足举办经常性中小规模现场招聘活动的需要;高校不仅要安排专门场地, 以便经常举办校内招聘, 还要建设用于供需双方远程对话的专用场所, 以便双方能进行网上的初选;对社会招聘要从严审批, 以举办中小规模、专业化、行业化的招聘会为主, 不得举办大规模的现场招聘活动;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对招聘活动的安全保卫, 切实保障招聘活动的安全有序。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招聘会, 不得以任何方式向高校毕业生收取费用。
(四) 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狠抓政策和项目落实, 力争有突破性进展。
鼓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不仅是解决就业问题, 更重要的是, 这是青年运动的方向,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人才辈出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关系到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现在的状况是基层缺乏人才, 基层急需人才, 而我们的人才队伍包括干部队伍里面很多还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和历练。我们要弘扬主旋律, 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 做干部, 当教师, 从事教育、科技、卫生、扶贫和社会服务工作。要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人才要在基层在实践中成长的舆论导向, 要进一步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艰苦行业就业的优惠政策, 进一步抓好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的落实。要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好2008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毕业生到基层农村服务等各类项目和计划, 并持续地关心、支持这些毕业生在基层的成长成才。要结合地方和高校的实际, 认真研究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等相结合的新途径。
(五) 推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要进一步强调把就业状况与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办学评估、经费投入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高校教学评估中, 要将就业工作、就业结果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突出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各高校要广泛建立并大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经常性联系与合作, 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 争取形成一批示范性的基地。高职院校必须把推进双证书制度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组织技能鉴定,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培训, 确保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相关专业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教学评估, 要将双证书制度作为基本要求, 把半年顶岗实习作为主要指标。各地和高校要及时总结和推广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和经验, 以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 倡导创业精神, 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努力建设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
(六) 搞好离校前思想政治工作和毕业教育活动, 努力形成积极促进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 意味着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我们要精心组织好离校前的各项工作, 让毕业生带着对母校的感激之情离校、自豪地离校。在各项工作中, 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 要突出两个加强, 即“在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要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这段时间, 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 排忧解难, 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要精心设计毕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举办隆重而别致的毕业典礼等校园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 要持续开展主题突出、生动有效的舆论宣传工作, 在校园中和全社会倡导、推广“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
3.李部长讲话 篇三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仪式,热烈庆祝河南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在这里,我谨代表文化部向河南省图书馆的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与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南省图书馆创立于1909年,是中国创建较早、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在一代又一代图书馆同仁的努力下,河南省图书馆从以“启发愚蒙,增进智识”为宗旨而设立的简陋馆舍,到今天馆藏丰富、设施先进、服务卓越的现代化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开始发挥起越来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河南省图书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下,河南省图书馆坚持“精诚服务,愉快阅览”的理念,积极开展服务工作,使政府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范围得到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方式得到不断丰富,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尤其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更是取得跨越性发展。河南省图书馆先后获得“读者喜爱的图书馆”、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河南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迎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历史使命。河南省图书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业务建设,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与整合;要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为保存、挖掘和利用河南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新路,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建立与国内一流的硬件设施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制度规范,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同志们,今天是河南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的庆典之日,也是河南省图书馆迈向新的百年的起点。展望美好的未来,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希望河南省图书馆全体员工以馆庆100周年为契机,站在新的起点,谋划新的发展,创造新的业绩,全面推进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促进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部长陈李工作总结 篇四
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学践部作为学生会的一份子,在系团委的领导下,努力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意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工作都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身修养,增强了个人素质,锻炼了自我能力。我们努力服务同学,提高了自身价值。工作成绩得到大家的肯定。
学习部学期工作总结
下面分四点来总结我们学践部本学期的工作特点:
(一)管理严格,保证能力
在学生会的统一下,学践部于10月初开展了招录新干事的活动,摒除了只重形式的弊病。采取了报名,面试,进入适用期的严格程序。保证干事素质,为学生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为大学新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每次活动过后总结工作,并部署下一步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加强管理来提升素质和能力。
(二)激励机制,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学习部负责院及系的活动,这学期的活动,主要包括:新老生经验交流会,我们对活动都进行了认真检查和详细记录。配合各部门办好活动,配合院里分配的任务。我们部门的工作还包括: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等
此外,我们积极参加学生会办公室的值班。整理档案,签收计划和总结,加强交流,打扫卫生。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并且积极反馈工作情况。
(三)团结一致,努力学习,争做楷模
学生会对学生工作者的要求是品学兼优,高水准,高素质,这种要求也成为增强学生工作者向心力的动力。使各成员努力学习,互相交流,密切配合以学生会的章程为指导,时刻以一名先进者的要求严格激励自己,力争让广大同学满意,让领导满意,让自己满意。
回顾和总结一学期以来的工作历程,我们深深感动,此外,我们的工作还离不开每位成员的智慧与汗水,离不开和我们风雨同舟的各部门,更离不开给予我们真诚理解和大力支持的同学们。
一学期的工作更强化了我们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代表学生,服务学生,为同学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必将进一步升华自己,建设学习型校园,开展丰富的活动,为我院的学术建设和校园文化作出更为出色的贡献,为学院,学生会还有我们自己赢得更多信任。
最后,我要感谢电信系学工部老师和学生会同仁们对学习部工作的支持,也同样感谢我部们的干事和我这两个多月来的竭诚合作。正如学习部的宣言所说的一样:“享受学习的乐趣,品味理性的生活,我们一直走在通往成功与辉煌的路上。”相信今后我们会做的更出色!陈李
5.部长讲话 篇五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高成锁
(2010年3月1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宣传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县“三干会”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宣传思想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今天梁书记、郑县长、鲁部长、尹主任、党主席在百忙之中亲临会场,我代表全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表示感谢!一会儿,梁书记要作重要讲话,这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宣传工作的指针,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县宣传思想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2009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着眼于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提升形象,营造良好氛围,为我县加快建设“三县”目标,实现“三个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我县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9宣传思想工作红旗单位”。
(一)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以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为载体,狠抓了县乡两级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一年来,县委中心组共集中学习16次,撰写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50余篇,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20余篇,尤其是县委梁书记撰写的《新农民、新产业、新机制,筑起农村小康快车道》一文,被《山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不断扩大理论武装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覆盖面,邀请中央、省、市专家学者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实现“三个发展”等内容,对县、乡、村三级干部进行了10余次专题培训,受训达一万余人次。组织全县9名理论骨干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并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各单位进行培训,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二)舆论引导积极有力。一是突出重点宣传。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宣传报道了全县各条战线在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做法、新亮点、新成效。共编发活动简报90期,被省、市采用20余篇,在省、市报刊开设的专栏里发稿30余篇。同时,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对全县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报道。二是做好主题宣传。为集中展示我县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东方之旅》、《人民代表报》、《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发展导报》、《山西商报》、《临汾日报》、《临汾经济决策参考》等主流媒体,刊登了专版;在县电视台开设了《新中国成立60年专栏》,对我县开展的60周年系列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县经济逆势上扬,相继刊发了《安泽县提前45天实现财政收入首季“开门红”》、《安泽县财政收入提前139天完成全年任务》等稿件,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三是加强典型宣传。荀子文化节活动的宣传报道是我县每年新闻宣传的重头戏,也是对外推介安泽、展示安泽形象的良好契机。活动期间,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山西电视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第四届荀子文化节各项活动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各级主流媒体对我县获得“中国绿色名县”和“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县”进行了专版报道,中央电视台《如画江山》和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栏目拍摄播出了我县生态文化资源专题片,同时,还参加了郑州“名优产品旅游推介会”,进一步加大了我县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对外推介宣传力度。四是强化网络监管和网络宣传。实行24小时网上值班制度,对主要的互联网站分类筛选,及时处理不良信息。同时,在安泽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7个专栏,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一年来,我县共在省内外报刊、杂志、网站发稿800余篇,其中专刊3期,专版20余版,省级以上刊物100余篇,市级报刊600余篇,各大网站70余篇。县电视台共采制电视新闻2000余条,上送各类新闻节目180余条,取得了上送新闻稿件全市第四,山区县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有23条新闻专题在省市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奖。七月份“全市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和“临汾日报社通联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我县被授予“通联和通讯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县文联在全市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三)文明和谐创建亮点频现。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搭建精神文明建设平台。深入开展了文明和谐创建活动、“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农村“三百”活动、创建“诚信示范店”主题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51”评选及全市“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在全市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祖国颂”演讲比赛中,我县名列全市第一。全年共申报省级文明和谐单位3个,市级文明和谐单位12个,市级文明和谐村3个,县级文明单位14个。我县被授予“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先进县”。
(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一是成功举办了以“传承、合作、发展、和谐”为主题的第四届荀子文化节,文化节上共举办了十项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对打造文化品牌大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建农杯·千村百镇”农民篮球赛、安泽第八届“黄花旅游节”、“5.4”青年节交谊舞比赛、青年歌手大奖赛、荀子名言“六进”等特色活动。三是深入开展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共普查文物297处;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麻衣寺塔和郎寨塔进行了修缮;完成了《三晋石刻·安泽卷》初稿的编撰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共收集、整理信息558条。四是继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望岳楼已投入使用;荀子文化园六期工程已完工;县图书馆大楼工程正在建设施工中;进一步完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26个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引进全套数字无线调频广播设备,组建了安泽人民无线调频广播电台中心;完成了24个文化共享村级服务站点的设备配套工作。继成立书法、美术、音乐协会后,我县又与山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荀子学院,对于传承、研究、发掘、弘扬荀子文化,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认真组织了“三下乡”活动,积极参与了“五个一工程”的申报,上报作品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五)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按照省、市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成立了安泽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了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挂牌成立了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县广播电视台、文化稽查执法大队,阶段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一年来,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也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奋发进取、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宣传部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明确目标,扎实苦干,在力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上再立新功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我县加快文化品牌建设进程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大局为根本,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品牌大县这一目标,着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业两大重点,强化理论武装、新闻宣传、文明创建、文化事业发展、队伍建设五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努力开创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努力实现我县后发赶超、全面崛起,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着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业两大重点
第一大重点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大发展是加快文化品牌大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加强特色文化建设。重拳打造第五届中国(山西·安泽)荀子文化节,重点举办品位高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节系列活动,特别是要放大荀子文化节的后续效应,不定期举办荀子文化高层论坛,争取年内举办荀学国际论坛,挖掘弘扬荀子文化,彰显荀学时代价值,壮大荀子文化品牌,推进荀子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县的知名度、美誉度、开放度。充分发挥作协、音协、书协和荀乡文工团等民间文艺团体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创作一批彰显荀子文化、红色文化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歌曲、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推出一批特色鲜明、观赏性强的演艺节目。二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人文旅游产业领域,促进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从今年起,按照市里要求,积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重大文化项目、重点文化企业给予扶持;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发展路子,让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全面走向市场,完善扶持人文旅游产业发展政策,采取经营权转让、企业参股、龙头企业开发、“公司+农户”等方式,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第二大重点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一是倾力打造县三干会提出的“一带”、“一线”、“五区”精品旅游建设工程。完成荀子生平园建设和荀子文化园的引水工程,做好荀子文化园、望岳楼、义唐河文化长廊的管护和建设;加快建设太岳革命烈士陵园,维护和修缮太岳行署办公地、邓小平路居地、太岳日报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深入挖掘史料,编纂一套红色旅游故事;建设好黄花岭、青松岭、红叶岭等五大自然景区的道路和旅游配套设施。二是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力度。紧紧抓住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契机,把我县的旅游发展和形象宣传放到全省、全市的大战略中去谋划,要积极参加大型旅游项目宣传推介会,在加强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推介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网络、3G手机等新型媒体,形成旅游营销的立体布局。三是整合开发剪纸、根雕、民间刺绣、手工织物、动植物标本等民间工艺品,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物美价廉的“农家乐”,逐步形成旅游商品的产业化、系列化,拉长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条。
(二)强化五项工作
1、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在统一思想、指导工作上求实效。要进一步拓展理论武装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一是加大理论武装工作覆盖面。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以科级干部为重点,不断完善和健全学习制度,推进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镇建设。重点做好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临汾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人大政协“两会”等精神的学习。年内,要迎接市里组织的县委中心组学习检查,要组织一次科级以上干部理论学习测试。二是加强理论宣传力度。积极邀请和组织上级党校和讲师团的理论专家来我县做专题报告。县电视台和政府门户网站要设立理论宣传专栏,同时,党校及各乡镇理论报告员要充分发挥理论骨干作用,组成宣讲团,深入各乡镇、村宣讲党的政策和理论,把全县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三是加强理论调研,提高决策参考能力。要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成果,围绕我县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建设“三县”目标的重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开展政策性理论研究,力争拿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调研成果,为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
2、强化新闻宣传,在引领舆论,唱响主旋律上出实招。
一要做活主题宣传。今年,我们要突出抓好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旅游服务业三个转型进程,重点项目、新农村、民生改善、和谐建设四大建设的宣传报道,为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营造氛围,呐喊助威,加油鼓劲。精心组织开展县三干会、人大政协两会、“爱树建”活动等主题宣传战役,使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家喻户晓。县广播电视台、通讯组、政府门户网站要推出专题专栏,以专题追踪、系列报道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报道,努力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邀请和组织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来我县采风,围绕主题宣传,大力宣传报道我县各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全县上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风貌和崭新气象,努力做到每个月市级以上主要新闻媒体有采访、有报道、有头条。二要做强对外宣传。要精心组织好外宣策划,充分利用荀子文化节、荀学国际论坛、荀子文化高层论坛的举办,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安泽。利用世博会、文博会等平台,组织形象宣传、项目宣传、产品推介等活动,利用省级以上重大媒体,采用专题专版等形式,把县委、县政府的新思维、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果宣传出去。县网络中心要与黄河新闻网、山西新闻网、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等国内各大网站联系、勾通,在各大网站多上稿、上大稿。今年是全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申报年,要借申报“五个一工程”契机,精心制作一册能代表我县形象的外宣画册和一个能反映我县特色的电视专题片。三要做好新闻监管和舆情引导。要建立新闻例会制度,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的组织领导,每个月要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发稿情况统计、通报,并纳入全年工作考核,年内争取举办一次新闻通讯员及舆情信息员培训班,进一步调动各单位上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继续加强网络监管中心的建设管理,强化舆情监控、研判、处置,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舆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网上热点,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年内要确定培养一到两名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定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布政府权威信息,表明政府态度和处置意见,及时澄清不实消息,帮助网民了解真相、理顺情绪。要培育壮大网络评论员队伍,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高地,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空间(举例:安泽贴吧),为事件的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在培育风尚、促进和谐上谋新篇。一是扎实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主题活动。围绕“爱树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继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活动,激发道德意识,引人向善向好;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引导人们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围绕“爱树建”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举办“爱我安泽大家唱”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志愿者服务、好人榜、图片展、书画展、诚信示范店等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爱树建”采风活动,县广播电视台和网络中心要开专栏、设专题为全县“爱树建”活动营造舆论氛围;县文广新局和文联要组织文艺工作者采写、编排一批反映全县干部群众深入开展“爱树建”活动生动实践的文艺作品,形成“爱树建工作人人有责、爱树建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和谐单位、和谐行业、和谐村镇等创建活动,启动新一轮的文明和谐单位帮建活动,宣传推介一批文明和谐单位、文明帮建单位先进典型。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风文明,不断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三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评选活动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抓好青少年读书活动,强化活动的教化陶冶功能。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县情教育等各种活动。要创新网吧监管手段,加大网吧监管力度,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4、强化文化建设,在打造精品、服务群众上上台阶。一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新成立的县文广新局要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新成立的县广播电视台,作为县委直属的重要宣传阵地,由县委宣传部领导,实施行政管理。县广播电视台要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成立传媒公司、网络公司和节目制作公司,引入市场机制,丰富节目资源,为发展壮大宣传主业服务。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要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的要求,建立一套协调有序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综合执法队伍。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影剧院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强化公益属性,着力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制度,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次改革涉及到利益调整,要按照中央、省、市、县的要求,切实注重保障改革和改制单位干部职工的权益,努力达到“三满意、三确保”,即让上级领导满意、社会各界满意、改革单位的干部职工满意,确保改革平稳过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任务圆满完成。二是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阵地建设。要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五大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市里要求,我县的一个文化馆、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多功能影剧院“四个一”已全部具备,今年的任务就是要使乡村两级达到一乡一站(综合文化站)、一村一室(文化活动室)。继续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成果,加快推进有线电视城乡联网,启动数字电视工程和完成无线调频广播二期工程。完成县图书馆续建工程。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年的元宵节开展了社火表演、燃放焰火、花灯展评、猜灯谜等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还将在“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常性文化活动,营造出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活动氛围。
5、强化队伍建设,在提升素质、转变作风上下功夫。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立足岗位,着眼全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宣传系统干部要进一步苦练基本功,在写作、演讲、组织、协调、策划等方面下功夫,结合“爱树建”活动,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比学习、比干劲、比本领、比奉献,你追我赶、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要继续深化拓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先导意识,始终保持宣传思想战线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三、进一步振奋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思维理念,新的任务负于我们新的使命,我县正处在后发赶超,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具备四种意识,即:解放思想、先知先觉的超前意识;政治敏锐、导向正确的预见意识;勇于挑战、大胆进取的创新意识;扎实苦干、敢于担当的奉献意识。
一是要解放思想。我们要以更大的胆魄积极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破除消极无为思想,树立发展至上意识;破除畏缩不前思想,树立抢抓机遇意识;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树立开拓进取意识;破除小成即满思想,树立争创一流意识;破除封闭保守思想,树立创新突破意识。通过解放思想使宣传战线上下一条心,凝成一股劲,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是要导向正确。导向问题,是宣传思想工作第一位的问题,是宣传工作的灵魂。所以宣传工作者必须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坚持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宣传基调,抓住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流舆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主流动向,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使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
三是要勇于创新。要从思想意识、工作思路、内容载体等层面不断创新。创新思想意识,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统筹意识,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到精细谋事、精心做事、精诚共事;要从系统的、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发展与繁荣。创新工作思路,必须超前策划、突出主题,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工作、生活的全过程,用共同理想召唤人,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感染人,用先进典型激励人。创新内容载体,必须全面了解活动的表现主题,精心设计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好操作、能参与的载体,以载体求活力,以活力求实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启迪和引领先进文化具体化、普遍化和大众化,使我们的工作出新、出彩、出亮点。
四是要扎实苦干。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转变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必须把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创新精神和扎实工作结合起来,重实际、求实效。出现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难不低头,有了麻烦不推诿,敢于直面、敢于承担、敢于碰硬。把工作往深里做、实里做,多出成绩,出好成绩。
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责任十分艰巨,使命无比光荣。让我们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牢记使命,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全力加快“山区经济强县、全国生态名县、文化品牌大县”建设步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部长讲话稿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会员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青岛工作部对中医养生保健工程办公室主任姚树强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姚主任给我们带来了“鲍世铨教授、曾耀辉教授”将来青岛慰问的大好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我心情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激动。自4月11日中国地龙战略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后,全国各地工作部都在积极地申请迎接鲍、曾教授。两位教授第二站将来到咱们青岛工作部慰问会员朋友们,我们非常的荣幸,同时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中医养生保健工程办公室和清华大学对我们青岛工作部的支持与信任。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青岛工作部全体工作人员及会员朋友们对工程办公室的各位领导及两位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那么,为什么工程办公室选择我们青岛工作部,那是为什么呢?首先就是中医养生保健工程在青岛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大力支持与拥护,特别是由鲍、曾教授研发的高科技产品金能量得到广大青岛会员的认可,经常有大堆的感谢信出现在中医养生保健工程办公室的办公桌上。其次,因为我们青岛的会员规模大,文化素质高,是因为我们青岛会员的热情,所以,我们青岛工作部必须要做好两位教授的接待工作。因此,我们青岛的广大会员朋友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用各种方式来向鲍、曾教授献礼,我们一定要体现出青岛会员的素质与热情。比方说我们的会员能歌善舞、能写绘画、敬献锦旗都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尊敬的鲍教授曾经也说过,他至今做了两件大事,一就是参与研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二就是研发金能量这个高科技产品,我相信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能让我们感到最大的欣慰是他们研发的产品得到广大中老年朋友的认可,那么我希望会员朋友们能积极、踊跃的订购金能量来表达对鲍、曾两位教授感激之情。
我希望,在座的会员朋友在金能量的呵护下能够越来越健康,生活越来越幸福!。。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下本次大会,请看大屏幕。
(部长讲解,献礼表)
7.组织部长下乡讲话 篇七
我们这次下来,主要是两件任务:一是了解一下县乡换届工作;二是了解百企联百村进展情况;刚才听了XX州、XX县以及部分乡镇的工作介绍,XX党的建设工作,包括基层组织建设,这几年来,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很规范,有许多工作在全省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走在了全省的前列。XX州委对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工作措施有特点,符合州情、符合实际,XX州干部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这方面做的心齐、气顺,完全落实了省委的要求,说到的事情都能圆满的做到,反应出XX州委班子是一个坚强有力、过硬、能够驾驭全局的班子,因此,XX的换届工作、百企联百村工作,XX也会很好地、顺利地完成。
一、换届工作
XX州关于县乡换届工作,前期工作比较扎实,首先是准备工作的措施见到了实际效果,比如说,你们的干部提前比较早的到位,在乡镇换届和县级换届之前,组织候选人到群众中去,到生产第一线去,甚至还走村入户,这些工作都做的非常扎实,而且,这也是很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这种经验对全省州县乡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意义。XX换届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动作快,工作节奏很紧凑,一环扣一环。第三个特点就是工作规范,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换届各项政策、各项要求,XX不折不扣地落实了,而且在落实过程中充分走了群众路线,政策在干部中、在领导班子中、在基层群众中,都得到了全面的贯彻,上上下下了解的很
透彻。第四个特点就是整个工作州委抓的紧。由州委书记亲自谈话,对于了解干部的想法、干部的情况,解决问题、理顺情绪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因为采取了这一系列措施,XX乡镇换届都是高票或全票当选,充分反映出XX前期工作的总体效果。下一步要顺利的完成县级换届和州级换届,仍然要高度重视,一要高度重视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包括人事安排,人事安排工作需要提前到位。二要选好代表。把候选人和代表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提前到岗位上通过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征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等形式,提前到代表中、到老干部当中,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使代表对候选人提前有个了解。基础工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真正地下功夫,投入精力,把党委的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好,因为这两个报告涉及到新班子,今后,带领全州、全县、全乡人民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纲领,总的战略任务要使这两个报告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必须提前到群众中、到基层单位中、到各级干部中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然后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报告初稿,再到群众中征求意见,就是上上下下、反反复复,讨论修改,使报告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又符合本地实际和群众的意愿,报告的起草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其实也是理顺情绪的过程,集中群众智慧的过程,尊重群众的过程,联系代表的过程,这个工作做好了,不仅能起到政治上的团结和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因为这两个报告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的施政纲领。如果这个纲领能够充分反映群众的心声,能够从一开始就让群众参与进来,对于树立新班子的威信,对于广大
群众了解新班子的战略谋划,都很有好处。我们在检查中没有发现XX在换届工作中有什么明显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但既是这样也要高度重视,一定要防止有些人利用民族、利用宗教、利用家族、利用小团体的因素,拉票贿选,在换届中达到个人目的,一旦发现这种问题,要严肃对待,露头就打,严肃的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保持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我相信我们按照现在的工作方法认真的抓下去,就会很好地完成这次换届工作。
二、百企联百村活动
XX数量不大,共14个村,通过今天几个点上的视察,我认为这项工作做得还是很好,每个村的建设都各具特点,有的道路需要硬化,有的卫生状况需要改善,有的是村容村貌需要整治,还有的需要改造危旧房屋,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新农村、示范村活动,改变原来的面貌,在这方面XX的认识是很高的,工作抓得实。但在一方面凡是今年的任务,就要在年内全面完成,每个村改变面貌的任务年年有,是长期的,今年我们要干些什么,任务是明确的,所以今年的任务就不要跨去完成,今年完成的任务就要在明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建设资金今年由于和企业衔接、对接等方面的原因,及时不能到位,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不管怎么样,不能因为资金不按时到位而影响工程的建设,所以专项资金、定向资金、企业资金及时不能到位时,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先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资金的问题,省委组织部会出面协调解决好,帮助大家落实好建设资金,不会欠账的。第三个方面,这是省委交给全省组织部的实践课题,经过今天的实地检查,使我感
【李部长讲话】推荐阅读:
组织部长履新讲话10-21
市组织部长调研讲话07-09
全区组织部长座谈会讲话10-20
学习贯彻卢春房副部长讲话09-04
***在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11-28
全市组织部长工作会议领导讲话09-13
组织部长在“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07-29
外交部长杨洁篪在首届“蓝厅论坛”上的讲话12-13
县宣传部长在春季开学工作会上的讲话01-18
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