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思路(17篇)
1.议论文写作思路 篇一
把握好托福独立写作重要的因素
托福独立作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当然是论点和论证。一篇好的作文,论点可以提纲挈领,论证可以丰富文章内容。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很多英语程度好的学生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个学生对作文的论点言之凿凿,但就是写不出东西,或是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句子。所以,上考场前,脑中一定要装一些东西,好的例子,好的句子等。
这里强调论据的重要性,不是忽视逻辑和论点的重要性。相反,只要你能够掌握一些万能的论据,对你谋划全篇的结构,以及段落发展,是有好处的。
论据的准备也可以称为素材,可以多去亦鸥看看小伙伴们的写作,这种素材可以是一个短语,一个人名,或是一个完整的例子。这种例子能够辅佐你的乱点,能够画龙点睛。
仿写也是提高作文的一大法宝,可以找到亦鸥考友们的高分作文来进行仿写。仿写的目的是提升语言,不求语言华丽,但求语言要地道。
2.议论文写作思路 篇二
一是纵向思路。写人、记事、状物、绘景,凡是按其自然发展顺序写的(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或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写),一般叫纵向思路。以时间为序,如写《家乡的香稻》一文,可从春天写到秋天,介绍香稻从选种、育苗、插秧、管理到开花、传粉、抽穗结实、收割脱粒、存入米库的全过程。以空间为顺序,如写《我们的新教学大楼》,可按空间方位来介绍教学大楼的结构特色和建筑水平;如写游记,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亦可按空间顺序,或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描绘山水风光,写出所见所感,或者时空二者揉和在一起,以游踪为线索,记录游览行踪。
二是横向思路。从几个方面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来突出一个中心思想的,叫做横向思路。在这种思路下,所写的几个方面,没有固定的先后次序,一般是并列的关系,从形式上看,好像彼此联系并不紧密,但合在一起,却能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种思想。如有位同学的习作《怪老师》,一下子就吸引人们急于去了解这个老师究竟怪在什么地方,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小作者在文中共叙写了四件事:一是“同他‘七三’开做一笔交易”,到后来才明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学习不绕他的指挥棒转”;二是让“我们同历届在本校毕业的学生通信”,目的是什么,读下去才明白,是“在乎让我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三是假期作业“一物一文”,最后才搞清楚是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四是新的怪事计划,结果怎样呢,班级接连在比赛中夺冠。读到这里,大家不也是和小作者一样赞叹老师“永远是个开拓型的老师”吗?这篇习作,用横向思维共写了四件事情,内容虽不相同,但事件的性质是相同的,都是共同表现老师的“开拓创新”意识。
三是分合思路。在记叙、描写中,有的先分述后总述,有的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归纳总结。一般把这种形式的思路称之为分合思路。如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文章抓住春天的特征,先粗笔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然后用细腻贴切的笔触,工笔描绘了“春草如茵”(春草图)、“春花竞放”(春花图)、“春风送暖”(春风图)、“春雨润物”(春雨图)、“春催人勤”(迎春图)等五幅春意盎然的优美图画,让我们置身其中,尽情领略那五彩缤纷的春的世界。文章最后连用三个比喻句,以赞美春天作结。全文围绕一个“春”字,以“盼春——绘春——赞春”为感情线索贯穿全文,这样的顺序跟作者的思路是一致的。
四是问题思路。指的是文章开头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说明、解决问题,最后总结,这种思路,叫问题思路。议论文、说明文常用这种思路。如议论文的总分式结构,由演绎思维导致,先总说中心论点,再对构成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一一分述;分总式结构,由归纳思维导致,先分述分论点,再总收为中心论点。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即为这种思路。
五是综合思路。指一篇文章不单用一种思路,而是几种思路综合运用。
写文章采用哪种思路,需根据作者掌握的素材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教师需要重视文章思路的教学,在讲读课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体会作者是用什么线索把零散的素材贯穿起来的,使学生真正领会作者构思本文的思想脉络。在作文课上,教师出题后,要进行必要的思路指导,帮助学生审题立意,选择角度,寻找突破口。
帮助学生在习作中打开思路,就是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积累。指导学生去打开思路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在怎样指导上动脑筋。教师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提示,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互相启发,这样学生就会感到素材就在身边,不但有内容可写,还能在众多的素材中有所选择。这样做,尤其对一些作文有畏惧情绪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3.培养写作素养,拓展写作思路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拓展思路 提升素养
语文是最具开放性、最容易与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生活的空间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宽广,我们要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衔接好课本上和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使语文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帮助学生形成迁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搜集资料,趣味盎然
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连,并在生活中得到延伸,就要结合单元主题和课文意旨精心设计,找准向课外延伸的切入点,迁移运用。如:教学“花”这一主题单元时,我布置学生搜集与花有关的小知识,学生凭借已有的阅读经验,积极查阅资料,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汇报课上学生交流了以下内容:“花”字成语集锦:花红柳绿 百花齐放 百花争妍 花香鸟语;中国八大名花:牡丹、月季.荷花、菊花、杜鹃、兰花、桂花、君子兰;古诗文中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结合搜集的知识,设计完成了特色作业“花香四溢”,学生的搜集有了展示的机会,个个兴致勃勃。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宽了学习空间,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完成了语文积累,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规律。
二、巧设练笔,乐在其中
1、续写诗歌,唱响童年感怀
课文中的语言意境跟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各种信息有着必然的联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变得更开阔。例如,在学习《大地的话》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比赛读、感悟读,充分朗读诗歌,体会大地母亲那博大无私的胸怀后,我因势利导:“我们来猜一猜,大地母亲还会对谁说话,又会说什么话呢?”很显然,我的情绪感染了学生。教室里出奇地静,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和偶尔的低语声。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很高,写出许多表达了他们鲜为人知的真实心里感受的佳作。有的这样写:假如你是一只小兔\任你在我的怀里追\这里有鲜嫩的草儿、香甜的蘑菇\你可以在溪边漫步\也可以到溪中喝水\无论你怎么做\我都不会责备;有的写到:如果你是一只蝴蝶\任你在我的怀里飞\你可以吮吸花蜜\也可以埋头大睡\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感觉到累。
捧着孩子们交回的日记,读着那些稚嫩的诗歌,或是祝福,或是叮咛,或是宽慰,我觉得那是一种声音,一种心灵拔节的声音,是那精心预设的真诚交流,让学生变得自信起来,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想象。
2、细节仿写,引领真情流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我们所用的教材大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极好范文,可以以这些范文为对象,在学生广泛摄取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结合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训练。
《一双手》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在这双手上所凸显出来的张迎善对造林事业的无比热爱,同时创设“爸爸妈妈的手”这一话题情境,布置学生放学回家抓住特点观察爸爸妈妈的手,尝试通过多角度准确细致地描写一双手来表现一个人。
这一话题触动了学生的心,引起了他们的共鸣,第二天在话题交流结束后的仿写中,有的学生凝神沉思,有的学生挥笔疾书,所有的孩子好像顷刻间长大了也懂事了。出现了很多情真意切的佳作。如《妈妈的手》:每天,妈妈的手都在不停地照顾我,所以,我在渐渐地长大,而妈妈手上的纹路却越来越深,手也变得越来越粗糙。再如《粗糙的手》:每当我灰心时,眼前总会浮现爸爸的手,那上面的每一块茧子,每一道伤口,我都忘不了……字里行间,都是孩子对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致观察后的真情流露。
三、展开想象,诗意化图
课外延伸还可以布置些综合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去做,比如创设特定的诗配画情境,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并让他们的想象跃然纸上,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
《游园不值》一诗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出满园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先写了作者想看花却进不了园的扫兴,即而笔锋一转,写到墙头一枝红杏,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末尾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以及作者的喜悦熔铸在七个字里,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争奇斗艳的春天景象,我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体会其真实内涵。不少同学以《一枝独秀春杏图》为题,画出了娇艳欲滴的花朵,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这种愉快的学习方式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当他们把所读懂的诗意绘成一幅图,想象的翅膀带他们领略了诗的意境、诗的内涵。
“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如果学习在课堂四十分钟后嘎然而止,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变成了一截线段。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根据课型为学生精心设计出恰当的延伸契机,让学生沿着这条线将语文学习快乐地延伸下去。
【参考文献】
[1]林芳.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语文天地,2013(10).
4.公文写作思路 篇四
例如:下面提供了两种讲话情境,请任选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要求:根据选定情境,自拟标题。讲话稿不少于1000字。(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第二题)
当年,许多考生无所适从。于是,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接着再出一道公文写作题,其中第二题是这样的:
假设给定资料中有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在你市都存在,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报告”。
同样,2004年的许多考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也感觉无从下手。因为,毕竟不是每个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是文秘专业出生。然而,公务员申论考试是没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性的,所以非文秘专业的考生也不用害怕此类题。这是为什么?
其实,关于这类文章怎么写,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第二题的第一个要求是再清楚不过了:“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简单说,这篇报告分三步写:现状--原因--对策;往深处说,也就是说这篇报告的主体同样要遵循申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套用公文写作的一套术语就是:背景--事由--事项。
由此,考生可能觉得公文写作和传统写作一个样。其实并不尽然。
下面,结合申论考试的要求,谈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公文写作的标题是规范化的。除考试已经给出标题外,如果让考生自拟标题,一般情况下,标题的拟制要符合公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即按照“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方法拟制。第二,公文写作正文的前面,有的要加主送机关(俗称 “抬头”),有的要加称谓,如公开信。第三,公文写作的结尾模式化,通常称为结语,如“报告”中的“特此报告”,批复中的“此复”等。而这种结语在申论考试中一般是不作要求的。只是倡议书、公开信和宣传纲要这种宣传类的文书才会对结语有要求,这些文书通常需要有一个号召性的结尾。
所以,如果考生熟悉国家公务员考试2003年和2004年这两年试题中的公文写作思路,那么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管理试卷第三题要求考生“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行政执法类试卷第三题,“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就不会感觉为
难了。因为前一篇报告的内容要点,其实就是一篇具体而微之的报告,只是每部分的内容要点不必展开罢了;后一篇宣传纲要,除了背景、事由和事项外,应当加上一个号召性的结尾才符合宣传类公文写作的要求。而可惜的是,2010年这类题的均分是8分多一点,原因是许多考生误将这类题当成是单纯的写作题。
5.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文章。2.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3.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一、请同学们阅读《思路要清晰》,交流读后心得。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确定了中心后,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此外,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2.注意理清顺序。
(1)时间顺序:事情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展。
(2)空间顺序:是以怎样的空间顺序观察物体的,是先看到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我们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写作内容。3.列好提纲。
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的一个手段。因为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好提纲,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二、写作实践(一)1.导语:同学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十足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取他的两三件事,写出他的个性吧。
2.学生就选材、列提纲进行交流。3.写作导引:
(1)选定所写的人物后,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按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有详略之分的,在提纲上注明详略。(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写作实践(二)
1.导入: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展。2.写作指导:
(1)文中记事要交代清几个问题:这一天为什么回家晚了?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我心里是怎样想的?
(2)在文章记事的顺序安排上,可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写,中间还可插叙相关的事件。
(3)在详略的安排上,可根据表达的中心,重点写回家晚的原因或回家后的情况怎样。
范文:这天,我回家晚了
①这天,我回家晚了
②那一次的回忆至今我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天我回家晚了。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③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受到朋友的邀请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面玩,一定要回家!”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④一进小伊的家,那摆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了我的眼帘,在书架的旁边还有个玩具海绵宝宝。小伊告诉我,那个海绵宝宝一看见亮光会说话。她答应我,写完作业就让我玩上一会。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8点了,啊!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唉,反正都晚了,何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我玩呀玩……
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树这时也发出怪叫,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到家。
⑤来到了楼下,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松。爸爸会怎样呢?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手掌打我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会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幻想终究不能成为现实,我必须要独立面对。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⑥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爸、妈妈了。妈妈出去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我支支唔唔地回答:“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儿。”爸爸说:“以后要晚回家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中透着担心,神情焦急而严肃,却并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己快乐,竟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⑦这一次晚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对于我的爱。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来让你们担心了。
6.我的理想写作思路 篇六
例如: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读着流沙河的《理想》,我的眼前出现这样一幅景象:我用手中的笔描绘着祖国壮丽的山河,记录着生活中发生的事;我用双眼观察世界,用大脑想象。没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2、列夫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话“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在以前,我对自己的理想是一片茫然,学这个没心思,学哪个不专心,从来都是心不在焉,如今我定下了我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医生。有这个理想是因为在一次事情中定下的。
3、朋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理想可能是一名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可能是一名保家卫国,站守在祖国边疆的解放军,还可能是一位维护社会治安而辛勤工作的人民警察。你要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坚决的告诉你:一名拥有白求恩精神、救死扶伤的医生。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理想,工人、教师、警察、医生„„每一个理想都那么美好。
5、科学家,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像爱因斯坦、伽利略、牛顿那样的科学家,对科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我十分佩服他们,因此,我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生物,观察遥远的星球,到真空的宇宙探索„„
6、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动物学家。从小时候起,我就对那些可爱的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动物世界》一直是我喜爱的节目。我觉得那些动物实在是太神奇、太有趣了。
第二段、中间: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原因: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的呢?)第三段、我准备怎样实现我的理想?(途径)第四段、结尾:期待着理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首尾呼应)例如:
1、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让我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吧!
7.试论写作中创新思路巧选材 篇七
一、取材文本, 平中见奇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和读本, 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华, 所以教材、读本理应成为我们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
(一) 以《这样多美丽》为例
很多同学写到父亲, 那暖暖的父爱多美丽。其实我们的父亲很多时候活得并不轻松并不洒脱, 如果与课文对接就不难发现, 《背影》中的父亲、《台阶》中的父亲、《散步》中的父亲, 无一不向我们透露着父亲的世界里, 还有生之艰难、爱之苦痛、家之责任、身之乏倦、心之隔阂、情之纠葛等等等等, 所以写父亲, 可写的地方有很多, 我们应该与文本对接, 从多角度展现父亲、父爱广义上的美丽。
《这样多美丽》当时很多同学写到了亲情这一主题, 选材大同小异, 绝大多数展现的是我们被长辈关爱着这样多美丽, 有位同学从莫怀戚的《散步》中尊老爱幼、互谅互让得到启发, 通过写一次家庭聚会, 展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着, 这样的画面多美丽, 这样的选材显然更胜人一筹。所以《这样多美丽》展现亲情这一主题, 不仅仅选我们被长辈关爱这样大同小异的材料, 其实长辈被我们理解关爱, 家人之间互敬互爱, 这样和谐的画面更美丽, 因为被爱、会爱、互爱那都是爱。
(二) 以《窗》为例
一模题目《窗》较难写。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要写好它, 就应该由有形之窗写到无形之窗 (包括心灵之窗) ;实窗虚写;甚至写出它的比喻义。
此时由泰格特的小说《窗》打开思路, 由一扇窗户, 看到了两个灵魂, 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态度, 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看似简单的一扇窗口, 可以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瞭望台;也可以回忆陆蠡的《囚绿记》打开思路, 作品借物抒情, 打开小圆窗的同时, 也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一片自由天地的渴望。
学会取材文本, 可以使选材平中见奇, 虽然有的教材或读本没有直接给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 但它们却能为我们寻找素材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借力”名作, 寻求“牵引”
多阅读优秀作品, 尤其对于名家的作品, 阅读时要批注, 要摘抄, 甚至能熟读成诵, 在写作中为我所用, 得到选材“牵引”。
(一) 以《这样多美丽》为例
一位同学借力丁立梅的《你在, 就心安的》, 并从中得到了选材启发。摘录学生作文结尾:“我终于知道, 奶奶对爷爷那声声呼唤是在说, 你在, 风就在, 树就在, 山就在, 岁月就在, 整个美好的世界就在。当所有的青春激情, 如今已化作真真实实、平平淡淡的亲情, 我的亲人, 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 我手够得到的地方, 我能够走到的地方, 好好的存在着。这样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一辈子, 多美丽!”
(二) 以《窗》为例
茅盾先生的《天窗》, 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 利用丰富的想象, 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 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 还打开了孩子们和外面世界交流的通道, 放飞了乡下孩子的纯真而又富于幻想的心灵。借力于茅盾先生的《天窗》, 为考场作文《窗》打开选材的思路。
三、弃古纳今, 与时俱进
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 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 挑选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材料。
以《这样多美丽》为例。大部分同学选材主题为这样 (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 ) 多美丽;这样 (别样亲情的午后风景) 多美丽;这样 (越是摧毁越是美丽的十月残荷) 多美丽……而有的同学所选材料紧跟时代步伐, 通过展现一位海外亲属回国后的绿色生活画面, 歌颂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多美丽, 这样的选材无疑在提倡人人都要绿色生活、增强环保意识的今天具有积极意义。
还有的同学的文章中则吹起了一阵“怀旧新风”, 对于在这个快节奏城市中生活的我们来说, 这也是时代感强的鲜活材料。摘录片段如下:曾经的放学路上, 每一条巷子和拐角, 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 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 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 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这是孩子成长最肥沃的土壤。曾经这样的放学路上, 多美丽!
四、“题”“题”关联, 旧中翻新
在写作中我们要求一“题”多“材”, 其实一“材”也多“题”, “题”“题”关联。面对新的题目, 我们也要想到旧的材料, 如果别具慧眼, 匠心独运, 也能有新的发现, 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即所谓“陈酒新瓶装”, 旧中翻新。
例如《这样多美丽》《留一些……给自己》《远去的……》三个题目, 可以有共同的选材方向。《这样的 (童年生活) 多美丽》《留一些童年记忆给自己》《远去的童年》, 当然在写作时还要具体审题, 有所侧重变化。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行走在消逝间》和《告别》;《远去的……》和《那年那月》《你在我心里》和《家乡 (我班) 的个性》和《我们初三》……
以上是关于创新思路巧选材我的点滴看法。新鲜创新的选材这只是我们高效复习、作文教学分环节训练的一个方面, 它还可以和拥有一个敏锐的审题意识、学会一个动人的细节描写、构思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形成一个美化的文面等形成一个训练系列。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8.思路:阅读与写作的共同关注 篇八
翻开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在阅读能力考查部分可以看到要求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之所以把“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一起提,是因为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文章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内在脉络。
要想准确把握文本思路,首先要认真读透文本。任何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晶。思维的走向是通过具体的字词文句语段得以表现的。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咀嚼文字、推敲文句、揣摩文意的过程。通过跟作者用心灵写下的文字的亲密接触,我们才能逐步把握文章的结构,领悟文章的内容,进而对作者思维的路径了然于胸,对作者蕴含于文本之中的深意颔首羡叹,阅读的快感顿然产生,心灵得到富厚的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得以拓展,生命存在的意义在阅读中得以上升到高级的境界。
要准确把握文本思路,需要了解思路的呈现方式。如果说文本具体的内容是思路的点状显性呈现,那么思路在文本中就是线型隐性留存。尽管思路本身并不直观地展现,但它是文本存在的内在脉络,它从命题开始,从文章的开头一直延伸到文本的结束,它主导着文本的发展走向。
不同文体的思路呈现方式是不同的。叙事性的文本通常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安排内容,故事呈河流状向前演进。这样的好处是文章脉络清晰,不足是平铺直叙,缺少变化。于是一些文本就尝试变化,大开大合,跌宕起伏,回旋腾挪。这样的好处是姿态万千,当然也就会增加结构把握上的难度。论说类文本的思路完全服从于论证的需要。如果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论证,多采用横式结构;如果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论证,多采用纵式结构。还有对比结构,纵横交错结构,等等。
要准确把握文本思路,关键在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杜甫之所以写《春日忆李白》这首诗,是因为他对李白极为仰慕与怀念。诗歌首联赞扬李白的诗当代无人能敌,说他的思维像风那样迅疾,像云那样超逸,像神仙那样飘然,他的思维是不同于凡俗的。颈联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这四句由赞其人而赞其诗。颔联写二人相隔之远。诗人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尾联把渴望早日重聚论文的愿望表达得强烈迫切,情韵绵绵。鲁迅《捧与挖》一文是一篇杂文,作者意在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主张要敢于破除旧俗。文章先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习惯,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并举三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再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
思路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写作的重要性同样非同一般。可以这样说,思路不清,你就根本无法下笔行文。
要使文章思路明晰顺畅,就得重视构思这个环节。构思是作者在平时留心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主题意蕴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以指导写作实践的创造性总体思维过程。任何文章都是一种或大或小的创造,在主题、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都应当力求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现在不少中学生写作构思多为“满分作文”、“示范作文”所拘束,一味模仿甚至抄袭,不敢或不会利用自己生活中的观察所得的材料写成文章。这完全丢弃了写作“创造”的本意。
构思创造需要学会凝神思考。凝神思考时,各种材料往往会在瞬息之间奔趋脑海。古人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些纷杂的思绪需要加以筛选、整合、梳理,才能挑选出与一定的文题有关的材料。经过认真构思,要能够拟出对文章写作有指导价值的简明提纲。这个提纲就是文本“思路”的最初显性依托。
写作思路大体确定之后,下笔行文切忌东翻西翻,不要再想从哪本书哪篇文章中摘抄点什么。那样做,你就写不成文章,更不可能写出自己独创性的文章了。书应当在写作之前读,等到要写文章才开始读书,除了影响写作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作用。写作运思应当排除各种干扰,让思维处于高度活跃毫无阻滞通畅运行的状态中。那样,一篇短文就会片刻而就,而且新意迭出,妙语连珠,美词佳句纷纷流涌纸面。写作就会成为一种成功的展示,写作之后就犹如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
文章写完之后,应当注意再清理一下思路。看看哪些地方表述还不到位,哪些地方还存在差错或不足,立即设法予以纠正并再行润饰。
清晰的思路,敏捷的思维,机智的思辨,这些都是智慧的表现。智慧会在阅读与写作中得到滋养与提升。如果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我们就会享有智慧的人生!
9.论文问题总结及写作思路 篇九
1.思路不清晰:没有认真考虑整篇论文的组织结构,出现各个章节联系不紧密的现象,没有适当的衔接语句,论文松散、不紧凑。
对策:
1).认真研读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方面的书籍、主动请教其它同学或老师,学会解决问题。理清思路,才能行文通顺。
2).按照软件工程的分析设计方法,软件设计一般大致分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一般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系统维护等几个阶段,有时候,各个环节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可以结合自己的系统灵活组织(自己先搞清楚各个阶段是干什么的)。
3).其中按照软件工程分析设计的思想来划分,将软件设计分为面向结构(或者说过程)的分析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在各个阶段的描述形式是不一样的(自己先搞清楚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并决定自己的论文准备按照哪种方法来写)。
4).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说明软件要做什么,一般从功能需求、数据需求、非功能需求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采用文字描述、图形符号来说明。若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通常用功能描述、数据流图、数据字典、IPO图、E-R图来呈现(先搞清楚各个图含义、相应的图形符号有哪些);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通常用用例图、用例描述、概念类图、时序图来呈现。
5).系统设计的任务是把需求转换为实现的一个“蓝图”,并不涉及具体的实现。其中总体设计是确定软件的组成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详细设计是确定模块内部的算法流程。若采用结构化方法,可以用模块图描述总体设计,用流程图(或盒图、PAD图等)描述详细设计;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可以用包图、类图、活动图、时序图呈现。除此之外在设计阶段还要进行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一般有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这几个步骤),概念设计一般就是E-R图、逻辑设计一般就是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表结构,物理设计一般是存储介质相关的设计。测试计划也可以在该阶段写。
6).系统实现及系统测试。测试可以从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用例设计(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界面测试等等)。
2.描述不准确:各种图的符号没有搞清楚,图的描述错误。
对策:查阅相关书籍及资料把各类图所用到的符号搞清楚,认真思考针对自己所做的系统应该怎么描述。
3.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摘要及翻译不准确,4.格式不正确,包括目录格式、正文格式、图表及其序号的格式、参考文献格式
对策:端正态度,认真对待。
毕业在即,希望大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完成毕业的相关工作,避免造成毕业麻烦,今年的论文盲审特别严格,所以论文有问题的同学,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修改,争取通过论文盲审和论文检测,让自己能够顺利答辩、顺利毕业,也能避免毕业后的麻烦。(学生毕业后,学校每年都会抽查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测重复率,每年都有学生毕业之后因为论文抄袭问题而被注销了学位证。)
10.四级写作冲刺阶段思路梳理 篇十
1、六个功能段落:
(1)现象阐述段落
At present,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status as the focus of public concern mainly results from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individuals, collective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2)观点阐述段落
A close inspection of this argument would reveal how flimsy it is.Some believe that(观点1),while others argue that(观点2).As forme, I agree to the former / latter idea because its advantages outweigh its disadvantages.There are dozens of reasons behind my belief.Generally speaking, the advantage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First of all….The second reason that can be seen by every person is that…
(3)原因分析段落
There are many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this phenomenon/case/instance and the following are the typical ones.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The second reason is that...The typical example is that ….(4)正面展望段落
… Is crucial for every individual.With its power, it can not only accelerate ….But serve as an efficient instrument for individuals to ….Where there is better…,there are more….When we are benefiting from …, we shall do our utmost to maintain… to ensure ourselves a brighter future.(5)解决措施段落
Only by these means can we succeed in solving the problem in the near future.Therefore,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erminate the ridiculous affair.First,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some regulations to …..What’s more, people should get ready to ….Finally, I can safe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s it high time we enhanced the awareness of ….(6)图画/表描述段落
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picture….The purpose of the drawings is to show us that…, yet the symbolic meaning subtly conveyed should be taken more seriously.2、了解四,六级写作考试的题目类型:
(1)正面/反面现象阐述型
(2)问题解决型
(3)图表/漫画型
3、针对题型灵活套用功能段落,将手中准备功能段落进行合理灵活的排列组合。
(1)正面/反面现象
(10年12月四级How Should Parents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
第一段:现象阐述
第二段:现象产生原因
第三段:正面展望/反面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型(05年6月六级 Say No to Pirated Products)
第一段:现象阐述
第二段:问题产生原因
第三段:解决问题方法
(3)漫画/图表型(13年6月四级漫画)
第一段:图画/图表描述
第二段:分析图表/图画产生的原因
或 阐述针对图表/漫画的现象进行观点的阐述
第三段:正面图: 展望未来
或负面图: 解决措施
(4)观点阐述型(00年6月六级Is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Necessary?)
第一段:描述话题,引出观点
第二段:支持以及反对观点的阐述
11.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路整理 篇十一
关键词: 高中作文 议论文 写作思路
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在高考中近年来常常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引起很大的重视,但是训练的次数并未和分数的提高成正比,很多学生在高考中仍然写不出立意明确、文从字顺的议论文。针对这样的现实境况,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路整理的训练,从根本上扭转议论文写作的态势。
一、以大量阅读为基础,连接生活巧构思
议论文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行笔之前先构思。关于构思,现代文学大师鲁迅以笔代枪,针砭时弊,其杂文可以说是现代议论文的雏形。在他的创作过程中,鲜少有摊开纸笔就写作的情况,总是要先打腹稿,这个打腹稿的过程就是构思。
构思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个发现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这个中心思想不是读者的主观臆想,也不是作者的任意捏造,而是一个逐渐深入,将创作与阅读进行连接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发现中心思想的过程看做是发现作者构思意图的过程,因为构思的成立本身就是在对社会生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构思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文章的构思必然要锁定一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最可能是来源于生活。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并不算丰富,要完整地经历这样的过程,就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和生活在学生发现构思进而主动构思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因此,构思是基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没有活生生的材料,就无从构思。在构思过程中,随着对生活理解的深入,文章主题思想会逐步明确。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整理、选择,进而深化主题。所以,大量阅读是为自己提笔写议论文做储备,储备达到一定的量,学生的构思提纲就将成型。
构思确立后要明确观点。观点的形成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上,各种联想、对比、质疑、想象等方法无非是为更好地体现观点所采取的外部方法。阅读的深刻程度决定着阐释的深度,也决定着论述观点的辩证性。由此可见,阅读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石。
二、以整体布局为出发点,搭建思维路径
议论文的构思和行笔都离不开整体布局。整体布局是一种原则,指引着思维的轨迹,最终又呈现出思维的质量。一般来说,议论文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布局模式:首先是提出(发现)问题,然后是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因此,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有并列式、总分式、对比式、递进式和综合式等。
并列式与总分式都是首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横向思维,并排从几个方面对某一观点进行论证。提出论点的同时,齐头并进地阐释论点,最后进行总结与升华。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用客观真实的眼光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认识事物运用理性的头脑,找到事物的共同共融之处。
递进式则是运用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达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目的。以“诚信”为例,学生可以先从社会上的信用危机入手,逐步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就这一原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引领读者的思维层层深入,那么文章的层次就会分明递进,一以贯之。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分论点地提出要逐步深入,每一步的深入都有理有据地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后一个分论点,论据也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其最终都是要为共同的中心服务。
对比式的结构是提出观点,然后运用反向思维,正反对比论证。如论证“微小”可以从“巨大”入手,论证“柔软”可以从“坚硬”开始,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论点更清楚,启示的意味更浓厚,主张的阐明更具有戏剧冲突。
综合式的结构是将上述结构模式综合运用。其实,写无定法,只要是立意明确,观点清晰,阐释到位,运用哪种结构模式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反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更有利。
三、以行文为依托,处处皆是教学
在确定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全文的结构思路之后,就开始进入提笔写作的实质阶段。每一个自然段所要表达的意思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否则整篇文章很难整齐划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够的现象,就是在行文中不注意合理安排的结果。因此,把握行文的流向,使文从字顺,逻辑严密,是议论文写作思路训练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做好段内的安排。每一句的顺序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秩序与规律的,先写什么,为什么先写,后写什么,都要有意为之,不能说整体架构完了,每一个段落开始都是“胡言乱语”。段内的层次,句子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运用好起承转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优秀的文章进行讲读,并立刻让学生付诸实践,引导学生在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中分析、揣摩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组合顺序,从而培养学生行文的秩序感,达到文从字顺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语言感受能力决定思路的流畅程度。平时一定要注意读写不分家,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复述、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等进行练习,以达到学生在表述过程中思路与语言的清晰与完整的目的。
本文分列的三个步骤将高中议论文写作进行清晰的思路训练整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为考试,更是为个人的语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钟玉.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及葳.中学议论文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2.议论文写作思路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写作技法
在写作中, 我们提倡学生写真人真事, 写出真情实感, 但写作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追求。其实, 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好的篇目, 值得我们从写作的角度去探讨, 去学习, 他们的语言及写作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于提高写作技巧有帮助的好文章, 我们要让学生找出自己欣赏的地方, 不断揣摩, 继而模仿, 直至能心领神会, 形成自己的一种技能。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就是从欣赏到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课内篇
探寻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阅读之方法
魏祥波
(福建省连城县朋口中学, 福建连城366211)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完善学生人格, 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为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完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 创设教学情境、分析教学语言、加强教学对话等, 最终加深学生的教学体验, 提升其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新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教学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42-0228-02
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取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拓展思
%%%%%%%%%%%%%%%%%%%%%%%%%%%%%%%%%%%%%%%%%%%%%%%
目学得扎实透彻, 可以从中习得许多的写作技巧, 若能达到活学活用的地步, 必将能提升写作能力。笔者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现从语文课文教学中挖掘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从赏析到模仿再到独创的去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锤炼语言文字
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文章华丽的外衣。好词好句除了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我们还可以在课内文章中精读精练, 达到学以致用。每每讲到那些文词优美的文章, 首先让学生学会赏析, 学生从感性上欣赏美文, 从理性上会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才能真正在脑海中对这样的句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仿写, 因为学习词语也如同绘画, 先从临摩入手, 等对好词好句能烂熟于心时才可达到质的飞跃, 做到活学活用, 具有独创性, 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的语言。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 我们在分析课文时会引导学生欣赏文中这样的佳句:“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它既有排比又有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在赏析后, 教师带领学生直接模仿着去写一段写景的话。学生们会写出:家乡的河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游鱼在嬉戏;家乡的河水真亮啊, 亮得就像一条闪光的银丝带;家乡的河水真甜啊, 甜得你如饮甘露。渐渐地学生练得熟了用得多了, 就会形成自己的语感, 并在其它的环境中去应用。如有的学生写考试时教室的安静情景会用上这样的句子:教室里真安静呀, 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的见, 静得如同空气都静止了一样, 静得你做任何事情都得小心翼翼, 唯恐发出一点声音, 惊动了正在思考的同学们。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赏析—模仿—独创”的写作教学思路, 显然, 学生们已一步步形成了自己的独创, 有了自己的语言特色。
二、指导学生结构全文
写文章之前, 学生要打好腹稿, 要做到对整体的结构胸有成竹。文章如何开头, 行文结构如何安排, 又如何收尾等, 这些写作结构方面的知识我们同样可以在教材中的篇目里去学习。只要我们在课内文章的学习中注意指导学生关注、模仿别人的做法并不断尝试运用到写作中去, 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对写作中的结构安排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文之后, 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分析题目开始, 让学生学会以一个“野”字去统领全文, 作为行文的线索, 然后全文紧紧围绕“野”字, 去写山, 写水, 写人, 在结构上用总—分式的写法结构全篇:总起全文后, 第二段用排比的手法, 让人感受到山的野;第三段用了拟人的手法, 使文章更加生动地突出水的野;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 我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这样的结构特别适合学生模仿写作。当学生从理性分析过渡到直接模仿, 再到灵活运用后, 他们在写作上就会有一个提升。如有的学生就模仿这样的结构写了《我的好朋友有点“傻”》, 先总写我的好朋友有点“傻”领起全文, 再写朋友长得憨憨的“傻”得可爱, 有现成的答案不抄自己冥思苦想有点“傻”, 给灾区捐钱拿出了所有的压岁钱有点“傻”。让“傻”字成行文的线索和全文的文眼, 这已脱离对课文的模仿痕迹, 形成了自己的独创佳作。
三、指导学生表现手法
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会让文章生动形象、波澜起伏。好的表现手法, 能将平淡的内容掀起高潮, 达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所以, 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非常有必要。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运用环境描写去烘托人物, 通过对比的手法去表现中心、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主题等。
例如, 在人物描写方面,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 开头一段对闰的外貌描写给人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赏析入手, 继而模仿写作, 最终形成自己的独创, 掌握外貌描写的作用。又如学习了《一面》一课, 我们要带领学生分析由远及近地观察人物、刻画人物:先赏析文中是如何由远及近地三次写鲁迅先生的外貌, 然后在课堂上可以练习口头作文, 用这样的方式去写一位自己身边的同学, 为增加趣味性, 我们不提及这位同学的名字, 然后让大家在抓特征中去猜一猜, 从而学会在外貌描写中抓住人物的特征去写。再如在表现主题方面, 《梅花魂》一课中, 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写作中, 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习选取生活小事来表现主题。《钓鱼的启示》一文则是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时有发生, 本文也可做为一个好的范文素材, 教师也可让学生从赏析到模仿再到有自己独创去指导导写作。
总之, 课内文章中蕴藏一些写作的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通过赏析-模仿-独创式写作教学法引领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知识, 提升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让小学生有个性地习作[J].现代语文 (理论研究版) , 2005, (09) .
13.雅思写作及思路点拨 篇十三
有人认为,有些企业应该从城市迁往农村地区。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这比缺点有更多的好处。
Firstly, suburbs usually have better surroundings than urban areas. This is because companies can provide their employees with a better office environ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 there, which would enhance employees’ enthusiasm for work. In addition, a comfortable office environ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 can decrease frequency of talent-flowing and ensure companies’ development.
首先,郊区通常比城市地区有更好的环境。这是因为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和居住条件,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舒适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可以降低流动的频率,确保公司的发展。
Secondly, migrating some business to rural areas will make our cities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Large factory buildings will cover urban places extensively. If businesses relocate their factories to rural areas, these places can be used to build roads, parks, hospitals and other public facilities, and there might be less traffic jam in the rush hour. At the same time, governments can plant more greenery to reduce air pollution. As a result, it provides citizens with better air quality,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ir health.
其次,将一些业务转移到农村地区将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更好的居住场所。大型工厂建筑将广泛覆盖城市地区。如果企业将他们的工厂迁往农村地区,这些地方可以用来修建道路、公园、医院和其他公共设施,在交通高峰时段可能会减少交通堵塞。与此同时,政府可以种植更多的绿色植物以减少空气污染。因此,它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空气质量,这对他们的健康是有益的。
However, we have to admit that this policy still exist some disadvantages. Although moving some business to rural areas can ease traffic problems, it will increase the cost of transportation for those who live in the remote areas. Besides, the ecosystem in rural areas is quite fragile, the over-exploration may cause irreversible damage to our environment if we fail to provide some reasonable plans.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项政策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虽然将一些业务转移到农村地区可以缓解交通问题,但这将增加那些住在偏远地区的人的交通成本。此外,农村的生态系统相当脆弱,过度的探索可能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如果我们不能提供一些合理的计划。
In conclusion, I believe that moving some business to rural areas will bring more advantages.
总之,我认为将一些业务转移到农村地区将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雅思写作范文及思路点拨:就近援助还是国际援助?
14.求职信的写作思路 篇十四
在做简历的同时制作一封抓住企业HR眼球的求职信,无疑会大大增加求职成功的希望。求职信可以展现出您的长处,能增加获得面试的机会。只有能体现个人聪明才智的求职信,才能帮助你顺利地谋求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求职信怎么写才能最好的突显自己的优点呢, 我们就来听一下深谙求职之道的指导老师的权威指导意见。
指导老师:刘世伟,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特训课程讲师,宝洁客户生意发展部高级经理,快速消费品行业专家。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在与全国名校优秀毕业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勇夺宝洁精英挑战赛全国总冠军,提前拿到宝洁公司offer,成为中国区唯一一个被送往宝洁亚洲总部新加坡进行实训的新员工,入职后连续两次拿到“最佳新人奖”.凭借在大学中所训练的强大职业能力,迅速成长为宝洁最年轻的高级经理。
15.议论文写作思路 篇十五
一、正向资料搜集, 拓宽思路
开课伊始, 孙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搜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故事、歌曲、绘画等资料, 然后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课堂上立刻沸腾起来, 很多学生都乐于将自己搜集到的东西展示出来, 孙老师就启发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搜集的是月亮的故事, 有嫦娥奔月、猴子捞月、天狗吞月, 还有很多传说……
师:你对月亮有什么感觉?
生:神奇美丽, 就像是一个梦。
孙老师继续启发:“如果天天都可以做这样的梦, 多么幸福啊。你能将这个梦里最美的故事讲出来吗?”学生获得了鼓励, 情不自禁地讲了自己记忆最深刻的故事, 其他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还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是有关月亮的音乐, 像《月亮船》《彩云追月》, 经典民乐《春江花月夜》, 现代流行歌曲《月亮之上》等。孙老师启发学生感受一下月亮, 学生觉得月亮就像美丽的音符, 让生活充满希望和活力。
还有的学生搜集了有关月亮的科普知识。比如月相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有些蔬菜如洋葱、韭菜等就适合在新月的时候播种, 有利于尽快拔节生长。
通过正向的资料搜集, 让学生有所感、有所言、有所悟, 这是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把握的关键环节。孙老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 这本身就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教师主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因为翔实的资料, 才给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而这正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走好这一步, 否则学生的写作就是无本之木, 自然经不起推敲。
二、反向思维引导, 让想象开花
经过正向的资料搜集, 学生对月亮有了非常丰富的感悟, 从知识到情感都有相关的资料做支撑。这个时候孙老师话锋一转, 进行了反向思维引导:想想看, 假如没有月亮会怎么样呢?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生:资料上说, 没有月亮, 地球就会从24小时转一圈变成6小时转一圈了, 人们都没法正常上班上学了。
师:那多可怕, 想象一下生活会怎么样。
生:地球转得太快, 人们就会头昏脑涨不能好好学习, 沙尘暴也会不断袭击城市和村庄。
师:那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就要受到威胁了, 想象一下我们会失去什么。
生:再也没有美丽的夜晚, 更没有神奇的故事和传说了。
孙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自己的感悟尽情地表达没有月亮之后的感受, 然后展开想象, 大胆写出其中的变化。
孙老师从思维引导上让学生展开想象, 这对学生写作思路的梳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后孙老师又启发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讨论。这样, 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从对比写实的角度写, 或者是从童话拟人的角度写。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感悟的结果, 写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16.试论写作中创新思路巧选材 篇十六
【关键词】作文选材;创新思路;精巧选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在与他人竞争的考场上,作文要想胜人一筹,就必须在确定好文章主旨的情况下,对入选的素材进行比较鉴别,做到快速、新颖、典型地选择材料。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冲破定势,训练思维的发散性,做到创新思路巧选材呢?下面我仅结合我们学生写过的《这样多美丽》《留一些……给自己》《窗》这三篇作文,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取材文本,平中见奇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和读本,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华,所以教材、读本理应成为我们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
(一)以《这样多美丽》为例
很多同学写到父亲,那暖暖的父爱多美丽。其实我们的父亲很多时候活得并不轻松并不洒脱,如果与课文对接就不难发现,《背影》中的父亲、《台阶》中的父亲、《散步》中的父亲,无一不向我们透露着父亲的世界里,还有生之艰难、爱之苦痛、家之责任、身之乏倦、心之隔阂、情之纠葛等等等等,所以写父亲,可写的地方有很多,我们应该与文本对接,从多角度展现父亲、父爱广义上的美丽。
《这样多美丽》当时很多同学写到了亲情这一主题,选材大同小异,绝大多数展现的是我们被长辈关爱着这样多美丽,有位同学从莫怀戚的《散步》中尊老爱幼、互谅互让得到启发,通过写一次家庭聚会,展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着,这样的画面多美丽,这样的选材显然更胜人一筹。所以《这样多美丽》展现亲情这一主题,不仅仅选我们被长辈关爱这样大同小异的材料,其实长辈被我们理解关爱,家人之间互敬互爱,这样和谐的画面更美丽,因为被爱、会爱、互爱那都是爱。
(二)以《窗》为例
一模题目《窗》较难写。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要写好它,就应该由有形之窗写到无形之窗(包括心灵之窗);实窗虚写;甚至写出它的比喻义。
此时由泰格特的小说《窗》打开思路,由一扇窗户,看到了两个灵魂,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态度,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看似简单的一扇窗口,可以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瞭望台;也可以回忆陆蠡的《囚绿记》打开思路,作品借物抒情,打开小圆窗的同时,也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一片自由天地的渴望。
学会取材文本,可以使选材平中见奇,虽然有的教材或读本没有直接给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但它们却能为我们寻找素材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借力”名作,寻求“牵引”
多阅读优秀作品,尤其对于名家的作品,阅读时要批注,要摘抄,甚至能熟读成诵,在写作中为我所用,得到选材“牵引”。
(一)以《这样多美丽》为例
一位同学借力丁立梅的《你在,就心安的》,并从中得到了选材启发。摘录学生作文结尾:“我终于知道,奶奶对爷爷那声声呼唤是在说,你在,风就在,树就在,山就在,岁月就在,整个美好的世界就在。当所有的青春激情,如今已化作真真实实、平平淡淡的亲情,我的亲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这样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一辈子,多美丽!”
(二)以《窗》为例
茅盾先生的《天窗》,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打开了孩子们和外面世界交流的通道,放飞了乡下孩子的纯真而又富于幻想的心灵。借力于茅盾先生的《天窗》,为考场作文《窗》打开选材的思路。
三、弃古纳今,与时俱进
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挑选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材料。
以《这样多美丽》为例。大部分同学选材主题为这样(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 )多美丽;这样(别样亲情的午后风景)多美丽;这样(越是摧毁越是美丽的十月残荷)多美丽……而有的同学所选材料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展现一位海外亲属回国后的绿色生活画面,歌颂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多美丽,这样的选材无疑在提倡人人都要绿色生活、增强环保意识的今天具有积极意义。
还有的同学的文章中则吹起了一阵“怀旧新风”,对于在这个快节奏城市中生活的我们来说,这也是时代感强的鲜活材料。摘录片段如下:曾经的放学路上,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这是孩子成长最肥沃的土壤。曾经这样的放学路上,多美丽!
四、“题”“题”关联,旧中翻新
在写作中我们要求一“题”多“材”,其实一“材”也多“题”,“题”“题”关联。面对新的题目,我们也要想到旧的材料,如果别具慧眼,匠心独运,也能有新的发现,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即所谓“陈酒新瓶装”,旧中翻新。
例如《这样多美丽》《留一些……给自己》《远去的……》三个题目,可以有共同的选材方向。《这样的(童年生活)多美丽》《留一些童年记忆给自己》《远去的童年》,当然在写作时还要具体审题,有所侧重变化。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行走在消逝间》和《告别》;《远去的……》和《那年那月》《你在我心里》和《家乡(我班)的个性》和《我们初三》……
以上是关于创新思路巧选材我的点滴看法。新鲜创新的选材这只是我们高效复习、作文教学分环节训练的一个方面,它还可以和拥有一个敏锐的审题意识、学会一个动人的细节描写、构思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形成一个美化的文面等形成一个训练系列。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2011.
17.英语六级作文经典写作思路分析 篇十七
1)目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2)分析导致该问题的原因
3)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该问题
Employment Pressure Facing College Studen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文思路
本题属于提纲式文字命题。提纲第1点提出一个问题,提纲第2点要求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纲第3的要求说明应该如何解决该问题,由此可判断本文应为问题解决型作文。
根据所给提纲,本文应包含如下内容: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从大学生的角度说明应该如何应对该问题。
高分范文
Employment Pressure Facing College Students
[1]About a decade ago, university students could find satisfactory and enviable jobs after their graduation.[1]But now, things are different.Today’s university students usually experience great difficulties finding satisfactory jobs.They often complain that graduation means joblessness.[2]What is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3]Firstly, with the enrollment extension of universities, [4]the suppl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exceeds social demand.This results in a decreased chance for any individual graduate to find a job.[3]Secondly, university students [5]tend t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at school in studying academic subjects and lack relevant job experience.[3]Thirdly, some students don’t study hard during the college.After four years of university life, they haven’t gained the knowledge those fairly good jobs or positions require.[6]Facing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we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y our best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3]Above all, when in school, w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our time and [7]put our heart into our studies.[3]What’s more, we can take part-time jobs and attend social activities in our spare time to [8]accumulate relevant practical experience.[3]Besides, when we apply for jobs after graduation, we should [9]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than to the starting salary.【亮点点评】
[1]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
[2]设问句引出原因,容易引起注意。
[3]过渡衔接词语,使文章条理清晰、衔接紧密。
[4]“大学生供过于求”。
[5]“倾向,趋于”。
[6]“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现在分词作状语。
[7]“用心学习”。
[8]“积累相关的实际经验”。
[9]“更加关注”。
佳句临摹
1.佳句:Facing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临摹:经历过艰苦,我们就会更懂得如何应对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佳句:They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than to their starting salary
临摹:很显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学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EY】
1.Having experienced hardships, we will know better how to survive crisis.2.Obviously, we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one’s abilities than to his degree.英语六级作文预测及范文(二)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High Salaries or Career Developmen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given in Chinese)below:
1)有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时主要看重高工资,而有的则认为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才是更重要的
2)阐述他们各自的考虑
3)表明你的看法
High Salaries or Career Develop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文思路
本题属于提纲式文字命题。提纲第1点指出两种不同的选择,提纲第2点要求分别阐述这两种选择各自的理由,提纲第3点要求表明“我”的看法,由此可判断本文应为对比选择型作文。
根据所给提纲,本文应包含如下内容:指出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时不同的侧重点:注重高工资和注重职业发展空间;对比阐述他们各自的理由;表明“我”的倾向并说明理由。
高分范文
High Salaries or Career Developmen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looking for jobs every year, but they ha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what kind of job they should choose.[1]Some of them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 jobs that promise high salaries.[1]Others show a preference for those jobs that offer chances to learn skills and advancement possibilities.[2]People holding the first view usually think that more money will result in more happiness.[3]With a lot of money in hand, they will be able to enjoy a rich life.Otherwise, they will suffer from depression [4]due to lack of enough money.[2]However, the holders of the second view argue that one should develop his skills as roundly as possible.[5]It is career development that counts most.Without development, you will be outrun by others and fall behind the times sooner or later.In my view, career development is the right choice because career may give us long term satisfaction [6]while high salary would give us short term happiness.Besides, [7]generally speaking, a good career development will bring high salaries sooner or later.So I will [8]give my vote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first and then high salaries.【亮点点评】
[1]用于引出两种不同的观点或倾向。
[2]用于对比分析两种观点各自的理由。
[3]“with+宾语+宾补”的独立结构充当状语。
[4]“因为缺钱”。
[5]强调句型,此处是强调句子的主语。
[6]while引导比较状语从句,意为“然而”。
[7]“一般来说”。
[8]“选择”。
佳句临摹
1.佳句:Others show a preference for those jobs that offer chances to learn skills and advancement possibilities.临摹: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洋快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佳句:However, the holders of the second view argue that one should develop his skills as roundly as possible.临摹:然而,持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体育明星们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应该得到特殊待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佳句:Career may give us long
ng term satisfaction while high salary would give us short term happiness.临摹:我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使我们的关系牢固,而不同之处则都会我们如何相互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