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

2024-07-03

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11篇)

1.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一

(学生展示搜集成果) 2.说黄河俗语

(学生展示搜集成果) 3.谈黄河成语

(学生展示搜集成果)

实战演练:课件出示成语河清海晏(yàn)、泾渭分明、望洋兴叹、中流砥柱的注释,学生理解应用:

考考你: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填空。 4.赏黄河诗文。

考考你: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考一考。 教师学法指导:积累优美诗句,进行专题梳理记忆,加深印象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5. 黄河颂歌

(1)诗歌朗诵:《黄河赞歌》 (2)萨克独奏《龙的传人》 6.教师小结过渡

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令人震撼,发人沉思,养育着华夏儿女的母亲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她的乳汁变成了黑色的,湖泊干涸,草原沙化,鼠害猖獗;黄河母亲她在流血,在呻吟,在呼唤。让我们去探访一下母亲河。

三、第三篇章 忧患篇:拯救母亲河 ——黄河的未来。 1.黄河现状

(1)展示搜集图片成果。

1995年下旬,断流40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古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既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

(2)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2.公益广告牌展示,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3.保护母亲河宣言:

风雨沧桑,母亲河孕育了流芳千古的华夏文明;岁月流觞,母亲河仍将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人类与自然相辅和谐,才会有万物睦邻繁荣昌盛。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建设美好未来。今天六(2)中队全体同学庄严宣誓:

从我做起,积极践行;植绿护绿,珍爱生灵;治理水土,优化环境;抵制污染,倡树文明;奉献青春,不辱任命!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老师和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一定能重新焕发昔日光彩!

2.谈谈你的收获。 3.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锻炼了同学们主题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同学们分工协作的意识以及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以展现;语言表达能力值得赞赏。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能够学会如何专题的掌握知识方法。

五、布置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题目可自拟。

2.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二

林文回顾了迄今国内外有关大学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成果, 梳理了学术发展的脉络, 并厘出了该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其特点是研究集中在美国, 主要运用统计法, 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为二战后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是此一领域研究的成熟期, 表现为研究数量增加, 集中研究欧美国家的情况;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 其特点是, 研究范围从欧美主要国家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 具有世界性, 但研究范式上无重大突破。林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已有成果的认识和理解。

李文、陈文、杨文和张文, 在性质上是对林文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李文讨论了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以公学和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精英教育体系在促进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作用, 认为这种精英教育体系并没有为工业化培养技术人才, 工业化也没有对精英教育的变革提出迫切要求, 这就在事实上保持了传统文化和绅士风度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延续, 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有其积极意义。陈文同样将研究视野放在近代英国的社会和大学关系上, 与李文不同的是, 它从伊丽莎白时期一个普通的社会阶层——约曼农 (yeomanry) ——从辉煌到消亡的历史线索中, 考察了大学教育在其变迁中的重要价值, 从而展示了一副底层群众为改变命运而积极争取大学教育机会的壮阔图景, 令人不禁掩卷深思。如果说在英国大学的近现代史上, 我们看到的只是社会而不是政府的作为 (或者说有但很少) , 那么地处大洋彼岸的美国联邦给我们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受。杨文集中笔力, 深入剖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在二战后是如何通过大学生资助来干预美国大学的发展, 从而在实际上促进了社会公平流动, 推动了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在文章最后, 作者还探讨了美国政府的大学政策对我国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尽管英美教育体系存有差异, 但相比较于法国, 两者的相似性会更多一些。张文以对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经典作品《国家精英》的深入解读, 不仅向我们细致地展示了布氏笔下的法国大学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历史例证的阐释, 透析了法国大学与社会权力各形式和统治阶层之间的微妙联系, 以及所谓的阶层复制与权力再生产的模式。

尽管叶文和吴文被放在了本文的最后才予以介绍, 但笔者想说的是, 它们不是最不重要的, 而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它们被放在了该书的最前面, 这或许表明了张、王二位主编对中国教育史同行们的高度尊重。叶文以1840-1922年的中国近代大学为分析对象, 从接受大学教育者的出身和就业两个方面, 考察了近代大学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流动功能不彰的成因、后果与影响, 并据此反思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自身特性;该文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吴文考察的是近代大学的又一主体即教师, 这是它与叶文最为明显的区别。吴民祥博士在此文中, 详细追溯了导致中国近代大学教师频繁流动的原因、流动的程式与后果。尽管吴文对原因的分析很见功力, 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他把大学教师的流动分为自由流动和压力流动两种程式, 并坚持认为从后果来看, 由教师主动选择的自由流动有利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而由政治干预、教育经费短缺、战争压迫等因素所引发的压力流动, 由于干扰了大学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从而对近代大学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一结论无疑是发人深省的。

3.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三

关键词:社会热点;历史与社会;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08-01

0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总要结合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和选择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只有将教学方法与学科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课程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有其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也应适时地加入现实社会生活的元素,使课程教学体现时代色彩,增加趣味性,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一、将社会热点融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

歷史与社会内容的学习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工作,而对于历史知识,如年份、事件以及相应人物的记忆等都会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感。而且社会历史方面的内容教学也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也使得原本很有人文色彩和教育色彩的历史内容变得枯燥乏味起来,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文明中心——城市”的第一节课“美国政治的中心——华盛顿”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向学生讲解书本的内容,就会让学生觉得这种充满政治色彩的内容很枯燥。而如果讲解这节课时结合时政热点,关注媒体上有关白宫和美国总统的相关消息,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进行分析讲解,就能使学生很好的明白华盛顿这个城市的文化与特点。

(二)增强学生对社会与历史的了解

将社会热点融入到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事件与历史的关系,会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思考。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乡村与城市”时,就可以结合现阶段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与乡村情况,可以让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乡村的概貌和发展状况,说一说自己见证的城市的道路,建筑等的发展,这样学生不仅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有所理解,而且对于现实的社会与历史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分析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思考历史,将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的能力。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对学校外发生的事情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在教学中穿插社会热点信息,能够很好地运用学生求知和好奇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节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时,引入世界各国环境污染的相关新闻,启发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思考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当今世界的环境状况有所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问题,热心环保的意识。

(四)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社会历史内容的教学会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灿烂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国家的建立发展所走过的不同历程。学习国家由建立到发展的历史会让学生的内心生出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讲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的内容时,加入国家为庆祝抗战胜利而举行的各种活动的热点信息,及时关注社会动态,通过现实社会的信息向学生讲述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让新闻中的老兵来讲述他们对国家的深深爱意和敬意。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也使得他们内心的情感得到升华,促使他们从自身的实际行动出发,通过努力学习,通过向先辈们致敬等多种方式来爱国,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目标,紧密联系

课堂教学结合社会热点时,一定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联系社会热点新闻时,要考虑新闻事件与本节课内容的连接是否准确,联系是否紧密以及过渡是否自然等。实际教学时,要科学的规划热点讲解时间和教材内容的教授时间,不能将课堂时间过多地用在讲解社会热点新闻上,更不能过多地浏览跟授课无关的社会新闻,要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对热点新闻要进行科学的归纳与分析,找出该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真正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不能牵强附会。

(二)科学引导,尊重历史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是不容修改和歪曲的。在遇到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热点新闻事件时,教师在引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如在讲解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被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的事实时,可通过老兵的讲述和当年的照片、报纸等向学生讲解这段历史。也可结合日本国内篡改教科书,妄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相关新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历史,重视历史真实。

结语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包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开阔学生眼界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既要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也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现实的具体信息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使学生掌握历史与社会内容的学习方法,也能促进学生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历史的经验总结,增强自身的社会与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自傲.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94.

[2]王永海.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0):195.

4.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 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 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 的一定的推动作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 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人物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 科举制创立的标志。②

二、导入新课 以一首唐诗即杜甫的《忆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倶丰实。”开篇,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描绘了怎 样的盛世景象?教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 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三、讲授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平定了全国。

2.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 是唐太宗。

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 才,知人善任。

4.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 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 盛,6.7.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 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二)女皇帝武则天 1.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 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 试制度;继续推行唐太宗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 产;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3.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 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讨论:你怎样评价武则天这个人物?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三)

1.开元盛世

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人鼎盛时 期,这个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3.学生讨论归纳: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 任用①

贤能(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整顿地方吏 治;崇尚节俭。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

②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 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 元盛世 教师小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 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小结

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太 宗统治时期,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臣,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批 评和意见,从而形成了 “贞观之治”的局面,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之后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承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 政策,下令奖励农桑,发展农业生产。还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社会经济 继续发展。武则天的统治,上承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下启唐玄宗的“开 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附:板书设计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618年李渊称帝,定都长安。

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大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1)

(2)

(3)

士科最为主要);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减轻劳役,鼓励发 展农业;击败东、西突厥,加强西域统治。

2.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五

西欧:是指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大减,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

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欧共体的产生:

“欧共体”的背景,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所以说“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欧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体。

二、日本的崛起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2、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3、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4、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5、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

6.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历史教案 篇六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基础知识;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以及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

东欧剧变的实质。

一、新课导入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约七十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在此之前两年多时间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相继垮台。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政治地图上,苏联、东欧这一大片红色已成为旧迹。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又为什么会最终解体呢?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教师讲解“经互会”建立的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回答“经互会”建立后的影响。

2.教师讲述中苏建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学生预习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教师提问: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学生自由发言,能够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7.小议初中《历史与社会》情趣教学 篇七

本文所说的“情趣教学”, 是指在课堂中以积极向上、浓郁的情感开展学科知识的趣味化教学。情是趣的基础, 趣是情的生发。开展情趣教学,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快速提升教学的效率, 可以避免常规社会课平铺直叙的弊端,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就试图对“情趣教学”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以积极的教学情感激活课堂

在现实中,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总不如语文、英语等学科, 尤其是在七、八年级阶段更为明显, 要很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显得很困难, 但又不能因此而荒废了对学生进行该学科的正常教学, 所以授课教师就必须另辟蹊径。

1. 教师要有亲和力, 尊重、热爱学生, 这是使课堂充满情趣的基础。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爱, 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 却希望获得成人的尊重, 也很容易产生思想情绪的波动。如果授课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 处处显示“老师”的架子, 是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不妨放下身段, 贴近学生, 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发言权和人格。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在谈到自己办好节目时说, 我们的节目要使儿童喜欢, 就要“蹲下去, 俯下身, 和儿童一样看世界”。在教学中,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 一个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必须时时牢记自己的角色, 不可越俎代庖。我们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 何尝不该像“鞠萍姐姐”那样做?这种“俯下身子”为儿童服务太有情趣了, 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如果教师也能做到这点, 何愁学生不喜爱自己的课堂呢?

2. 教师以具有个人魅力的课堂教学激情引领学生学习。

初中社会学科本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基础学科, 教材里面图文并茂, 而且图片大都以彩图的形式出现, 很有美感, 也很有文化韵味, 但文字大都比较浅显, 很多内容学生自己就能看懂,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没有任何激情, 照本宣科, 那么再好的内容也会索然无味。如果教师以饱满的激情, 以巧妙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 那么就很容易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

没有教学激情的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 没有波澜, 没有涟漪, 风平浪静, 这对于以叙述知识为主的社会课堂来说, 确是难以激起学生思想火花的。当然, 教师激情的生发, 和教师的知识修养、个性品格有极大的关系, 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 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动情了, 学生才有可能被感染起来。

二、适度渗透社会学科以外的其它相关知识, 增加课堂趣味性

学科知识本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 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学习中相互融会贯通, 对学生学习大有裨益。

1. 不同学科知识的适度运用, 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来说, 最离不开的是对语文知识的借鉴和运用, 文史本是一家嘛。例如在读准教材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冷僻字和古今异音字时, 教师就必须借助语文知识来辅助学习;又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成就时, 也应该适度借助语文知识对它们进行补充解读, 语文和社会这时是一种互补关系。借助语文知识来解读, 既可以帮助社会知识拓展与外延, 又可以激起学生共鸣, 学生的情趣自然就会大大增加。

要做到这些也非容易之事, 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巧妙引用, 积极设法调动学生的语文知识库, 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社会教材中的一些知识, 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当然, 也不只是语文, 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科学、数学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2. 不断给学生以新知的吸引力。

教科书是人写的, 知识并非是“死”的东西, 它是随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中的那点知识来施教, 肯定是不够的;如果只是以平铺直叙的单一手法施教, 那更是不够的。

对每一课内容的学习, 我们不只是要教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那点知识, 还要注意补充和开拓, 这就必然会牵引出许多新知识来, 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时, 教师不妨引用这方面的一些神话故事加以开拓,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黄帝大战蚩尤》等, 既对课文知识作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 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初中生还是孩子, 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 学生的情感很容易激发, 兴趣也就浓厚了。

三、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习, 让学生有主人翁之感

新课程更强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参与式学习, 给他们以快乐的体验。课堂不只是学科知识的殿堂, 它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1.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学习, 让课堂动起来。

社会学科既有五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也有人类认识自然的地理知识, 还有社区生活知识。在教学中, 有许多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作补充学习。

除了运用常规的讲授教学法外, 还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采用合作学习形式,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如开展知识抢答赛、讲历史小故事、介绍家乡的历史古迹与文物、庙宇、展示旅游照片、编写社区生活手抄报等活动, 不仅可以大大丰富课本知识, 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 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完全可以把每一节课安排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做这些事, 完全可以把这门功课活学、学活。

2.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成功教育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小组讨论问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亮点, 是开展民主教学的重要体现。这一手段若运用的恰到好处, 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人翁作用, 增强学科知识教学的情趣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社会上册第二课《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三国鼎立形势》图所蕴涵的知识进行讨论:你从这幅图中读出了哪些信息?你能据此推理出当时三国各自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内外政策的特点吗?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 可各抒己见, 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结果和勇气, 并作最后的小结和补充。学生在这一互动中既增加了知识, 又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可谓是寓学于乐。

四、课堂中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良好驾驭对开展情趣教学也很重要

生动活泼的语言, 是情趣教学的调味剂, 它就象磁铁一样, 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抑扬顿挫、有磁性、有幽默感、有情趣的语言, 再辅助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社会课堂的情趣教学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 本文仅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些个人观点的表述, 以抛砖引玉。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法就能高度有效发挥作用。”一位乏味的教师肯定不是好教师, 一堂乏味的课肯定不是一堂好课, 可以这么说:浓情厚趣是教学迈向成功彼岸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陈相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8.初中历史与社会主体教学探究 篇八

笔者认为,历史教学目标包含以下四种不同层次:第一,历史概念的获得;第二,历史规模的探索;第三,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新的历史问题;第四,对历史的价值性的判断和估价。显然,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效果只能局限于第一种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创新思想的培养主要靠后三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树立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发现并启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布鲁纳、威廉姆斯、吉尔福特、帕尼斯和泰勒等著名教育学家教学模式的共同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动机,从而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给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彻底改造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模式。主体性教育模式便是创新教学模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关键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个性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恰当的帮助,启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激发动力一主动探究一讨论解疑一精讲深化一反馈交流。

1.激发动力(确立目标)。动力也叫动机。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有由这种动机引起的行为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机,特别是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这类内部动机越强烈,学生的学习意志就越坚定,学习时要求迅速准确解决认识矛盾的探索就越自觉,学生主体作用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动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首先要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唤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求知欲望。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古今中外很多历史事件已经被拍成各种形式的影视作品,精彩动人,恰当地剪辑加工利用,很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注意激发动力与确立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约2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目标呈现出来,并使其迅速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2.主动探究。探究,即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是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在此,要强调学生“主动”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利用“激发动力”带来的学习上的愉悦、亢奋,使情意发展为认知发展服务,进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为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的凭借,如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影视图片及文字资料等,进一步激发动力,并及时调控学生“探究”的方向和时间。

3.讨论解疑。群体交流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探究”的某一阶段或整个过程结束后,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具_体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争论交流。要求全部参与,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积极地就历史问题进行喷疑、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和基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应有目的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如“评价隋炀帝”时,一位学生竟提出“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大运河;没有大运河,那对中国经济影响多大呀!所以,人们都说隋炀帝是个暴君,我看不见得。”这一观点竟带来一片附和声,课堂出现了某种无序状态。此时教师就要临场遵照学生所思进行即兴的诱导和辩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打破了原有的评价程序和等着记老师认可的结论,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营造了一种开放性体验平台。在传统课堂中,开放只被看成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开放只被看成是开放题或教师到课末让学生自问自答。虽然这也是开放,但实际上早已在教师封闭的教案思路中定格。孩子们为了突破这种封锁,经常会发出天真可爱的回答,然而这些往往又不是教师所要的,不高兴自然写在脸上,认为学生配合不好,难道要学生配合你吗?在教师不悦的表情中,哪里还谈得上体验平台的搭建,学生又怎能体会到体验学习的快乐?

4.精讲深化。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必要的,但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的疑点、重点、难点设计成教学问题,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有关史料,深入浅出地加以归纳总结,将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等德育目标深化升华。要注意讲话要“精”,切忌废话,少占时间。例如,当一个学生提出“隋文帝为什么能顺利地统一中国?南朝的陈后主为何不能?”的问题后,教师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隋文帝人物像”(体验平台);其次,采取“换位体验”方法,设问:①假如你们就是隋朝老百姓,想想当时的社会,你们想对隋文帝说些什么?②假如你们是隋文帝的臣子,又想对皇上说点什么?学生这些生活体验、课本体验的感悟,使教师失去课堂统一结论的权威,课堂没有了严肃的气氛,只有看似散乱的师生、生生的互动、交往,然而对学生来说,对学习课堂充满了信心,课堂成为其生活的乐园。

5.反馈交流。反馈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它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同时又贯穿于其他各阶段之中。可采用学生自结、自测、相互提问、登台复述、讲故事、写历史小论文等方式进行。通过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发挥外部动力作用;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并对下一步学习做出自主性调节。每一次反馈,都是课堂教学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或肯定,或引导,恰当把握。

9.七下历史知识点 篇九

2.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4.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至五代的历史。

5.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作品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10.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十

笔者觉得《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所使用的讲述方式和选择历史的细节、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与怎么教的难题,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了尝试。

一、精选历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中天在讲述历史时,对于内容进行了精选,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让观众感觉不到历史有多么遥远,似乎就近在咫尺。因而,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找准儿童的兴奋点,巧设悬念,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这些历史片段承载着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精彩的故事与画面,引领学生走近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情境,还原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课堂伊始,笔者引用“秦王批阅奏折”的传说导入,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知识相传的难度。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大家兴趣盎然。笔者接着又拿出一张普通的学生作业本中的纸张,指着这张纸发出追问:“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才有了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传说故事,并且拿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作业纸,让原本神秘的故事平添了几分亲切感,便很自然地激发了其探究历史的兴趣。

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点”状呈现给学生的探究留有广阔空间。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现了圆明园的精美图片,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当学生目睹了圆明园之美,感受了祖国文化内蕴之丰富时,课件出示:“这样美丽的圆明园却被一帮自称来自文明世界的强盗给抢夺一空,为了掩人耳目,还一把火给烧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质疑启迪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挖掘了教材的隐性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二、创设历史情境,神入历史人物内心世界

易教授在讲品三国时,通过他独特的语言魅力,营造了许多历史情境,让听众身临其境,真正让每一个听众解读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神入”。

“神入”(Empatrl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的,意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把古与今联系起来,使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信仰,思考他们行为的后果。

在执教了《了不起,家乡名人》一课后,笔者根据学生崇拜偶像的特点,在班级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家乡历史明星”活动。首先引导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偶像,再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心中的家乡历史明星,然后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在排练过程中,学生自觉查阅了很多书籍,对人物的语言精雕细琢,力求合乎时代和人物身份。为了制作道具,他们找来有插图的历史连环画亲自动手模仿制作。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想象,他们仔细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收到了让历史再现之效。角色扮演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置身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理解历史人物,从而触摸伟人们高贵的灵魂,学习他们济世忧民的精神,受到心灵的洗礼,增强了爱国情怀。

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时,学生对于日本鬼子的残暴深感痛恨。随后笔者又告诉大家:近期,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还把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所有近代侵华战争都归咎于中国,肆意歪曲历史事实……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就已气愤不已了。于是,笔者趁机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想一想:了解了这些,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你们该怎样运用历史事实去进行反驳呢?同时笔者提出下节课要召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于是,学生开始关注这段历史,他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证据,课余主动与老师探讨。新闻发布会上,大家慷慨陈词,一一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诉说着内心的愤怒。学生有的用“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作为结束语,有的反复强调“历史是不能改写的”……透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易中天品三国除了易教授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之外,还采用了多种手段,让原本没有生气、没有质感的历史在电视这种多媒体载体上焕发神采。笔者在教学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对学生来说,历史既遥远又陌生,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能使他们走进历史,获得一定的历史感受,从而使其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四大发明的深远意义,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动手体验。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用毛笔在棉布上写字。经过亲自实践后,他们发现在布料上写字容易起皱,而且字也会显得模糊,从而在对比体验中感受到了纸的方便。在教学印刷术时,笔者先让学生用土豆、彩泥或肥皂做材料,动手制作一枚印章,结果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笔刻断了,要么字刻反了。从失败的动手体验中,他们感受到了古老印刷术的费时、费力、费材等弊端。此时,笔者再拿出为学生精心选择的“人”“中”“国”“我”“是”“爱”这六个铅字,要求学生分组活动,用这些铅字进行排列组合,组成词语或句子。比起先前的刻字,这“排”字活动真是既新鲜又有趣,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感悟。课堂上的几次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寻找”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辉煌,内心涌动着对祖先的敬佩,为之而骄傲。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在动手体验中变得灵活生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并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其中的一些片段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自读《英国偷运鸦片到中国》一文,思考:英国为什么要把鸦片偷运到中国?(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说:同学们,在“每周新闻交流会”上,不少同学都提到了这样一则报道:“美将巨额贸易逆差归咎中国 欲逼人民币再升值。”还记得我们当时分析的“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吗? 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之间,谁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学生回答:英国政府。老师接着问:偷运鸦片之后呢?学生回答:清政府。老师跟问:这是一点点贸易逆差吗?不,是巨额贸易逆差,中国每年出口的全部货物都抵偿不了进口的鸦片,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面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巧妙地将中美贸易摩擦引入教材的学习,并且就“开放与封闭”的话题进行了辩论。

11.历史记录下的社会与生活 篇十一

档案走进我们的生活,有的时候她会带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面具。面具有好多种,有的会非常亲切,就像福娃一样,我们看到她就想笑,而有一些面具则过于严肃,档案,就是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所以,我就以历史记录下的社会与生活这个切入点,来跟大家谈一谈有关于我们社会生活当中,关于历史演进发展当中,大量的历史记录,特别是包含着档案这一内容的文本甚至是实物的传承,在我们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折射。

一、什么是历史记录

其实历史记录这个词的内涵特别宽泛。举个例子,我们用电脑会定期的清除历史记录,它是我们浏览过程中留下的缓存文件,大量的缓存文件占用了电脑的内存使之速度变慢,于是善于清理和打点电脑的人总是会定期的清理一下历史记录。那么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她就像电脑的缓存文件一样,一定会留下一些刻度或者一些印记,这些东西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来说,会起到难以想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定义历史记录的时候,用一个相对带有描绘型的概念来解读:历史记录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各种形式保留下来的镌刻着历史前行脚步的印记与符号。她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可能是一幅画、可能是一个叶片、可能是一个器皿、也可能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图片……这些文件当中镌刻着历史前行的脚步和印记,这个就是历史记录。

我们电脑的缓存记录是要清除的,否则电脑会运行得很慢,但是有一些历史记录大家一定要把她保存下来。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一直存有一个观念———废旧立新,扒掉旧的建立新的。中国科学院刚刚扒掉了一个本不该扒掉的大楼,叫第一科技大楼。当大楼主体被扒掉四分之三,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的时候,突然停工,人们做了一个妥协的决定,把这面墙作为一个纪念墙镶嵌在新大楼的基址之上。山东有个火车站,原来是德国人修的,很漂亮,是一个非常好的带有历史存留感的车站,为了发展,也是扒掉建了新的。后来人们在追寻她的时候发现,原来的这个车站太具有历史记忆价值了,于是曾经有人动议,要花几亿重新复制她,而我们都知道,无论怎样复制她都不是原来的那个东西了。这就是今天中国人在功利主义作用下犯的错误,如果有一个超前的意识,有着对历史记录的珍藏感、保护感的话,何苦去做这样一件事呢?进入21世纪,中国人以博学、科学、文明著称,可是在社会生活中,历史记录却被随处的破坏着,只能说很多人对于历史没有珍藏感,这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历史记录记载着我们每一个时代前行的脚步,我们通过她才能够找到昨天,找到人类的记忆。

那么,作为历史记录,她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呢?

(一)远古岩壁

在没有纸张没有文字的时候,先民以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形式记录了他们当时的生活。在甘肃陇山的岩壁上有这样一幅岩画,画上刻着一种动物,先民出于什么原因把它刻在岩壁上,我们不知道,但一定是他觉得这个东西保存下来特别有意义。我们今天几乎看不出刻的是什么动物,像马又像狼,但无论是什么,它是这个时期先民经常看到的、值得他镌刻在岩壁上的。如果说它有着一种写实还带有着一种朦胧,那么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幅图画则清晰多了。在新疆且末的岩壁上,有一幅刻画我国西部地区先民狩猎场景的岩画。在新疆戈壁、草原、雪山环境里,在游牧生活之前,先民曾过着一段以狩猎为主的生活。这幅画里,可以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三角形的东西,是先民早期狩猎用的工具———弓箭,另一个人手里也拿着弓箭,这个弓箭比前一个人手里的弓箭大一些,在模模糊糊之间还能看到一个人,他拿着弓箭做向后倒退的姿势。这三个人的弓箭都不一样,可见这个时候的弓箭已经呈现出了多样性。我们还能看到周围有好多的动物在奔跑,有一个动物被射中了,后腿已经跪在了地上挣扎,我们能感觉到动物在人们射箭时的那种惊恐。所以,这幅画在缺少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刻画了先民的生活状态,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记录。我还看到过一幅岩画,里面都是马,这个地方在内蒙古阴山,大家会想到南北朝时的《敕勒川》对阴山的描写,所以,马是在草原地区人民经常能够见到的、依傍人们生活的一个物种,它成为这个时期人们留存的历史记录的主角,人们把它绘在了岩壁上。虽然先民没有我们今天的绘画技巧和透视能力,但是这种写实的岩画足以让我们看到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我们要感谢当时人们的这份初衷,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份难以想象的历史记录。

(二)甲骨青铜

除了岩画,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河南殷墟考古发现的刻在龟壳上的文字,出现在商的时候,这些文字除了刻在龟壳上,还刻在牛的肩胛骨上,因为牛的肩胛骨也是平的。我们对甲骨文逐一的梳理并且逐渐的识读,发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占卜祭天的。因为在古代,先民们面对苍茫的天地,面对大自然超然的主宰,面对人世间、自然界一些偶然的变化,没有办法解释和把握,他们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归咎于上天的一种冥冥之中的指引,所以人们用占卜的方式,达到跟天与地的沟通。大量的占卜出现,祭天要占卜,打仗要占卜,结婚要占卜,做什么事情都要占卜,这个卜的东西就留在了龟壳上。除了甲骨,我猜测先民也会把记载留在其他一些物体上。比如说古埃及人就把她的文字记载在尼罗河岸常见的一种宽宽的草叶上,我们把它叫做沙叶。再比如中亚,中亚地区是沙漠、草原,适于养羊,所以人们把重要的东西记在羊皮上。再比如说在古巴比伦地区,人们把文字记在泥板上,在泥板没有干的时候用木棍写上文字,像楔子一样,所以叫楔形文字。所以,我坚信,在我们的先民生存的时代,也会有把文字记在树叶上草叶上的可能,只不过这些不便于保存,后人见不到了而已,只留下了甲骨文。

除了甲骨,还有什么东西成为记忆的载体呢?中国从夏末就有了青铜器,到了商周的时候,青铜器成为中国科技文化中最大的典范,也成为一些重大事件记载的载体,我们称之为金文。青铜器中有一种鼎,就是一个大锅,用来煮肉祭天的,其上刻有图案或文字。历史上堪称传奇的,是现存于台北故宫的毛公鼎。毛公鼎是西周后期宣王时候的一个器皿,这个鼎线条清晰温婉,硕大精美,最为珍贵的是在其内缘刻有四百多个文字,细数一共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个字,记载的是毛公对宣王政治上的颂扬和进言。这是整个金文当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所以毛公鼎几乎成为今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从出土到存于台北,都带有着我们国家民族和文化历史太多的印记。西周灭亡之后,毛公鼎就在世界上消失了,它的再次问世非常偶然。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陕西的岐山县,有个董氏聚居的村子,一个农民在挖地窖的时候挖到了它。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当时一个叫苏亿年的文物商人的关注,苏用三百两银子买下了这个鼎,但是当他要运走的时候,被村里另一农民拦下,告诉他这个鼎不能走出董姓村子。苏心有不甘,到岐山县贿赂了当时的县官,于是县官以劫掠文物和私藏文物的罪名将董姓农民打入大狱,苏运走毛公鼎。大约咸丰二年(1852年),当时的金石学家陈介祺以一千两银子从文物商人手中买走毛公鼎,陈一直视其为珍宝,但是不久由于家道中衰,陈将鼎做了抵押。1902年,两江总督端方用重金买走毛公鼎,但是端方在辛亥革命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时死了,端家家道中衰,民国年间又把毛公鼎抵押给银行。之后收藏家叶恭绰买回,几经辗转,在1946年交给了国民政府。一个毛公鼎,它的辗转反侧记录着一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尤其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叶家为了能在日本人搜集珍宝的时候把它保留下来,不惜做了一个假毛公鼎。所以一个毛公鼎不仅记载着西周时期社会政治的一个状态,也记载着她出土以后中国社会一个世纪的沧桑动荡。

(三)绵帛纸张

走过了甲骨走过了金文,中国的历史记录还会镌刻在什么地方?在纸张没有出现之前,人们还把它记录在竹板上、木板上,于是有了竹简和木简。还有一种比较昂贵的介质叫娟帛,这是有钱人家才会用的。考古中发现的最为珍贵的帛书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书老子,在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夫妇的墓中,它记载的是老子的《道德经》,它和后期各种版本的《道德经》形成对照,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材料。

当有了纸张之后,人们经常看到的历史记录就是纸质文本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一个小册子,它记载的内容是光绪20年的正月,过春节的时候,宫中演戏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在乾清宫演戏的有个叫四喜班的戏班,演的戏有蟠桃会、娘子军,一个月的戏本都在这里,你会发现宫中的生活原来是这样的,那个时候的人无法出宫,只能把戏班请到宫中,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生活场景。

(四)磁性介质材料

历史走到近世,人们走出了纸质文本,走到了一个以磁性作为媒质的时代,人们留下了照片,甚至留下了影像。在一张记录老哈尔滨历史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中东铁路桥,旁边是松花江,大家在冰面上打冰球,打冰球的人都很高大,很多是俄国人,因为那个时期俄国人在哈尔滨生活的比较多,这又镌刻了一个时代。我们今天南岗松雷旁边的那个转盘道处,在中东铁路时期,曾经有一座东省特别行政区时期最大的东正教堂,叫圣·尼古拉教堂,它是一比一复制当时远东最大的一座教堂,这个教堂无论从建筑的层次上还是从建筑的图案上讲都极其华美,但是文革的时候,年轻的红卫兵战士在一天之间把它全部扒毁了。所以这又是我们的一个历史记录,它记载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在中东铁路时期曾经有大量的俄国人在哈尔滨生活,并且留下了很多的俄式建筑,这些建筑成为今天中国人的一部分记忆。

所以,历史记录可能会刻在远古岩壁上,可能会刻在甲骨青铜上,可能留在绵帛纸张上,到了近世以后他留在了磁性介质上,我们可以沿着这个脉络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

二、历史记录与社会、生活———以档案为中心

历史记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此密切,但它时常又给我们一种比较遥远的感觉,所以结合国际档案日这一主题,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历史记录当中档案的部分,它与我们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首先,我说一下什么是档案,档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当中保存下来的,原始性书面符号记录。其之所以被称作档案,原因是它是一手的,也就是原始的。我们今天可以看二十四史,看曾国藩全集,看资治通鉴,它的文字或许跟当初作者写作的时候一模一样,但是它只能叫文献,不能叫档案,因为它不是最原始的那个本,只有最原始的那个本才能叫档案。记录的原始性非常重要,我们做历史研究会查很多的材料,我的一个研究生曾写了一篇论文《公共空间下哈尔滨的剧院与戏社》,研究这个除了要有理论性的东西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查找实实在在的史实材料作为支撑。这个学生在档案馆查找了当时的一些报纸以及戏院影院留下的各种资料,考证每一个电影院从什么时间兴起,具体地点在哪,由谁来管理,这些详细的信息档案之中都有记载。我记得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慈禧去世时黑龙江接到的一个工作通知,是当时朝廷颁发的最原本的那个材料。这个档案是折起来的,当我们把她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有了很多的残缺,通知里告诉大家如何吊唁,穿什么样的衣服,朝服外边要罩上什么东西,什么时间要举行怎样的仪式。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因为这个通知它承载着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它具有着一种非常特定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就是原始性。

(一)档案记录着一个时期的政治状态

档案的原始性折射出一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我们在历史研究时发现一张大明皇帝所写的上谕,这个上谕右边是汉文,左边是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字———蒙文,当时这个上谕是给蒙古族以及蒙古周边所下的,这种文字的安排就反应出了这样一个历史,即在元朝灭亡之后,大量的蒙古人退到了大漠以北,留在今天内蒙地区的蒙古人以及远在边疆的一些蒙古人,依然依附于明朝政府,因此这个时期汉蒙的政治文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我们还看到过一张咸丰六年农历四月二十一号皇帝发布的上谕,这个上谕记载了通过当年四月份策试被点中的录取人名单,一共是216名。有多少人报考呢,有一个学者做了研究,整个清朝,进士考试三年举行一次,每一次能到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都在九千人左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咸丰六年通过两轮考试之后被录取的人一共是216名,可见当时科举考试的难度。细细研读我们还从这一纸诏书中得知,名单排序按等级划分,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个人,状元、榜眼和探花,咸丰六年点中的状元叫马元瑞;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大约有三四十人;接下来第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即相当于进士出身,这个等级人数比较多,也就没有那么荣耀了,所以从中能看出等级划分来。从这样一个诏书中,我们感受到中国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所以档案所记载的内容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折射。

年龄大一点的人都会对这样一些照片特别熟悉,六七十年代的夫妻合影。照片上夫妻两个人,女士打扮会非常中性,毫无美感的一个短发,穿着和丈夫几乎一样的衣服,有些照片里的夫妻分得很远,中间几乎能走过去一个人,一种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感觉,所有这些都折射着一个时代,就是文革时期人们中规中矩失去个性的时代。沿着这个线索我们还能看到一些这样的照片,它是文革时期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就是当时的女孩子在照相的时候,都背着枪,一个非常温婉的女孩要把自己强化为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战士,这是一个非常动荡的历史时代的特征。那个时期还有一些照片,是演员们穿着各种各样国家的衣服演出的情况,那个时候我们的口号是一定要解放三分之二受苦人,亚非拉人民大团结,所以宣传演出的时候演员们一定要穿上这样的衣服,以表达一种世界各民族联合起来的理念,场面热情友好,但大家依然背着枪。在演出的背景上会有硕大的毛主席画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那时候还有万人大合唱,在体育场,各小学中学聚集在一起,万人合唱现代京剧样板戏,大家开口都是要同声的,那个时候的狂热也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我还看到过一张照片,在一个非常简易的篮球场,摆放着大字标语,“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这一定是文革时期有所指的一个人。从一些照片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工人们都不做事了,纺纱女工都在那里写大字报,细看能看清是打倒邓小平的,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时候。那个时候,好多地方都会有这样的展板,甚至在墙上,人们就一层一层的糊上大字报,这种巨大的压力刺激着每一个人。所以说这是我们在档案中能够看到的一个时代,这是中国最狂热的一个时代,是一个政治发烧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永远忘不了的十年。

(二)档案记录着一个时期的社会状态

档案也记录着一个时期的社会状态,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在一些文本或声像档案中找到一个时期的社会状态。比如在一些老哈尔滨的照片中,中央大街道路旁的电线杆是木质的,街边的楼房是非常典型的外国建筑,街上会有马车,车夫很悠闲的等人,应该是在洋行门口等他的主人,街上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影子,那是哈尔滨在中东铁路时期社会状态的一个显现。

大家都知道,霁虹桥承载着道里道外南岗的交通压力,它现在已经很难负载了,市委市政府让大家提供缓解霁虹桥巨大压力的方案,假如一届政府不理性的话,按照中国人的惯性,就可能把它扒掉了,如果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记忆就没有了。今天的霁虹桥,一辆车接着一辆车,可是早期照片中的霁虹桥,看起来很疏阔,因为能走向道里的,穷人是去不了的,都是有钱人,从中东铁路火车站那边过去。这里会有极少的轿车开过,有马车,有自行车,有穿着裙子的俄国人,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个时代对于哈尔滨来说,充斥着被殖民的记忆。

(三)档案呈现重大历史事件

很多档案还承载着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有很多照片记载了哈尔滨1932年发洪水的情况。松花江的大水从江堤直接漫上今天的道里道外,在街道上漫灌着,我们能看到中国大街,也就是今天的中央大街最真实的情景,就像意大利的威尼斯一样。大街的水上有船,很多外国人坐在船上沿着大街滑行。在一幅照片里,摄影者很有心地留下了一行字“置身马迭尔,疑为威尼斯”,这就呈现了当时的具体地点,是在马迭尔门前,一边有一些洋行,一边是教育书店,有人要进马迭尔,有人要下船,旁边有人在接,真的跟威尼斯的码头一样。从照片的这番场景,人们仿佛看到了32年大水中的哈尔滨,我们说这是档案记载了重大历史事件。

(四)档案反映着社会个体的生活状态

档案还记载着社会每一个个体的生活状态。我在网上找到了一张姐弟两个人不同时期在松花江防洪纪念塔边的合影,很有代表性,许多老哈尔滨人都会有这样的照片。姐弟俩小的时候,照片是黑白的,十几年后,照片是彩色的了,从照片的直观效果里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大家都会记得2014年的一首歌《时间都去哪了》,一个爸爸特别有心,一直拍摄了她和女儿的照片。女儿从小孩子长成大人,父亲从勃勃英姿的青年到成熟沉稳的中年,女儿长大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而父亲已经有了衰老的痕迹,这些照片记载了一家人生命的弧线。这个弧线,就是我们个体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生活状态。人们都会对以前的生活有所回忆,但是如果那一刻没有留下有心的东西,就只能靠着大脑的记忆了,所以很多人在和我交流的时候会说,我不怕老不怕死,就怕得一种病老年痴呆,我会忘掉我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东西。这个真的是最可怕的,因为那些记忆的留存是我们今天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很多年龄稍长的阿姨叔叔会有这样一份经历,日常支出的记账。在青岛就有这样一位阿姨,80多岁了,她女儿找到了她大约持续了十多年的一个买菜的记录。因为家里的经济比较拮据,她要计算着花钱,她每一天买了什么菜,菜价是多少,买了多少,她都记了下来。这个记载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只要形成了连续记载,五年前韭菜的价钱和五年后韭菜的价钱,十年前家里一顿饭吃多少菜,十年后是多少,通过这份记录的对比就能看出一个家庭的变化,而这种家庭的变化折射着一个社会的变化。现在有很多家长,从孩子出世时的小脚印开始逐渐的记录,最后形成一个孩子成长过程的声像资料集,留给孩子一个特别好的成长记忆。还有一些妈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记日记,一天一天记载孩子的变化,记载童年的顽皮,青春期的冲突,等到孩子成年的时候,结婚的时候,交给孩子,这也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记忆。这都是一些有心人,而这些记录就是档案,它折射着一个时代我们个体的生存状况。

三、档案的历史价值

(一)价值特点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感觉档案离我们特别远,查档案的时候会觉得程序太繁琐了。比如说查档的时候需要出具单位介绍信,介绍信就是一个历史性的东西,现在很多单位都没有了。档案馆为什么要介绍信才能查档呢,因为档案太珍贵了,一旦损毁灭失就不可能复原了,作为保存者是尤其担心这一点的。如果证明查档者是一个单位派来的,有这个单位作为保障的话,对档案的保护会更有利。档案如此珍贵,那么作为它的价值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1. 档案是关于人类活动的书面符号记录性经验,而不是普通的行为经验。

档案是一种符号的记录,并且这个符号的记录具有官方性,具有着对一个时代的书写性,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行为。我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做百家讲坛《慈禧》的时候,因为有关慈禧的历史记载太少了,她不像皇帝会有很多的上谕、实录的东西记载着,皇后、皇太后的一些情况一般是不记载在档案里的,但是要讲她就要讲出她的真实,讲出她那个时代的东西,所以我就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了很长时间的资料。当时看到的第一个让我震撼的东西是一本医疗档案。慈禧在入宫不久得了非常严重的妇科疾病,太医给她调治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太医每一次诊治和开的药方就留在了一个医药档案里。在那个时候,没有今天的打印复印技术,太医手写的医药档案就这一本,从慈禧一开始生病的症状、用药的调制到她怀孕生子整个过程,你能感受到一个时代。所以这个价值不是一个私人档案所能保留的东西,这是一种不普通的政治行为。

很多人都看过《甄传》,这部清宫戏里有好多历史的演绎,其中有一个历史场景,雍正选秀。在那一场戏里,参加选秀的孩子们站在广场上,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场景,女孩子们穿着极其漂亮的衣服,这个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大家到百度查一下选秀的照片就知道了,到了光绪年间,选秀的孩子都穿得非常质朴,没有那些艳丽的丝绸。而且那个时候能够进入选秀的女孩儿的年龄也不是电视剧里所说的年龄,实际年龄非常的小,从13岁到17岁。能够入选到选秀的都必须是旗人,当时的旗人有满族八旗、蒙古八旗和汉人八旗,有八旗资格的13到17岁的孩子都要来参加选秀,所以当时要知道女孩子的身份是看她们手里拿的排单,电视剧里说旁边一个太监来介绍某某是谁家的孩子,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孩子们手里拿的排单上写着她的家世,是用红纸写的,第一行写着她的姓氏,然后是祖父父亲外祖父等等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官,现在家住哪儿。这个单具有唯一性,孩子们手里拿着它,如果被皇帝选中了单子就扣下来放在盘子里被太监端走,叫翻牌,女孩子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候着,然后进行第二次选,如果再次选中,就会给她一个信物,她就可以留在宫中了。当时慈禧的那张排单上写的是辟才胡同,镶蓝旗,但是这张排单的原件我们没有见到。

还有一张照片我没有找到,是慈禧手写的一个上谕,一个台湾学者找到了,我看到了那张照片。慈禧为什么能写这个上谕,还得从她的家世说起。慈禧的父亲是当时吏部的一个笔帖式,当时在清朝做官的,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必须精通三种语言。一个是通行文字汉语,一个是被当时视之为国语的满语,还有一个是蒙语,慈禧的父亲作为笔贴士,这三种语言都精通。由于父亲的影响,慈禧从小就识得一点汉字,所以他能够给咸丰帝读汉族知识分子的奏折,这就是当时她和其他人相比所具有的一技之长。大约在同治四年,恭亲王奕的力量逐渐壮大,这让慈禧感觉到非常忧心,所以她采取了一个重大的政治举措。一个晚上,慈禧以她儿子的口气写了一个上谕,列举了所谓恭亲王奕的种种劣端,然后藉此将恭亲王免职。这个上谕二百多字中有二十多个错别字,汉字歪歪扭扭。我很遗憾没有找到这张照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档案的唯一性,这就是档案珍贵的地方,也是档案局为什么用那样一种非常约束性的方式来管理档案的原因。

2. 档案是具有原始记录性质的经验,是基于某种客观事实、由人类实践活动转化而来的历史经验。

档案是没有被各种各样的臆想篡改的客观存在,所以档案的价值特点还体现为它的客观性。我在前面介绍了很多图片,这些图片可能只是个人的一种收藏,但是它的一些细节却不经意间记录下了社会事物的客观变化。比如说姐弟俩在防洪纪念塔下的照片,我们看到在姐弟俩小时候的这张照片里,防洪纪念塔周边是平整的,而后来姐弟俩的照片里,防洪纪念塔旁边就有了一个水池,那是1998年修的,这张照片在记录姐弟俩成长的同时就记录了一个社会发展的客观变化。所以,档案很多时候都保留着这样一种客观性,而这样一种客观性为我们的查询求证提供了依据。

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给我提供了一份材料,在道里区有一个纪检委的干部,退休以后发现他的退休工资里应该加上一个市劳模的补助,因为在八九十年代,道里区纪检委曾经获得过一个哈尔滨市的优秀集体称号,他是其中的一员,如果加上市劳模这样一个荣誉的话,他每年的工资应该多6000块。但是因为这个奖不是颁发给个人的,他手里没有这个东西,于是他开始查找,到哈尔滨市档案馆查找那一年的颁奖文件,经过很长时间的查找,终于找到了当年道里区纪检委获得市先进的通知,带红头印章的文件,通过这个找回了他应得的待遇。我们说这个通知当时只是作为一个工作档案保留下来,但是它的客观性的印证为我们今天的查证提供了依据。

我的一个研究生在做哈尔滨公共空间历史研究的时候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四十年代哈尔滨的电影院都是俄国人设立的,上映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国电影;而当时的戏院,所去的观众大多数是中国人,上演的剧目绝大多数是京剧、二人转、豫剧。我说为什么没有越剧,追寻原因,三四十年代在哈尔滨生活的人,绝大多数是闯关东过来的,闯关东的人大多是山东人、河南人、河北人或者是山西人,他们一定会听自己的地方戏,没有人听越剧,所以剧院也不会上映,这就是一个时代。但是要得出这个结论,不能靠判断,要找两方面的印证,一个是当时哈尔滨的外来人口来源,另一个是当时各个戏院上演的曲目记录。我们说这些剧目单就是档案的客观性的一种保存,它使得我们今天的人能够对那个时代做一个非常客观的了解,档案的价值在这里彰显的特别充分。

3. 档案是一种经过人们选择而具有先天价值优越性的经验记录。

档案是经过选择而留存下来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进入档案。比如说一个研究生入学,根据规定,他的入学考试试卷、成绩单、平时交的作业等等一系列内容都要存档,时限五年,五年之后就可以处理了,否则没有地方保存。但是有些东西会永久的留下,比如入学时登记的电子文本或纸质文本,所以很多档案是经过筛选的。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还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份材料,有一个哈药集团下边药店的女职工,她在涨工资的时候发现单位给她少记了工龄,她要补回工龄就要找到她参加工作之初的证明材料,她就到档案馆查找这个单位当年的档案,但是没有查到自己工作的信息。她当时很沮丧,这个时候档案馆的同志就问她什么时候结的婚,是否结婚当时已经在这个药店上班,她说就是结婚当年在药店开始上班的,档案馆的人说那我给你查婚姻档案。因为当时结婚登记不只是拿着户口本和身份证,当时是要单位开介绍信的,于是在她的结婚档案中就查找到了1992年这个药店给她开的介绍信,一下子客观地印证了她自己主张的工作时间,帮助她找回了三年的工龄。无论这三年是长还是短,我都觉得这样的经过选择留存下来的档案的珍贵。

(二)价值

1. 凭据作用———作为事实证据的经验

前面讲述了档案的价值特点,那么档案到底有什么价值。比如我们调转工作,档案都要封存调走,不能经个人手,不能私自改动,一切都有记载,所以我们说档案具有凭据价值。现在全省全国都在做事业单位职工的档案核查,我们学校整整核定了半年,把有些人年龄的谬误、毕业证书等的缺失,都做了订正和补充,这种大规模的档案整理,就是为了避免在我们人生过程中,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失误给个人带来的损害,也杜绝由于主观原因对自己档案的篡改。在这次档案核查当中,高的查到了副部级领导,低的查到了一般科员,档案造假特别多,通过核查都改正过来,因为档案一旦造假它就失去了凭据作用。

大家都知道,在今天的道外有个中华巴洛克商业街,这个街上有个六和顺回民馆,这个饭店的牌匾上写着哈尔滨老字号。谁能有老字号呢,就是共和国建国前就存在的老店。这里面就有一个故事,在中华巴洛克商业街建成的时候,这个店的主人想挂老字号招牌的时候,哈尔滨市商业局不允许,因为店主自己一些重要材料丢失,无法证明他家是共和国成立前就设立的商铺。后来他到市档案馆查找当年的商业档案,在哈尔滨二三十年代工商登记名录里找到了他外祖父所开店铺的记载,当时的店铺叫李家酱汁馆,由这个线索演变成后来的六和顺回民馆,所以他们家责无旁贷也无可置疑的拥有了老字号。这样的一个传奇靠的是什么,是档案的凭据作用。

2. 参考作用———作为知识和案例的经验

档案还有参考作用,它可以作为一种知识和案例的经验的识别。有很多档案直接以内容呈现具体事件,比如前文所说的工商登记记录记载了李家酱汁馆,有具体时间地点开设人。但是有一些档案,只能在某些细节上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或者说旁证,比如说老照片中哈尔滨市街头的电线杆,这个电线杆的变化就是一种参考,这些电线杆证明当时的哈尔滨有电力业了,因为有了公共用电,哈尔滨非常繁华,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再比如关于1932年大水的照片,在照片的中央大街上,我们没有看到中国人,我在百度上翻阅了能够看到的所有的1932年大水的照片,在那里都没有看到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中国人的身影,或许拍照的都是俄国人,他在照相的时候有所选择,但是如果当时满大街都是中国人的话,他还有选择吗,所以这种现象间接给了我们一个证明,当时能去中央大街的洋行、商店的都是外国人,这是一个以俄国人为主体占据的商业街道。

3. 情感作用———作为感觉对象的经验

档案还会给我们一种情感作用。也许有人会说,档案又不是电影,怎么给人一种情感作用?如果查过档案就会知道,看到档案,那种时代凝缩在一个瞬间的时代感,会使人无法从震撼中摆脱出来。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外侨的后代,她的曾外祖母曾经在哈尔滨生活过,中文译名玛丽耶尔·玛利亚,听名字是俄国人。在2014年的时候,这个人就想查一下自己是否具有这样一个外国血统,因为她的长相很具有外国人的一些基因传承,但是由于户口等方方面面的一些变化,她的出身已经无从查考了,只是听着外祖母和母亲的讲述他们家肯定有这样的血统,所以这位女士就开始查找一些资料。外国人的名字在没有翻译过来的时候是很好查的,但是音译过来之后查找起来就比较困难。这位女士在市档案馆查外侨档案查了整整一天,终于查到了关于她曾外祖母的信息。可想而知,在她看到她曾外祖母名字的时候,甚至见到她曾外祖母的签字的时候,她会是一种什么感觉,那就是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一个世纪以前,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就是档案给我们的情感作用。

上一篇:燃气买卖合同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幼儿评语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