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明礼仪总结

2025-01-26

学校文明礼仪总结(精选8篇)

1.学校文明礼仪总结 篇一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建

设,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校在2014年6月3日至13日举行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月。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学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实施和监督以及评价工作。

二、积极动员宣传

学校举行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师生提高认识,积极参与,争取每个人通过活动的开展,让自己有所提高,学校领导宣读活动方案和要求。

三、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1.开展了学习文明礼仪,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活动,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并深入把握文明礼仪教育的精神实质,并将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去;注重对学生日常交往、衣着、言行的督查、指导和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落实到课堂学习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用班级量化评比的形式进行激励,选出表现优秀的班级给予表彰。

2.开展了与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读、讲、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礼仪常识及古今中

外的名人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书;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学习文明礼仪演讲比赛;赛,即组织学校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进行长期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

四,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学校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个单位和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分别评选出文明礼仪优秀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本次活动学校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注入了精神动力。

2.学校文明礼仪总结 篇二

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任何社会, 任何时期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社会是一个大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 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 他总是借助一定的系统与他人发生作用, 建立一定的关系。在这种社会活动中, 个体运用一定的体态、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 沟通情感, 建立一定关系的过程, 就是人际交往, 就是礼仪的表现形式。过去人们做到的, 今天我们同样要做到, 我们的未来一代也要做到。经济发展了, 文明更要提倡。

在当前, 开展礼仪教育, 进行礼仪规范训练, 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学校礼仪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 我国农村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 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 成了农村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2. 家庭教育在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自私、任性, 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 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已是格格不入的。更有甚者, 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思想工作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 礼仪更是无所谓。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3. 教育过程中对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重视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在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少有考虑, 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普遍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难以自立、自强、自修、自律。

三、如何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教师要以礼仪教育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通过礼仪教育, 带动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 使学生能够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为此可以制订学生“在校礼仪目标, 家庭礼仪目标和社交礼仪目标。”并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全学期的班级德育工作的始终。要求学生从校园到家庭、到社会逐步实践礼仪目标, 养成行为习惯。

学生光有礼仪意识是不够的, 只有把自己学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才能使礼仪行为真正地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 再深入、再巩固这种意识。因此, 开展礼仪实践活动, 是十分必要的。

1. 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 在融合中提高礼仪意识。要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 就必须首先学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 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应进一步营造“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 营造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 专设礼仪教育篇, 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

2. 充分利用语文课、班会课、活动课、升旗活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培养学生礼仪意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每天都耳闻目睹校园礼仪之风气, 并逐渐得到熏陶。学校应加大力度对校园环境进行建设,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各教室, 各专项室、活动室都挂有《礼仪教育行为规范》, 设立礼仪宣传栏, 标语。加强广播的宣传功能, 学校广播站不断播放“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通过这些生动又有趣的方式, 把校园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着装礼仪、使用公共设施的礼仪教育贯穿到德育中, 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和与人为善、诚实笃信、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的修身之道。

3. 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 使文明礼仪向家庭延伸。建立学生礼仪规范, 对学生的日常礼仪有所规范。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以细化, 并开展训练。这种外在的礼仪时间长了就可能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学生的礼仪实践中, 推动力量来自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很好地去支持、配合。在学生的主题活动、班会活动、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规范表演等活动中, 尽可能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如:我们学校召开了教师、家长、学生三结合的“礼仪教育你我他”座谈会, 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学校行政代表、教师代表进行一次有关礼仪教育的座谈会。会上气氛活跃, 其中一位学生家长向我们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教育是双向的, 老师、家长在要求学生做好的同时, 希望学校的老师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做好。”有些家长现身说法, 谈谈孩子在家的表现, 自己的教育措施;学生则谈谈自己的体会。许多家长表示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很好机会。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寄语下, 更加充满自信, 为礼仪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4. 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效果。在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中, 校外多种场合是学生发挥的天地。因此, 学校应强化学生社会情感的体验, 从意识培养到行为实现, 把学生从小范围带到大范围, 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鉴于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们走入社会, 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体验过程中, 学生们碰了不少钉子, 也长了不少知识。

5. 以争当“礼仪标兵”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做好评比工作, 设立奖励制度:每学期前一阶段, 每班按10%的比例评出“礼仪先进生”, 并授予“礼仪章”, 并评出1-2名礼仪落后生, 交由学校礼仪辅导班负责。后一阶段, 各班按10%评出“礼仪示范生”、“礼仪先进生”, 对这些学生进行奖励表彰, 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宣传栏上, 并把学生的行为举止写成一份全面客观的评说稿送发给家长。“争做礼仪标兵”活动,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班级和学校文明礼仪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的开展, 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 实现知行统一, 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的提高。

3.文明礼仪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三

摘要: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良好的礼仪修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当前我国教师礼仪修养和礼仪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下一代。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师礼仪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G631

礼仪是指一定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交往时的某种方式、程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中体现于语言、仪表、仪态、气质、气度等外在的表象方面的规范。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并赋予教师崇高的地位,讲究尊重“天地君亲师”,推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立国之本。育人就要讲礼仪,教师理应成为讲究礼仪的典范。

一、教师礼仪及其特征

教师文明礼仪是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职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教师礼仪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特定的适用对象。与其他礼仪相比,教师礼仪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礼仪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只要你进入这个职业就必须遵守。遵守职业礼仪要以职业规范为核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能随心所欲。良好的礼仪素质是需要许多小的牺牲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教师礼仪就更是如此,需要有更多的自我克制、自我牺牲。同时,教师的礼仪素养也将使教师更有魅力、更有力量、带来更大的收获。

2.教师礼仪带有强烈的形象性

职业形象、学校的整体形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因而是否遵守教师礼仪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违反教师礼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当一个人处在教师职业状态时,他(她)的功能会被成倍地放大,会影响许多学生.波及广大的青少年,甚至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

二、当前教师礼仪现状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现象: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彩色指甲,热衷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有的教师由于不良的言谈举止导致与学生、与同事关系紧张,也在学生家长中造成恶劣影响;还有的教师因学校或个人条件较好而踞高自傲,盛气凌人,严重损害了学校和教师的声誉。

三、教师礼仪的作用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道德水准、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

1.调节作用

教师作为文明公民必须自觉讲究礼仪。教师礼仪不仅能够对教师的社会交际活动有调节作用,而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调节作用。我们常听人评价“某教師有涵养”,其实是他能在一些场合很注意分寸,注意用教师礼仪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2.发展作用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包括方方面面,而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是有效地培养高品质的、和谐完整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教师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教师礼仪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3.教育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礼仪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教师“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

2.把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所谓职业观,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意义、职业要求、职业规范的观点和看法。现代礼仪中的道德观观念,体现了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统一。特别是在职业礼仪规范中,蕴含着对职业的认识和从事本职业的要求。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体现了对该职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3.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应当为人师表。学校教职工的基本形象应以适当的制度和纪律规范,以给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的形象也应有必要的文明规范,以净化校园风气。校园建设要充满人文色彩和绿色理念,使校园自然环境清洁优美,人文环境令人自律,各种文明规范随处可见。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

4.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

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5.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礼仪素养是礼仪教育成败的关键。礼仪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语言、体态、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礼仪教师具备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娴熟礼仪规范操作及科学的训练方式;礼仪教师形象好,审美能力强,语言表述风趣,富有人格魅力。有了这样的礼仪教师,才可能促进学校教师的礼仪化,造就一支以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实际诠释良好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和无穷魅力的教师队伍。

4.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篇四

一、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一是坚持正面引导,通过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全体干部教师主动查找和解决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坚持群众路线,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调动干部教师提高自身文明素养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三是坚持领导带头,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仪表、仪容、仪态和礼仪、礼节、礼貌。努力树立领导干部明理、懂礼、守纪的良好形象,带动广大教职工将活动推向深入。四是坚持养成教育,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文明礼仪的养成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坚持天天讲、月月讲,逢会就议、碰头就议,建立监督、奖惩机制,保证文明礼仪教育不断线,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二、科学设定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确保入脑入心。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党员干部文明礼仪基本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市中小学教师十不行为规范》,学习宋作爱、催学选、王乐义、王伯祥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校开展党支部和党员以在党内承诺、向社会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双诺制,签定党员承诺书,将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贯穿于教育活动始终。综合运用记笔记、写体会、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习质量。每人记读书笔记不少于3000字,写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建立健全学习、考勤、抽查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制度,开展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展评活动次。组织文明礼仪基本知识考试,进一步强化干部教师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通过条幅、宣传栏、文明礼仪长廊、网站、警示牌等大力宣传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文明礼仪基本知识,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形成强大的引导力。二是深入查摆问题,切实抓好整改。按照边学边查边改的原则,在学校全体人员中,开展不文明行为自查活动,将目前存在的不文明行为找出来。同时,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认真查找单位及干部教师存在的不符合文明礼仪的问题。每名干部教师将查找出的问题,认真梳理,列出清单,确定整改时限,切实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查找出的问题及整改时限及时向本单位干部教师公开,接受监督。三是全面总结提高,健全长效机制。根据教育工作特点和岗位业务职能,建立健全干部教师文明礼仪标准、保障措施等规章制度。根据干部教师文明礼仪基本要求,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考核评比等制度进行充实修改完善,努力形成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并巩固扩大成果,推进文明礼仪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推向深入。

三提升文明礼仪意识促学校和谐发展效果显著

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规范、不断实践,对文明礼仪教育有了更深远的认识,每位教师的文明礼仪素质大大增强,校内形成了良好的文明氛围,学校科学和谐发展效果显著。

5.学校文明礼仪讲话 篇五

上午好!我讲话的题目是《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精神,我校作为南通市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示范学校,要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在这里集会,举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启动仪式。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全体师生要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对一个人来说,是人的个性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外在的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学校认为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为文明礼仪教育是个人修行的需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我们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水平;提高我们的“情商”,改善人际交往。促进我们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做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做一个有高尚品位的人,做一个受人欢迎,受人尊重的人。讲究“文明礼仪”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获得更高的幸福体验。

同时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一个学校教师、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形象工程的主要标志。我们全体师生的文明礼仪水平代表着学校的整体形象。学校将深入贯彻省市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为主题,以“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活动宗旨,突出基本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培养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希望从今天开始,在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可听到“老师好”“同学好”的问候声,到处都可以看见亲切友善的笑脸,人人都把“你好,谢谢”当作日常用语,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成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动力、助推器,成为文明和谐校园的一个新的起点和亮点!成为我们每一个同学学校生活中最美好、最温馨的记忆!

6.学校文明礼仪实施方案 篇六

张校长给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礼仪传统,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文明礼仪知识精华,提高学生的自身文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这一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对于文明素质相对较差的中专生来说,只有切实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次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知识学习竞赛活动的学习教材《三字经》、《-规》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精髓的-之作,它们涉及文明礼仪的方方面面,行文披情入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这次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知识学习竞赛活动是符合我校学情、切合我校实际的。这次学习竞赛活动也得到了区教育局的认可,本次活动简讯在河东教育信息网上发表。

二、大多数学生参入积极性高,笔试成绩较好,有些班级表现突出。

绝大多数同学怀着极高的热情参加了学习竞赛活动。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里,他们认真学习了《三字经》、《-规》的内容,有些学生的学习材料都翻烂了。在笔试过程中,绝大多数参赛选手都认真作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20--级高职高专一班、--年级三班、20--畜牧兽医班的学生表现最为突出,为班级争得了团体前三名的好成绩。20--级幼师班同学克服感冒发烧的不利因素积极参赛,虽然只有四名选手参赛,比其它班级少一名选手,但依然取得了团体三等奖的成绩。她们的斗志之强、水平之高,令人赞叹。

三、少数师生认识不到位,个别班级组织不得力,需要今后正确引导。

7.文明礼仪看今朝 篇七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几千年前的荀子曾说:“不学礼, 无以立,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身为圣哲的孔子在论教育的目的时也说:“君子谦谦, 女子谨谨。”其意是指教育的真谛是让所有的人都知礼、懂礼。礼仪是一个人最应具有的做人的准则。

胡锦涛同志也为我们提出了“八荣八耻”,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也为我们当代的小学生在辨明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

看看我们的孩子们眼中的荣辱吧!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 是不是也让我们这些成人感慨万千呢?“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 文明礼仪容易被忽视而又处处可见, 常常表现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

帮助一个老奶奶过马路, 这是团结互助;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遵纪守法;帮同学解决一道难题, 这是互帮互助。这是我们的孩子对“八荣八耻”的理解, 也是对文明礼仪最具体的诠释!难道不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吗?

也许你会说这些都是“区区小事”, 可这些“区区小事”足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 小到会影响自身形象, 大到会影响国家声誉。在这里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新加坡是个通用英语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提醒大家注意文明的标语, 如“不准随地吐痰”, “禁止吸烟”, “不准进入草坪”, 等等, 却都是用中文书写, 为什么呢?他们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者大多是中国大陆的游客。”这也是“区区小事”, 却因为这是“恶小”我们“为之”了, 这些小事便成了我们的国耻!

还是让我们向这些天真的孩子们学习吧!从“善小”也要“为之”做起,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 为老人、孩子让出座位;在出行时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外出旅游时, 不要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小心碰到别人别忘了说声“对不起”……就让这些“区区小事”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已传承了几千年的雍容揖让、礼尚往来吧!

8.学校文明礼仪总结 篇八

2012年3月,《家校联合共创文明礼仪伴我行》课题开始在我校展开,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了德育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了“学生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2014年4月圆满结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成效显著。

一、过程管理突出实效

结合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课题组确定了把礼仪教育寓于政教处各项评比及各科课堂教学之中,做到了精心渗透,优化了管理。

二、美化校园熏陶行为

本学期我校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先进校及管理局党建示范单位的验收工作,即将迎来省级艺体“2+1”特色学校,在迎检期间,学校坚持完善日常评比机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校风。

三、主题班会深化礼仪

1.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2.开展“和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主题班会,教会学生感恩老师。

3.开展“如何走过青春期”的主题班会,给中学生指明交往的方式。

四、系列活动提升成效

几年当中我校坚持开展“飞扬青春展我风采”才艺大赛;“关注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化”听写大赛;“宣传京剧文化 做华夏文明人”京剧脸谱大赛;“传承军垦传统 争做四有新人”“诚信”“爱我中华”演讲大赛;“讲文明知礼仪”板报展;“爱国爱党明耻敬廉”手抄报展;“校园黑镜头”漫画展”“校园中美的寻访”调查活动、“文明游戏在课间”活动……。

五、社会实践走进礼仪

我校坚持看着“走进大课堂 文明在校外”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远足拉练”;“参观水稻实验基地”;“四一八烈士扫墓”;参观场史馆;捡拾白色垃圾;慰问养老院;宣传廉政文化文明礼仪进社区……

学校陆续召开了六、七、八年级家长沙龙,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制度,形成了教育合力。

《家校联合共创文明礼仪伴我行》課题在我校实施以来,云山学校在学生礼仪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其中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我们今后要继续坚持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研究,争取让学生的礼仪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

让文明之风常驻班级、永驻校园。

上一篇:上海威仕保安_大型活动模拟安保方案下一篇:爱国情怀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