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2024-07-06

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精选7篇)

1.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篇一

心理发展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岁前后和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在智力上,有的儿童早熟,有的则晚慧;有的儿童对音乐听觉有特殊敏度,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

2.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篇二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学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性

据统计, 我国大学生犯罪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唏嘘不已, 例如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但又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可见引导和梳理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当前急需重视的一个方面。朝夕相处的同学、昔日的老师, 在扭曲的心理面前变成了宣泄不满的对象, 强烈的、压抑的情绪和扭曲的人生观, 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上的缺陷, 是这类惨案值得教育部门深思的地方。

在高校心理问题调查问卷中, 有92%的学生表示, 自己曾陷入心理问题的困惑中, 有的是人际关系, 有的是家庭压力,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我国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体系。事实上, 我国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数量极少, 大多数学校是其他学科教师代课心理咨询, 这也表明了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心理学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让心理障碍得到疏导, 不至于爆发或引发社会危害。虽然各高校都在极力推进心理学教育的发展, 但面对社会问题日益严峻的压力, 心理学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足, 随着社会发展, 应该将心理学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的重要范畴中来。

二、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的局限性和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心理学仍然是以科学心理学为主, 心理学专业仍然以学习基础性心理知识为主, 缺少心理学实验研究调查机制, 心理学并未受到社会的重视, 因此阻碍了心理学专业研究的发展和学生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 在心理学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心理学课程多为抽象理论, 知识点较多, 理解困难, 同时由于教学设备不具有创新性, 教学实验设备不足, 也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比如, 一些心理实验课由于设备的不足, 学生不得不分批轮换上课, 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不利影响。另外心理学考核评判机制不合理, 对于理论知识考核过多, 实践应用的考核偏少,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高校心理学教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对于今后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方向, 高校和社会将越来越注重于人才培养的社会性, 加大高等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教学, 以学生为教学核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进行教师与学生密切互动的模式, 提升心理学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型社会视角下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

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心理学指导的作用

高等院校心理学教育知识是推进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心理学的教育当中, 也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开创性、求知性、探索性, 让他们不仅更好的努力学习知识, 也让他们在探索课程当中不断的提高升华自己的心理层面, 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心理。针对个别学生, 教师也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层面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控, 这样才能便于引导疏导学生的心理方位,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让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用学习型社会视角来看待高校心理学教育, 就应该从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创新出发, 实现大学生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 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以大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发展紧密结合, 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用性。

2. 注重教学评价,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心理学教育评价标准是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高校心理学教育评价仍然是以教师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为主。老师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老师更加贴近生活、接近现实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 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的教学评价也要不断改进, 要减少负面性评价, 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性格养成进行全面的了解, 加强学生的知我评价意识, 让学生认识自我、反思自我, 以学生的内心意识状态和自我心理素质评价为基础, 用合理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推进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也要从心理学评价实践入手, 并不断创新评估方法, 转变教学评价理念, 结合学生自身和心理学发展的问题, 不断探索新方法, 促进和推动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发展。

3. 优化高校心理学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建立心理学相关机制

在马加爵事件后, 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研究的进展迅速, 许多学者就这一事件进行了研究, 李玫瑾教授也在事件发生不久专程到云南进行了调研, 有关心理学的研究也相继出版。在这样的情况下, 心理学教育得到了众多的理论支持, 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进步, 为心理学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目前, 我国高校对心理学教育的开设课时不足、对心理学投入力度小等都是限制心理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心理学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将心理学提到足够的重视地步, 加大心理课必修课程的学分管理, 加大课时安排, 实现心理学教育在高校的指导作用。

同时, 心理学教育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 多运用游戏、音像等手段, 将学生和教学严密结合起来, 是学生在事件中反思,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和心理困扰。

4. 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也是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并发挥效能。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它在社会中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是它存在并发展的根本。因此, 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把心理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用知识武装头脑, 将社会现象用心理学知识加以解释, 这样不仅排解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还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走出心理误区。例如, 如果马加爵在遇到困难、心理困惑的时候, 有人用心理辅导的形式帮助他, 那么他也许不会做出偏激的事情;如果心理学足够普及, 有广泛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学生、社会群体都会乐于得到心理帮助, 这也是心理学的社会实用性所发挥的作用。

5. 加强信息媒介传播的监管力度, 净化校园网络, 强化心理学教育成果

媒介层出不穷, 变化多样, 形式复杂, 国家应该加强对媒介的控制, 从源头抓起, 杜绝媒介传输当中对于心理层面有影响的不健康的人与事, 让高校学生多接触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思想, 为高校心理教育做好环境的净化。

现在传输媒介层出不穷, 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形式复杂危害社会的东西太多, 而且形式多样, 国家应该联合相关执法部门打击这些不健康的消息, 还社会一个清洁, 加大正能量的宣传力度, 多宣扬社会上的好人好事, 传播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内容, 让我们的高校校园里充满着正义的力量, 不能让腐化堕落的思想侵蚀大学生美好的心灵。学校也应该多组织学生参观了解一些名人名事, 经典案例, 请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来进行座谈互动交流, 学生多跟这些人接触, 这样对他们的心理健康, 人生理想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真正从心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道德观, 价值观。

摘要:从学习型社会角下来看, 心理学涵盖的范围较广, 它不仅具备了心理研究的理论性, 也具备了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文章探讨了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高校心理教育,发展趋势,学习型社会视角

参考文献

[1]芮雪.基于社会性视角的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向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6 (2) :122-124.

[2]张欣艺, 纪建茂.发展中的教育心理学[J].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4, 35 (5) .

[3]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05) :33-35.

3.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篇三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影像传播时代,影视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每一个影视剧的热播,影视图书也迎来一股出版热潮。影视图书的出版热潮既是出版行业的热门现象,各大出版社纷纷跟进,使得影视图书更加热门,同时也是大众传播的一个绝佳案例:借助于影视的观众群体及其影响力,进行图书的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了各种媒介的传播功能。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影视图书的出版深度契合了大众传播受者的心理,顺应了影像时代文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影视图书出版热潮具有其必然性。

影视图书的出版及热销现象

早在20世纪90年代,影视图书就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出现在图书市场。随着影视剧的迅速发展,出版社开始争相出版影视图书,并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目前,影视图书的出版规模及热销程度均在扩大,成为图书行业一个惹人注目的现象。

纵观近年来的图书畅销榜,我们可以发现,每年都有相当数目的影视图书成为畅销读物。影视图书在各大图书网站畅销排行榜上的排名不断提升,并且其数目上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每年新电影的上映及影视剧的热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畅销榜的构成比例。例如,2012年度图书畅销榜年度前10名中,《白鹿原》一书因同期上映的电影而位列畅销榜的第3位;由台湾网络小说作家九把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则带动了同名影视图书的热销,其销量一路上升,并迈入年度畅销榜第6名。历数2011年度当当网年度畅销榜前10名,影视图书占据了其中30%的份额,《失恋33天》因同名电影受到欢迎,销量升至畅销榜第2名,《杜拉拉大结局》一书则被徐静蕾导演的电影带动而跻身榜内第3名,桐华《步步惊心》则因影视剧的热播而升至第7位。此外,还有《金陵十三钗》《千山暮雪》等影视图书均进入了畅销榜的前20名。2013年,李安执导的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各大影院上线,同名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1~4月的各大畅销榜上都上升至前6名。赵薇首部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4月26日上映后,在电影前期宣传的带动下,辛夷坞的同名小说在3月份登上畅销榜的第4名,4月份升到第2名,6月份登上畅销榜榜首。随后,郭敬明小说《小时代》因其电影的上映而得以再次出版热销,并进入当当图书畅销榜前5名。影视图书的热销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影视与图书之间互动营销,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产业链。一系列影视同期书的热销进一步推动了出版社争相出版影视图书的热潮。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看影视图书出版热潮

影视图书的出版热潮得益于影视与图书的互动传播。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来看,影视作品、媒介环境及大众传播的普及都对影视图书的出版及热销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

1. 影视媒介对影视图书传播的影响

影视媒介能够带动影视图书的出版热销。这与影视媒介的特点息息相关。电影、电视都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部分,其传播内容是有声音有图像的动态信息,因此具有综合性的试听优势,能更好地将受者带入情景之中。一个主题作品通过影视媒体传播之后,受众群体扩大,并对主题或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同类主题再经由传播媒介,杂志或图书等形式进行传播,受众会更加容易接受这类图书作品。

影视媒体对图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影视具有得天独厚的载体形式,其表达手段也丰富多彩。影视画面生动直观,具有逼真的情景感与形象感。观众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剧情,理解影片或剧集的内容。随着影视媒介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的制作更加精良、画面也愈发精致,因此更易引发观众的共鸣。但影视媒体的传播具有快速、直接、不宜保存等特点,同时其播放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图书这一传播媒介则突破了这一局限,可以更加完整细腻地呈现细节,不受时间限制,易于保存并可随时取阅。影视媒体的缺憾恰好为影视图书的出版提供了契机。

影视媒体传播范围广、受众群体数量多,为影视图书的出版热销做足了宣传工作。电视节目或电影的受众群体庞大,获得上亿的观众并非难事,而图书的受众规模普遍较小。如果一个题材或故事经过了影视媒体的传播,赢得了上亿的观众,那么便为影视同期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图书培养了大量潜在读者,推动了影视图书的出版热销。电视媒体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介,使大众处身于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媒体的引导,进而对某些信息产生兴趣。影视媒体迎合大众的心理,并对大众选择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图书出版可以向影视媒体借势,打造出版畅销热点。

2. 影视图书出版的传播心理分析

出版社出版一本影视畅销书,遵循一套严格规范的流程,而影视对大众传播心理与图书出版的影响体现在这一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首先是选题策划阶段。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影响大众的所看与所思,引导公众注意力。大众媒体若在某一方面有意造势,便可以很容易地引起众人的关注与热烈讨论。它营造了一个庞大的话语体系,包围着大多数人,读者阅读行为也被纳入同一体系,受其影响。人们很容易对影视媒介提供的影视节目产生兴趣,继而关注与其相关的内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渗透进选题策划过程。影视媒体营造的热点,成为出版社在选题阶段时重点考虑的内容。其次便是装帧设计环节。这一环节中,出版方要考虑大众传播心理来进行影视图书的装帧设计。影视图书的装帧设计可以将影视元素融合在其中。比如最近当当网独家出版的《小时代电影全记录(精装限量版)》便是一个成功的影视图书案例。此书封面采用了九张电影剧照及导演照片,并用广告语:“揭秘郭敬明拍摄《小时代》的幕后花絮!杨幂领衔倾情撰文!独家爆料杨幂、柯震东等主演专访,随书附赠24款精美明信片”, 内文集合了影片幕后花絮、华丽的演员阵容及其专访,往往会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它充分融合了影视元素,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影视作品的高收视及宣传均是为图书所作的绝佳免费广告。在观看影片或电视剧后,读者对其中的细节内容可能会有想要进一步了解或重温的心理需求,这时影视图书便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出版社善于把握读者产生阅读需求的良机,适时地推出影视图书,使图书得以热销。

3. 影视图书传播的群体心理效应

影视图书一再掀起出版热潮,在图书畅销榜上占据一席之位,这一方面依托于影视媒介的免费宣传,另一方面还在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群体心理效应。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会受传播者的权威性所影响。传播媒介的权威性对读者的购买决定产生重要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传播效果。在我国影视媒介当中,中央电视台属于最权威的传播平台。如果中央电视台某一个知名主持人,出了一本关于其电视节目的图书,那么这图书的销量相当值得期待,因为这位主持人及其所在的中央电视台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会在受众群体产生一種威信效应,为该图书的传播效果带来积极影响。传播过程还受到名人效应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影视媒介历来都是名人、明星的制造厂,而名人与畅销天然就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图书出版界中,名人历来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与招牌,名人的身份地位及其较高的人气指数本身就是图书之所以畅销的主要因素之一。出版社策划者及发行者应善于利用名人效应来制作影视图书,并提高图书发行量。名人的光环始终是重要的出版资源,是吸引读者的金字招牌。从众效应也是图书热销的一个推动因素。影视在大众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人们之间交流的主要话题。与之相关的影视图书是影视信息的延伸,传播过程中的从众效应会使人们纷纷关注这类信息,继而促成影视图书的热销。

影视图书出版热潮是影视与图书联姻的结果,是多媒体时代不同类型的传播载体之间相互影响渗透、互动宣传与带动而产生的传播效果。影视图书的出版与热销得益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积极互动,以及对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效应的充分利用,并在当今及以后的图书出版行业持有强劲的势头。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

4.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篇四

一、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一)群体的概念

在日常词汇中,“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或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而本文所指的群体,是从心理学角度定义的群体。形成群体的人们,他们各自原来的个性全部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心理,无论是感情还是思想都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这些聚集群的人们形成了一种状态,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

(二)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影响,高校后勤对宿舍的管理的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大学生入校宿舍的分配不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模式,由院系指定安排宿舍,而是可以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宿舍。这就使得宿舍又有了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成员的形成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宿舍管理的难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绝大多数的宿舍成员见能够形成上文所描述的心理群体,我们这里姑且称为宿舍群体。宿舍群体的形成可分为五个阶段。

1、散乱期

此阶段为刚刚入学时期,宿舍成员刚刚组合在一起。由于各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环境,甚至不同的民族,存在着文化差异,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此时,成员间的交流仅仅局限于礼貌性的问候和事务性的传达,此时每个人的交流重点还在于老乡和以前所熟悉的同学之间,彼此在心理上都被化为陌生人。此阶段大概发生在大一的第一学期。

2、宿舍群体形成初期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散乱期,宿舍成员之间对彼此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点方面都有了大体的认识,彼此都在试探着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此时,伴随着辅导员以及学长学姐们的教育引导,以及集体活动的举办,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不断地增加。在行为准则,生活习惯,心理认同方面也在不断地趋同,此时宿舍群体逐渐形成。此阶段,宿舍成员之间会逐渐形成彼此共同的爱好,寝室之间共同交流的话题也会逐渐增加。

3、分化期

经过大一第一学年的交往和磨合,寝室成员对彼此间的性格、优缺点、价值观都有了较清晰地认识。此时,成员间就会出现分化的情况,一方面是寝室内部的分化,性格更加相投,兴趣爱好更加接近的几个成员可能关系会更加紧密,会一起吃饭、上课、出去玩。这样,就会出现寝室有若干小团体的局面。另一方面,寝室成员的交际范围或者生活重心会从大一期间的以寝室为重心逐渐转移到寝室外部,寝室成员会有更多同寝室以外的朋友。这就造成了宿舍成员之间的生活节奏不太同步的问题,特别是有了男女朋友之后,会更加的脱离宿舍的生活节奏。此阶段,在寝室中,跟更多成员之间有交流的,将会成为寝室的群众领袖。

4、矛盾爆发期

经历过半学年左右的分化期,寝室开始进入矛盾爆发期。由于当前的“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比较普遍,他们很多人都把寝室作为自己价值实现的场所,都希望寝室其他成员能够顺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另外,此阶段,彼此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会因为一些小事,比如寝室卫生打扫,水电费的收缴,公共设施的使用等使矛盾激化,甚至出现宿舍内部打架等现象。在这个阶段,处理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了辅导员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个时期,又会出现一批要求调宿舍的同学,与散乱期不同的是,此阶段的同学情绪大都比较激动,但是调宿舍的念头大都属于气头的话,态度不坚决,经过辅导员的教育劝说都会打消念头,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缓和宿舍矛盾方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宿舍群体已进一步形成,集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融合期

经过分化期和矛盾爆发期,一般在大三左右就会进入融合期。经历过前一阶段的正向冲突和辅导员的教育,以及各自的反省,寝室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刻,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以及寝室群体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寝室群体正式形成,到毕业前期,寝室群体的心理认同感会达到顶峰。此时寝室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也从宿舍人际交往专向了党建、就业创业等其他方面。

(三)宿舍群体的特点

首先,自觉个性的消失。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无论原来各个成员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一个集体这个事实,使得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其次,易于接受暗示。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这是因为宿舍群体中的个人实际上处于一种催眠状态。最后,宿舍群体还具有匿名性。

三、针对宿舍群体特点,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

(一)加大新生宿舍管理力度,促进新生良好习惯养成。

开学前两个月正是新生宿舍群体的混乱期,宿舍的群体心理都在刚刚开始融化的时候,这个时候辅导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宿舍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上,做好寝室同学之间感情的粘合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新生宿舍展示等活动,快速增加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加速宿舍成员之间的融合,快速度过混乱期,增强新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少调宿舍事件的发生比率。

(二)注重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寝室氛围

首先,做好宿舍文化的制度化建设,即制定好寝室相配套的各种制度规定,使寝室成员必须服从于寝室管理规定。其次,要把各种寝室规定外化于行,比如,要让寝室每个成员意识到主动打扫寝室卫生,不影响他人休息,不沉迷于游戏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后,要把寝室文化内化于心,形成寝室群体的集体认同感。此阶段可举办“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加速优秀宿舍文化的形成和群体心理的形成。

(三)加强宿舍长队伍建设

一名合格优秀的宿舍长对于宿舍群体的形成,对于优良宿舍文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在选拔宿舍长的时候,我们要把善于交流,坚持原则,自制力强作为主要因素。此外,在每学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对宿舍长给予一定的加分,以增强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

5.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篇五

幼儿是人生的启蒙时期,如同一張白纸,心理上形成的意识引导存在重大作用,幼儿所接受的教育甚至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轨迹,因此幼儿时期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幼儿群体的教育问题。本篇文章中笔者就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社会上幼儿教育的现状,探讨适合幼儿教育的方略。

一、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树,小苗的茁壮健康与否,为将来它是否能长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笔。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少家庭、婴幼儿教育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幼儿时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家庭父母们通过电脑下载幼儿教育节目、购买相关育儿书籍,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贴心”地为孩子报名各种智力开发班,笔者就曾在一个幼儿智力开发机构中,见到了一个刚刚6个月大的“学生”。

应该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孩子将来比同龄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笔者的一些走访和调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开朗的孩子在经过这样“魔鬼”训练之后,出现了自闭、自卑的性格情绪,有的甚至出现了叛逆心理。学校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和幼儿园,让孩子通过各种类目繁多的智力开发活动和练习,但这些教育机构的教育目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这样的一些教育机构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家长们中间也是好评如潮,但笔者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表示担忧。

二、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学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一时期家长决定着幼儿的教育质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观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幼儿所接触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乐观开朗、文明礼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动辄就对孩子连打带骂,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将来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方面,有很长一段时期,“应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深入人心,虽然目前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但考试体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试,这就迫使学校为了保证考试升学的水平而纷纷重视应试教育,疏于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学生在面对各种身心压力和烦恼疑惑时,不知道如何疏导和排遣。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很容易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三、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现在和问题的分析,下面笔者来谈谈幼儿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教育问题起着决定的影响,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的阐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发展体现着一个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必不可少。在和谐家庭氛围下的幼儿,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反之,心理则是病态的、阴暗的、忧郁的、对生活毫无希望的.;心态不同,他们对待社会上的人、事、物,态度都会不同。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育儿书籍和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书籍,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励孩子,增强孩子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长辈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做到相亲相爱,互敬互助,给幼儿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幸福的家庭。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影响孩子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教材内容和教师引导两个因素。教材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孩子接触到的学习对象,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严格把控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甄别,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可行、健康,适合学生,切实确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触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校应当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幼儿教育任务相匹配。

第三,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对所讲内容的看法,对于回答好的同学,要不吝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妥善的办法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有爱心的教育环境中,在有鼓励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健康关心程度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6.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篇六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和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和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包括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少数有行为障碍的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初级目标———化解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并科学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掌握有关避免和消除心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扰,保持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心态。

2.中级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各高校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内心冲突,消除人际障碍,改善人际关系。

3.最高目标———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这一目标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吸收和借鉴一些开发心理潜能的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有独立意识、智力充分发展、人格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高校心理健康的内容

1.三个层次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使其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识别心理异常现象,透析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科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2)传授心理调适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及时调节负性心理和情绪,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开发心理潜能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人格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四大领域

(1)学业发展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考试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与辅导。其目标是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以及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帮助大学生克服不利于学业发展的因素,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2)生活适应教育。其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养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3)生涯发展教育。通过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生涯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具备生涯发展意识,客观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倾向、职业兴趣,做好升学、择业的心理准备。

(4)生命质量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进而欣赏、热爱并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二、学院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采取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大学辅导员要能自觉地参与我院心理沟通平台的工作;通过培训掌握心理沟通的基本要求,熟练运用有效心理沟通的方式方法,能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创新,不断总结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行之有效的方法。

(1)辅导员利用院部建立的“心理沟通室”,并充分实现其功能的延伸,通过网络、电话、面谈等形式,与所有学生建立起全方位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从而全面带动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经常性地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把大多数的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争取杜绝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联络班级心育委员、团支书和寝室长,通过朋辈辅导助人、自助,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心理弹性得到增强,使他们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现实困境,从而保证班级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2)一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例是1∶3000~1∶5000,专职人员远远不能直接面对全体学生,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是对学生进行一种专业的“心理咨询”。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心理疾病,只是在学习、交往或者家庭问题上出现一些纠结,需要找人劝解,或者是一种郁闷和负情绪的宣泄,甚至只是需要一种他人的关注和认同,即“心理沟通”。在其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运用“无条件关注”“倾听/关怀”“(让学生)宣泄”“心理支持”“交互式沟通”等方式(见下图),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扰。

三、2013—2014年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措施

1.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常识

本学期,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宣传工具、机会以及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常规宣传工作,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利用新生入学的心理筛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世界精神卫生日、毕业生的心理测试、评先评优、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大规模的普查机会,开展相关调研,理清班级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关联性,以学校德育学科研究基地作为依托,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交互结合的工作模式、工作途径和手段,以开放式的问卷方式和面谈,从每个班选拔部分合作意识强、善于学习和为他人服务的大学生参与到前期的调研中。

2.提升班级心理沟通人员的知识能力,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向

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向,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矫治为辅。因此我们在重视对全院学生开展发展性辅导工作的同时,不能忽略对一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个体心理咨询和案例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院学生,并使自己在实际和研究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行习惯

良好的心行习惯是学生正常生活、有效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行习惯是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我院在2014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注意给学生加强了心理健康小知识方面的宣传工作,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一定的作用。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特点,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心理健康不是单方面地从以政治思想道德角度为出发点进行指示与说教,而是对学生心理状况、心理过程、心理机制的帮助与辅导,运用“关注”“倾听”等沟通技术,让学生的情绪和心情得到慰藉,感到被关心、被重视、被理解,并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帮助和指导,达到能主动疏导自己情绪的效果。

5.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如“心理成长咨询室的大力推广”“心理健康调查表、心育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宣传栏”等。

6.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因此教育科学学院在2013年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开展次数,覆盖爱情、人际交往、压力释放等方面,让学生们学会一定的心理健康小知识,充分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四、2013年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1.心理健康教育在系统、规范、有序中顺利进行

我们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考察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借鉴已有教育资料,举办了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2.扎实工作,拓宽渠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学生心理咨询室(又称心理沟通成长室)在工作日始终向全院学生免费开放,个体咨询与辅导的案例也随着学生求助意识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学生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能够较好地处理心理健康问题,及时释放心理压力。

(2)2013年举办第一届“遇见明年的自己”活动,面向全系学生征集一封写给明年的自己的书信,以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对明年的期望,从中发掘积极意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保证。

(2)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和文化活动来推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比如表演心理剧、心理小报、心理小论文、团队心理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3)继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关心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我院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了探索:每个班选拔了部分合作意识强、善于学习和为他人服务的大学生参与到前期调研工作中,各个班普及心理沟通的内容;对学生干部,则以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提高朋辈辅导能力为目标,进行不断轮训,注意朋辈沟通、热线电话、网络博客、创办手抄报、宣传画、知识展版、征文、广播稿等多种形式;在全院形成一种重视心理卫生,加强心理问题的防范和介入的良好氛围,广泛发动学生积极投入心理沟通之中。这样,院部学生的管理工作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郑少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学院出版社,2006.

[2]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

7.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 篇七

“童年的观念本身是一个社会的、历史性的建构;并且文化与再现——尤其是以电子媒体形式显示的文化和再现——则是这种建构在其中得以发展与维持的主要场所”[1]。因此媒介逐步演变成了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 其影响途径多样化、形式简单化、效果持久化和消极化的趋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之“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逐渐得到了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认同, 不过在升学压力下, 这似乎又同一直努力走进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生了冲突, 目前有人提出将两类教育融合在一起。首先, 就内容而言, 两类教育有融合的可能性。儿童的媒介素养在其个性、社会性、品德、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又受其自身发展特点、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制约, 两者本身有许多交叉之处。其次, 就形式而言, 这样既可以节省课时又可以二者相互促进, 心理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技巧, 儿童媒介素养则作为一个外在行为指标。因此从心理学视角解析“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有利于促进二者的融合。

2 儿童——“我的地盘听我的”

由于小学升学任务相对轻松、可塑性高、干预效果持久等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大多集中在小学, 形成了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理论技巧, 因此这里的儿童主要是指6、7岁到11、12岁之间的小学生。

此阶段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 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2、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2]。概念逐步深刻化、丰富化、系统化。经过关键期或是加速期, 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逐步提高[3]。3、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摆脱了对外部控制的依赖, 开始转向对自己内部质量的更深入的评价[4]。4、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 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 于此同时, 具有更加平等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5、儿童品德发展比较稳定, 显示出协调性的基本特点, 冲出性和动荡性较少[6]。因此, 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特点、个性与社会性、品德发展等有其自身的特点,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必须以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 走进儿童的“地盘”, 融入儿童的世界, 进而塑造丰富儿童的世界。

3 儿童媒介素养——“我有我滋味”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是舶来的概念, 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诞生以来, 其定义不断得到丰富。1992年,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 (ability to choose) 、理解能力 (abilityto understand) 、质疑能力 (ability to question) 、评估能力 (ability toevaluate) 、创造和生产能力 (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 [7]。同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詹金斯指出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一项社会技能, 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小区中互动的方式, 而不应被简单看做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8]。在我国的研究中, 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认为,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 依据不同的理论背景对媒介素养进行界定, 但大部分内容还是交叉的。笔者认为大致是从对媒介知识的掌握、媒介信息的处理、媒介的近用和运用四个方面加以阐述的。

至于“儿童媒介素养”, 也有许多不同的界定, 以下是笔者认为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界定:1.儿童的媒介素养是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迭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 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 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 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 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 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9]。2.儿童媒介素养可以定义为儿童对媒介组织及其形式的理解能力、对媒介文本及其形态的识别能力、对传播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媒介从业人员职业的理解能力。儿童接触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解读能力、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使用各种媒介资源的能力以及适当地使用媒介及其技术发表意见进行传播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建构过程转移到新的情境中去[10]。

与“媒介素养”概念的界定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 在“儿童媒介素养”的界定中, 主要是对内容的界定, 即“儿童媒介素养”应当具体包括哪些能力, 追求严谨的界定和细化, 但由于实证研究不多, 却很少涉及操作性定义。其次, 没有跳出概念本身, 把其看做儿童整体素质、人生成长的一个部分, 以及与儿童各个方面的交互作用。再次, 并没有突出儿童自身的特点, 在“媒介素养”的基础上降低要求, 加上“基本可以”、“初步掌握”等一些程度副词, 并不能完全展现“儿童媒介素养”。笔者认为, 儿童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其独特的“滋味”:

(1) 儿童媒介素养是儿童所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 加上后天学习、教育等塑造, 通过个体认知与社会实践, 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素质。

(2) 儿童的媒介素养是同其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品德、个性与社会性等同步发展的, 并且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3) 儿童媒介素养可以自发获得, 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儿童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最终达到机体与环境的适应。媒介作为现实存在的客体, 在儿童可以做到物我分离时, 就已经通过同化和顺应来适应媒介环境。小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 能从多维对事物归类, 具有了思维的可递性和去自我中心。此时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不断内化对媒介的认识。儿童模仿的反复强化也会导致某些角色或行为认同, 这种自我认同也是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儿童形成了对自身以及对其同周围世界的关系的独特感觉[11]。因此媒介素养起初在这些交互作用中逐渐自发形成。

但基于这种模式形成的媒介素养是有限的、自发的、无计划和盲目的, 而他人的恰当干预可以促进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儿童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观学派认为:成人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推动器”, 激起并指导儿童达到其能过达到的发展水平。儿童通过与成人的互动, 观察成人的行动, 运用成人的策略解决问题。这种指导可以通过学校教育, 或者来自父母的指导, 但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在家庭生活中完成的[12]。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维果茨基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种在智力活动中, 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 由于教学, 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 这就是“最近发展区”[13]。儿童的媒介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内化达到某一水平之后, 似乎处在了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平衡状态, 如何打破这种平衡, 这就有赖于他人尤其是父母依据儿童现有的媒介素养创建“最近发展区”, 更好的塑造儿童的媒介素养, 使其进入下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

(4) 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是否存在关键期, 这一问题并未有学者对此做出明确的阐述, 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 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 行为习得特别容易, 发展特别迅速。笔者认为, 儿童的媒介素养的发展类似于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 但应该存在关键期, 毕竟它是以儿童身心发展为基础的,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其关键期均在小学阶段出现。同时, 小学生开始逐渐自主选择和使用媒介, 主动性、自我效能感等明显提高, 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儿童也不再把媒介仅仅当做娱乐的工具, 而开始运用到学习当中。基于这些转变, 笔者倾向认为儿童媒介素养存在关键期, 并且很有可能出现在小学阶段。

(5) 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是分阶段的。皮亚杰指出,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 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14], 并认为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同样, 儿童的媒介素养受其自身发展特点、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制约, 与各种发展因素相互作用, 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另外, 综合以上学者们对儿童媒介素养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 儿童媒介素养是一种处理、近用、运用媒介的综合素质, 它既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包括态度与品德等, 不同年龄阶段所着重发展的素质是不同的。比如我们不可能在儿童还没有获得相互性角色采择的能力时, 就来着重培养孩子对媒介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所以, 笔者认为, 应基于小学生发展的特点, 不同时期媒介素养发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作为小学生, 应初步了解媒介的制造运作知识, 对身边接触到的媒介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和运用, 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行为, 在接触媒介时逐步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 到小学高年级做到可以区分主观真实、客观真实和新闻真实, 形成对媒介稳定、积极、持久的态度等。

4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我就是我”

专门针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界定的并不是很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提出“媒介素养不是要教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所谓的精英品味, 而是要帮助青少年发展形成自己意见的能力,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要使用参与式的学习方法, 没有参与就没有媒介素养教育。”还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指对于传媒、传媒信息和传媒专业人员本质特征的一种基本认知和解读、评判、接受、利用传媒信息的实际能力;二是指对于这种基本认知和实际能力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两者结合在一起, 可以称为媒介素养教育[15]。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 许多学者倾向于把“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 不过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1) 从狭义上讲,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是以提高儿童媒介素养为目的, 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最终由练习或是经验引起儿童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的人, 客体则是儿童。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外显的行为, 是可以直观察觉到的。儿童媒介素养则是儿童所具备的一种素质, 具有内隐性。 (2) 儿童媒介素养受多方面的影响, 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父母无意识的一些日常行为也会影响到儿童媒介素养的形成, 因此从广义上讲, 外在氛围、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等等, 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 只要对儿童媒介素养产生了积极影响的行为, 都可以看作是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部分。 (3) 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则是培养媒介素养的有效手段[16]。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应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 以宏观的角度把握媒介素养, 同时明确教育行为, 这样更加有利于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7]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8]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9]李德刚.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M].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10]刘赞.论儿童媒介素养的参与范式[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0.

[1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2]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1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15]谢利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6.

上一篇:女儿升学宴邀请函下一篇:情话篇极至的爱情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