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字经的故事

2024-11-30

关于三字经的故事(共17篇)(共17篇)

1.关于三字经的故事 篇一

《三字经》中的故事集锦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昔孟母,择邻处。

——《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断机》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

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囊萤映雪》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让梨》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这是个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故事。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因此这歌故事成为了千古美谈。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后来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会稽太守。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2.关于三字经的故事 篇二

春节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 人人欢呼雀跃, 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 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 一起来了解吧!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据 《 吕氏春秋》记载,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 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守岁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 吃过年夜饭, 围炉闲聊, 辞旧迎新, 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 这种习俗最早见于南北朝。 “是夜, 禁中爆竹山呼, 声闻于外, 士庶之家, 围炉团坐, 达旦不寐。 ”以后逐渐盛行, 到唐朝初期,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 ”

古时, 守岁也叫“照虚耗”,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 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 屋外时鸣鞭炮, 人们在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 笑语连连。

贴年画的故事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 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的单调的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 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 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成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挂历, 至今风靡全国。

放鞭炮

《荆楚岁时记 》载:“正月一日, 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 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 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 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记载, 古时候, 人们途经深山露宿, 晚上要点篝火, 一为煮食取暖, 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 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 就想出在火中燃爆竹, 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动物, 名叫“山臊”。 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 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 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 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 瘟疫四起, 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 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 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 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 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 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 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 “编炮” (即鞭炮) 。

压岁钱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 名字叫“祟”, 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 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 孩子吓得哭起来, 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 几天后热退病去, 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 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 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 夫妻俩老年得子, 视为掌上明珠。 到了年三十夜晚, 他们怕祟来害孩子, 就逼着孩子玩。 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 拆开包上, 包上又拆开, 一直玩到睡下, 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 挨着孩子长夜守祟。 半夜里, 一阵风吹开了房门, 吹灭了灯火, 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 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 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 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 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 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 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 因而, 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 又因“祟”与“岁”谐音, 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年的故事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 头长触角, 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 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 每到除夕这天, 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 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正处于匆忙恐慌的状态,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 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 我一定把 ‘年’ 兽撵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 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 “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的门上贴了大红纸, 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 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 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 “年”浑身战栗, 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 “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 婆婆的家门大开,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 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 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 十分惊奇。这时, 老婆婆才恍然大悟, 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 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 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 人们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 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关于名字的故事 篇三

上小学的时候流传着很多与名字有关的游戏。其实大体玩法都差不多,就是将自己名字的笔画记录下来。然后与别人名字的笔画互相减,再将减得的数字按照对照表去查,看是什么结果。虽然现在想来这样的游戏简直幼稚得不能再幼稚了,不过在当时可谓是风靡呀!比如是测感情的游戏。那么你一定会在心里偷偷数他(她)名字的笔画,然后坠坠不安地去查结果。如果得到“和你永远在一起的人”之类的答案,自然是兴高采烈;如果查到不怎么好的结果,就会特别难过,估计当时改名字的心都有。——猫儿

想必很多人最早学会写的字,都是自己的名字,研究最多的也是自己的名字。还记得小学第一堂语文课,老师的问题一定是让大家说一说自己名字的来历。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寓意。当然。大多数同学都不可能说出什么高深的典故,充其量也就是说说名字谁起的,口才好点的再加几句从字典里看来的关于名字的书面注释。剩下的时间自然就该老师唱主角了,此时不起眼的语文老师好像突然幻化成了一个博学的老学究,他总能从每位同学的名字中讲出些寓言典故来。虽然当时听得一塌糊涂,现在一点没记住吧,可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威信算是树立起来了。而我们的收获。则是将关于自己名字的那部分剪辑下来,回家到父母面前好好炫耀一番。——anyilucky

同学的名字让我认识了不少字,像赞啊。或啊,以前很少见。不过我上小学时一直以为“赞”念“云”。她自己也是这么念的呀,现在又都说念“晕”了。真是够晕的。还有曦,老是不记得右边那乱七八糟的部分怎么写,每次学会了过一阵又忘了,都成我心中永远的痛了。丢人啊!此类怪名不仅不好认不好写,而且还特别容易念错。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碰见别人而能叫对对方名字,那么他对你的印象会很好,认为你是友善的,是对他的尊重,很愿意与你交往,而叫错别人名字……唉,冤枉啊,那么难记难念,我想不念错都难呀!——戏水精灵

名字闹出的笑话

▲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叫刘秋一男,名字的意思大概就是姓刘的,秋天的一个男孩儿。有一次上课。老师点名的时候,点到他,老师犹豫了一下,不解地说:“刘秋,男的那个啊。怎么。班里还有个女同学也叫刘秋吗?怎么还注解一下是男的呀?”于是,班里一片大笑,那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叫刘秋一男。”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噢噢。对不起,我还以为是一个横杠儿,注解一下是男同学呢!”班里顿时雷动……

▲由于中国人口太多,因为重名这个问题。也没少闹笑话,比如高中时。每次考试都要打乱班级顺序,按照全年级大排名来分配考场。某一次考试。我们班的张剑和年级另外两个也叫这个

名字的人由于名次接近。被分到了同一个考场。于是。他的考试座位被贴上了“张键(来自一班)”,另外一个被贴上了“张健(来自三班)”,只有来自二班的张剑的名字没有加括号。但实际上,他的考场,偏偏就是自己班。主场作战的他,却无缘在名字上给自己班打广告……

▲我小学有个同学叫周磊,初一初二时有个同学叫田亮(不是练跳水的那个帅哥)。而休学后上初三时,班上分别有两个同学叫周亮(长得比较胖)和田磊。于是。俺列了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式:田亮+周磊:周亮+田磊。但是,为什么这个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呢?因为生成了周亮沉淀。

▲记得我有个高中同学,名字里有个生僻一点的字(她自己说的),我们地理老师整整一学期没叫她回答问题,就因为不认识那个字……她还以为老师不喜欢她呢。所以一直特认真的学地理!毕业后才知道竟然是这么个搞笑的原因,差点没哭死,那么多美好的课余时间啊,都因此贡献给了“不识字”的地理老师。

4.三字经的故事十四 篇四

麦:北方人主要的粮食,有大麦、小麦、燕麦等。

稷:很象高粱的小米。

黍:黄米。

六谷:即稻,梁、菽、麦、黍,稷等六种粮食。

豕:猪。

六畜:即马、牛、羊、鸡、犬、猪六种动物。

【语译】

六谷是人类用来维持生命、促进健康的主要粮食,

什么是六谷呢?就是稻米、高粱、豆类、麦类、黄米和小米等六种农作物。

还有六畜是饲养来挤乳、生蛋和供人观赏用的,什么是六畜呢?就是马、牛、羊、鸡、狗和猪等六种牲畜。他们本来都生长野外,后来才被人饲养在家中。

【故事】

中国的老祖先们,先学会了畜牧后,才开始播种耕作。

在尚未动的畜牧前,只能拿着木棒、网子到深山里捕捉野兽;当他们发现一时宰杀不完的野兽,可以关在栅栏内饲养后,大家便把捕捉来的野生动物关了起来,等到需要时,再捉来宰杀,这也就是畜牧的起源。

以前有着利爪的动物,像牛、马、羊……等,由于被人饲养而不能再随意乱跑,因此那些利爪便慢慢退化了。

人懂得利用畜牧来供应自己的食物后,又在偶然间,发现牛羊喜欢吃某种谷子,便撒了一些在栅栏四周,没想到,第二年这些谷子竟由一棵棵小幼苗,长成了结满谷子的植物,就这样,人类学会了耕种。

5.三字经《铁杵成针》的故事 篇五

故事典故: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学。有一次,他又逃学去玩,在河边看到一位老奶奶专心致志地磨一根铁棒。他奇怪地问这是干什么,老奶奶说要把铁棒磨成针。他不理解,这么大的铁棒要磨到什么时候?可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深受启发,从此发愤学习,终于成为天下最著名的诗人。

【拼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典故】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

【释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持之以恒

【反义词】半途而废

【同韵词】天下归心、一场欢喜忽悲辛、芒刺在身、难割难分、尺璧寸阴、司马昭之心、珠盘玉敦、意气相亲、贵古贱今、南面称尊、......

故事简述: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

李白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从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6.三字经里的故事:伯虎学画 篇六

“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这是《三字经》里面这六个字的精义。

在历史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来说明《三字经》这一观点。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唐寅唐伯虎,他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吴门四家”,是了不起的风流才子、大画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自小就有绘画的天才,天赋很好。他的绘画很早就小有名气,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那时的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是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觉得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于是,母亲就把这个道理跟唐伯虎讲了,让他去跟沈周学画。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是有名的大画家了,就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母亲给唐伯虎收拾好行李,让他去跟沈周学画。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去拜沈周为师学艺。到了沈周那里学了也就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觉得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所以习画就不太专心,想回家。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不用再学了。”做完了这桌饭菜,就把饭菜送到院子里一个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来没去过。

解说: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而唐伯虎的这次经历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哎呀,发现这个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样的房子!怎么怪呢?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从一扇门进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莺歌燕舞,另一道门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觉得好玩儿,心说: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原来家里有那么好玩儿的去处也不告诉我,今天满师了,他告诉我了,我先不吃饭了,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看那个姹紫嫣红,“咚”一下子撞一个包;往南门想去看莺歌燕舞的时候,“咚”又撞一个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头上起了仨包。他这才明白,原来三扇窗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唐伯虎一下明白,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水平差远了。这个时候沈周就进来了,说:“唐伯虎啊,吃完饭你就可以走了,别学了。”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您还是让我跟您再好好学几年吧。”从那往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后来有一天,沈周告诉他:你真可以走了,你已经学有所成,不必再跟着我。唐伯虎的性格也已经改了,就自己下厨,去做了一桌谢师宴,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后放到房间里,这些菜里面有鱼。江南嘛,鱼虾多。这时旁边跳过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个鱼。唐伯虎当然就要把这猫给赶走,不能让它吃。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跳,想逃出去,“啪”的一声,这猫撞一个包掉下来了;这猫爬起来又往南墙和西墙跑,那里各有一窗,“啪”,又都掉下来,猫也撞了仨包。唐伯虎忘了,自己在练习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连这猫也分不出来。

这个故事无非是要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唐寅学画故事典故】

明朝时候,在如今江苏省的苏州一带,有一个有名的画家叫唐寅。唐寅,又叫唐伯虎。

唐伯虎从小就爱画画。他们家在苏州街上开了一个酒店。他爸爸为了装饰门面,招揽生意,在酒店的墙上挂了一些名人画的画啦,写的诗啦。伯虎从小在酒店里帮忙,没事儿的时候,就照着葫芦画瓢地对着这些画临摹。

有一天,唐伯虎把临摹好的几幅山水画拿给一个名叫沈石田的画家看,请他指点指点。沈石田看了,说:

“不是我倚老卖老,实话对你说吧,你很有绘画的才能。可是要真正把山水画画好,光靠临摹可不行,得多游览一些名山大川。你眼下还缺着这一步呢,所以你画的这些画,说句不客气的话,只能说是有骨头没肉。”

唐伯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特意跑去太湖去游览。他到太湖一看,呀!真是山明水秀。宽阔的湖面,四周峰峦起伏,景色太迷人了。

唐伯虎每天天一亮,就坐着小船,到太湖四周的一些山边、湖湾、寺庙和一些石洞里去写生。没几天工夫,他就画了许多美丽的山水画。他把这些画带回苏州,拿给他的老师看。老师高兴地说:

“好极了!好极了!到底是多出门好啊!现在你画的画,比过去画的画有生气多了!”

打这以后,唐伯虎画画的名气一天比一天大,求他画画的人越来越多。

【唐寅简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7.语文学习的“三字经” 篇七

背,就是背诵。现代年轻人好像特别反对背诵,认为网络上什么都有,一搜不就搜到了吗?干吗还要去死记硬背呢?其实,要想学好语文,绝对不能少了背诵。朱自清先生是语言大师吧,他对吟诵、背诵有一段精辟的见解:“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文科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却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我不是说他们不应该读十部诗集,我是说他们若不能仔仔细细地读这些诗集,读了是和没读一样。”对于诗,背下来的,才是自己的;没背下来的,永远是别人的。这是多么精辟的见解!这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谨记!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都是讲的背诵的重要性。背诵是积累,背诵是语言存款,是文化存款。你儿时不存款,长大时如何有积蓄消费呢?再说了,12岁以前是人的记忆的黄金时期,儿时背诵的东西,就像刻在石头上一般,终身难忘。如果错过记忆的黄金时期,那可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读,就是阅读。古人说“开卷有益”,今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阅读的好处不必多说了。但现代社会是书籍泛滥的社会,那么多书,我们该读什么书呢?我个人的体会是,不读不入流的书,不读三流的书,要读就读一流的书、经典的书。因为人生有涯,而书无涯,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无限的书,显然是不可能的。所谓经典的书,就是经过半个世纪或一个世纪以上,被时间和广大读者共同认可推崇的书。经典的书已有定论,我不多说,但怎么读书,怎么读经典,却值得说一说。许多老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本是好心却倒了学生读书的胃口。什么是好词佳句?用在最合适、最恰当之处的词句才是好词佳句,当把它从语言环境中剥离之后就再也不是所谓的好词佳句了。因此,建议老师们不要再让学生做摘录好词佳句的事了。关于读书笔记,因为阅读分泛读和精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泛读,泛读讲究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乐趣,泛读是量的积累,因此不必写读书笔记。精读讲究读深、读透,精读时可写读书笔记。我建议语文老师们用人生几十年精读几本书,如《论语》《老子》《红楼梦》《唐诗三百首》《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的体悟是:精读一本经典,胜过泛读一百本流行书。

写,就是写作。可以是写日记,写随笔,写故事。周国平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我是语文老师》,他在文章中说,假如他是语文老师只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一件是让学生每天写日记。看来写日记是很好的语文训练方法,因为写日记随性: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叙事可抒情。写日记是综合性的语言训练,它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极有好处。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语言训练也要像练武唱曲一样,方能熟中生巧,下笔如神。

8.关于梦想的故事 篇八

要学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古筝时就许下的心愿。怀着对古筝的热爱,我走进了属于它的音乐殿堂。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几个月,我就遭遇了瓶颈。起初,老师让我弹一些清婉的小调,我还能驾驭,可后来开始学习一些激昂的曲子时,我就犯难了。猛烈狂放的曲调需要外放的情感,可是那时青春羞涩的我很放不开,不管怎么努力,“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恢宏到我手上也只剩下“枯藤老树昏鸦”的落魄。随着课业的增加,我一度动过放弃的念头。可当我再次走进琴房,右手裹上护甲,钢丝弦被左手深深浅浅地按下,那如泣如诉的乐声便驱走了我心中的一切杂念。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啊!所以,即使疲软的左手破了皮,我仍能专心致志、不知疲倦地弹奏,清脆悦耳的琴音钻进我耳朵,仿佛下起一场绵绵细雨,水汽雾岚都笼罩在我眼前。这种奇妙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每当这时,我总会觉得坚持梦想一定没有错,为了这琴音,一切都很值得。

在坚强意志的支撑下,在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下,我终于熬过了难关。在往后更加深入的学习中,我越来越感受到古筝的美妙。在我的手下,在弦与弦之间,在散发着清香的紫檀木上,音符跳跃吟唱,多么具有古典诗意啊!我最爱听老师讲乐曲的背景,琴音背后的文化如一座黑暗古教堂的穹顶壁画,被一支蜡烛缓缓照亮,在我眼前展现出令人目瞪口呆的美轮美奂。

现在学古筝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是为了考取等级,用证书来装点自己的简历,当诗意被功利化,我们再难体味出它的意境。而另一些坚守理想的伟大艺术家则让我肃然起敬,听着他们的故事,我感到自己的梦想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学琴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也不只是单纯地迎合个人喜好,更要为传承经典做出努力与贡献。

我坚信我会始终走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感谢我的梦想,它是我心中冉冉升起的太阳,让我的心变成一片温润的泥土,去迎合那些美好而坚韧的东西生长。

这一刻,山川含笑,草木温柔,我,始终胸怀梦想。

9.三字经故事 篇九

李泌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开元十六年(728),刚刚七岁的李泌就能为文赋诗,一次儒、道、释三教学者聚会,玄宗把他也召人宫中,而此时的李泌就以非凡的文学才能征服了与会的君臣。《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如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张说是当时一位才华横溢的名诗人,被时人称为“燕许大手笔”,他与李泌的这两首小诗都是即兴之作,相比之下,七岁李泌的作品在立意方面远远超过已经五十多岁的张说的作品。也难怪诗成后, “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赐束帛,敕其家曰:‘善视养之。”(《新唐书·李泌传》)其后,重臣张九龄、严挺之等对他都非常器重。七岁儿童即受到朝廷君臣的一致重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10.三字经小故事 篇十

1、《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2、《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着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3、《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11.关于小艾的狗屁故事 篇十一

每种动物都会放屁,为什么人们就单揪出“臭狗屁”,而不说臭猫屁、臭猪屁、臭鸟屁、臭兔屁、臭驴屁、臭羊屁什么的,实在不得而知,我也有点为狗鸣不平。不过说起来,小艾的狗屁故事还真不少,而且是那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少。

【屁不惊人死不休】

都说狗屁臭不可闻,大概因为狗是杂食动物的缘故。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对:人也是杂食动物嘛!再说杂食动物总不如纯肉食动物气味重吧,为啥就没人这么说猫呢?可能还是狗和人类关系更近一些,越不分彼此越口无遮拦,好吧,这样想想心理稍微平衡一点。既然已经万夫所指,小艾作为一条狗可没辱没这点名声。俗话说“响屁不臭,臭屁不响,连环屁又响又臭”,小艾也经常致力于这方面的实证工作,它的经验是:放响屁被嘲笑,放臭屁被嫌弃,连环屁可遇不可求。它认为,与其被嘲笑,不如被敬畏!于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它真的创下过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纪录:某天晚上,在家中聚满访客的大好时机,小艾使出浑身解数,用无与伦比的浓度与滞重感建起一道凝固的屁墙!与一般废气容易烟消云散的特质不同,那道屁墙坚定不移,牢不可摧,至少十分钟内接近它的人无一不被弹出两米开外!果然当时在场的人此后个个心有余悸,提起此事皆当奇“闻”而非笑谈。

【人争一口气 狗争一个屁】

小艾是一只有很多朋友的狗,大家都知道的,朋友一多,构成就比较复杂,有玩伴朋友,有酒肉朋友,有诤友,有损友……这里要讲到的是小艾的损友。话说京城媒体圈有一知名女记者,足智多趣,人高马大,最喜欢和小艾一起犯二,并以欺负小艾为乐。小艾和这位“大头姑姑”感情笃深,不但曾经有一阵两人,哦不对,一人一狗在我家同宿同眠,而且小艾还曾把一个和大头姑姑玩WII的朋友错当成它打架的对手而给了对方屁股一口。可是让小艾最无奈的就是大头姑姑仗着自己胳臂长,经常使出一招名为“小艾动不了”的撒手锏,像钉十字架一样把小艾的两条前腿抻平,按住它两只爪子,这时候小艾因为嘴巴够不着自己的手,再有力气也挣脱不了,空啃半天只好委屈地看着大头姑姑,听她判决自己又一次输了。我估摸着小艾一直思考如何才能扳回一局。后来有一天,她俩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了好多红薯片儿,我刚提醒大头不要给小艾太多零食以免不消化,转身就听见大头一声惨叫!进屋只见她朝天瘫倒,伸向空中的手颤抖着指着小艾告诉我:“它它它,刚才居然用后腿踩住我的头发让我动弹不得,然后正对我的脸放了一个臭屁……”欧耶,此局小艾赢。

【寻屁失足 斯文扫地】

某日清晨,卧于沙发边缘的小艾在睡梦中被自己一个响屁惊醒,遂扭头查找,不料肥躯失衡跌下沙发!摔得很难看的小艾内心还是要保持名媛“傲娇”的姿态,于是在僵住两秒钟后做出左顾右盼若无其事的神情,像是故意选择了这个角度欣赏一下屋内风景,然后又从容地跳回沙发重新躺下,用优雅的前爪遮住羞涩的双眼,继续大睡。

罗蒨

12.关于电视新闻故事化的相关研究 篇十二

一、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概念

所谓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主要是指通过场景设置、对话描述等故事化手法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 将新闻事件中的细节和情节进行充分的讲述, 将新闻事件的深刻意义与故事形式进行充分融合, 让人产生一种兴奋感, 吸引人的注意力。新闻故事化的表现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前期环节和后期处理环节, 甚至会对整个新闻媒体的编辑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电视新闻故事化最早出现于美国CBS的《60分钟》栏目, 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东方时空》栏目, 目前, 在央视以及很多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中仍旧得到大量的应用, 受到了电视观众的广泛好评。

二、电视新闻故事化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 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虽然电视新闻故事化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但是由于新闻资源的稀缺性, 对于很多新闻题材而言, 本身非常简单, 适合相对粗放、直白的新闻报道方式, 如果硬性地采取故事化的表现形式, 不仅会导致新闻节目时间的延长, 还容易导致简单问题的复杂化, 从而在整体上对新闻节目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二) 避免导致新闻的庸俗化

记者编辑在进行新闻的选材过程中, 要尽量选取具有趣味性并且适合通过故事形式进行展现的新闻题材。但是在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过程中, 要避免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和听觉而刻意、过分地对原新闻素材进行加工。例如, 有的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 使用了大量庸俗或不真实的画面和语言, 使得原先的新闻题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内涵。

(三) 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效果的保护

在电视新闻故事化出现之后, 观众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的视线一般都发生了转移, 因为很多观众和编辑都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上, 导致了很多原有新闻题材重要信息的缺失, 从而减弱了电视新闻应有的社会舆论效果。例如, 有的电视台有意夸大新闻故事化内容在整个新闻栏目中的比例, 使得很多情节性不强, 但对社会生活影响重大的事件淡出了电视观众的视线,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新闻的社会舆论职能。

(四) 切实保护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这也是新闻报道中应当坚持的首要原则, 否则新闻将失去应有的价值。而且有的新闻工作者片面追求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甚至不惜违背职业道德, 制造一些带有虚假性质的新闻故事, 在欺骗观众感情和精力的同时, 也破坏了新闻节目应有的价值和内涵。

三、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有效策略

(一) 合理制造悬念

悬念在电视新闻故事化中的制造和应用, 能够吸引电视观众的注意力, 激发观众寻找故事答案的欲望。同时, 随着新闻报道中故事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 将整个新闻节目实现了有效的起承转合。例如,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节目的一开始就充分利用了“悬念”, 有时一个节目的标题就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在涉及一些关键性的人物和事实时, 经常使用问题式的阐述形式, 如“这件事又是怎么发生的”、“这个人是谁?”等, 这不仅有效调动了受众观看节目的情绪, 也为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二) 对非语言符号的应用给予更高重视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 非语言符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关研究表明,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信息, 只有大约1/3来自于语言符号, 而将近2/3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的。在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报道过程中, 同样有很多内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通过非语言符号的形式进行宣传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巧妙、合理地制造冲突

在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报道过程中, 有时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而冲突的制造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例如, 在有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记者有时故意提问一些比较尖锐、刻薄的问题, 或者有意质疑对方, 这实际是在制造一种“冲突”, 可以对被采访者和观众的情感进行有效的激发。但是, 在冲突的制造过程中, 必须坚持巧妙、合理的原则, 确保被采访人的情绪稳定和积极合作。此外, 在制造冲突的过程中, 还要充分重视“情感”的作用, “情感”在新闻故事中的合理运用, 能够提高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感染力, 是决定电视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故事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模式,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我们在应用这一表现手法时, 必须坚持电视新闻故事化的理想、适度和合理化应用, 只针对合适的新闻题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运作, 避免新闻真实性和舆论效果的下降, 才能实现电视新闻故事化应有的价值, 取得良好的新闻报道效果。■

摘要: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表现手法, 既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观众需求不断变化的结果。本文在阐述和归纳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概念以及注意问题的基础上, 对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故事化,注意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任文, 刘冬春.浅析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以及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3)

[2]张兰.从《传奇故事》的成功看电视新闻的故事化[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9, (01)

13.三字经故事及释义 篇十三

夕孟母,则伶楚。子不学,断机楚。斗宴山,有义方。教五子,名惧扬。

这是一个小故事。里面说了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到知识,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编织东西来挣钱让孩子读书。但是,有一天,孩子说不再读书,母亲听了,马上把编织机拿剪刀把绳子都剪断了,说孩子不学习,自己那么辛苦也没用。孩子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学习。后来,母亲听邻居说:在宴斗山上有一位隐居的老学者。他才华出众,教孩子很有一套。曾经教了五个孩子,到最后个个都成了朝廷命官。只要把孩子送到去老学者那里教,将来必成大器。有时母亲把孩子送到了老学者那里,孩子真的一天天聪明起来,母亲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了。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名禹钧,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属于燕国,燕国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称他为窦燕山,就像诗圣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称为杜少陵一样。

窦燕山是五代后晋时的人,年轻的时候不学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两、昧心行事,虽然赚了钱,但直到三十岁还没有子嗣。有一天夜里,他死去的父亲给他托梦,说:“你心术不正、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不但无子而且无寿。你要赶快改过迁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还有可能挽回。”窦禹钧醒来以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决心改邪归正。从前之恶不敢再犯并且广行善事,在家里兴办义学、积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里又梦到他父亲对他说:“尔今阴功浩大,善名张注天曹,后有五子齐登科甲,尔寿至八十九岁”。他醒来以后,行善更为积极,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仪、俨、侃、尔、僖。

窦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照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耕女织,和睦孝顺,所以才有五子联科。其中大儿子做到礼部尚书,二儿子做到礼部侍郎,其余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说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于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恒。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即三国时期东吴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睡觉前用自己的身体给父母暖被窝,夏天睡觉前用一把小扇子给父母扇枕头。他对父母能尽孝道,是为人子者的好榜样。执是执持、不松手的意思,严持孝道,永不放弃,叫做“孝于亲,所当执”。

元代福建延平府的郭居敬,曾将历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编辑了一本书,就是《二十四孝》,“黄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是行悌道的例子,孔融让梨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孔融是孔老夫子第三十二世孙,鲁国人,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时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宽容好士,经常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焉”。

孔融四岁就知道长幼有序,吃梨的时候,自己年纪小就吃小的。所谓“三岁看老”,四岁的孩子谦逊之礼如此,方知其后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讲到“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道是五伦中的一伦,为悌道。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友爱,彼此气息相通,因为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同树木一样,同根连枝。悌道属于五常中的“礼”德,其原则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如果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亲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错特错了。不但有违兄弟之道,也有违孝道,因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这里说的是孔子勤学的故事。孔子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为,就把自己给毁了。孔子是圣人,也还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曾向七岁的项橐请教问题,给后人做了好榜样。

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

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

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孔子觉得项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

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教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是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孔子心中实在是敬佩这个七岁的孩子,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历史上确有孔子向项橐请教有关音乐问题的记述,“三难”则纯属传说故事。山东纪城碑廓镇东北八公里处有一山,名叫躲子山,传说项橐就是在此山避难时遇害的。

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盛传之后,各国诸侯都派人打探项橐的住处,以便为我所用。为避祸项橐就藏到山里,但被吴国、齐国的武士发现了。两国武士为争夺项橐打斗起来,吴人看劫持不成就将项橐刺死了,其时项橐年仅十二岁。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赵中令是宋朝的中书令(宰相)赵普,这段话讲的是赵普半部《伦语》治天下的故事。赵普与赵匡胤是小时候的同学兼朋友,他出身比较艰苦,少年时期没有好好读过书,以后跟随赵匡胤打天下。宋朝开国后,赵普历任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两朝的宰相,自称半部《论语》帮助赵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论语》帮助赵匡义治理天下。

赵普白天忙于处理国家政务夜晚则读《鲁论》,所谓“鲁论”就是鲁国通行的《论语》二十篇。据说每当遇到重大问题,赵普总是说:“明天再做决策。”晚上回家以后,他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本书仔细地读,第二天准能够提出一个很高明的见解。

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觉得赵普家里一定藏有什么秘籍宝典,于是买通他的家人打探这个秘密。有一天,家人趁他不在家把书拿出来一看,原来是《论语》。可是谁也不相信,怎么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论语》呢?赵匡胤得知此事,亲自到他家来探问,赵普就把那本《鲁论》拿了出来。赵匡胤说:“此为朕幼年所习,如今卿家还在读吗”?赵普回答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尽在其中”。宋太宗继位以后仍然想用赵普为宰相,有人说赵普的坏话,说他只能读《论语》。太宗如实以告,赵普说:“臣实不知书,只能读《论语》。我辅助太祖定天下只用了半部《论语》,尚有半部可以辅助陛下致太平”。故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句美谈。

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西汉时候有个人叫路温舒,字长君,山西潞州人,小时候给人放羊,家贫没有钱买书。中国在汉以前,非世家没有藏书,非自己下功夫抄录,就无书传学。那时候还没有纸张,非绢帛皮简无以为书,所以家贫就自然没有书可读了。

路温舒放羊时经常路过一片池塘,他注意到池塘边上长的蒲草很茂盛,就背回家一大捆,截成与竹简一样尺寸,并将其编联在一起,然后借来《尚书》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有了蒲编书,他就一边放羊一边读书。因为他精通汉书、熟悉法律,以后做了狱吏,最后官至临淮太守,成为西汉著名的法律专家。

“削竹简”的是西汉的公孙弘。他出身贫贱,二十多岁时曾经当过县监狱的小官,后因过错被免了职。公孙弘本来就不甘心平庸,因为家境贫寒只好替别人放猪。他五十多岁的时候,经常跑到竹林里把竹子削成竹简,把借来的《春秋》和各家的注解,抄在竹简上面。汉武帝时期,公孙弘官至左内史、丞相,封为平津侯。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

孙敬凭借其独特的“头悬梁”的苦读精神,终能通今博古、满腹经纶,成为晋时知名的大儒。后人对孙敬的苦读精神极为敬仰,并将此与战国时苏秦“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的故事并谈,用以教育孩童。

战国时候的洛阳人苏秦,游说秦惠王,上书十次而游说不成。黑貂皮衣穿破了,百斤黄金用光了,回到家里“妻不下饪,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家里人都不理睬他。苏秦下了狠心,日夜苦读姜太公的《阴符经》,研究其中的奇谋策略。至更深夜半,头迷眼闭,但一想到自己所受的奇耻大辱,就拿一把锥子自刺其股,在大腿上扎一下,醒了以后再读。如此苦读,一年以后出山,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完成了合纵大计,自己也腰挂六国相印,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囊荧”的典故说的是晋朝的车胤,“映雪”讲的是晋朝人孙康的故事。他们虽然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却能立志苦读,没有因为读书的条件差就停止学习。唐朝李渤有诗说:“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说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国藩也说过:“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吾于书箱及文房器具,但求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异也”。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作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境就一贫如洗了。车胤立志苦读,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因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

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昏黄的油灯要亮得多!

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相,封德阳县侯。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如负薪”的典故,说的是汉武帝时代官拜会稽郡太守朱买臣的故事。《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朱买臣未仕前,住在苏州城西穹窿山麓,因家贫又好读书,不得不靠卖薪度日。每次卖柴,他都是且行且诵古书,怡然自得。妻子崔氏见了觉得很丢人,跟他闹离婚。朱买臣劝说妻子:“我年五十当富贵,现己逾四十,俟吾富贵,当报汝功”。崔氏再也熬不下去了,就改嫁他人而去。

其后,经同乡严助推荐,朱买臣为汉武帝“说春秋,言楚词”。武帝大悦,封朱买臣为中大夫、文学侍从。朱买臣曾为武帝征伐东越出谋划策,后官至会稽太守。

朱买臣至会稽任太守时,“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就停车带回太守府中,供他们食宿。其妻十分差愧,自缢而死。元代有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的杂剧,讲的就是朱买臣的故事。

今天,苏州穹窿山东铜岭下有一块高大的盘石,相传为朱买臣昔时的读书处,又称“读书台”。山上的拈花寺,相传为朱买臣故居的遗址。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朱买臣因弹劾御史大夫张汤不实,武帝怒而将其处死。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北宋时期,四川有一个名叫苏序的人,从小不爱读书,晚年却读起书来,还写了不少诗。苏序有三子,依序是苏澹、苏涣、苏洵。苏澹和苏涣都以文学举进士,苏涣更是进士及第。衰落的苏氏家族开始中兴,并为五代以来的眉州贡举破了天荒,读书风气为之一变。后来眉州出了学者千余人,苏氏一家确实起了示范作用。两个哥哥高中进士,对苏洵来说应该是一个有力的鞭策,但苏洵还是游荡四方,不用功读书。十八岁上苏洵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十九岁结婚以后干脆就不再读书了。

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理事承程文应之女,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颇有文化修养。她对苏洵的所作所为,非常忧心,常常为此闷闷不乐,担心她的夫君会从此断送了前程。苏洵也察觉到妻子的忧虑,开始悔其少时不学之过。二十七岁的时候,他终于幡然悔悟,终日端坐,奋发力学,不再出游。苏洵在二十九岁时再度赴京考进士,尽管他为人聪慧,辩智过人,但因其所学与科举考试要求的章句、名数、声律之学不合,结果还是没有考上。三十七岁时,宋仁宗举办特考,他再度赴试还是没有考上。就在此时,他在异乡接到父亲苏序的死讯,急急赶回家中奔丧,心中非常难过。

常人受到这样的剌激,通常都会放弃读书。但是苏洵却由此领悟到,人不应该为了考试而读书,故此绝意功名不再走此科举之路,开始为自己而读书了。苏洵毅然烧掉过去为考试而做的几百篇文章,重新阅读古书。他忽然发现不为考试而读书,书中的精华反而尽赴眼底,真正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了。

苏洵如此用功八年,前五年养精蓄锐,不写一文。五年之后,方才动笔将心中的所积所感一吐为快。他的文章文风古朴、文理深邃、文意幽远,得到欧阳修等文坛领袖的赏识。嘉佑元年,苏洵亲自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赴试,一举成功,双双及第。两个儿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父亲纯朴的文风。苏洵与苏轼、苏辙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三曹”以后的“三苏”,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可惜苏洵年寿不永,死时仅五十八岁。

苏洵的大儿子就是苏轼、苏东坡,号老泉山人。“苏老泉”实际上说的是苏东坡,后人张冠李戴以讹传讹,把称谓搞错了。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像五代时期的梁灏都八十二岁了,殿试的时候对答如流,在众多的士子里面夺魁做了状元。

北宋年间有个文人叫梁灏,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罢休。结果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受尽别人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一步”。梁灏从后晋天福三年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状元。为此,他曾写过一首自嘲诗:

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

饶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三字经的故事有哪些

2.三字经的故事

3.三字经动画故事

4.三字经注解故事

5.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

6.正版三字经的小故事

7.三字经的10个故事

8.关于三字经里的故事

9.三字经中的成语故事

14.三字经故事三十七 篇十四

【原文】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好三国 迄两晋

【注释】

光武:光武帝刘秀。

东汉:刘秀以洛为国都所建立的朝代。

献:献帝,为汉朝最后的一位帝王。

鼎:代表统有天下或国家。

三国:意指魏、蜀、吴。

两晋:合称东晋与西晋。

【语译】

忠勇睿智的光五皇帝诸杀了荒H无道的`王莽,建立东汉基业,期间历经四百年,终因外戚、臣官作乱,而在献帝时灭亡。

继之而起的是魏、蜀、吴三国互争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如此纷扰不定,直到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篡夺王位,建立晋国,天下才再度统一,而晋国又分东晋西晋,

【故事】

三国时代名将如云,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公和张飞,以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了。

在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为了扩展自己的领土,常常你争我夺,因此战争频繁,当时军力最弱的蜀国,虽然拥有许多猛将,但是独缺一位谋臣替他策划。

他从谋士徐庶和司马徽那里,得知诸葛亮是一位精于谋略的人才,便决定亲自去请他来共谋国事刘备第一次亲临诸葛亮的住处——卧龙岗时,不巧诸葛亮正出门在外,刘备只好无功而返。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回来了,刘备二人度驾临卧龙岗,不巧这次刘备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但是他并不灰心,过了几天,他进行了第三次造访。

这一天,当刘备到达时,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便在岗外静候,等诸葛亮醒来,刘备向他说明来意,并诚心地请他出山为蜀国效力,早已不管世事的诸葛亮,对刘备的诚意十分感动,便同意了。

15.关于三字经的故事 篇十五

随着国内外“读经”活动的日趋升温,全国各地以复兴国学为宗旨的蒙学馆纷纷开展起来了。2002年,北京市建立第一家国学启蒙馆安定门蒙学馆,至今先后出现了北京的一耽学堂、厚望斋国学启蒙馆,上海的孟母堂、养正学堂,江苏的菊斋私塾,南昌的博文国学启蒙馆,九江的晓波国学启蒙馆,郑州的先锋国学启蒙馆,等等。在这些民间国学启蒙教育机构中,在儿童初学阶段均采用了《三字经》一书作为阅读材料。另外,国学启蒙教育也开始进入了幼儿园和小学课堂,如山东东湖小学、莱西市的中小学等也在校园内开展了国学启蒙教育,在国学启蒙教育的入门阶段的教学中,也都采用了《三字经》作教材,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河北的退休老人彭飞先生成立了文昌祠义塾免费教读《三字经》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教授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书中的故事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加友善更加礼貌,使家庭和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彭飞老先生还在2003年暑期《三字经》学习开班讲话中说: “《三字经》是最好的启蒙教材。”“它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是仁义忠孝,做人常理,重视知识,鼓励求学。真正是正心育德的好教材。《三字经》还是中国历史纲目和经典大全,儿童记住这些,对以后的学习,无论是中学大学,都大有用处。而且《三字经》顺口押韵,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儿童诵读。”“我给孩子们开《三字经》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真正是帮助家长们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就非常强调朗读背诵,他认为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三字经》考虑到了儿童的这种学习心理特点的,三字一句,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文字浅显而又押韵的语句类似于歌谣,适合儿童诵读,容易使儿童产生朗读背诵的兴趣,所以成了流传久远的经典。我们今天在探索识字教学的道路上,也应当集中力量致力于识字教材的编写。《三字经》中的内容并非空洞说教,其每一个部分都是与当时生活密切相关的,儿童读后能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兴趣就能够保持。这也是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三字经》的韵语教学形式,对当今识字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如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小学姜兆臣校长经过十几年的实验与探索,创造总结出的韵语识字教学,就是近几年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相关教育专家评价其是“重素质、轻负担、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遵循了汉字、汉语的规律,遵循了儿童学习汉字、汉语的规律,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发展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三字经》在流传使用过程中,对明清蒙学识字教材的编写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如郑州大学郭宝华教授于2000年编写的《字经》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全书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内容按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50个门类有序编排,通篇没有一个重复的字。共1000句4000字,其中包括3500个常用字和经作者精心挑选的500个不太常用的字,给儿童汉字识读带来了极大便利。另外,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三套识字教材( 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 中,人教版对古代韵语形式的借鉴是最明显的,在识字部分就采用了读古诗识字的方法。人教版教材还有一部分识字内容直接采用了《三字经》的编写形式: 三个一句,每句最后一个字押韵,内容体现现代生活,我们称之为新三字经。如一年级下册在教学“懂、貌、父、母、教、认、错、事、改、愿、碗、筷、扫、夸”等字时,采用的文本是: “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要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这也是借鉴《三字经》编写方法的经典范例。

16.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篇十六

扬用自己的勇气打破了沉默,然而之前她也曾犹豫过,因为要指证日本人的战争罪行,就要把自己的惨痛经历公布于众,这也意味着会打破原本的平静生活。已定居澳大利亚多年的她只是一名普通人,在当地学校任教很长时间,深受学生尊敬,除了已故的丈夫外,连两个女儿都不知道这段悲惨的遭遇。她不知道家人会不会接受这个事实,世人会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她。最终,正义战胜了情感,扬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在了日记本上交给两个女儿,并告知她们自己要去东京作证。扬是幸运的,她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朋友的理解。

“宽恕比复仇更需要勇气。”扬就是这样一位具备十足勇气的人。在1992年第一次作证时,一开始扬就向所有日本人民声明:我并不是带着愤怒和仇恨来这里作证的,而是带着宽恕的态度来的。扬认为,这种态度才是触动日本人民内心的正确方式。扬没有忘记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罪行,但是一味的仇恨只会加深与日本人民之间的隔阂。她没有要求血债血偿,而是要日本军国主义者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同时,扬没有把日本侵略者和普通的日本民众等同起来。她至今也没有忘记在“七海屋”(慰安所)帮助她免受日本军官蹂躏的善良日本人——洋次,虽然这种帮助只持续了短短的几晚。

扬是充满勇气的“斗士”。很多慰安妇的痛苦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而是继续无情地影响地着她们后来的人生。很多女性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身体残疾,无法生育;世俗的偏见更是迫使许多受害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因被日本人玷污而变得肮脏,早已失去了享受婚姻生活的资格。扬在叙述中,使用的是“原‘慰安妇’”,因为她认为这个称呼不应该伴随她们一生。扬清楚地认识到,强奸决不能再被视为战争的必然产物。因此,她作为日本法西斯暴行的受害者,奔走于日本、美国、欧洲等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日本战争罪行,为维护战争中受害妇女的权益呐喊。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面对日本右翼势力仍在极力否认对“慰安妇”犯下的罪行,《沉默50年》一书就是最有力的回应和声讨。

17.关于三字经的故事 篇十七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父亲,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 父亲心疼地说:“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父亲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人们想,这样孝敬父亲的人,一定很爱自己的国家。黄香果然没让大家失望,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在黄香的领导下,家乡的日子越过越好。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就是出自这个故事。

闵子骞谏父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引申: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窦燕山的教子传说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早年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向他家借粮食时,他小斗出,大斗进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

他后来怎么成了大善人呢?传说他到30岁还没有子女,大家私下说这是老天在惩罚他,窦燕山为此很着急。一天晚上,他梦到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一天,窦燕山在客店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便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聘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自那以后,窦燕山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受到人们的称赞。后来,他的妻子生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的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了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串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人们称之为“窦氏五龙”。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貌岸然的侍郎曾赋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孔子勤学

孔子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为,就把自己给毁了。孔子是圣人,也还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曾向七岁的项橐请教问题,给后人做了好榜样。

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

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

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

孔子觉得项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教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是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孔子心中实在是敬佩这个七岁的孩子,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三字经故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注: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多,只是由于后来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习性才会千差万别。

故事: 曹操之子

三国时期的英雄曹操,平生最宠爱四个儿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曹操自己“外定武功,内修文学”,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改革文章的祖师,开创一代“建安风骨”。曹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继承父业。他曾不无调侃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就是孙坚的儿子孙权。孙权十八岁继承父兄的基业,雄踞江南,称帝一方。曹操赞许孙权,明白不过地表达了他对子孙辈建功立业的期望。

其实,经历时代风云的冲洗,在文武双全的曹操的调教下,他自己的儿子并不比孙坚的差。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个个有过人之处,意气飞扬而性情各异。

曹植有力扶社稷的理想,性情温柔敦厚。他喜诗书,富才气。少年时落笔成章,应答敏捷,深得曹操宠信。他的《三良》诗云:“公明不可谓,忠义我所安”。是说人生不可觊觎非分,功名自有天定,应该以忠义自勉。代表作有《白马篇》《洛神赋》,在建安文学中负有盛名。他的文采和卓识很受世人赞赏。两百年后,南朝大诗人谢灵运评论说:天下诗才共一石,曹子建一人独占八斗,他谢灵运占一斗半,其余半斗天下人共分之。

而曹丕却与曹植习性有异。曹丕的文才也不错,创作和理论都有成就,所著《典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但比起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却差了一大截。不过他更喜欢舞刀弄枪,尤精剑术,武术史上也留下名声。他的占有欲是出了名的。他击败袁绍,攻进邺城,首先就去霸占袁熙的老婆甄氏;叔父曹洪性喜敛财且悭吝成性,曹丕却见了眼红,偏要在铁公鸡身上拔毛,老是上门去“借钱”,借不到钱就专门找曹洪的岔子。

与这两个嫡亲兄弟都不同的曹彰,人称“黄须儿”,乃赫赫一员猛将,武功万夫莫当。他可以左右开弓,在百步之外射中一根头发丝;他能手格猛兽,用手臂缠住老虎尾巴,老虎竟然不敢动;他还能把一头小象按在地上……听起来简直像是神话。曹操每次临阵都很记挂着个儿子,看到手下诸将都不是马超的对手,他便感慨道:可惜我的虎儿不在这里,要不然也不至于叫你这马儿如此猖狂!小儿子曹冲是个有名的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今天的孩子们几乎无不知晓……曹操的几个儿子性情各异,自然是时势造就的。他们个个都有过人之处,所以让曹操在立嗣问题上迟疑不决。曹操开始时也曾有匡助汉室做忠臣的理想,所以他偏爱与他一样有力扶社稷理想的曹植;但毕竟处于弱肉强食的三国乱世,文武全才且很有心计的曹丕就被选定为曹魏帝业的继承人了。至于后来曹氏兄弟相煎窝里斗乃至因此而葬送帝业,想必是曹操所始料不及的。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注: 如果不进行教育,原来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教育好一个人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如一。

故事: 唐寅学画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但禀性疏朗,放逸不羁,少年时恃才傲物。他最终能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画家齐名成为:“明四家”,全仗母亲的教育和名师沈周的指导。

少年唐寅的画画得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慢慢骄傲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对唐寅说:“孩子,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

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欢欢喜喜上路拜师去了。

转眼就是一年。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我自己已成名手,该出师回家看望母亲了。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

饭菜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紧锁着,谁也不让进去。唐寅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只见有四个门,却没有一扇窗子。他好奇地顺着门格子向外望去,见门外花红柳绿,山鸟飞翔,仿佛那山涧流水声都能听到。他想:这么好的风景,师傅平时不让我进来,大概是怕徒弟从这里出去游山逛水,无心学画了。他正看得发呆,听到师傅说话了:“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你想到后花园痛痛快快地玩玩吗?”小唐寅顾不上满桌的饭菜,站起来就去开门,也许是走得急了,让门格子碰了一下;他便去开另一个门,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再去开第三个门,这回碰得更厉害了。原来这三个“门”都是沈周画在壁上的!唐寅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他转身扑通一声,双膝跪在师傅面前,说:“师傅,我不想回家了,让我再跟您学三年吧!”

从此以后,小唐寅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画,再也不提出师回家的事了。

三年转眼过去了,冬日将尽。唐寅为感谢师傅的教育,亲自动手烧菜,宴请师傅。当他把烧好的鱼端上桌时,一只大狸猫从门外呼呼地跑进来,跳上桌子就想吃。唐寅急了,骂道:“大胆畜牲,师傅还没品尝,哪里轮得到你呀!”“啪”的就是一掌,那大狸猫“呼”的一声就往窗上跳,跳了一个窗户又一个窗户,就是跳不出去,最后“呜呜”地叫着从门口逃出去了。原来,那窗户是唐寅画在墙上的。

师傅见了这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唐寅呀,你已经四年没有见到你娘的面了,要过年了,快回去了吧……”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译文: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儿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选择邻居而搬家。孟轲逃学,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的线,以此教育儿子好好学习。

故事: 孟子随母三迁而学

孟子并不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只知道嬉戏玩耍,不喜欢读书,后来由于母亲的教育、诱导,才养成了勤学的习惯。

起初,孟家住在一块墓地附近。孟子看葬仪看得多了,就模仿起来,玩耍时常与小朋友学做丧事、筑坟墓。孟母想:这不是我孩子可以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搬到市镇上去住。可是邻居是一个屠夫,整天杀猪宰羊,孟子耳濡目染,也学起做买卖来了。孟母想:这也不是我的孩子可以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又搬到一所学校旁边住了下来。孟子接触的是读书人,于是也读起书来,连嬉戏时学的也是进退揖让儒者之礼。孟母见了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孩子可以住的地方。” 定居以后,孟子上了学。有一次他逃学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的线,对孟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始终不渝,日积月累,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如果学业半途而废,就像织布把线割断一样。” 孟子听后深受感触,从此日夜勤学,终于成为一个儒学大家。

上一篇:门面房转让合同范本下一篇:BAIDU美术优质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