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读后感

2024-10-16

《浪潮之巅》读后感(共12篇)

1.《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一

展开正文前首先感谢团支部组织的图书活动,有这样一个契机读一本好书,做一些思考,也为20xx年留下些记录思想的文字。

浪潮之巅,On Top of Tides.凭此书名,便联想到许多。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浪潮更替之间,便是兴亡转折之时。只见浪潮捧出新一批弄潮儿,镁光灯下舞台中央接受大众膜拜,不见旧人黯然转身,随旧时代远去留下落寞背影。

对此类公司商业案例一向有执著的个人偏好,关注郎咸平、时寒冰,也曾读过吴晓波的《大败局》而深省。如果说《大败局》提到的公司因年代偏早而有距离感,那么这本《浪潮之巅》所讲述的公司,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极为熟悉的。从小接触DOS系统,经历486、586年代,旁观过互联网的兴起与泡沫破裂,身边不少同学去了谷歌、苹果、百度、IBM、思科、华为,手边用着的IBM电脑,苹果手机,hp打印机,微软操作系统,用google或者百度搜索,上雅虎淘宝,写博客微博,聊着qq/msn.我们都是信息革命浪潮的亲历者,是与这些公司共同成长的一代人,那些实体或虚拟的产物或多或少承载着我们的青春和记忆。当msn space消失,当雅虎邮箱关闭,当诺基亚手机被收购……熟悉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我们的情感也愈发快餐化。

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你必须接受大势变化。应时而变,顺势而为,最幸运莫过于发现和顺应潮流,站上浪潮之巅。当科技和信息以大爆炸般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伴随一大批公司兴起和没落,也颠覆了传统产业链、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商业模式属于电视广告。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多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费90亿美元且分文未赚。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尤伯罗斯上任伊始就面临巨大财政压力,但是谁也没想到,奥林匹克和电视的结合能够开创一个伟大的商业模式,将数千万公司联结在一起,成为短短20天时间内聚集上千亿美元和数十亿人目光的大生意。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然而,正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电视广告收益屡创天价时,信息产业科技浪潮已暗流涌动。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加速推进历史进程,这一次尤为汹涌。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幅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程急速提升,“摩尔定律”带来行业颠覆,累积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经典模式在短短十年间就可能难以为继。

新技术、卫星转播和电视普及曾经开创了一个时代,然而就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电视媒体正受到极大冲击。受众获取奥运会信息的途径不再仅仅通过电视频道,而是PC、平板和智能手机这类新的传播终端。正如“人们开着电视但更愿意在微博上看各种关于春晚节目的吐槽”所描绘的场景,媒体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碎片化,电视作为单向度的传播方式所能发挥的营销空间已经有限,而新的传播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更能加深品牌与受众的沟通。

创新造就新的奥运商业模式,创新也同样会摧毁它,PC和互联网携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并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是随着这波浪潮成长的一代人,是信息科技加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创新带来民主化和全球化的亲历者。

但凡重大产业革命,必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托于重大技术革命,第二阶段注重新技术快速发展并在主要领域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拓展期,在技术基础上发掘潜力和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浪潮始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商业化,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模式,无疑在横向产业链上牢牢占据了制高点。在进入互联网技术普及阶段,雅虎一跃成为最大互联网门户网站,Google开创搜索广告商业模式,这一阶段制定了互联网行业开放、免费和盈利的规则,并决定了这个产业的商业模式。到了WEB 2.0时代,门户网站的衰落与搜索网站、社区平台的兴起交迭,昭示着用户自主选择、开发和交互的需求。 Facebook, Twitter在极短时间就主导了一方领域以及一大群用户。而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催生了iPad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彻底颠覆了整个信息行业以WinTel为主导的生态链。正如爱立信CEO Hans Vestberg 所预言的,手机就是当年的电灯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就是几乎所有设备都会接入网络。

浪潮之巅的弄潮儿固然一时风头无两,但真正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执牛耳者不过寥寥。当雅虎、摩托罗拉、诺基亚没落之际,我们也真真实实地看到那些大败局的缔造者,曾经都是鲜亮辉煌的大赢家。即便现在风光无限的公司也都曾遭遇过危机。IBM固守硬件优势、忽略市场变化导致巨亏,通过改变战略、实现创新去创造市场,进而带动整个产业。苹果在微机发展初期处于行业领先,经历十余年蛰伏期,推出iPod、iPhone,重新定义、整合产业链,才重回顶尖行列。在这样一个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十八个月硬件性能翻番,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创新还是不创新,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无论是主动求变,还是穷则变通,我们必须重点思考:创新应当有其法,什么才是适合以及有价值的创新。

首先是冒险与保守的平衡。保守并不意味着落后和错误,创新也并非保守的对立面,要有智慧分辨和取舍。AT&T以信息起家,家大业大,固守语音交换领域,空有顶尖的贝尔实验室,却接连错过互联网和无线通信两次绝佳发展机遇,最终落得曲终人散。反观IBM以保守著称,推出IBM-PC兼容机,但没有成为PC行业的领导者,保守令其失去了微机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会,但是却也使其从中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面向企业级用户市场。经营保守、技术创新,是一条适合IBM发展的道路。

第二是时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大势或环境。技术创新并没有错,但一方面需认准技术路线,另一方面要找准市场定位和推出市场的时机。产品理念太超前或应用环境不成熟就不具备植根土壤,而产品设计和性能落后者又被市场所抛弃,过犹不及,其结果可能都是失败。90年代初期移动互联网和wifi尚未发展,苹果推出掌上电脑PDA,最终因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其定位、需求量低而停产。而在20xx年初,苹果发布iPad,很快颠覆了以WinTel为主导的整个PC工业生态链。一台不能联网的平板电脑究竟有多大的用处?iPad的成功,无疑得益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在手机普及之后对移动设备需求的增长。

第三是固有思维禁锢。当大公司于某一行业取得巨大成功后,在开拓新领域或面临环境变化时,往往倾向于复制其以往的成功模式,利用自身垄断资源而非技术进步获得更多市场和利润。但是市场环境会变,用户需求会变,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没有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可以依赖于一种模式持续繁荣。即便如巨无霸微软亦是如此,专注于开发操作系统一举成为业界老大,利用其操作系统绑定软件的优势形成垄断,击败网景浏览器、RealPlayer等公司。微软坚持操作系统和桌面软件的发展道路固然令其成功避开互联网泡沫危机,但复制成功模式的强大基因也将其思路局限于卖软件赚钱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落后于雅虎和Google.成功者往往受制于固有思维,其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未必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第四,创新不应流于形式。20xx年12月,新闻周刊在80周年创刊日之前,出版了最后一期纸质版本。传统平面媒体和新闻出版业在这一波信息技术浪潮中的光景只能用黯淡形容。默多克花重金创办The Daily数字版杂志是一个传统媒体转向新兴媒体的失败创新案例。适用于手机和平板阅读的数字版固然为传统杂志注入了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载体,但是当其内容不过是将纸上的图片文字转为电子版本,The Daily还是改变不了这仍然是一个旧产品的事实。应时而变,变在抓住大势和需求,而纸媒的落后绝不仅仅是其图片和文字的呈现形式。

第五,创新持续性。创新未必能在当下即刻体现价值,短视行为不可取,但若一味追求创新而导致创新研发与实际产品脱节,也是一种浪费资源。创新更不是某个项目、某个时间段的特定行为,事实上它应当成为每个领域、每家公司持续的日常化行为。3M公司允许每位技术人员自由支配15%工作时间从事个人感兴趣的研究,同时,3M也十分注重技术向实际产品的控制,拥有一整套成熟运作的NPI产品商业化流程,公司每年35%的收入都来自于近5年内开发的新产品。谈到复利时,人们总会感慨时间的巨大魔力,对于创新亦是如此,创新的持久化和制度化无疑是基业长青的基础。

第六,revolution和evolution.并非颠覆式的创新才叫创新,有些极其成功的创新反而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技术,这就是first to do it和first to do it right之间的区别。触摸屏技术、滑动解锁以及siri都非苹果首创,甚至有些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到苹果把它们装进了iPhone这样一个可以被揣在口袋里的东西中。而粘性无法长久持续的“失败”胶水华丽转身,成为身价10亿美元的黄色便利贴,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

第七,管理创新培育技术价值。对于公司而言,创新的意义在于面向用户服务、创造持续价值,不仅指提升服务质量,还意味着更广泛的服务、新层次的消费群体或者广阔的新市场。仅当创新具备这一深层含义,才是有价值的创新。在公司战略上应当捕捉市场趋势、明确发展方向,在内部做好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准备,通过管理,或举多部门众人之力集中力量完成大项目,或将小事做得更精致、更具效率,最终在消费者和用户层面呈现更优质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公司都在鼓励创新和试验,但是有创新意愿并不等同于创新的真正实施,大公司管理应当寻求理念和细节两方面创新,以宽松人性化管理培育创意土壤,重视技术人才以激励其创新。好的管理甚至能让人忘却被管理,正如满意的用户往往都是沉默的。管理创新的精髓不在于管理出彩,而在于其真正服务于最终取得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支撑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组织生产方式。

有人问:要改进一个灯泡,需要多少设计师。设计师说:等一下,我们要改进的必须是灯泡么?他们在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界定思考问题的方式,而我也相信,要攀上浪潮之巅并引领浪潮需要一种由“小”而“大”的优秀基因,“小”到明白什么是真正好的设计?“大”到预见下一个大未来是什么?

至于下一个大未来,“智慧地球(Smart Planet)”――IBM给了我们一个可能的答案。smarter ideas for smarter cities,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与之对应的物联网、云计算必将是未来发展大趋势,“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企业也因此获得更智能的洞察”.无论哪个行业,无论是否认同,大势就在那里,世界正在变得更小、更扁平、而且更智能,任何垄断模式都不会持久,唯有植根于开放、合作共生,提前布局、应势创新,才能占据主动、有所作为。

下一波浪潮已经在涌动,ARE YOU IN?

2.《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二

2015年被业内定义为“智能化浪潮元年”。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也在热情的向智能化领域伸出橄榄枝,专门的研究院、实验室纷纷成立。无人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学习、人机交互、人脸识别、 深度学习等技术、概念、产品也让人应接不暇。无论是消费领域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医疗领域的智慧医疗,还是工业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无一不以智能化作为产品升级、行业发展的方向。智能化在各种新的应用场景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到底什么是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机器智能?智能产品?……这一连串的问号,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一个不断被思索的重要课题。

但是不管怎样,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软件、各类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智能化浪潮真的来了,而且会比梦想走的更远。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习惯,整个社会结构可能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该做的准备就是热情的迎接她。

智能浪潮要条件

智能化浪潮成为进行时,有其特殊的世纪要求,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智能化浪潮已经提前,成为当下不可阻挡的趋势需要具备四个充分条件和四个必要条件。

四个必要条件:

1、无线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i Fi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遥控汽车与无人机,随心所欲的控制智能硬件。

2、传感器的大规模集成。利用传感器,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可以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互。

3、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相互的,大数据促进了人工智能, 而人工智能可帮助大数据做更多的事。比如,大数据可以帮我分析爱好,根据我在看书还是洗碗,提出符合生活情景的建议。因此智能化必须与大数据配合起来。

4、云计算的普遍使用。我们必须有云计算强大的计算功能,才能令数据得以处理和分析。

四个充分条件,可以更快地激发这波浪潮:

1、软硬件及服务的一体化。软硬件及服务一体化是将软件硬件两者有机结合的技术手段。好的智能产品,都是把软硬件和服务整合到一起,无论在功能上还是体验上都比传统产品大大迈进。

2、智能产品要满足人们的刚需。而这种刚需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们对产品新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切中用户痛点的新产品会成为刚需;第二层次是原先人们即具有一些需求,而通过互联网的新平台、新技术、新应用能够更好满足它们,并提供更棒的用户体验。而至于智能手环、谷歌眼镜,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这样的需求,用户接受起来肯定会迟缓一些

3、突破性技术或者体验。苹果手机能够一鸣惊人,其突破之处便在于多点触控技术。特斯拉汽车的特色就在于BMS(电池管理技术),这保证了其续航里程能在400多公里,而在此之前,那些电动车只能开60公里,最多100公里,而且它们看起来更像一个玩具而非汽车。

4、体验式营销。极致体验才是智能产品成功的不二法门,体验式营销就是要打破传统营销的价值减损。

有了这四个充分条件和四个必要条件,才能让智能化浪潮来的更猛烈。

人工智能惹争议

智能化时代确实正在加速来临,进入2015年,各种“大脑”概念齐飞,欧洲大脑、美国大脑、谷歌大脑,还有国内北大教授黄铁军的“制造超级大脑”,李彦宏在两会上提出的“中国大脑”等,更是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这些“大脑”讨论的更多的是人工智能概念,所以类脑计算也相应成为了热门话题。

在我国,脑科学研究已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正在积极酝酿启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脑计划”。上海市政府已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列为市重大科技项目,作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举措。

据悉,类脑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是 “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项目的核心,围绕“湿”“软”“硬”和“大规模服务” 这四个方向展开:

构建脑科学大数据和脑模拟平台,解析大脑认知和信息处理机制,即通常意义上的生物实验(湿);

发展类脑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研发类脑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如最近十分流行的深度学习算法就是一个特例(软);

设计类脑芯片和类脑机器人,研发类脑人工智能硬件系统,从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到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硬);

开展类脑技术在包括脑疾病在内的重症疾病的早期诊断、新药研发以及智能导航、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航空航天新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大规模服务),引进和培养类脑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学科人才。

但也有智能化细分领域的科学家提出质疑,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山世光告诉《中国传媒科技》记者,“人工智能现在有点虚火,市面上热炒的谷歌大脑和其他大脑其实质是深度学习,而非真正人工智能,要实现真正人工智能很难。”但他认为,现在这股热潮也许会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火旋风效应”。实现人工智能途径,除了类脑外,数学建模也可能是一种方法。

物理学家马兆远对人工和智能的未来发展持一种审慎的态度,“目前大数据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摩尔定律的硬件迭代速度,人工智能算法能应对这种急剧增长的海量数据么?”同时他也认为人工智能的概念有炒作的成分,但不能说都是泡沫,泡沫对科普有益。

关于人工智能,有人认为历史上至少三次引起人类的恐慌:第一次是在图灵的时代,这次恐慌源于计算机的诞生,人们传统认为不可破译的密码,被计算机搞定了,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是不是迟早有一天计算机就可以超过人类?八十年代以后个人电脑的普及带来了又一次恐慌。接下来就是这次了。马兆远认为,这一次也许不过是前两次的重复。在马兆远看来这一次更多是因为谷歌和Facebook“应用了” 我国提出的互联网+的概念,把云端接入, 相当于机器人前端有了一个强大计算能力的后端,于是有了软件机器人和云端的人工智能。关于人工智能的恐慌论,马兆远的观点是“不必危言耸听,人工智能至少在三百年内还没什么机会超越人脑。这个三百年的估计其实源于我们对物理学进展的了解,从牛顿到量子力学诞生两百年, 量子力学到现在一百年,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还懂得不多,甚至被缴了械,大概还要这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和使用这些技术。三百年不是个太夸张的时间。三百年内,我们大可放心去跟机器相处。”

技术差距成瓶颈

中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正面临着众多挑战,而中外工业自动化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是其面临的挑战之一。

中国机器人产业还面临经济放缓和自动化行业下滑的困境。在中国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发展机器人产业三年后的当下,业内人士预测机器人市场已经存在泡沫。

波士顿Rethink Robotics负责亚洲销售和业务开发的Alan Lee表示,“去年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生产机器人,当市场饱和时,你就得过滤和并购。这些人将是首批受到冲击的。”

这与其他新兴产业发展道路有着相似之处,即,中国政府实施的政策和补贴, 引发一波低利润、低成本企业竞相投资, 但这些企业并无自有技术,只是靠价格进行竞争。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中国国产机器人应用数量从2012年的估计3千台上升到去年的1.5万台。根据中国高科技行业综合门户网站OFWeek, 政府补贴刺激中国机器人企业在两年内从200家激增至815家左右。

而深圳咨询公司MIR Industry资深分析师王保民称,这些企业中最多只有30家进行过重要的研发工作。“一些企业可能不是靠技术实力,而是靠关系获得补贴。” 他表示,“这会对公司有麻痹作用,让企业接触不到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对技术革新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充分。我担心机器人行业会步中国光伏行业的后尘,会扰乱市场发展。”

但是,对于中国机器人企业激增的情况,一些外国同行目前却是持乐观态度的,因为一批中国企业正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进步。

Rethink Robotics创始人Rodney Brooks预言,从投资水平及所需的技术看,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冠军企业可能会出自意想不到的领域。

他指出阿里巴巴是竞争企业之一,这与亚马逊成为美国主要机器人企业的情况颇为相似。阿里巴巴已经联手富士康和软银向机器人行业进行了投资,中国市场仍会发生变化。

科学的终点是哲学

关于科学,有人说,科学的终点是哲学。关于智能化,有人说,智能化如果只有技术,没有触动心灵的道,那就始终停留在术的层面。解决人类进步的问题,一定是涉及生命本身的开启和提升……

关于“人工智能”的本质问题,我们专门请教了一位对哲学深有研究的哲人,从哲学的角度解读,她认为,创造“有”,并把这有形的“有”赋予机器人,是不可能产生真正智能的;创造“无”,并让机器人拥有 “无”的观念,以及具备从“无”中学习的能力,它才开始初步走向智能。寻求智能, 智能不得;寻求“无”,“有”才会发生。 “无”才是万万千千“里面”最一致的东西,不从那里开始是不可能的。而“有”有亿亿兆兆种,并且还在变化,智能从“有” 开始是徒劳的。 这里的“无”并不是与 “有”相对的东西。正如房子的“空”是它的本质,如果你把这“空”当作是因为没有东西才叫做“空”,那就不是本质的东西。

而面对未来的“智能终端”的哲学思考,我们认为未来智能终端的设计和生产应该遵循“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的方法论。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而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关于智能终端的设计理念, 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有哪些技术能够支持这些功能,这是 “知”的方面;理念之上,需要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这便是“行”的方面。此外, 硬件的制造与软件的应用又为另一层面的 “知”与“行”。

3.从浪潮之巅看企业沉浮 篇三

12月8日,《商业价值》杂志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举办第五期《商业价值》悦读会——“从浪潮之巅看企业沉浮”,与众多互联网及IT业人士一起,探讨业界的兴衰变化和背后的因果关系。

圆桌对话

主持人:

《商业价值》杂志移动阅读主编 阳淼

分享嘉宾:

前IBM大中华区副总裁 张烈生

前Sun公司中国区市场经理 马君海

云巢科技有限公司CEO 周涛

虎嗅网市场部 李阳林

阳淼: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里提及很少有IT公司能够横跨两个时代,但是IBM应该是这个行业唯一一个达到百年的公司。在您服务于IBM期间,这家公司正经历从低谷再到重新复兴的过程,您觉得给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张烈生:我1984年加入IBM,1985年IBM成为当时全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1990年从最高峰一直下滑到最低谷的时候,是一段很艰难的过程。但是经过这个过程后,我们感触特别深的是生存的不易,当你在风光日子时,要有居安思危的能力。这一点,正是IBM走出低谷以来,过去20年继续成功的很重要因素。IBM的第一波成功,有着我们今天回看互联网成功的一些因素,企业家的商业头脑还有商务模式,以及很好的企业文化,其实它的成功,还需要有第二波、第三波有机会反过头来做,对第一波的延续,而不仅仅是一次的胜利。

阳淼:吴军的基因决定论实际上也是一个方法论,用基因去分析一个公司,也可以用基因分析一个行业。在互联网和IT行业,我们很少看到像传统行业中所谓的基业长青公司,总是有后来者取代前人的地位,您对这个现象有着什么样的分析?

周涛:一个企业要长久不衰是很难的,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基因是企业长久不衰的一种原动力。《浪潮之巅》中的一个章节讲到3M公司,这不是一家IT公司,这家公司就有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它不断的去鼓励员工们创新。同样的谷歌在每周的5天里,有一天是给员工自己去发挥,做自己的事情。而柯达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因为柯达当时觉得如果将数码相机推出市场的话,可能对自己的胶片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一直尘封了好几年,最后却被别人抢先做了。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有创新的基因,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基因能力、策略能力和执行能力让IBM立足于浪潮之巅

前IBM大中华区副总裁 张烈生

我非常同意《浪潮之巅》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在一段时间之内,会出现一些重大的改变跟机遇,当这些机会出现的时候,谁更能够抓住这个浪潮的浪尖,谁就能成功。而之所以能做到抓住浪尖,可能是天时,可能是地利,但最重要的是人和,也就是企业的自身能力。

比如IBM公司在100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没有时时保持领先,但却从未被抛下,这家公司始终存活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3点:第一点,我叫它基因能力,企业的基因是关于企业本身内部核心的东西,包括公司的价值观、目标形态,对员工的特质要求、做事方法等等。IBM的基因能力很强,它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强大的企业文化,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对人才的追求;第二点是企业的策略能力,而策略能力一般取决于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还包括流程的创新。除了创新之外,有一个永远带领市场的欲望也是很重要的战略选择。IBM在做策略时,有一个根植的核心想法是,做策略时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第三点是执行能力,在做出决策之后,要很好的执行策略,这就需要适当的组织,将业务设计变成一套可以不断重复的流程,然后通过技能和人才去把它执行起来。

与时俱进,掌握市场规律

前AT&T中国公司办公室主任、前Sun公司中国区市场经理、现《商业价值》特约撰稿人马君海

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里写道,“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我的职业生涯就正好赶上了这样一个从大概念上来讲的波浪。

我分别在书中写到的两家公司AT&T和Sun工作过,这两个公司间有机的联系是Unix。Unix的出现使大型计算机才能解决的问题,分割成许多分布式的计算能力,即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架构,并且将服务器与网络相结合。Sun是AT&T将Unix商业化的一个公司,当Sun刚成立的时候AT&T对它的投资达到19%,是最大的一个股东。对AT&T来说,成也是垄断,败也是垄断。贝尔发明电话以后,就一直是市场的引领者,它刨到了第一桶金,而且永远在第一桶金里面能够吃很多东西。当年它在整个美国国际长途业务市场上占了85%的份额,所以AT&T当时一直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而在1982年反垄断法通过并在1984年具体实施以后,AT&T就被分割成了8块,7个小贝尔加AT&T,而那个时间的AT&T包括了网络设备部、计算机部和国际长话业务部。我加入AT&T的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还是这3大业务部。90年代中期以后的AT&T完全变化了,由原来的国际长话业务、网络设备和计算机整体的AT&T,分化为朗讯、NCR两个独立上市的公司,而叫做AT&T的公司只保留了长途电话部分。Sun在它最高潮的时候是成也市场,败也市场,它把Unix投放到市场,所以它成功了,而它没能把Java很好地投放市场,所以它失败了。金融界的罗斯柴尔德公司,到今天已有250年的历史,始终屹立在那里。它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它才能够永远跟住时代的脚步,踩在时代的浪尖上,以不变应万变。结合上面3个例子,我发现如果想永远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市场运行的规律,随时变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计算无处不在的未来信息时代

云巢科技有限公司CEO 周涛

读《浪潮之巅》的时候,我们公司正处于创业阶段,结合书中所讲的个人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未来,我也对我们公司的未来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4.浪潮之巅读后感1000字左右 篇四

首先,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在it企业中表现得格外明显。在美国,it业的灵魂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在他们那里生存下来,就会被淘汰掉。而我们国内的it行业几乎看不到什么创新,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软件公司靠着政府活着。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往往是“微小”的,而且大多是在产品层面进行。而it行业的创新则是革命性的,大多数需要在思想层面产生变革。“胜不骄,败不馁”,在发展的高处时要放眼未来,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地盘,不去创新,安心享受,最终断送了前程。有很多企业不是死于忧患,而是死于安乐。

其次,要保证创新,公司的体制非常重要。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发展。作者在阐述企业的这个“神经网络”时,分析透彻,洞察了企业长期健康生存动力,企业就是靠着创新和体制这两部马车的拉动。google的崛起,苹果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新定义,以及当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流行,无一不是巨大的创新。而创新背后的人才体制、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创新能够成功,并且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钱不是万能的,技术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制保障,赚钱的生意有可能做成赔钱的,再好的技术也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最后,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质变的契机需要决策者敏锐的察觉能力并付之行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总能发现它存在某种规律或者问题,从中我们能找出改变它的办法。当然量变积累到质变也有外因的影响,这种外因真是社会的需要。手机的发展就是这个例子,手机从开始的模拟手机发展到数字手机,再从数字手机发展到智能手机。每一次的质变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正是一种质变的外因。这样的契机往往只是在脑海闪现,能不能把握,这是取决于一个决策者的阅历、智慧。

5.《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篇五

读完此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惊讶于信息浪潮下的弄潮儿,更惊讶于作者吴军对信息产业了解的如此透彻,说故事一般将各领风骚的硅谷公司的传奇娓娓道来。

作者在上册主要介绍了AT&T公司、IBM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的崛起、兴衰,让我实实在在领略了它们当年的风骚。对公司的带头大哥,如比尔盖茨、乔布斯、埃里森、杨致远等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钦佩他们横溢的才华和超人的胆识。当然要想成功仅有这些是不行的,对成功的饥渴,对目标的执着,对时事的把握,以及好运气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世界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思科公司,它早期成功的关机在于它的两个创始人在最合适的时机创办了一个世界上最需要的公司、思科刚创建一年正好赶上NSFNet开始和商业网络对接,对多协议路由器的需求一下子产生了。正在这时,也就是1986年思科推出第一款产品,连市场都不用开拓,就用在了刚起步的互联网上。假如思科早创立两年,它可能在市场还没有起来时就烧光投资而关门了,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它迟了两年,就可能被别的公司占了先机。在思科还是一个小公司时,各大计算机公司各有自己很大的市场,它们首先想的是在网络市场上打败对手而不是研制兼容其它公司网络产品的路由器,因此,没有公司和思科争夺多协议路由器的市场。而等互联网兴起时,思科已经占据了路由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IT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中有几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行业的发展。

摩尔定律: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安迪—比尔定律:英特尔处理器的速度每十八个月翻一番,计算机内存和硬盘的容量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微软的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越来越慢,也越做越大。所以,现在的计算机虽然比十年前快了一百倍,运行软件感觉上还是和以前差不多。

反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70—20—10定律:信息科技领域,主导者占70%市场份额,老二占20%—30%,小企业占10%。

诺维格定律:一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

6.浪潮之巅的读书笔记 篇六

在你听歌时,它让你知道你现在用的各种音乐软件是怎么从磁带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在你远望路上的车流时,它能让你知道汽车革命正在朝着什么方向进行;在你用着头条写文章时,它能让你知道什么是互联网2.0,移动互联的下一代是什么。

正如书里所说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足够了。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书里的观点吸引着我,让我忍不住地想看。只要是手里的工作一有空歇,我就拿起书来。将近一千页的书,我半个月看完了,意犹未尽,又买了吴军博士的“之”字系列的书来看。我非常喜欢吴军博士的文字和叙事手法,感觉和“大冰”讲故事一样,把冰冷的科技讲得栩栩如生。而且我也想了解吴军这个人,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科学家、投资家,有如此强大的叙事能力和广博的学识,我觉得是我们新一代学生应该学习的。

读史使人明智

如果说像《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可以让人知道朝代的更替,使人建立宏大的视角。那我觉得《浪潮之巅》就是近代的科技史,让你能更加准确的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这本书从各个角度描述了世界上各大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AT&T和通用电气这样的老牌科技公司,到微软、Google这样的科技新秀。你会看到各个公司发展的风云变幻,你会知道公司基因的重要性,你会知道时代的发展、商业模式、领袖的力量其实比技术更加重要。

书里既有鱼吃,又有渔学,会让人忍不住的想去把握规律,思考下一次的时代浪潮会在哪里。我们不仅要低头看路,也要抬头看天,这会让我们明确方向,知道如何去选择。尽量的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科技的浪潮中。也许我们并不能成为像乔布斯、盖茨这样的浪潮的引领者,这需要很多的运气成分,某种程度上不是我们能完全掌握的,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大方向是跟他们重合的,所谓的选对赛道。

好的科普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我从书里获得关于IT发展史的知识只占我收获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关于商业的知识,管理的知识,以及对于规律的总结,逻辑的起承等,都让我获益颇丰。你在知道各个公司兴衰沉浮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其背后的原因,有管理的、基因的、经济的。这些东西,且不说让你去创业或者管理公司的时候会用到,即使你去选择公司入职、甚至购买股票时都大有裨益。

而且这些规律性的分析,在开拓视野和思路的同时,会让自己形成自己的思考。比如对于三次工业革命的思考,作者从“能量”和“信息”两个角度给出了解释。虽然很多问题书里给出了一些答案,但这不妨碍我们形成自己的答案。

规律预见未来

我们无法预测下一个Google会是谁,但是我们可以从规律出发,预测它可能会出现在什么领域,是会在西方还是东方?我们会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与煤炭的组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器与电、内燃机与石油的组合;第三次信合革命是WinTel体系;那第四次革命将可能是数据与智能的组合。

随便拿出一个例子,我都能叨叨半天,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丰富了我的见识和思维。

7.《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篇七

登山队中有一个最让人感动,当然更确切地说是被作者感动的人。那就是刘连满,刘连满在自己身体不支的情况下,为了不给登山队拖后腿,决定留下来。让其他队员继续登山。在队友为他留下了氧气的情况下,他没有用留下来的一点氧气。而想到的是队友们登上了山后,在回来的路上,更需要这些氧气。但他又怕队友们不知道。因而留下了一张字条。

王富洲同志: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刘连满(注:刘连满后来以坚定的意志和对胜利铁一般的决心,战胜了死神,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与胜利归来的三位战友胜利会合了)

对于刘连满的做法,从老师到学生都是一味的赞美,这里我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不错,刘连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种无私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可我们要看他这样做的意义。是队友们考虑到了他的身体情况,才把他留下来的。队友们做得还算有点人情味,可我认为这还做得不够。

我们登山运动员登山,挑战生理极限,进行科学考察。这本无可厚非。但当一个队友身体出现了情况,可能危及他生命的情况下。还不放弃这样的考察,置队友的生命于不顾,仍然坚持完成这样的计划,我觉得是不妥的。成年人可以有这样的选择,但作为教科书,在珍爱生命也深入人心的今天,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我在后来的讨论中谈了这个观点。可就有教师不同意我这个观点。反对我的观点,本没有什么。可他举的例子,很难让我接受。首先,他把这篇课文中的刘连满与《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作了比较。奥茨为了不让自己拖累队友,也选择了死亡。可队友们对于他的死也给予了悲痛。是在大家都没有办法走出大雪的时候做出的决定。这与刘连满有本质的不同。刘连满的队友们完全可以终止这次考察,先把人撤回安全地段嘛。就算这次没有登上山顶,还有下次嘛。毕竟是人命关天嘛!为了登上山顶这次壮举,就可以漠视人的生命吗?

8.《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700字 篇八

就我们个人而言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集体的。家是我们最先加入的集体。家人彼此间的爱护宽容便是这幢大厦的地基;学校这一集体同学们伸出援手助你解决问题使你一筹莫展的脸上笑容重现令这幢大厦不断筑高……家班级学校社会国家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用它们的真善不断为我们的大厦增砖添瓦。

9.浪潮读后感 篇九

始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可是不加注意,没有防微杜渐,结果就酿

成了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后果。正如海边的浪潮,不是一下子波涛汹

涌,而是一阵一阵袭来的……..丹尼斯·甘塞尔导演的《浪潮》自上演以来,受到了很好的评价和极高的票房收益。通过这部影片,正好让我们了解历史,知道“为什么人们没有能阻止纳粹运动?”“为什么法西斯主义竟然能够合理合法地民主选举出来最终实现独裁统治?”“希特勒这个不是德国的日耳曼人为什么能够成为德国理所当然的统治者?”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影片讲述的是今时今日的德国,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一周活动上,中学老师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这应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灾难性的后果确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一开始只是诸如纪律、集体这样的概念,渐渐地却转变成了一场运动,一场名为“浪潮” 的运动。有了团体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争。在一场水球比赛上,形势因激化的矛盾而恶化,是时候终止实验了。然而,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让我们看看一周的时间都让学生有了什么巨大的改变吧?看看老师的实验效果多么大吧?看看“纳粹”是怎么样产生的吧?

星期一:让学生变得有秩序和纪律,对老师使用敬称,纠正坐姿站姿,请求发言要举手,发言时要站立,不服从的被要求退出选课。如果不满意,可以退出。„„下课之后,一个名叫Tim的孩子走到了老师面前,结结巴巴地说:老师你的课程很有趣。仅此而已。

星期二:老师以来就让大家起立,然后踏步。Tim在家里兴奋地告诉父母,老师告诉我们,起立有利健康,纪律让我们团结,我们会更有力量。这也仅仅是一点点小变化而已,大家只是一起做点什么。

星期三:完全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引导,学生们决定搞一种简单的制服: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已。在老师和学生的讨论中得出了这个结论。有人说我没有服装,没有必要花钱去买。另外的学生回答,来吧,不要斤

斤计较,我送你好了,其实他也没有——影片显示,一个女同学购买白衬衫的时候看见他买了两件,Tim回家焚烧了自己的品牌运动服。

星期四:一个觉得穿白衬衫太傻,同时也对这个运动有所预感不满的女孩最终穿了一身红色。今天班上只有两个人没有穿白衬衫。而这两个没穿白色衬衫的同学就遭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不同对待:老师无视他们,学生也不和她们说话。Tim是个沉默寡言内向的孩子,在学校一直被欺负,当其他班的学生又来欺负他的时候,他开始了反抗,而他的同学,穿着同样制服的同学看见了,过来保护了他。一行人对他的叛逆有了句称赞;酷。用我们今天大学生的话来说,即“cool”。我们平常也会说酷,没什么大不了。

星期五:看看今天这些实验的学生又干了些什么吧?制定统一的手势。Tim甚至要跟着老师当他的保镖,在浪潮中找到了自己新价值的他已经将浪潮和老师视为自己效忠对象,他来到了老师,自愿要为老师担任保护工作。这时,老师也感到了一些不安,找了校长反映,但是校长以家长们说“学生变好了,更加精神了”而搪塞了。

暴风雨来临前都是平静的!当第六天时,老师提出要解散“浪潮”时,Tim站出来反对,甚至在网上购了一只手枪的他阻止“浪潮”解散。开枪射击阻止的人,最终饮弹自尽。

为什么没有阻止“浪潮”的产生,因为刚开始没有人重视!就像纳粹一样,开始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这和中国的文革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批判海瑞罢官,并借此兴风作浪。开始的时候危害也不是很大,但是到后面就愈演愈烈,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对中国的经济和教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滑向深渊每次都是一小步,但是人们就是这样的一小步一小步中走向自我毁灭的。记得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郎说过一句话,那就是:“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社会的一大步!”

10.《浪潮》观后感 篇十

在德国某所高中主题活动周的“独裁主义”课堂上,一群自由散漫的学生们,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老师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独裁会再现德国吗?中学老师通过一个小小的试验,得出惊人的答案,原来历史是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被重演,因此也付出惨痛的代价。

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这样过下去?

这是一个集体主义的浪潮,不是一个人能左右。老师只要按一下开关,以后的一切就如滚雪球一般壮大,差点把他自己也卷了进去。

集体主义真的很有魅力,同志精神,消除差异,用集体的力量来克服个人的懒散和懦弱,心中的伤痕,让成员有了共同的目标去奋斗。

但集体主义同样极端危险,排除异己,崇尚暴力,因为集体的奋斗其实是由仇恨凝结的。仇恨犹太人,仇恨富人,仇恨历史上欺负过我们的人,仇恨精英,仇恨出身好的人„„

其实,集体主义不需要精英的,其需要的只是能够奉献的人。集体主义会压制精英,因为这些人是对统一和平等最大的威胁。所以在纳粹,法西斯,文革等等时期,大众会不遗余力的打压从聪明人,有钱的人,出身好的人,有知识的人。而集体主义会蜕变成集权主义,因为集体只能行动,不能决策,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人,能够顺应并引领大众的意思即可,不需要这个人有更高的见识,只需要他能够在众人面前尽情的表达。

或许集体主义也会瓦解,留下一个腐败贪污横行,毫无规则,丧失信仰的社会,正如当今的俄罗斯。

而让人欣慰的是,个体的勇气并不逊色。正如片中的两个女孩,努力散发着传单,阻止着这场悲剧。也正如历史上,在被纳粹的黑色所掩盖的土地上,生长出了白玫瑰。

整个人类历史贯穿了个人与集体的战争。无论是在科学上,在哲学上,还是在政治上,总会有那些叛离多数,却占在真理一边的人,不畏迎面的浪潮,努力去唤醒别人。

而对于“浪潮”,一个集体该如何区别于另一个集体,学生们想到了很多方面:得有一个醒目的名称,要有一套制服,要有一套醒目的口号,要有属于自己的标志,要有一个特别的手势。

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们心中掀起巨浪,他们身上原来那种懒惰的、一盘散沙的、随心所欲的、令人厌倦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所取代。

土耳其裔的锡南从浪潮中找到了价值感,他感叹说:“ 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

“生活重新有了意义”,对于很容易彷徨的青春期孩子们而言,这真是非凡的进步。并且,不仅浪潮的成员们感受到了生命意义,家长们也发现了。一个家长对女校长说,感谢赖讷老师,他的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当赖讷在老师中被孤立时,女校长表达了对他的支持。

归属感、意义感等等,或许是浪潮最重要的好处。心里有了这些感觉后,生命看起来就变得不大一样了。然而,通过对一个纳粹式集体的超级认同而获得归属感和意义感等重要的生命感觉,这有巨大的副作用。纳粹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排外,而浪潮这个只有几天生命力的组织,也充分展现出了它排外的一面。当文格尔先生鼓动他的学生们使劲踏步好让楼下无政府班的人去吃天花板的灰时,排外已经开始了。

文格尔先生创造了浪潮,但浪潮并不是总在他控制中。当他用口号“行动铸造力量”鼓动学生们为浪潮这个班集体做些什么时,他们将浪潮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城市。

我们都想影响别人乃至世界,但假若不借助一个什么东西,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有制造影响的勇气。例如蒂姆,假若不是“为了浪潮”,他断没有勇气爬到那栋高楼上涂上超大号的浪潮标志。

那么这个狂热群体的根源在于什么?在于他们没有自我认知的价值感,人群需要同质化,正如人民需要信仰一样。

我记得曾经不知从哪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是一种需要同质化的生物群体。

当一个人并没有或者无能力去发掘出自己内在真正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开始趋同于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一种归依感,尽管这种归依感是虚无的,但只要他觉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并没有被人群抛弃,那么他就得到了满足。而那些怪异行为的狂热者,尽管看来和主流人群格格不入,却相反的,更是证明了他们是一群被“同质化”的人。

人类需要同质化,需要集体归宿感。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在一个协调统一的团体里,会感到十分无助,而为了使自己融入这个团体里,来证明自己也是人群中的一员,他会加入这个团体,拥戴这个团体,甚至将一直誓死效忠下去。有时我们会因为旁人的喜恶来决定自己的喜恶,有时我们会去贬低那些我们心底本来喜欢但别人不屑的东西,有时我们明明是赞同别人的观点,却为了突出自己的不同而进行强烈反驳,这恰恰就是“同质化”的可悲之处。

“浪潮”确实引发太多的思考,以及人们该去正视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这种人性的劣根性。

姓名:杨洋

班级:工程管理1班

11.《浪潮》电影观后感 篇十一

——《浪潮》电影观后感

上个世纪的法西斯主义的集权政治未曾离我们远去,只要在一定条件之下,它仍旧有可能随时复辟。一、一个集权组织形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是有一个权威代表性的领导。浪潮是一个普通中学学校的历史老师——文格尔老师为了让学生生动地体验集权政治,就模拟了法西斯的模式而发起的。他要求课堂上学生们统一称呼他“文格尔先生”,有点与希特勒的崇拜主义相似。不这样称呼他的学生就会被请出课室,不允许进入这个组织。

第二,共同的目标。当时无另一门无政府课就在他们的所在教室楼下,文格尔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活动身体,他故意说:“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于是学生们的情绪高涨,为了比过无政府课,他们一起踏步踏得更加整齐起劲。

第三,成员需要统一服装。文格尔老师要求自己的学生们在下一天都穿上白色衬衫、牛仔裤。服装是组织与身份的象征与代表。服装的统一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个体的原本地位、家境、审美品味等等差别弱化,使每个人看上去基本上毫无差别,并与那些不穿该服装的人的身份鲜明地区分开来,是不是属于这个组织的人就会一目了然。其中一位较为理性也富有个性的女孩卡罗因为没有遵从要求穿白衬衣,结果第一次受到了同伴们的冷漠。

第四,这个组织还需要一个名称。“浪潮”这个名称是在文格尔老师带领下,让成员们罗列并一起投票表决选出的。有了这个名称的存在,即代表着这个组织的合理性合法化,象征着荣耀与高尚。

第五,一个响亮明了的口号。浪潮的口号是:“团结筹造力量!纪律筹造力量!行动筹造力量!”这个口号成了日后成员进行一系列行动的重要鼓舞力量,提高了他们的士气。

第六,一个符号标识和手势。浪潮组织的标识和手势是一个亮点。浪花的图像标志和用右手在胸前画出波浪形的动作成了内部成员进行相互确认和暗示、以及向外界宣扬的鲜明方式。浪潮成员们在My Space上设立主页,在贴纸、纹身、明信片、帽子等等印上浪潮的标志符号,甚至要求其他学生必须要做出这样的手势否则就剥夺其进入一些场所的资格。

当这些条件发展成熟之后,事态便进一步迅猛发展:很多之前逃了课纳粹主义课的学生被吸引回来上课,甚至无政府课的学生也放弃了原来的课而加入了“浪潮”;“浪潮”不断地吸引新成员的加入,渐渐扩展到整个学校,甚至影响到了城市各个角落。蒂姆等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疯狂地涂上了浪潮的标识甚至不顾危险地爬上了很高的建筑物喷涂。浪潮活动渐渐脱离了文格尔老师的掌控。

原本个人主义倾向的西方年轻人开始像军人入队一般,放弃了他们自己原本的装扮和小交往圈子、生活方式等等,融入了浪潮

这个组织。他们由原来的自由松散、个性鲜明、独立思考变成了平等整齐、摒弃理智、对文格尔老师的绝对服从、与内部成员团结仗义等等。

二、什么特征的人更容易卷入其中?

在电影中表现最积极的就是蒂姆——他虽然家境里经济条件优越,但父母对其漠不关心。他原本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并不优秀和突出,没有特别的闪光点,因此他也没有朋友,在同辈群体中被边缘化,经常被小混混欺负。这样的结果就是他软弱自卑,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没有精神依托。但是因为上了文格尔老师的课,他成了浪潮中的一员,他受到了浪潮其他成员的保护,感受到了来自集体的温暖。他穿着和同伴们一样的衣服,感觉到了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他由原来的内敛、胆小、懦弱、孤单发生了变化,变得敞开心扉、勇敢、合群。他甚至为集体效劳而不惜代价不顾危险地爬到高处在建筑物上喷涂上了浪潮的标识,还跟随者文格尔老师进家声称要当他的保镖。发生这个逆转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找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他在这个组织中付出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是个英雄的错觉,他愿意为了这个集体而牺牲自己的一切。其结局也验证了这一点。蒂姆完全地失去了理智,他因为无法忍受组织中成员的背叛更无法接受文格尔老师宣称浪潮解散而开枪打伤这个“叛徒”并自杀。

另一个比较忠诚的成员是马尔科。他没有完整的家庭,寄住在女

朋友卡罗家里。他和蒂姆相似,也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知道浪潮出现,他也在这个集体中找到了强烈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十分忠诚于文格尔老师的指令。但最终在与卡罗的感情破裂时意识到了自己的疯狂举动,选择试图拯救浪潮失控的局面。

三、“浪潮”与中国学校教育的异同

浪潮这个集权组织的特点与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许多惊人的共同点。下面将电影中的集权组织与中国的普通学校教育做简单的比较:

一、在一堂课上老师是学生们的权威;不同的是浪潮的统治者只有文格尔老师一个人,而中国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代课老师即多个权力中心,他们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其结果是浪潮的权力完全集中于文格尔老师身上,而中国学校教育中则较为分散,各科老师之间还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

二、学生们汇集在教室中都有一定的目的。不同的是浪潮的最初动机是打败无政府课,而中国学生则主要是为了个人学习考试。中国学生在这个目的之外可能没有其他强烈的集体性的目的了。

三、都要统一的服饰。浪潮的服饰是白衬衣和牛仔裤,而大部分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都被要求穿着统一的校服,如运动服、升国旗仪式上的穿的礼服。浪潮的服饰是受到成员们的高度认同感,但由于中国校服大多松松垮垮并不好看而受到大部分学生们的厌恶。

四、都有一个鲜明的标识。浪潮是波浪一样的形状,而中国学生都要佩戴相应的校徽或班徽。区别在于浪潮的图标是由成员们一起选出来的,而中国学生的校徽是被预先设定好了的,两者的自主性有很大的差别。

五、强调共性,抹杀个性。浪潮和中国的学校规章都倾向于消除个体间的差异,而强调整齐划一。不鼓励标新立异。这一点在中国学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小学生有规定的发型、作息时间、甚至作业本子等等。

12.数据之巅读后感 篇十二

(一)关注文化的力量

郭朝晖

最近读了涂子沛先生的《数据之巅》感慨良多,颇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涂先生作为将“大数据”概念引入中国的学者,其认识的深刻程度自然非同一般。而种深刻表现在对历史大背景的理解上。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的故事。

“如果按照我倡导的原则去做,你们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五年以内,日本产品将占领整个国际市场。” 60多年前,质量管理之父戴明给日本企业家这样的承诺。那时的日本产品,还是以“劣质”而闻名。所有人都将信将疑。但事实却是:仅仅用了四年,日本的优质产品开始占领世界。

戴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呢?当时的日本刚刚战败,多数人吃不饱肚子。戴明见到的却是整洁的街道、守纪律的国民。戴明教给日本人的招数,是用数据统计的办法管理质量;这种方法与日本民族做事认真、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民族文化是吻合的。此后的20多年,日本制造一路走高,靠质量实现了“逆袭”、超越了美国。

这段时间,美国制造业又在做什么呢?二战以后,各国百废待兴,美国本土没有经历战争的破坏。在很长的时间里,美国产品供不应求,成为世界各国的“抢手货”:生意好做了,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就不够了,从而为日本的赶超提供了机会。直到日本人打到“家门口”,美国人才如梦方醒。美国人惊奇地发现:这位“墙内开花墙外香”、对日本制造有巨大贡献的戴明,居然居住在距离白宫不到六英里的地方。

戴明和他的方法来自于美国。美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方法呢?恐怕这也与其文化有关:美国是个讲究民主和法治的国家,凡事要争论、要讲道理。争论要有是非曲直、最终要“用数据说话”.但是,人们也意识到:数据不仅“会说话”,也会“说大话”、“说谎话”.所以,用数据说话,必须讲究科学。这样看来,戴明来自美国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戴明的质量管理方法早已传到了中国。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难以摆脱“低质”、“山寨”的帽子、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可能。由此可见:我们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深层次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有接近40年高速发展的历史。在这段时期,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所谓“物美价廉”,往往是更重视成本。在保GDP、保就业的背景下,假冒伪劣产品受到了纵容,以至于市场出现了逆向淘汰。于是,原本信奉质量第一的企业被迫做出改变、搞质量的人被边缘化了、企业质量意识就这样淡薄了。

轻视质量还有很多间接的危害。例如,提高质量往往是创新最重要的直接目标之一。离开质量谈创新,就失去了落地的基础。中国科技界的很多问题与此有关:高校的技术创新往往脱离实际、产学研往往难以结合。可以说,离开高质量的追求,中国制造就缺少了脊梁骨。

我们在追求先进理念的时候,一般不会落后。我们常常听到“用数据说话”的提法。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却常常变味,令人啼笑皆非。

究其原因,人们常常不重视数据的本身质量和分析方法的质量。《数据之巅》曾提到:美国人多次为了数据吵得不可开交,从而推动了相关的立法、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合理性。事实上,只有可靠的数据加上可靠的分析方法,数据才能说出有用的实话。

然而,我们见到的许多数据却是骗人的。例如:据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潜规则是七亿元的效益。如果数据都是准确的,单纯获奖项目获得的效益,就超过了很多地区的GDP增量。然而,尽管浮夸的数据如此明显,却长期得不到纠正。这使得科技界浮夸的歪风越来越盛,牛皮越来越大而实效却越来越少。再如,评奖、评职称都用专利、论文的数量衡量——其实,即便在重视数字的美国,也不主张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往往会让科技工作者急功近利,而不愿意去从事真正有价值的创新。()不恰当的数字化将很多激励变成了负激励。

还有很多地方,数字化的规则制定得明显不合理。例如,某企业计算某产品的效益时,要把生产设备的折旧算摊上去——这样的规定看似有道理,却导致了昂贵设备白白的闲置,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费:没有人愿意用这台设备生产产品、宁可让它闲置不用。所以,劣质的数字、劣质的数字化方法,不但不能促进企业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我们再看看更深层的原因。人们明明知道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为什么却能长期持续存在?道理很简单:在这些地方,“用数据说话”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便于交差、便于表功、体现水平的形式。他们并不关心“用数据说话”的目的和最终结果。从本质上说,这种做法不是重视数据,只是用数据做掩饰;不是喜欢“真龙”,而是“叶公好龙”.中国制造业要振兴,必须从提升质量开始;关注质量,必须从关注数据和分析方法本身的“质量”开始。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个踏实做事、实事求是的文化氛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好的方法必须与文化相匹配。离开良好的文化土壤,再好的办法也无法发挥实效、也会变味。中国制造业的振兴,根子上还是要关注文化。

数据之巅读后感

(二)《数据之巅》——凌乱的读后感

第一次读大数据专题的书,谈起读后感肯定是班门弄斧了,就只是简单的说一说我的一些看法。

涂子沛的这部《数据之巅》,全书共八章,我原以为所谓“数据之巅”应当是展望未来的大数据时代,没想到全书竟是立足于过去,从历史切入。前面六章的内容,以美国自独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从数据应用的角度,讲述美国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以及军事管理,每一章的结尾又分析中国的现状,相应对比美国。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从不同角度切入,就会有不同的着重点:军事家可能会串起每一次战争,分析军事战略;经济学家可能会梳理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方向;政治学家可能会强调立宪立法各种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而作者从数据的角度切入,可以说是别开生面,让我们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数据所起到的作用。以南北战争为例,可能你知道林肯的民心所向,知道奴隶制度顺应潮流的消亡,但你未必知道谢尔顿将军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的“向大海进军”的行动。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我觉得作者虽然以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但仍然写得有些凌乱,好像想到哪个与数据有关的故事就写哪个似的。美国立法治国过程中政治制度上的博弈、人口普查与统计学、参众议院的席位设置,到数据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农业上的应用、霍乱井、预算、诉讼实证、农业应用、商业市场调查与项目决策、戴明的质量控制等,然后又穿插讲一些数据处理的技巧:数据可视化、样本与总体、问卷设计等,接着又跳回内开放:数据与知情权、用数据制衡;直到七八章才涉及一些现代化的数据应用。

可以说,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其实是震撼于数据的应用之广泛之深刻,因为前面六章内容几乎就是在跟你讲数据在美国、中国、日本等的历史上曾经起到这样这样的作用,在美国关于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办法是怎样一步步完善。我觉得,这六章内容,跟书名《数据之巅》有些偏颇,主题该是数据,前面一两章讲讲数据在美国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让读者感受一下数据的魅力,奠定一下基调就够了,结果直到五六章还是停留在这个层面,读来就有些腻了。如果书名改成类似《数据与历史》之类的,反而更好,这些历史已然是过去,数据之巅应该在未来。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为这些历史所震撼,也真的感觉到数据的重要性,未来如果能够做好数据的挖掘、处理、利用,应该是潜力无限的。

直至七八章,作者开始谈及“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计算涉及其在社会领域以及物理环境领域两个方面的应用。社会领域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如从消费记录了解消费心理、捆绑销售“啤酒与尿布”、阿里巴巴凭交易记录迅速放贷等等的应用,这些可能也是提及“大数据时代”大众的第一反应吧。物理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就是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等这一类了。从亚马逊的“预判发货”、谷歌无人驾驶、3D打印机、智能学习的平台等等这些新兴事物,我们都可以看到数据在未来的一个发展前景。作者以“石油时代”类比人类即将迎来的“数据时代”,其实非常直观易懂。

第八章作者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讲述了See Click、佛山“我的声音”、旧金山311应用程序、社交媒体nextdoor等众包、众智、众创平台,讲真啊,我不知道这些跟数据有个啥关系……但是作者提出的未来这种“让大众解决大众的问题”的模式我倒很是赞同。这之中跟数据有关的可能是涉及数据的隐私问题吧。大数据时代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隐私权确实是这个发展潮流中很重大、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点明,所谓“数据之巅”就是“通过用数据训练机器,让机器获得智能,为人类提供自动化的服务”.要有数据更要有计算,强大的识别算法才能实现数据挖掘,这是现有的阶段,而未来应该向“机器学习”发展,亦即编写“会自动调节的算法”.这本书,还行。没有大开脑洞的设想未来,从历史出发,让人感受到数据的魅力,在对比中,也让人看到中国在数据方面与美国的差距,最后的展望,也是立足于现在。所以给人感觉比较踏实,对数据应用的理解更通透,而数据之巅在哪里,我觉得是每个读者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去的头脑风暴。

上一篇:最珍贵的礼物生命下一篇:医院手术室护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