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精选18篇)
1.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一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的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存在着人际交往的一些障碍,影响了他们心理、情感、价值观以及对周围环境与社会不良的认识,这种情况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下面通过一个小学生案例对学生的交往障碍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案例
四年级学生刘某,平时傲气十足,对同学不屑一顾,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一些,与同学在一起,常常趾高气扬,喜欢指手划脚。对别人的回答不屑一顾,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同学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嘲笑对方或者大发脾气,甚至骂人,弄得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不想理他。这导致刘某在班级里很孤立,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
刘某表现出来的是人际交往不适应,小学生出现这种交往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的不良影响
有的小学生自我中心比较严重,他们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这种自我中心的影响,认为其他人都应该围绕自己转,因此导致交往不良。就刘某而言,他对自我评价
过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同学,认为别人都要听他的,影响了他与同学的正常交往。
2.自控力的缺乏和不良的情绪的影响
不良情绪也容易引起人际交往障碍。有些小学生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容易发脾气、冲动;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头脑还不够冷静,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动地调整认识上的偏差,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容易与他人产生人际交往冲突,周围的同学不能接受他们,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如上例中,刘某平时趾高气扬,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因此同学无法接受他。
3.交往技能的缺失
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由以游戏活动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由与父母交往为主,转为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为主。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交往技能指导,他们不懂得在新的交往群体中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他人,因而在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出现冲突,影响交往的效能。
(三)教育指导措施
对于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问题,教师应予以重视,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主要指导措施包括以下几条。
1.改变自我中心的交往观念
改变小学生自我中心的、片面的人际交往观念,使他们对人际关系有一种积极、全面、正确的认知,这是改善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首先,老师和家长在实施教育时,要让小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其次,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转换角色的方法,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能体会别人的感受;再次,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交往冲突的例子,引导小学生转换角色,体会对方的感受,冷静地进行自我批评等,使他们不仅仅把人际交往看成是自己单方面的作用,而是同学和伙伴之间的双向互动。
2.正确调控情绪,避免人际冲突
积极健康的情绪能促进小学生更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按照当时的情境,对自己的情绪加以调控。即通过让他们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估来认识交往中不良情绪反应的不良后果,避免在人际交往中与同学产生冲突。同时,指导他们在遇到人际冲突情境时,如何运用克制、忍让、注意力迁移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缓解自我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3.学习交往技能,注意灵活运用
处理人际关系是能力,也是技巧,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因此,老师和家长应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交往技巧,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首先,增加与同学的交往频率是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人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建立友谊。而交往频率的增加,是增加接触、了解的重要手段。
其次,要学会真诚关心同学,真正为他人着想。只有对人真诚,才能获得真诚。教育学生不虚伪,不做作,真实地表现自己,才能与他人坦诚相处,进行真正的交流。
第三,要讲究褒贬的方式。人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应注意尊重他人。批评他人的缺点时要含蓄委婉,不夸大,不使他人难堪;在与别人讨论问题、陈述看法时则要注意谦逊,切忌好为人师,动不动就教训别人;而在赞美别人时,应诚心诚意,实事求是。
第四,要学会倾听。耐心、虚心、会心的倾听,会使人有心领神会之感,而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不等别人讲完就打断,甚至他说他的你做你的,则使人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感。如果在交往中还能注意运用一些身体语言,注意交往距离等,则可收到更好的交往效果。对于小学生经常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教师和家长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从情感、意志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着手培养,同时训练他们掌握适当的交往技巧,使之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创造一种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
2.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二
一、提高交往意识, 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孤立的生活, 都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交往面越宽, 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 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而这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思想和信息, 要比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更直接、更广泛、更迅速。所以要让学生意识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然而, 高职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得及其被动, 据调查有40%的学生不敢在大庭广众和陌生人前讲话。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匮乏。因此, 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单纯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 而更多采用情景式教学, 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多回答问题, 鼓励他们多说话, 同时加强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到大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呵护, 失去了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此外, 现在的信息技术非常发达, 电脑、电视等传媒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消磨时间, 这也阻碍了学生们的人际交往。因此, 应鼓励学生走出家门, 走向社会,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这对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 对毕业生尽快融入社会, 适应社会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品位,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情操, 而且有助于大学生间正常的人际交往。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期, 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 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 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由于交往方式的不当, 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如情绪化、哥们义气等。因此,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交友观;学校要开设适合大学生需求的心理课程进行集体辅导和宣传, 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把握他们的潜在意识和心态,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指导其正确认识人际交往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的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不良交往的根源, 使之能够对不良交往进行有效地识别和抵制。此外, 还要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及时解答学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困惑, 使他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 增强自信。
四、指导学生掌握交往技巧
(一) 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1.平等交往。平等, 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 就要正确估价自己, 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 也不要只见自身的弱点而盲目自卑, 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 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 因此,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重尊重的原则, 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 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 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只有以诚相待, 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坚持真诚的原则, 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 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 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而不是口是心非, 既不当面奉承人, 也不在背后诽谤人, 做到肝胆相照、赤诚相待、襟怀坦荡。
(二) 讲究交谈艺术
交谈艺术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过程中, 通过交谈的方式, 相互交流感情, 传递信息, 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从而达到和睦相处, 愉快合作的方式或方法。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提高交谈的能力, 首先要具备有关方面的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沉着的应变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等。在交谈艺术中, 保持永远的幽默感是重要的方面。幽默的人永远为周围的人所喜爱, 永远是社交场上的中心。
(三)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人际吸引力
一个人是否具有较强的人际吸引力, 是交往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内在品质如精神风貌、性格特点、类型等;人的外在条件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职业地位等都可以影响人际吸引力, 并因此影响人际交往和效果。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丰富自己的知识, 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总之, 人际关系的培养是每个步入社会的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作为社会后备力量的大学生, 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有效的人际交往, 对于实现以后的社会沟通, 增强其社会与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实现自身价值, 拓展事业, 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摘要: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本文探讨了高职学生应具备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以及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社会交际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人际交往简述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所谓人际交往通俗地说,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来往。人际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直接影响与推进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才能得以实现,人际交往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难免与彼此交往,每一个人类个体是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社会上的。
2. 大学生交际能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其自身行为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文化与社会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为个体提供大量的社会刺激,从而为个体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只有经过社会化,人才能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就是掌握社会关系有关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社会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不断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早日成为一个社会人。
二、大学生交际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 “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
90后大学生在家庭中享受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所以他们一方面容易出现自卑,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放弃自己,进而容易在心理上造成自闭和抑郁;另一方面容易出现自尊心和自信心太强,从而导致自负,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容易消极躲避。这两方面都不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和社会交往关系的搭建,这就需要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调控能力。
2. 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严重
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通常是指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追逐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一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情感。在调查中发现,有54.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半符合,有超过40%的大学生有交往功利主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正逐渐被物质利益性的追逐所替代。
3. 网络交际化
网络人际交往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中不可或缺的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虽然为交往带来了很多的积极的方面,但它也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首先,在网络虚拟社区的保护下,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表现截然不同,其人格分裂的倾向十分明显。其次,网络人际交往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网络依赖,从而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的淡漠。
三、如何做好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
1. 做好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嬗变工作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以人为本”不是“以个人为本”,自我意识的养成也不是“个人本位”。在世界观方面确立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是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嬗变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社会本位”的理念,对大学生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对走向社会、养成担当意识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90后大学生处理好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到在学校里要学会与人相处的关系,处理好在大学里学习与社会实践当中的关系。
在人生观方面确立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是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嬗变的关键;在价值观方面确立独享与分享的互动关系是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嬗变的逻辑演化。这些可以通过提升他们社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果断性以及活动性来实现。
2. 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指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其涵盖面包括个人在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量的研究显示,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综合素质,人的个性、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动交往。第二,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三,待人要真诚热情。
3. 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大学生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更多地去参加社会实践,不但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能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第一,人际融合能力的培养;人际融合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体现在能否接纳世界、认同世界方面,它还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反映。第二,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要掌握一要适时,二要适量,三要社交口才适度。
【参考文献】
[1]李小玲等.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形成[J]. 现代交际,2010.
4.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四
一个班集体在刚刚组建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松散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创建班集体的过程,正是班级人际关系网络形成并逐步优化的过程。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集体,面对新老师、新同学,会有陌生感。通常会有两种极端表现,或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或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过于积极地表现自我。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在一个集体组建初期就营造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对于班集体建设是非常有利的。我每接一个新的班级,尤其注意学生言谈举止。在文明礼貌方面,教学生学会礼貌待人,会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交往中学会面带微笑,见到师长主动问好。这些看似是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由于种种原因,在如今的初中生群体中却似乎已经被淡忘,往往也正是因此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因此,在合作技能方面,对学生强调轮换、分享行为,强调对别人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同时,也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一旦形成了和谐的同学关系、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班集体建设也就踏上了正轨。
二、关注特殊学生,努力创设交往情境,激发交往热情
5.大学生人际交往沟通技巧 篇五
聆听常与说话同等重要。
在谈话较为沉闷之际,你常会发现自己心不在焉,漏掉了重要的关键字词,误解了听到的字句,甚至先入为主地决定别人的论点,而疏略了那个观点与你想的完全不同。
6.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六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及沟通技巧
——商务礼仪与沟通技巧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知礼、守礼、行礼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立事、立人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和协作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企业,我们都将活跃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商务礼仪与沟通技。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以良好的礼仪形象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更高。那么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掌握商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呢?我觉得做到内外兼修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的内,首先就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理解与宽容,在与人相处时,做到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并要以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与人沟通交流。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和保持,一方面源于能否客观地评价自我;另一方面源于接纳自我,表现为—个人能客观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势与弱势,既不自傲、自负、也不自卑、羞怯或敌视他人;要学会原谅自己,包括自己的失误和过失,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这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学生性格、家庭、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交往中要遵循真诚互助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互帮互助,求同存异。其次便是要掌握必要的沟通交流技巧,如:善于结交,善于结交是指我们能够巧妙地引起对方注意,并主动制造机会,自然地与对方进行初步接触,进而保持进一步接触的过程。善于表达。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话是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好形势,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善于表达,要求做到表达的内容要清楚明确,表达的方式要恰当,幽默和风趣,能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善于倾听。倾听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对方创作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以便进一步与其交往和沟通。学会提高倾听的艺术,首先要静听他人的谈话,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他人的谈话思路,或弄不清谈话的内容就断然下结论。其次,要鼓励对方讲下去,可以用简单的赞同、复述、评论接话等方法引导他人讲下去。善于自我表露 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谈必然是双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项应该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关于自己的信息——怎样想,有什么感受,对他人的自发信息如何反应等。然而,许多人却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给交往制造了障碍。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时机,否则就可能犯滔滔不绝、只顾自己之大忌。而所谓的外,指的是我们的着装礼仪,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人际交往成为一个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甚至成为了一门学问,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日渐受到关注。单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不懂得如何良好和谐地与人沟通在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唯有两者兼备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和国家做出
7.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七
来华医学留学生专业学习时间一般是六年,周期长。我国招收医学留学生的院校基本上都设有专门负责留学生的学院,采取留学生集体居住的模式,同一年级的留学生会被安排在一起上课,和中国学生无交叉; 在课后生活中,由于相似的语言、文化和信仰原因,大多数留学生倾向于在留学生团体内部活动,留学生群体相处的时间远超过和中国师生的接触时间,因此频繁的留学生群体人际交往对留学生本身的学习与生活、个人成长等影响更直接。国内有诸多研究从多角度分析如何帮助留学生进行和东道主国家的跨文化人际交往,却很少有研究触及留学生群体内部之间的人际交往。一般高校虽然设有跨文化交际课程或讲座, 却往往只局限于如何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文化, 而如何帮助留学生在留学生群体内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和培养沟通技能成为了高校医学教育的一个盲区。 本文将重新界定医学留学生的人际交往,分析人际交往教育对其在华生活与学习、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校园稳定、社会安全稳定的必要性,提出开展人际交往教育的对策,对稳定和发展地区高校留学生工作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留学生人际交往界定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临床医学生源国主要来自亚洲、非洲等,亚洲的东南亚国家有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也有中东的伊朗、沙特和阿富汗;非洲的国家有科摩罗、加纳、刚果金、津巴布韦、索马里、布隆迪和毛里求斯等国,共超过25个国家[1],是个名副其实的医学“联合国”。虽然东南亚国家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存在的差异性仍是显著的。非洲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文化迥然不同,非洲各国家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我国的来华留学生研究中似乎把跨文化人际交往仅局限于与东道主中国文化的接触,把留学生多种文化笼统地归为一种外国文化,因此应把我国目前的来华留学生研究中关于跨文化人际交往的内涵进行延伸拓宽。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表情、 姿态、行为等来达到交换信息、表达感情、满足需要等目的的一个过程[2],可分为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 非语言交往又包括肢体语言,如面部表情、眼神、动作、 声调等[3]。在医学留学生这个多国家、多元文化的群体中,跨文化人际适应或交往的内涵应该扩展为“凡和非本国文化的人际关系总和”。笔者认为医学留学生人际交往可归为两类:一是本国文化和东道主(中国) 文化、其他留学生国家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人际交往,统称为“异元文化人际交往”。二是与来自同一国家的留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可称为“同元人际交往”。“异元人际交往”涉及显著的文化、语言、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民族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生活习惯 (饮食、交友)、甚至着装等方面的区别;“同元人际交往”在这几方面呈现的差异性相对比较少,但由于个体性格、家庭教育、生活环境、认知能力、亚文化、区域差异等因素,人际交往方式也会受到影响。高校可从“异元人际交往”和“同元人际交往”这两个方面入手,重视培养医学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可行的人际交往教育策略,不仅是自身发展与跟上国际医学教育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对提高未来医学留学生队伍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医学留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
2.1促进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医学留学生多数来自亚洲和及非洲国家,选择学习医学,在A Level或10+2的主干课程必须选择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理科科目,多数留学生对文史哲文等课程几乎不涉猎,人文基础先天不足,人际交往学习几乎为零。医学留学生,尤其是第一年入学的留学生,新加入医学“联合国”,渴望与周围的同学、朋友建立一种真诚、互助的良好关系,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临着语言不通、饮食、宗教信仰和教育体系的差异、文化休克等各方面的挑战,本身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焦虑感和畏惧感,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自身的人际认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差,因而常常感到人际交往困难[4]。在人际关系层面上,留学生会运用本民族惯有的思维模式去认识、理解外来的信息,在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认识偏差或者理解错位,导致矛盾的产生[5],但却无法积极主动应对处理矛盾,逐渐使人际关系恶化。“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 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6]。 有些留学生遇事易冲动、自我封闭、恐惧交往或掩饰自我,这些不正确的交往方式也会使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危害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其成才。有研究发现医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比一般综合院校的大学生高,人际关系也较一般大学生敏感[7]。医学本身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科目繁多,医学生学习任务重,需要记忆大量的内容,各种考试应接不暇,承受的心理压力大[8],微小的刺激往往被夸大或歪曲地理解, 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例如,A和B是舍友,A是尼泊尔人,B是孟加拉国人,平时关系不错,在期末考试阶段,精神压力大,A在晚上学习时,B做饭,噪音较大,A受影响,多次给B提出更换做饭时间,B就是不同意,两人多次发生激烈争吵,事情闹大,后经辅导员出面调解, 发现原来心急的A在与B沟通时,没有注意自己的语气,咄咄逼人,疾言厉色,态度让B无法接受。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两人化干戈于玉帛,并学会了室友相处之道, 建立了和谐的宿舍关系。高校的人际交往教育,如一阵春雨,滋润心灵上的干涸,能指导医学留学生建立、维系、改善、提升人际关系,消除交往障碍,实施巧妙的策略、运用艺术,与周围的同学、朋友建立一种真诚、互助的良好关系,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
2.2稳定留学生在华学习和生活
有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困扰是造成大学生留级、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9]。国内外研究表明“人际好的学生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个性的完善和加快个体社会化进程,不易产生学习上的困难”[7]。另外,有研究反证“有学习困难或挫折(如留级)的医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增加人际关系敏感性,而学习生活目标明确、对未来有信心有利于减少人际关系困扰。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问题与学习问题具有明显的双向作用”[7]。年龄小或一国别数量较少的留学生,本身由于人数上不占优势,心理更敏感,在发展和处理“异元人际关系”时,加上语言、文化等差异,会遇到更多困难, 容易产生误会,如果没有正确的人际交往指导,这些学生或极易跟别人产生矛盾冲突,或走入另一极端,选择自我封闭,“双耳不闻窗外事”,逐渐影响性格发展、学习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留学生往往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不佳而让关系剑拔弩张,引起冲突。 例如:我校两个来自印度留学生好友,在一起观看板球比赛时,因为A对B的板球偶像不尊重,口出侮辱性语言,B恼羞成怒,就对A动手出气。这是典型的缺少尊重,沟通不良的“同元人际交往”案例,在留学生群体中常见。及时对医学留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引导,教育留学生要善于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协调人际关系,如尊重原则、相容原则,要学会赞美鼓励,融洽气氛,真诚相待、主动共情,学会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 求同存异等,建构和谐的医学留学生人际关系,有利于稳定留学生在华的生活和学习。
2.3有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医学留学生是未来医学界的主力军,其人际能力的高低无疑将对他们入职后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甚至预示着他们能否与同行、病人、病人家属及外界人和谐相处,从而影响其未来事业的成功。“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人际沟通素养日显重要”[10]。医学生以人文知识作为理论指导,加强人际沟通方面的适应能力和应付能力,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社会生活,形成丰富健康的个性品格,从而胜任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角色, 在工作中与各种各样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各项治疗顺利进行[10],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现,同时保护自身权利。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和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MER) 皆强调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交流的技能,包括与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其他专业人员的有效交流与学习,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11]。
国内外因为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医患纠纷现象十分普遍。据统计,我国医院的医患纠纷中,有80%的纠纷缘于沟通不到位[12]。国外民众对医疗职业越来越不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临床交流的不足[13]。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许多研究指出在临床工作中沟通问题是重要也普遍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临床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核心作用,沟通的质量和积极的健康成效有关,也可减少医患纠纷[13,14,15]。Arnold认为“一个医生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跟患者会谈的次数超过200万次,普遍超过他开处方、打针或执行其它职业活动。”[16]Friedman[17]指出病人对医生传达出的非言语信号非常敏感,会细心观察,因此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要发挥非言语语言的重要性,如:肢体语言、积极倾听、共情、语气等,增加沟通的灵活性和亲切感,体现医方对患者的关怀和关爱,使医患沟通更加顺利有效[18]。另外, 文化、宗教信仰等差异有时会成为医患沟通的障碍,如穆斯林国家禁止触摸异性或被异性触摸,故高校有必要加强医学留学生“异元人际交往”教育。
来华医学留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会回国工作或者到其他国家继续深造,不论在任何国家,在华学习期间受到的良好的沟通技巧教育将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不仅能帮助其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也能帮助克服胆怯心理,增加其自信心,有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为未来事业的成功和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石。
2.4完善留学生管理,维护学校、社会稳定
在来华留学生管理过程中,各类违纪事件频繁出现,留学生群体具备双重身份,问题处理的好坏会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地区或区域社会的安宁,甚至国际社会系统的稳定。一些常见的留学生违纪行为,如寻事滋事、打架斗殴、酗酒或其他冲突,除了留学生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不适应的原因之外[19],从心理层面剖析,是由于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妥善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缺乏对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包容, 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交友不慎等,逐渐产生误会、嫉妒、怨恨及其他多种叠加的消极情绪。一旦出现导火索之类的诱导事件,一些留学生很容易出现酗酒、 打架等各类违纪行为。例如,我校留学生一尼泊尔籍留学生因为另一个尼泊尔留学生在宿舍门上挂印度国旗而不满,随手扯掉印度国旗后,另一留学生非常愤怒,二话不说,就动手打对方泄气。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留学生缺少对他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及时开展医学留学生人际交往教育,探究违纪出现的根源,对症下药,使医学留学生在最初的心理层面上杜绝违纪现象,从而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维护留学生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区域社会的稳定,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
3构建来华医学留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策略
高校应重视留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开设医学留学生人际交往等人文课程,如《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20]、《跨文化心理适应》、《医患互动》等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尽早给留学生开课,从新生入学教育因利势导,打好基础。通过教学,留学生能正确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树立 “异元人际交往”和“同元人际交往”的意识,掌握人际交往技能技巧,调整认知结构,提高社交能力。国外学者指出在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加入医生沟通技巧的培训有迫切的必要性[13,14]。另外,开设相关人际交往知识讲座,开设有关人际交往规则、技巧和礼仪知识讲座,指导留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遵循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运用社交艺术,人际交往将能正常开展,并取得成功[8]。
开设专门针对留学生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留学生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援助或咨询,帮助他们调整认知结构,正确认识自己,找到问题 症结,增强调适 人际关系 的能力[21]。辅导员要加强师生情感沟通,随时了解留学生的心理动态,关注留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心理上存在困难的留学生,发现留学生思想中的不良倾向,及时疏导和排解心理问题,做好留学生矛盾的排查与矛盾的化解工作[2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交往能力。参加社会实践对培养医学留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极为重要。 学校要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组织低年级的医学留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如参观医学场馆,使其走出宿舍, 扩大交往范围;高年级的留学生已掌握了较多的医学知识,可组织他们去参加导医和导诊、义诊等医学活动,让留学生在学有所用的锻炼中,逐渐提高交往能力。Headly指出“角色表演”是教授医学生沟通技巧的有效手段[23]。医学生在进入见习或实习阶段后,带教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留学生掌握医患交谈、沟通的技巧,利用临床典型案例指导 “医患沟通”、“冲突处理”、“患者心理抚慰”等技能,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具体任务的练习机会[20,23],使其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所医患沟通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
开展课外活动,促进直接交流。学校可多开展留学生参与面广、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歌舞才艺大赛、心理话剧、美食文化节、运动会、春游、英语角、汉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为留学生群体内部以及中国学生创造交流和沟通的契机,在留学生之间强化平等和友谊的意识,增进彼此间沟通与协作的能力,学会尊重彼此的文化、语言及宗教信仰等,学会宽容、包容、忍让、换位思考。
4结语
8.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护生 小组合作学习 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7-01
1.护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现状
我校对护理实习生、毕业生采取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护生普遍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中职护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及沟通交流能力,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是困扰我们每位护理教育者的问题。笔者经过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采用小组合作性学习,加强“院校合作”方式,培养符合医院实际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
下面以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十一五”教改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视频公开课为例加以说明。
2.课的设计
本节课是护理实训课,采用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医院对接,培养符合医院实际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
采用小组合作性学习;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场地有多媒体教室、资源共享咨询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3.课的实施
3.1小组合作学习
3.1.1 学生分组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每小组6名同学,挑选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生任组长。在进行小组人员分配的时候,教师应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1]。
3.1.2 小组讨论
在多媒体教室。由临床护理教师给出学习任务:需要密闭式静脉输液的临床病例。护生接收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教科书、教辅资料、上网查询、咨询教师等方式收集资料,共同制定出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计划。
3.1.3 小组合作练习
同学们带上修改好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计划,进入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病房。以小组为单位,在输液手臂模型上进行操作技能练习。各小组成员轮流扮演患者、护士、旁观者角色,反复练习。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实训教师巡回指导,进行检查和纠错。
3.1.4 教学评价
通过练习后,请操作规范的小组同学进行操作展示。教师和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后进行点评。
各小组同学通过对比找到本组的不足,继续加强练习。
最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测评;各小组进行自评、他评。
3.2 院校合作
3.2.1 观摩学习
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操作流程的练习后,带领护生分批来到我校合作医院,涪陵区中医院。进入病房,观摩由临床教师在真实患者身上完成的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通过观摩学习,分析并找出学校模拟病房护理操作练习与临床真实护理操作的差距。
3.2.2 健康教育
观摩完毕,临床教师带领同学们进入不同病房,以小组为单位为静脉输液患者讲解输液的注意事项、处理输液故障;了解患者病情后,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为其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
3.2.3 评价
临床教师对护生的见习态度、与教师交流、与患者交流等表现进行评价;并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知识、态度、沟通能力等进行评价。
4.教学效果
4.1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制定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计划;在讨论过程中,每位成员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精华、学到知识。
4.2在模拟病房练习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别互换角色进行练习。通过扮演护士,了解护患沟通基本要素,初步学会与“患者”简单的沟通;通过扮演患者,体会患者的需要和想法,进一步了解作为一名护士应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
4.3护生到医院观摩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学习环境从学校的模拟病房转变成医院真实的病房,直接面对患者,使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帮助护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找到自己操作技能的不足以及沟通能力存在的差距。
5.小结
本次课采用院校合作模式,小组合作性学习。护生不仅对护理操作技能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掌握良好,而且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提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护生能够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9.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九
学院:法学院 姓名:刘琪 学号:20100803058 在这个社会上,无论我们是年轻人、老人或是小孩,穷人或富人都面临着重要的人际关系问题。即使是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 鲁滨逊也要和仆人“星期五”打交道。事实上,我们在工作、娱乐、挣钱、养家、解决问题、享受生活时,都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我们都像婴儿一样离不开别人。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响
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
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尽管如此,大多数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相当多的人错误的认为拍马屁、讲奉承话、请客送礼,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其实,处理人际关系的决窍在于你必须有开放的人格,能真正的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
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首先必须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得出别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上司或下属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闪光之处。你会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赞美他们,你会在行为上以他们的优点为榜样去模仿他们。这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去尊重和欣赏他人,你就达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换个角度想,若有人对你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毫不虚假的欣赏和尊重,你肯定会由衷地喜欢他(她)们并与他(她)们真诚相待)。
当然人的弱点之一就是希望别人欣赏、尊重自己,而自己又不愿意去欣赏和尊重别人。人是非常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必须克服这些人性的弱点。客观地观察别人和自己,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而身边的人都有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因为别人有一点比你差的缺点就去否定别人,而是应该因为别人有一点比你强的优点而去欣赏和尊重别人,肯定别人。你会惊奇地发现,世上所有你接触到的人,只要你仔细观察,总可以找出比你强的优点来。
用欣赏人、尊重人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有许多好处:其一,成本最低,不用花费金钱去请客送礼,不用伪装自己去浪费感情;其二,风险最低,不必担心当面奉承背后忍不住发牢骚而露陷,不必担心讲假话,提心吊胆,梦寐不安;其三,收获最大,因为你能真心尊重和欣赏别人,你便会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去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一个懂得用欣赏人、尊重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会过得很愉快,别人也会同样的欣赏和尊重他,而一个提倡欣赏和尊重人的团队将会是一个关系融洽的大家庭,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欣赏和尊重别人,每一位成员也受到别人的欣赏和尊重,每一位成员都会心情舒畅,于是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会提高。
如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语言沟通能力都普遍下降,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
有的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的人际交往。
(二)冲动心理强烈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期,自制能力弱,遇事易冲动,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扩大化、严重化,破坏自己的人际魅力。
(三)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
有些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他们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古怪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这种人交往的失败就在于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无法与别人沟通,从而使自己的人际交往处于危机之中。
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呢?我从网上还有书籍得到一些启发:
第一,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第二,说话要尽量客观。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
第三,说话要有善意。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如果你错了,就及时承认。与其等别人提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认错、道歉,更易于获得谅解、宽恕。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发生争端总是武断地指责对方大错特错,从不认错、道歉的人,根本交不到朋友,或难以交友,永远缺乏知心人。有些青年人有错就千方百计抵赖,甚至谩骂敢于提醒他注意的人,那决不是什么“英雄本色”,只能算流氓行为。当领导的认错不会丢脸、丧失威信,反而有利于维护面子、提高威信。有错就承认,并勇于主动承担责任的领导人比自夸一贯正确,有错就把责任往下推的领导人,更有威信,更深得下级的信赖、拥护、爱戴。
真心实意的认错、道歉,就不必推说客观原因、作过多的辩解。就是确有非解释不可的客观原因,也必须有诚恳的道歉之后再略为解释,而不宜一开口就辩解不休。否则,你对自己的错误实际上是抱着抽象否定、具体肯定的态度,这种道歉,不但不利于弥合双方思想感情上的裂痕,反而会扩大裂痕、加深隔阂。道歉需要诚意。双方成见很深,当对方正处在火头上,好话歹话都听不进时,最好先通过第三者转致歉意,待对方火气平息之后,再当面赔礼、道歉。有时当务之急不是先分清谁是谁非,而是要求双方求同存异,去对付共同面临的困难或“敌手”。如双方僵持不下,势必两败俱伤。如一方先主动表示歉意,就有可能打破僵局,化紧张为和谐,乃至化“敌”为友,双方合作共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
1.多给别人鼓励和表扬,尽量避免批评、指责和抱怨,不要逼别人认错。
2.要学会倾听。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
3.如果你要加入别人的交谈,先要弄清楚别人究竟在说什么。
4.交谈之前尽量保持中立、客观。表明自己的倾向之前先要弄清楚对方真实的倾向。
5.注意对方的社交习惯并适当加以模仿。
6.不要轻易打断、纠正、补充别人的谈话。
7.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多多鼓励。
8.不要因为对方是亲朋好友而不注意礼节。
9.尽可能谈论别人想要的,教他怎样去得到他想要的。
10.始终以微笑待人。
11.做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但是在讲笑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笑。
12.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13.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看着对方的眼睛,不管你是在说还是在听。
14.转移话题要尽量不着痕迹。
15.要学会聆听对方的弦外之音。也要学会通过弦外之音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6.拜访别人一定要事先通知。
17.不要在别人可能忙于工作或者休息的时候打电话过去。除非是非常紧急的事情。
18.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先问对方是否方便通话。
19.一件事情让两个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
20.你在背后说任何人的坏话都迟早有一天传入这个人的耳朵。
21.不要说尖酸刻薄的话。
22.牢记他人的名字。养成偶尔翻看名片簿、电话本的习惯。
23.尝试着跟你讨厌的人交往。
24.一定要尊重对方的隐私,不管是朋友还是夫妻。
25.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当你与其中某个人交谈,请不要无视其他人的存在。
26.要勇于认错。
27.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
28.给予他人同情和谅解。
29.尽可能用“建议”取代“命令”。
30.不要轻易做出承诺。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尽可能做到。
10.人际交往中沟通原理与方法 篇十
人沟通能力是逐渐锻炼出来的,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样。学会了解,他们关心什么?他们怎么交往,他们做事的时候,他们喜欢跟谁在一起。通过学习,我们找到了共同的兴奋点,这样我们就跟很多国有企业和政府合作,这是在回来的几年之中,通过学习,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
2、沟通方式,因人而异
在现在这个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中,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考虑如何跟人很好的沟通,如何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用人单位,这是非常重要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个好处,他就像一张白纸,可以训练他,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型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可以把它们打造成我们想要的人才。但如果你是中高层的时候,我们则更看重有经验的。要么有特别好的专业知识,让你去做研发;要么你的人脉资源特别好,这样可以放你到一线去开发客户。要么你的判断投资能力比较强,那就可以让你去做投资。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喝酒的,也有他的用武之地……
3、没有自信,就没有沟通
一个人在一个公司上班,其实公司是在成长的,所以你要跟公司赛跑。如果你跑不过公司,你肯定就落后了,你如果能跑赢公司,并一直合作下去的话,你就变成公司的一个元老了。你像韩国有一个风格,老板前面走的时候,属下就在后面跟着,只有半步之差。许多人不爱讲话的原因可能是特别胆怯,怕自己讲错话。其实在某些行业可能你比别人强,你自己的行业绝对不是别人知道的,相反,有可能你在别人之上。有一些年轻人他就讲,所以他就有信心了。信心跟年龄没有关心,像一个90后的小孩跟你聊天的时候,他很有自信,你就觉得他很能沟通,你愿意跟他沟通,这种能力我觉得一定要鼓励。
4、积极的人容易晋升
民营经济在自由竞争的体制下,大家用人还是比较理性的,一般都是唯才是用。
那么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到晋升呢?首先,这个人一定要有一定的能力,然后要让人家知道你,这是非常重要的。我演讲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坐在前排的人,还有我特别喜欢提问题的人。这些人很有趣,第一个,他比较勇敢,他希望把自己暴露在你的面前。第二、他的个性比较积极,其实这种人,在以后工作中也属于积极型的。在人和人沟通的时候,我们通过比较发现,在美国受过训练的MBA的人非常积极,国内的学生一般比较趋向于安静。做完事之后没有动静,而且比较被动,喜欢被指派任务。实际上,一个快速前进的公司,喜欢个性比较积极的人,同样,个性积极的人可能升迁的机会比较多。
5、20分钟,消除距离感
11.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近些年,大学生就业总是新闻媒体的热门话题。他们能否顺利地走上社会,的确为全社会所关注。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除去宏观形势、大学生择业心态等因素外,大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涵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为三种: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不尽如人意。
2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一些人不好的影响,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易感情用事,缺乏辨别力,受到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如:抽烟、酗酒、打架、赌博、沉迷网络等等。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没有良性的疏通渠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渠道,就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支撑系统,这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是不良的交往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加重;二是由于长期情绪、压力无法排解,没有形成正确的疏导渠道,而使心理疾病产生和加重。有可能形成小团体,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小团体一般都具有封闭性和排外性,思维固化性。在团体内的人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习惯和方式,对外来的人和思想有一定的抵触性,直接导致了思维的固化性。关心团体内的人多,和外界交流少,无法形成正常健康的沟通交流渠道。这种小团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如老乡会。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人际交往具有泛指意义,它不仅仅指学校、同学之间的交往。我们的校园同样不是封闭的,人际交往还包括与社会人员的交往和网络交往。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容易被社会人员利用,陷入网络陷阱。
3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1年级不同表现不同
大一是适应阶段,也是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有着不同于中学生又有别于大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刚刚从竞争激烈的入学考试中挣脱出来,满腔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特别是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个性迥异的同龄人,更让他们兴奋、好奇。交往的范围比较广,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二年级经历了一年级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通过一年的接触大家逐渐相互了解,交往范围缩小,学习开始繁忙起来,大都有针对性地交往有限的一些朋友。到了大三,学习压力相对小一些,并已习惯了大学及所在城市的生活,这个时期会更多地接触与了解社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而进入大四,面临就业、考研等各种压力,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将来而忙碌,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行动会少一些。
3.2性别不同表现不同
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在对人和人际交往的认知和评价取向、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取向、对交往的意向性取向维度上,在对交往的自我评估、交往的外倾性、交往的坦诚性等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都是女生的得分要高于男生。这表明,男性大学生在交往上可能显得更封闭些。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和特征的比较可以看出,男生的心理问题要多于女生。这种性别间的差异原因有很多,出现这一结果,除了男女生生理基础不同,女生比男生早熟外,还与男女生回答问卷的真实性程度有关系。在使用问卷法时,当问卷触及到的敏感问题,男生回答要比女生坦诚,少一些掩盖性。此外,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不同,社会与传统文化对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看法或观念,认为男性应当坚强,要有责任、敢担当。这种性别角色偏见和期待,使得男性在遇到挫折时,常常选择压抑自己的内心痛苦,不愿意敞开心扉与他人谈论自己的情感问题,更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以维护其男性自尊。而女性则被容许脆弱,在遇到挫折感到痛苦时,往往会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并善于通过倾诉等方式来宣泄被压抑的情绪,来缓解乃至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3.3专业不同表现不同
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王军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在交往的外倾性、交往的互助性、对交往的理念上存在差异,都是理科生的得分要高于文科生。应当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所学专业特点有关。理科学生平时得到的大多属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因此,在交往的理念上会比文科生更明确,更理性,对于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就会主动去追求,因此,也表现出一定的外倾性。由于理科专业的性质,有很多实践性的知识(比如实验)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表现了较好的互助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情绪失调上存在差异,文科生的问题要多于理科生。文科生由于平日接受各方面文化的教育,对生活、文化的体悟比较深刻,与理科生相比,有更多的情绪体验,容易多愁善感,因此情绪更容易失调。
4结束语
很多专家都把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看作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与稳定程度状况,除了受其人格的影响外,直接由人际交往能力制约。但是以往研究都是关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人际的作用、原则和技巧等方面,很少有人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这个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可见,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影响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巧香.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2.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十二
1 情绪及情绪管理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现象,对于情绪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的不同的说法,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Leeper认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Daniel Goleman将情绪定义为“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生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并进而提出了情绪智力,即情商这一概念。情绪包含了主观体验、生理变化、表情动作与外显行为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由外界刺激引起,其主观体验与个体需要和主观态度密切相关。
情绪管理最初始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社会学家Hochschild正式提出“情绪管理”的概念,认为情绪管理就是一种需要遵循情感规则的工作,是个人试图去改变情绪或感觉的程度及质量而采取的行动,因此情绪是可以根据环境的要求来管理的。心理学界更多地是从情绪智力的角度探讨情绪管理。如Goleman将情绪管理作为情绪智力理论结构中的一个维度进行描述,认为情绪管理就是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而Salove和Mayer在情绪维度的划分中,其中情绪自我管理维度就包含了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以及把握真实信息,管理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能力等。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是对自身情绪的自我控制、自我认知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与适度反应的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情绪识别,这意味着提高情绪认知能力,有效识别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二是,情绪调控,主要是对负性情绪的自我控制、调节和消除;三是,情绪表达,合理的表达情绪无疑会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正确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发展良性的人际互动;四是,自我激励,就是通过自我情绪调控,使自己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 我国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
2.1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在新疆地区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我国当前大学生在情绪发展上普遍不稳定、不成熟,表现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加之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使大学生对很多事物表现过于敏感,缺乏自控力,遇事容易感情用事,导致各种情绪问题的产生。
2.1.1 焦虑情绪
焦虑是个体对即将发生的某个情境或某件事情感到担忧和不安,而自身有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此时内心就会产生消极期待的情绪。焦虑是大学生最常见的情绪状态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因遭遇挫折、逃避选择或担心不能确定的事情将来临时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
2.1.2 抑郁情绪
抑郁是个体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得满足时所引起的一种持续的负面情绪,抑郁最明显的表现是心情压抑,有时伴有苦闷、不满、困惑、烦恼等诸多负面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大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会缺乏生活的热情和勇气,习惯把自己封闭或孤立起来,不愿与人交往。
2.1.3 愤怒情绪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个体主观愿望相违背,个人愿望无法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激励的情绪反应。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愤怒情绪下,会导致人体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同时自制力降低或思维受阻,因此容易出现冲动性行为,甚至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
2.1.4 冷漠情绪
冷漠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漠不关心、退让、冷淡的消极情绪。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漠不关心,不爱与人交往,长把自己游离于群体之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独来独往。这种冷漠的情绪是个体内心情感的消极逃避,他们表面上平静冷漠,但内心却有强烈的孤独和压抑感,导致心理平衡遭到破坏。
2.1.5 骄傲情绪
骄傲是由于自身某种优势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自认为了不起,同时看不起别人的一种得意的情绪体验。怀有骄傲情绪的大学生通常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盛气凌人、装腔作势,或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意见,甚至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或不顾一屑,以彰显自己的优势。
2.1.6 嫉妒情绪
嫉妒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而引起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在大学生中,嫉妒具体表现为看到他人学识能力、品行荣誉或穿着打扮优于自己时而产生的内心不平衡状态,甚至是内心痛苦、愤怒等情绪状态,嫉妒情绪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害于人际交往。
2.1.7 自卑情绪
自卑是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或看不起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持有自卑感的大学生大多情绪低落,不敢或避免参加各种活动,行为畏缩,瞻前顾后,在情绪上一方面自尊心强,另一方面多愁善感,过于敏感,最终影响自身的成长成才。
2.2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性别差异
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选择情绪管理的方法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而言,男生倾向于自己解决,如通过运动、宣泄、改变认知等方式;而女生则倾向于寻求外部支持,如找朋友倾诉等。出现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男性被认为是勇敢、坚强的,而女性则被认为是胆小、柔弱的,因此在情绪管理策略上,男生会更多的选择符合社会对自己性别角色期待的方式,而女生则不会像男生那样运用忍耐或攻击的方式宣泄情感,他们会选取更“温柔”的方式,如通过向他人倾诉等方式,来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与帮助;二是,这种差别也可能来自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特点的不同,一般而言,男性的荷尔蒙(影响个体对外界产生攻击性和控制欲的重要因素)分泌量要高于女性,因此,在面临情绪问题时,男生的对外攻击性更明显,比起女生,他们更倾向于借助肢体动作来表达和宣泄情绪。
2.3 认知在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1Schacht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三因素说,认为情绪的产生包括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其中,认知因素中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当前情境的估计在情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Elli S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即情绪的ABC理论,其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产生的信念,也就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个体情绪及行为的最终结果。根据A.Elli S的观点,引发个体最终情绪的并不是最初的诱发性事件,而是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看法,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从以上两个理论中不难看出,人的认知过程对情绪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中显示,大学生的大多数情绪问题都来源于他们的认知偏差,因此,正确合理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是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
3 大学生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3.1 情绪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情绪和语言一样,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工具,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情绪向他人传递信息,使情绪在反应自己意愿的同时也赋予情绪相应的意义,使与自己交往的人能够理解情绪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对他人情绪的观察和判断,来了解对方的态度或意愿,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验他人的情绪与情感。由此不难看出,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情绪不仅能够使交往双方加深理解,有效的情绪表达以及合理情绪管理更能够促进交往的时效性,进而建立良性的人际互动。
3.2 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效的情绪管理是指在与人交往中能够适时、适度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还要顾及到对方的感受,在情绪中的不良发泄往往被认为是自私和不成熟的表现,使人际交往遭遇瓶颈。从我国高校大学生整体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这不仅不利于良好人际交往的建立,还会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的产生。近年来,大学生因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负性情绪而导致的恶性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从马加爵的“怒杀室友”到药家鑫的“激情杀人”,这些都体现出了他们对于情绪缺乏自我的掌控力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不理解,因此,寻找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以促进人际交往就显得十分必要。
3.3 对他人情绪的觉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在情绪管理中不仅包含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表达与控制,还包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只有觉察到他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和认知到他人的情绪,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之所以融洽的关键所在。觉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在交往中用非语言的情绪形式更能够满足对方渴求被关心、被理解的心理需要,使对方产生信任感的同时,更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因此,了解不同个体在情绪表达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体会他人的情绪与情感,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4 培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绪管理能力
4.1 从学校层面,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有力的促进大学生情感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健康、和谐、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增加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同时可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报等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递情绪管理的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学校应致力于打造和谐稳定的班级氛围,班级是同学们日常交往最密集的地方,相互尊重与团结一心的集体氛围不仅使每一名同学都能感到尊重感和归属感,更能在集体的人际互动中体验他人的情绪与情感,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
最后,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广泛普及和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开展。通过课程教育,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大量人际交往技巧以及情绪管理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绪困扰,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提高个人能力。
4.2 从家庭层面,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生活环境
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氛围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要想让学生掌握较高的情绪管理能力,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可忽视。首先,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长应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努力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其次,家长应配合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情绪动态,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完成对学生情绪管理的工作。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与子女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时间,以便学生在出现情绪困扰的时候能够给予足够的关心,并及时提供有效指导,共同寻求积极的解决渠道。
4.3 从个体层面,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负性情绪
13.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十三
1、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大致来说,人际交往是指孩子的社会能力,为人能力,沟通能力,自我情绪表现和控制能力,以及对别人情绪的感受。
具体说来有很多的方面。比方说:这个孩子在班里有没有朋友?他和不同的小朋友能不能玩到一起?他在学校是否尊重同学和老师?别人说话的时候,他是不是能先安静地听,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全班讨论的时候,他很安静还是敢于在很多人面前发言?他能不能主动地和别人沟通?他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不会去帮助别人?他受到不友善的待遇时,是不是能勇敢地和对方讲道理?他和伙伴一起完成老师安排的事情时,是不是能有效地和别人一起合作?他在学校开心吗?碰到不如愿的事情,比如抽签抽到了自己不想做的事,他是否会板起脸,还是欣然地接受?
以上这些,真的很重要吗?
作为一个教书多年的老师,我认为这对于孩子的的培养,极其重要!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更能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 为什么呢?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班里不受到尊重;考试不好就被老师贴上“拖后腿”的标签;小组合作的时候又发生矛盾,不知该怎么用言语去解决;体育课跑步摔倒了没有人来扶;他怎么会真心地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呢?
相反,如果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无论学习成绩是否领先,别人难过时总会去安慰别人;有好东西总会和他人分享;在小组活动中与别人愉快合作和玩耍,那班级的大环境就会充满友谊、尊重和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喜欢学校,从而也觉得更快乐。
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关心孩子在学校是否快乐。我们知道只有快乐,孩子才会真正喜欢学校,才能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从而吸收新知识也会更快。而快乐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孩子在教室的环境中与别人交往是否顺利。从成人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工作单位中和同事相处都很好,合作顺利;自己在某一方面作了贡献,受到同事的真心赞赏;与同事讨论中发生分歧也可以友善解决等等,那我们上班的心情总是愉悦的,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中国有句老话叫“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美国学校中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视,正是我们古人对于“学做人”的重视。 国外有一些科学家在这个方面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其中一名是在20xx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海克曼教授(Dr.James Heckman)。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离开学校以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创新、从事优秀的工作,并向成功一步步迈进,他所真正依靠的是一系列的“软能力”,而非传统意义中的分数。而这些软能力则包括了我们一开始提到的人际交往。 研究指出,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育,以后再重视起来,家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软能力”越早培养越好,它会跟随孩子一辈子。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一个4岁的孩子顺利度过幼儿园的一天,它也可以帮助一个30多岁的成人在职场上得心应手,事业有成。
2、从尊重说起
我们先来分享一下美国某学校的校训:欢迎,安全,尊重。就这些吗?是的。就这六个字。 咱们国内的校训一般都包括些什么呢?“勤奋”,“拼搏”,“上进”,“求知”…… 其中可能“勤奋”出现的次数最多。
从校训中,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侧重点的不同。中国的校训要求学生注重自身的努力,要好好读书,提高考试成绩;美国的校训则强调营造一个整体大环境,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彼此交流的注重,而不鼓励学生“单打独斗”。从“欢迎”和“尊重”两个词,尤其能看出这一点。 因为,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开始。
在教室里,美国老师是怎么培养学生尊重彼此的?就拿早会开始。
每天早上,小朋友在教室前排好队,老师站在门口,一个一个和他们握手,微笑着说:“某某,早上好!”欢迎每一个人走进教室。小朋友们进去以后,放好书包,稍作休息,就来到教室中间的地毯上坐成了一个圆形。这样大家可以看到彼此,听到每一个人说话,有一种集体的感觉,而不只是老师-学生单向的交流。然后大家开始问好。 问好的时候,对小朋友有这样的要求:
1.用3号声音 (教室声音)问好。
2.和人问好的时候,请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话,这样表示:我们尊重他们。
3.握手请用力一点,不要甩手,也不要软绵绵地和别人握手。 问好以后,开始第二个环节:分享。每天有一个不同的问题,老师先问一个小朋友,然后他再问下一个人。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都要看着他,认真听,尊重说话的人,不随便打断。讲完以后,再提出自己的问题。
由于会经常鼓励孩子每天与不同的人坐在一起,孩子们也慢慢适应与教室里的每一个人交流,而不只是自己的好朋友。通过这些,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表达,在公众前讲话,以及和不同的人谈话的能力。学会和人有良好的沟通,也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基础。
3重视书本之外的能力从现在开始据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有超过30万中国学生在美求学。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还没踏入美国之前就已经吃了不少的苦。为了进入一流的学校,不但要在课业上尽力门门取得好成绩,还要在课外学托福、雅思,考GRE,一路走来,真可谓“过五关斩六将”。
来到美国之后,接下来的路是不是就会顺畅起来呢?其实不然,更多挑战才刚刚开始,其中之一就是:怎么适应新的学校和社会环境。
对于许多吃力想融入新环境的孩子来讲,语言是第一个问题。在国内长期受到“重语法,轻听说”的教学影响,自然不可能一踏上新的土地就能很快与人对答如流。
除此之外,更大的问题在于:怎么上课参加课堂讨论、在小组中如何与组员沟通协商共同完成任务、怎么交新朋友等等。 这些都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这恰恰是许多中国孩子的薄弱环节。
从一个主要看成绩的体制环境中,来到一个更注重自我表达、思想交流、团体合作的环境中,怎么才能迅速度过转型期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些读书之外的能力,其实是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的。
大家知道,由于我国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家中很容易把唯一的孩子当作生活中心。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呵护,要什么有什么,在家里想怎样就怎样。这样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同时也失去了那些和兄弟姐妹一起成长的优势。
有兄弟姐妹,孩子在家里自然而然有更多的机会要去交流、表达、沟通、倾听、分享、协商、讨论。由于家中不会把某个孩子作为重心,孩子就更有可能意识到,要友善对人,尊重别人和关心别人。因此对于我们大批独生子女来讲,培养他们怎么与人交往就更加重要。
美国人认为培养孩子人际交往比学习更重要
有的家长朋友说:“没朋友比学习差更可怕。”由此看来,把这些能力的培养纳入课堂之中是极有必要的。可惜的是,在我们依旧严格的高考教育制度下,分数仍然是决定性因素。一个学生高考得了多少分,就基本决定了这个孩子会去上什么大学,而大学和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孩子将来的求职以及未来一步步的发展。
在这种压力之下,还有教师少学生多的现实情况,再加上很多教师仅拥有本专业学科的背景,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的培训,这些最终导致学校和老师都会把学生成绩视为最重要的目标——更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理解并具备做题能力,在考试中能有多少达标。许多学校对于教师的评鉴标准自然也就很大程度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了。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的情商和考试之外的能力就被严重忽略了。
试卷还没有时间来讲完,哪里有时间谈什么人际交往、培养情商呢?但是,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到了大学,或者有一天自己出国留学,GRE的阅读几乎达到满分,但却还学习怎么与人接触交往,沟通合作,自己蹒跚摸索锻炼社交能力,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这一代孩子长大后所面临的社会,将与我们过去的社会大有不同。在过去,一个人掌握了一门手艺或者一门技术,便可一辈子靠其生存。而如今,在术业高度“有专攻”的全球化社会,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一起合作。不管是一个公司内的人与人之间,或者是公司与公司之间,以至国家与国家之间,都需要大量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这些读书考试之外的能力,往往比一个学生会读书更为可贵。
14.人际交往的沟通小窍门 篇十四
很多的人在找自己的朋友的时候都是一个不注意细节的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别人的朋友了,根本就不需要有什么主义的细节,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只要你是一个比较注意细节的人你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还是想要找一个好的朋友,这样的人不管是品行又或者是什么都要好一点才可以,这就是最重要的。
2.注意说话的方式
很多的人对于自己说话的方式都是不会注意的,可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好处,因为你是一个新的找到朋友的人,并不是说什么除了你之外他就没有什么朋友了,如果这个人对于你的方式以及还有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这样的也是会失去一个很好的朋友的。
3.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
很多的人对于一些生活习惯也是很不注意的,但是其实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人呢也是不会注意这个东西的,他们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可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才可以,一旦你真的不注意,那么你的朋友就会渐渐的远离你。
怎样能学会尊重一个人
多为他人着想。在做什么事时,多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比如你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不小心弄脏了你的衣服,你把他臭骂了一顿,他非常难受, 甚至恨你。
如果你是服务员,你不小心的,被人这样骂,你会舒服吗?那该有多委屈啊!这种小事能算就算了,你原谅了他,人家会感谢你,身边的朋友也会看在眼里言多必失,不要随随便便在背后评价别人。
15.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十五
关键词:学前幼儿,社会交往,情感沟通
在这个注重人际交往的时代,社会交往能力是对当今人才的必备要求。因此,注重对幼儿的社会交往、情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近些年来,很多教育专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中师生的交往模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然而,现阶段很多幼儿教师没有认识到交往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以对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有效的解决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对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
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我们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了更为客观、正确的认知。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只有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效率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夯实牢固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是幼儿之间的交往,都贯穿于学前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说学前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对幼儿交往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这也为幼儿形成正确交往方式的黄金时期。师生之间的交流占据交往教育的主要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良好的师生交流是让幼儿对教师产生认同感、信赖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开展后期教学工作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实现幼儿良好个人品质的培养目标,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学前教育中师生的交往模式更注重的是幼儿发挥其自主性,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师应通过良好环境的构建,帮助幼儿来获得愉快的社会交往体验。
二、培养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的有效路径
作为学前教学中一种比较具体的教学模式,交往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师生的良性互动以及良好教学环境的建立。对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体内容如下: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情感沟通能力。具体措施为:(1)教师应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满足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要,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达到信任、依赖教师的目的,这是教师顺利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2)教师应积极帮助幼儿构建具有研究性质的学习空间,通过对研究课题的明确,提高课题的可行性,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方式。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增加幼儿交往的频率,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3)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幼儿能够轻松自在地交流和沟通,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时候,应为幼儿营造出和谐快乐的生活氛围,让幼儿能够更有安全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个性品质、提高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家长的学历和经历有所不同,他们的教育能力也参差不齐,教师应经常和家长交流一些教育方法,使幼儿教育延伸到家庭的教育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注重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这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父母应积极鼓励幼儿和其他伙伴处理好关系,给予他们充足的个人空间,比如,家长可以让幼儿经常到同伴的家里做客,并鼓励幼儿邀请同伴到自己家里做客,长此以往,幼儿的交往能力一定会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升,还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交往习惯。比如,当幼儿因为玩玩具而发生争执时,经过家长的引导让幼儿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通过培养学前幼儿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来为幼儿的日后发展提供助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虽然,现阶段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原则,通过良好氛围的营造,来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6.论技校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十六
一、提高认识,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人不可能离群索居,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能。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获得的思想和信息,要比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更直接、更广泛、更迅速。大量新信息的获取,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因为只是储备落后而被时代淘汰。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大多必须经过面试。笔者在去年的面试中发现,许多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在面试时因组织不好让招聘单位满意的语言使自己的成绩遭受怀疑。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一些言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重点照顾,课堂上让他们多回答问题,鼓励他们多说话,同时加强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实践表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为以后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人际交往环境。校园人际关系的氛围,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对人际交往方式的选择,因此教师应努力构建良好的校园交往环境,提高师生的人际交往水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正确、有效的交往活动。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由于交往方式不当,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哥们义气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解的交往观、交友观,使待人宽宏大度。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其正确认识人际交往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不良交往的根源在于错误的观念,使之能够对不良交往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抵制,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因此失去了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此外,电视、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使学生可以不出家门就能消磨时间,电视看得越多,就越发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应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对培育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对毕业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指导学生掌握交往技巧
1.交朋友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还要把握好择友的标准
现实生活中同时具备各种条件的理想人选是很少的,因此不宜追求十全十美,否则就难以交到朋友。要注意培养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辨别能力。
2.引导学生以诚待人,平等交往
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真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端,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的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
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已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技工学校的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认为可以高人一等,因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同学区别对待。
3.提高自身的素质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竞争日趋激烈,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扩大交际面,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社会的挑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技工学校的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诚待人,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维护技校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对不良情绪的控制和发泄,也是技校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17.临床带教老师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篇十七
郑翠红
开篇案例: 案例1:师徒博弈
张三是一名护理实习生, 在科室总带教的安排下,由李四负责其带教工作。由于工作繁忙,有时李四顾不上为张三讲解具体工作,更多地是让其在旁边观摩。对此,张三认为这个“师父”很不合格,她觉得李四对带教工作并不上心,不愿认真辅导自己。于是,在日后的工作中,她不再找李四,而是事事请教科室内的另一位护士王五。这使得李四感到很尴尬,而且在无形中加大了王五的工作量,王五开始抱怨。案例2:实习生日记
今天,有点郁闷。以前在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说,护理是一门艺术,而且是最为精细的艺术。我很热爱护理,对临床护理也有很多的憧憬。不过今天,带教老师和我说护理有多苦多累,能不干就不干,等等抱怨的话,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笑笑而过。不过心里倒是挺难受的。我的选择究竟对与错。我是不是还需要坚持那份热爱!
一、沟通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为了特定目的,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和方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一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二)沟通的分类
按照组织管理系统和沟通体制的规范程度,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根据沟通中信息的传播方向可以将沟通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以及斜向沟通。
根据信息是否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可以将沟通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按照沟通的方向特点,可以把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根据沟通者的数目,可以将沟通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
(三)沟通的要点 1.心灵沟通 2.微笑 3.真诚表达 4.记录 5.目光交流 6.聆听
二、临床带教中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
(一)师生性格差异
性格与人际沟通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带教教师和护生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因为其成长背景社会阅历、生活环境等方面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临床工作忙碌
(三)护生态度不佳和对实习的不重视
许多护生职业认同感低,受到挫折时易产生消极心理及抵抗行为,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不高。在实习过程中经常请假、工作不努力,分心等,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也更随意和肤浅。
(四)其他因素
1.学历 2.籍贯
3.虚拟化世界的发展
三、临床带教老师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一)业务专业化
(二)同理心
1.加强护理人员人文、道德素养,更新理念
2.开放感官和心理,正确接受和分析患者发出的信息 3.加强心理和语言素质,与患者在交流中产生共鸣
(三)沟通技巧的应用
1.沟通的步骤(1)产生意念:知己(2)转化为表达方式:知彼(3)传送:用适当的方式(4)接收:为对方的处境设想(5)领悟:细心聆听回应(6)接受:获得对方的承诺
(7)行动:让对方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事 2.沟通的技巧(1)听(2)说 1)说话之道 2)声音的表现力(3)问(4)看(5)肢体语言 1)消极的肢体语言 2)积极的肢体语言 理想的沟通境界 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引发别人的渴望 保持愉快的心情 倾听别人 让别人觉得重要 主动用爱心关怀别人 真诚赞美别人 说别人感兴趣的话
(四)表达能力的训练
1.朗诵、背诵
朗诵、背诵可以让口语得到很好的训练,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带教老师可以诵读各种材料,每天坚持15分钟。2.口头复述
口头复述可以培养说话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在平时生活带教过程中,可以经常尝试对新闻或一些其他事件的复述。3.模仿
可以对相关电影,或生活中的人、事件等模仿,模仿说话的方式、口气等。
(五)自信心 提高自信心的方法: 1.多关注自身的优点 2.多与自信的人接触 3.自我心理暗示 4.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 5.学会微笑 6.凡事做好充分准备 7.制定恰当的目标
8.护士长等也要经常对其鼓励与肯定
带教老师良好的沟通艺术可以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全面、深入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鞭策自身不断进步,愉快生活的法宝。
18.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篇十八
生活中,要与人沟通,见面问声好,保持微笑是最简单而且最让人感到亲切的方式。
在与人谈话是我们遇到最平常的事情了,在沟通中,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对方的建议和意见,平等温和的说话,不要大声吵闹,不要有冲人怒吼等没有礼貌的举动
当朋友心情不好或是在碰到问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平心静气的解决问题,要耐心地帮助他,使他尽快从失落的心情中走出来。
我们不仅要学会帮助朋友,而且我们还应该学会赞美他人,几句赞美的话可以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更近一步。
朋友不是要时时刻刻在一起的,多给彼此一些空间,这样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太黏在一起了不好,太久不交集也就生疏了。
人际交往要注意什么
要培养自己的核心价值。只有你自己优秀了,要优秀的人才会向你慢慢靠拢,优秀的人是可以看得清楚你到底是有真材实料还是只是空有其表。当你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你所结交的朋友自然也都是好的。
要学会适当的拒绝。没有人是万能的,你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在交往中,千万不要为了一味的讨好别人而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你要学会适当的拒绝,否则他们反而只会觉得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不要把别人的善意当成理所当然。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亲人,其他的任何人对你的好,都不要应当的,他们没有任何义务对你这样好,所以当你遇到这样的朋友的时候,请格外珍惜和感恩。
不要出卖朋友的隐私。很多人为了取悦另一个人,会靠出卖其他人的隐私。其实你这样做了又有什么好处呢,你的朋友是因为信任你,才会和你说他的秘密,你应该要珍惜这种信任,而不是践踏。
千万不要交浅言深。有些人总感觉和某个人是相见恨晚,恨不得要把所有的心里话都要告诉他,你真的是太天真了。当你在遇到不熟的人,你一定要管住自己的热情和嘴巴,要学会有所保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这样的天真的。
不要以为真的付出,别人就一定要接受。当你付出,无论是感情、还是物质,如果别人不接受,那说明这个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种负担,如果你非要勉强,对别人和自己都不会是一件好的事情。
人际交往的准则有哪些
说话要用脑子,敏事慎言,话多无益,嘴只是一件扬声器而已,平时一定要注意监督、控制好调频旋钮和音控开关,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偷着笑你。
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千万要学会等一等、靠一靠,很多时候不但麻烦化解了,说不准好运也来了。
要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掌握办事效率是一对小人一定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不行把属于自己的空间也送给他们,让他们如莺歌燕舞般陶醉吧。俗话说大人大度量,不把俗事放在心里,小人鼠肚鸡肠,惹着小人就等与惹了麻烦,天底下多数小人惹不起。直到现在也没更好的办法战胜小人,不知道敬而远之是否可行。
只有花掉的那部分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你就是家缠万贯,生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俩眼一闭,剩下的钱你知道谁花了才怪,冤不冤。还有那些省吃俭用的贪官,好好的高官不做,结果因贪返贫,一分钱没花着还搭上个人财产全部没收,惨不惨
有些人习惯了占你小便宜,小人小肚肠,大人大度量,有机会坑他一把大的,出一次大血,同样让他记住:天下根本就没什么免费的午餐,哪有白拣的便宜让你赚。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中国特色,小人不可得罪,同样小人也不可饶恕,这是万世不变的真理,说到底小人也有心小的一面,对待这种人要稳准狠,你可以装做什么也没发生,天下太平,万事大吉,然后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毒攻毒,让小子知道:小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做好人要有水准,做小人同样有难度。
对待爱你的人一定要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要欺骗人家的感情,哪怕你对人家没兴趣,哪怕人家长得丑一点,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记住:轻视人家付出的情感就等于蔑视自己,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爱人是一种美德。背后夸奖你的人,知道了,要珍藏在心里, 这里面很少有水分。当面夸奖你那叫奉承,再难听些叫献媚,你可以一笑而过,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也许不久就有求于你。对于那种当众夸奖你的人,就疏忽不得了,也许你转过身去,就用指头戳你。掌握一条原则:逢人多贬自己,少夸别人,选先评优的时候除外。
【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推荐阅读:
理工科学生最优秀的自我评价08-09
理工大本科培养12-15
浅谈理工科大学生法律常识现状综述论文10-31
荆楚理工学院学生奖励条例11-12
理工系学生会宣传部07-22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12-05
沈阳理工大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2-09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办法09-16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德育素质考核实施办法06-21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会部长例会条例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