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观课报告

2024-07-10

异分母分数观课报告(11篇)

1.异分母分数观课报告 篇一

了?请试算出结果。

学生小组讨论、试算,选一位同学板书:

教师:(指学生板书)计算的第一步是做什么?达到了什么目的?(通分,统一分数单位。)

(2)教师:下面我们用一个圆表示单位“1”,从图上看一看加的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问:这一步是做什么?有什么变化?

第三步:

问:表示什么?

(3)教师:由上面的图形演示,我们更清楚了异分母分数是怎样相加的。谁能说一说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留出“减”字的位置。)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口答练习:(投影片)(要求说出过程)

2.异分母分数观课报告 篇二

前测题:先计算, 再说一说理由。

1.表示3个 () 加上3个 () , 和是 () 。分母不同, 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怎么办?

3.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异分母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1.表示5个 () 减去2个 () , 差是 () 。分母不同, 能不能直接相减?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减, 怎么办?

3.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异分母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前测分析:对学生的前测进行分析, 即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学情分析, 教师通过前测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 掌握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了解和知晓程度,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 通分的依据。 (分数的基本性质1)

(2) 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 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倍数关系, 成互质关系 (公因数只有1) 。

(2) 无特殊关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通分, 并表述算理算法和通分要点, 帮助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和算法, 为学生的探索研究活动提供很好的脚手架。

二、探究新知

1.美丽家园, 美化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呢?老师认为至少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 我们要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下面请同学们看图, 仔细观察。

2.出示生活垃圾分类图:

(1) 谁来找一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 根据图中的信息,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3) 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出示:

问题一:纸张和废金属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 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问题二: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4) 指名学生列式:

3.比较不同, 激发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好奇心。

师:黑板上这两道题, 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 (不能) 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 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指名回答)

师:是的, 像黑板上这样, 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 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 师:同学们能直接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不能) 为什么? (指名回答分母不同)

师: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 就不能相加减, 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我们就叫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大家愿意试一试吗?有信心吗? (有) 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同学能试着自己解决。在探究之前我们先来讨论3个问题, 然后再计算。 (1) 分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减, 怎么办? (2) 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异分母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3) 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请同学们把探究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参与并指导。

代表汇报交流。 ( (1) 分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减, 要通分, 化成同分母分数, 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2) 只要化成同分母分数后, 就可以直接相加减; (3) 能。)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要先通分?

重点强调: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所以要先通分。

(3) (我们请2位同学把探究的过程写在黑板上。)

(4)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抓住计算问题的两个基本角度———算理和书写格式分层突破, 先通过暴露错误的方法解决格式问题, 再通过旧知进行比较使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构筑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总结计算方法。

(1) 过渡:刚才, 我们探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桌之间先相互说说)

(2) 交流。 (课件出示)

(3) 能用一句话总结吗?谁来说?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先 (通分) , 然后按照 (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验算呢?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设计意图:解决比较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通过把新知异分母分数转化为旧知同分母分数, 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重点突出转化中十分之三也是二十分之六, 这个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初步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 要通过通分的办法, 使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计算, 从而迁移类推出新知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和计算的结果。

三、呈错, 析错, 改错

呈现前测中学生的错题, 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学生前测时出现的错误, 让学生来说思路, 说理由, 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算理和算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核对交流学生自学时解题的思路和答案, 让学生彼此之间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 从中能体验到会自学的愉悦情感, 获得更多的成就感。通过呈错、说错、改错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 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也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即时练习。完成课本第112页的“做一做”的第1、2题。

2.课内作业。完成课本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设计意图:层次分明的练习, 由浅入深, 螺旋上升, 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既落实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又培养了学生数感。通过巩固练习, 扫除学生在以后的异分母分数加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完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先自己总结、补充, 教师再进行归纳。

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

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课来继续学习相关知识。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师出示复习题:(小黑板)

(1)什么最小公倍数?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情况?

(师引导学生说出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情况: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当两个数互为整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那个较大的数;当两个数既不是互质数也不存在整倍数关系时,用短除法求。)(2)什么是通分?请比较下列各组分数的大小

5711325784和

和 ***(师小结: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三种:当分母相同,分子不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当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时,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当分子分母都不同时就要先通分,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例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做生活垃圾,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记录了各类垃圾所占的比例;

师:大家能说说扇形图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问题:

(1)废金属和纸张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

+)104(2)危险垃圾多还是废金属多?多多少?怎样列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2.探究“31 +”的算法。104314 +=否定谬算 1041413-)420(1)师提出谬算(2)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出问题:算式中分数的分母不同,叫做“异分母分数”(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能不能转换成以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3)集体讨论算理。

师: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一个是能直接相加的。

(4)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16511 +=+=(师板书算法:先通分,把它们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10420202011,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104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拓展思路。

师:除了上面的计算方法还有其他算法吗?(师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将分数转换成小数来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尝试按问题(1)自主解决问题(2);

13-420(1)学生拿出草稿本计算,指名上黑板演示(师巡视指导)

(2)集体订正(师继续板书计算方法:先通分,把它们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3)验算算法(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三、新知运用。

1、完成“做一做”第1题。(指名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自己在草稿本完成。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读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的收获是,师指着板书让学生读: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二的1、3题。付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16511 +=+=

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104202020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四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主要说一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情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的内容,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的例题都直接以试题形式出现,如例一计算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例二计算六分之五减四分之三,这些试题从表面看是一步计算,实际需要加、减、乘、除四则混合口算,综合应用分数的性质,通分、约分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才能完成。从另一层面讲,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要先通分,而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思维方式,着急先入为主,很难想到要先通分,因此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过程中将面临挑战。

二、教学思考

下面我谈谈对本课教法和学法的思考,本课教学内容编排顺序是通过例一和例二的计算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一二题的练习,通常本课的教学程序与教材呈现的程序大体一致,先教学例一计算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教师提示,二分之一与三分之一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将它们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使学生想到通分,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利用图形加以印证,并结合图形的演示,启发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请看大屏幕(展示PPT),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仿照例一的计算方法,完成例二六分之五减去四分之三的计算,再通过例一和例二在计算方法上的共同点,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一二题的练习,结束本科时的教学。老师们,教学改革经验启示我们,教学方式不同,对学生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达成的程度就不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还可以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呢?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的技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并要求教师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的教学内容正蕴含着可供实践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教学资源,因此要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组织引导学生经历像前人探索算术一样的活动过程,去体验发现新知的快乐,去感受数学的美和与同伴合作交流实现学习互补的心愿,同时,增强勇于探索的信心,丰富自主学习的经验,促成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这样的教学思路,(PPT展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质疑、反思等活动,走出误区,达到明理,获取新知。并按照这样的思路用心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达成下面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与技能:运用知识迁移,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操作、观察、对比、分析、联系、归纳、推理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的理性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则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五、教具与学具

教师和学生同时准备好两片长和宽分别相等的长方形透明塑胶板,并画上斜线,分别表示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六、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教学层次:

1、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数学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一,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三分之二,提出新问题:同学们,从上面的四个加数中你还能组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学生列出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的算式。老师说明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是不同分母的分数及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来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凸显新旧课题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亲历活动,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七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① 观察联想,猜测算法

同学们,想一想,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可以怎样算?请你们将自己的猜算方法和结果写在小纸条上。2005年10月27日晚,福建省东南电视台报道这样一则消息:我国台湾省某大学生在数学答卷上计算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三时,把分母相加做分母,分子相加做分子,得七分之四。五年级的学生面对新的算式,也有可能猜算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一五分之二。听说上海市有一名学生不仅这样算,而且他还能自圆其说,他说,我爸上午与人谈二桩生意成功一桩,占二分之一,下午与人谈三桩生意成功一桩,占三分之一,这一天共谈五桩生意成功二桩占五分之二,所以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五分之二。学生的这些误解带有普遍性,而这些思路和算法又具有似真性,因此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深入学习活动,通过自己的实验,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活动反思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② 实验操作,验证猜测

学生取出学具,按照用图形印证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拼图如下(展示课件),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自己拼出的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直观形象的图形,自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仔细观察发现,表示二分之一的图形变成表示六分之三,表示三分之一的图形变成表示六分之二,数与形的和谐相伴,演绎出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变为六分之三加六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五的运算规律。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将使学生眼前一亮,这时,为了使知识建构进程更加积极主动,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用数形结合分析说明这个式子是正确的,从中掌握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从而初步形成异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③质疑 反思

学生对照自己在小纸条上记录的拆算方法,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五分之二将受到质疑,(出示课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个式子中的和五分之二比其中的一个加数二分之一还小,等式不能成立。还有上海市某学生潜意识的不断更换单位1,用于解释二分之一与三分之一可以直接相加,显然也是不合理的。所以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五分之一是错误的。④小组谈论 辨析

同学们,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要进行怎么样的转化后再计算?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自觉走出误区,明白二分之一与三分之一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必须先通分,在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的道理

⑤应用知识迁移 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六分之五减四分之三的计算,有差异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辅导,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算法:(展示PPT课件:一,六分之五 — 四分之三 = 十二分之十 —

十二分之九 = 十二分之一

;二,六分之五 — 四分之三 = 二十四分之二十 — 二十四分之十八 = 二十四分之二 — 十二分之一 =)第二种算法,用6×4的积做公分母,是因为学生计算例一1/2+1/3产生负迁移的直接流露,教师要利用这原发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发比较这两种算法的优略,组织、引导学生重温通分的方法,求分母是互质数关系和非互质数关系、含倍数关系的公分母的具体计算方法,⑦应用法则 进一步计算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计算并验算下面这两道试题,(展示PPT课件出示试题:2/3+5/6

9/10—11/15)由学生互相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并交流验算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领会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相同,并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3、综合应用

拓展延伸

接下来是第三层次,综合应用,拓展延伸。随着学生计算量的增加,计算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提示算法多样化,整数相加有凑十法,分数相加可不可以有凑一法呢?如做一做中的2/3+5/6,要与2/3凑一,可以再5/6中分出几分之几来?这一问,学生可能会想到三分之二加六分之五等于三分之二加六分之二加六分之三的和,等于一又二分之一,可以凑整,那可不可以拆零呢?如联系29第五题,计算十二分之五减六分之一,启发学生想到十二分之五减六分之一,等于十二分之三加十二分之二的和减六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一等等。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多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有差异的学生在欣赏和称赞同伴的算法之后也可能发生顿悟,并尝试这样的算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增强学生的数感,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适应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

4、自我评价,交流体验

四是自我评价,交流体验。同学们,通过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探索,你获得了什么知识和学习方法?积累了那些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要先通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方法是观察、猜想、验证、质疑等等,体会到新知识的获得要靠不断的探索。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本课的教学反思与探讨。

七、教学反思与探讨

数学学习并不是要模仿数学家发现和创造数学的过程,而应成为学生经历一个真正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做数学的过程,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最具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诸多实体模型,为数学学习提供支持。例如用塑胶板做成学具拼成图形,可作为转化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载体,同时恰到好处的解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发生。

每个教学环节总想把它设计的更好,然而做起来总是困难,如学具的制作,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完成,担心学生做成大屏幕中的这两个模型(展示PPT课件),并按这样的方法拼成的图形,很难从中发现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的计算规律,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不一定想到还能交叉拼,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学具制作成长方形,具体到表示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斜线都是按教师规定的方法画出的,这样会不会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方向,规定了学生必须接受的结果,是否说明教师任然没有克服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控制,还是认同为了避免学生的盲目行动,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做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或者您还有不同的看法,不管怎样,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必须努力寻找、用心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习情境,以满足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需要。

在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中,我致力于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为的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实现有效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经过这些思想和方法的熏陶,使学生终身受益。

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五

成功之处:

1、注重引导学生构建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完全相同,所表示的意义也相同,加法都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似不同,但是实质上是相同的,其特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才能进行计算。在教学例题1时,通过小精灵的提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实际上是给学生指明了探索的方向: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分数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样就可以进行计算了。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2、注重转化思想的培养。小学阶段,教师不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钥匙和灵魂。在本节课中,转化思想的渗透尤为重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就是把新问题如何转化为旧问题来解决,重点让学生经历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过程,也就是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问题。强化这一思想会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受益终身。

不足之处:

在计算中一是发现个别学生通分使用的是公倍数,而不是最小公倍数;二是计算的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特别是3的倍数的分数很多学生没有看出来,导致出现错误。

再教设计:

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六

一、 折纸复习导入课题。让学生用同样一张纸各自折一折,并涂上颜色,使涂色部分表示一个分数,接着让学生介绍折纸与涂色情况,再让学生根据表示的分数,提问: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由此引发学生对这些算式进行分类,继而引出课题。这样的课前复习,不提供现成的习题,而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身体验中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深化学生已学知识的认识起相当大的.作用,又为下文探究计算方法做准备。

二、自主探究加减法计算。根据刚才学生列出的异分母分数算式中,学生任选一道尝试着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在汇报中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算法,如1/4+1/2=2/6 等,我认为学生的这种“计算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我先不直接进行纠正,而是采用提问: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有不同的答案,哪一题是对的呢?用这样的提问,既可以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又通过延迟判断提供学生反思的机会。正当学生在提问交流中出现了找不到方向的局面,在这紧要的关头,可适时提问:能否借助你们手中的涂纸探究交流呢?教师点拨用图像进行验证,能引发学生深层思考,发现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此时在以例题1/3+1/2具体分析,本课的教学算理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最后又启发学生得出,要利用通分的知识,把新知异分母分数转化成旧知识——同分母分数,强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三、边玩边练巩固应用。异分母分数在计算时为避免形式简单枯燥,采用各种玩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说带有两个数字的成语,让学生猜出真分数,再计算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无处不有;改错题时用迷宫的形式进行引发学生兴趣;利用扑克牌上的数字,小组合作组成两个真分数,再求出两个分数的和与差,学生在游戏中又提高合作的交际能力。

四、小结交流时,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计算方法,再根据课本上的结语自己进行评分,让学生填写:这节课你的闪光点在哪里?不仅使学生共同交流知识技能,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最后,以分母是互质数的特点,如1/2+1/3让学生课后交流思索如何计算会更快,又为学生课外留下思考的空间。

7.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篇七

泽泉小学 吴清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页、94页例1。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12+1/12= 3/7+4/7= 5/12-1/12= 4/7-2/7=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4、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板书:1/4+3/10=5/20+6/20=11/20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6、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7、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巩固练习1、5/8+1/3= 1/4+3/8= 3/4+1/7= 1/5-1/8=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化异为同 通分

例:(1)1/4+3/10=5/20+6/20=11/20

(2)3/10-3/20=6/20-3/20=3/2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8.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八

辛店镇实验学校

杜雪杏 第五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4页的“例1~例2”以及练习十二。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编排两道例题。例1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期中,例题重点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随后的“试一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例2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随后的练习十二中,通过题组对比,引导学生自主领会整数加法运算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尝试进行相应的简便计算。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试题的计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为此后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相应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能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思想在探索新知过程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进一步增强探索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的计算。

六、课时安排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课时 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页例

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2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解释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过程,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学会验算,能解决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细致验算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原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通分

3/5和1/4

1/2和1/3

让学生独立回答。

2.口算下面各题的得数。

1/5+2/5=

3/8+7/8=

1/9+2/9= 5/7+3/7=

9/11-8/11=

7/12-5/12= 让学生口算得数并呈现结果。

提问:1.你还记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3、思考:1/2+3/8这道题和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复习题每道题中的两个数分母相同,这道题中两个数的分母不同)。说明: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加、减法,分母是相同的,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算式的分母是不相同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如何计算呢?小组交流。

二、探究算法

1.学习计算方法。

(1)该如何计算呢?小组交流。

(2)引导:从分母不同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说明:现在发现异分母分数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引导:那怎样算呢?请大家用长方形纸折一折,涂色表示出 + 的和,看看得数应该是多少,想想可以怎样算。

学生操作、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数应该是多少?你是怎样看出的?(呈现、观察折纸表示的得数)

仔细观察,为什么得数的分母会是

8、分子会是7呢?想想这道加法可以怎样计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交流:可以怎样算?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独立填空计算,求出得数。

(3)交流:怎样算的?(板书过程、得数)为什么要把 1/2化成 后再计算?

说明:1/2 + 3/8因为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但从这个长方形上看,1/2+ 3/8实际上就是 4/8+ 3/8,这样就可以算出是7/8。所以计算时,可以先转化成4/8 +3/8,算出得数是 7/8。

(4)引导:观察计算过程,你觉得异分母分数加法要怎样计算?为什么要先通分?(板书:先通分,再计算)

指出:1/2 + 3/8不能直接相加,我们应用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样就成为已经学过的计算,然后按同分母分数的方法算出得数。

2.完成“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让学生计算,要求得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学生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交流:5/6 – 1/3怎样算的?约分是怎样想的?1一 4/9是怎样算的?

(2)引导:这样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检验一下。你会验算吗?让学生验算。

交流:你是怎样验算的?(板书验算过程)

说明:用差加减数,结果等于被减数,说明上面的减法计算的算法是正确的。

3.小结。

提问: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怎样计算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指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题。

让学生涂色写得数。

呈现结果并交流:根据涂色,1/5 + 3/5是怎样得出 的?从图上看,1/4+ 3/8实际上是看作哪两个数相加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指出:从图上看,同分母分数相加,只要直接相加;异分母分数相加,要通分成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四人板演。

集体校对,说说前两题是怎样算的,第三、四小题要注意什么。

3.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得数、答句)

4.做练习十二第4题。

学生独立读题、解答。交流:说说每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并说说你的想法。(依次板书算式、得数)

四、课堂小结

1.小结交流。

美好而有意义的时光总感觉太短暂,到现在我们已经渡过了本节课时间的7/8,还剩这节课的几分之几?(1/8),在这1/8的时间里,说一说你有了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

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篇九

执教教师:丁菲

就今天我上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下面就对本节课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生已在三年级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学期也刚学分数的通分。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何将学生的这些知识经验激活,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服务,做好铺垫呢?

我是这样考虑的:

1、学习新知之前,有必要复习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为避免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给学生造成暗示,把异分母建行通分这一感觉,在学习新知之前,没有必要复习通分知识。所以,在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了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口算,并让学生小结其方法,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通过例题1引出:1/2+1/4、1/2-1/4,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题与刚才口算得几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1/2+1/

4、1/2-1/4”与刚才口算题的区别在于:分母不同。这时,我再揭示:分母不同的分数该怎样计算呢?这样,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产生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几点不足:

1、压抑气氛让我反思

大家都知道,计算教学是最为枯燥的,除了计算就是练习计算,为了计算而计算。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在课件的制作上有一些出错,其次整节课我都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觉得有些失败,自己也没有发挥出最佳的状态,总觉得有些压抑。我考虑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在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太够,仍然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的层面上。

(2)在某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考虑得不够细,每个环节的衔接也不够流畅。

(3)在讲解1/2+1/4和1/2-1/4的算理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还没有讲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为什么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4)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由于有的学生还没有熟练通分这个知识,不知怎样进行通分,导致学生练习的题目比较少。

10.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十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9-120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教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

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4/7+2/75/11-4/117/12-5/12

1/2+1/28/9-5/915/16+5/16

学生口答得数后,说一说:这一组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同分母分母加、减法)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猜一猜: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什么?

(如学生猜测有困难,教师提示:能找一个与“同”意思相反的词吗?)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学生读课题,举例说出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题。

教师板书学生所编拟的算题,再请学生辨析教师出示的两题:1/2+1/3、8/9-5/6(即课本中例1、例2),这两题与今天学习的内容相符吗?

引导学生看板书,说一说想到了什么?

二、新课展开

1、教学例1

(2)怎样计算1/2+1/3,请同桌先讨论算法,再试算。

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评析板演:看这些不同的算法,说说你们的想法?

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不能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那样,把分子直接相加呢?

在学生讨论后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教具示范。(图略)

师:1/2+1/3,把这两个阴影部分合在一起,你能不能直接说出结果是多少?

教师指着合并后的图形问:把圆平均分成几份,就可以看出1/2+1/3等于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教具示范,进行验证。(图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分数单位相同,3份与2份合起来是5份。

(3)小结:通过学习计算1/2+1/3,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得出: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转化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追问,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通分)

(4)1/2+1/3=5/6,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学生汇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验算方法时,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做一做。

学生汇报用减法验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减法怎么算呢?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评析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

(1)8/9-5/6,学生试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评析板演

3、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阅读课本,质疑。

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有什么疑问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三、新课巩固

1、专项练习

师: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学生回答“通分”时教师指出:通分是关键。并练习: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2/5,1/5和3/10,1/6和3/8

学生回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指出:对!我们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为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我们学习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2、强化练习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选择课始编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既对又多。

指名汇报。汇报时先汇报做的是哪几题,怎么做的,其他学生判断他算得对不对。

3、发展练习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今天的数学课,探究新知大约用了/()小时,新知练习大约用了()/()小时。

学生先联系实际填空,再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计算?

4、课堂作业

5、选做题:()/()+()/()=11/12括号中是两个异分母的最简分数,这两个分数各是多少?(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

1、精心设问,激思导入

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新课开始,通过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题,习旧引新、承前启后。此时,教师再巧妙地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猜”的方式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内容的关注。接着

,共同对课题进行例释性“解读”,凸现了本课要探究的新课题的特点,又为学生下继的探究性学习、自式练习准备了材料。在学生所编拟的算题与课始的口算题表层现象(分母不同)的对比中,暗示了解决新问题的方案。教师随之的一句“说一说想到了什么”,看似平谈,实则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了问题的波澜。学生自己生成问题,为探索、思考、创造提供了动力与方法。

2、遵循规律,自主探索

北师大周玉仁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例1的教学,教师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放手,把尝试与交流讨论融合一体,给学生的“探索”提供开放的、广阔的舞台。在学生形式地认识了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之后,组织全班学生理性地探索讨论,并结合动态的教具演示,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获得内容性知识,而且获得方法性认识;不仅在知识方面获得长进,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这样的学习,才是全面的,才有“味道”,才有深度。

从例1异分母分数验算的教学,自然、巧妙地过渡到减法的教学,是由于有加法算法的迁移,对减法教学采取了略处理。如果说计算5/6-1/2、5/6-1/3倘有少数学生有一些困难的话,那么计算并验算8/9-5/6则对他们的学习有“补偿”作用,相信减法计算问题全班学生都能迎刃而解。教师的心中要想到的是全班所有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阅读课本、质疑环节的安排,又为学生在回顾与反思中内化新知,提供平台。

3、形式丰富,分层巩固

1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十一

在教学1/2+1/4时,重点突出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首先,让学生思考,能像复习题那样直接计算吗?为什么不能?强调分母不同,分数单位就不同,不能直接合并,既然不能你有什么办法找到1/2+1/4的答案呢?在此处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我没有急着给学生以提示,而是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有些小组提出:可以运用学过的有关分数的知识去解决,也有小组提出可以借助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再找到答案,还有的小组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去解决。在后来的小组交流中,我让学生充分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再交流计算的方法。在出现多种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通分再计算是最好的方法。接着我又问:“为什么要通分?”这样的提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只有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才可以直接计算。在这些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其具有本质的相同点,即它们都是先通分再计算,由折纸涂色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又以此题让学生提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解决。

通过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你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怎样算呢?”经历了充分的探索和思考后,学生很快总结出: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师顺势板书:通分、→、转化,并说明:最后要把结果化为最简分数。

上完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经过我深入地讲解,本人体会颇深,浅淡如下: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

2、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个人从说的过程中来掌握知识。

上一篇:物业公司仓库保管员的工作总结下一篇:霸王别姬电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