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乡村建设(精选8篇)
1.秀美乡村建设 篇一
20__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单王乡以党建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现就我乡20__年工作情况及20__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__年工作情况
(一)夯基固本,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认真履行党委的主体责任,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进位升级机制;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压实“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互联网+”党建智慧平台建设,结合村两委坐班管理,切实提高村干部为民服务及学习能力。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乡村干部80余人到市廉政教育中心参观学习。对违纪违规案件,坚决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1-10月份乡纪委共立案6件,初核24件,党纪处分7人,诫勉谈话14人。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投资500余万元,新建郭店、张集、双桠、汤楼、前楼村为民服务党群活动中心,张湾村的为民服务党群活动中心也已开动兴建。
(二)加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长。
1-11月份完成财政收入180万元,占全年财政任务的90%;全乡生产总值实现2.5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跨过万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000万元,占任务的90%;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共实现引资6000万元,其中金裕继红山庄续建性投资万元,六安宏硕家庭农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1000万元,新建的溢洋服饰有限公司完成征地建厂,共投资2000万元,周胜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追加厂房建设投资1000万元。
(三)聚力扶贫,脱贫攻坚成效不凡。
20__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307户8190人,其中未脱贫1861户4183人,有5个贫困村,20__年预脱贫534户1316人,今年计划胡台村出列。年初以来,全乡上下举乡而为聚力攻坚,一是多频次走访,组织党员干部开展4次以上的“大走访、大调研”研活动,力求实现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二是经常性互查,将扶贫专干集中上来,分组下去,外出学习等办法,检查扶贫资料的完善情况。三是不间断督查,乡党政主要领导在完成自身包保贫困户走访的基础上,不定期到村督查各村各单位扶贫工作开展情况。10月份以来,第一、第二批成产业摸底1194户,第三批产业申报710户申请到户奖补104.4705万元,发放补贴资金345.151万元,47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教育资助计划;185户贫困家庭危房改造;821户贫困家庭享受光伏发电项目,合计收入约246.3万元;小额贷款发放金额3062.6万元,共645户,贫困户获贷率为12.02%,多次成功接受省市区督查检查。
(四)聚焦民生,惠民工程顺利实施。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做好民政殡改工作。推进殡改火化一刀切,全年起尸火化2例,组织公安、民政夜间巡逻,有效打击偷埋土葬乱象。组织实施了低保动态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召开群众评议会,及时增减调整全乡的低保贫困户。
畅通工程方面。聚焦脱贫攻坚,大力改善贫困村交通条件。3个贫困村16条,3.5米宽、12.07公里水泥路10月底前全部完工;积极争取双桠、梁泊村通村道路升级“白改黑”工程已得到批准;王楼、胡台通村5.5米道路和王楼4座桥梁正准备实施;王楼通村道路1.2公里、6米宽水泥路和王楼、胡台新增4座桥可望列入计划。面上道路13个项目,17.374公里,12月底完工。国开行一期交通项目总里程20.783公里全面实行公开招投标,其中11.54公里正在施工,9.243公里正在重新招标,全年道路建设总投资2519.7万元。
水利兴修方面。在张祠、宁沟两村新建节制闸2座,开挖整修当家塘46口,组织实施10.5公里白土岗支渠的抗旱清淤。对胡台、王楼、王拐的6.5公里渠道进行综合整治,新建泵站一座,总投资259.5万元。
安全饮水方面。继续加强安全饮水工作,对单王街道郭店自来水厂的水质进行监测和管理。投资341.86余万元,在湾区片中心村—胡台村,新建自来水厂,目前自来水已安装到户。
国土整治。20__年梁泊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6000亩,总投资850万元。郭店等5个村实施城乡增减挂钩老宅基地复垦项目,新增地280亩,总投资750万元。
计生工作。坚持“强基固本、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转型发展”的原则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保持适度生育水平,计划生育主指标达到进一步优化。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两非”案件成功突破2例。加大了对全面两孩政策、健康素养、关爱女孩、健康脱贫等政策的宣传,提升了对妇保、儿保、免疫规划等工作规范化服务管理力度,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计生满意度工作得到了提升,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教育方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征土地8余亩,解决了两所学校学生运动场面积不达标问题。投资98万新建学校食堂3个,小伙食房5个,全面实施学生营养餐计划。投资200多万元,对校容校貌进行整修,顺利通过迎国检省检验收。
乡村文化方面。组织参加了市区文艺调演,我乡的大鼓书节目荣获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等奖,在全区广场舞大赛和篮球赛中,我乡分别获优秀组织奖和健身风采奖。全年电影放映200多场,送戏下乡30场,组织了六•一儿童节汇演及暑期儿童读书活动。
安全生产方面。坚持“安全第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规定,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宗旨,以遏制和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以专项整治为手段,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网络化”管理,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工作,着力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年取缔非法经营烟花爆竹11家,关闭张湾村渡口、郭店村新玉窑厂,限期整改制衣作坊3家,强行关停2家煤气代充点。
组织开展消防检查、校园安全检查50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100余处,下达整改通知书80余份,行政拘留消防违法人员2名,全乡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卫生工作。积极抓好公共卫生工作,0-6岁儿童规范管理人数4887人,系统管理率93.08%;孕产妇规范管理人数622人,系统管理率85.5%;慢性病规范管理人数8661人;免费接种疫苗8440针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306人,签约率100%,履约率95.5%。全力抓好卫生院搬迁重建工作,完成新卫生院的选址征地。
林业工作。全乡造林652.4亩,其中防护林242.4亩,经济林(水栀子)410亩,完成道路绿化45公里,义务植数6万株,申报省级深林村庄一个,已通过初步验收。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共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材料600余份,全年没有发生一次森林火情,得到了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好评。
三老工作。老龄委工作: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法》宣传贯彻工作,做好高龄津贴申报发放、老年人维权保障、信息上报、“银龄安康”等民生工程;老年教育工作:针对老有所教、所学、所乐等,办好老年学校,60岁以上入学率15%;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双创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留守儿童关爱等。
就业与劳动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本年度我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7770人,医保参保45350人;稳步推进金融社保卡办理与推广使用工作,截止本年度,共成功办理金融社保卡35693张,已激活26703张;积极开展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生存认证工作,本年度共注销死亡和重复领取人员413人;全面推进就业脱贫工作,本年成功发放就业补助资金共81850元;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五)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初步显现
我们现有6个村为美丽乡村点,其中张祠、单王街道、双桠等三个为省级点,剩下为区级点,已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乡政府驻地—单王街道的美丽集镇正在进行实施,政府门前500米道路绿化已完成。沿着六单路、胡鲜路,以美丽乡村点串成线连成片组成面,使得我乡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上,完成与区政府PPP项目的对接,开展了公路沿线、村村通道路、村庄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对全乡境内的非法小广告和白色垃圾重点清除,区“三线三边”暨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上半年考评中,我乡荣获乡镇第一名。全年共清运清理各类垃圾500余吨,狠抓污水治理、改厕工作,征地10余亩新建日处理500吨污水处理厂一个,新建管网4.7公里,改建厕所430户。
全面推进秸秆禁烧,打造单王的蓝天碧水,实行乡村干部包片包村包组责任制,在秸秆禁烧的重点时段组织巡逻宣传车不间断巡逻宣传,确保境内少烟尘、零火点。在全区率先引建秸秆碳化厂,实现全乡农作物秸秆全面回收能源化利用,为此,全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场会于9月份在我乡召开。
(六)调优结构,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农村耕地向能人大户集聚。全乡流转土地已达22000余亩,一批生态园、养殖园、种植园、蔬果园、花卉园入驻我乡,大大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精品蔬果、优质水果不断推广,其中宏硕家庭农场的继庆黄桃获得20__年安徽省农产品博览会黄桃系列一等奖。全乡果园面积近1000亩、水面养殖3000亩、精品蔬菜5000余亩、草皮苗木面积3000亩,梁泊村1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全部转租由承包人统一种植优质稻,农业结构不断调优调强。
(七)狠抓落实,平安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跟进,积极落实“六个村村”推进网格化管理,组织乡村人员夜间巡逻,做到群防群治,共同推进平安建设。二是加强易肇事肇祸人员的管控,为全乡的精神病患者建档立卡,与村委会和监护人签定管控责任书,并购买责任险。三是做好信访矛盾的化解,坚持党政领导坐班接访包案化解制度,认真回复网上领导信箱的信访事项,尤其重点做好十九大及省市两会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重点人群专人包保、责任捆绑,及时化解进京访及下岗人员赴市、赴省访。四是加强警情案情的处理,全年接处警情680余起,刑事立案10起,受理治安案件70余起,破获刑事案件17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2名,刑拘3人,治安拘留20人,抓获逃犯6人,有力的维护了全乡安定繁荣的局面。五是抓好司法调解、法律援助,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7件,排查矛盾26起,为农民工依法维权12起,讨回工资35万元,社区矫正工作受到区司法局的好评。代理法律援助案件16起,超过区法援中心下达的10起的任务,尤其今年7月20日代理调解的前楼村70岁老人赡养纠纷法律援助案,六安电视台连续一个星期全市播放,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
此外,共青团妇联方面,依规依章进行了换届,人武工作全面完成征兵任务。
二、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以“美丽单王•幸福单王”为追求,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基础设施、美丽乡村、产业生产、平安建设等发展。
(一)聚精会神抓党建的主攻方向不变。牢牢抓住“三会一课”这个“牛鼻子”,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合力抓党建,从严从实抓好干部作风效能建设和干部管理。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以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带领全乡上下开拓进取。
(二)持之以恒干扶贫的决心不变。大力开展扶贫政策宣传,组织党员干部入户调研走访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扶贫扶志,引导群众通过自身努力,用活用足扶贫政策,实现稳定脱贫,一户不落。坚持问题导向,立即补差补缺,力争高质量地顺利通过即将到来的省第三方验收考评,扎实做好王楼、王拐两贫困村20__年出列工作。
(三)千方百计谋民生福祉的动力不变。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我们提前组建了20__年项目谋划责任小组,全面聚焦民生工程建设领域。重点谋划推进29KM的“单王果岭循环道”建设;郭店、张集省级美丽乡村申报提升工程;单王“处南处北、处东处西”等2条迎宾大道建设,彻底解决“小圩组历史遗留问题”。
(四)抢抓机遇坚持绿色发展的定位不变。按照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要求,对标区委、区政府的“转型创新、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兑现,立足自身优势,主打“农业牌”、“生态牌”,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土地,扎实有效地做好“三农”工作。根据我们单王乡的实际,重点进行农业招商引资,我们将秉承“只要你愿来、一切我帮办”,积极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让单王的群众在绿色发展中尝到甜头、干有奔头。
(五)实事求是地认清形势补齐“短板”的态度不变。单王位于四县区结合部,位置偏僻、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税收不多,可用财力更是微不足道,老街开发难度大,集镇面貌旧,历史欠账大。历史矛盾较多这些都是我乡的短板。20__年,我乡将积极协助省道325在我乡建设,积极呼吁上级加大“一带”建设力度,尽快修建沿淠堤下快速通道,加快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六)超前谋划村级“两委换届”的思路不变。20__年即将开展的村级“两委”换届,选“领头雁”是关键,建议区委届时拿出硬杠子,对年龄大的、不宜再在村干的进行“切杠划线”,乡党委也将从换届入手,建章立制强管理抓落实,将其作为提升突破基层组织建设“瓶颈”的契机和新起点,通过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改变基层组织建设“软”、“虚”的局面,实现“党建引领经济创新突破”的格局。
2.秀美乡村建设 篇二
关键词: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意识,生态经济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 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本文从梳理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并提出完善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选择。
1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江西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从2008年以来, 江西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 “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城镇污水处理、生态园区建设、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到2012年底, 江西森林覆盖率由2008年的60.05%上升到63.1%, 稳居全国前列,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2008年的76.3%提高到81.8%, 全部11个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标准。在第十三次江西省党代会上更是提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 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的战略目标。
1.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既为江西科学发展提供了明晰的“路线图”, 也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探索。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 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 其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 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是惠及全省, 造福子孙的大工程。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 不仅对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也有利于树立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1.2《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正式出台, 对于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
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是尽快改变其贫困落后面貌, 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意见》特别强调从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个方面着手,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3《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的实施, 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规划》, 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其中, 重点开发区域有35个县 (市、区) , 国土面积34043平方公里, 占全省的20.40%;限制开发区域有65个县 (市、区) , 国土面积132857平方公里, 占全省79.60%;江西省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域共416处。编制实施《规划》, 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 对推动江西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重要意义。
1.4 江西生态立法的步伐明显加快, 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 江西的生态立法步伐明显加快, 截止目前, 江西省颁布了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江西省赣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办法》、《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多部生态环境建设法规和规章。同时, 江西省努力平衡上下游的发展机会, 在法规中主要体现于流域间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 如《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通知》、《南昌市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通知》等。江西生态立法的步伐加快, 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法制保障。
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2.1 江西省的自然状况
江西省地处我国东南部, 全省国土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74%。整个地势周高中低, 渐次向北倾斜, 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江西地处中亚热带, 四季变化分明。境内降水量较为丰富, 但地区分布不均衡。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1%, 但全省森林分布不均衡。省内河流众多, 河网密集而均匀。境内河流多发源于周边山地, 赣江、抚河等主要河流均汇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形成一个几乎覆盖全省国土空间的鄱阳湖水系[1]。
2.2 江西省生态安全状况
江西省2011年,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EI) 为78.30, 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优。但改革开放以来, 江西省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资源的过度开发也让江西生态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是过度开放导致资源锐减。突出表现在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水污染加剧、矿产资源浪费严重和矿区环境质量恶化;二是江西作为南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和危害重;三是环境污染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比如酸雨出现的频率大、分布广、危害重;土壤污染日益加剧, 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最后, 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物物种资源减少等[2]。
2.3 江西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2.3.1 唤醒公众的生态意识, 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 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 是人的灵魂问题。”[3]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其一, 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 倡导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增强公众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其二, 要推动公众环境权益的普及与保障,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4];其三, 引导公众节约资源、倡导适度消费的绿色生活方式[5];最后, 要高度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3.2 加快生态立法, 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环境
加快生态立法, 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环境, 就是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机制。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出发, 以维护环境权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真正做到生态文明有法可依。
2.3.3 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经济的本质, 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江西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按照《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 通过建立区域环境补偿机制和建立自然资本的市场机制, 使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来调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等。
2.3.4 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
江西应当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政府官员生态文明追踪考核制度。应当改变目前考核主体单一化的状态, 将政府考核、公众考核以及专家考核结合起来, 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 充分调动专家优势和全体公民的智慧资源, 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等[4]。
3 结语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正如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的: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 绿色是江西最亮的品牌。我们要树立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和绿色消费观, 构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全方位的绿色产业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机制, 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黄国勤.江西省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和生态建设对策[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4.
[3][美]阿尔多·李奥帕德, 吴美真译.沙郡年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285.
[4]王国聘.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6.
3.齐心协力建设秀美家园 篇三
初春的天气略带一丝寒意,尽管小雨淅沥,但省领导们却热情洋溢,一下车便迅速穿上雨衣、拿起铁锹,全力投入到义务植树中来,扶好树,培好土,再用几脚踩扎实……。徐守盛书记一边植树,一边向在一旁劳动的邓三龙厅长详细了解当前全省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情况。他看着刚刚种好的树,感慨地说:“经济发展了,环境不能破坏,否则是得不偿失的。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若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就算经济再好也没有意义。要想保护湖南的生态环境,就要多植树造林,就得加强监管,强化责任。”
当得知今天栽种的树苗是樟树、桂花树和杨梅树时,徐守盛书记询问了各类树木的生长周期、花卉苗木的市场行情。当获知花卉苗木的市场发展形势良好时,他笑着说:“今天我们种下一棵桂花树,那就好比是做了一笔绿色投资。这棵树慢慢成长,它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大。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
徐守盛书记接连种下了3棵桂花树,望着身后人们忙碌的劳动场景,他郑重地说:“树木能改善空气质量,多种树是保护环境、抑制雾霾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多一棵树,生活中就多一份清新和洁净。建设绿色湖南,构筑生态文明,需要每一个湖南人共同努力。希望大家都动起来,形成全省动员、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把义务植树和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相结合,共筑绿色湖南。”
杜家毫省长一边培土一边向邓三龙厅长询问森林管护情况。他说:“砍树容易种树难,必须把森林资源管理好、保护好。要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大力种植乡土珍贵树种,积极调整山林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把城乡绿化与美化结合起来,提升城乡生活品质,打造湖南靓丽的绿色名片。”
看着一片片刚植的新绿,杜家毫省长欣慰地说:“星沙产业基地是长沙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具体实践。经济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的双赢。”
植树点上,一片忙碌的身影。孙金龙、黄建国、李微微、许又声、韩永文、易炼红、张文雄、黄跃进、于来山、谢勇、徐明华、陈君文、张硕辅、武吉海、王晓琴、欧阳斌、赖明勇、刘建新、陈长寿、姜英宇等省领导分工协作,种下了一棵棵新绿。
据统计,自1981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湖南省累计有7.74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栽植树木达38.7亿株。目前,湖南的森林覆盖率达57.5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81平方米。在人们追求山更绿、水更青、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山川更秀美的过程中,林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湖南生态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引人入胜。
4.秀美乡村新风来作文 篇四
“天那!这是我们老河口的农村吗?”看到《老河口新闻》上的画面我情不自禁的大呼起来。新闻里一幅幅屋舍俨然,鲜花簇拥的画面简直让我不敢相信,这会是我们河口的李楼办事处方营村吗?
记得前年我和爸爸曾经去过李楼,那时全都是泥泞的小路,刚好又碰上下雨天,踩下去,脚抬都抬不起来;家家户户的门口堆的全都是垃圾,路上到处都是动物的粪便。池塘里的水浑浊不清;树上光秃秃的……
这变化也太大了吧!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妈妈终于答应带我再去李楼一探究竟。
七月十九日,暑假里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满怀期待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同踏上了去方营村的道路。坐在车里的我不时探出头,显得万分焦急,恨不得马上飞过去。正在这时,眼前的景象抚平了我急燥的心:蓝色屋顶,白色墙壁的工厂;宽阔而笔直的.公路向远方延伸……路旁红色彩砖的人行道上万年青挺直了它翠绿的腰肢,一排排蓝白相间的厂房在线条优美的铁艺栏杆的包围中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和蓝天白云比美……这是哪呀?我怎么从没来过呀?这时,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市里新建的城东工业开发区!
正当我陶醉一片壮阔的景象中时,爸爸的一声“到了”仿佛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车子停在村口,我一下车,一阵清风迎面袭来,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绿荫重重,鸟语花香,加上阳光和风,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我们顺着这清风缓缓走进,辽阔平整的稻田中央,古朴的农舍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极尽山水田园风光之美。我惊呆了!村子里的道路变成了干净的水泥路,路旁的木栅栏里种满了争奇斗艳的鲜花和小草,青砖黛瓦的围墙让整个村子成为一个整体,家家门口还贴满了对联。再也不象以前那样到处都是小平房了。就在道路右侧,还有一个黄绿相间的垃圾筒和一个看上去挺高级的路灯!爸爸告诉我这个路灯还挺特别,是个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还有垃圾筒,可是人家李楼人民自主创新的呢!哇!李楼的人民还挺聪明的……
想想以前,那时的人们到处倒垃圾,哪里堆的都有。而现在,还专门设置的有垃圾筒,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讲卫生的习惯也越来越好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曾经旧貌换新颜”呀!
我和爸爸妈妈沿着小路往村里走去。走着走着我怎麽感觉有人在给我做脚底按摩。我低头一看,原来我们是走在了用石子铺成的小路上。这些石子有大有小,有蓝的,有白的。这里的人把它铺成了各种图案……太舒服了!。“哇!快看”妈妈的一声惊叫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和爸爸连忙跑过去。“这里的人把桌子和凳子做成树桩的样子,还真是有创意呢!”周围满是绿荫,高高的大树耸立着,好象一把巨伞,为人们遮挡烈日的阳光。离茶桌几米处是一片碧绿的池塘,清亮如镜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在迎着微风翩翩起舞,一群小鸭在母鸭带领下追逐嬉戏,几位农妇在池塘边边聊天边洗着衣裳。池塘的周围一丛丛的树木,一簇簇的鲜花,倒映在清澈水中,好象在照着镜子!好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图呀!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绚丽的晚霞火一般的烧红了方营村的西天。整个村庄一片炫红之中,田间的蛙声、蟋蟀声也此起彼伏地响起。我和爸爸妈妈上了车,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我仍然兴奋不已,趴在车窗前看着天空,心想:李楼的人民用自己的劳动与汗水造就了这么美好的村庄,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也用自己的双手来建造自己的家乡,让它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5.修水县殡葬改革建设秀美家园 篇五
修水县从今年3月份起,在县城规划区内及武吉高速、修铜公路、柯龙公路沿线开展殡葬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力度大、见效快、反响好,惠民殡葬政策实现全覆盖,文明、绿色、节俭的殡葬观念深入人心。
一、实施背景
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作为一个山区县,修水之所以实施殡葬改革,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1、“尝过甜头”。上世纪90年代,修水县就以“县城核心区”为范畴,以“财政供养人员和城镇居民”为对象,以“遗体火化、殡仪馆治丧、公墓区安葬”为内容,首次实施了殡葬改革,一次性搬迁城区附近坟墓2800多座。10多年来全县火化遗体1万多例,公墓区安葬9600座坟墓,节约用地40多万平方米。这次改革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省级文明城”扫清了“坟障”。
2、“面临苦头”。一方面,广大农村的封建迷信丧葬习俗难以改变,依然热衷大操办、乱埋葬,青山被“白化”,死人争占活人田,与青山绿水不协调,与生态环境不匹配,与文明修水不适应。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县城规模扩大和人口扩张,公墓区穴位趋于饱和,需要向农村延伸。
3、“借助势头”。近年来,修水县深入推进“强工兴城”战略,着力打造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的湘鄂赣三省九县边贸中心城市,同时启动了修河旅游总体规划,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游、红色主题游、精品一日游等旅游品牌,修水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为此,决定启动新一轮殡葬改革,为推进旅游业发展打响“前哨战”。
二、主要做法
1、老坟遮挡不留死角。整治范围内的老坟一律采取植树绿化的方式予以遮挡处理。坟主有单位的,由坟主所在单位负责包落实;坟主无单位的,由坟主所在乡镇组织实施。全县安排专用苗木4.5万株,每座坟墓免费供15株,县城规划区内及武吉高速、柯龙公路、修铜公路等主干道300公里路程沿线可视范围内3749座坟墓全部植树绿化遮挡,达到了“见绿不见坟”的效果。
2、生茔拆除不留盲区。出台补偿政策,每拆除一座生茔补助3000元。同时成立专门工作组,请当地有威望的群众和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上门做说服工作,93座生茔拆除69座,24座不宜拆除的已葬墓茔全部采取植树遮挡。
3、杜绝新建令行禁止。以今年5月5日零时为节点,整治范围内杜绝新葬坟墓和新建生茔。自禁令实施两个多月以来,全县无一例新葬和新建现象发生。为确保禁令顺利执行,从4月1日起,农村居民遗体火化的接运、火化等费用由县财政予以全额补贴。对选择城区公墓区安葬的,800元以下的墓型补贴50%,1800元的墓型补贴30%,3800元得墓型补贴15%。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刺激,农村居民遗体火化率和公共墓地安葬率大大提高。
4、公墓建设全面启动。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将农村公益性墓地纳入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按照“规划长远、选址科学、权属明确、标准统一”的原则,以村组自筹为主,县乡财政补助为辅的融资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同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制定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村规民约,设立村民红白喜事理事会,安排专人负责墓地的日常清扫、维护和绿化等工作。
此次殡葬秩序整治活动,共投入资金819.5万元,其中,民政部门下拨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奖励资金130万元;县财政奖励资金32.5万元;林业部门提供苗木资金135万元;有关乡镇自筹资金522万元。
三、强化保障
1、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殡葬秩序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殡葬秩序整治组织网络。
2、宣传发动。县、乡、村分别召开殡葬秩序整治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有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现场会、推进会,殡葬改革政策深入人心,广大干群认识行动一致,为殡葬秩序整治
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印发殡葬秩序整治宣传单,各地、各部门悬挂横幅500多条,张贴标语3000多幅,制作永久性广告牌100多块,出动宣传车1000余次,为殡葬秩序整治营造了浓厚氛围。
3、干部带动。据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有1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做家属、亲属的思想工作,带头拆除生茔,有力地推动了殡葬秩序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4、部门联动。对县民政局、执法局、财政局等23个相关职能部门和16个重点乡镇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细化任务,量化目标,强化举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殡葬秩序整治合力。
5、执法驱动。从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殡葬秩序整治综合执法队伍,负责殡葬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对应火化而未火化的,由有关部门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不予发放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补助和其他费用;对违反殡葬管理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给予乡音的党纪政纪处分,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阻碍殡葬管理执法的,交由司法机关予以从重处罚。
6、政策促动。县委、县政府和县殡葬秩序整治活动领导小组10多次发文,明确殡葬整治的工作重点、内容和时间节点;确定乡镇和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同时还建立了日督查制度、后备干部不定期督查制度、义务督查员督查制度和有奖
6.秀美乡村建设 篇六
《秀美人生》学习心得_秀美人生观后感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亦或是砥砺前进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黄文秀一个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她那感天动地的奋斗故事,奋斗在脱贫一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时代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全党同志要深刻学习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和伟大事迹,时刻牢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以黄文秀为榜样,不忘初心使命,用于奉献担当,在新时代的前进路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学习黄文秀甘于奉献勇于实干的精神。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年间就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书写下了非凡的业绩。黄文秀的感人事迹,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勇往直前。
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不忘初心,黄文秀用奋斗锻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作风,用真情践行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用毕生书写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
《秀美人生》学习心得_秀美人生观后感2
事业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黄文秀驻村当第一书记期间,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短短一年,她就从“扶贫新手”转变成群众最信赖的人,用一腔热血、一片赤诚践行着共产党人共同的誓言。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唯有恪尽职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扶贫干部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本来,黄文秀可以有很多选择,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服务基层。从繁华首都回到家乡,把初心镌刻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一个感党恩、守初心、献青春、为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黄文秀用生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我,为民服务,用生命诠释了初心和使命。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唯有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才能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因此,要培育“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服务意识,在为民服务中坚定初心;传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献精神,在为民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动人篇章;树立“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情操,在为民谋利中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向人民满意而行!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让我们在黄文秀精神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秀美人生》学习心得_秀美人生观后感3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大概每个人对初心的定义都不同。在我看来,“初心”应该是我们初入社会时对自己的期许,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目标,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你甘愿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初心”是入党时激情澎湃的“红心”,是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忠贞,是时刻不忘的坚定信仰,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长期坚守敬畏的精神高地。
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黄文秀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为家乡、为故土、为乡亲做贡献的初心。研究生毕业之后,她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有同学后来问过她这样选择的原因,黄文秀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体现了黄文秀对家乡的深情,也体现了她对建设家乡、发展故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一名“先锋”共产党员的选择。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始终践行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女儿身却怀揣“巾帼梦”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刚开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还不敢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贫苦户越来越亲,工作越来越熟练,一周年时,她说,“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扶贫路就好像新时代的长征路。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宝贵长征精神。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一批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秀美人生》学习心得_秀美人生观后感4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短短十二句,却句句千钧情,区区八十字,却字字万般意,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都要用一身去诠释,坚守初心,永担使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初心是什么,使命是什么?初心即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甚至于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无怨无悔。
是她,是她,就是她,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用她的生命,践行了党的誓词,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她那种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赤子初心,在新时代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她是9000多万党员的榜样,她是时代的楷模,她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她用生命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唱响于祖国大江南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黄文秀同志从踏上广西乐业县百坭村那一刻,就作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她不等不靠,践行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她用脚丈量了百坭村每一寸土地,用情感动了百坭村每一名百姓,短短一年间,村里做成了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事:修通了水泥路,建起了4个蓄水池,发展起砂糖橘、油茶树、八角、水稻等特色产业,有88户418人顺利实现脱贫。群众脱贫致富了,但是雷厉风行的黄文秀同志却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的为民情怀为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作出了榜样,功名不过尘与土,唯有孜孜不倦、践行初心,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方可无怨无悔,为世人所敬仰。
“‘文’在心,‘秀’于行”。我们共产党人就要像黄文秀同志那样,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赤子之心,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担当实干,品德高尚、克己奉公,知重负重、坚韧不拔,倾情投入、甘于奉献,多用脚丈量泥土大地,多用情联系百姓群众,主动到基层、进村组、入农家、话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提民心,把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中,用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盏明灯,是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和本色的体现,她身上的榜样力量,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她一样,书写不愧于时代、不愧于人民的青春之歌。
《秀美人生》学习心得_秀美人生观后感5
黄文秀同志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忘初心:坚守扶贫第一线。了解黄文秀的人都说,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由于父母亲身体不好,家境贫寒,黄文秀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上大学后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以自己品学兼优的表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在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她依然决然地选择了下到最基层,偏远地区去工作,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那片贫瘠的大地,因你贫瘠的大地开满了鲜花,你留下的脚印,映衬了最美的风景。
坚守使命:干出一片新天地。扶贫之路充满艰辛。黄文秀白天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夜深了,她一个人孤零零住在村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没有脱贫产业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山里产业短缺问题,黄文秀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发动,鼓励党员带头示范。她的奔波没有白费,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
7.秀美乡村建设 篇七
这次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精神, 全面分析林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统筹谋划林业改革发展大计, 进一步加快生态兴省和新基地新山西建设步伐。首先, 我代表省委, 向全省林业工作者和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致以崇高敬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特别是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 在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同时, 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 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持之以恒植树造林, 坚韧不拔绿化山川, 生态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 绿化美化成效明显;水土流失得到遏制,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林业经济从小到大, 林业收入稳步增加;林业体制不断创新, 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在发展林业、绿化三晋的历程中, 全省干部群众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创造了许多像右玉、平顺那样变“不毛之地”为“林海绿洲”的生态奇迹和先进典型, 不仅对林业工作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对全省各项事业都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长治、晋城召开, 授予我省“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就是对我省林业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 对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对建设生态文明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山西省情全面贯彻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大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从战略层面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提供强大支撑和重要保障。王君同志将要进行全面部署。下面, 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具有特别功能的公益事业。在工业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林业的内涵和功能空前丰富,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凸显, 正在由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应为主的单一林业向开发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的多元林业转变, 由简单地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为主的传统林业向进军森林固碳、物种保护、生态疗养新领域的现代林业转变, 由创造物质财富为主的经济林业向同时发挥改善人居、传承文化、提升形象作用的人文林业转变。无论推动科学发展还是建设生态文明, 无论解决“三农”问题, 还是应对气候变化, 林业都占据基础地位, 肩负重要使命。对我省这样一个地处黄土高原的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来说, 大力发展林业,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推进“三个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 我省造林绿化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 但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 14.12%的森林覆盖率, 比国际最低标准低11个百分点,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4个百分点。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与长期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相互交织, 使生态问题成为制约我省科学发展的短板之一。“三个发展”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全面创新的战略重点和抓手, 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产品供给, 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实施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 正是应有之义。转型发展不仅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而且要减排去污, 提升发展质量, 必须充分发挥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的优势, 充分发挥林业对促进永续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发展包括森林资源安全和森林防火安全以及维护生态安全, 林业安全工作是全省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 只有重视和发挥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力中的决定性作用, 才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背景下,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既有利于扩大投资总量, 优化投资结构, 又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 提升农民消费能力, 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极。
第二,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人民、对历史必须承担的庄严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提出要增加森林碳汇, 争取到2020年全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我们把“山川秀美”作为建设新山西目标中的重要内涵, 符合国家要求、国际趋势, 也是全省人民的心愿。目前, 我省尚有200多万公顷荒山没有绿化、水土流失面积仍占69%, 加之地处中部、毗邻京津, 山西的生态问题不仅关乎自身生存, 而且关乎首都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发展。我们经常说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 生态建设就是事关山西长远发展、事关全省人民根本利益的兴省之业、惠民之业、千秋伟业, 我们应当做出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第三,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我省农业基础条件较差, 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的压力仍然很大, 特别是农村80%以上是山区, 200多万贫困人口都在山区, 荒地、林地面积远多于耕地面积, 发展林业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一方面, 森林是涵养水源的根基, 林业是农业的防护网, 加快林业发展, 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创建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农村。另一方面, 林业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 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 林产品是广受欢迎的绿色产品, 市场成长性好, 做大做强林业, 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新的支撑。
第四,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山西形象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发展日益深入人心,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越来越高, 生态环境也成为投资环境和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不好, 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而且也很难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亟需的高层次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 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 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素有“煤海”之称的山西, 更需要增绿、护绿、爱绿。我们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 使三晋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让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让生态文明成为新基地新山西的鲜明形象和竞争优势。
二、科学把握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既要着眼长远发展, 又要注重阶段性成效, 既要加快林业发展, 又要深化林业改革。为此,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放在新基地新山西建设全局中加以把握和推进, 把造林绿化与实施“三个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 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汾河流域和太原西山地区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结合起来, 与落实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促进、工程带动与群众参与相统一、增绿与去污并举、建设与管护齐抓, 全面提高林业发展的规模和效能, 努力走出黄土高原和资源型地区发展现代林业的新路子, 奋力打造山川秀美、生态宜人的新山西。
第一, 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为根本, 统筹推进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太行山绿化等国家重点工程, 全方位实施通道绿化、厂矿区绿化等省级十大工程, 各市县都要实施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造林绿化工程, 确保全省每年造林400到500万亩。围绕提高城镇品位和改善农村面貌推动造林绿化, 城镇要见缝插绿、拆墙透绿、遇土播绿, 积极创建“绿化模范城市”和“绿化模范县”;农村要把能栽树的地方都栽上树,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结合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推动造林绿化, 形成多措并举、多项融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第二, 以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为重点, 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促进二者互促互动、良性循环。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多元开发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实现修复生态与兴林富民同步推进。一方面要延伸林业产业, 大力发展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林产品精深加工以及种苗花卉产业, 加快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 着力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疗养, 使之成为林业的增长极, 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林产品市场, 培养林业经纪人, 提升经营档次, 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林业产业品牌, 培育更多的“绿色银行”。
第三, 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为保障, 统筹推进营林造林与管林护林。坚持依法治林, 加大森林抚育管理和封山禁牧力度, 加强新造林地管护, 确保山封得住、牧禁得牢。加强省直林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湿地资源、古树名木的保护, 增强林业资源的功能效益。创新管护机制, 落实管护责任, 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爱林护林积极性。实行森林防火“一票否决”制, 把林业灾害防控纳入应急管理, 充分运用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 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第四, 以提升林业发展质量效益为目标, 统筹推进林业科技与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现代林业,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根本。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力争在经济林丰产、旱地造林和高寒冷凉地区造林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 大幅度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要加强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 广泛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服务活动, 最大限度地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快林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不断提高现代林业建设的物质装备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绿色景观营造和管理研究, 提高城乡绿化的档次和水平。要深入开展技术教育培训和综合素质锻炼,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林业人才队伍。
三、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注入新动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 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去年8月以来, 我省在晋城市和垣曲县等1市17县进行了试点, 明晰林地产权71.46万公顷, 初步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标, 激发了农民群众造林护林的热情。全省上下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作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强大动力, 精心组织指导, 切实抓好落实。结合试点经验, 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四点:
第一, 要抓住“一个核心”, 就是明晰产权。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主体内容。明晰产权必须以家庭承包为主, 保证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林木的承包经营权。凡是能够承包到户的都要承包到户, 做到“按户承包、按人分地、人人有份”。不宜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 也可依法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落实经营主体, 均股、均利到户。要依法勘界确权, 颁发“铁证”, 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第二, 要实现“两大目标”, 就是确保生态受保证、农民得实惠。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健全利益机制, 调动农民造林的积极性, 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推进改革决不能以破坏森林、牺牲生态为代价, 这是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要围绕农民增收, 不断完善政策, 该给的利益要给足, 该减的负担要减够, 该搞的服务要搞好, 特别是规范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流转, 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优化林业要素配置,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三, 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把改革的政策和办法原原本本交给农民,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实行民主决策、自主选择, 决不能包办代替, 更不能强制推行。二是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 改革方案必须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同意, 做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三是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对公益林要以保护为主, 加强管理;对商品林, 要减少行政干预, 让农民依法自主经营;对林下资源, 要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允许农民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的关系, 在明晰产权、推进主体改革的同时, 积极跟进有关配套改革, 努力做到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二是处理好放活经营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既放活农民经营林业的自主权, 又要在林木采伐、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指导和管理, 切实做到放而有序、管而不死。三是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 加强指导检查, 进度服务质量, 不赶进度、不留隐患、不走过场。四是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积极调处林权纠纷,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防止出现新的矛盾, 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 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 结合农村综合改革, 围绕强化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制度、金融服务林业改革发展制度、林下采伐管理制度、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林业社会化服务制度等等, 为林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在全省形成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强大合力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一项得民心、顺民心、惠民生的系统工程, 全省上下要齐心协力, 狠抓落实。
一是要把生态兴省落实到加强组织领导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像重视农业生产一样重视林业发展, 像关注粮食安全一样关注生态安全, 把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做到领导力量到位, 形成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各项任务都要排定时间表, 该出的政策要早出台, 该定的办法要早制定, 该给的经费要早下拨。林业部门要牵头抓总、组织实施, 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抓紧完善林业扶持政策, 金融部门要细化林业投融资措施。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激励问责制, 对各市县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考核, 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对工作落后的要通报批评。
二是要把生态兴省落实到引导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上。生态兴省是造福群众的事业, 也是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要大力宣传党的兴林富民政策, 宣传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美好前景, 广泛开展生态知识教育, 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通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军营、绿色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 鼓励和引导公众、社会团体参与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驻晋部队和行业组织以及社区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生态团体和生态志愿者的积极性, 拓宽公众生态参与渠道, 保障公众生态权益, 营造全省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把生态兴省落实到学习先进典型、弘扬优良作风上。我省立地条件差, 生态建设困难大、成本高、见效慢,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是一个考验。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意识, 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建设绿色家园的坚强战斗堡垒。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 大兴“四种风气”。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太行精神、纪兰精神、双良精神, 把革命老区的顽强拼搏精神与现代生态观念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只争朝夕的拼劲, 真抓实干、踏实苦干, 不断破解生态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投身生态建设的实践中锤炼坚强党性, 以过硬作风推动生态兴省战略不断取得新进展。
8.秀美乡村建设 篇八
今年全省林业工作的主要预期指标仍是“六上两下”:营造林86.67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1500万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稳定在1.27万公顷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湿地保护率提高6%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
根据上述目标,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经营健康森林。一要增总量。完成造林任务40.1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3.53万公顷,封山育林 16.6万公顷,使全省森林面积保持在1千万公顷以上。二要提质量。完成森林抚育46.67万公顷,其中,低产林抚育改造13.34万公顷,中幼林抚育33.34万公顷。实施优材更替0.67万公顷,培育无节良材6.67万公顷。抓好良种苗木培育、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林木良种使用水平。稳步推进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世行贷款、法国开发署贷款项目建设。深入推广林地测土配方系统,造林应用率达到80%以上。三要防灾害。发挥森林航空消防、森林防火视频监测作用,提高森林火灾监测、扑救水平,杜绝“边造边烧”甚至“造不抵烧”的情况。全面落实“十二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和预防工作。四要管好国有林和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管护已列入省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地要认真贯彻《公益林管理办法》的要求,健全公益林管理制度,提升公益林管理绩效。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的领导,让109.67万公顷国有林、499.54万公顷省级以上公益林成为最健康的森林。五要守卫林地。完成国家部署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林地年度变更调查(三类调查)和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加强野生动物疫源防控和候鸟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落实林地保护专项规划,强化林业部门在林地征占用前置审批中的地位,发挥中部林权交易中心作用,推进林权交易管理与服务工作。
2、保护美丽湿地。一要划定保护红线。贯彻《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加强湿地保护执法,确保全省除水稻田外的100.87万公顷自然和人工湿地不减少。二要扩大保护面积。目前,全省湿地受保护面积达62.24万公顷,保护率接近61%。要通过划建湿地公园、保护区与保护小区,稳步扩大湿地受保护面积;对已纳入保护范围的湿地,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遏制湿地退化趋势。三要保护核心湿地。重点建设好3处国际重要湿地、10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18处省级重要湿地,保护好洞庭湖、东江湖、水府庙等战略性湿地资源。四要争取湿地补偿。争取国家在湖南启动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和退耕还湿工程,争取世界环境基金等国际环保组织继续在湖南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和补助项目,鼓励地方政府率先探索湿地补偿政策。
3、打造绿色通道。坚持把造林项目向最需要绿色、生态景观和清新空气的地方集中,让老百姓对“造林就是造福”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一要抓新造。完成新通车高速公路沿线造林绿化1000公里,突出抓好京珠复线衡阳至郴州段,二广高速邵阳至永州段,厦蓉高速郴州至永州段等三条高速公路沿线1012公里的造林绿化和提质提效。二要抓巩固。巩固好已通车高速公路两边造林绿化3000公里,完成铁路绿化及提质500公里,完成公路绿化及提质9000公里,完成江河湖库沿线绿化及提质4500公里。三要抓创新。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绿化好高速公路沿线坡耕地;借鉴外省“租地造林”等通道绿化方式,巩固“天坑”治理成效,让绿色通道绿不断线、景不断链。
4、建设秀美村庄。秀美村庄是美丽中国和绿色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农村“三边”(路边、村边、庭院边)绿化水平不高,人居活动的周边环境不够好的问题。从今年起,各地务必要把秀美村庄美化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身边增绿行动。一要深入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广泛宣传,让村民认识到优美的环境不仅能提高生活品质,而且还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二要继续推进“千万”珍稀树种进农家活动。通过层层发动,让去年全省定点培育的优良珍贵树种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乡村房前屋后生态点缀的独特风景。三要开展森林村庄示范行动。每个市州建设3~5个样板村庄,用典型带动全面发展。积极动员单位联合村委、大户带头、社会捐资等形式联村建绿。四要建立考核机制。“湘林杯”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将调整细化,新增秀美村庄评分内容。努力通过上下联动的工作,再现乡村青山绿树与小桥流水人家相映成辉的美景。
5、壮大富民产业。一是要力抓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源综合效率高、生态环保、产品附加值大的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业。要充分发挥油茶、楠竹、花卉、种苗等资源优势,做好扩大增量,提升存量。二是要力抓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交通便利、信息快捷、综合配套服务好的优势,积极引导优势企业从分散经营向园区集中转移,推动集群发展。要重点跟进8个省级产业园区的筹备建设,力争早出成效。三是要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对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产品加工退税、贷款贴息等政策要优先向它们倾斜;人员培训、产品质量检验等实用技能要优先向其帮扶。四是要着力打造精品名品。严格林产品质量监管,做群众放心产品;积极开展“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创建工作,树立家喻户晓品牌形象。五是要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坚决防止守盛书记多次指出的“青山绿水掩盖下的贫穷”。
6、提升保障水平。一是执法保障。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严打行动,坚决遏制林业违法犯罪高发势头,探索符合林业实际的林业综合执法模式。二是资金保障。狠抓资金引进和项目争取。继续争取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等国际组织投资湖南林业,探索金融资本通过林权抵押、低息贷款、林业担保等方式支持林业,提升林权交易中心、林业担保公司运营水平。强化财务监管和内部审计,促进项目规范运行。三是科技保障。加快学术科研向实用科研转变,加强林业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林农家。四是作风保障。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五是舆论保障。高度重视媒体宣传工作,加大林业宣传力度,加强对涉林舆论的引导,提升湖南林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六是人才保障。加快培养从事林业标准化、林权交易和服务、森林经营等前沿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加紧培训一批森林资源评估师、森林认证师,把握林地管理的主动权,不断提升行业实力和林业发展水平。
【秀美乡村建设】推荐阅读:
2020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01-03
党员干部观看《秀美人生》观后感10-14
美丽乡村建设发言06-27
数字乡村建设成果09-04
宜居乡村建设总结01-18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纪实07-07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07-16
乡村美丽中国建设环保12-17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材料07-24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