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范文

2024-10-25

案例分析 范文(精选10篇)

1.案例分析 范文 篇一

创业案例分析

2007年06月18日 星期一 16:48

案例一:“不安分者”眼中的商机

高中毕业后干起家电维修的小胡和小姜,每天都以修收录机、电视机为生,但前者是一个经营上的“不安分者”,后者则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不久前,小胡又突发奇想,寻找到新的商机:他发现当地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后,将来就有可能使用洗衣机,有洗衣机便会有维修洗衣机的业务。于是,他买回本地市场上常见品牌的洗衣机供周围的人使用,目的之一是让人们尝尝洗衣机的甜头,目的之二是学习洗衣机的结构,保养和维修。果不其然,一年后,一台台洗衣机进入农村,维修业务几乎全被小胡包揽了,而小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一次扩大维修范围的机会一般人总是等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

一般人总是等机会从天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殊不知,人们遇到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总是不断提供新的商机。优秀创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善于从他人的问题中发现机会,主动把握机会。对照一下你自己,又作何感想? 案例二:许小姐能做老板吗?

许小姐一门心思想做老板。经过7年的努力工作和省吃俭用积蓄了一笔资金,其中10万元做了注册资金,5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过去的工作中,她总是分内分外的事全都抢着干,从不计报酬。尤其是经营方面的事,她更是竖着耳朵听,目的就是为了多学点本事,为自己开公司做准备。另外,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一个好的项目。她选择了一个当时的朝阳项目——房地产租赁咨询。

在办齐所有手续后,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最初的3个月几乎没有生意,直到第6个月才稍有收入,可生意很不稳定,半年来,她赔了3万元。她开始动摇了,觉得自己是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她认为做生童不应该是赌博,肯定是哪儿弄错了。她不想再这样干下去了,她认为不能等到这15万元都赔光的时候才行动。她要去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第7个月她关掉了公司。

导致许小姐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创业计划.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很低,不考虑成熟,一厢情愿,自然危机重重。要想创业成功,还要学会怎样避免“打水漂”。仔细分析许小姐的案例,你会终生受益!案例三:不懂政策,怎能吃“螃蟹”

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吴,是第一位从市工商局副局长手中接过“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的小老板。但是,就在他迈出第一步时,他几乎对国家大幅度放宽私营企业投资条件,降低投资门槛等等鼓励政策一无所知,这无疑对跃跃欲试的小吴来说,预示着一系列的创业风险。

充分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是对每一个创业者必不可少的要求。不懂规则,怎能行动,盲目出击,又那里有希望!案例四:小王创业记

某校机械专业毕业的小王。毕业后盲目创业,学着别人倒菜、倒水果、倒服装,几经波折,没有一件事干成功,正当小王垂头丧气时,恰好社区组织个体经营者进行自我创业资源分析。经过分析,小王发现自己最大的长处还是所学的专业。在这之后,小王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他感到一下子有了广阔的空间。

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付出艰辛和努力外,还需要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小王的专业是机械,修理汽车是他的专长,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后,小王及时调整方向,最终获得了成功。案例五:没钱也可以开店

张大勇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头脑灵活,善于社交,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他既酷爱电脑又做着电脑的生意,兜里也有一些积蓄,而且身边又结识了众多的电脑爱好者们。由于当今的网络已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张大勇就瞄准了一个挣钱的机会——开一家网吧。但是,自己积蓄的钱又不够。经过仔细分析和市场调研后,在一个交通便利又比较热闹的地段,张大勇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网吧。一年后,张大勇不仅收回了本钱,自己又开了一家分店。

张大勇的成功归功于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借助于和朋友合作,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壮大了个人的实力,将自己的优势,有效地与外部条件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永远要面对的困难,就是资源的匮乏,但是,成功的创业者总是能够利用自己仅有的资源,巧妙地与其他资源整合,张大勇不仅有“勇”,还有“谋”——资源整合的意识。案例六:“敢”创业比“能”创业更重要

小张曾患有小儿麻痹症,技校毕业后,家人都担心她今后的路该如何走?经过深思熟虑.要强的小张决定自己当老板。她发现学校到现在还没有打字复印设备,而附近也只有一家打字复印社,于是就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打字复印社。

身患残疾的小张,选择了自己创业这条路,将自己的劳动贡献给社会,既给许多人带来了方便,也给自己带来了富足和快乐。

残疾的小张依然能够创业成功,令人深思!看来在许多情况下,不是你是否能够创业,而是你是否敢于创业,这也是创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

案例七:与其追随潮流,不如另辟蹊径

19世纪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黄金,出现了淘金热。有一位17岁的少年来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队伍,可看到金子没那么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蛮,他很害怕。这时,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热的天气下干活口渴难熬,就挖了一条沟,将远处的河水引来,经过三次过滤变成清水,然后卖给淘金人喝。金子不一定能淘到,而且有一定危险,卖水却十分保险。他很快就赚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乡办起了罐头厂。这人就是后来被称为美国食品大王的亚尔默。

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能不断产生创意,发现新的需求。不仅要看到市场需求什么,还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案例八:市场就是“钱”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到银行借贷创业资金,但他说不清产品的市场在哪里,也未曾接触任何可能的潜在客户。这位科学家认为做市场调查并不必要,只要产品功能优异,顾客自然就会上门。结果,尽管他有高明的创意和高科技产品,银行还是没有贷款给他。

孤芳自赏,是许多创业者的通病;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是创业者的最大缺陷。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从市场的需求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成果和创意,如果不能客观地论证自己将遇到的风险因素,想到的只是成功,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市场的“惩罚”!如果你想创业,首先就要记住:想到的和遇到的一定会有距离!小知识一:

你知道吗?——创业可以使你获得哪些好处

——主宰自己。它会给你一种完全控制自己命运的感觉,这十分令人兴奋。

——成熟感。获得远远大于金钱收入的个人满足感,它给了你自信心,让你更沉着,并比以前更善于面对风险。

——使命感。你有一种使命感,会充分支配自己的时间,这通常意味着没日没夜的加班,但一想到这样做都是为了你自己,你就不会感到痛苦。

——一切听你的。不必再被办公室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这会让你感到自由。

——成就感。你的成就感会比你的购买力与物质财富的拥有远远大得多。因出色的工作而赢得尊重、威望和利润,感受创造以及为社区和国家做贡献的乐趣。这是十分快乐的事情!小知识二:

你知道吗?——典型的企业家是什么样的人

——有理念。他们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这些理念对说服那些可能提供资助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有主意。他们总有新的主意,高度热情,充满活力,并有无限的好奇心。

——有亲和力。事务繁多但勤奋工作,成功的小企业创立者常将家人也拉来,支持自己。

——有前瞻意识。要使自己的企业先人一步,或在变动的时代能够生存下去,就必须能够看到并把握机遇,必须能看到诸如整个行业的情况这样一些大的方面,又要能够洞察细微之处。

——自律。企业主要有很强的自律性,使他们及他们的企业不脱离计划的轨道。

——自信。企业家很少是天才。但他们往往多才多艺,并愿意涉足能使其事业成功的一切事情。他们会制造产品、能推销、懂财务,但首先他们拥有自信,这让他们能克服重重困难。

——有创新的能力。本质上讲,企业家都是创新者,他们或是发现未知,或是以新方式做事,是这种创新能力使他们发现别人没看到的机会。小知识三:

你知道吗?——典型的企业家还有哪些特性

——灵活性。个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帮助企业转移工作重心。也就是说,你必须准备在必要时对企业的任何一部分采取措施,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改变。

——处理压力。处理好压力,保持健康,做到运用。自如,对企业很有帮助。

——注重细节。最细微的事情可能会事关小企业的成败。失去一位顾客可能会损害企业。

——积极态度。生意刚刚开始的时候,最重要而最难做到的大概就是积极的态度。这个时候,你需要赢得客户、供货商的信任,开始时可能会碰不少钉子,你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坚信对自己和企业的信念,坚持不懈。

——制定高目标。你需要制定高目标,并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这些目标,你周围的人会觉察出你是一个成功者,这对雇员有积极影响。小知识四:

你知道吗?——从哪里发现创业机会 机会在哪儿?机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1.变化就是机会。环境的变化,会给各行各业带来良机,人们透过这些变化,就会发现新的前景。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科技进步;通信革新;政府放松管制;信息化;价值观与生活形态变化;人口结构变化。这些变化充满机会。

2.从“低科技”中把握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高科技产品是时下热门的课题,但是,机会并不只属于“高科技领域”。在运输、金融、保健、饮食、流通这些所谓的“低科技领域”也有机会。注意这些机会,不要放过。

3.顾客的需要就是机会。实际上每个人的需求都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时常关注某些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就会从中发现某些机会。寻找这种机会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把顾客分类,如政府职员、菜农、大学讲师、杂志编辑、小学生、单身女性、退休职工等,认真研究各类人员的需求特点,就会发现机会。

4.关注“负面”就会找到机会。所谓追求“负面”,就是着眼于那些大家“苦恼的事”和“困扰的事”。因为是苦恼,是困扰,人们总是迫切希望解决。如果能提供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找到了机会。例如,双职工家庭,没有时间照顾小孩,于是有了家庭托儿所;没有时间买菜,就产生了送菜公司。这些都是从“负面”寻找机会的例子

2.案例分析 范文 篇二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 越来越受到中国学习者的重视。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日新月异, 人们将大量的目光放在了英语口语的提高上, 然而英语写作方面的问题亦不可忽视。写作作为被动输出式技能, 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弱项, 许多写作错误长期得不到根除, 导致错误固化。作者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亦经历了写作错误固化的困扰与瓶颈。这一现象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被称作中介语石化, 近年来引起了英语教学领域的广泛兴趣。

2 理论依据

拉里塞林格Larry Selinker (1972) 定义中介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 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SavilleTroike (2008) 指出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可变性及目的语简化性。Selinker把中介语石化归纳为五个关键过程, 具体为母语负迁移、不当的培训、不佳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以及目的语泛化。

中介语石化现象还有很多其他原因。Lenneberg (1967) 指出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左右脑进行功能分工, 左脑的语言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此后大脑因缺乏可塑性, 会导致语言石化。文化迁移理论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 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在积极的认知反馈与积极的情感反馈下, 中介语石化最容易产生, 而消极的认知反馈与积极的情感反馈则会促使学习者不断完善中介语体系, 防止石化。

【案例分析】错误分析理论

该案例分析的研究背景为纽约大学美语研究中心的高级读写课堂。该课程的学生群体是母语为非英语的高级英语学习者 (每位学生都会参加该美语研究中心的相关考试, 从而确定参加什么课程) 。该案例分析选取其中三名学生 (包括作者自己) 为研究对象, 三人均来自中国, 赴美攻读Tesol (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 硕士。作者通过半结构性访谈搜集到三位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及其对中介语石化的主观认识。该案例研究的客观数据来源为研究对象在为期14周的读写课堂完成的5 篇独立写作, 包括logical divisio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argumentative essay, cause and effect essay and summary analysis. 作者总共搜集到15篇文章, 按照错误类型分类整理, 计算出反复出现的错误的频率及其占总错误数的百分比。通过归类分析, 作者总共找到290处错误, 分为冠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介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用词不当;名词单复数误用及词性误用。如下表所示。

其中, 研究对象1 的错误总数为82 处, 表现为:冠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34处, 介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18处, 用词不当13处, 名词单复数误用9处, 词性误用8处。研究对象2的错误总数为94处, 表现为:冠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38处、介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15 处, 用词不当16 处, 名词单复数误用13 处, 词性误用12 处。研究对象3 的错误总数为114 处, 表现为:冠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49处, 介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27处, 用词不当12处, 名词单复数误用13处, 词性误用13处。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冠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是写作错误石化中最严重的问题。其中定冠词“the”的误用与省略最为突出。介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为第二大问题。其次为用词不当问题。名词单复数误用及词性误用所占错误比率相对较小, 但仍旧反复出现, 难以根除。在此研究中, 我们可以推测用词不当属于此类。学习者不了解个别目的语相近词语的区别而误用导致错误。系统错误指由于学习者不完善的目的语知识所造成的错误, 比如冠词及介词的省略、泛用及错用就属于此类。尽管这三位研究对象为高级英语学习者, 但他们仍然没有达到母语为英语者的水平, 对虚词的掌握不完善造成此类错误。后系统错误指由于学习者的疏忽与粗心造成的错误, 比如名词单复数误用和词性误用就属于此类。如果学习者上心, 便可以避免。

3 成因分析

3.1 与学习者相关的因素

3.1.1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态度与动机

Corder (1971) 指出, “当二语习得者的中介语构成足够他与该语言母语的使用者进行无障碍交流时, 他进一步完善中介语体系的动机就会减弱, 甚至消失。上述案例中的5类错误均符合此种情况, 这些错误并不影响作者的表达, 读者通过实词和语境仍然可以读懂他们的文章, 因此大大减弱了作者修改这些错误的动机。

Garder把动机分为两类, 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融合性动机学习者希望融入目的语文化, 精神上喜欢目的语, 学习对于他们是一种享受。工具性动机学习者把目的语学习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比如通过考试, 做生意等。一旦目的达成, 学习动机往往就会终止。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融合性动机应得到推广与重视。

3.1.2 学习者消极的学习策略

3.1.2.1 语际负迁移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 因此两种语言在语法、句法和语言成分上有很多不同。比如, 汉语中没有冠词, 因此, 中国学习者经常会在冠词的使用上犯错误。再比如汉语名词没有单复数, 也造成一些石化问题的出现。

3.1.2.2 目的语泛化

目的语泛化又叫语内迁移, 错误的来源是目的语规则的误用。当二语习得者没有完全掌握一门目的语时, 往往会泛化目的语规则。比如, 中国学习者在初学英语名词单复数时, 会泛化复数加S的规则, 出现mans, chickens等类似的错误。

3.2 非学习者因素

3.2.1 缺乏目的语输入

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促进语言学习, 理论上存在两种语言学习环境, 一种是正式的语言授课模式, 比如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学习英语, 另一种是在目的语环境中通过与当地人交流来习得语言。后一种自然环境显然有利于语言习得者中介语的建立与发展, 而前一种环境相对被动, 缺乏自然性与趣味性。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主要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前一种,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言输入缺少原汁原味, 间接促发石化现象。

3.2.2 教师的无效反馈

在中国, 英语写作的批改与校对常是令英语教师头痛的事情。通常教师只对学生英语写作的整体内容与结构给予综合评判, 而避免对每一类错误进行细致批改, 因此老师的无效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中介语石化。

4 教学启示

为了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并帮助已出现石化现象的二语习得者, 大学英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

A. 采用“过程写作”的方法, 通过大脑风暴、提纲、草拟、同伴互改、自我修改、最终成型、成品互品等步骤, 学习者可以养成核查错误与互相学习的好习惯,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石化错误的出现。

B. 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习者, 教师可以圈出错误, 由学习者自己进行错误归类改正。

C.教师可以开设讲座讨论汉语与英语的语法构成, 着重讲解两者的区别, 帮助学生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D.教师应努力优化语言输入与学习环境, 输入和环境与目的语越接近, 石化现象的发生率越低。只有输入准确自然了, 学习者的输出 (写作) 才能准确流畅。

5 研究缺陷

本文试图研究中介语石化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与成因。但本文的案例研究对象数量有限, 英语程度单一, 因此他们的石化错误仅仅反映了部分学习者的现状, 不能代表中国所有英语学习者的普遍错误。另外, 由于该英语写作班的时间限制 (为期14 周) , 该案例仅研究了每位学习者的5 篇写作, 一些错误可能没有暴露出来, 未来应搜集更多的写作案例做长期研究。此外, 案例中的三名学习者均长期在中国学习英语, 因此学习环境对其石化错误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通过在美国的学习与生活, 这些错误会不断减少和消失, 因此他们的错误只可归结为“暂时石化”。最后, 本案例中的三位学习者均为中国人, 未来研究应覆盖其他国家的英语学习者以及其他目的语, 从而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Butler-Tanaka P.Fossilization:A chronic condition or is con-sciousness-raising the cure?[D].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Faculty of Arts of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000.

[2]Corder S P.Idiosyncratic errors and error analysis[M].IRAL, 1971:147-160.

3.稽查偷税案例分析[范文] 篇三

一、案件背景情况

按照专项检查计划,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于xx年3月6日至3月26日对xx某股份有限公司xx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xx某股份有限公司为独立核算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液氨、碳酸氢铵、甲醇、甲胺、多聚甲醛、甲醇等化工原料,主管税务机关为xx地方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

二、检查过程与检查方法

一是提前进入“角色”。接到检查计划后,检查组根据被查单位的行业特点,重点学习了相关的财务制度和税收政策,提前进行相关稽查业务的“充电”准备。通过网上查询系统地了解了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纳税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明确了主查人员、拟定了检查方案、明确了工作分工、提出了检查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是账内检查“查深、查透、查细、查实”。检查人员针对被查单位内部往来等收入构成、各种涉税凭证及发票多等特点,坚持不放过任何与税收有关的细节,做到“疑点必查、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以尽快发现深层次的偷逃税问题而“切中要害”。

三是注重“账内检查”与“账外侦察”相结合。检查人员入户后,注重询问,多方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首先听取被查单位主管财务人员的情况介绍,重点了解其主要业务及财务核算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账簿检查,从中寻找出各种疑点问题。进一步核实与查对各种信息,对各种疑点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检查实施全面细致,做到“税种查全、环节查到、问题查透、不留死角”。

四是经过账面检查及企业提供的银行对账单,发现企业取得按揭贷款收入未按规定入账造成少缴各税。

三、违法事实及定性处理

(一)违法事实和作案手段

1、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营业税(租赁业)6487.26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2、专家产品评审费46900元记入管理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应补缴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9380元;6606665.03元记入应付职工薪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应补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64518.39元。

3、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454.11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4、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教育费附加(营业税)194.62元。

5、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地方教育附加(营业税)129.75元。

6、调增项目:贴现息、高温费、安全经费等共计1709620.49元记入财务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调增计税所得额1709620.49元。专家产品评审费共计46900元记入管理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调增计税所得额46900元。调减项目: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调减计税所得额7265.74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37313.69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查补税额总计518477.62元。

(二)处理结果及法律依据

1、专家产品评审费共计46900元记入管理费用。该行为属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定性为应扣未扣,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4690元。

2、应付职工薪酬6606665.03元,未进行纳税申报。该行为属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定性为应扣未扣,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32259.20元。

3、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该行为属于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第二款之规定,定性为不缴少缴,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3470.69元。

4、对所查补的企业所得税437313.69元,属于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第二款之规定,定性为不缴少缴,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218656.85元。

罚款总计259076.74元。以上税款518477.62元、罚款259076.74元、滞纳金150408.09元,合计927962.45元已全部缴纳入库。

四、案例分析及建议

(一)案例分析

一是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对企业的检查要注重多方位开展,对账内、账外全面开展检查。在检查中注重对关联性的问题、以前的纳税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确保查深查透。

二是注意提高稽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落实“首查责任制”等考核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检查人员的稽查“压力”,从而也极大提高了检查人员的稽查“动力”,在检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执法尖兵”作用,严肃查处,大胆执法,进一步发挥出检查人员查处案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稽查建议

一是找准稽查突破的“切入点”。通过对典型案例评析和研讨,注意收集整理当前偷逃税的“倾向性”问题。针对典型的偷逃税特点,在今后对同一行业的税务检查工作中,应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入手,力争做到“以点带面”、“有的放矢”,找准稽查突破的“切入点”,依照被查企业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二是“顺藤摸瓜”延伸稽查。拓宽查账思路,改变传统、僵化、肤浅的稽查方式,充分利用调查信息,力争达到“顺藤摸瓜”发现疑点,善于发现涉税线索,一查到底,要创新检查思路和手段,提高稽查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保证检查质量;其次,通过询问有关人员,核实与查对各种信息,力争做到把各种疑点查深、查细、查全、查透,以进一步向纵深“延伸稽查”。

三是征收管理要做到“底数清”。从检查情况看,好些问题是企业和税务机关应知应会的问题,只是由于是税务管理人员的疏忽或企业抱着侥幸的心理造成的少缴税款。因此,征收管理机关应更深层次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以及生产经营的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

4.商务谈判案例分析(范文) 篇四

一、案例中谈判策略具体分析

我国从日本S汽车公司进口大批FP—148货车,使用时普遍发生严重质量问题,致使我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我国向日方提出索赔。谈判一开始,中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FP148货车在中国各地的损坏情况以及用户对此的反应.中方在此虽然只字未提索赔问题,但已为索赔说明了理由和事实根据,展示了中方谈判威势,恰到好处地拉开了谈判的序幕,日方对中方的这一招早有预料,因为货车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日方无心在这一不利的问题上纠缠.日方为避免劣势,便不动声色地说:“是的,有的车子轮胎炸裂,挡风玻璃炸碎,电路有故障,铆钉震断,有的车架偶有裂纹.”中方觉察到对方的用意,便反驳道:“贵公司代表都到现场看过,经商检和专家小组鉴定,铆钉非属震断,而是剪断,车架出现的不仅仅是裂纹,而是裂缝、断裂!而车架断裂不能用‘有的’或‘偶有’,最好还是用比例数据表达,更科学、更准确„„”.(中方使用针锋相对策略,针对日方对于货车质量的描述,逐一予以驳回,进而坚持自己立场的毫不客气的做法。)

日方淡然一笑说:“请原谅,比例数据尚未准确统计.”“那么,对货车质量问题贵公司能否取得一致意见?”中方对这一关键问题紧追不舍中国的道路是有问题的.”日方转了话题,答非所问.(日方使用声东击西策略,有意识地将货车质量问题引导到中国道路问题上,故作声势,想转移中方注意力,以求实现自己的谈判目标。)中方立即反驳:“诸位已去过现场,这种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当然,我们对贵国实际情况考虑不够„„”“不,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因为这批车是专门为中国生产的.”中方步步紧逼,日方步步为营,谈判气氛渐趋紧张.中日双方在谈判开始不久,就在如何认定货车质量问题上陷入僵局.日方坚持说中方有意夸大货车的质量问题:“货车质量的问题不至于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吧?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从未发生过的,也是不可理解的.”此时,中方觉得该是举证的时候,并将有关材料向对方一推说:“这里有商检、公证机关的公证结论,还有商检拍摄的录像.如„„.”“不!不!对商检公证机关的结论,我们是相信的,我们是说贵国是否能够作出适当让步.否则,我们无法向公司交待.”日方在中方所提质量问题攻势下,及时调整了谈判方案,采用以柔克刚的手法,(日方使用以柔克刚策略,对于中方拿出的公证结论,日方谈判出现危难局面,采取软的手法来迎接中方硬的态度,要求适当让步,避免冲突。)向对方踢皮球,但不管怎么说,日方在质量问题上设下的防线已被攻克了. 这就为中方进一步提出索赔价格要求打开了缺口.随后,对FP——148货车损坏归属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日方一位部长不得不承认,这属于设计和制作上的质量问题所致.初战告捷,但是我方代表意识到更艰巨的较量还在后头.索赔金额的谈判才是根本性的.随即,双方谈判的问题升级到索赔的具体金额上——报价,还价,提价,压价,比价,一场毅力和技巧较量的谈判竞争展开了.中方主谈代表擅长经济管理和统计,精通测算.他翻阅了许多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甚至在技术业务谈判中,他也不凭大概和想当然,认为只有事实和科学的数据才能服人.此刻,在他的纸笺上,在大大小小的索赔项目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这就是技术业务谈判,„„.”

此刻,中方意识到,就具体数目的实质性讨价还价开始了.中方答道:“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可以考虑贵方的要求,那么,贵公司每辆出价多少呢?”“12万日元”日方回答.“13.4万日元怎么样?”中方问.“可以接受”.日方深知,中方在这一问题上已作出了让步.于是双方很快就此项索赔达成了协议.日方在此项目费用上共支付7.76亿日元.然而,中日双方争论索赔的最大数额的项目却不在此,而在于高达几十亿日元的间接经济损失赔偿金.„„

在此之前,中方谈判班子昼夜奋战,液晶体数码不停地在电子计算机的荧光屏上跳动着,显示出各种数字.在谈判桌上,我方报完每个项目的金额后,讲明这个数字测算的依据,(中方做好谈判信息的收集,以数据说道理,厚积薄发.)在那些有理有据的数字上,打的都是惊叹号.最后我方提出间接经济损失费70亿日元!

日方代表听了这个数字后,惊得目瞪口呆,老半天说不出话来,连连说:“差额太大,差额太大!”于是,进行无休止的报价、压价.“贵国提的索赔额过高,若不压半,我们会被解雇的.我们是有妻儿老小的„„”日方代表哀求着.老谋深算的日方主谈人使用了哀兵制胜的谈判策略。(日方使用苦肉计,率先忍让诉说自己的困境来博取同情,迷惑对方,试图达到自己的最终的。)“贵公司生产如此低劣的产品,给我国造成多么大的经济损失啊!”中方主谈接过日方的话头,顺水推舟地使用了欲擒故纵的一招:“我们不愿为难诸位代表,如果你们作不了主,请贵方决策人来与我们谈判.”(中方使用欲擒故纵策略,将自己的急切心情掩盖起来,表达对日方的理解并表现出不在乎谈判的推延和对手替换,想使对方急于谈判,主动让步,从而实现先“纵”后“擒”的目的的策略。)

双方各不相让,只好暂时休会.这种拉锯式的讨价还价,对双方来说是一种毅力和耐心的较量.因为谈判桌上,率先让步的一方就可能被动.

随后,日方代表急用电话与日本S公司的决策人密谈了数小时.接着谈判重新开始了,此轮谈判一接火就进入了高潮,双方舌战了几个回合,又沉黙下来。此时,中方意识到,己方毕竟是实际经济损失的承受者,如果谈判破裂,就会使己方获得的谈判成果付诸东流;而要诉诸法律,麻烦就更大。为了使谈判已获得的成果得到巩固,并争取有新的突破,适当的让步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中方主谈人与助手们交换了一下眼色,率先打破沉默说:(中方采取适当让步策略,当谈判陷入僵局时,避免谈判破裂前功尽弃,率先让步来争取主动即。)“如果贵公司真有诚意的话,彼此均可适当让步。”中方主谈为了防止由于己方率先让步所带来的不利局面,建议双方采用“计分法”,即双方等量让步。“我公司愿意付40亿日元。”日方退了一步,并声称:“这是最高突破数了。”“我们希望贵公司最低限度必须支付60亿日元.”中方坚持说.这样一来,中日双方各自从己方的立场上退让了10万日元.双方比分相等.谈判又出现了转机.(中方采取以退为进策略,先让一步,顺从对方,让日方先报价,然后再趁机提高金额数,反守为攻的策略。)双方界守点之间仍有20亿日元的逆差.(但一个界守点对双方来说,都是虚设的.更准确地说,这不过是双方的一道最后的争取线.该如何解决这“百米赛路”最后冲刺阶段的难题呢?双方的谈判专家都是精明的,谁也不愿看到一个前功尽弃的局面)几经周折,双方共同接受了由双方最后报价金额相加除以2,即50亿日元的最终谈判方案.除此之外,日方愿意承担下列三项责任:

1、确认出售给中国的全部FP-148型货车为不合格品,同意全部退货更换新车

2、新车必须重新设计试验,精工细作并制作优良,并请中方专家检查验收;

3、在新车未到之前,对旧车进行应急加固后继续使用,日方提供加固件和加固工具等.

一场罕见的特大索赔案终于公正的交涉成功了!

二、启示

1、在实际的谈判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谈判的策略,随机应变。

2、谈判人员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较高的知识水平、交际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能够遇事不惊,不卑不亢,灵活变通。

3、在谈判前必须做好充足的信息收集,有理有据,提高己方谈判的优势和实力。

4、刚柔相济在谈判中,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能过分强硬,也不可过于软弱,前者容易刺伤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比较奏效。

5、留有余地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满足,也不必马上做出答复,而是先答应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6、以退为进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听完后,抓住其破绽,再发起进攻,迫其就范。有时在局部问题上可首先做出让步,以换取对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让步。

7、相互体谅谈判中最忌索取无度,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使谈判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谈判双方应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可使谈判顺利进行并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5.托班幼儿案例分析范文 篇五

张裕娟

案例背景:

顾书铭是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书铭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顾书铭过分依恋、胆小性格。

案例描述:

哎,顾书铭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来到幼儿园,顾书铭表现的哇哇大哭,总是和妈妈抱了又抱,亲了又亲,到午睡时,她就紧皱眉头,老师问她原因,她就嚎啕大哭。搞得老师手足无措。我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她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她在家里就是这,叫她安静别影响别的幼儿就可以。第二天,我们按照家长的要求没有让她睡,她没有哭,静静地倒在那里,嘴里不停地嘟囔,一会妈妈就来了。以后的几天,她都没有闹没有哭,只是静静地道在哪里等妈妈。”

案例分析: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她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顾书铭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案例措施:

为使幼儿克服午睡障碍,除了家园结合,消除幼儿生理疾病外,针对儿童的心理,我应法开展欢乐的游戏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熟悉老师、小朋友、班集体和幼儿园,再为为幼儿创设和谐、愉快的午睡环境,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

案例反思:

6.作文指导中的范文欣赏 篇六

一.结合课内阅读进行范文欣赏

在作文指导中, 人们往往忽视课内阅读的作用。其实, 结合课内阅读进行范文欣赏, 学生不仅能更有效地把握写作的技法, 而且还会产生新的感悟。从而,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 习作《猫》。笔者发现学生对猫捉老鼠的特点把握不准, 描写不力。于是, 结合苏教版五年级 (上册) 第7课《金蝉脱壳》中有关金蝉脱壳过程的欣赏,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描写具体必须注意两点:其一, 观察要有序, 或由先到后, 或由远及近, 或由整体到局部;其二, 描叙要抓住特点, 运用恰当的动词来表达最精要的内容。例, 文中写金蝉脱壳的过程, 用“先”“接着”“最有趣的是”等词语既有条不紊地写出了它的脱壳过程, 又突出了最精要的部分, 那就是蝉尾出壳的情景。这里, 作者没有平均使用笔墨, 而是重点突出, 引人入胜。请看文中描写: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着, 伸着。蝉儿把它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 又敏捷地向前扑来, 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 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动词, 并借助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展开丰富的空间想像, 领悟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具体的。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演示, 那么效果更佳。

在笔者的指导下, 学生对猫捉老鼠的细节描写心领神会。有位学生这样写道:

会捉老鼠的猫是不大叫的。猫在捉老鼠时, 首先伏下, 盯住老鼠, 像老虎捕猎时一样, 伺机扑击。当老鼠靠近时, 猫就猛扑上去, 一口将老鼠咬住, 然后寻找合适的地方饱餐一顿……最有趣的是洞口捕鼠。它会很耐心地伏在不远处, 密切注视着洞口。当老鼠再次出洞时, 猫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将老鼠活活逮住。

小作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形象而生动, 得益于细致的观察与细腻的描写。尤其是动词的妙用, 再现了猫的机智与勇敢的特点。这种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是作文指导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结合课外阅读进行范文欣赏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在当今文化繁荣的时代, 课外阅读的领域更加宽泛。因此, 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吸收营养, 滋补孱弱的病体。

如今, 电话已延伸到千家万户。然而在打电话的过程中, 往往会留下一些难忘的记忆。于是, 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以《打电话》为题, 让学生记下自己难忘的经历。为了使学生写得富有生活情趣, 笔者选择台湾爱亚的小小说《打电话》与学生一起阅读欣赏。这篇小小说通过打电话这样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 表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对自己妈妈的思念之情。这里有一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

这天, 黄子云下定了决心, 他要打电话给妈妈, 他兴奋地挤在队伍里。队伍长长, 后面的人焦急地捏着硬币, 焦急地盯着打电话人的唇, 生怕上课的铃声会早早地响。而, 上课钟终于响起, 前边的人放弃了电话, 黄子云便一步抢先, 踏上木箱, 左顾右盼地发现没人注意他, 然后抖颤着手, 拨通了电话……

这一细节, 形象地描写了排队打电话同学的急不可奈的心情, 也衬托了学生黄子云焦躁的心理。从黄子云的话语中, 我们知道,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 而且十分懂事, 可是, 他的内心却充满着痛苦。请看, 文中这样写道:

“妈妈!我要去上课了。妈妈!早上我很乖, 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冲牛奶、自己烤面包, 还帮爸爸忙, 中午我去楼下张伯伯的小吃店吃米粉汤, 还切油豆腐……”

不知怎么的, 黄子云清了下鼻子, 再说话时声嗓变了腔:

“妈妈!我, 我想你, 好想好想你, 我不要上学, 我要跟你一起。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在哪里?妈妈……”

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时, 笔者在“真情实感上”启迪学生:⑴要上课了, 为什么还要给妈妈打电话?⑵“我很乖”表现在哪些方面?⑶为什么在与妈妈对话中强调“我很乖”?⑷“我不要上学”, 为什么?⑸这件事,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⑹为什么语言不多却能打动读者的心?这样, 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议论中, 逐步明确到“写真事、抒真情”的重要性。

有位学生在习作《打电话》中写道:

星期天的上午, 我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 电话铃声响了。我漫不经心地拿起了话筒, 传来对方的声音:“你是王科长的家吗?请王科长接电话。”“真讨厌, 我不是科长, 而是学生……”说罢, 放下了话筒。

时近十点, 一道数学难题把我挡住了。于是, 我拨了同桌的宅电。电话通了, 传来的是老人的声音:“小姑娘, 大概是你打错了, 我们家没有谁在上小学……”原来, 我将电话号码的第8位的“6”按成“9”了。

我放下了话筒, 斜躺在沙发上。一只小猫出现在我面前:睁大圆圆的眼睛, 直愣愣地注视着我, 还发出了“猫———咪”的声音……

这里, 习作者真实地描叙了打电话的情景, 结尾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从而, 突破了写作中的程式化结尾的桎梏。可见, 结合课外阅读进行范文欣赏, 不仅能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合优秀习作进行范文欣赏

连篇累牍的学生“优秀习作”, 有的确实文质兼美, 能起到范文引路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精选佳作, 让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这种方法, 既贴近学生生活, 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无论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还是对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等心理体验, 都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 苏教版五年级 (下册) 习作训练之七: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 你肯定也有过无穷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 或是神秘的仙境, 或是动人的故事……将它们写下来, 一定能打动人 (题目自定) 。编者在设计习作训练时还特意安排了一段短文, 以供学生参考。笔者在作文指导中, 又提供了几篇相关的习作例文择其精彩语段, 让学生进行阅读与欣赏。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篇章, 明确到景物描写中的联想与想象能使语言增色添彩的道理。例:

夜, 是一位美丽的少女, 她在我的记忆里投下妩媚的倩影。月亮是她的脸, 一轻云是她的笑靥, 几颗星星是她的眼睛。夜光里传递着她的秋波, 轻风里饱蕴着她的柔情, 夜幕中叠印着她的风姿。我在她怀里陶醉了。

这里, 习作者从大处着眼, 小处落笔, 并展开了美妙的想象和联想, 用上生动贴切的比喻, 使恬静的画面添上了几许温情与灵气。这种结合优秀习作指导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的方法, 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对于学生的写作将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7.案例分析 范文 篇七

模块2《精心分析,适应变化》必选案例分析

1、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

答: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中:

基础知识的前两项对应了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知道”层次,第三项对应了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理解”层次;基本技能的第一项对应了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运用”层次,第二项对应了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分析”层次。

过程与方法目标中: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对应的是布卢姆目标层次“综合”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

学生们要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对应的是布卢姆目标层次“综合”“评价”层次。

2、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

答:王老师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归类分析法”来分析教学目标的。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言语信息类学习内容,只需要直接对达成目标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王老师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3、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些软件来分析?请对比这些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word、PowerPoint、Frontpage软件

思维导图是整理思路的方法,比较直观,画面感好,层次分明,通过他把一个复杂工作以一个“题纲”的形式展现在眼前,使得条理清晰、主次鲜明,从计划到实施都很有益处。就本案例而言,教学目标清晰、逻辑性强、易于教学。但在文字处理上,word软件和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却更方便。其中PowerPoint、Frontpage做框架效率高,易上手,演示功能齐全,影音并茂,Frontpage作为一款网页设计软件,更可通过超链接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两款软件图文并茂,易于上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哪些信息?你怎么评价王老师在第一次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思考和调整?

答: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认知结构分析信息。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征的影响。王老师在讲课之前没有去过清河中学,对清河中学的学生不了解,更不清楚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该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乡镇和农村,平时住校,没有电视看,了解新闻主要通过学校的广播站。生活环境比较闭塞,学生的知识面比城里的学生窄。所以王老师在第一次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及时做出的思考和调整是完全正确的。开始第二堂课教学。仍旧是从故事导入,但这次讲的是解放前老家村里一个农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后投水逃脱,九死一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既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同时又与课程内容吻合。故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功效。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并不

难,但王教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将教学方案调整到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应,或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王老师的确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5、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否规范?如果不规范,应该怎样修改?

8.案例分析 范文 篇八

2012年6月某日下午,某小学的六年级某班学生在第4节课的上课铃响之后,陆陆续续地步入教室。这时候语文老师已经开始抄题。由于是移民农村学校,学生家庭收入不高。作为六年级小学毕业生,老师尽可能的抄题,帮助孩子们学习。孩子们认认真真的抄着,教师异常的安静。“老师,你抄的这些根本没有用”一句话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学生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那位同学。“什么”,老师追问道。“没有用”。这位同学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质问而停止。就这样师生间一问一答,一直相持到面对面。这时候,老师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怒火。“啪,啪”打了学生两个耳光。可是,这样的举动并没有遏制事态的发展,相反这位学生更加坚定的说:“没有作用”。就这样老师又打了两个耳光。此时的学生已经开始逃跑。“无巧不成书”,这位学生的弟弟恰恰在邻班级的第一桌。他告诉的弟弟去找家里人。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老师的情绪他继续抄题。十分钟过后,一个男人脏话连篇嚷嚷着走进学校,直奔六年级教室。在教室门口,老师说稍微等一下,下课了再谈。可就在这时那位家长已经抓住了教师的衣服开始撕扯。老师怒火又一次被点燃,一把推离开家长,可家长人不依不饶一拳上来就打中了老师的头部。眼看第二拳又来了,老师见状,迅速侧身一闪,迅即抓住家长的手,两人又扭打起来。旁边的学生一轰而上,拖开两人。但这时家长已怒极,奋力挣脱学生们的拖拉,向老师猛打,学生们拼力拉开两人,打架结束。

家长后来将老师带往医院检查,院方要求住院观察3天,诊断结果是有轻微脑震荡。老师要求家长赔礼道歉并赔偿住院费和营养费。学校没有处分老师,但支付了的住院费和医疗费,并对学生作出了记过一次的处分。

【分析】

《教师法》第35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家长殴打教师是错误的,应赔偿教师的损失。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先动手打人是不对的,是违反《教师法》的规定的,也是引发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对于有缺点、有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法》也规定了教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对于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情节极为恶劣,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学校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在某校曾经发生这样一起案例:上午第二节课课间八(4)班学生某甲和某乙因为座位(两人前后坐)问题发生摩擦,某甲就找九年级的表姐小欢,小欢于是到八(4)班打了某乙两嘴巴,某乙就找了九年级的表哥小龙,小龙就去打了小欢两嘴巴,学校发现后,校长、保卫科长、班主任迅速把四个当事人找到保卫科,了解事件的原因、经过,对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自的过错,并做了调解,双方也握手言和,保卫科做了记载后,就让四个同学回教室上课了。中午放学回家后,某乙吃完饭上学途中,小欢把他拦住,用匕首刺了某乙一刀,正中某乙的腰部,某乙马上倒在血泊中。事故发生后,校方一是迅速派车派人送某乙到人民医院抢救,同时通知某乙的家长;二是通知派出所,带走了小欢,也通知了小欢的家长。事后医院诊断某乙肾被刺穿,动手术摘除了一个肾。此事故为重大伤害事故。

此案例中,我从学校、小欢、某甲进行分析如下: 学生之间发生摩擦,属于学生间的意外事情,具有偶然性、突发性、不可预料性,某甲和某乙课间发生为座位争吵甚至动手,解决矛盾不是找学校、老师,而是找高年级的学生帮忙。学校发现后,迅速把四个当事人找到保卫科,了解事件的原因、经过,对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自的过错,并做了调解,双方也握手言和,保卫科做了记载。学校在处理校内第一次事件时,做到了及时、果断,并且双方也表态不在为这件事纠缠了。后来校外的第二次事件学校不可预料。校外事件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进行了救助,并且在某乙家长未赶到医院前,学校垫付了3000元医疗费(事后从同情角度出发,没有找家长索还)。同时通知司法机关并且积极协助调查调解,学校行为并无过错,所以我认为此事故中,学校不应该承担责任。

小欢帮某甲打了某乙,又被小龙打了,在学校调解下表态不在为这件事纠缠之后。又感觉丢了脸,决定报复,不敢报复打她的小龙,却伤害了温和的某乙,而且是用凶器,造成了一定后果,犯下故意伤害罪。鉴于她是未成年人,应该由她的监护人——父母亲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所以我认为小欢及其监护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本来第二次校外事故与某甲无关,法律上他无责任,但是源头由他而起,事后派出所、小欢家长找到某甲父母,某甲家同意出6000元医疗费。

李胡同小学

9.案例分析 范文 篇九

一、范文背诵有利于写作的理论依据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 “输入假说”, 他对输入定义是,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为i条规则, 习得下一条规则即为i + 1, 其语言输入是指可理解性输入”。学生应该被提供最佳的语言的输入。我们所说的最佳语言输入包含四个点, 可理解的, 紧密相关的, 不以母语为目的地以及大量的。一般情况下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范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一定会考虑考学生能否理解, 是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近, 然后长时间的积累, 增加输入量。因此, 背诵范文作为语言的一种输入方式, 是符合Krashen的 “输入假说”理论的。

Schmit认为, 任何语言习得都是有意识注意的结果, 注意是输入转化为吸入的必然条件; Ellis ( 1994) 同样指出, 没有注意, 输入无法转变为吸入, 语言便无从习得。背诵式语言输入, 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输入活动, 它既能促使学习者注意目的语的语言形式, 又能让学习者注意到自己所要表达的与所能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差距, 从而强化有关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质量。

行为主义学者Skinner认为, 言语行为是一种操作性的行为, 他通过各种强化手段完成。如果没有强化, 语言习惯就不能形成。正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手段, 它对语言学习是有帮助的。在承认语言输入作用的基础上, Swain进一步提出了可理解的语言输出假说, 并总结出输出的四大功用。其中之一就是输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意识, 他们注意到自己所想表达的和所能表达的内容间的差距,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 学习者就能够更好地注意学习语言输入中的相关信息了。

二、背诵范文对英语写作的意义

背诵范文存在一定的理论基础, 英语写作上具有可行性,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 背诵范文对英语写作有哪些意义呢?

1. 词汇量的积累与丰富

词汇是英语写作的最基础的部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有活跃的思维, 可以构思好行文结构, 甚至他们擅长使用优美的语言。可是, 往往因为词汇量不够, 一个生动形象的词就能表达的意义却需要各种不贴切的句子解释, 文章就显得逊色了。还有同学, 词汇掌握不够牢靠, 理解不够透彻, 不能准确使用词汇, 尤其是当遇到两个意思相近的词, 就拿捏不准随便乱用。更有甚者, 部分同学基础的词汇掌握不好, 写一句完整的话都很困难, 行文写作更是无从说起。要写好英语作文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丰富的词汇量, 写一篇英语作文就好比盖房子, 而词汇就像砖头, 没有砖头怎么盖好房子呢。词汇越多对我们的写作越有帮助。而背诵范文能很好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既是范文, 必然有很多优美的词语, 当同学们把范文背熟时, 自然就记住了范文中优美的词汇, 在写作时, 遇到同样的语境, 便可信手拈来。同时, 由于范文所用词汇精简恰当, 同学们更能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含义, 当在准确的理解上积累足够多的词汇时, 便能在自己的作文中恰当选择表达自己思想的词汇。即便是有些同学基础较差, 背诵范文也是可以积累词汇量的, 至少能知道别人用了什么词, 怎样运用这些词, 在语境中里习得词汇比简单死记硬背好得多。

2. 句型结构的掌握

如果说词汇好比是盖房子中的砖头, 那么句型结构便是排列这些砖头的规则与纹路。有足够的词汇量, 还得知道怎样把这些词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句子。英语中有五种基本句型, 分别是主语加谓语, 主语加谓语加宾语, 主语谓语加宾语和宾语补足语, 主语谓语加宾语加表语和主语谓语加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这五种基本句型的补充, 扩大或变化, 因此要记住这五种基本句型, 并且不断的练习。背诵范文在可以有意识和无意识输入句型以及句子结构。首先, 范文中出现常用句型, 固定搭配, 可以用笔做标记, 在背诵过程中重点把握, 甚至可以用这些句型、固定搭配自己写句子; 其次, 学会划分范文中长难句的结构, 一是让范文的背诵变成有意义的输入, 二是在这过程中, 对句子结构的把握和理解越来越透彻, 这样积累下来, 在写作过程中自然是行如流水, 文章的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3. 减少汉语负迁移, 增强语感

在评阅英语作文过程中, 汉语负迁移现象是笔者发现最普遍的问题。汉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原因是, 学生已经习惯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他们的思路通常如下: 写作前, 用汉语构思英语作文的结构框架, 每一部分的要点, 并把它们罗列出来, 然后填充内容, 最后翻译成英语。所以在句法、语法中, 就容易产生汉语负迁移。而背诵范文, 让学生输入原汁原味的英语, 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意识的理解与背诵, 从而获得大量地道的语言输入。首先, 从背诵的范文中, 学生可以习得写作中最需要掌握的篇章结构, 思维和语言知识, 从而在写作输出过程中控制和纠正汉语的负迁移, 最大程度地排除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 其次, 因为学生已经将范文中的重点句型, 常用短语、地道词汇背得滚瓜烂熟, 写作时必然能运用到英语写作中, 不仅节约了写作时间, 而且提高了作文的质量。

三、背诵范文在英语写作中的实施

背诵范文并不是盲目地无目的的背诵, 需要有精心的选材, 加上老师的指导, 以及最后的反馈,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背诵就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1. 选材

背诵范文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 背诵材料的选择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教师要兼顾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背诵材料, 而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范文材料,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会抽出重点句子进行详解, 这可以成为一个选材的来源; 另外, 为了学生接触更丰富的语言形式, 还可以选择课外英语资料的阅读与背诵, 比如英语期刊、杂志、报纸等。总之, 教师精心挑选的范文应符合以下几点: 1, 范文不能太长, 词汇不能太生僻, 语言也不要太晦涩。尽量贴近教材中的词汇、句型结构, 这样背起来更容易理解。2, 选择不同的话题, 题材新颖, 涉及的知识面要广, 一方面积累更多的词汇, 另一方面, 便于学生掌握不同话题的英语写作思维。3, 选择的范文不能太空泛, 最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要有代表性和趣味性, 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也便于学生产生联想, 更为深刻地将背诵输入这种短期记忆上升到长期记忆储存在大脑中。当写作需要时, 随时可以调出记忆在脑海中的知识, 完成一篇有质量的作文。

2. 指导

要想学生更有效率地背诵范文, 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我们知道, 背诵范文被学生当作学习任务, 他们往往显得比较被动。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如果还需要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范文背诵上, 而且是没有理解的, 盲目的背诵, 学生很容易就产生厌恶或抵制情绪, 这样的背诵是低效率的, 也是无意义的, 即使熟练背诵了, 也不利于写作输出。如果教师能够从主题、中心思想、篇章结构等去指导学生背诵, 效果就会大不一样。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理解全文, 领会文章的主题、每一部分的要点以及行文结构, 在理解全文逻辑结构的基础上, 再着重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型、常用短语, 以及词汇如何使用更显地道。这样, 范文的背诵既可以高效输入, 又能在写作输出时有效应用。

3. 评价反馈

任务布置下去, 必须有评价反馈, 所以需要教师的督促检查。督促检查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第一, 小组检查; 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指定一到两个组长, 负责检查组员的背诵, 并及时向老师反馈同学们的背诵情况; 第二, 每个单元开始前提供范文, 结束一个单元后句子默写, 并且评分登记。第三, 如果年级段足够重视背诵, 可以将范文背诵内容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在试卷上, 同学们会更加重视背诵, 效果会更好。

四、总结

背诵范文虽然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学习方法, 但是, 如果运用得恰当, 也是非常可取的。同学们在日积月累后, 他们的作文会从词到句、从句到篇章结构都有很大的提升。当他们从写作中收获了成就感时, 便会产生极大的写作兴趣, 形成良好循环。

摘要:写作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 而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弱, 背诵范文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背诵范文有利于英语写作有何理论依据;背诵范文对英语写作有哪些意义以及在英语写作中如何实施。

关键词:背诵范文,英语写作,意义与实施

参考文献

[1]邓鹏鸣.注重背诵输入克服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 2001 (4) :42-44.

[2]丁言仁, 戚焱.背诵课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界, 2001 (5) :58-65.

[3]郭庆兰.课文背诵和美文背诵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创新教育, 2012

10.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范文模版] 篇十

案例1]小明的脾气特别急,有一次妈妈让他到副食商店买一种新来的酱油,话还没听完,他就嚷着“知道了,知道了”,跑了出去。可到了商店他却傻了眼,原来还没有听妈妈说是哪个牌子的,于是只好回家问妈妈。可走到半路又回来了,原来是忘记带钱了。学习上也改不了这个毛病,平日里从不肯好好学习,一到考试前两天就急得不得了,于是起早贪黑地学,可是由于太着急了常常成效不大。家长、教师都替他着急,这孩子什么时候能改了这个毛病? [分析]小明这种常出现的情绪反应就是急躁,它是小学生中常出现的情绪反应之一。通常情况下,急躁的人常有如下表现:不论干什么工作,兴头来了马上动手,既没认真准备,又无周密计划,而且一开始就急于见成效,遇到困难时更是烦躁不安;在等候消息时,心情格外急切,坐立不安;处理矛盾和问题时,易鲁莽和冲动;盲目行动,往往事与愿违。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有时很想把成绩搞好,但又缺乏扎实的努力,一段时间后成绩没上去,急得不知从何干起;特别是经过努力以后成效不大,就耐不住性子,结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形成越上不去越急、越急越上不去的恶性循环。急躁与对问题的认识有关,当认识到问题很紧迫、很重要时,往往会产生急躁心理。急躁会使人心神不安,甚至会出现情绪上的紊乱状态。急躁的人容易灰心。一个人在急于求成的情绪支配下,往往操之过急,不等深思熟虑,也不等准备工作做完后便马上开始工作,这样当然很难取得圆满的结果。当事情遭到挫折时,往往不能冷静地分析原因,而是带着更加急躁的情绪,不冷静地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结果仍然没有满意的结果,时间长了,就会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急躁的人易怒。生活中,爱发脾气的人往往都是性子很急的人。愤怒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在盛怒下失去理智,作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急躁情绪的推波助澜所致。因此,训练小学生学会控制急躁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2]这是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来信,来信说:“我这人,整天不高兴,觉得自己每天都碌碌无为,而且还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太爱说话。其实我也想像别人一样,性格开朗,善于言谈,但我却不知与同学说什么。我想说的,我所想的,我觉得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所以我不愿与同学说话,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这种心情一直困扰着我。我会把自己做错的事、别人也许并不在意的事反复思量,认为是自己的错,自己太笨,因而很难过,甚至会在别人没看到的时候哭,总是处于苦闷状态。我最难过的还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晚上睡觉时,我会想起一天里发生的事,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我会总想,并且会非常难过,这样我就非常地难以入睡。睡不着,我又难过了,因为我会想明天的课,晚上睡不着,白天上课会打瞌睡,耽误课,这样我就更难过。我非常痛苦,心情也总是处于压抑、郁闷的状态中,甚至不想活下去了。给您写信的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最难受的时候,我想向您倾诉,想问我的心理是否有病,是否应找心理医生来看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分析]这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不良情绪即抑郁所致。

抑郁表现为少言寡语、孤独沉默、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忧心忡仲。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和参与的动力,对未来感到迷惘,失去信心。一点儿细小的过失或缺点也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懊悔,总是过分自责,自怨自艾。遇事总往坏处想,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对别人,又总认为样样比自己强。这种人看上去精神萎靡,表情冷漠,他们自己也常诉说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和睡眠不佳,严重者甚至会萌发轻生念头。

造成抑郁性格的原因颇多。(1)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视和虐待,在学校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严重挫伤了自尊心。(2)自幼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由于受到别人的歧视,易形成过于敏感、多愁善感等性格特点;再遇不测,一点点的失败、挫折等都会使他们郁闷、耿耿于怀,使抑郁的性格越发明显、严重。(3)生活过于单调,思想闭塞,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情绪长期受到压抑。(4)家族中发生了重大不幸,学习又力不从心,心理负担过重等。(5)责任感过强,对事物要求过于完美,因而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身,导致对自己失望,恨自己无能,形成抑郁的个性。

[案例3]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分析]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案例4]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分析]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案例5] 不愿长大的孩子

男孩子萧俊,从出生后就开始和爷爷奶奶生活。奶奶是位退休医生,爷爷也是个文化人。他们对孙子爱不释手,衣食住样样精心,萧俊成了一家人的中心。孩子妈妈爸爸在澳门工作,回来看他的机会很少。后来,萧俊的父母提出要让孩子去澳门上小学时,老人坚决不同意。所以,萧俊一直到现在,还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奶奶管孩子周到,事事帮助孩子动手。爷爷溺爱孩子,要什么就买,不要也买。家里还有二爷爷,有钱,总是买最贵的玩具,成套地买。吃的用的总是最好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爷爷奶奶也不放松。他们要求孩子也很严格,教育孩子诚实老实、遵守纪律、礼貌待人、做事认真„„但是,溺爱、保护也多。上学后,老师们都喜欢他,因为他认真,努力,特别听话,学习好。只是做操时动作不太协调,做值日连笤帚都不会用,跑步经常摔跤,下课同学们玩他只是在那里看着,挨同学们欺负他从来不告状,老师和家长都认为是好品质,没有加以注意。一次班里小组劳动竞赛,因为他小组没有拿到第一名。同学们急得都埋怨他。下课后,他哭了,还自己打自己的脸,嘴里不停地说着:“叫你笨,该打!该打!”同学们发现后去叫老师。老师安慰他说:“你不笨!只是现在比同学慢一点,长大点就好了。”他哭着对老师说:“老师,我是笨,很长时间了,我自己知道。”老师发现了萧俊的问题,就想找个同学帮助他,于是安排了一个活泼的小队长下课时和他玩。可是没有多久,小队长跑来说:“萧俊又哭了。”原来,同学和他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在地上划一条线,谁也不许过这条线,谁要是过了这条线,被对方抓住,对方就可以打他一巴掌。萧俊听了以后,默默不语,也没有动作,同学闯过线来,他抓不住,自己又不出击。没一会儿,萧俊哭了,自己躲脚说:“我笨,我不会玩。”在家里,萧俊的脾气越来越急。放学回家就要吃饭,吃不上就叫喊,对面楼都能听得见。奶奶有时气极了就说:“不听话回澳门吧,我不要你了。”他还会不停闹下去,直到精疲力竭地睡去。可是,到了学校,从来不向老师同学发脾气。他对老师说:“我不愿长大,想回幼儿园里去。”

[分析]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因为溺爱和过度保护造成孩子社会化障碍的例子。

什么是“社会化障碍”?就是说,这个孩子只适合永远在他爷爷奶奶的精心呵护下生活,离开家就完了。在家里,他如鱼得水,在外面,他像失了网的蜘蛛。他一走出家门就会撞墙,到处都是他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孩子几乎彻底地家庭化了,送不出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的爷爷奶奶虽然对孙子一片爱心,却不懂得一个最基本的教育原理——教育,是为了让孩子社会化,家庭教育是为了把孩子送出去,不是为了把他留在身边。要把孩子送出去,你就不能让家庭和社会差别太大。萧俊在家中享受的溺爱和保护是学校里和社会上绝对无法提供的,难怪他在学校,甚至在父母家里他都感到不舒服。你为什么要让孩子过得这样舒服?爷爷奶奶的失误就是,他们只知道让孩子和自己亲,离不开自己,只知道倾其所有让孩子享受,而不知道教孩子学会和其他人亲近,不知道帮孩子像普通老百姓那样生活。结果他一出去就碰钉子,于是本能地往回缩,希望回到那个不负责任,没有竞争,遇不到挑战、处处有人伺候的幼儿园时代去。要把孩子送出去,孩子必须有在社会上生存的一般能力。这种能力只能是孩子自己慢慢锻炼。家长一味包办代替,孩子只会越来越无能,到学校必然受嘲笑。受嘲笑就窝一肚子火,又不敢向老师同学发泄,只好回家闹。这就是窝里横。所以,谁把孩子惯得很无能,谁自己最后准成为孩子的出气筒。爷爷奶奶目光太短了,他们为了孩子眼前的快乐,牺牲了孩子的未来。老人的观念比较难于改变,所以孩子父母要把孩子带走是完全正确的,可惜他们没能坚持。事以至此,要让这个孩子跟上其他孩子社会化的步伐,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且要极其耐心,因为补课比学新课要难得多。而前提是——必须让孩子离开爷爷奶奶。这孩子对爷爷奶奶已经依赖惯了,也欺负惯了,不离开,谈不到社会化。爷爷奶奶没有代表社会教育孩子的意识,他们只知道代表他们自己。

[案例6]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分析]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案例7]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8]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如何让不同性格的孩子融入集体中

当有孩子无法融入集体,对小朋友和老师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时,如何让孩子融入集体?如何促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交往呢?

作为老师,首先要了解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性格脾气,通过日常的接触、观察,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如对一部分偶尔有攻击性、比较“霸道”的孩子,要抓住适当时机让他们体会不被同伴接纳或受别人“攻击”时的短暂的孤独和痛苦;对那些胆子相对较小、在集体活动中不太乐意主动表现的孩子,就要经常鼓励他们敢于向老师和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尽量给他们提供说话和游戏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鼓励周围的孩子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中的温暖与快乐,从而增强参加集体活动的欲望和勇气;对那些优越感较强、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就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这部分孩子学会宽容、谦让并接纳别人。老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创造各种机会、各种“游戏”、各种“情境”让孩子尝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或者说和同伴交往的乐趣,这样孩子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开始了交往,渐渐懂得了交往,在集体生活中,快乐的成长!幼儿教育学的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分析题(共1 0分)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答案与解析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二、案例分析题【共1 0分)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 “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答案与解析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三、案例分析题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 “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四、.案例点评审 春天的颜色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老师)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我特别画了几幅有关春天美景的图画。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孩子就是记不住诗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会有颜色。

带着孩子们的疑惑,我组织了一次外出寻找春天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孩子们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黄色的迎春花。在这一情景中,孩子们理解了“春天的颜色”这一抽象的语言和它丰富的内涵。第二次语言活动,我抛开原来的歌词,让幼儿自己创编《春天的颜色》。看过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他们共同创编了如下诗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春天是黄色的。” “桃花穿着粉红色的新衣,笑眯眯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粉红色的。” “梨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发着清香,高兴地说: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树摇着新芽一起告诉我们: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告诉我们: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请具体说明该老师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例]一节公开课上,执教教师用双面胶将一个木制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当学生板演的时候,斜上方的教具擦着孩子的肩掉了下来,孩子吓了一跳,教师也有点慌乱。这时,教室里出奇的静。教师很快镇定下来,她将教具从地上捡起,然后使劲地往黑板上按。那教具被牢牢地粘住了,再也没有掉下来,教师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上着她的课,对碰没碰到孩子、吓没吓着孩子,没有过问。这节课相当精彩地完成了,讨论交流的时候,好评如潮。

[分析]这节公开课,如果就课堂教学的展示来说,是很不错的。但是,令我们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教师对学生一点关心都没有,甚至没有过问一声。很多的公开课都被赋予了太多的非教学功能,所以教师实际上是在为我们这些观摩课的人在表演。而在表演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怎么讲得清楚,怎么展示得好,怎么能表现出他的各种才华。大家都忘记了这节课是学生和教师的一段生活,是他们共同的一段生命历程。在这节课里,教师不但要展示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且要展示他作为一个人如何与人相处。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质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它必须是有效的,不能对学习作假。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是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必须注意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影响,而不能仅仅看到对他的知识或能力发展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求真,然后求善、求美。这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案例: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引起全社会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讨论。你对这种现象是怎样看的? 【参考答案】(1)学校的德育要加大力度并落到实处。马加爵一案的发生,原因很多,学校德育机制不完善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大学里的德育教育非常薄弱,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德育课程领导不重视,学生不当回事,逃课学生很多,尽管大学都有德育课,实际上许多学校都是形同虚设,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作用不大,由此,出现马加爵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2)对大学生要加强心理辅导。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平时盲目骄傲,但又非常敏感脆弱,稍有挫折,就变得十分自卑,容易走极端,急需心理辅导。像马加爵和同学间的小摩擦,如果有个心理辅导老师和他谈谈,疏导一下,缓解矛盾,也就未必会发生后来的悲剧,可是许多学校都忽略了这一必要的工作。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下一篇:食堂油烟机清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